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x 页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谥状(二首)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0H 页
吏曹参判杞平君俞公谥状(壬午冬)
公讳伯曾。字子先。姓俞氏。世为新罗宦族。及新罗亡而高丽兴。有义臣者不肯屈节服事新王。太祖怒。故降辱之。为杞溪户长。子孙遂为杞溪人。其复世至汝谐。以直忤崔忠献。谪死海岛。在 本朝则起昌。用武力为定平府使。得罪燕山。流窜巨济。 中宗反正。即拜兵曹参议。不就。沈浮湖海。以终其身。生汝霖。是为公高祖。官至礼曹判书。谥景安。景安抗直见逐于金安老。后安老败。将籍其家。独力止其议。时人称之为长者。曾祖讳绾。成均生员。大父讳泓。左议政杞城府院君谥忠穆。父讳大逸。忠穆第四子。受学牛溪。以荫仕。至同知敦宁。赠左赞成。杞昌君。母宗室丰山君宗麟女。公生以 宣祖二十年丁亥六月八日。生而秀异。白晰疏眉目。顾眄伟如。稍长。见人有过。辄面斥不少恕。人皆畏惮。年弱冠。见任叔英因对策直言被黜。上疏言叔英有刘蕡之直。请还其科。言辞忼慨。光海亦嘉其忠。命除官。直声动一时。壬子。成进士。其年登第选槐院。除权知副正字。朴自兴为铨郎。众中见公。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0L 页
心独伟之。数拟说书。因愿与公相知。公终不报。癸丑。群奸将杀永昌。胁百官廷请。不从者陷之以罪。公独不为之少挠。甲寅。除兼说书。自免去。乙卯叙。丙辰。转至博士。丁巳夏。迁兴籍为监察。知废 母之论且发。移疾归乡。癸亥。 仁祖龙兴。同诸公翊戴策功。初拜持平。历典籍,直讲,献纳。为吏曹正郎。以事罢。甲子。李适叛。扈 驾公州。复拜吏郎。迁舍人为司谏。时金荩国为都承旨。公言荩国制废 母廷请文。不可以为知申。欲劾之。于是权盼,权尽已,尹履之等。皆尝参廷请。故相继为知申而皆不出。又劾朴𥶇,赵诚立等。朝著为之耸动。乙丑。历兼弼善,乐正,执义,仆正,辅德,舍人,司谏,司成,应教。为副应教。昨世堂先公为应教。与公及校理罗公万甲。劄论南以恭不合宪长。升平方为吏判。怒白 上言年少辈党同伐异。请并补外。于是先公补咸平。罗公补江东。而独不及公。公耻之。请与同罪。特除伊川。三贬一时去朝。朝士咸以诗文送行。公至县。尽心吏事。为民兴利均役。民颂其德。丁卯寇难。 上入于江都。公奔问 行在。为司䆃正,副应教。上疏言和议之非曰。 殿下天锡勇智。躬安 宗社。逆适之变。不动如山。今何数年之间。志气摧沮之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1H 页
若是乎。时尹公煌亦上疏斥和。以为名和实降。 上甚怒。公即陈劄曰。虏以和为芳饵。而君臣上下曾不觉悟。谓降将为不失臣节。谓虏使为解纷释乱。抗礼亲接。质以王弟。包羞忍耻。乞哀犬羊。尹煌所谓。非过语也。又曰。若以降为耻。何不激厉三军。前决胜负。而徒与丑虑。守此小信。寄在海岛。苟冀无事乎。又与典翰姜硕期。劄争答虏书。不书天启。姜公特补杨根。公自以手草此劄。请与同罪。不许。移拜舍人。戊辰。进通政为兵曹参知。尝疏言今是非利害。虽明若观火者。处之犹不得其宜。夫处置失宜。则人心不服。人心不服。则轻侮之心生。轻侮之心生。则犯上之意萠矣。迁同副承旨。转右副。登对言事慷慨。无何。又因金升平言。窜罗公为甲。张公维争之。黜牧罗州。先公为南原。公为加平。公与数公。并列三司。不饶权贵流俗。大臣咸怀不平。挤排不已。指为朋党斥逐殆尽李公廷龟。李公贵。赵公翼等。相经力争。犹不从。最后。崔公鸣吉疏辨诸公心事甚晢。 上意乃解。庚牛千在郡上疏言事。请勿以朋党疑群下。又请严军律政贡案。又曰。臣恐光海未死而 宗国先亡。为千古所笑也。 上褒答。辛未。移拜忠清道观察使。以病解节。拜吏曹参议。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1L 页
