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x 页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墓志铭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69H 页
市南先生墓志铭
崇祯纪元之后三十七年甲辰二月廿五日。市南先生。卒五月戊辰。葬于湖西嘉林七山壬坐之原。吾先君子为之状。以述其终始焉。先生之季子命兴。长孙相基。欲埋石于墓前。复使拯志之。谨叙世系子孙历宫年月如法。而系以铭。先生讳棨。字武仲。姓俞氏。其先杞溪人。有讳义臣。以罗氏世臣。不服于丽。坐降为县之户长。是为始祖。四世而至讳汝谐。始显。自后簪组不绝。入我 朝。有讳汝霖。礼曹判书。谥景安。讳绛。户曹判书。谥肃敏仍父子当我 中,明两朝。为名臣。景安长子府使讳缜。以肃敏次子讳涵为后。 赠议政府左赞成。即先生之曾祖也。祖讳大儆。通政郡守赠吏曹判书。考讳养曾。礼宾寺参奉 赠吏曹参判。妣宜宁南氏。兵曹参判以信之女。先生以 万历丁未二月廿五日生。癸亥丙寅。连丁内外忧。服关。中庚午进士。癸酉文科。选隶承文院。除重林察访。丙子。荐拜承政院注书。迁侍讲院说书。是冬。扈 驾入南汉。抗疏请正误国诸臣之罪。明年丁丑。坐谪。越三年。蒙宥。甲申。叙复注书。被史局荐。不应。升成均馆典籍。移兵曹佐郎。乙酉春。拜全罗都事。夏。拜礼曹正郎兼知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69L 页
制 教。秋。奉 命试士于湖西。丙戌夏。除务安县监。戊子。解归。已丑春。始拜弘文馆修撰。夏。 孝宗即位。移司谏院正言。秋。由兵曹正郎。还校理。冬。递职归乡。初。先生疏论谥议。忤 旨。屡拟铨郎三司。不用。庚寅夏。 严旨窜稳城。赖诸臣论辨得已。至冬。竟申前 命。明年量移宁越。又明年。放归田里。戊戌。起废。以侍讲院文学 召还。升弼善。寻自成均馆司成。荐拜议政府检详。仍升舍人兼弼善。己亥正月。擢拜兵曹参知,差备局副提调。即 孝宗末年也。将倚以大用。而未及焉。历拜大司谏,工曹参议,承政院同副承旨兼承文院副提调。五月 显宗即位。移拜成均馆大司成。又移拜弘文馆副提学。庚子七月。移右副承旨。转左副。历工曹,礼曹参议。还副提学兼句管赈厅。壬寅正月。拜吏曹参议。病递。又历礼曹及承旨。还天曹。冬。升秩。拜艺文馆提学。仍拜大司成兼同知春秋馆,义禁府事。寻迁大司宪。又迁吏曹参判。七月。病递。又历汉城府右尹,副提学,都承旨。冬。还拜天曹。时先生疾已笃。移右尹。甲辰正月。又还天曹。而皆辞递。及卒。寿仅五十有八矣。贞夫人完山李氏。临瀛大君六世孙山岳之女。生于戊申十一月二十八日。卒于丁未十二月十七日。祔葬先生墓左。三男一女。男长曰命胤。吏曹正郎。有一子一女。子即相基。婿宋茂锡。次曰命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0H 页
弼。进士壮元。亦有一子一女。子敬基。婿李厚坤。伯仲居内艰过毁。相继陨没。敬基亦娶而夭。季即命兴。进士。有二子二女。子建基。馀幼。女适尹救。呜呼。先生与吾先君子及叔父石湖公。异姓而兄弟也。拯未成童。而承教诲。事之二十有三年矣。才劣学浅。卒未有以副先生期待之意。则今于先生之盛德大业。安敢以昧昧之识。僭有所论说耶。唯其光辉发外。而在人耳目者。不可不略载于石末。庶几使人想像(比类而得)。其一二焉。盖其聪明特达。生质之异也。仁恕忠信。德行之懿也风猷器识。王佐之具也。经术文章。醇儒之资也。明体适用。安定之学也。经世济物。希文之志也。围城谠论乞斩倖相。则胡铨之直也。引经据礼。独争 庙议。则尤袤之正也。竭诚赈饥。泽遍翳桑。则子产之惠也。引君当道。责专经席。则淳夫之讲也。尊贤辟耶。请秩祀典。则康侯之奏也。 宁陵末载。受委枢筦。密赞尊攘者。诸葛之受任也。 显庙初元。身当世道。尽瘁殉国者。君实之无党也。以至孝友为政。宗族以睦。乏爱兼容。乡邦无怨。诲人必以诚意而无倦。著书不为无益之空言。贯穿百家。游刃群书。而不以为博。旁通众务。用无不周。而不以为能。北窜东迁。备尝险涂。而不以为戚。光膺 隆眷。晚跻亨衢。而不以为荣。一心而参三才之道。一身而任四海之忧。退而居于野。则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0L 页
子弟服其教。而乡党薰其化。进而位于朝。则人主信其忠。而生民蒙其福。迹此而言之。殆古人所谓名世者非耶。后来尚论之士。或不以为吾党之私言也否耶。铭曰。
山或有时而夷。谷亦有时而堙。 此为我先生之幽宅。以告尔后人。
从叔父朔宁府君墓志铭
公讳鸿举。字子渐。姓尹氏。坡平人。始祖讳莘达。高丽太师。其后至讳坤。入我 朝。策佐命功。封坡平君。谥昭靖。四世而讳倬。当 中宗己卯。以经术为诸贤所推重。常长国子。有子讳先智。节度使。即公之高祖也。曾祖讳暾。 赠左承旨。祖讳昌世。 赠吏曹参判。考讳熻。汉城府庶尹 赠左承旨。妣南原尹氏。判校 赠吏曹判书祈之女。公以 万历庚戌生。少习举子业。屡不中。二十八筮仕。历职内外。内则社稷署南别殿参奉。历 宗庙署奉事,缮工监直长,典性署主簿,掌隶院司评,汉城府兼参军,平市署令,军资监判官,掌乐院佥正。外则洪川县监,临陂县令,林川郡守,利川府使。末守朔宁郡。秩满还。休官居家。养闲自适。岁癸亥。 朝家有冒属忠义查定之举。有称昭靖公后。裔。而见摘者。公以门长坐谪铁原。移南汉。人皆冤之。甲子秋。感疾。八月二十四日。卒于谪所。其冬。葬于广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1H 页
州南突马村卯向之新原。公为人宽裕和厚。居家孝友。涖官廉平。风仪伟然。望之知为长者。其宰临,林两邑也。奉板舆荣养。诸弟斑衣迭侍。极其娱悦。二十四。丁外忧。守墓尽制。及遭内艰。则年已踰艾矣。犹终丧不离次。服阕归京第。其在朔也。因绣衣褒启。有表里之 赐。呜呼。此公本末之槩也。淑人全州崔氏。判书来吉之女也。幼习女训。妇德甚备。一门称之。二十。归于公。及遭城崩。恨未下从。以公殁后四年丁卯十月。病不进药而终。寿八十。明年正月。祔葬于公墓。公有二男五女。长抗。郡守。次总。直长。女长适郑正阳。县监。次洪受畴。掌令。次朴泰辰。进士。次李遇辉。季郑齐斗。佐郎。抗娶宾客李昭汉女。生一男四女。男义教。婿曰金夏明,金时保。进士。赵弘璧,李廷稷。总娶县监慎憬女。未育。再娶侍直金镕女。生二女。幼。郑生二男四女。男寿昆,寿崙。婿曰洪重夏。翰林。李宜著,韩元基。季幼。洪无后。朴生一男。弼义李生四男一女。男深。馀幼。季郑生一男一女。男厚一。婿李徵成。呜呼。庶尹公。即我祖考八松府君之弟。公与我先君为同堂兄弟。又同年生。而长于先人两月。友爱甚至。先人之丧。公亦年六十矣。百里来及圹。人以为难。郡守兄弟。命拯为幽堂之志。谨叙始终如式。而系以铭。铭曰。
呜呼我叔父。质多于文。德踰乎禄。 曷不期颐。以享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1L 页
遐福。 晚节蹇厄。姓又不蕃。 若赢若啬。孰云匪天。 惟玆乐丘。永宁真宅。 维以识之。后人是饬。
宁陵参奉李公墓志铭
