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药泉集第二十六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x 页
药泉集第二十六
 家乘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07H 页
叔父正宪大夫礼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事同知成均馆事公行状
公姓南氏。讳二星字仲辉号宜拙。始祖新罗英毅公讳敏。籍于英阳。高丽枢密院直副使讳君甫。移贯宜宁。入 本朝领议政忠景公讳在。策开国勋。配享 太祖庙庭。忠景之孙左议政忠简公讳智。佐 世宗号称名相。忠简玄孙承政院左承旨讳彦纯。是生赠兵曹判书行副护军讳柁。是生赠左赞成行平康县监讳烒。是为公三世。妣赠贞敬夫人连山徐氏。赠兵曹参判澍之女。公以天启乙丑岁生。自在童子。聪颖特异。学书不烦师。出语多惊人。年十七中发解。自此入场屋。名辄居前。庚寅壬辰连遭内外艰。丁酉登司马两试皆高等。庚子除内侍教官。壬寅阐庭试乙科第二名。癸卯选隶承文院。以科前资穷升典籍。历拜持平,兵曹正郎,正言,宗簿寺主簿。甲辰春。选入弘文馆。拜副修撰升校理。六月出北道兵马评事。筵臣有以多病不宜边塞之任为言者。未赴递。旋拜修撰。筵臣又有以内外出入之不均为言者。引咎乞免不许。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07L 页
坐试射不进罢。十月叙除校理移持平。吏曹佐郎兼东学教授。选知制教。并不拜。乙巳春除校理。又不拜。移献纳。因避递。适有彗星之异。以校理差测候官。不得已出谢。移吏郎。秋移馆职。还铨任。冬兼校书馆校理。升吏曹正郎。丙午又迁移。往来于玉堂天曹者久之。兼汉学教授。八月廉察岭南。十月还朝。十一月以不进政厅拿。即释。丁未春以罚金及 上躬。言路劾三相臣。 天怒遽震。斥逐纷然。台官崔逸以临事规避被驳。故升资后铨曹不拟承宣。 上意郎官主其论。命并逐二郎官。而公得鱼川察访。政院三司大臣并力争还寝。以前职陪从温泉。九月升应教。十一月移舍人。戊申二月差白气测候官。三月差江华厉祭官兼辅德。十月移执义。俄还应教。己酉同春堂宋先生入朝。进讲心经。以语录解出自退溪李先生门人所记。而多有重复未分晓处。荐公校正以进。自此迁移两司亚长,政府郎,太仆正等职者亦累。而以讲筵为重。不日辄复拜馆职。庚戌三月。以 神德王后祔庙都监都厅劳。加通政阶拜同副承旨。升右副左副。七月以病递。八月十月连除大司谏,承旨皆辞递。十二月复拜大谏。时李元祯以试官入殿试。其子聃命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08H 页
对策中有违格。而元祯以自已少时肄业。亦用此规證之。因此得中。榜出物议哗然。公疏请削榜。以严科场事体。且请差备官涂改试卷之罪。台臣继以论启。先是 上已意朝臣有同异好恶之偏。严批台启。公引避递。辛亥除五卫将,判决事,礼曹参议。九月出忠清道观察使兼公山府使。癸丑秩满。除佥知中枢府事,礼曹参议,大司谏。病滞中路。甲寅始还京疏递。六月又除大谏兼承文院副提调。疏递谏职。七月复除大谏。先时 仁宣后礼陟。 慈懿殿服制礼曹定以大功。时有岭儒疏言其非。 上命大臣诸宰会议宾厅。 天威严重。以首相金寿兴失对。付处于中道。以忘 先王附他论为罪目。诸宰并出城外待罪。公上疏言其无他。疏夕入而远窜绝岛之命夜下。政院再启覆逆。未及三启。命推考承旨。促定配所于珍岛。公即夜赴配。翌日三司并请还收。 上终不允。八月 大丧后。朝著嬗变。翌年七月始量移白川。丙辰七月蒙宥。司谏柳命贤等争论还寝。戊午四月再宥。大司谏闵宗道等又争论。五月始停启。旋因审理还给职牒。六月有叙命。覆逆还收。公自白川还京。仍归结城庄舍。十二月叙命又下。庚申四月逆狱发。群奸诛窜。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08L 页
以左副承旨召。旋拜副提学兼承文院副提调,备边司有司堂上。六月特除户曹参判。七月拜大司成。八月移右尹兼同知义禁府事 宗庙署提调。自此迁移于三司泮馆银台之长。或再或三。十月 仁敬后升遐。差 殡殿都监堂上。辛酉三月以劳加嘉义阶。六月差赴燕副使。且兼同知成均馆事。拜户曹参判移礼曹。十月发行。壬戌三月复命。拜大司谏。四月移吏曹参判兼同知经筵事。六月以特命差远接使。加资宪阶。拜知中枢府事。适霖雨道阻。不及迎客使于义州。有啧言。还到西郊。陈疏待罪。以台启罢职。八月特叙拜工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移大司宪。时台启中有亲嫌引避递。兼承文院提调知经筵事。自是连入宪府。辄以嫌递。癸亥正月兼缮工监提调。四月移礼曹判书。差 太祖太宗加上谥号都监堂上。六月以劳加正宪阶。闰月以病久。辞递宪职及知经筵。十二月十三日庚戌。考终于大平馆洞之第。讣闻停朝市。致赙祭如例。甲子二月。葬于龙仁县花谷先兆之次。遵遗命也。夫人青松沈氏。开国功臣青城伯德符之后。祖尚衣正赠承旨𠍱。考缮工监役之涵。以天启丙寅生。年十七归公。后公十八年卒。葬祔公。有贤德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09H 页