壬申。历刑曹参议,副提学,大司谏。癸酉。为兵曹参议。自丁卯约和。人皆恬嬉若无事。公独忧之。屡请练兵峙粮。至是上疏曰。奴贼开衅祸将不测。恬嬉成习。苟冀无事。若久病之人四肢莫举。两目不开。贼若压境。胁以难从。则臣恐胡铨所谓再拜不已。必至称臣。称臣不已。必至纳土者。不幸而近之。自丁卯至今日。何事是治兵。何策是御敌耶。又曰。贼未亡。不可一日无备。不分兵农而欲战守不亦左乎。又曰。大臣无建明之事。台谏无直截之风。各私其身。各保其位。驯致委靡而莫可收拾疏留中不下。还副提学。时兵曹判书李圣求初不在议荐。直以参判加拟而得之。公上劄言圣求戚联宫禁。恩若有偏。金时让有才智风力。尽心职事。恢张公道。遽褫而圣求代之。不厌众心。 殿下如此。何以禁群下之行私乎。于是改圣求西铨。秋。崔鸣言入侍。极言公忠君爱国。因拟公吏议。 上怒勘责铨长。崔公又言察伯曾用心。忠愤怀慨。断无他肠。但其天性木强。或有所怀。率意而发。不效近日士夫拘形迹避嫌疑之态。故未免惹谤一世。屡遭斥逐。犹不知戒。顷日之劄。谓出党论。则恐非本情。人臣能触犯天威。不知畏避。其言虽过。气节可取。摧抑太过。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2H 页
后日朝廷有大错。 君有过举。谁肯出而言之。血诚忧国如伯曾者。何可多得。而乃以言语薄过。斥不复用。恐非朝廷之福也。九月。为庆尚道观察使。病不行。甲戌。拜刑曹参议。秋。移大司谏。时大司宪姜硕期,大司谏赵廷虎等。合两司争 元宗入庙。特命削黜硕期,廷虎。时皆谓严谴之后继处台阁者因停论则为迎合。公以为封典既完。 庙号既上。名位定矣。岂有受命 天子而不入庙者乎。今不争于请封之日。欲争于受命之后。反正后十二年间。民生之倒悬。人心之离叛。纲纪之扫地。 君父之被辱。危亡之端。固非一二。而未见有一人进一言画一策赤心忧国者。今此入 庙。非存亡所关。而满朝论执。以力争不避为人臣大节。视若国家朝夕将亡者然。未见其可也。即以此自刑乞解。两司果斥公为非。后又拜副提学,吏曹参议,大司谏。皆以前论故辞褫。乙亥。复为吏议。上封事。语侵大臣。意指颇峻。被勘大臣。相继辞免。独右相金尚容极言公忠直曰。伯曾缕缕陈说。无非伤时忧国责望君相之意。君臣上下当虚心听受。愿益恢天地之量。采纳谠论。以广忠益之路。则臣虽退死丘壑。亦已荣矣。人皆以为得大臣体。阅月。特除水原府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2L 页
使。未百日。复按节岭南。牧守以下贪污不治者。虽勋贵亲属。亦不少贷。大振风采。南土肃然。旧法。左水使当风和。待变于釜山。风高乃还水营。以故兵士全废田作。公以有浦距水营二卜里。而当对马往来之冲。两山对峙。海口甚窄。既便藏舟。又利农作。有急则易以御敌。无事则可以就农。启移水营于其地。又请晋州分州与营去判官置牧使。军民皆便之。先此。平调兴与岛主义成不惬。愬于关白。以为义成受职于我。礼貌早下。关白使对辨而调兴辞屈。关白疑未释。使义成求称关白以大君。礼曹与岛主相等以试之。礼曹严辞斥之。公以事有经权有轻重。今若不循其请。义成见疑。调兴得志。必不利于我。不可胶守常规以误事机留书更请于朝。以从其请。关白大喜。废调兴而任义成。边衅不开。公之力也。具公凤瑞言倭情状启。深得处变之宜。不可易也。居五月。又以病去镇。丙子四月。疏论国势委靡。纲纪解弛。兵政偷惰。豪势侵渔。民生怨苦。凡千馀言。 上嘉纳焉。历副提学,大司谏,吏曹参议。又拜副提学。其为大谏。 上引咎罪已。饬厉臣工。公以为此乃转移之一大机。遂疏言 殿下悔悟振作。此正大小改心易虑弃旧图新之秋。而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3H 页
窃见朝廷苟且姑息。悠泛玩愒。临事推委。皆犹昔也。殿下必以为移风易俗。不可时月期。昔刘穆之斟酌时宜。随方矫正。不盈旬日。风俗顿改。李纲作相踰月。修军政变士风。定经制改弊法。恢复规模。大槩一新。殿下议能得人而出治。则万事之不集。非所当虑也。时李圣求复为兵判。因公疏中语丐免。 上谕之曰。俞伯曾。忠朴无要名干誉之态。予取其长。七月。擢拜公吏曹参判。司谏赵絅疏论洪瑞凤贪污。谓之墨相金升平言。 上下絅狱。公登对。争其不可曰。臣不得请则不退。 上曰。囚之者大臣也。公曰。 殿下以为谁家之事而诿之大臣乎。如有权奸。必为所制。不得自由矣。因趋近御榻。欲牵 上裾。 上笑而许之。其夕释絅。是岁十二月。清人大举入兵行如鬼轻骑进逼京城。 大驾将幸江都。以避其锋。至崇礼门。闻敌兵已及沙岭。李景奭于马前请疾驰入南汉。公亦言宜从其言。 上遂回驾趋南汉公。为协守使。守北门。时当路除尹孝男东班正职。公愤惋流涕曰。城门既闭之后。诸公所为如此。国将奈何。丁丑正月。上疏极言尹昉,金瑬误国。请正其罪。 上以为悖妄。用此坐罢。及和约成。 上下城。是日特叙。 上之将出城也。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3L 页
