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八
卷二十八 第 1a 页 WYG0486-08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赤城志卷二十八    宋 陈耆卿 撰
  寺观门二
   寺院
    黄岩
     禅院三十有三
庆善寺在县东南五十步旧名安宁晋永和二年建国
  朝绍兴二十一年改今额有二阁一奉太宗御书
卷二十八 第 1b 页 WYG0486-0823b.png
  一号金光明又放生池在焉
瑞岩净土寺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唐景福初僧师彦建
  (或云唐大顺二年/或又云丈德初建)其山石皆紫色乾宁二年赐名
  瑞岩僧怀玉智顗皆尝栖焉国朝祥符元年改今
  额乾道中钱参政端礼家乞为香灯院赐名移忠
  昭庆后其孙丞相象祖还诸朝复今额(杨杰诗云/岩谷连天)
  (岭杉松彻象山路从云外入人自海边还禅榻红/尘断经窗白画閒玉莲生有处香满翠微间 孙)
  (大廉诗云流水元依涧孤云不著山万缘机虑断/一点净明还立雪人何在衔花鸟自閒群昏疑网)
卷二十八 第 2a 页 WYG0486-0824a.png
  (破雄论落人间又云白莲开绿水佛子旧家山净/境无南北尘心有去还林深天籁远风定水云閒)
  (何日逄征骑/重来翠巘间)
教忠崇报寺在县西五十里东晋隆安二年建旧传有
  僧诵仁王经而甘露降遂名露山后以寇孙恩屯
  兵其处忽有飞石击之退遂改名灵石有隋智顗
  翻经台唐李义山著书堂又有飞来石或传自西
  北飘坠于此一钟颇钜云自海门浮至镌西度钟
  三字国朝绍兴初谢参政克家家乞为香灯院遂
卷二十八 第 2b 页 WYG0486-0824b.png
  改今额(旧传昔有异人塑殿中佛像期以十旬启/门僧怪之未及期而启忽有双鹤飞出视)
  (所塑才二像珠髻荧然故寺旧名耀珠/殿前有浮图二藏舍利及贝叶等书云)
鸿福寺在县西八十里东晋永和中建旧有永和堂相
  传菩提引尊者所基至唐咸通中新之按五代石
  刻山有独峰望之若紫云覆顶芒采注射山若浮
  动故号浮山后有西僧结庐诵经其动遂止国朝
  大中祥符四年赐额
香积寺在县西南二十里晋元兴二年建国朝大中祥
卷二十八 第 3a 页 WYG0486-0824c.png
  符元年赐额按苏仲昌殿记即古三童寺也
东禅护国院在县东南二里唐咸通二年建国朝太平
  兴国五年重建
瑞相院在县东南七里方山上唐大中六年建国朝治
  平三年赐额有辟支佛牙
正等院在县南二十里唐乾符五年建治平三年赐额
  旧有竹轩(吴亶诗云虚室澄心近竹开雪中无事/共徘徊不须翠柏亭前见自有清风座)
  (上来林小未宜轻瘦节岁寒方可看高材支公适/好诚何在岂谓香严击后雷 黄远诗云隐隐招)
卷二十八 第 3b 页 WYG0486-0824d.png
  (提地幽轩无点埃惟栽紫竹种相伴白云堆疏影/月移转清声风送来居常稀俗客贝叶此勤开)
  (张景修诗云种竹才添十数竿题诗已仅百馀篇/有时碎影摇金地尽日清风伴玉泉不与爱渔人)
  (把钓肯教骑马客求鞭平生最喜此君子一洒何/当听雨眠 左纬诗云山色重重钻碧萝更栽脩)
  (竹在山阿老僧不识春/头面但见阶前新笋多)
广化院在县南二十五里吴赤乌中建国朝政和中斸
  地获大古镜背上有灵龟二字赐号曰灵龟治平
  三年改今额
善法院在县南三十里大中祥符元年建仍赐额
卷二十八 第 4a 页 WYG0486-0825a.png
證法院在县西三十里旧在方山东唐大顺中守杜雄
  徙今地因名资福即僧稠木道场国朝大中祥符
  元年改今额(按康定元年长吉忏堂记云堂立西/南隅至祥符纪号之初募众广之观)
  (此则徙建岁月当在淳化/之后祥符之前未详孰是)
慈德院在县南五十里旧名善德唐中和二年建国朝
  治平三年改今额
善住院在县西五十五里唐太和七年建国朝大中祥
  符元年赐额
卷二十八 第 4b 页 WYG0486-0825b.png
崇福院在县西六十里治平三年建仍赐额
净应院在县东南六十里旧名感应晋天福八年建国
  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金仙院在县南六十里旧名仙岩唐天宝元年僧子鸿
  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演教院在县西六十里双鱼峰吴赤乌二年建仍赐额
广孝院在县西南六十里吴赤乌中建国朝治平三年
  赐额
卷二十八 第 5a 页 WYG0486-0825c.png
般若院在县西七十里大中祥符元年建仍赐额
禅定院在县南七十里旧名神禄禅师塔院晋天福七
  年建国朝大中祥符三年赐今额