岁己未。拯寓居洪阳之龙溪。始得与李公仲安相识。公少游吾市南先生之门。而公子燔。又与余相从。以此一见。如旧知焉。既而窃覵。公之持身有检。出言以谨。至于存心。尤有不苟者。益知其可亲焉。未几。余还旧栖。公亦从宦。又未几而公遽长逝。初不谓其止此。故痛惜之怀。久而未已燔来托墓铭。唯惧不文。顾何忍辞。公讳柱吉。仲安其字也。谨按家状。其先咸平人。曾祖讳瓘。右尹 赠左赞成。祖讳效元。左尹 赠领议政。考讳浚。监察。公。以监察弟讳潗之仲子。为监察后。公生于 崇祯丁丑。三岁而丧所生妣青松沈氏。九岁而丧所生考。未弱冠而丧所后考。幼而能执丧。长而自知学。市南先生深与之。奉所后毋清州韩氏。以居。孝敬出于至性。韩氏素抱病。公时其饮食。节其寒温。手执药饵。夜不解带。如是者积年。韩氏晚更宁康。常叹曰。未亡人之得久于世。殆赖吾儿之至诚也。性不喜治生业。而于奉亲之具。极力经纪。药物膳服之需。常预措而别储之。一无私蓄。虽微物。有所得。必献诸亲。禀告而用之。伯兄奉继母。在别业。去公居数十里。率三两日。一往省。风雨未尝废。自痛早孤。终身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2H 页
不服华盛。每遇忌辰。竟夕衔恤。以事亲者。事仲父咸陵公。春秋往省于京第。往辄留侍一两月。有庶叔而贫。为之分衣与食。事兄抚弟。友悌深笃。一日不见。惄焉如饥。尝爱栗谷先生手划兄弟奉亲同居图一节。常曰。大贤行事。孰非可慕。而此尤先得我心之所欲矣。傥于闲旷地。占得一区。同居合堂。以终馀齿。不亦乐乎。有时命酌为欢曰。人生无几。兄弟团乐。甚不易事也。推而至于族党。睦厚之义。加人一等。先是。祖曾两世墓祀。依俗轮行。自远取办。多有不中仪式者。公慨然曰。祭而如此。如不祭矣。遂倡于同宗各出财力。益以私财。置库墓下。遂以买墓田。具祭器。搆斋室。未数岁。无不整办。逐节聚墓下诸族。行事如仪。以其赢赡诸族人之婚丧者。将益恢其规。管竖显刻。教养子姓。如义庄然而未及焉。与人相接。周详和厚。而唯于乡曲鄙琐之流。不肯与之狎昵。平居论议。务在宽平。而辞受取予。少审义之当否。资刚而识明。能临事不眩。故一家事有难断者。多待公言而决。咸陵公甚器重之。尤于财利。视之若浼。尝有人持伪券。认公家庄土为其先业者。公与之甚快。其人反惭。后无以见公。或尤其空弃。公曰。吾岂为数亩田。与彼辈争曲直也。京中有屋一区。为贵家所横夺后值贵家失势。或劝之还推。公曰。初既以相讼为耻。而不与之较。到今乘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2L 页
其败而图之。尤可耻也。雅性恬静。无汲汲于声利之意。己酉。始登上庠。不设宴戏。自后益厌科业。晦迹田园。不求人知。尤避远形势之途。庚申。李相国尚真长铨。素知公。荐授南别殿参奉。公不欲离亲远游。而又难违亲命。入京肃 恩。李公闻之。换授庆基殿参奉。以便觐省。明年冬。移 宁陵参奉。公又黾勉赴斋所。已而递直归乡。得病殁。即壬戌二月五日也。年才四十有六。士友莫不惊惋。是岁五月。葬于所居青阳县南白月山麓向卯之原。配义城金氏。宣务郎墡之女。大司成申公敏一之外孙也。举一男二女。男即燔。女长适士人申著华。季未行。燔与著华。俱有一男二女。皆幼。公教子有法。食不与鱼肉。如张温之。拜场戒以欺君。如李君行。令子侄同业。而教之若一。侄有过。挞其子。有所赐予。先侄而后子。及其长。而出寻师友也。初不许曰。若或慕虚名而无实效。则反有害矣。既而曰。汝辈此行。非欲为口耳之资也。因诵公明宣之言而戒饬之。手书牛溪先生所抄为学之方以赐之。其务实如此。噫。迹公之平生。可谓孝友清修之善士也。而仕止一命。寿未中身。此奚止吾党之不幸而已。既最而叙之。而又系之曰。
昔余闻诸炭翁权公,潜冶朴氏之门。最称方叔先生。 盖其闻坡潭之道。而绝偏党之累。躬本实之学。而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3H 页
尚峻洁之风。有使人竦然兴慕者。寔于公为从父兄也。 嗟公言行之可传者。既足为后人法式。而其渊源之所自又如此。 后之君子。尚有考焉。
晚退轩申先生墓志铭
晚退轩申先生讳应矩。字子方。其先高灵人。其高祖曰文景公讳用溉。曾祖曰判决事讳瀚。祖曰郡守 赠参判讳汝柱。考曰同知中枢讳橃。妣曰贞夫人海平尹氏。先生以 嘉靖癸丑十一月廿一日生。年十八。受学于牛溪先生。又游栗谷李先生之门。两先生皆期重之。 万历庚辰。以学行荐。除内赡参奉。壬午。中司马。又除 靖陵参奉。癸未。拜王子师傅。甲申。 特命再授。乙酉。除社稷参奉。其冬。擢升六品。由掌苑。拜稷山县监。戊子。监任实县。癸巳。监咸悦县。丁酉。丁内艰。庚子。历刑曹正郎,汉城庶尹。秋拜利川府使。壬寅。牛溪先生为群小所搆诬。至于追罪。遂弃官归。杜门屏居。光海戊申。拜忠州牧使。以亲老乞递。特命换授广州。上疏伸牛溪冤。己酉。递守朔宁郡。庚戌。有国庆。推恩百官。先生以师傅旧劳。特升通政阶。上封事十条。论时务。辛亥。拜工曹参议。又出牧杨州。壬子。以临海狱。录翊社勋。有藉先生为说。以重其事者。遂升嘉善。封灵川君。先生耻之。屡疏请削不获。癸丑。以州事触权倖。被劾。就理削职。丙辰。叙复高阳郡守。未几。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3L 页
丁同知公忧。服阕。例授勋封。时 大妃迁西宫。先生叹曰。纲常绝矣。向所以迟回者。特以老亲故耳。即上章辞职。流寓于蓝浦海曲。光海屡召。竟不还。 仁祖即位。先生始得改正勋封。拜刑曹参议。俄入银台。为同副承旨。转至左副。经席论典学图治之道。递为掌隶院判决事。秋。出春川府使。言路请留不能得。 天启癸亥十二月二十二日。卒于官。寿七十一。 上临筵。以未及大用为恨。翌年二月十一日。葬于杨州金村里申向之原。淑夫人海州吴氏。先卒而祔其左。先生初娶观察使金悌甲之女。再娶县令权大勋之女。生二女。三娶吴氏。监役希文之女。有淑行。配德克敬。称以女士。生一男一女。男曰湸。济用监正。长女适金就白。早殁。次适刑曹判书李时发。季适户曹判书李基祚。侧室一男。曰渼。武科佥知。正三男。曰必相。主簿。翼相。吏曹参判。遇相。参奉。五女婿。曰郡守金光烒。次具凤翊。次李奎龄。大司宪。申宗华。佐郎。权世经。牧使。刑判二男一女。庆徽。吏曹判书。庆亿。左议政。女适府使徐贞履。户判三男六女。星龄。郡守。斗龄,永龄。进士。女婿。曰沈若汉。次正郎金弘振,牧使申汝栻,参奉金夏振,进士郑尚徵,金淰。曾孙曰泳。曰潚。曰济。曰润。而外出益蕃以显。多不尽载。呜呼。先生生禀刚方正大之资。躬笃孝友忠信之行。早从事于正学。望实甚隆。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4H 页
顾以谦卑自牧。尝曰。吾侪出处。安敢摸拟于师门。仍值世道交丧。贤路否厄。栖迟下位者半世。晚际休明。若可以展其抱负。而遽已告终矣。士林莫不痛惜。而追慕之。始胤子正公。迹家状。其于志事。知而传之者备矣。请金文正公尚宪为碣铭。则其于表里。阐而志之者著矣。至孙参判公。又记遗事。言行之巨细。毕载矣。属潘南朴公世采。题墓表。则德学之本末。槩举矣。后世论先生之世而求先生之蕴者。庶乎于此而徵之矣。参判以志文尚阙。又俾极记之。后生末学。安敢以昧识陋辞。僭有论撰。唯谨叙世系生卒历官子姓如法。而谨以平日所闻于先人者。为之铭以系之。铭曰。
