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文谷集卷之二十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x 页
文谷集卷之二十
 墓表(十二首)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89H 页
砺原正墓表
成宗大王有支子曰景明君忱。三传而为公。公讳世宪字公则。生于万历乙酉。例授砺原守。后升为正。以崇祯癸巳二月卒。得年六十九。公为人醇谨宽和。与物无竞。口不言人过。然其中确然有守。当大义理。未尝少挠。光海将杀永昌大君。有王子附丽凶论。胁诸宗叫閤。固邀公。公辞疾不赴。王子恚甚。诉光海将罪之。幸而免。奸党又请废 母后。不与者立中祸。公故犯他谴自罢。竟不迹于庭。下丑以后。北使至国。不一造班。嘅惋形于色辞。野塘金公。公婿也。常曰。我舅见识。惜不得试之外廷也。公居家笃于内行。事孀姊育庶弟。多人所难及。举其大。可惟其细也。公考讳侹。灵川君。祖讳寿鍊。安南君。即景明之子。景明母弟杨原君憘有子曰咸宁君寿璿无子。子灵川公。公实主杨原宗祀云。妣砺良宋氏。广兴仓守宾之女。领议政轶之曾孙。配李氏。系出咸平。广兴仓守灿之女。庄襄公从生之后。纯静有妇德。善于治家。不贻公内顾忧。御下严而惠。周急喜施。无所吝。自臧获族党。以至里闬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89L 页
之人。称颂无二口。戊寅。先公卒。葬于杨州治西城山之麓。公卒。穿其墓而合窆焉。有四男二女。男长晸牧使。暹文科侍讲院弼善。晨义禁府都事。昌县监。伯叔季俱以上庠进。女长适礼曹判书金南重。即野塘公。次适柳葂。早殁。侧出一男曰晟。牧使娶郡守朴应善女。无子。弼善初娶正郎洪有炯女。生二男。箕硕,文硕。一女黄晠。后娶正郎李弘载女。生二男。晚硕,家硕。二女李秀弼,李明恒。都事娶参判卞三近女。无子。一女李寅煜。县监娶士人李斌女。生三男。儒硕,圣硕,三硕。牧使以文硕为嗣。都事以圣硕为嗣。判书三男。弘振户曹正郎。一振生员。必振户曹佐郎。一女副率郑载岳。内外孙曾四十馀人。我高祖母。即景明君之女。公于先祖为再从兄弟。寿恒亦及拜公床下。时公年已踰耆。淹病不出户。进小子语及先世事。款款不舍。敦厚之风。尚可掬也。今牧使公将树标墓道。属我志其阴。公虽局于 国制。无所表显于世。观其危乱之际。能自处不苟。则槩可知其所存矣。且公之诸子皆以循良著名。内外孙支彬彬竞爽。亦岂无所本而然哉。后之欲知公者。必将有徵于此云。是为铭。
振威县令金公墓表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0H 页
故县令 赠左参赞金公卒。葬三十九年。而其族子寿恒以公冢子参议公之状。志其墓石之阴曰。公讳光炜。字晦甫。考讳尚寯。刑曹参判。 赠左赞成。母李夫人。 恭定大王后。县监天祐女也。万历壬午十一月初十日生公。幼俊异。钟爱于父母。庚戌。举司马。补 献陵参奉。家厄自免。 仁祖反正。复入仕。历掌苑造纸二署别提,掌隶院司评,司宪府监察。出为砥平县监,振威县令。公居家孝友。任职以干局称。赞成公尝窜北边。公兄弟讼冤于 朝。得量移近地。乙亥。丁赞成公忧。明年寇难。自江都转徙湖右。还京省墓。病毁遂不起。即丁丑四月初七日也。