惠众院在县南七十里旧名灵泉开宝元年建治平元
  年改今额
秪园院在县南七十里旧名瑞峰即神禄禅师道场晋
  天福中建吴越宝正六年改今额
法会院在县东南七十五里旧名龙华吴越宝正三年
卷二十八 第 5b 页 WYG0486-0825d.png
  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崇国院在县南七十里旧名普光晋咸和中建国朝景
  德中改今额
西安国院在县西七十里唐清泰三年建国朝治平三
  年赐额
明觉院在县南八十里旧名应龙唐大中二年建昔僧
  智顗尝飞锡于此所指处泉自石出号智者泉国
  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卷二十八 第 6a 页 WYG0486-0826a.png
吉祥院在县东南八十里旧名应祥晋天福八年建国
  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觉慈院在县西南八十里唐大中五年建国朝大中祥
  符元年赐额
庆恩院在县东南一百里旧名修福晋天福三年建国
  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大明因院在县东南一百里泉村旧名修福唐大中二
  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卷二十八 第 6b 页 WYG0486-0826b.png
治平院在县南一百二十里治平三年建仍赐额
天真院在县东南二百里海中乾德四年建仍赐额
悟空院在县东南三百里海中东镇山上晋天福六年
  建国朝治平三年赐额(旧传有金钟一寨官胁而/取之登舟人钟俱溺今水)
  (际时现/金光云)
     教院二十
兴善院在县东南三里旧名瑞隆感应塔院本僧德韶
  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俗呼山奥寺宣和
卷二十八 第 7a 页 WYG0486-0826c.png
  中燬于寇绍兴二十八年僧文异新之其后令孙
  挺之以旱祷观音立应乃审天竺梵相建殿以奉
  之(彭殿撰椿年为之记汪内翰藻题云已怯惊潮/渡还忧复岭登逢人多问数投宿只寻僧野饭)
  (农夫怪山行稚子能寇来那得尔诸/将解飞腾时藻闻北兵入四明故云)
崇善院在县东南八十里乾德五年建太平兴国七年
  赐额兴善治平元年改今额并寺有巨麓曰紫高
  产异茶佛殿后有泉出岩窦人以煮药多验
威神院在县南四十五里旧名灵湫唐乾宁三年建国
卷二十八 第 7b 页 WYG0486-0826d.png
  朝治平三年改今额寺后崖壁峭立有瀑布及郑
  公台
国宁院在县南二十里唐咸通三年建治平三年赐额
  内有元祐间题梁曰金门散吏杜盖祁公族也
小妙智院在县西南一里内乾德五年建仍赐额
天长院在县南四里旧名无量寿塔院大中祥符元年
  赐今额
宝相院在县东七里旧名归依唐乾符中建国朝治平
卷二十八 第 8a 页 WYG0486-0827a.png
  三年改今额
常乐院在县东南二十里唐大中六年建国朝治平三
  年赐额
报恩院在县北二十里唐清泰三年建国朝嘉祐六年
  赐额
寿安院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唐中和二年建国朝景德
  中赐额
普信院在县南三十里治平三年建仍赐额
卷二十八 第 8b 页 WYG0486-0827b.png
多福院在县西三十里旧名兴福吴赤乌中建国朝治
  平三年改今额
安国院在县东南五十里旧名圣水唐大中间建国朝
  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慈云院在县西五十里晋隆安二年建国朝大中祥符
  元年赐额
慧力院在县南四十五里唐咸通三年建国朝治平三
  年赐额
卷二十八 第 9a 页 WYG0486-0827c.png
流庆院在县南五十里旧名塔院晋天福三年建国朝
  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澄照院在县东南七十里旧名龙潭天圣元年建治平
  三年赐今额
资圣院在县南八十里温岭旧名报国乾德五年建国
  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显慈院在县南一百里旧名报国唐太和七年建后改
  今额
卷二十八 第 9b 页 WYG0486-0827d.png
资圣院在县东南一百里旧名国兴唐元和元年建国
  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律院二
普泽院在县东三里隋开皇中建旧在新安庙南国朝