天眷 圣朝。畀以斯文。 统绪相承。有的其源。 牛栗之作。若宋河南。 英才影从。蔚然成林。 于惟先生。特拔乎萃。 惟弘惟毅。所立实伟。 位不称德。行未措业。 尚有流风。可垂来叶。 铭玆幽堂。用昭无极。 小子何知。庭闻是式。
 志文成于辛未。越四载甲戌。参判公擢升吏曹判书。明年乙亥。进位右议政。于是累 赠先生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赞成。贻厥有庆。有此追 命。谨识于下方。
外祖考妣墓志(丁丑)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4L 页
呜呼。此我外祖考成均生员李公。外祖妣孺人坡平尹氏合葬之墓也。公讳长白。字白也。其先公州人。高祖讳栖岩。高岭佥使。曾祖讳涤。江华府使。祖讳庆祉。赠左承旨。考讳键。司䆃寺正。妣青松沈氏。水使岩之女。公以 万历丁亥八月十八日生。庚戌。登上庠。甲寅二月七日。以疾终。寿仅二十八矣。孺人之考讳民逸。敦宁都正。妣昌原黄氏。副护军大任之女。孺人生于庚寅十一月十九日。乙巳冬。归于公。以 崇祯辛未七月二十二日。寿四十二而终。呜呼。公有美质至行。高才绝艺。而孺人之淑德懿范。一门称以女士。既不幸早世。又无后嗣。天道茫昧。呜呼痛哉。有一女。即我先妣也。亦于丁丑江都之难。自决以死之。今 上朝旌闾。先君姓尹。讳宣举。 孝宗 显宗两朝。连以宪官讲官徵。不起。及终。特 赠吏曹参议。先妣从 赠淑夫人。一女二男。女适潘南朴世垕继子泰辅。应教。男长即不肖拯。季曰推。礼宾寺正。拯之子。曰行教。修撰。曰忠教。推之子。曰自教。曰可教。公初葬于杨州。孺人之丧。更卜交河月笼山西麓向酉之原。以戊寅之岁。迁公墓而合葬焉。拯之生及孺人在世时。孺人抚爱之。属以后事。拯窃惟托付之意。寔出至情。少时窃慕张魏公。请赠外祖之义。庶几夤缘际会。得遂区区之愿矣。既以非才。屏伏穷谷。今已垂死矣。流根之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5H 页
报。更无可望。谨泣记墓志。埋于圹南如式云。
尚衣院佥正成公墓志铭
公讳熙胄。字士翼。昌宁成氏。牛溪先生文简公之曾孙也。祖讳文浚。号沧浪。以学行徵拜县监 赠吏曹判书。沧浪公长子讳栎。司宰监佥正 赠左承旨。季子讳㮨。知中枢府事。谥靖惠公。公即靖惠公之仲子。而为承旨公后。所后妣全州李氏。完兴君幼澄之女。所生妣咸悦南宫氏。其考曰荇。公以 万历乙卯二月六日生。幼有美质。沧浪公爱之。谓能继重而保家也。及长。连丁所后所生忧。九年在草土。无违礼。四十馀。始筮仕。由典设司别检,内赡寺直长。升活人署别提。庚子。监延丰县。书清慎二字。揭之座右。适当荒岁。于救济之政。尽其心力焉。数年而归。乙巳。又由内资寺主簿,司宪府监察,牙山县监。居四年。以亲老路远弃归。己酉。监交河县。县累经非人弊甚。公至一新公廨。安集逃散。邑以稍完。又数年罢归。壬子。历司䆃寺主簿,平丘察访。癸丑。历礼宾寺别提,掌隶院司评。移汉城府判官。尝轮对入侍。咫尺 威颜。敷奏详明。见者称之。丙辰。迁掌隶院司议。不乐在京。遂谢官。奉靖惠公归坡山。时靖惠公年踰九十。公昼夜不离侧。傍求滋味致养。每春秋。与一家少长。称觞献寿以为常。庚申。复 宗庙署令,守高阳郡。时公年六十有六。于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5L 页
公格已踰外补之限。而朝廷以靖惠公寿且期颐。特畀傍郡。以使养。公到任。特设寿席于溪上。大会亲戚乡党。所以娱乐之方。无不备至。远近闻者。咸以为荣。是年冬。靖惠公捐馆。公同宗侄。居庐于溪南。不以不毁之年而懈于执制。服阕。复历司评,仪宾府都事,左水运判官,社稷署令。丙寅。升尚衣院佥正。戊辰二月十五日。卒于京第。公老而不衰聪明筋力。才如半百之人。皆以谓当继靖惠公之寿。遽感微疾而终。莫不嗟悼焉。越三月。权窆于积城治西蒜山。明年己巳冬。归葬于坡州向阳先茔侧坐亥之原。公为人安详恭谨。其事承旨公也。终日侍坐。如书札酬应。悉代其劳。凡事无敢自专。必禀而行之。至夜命之退而后退。及其主祭也。益致诚敬。粢盛必精洁。祭器必完备。家庙晨谒。不以寒暑风雨而或废也。季弟屡空。每与共寝食。宰邑之日。分月俸。必先子女而施之。尤致许于先世故事。三世遗集。不暂释手。平居无疾病。则虽苦热。未尝废巾袜。虽仆隶。必正衣冠而临之。不事交游。不与人相较。恒诵宁拙毋滥及忍之为德之语。兼以诲饬子姓。淡然于居处服食之奉。而救助亲旧之婚丧。必尽其心。居官涖职。尤致勤谨。虽微细事。不委下吏。无不躬亲。早夜不怠于州县。抚民以诚。奉神以敬。如朔望望 阙谒圣之礼。皆虔行无阙然。见人之誇衒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6H 页
才能。心鄙之未尝为求知计。以此民多追思。而人鲜知者。尝自号求全子。盖取寡过无忝之义也。公初娶漆原尹氏。郡守复元之女。生四男一女。妇道甚备。一门称其仁孝。后娶安东权氏。士人晊之女。生一女。性行柔顺。视诸子女。无异己出。亦先公殁。祔葬于长湍长者洞先茔之下。后尹氏迁祔于公墓。男长曰至行。参奉。次至敏。县令。次至宪,至泰。女长适奉事沈榰。季适士人吴遂华。曰至逊,至顺,至端。侧出也。至行有三男四女。仁锡,义锡,礼锡。婿曰尹得莘。至敏二男一女。昌锡,光锡。至宪三男二女。斗锡,奎锡,箕锡。至泰一男一女。义锡,斗锡俱有一男。而仁锡,昌锡。不辛而夭。馀皆幼。沈有一男。世俊。一女。幼。吴有一男。泰龄。拯于公为从表弟。内常服公和厚之德。而尝屡至溪上。见其重建家庙。复修书室。又叹其有克家之才。遂为之文以记之。参奉既免丧。使义锡来请志。不容以不文辞。谨最而铭之曰。
儒素之家。鲜克世美。 恪守遗风。惟我成氏。 嗟公嗣重。不懈于身。 昭玆受福。子孙振振。 有宁真宅。永依先麓。 孝思不替。徵此竁刻。
姊氏墓志(己卯)
呜呼。潘南朴君世垕叔厚之配坡平尹氏。即我姊也。生禀淑德。而赋命奇薄。十岁而丧慈亲。二十三而寡。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6L 页
临老。又见嗣子之殒于非命。悲伤哀苦。以终其身。呜呼痛哉。我姊氏。以 崇祯元年戊辰正月十日生。自幼明睿绝人。才毁龀。能尽记内外祖先名字。稍长。见诸兄弟学书。从傍默识之。自此披览诸书。靡不通晓。年十五。先君子为择对而归于朴君。君既有隽才高志。器度夙茂。而我姊氏敬慎柔正。式礼无违。一家咸喜。以为两美。我姊氏以早失所恃。在室常衔恤。及于归。又未逮事皇舅。常言及以为戚。事姑尹夫人。小心饬礼。不以其爱悦而小懈也。岁己丑。朴君丁尹夫人忧。哀毁疾作。竟未毕制而终。先君子身往救之。不能得。以我姊氏性烈。恐不得保。既葬朴君于其金浦先茔。率我姊氏以归。筑一室。使奉其几筵以居。我姊氏自恨薄命。贻戚于亲。见先君子之入。必强辟涕泣。收拾朴君巾衍手迹而袭藏之。每诵其疾革时诵陶诗。人生若寄。憔悴有时之语。而悼痛其志业之未就。既服除。犹以蔬素自居。孝奉先君子。服食之节。殚竭心诚。弟妇早殁。受其无母两儿而鞠育之。以至于长成。常曰。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余独以薄命之故。久在亲侧。亦不幸中之一幸也。我姊天始生一女。不育。及得朴君之弟之子泰辅为子。乃曰。亲年渐老。不忍远离。而未亡之人。义当从子。遂还于京。及先君子之丧又归。与诸弟共经三年而还。泰辅幼性孝才妙。我姊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7H 页