以其冬。卜杨州先兆酉向之冈。迁前夫人墓。同原而葬。公凡再娶。前夫人安氏。府使昶之女。生二男一女。男寿翼。文科兵曹参议。录宁 国从勋推 恩赠公。次寿斗。女适宗室丰莱君瀿。后夫人权氏。郡守大信之女。生二男二女。男寿一。通政尚州牧使。次寿奎。女适士人朴桓圭,学谕南宫培。参议无子。取牧使子盛大子之。侧出三男五女。男盛始,盛中,盛季。寿斗五女。丰莱四男四女。男俊汉兵使。仁汉参奉。信汉进士。仪汉。牧使三男一女。男盛最都事。盛大,盛后。寿奎早殁。有一男二女。男盛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0L 页
久。朴桓圭夫妇俱夭无嗣。南宫培亦蚤殁。有继子曰键。内外曾玄孙五十馀人。赞成公有二子。公其季也。伯氏参赞公由大科进。既贵且寿矣。而顾无子。以牧使为后。公虽啬于年位。若其嗣续之蕃衍。乃独过之。人皆归福于公。岂不信哉。我金氏出世德。备载赞成公及王考判书公墓刻。俱近可见。此不复详云。
领议政鹤谷洪公墓表
公讳瑞凤。字辉世。号鹤谷。南阳之洪。其先出自中国。高丽太师悦。其远祖也。曾祖讳系贞。待教。祖讳春卿。观察使。考讳天民。都承旨。由太师以来。二十馀代。奕世蕃荣。至公而益大显。母夫人兴阳柳氏。主簿樘之女。生公于隆庆壬申。英秀绝人。三岁而孤。奉母甚孝。学于季父拙翁。公为文奇伟。骤长长。聘黄氏。外舅承旨赫。长溪府院君芝川公之子。拙翁,芝川俱以远大期之。十九。中司马。二十三。登文科。三十七。擢重试甲科。历内职十六司五十馀官。出为牧使,监司者各一。于文任则自知制 教。 赐暇读书。前后随摈 华使。一为从事官。再为迎慰使。由弘文馆艺文馆提学。进大提学。再歃盟血。勋为奋忠赞谟靖 社竭忠效诚炳几宁 社功臣。爵为益宁府院君。阶为大匡辅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1H 页
国崇禄大夫。位为议政府领议政。卒于崇祯乙酉。黄夫人先一年卒。合窆于积城治南先兆内丙向之原。有一男一女。男命一。观察使。女适大司宪朴潢。孙男二人。处宇,处宙。孙女二人。为进士赵相鼎,佐郎洪万恢妻。外孙男四人。世相郡守。世柱县监。世桓,世楠。内外曾玄若干人。公始事 宣庙。出入 经幄。以才学闻。逮光海昏乱。废锢阸穷。守正不变。以操履称。洎乎遭遇 仁祖。密勿赞襄。板荡颠沛之际。危身尽瘁。终以忠劳著。岂不蔚然名臣哉。公之文章在艺苑。事业在 国乘。形像在云台。又将建穹碑于神道。以较德焯勤而垂示于久载。则玆无容复赘。敢觕记其大都。俾后之人知公衣冠之藏在是云。
佥知中枢府事南公墓表
金陵治南芦长里负坎抱离之原。有封之若堂者。曰佥知中枢府事南公之墓。葬在崇祯戊子十月。卒在其年八月。夫人郑氏。先四年卒。别葬洪川。至己丑八月移祔焉。始公五代祖内赡副正讳称。葬广州之阴村。高祖朔宁郡守讳忭。曾祖吏曹参判讳世准。祖顺川郡守讳应老。考佥知中枢讳挺华。并族位于一山。及公卒。以其地狭不受归也。改卜新兆而葬于此。公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1L 页
