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486-0781a.png

赤城志卷二十三 宋 陈耆卿 撰
山水门五
水
自昔称山明水秀二者不可得兼也而兼之者胜焉山
犹精神水犹血脉无精神则铄无血脉则枯三江五湖
未易道也然随其境之所遇距海止百里群川众流演
迤环会或奔焉如駚或汨焉如注或坎焉如窦或停焉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486-0781b.png

水窟非虚语也惟天台仙居二溪并合于州西二十里
之外秋潦至或有齧堤荡郭之忧然自庆元中有之今
则晏如也
州
州河在城中按旧经源始平桥平桥始石佛寺后山流
于括苍门后颇堙塞自括苍门衍于州南桥东北
流至东桥并栖霞宫又东北流越悟真桥观桥疏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486-0782a.png

皆入焉又东则入杨柳巷出宝城巷水门一东流
直出都米仓前稍南复东出崇和门水门馀水南
流亦会于宝城巷自馀兜率六通一带之水又出
小固山水门大抵地势西仰东卑故河流亦如之
昔传河之名有三曰清涟曰新泽曰清水今皆污
壤通涓流而已先是城中水多壅塞自括苍门疏
而之东南由东北丰衍仓东南上崇和门水窦又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486-0782b.png

自钱氏归版图堙为平陆每霖雨则内水淹沮值
潮溢迸城飘荡相望元守绛始开凿通舟建十石
梁以度车马焉又天禧中通判辛若济以州泉污
涸郡酿尤不给乃自东北山流瀑斲石为漕注入
天庆观西南为一圆井又三百六十步为一方池
自池一百四十三步以达于务人赖其用号辛渠
且歌之(歌曰辛渠之水来源十里其易若何如臂/使指涝亦不污旱亦不止职方有图千龄)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486-0782c.png

故迹既泯而元守凿以通舟之处亦以居人栉比
阏而小之今不惟舟不得通而车马之路亦转侧
无所容矣(又按唐许浑有陪郑使君泛舟晚归诗/云南郭望归处郡楼高捲帘平桥低皂)
(盖曲崖转丹襜如此则郡通舟/楫唐时已然元公增凿之尔)
状元塘在州东一里旧为普济院陈侍郎公辅居其西
焉时陈尚布衣忽有客以谒入语其父曰此寺为
池当有擢上第者人未之信寺僧后以地污下徙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486-0782d.png

以名其塘云
三台泉井一在宣诏亭左为上台一在司法厅右为中
台一在知录厅左为下台岁久惟中下二泉仅存
上泉无知者嘉定四年黄守㽦物色得之乃亭其
上且亲题扁额云
龙井在巾子山西麓旧传龙伏于此常有云气腾空后
建浮图镇之而止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486-0783a.png

(云水性能方员泉色常圭壁云山静有辉琼液来/无迹泉上修禅人曹溪分一滴鉴止更澄源纷纷)
(万缘息云张景修题云长疑数尺玉乃是一方泉/粉色和 汲茶香带石煎鉴未诚美矣闻处合铿)
(然白首惠山客/也须吟此篇)
丹井泉在天庆观昊天殿后旧传茅盈鍊丹于此尤守
袤昊天殿记有云厥初茅君上飞仙灵踪淠沸丹
井泉盖指此也
佛泉在义灵庙山巅泓水澄洁源出石鏬虽大旱不竭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486-0783b.png

蒙泉在崇寿寺后取山下出泉蒙之义郡尝汲此水酿
酒且以为名
临海
灵江在州城外其水自三江合流环绕郛郭旧传有赤
城地灵江水丹丘井之谣又延庆院记云济灵江
而西盖指此也中有一所名陈婆坳泓水极清巨
潮澎湃不为动州旧以此水酿酒焉(嘉定中尝以/灵江风月名)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486-0783c.png

则曰南江自靖越门外而渡则曰东江其实一水
也(俗号上中/下三渡)
三江在县西一十里源自天台关岭仙居永安二溪至
此与江合盖三水所聚故曰三江然其流中分溪
清而江浊
百步溪在县西北六十里前后二滩石险湍激俗号大
小恶舟者病之唐孟浩然寻天台山诗所谓欲寻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486-0783d.png

淬凿始无患
虎溪在县东六十五里东掖山旧传献穆公主有目眚
僧法腴洗以咒水而愈奏置十八贤座仿庐山远
公故以为名且名其泉曰大悲云
寨溪一名板沸溪在县东七十里旧传唐末有寇难遣
方将军者驻兵于此侧有地曰大郭营盖其旧号
有铁杵臼尚存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486-0784a.png

或名红溪以宣和间剿寇流血而名
潮漈溪在县东四十三里自县界四十里下流至大田
港入江
赤颊溪在县西南四十九里源出赤颊潭至曷浦口入
江
仙人溪在县西北六十里入江以其侧有仙人奥故名
玉溪在县西一十里浮冈俗称朱师溪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486-0784b.png

磨头溪在县西北二十六里下流入太平乡
油溪在县南三十里受新岭瑞岩岭二水
塘上溪在县西北三十里接仙居溪
中沙溪在县东三十五里接桐岩山
沙潭溪在县西北三十九里经县界入江
周家溪在县东四十里接延寿乡龙湫
东溪在县东四十五里受东掖两山之水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486-0784c.png