氏爱且奇之。慈念慇勤。无间己出。泰辅早▦▦▦(擢第。荣)养备至。我姊氏自以命薄。未尝不以荣为惧也。己巳之春。寄书于弟。有曰。近日事如风火之飞。未知落于谁家。盖有避远之意。未及而祸作。既哭泰辅。私自恸曰。是吾之命也。三从道绝。生亦何为。竟以辛未三月廿五日。终于杨州楼院村舍。呜呼痛哉。以五月廿一日。葬于水落山西麓负甲之原。明年九月十九日。迁朴君金浦之墓而合窆焉。泰辅之坟。在其后。呜呼。我姊氏仁孝友慈。明惠贞正。操心检身。皆合女则。谨于言笃于行。勤于家俭于身。求之古贤妇人之德。殆无不备。而乃不得福履之报。身婴百罹。卒以祸终。天乎天乎。此何理欤。呜呼痛哉。拯前志朴君之墓。复泣记梗概。以附于前志之后焉。朴君之先。已见于前志。不复具。而吾先君子讳宣举。先妣公州李氏。成均生员讳长白之女。吾先祖考炜煌。大司谏。泰辅娶右议政李厚源之女。生二子。皆夭。只有一女。以其兄持平泰维之少子弼谟为嗣。弼谟娶参奉辛受和之女。始生一男。
先考妣墓志
先府君讳宣举。字吉甫。坡平尹氏也。始祖讳莘达。高丽太师。十五世至讳坤。入 本朝。坡平君。谥昭靖。又四世至讳倬。汉城左尹。高祖讳先智。兵马节度使。寔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7L 页
左尹公之子也。曾祖讳我。 赠左承旨。祖讳昌世。 赠吏曹参判。考讳煌。大司谏。妣昌宁成氏。牛溪先生讳浑之女。府君以 万历三十八年庚戌五月二十八日子时。生于灵光郡衙。 崇祯六年癸酉。中生员进士两试。游国庠。丙子。率诸生。抗疏请斩虏使。冬。入江都。明年丁丑。 国家有城下之盟。自此屏居乡曲。为终焉计。 孝宗即位之三年辛卯。除典设司别检。王子。师传。壬辰。以 世子侍讲院咨议 召。府君上疏辞。不书官衔。不书年号。引江都临乱不死。以自咎。癸巳。升六品。除刑曹佐郎。乙未春。拜司宪府持平。冬。再除。行至果川。辞归。丙申。再以司宪府掌令 召。丁酉。再以侍讲院进善 召。戊戌正月。府君诣 阙下。四疏陈情以辞。 命以士服入对。府君不敢当。留疏退归。是冬。又除掌令。递移成均馆司业。己亥三月。又以进善 召。赐药物。时 上意必欲致府君。府君辞谢。不敢轻进。而 孝宗遽已升遐矣。 显宗即位。下别谕 召。拜司宪府执义。府君赴哭 阙下。陈疏辞新命。移掌乐院正。 赐食物。命入对。府君辞出城。除司业,尚衣院正。又 命引见。皆辞。十月。过 大葬而归连。除执义,司业。乙巳。 大驾幸温阳。以别谕召。诣行宫。拜疏辞谢而归。又连除执义。 元子讲学厅僚属。又 命监司。存问赐食物。 世子册礼行。又拜进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8H 页
善。竟不起。己酉四月十八日。以疾终。寿仅六十。讣闻。上痛悼。命本道给丧需及役夫。 命该曹赠吏曹参议。八月二十四日。葬于交河县法兴乡月笼山西酉向之原。孺人李氏。先葬而祔于左。孺人之先公州人。丽末有讳晔。江陵府使。是生讳明诚。监察御史知制诰。入 本朝。隐居伊川山中不仕。数世至讳涤。江华府使。孺人之高祖也。曾祖讳庆祉。 赠左承旨。祖讳键。司䆃寺正。考讳长白。成均生员。有高才美志。早卒。妣坡平尹氏。敦宁都正讳民逸之女。孺人生于 万历丁未闰六月十六日。生而明粹。自四五岁时。举止端敏。言语静慎。已如成人。八岁。生员公捐世。哀慕不懈。罕发言笑。朝夕祭奠。必参。聪悟过人。女红之事。一见辄能。而无不精妙。文字过耳辄不忘。如小学列女传等书。无不通览。性又明达。晓义理。女则甚备。及归府君。奉事尊章。承接诸姒。尽其诚礼。常得欢心焉。江都之难也。闻贼兵渡江。即与府君诀曰。与其死于贼锋。不如早自决。招婢辈托以诸幼曰。须善护之。死生则有命焉。既处置后事。令引出诸幼。而后自决。即丁丑正月二十三日也。葬以明年戊寅二月二十七日。考生员公墓同原。而在其左。己酉。府君有 赠典。从赠淑夫人。今 上七年辛酉七月。 命旌表门闾。府君有一女六男。女适士人朴世垕。男长曰拯。次曰推。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8L 页
俱以荐登仕。推县监。次曰禄星。生三岁。死于江都。曰拨,拙,挹。侧室金氏出也。拨,拙。俱进士。朴早殁。继子曰泰辅。应教。拯娶左尹权諰女。生一女二男。男曰行教。生员。曰忠教。女适任震英。推娶郡守赵进阳女。生二男。曰自教,可教。再娶士人李𣞗女。拨娶参议李有谦庶女。生三男二女。男曰健教,厚教。婿曰李舜相。馀幼。拙娶李济女。生三男。敏教。馀幼。挹娶佐郎朴由渊庶女。生三女一男。皆幼。曾孙男女十馀人。府君天资弘毅。德行纯笃。学传正脉。身任大义。安贫守道。以终其身。既弃世。府君之从兄龙西公讳元举。季兄石湖公讳文举。相与记府君遗事。刻于表阴。潘南朴君世采述行状。有遗稿十卷。年谱一卷。藏于家。 崇祯纪元戊辰之后六十六年癸酉正月日。不肖子拯。泣血谨志。
炭翁先生墓志(甲申)
呜呼。此乃炭翁权先生之墓也。先生讳諰。字思诚。其先安东人。文正公溥之后。高祖讳博。牧使。曾祖讳德裕。 宗庙署令。祖讳克宽。监役 赠左承旨。考讳得己。佐郎 赠吏曹参判。号晚悔。以监役公兄吏曹判书讳克礼之少子。为监役公后。妣李氏。宗室龟城都正瞻之女也。先生以 万历甲辰十二月廿五日生。聪明颖悟。绝异于人。人以比颜子。弱冠已有盛名。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9H 页
崇祯丙子。荐拜大君师傅。丁丑。除活人别提。庚辰。又拜师傅。连除 宣陵参奉,翊卫司副率。戊子以 世子侍讲院咨议 召。皆不就。己丑。 仁祖升遐。 孝宗嗣位。下 别谕召之。先生奔哭于 阙门外。再疏陈情而归。寻升拜工曹佐郎。遂赴 因山。谢 恩。又陈疏献言而归。连除刑曹工曹佐郎,庆尚都事。丙申。以侍讲院进善 召。再疏辞。 不许。促召愈勤。遂诣阙乞免。 上引见慰谕。留数日出城。 上以别谕追之。不获已还入。除司宰佥正。谢病归。既归。再除掌令。丁酉。再除执义。移进善。 勤召不置。九月。又不获已赴 阙。戊戌。擢拜承旨。移赞善。累辞不许。遂陈疏出城。 上遣礼官勉留。且命移西枢。时 上体未宁。先生不忍远归。滞寓畿邑。己亥春。又 命特召。又以赞善 召。先生累疏辞谢。因南归。五月。 孝庙升遐。 显宗嗣位。下 旨召。七月。赴阙。 因山后。拜兵曹参知。三辞不许。冬。特拜汉城府右尹。庚子正月。兼同知义禁府事。未几。上疏言事。忤时议。三司交章。请罢先生职。 上始未之许。有入对力斥者。始 允。先生归至广州先垄止焉。越九年戊申。同春宋公造朝。言于上曰。某爱 君忧国。老而弥笃。不可终弃。遂复拜左尹。再呈病状而递。己酉。还公州旧庄。壬子正月二十四日。无疾而终。讣闻。 上谓侍臣曰。闻某死。深用惊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79L 页