  治平三年赐额乾道九年僧彦琚徙今地
胜果院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治平三年建仍赐额前有
  小屿名金屏山
 右二院嘉定十六年齐守硕请以禅为律
卷二十八 第 10a 页 WYG0486-0828a.png
     甲乙院三十有四
妙智院在县东南三十里旧号灵感观音建隆元年僧
  南慧建初慧自蜀舆观音像至此少憩且舁行不
  动少顷彩云绚霞环匝纷拥且现其相焉阖境尊
  异遂留慧营殿其后如吉继主之有王羲之墨池
  内照庵涤虑轩(陆农师佃记云佛出西方不知几/千万里其书之契理会道与中国)
  (圣人之言一又其神灵之寓光影著见若今峨眉/天台感触之异非独中州之人闻而趋之虽西)
  (域其徒亦累译而至也与道家之说蓬莱方丈乃/在烟海渺茫荒忽不考之外异矣黄岩远邑也以)
卷二十八 第 10b 页 WYG0486-0828b.png
  (邻天台其俗无贵贱大扺向佛虽屠羊履狶牛医/马走浆奴酒保洴澼之家亦望佛刹辄式遇其象)
  (且拜也以故学佛之徒饰官宇为庄严则吝者施/财惰者输力伛者献涂眇者效准聋者与之磨砻)
  (而土木之功苍黈赭垩之饰殆无遗巧然其最佳/曰妙智寺盖建隆中僧南慧之所造迨今百年继)
  (者非一而卒成者如吉也余闻之也夫所谓妙智/者佛之所知是也疏观泛救无适而非真可得而)
  (不可求可知而不可授虽母欲以与季不能也盖/智难口传妙须心解如此今以名其寺如吉与其)
  (徒托而居之矣当知是也彼世之人舍是弗图而/逐逐于外以事庄严则虽缔以金银络以珠玉譬)
  (犹蜃嘘成楼半出霄汉其彩五色终非实相如吉/善住持置田数百亩延十方众以为无穷永久之)
  (赖邑人多之而余兄尝宰是邑言其善故与为记/囚附以所闻使刻诸石焉 赵拃题内照庵云山)
卷二十八 第 11a 页 WYG0486-0828c.png
  (老榜庵名内照掩扉默坐徒观妙欲知毕竟事如/何无量寿光踰两曜 岑象求题涤虑轩云圣人)
  (重洗心君子贵浴德清心是道场金仙有遗则人/言我虑不须涤我谓几人能涤得以此息万缘以)
  (此消六贼君不见水观月观/成道人尽向此门生妙识)
广慈院在县西二十里唐景福中建仍赐额(陈侍郎公/辅尝肄业)
  (其间且为诗云来时膏雨迷新野去日薰风/吹旧林寄语主人休惜别白云南北本无心)
鹫峰院在县北七里晋永和中建国朝治平二年赐额
大仁院在县东一十里旧在山之下名智仁周显德中
  建国朝景德元年改今额乾道初徙今地有两池
卷二十八 第 11b 页 WYG0486-0828d.png
  极清泚莼莱生焉
化城院在县西一十五里旧名岱石唐乾宁二年建国
  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清修院在县东南一十五里金鹅潭下旧在县南九十
  里治平三年赐额乾道六年徙今地
定光院在县西二十里唐景福中建仍赐额国朝天圣
  七年重建
永寿院在县西北二十里晋永和二年建唐会昌中废
卷二十八 第 12a 页 WYG0486-0829a.png
  咸通中复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额
法荫院在县西二十里旧名灵云唐乾宁二年建国朝
  治平三年改今额
延寿院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晋天福五年建国朝治平
  三年赐额
明寂院在县北二十里治平三年建仍赐额
寿昌院在县东南三十里旧名永昌唐大中间建国朝
  淳化二年以犯艺祖陵名改今额
卷二十八 第 12b 页 WYG0486-0829b.png
广教院在县南三十五里旧名石佛汉乾祐二年建国
  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净安院在县西四十里唐咸通九年建晋天福初僧德
  伦重建四年赐额
广严院在县西四十里唐乾符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
  年赐额
香严院在县南四十里唐开元元年建会昌中废大中
  复建国朝大中祥符四年赐额有富文忠公遗华
卷二十八 第 13a 页 WYG0486-0829c.png
  严颙师及王乐道张隐之论道帖更兵火弗存
护法院在县南四十五里旧在凤城山下唐大顺二年
  建国朝治平三年徙今地仍赐额
普济院在县南五十里旧名安济唐光化元年建国朝
  治平三年改今额
净慧院在县南四十五里太平兴国元年建今佛殿仅
  存
梵安院在县东南五十里旧名保安开宝中建太平兴
卷二十八 第 13b 页 WYG0486-0829d.png
  国二年改今额
广济院在县东南六十里旧名福寿唐咸通元年建国
  朝大中祥符初改今额
资善院在县东南六十里庆历元年重建仍赐额