公见约书。言助兵攻 南朝。慨然大言诸公间曰势穷力竭。为 宗社生灵计。屈身以为后图。古人有行之者矣。助逆犯分。决不可为也。听者默然。时执吴达济,尹集送敌营。三司同会银台。公于坐中正色言口。裁断国家事者。大臣也。斥和议者。亦大臣也。昨日斥和。今日主和。无非大臣。则今日之事。大臣宜当之。反归罪此数人。缚而投之死地。何也。诸君亦何不力争。惟掌令黄一皓以为然。欲请对言之。忽移拜辅德。不果。六月。又上疏言举义非为富贵也。而君臣上下。唯以富贵为事。出城非为偷生也。而君臣上下。唯以偷生为幸。若因循前辙。终于覆亡。则宁为城中之鱼肉初何用出城为哉。又论金瑬,尹昉前后误国。金庆徵,张绅,李敏求失陷江都之罪曰。今日误国如金瑬。高拱庙堂。人不敢言。罪犯如庆徵。两司唯以避嫌为事。殿下既知张绅之独死为冤。则谁惮而必待两司之论乎。抑畏瑬权势。不能行法。欲假手于两司耶。庆徵以敏求愈已。一动一静。无不问。江都人号敏求为乳母。罪与庆徵。何异哉。疏凡三千馀言。不报。七月。 上谓右相崔鸣吉曰。伯曾之疏。人皆曰忠直实多过。尹昉初非体察。安能斩庆徵乎。金时让疏言俞伯曾极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4H 页
言殚论。语亦多过。人臣进言。不激切不足以动上听。不可以为非也。为人臣。不顾其身。不避仇怨。 心唯在国家。斯可赏也。张南轩言于孝宗曰。欲求伏节死义之人。当于犯颜敢谏中求之。此所当念也。八月。拜江华留守。不行。已而。拜大司成,大司宪。冬。合启论尹昉,金瑬以安置。朴兰英之被害。由沈諿卖国挑祸。而罪止削夺。请配极边。尹履之诬仙源之死出于失火。公登对辨其诬。始命旌闾。戊寅。论尹昉污蔑 庙社主板。命询其事有无。对者皆不以实。公以此坐罢。两司同请收还。久之乃得许。正言李襘还自沈阳。极言昉事。襘即其时宫官。自后 上知公言不诬。遭大夫人丧。奔哭岭南之宁海。扶榇归葬。公在忧服中。犹一心惓惓忠君忧国之念。结塞方寸。不可以解释。自言死亡无日。今目见国家有危亡岌嶪之状。尚以身处苫块。辄自嫌拘。终不一言而死。则有负为臣之节。死亦不能瞑目。遂上疏极言时事曰。国家之沦于禽兽。二年于玆矣。可以为羞而不以为羞。辱莫甚焉而不以为辱。一向委靡。始出万死以安 宗社。今不可出万死以雪羞耻耶。匹夫而有国易。千乘而能自强难耶。又曰。清仕路杜倖门辨是非分淑慝。则朝廷自尊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4L 页
矣。直言敢谏者用其言擢其人。则言路自开矣。恢公道明赏罚。则颓纲自振矣。竟留中不下。庚辰。继丁外忧。 上之在围。每愤曰。若幸免鱼肉。此耻辱何可忘也。及还都。频西尚痛哭。公以为庶几有万一之望。屡陈大计而不见施。及林庆业,柳琳,柳廷益等前后出兵。助攻中国。郑雷卿,黄一皓又被祸。金清阴拘于沈阳。遂退居麻田之澄波渡。壬午服阕。屡拜大司谏,同知经筵,春秋。皆病免。又拜大司宪。始赴召。亦以病免。即复还乡。癸未。又拜大司宪。辞。时或言申得渊以清阴谏助兵疏告清人。又告不仕者八九人。公亦在其中。所亲多劝之仕。公笑曰。死一耳。无宁死于节义乎。况与清阴同死生。岂非幸也。后又拜大司谏。会公子櫄。发狂出走竟不得踪迹。月馀辞褫拜副提学旋拜吏参,大谏。皆辞褫归。甲申。拜吏参不赴。三月因沈器远逆变赴阙。四月。为副提学。屡辞得许。即还乡。八月。有疾就医于京。 上遣内医来视。复拜副提学。上章求解。因及所怀。章未上而召见。及登对。 上慰谕曰。不见卿久矣。何病至此也。所失子终不闻去处乎。因为之慨叹。公遂备陈金瑬滥勋。李溟偷葬。李景曾受赂卖爵。以是见嫉于一时当路。遂解职。掌令李晚荣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5H 页
以子櫄事欲弹公。谓公惑后妻。恩薄于一子。都宪沈詻不从。言公抗直。多言人所难言。近日举劾重臣。未免齿舌。若使此论又发。则甚非美事。晚荣翌日亦避。上问长官引避后。发论人经日来避。难掩其心迹。答晚荣欺心文饰。与景曾面谩无异。公上疏自劾。答批以为其言不足介怀。因命论晚荣罪。兵曹参判洪茂绩亦上疏。极陈其诬蔑。批。近日朝臣。皆以晚荣之言为公。不称杞平之冤。卿独言彼有私故。君当如是。因教曰。洪茂绩知无不言。言必直陈。特赐虎皮以奖之。俄拜吏曹参判。辞褫。乙酉。拜都承旨,大司宪。亦皆辞褫。丙戌。拜副提学。时姜氏狱起。公因辞疏力乞全恩。上不悦。故榹公所带本兼职。七月。公疾益危。上章请以弟子椮为后。许之。遣医视疾。既疾革。神虑安静无怛化之意谓傍人曰。吾年已六十。荣显亦极。更何所望。但未有以补益于国。此为深恨耳。又太息曰生不能匡君报国。徒招一世怨谤。死不能遗一块肉。以继先人之嗣。宁不于悒。挥去妇妾之侍者。夫人欲就诀。不许。备然而逝。寿六十。实 仁祖二十四年丙戌八月二日。礼官致祭。进赠领议政。犯平府院君。用其年九月二十七日。葬于忠原之金迁先茔侧。从以宅兆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5L 页