悼。 先朝礼遇之臣。不可无隐卒之典。其特赠正二品职。于是 赠议政府左参赞。遣礼官致祭。先生少学于家庭。晚悔翁常言学问之道无他。只心要无一毫虚伪。事要求一个是而已。称长。从潜冶朴先生游。朴先生礼必以本实为贵。道必以孝悌而推。是以先生之学。专用心于内。从真实地着工夫。自一身一心一言一行。必讲究其当然之理。必求得吾心之所安。既得吾心之所安。则沛然行去。毁誉荣辱。无所动于其中。由是晚年所造。心与理会本末相应。表里如一。无掣肘矛盾之患。盖以理为主。以诚为本。而卒以是成德焉。遭遇 孝庙。十年之间。或进或退。其被对及章疏。虽片言单辞。直出衷曲。无所苟饰。 孝庙亦以诚意相孚。尝 批谕曰。予既知尔而倾心矣。先生自以旷世 恩遇。不可以坐孤 恩命。故不得不进。既进则以宾师之礼有过己分。而吾志亦有未能尽行者。又不得不退。然恋 君报国之诚。不能自已。乞免求退之章。未尝不进言。眷眷乎兴衰复雠之志。祈天永命之术。至于去私意开言路。收民心任人材。省刑罚薄税敛。善民俗节财用。讲农训戎之政。靡言不尽。孝庙久益信向。最后 批旨。有曰。噫。以尔之忠厚笃实。而不出为世用。则其他何足言哉。 显庙自在春宫。书筵进讲。所言皆悦纳。及嗣服。尤加眷注。虽以庚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0H 页
子一疏。与时议不合退归。而 上意终不能忘。至于卒逝后。追锡 恩典。实出 宸衷。呜呼。此先生行己事君之大略也。如居家固穷一节。终始不渝。处朋友一以道义。未尝苟同。待人接物。物我洞然。虽小事细行。无非实德之所形。有非言语之所能尽者。百世之下。亦必有闻风而兴起者矣。贞夫人咸阳朴氏。工曹正郎讳知警之女。温惠恭俭。配德无违。亦以甲辰某月某日生。公殁之岁四月廿日。继卒。二男三女。男长愭。大司谏。次惟。县监。女长拯之室。次适校理尹义济。季适宋道显。大谏三男五女。男以钟,以镛。生员。以铉。婿曰金元燮。大司谏。次李鼎兴。佐郎。次成益昌。次郑重元。进士。次李柱天。翰林。县监三男。以铤,以锴,以镇。修撰。婿曰李宁锡。侧室子曰以鏺。拯二男。行教。郡守。忠教。一女任震英。尹义济三女。宋震龙,李汉齐,李柱宇。宋道显二男。儒洙,儒湜。内外曾孙男女。不能尽载。先生始葬于普文山沙汀村丁向之原。以庚辰十一月某日。移窆焉。即公州儒城县川内面炭坊村旧居后麓坤向之原也。夫人祔于左。始葬也。墓志不具。诸孙等今始图之。而俾拯记之。拯昔与大谏兄弟。谨述先生行状矣。谨叙世系历官子姓如式。而略撮德学出处梗槩。俾纳于幽堂云。
成均进士 赠吏曹参判郑公墓志铭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0L 页
故进士延日郑公讳尚徵。字元甫。圃隐文忠公之十世孙也。曾祖讳龟应。社稷参奉 赠左赞成。祖讳谨。承文博士 赠领议政。考讳维城。议政府右议政。以忠荩清慎。相 孝显两朝。为贤辅。妣贞敬夫人全州李氏。监役久涵之女。承旨铁之孙。公生于 崇祯己巳八月廿五日。有至性醇行。二十四。登上庠。明年癸巳九月十三日。病殁。人莫不痛惜焉。盖公孝悌慈厚。天禀特殊。在家庭。爱敬愉婉。无一不适于父母之心者。议政公尝遘疾几殆。公叩头吁天。号泣请代。感动傍人。在亲戚急人之急如饥渴。中表莫不诵义。幼能好学。不烦教督。至小学书。尤心会而深喜之。议政公按诸藩。公每从行。常侍几案。外人不得见面。凡诸玩好之物。无所经意。其淡素雅饬。又如此。噫。公生于世德之家。蔚然方以文行称秀。而乃早殁无年。不得大有成就。其命也夫。后以子齐泰贵。 赠吏曹参判。配韩山李氏。从 赠贞夫人。夫人。牧隐文靖公之后。其祖曰吏曹判书忠贞公讳显英。其考曰礼曹判书讳基祚。其妣曰贞敬夫人高灵申氏。晚退先生应矩之女。以庚午正月八日生。庄正明达。有女士行。申夫人实有贤德高范。夫人克类焉。少读书史。通大义。察理处事。见识出人。考判书公。每恨不得为丈夫子也。然性渊塞。不以自有。操履言动。一惟古女训是式。及丧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1H 页
所天。终身哀素如一日。辛勤育诸孤。而教之甚肃。事事必以规矩曰。吾终不以禽息畜儿。以遗其先人羞也。内外家世清俭。不免贫窭。夫人克勤纴绩。以供祀持家。而于世俗浮华之习。不正之道。截如也。后公四十一年。以甲戌正月三十日终。子男二人。女一人。男长齐斗。以学行。荐为京畿都事。次即齐泰。由吏曹郎。擢守广州府尹。女适闵镇周。平安观察使。都事男曰厚一。女曰李徵成。府尹四男。长健一。三女。长尹淳。馀幼。观察二男。承洙,景洙。公葬于江华府镇江山西麓鹤岘丑坐之原。西望议政公之墓百步而遥。夫人初葬安山。今将迁祔于公墓之左。都事遣厚一。以家状来曰。不肖生五岁。而先人弃背。丘木已拱。而幽堂之志阙焉。先人实以弱年异质。敦行好学。而不幸早世。志业未有达焉。愿得一言。以徼不朽。其辞甚哀。拯于议政公有辱知之感。于公亦少尝一识。而重以奕世戚故情义。有不敢辞者。遂最而序之。而系以铭。顾此衰陋病昏。言而无文。无以阐幽而传远。以副孝嗣之意。是可愧也已。铭曰。
圃牧之裔。两美成匹。 宜福而阏。神不可诘。 幸哉二子。克立其身。 或出或处。为国之珍。 从以祚胤。其至如川。 数短庆长。孰云匪天。 百世同室。孔安且吉。 我篆斯石。孝思是述。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1L 页
忠义卫南公墓志铭
清河县监南君启夏。请铭其考墓。又以其祖考忠义公幽志。来托曰。吾祖考不显于世。子乡人也。知吾家事。敢重以请。辞不获。谨按。南氏之先。宜宁人也。公讳赫。字明叔。开国功臣忠景公讳在之八世孙。而左议政忠简公讳智之六世孙也。高祖讳悈。忠佐卫副司果 赠兵曹判书。曾祖讳致勖。佥知中枢 赠兵曹参判。祖讳彦纯。承政院左承旨。考讳楫。汉城府判官。妣密阳朴氏。直长贵元之女也。公生于 万历甲戌闰十二月廿五日。卒于庚寅二月廿六日。享年七十有七。配清州韩氏。副护军应梦之女。以癸酉六月廿九日生。甲子六月二日终。合葬于尼山县南豆寺村庚向之原。有二子。曰文星,武星。三女婿。曰参奉李畯成,宣传官金自久,宗室绫峰君称。文星有三男。曰明夏,以夏,启夏。武星登武科。 崇祯丙子从军。死国事。赠判官。有子曰重夏。亦武科万户。内外曾玄近百人。不尽载。公生长京师。既失怙恃。为近赘家。始卜居于尼山。平生不出户庭。无意名利之。逍遥自适。以终老然。居家整肃。有法度。性严疾恶。人自惮之。光海昏朝时。韩缵男家在邻。常曰。欲往下村。而南某之眼睛可畏云。公流落乡曲。仍世不振。今原任领议政南公九万。即公之族孙也。任启夏入仕。复世其禄。而曾玄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2H 页
以下多且才。又有显者。此可以徵公之馀庆也。铭曰。
功宗世胄。丘壑闲情。 有寿有后。簪组何荣。 追远式礼。孝孙之诚。 我笔虽质。维以表茔。
丰德府使李公墓志铭
公讳迪吉。字惠而。姓李氏。其先咸平人。自丽代已显。入我 朝。有讳从生。佐 世祖。策敌忾勋。封咸城君。谥庄襄。公之七代祖也。高祖讳允实。县监 赠领议政。曾祖讳璘。监察。祖讳应星。郡守 赠左赞成。考讳瀤。府使 赠户曹判书。妣骊舆闵氏。晋州姜氏。姜氏赠参判晋㫥之女。公以 崇祯壬申正月廿二日生。幼颖异。判书公钟爱。不课以学。一日舅氏观察公来见诲责之。公时年十三。即奋然负笈就傅。未几。文辞通达。大被先辈称赏。庚子。中司马。前后累举。竟不第。人叹其数奇。壬子。筮仕。由斋郎。历济用监, 宗庙署奉事。转尚瑞院直长。丙辰冬。自 上亲政久废猝行。在庭多失措。公入侍周旋中节。诸宰咸称其敏。是日。升内资寺主簿。迁义禁府经历。补平泽县监。值旱饥。赈恤不懈。监司闻有别备谷多。问其数。公曰。以私备蒙赏。实士夫耻也。终不应。寻罢归。又历司饔院主簿,义禁府经历,刑曹佐郎。庚申。出为砺山郡守。三载以病辞递。民惜去。老幼至于拦道号呼。壬戌。为荣川郡守。被台评而无事实。荣之士民。为之陈章伸辨。旋除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2L 页