讳净。字汝清。其先英毅公敏。当新罗时封英阳。仍以为籍。至丽朝密直君甫徙宜宁。子孙遂为宜宁人。我 朝忠景公在。及其孙忠简公智。俱位台鼎。以勋伐才猷显。忠简之子即副正公也。佥枢公厥有再室。继室延安金氏。 赠领议政祦之女。国舅延兴公之姊。是生公。公少习举子业未成名。筮仕为四山监役,掌隶院司评,比安县监。癸丑狱起。延兴公阖门受祸。公亦坐废。奉亲耕于野。 仁祖反正。除典牲主簿,洪川县监。用劳升绯玉。为韩山郡守。丙丁难已。不乐居 辈下。尽室入峡。先是朔宁公得奥区于春川寒来谷。以为后嗣地。公遂就居之。治农圃其中。渔猎逍遥以自适。人皆服朔宁公远识而多公能继其志云。末年。寻医京师拜佥枢兼五卫将。寿六十四以卒。公资性愿悫。质而不华当巨创。慈良于丧。临终。犹眷眷丘墓之事。二姊少而寡。悯其孤无依。为教养而嫁娶之。待宗族处乡党。无不得其心。为政廉平不苛。所到有遗爱。尤惠于比安。后有子弟僮使道其境者。民辄欢迎。争问公起居。往往泣下。至阅数十年而犹不衰。夫人系出光州。赞成臣扈之后。父曰参奉民秀。温和有妇德。育公姊之子。均于己子。以佐公睦爱。内外亲咸称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2H 页
之。有二男一女。男长斗长郡守。次斗徵县监。女适左议政郑致和。郡守三男二女。男文夏,明夏,显夏。女为朴寿阜李善逸妻。斗徵无子。子明夏。一女为参奉闵挺柏妻。议政无嗣。所后子载崙尚淑静公主。封东平尉。文夏一男。明夏,显夏并一男一女。内外孙曾总若干人。郡守昆季既请于宗人南公龙翼以志公幽隧。公之行治具矣。又将树石表其墓。以揭示于后。属余为之文。其欲保无已于传者。可谓孝矣。谨撮其略而书之。且以识公之葬于是乎始云。
淑夫人李氏墓表
夫人氏族骊兴系。丽代校尉仁德裔。曾祖士弼官弘文。大父佥正讳友仁。父讳尚毅左赞成。母尹晛女贯海平。生于万历己丑冬。归配于李异其宗。夫讳后天参刑议。大司谏公士庆嗣。资性淑哲端且庄。敬顺君子孝尊章。不介门户妯娌和。下逮婢使无大何。力贫甘饥靡室劳。纫随䌟纑手自操。宾羞以办亲膳馨。尤谨烝尝洁笾铏。历佐四邑衙政肃。承意育孤赡穷族。年才四十奄辞世。宜寿而福理何盭。追颁鸾诰从夫爵。荣不逮存吁可惜。始葬抱川后杨州。八谷之山面巽丘。周祔虽违卜曰臧。两墓相望五里强。有二男子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2L 页
一女子。峻岳,挺岳俱牧使。女为金君万雄室。孙二长出四季出。世亨,贞,膺,白,晟,勉。内外曾玄五十衍。绳绳似续见天道。后欲徵之此其表。
吏曹参判郑公墓表
公讳广敬。字公直。东莱人。远祖穆。高丽左仆射。种德袭庆。世为大家。至领议政文翼公讳光弼。为我 朝名相。则公高祖也。曾祖讳福谦。府使。 赠领议政。祖讳惟吉。号林塘。考讳昌衍。号水竹。两世俱为左议政。俱有德业。妣清州韩氏。别坐世建之女。以万历丙戌生公。壬子。并中司马文科。始隶槐院。荐入史官。历春坊,玉堂,谏垣,柏府,天官郎。政府舍人。银台,京兆,国子,两铨,仪曹,地部,秋官诸佐贰。玉堂则自著作至直提学。谏垣,柏府,银台。则屡践首席。兼带 经筵,金吾,成均。出牧杨州。观察江原湖西二道。由卑至钜。莫不官称。秩至嘉义大夫。寿五十九卒。夫人骊兴闵氏。都正有庆女。后公十三年卒。同葬果川冠岳山下卯向之原。有四男三女。男至和察访。采和都正。知和文科左议政。以和蚤世。女适县监李起先,郡守洪柱世,士人韩保。孙男府使载厚,载重,参判载禧,郡守载大。察访出。主簿载道。都正出。议政公无子。取载禧子之。外孙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3H 页