不利。至戊子四月七日。移葬高阳馆山里负子之原。亦就先陇故也。公初娶掌令李庆祺女。生一男二女。男曰櫄。仕为造纸别提。狂易出亡。女适进士郑晚世,察访申愰。继娶赠参判徐澍女。无子。嗣公后者。实弟子椮。向所请于朝者椮。终刑曹正郎。有二男四女。男命聃县令。次命咸进士。女适同知敦宁李弘逸,佐郎李宜茂,西原君桓,士人朴泰谦。郑晚世无后。申愰一男。命悦三女。朴文胃,尹遇成,柳世闵。命聃二男。健基,顺基。命咸二男。勉基进士,启基。内外曾玄不尽记。公事亲孝。同知公嗜酒。虽夜半。必饮三数器。公使夫人暖酒。手自奉进。或请置妾。同知公笑曰。吾有子而孝。常令寒暖称身。甘旨适口。心安身便。更何求乎。晚而语及怙恃。必呜咽流涕。诸弟皆早没而各有子女。公爱如己出。婚嫁以时。公尝曰。学问非他。事亲孝事君忠而已。近世儒者徒区区于仪章度数之末。其中空空。何异优孟笑谈。叔孙礼乐。又曰。志立则万事可做。志不立则一事不成。公在郡邑藩臬。施设布置。纤悉备具。吏民咸服。盖其经纶之才。为清名直节所掩云。及退居。自赞曰。尔性至拙。尔言太狂。众喜其圆。尔喜其方。不量时势。已竭乃心。因病退居。居即山林。就闲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6H 页
敛迹。迹是江湖。尔非其人。能无愧乎。然得其所。聊以优游。傥来祸害。非尔所忧。如斯而已。他又何求。笑彼奔忙。死而乃休。居闲七八年。每闻朝廷举措得当。则喜动颜色。政令乖宜。则忧而废食。为国之诚。不以进退而有间。公少多病。年十三四。不就学。已而发愤。刻意力学。悬髻彻夜。如是十馀年。文如泉涌。下笔万言。滔滔不竭。晚喜宋史。于贤邪消长。三复叹息。手劄古今名臣格言。经席出入。引喻反覆。湖南处士安邦俊。素不识公。闻公之风而慕之。及公没。为之痛哭。求公章疏读之。叹曰。天地刚大之气。惟公得之矣。乃分为刚大二集。总名之曰善养疏劄。公在世堂。为先忠肃公执友顾以晚出后生。仅一再获拜床下。则固无以得尽公立朝始末。然公忠谠之节。抗直之操。謇谔之风。朝野所共推。上下所同许。大小无异辞。倾服叹歆。久犹未已。于此足以槩公平日言行之信于人者。非好名干誉之士所得彷佛也。浦渚赵相国翼之言曰。其心不以一身利害为意。而惟以朝政国事之日非为忧。日夜愤闷。以至成疾。其忠君爱国之诚。独可求之古人。今世宁复有斯人也。又曰。惟其为国尽诚。死而后已。大节屹然。可质神明。此人所不可及也。然公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6L 页
之敢言不忌。固世所难及。而 上每优容。眷遇之意。终始不衰。君明臣直。千载罕见。呜呼盛哉。龙洲赵公絅之言曰。及乎祭亥。时运方亨。诸公无不饰之以风流笃厚而公持操不变。臧否甚晢。谔谔之风。凛不可犯。盖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斯三者。蓄积于中。故其所发。无一分媕婀利害。苟身其非。虽其人名位并峙而不饶。苟见其是。虽其人独身孤立。不惮以身伸屈。视贵近如儓舆。当强御如柔毛。疏密新旧。不少偏颇。直犯人主颜色。麾之不去。威之不摧沮。金尚书时让。常以为今之汲黯。又曰。公自遭遇。即通显。历职内外。受一官则必思死于职。见一事则必思辨是非。临危难则必欲扶社稷。耿耿之忠。溢于肠肚。棘棘之节。结为笔端。无严大臣。何阿所好。此所谓古之遗直。又曰。直士之难容久矣。长孺遇武帝而出淮阳。桓谭遇光武而丞六安。杞平公之直。于二子何逊。间虽有一二坐直落职。旋即通显如故。岂不以所遇者 圣明哉。公之忠朴。出于睿奖。则受知 人主。不可谓不深。血诚忧国。至死如一日。则神明可质。况于人乎。呜呼。此数公者。皆先辈名德。与公同时周旋有素。相知实深。则固不以论议左右。而其好恶与夺之或不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7H 页
同者益著见矣。其言可信。垂之后而可徵。有如此者。谨摭其梗槩。论撰如右。以请易名之典。谨状。
弼善 赠吏曹判书尹公谥状