铜溪在县西北五十里以其水如铜色故名
长潭溪在县西北五十五里接沙潭
黄肚溪在县东七十里桐岩山下
小芝溪在县东七十六里自大田港入江
金溪在县东一百三十里以其流有金沙故名
柘溪在县东二十二里
西溪在县东四十五里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486-0784d.png

御海潭在县西南二十四里上有瀑飞洒近十馀丈望
之如曳练下注为潭流入永安江
娑竭潭在县东南三十里绍圣中祷雨现金蛇
赤颊潭在县西南五十里元祐二年祷雨有金龟之应
白龙潭在县东北五里
戏龙潭在县西一十五里流至乌鸡浦入江
新现潭在县西南一十五里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486-0785a.png

白须潭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碧云潭在县西五十里
百丈潭在县东南六十九里
白岩潭在县东七十里
碧瀛潭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淡水潭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海中
桃枝潭在县东南一百四十里海中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486-0785b.png

张守蔚所建也景祐中运使段少连废船场归温明
二州嘉祐中徐守亿徙水军营入城熙宁四年钱守暄
始开为湖时方累石修城以水至漂溢故凿湖以受众水
且以其土堤城之东绝后患焉绍兴二十年萧守振载
加修辟乾道五年向守汮复披故道刱城闉斗门上覆
以亭又即故斗门筑三闸以通江淳熙十一年江守乙
祖亦复修焉度其地凡一万六千步中有堂曰共乐堂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486-0785c.png

虚旷为春夏行乐之冠庆元三年刘守坦之易名知
乐人止称共乐也(通判张毣诗云解愠薰风拂面凉/藕花极目送清香三千宫女青罗)
(盖都作酡颜酒翚妆又云蜀锦谁将到海涯水仙铺/作地行衣回堤却是元宵路抛掷红灯戴月归 钱)
(守暄题共乐堂云疏就湖山秀气浓花林茂列景争/雄管弦交奏客欢合台榭竞澄人喜同环障鹭行飞)
(早晚平波鱼阵跃西东荒芜芟去成佳致换得汀州/月与风 汪泌题云临海城东湖气象清且奇无风)
(绿色净十顷澄琉璃中有共乐堂今其名者谁人有/荅我问大守下车时访民所疾苦民曰水最危其水)
(或暴至城坏民流尸公谋得上策叠石全城基才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水至无所障适与晚潮期又欲)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486-0785d.png

(就虚旷与俗同游嬉太守宴堂上游人歌水湄歌云/从公来除患补疮痍况有此壮观不乐何以为有如)
(登春台人心举熙熙从事能文者作辞书之碑庶其/不朽功上彻尧轩墀 柳安道题云平波数顷万峰)
(前一片丹青画不全幽榭小桥横翠水茂林脩竹锁/轻烟绮罗弦管追欢地雪月风花烂醉天争奈及瓜)
(归觐去湖山无复苦留连䌽姚舜谐题云秀气清阴/日满前仙瀛蓬阆景都全 舟画楫鱼喷浪绮席金)
(炉麝吐烟欢胜更思明月夜饮酣惟恐夕阳天主人/报政荣途近淮浙重游路接连 曾守宏父怀洪适)
(题云东湖径仄半苍苔问讯红蕖几许开渺渺波光/侵坐席霏霏荷气著尊罍片云正为诗情起小雨更)
(将凉意来别乘朝来知健否颇思剧饮拗莲台谁又/题东湖云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里厨 解)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486-0786a.png

小鉴湖在东湖北乾道中贺参政允中建时公罢政寓
此以唐贺知章尝请鉴湖一曲故以为名有占春
堂枕流漱石二亭今废
破石湖在县西三里故老云破石为湖故名侧有巨石
及古塔僧禅鉴尝卓庵焉
高湖在县南九里近江吴太常卿高公察置
溪口湖在县东南一百三十五里源出碧瀛溪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486-0786b.png

仁湖在县东七十里
章安湖在县东南一百二十五里
(阙/)塘在县南一十五里
(阙/)塘在县东北一百八十里
交塘在县东一百九十里
咒水井在县东七里驿路傍元符中僧法腴诵观音咒
水涌井以疗疾辄愈(罗提刑适/为之记)井上为屋奉观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486-0786c.png

黄古井在县东南一里旧传有黄其姓者浚之故名
义井在县西北五里威神院侧乾德四年僧守聚浚之
鹤井在县东一百二十里杜渎监侧旧传鹤舞其上故
名
九井在县东南七十里石新妇庙前
忠孝泉在县东四里父老云钱忠懿王以城闉罕水命
僧德韶行视凿焉泉清洌且甘久旱不涸城内外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486-0786d.png

自凿此泉即正隆兴初令徐谠创亭立碑
康济泉在灵康庙后之西乾道三年令颜度祷晴于庙
见寝殿前阶水津津溢地穴之得泉故名(度有诗/云三年)
(官事浑无补一片深心彻底真惟/有灵康是知已新泉为我现津津)
菊泉在县南二里
珍珠泉在县西北二十八里穴二十有一其水甘香滚
滚如珠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0486-0787a.png

守得象诗所谓千寻练挂双流瀑是也
湖苔泉在县南二十五里穴三十有六源出古塘门溉
田甚众
碧泉在县西北一十三里寿安院
灵济泉在县东南二十五里灵康庙后之东
甘泉在县东南四十里澄灵院侧
木马泉在县东四十五里与吴承有堰通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0486-0787b.png

赤城志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