自有志状。有一子未离襁褓而夭。以三从子受万为后。任富平县监。居沈夫人忧。未终丧而殁。二女长适右议政闵镇长。次适监役李孚命。受万一男三女皆幼。闵镇长有五男三女。男长在洙次启洙次安洙次学洙次德洙。女长适佐郎洪重锡。次适士人朴师益。次适士人李瀗。李孚命妻不育而夭。公立朝二纪。遍历华要。而其除命之频。供职之久者。最是三司言议之地。今撮其奏对章劄之关于衮职之阙失。时运之消长者言之。丙午正月。公以校理因灾异请对曰。备忘记责励群工之教。孰不钦仰。但凡事根本。惟在人主一心。自 上躬行导率。然后可见百僚供职之效。以臣等所叨本馆事言之。自 上频开经筵。则馆中讲臣亦当讲习经训。朝夕献纳。而近来废筵已久。玉堂作一卧榻。以此观之。京衙门及外方诸事。可以推知。自 上苟能振励于上。则为臣者。自当不待下教而奔走率职于下矣。丁未六月。岭人李硕馥以己亥大丧时服制上疏。语多阴凶。而大司谏权大运以为狂妄不可罪。公以校理上劄驳递。略曰狂妄二字。自是人臣好题目。在汉则朱云请斩马剑。在唐则韩愈论佛骨表。原其心。欲忠于国。而顾其言。未免矫激者。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09L 页
方可谓之狂妄。今欲强拟于包藏凶祸。含沙射影之徒。是非之天。胡乃至此。 上纳之。九月吏曹判书金寿恒以注拟失 上旨。命推考。而不举其事曰被罚者当知。且曰若施重典。正中其计。公以应教上劄。略曰人君使臣。不但进之以礼。其退之也。亦不可不以礼。政官虽或有罪。 殿下所当稍存体貌。以全其进退之礼。而情迫乞免则谓之怏怏。势穷引入则谓之放恣。进退维谷。转身无地。铨长之职。古之冢宰。其为责任。可谓重矣。 殿下视以为金寿恒一人束缚之资。僇辱之地。使之俛首帖耳。不敢出一声。此非但待寿恒不以礼。此后更安有以居是任为荣者哉。况人臣事君。苟非贪饕丧耻之人。则其于礼貌几微之间。犹欲先自奉退。固不待于骂詈笞辱而后已。若使寿恒负此罪名。犹复迟回。必欲保爵禄而不失。则此宜殿下之所深恶。而今乃不然。反以辞免为罪。以此导群臣。实恐自此以后列于周行者。莫非顽钝只诟乾没嗜利之辈。而稍能自爱其身者。不复进于 殿下之庭。臣等所忧。不但在一人之被罚而已。 上不纳。十一月 上为 慈殿有移构外殿之命。公以前职上劄。略曰事亲之诚。无间贵贱。虽以匹夫之微。冬温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0H 页
夏凊。莫不欲其居处之安。况尊为人主。上奉 东朝。虽竭府库之富。不足以表不匮之思。至于移构一殿。其费几何。而臣等乃敢为 殿下惜之乎。然念王者之孝。与臣庶有异。今者饥荒此极。怨咨方兴。 殿下如能克自抑畏。痛加贬损。使蚩蚩者氓。举皆欣欣然相告曰。以吾 王高世之孝。亦有为民而不得申者云尔。则人和所在。天意亦应。安知来岁不致丰熟之祥哉。夫然后经之营之。以备长秋称寿之观。则工役有名。事体合宜。方可以得 慈殿之欢悦。而亦可以称帝王之达孝矣。 上不许。戊申十月。公又以前职上疏。论泰安掘浦之非宜。略曰所谓掘浦。臣亦目睹。而当事之人。既已审视其可否。台阁之臣。今又质言其便利。如臣浅见。固不敢妄有论列。而第王康,郑袭明之所不得施设。安哲孙,申叔舟之所不能成功。一朝断以为必可凿。臣窃以为过矣。然此则犹言其形势之非便。抑臣所忧。有进于是者。凡有动作。必须合天意而顺人情。比者日食地震星孛光怪之变。式月斯生。天意可知也。饥馑疠疫颠连困苦之状。八路皆然。人情可知也。所当凛凛然如对上帝。闵闵然如保赤子。体动凶静吉之义。为休养抚存之图。而顾且断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0L 页
然不恤。兴事不已。驱数万之民命。轻用于必不可成之役。饥饿寒冻之所迫。追呼徵发之所扰。柰之何民不穷且盗也。元顺帝时聚民丁二十万修河。阅五月仅得成功。而韩山童,刘福通皆出于修河役徒。元之促亡。实由于此。自古劳民动众致败者非一。而未有若此之切近于今日之举也。事竟寝。己酉三月。 上将有观武之举。公又以前职上劄。略曰武备文事。自有先后之序。而 殿下开筵已久。一部心经。未毕其半。近以眼患受针。广厦细毡之上。尚未能借臣等方寸之地。触冒风寒。连御帐殿。叫噪之声。彻于 宸聪。驰骤之尘。及于黼座。非但事体之未安。亦岂慎疾之道也。 上以留意答之。四月请留左参赞宋先生劄及五月请 神德后祔庙四劄。皆出公手。其论李聃命科事。略曰世道日下。私意渐胜。朝廷举措。无一事可以服人心者。惟是科举一路。深惩既往之败辙。且缘防禁之甚密。唐室无名之谤。宋朝怀甓之辱。不见于世久矣。不幸今科。流言噂沓。孤寒之流。动多扼腕。乃使堂堂盛朝。枉受废朝之丑名。科场公道。又从而不行矣。入帘办事。对越 天威。萌私用情。分义不出。故殿试之官。古无相避。而末世淆薄。嫌谤易生。设令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1H 页