在昔江都之陷。一时殉节之士有五人焉。尹公烇,李公时稷,宋公时荣,姜公渭聘。李公惇五。呜呼。此五公者。或先相约以死。卒不负所言。或皆同被驱胁。视死如归。岂非古所谓烈士忠臣凛乎其不可泯灭于后者也。尹公字晦叔。号后村。坡平人。高丽太师莘达之后。高祖讳倬。大司成。曾祖讳先智。节度使。祖讳暾。赠承旨。父讳昌世。赠参判。母清州庆氏。副提学浑之女也。以万历乙亥十一月一日生公。少学于宗室花川正寿鹏。及长。游牛溪之门。先生叹其笃学。门人鲜及。癸巳。丁外忧。毁瘠柴立。犹读书不废。几丧明。庚戌。擢第补承文副正字。壬子。转著作。癸丑。李伟卿等十九人投疏。请废 母后。公与严惺,权镬。停伟卿等举。群凶深怒。故公夺官。甲寅。叙迁博士。六月。迁典籍。七月。迁监察。乙卯。移户曹佐郎。群小复逞前憾。削公仕版。公自此绝意从宦。卖宅而居田庐者八年矣。癸亥 仁祖中兴。人谓公且进居华显。而反出为京畿都事。盖有惎公者。或劝公求自免。公不肯曰。此亦分外。但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7L 页
惧不称职耳。乃疏陈民瘼累百言。至甲子逆适之难。与观察使李曙意不合。见褫。奉老徒步赴 行在。为工曹正郎。 车驾还都。拜持平。俄遭内艰。丙寅制除。为刑曹正郎。转掌乐正。复为持平。病免。已而为礼曹正郎。丁卯春。闻虏警。奔问未至。而 大驾已入江都。世子分朝南下。金沙溪为号召使。请为从事。徇行郡邑。募兵粮。寇退兵罢。随号召使入朝。除分兵曹正郎。移工曹转司艺,礼宾正。出守益山。郡多大家世族。附邑而居。候伺动静。是非官府。少能免其疵议者。及公在郡。谤绝颂兴。民有不齿乡里者。献书多所诋。并及政令得失。郡人齐起。请治其罪。公不许曰。君子不以人废言。因采用其一二。众皆服公雅量。又有弟讼其兄者。公呼而诘之曰。汝为弟。何得讼兄。对曰。兄不分我以财。又问其兄何为不分与弟财。对曰。父命故不敢违也。公乃责其兄曰。弟信不孝。汝父之不子。亦过矣。汝独专父财。使汝弟不免饥寒。汝心安乎。汝有私财。亦可分于弟。汝曹昏塞。同陷不义而不自知。当伏八刑。然不教而刑。吾亦耻之。为陈人伦而遣之。明日皆来谢。请分弟以财。全州民。夜劫其邻之寡妇。不成。而寡妇家人逐之。至门则欲掩其迹。自杀其妻。诬寡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8H 页
妇家杀之。听者未察。公得其情而诘之。果服。乃坐诬者而寡妇家得免。辛未。上封事累千言。陈军民积弊。壬申。弃官归居于尼山。癸酉。叙 宗庙令。移直讲迁掌令。论申得渊使北辱命。又居官贪鄙。大司宪姜硕期妻。得渊姊妹。庇得渊反诋公。公移告还乡。甲戌。叙尚衣正。转司成还掌令。 上因赦。宥佶,亿,健等。台阁执论。大司宪郑蕴独不可。众议哗然攻之。公止诸攻者不得。即自引去。丙子春。北使来称已僭大号而诱我款贺。 上怒绝之。未几。庙堂王羁縻。朝野尽哗。时公由济用正为掌令而不言。或疑之公曰。今庙谟不竞。绝和之后汹汹。莫保朝夕。而曾无备御之策。我虽言之。不济于事。必如家兄所言警动变革然后方可也。而亦不见用。吾复何言。公兄八松公为谏长。言事不报。故公之言如此。褫为典签。转弼善。是年十二月。北兵大入。 上将入保江都。十四日。 世子嫔先发。以公老疾令从行。至日中而 大驾始行。行及都门。敌骑已迫。于是回 驾东趋。入于南汉。 世子亦从。公与翊卫官数人。护嫔走江都。时尹昉,金尚容。皆以旧相在江都。而检察使金庆徵。副使李敏求。专擅江都事。群情皆愤。尹相议令敏求收兵圻辅。进援南汉。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8L 页
庆徵言我亦当行。既而。皆无意渡江。而湖西援师败报至。分都宰相。又令敏求赴湖西。安集民众。敏求徘徊江上不时行。又欲以其孥而从。宰相知其意惮行。召敏求还。公上书宰相曰。金庆徵自请以渡江。而竟迁延不行。李敏求不可一日留。而又迟回却还。閤下任其自恣。未有以裁断。岂当如是耶。今宜急令两察。治兵备械。为进援南汉计。不可袖手。无事坐谈而已。宰相不悦而两察之怒尤深。公谓人曰。朝廷不择人。此辈为检察。又何能为乎。至丁丑正月二十二日。敌兵渡江。庆徵等弃军而走。 世子嫔欲田西门出避。未及门而兵已逼城。故还入。中官独以元孙出。呼于众曰。今行而无从。势甚孤。朝士有欲从者从。李公时稷谓公曰。子盍行乎。公曰。吾受命护嫔。今有难不死。虽从元孙行。亦苟免也。不从。是日日晡。金相国尚容。自焚死于南门。天色渐黑而火四起。城中鼎沸。公与李公时稷,宋公时荣。坐北城上。约与同死。俱缢于松林。李公从吏解之不死。俱至城东。止李公所舍。翌朝敌胁和。既听之矣。又明日。尹相昉以两大君诣敌军。于是敌兵入城。据正殿中。分城之半。以处我众。置 世子嫔于西偏。严兵围守。禁人出入。作信标数十。给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9H 页