男三人。郡守李梦锡,俊锡,洪万宗。公侧室一男守。一女适进士黄昕。内外孙女及曾玄。多不尽载。而载厚子正言济先。则公之冢嫡也。公为人沈毅庄重。居家立 朝。一以正大诚实为心。不随俗骫骳。故能卓然有立。光海时。贼臣造,讱首俑废 母议。公在玉堂。倡言斥折。伦纪以明。一时甚韪之。及水竹公坐守正危得大祸。则公又不惮枉己以弭祸于其亲。君子以是知其仁。至 中兴之初。大行旌别。而公最被显擢。士论翕然无间。自文翼公以后。郑氏六世七公。视古所称袁杨则不翅过也。以公器局。早负公辅望。而独不及陟其位。识者歉焉。后以议政公推 恩。赠公领议政。岂天以未施于公者施之后耶。寿恒尝以公本末。志而藏之竁矣。今议政公又属以阡表之文。谨书其大略以揭于石。若其细行小节。不复述。噫。百世之后。有过而式之者。其不在斯欤。
大司宪金公墓表
呜呼。此吾从叔父大司宪水北金公之藏也。公讳光炫。字晦汝。水北其号也。惟我安东之金肇于高丽太师宣平。自太师至司宪府掌令讳永铢。世居安东。仍葬焉。掌令生讳璠。平壤府庶尹。寔公高祖。曾祖讳生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3L 页
海。信川郡守。祖讳克孝。敦宁府都正。考讳尚容。右议政。谥文忠公。庶尹以下四世。族位于杨州之石室。至公始别葬干此。公文忠公季子也。妣权夫人。佐郎恺之女。以万历甲申生公。中壬子司马。癸亥文科。又登内寅重试。庚午升通政。壬申加嘉善。丁丑进嘉义。始荐为内翰。选玉堂南床。久侍讲读。兼掌制诰。序升至东壁。历践春坊,谏垣,柏府。郎于两铨。舍人于相府。擢喉舌。屡贰诸曹。仍长三司。其为副学。坐直言窜北。踰年始释。江都之难。文忠公殉节。公义不与虏共天。上章陈情。退居洪州之鳌头村。求为清州牧使。即罢归。有 除命辄辞。间值 国家有事。暂出 恩谢。尝以都宪至京。又论事忤 旨。特授顺天府使。丁亥。卒于官。我王考文正公哭之以文曰。念尔纯笃。居处怡怡。立 朝遇事。秉直无私。昔我伯氏蹈变全彝。人今谓汝称家之儿。既又铭公墓碑。具著其忠厚正直之实。后之欲知公者。此可徵也。公之配青松沈氏。进士慄之女。生有懿行。幼丧父。哀慕如成人。及归公。得妇道甚。文忠公每曰善事我。母氏嫠居无嗣。奉于家以尽孝养。尤善于理家。性且勤。大耋之年。手女红不懈。训子女御臧获。举可为法式。先公一年生。后公二十三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4H 页
年卒。公初葬结城地。至是与夫人合窆于洪州葛山坐甲之原。有三男五女。男寿仁通政府使。寿民县监。寿宾郡守。女适洗马赵锡馨,县监尹云举,大司宪李廷夔,县监姜文明,牧使李恢。府使二男。盛遇,盛运。俱进士。二女适承旨赵胤锡,士人李昌根。县监三男。盛达县监。盛迪正言。盛道。三女适张始显,吕必宽,李肇源。吕,李亦进士。郡守一男盛益。五女适李有寿,俞建基。馀幼。外孙男八人。赵景望郡守。景昌。尹掞引仪。李澬,涬。皆奉事。沆。姜久望,后望。盛遇二男。时杰正字。时保。盛达五男。时泽,时润。馀幼。内外孙曾玄共百馀人。公殁几四十年。墓碑犹未建。今其诸孙将树石以表阡隧。且以夫入事行子姓名字。有未及载碑文者。属余记其背。谨书槩略如右云。
赠左承旨李公墓表