聃命之违格。实由于偶失。元祯之立證。果出于无情。当其子立落之际。有其父干与之事。人情物议。宜致骇愤。况乎元祯从而语人曰。吾于当初。已知吾子之文。以其先知之父。證其违格之子。人言乌得免。众怒何以解乎。其论宾厅会议诸臣疏。略曰自己亥 大丧之后。服制之议。不胜其纷然。一二假托于礼。以逞胸臆者之外。不过各守其见。各伸其说而已。众言淆乱。折之于圣。在上者苟能公听而并观则其中或不无得失之可论。轻重之有偏。而同是国事。同是礼说。为乙者之论者。非独忠于国。为甲者之言者。非敢薄于君。初何有可喜可怒之情乎。今此宾厅诸臣。仓卒承命。以一时考据之说。妄欲引古而施今。其所献议。固知不概于 圣心。而原其情。欲使国家典礼。无一毫未尽之讥而已。 殿下虽以为不可。从容开释。反覆證定。务为适当之归。亦未晚也。顾乃辞旨切迫。举措严急。临之以震叠之威。施之以编配之罚。深恶而痛斥。有若其间真有可怒之情者何哉。仰惟 渊衷湛静之中。或不无系著之私。明有所不能逮。理有所不暇察。疑之于不当疑之地。而大臣受情外之罪矣。臣知此教偶发于不平之馀。想必翻然而悔。释然而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1L 页
解。臣何敢索言竭论。以 殿下为诚有所疑于此哉。庚申还朝后。以大司成陈应旨疏。其中请勿减大同给价。略曰臣待罪湖藩时。上司行文。络续来到。动辄以宣惠厅匮竭。将未免革罢大同为言。臣知其为一时恐动之言。决无因此革罢之理。而愚下小民若而人先怀恇怯。自愿一结加纳二斗。而朝廷即从之。道内之人。怅然失图。始有不信法之心。乃者重臣建请。以为贡物价元数十四万六千八百石。每石各减一斗一升许。则所减之数一万一百馀石。贡物主人似不至怨苦。以此事意。晓谕于贡物主人辈云。臣未知主人辈其果无怨苦之心耶。都民根本。理宜优厚。当初详定。非不知一二过多。而不如是则无以资其生而应其役故也。小民恒情。于利所存。较量锱铢。以减一斗。一人所受或至累百石。则所减之数。不既多乎。此辈之衣食豢养于其中者。殆将三十年于玆。一朝裁夺其口吻中粒食。从之以子孙长久之利啖之。彼至愚而神者。岂有信服之理哉。大同之行。今几何时。而朝焉而加其赋。夕焉而减其价。急于取赢而不觉失信于中外。以吾夫子答子贡食信之问观之。本末轻重。较然可知。臣于此不敢为国家惜万石之利。而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2H 页
深有惜于信之一字也。如得贤能之臣。责以理财之任。则用度岂至于今日之竭乏。政令岂至于今日之苟且。以堂堂大朝。为此寒乞儿契活。刻减取利于升斗之间哉。此则今日廷臣之罪。而苟求其本。实在人主节用之如何。今 殿下连下节损之教。方讲裁减之政。而冗食犹众也。赐予犹滥也。营缮犹烦也。至于主第新造之费。殆踰万金。此何等时。而乃为此丰亨豫大之举耶。实事如此。则其无实效无怪也。诚愿 殿下凡系节损之方。靡不讲求而施行。无如向来有名无实之为。则财用虽不能骤裕。自可以支过。唯彼区区万石之米。得之而不为益。失之而不为损矣。 上优批容之而已。辛酉七月东平尉郑载崙疏乞再娶。 上许之。公长宪府论劾。其略曰都尉之号。实缘尚主。则再娶之后。当存其号耶。当削其号耶。若削其号则便同外人。不可仍主公主之祀。若存其号则为后妻者。当视都尉之品而受命妇之爵。其在事理。可乎否乎。如或只许再娶。不许封爵。则以无品秩之一匹妇。生与都尉抗礼。死与贵主并食。此又万万无是理矣。且以载崙疏中故事论之。姜子顺继娶之教。后乃变改云尔。则非所论于今日也。郑显祖之再娶。公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2L 页
主香火初归之内司。后属之凤城。终不令郑家子孙主之。则 祖宗朝所以处此。亦必有其意矣。且显祖以纵其妻僭拟公主观之。其为人可知。国朝仪宾之有知识守礼法者亦多。何乃以骄恣不法之显祖。援以为自处之證哉。 上为之还收初许之命。公于文。众体皆善。以情到辞畅为主。至于诗律。虽未尝屑为。而亦精鍊可喜。节日帖子应制居魁赐弓。尤工于骈俪之语。领中枢府事李公景奭赐几杖教书。略曰司马光一个诚字可行终身。李文靖两入中书未尝害物。惟其德尊当代。是以恩隆 累朝。身备尝乎险艰。盖见树立之愈确。迹不安于廊庙。只缘时势之至难。乔岳大川。功利何待于运动。丹心白发。典刑尚赖于老成。故每申引年之忱。犹未副致仕之请。旧臣殆尽。瞻灵光而独存。大事必咨。仰蓍龟之先见。而年龄踰耆之境。岂筋力为礼之时。潞公入朝。何安终日之侍立。石奋归第。犹烦岁时之起居。宜崇安老之仪。以表尚德之意。一时诸学士。皆传诵以为轨式。公于晚年。廪廪有宰衡文苑之望。而俱未及践焉。崔相公锡鼎以词臣制进祭文。有曰文盟之坛。牲耳未衅。顾瞻铨衡。将举而溷。未究才猷。嗟婴疾疹。竟夺之速。天胡不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3H 页