宫中传命人。字皆胡书。凡有此标者。皆听入焉。于是宫中令士大夫欲入者俱入。公即整朝衣佩剑而进至宫门。见出入者必带标。竟不入而退。是日。敌人逼世子嫔趋南汉。意欲誇示 行朝。院中卒梁德立报公请行。公曰。吾与其见俘而受辱。宁死于此。遂不行。至二十五日。宋公先自缢。李公继之。公抱尸大恸。亦取其绳自缢。人又解之。翊卫姜渭聘,李惇五。共来相守二十六日。敌兵尽驱城中人出。公引佩刀自刺。犹不死。乃愤骂曰。恨我刃短。不能绝吭。岂从汝也。速杀我。遂与姜李同时被害。家人收公尸。归葬于尼山接枝山先陇之右。至 孝宗八年。宋公浚吉。进言于 上。故弼善尹烇死节江都。独久未蒙恤典。宜加褒录。赵公复阳亦言之。于是赠公都承旨。 显宗二年。副提学俞公棨又言臣奉命江都。见忠烈祠。祀故死事之臣金尚容,李尚吉及沈誢,李时稷,宋时荣等诸人。而尹烇以宫官入城。城陷之日。即不食。竟不屈于虏而被杀。节义较著。当并享。 上许焉。 今上二十八年。筵臣进言尹烇忠节炳然。所以崇奖者未称。请增其官秩。加之以谥。用彰 圣朝褒美之盛意。事下所司。赠公资宪大夫吏曹判书。令太常举谥。盖公之没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09L 页
至今六十七年。历 四朝而隐恤之章。哀荣之典。既备而无馀憾矣。公资品惇厚。气宇宽和。平居无疾言遽色。处兄弟接宾客。怡怡由由。乡党宗族。一待之以诚。眷顾轸恤。必先贫困。村氓野老。莫不心悦而归服。尝避兵去里。寇退未及返。而邻人为之耕播以待之。其仕也。不卑冗散。不惮勤劳。退然自守。安分知足。不汲汲于进取。居台阁。未尝苟合。亦未尝苟异。绝近名去边幅。一以诚意行之。治郡行以忠恕。不尚威刑。尤不喜曲意取誉。其民久而益服。租不待催。民自赴期。以此事皆办治。狱讼稀简。公自言为郡五年。无他治效。然不杀一人。是吾幸也。及公解归。其民拦道以留。后闻公丧。吊赙者倾一郡。公少笃学。俛焉孜孜。力行不倦。每朝正方册。读古经训以自省。虽亲友。莫能尽其所存。而沙溪金先生。独许以善士。慨世之莫识。夫人海平尹氏。佥知中枢皖之女。文贞公根寿之孙。举四男四女。男长曰元举。以进善徵不起。次仲举。早卒。次叔举。司宰参奉。次季举。出为族父爓之后。女长适大君师傅宋时莹。次义禁府都事金楦。次金光岳。次金道凝。皆士人。庶男三。东举,五举,八举。孙男五。拄,揄拊,㩩,擏。馀不尽录。公之孙进士拊。以家状来托世堂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10H 页
撰述送太常。谨摭实如右。以请易名之典。谨状。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行状(二首)
  
原州牧使李公行状
公讳纬国。字台彦。 成宗第七子为益阳君怀。而第八子利城君惯。益阳生龙川君寿闲。龙川生清城君杰。清城生鹤林正庆胤。公鹤林之第四子。出而为顺义君景温之嗣。顺义父曰海丰君耆。海丰父曰云城君寿铁。云城实利城之子。顺义于鹤林为族兄弟而无子。故取公为嗣。公以 宣祖三十年丁酉。生于北青。年十四五。鹤林,顺义。先后下世。公守顺义丧于衿阳之兰谷。亲执奠以致洁。哀毁踰节。制毕始学。喜任侠。慷慨负气义。光海十年戊午年二十二。用功臣嗣。补庆安察访。在官称职。见光海政乱。弃归。作北风歌。以刺群小。常醉逢韩正国于道。时正国为正言。呵喝满路。公就把其袖而唱北风之词。当街衢而调谑之若旁无人也。用是将得罪正国。与公有亲救之得免。时李尔瞻尤凶邪。蓄奸谋植党与。公愤惋不已。结同志少年。挟弓矢而往。将蔽身以俟尔瞻之退朝而一矢殪之。会有搜盗者且及公。狼狈走逃于江外。及至癸亥 仁祖反正。朴贞宪公东善。公之姑夫而素知。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10L 页
爱公之才。当赴义之日。召公而语之。故公不对。急索酒。贞宪公谓曰。此何事。颜色不改。利害不问。但索酒可乎。公对曰。是固小子心。愿更何言耶。遂从贞宪公。赴弘济院。方义旅之入也。诸公属公先驰以察宫中之动静。及论靖社功。公宜得以贪功为耻。固辞以年少。于是录原从一等升六品。甲子。为牙山县监。李适叛。 大驾南幸。牙山为近道。县当治供御以待次。公先遣官吏具事。以候于道。而身点兵送守御使。及归则邑中皆空。又闻所遣吏匿不行。使铃下擒吏至。吏大言曰。新王立旧王去。供御何为。即反走。公自拔剑追斩之。悬其头于门。吏三数辈。始稍稍来谒。公急治具驰诣。 驾已驻次矣。时 上怒。金自点欲以军兴行法。公略不惧。徐陈所以然之故。因以剑示诸公。诸公见剑刃及公衣上新血模糊。相与嗟叹。白于 上。由是获免。方李适之西出也。公言于朴贞宪公曰。适必叛矣。贞宪公怒诃之曰。无妄言。及适叛。贞宪公始服公先见曰。汝何以知适叛。公对曰。当举义时。适授北阃之节。已辞行矣。为其与于大谋也。徊翔都门之外。不即发。及弘济之会。升平后期不至。诸公推适为大将。以号令军中。事以获济。当是时。微适几败矣。适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11H 页