工曹正郎。丙寅。又为高城郡守。爱士恤民。修毁祛弊。洎秩满。一境治安。绣衣与方伯书考。俱有最一道之称。 命赐帛以褒之。壬申。为朔宁郡守。递为 宗庙署令。甲戌。升丰德府使。乙亥二月十九日。卒于官。四月。葬于麻田治东丰石山午向之原。公天禀乐易。对人披露情悃。无贤愚。皆得其欢心。自幼笃于孝友。母夫人临终时。思尝生梨。而不得。终身不食梨。连丁内外忧。致毁成疾。六年衰麻。哀慕如一日。遇宗党知旧。皆有恩意。一家之婚嫁死丧。顾念救助。无所惜。岁庚戌。公与侪友言曰。天时将大荒。岂可安坐无策乎。遂鸠财籴谷。得累十斛。及明年辛亥。果饿莩载路。公乃以所预备者。分济穷族。赖以得活者多。人谓其周急之惠。固无愧古人。而知时之明。办事之才。又可服也。至于买置祭田。以瞻宗家。除世俗轮祭之谬。王父以上数代墓道。皆伐石树表。刊姓谱以颁同宗。皆捐捧经理。出于至诚。此尤人之所难及也。又持身谨慎。声色戏玩之具。不近于前。其为邑。专以慈惠。未尝以鞭箠督责为先。故所历皆有遗爱。高城,朔宁之民。立石追慕。及公之丧也。两邑皆委致赙奠。此盖公之本末也。淑人咸阳吕氏。府使尔亮之女。妇德淑婉。家政宽和。生后公一年。殁先公五年。葬与公同原而异室。有三男四女。男曰楙,权,櫶。权以公命。出后其叔父县令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3H 页
井吉。女婿曰徐宗一,赵最寿,申济,沈逸贤。侧室一女。幼。楙。正郎。三男。曰希稷。一女金命奎。权。一男一女。櫶。一男。皆幼。拯之祖母成夫人。即公外祖姜公之姨姊。而公舅观察讳裕后。清操绝俗。吾先子甚爱敬之。拯又与公之弟师吉。自少同处。而伯仲两胤。尝先后来游。以此公之昆弟情义。与同堂之亲无异。胤子以公墓志相托。余年老衰甚。神思枯落。已废文字事久矣。顾不忍终辞。谨最其状。而继以铭曰。
和厚之德。惠慎之政。 官宜更进。寿当遐竟。 乃立于斯。岂云匪命。 尚留馀禄。后人是庆。
赵秀才命祐墓志
丰壤赵君命祐。字汝受。浦渚先生文孝公之曾孙也。祖曰县监讳梦阳。考曰县令讳持纲。母曰光州金氏。参奉坤远之女。君以 崇祯纪元之后三十二年己亥八月生。有高才远志。不辛年二十三。而殁于辛酉十一月廿一日。知君者。莫不痛情焉。盖君自幼。仁心蔼然。见疲癃行乞者。必请于长者。而施与之尝着新衣而出。邻儿之同游者。悬鹑呼寒。即解与之。尝与群儿戏。一儿以瓦砾伤君额。血流被面。长者大惊。将责其儿。君曰。此偶然。非有意也。此皆七八岁时事也。九岁。一姊病在家。父母出避。君尝潜往省视。如庾衮之不畏。甫踰十岁。遭一姊丧。哭泣食素。有如成人。从祖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3L 页
松谷公抚之曰。承我先烈者。必此儿也。十九。丁县令公忧。执制致哀。时当隆寒。不离柩侧。迫于母命。夜或入庐次。而闻鸡即出。既葬。犹啜粥终岁。或荐时新之物。则辄悲泣不自胜。文孝公实有至性。与古所记高皋少连之行无异。人谓君类之。其质美如此。聪悟绝人。始授书。已能吐词惊人。稍长。博通经。史。诸子。如易范之奥。无不用功。弱冠。三占解额。而犹不屑于时俗科臼曰。得失当付之于天。岂可屈吾志变吾文。以媚有司之目哉。早有志于圣贤之学。平居。晨起谒家庙。次省慈闱。然后退处书室。终日危坐。读诵不辍。凡世间一切营为。不入于心。庸俗苟且之事。唾鄙如泥滓。其才高而志远如此。呜呼。以君作人之如许。而乃不得年。不能充其量。大有所就。以承文孝公之业。奄然赍志以入地。可哀也哉。且以文孝公盛德。而子孙多贤而短命。人益以为嗟伤焉。君娶延安李氏。应教有相之女。无子。君之从叔父牧使公以君为奉文孝公之祀也。以其长子命徽之子汉瑞。为君之嗣。岁在庚申。君新免丧。而来访余。余爱其清粹。而又以气羸。未复忧之。未几而闻其逝悼惜之心。至今不能忘。君葬于新昌县某山先垄之下某向之原。吾从侄智教。君之姊婿也。状君事甚详。请余文表其墓。余以老病。久未泚笔。而李氏使汉瑞来请。又继以书。其辞尤哀。遂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4H 页
最其状。而为之铭曰。
贤愚。禀耶。脩短。命耶。 抑主宰贤愚脩短之丰啬者。或各操其柄耶。 噫。此乃慕斋金公之哀曹守元者。吾于君而亦云也。
贞敬夫人朴氏墓志铭
故右议政醒斋申公之配曰咸阳朴氏。封贞敬夫人。曾祖黎献。司饔院直长。祖忠生。济用监判官。考彻。大丘都护府使。妣全州李氏。县监德漙之女也。夫人以天启辛未十二月二十四日生。自幼端庄贞静。孝顺天成。十三。失所恃。哀慕如成人。府使公择对。归于申公。公即湖隐公之子。晚退先生之孙。家法谨严。公性又简重。动遵绳墨。夫人至则事君子致其礼。敬事舅姑。竭其诚孝。处姊妹娣姒之间。尽其友爱。夫党无不啧啧称贤妇。外王考知枢公。至别给臧获。以表嘉悦之意。平居手执女红。非病不废。廉于财利。一介无所苟取。公之佐北幕也。深以于女稚弱为忧。及归见家政不紊。深加敬叹焉。尤谨于祭祀。尝语诸子曰。为人子者。若不尽心于追远之礼。终天之痛。何处可伸。每有祀事。馔品必精。器皿必洁。既具则列卓监视。然后就寝。素性不喜华靡。每当晬日。子孙或以锦衣餪馔进。则辄有不乐之色。而至于君子所御。则裁缝极其精致。食饮极其调适。侄女之失怙无依者。资其妆奁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4L 页
以嫁之。敦睦亲族。馈恤寒穷。一承君子之意。无不称惬。尝以未及逮养私亲为至痛。忌日必具需助祭。其迁厝之日。棺殓诸具。靡不毕备。伯兄县监公侨居湖乡。每以衰年暌离为恨。思恋问遗。轸其送终之物。恩意笃至。闻者感叹。公三按藩方。一典雄府。处铨地。秉鼎轴也。夫人严杜私径。无敢钻刺者。夙婴疹疾。安日常少。而家内僮指分职授事。无取懈惰。虽在沈绵床箦之中。远近有求丐者。辄必一一赍封以送之。公在北幕。有所眄者。尝一至京。而不敢直来谒见。夫人闻之。使人招至。待以诚心。及其告归。赆行以送。人以为难。而夫人行之裕如也。丁丑七月。宿患块證复发。至九月十九日而终。属纩前一日。命侍者。取内外送终衣衾。照数列录。各有封识。俾无临丧窘错之患。其不乱于死生之际。又如此。公哭之以文曰。夫人为子。而子道备矣。为妇而妇道纯矣。宜毋宜家。而人道至矣。知之者以为实录。越三月。公继而捐馆。以翌年正月三日。同时发引。合窆于阳川治南天神里卯向之原。夫人育二男二女。男长曰潚。次曰济。女长适韩世箕。县监。次适李汉。宗侍直。潚有二男二女。男曰义集,喜集。女婿曰金佑谦。次幼。齐先公夭。有一女。幼。韩有三男。震朝,恒朝,颐朝。李有五男二女。徽,敦,敏。馀幼。义集。进士。一男一女。喜集。一男。潚来托公神道之铭。又恐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5H 页
夫人之淑美不得悉书也。请别为志以纳幽堂。拯尝亦铭夫人考府使公墓矣。于其家世德善靡不详。遂谨叙其最。而继以铭。铭曰。