憖。呜呼痛哉。公资性和厚敏达。仪观丰伟明秀。博观典籍。文艺蚤成。其入试院。人士盈庭。而瞻公颜范者。皆为之倾向。或指以为神仙中人。其自拔于纷嚣杂还之间。而风标之有足动人者如此。才声雅望。霭蔚于士林者久之。晚而登第。始践名途。凡其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者。已载其厓略于右矣。其按察湖西也。自律之严。听断之明。前后无比。虽无建请施设张大之举与声音笑貌近名之事。诚心实意。自然有以信孚于州县。惠均于军民。一道之人。追慕去思。至今不衰。后之代公任。虽或有臭味不同。欲摘疵瑕者。阅公俸馀之在簿。莫不叹服。其还自燕京也。橐中如洗。无一燕物。凡在行者。无不肃然警饬。亦近岁所罕云。公于赞成府君为少子。及长大。犹有文度置膝之爱。而教督甚严。公能奉承训戒。穷日夜读书。每朝倍文。不错一字。至有子犹然。公少时多艺。遇琴师学弹已成音。府君闻之曰。为儒生而操乐器者。能如戴逵之破琴则忤人。未免王维之郁轮袍则污身。吾不为汝愿也。公遂终身不复弹。公于伯氏议政府君少十四岁。自幼受学。至于成立。尊畏如外傅。爱敬如严君。及其丧。操文以祭。有曰探经讨史。口授指画。恂恂诲勉。击蒙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3L 页
开塞。又曰靡恃靡怙。欲孝谁孝。移之事兄。庶我心恔。其尽之矣。公有一姊早寡。迎奉于家。每月殆半绝甘分少。以尽怡怡之乐。实有人不可及者。公之外舅沈公年老丧耦。为继嗣再娶。又不育。未久沈公下世。家事零替。久未定立后。公力请于诸沈之族近且远者。得其人而教养之如子。以成家室。凡田民器用之出自沈氏者。无小大悉推与之。不自近一物。公自少至老。自儒冠至卿宰。经营计度。未尝及家务。栋宇墙壁。一任其颓圮而无改。僮指土田。一任其废弃而不问。然于被服饮食。随遇任性。无一毫矫饰于外。故其淡泊之志。清素之操。人亦鲜克知之。盖古人所谓清畏人知者。殆公本意也。公生平乐饮。遇酒辄醉。而言语动作。治事接物。酒后益精明。当其酣畅谐笑。和气韫藉。相对如袭春风。而责善于亲知。戒饬于子弟者。亦或因酒所而发。严厉如秋霜。人皆歆其风味而服其刚正。其酒德之可观可法者如此。公之谪在海岛也。与女婿闵议政书曰中岁以来。世念渐灰。南来之后。尤觉脱洒。杜门静坐。足以御瘴湿之外侵。盖缘上无父母。下无子姓。孑孑穹壤。无所系念于人间者。岂有许多忉怛如人所云云之理哉。此中无书籍。适有人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4H 页
送名臣录一帙。日日披对。其于古人处患难固穷之节。潜心体认。颇觉衬切。不比在京时汎看云。其自曰川还衿阳也。语家人曰。朝著或有进退则戚畹必当朝。士大夫出处当如何。及庚申后复践显地也。每叹曰闻朝家有变。人臣之义。不得不赴召。而因仍至今。实非初意。拘绊至此。悔无及矣。以此勋贵中虽有相恤之谊相与之分者。亦不修一来一往之常礼。故人子有因勋猝贵。为世所疵者。公见必责之曰吾之忠告至此。所以念旧谊之笃也。友人有以文宰晋兼兵柄者。公闵其任大而权重。力劝其辞避。以通政资兼备局副提调者。世所谓极选。公以人望所属。兼带。而匪久力陈衰病。终得递。其于名利权要。自远也如此。故其责人也。亦如彼。而当之者不以为迕也。甲寅后九万获罪于朝。退居结城。构草屋数间。公自白川还。见之责曰汝屋虽小。吾观其斲削颇精。涂塈颇密。此岂汝留心居室之时耶。汝岂欲效夫己氏耶。九万少于公四岁。始识字。同受业于先考议政府君。而九万质鲁才下。加以荒嬉。文词见解。不及公远甚。以此虽寻常句读。必先质问。然后始读。虽数行文字。必先禀定。然后出藁。及长先后登第。迭出入禁近。其所以奉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4L 页
职处身。指教而开导之。靡事不及。靡时不然。公尝谓九万曰。以父子之恩。兼朋友之责。唯我与汝有是夫。稍有不可于意。未尝不峻辞而切责之。与谢太傅不欲伤意者有异。此乃九万之昏钝。不及于康乐之明悟故也。自公违背之后。于今二十馀载。九万齿虽加长。知不加进。伥伥于世。无所依归。凡有所失。其孰匡之。凡有所疑。其孰质之。然则今玆私痛之无涯。又不但为邦国殄瘁之悲而已。公生既不得尽展其志业。殁又无以垂示于后人。则九万不述不仁之罪。有不可以不文自解。玆敢掇拾遗事之梗概。以俟夫立言君子之采择焉。
祭叔父文
维岁次甲子二月丁酉朔。初九日乙巳。侄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经筵事监春秋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九万。敢昭告于叔父正宪大夫礼曹判书兼知经筵义禁府事同知成均馆事府君之柩。昔者尝承教于叔父曰。吾与汝。以世则有父子之严。以年则有兄弟之亲。以业则有朋友之交。以宦则有比肩之义。吾之有望于汝者。其有既乎。因言宗党之无人。嗣续之不蕃。悲咤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5H 页