公讳后渊。字子澄。龙仁人。高丽太师吉卷之后。大司谏讳士庆之季子也。曾祖讳荩忠。兵曹正郎。祖讳启仁。成均生员。母昌宁成氏。郡守希益之女。生于万历丁未。自幼器宇不凡。天性孝友。最爱于父母。外若倜傥不羁。而其中有执守。临事不苟。喜面斥人过。见者惮之。始颇艰于学。父兄以为忧。公能奋发自厉。读书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4L 页
属文。日进不懈。人皆谓其必有立也。遽以天启乙丑病卒。公十五。持大谏公丧。过毁致疾。而不能早为之所。竟以是夭阏。叔氏留守公终身痛之曰。吾弟非止于斯者。此兄弟之过也。公配金夫人。延安大族。牧使讳琜之女。国舅延兴府院君讳悌男之孙也。伯氏参议公悯公无嗣。承成夫人命。以其次子挺岳后之。挺岳前已娶同知中枢府事金公讳光灿之女。于金夫人姊女也。金夫人贤有妇德。视所后子与妇如己出。挺岳历典州府。备尽孝养。有四男二女。男长世膺。参奉。次世白。文科观察使。次世晟佐郎。次世勉。女适权斗章,金夏英。世膺二男二女。男曰宜振进士。曰宜绳。世白一男五女。男宜显。世晟三男一女。男长宜禄。世勉三男二女。男长宜行。宜振,宜绳各有一男。皆幼。曾孙女皆嫁为士人妻。公葬在抱川先兆巽坐乾向之原。后以世白秩二品。推 恩赠今官。金夫人从封焉。公以世家子。生有才美。而其殁也。年未及弱冠。唯一遗腹女。亦不育。以为母夫人戚。孰不曰命之穷也。卒之无子而有子。无爵而有爵。嗣续绳绳。以永享祀于无穷。则又何祉哉。斯可见天之报施公者有以也夫。
李甥益坚墓表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5H 页
故牧使李公讳挺岳。后 赠吏曹参判。其配金夫人。我长姊也。凡生五男。其第四曰益坚。生而清明端颖。有神慧。五岁。能行六博。与长者对局。虽专业者。亦多输焉。父母爱之甚。不欲其早成九岁。始授学。学辄迎刃而解。文理日开。所作句语多警策。尤敏于记诵。一经耳目。便不忘。事钜细有叩即应。其言纚纚可听。使假之年。所就未易量也。从大人牙山县衙。年十二病殁病时犹喜谈书史。临绝。念父母兄弟不已。吁可惜也。其生之年丙戌。殁之年丁酉。益坚其幼名也。世纲其名也。用程邵公例。以幼名行。其葬在抱川山谷先兆内面酉之原。参判公氏出世德。具著大墓诸刻。我先考讳光灿。同知中枢府事。王考讳尚宪。左议政文正公。安东大姓也。父母哀其夭。每忌节设位祀之。今其仲兄世白按海西。为具石表其墓。承父母遗志也。仍请余一言为识。余亦追念吾姊所钟爱。怆然涕出而书之。
河西金先生墓表
先生讳麟厚。字厚之。自号河西。金氏出蔚州。鹤城府院君德挚。其始祖也。曾祖直长义刚。祖训导丸。考参奉龄。妣玉川赵氏。先生以正德庚午生。生有异质。甫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5L 页
龀。文行已若成人。奇服斋遵见而曰。子真 世子之臣。时 仁庙诞降才数岁。有生知之德故云。金慕斋安国亦奇爱之。目以小友。先生遂就受小学。嘉靖辛卯。中司马。游太学。与退溪李先生相琢劘。庚子。擢大科。始隶承文院。俄 赐暇湖堂。拜弘文馆正字。转至博士兼侍讲院说书。 仁庙在东宫。久闻先生名。所以眷遇甚至。至临直庐问难。手写墨竹赐之。又赐朱子全书。他寮属莫敢望焉。先生亦感激思效。升副修撰。上劄白己卯诸贤之冤。乞养为玉果县监。盖 中庙之末。祸机已兆。先生意实在色举也。乙巳。 诏使来吊 国哀。以制述官赴 召。朝议欲留裨新化。