孝友至性。柔正懿行。 配德无违。偕老同归。 生而俪美。殁有馀祉。 铭以著之。永垂阃仪。
朴士元墓志铭
金玉之美。松柏之特。 人为君哀。我为国衋。 有生必死。同归土阜。 烈烈志气。千载不朽。
朴士元配完山李氏墓志
君之配完山李氏。生后君一年。年十五。归于君。合卺之初。君戒以善事孀亲。为妇之道。此为大节。即敬诺如教。终身志物之养。允蹈无违。己巳变故后。继遭姑丧。穷居奉祭祀。以诚以礼。既卒丧。处身无异丧中。遇夫党内外亲族。一如君在时。盖所谓女。而有士行者。非独君之身教然也。甲戌。君 赠吏曹判书。从封贞夫人。以辛卯五月十三日终。祔葬于君墓之左。甲戌。以后 朝命月赐米豆。其终也。又命赐葬需。悯忠优典也。女长而适士人李德海。弼谟娶正郎辛受和女。生男女。皆幼。蒙 朝廷录君嗣。补斋郎。转奉事。始余为君墓表。君之从子弼基等。请添数句为铭。仍以为志。遂为之铭。而略述夫人事行生殁及子女嫁娶不载于原文者。为后记。以附于其下云。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5L 页
明村罗公墓志铭
呜呼。自吾先君子愠子怀川之后。慨然以明是非辨邪正。卫吾道之正。开世俗之惑。为己任。上告下谕。勤勤恳恳。以至殁身而后已者。明村先生罗公。其人也。公讳良佐。字显道。其先安定人。祖讳万甲。号鸥浦。以直节为 仁祖朝名臣。金文正尚宪铭其墓。家世德义载焉。考讳星斗。世称有先公之风。官至海州牧使。妣庆州金氏。判书南重之女。公以 崇祯戊寅二月十七日生。气质严重。自幼已如成人。牧使公为尼山宰。命公受业于先君子。公时甫弱冠矣。勤谨笃实。终日危坐。先君子深异之。期以远大。自是弃举子业。专心为己之学。其学以忠信为主。操心检身。循蹈规矩。未尝一时放过。读书从四子至程,朱书。到老有程课。未尝泛观诸家。不屑于文辞。不骛于虚远。卒以是成德焉。孝友有至性。平居奉养。极其爱敬。丧致其哀。祭致其诚。与弟硕佐仲辅。怡怡切切。未尝暂离。事寡居叔母。如事母。其笃行多过人者。岁己巳。姊婿金公寿恒。妹婿李君师命。俱罹极祸。公既收李君之丧。又单骑驰千里。诀别金公于谪所。遂护其孤寡而归。急难之义。尤人所难及也。闻者无不感叹焉。同春宋先生尝荐公行谊。年踰强仕。始除 禧陵参奉,童蒙教官。超叙六品。除尚衣主簿。皆不就。癸亥。除平康县监。以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6H 页
大夫人年高为便养。勉赴。未几见时事渐乖。弃归。丁卯。上疏辨怀川之诬。窜宁边。明年宥还。乙亥以后。连拜工曹佐郎,忠清都事,宗亲府典簿,朔宁郡守。皆不就。至丙戌。始拜司宪府掌令。公年已六十九岁矣。引丁卯事陈情以辞。再疏而递。庚寅二月。再除。 召命下而公已疾革矣。此其前后历官也。是岁二月七日。终于明村里第。寿七十三。以四月十五日。葬于杨州▣▣山 坐之原。配延安金氏。某宫天锡之女。先卒迁而祔于左。有二女而无男子。取仲辅之子演为嗣。长女婿曰尹可教。吾弟推之子也。不幸短命。有继子东浚。一女适金时济。次女婿曰郑寿期。侧室二男。曰济沆。二女婿曰尹心教,南鹤清。呜呼。公为国之忠。出于至诚。虽在布衣。心未尝不在王室。每当朝家有得失。辄为之忧喜。丁卯抗疏。非但为师。实欲为国家辟邪诐之说。救朋诬之祸。以正人心而扶国脉也。其后每谓使世道至此者。不在于他。而世莫之悟。居常愤嫉。殆若私雠。以为百载之后。当知我心也。呜呼。公与拯兄弟。自少至老。情义如骨肉。诸孤托以墓文。老病昏耗。末由尽公之平生。是可愧也。铭曰。
非智无以辨之不差。非仁无以守之不失。非勇无以独立不惧。 何以有之。一诚而已。何以诚之。不欺而已。 鬼神在旁。百世可俟。 以玆铭公。庶几无愧。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6L 页
孙女宋氏妇墓志
呜呼。吾孙女。士人壶山宋翼辅之妻。而观察使宋公贞夫人金海金氏。其舅姑也。其父曰坡平尹行教。其母恩津宋氏。其生以丁卯十月廿五日。而其死以癸巳二月廿六日。其气质清淑。其外雅洁。而其中贞一。其行孝谨慈良。而且有志操见识。女子之难得者也。独惜乎福薄而命短。年仅二十七。无子而夭。哀哉。病久不能食。元气暴虚。两日之间。遂不可救。病革。其母执手而泣。乃言曰。吾平生不见悲苦之事。短命而死。何伤也。了无怛化之色。有似达士之言。但以不得更见舅姑。为临绝之至恨。哀哉。其舅观察公。适春巡右道。闻其死。驰归哭之。见其就木。既而谓余曰。妇自归吾家。动止率循礼法。王母暨严慈。在堂亟称。爱之亲党。亦咸以得贤妇相贺。事舅姑。肃泰诚孝。十年如一日。清羸善病。舅姑就视。则虽甚惫惙。辄蹶然起。整理衣裳。不敢见惰容。少愈即栉颒。晨昏省视舅姑。或使之户事。则洞属如执玉。遇享祀执爨俎甚谨。处夫之姊妹间。尽其欢爱。凡箱箧中物。见人欲得之。即与之无吝色。自初至今。未尝有一毫非仪。阃内无间言。其志行之美。虽有识之君子。殆不及矣。顾其生草草。谁复知之。愿为数行文字。以掩其圹。再三言之。其祖舅参议公。又以书来言。私门不幸。失此贤妇。悼伤之意。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7H 页
溢于辞表。呜呼两世尊人之爱念于终始者。至于如此。是女也。平日其庶乎不愆于礼也夫。遂谨次其语。以为之志。呜呼哀哉。其夫挈其柩。归葬于永平县金柱山先茔之下。是年四月十二日也。其祖酉峰老人。含泪而记。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墓碣铭
  
大丘府使朴公墓碣铭
尼山之为县久矣。自传闻之世以后。咸阳朴公之治为称首焉。盖其持已也廉。故威行焉。爱民也诚。故惠实焉。秉心也刚。故私不挠使人也义。故俗不偷。公之去县今五十馀年。而村氓妇孺。皆能诵公名。公之胤子和顺丈。属公墓道文字。拯以不习于文。不敢承。再命又辞。既而使其子錪。奉公家状以委之。窃惟念。拯尼民也实食公之德非但事契之旧厚而已。又长者三有命。义不敢终辞。遂按状为叙而谨为之铭公讳彻。字亨远。高丽礼部尚书善之后也。高祖永昌。参靖国勋。封天岭君。曾祖瑜。成均馆典籍 赠礼曹参判。祖黎献。司饔院直长。考忠生。济用监判官 赠户曹参判。妣忠州池氏。别提世涵之女。公以 万历乙酉九月癸巳生。少受学于朴南郭东说。中丙午司马。时当光海昏朝。公之姊婿有显用老。劝公从己。诱胁以利害。公责拒之。捲家归乡以自绝。 仁祖初筮仕。为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7L 页
义禁府都事。丁卯。扈 驾入江都。朝廷将拿问海西阃帅之弃城者。而贼锋充斥。金吾郎皆惮行。公出班自请。诸公莫不叹赏。由内资直长。升通礼院引仪。迁司宪府监察。分台各司吏胥肃然。判户部者。闻公能。辟为佐郎。出纳严明。奸蠹无所容。除涟川县监。不果赴。旋除新昌。隐田尽覈。民役大减。以公格递。癸酉。由广兴主簿。得尼山。时有量田之举。公躬履原隰。等第以实。邑多堤堰。废而不修。民多窃耕其中。公为之一浚涤之曰。私惠小怨。不足顾也。既又为之蓄泄之法。以授之。至今尼民。罕病于旱。其出令于民也。明与之期。而信以行之。凡租赋皆一徵而毕。遂以成俗。今尚然。每年。蠲春俸以与民。而官用亦裕。其馀惠政。不能悉书。为绣衣褒启。一受表里之 赐。丙子之难。终不离境。策应军兴。及瓜而代也。民攀辕不能得。相与立石篆之。至今思咏之不衰。己卯复为户曹佐郎。忤长官移。病去。已除石城。不赴。除稷山。以事触贼臣器远。弃归。居数岁。复典牲主簿。移宗亲府典簿。甲申。拜金山郡守。岭俗土豪武断。徭赋不均。公痛革弊习。督其稽逋。以应民役。三年而犹有馀。残民大悦。而大户多怨。为御史所诬罢。己丑。拜司仆佥正。外厩有名驹。有勋宰擅自牵去。公治主吏勒还之。人以为难。慎斋金文敬公秉铨曰。朴某曾于县邑。有异效。今虽老。可使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8H 页