者久之。今叔父弃我而逝矣。以叔父所尝教我者。推今日我心之悲。悲可知矣。更何加一辞乎。当其疾病之时。犹以侄抱病而在职为忧曰。吾疾已矣。无可言者。汝亦易进难退如此。计将随我而死矣。此何理也。今侄新叨益出匪分。如曰教戒是赖尔则孰复训我。如曰灾孽将至尔则孰复警我。号呼莫及。五内如割而已。身系爵秩。当 国有丧。引绋之行。又不得从。悲恨交结。如何可极。哀不成文。而止斯矣。天乎天乎。谓之何矣。尚飨。
族叔佐郎公兄弟红白牌屏跋
余四从叔户曹佐郎五星。一日谓余曰吾二兄正言三兄掌令四兄正郎。皆登大小科。吾独不才。学书不成。然犹从武举决科。兄弟四人。所得白牌为三度。红牌为四度。将欲装以为屏七叠。下空其一叠。记事而诏后焉。敢属子。余曰诺。虽然请受意焉。曰吾祖与吾先人。连二世无兄弟。似续之托。实有凛凛之忧。及吾兄弟有五丈夫。且有此科名之夥。然此实吾祖与吾先人积累训诲之勤。有以致之也。且吾先人有文而止小科。抱才而终卑位。以已之馀祉。委之于吾兄弟。于是乎吾恐旧德渐远。今盛难继。为作此屏。上以荣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5L 页
君之赐。下以为子孙劝。余曰有是哉。叔之言至矣。又何加焉。虽然余且推其馀而为之说。韩愈之序袁氏庙碑云宜达而窒。归成后人。后之谈者。以其言为信。而至于科名。尤有较著。余行年六十。阅历多矣。若诎于其身。必伸于其后。偻指以数。无不然者。虽烛照而观之。未必如是之明。执契而取之。未必如是之徵。岂非时世之所重者。莫过于科名。故大匀播物。亦郑重于此。称量其轻重。各为之报施。不敢少有所差忒而然耶。然而世或有奕叶流光。家传红纸。至于八九世而未艾者何也。呜呼。譬之树木。根之深不数尺则长未及寻丈而拨焉。其有上干云霄。下荫千人。风雨震之而不挠。万牛曳之而不动者。其根之所据。必旁蟠于百亩之地。下达于九泉之底者可知也。然则今叔之兄弟之科名。是先从祖不赢之成也。叔之兄弟若欲又有庇于其后。则虽由是官位益尊。必也加隆其德。使一世之盛。不足以尽食焉可乎。既以对于叔。又以书于屏。
殇女墓志铭
汝为余第二女。生于戊戌殁于戊申。噫。何其短也。汝之始学语能移步。已知其质厚重而资敏悟。宜若得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6H 页
年多而绥福履者。噫。何其舛也。汝病红疫而死。医书所谓疹也。方其热盛时。医云以冷治热。热入里则不可救。切忌月经野人乾等物。只用芩连等药以解之。热不退病益增。以至于死。汝死后十馀年。子妇又患此疾。医云痘脏病疹腑病。治疹与治痘异。急治热则生。稍缓则死。秽药中极冷。毋过于猪屎。日用数三碗。十馀日后乃瘳。其后凡病疹者。试此方无不愈。噫。以后推前。汝病因失医治死明矣。子生而不免于水火。传以为父母之罪。卧病于床。委之庸医。先儒谓之不慈。噫。汝之横夭。寔余不慈之罪。已虖已虖。复何言哉。今书此以识余痛。且为后诫。汝之病剧也。肌铄而露骨。席弊而无荐。卧不得安。口味变而不能吞粥。欲尝生鱼炙不得。余尤以此为恨也。汝死后二年。余除清州牧使。过汝瘗而哭之曰酒肉淋漓。宁有喜色。官居敞丽。但增悲心。噫。汝其知也欤。其不知也欤。葬在龙仁县花谷先垄之侧。今志其墟。且系以铭曰。
忆汝琅琅之言语。昭明之气已远。想汝婉婉之仪形。幽翳之质已泯。远者浮扬。虽欲求而莫追。泯者沈滞。犹有所而不移。玆述铭章。埋于其旁。庶几后人。或不忍其毁伤。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6L 页
汉城庶尹南公墓碣铭
公讳斗长字天卿。籍宜宁。与余同祖左议政忠简公讳智。忠简之第二子内赡寺副正讳称。是生朔宁郡守讳忭。是生吏曹参判讳世准。是生顺川郡守讳应老。是生行佥知中枢府事讳挺华。是生佥知中枢府事赠吏曹判书讳净。娶光山郑氏。参奉民秀之女。以万历癸丑岁生公。庚寅成进士。壬辰除典设司别检。转济用监直长。升掌乐院主簿。移掌隶院司评。出宜宁县监。闵相公鼎重以御史褒启异政。归拜义禁府都事。又出石城县监。归拜翊卫司司御。又出平康县监。坐微文罢。叙拜汉城府判官。又出温阳郡守。又登御史之褒。庙堂将选州牧才。闵相公举公名应荐。佥议皆可。左议政郑公致和。公之姊婿也。引嫌尼之。居温秩满。道臣以民情启请。更留一年。以治理表著。拜陕川郡守。辞病不赴。久之拜 宗庙署令,工曹正郎,汉城府庶尹,广兴仓守。丁卯谢病休官。己巳卒。配延安李氏。同枢赠判书希闵之女。叔父五峰公好闵赏其幼悟。钟爱之。及于归。以妇道为式于宗党。生先公三岁。殁先公五岁。葬于金浦芦长里坐子之原。从先兆也。及公卒。右圹而合窆焉。男长文夏。次明夏出后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7H 页