既负大功。其所望固不小。今但易西门之节。而假以副帅之号。此其心必怏怏。所以知叛也。是年解归。乙丑。为军资判官。丙寅。除龙仁县令。丁卯虏难。 驾迁江都。公在县。尝出见归化胡人之逐猎者。喜其勇健。呼其长朴如治,龙达摩二人谓之曰。今国家方忧北虏。汝肯为我用乎。二人一辞对曰。吾等旧与彼为仇。公能用我。岂顾死乎。公遂厚。结此二人约曰。有事吾报汝。汝可以尔徒属来从我。及是。公裂所御帐为两旗招之。二人号召诸降胡二百馀人来见公。皆骁捷如快鹘。公领其众。以见守御使李曙曰。幸公善遇。此曹。必得其用。曙亦大喜。会虏至平山。阻潦捲而归。和议成。公上疏谏曰。 天朝正朔。不可改。夷狄禽兽。不可和。 殿下为生灵。屈己忍受今日之辱。臣请赴虏阵。与之交锋。以效一死。不然。斩臣头悬诸阙下。以快主和臣之心。言虽不行而犹优答。然廷臣不悦者多。完丰君李曙启称公能招集降胡赴国难。且请以死自效。事虽无成。原其志。有足尚者。 上命升公堂上秩。公自以年少。且国有门庭之寇而臣子效职。敢徼赏乎。固请让其资于降胡二酋。以奖其忠。从之。其后李曙每于 上前。称公读兵书。有将才可大用。 上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11L 页
曰。予亦闻其人。然或言其多酒过。何如。曙对曰。其人平居虽喜酒。如用之。决不至偾事。 上颔之。然公素刚不阿贵人。贵人多短之。故卒不用。戊辰。拜刑曹正郎。己巳。移工曹。三月出为祥原郡守。郡廨有鬼祟。前后为守者多死。因久废不居。公到郡。即令治葺而居之。是夜所乘马无故忽毙。公怡然不为意。竟亦无事。时筑长寿山城。故改公为载宁郡守。城既成。朝廷议加秩以赏功勤。公犹执志坚让。 上嘉之。卒不违公意。辛未。刘兴治作乱据椵岛。将讨之。副元帅郑忠信素闻公名。启朝廷带公以行。主放粮三月而还。留海岛久。为水土所伤。病剧解官归。起拜谷山郡守。至丙子秋。公知虏兵必动。上疏请为八道僧兵大将。自当一队以死报国。辞语慷慨。盖谷山伊川之间。有蒙古故道。公欲筑达云城。扼寇咽喉。 上下其议。庙堂尼之竟不果行。是冬虏果至。时都元帅金自点在正方。公以兵五百人。趋正方。行至葱秀。遇虏百馀骑。别从间道向京。公整兵欲击之。胡将遥谓曰。吾以和亲使来。无交兵事。疾驱而去。不果击。行未至而得元帅令。使救京都。遂由兔山出杨州。发仓飨士人。持三日粮以行。时 上已趣南汉。而沈器远以大将留都。公进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12H 页
兵东小门外。使人先报。使未及还而城上已树虏旗。闻器远窜北山中。公将移军与合。胡骑二百。急驰围公。公令马前二卒发炮。中银甲虏酋数人。虏骑惊稍却。公进军北山。卒与器远合兵。议援南汉。器远见公喜曰。我兵散。惧无以自解。君麾下卒犹多。无弃我去。公遂从器远。欲赴南汉。虏骑已四面合围。公计众少不可以挑战。移军杨根。以避其锋。欲俟间以动。未久和成。罢兵归。戊寅十月。拜军资判官。迁佥正。己卯。除金浦郡守。不赴。庚辰。遭内艰。壬午。免制。拜中枢,经历。出为安山郡守。弃归。癸未。起为槐山郡守。疏陈郡弊五条。多采施。乙酉。遭李淑人忧。去官。丁亥。起拜慈山郡守。不行。戊子。拜户曹佐郎转正郎。迁司仆佥正。七月。拜大丘府使。次多修戎械。赐内厩马以奖。庚寅。弃归。辛卯。除信川郡守。坐微事罢。甲午。拜原州牧使。以军政修举。又赐马。复坐信川时粜籴事罢。挈孥归金川先陇下。十一月。叙拜缮工佥正。告满复归金川。戊戌。江华留守徐公元履启公为经历。将家以行。中流失柁舟几覆。公略不为动。左右请急下旁小船以避。公正色叱之。督舟人理篙楫。竟无虞。其临危整暇如此。江华为保障地。而事多弛废。公至铳意矫革。时京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12L 页