治剧。拜公大丘府使。土风视金山而有甚焉。公亦以治金者治之。竟为土豪所动。投绂而归。癸巳。沈相之源白公治行。除载宁郡守。公既再厄于岭外。且年老。厌吏役。顾有所嫌。黾勉赴官。西路专以迎送北使为辜。吏缘剥民。罔有纪极。公躬自区处。民气以稣。郡有内司奴婢。其数近千。每刷官至。则托以修整文案。留连侵渔。必饱其欲而去。公深知其弊。预为之簿录。刷官至。即日点付。使无可托以留者。颂声载路。郡境。古有栗谷先生祠院。废于兵燹。公为之出财力。劝士子修之。明年。引年弃归。公前自稷山归也。搆数椽于水原龙城之北。扁之曰弃窝。至是治庭阶。植花卉。逍遥自适。有归乐之趣。丙申十月七日。终于家。公为人刚果有智虑。平居不喜谐谑。终日钦钦。未尝有宽纵之容。当事不肯弛置。必究终始。居家节俭。蔀屋草坐。处之晏如。居官不用公物。不营家事。家人食无兼味。听讼决狱。明生于公。所在有大讼。监司必以委公。然公不事表襮。不苟去就。故历职内外。鲜能久安。唯于尼得满秩焉。公亦晚年思治。尼人云。公有孝友至性。常以幼年失恃。为至痛。事先君必有甘旨。生朝则称觞舞彩。极其误悦。亲殁之后。不服华美。年高病甚。犹不废讳日斋素。若有故不得诣宗祠。则必设纸榜以祭之。从母寡居。公具寒煖衣衾。伻人起居。以为例。暨送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8L 页
终诸具。靡不备。事伯氏如严父。至于子女婚嫁。一从伯氏可否。宗党知旧之嫁娶丧葬。必极力图济。教子弟。务在诚实。接朋友。常以信义。雅性尤澹泊于财利。世徒见公吏治之绝人。而不知其所以为之本者又如此也。临终。自为丧祭之规。为书遗子孙曰。祭依国制。止于三代。馔品仪节。一依击蒙要诀行之。柩中勿用片锦以相累也。却药不进曰。七十二年。非不足也。启手足以示。怡然如就寝。盖亦有定力焉。公始葬于所居之南青龙里。岁甲子十月癸卯。改葬于湖西之青阳县南燕子峙下酉向之原。二淑人杨州赵氏,全州李氏。从而迁焉。同兆异茔。用品字之制。赵氏昭敏公存性之女。生一女而卒。女适别坐奇震庆。李氏县监德溥之女。柔嘉淑哲。在家善于内治。在邑不干外事。亦先公十三年卒。寿五十三。举三男四女。男长成阜。即和顺公。累宰邑。以清慎著。次崇阜。方为直长。女适参奉李硕茂。次适申翼相。前吏曹佐郎。一男二女。夭。侧室子二。曰吉阜,时阜。和顺有五男。长曰铣。贤而才早登上庠。仕为主簿。而不幸早殁。次曰铉,錪,鑂,珍。直长有三男二女。男曰锈,镗,锭。曾孙男女及外生。多不尽载。铭曰。
亲民之官。莫如令长。 其职虽卑。可以观政。 嗟惟朴公。古之遗爱。 化成一同。名流百载。 鄙彼高位。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9H 页
无德与能。 生而尸禄。没无可称。 公志则刚。公行则修。 惟其本立。是以仕优。 不齐用小。圣人所惜。 我诵此语。请劖墓石。
钟城府使苔川金公墓碣铭
湖南古称人村府库。文章风节之士。往往有名当世。如苔川金公。亦近世之杰然者也。公讳地粹。字去非。苔川。其号也。生而异凡。风骨秀爽。学语即知读书。九岁。同群儿浴于前溪。溪临官路。适有一达官过溪桥。群儿皆奔迸。公独凝然不动。官异之。载以入城。命题赋诗。仍馈珍羞。公不之食。官问其故。对曰。家有老母。不忍独享厚味也。官大称赏。令邑宰。特送养亲之需。其夙悟如此。白麓辛公庆晋。于公为尊属也。怜公少孤。而奇公才。欲奖成其学。携至都下。甫成童。声誉出流辈上。屡魁乡解。及擢第。当光海昏朝。为孽臣所忤摈。隶校书馆。未几废 母之论起。公献议立异。窜配富宁。 仁祖癸亥。校理沈光世白于 上。请升六品。以褒之。历礼兵二曹郎。丙寅。以书状赴京。时清阴金文正公为上使。过西京。见公题浮碧楼。有天孙麟马之句。亟许以骚坛宗匠。沿路酬唱。汇为巨编。扁曰朝天录。中朝学士李康先,阁老张延登。各为之叙引。大为华人所敬慕焉。时建虏东抢本国。公与清阴公。上书兵部。请出奇兵。直捣虏穴。以纾国难。及归至车牛岛。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89L 页
遇飓风。公操文誓海。神。有船中如有华物。天必鉴临之语。俄而风止。得无事。其清慎律已可见世。入宪府为持平,掌令。有风棱。春坊为文学,弼善,辅德。善于讲说。戊辰。为钟城府使。升通政阶。无何。递归田里。公时已有退休意。不复求进。小筑天台山下。日以琴书自娱。丙丁以后。尤绝意世路。语及国事。为之愤慨涕沱。竟以是成疾而卒。己卯五月十八日也。寿仅五十有五。葬于古阜治东优德里先兆下庚向之原。公为人外文雅而内有淳行。事偏亲孝。家庙在别所。朔望参谒。不废寒暑。兄弟异居。递日来往。得一美味。必走僮分尝。邻族之贫者。常斥已有以赈之。御家以礼。不营产业。平生未尝有鄙俗言。终日端坐读书。人不见惰容。乡里有请业者。教诲不倦。待人接物。一以温柔。然见人不善。若将浼焉。每以判别义利。为第一义。为诗文。标致清洒。才思逸发。论者以为有盛唐风。有若干卷。藏于家。公之先。义城人。远祖龙庇。仕高丽。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义城君。有功德于民。至今祀于社。其后有居翼。右议政。湄。直提学。运秋。司谏。三世以清白显。可谏之子曰讳传显。即公之高祖也。曾祖讳颢。皆不仕。祖讳齐闵。号鳌峰。一斋李先生门人也。有醇德登第。官止礼曹正郎。考讳曙。早世。以公参原从功。 赠兵曹参判。妣贞夫人灵光丁氏。承议郎希闵之女。
明斋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第 290H 页
公娶昌原黄氏。监察大衍之女。封淑夫人。生三男一女。男长曰良器。有干局。未试而殁。士林惜之。生三子二女。曰麟孙,龟孙,鹤孙。士人洪顺元。一幼。次曰次器。生一男一女。成孙,士人权效圣。季曰又器。清介有志操。晦约以终。生二男。皆幼。女婿曰注书朴思遐。生二男曰晶,森。长君叙次公遗事。托拯以铭其墓。拯辞以不文。请改求鸿笔。未及见其答。而遽闻以病不起。麟孙,龟孙既免丧。又以其父之遗意。来申前命。今则无所于辞。又哀逝者之不可作。遂忘其陋而为之铭。铭曰。
有斐金公。挺生南服。 咀英吐葩。早播其馥。 释褐丁昏。抗言投荒。 圣朝维新。贤路始长。 观风上国。延誉中华。 玉佩琼琚。光我邦家。 官到绯银。宦情已倦。 未老身闲。古人所羡。 天台之下。有水有丘。 一室静散。聊以优游。 天地翻覆。江湖感慨。 翛然远逝。蝉䖻尘界。 林林众生。起灭如沤。 唯有文章。炳烺长留。 今其去矣。谁嗣其兴。 我述铭辞。以勖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