公弟判官公。方任司饔院奉事。次显夏。女长适朴寿阜。次适李善逸。文夏一男圣基。明夏二男圣俞,圣载。显夏三男圣徽,圣锡,圣揆。三女长适金东佑。馀幼。朴寿阜继子君锡。一女适执义俞命雄。李善逸五男圣钦,命钦,庆钦,永钦。馀及一女幼。余以宗人子。屡升公堂。挹公之德。饮公之和多矣。李淑人又余外王考之舅女也。因得习闻公内政。公宽厚简默。未尝有疾言遽色。端坐凝严。令人起敬。笃于奉先。友爱尤挚。与人交。一以诚信。牧以谦卑。非公事。未尝造显者之门。莅官谨遵法耻近名。为邑宰三及瓜且加任。僮指土田无寸长。宜民则铸铜为碑。寓去思焉。铭曰。
吾宗有人。以古居今。逡逡退让。观者自钦。行修于内。政推于外。不事声名。久乃居最。悃愊无华。是吏之良。于身为吉。于人为祥。受天之佑。寿考令终。馀休遗祉。将及无穷。黔浦之丘。芦长之里。铭以识之。维后之俟。
敦宁判官南公墓碣铭
公讳斗徵字天瑞。籍宜宁。生于万历丁已岁。壬寅成进士。拜 宣陵参奉。连原察访。宗簿寺直长。内赡寺主簿。工曹佐郎。高灵县监。掌隶院司评。开宁县监。宗簿寺主簿。 社稷署令。敦宁府判官。庚午卒。初葬于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7L 页
金浦。后移于水原治南宗德里坐子之原。公与余同祖左议政忠简公讳智。而派分于忠简之第二子内赡寺副正讳称。是公六代祖也。吏曹参判讳世准。顺川郡守讳应老。行佥知中枢府事讳挺华。佥知中枢府事赠吏曹判书讳净。是公高曾祖祢也。妣光山郑氏。参奉民秀之女。配全州李氏。佥枢孝承之女。生后公三年。殁先公二十九年。始葬芦长里先兆之次。今祔公墓之左。有一男二女。男及季女不育。以伯氏庶尹公之第二子明夏为后。今为司饔院奉事。女适郡守闵挺柏。侧室一男迪夏。一女为沈若和妻。明夏二男圣俞,圣载。闵挺柏二男震焕生员,震炯弘文馆校理。四女适 永昭殿参奉朴尚彬,砺川都正楫,李泰进,尹汇贞。公自幼聪颖过人。读古书。数百言一再过成诵。及缀文。李东岳安讷亟称之。赴解闱。俞市南棨得公文置魁。出语人曰南生之作。楚辞也。吾辈不敢考。其见许于先辈如此。少时请教于判书公。以薛文清读书录抄写其切于下学者数十条与之。公奉而玩绎。斯须不释。能得动心忍性之效。居家吟咏自遣。不营赀产。环堵萧然。莅县一以国典从事。豪右不便多动摇。不恤也。有庶母老无子。其待之加于判书公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8H 页
在世之日。晚年与伯氏庶尹公联宅而居。克尽埙篪之乐。以身为教。家人化之。宗党姻亲。言无间者。世称孝友之家。咸归公兄弟云。所著诗文若干篇。自题以枝川散录。藏于家。铭曰。
有文者不必科名。有才者不必公卿。此理之难定者也。有德者必得其寿。有善者必有其后。此天之终胜者也。今公于其难定者。俱无所成。固不足诘也。于其终胜者。亦且得其一而失其一。抑又何说哉。虽然张仲孝友。有之于己。明仲贤孝。得之于子。此亦可以为劝于一世。作铭而无愧者也。
麻田郡守南公墓碣铭
公讳嵘字士秀。籍宜宁。五代祖讳訚。籍开国勋。封宜城君。配享 太祖庙庭。高祖讳景祐。判中枢府事。袭封宜城君。曾祖讳暿。训鍊院都正。祖讳俶。朔宁郡守赠左承旨。考讳礼锡。副司果赠汉城府左尹。妣商山金氏。守门将世均女。司艺长春之曾孙。以嘉靖戊申岁生公。甫冠而孤。执丧踰礼。两目不视物。久乃已。母夫人有痼疾。公曰事亲者不可不知医。按方索诀。深得其妙。针药辄效。乡党服其孝。公勤身笃行。不求进取于当世。年五十馀。柳相公成龙一见知其厚德。以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8L 页
才行兼备荐于朝。万历辛丑。始除造纸署别提。移尚衣院。旋移归厚署。出安奇道察访。癸卯转长兴库直长。甲辰上时政得失疏报闻。时 宣祖大王患头风。夜半猝𠙆。众医遑遑不知所出。 上令政院访问朝士中解医方者。以公对。促召入问之。公以川流之开导而地气宣。国纲之振举而治化行。譬诸人身脉络之疏决而疾病祛。缕缕数十言。 上亟称善。命医官施针于所占之穴。随手即差。 上大悦曰此人所对。乃达理之士。不但治病而已也。命超授堂上阶。台谏争之不允。乙巳拜五卫将。出镇川县监。御史以异绩闻。丙午移阳城县监。丁未病递。未几拜麻田郡守忧递。甲寅拜佥知中枢府事。丙辰出阴竹县监。御史连以治最闻。道臣以身病启罢。朝廷使勿罢。调理察职。十二月初三日卒于官。朝廷念公服勤官政。治理著闻。且推 先朝眷遇之恩。特赠嘉善大夫兵曹参判。命沿路给担夫。令本道差员护丧。庀葬具。以翌年二月庚申。窆于尚州银城里负壬之原。 仁祖丙戌岁。以仲子昌祖原从功。加赠资宪大夫议政府左参赞兼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前夫人清州韩氏。部将胤福女。不育。葬咸昌文昌。后夫人坡平尹氏。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9H 页