演法院在县东南六十里旧名茶院端拱中建庆历三
  年改看经院治平三年改今额
灯明院在县东南六十里晋隆安二年建国朝大中祥
  符元年赐额
卷二十八 第 14a 页 WYG0486-0830a.png
兴教院在县南七十里旧名兴国治平三年改今额
资福院在县南七十五里旧名瑞峰唐大顺中建国朝
  大中祥符二年改今额(按殿记云大顺建/寺时即赐额未详)
小明因院在县南八十里唐咸通五年建国朝大中祥
  符九年重建
妙严院在县南七十里治平三年建仍赐额
普照院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唐乾符元年建国朝治
  平三年赐额
卷二十八 第 14b 页 WYG0486-0830b.png
梵兴院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旧名法兴梁贞明元年
  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净居院在县东北一十五里唐咸通二年建国朝大中
  祥符元年赐额
宝严院在县西桥外唐太和元年建旧在县东二十五
  里后徙今地
灵云院在县西南三十里唐太和七年建国朝治平三
  年赐额今废
卷二十八 第 15a 页 WYG0486-0830c.png
永宁院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唐乾宁三年建国朝治平
  三年赐额今废
     尼院二
明因寺在县东三里旧名妙喜梁天监中周豹二女舍
  宅建唐会昌中废大顺中复建国朝大中祥符元
  年改今额绍兴十一年尼慧渊复新之寺有华严
  阁额乃今上御书
传法寺尼院在县南八十里旧名明师唐乾宁三年建
卷二十八 第 15b 页 WYG0486-0830d.png
  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天台
     禅院一十有五
万年报恩光孝寺在县西北五十里唐太和七年僧普
  岸建(旧经云隋大/业二年建)初晋兴宁中僧昙猷憩此四顾
  八峰回抱双涧合流(八峰谓明月娑罗香炉大/舍铜鱼藏像烟霞应泽)
  为真福田也遂经始焉会昌中废大中六年号镇
  国平田梁龙德中改福田国朝雍熙二年改寿昌
卷二十八 第 16a 页 WYG0486-0831a.png
  建中靖国初火崇宁三年重建号天宁万年绍兴
  九年改报恩广孝后改广孝为光孝先是太平天
  禧中累赐祩衣宝盖及御袍履诸珍玩甚众故有
  亲到堂(以仁宗赐衣时口宣有/如朕亲到之语故名)妙莲阁览众亭淳
  熙十四年日本国僧荣西建三门西庑仍开大池
  香积有釜极深广世传阇提首那尊者所铸东南
  十里有岭曰罗汉巨杉偃蹇絜之大百围凡供五
  百大士必于是邀请云(丁可福田庄记云耕而食/生民所以为养浮图氏作)
卷二十八 第 16b 页 WYG0486-0831b.png
  (乃衣食于持钵其说行其与多斯民以耳目为信/向龟手茧足榾榾朝夕辍口腹欢喜以为养释氏)
  (安焉于是议者始以不耕少释氏伊庵权师来天/台主万年方外禅衲云阗雾合师谓其徒了性曰)
  (来者多食指奈何吾观大舍之阳罗汉之麓淖泥/之坻去寺数里两山阴阴雪棘风林夹径深深老)
  (木千寻伏虺匿蝮行迈寒心汝其屏除丛灌欀剔阙/芃朴高可以艺下可以植大舍之左平田之东泄)
  (之上去寺一舍四山低回不险既夷土膏水深原/田每每管茅苯莼风雨丛滋汝其薙蘙荟刈蓊郁)
  (可以经理沟塍井画疆埸于是巨室豪举具以为/宜接轸踵毂委赀散金迤逦风靡赞喜无数性曰)
  (原隰奥区无有垠锷施者有限疲人力于一役如其/惫乃访故老寻废址筑庄于泄上福田田为屋一区)
  (堂庑库庾两序具备存施钱千缗为母以倡子岁/取赢焉因农隙广垄亩其本不摇而力有馀地岁)
卷二十八 第 17a 页 WYG0486-0831c.png
  (寖久且将雕锼谽谺尽为阡陌高下封畛棋分绮/错利可既哉性以其说求记于可且曰万年旧得)
  (额曰福田今以名庄示反本也镵施者姓氏于碑/阴示不忘本也可曰吾固不肯夫总总之不耕汝)
  (知本哉三叹而为之记浸杨杰题妙莲阁云天台/有新阁胜地近塔庙灏 碧琉璃沿回出山峤莲)
  (生淤泥中白玉有明窍华实相表衷光色互炳耀/处空不染着烈火岂能燎宝藏诸如来端坐演法)
  (要责目付上士不待举花笑芬香初洞达宿疴已/能疗净土托珍苞机感愿力召三时有开发一本)
  (常寂照不读智者书焉知此莲妙清罗适题云华/顶西边天姥东妙莲开阁对群峰 含银汉三千)
  (界香透金庭第八重画栋有声啼海燕澄波无影/睡天龙夜深讲罢何人见云在青天月在松 张)
  (舜民题云休论雪窦与云峰且看天台剑戟丛万/水千山来阁上一花六叶见池中谁将色界填空)
卷二十八 第 17b 页 WYG0486-0831d.png