先生以亲癠辞。及还。闻 仁庙暴薨。益惊号隐痛。即弃官归。遂不复仕。居常深卧一室。至遇 孝陵讳日。辄入山谷中。恸哭竟夕而返。 明庙屡下除旨。又以校理特召。终不起。以庚申正月。考终于长城麦洞里。遗命勿用玉果以后官爵。越三月。葬于愿堂山先兆。学者建祠以俎豆之。 显宗朝赐额笔岩书院。又赠官吏曹判书大提学。谥文靖。先生天禀绝人。志学甚早。及居閒既久。尤一意覃研。盖其禀也高。故知之明。其学也精。故择之审。其于道德性命之奥。能独见大体。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6H 页
有一时诸儒所不及。以故最为退溪所推服。后来如金文元长生订礼书。亦多从先生说。即其所造可知已。然先生平生不敢自信。一言一动。无不质之经训而折衷于洛闽焉。是以其所论著。粹然无杂。其体之心反之身而行之家邦者。一于光明正大。迨其晚节。德日新而业日广。则表里洞然。彻视无间。若究其枢要。则实本于敬直义方之大法也。然先生谦虚沈晦。不求异于人。人亦无能名焉。迹其超然物表。则以为湖海之豪。酣觞赋诗。则以为栗里之风。思 君念 国。极悲哀愤懑。则以为楚泽牢骚之流。若乃诚积力久。守死善道。以立乎其大者。而无愧古圣人所称。则鲜有窥其际者矣。呜呼。是岂易言哉。夫天之生圣贤也不偶。 仁庙以尧舜之圣。膺五百之期。先生之生。适会斯时。庶几哉明良同德。以措世郅隆。而不幸事乃反覆。使斯民不得见在宥之盛。玆固遗恨千古者。而天之意亦难谌矣。然先生以一身而任彝伦之重。精忠大节。可以贯金石而质鬼神。虽其没之久而闻其风者。盭夫为之垂涕。其扶纲常树道义。以栋干乎宇宙者。奚特海东一人哉。虽谓之百世之师可也。天之所以生先生。意其在斯欤。呜呼盛哉。先生配骊兴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6L 页
尹氏。有二男四女。男从龙。次从虎察访。女适府使赵希文,县监梁子澄,察访柳景濂。季夭。从龙子仲聪参奉。无嗣。从虎子南重有四男。亨福,亨禄,亨祐,亨祉。从虎,南重俱有贤行。内外孙今至数十馀人。呜呼。惟魄归土。惟精爽在天。陵谷或迁。日星常鲜。斯其为河西先生之阡。
礼曹判书金公墓表
公讳南重。字自珍。自号野塘。庆州之金。出新罗敬顺王。自胜国最盛。我 朝齐肃公稛。为开 国功臣。有孙曰判尹从舜。以清德显。至其孙直提学千龄。并魁大小科。以文章节行著。于公高祖也。曾祖大司宪讳万钧。亦文科壮元。祖讳命元。左议政。策平难功。封庆林府院君。谥忠翼。世推厚德伟量。考讳守廉。佥知中枢。累典郡邑。以公贵。 赠领议政鳌原君。妣贞敬夫人昌宁成氏。生员壮元恂之女。以万历丙申十一月丙申生公。自幼器度不凡。议政公持忠翼公丧。过毁几殆。公甫七岁。能扶护医药如成人。尝与驸马选。 宣祖视之曰。他日必贵矣。二十三。擢大科。选补槐院。尝以假注书入侍。光海见公丰姿秀异。目属之。闻公丧耦。迫令以其宠姬妹为副室。公终不应。时秉铨者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7H 页