军资监佥正淳女。后公二十三年卒。葬咸昌梨岘山面离之原。男长昌尹通德郎。次即昌祖县令。次昌宇进士。次昌绪通德郎。次昌夏通德郎。昌尹二子极丙,极星。昌祖一子极老。昌宇一子极柱生员。昌绪二子极枢,极寿。昌夏一子极杓生员。方为典牲署直长。曾玄以下多不尽记。而极老之子垕文科承旨。垕之子图翼方为承文院著作。概公平生。隐居求志。孝友为政。中年之后。始从薄宦。下泽优游则马少游。墨绶栖迟则邴曼容。才具之美。不得显施于当世。然其流风遗教。今之可想者。犹在于桐乡之民谣。颜氏之家训。若言其卧治。褒腾廉问。宠光哀赠者。已叙之于前矣。若言其身教。在幼执礼。既衰守制。晨谒祠堂。日省丘墓。自是终身之服勤。而孝感鱼跃之异。且载于咸宁志中。及于子姓。儒素之业。谨饬之行。益修而不替。文籍连伦。簪绂绵世。不食之报。为善之劝。其在斯与。极杓谓余为同宗。来乞公墓表。谊不可辞。遂为之铭曰。
越在公先。世居汉师。及公之考。踰岭南为。胥宇于咸。爰树以德。兰玉盈庭。蔚为盛族。公幼失怙。乃能自励。官因荐剡。赠由治勚。存没哀荣。式至今休。劬躬焘后。夫孰与俦。瞻彼虎溪。杖屦攸息。山川云物。寓慕如昨。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19L 页
顾此银城。衣冠所瘗。香火蘋蘩。钦于世世。有孙克孝。来谒铭章。镵石表墟。永视不忘。
法圣万户南君墓表
往在庚戌秋。余牧清州。见南君慎夏于邑诸生中。头角崭然。出于流辈。余固已动瞩矣。后闻君舍文就武。登丙辰别科。余以为人之立身扬名。本无择于文武。靺韦跗注。亦称为君子。不必屈首读书之为贵矣。又闻君有手臂之疾。不得应三厅取才。壬戌秋余判兵曹。君时犹未沾一命。余又以为朝廷既以科目限人。既登科。且以臂疾弃人则人之有蕴于胸怀者。终无以自表见于世。遂据本道兵使荐章。启授法圣浦万户。盖欲以是为出仕之阶梯。终使展步于夷道矣。甲子湖南大饥。御史李宏以君善赈镇卒褒启。乙丑秩满归。升六品除龙骧卫副司果。待迁猝患风病。翌年遂不起。年五十三。古人云五十不称夭。盖以人之有材具者。至五十亦足以有为故也。若如君所以自试者。止于海浦之一堡而已。乌可不谓之夭也。君字如天。籍宜宁。高丽侍中敬烈公讳乙蕃之第二子 本朝开国功臣宜城君刚武公讳訚之九代孙。以勋伐世家。簪组蝉联。而移居清州。守丘樊敦素业。不求闻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0H 页
达者亦累世。君之祖讳应濂。考讳大义。妣光山金氏。韫辉之女。配新平李氏。双梅堂詹之后时鸣之女。有一男曰濈。四女曰李葎,苏后庆,李柱天,崔泓。内外诸孙皆幼。濈以稚孤自立。能世其家。闵其父生不尽其用。死无闻于后。来请余有述于墓石。噫。余于君。同祖敬烈公。而中年有好于习池。又尝抡选而进之朝。欲见其有成而未及者也。今于此乌可无一言乎。是为表。
潇洒堂记
惟我八代祖考左议政忠简公讳智。有弟曰直提学讳简。当 世祖朝。以廉介名载国乘。当 驾幸温阳也。闻温牙之界有李生龟馨以猗朱称而有笄女。教曰从臣谁最清贫而有子或孙。可与李婚者。诸臣以直提学南某家贫而有孙悦对。于是命从驾。公卿以下绕送悦于李氏。一时以为盛事。其裔遂居于牙。传六世有孙斗烜。少而有高志。弃举业乐静便。构草堂三间于后川之边。岚光滴檐。水声环除。白沙铺锦。翠柳连幄。又有老松一株偃蹇堂前。竹窗荆扉隐映于虬龙盘屈之间。且凿池种莲。筑坞养鹤。主人于焉朝夕。弹琴读书。充然自得。未尝有名利之慕。当 显宗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0L 页
七年丙午之幸温阳也。路过其前。 上顾问从官曰彼谁堂也。以主人名对。 上延眺久之曰潇洒哉堂也。闻者荣之。及主人谢世。堂亦圮于水。今主人之胤国宝念切堂构。将经营补葺。追前规而复旧观。问记于余。且请堂名。我曰有是哉。子之此举。有不可迟也。闻昔魏仲先之幽居。宋帝为之画看。言者称之至今。子之先人之堂。 天瞩所及。乃是真面目。有非画看之比。翠华迟留。山川增辉。 玉音丁宁。草木动色。此当垂诸记言之史。录在方舆之记。不但一时之美谭而已。然则及子之身。岂可使玆堂废为荒墟鞠为茂草。无所闻于后也。虽然我于此。且不能无慨然者。仲先之居。入于宋帝之画者。非为其居。乃为其人也。夫既为其人而画其居。则亦宜见其居而表其人。其在我 先王辇过垂问也。若令从官闻知主人承 圣祖之馀庥。食旧德之名氏。安数间之茅屋。养嘉遁之贞吉。则其于仰对清问也。亦应以仲先之故事为请。而惜乎其无闻知也。至若堂之揭名潇洒二字。自是其时之 天语。今在后人。更何敢易也。
生员南公榜目记
宗人夏龟。一日以其高祖讳景昌司马榜目示余曰。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1H 页
家传之册。佚于兵燹者久矣。顷者李参判选。以此榜生员状元之为栗谷先生也。求得写本。印以铸字。传布于榜中人子孙。吾于今亦得其一。嘉靖甲子。距今一百三十有馀年。先代遗文。既佚而复得。岂不幸甚。且古人以榜中之多贤士为荣。有称以龙虎榜者。观此榜中诸人。栗谷先生尚矣。柳西厓成龙,李梧里元翼,沈四养忠谦,申判书点,金鹤峰诚一,金大宪玏,洪唐兴进,尹判书晛,徐万竹益,金司谏孝元,姜承旨绪,赵承旨瑗,林龟城植,鱼都事云海,李峒隐义健,白玉峰光勋。皆显名于当代。流声于后世。此可知一时人才之盛。有司抡选之精。入此彀中者。岂不与有光乎。独恨吾祖有才无命。年才不惑而没。材不为时用。名不为世闻。深愿得子之一言。以发其潜德也。余曰然。昔李元宾与韩退之为同年进士。元宾之才不减退之。而山斗之望。独归于退之者。岂不以元宾早世故耶。王东亭所谓人不可无年者信矣。公六代祖。丽朝参知门下事讳乙珍。当 我朝开运。遁居于杨州之沙川县。屡徵不至。因封沙川伯。以奖其忠节。即我先祖忠景公之叔父也。一家父子。并继二大老遗风。岂不盛哉。沙川之后世袭冠冕。皆有名德。直提学讳褒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1L 页