  (界不杂香风席祖风有底妙莲谈不尽却成赋笔/与兴公 郑伯熊题罗汉岭云苍髯白甲老烟云)
  (万木丛中独挺身一柱擎天/须此物执柯他日属何人)
景德国清寺在县北一十里旧名天台隋开皇十八年
  为僧智顗建先是顗修禅于此梦定光告曰寺若
  成国即清大业中遂改名国清李邕记所谓应运
  题寺是也唐会昌中废大中五年重建加大中(额/乃)
  (柳公权/所书)国朝景德二年改今额前后珍赐甚夥合
  三朝御书几百卷后燬于寇独顗手题莲经与西
卷二十八 第 18a 页 WYG0486-0832a.png
  域贝多叶一卷及隋旃檀佛牙仅存建炎二年重
  新之寺左右有五峰双涧号四绝之一上有三贤
  堂(谓礼干寒/山拾得也)锡杖泉香积厨有诃罗大神像寺前
  有新罗园唐新罗僧悟空所基东南有祥云峰拾
  得岩东有清音亭其最高处有更好堂寺后岩有
  瀑布循涧而上尤为奇胜僧徒虑人至植丛棘以
  障之(刘长卿送李使君寄题云露冕新承明主思/山城别是武陵源花间五马时行县户外千)
  (峰常在门晴江洲渚带春草古寺松杉深暮猿知/到应真飞锡处因君一想已忘言 皮日休题云)
卷二十八 第 18b 页 WYG0486-0832b.png
  (十里松门国清路饭猿台上菩提树怪来烟雨楼/落晴天元是海风吹瀑布 陆龟蒙和云峰带)
  (台天外立明河色近罘罳湿松间石上定僧寒半/夜楢溪水声急 杜荀鹤题云一到天台寺高低)
  (景旋生共僧岩上坐见客海边行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鸣忙时向閒处不觉有閒情 周贺宿诗)
  (云一宿五峰杯渡寺虚廊中夜磬声分疏林未落/上方月幽涧忽生平地云高鸟背泉生静景远人)
  (当烛想遗文暂来此地歇劳足望断故园沧海濆/ 毕守士安题云三四百年寺今来国又清若非)
  (逢圣祚徒自有嘉名月殿五峰色风松十里声不/缘君命束便好脱尘缨 陈尧佐题云南越第一)
  (寺偶来心地真却嫌桥下水流去入红尘如章守/得象题云松韵萧骚十里清入门毛骨冷 冰题)
  (诗已有丹青笔悟法应多黑白僧风雨只疑双涧/瀑星辰长认上方灯来游不是忘机客谁到云峰)
卷二十八 第 19a 页 WYG0486-0832c.png
  (第一/层)
护国寺在县西北二十里旧名般若周显德四年建盖
  僧德韶第九道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后
  钱太师忱家乞为香灯院加广恩(钱惟演题云峻/极压沧溟峰居)
  (聚百灵重门深閟邃绝涧远湛冥客问无生/法人游不死庭何当谢簪组鸟道驾飞軨)
太平兴国寺在县东北二十五里白云峰侧旧名云峰
  梁乾化元年建盖智顗第六道场后更名义建前
  对香炉峰又有宴坐石石鼓石床看经(阙/)皆顗经
卷二十八 第 19b 页 WYG0486-0832d.png
  行处也上有雷峰堂国朝太平兴国五年改今额
文封寺在县北五十里陈太建七年僧智顗建初顗入
  山见一老父告云师卜庵遇盘石可止其后果如
  所告遂结庐焉因自号灵墟盖第五思修地其注
  涅槃经处号智者岭中有卓锡泉北望一峰摩云
  即华顶也随开皇五年赐号灵墟道场汉乾祐中
  改智者院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寿昌寺治平三
  年改今额旧有瑞阁(陈侍郎公辅诗云晴云漠汉/水潺潺危阁春归白日閒若)
卷二十八 第 20a 页 WYG0486-0833a.png
  (问阿师消息处眼/前环列是青山)
  (阙/)在县西九十里芦峰旧名宝慈唐乾化(阙/)
   (阙/)瑫建盖天台十大刹之一也旧为(阙/)
  (阙/)处及是瑫卓庵已而造寺燃柏(阙/)
 
  (阙/)祥符元年改今额(阙/)
  (阙/)在县西北三年五里旧名安国(阙/)    元
  年建盖僧德韶第二道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
卷二十八 第 20b 页 WYG0486-0833b.png
  今额隆兴初并入(阙/) 今复兴有双松亭(晁守公/为诗云)
  (云间龙护千寻干地底雷奔万仞泉/寄语庐山旧游客个中端不减栖贤)
宝相院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旧有保国华严吴越时僧
  德韶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天圣中雪窦/欢阙师主此)
  (有偈颂阙/子阙传之)
净明院在县东北二十里按旧经本名高明唐(阙/) 七
  年建今考所藏钱氏遗墨乃清泰三年(阙/) 者幽
  溪道场今殿前有石经幢刻云天福(阙/) 舍入幽