城士大夫借名出粜。踰年不偿者甚多。米十四万石。负逋居半。公欲上疏陈论。豪势家咸惧。于是台官以滥刑弹公。大司宪洪命夏初亦列名弹章。后觉其故。乃自劾失实。由是特命仍任。然公终辞以疾。弃官归。庚子。起拜利川府使。前此。府使相踵而死于府廨者三。府人皆为之设座铺筵。飨其神于府堂。后官至则畏避。寄居民舍。如是累政。公谓吏曰。新官来。旧官当去。神道岂异于人事。即迁其神而居之。癸卯。坐事就理。罢归金川。自是绝意仕宦。搆草堂于九水山下。所居有对云浦。自号云浦。环堵萧条。不蔽风雨。常晏如也。末年。得风疾。沈绵数岁。竟以癸丑三月初三日卒。寿七十七。以其年四月。葬于九水山苏陂之原负子之兆。公先娶全义李氏掌乐正厚基女。后娶高灵申氏副护军景枢女。李淑人。生一女一男。女嫁金庆泰。不育。男世纲早死。有二男二女。申淑人亦生一女一男。女嫁进士李华平。不育。取弟子百宁为嗣。男未冠而夭。侧室女李汇妻。世纲男长冠宇。亦早死无嗣。次冠宙。前司圃别检。有三男一女。女长嫁顺安县令李世亿。有二子一女。次嫁进士李翊善。有一子。冠宙男长东夔。次东说。次东皋。女嫁尹澄。李世亿男宜麟,宜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13H 页
龙。女嫁金相吉。李翊善子圣麟。公容貌朗秀。美髭髯。事亲孝而居官廉洁。其奉两大夫人。温凊之具。甘旨之供。必尽诚。每求所以顺适其意。在侧怡愉。无疾言遽色亲所使婢。尝有过罪。公馈以杯酒。使知自愧。饬。大夫人责公言有罪当笞。何以酒为。公笑而对曰。婢有罪。罚以大杯。不亦可乎。大夫人亦大笑。其仕宦也。内则一为两府经历。四作三曹郎官。六践监寺。外则一驿二县六郡二府一州。虽不能大显用于时。以展蕴蓄之奇。亦不可谓汨没栖泊于下僚卑列。然其在官。鞭靴之问。不及权门。寸丝铢金。不入归橐。故其去也。民必思之。世堂尝奉使。过公所居。得拜于九水之庐。空山无人烟火。萧然茅屋数间。檐低近地。磬曲而后可入。见公偃仰其间。白发红颊。貌若神仙。而谈笑朗然。声出金石。了不见其有穷困憔悴之色。世堂于是不觉心惊而骨竦。始知世间真有所谓异人高士。果不虚也。噫。公有忠孝大节。自以身为宗姓。而时值危乱。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顾世莫有知者。竟沈抑而无所见。岂不足为叹慨而嗟悼也哉。虽古今异迹。苟深求公之志而上下于数千载之远。其亦疑于屈原,刘向之流欤。公于先忠肃公为表弟。世堂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13L 页
惧公子孙零替而节行不著于后。谨撮大略为状。以俟世之君子有述焉。而不至泯没无传也。
通德郎朴君行状
君讳峸字镇伯。姓朴氏。其先本庆州人。新罗时有池上。出入将相。显名于世。传七代而至瑀。仕高丽为门下侍中。赐封屏山。屏山后为比安。子孙世籍焉。至瑞生。尝游吉再之门。 太宗元年。登第。仕至大司宪。词翰传于后。是为君八代祖。生瑔。北部参奉。生信元。丰基郡守。有才行善书。生纲。 庆基殿参奉。生继仁。亦工翰墨。早卒未仕。是君高祖。曾大父希圣。中武选。卒官朔州府使。有孝友行。与弟同居。居丧以毁而没。详月沙所撰碑文。大父讳峻。卒官比安县监。有至行。亲疾。吁天愿代。断指进血。及丧。庐墓啜粥三年。表旌门闾。事具三纲行实。考讳宗岳。仕终利仁察访。亦断指愈亲疾。孝友著闻。褒赠左承旨。妣丰山洪氏。主簿𩅿之女。大司宪履祥之孙。君以 仁祖三年乙丑八月九日生。卒于 显宗八年丁未十月二十日辛卯。得年四十三。荫阶通德郎。君温谨质信。家世孝友。循习服行。未尝失坠。察访府君。与弟同居。君之事二父。实无间也。视从弟若同气焉。少从樊圃闵后骞受业。及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14H 页
其没。制齐衰期年。念旧恩终始不衰。于亲党尤敦睦。无论疏戚。凡有丧病。尽心救助。有表叔无壮子而遘疾。承亲命往视。殚力药饵。辛勤不懈者踰月。而竟不起。则留治殡殓。无缺于礼。谆谆导其幼孤。以哭泣祭奠之节。俾其不迷其周尽详密如此。君之葬也。初祔于比安府君之兆次。在积城县南绀岳之阳。后二十五年辛未十月十日。改葬杨州北卦岘负壬之原。距旧阡十里而远。韩孺人祔焉。同室而异向。孺人贯清州。察访有性之女。生于丙寅二月二十一日甲午。卒以辛未十月十八日己亥。享年六十六。质性淑美。事尊章能尽诚敬。勤于女功。篝灯达曙。不喜巫卜。教诸子有法。至君之改窆也。前期不御酒肉。减废寝食。哀疚弥切。遂及疾革。竟以窆后八日终。生四男一女。男绘山,斗山,辉山,维山。女嫁士人元斗明。绘山,斗山。俱进士。绘山二男。徵远,徵寿。斗山五男二女。男徵贤,徵赞。辉山一男二女。元斗明妻三男二女。男万纪,万纲。婿李乔龄。馀皆幼。世堂少与君乡里从游。熟知君孝谨出人。然年踰强仕。不得一命而逝。此天不胜人也。今君之诸子俱秀美。其二人既登司马之选矣。必将次第有成。收其先人未食之报。即天之卒胜人者。其
西溪先生集卷之十五 第 314L 页
在是欤。谨为状以俟立言之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