欲收人望。以公兼侍讲院说书。癸亥 反正。荐入艺苑。自检阅至奉教。迁成均馆典籍,户兵二曹佐郎。带三字衔。选为弘文馆修撰,副校理。转司谏院正言,司宪府持平,掌令。丁卯虏警。 上出幸。仙源金公为留都大将。雅重公。辟为从事。自是数年屡迁。不出旧践。又为侍讲院弼善,司宪府执义,司谏院司谏。乍递旋授。在 经幄。郑桐溪蕴见公进讲。语人曰。金学士讲声似乐音。其陈说文义。亦不让一时名儒云。在谏院。论斥宵人之荧惑者。出为开城经历。踰年。以辅德还。复入玉堂。两司荐为政府舍人。移副应教,应教。兼弼善,汉学教授。壬申。追崇 元宗。公以都监郎升通政。再为承旨,参议礼曹。又入政院。两司诸臣争 元宗入庙事。被 严谴。公缴还 传旨。 上怒特罢。丙子。叙还礼曹。冬扈 驾入南汉。媾成。 世子北行。以公升秩为陪从宰臣。公上疏请寻问父母存没而后行。 上许之。公未还。而 朝家已以他宰代公。公还纳资。拜大司谏。请诛江都守将。又请勿罪斥和诸臣。用赏从进嘉善刑曹参判。充贰价如沈阳。还为大司谏,京畿观察使。会贼烓居台阁。素嗛公。因公小酌寿亲。文致请罢。 上竟不允。公力辞递已。拜左承旨。出为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7L 页
开城留守。公为政。务先德惠。畿民与开城人。皆追思碑之。再长谏院。出尹全州。寻拜左副宾客。时 世子尚在虏中。 上以公亲老无兄弟。特递之除都承旨。又以贰价入沈。还拜汉城左尹。甲申。又观察京畿。任满。拜大司宪。上疏极论 君德时政。仍陈辅翼 元良之道。又言 朝廷倾轧成风。宜择大臣之忠亮公正。人所信服者。委任不贰。以此忤 旨。久处散秩。丙戌以后。连长宪府谏垣。或六七或三四。间为大司成,都承旨,参判户刑两曹。兼带金吾,春秋,备局,赈司。在宪府。入对直斥麟坪大君营私敛怨之状。语甚鲠切。东铨长闵馨男负累乏人望。公偕诸僚劾之。己丑。为都承旨。值 国大戚。周旋出纳称其职。改都宪兼同知 经筵。 山陵毕。用故典升嘉义。移吏曹参判。 上以俞棨拟铨郎怒责。疏辞递。辛卯。丁议政公忧。不毁之年。自尽于礼。服阕。袭封庆川君。拜大司宪兼承文提调。 上遇灾延访。勉公以振肃颓纲。及公恳辞。又谕以予欲卿久于职。公益感励思效。劾罢重臣之纵奴蔑禁者。又论大君使燕时。下价不能纠非法。且承问不直对并劾之。俄有流言谓公欲构害大君。 上怒甚。将加大何。赖有言者乃已。冬遭内艰。一如前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8H 页
丧。丧除。奉使北京。冬还。用劳进一阶。台启改正。历都宪知申诸曹佐贰。戊戌。擢判工曹。辞疏上。 御批以老成人奖之。 孝庙升遐。监董方上。工讫。加正宪。为都宪。与同僚请尹善道鞫问正法。兼知春秋。与修 孝宗实录。台谏论 陵工不固。公与诸官并就理坐罢。褫其赏资已。特叙屡长起部,秋曹京兆,宪府。公立 朝几五十年。历职最多。其閒漫迁除不尽记。时赵絅疏救善道。 上特罢之。两司继请窜逐。公以为絅疏固可恶。而求言之日。不宜重谴。遂引嫌递。公前后久居言地。未尝为激讦之论。然遇事不苟避。亦不苟随也。会有 祔庙大礼。公以宗伯。导 上行事。时公已老矣。而赞相进止。雍容中礼。庭中咸耸观啧啧。首相郑公太和曰。此可见前辈风度也。递拜刑判。还宗伯。求为开城留守。亡何以疾递。疾谻。却药不进。夷然如平日。口号一律以见志。以癸卯九月六日。卒于城南第寿六十八。讣 闻。辍朝吊赙如礼。始葬杨州议政公兆次。至戊申。移窆于全义素谷里负子之原。前夫人骊兴闵氏。都正有庆之女。有妇德早卒。别葬杨州先兆。育二女。长适牧使罗星斗。次适牧使徐正履。后夫人完山李氏。砺原正世宪之女。 成宗大王五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8L 页