卷二十八 第 21a 页 WYG0486-0833c.png
  溪禅院可验也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西竺院在县西北五十里旧名国泰唐大中十年建盖
  僧智顗著止观之地前有溪流或号幽溪道场国
  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禅智院在县北五十里旧名文殊晋天福(阙/)   国
  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净明院在县西北五十五里旧名通圆定慧周显德四
  年建盖僧德韶第一道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
卷二十八 第 21b 页 WYG0486-0833d.png
  今额
福善院在县西北七十里寒石山旧名崇福梁开平元
  年建盖寒山子栖遁处周显德中改圣寿昭仪孙
  氏重新之由明岩北五里而上四山耸秀水流乱
  山间锵如佩环院宇周阿并置岩下窗扉轩户开
  阖于烟云紫翠中故南山之标胜者推寒明二岩
  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宣和中重建云(洪适/题云)
  (峭壁插青冥层岩覆化城空中清磬发幽处慧灯/明万瓦是云气四檐无雨声丰干不饶舌此地孰)
卷二十八 第 22a 页 WYG0486-0834a.png
  (知/名)
明圣院在县南一十里旧名保寿观音周广顺元年建
  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大明院在县东北九十里旧在墺西名菩提大同周显
  德五年建后徙今地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教院一十有二
崇善寺在县北五里赤城山下晋太元元年建先是兴
  宁中僧昙猷依岩造寺号中岩后以多赤蚁徙平
卷二十八 第 22b 页 WYG0486-0834b.png
  地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政和八年又改玉
  京观未几仍旧放生池在焉(旧经作太康初建寺/按高僧传昙猷兴宁)
  (中至台岭若以为太康则是猷前已有寺百馀西/年矣 唐许浑题中岩云苍苍松桧阴晓月露)
  (岑素壁秋灯暗红炉夜火深厨开山鼠散钟尽陇/猿吟行役方如此逄师懒话心 周朴题云浮世)
  (师休话晋时灯照岩禽飞穿静户藤结入高杉存/没诗千首废兴经数函谁知将俗耳来此避嚣谗)
  (烟夏竦题云丹壁排空峭四浓上真应此驻灵踪/ 沈晓日明孤顶云破馀霞出半峰岩下法师曾)
  (伏虎洞中天子屡投龙他年翠/辇东巡狩玉牒终须受大封)
大慈寺在县北二十九里旧名修禅或名禅林陈时为
卷二十八 第 23a 页 WYG0486-0834c.png
  僧智顗建(旧经云齐中/兴二年建)盖顗思修初地及定光授
  记银地之所(定光所居号金地此号/银地皆以土色言之)直寺门巽隅
  号佛陇顗第二宴坐处隋创国清乃更寺为道场
  唐会昌中废咸通八年重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
  改今额其法堂曰净名以顗尝讲是经故也又有
  顗所供普贤及手书陀那尼经隋朝所赐宝冠尚
  存有漱玉亭又有虞世南所书华严经绍兴中为
  秦丞相桧取去(叶清臣题云佛陇山沈茂草平材/间犹作诵经声一心三观休分别)
卷二十八 第 23b 页 WYG0486-0834d.png
  (秋静山高海月明依陆焕题云天下纷纷吹战尘世/我来佛陇悟修身 然猿鹤如相识知是山中几)
  (人阙/)
 
显宁崇报院在县东二百五十步旧有接待(阙/)   五
  年内侍陈良弼丐为荐福之地遂赐今额
东定慧院在县东北一十五里旧名传教乾德(阙/)年建
  五代时僧希寂演天台教于此大中祥符(阙/)年改
  今额县西有普贤院亦号定慧今呼之为西定慧
卷二十八 第 24a 页 WYG0486-0835a.png
  云
天宫院在县西二十里旧名旃檀瑞像吴越时僧德韶
  建号第十一道场国朝祥符元年改今额
真觉院在县北二十三里隋开皇十七年建僧(阙/) 葬
  焉龛前置双石塔号定慧真身塔院(阙/)  与所
  赐方袍尚存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普庆院在县东北三十里旧名保兴福庆晋天福(阙/)
  建国朝(阙/)   改今额
卷二十八 第 24b 页 WYG0486-0835b.png
(阙/)
 
无相院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旧在瑞龙岩北名献(阙/)
  咸通二年建时有僧师简以杖叩卧龙(阙/) 故名
  远近胜槩凡十(瀑布潭石门径咸水阙陁龙天柱/香炉紫凝应阙 峰宝 罗汉二)
  (岩/)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治平中徙今(阙/)
  (为之/记)
镇国院在县西南四十里旧名开岩梁普通三年建盖
卷二十八 第 25a 页 WYG0486-0835c.png
  因天花尊者擘岩得雪故名周显德六年重建改
  泗洲禅院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金绳院在县东五十里实栖禅支院庆历中赐额
大智院在县东六十里开宝七年建太平兴国初建号
  大明治平三年改今额
     律院二
西安隐院在县东北四十里旧名臻福建隆三年建大
  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前有双溪五峰
卷二十八 第 25b 页 WYG0486-0835d.png
  (阙/)在县西八十里旧名(阙/)  治平(阙/)
 
     甲乙院四十有三
阐法寺在县南五里旧去县治五步名建平晋黎护将
  军刘元舍宅建(旧傅元因遇雨有金/钱之异故建此寺)后有鸽子和
  尚新之号鸽子道场侧有灵龟峰又有缀石坡陀
  迤逦草木蒙茂左右溪流萦带民居皆桃花熙春
  弥望如绮错焉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卷二十八 第 26a 页 WYG0486-0836a.png
妙智寺在县西北二十里宋末僧普(孝庙/嫌讳)建旧传(孝庙/嫌讳)
  感江白郎之异遂以名岩(详见/山门)隋大业中僧纯陀
  徙平地五十步唐贞观十年赐号白岩寺会昌中
  废咸通二年重建加咸通国朝大中祥符六年改
  今额旧有列秀亭及王羲之墨池(陈白诗云八重/峰顶望群山百)
  (谷东流去不还惟有右军/遗迹在月波时落墨池间)
宁国寺在县西四十五里梁普通三年僧智达居焉每
  诵经则有紫云覆其上故山名紫凝后建寺名栖
卷二十八 第 26b 页 WYG0486-0836b.png
  禅唐会昌中废大中五年重建国朝大中祥符元
  年改今额
大梵寺在县西北七十里明岩五代时僧全宰栖焉入
  门两石夹峙号石门前对幽石横敞飞阁岩窦嵌
  空堂宇半居其下大概如寒石山国朝大中祥符
  元年赐额
福应寺在县西南七十里旧名普闻汉乾祐三年建盖
  僧德韶第六道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卷二十八 第 27a 页 WYG0486-0836c.png
普慈院在县北一里旧在莲华峰顶名大悲开宝七年
  建治平三年改今额熙宁三年徙今地
清心院在县东一十里旧号螺溪以僧智顗放螺溪中
  故名今上有螺如巨蛎或出没焉国朝治平三年
  改今额
禅林院在县西南一十五里旧号龙山集云隋僧智顗
  建唐天宝六年改龙山为始丰国朝乾德二年号
  龙山崇修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卷二十八 第 27b 页 WYG0486-0836d.png
东广福院在县东一十五里旧名灵水庵宝元二年建
  治平三年改寿圣绍兴三十一年改今额
大觉院在县东南一十五里旧名华严道场乾德三年
  建治平三年改今额
永宁院在县东北一十五里旧名普宁周显德四年吴
  越王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景福院在县西二十五里周显德七年建俗呼茶院盖
  僧德韶施茗处国朝开宝三年赐号崇福大中祥
卷二十八 第 28a 页 WYG0486-0837a.png
  符元年改今额
兴教院在县南三十里吴赤乌二年建旧有孜禅师庐
  于此以其众峰萦抱号回峦庵及是始为院国朝
  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
仁寿院在县东北三十里旧名九明汉乾祐二年建盖
  僧智顗宴坐九折道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西广院在县西三十里旧名水陆太平兴国四年建
  熙宁三年改寿圣绍兴三十一年避高庙尊号改
卷二十八 第 28b 页 WYG0486-0837b.png
  今额
秀岩院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旧名西云晋天福八年建