世孙也。端庄淑哲。六亲取法。先公五岁卒。祔公墓左。育三男一女。男长弘振。户曹正郎。次一振。生员早没。次必振。原城县监。女适府使郑载岳。侧室有四男二女。男得振,有振,以振,末振。女适朴君望,朴世校。正郎一男鼎臣别检。一女适李庆著生员二男。圣臣进士。次柱臣。二女适李镇岳,韩配道。县监一男介臣。五女适赵道辅,李奎著,林澥。馀未字。罗出三男。明佐,良佐县监,硕佐。二女婿领议政金寿恒,判书李师命。徐出一男文在。二女婿闵世益,沈■(木亮)。郑出七男。希先,述先,显先,钦先,扶先。馀幼。二女婿直长具廷柱,校理尹德骏。内外孙曾男女总百馀人。公天资仁厚恬雅。长不踰中人。而符彩映发。先辈皆许以国器。表里坦豁。不为城府边幅。常言司马公无不可对人言者。士当以此为法。故其居家事亲当官接物。一出于真实。二尊人俱寿而康。公又早显致养。每时节庆寿。轩驷溢巷。公年既耆艾。而横金舞彩以为乐。世争艳羡。为子者必以议政公祝其亲。而为父母者必以公望其子也。奉先诚悫。虑丰约不中。著祭式以遗子孙。既贵产业如旧。饬躬简俭。家人不敢以侈服见。性不喜交游。公退。却扫门庭。无杂宾。遇亲友。辄命酒酣畅。欢如也。常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9H 页
曰。 朝家制事。宜守经常。士夫持论。须戒新奇。又言吾平生未尝刱一佞辞。以要贵人。观此则公之所存可槩已。同春宋公浚吉,乐静赵公锡胤。与公议或不合。而皆服公长德。性嗜书。至老犹课读鲁论。晚好通鉴纲目。参以史传。手抄为十册。目曰历代人鉴。藏于家。公卒踰二纪。墓道无表。县监君具石。属寿恒文之。义不敢辞。谨记其大略如右。系曰。
余观世之评公。有以宽缓少公者矣。然余早赘公门。得以窃瞷其始终。若公之奉法勤职。细行不遗。不以私干人。亦不受人私。虽世所称绳墨士。鲜或庶几焉。至于皎厉以为行。衒饰以为名。则世之所相尚。而公绝不为。其少公也固宜。然公之所以为公者。其在斯欤。其在斯欤。
贞夫人闵氏墓表
夫人礼曹判书庆川君金公讳南重之元配也。闵本骊兴望族。父有庆。敦宁都正。祖溶。成均生员。曾祖起文。副提学。母全义李氏。清江先生济臣之女也。副学乙巳士流。清江 宣庙朝名臣。夫人内外钟美。资性绝人。十五。归判书公。得妇道甚。以天启辛酉卒。去其生万历戊戌。年仅二十四。生卒之日。皆二月初五也。
文谷集卷之二十 第 399L 页
后从判书公贵。追封贞夫人。有二女。长适牧使罗星斗。生三男二女。男明佐,良佐县监,硕佐。女适领议政金寿恒,判书李师命。次适牧使徐正履。生一男二女。男文在。女适闵世益,沈■(木亮)。曾玄总四十馀人。男正郎弘振,生员一振,县监必振。女府使郑载岳妻。继配李夫人出也。判书公甫释褐登 朝。而夫人遽不淑。判书公终身悼念之。李夫人亦有令德。皇舅佥知公及姑成夫人每称之曰。是善事我。如闵氏也。及值夫人忌日。又泣而曰。为妇十年。未尝见纤毫过。夫人殁踰二纪。而寿恒赘其门。见族党婢御语及夫人。犹啧啧不休。其贤可知也。始夫人葬高阳先兆。判书公既卒。葬于杨州。后又移窆全义新阡。地狭不克祔。以夫人墓迁于杨州巽向之原。实佥知公墓右也。后十三年。必振宰原城。始治石树表。属寿恒识其阴如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