  盖僧德韶第三道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净安院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唐乾符二年建先是吴赤
  乌中有周禅师居此以山如屏峙名翠屏庵及是
  始为院国朝治平三年赐今额
资福院在县东南四十五里旧名清化吴赤乌二年建
  国朝治平三年改兴化隆兴初贺参政允中家乞
卷二十八 第 29a 页 WYG0486-0837c.png
  为香灯院遂改今额
普光院在县西北四十里旧名长寿后唐清泰元年建
  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鹫峰院在县西五十里旧名峇岭唐大中三年僧怀玉
  建国朝咸平三年改今额
广严院在县西五十里旧名长陇唐光启三年建凡三
  徙至今地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宝兴院在县西南五十七里旧名宝寿汉乾祐三年建
卷二十八 第 29b 页 WYG0486-0837d.png
  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永福院在县西六十里旧名灵瑞唐咸通四年建国朝
  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阙/)院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汉乾祐元年建盖德韶
  第四道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额
善兴院在县东北六十里旧名华顶圆觉道场晋天福
  元年僧德韶建盖僧智顗尝宴坐于此故有定光
  招手石古语云定光金地遥招手智者江陵暗点
卷二十八 第 30a 页 WYG0486-0838a.png
  头是也又有降魔塔伏虎坛鬼叠石白云先生室
  甘泉先生居今耆旧又传葛元茶圃王羲之墨池
  然无所据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宝华院在县东六十里旧名太平唐乾符二年建国朝
  治平三年改今额
实相院在县西南七十里旧名弥陁塔院周显德中建
  盖僧德韶第七道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
东安隐院在县东七十里旧名隐屿汉乾祐三年建国
卷二十八 第 30b 页 WYG0486-0838b.png
  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净居院在县西北七十三里旧名华严庵盖僧居月诵
  此经处治平三年赐今额
證教院在县北一百里旧名无量寿佛塔院建隆元年
  建盖僧德韶第十道场后于此示灭大中祥符元
  年改今额
澄心院在县北一百三十里旧名澄明治平元年改今
  额
卷二十八 第 31a 页 WYG0486-0838c.png
金文藏院在县西北六十里盖万年支院汉乾祐三年
  建国朝咸平二年赐额有金书大藏经五千二百
  卷实大宗所赐护饰甚伟建中靖国中燬于火
瀑布寺在瀑布西一里宋元嘉二年僧法顺建今废
隐岳寺在县东一十里凤凰山西梁大同元年西域梵
  僧建隋大业元年废唐贞观元年重建俗或传为
  凤凰寺今废
白马寺在县西四十里陈时建唐会昌中废
卷二十八 第 31b 页 WYG0486-0838d.png
佛窟寺在三井西峰上僧遗则卓庵居之唐会昌中废
飞霞寺按神邕山图在赤城山腹梁岳阳王妃建其后
  僧定光居之梁亡寺废
慧明院在县东北六十里华顶峰上旧名慧日俗又呼
  东峰梁乾化元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近废
      (阙/)十五里晋开运(阙/)
      (阙/)庵于此号金地定光后废
先照庵在县北五十里建中靖国元年建后燬于兵绍
卷二十八 第 32a 页 WYG0486-0839a.png
  熙四年复新之(详见/石桥)中有妙音昙华二亭应真阁
  旧有先照亭今废(叶清臣诗云一径凉飙响万松/青霞紫雾秘灵踪寒生别洞前)
  (溪雨声到诸天午夜钟山顶月高犹驾鹤潭阴云/起旧降龙出尘境界无多远已上金庭第七重)
头陁庵在县西九十里隋开皇十八年建初国清有圣
  者头陁诣雷马山伐木建殿相距绝远圣者作法
  致雨一夕暴涨木蔽流而下后人为卓庵焉(杨杰/为施)
  (结界/文)
断桥道场在县北七十里国朝开宝元年建太平兴国
卷二十八 第 32b 页 WYG0486-0839b.png
  五年废
 
 
 
 
 
 
 赤城志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