之托疾不仕。有王安礼避兄之志。郡守讳廷缙之律己清苦。有吴隐之矫世之操。此其尤著者也。公幼孤失学。及长大闻徐万竹读书山房。往从之。不肯延接。且往于亲戚之宰邑者。拒而不见。以其不学无文也。公感悟发愤。请学于金黄冈继辉。金公又托故不受。公立庭中终日。沾湿于风雪。不入休堂庑。金公见其志诚。乃许授书。年二十六始学。三十与万竹同登司马。人以为奇。黄冈曰此人将大进。小科何足道哉。公自此无意举业。笃志于向里之学。黄冈许其器识。待以益友。栗谷先生一见嗟异。一日与黄冈偕访留宿。亟称于人曰某可谓人之师表也。母夫人有疾。断指进血得差。州家使家以笃学诚孝荐闻于朝。拟于政目。未及进用。遽暴疾卒。年仅四十二。黄冈,万竹皆操文以哀之。公既晚学。又不得年。凡欲以训世传家者。俱未克成。呜呼惜哉。吾闻有德不享者。其后必昌。吾将于是焉期也。
外五代祖 赠左承旨行 厚陵参奉朴公墓碣铭
公讳焕字文仲。姓朴氏。系出新罗王族。移籍竹山。竹州伯三重大匡奇悟是鼻祖。自高丽入 本朝。轩冕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2H 页
相承。高祖讳坤。汉城府尹。曾祖讳如达。司膳署令。祖讳峻山。遂安郡守有五男。长讳兼文内资寺判官。配淳昌赵氏府使怡女。第三讳兼仁文科府使。配德水金氏经历慎女。有三男。公其季也。生以弘治壬戌岁。判官取以为后。配淳昌赵氏学生伟女。以门庇除 厚陵参奉。年三十七卒。葬于交河县冶谷负丙之原。有二男。思恭文科郡守赠礼曹判书。思宽缮工监役。四女。适承旨南彦纯,柳重昌,李师说,经历李大禄。思恭三男。庆先文科掌令。庆新文科参判赠左赞成。庆深文科郡守赠应教。庆先无后。庆新以次为嗣。庆新一男弘彦。承训郎。庆深二男。弘韶监察,弘竣。弘彦一男尚彬。宣教郎。弘韶一男尚质。监察。弘竣一男尚贤。监察。尚质三男。希寅进士。继于尚彬。寿寅文科佐郎。斗寅县监。尚贤二男泰寅,履寅都事。希寅一男载兴生员。斗寅二男载恒。载承继于寿寅。泰寅二男幼。履寅一男载称。载兴一男宗儒进士。自出四派。亦多蕃衍。名位通显者。前后相望。有不可悉举云。念公既无年。官又微。德行才美。未及表见于当世。然其流风绪言。犹有家传。故公之孙庆新按节湖西。具文伐石。请笔于慎独斋金先生。既刻未输。庆新下世。又值兵乱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2L 页
失其石。以此公之葬。迨今二百年于玆。尚阙纪墟之文。公之五世孙斗寅。六世孙载兴。用是为戚。撰志瘗幽。又将树碣。以九万亦忝为外裔。俾叙而铭之。余不敢辞。乃作而言曰。公之世既远。载于石者又佚。今在后孙。虽有追远之诚。将何所考据而措说乎。虽然公之刑家训子。垂裕于后者。亦不无一二听闻。此可以应铭法矣。公既殁。赵夫人持家严。以文行饬子孙。不以公不在世有间。故咸能成立。夫人及见诸子孙登大小科。称庆者凡十有六。其福履之盛。夫岂无所受而致然耶。壬辰倭寇时。夫人年九十有二。长子思恭先卒。次子思宽年亦七十三。奉夫人出避。猝遇贼。将斫夫人。思宽以身蔽之。代受其刃。贼见其仆地将死。舍夫人去。夫人哀之。收其溅血之衣。自为身后之敛。尹月汀根寿作传而传之。呜呼。此可谓公之夫人此可谓公之子也。凡公后孙。其可不思所以袭高曾之遗规者乎。铭曰。
见其内可知其外。见其后可知其先。见其身诎而家昌。亦可知靡有不胜之天。
外高祖燕岐县监徐公试卷跋
先君外系连山徐氏也。徐氏旧居在结城。子孙至今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3H 页
世家焉。岁壬申。余到结城。徐氏之后有艗,植兄弟者。出示家藏旧籍。其中有先君外曾祖考燕岐县监讳千龄府君嘉靖丙午中进士初试会试试卷二度。诗章古雅。笔画谨重。奉读详玩。不胜敬慕。盖其字句无平声仄声之拘。铺置无入题回题之式。随意说去。如唐宋人歌行。至于裨篇。亦皆端楷正书。无一草画。此皆今世科场之所未见也。且试卷之封名有上中下三处者。未知其始于何时。而顷年有建请于朝者。犹疑其所封不密。易于窥觇而行私也。更定割封之规矣。观此试卷则纸长几三尺馀。而封名只在腰中一处。其所以待掌试与赴举者。唯以诚信期许。不以法禁猜防者可见。而亦未闻其时有纷哓之言若近日然。世道人心之淳美。推此可知。举子之生于其时者。皆得薰沐陶镕于盛化之中。以养其德性。故其心声心画之近古。自有不期然而然。此岂独一人一家所能得以自成自致者哉。噫。嘉靖丙午。到今仅一百有馀年。而风气厚薄。乃有如此之悬绝。未知自今以后更历年岁。则又将至于何等境界而后已也。慨然有屈子远游。欲观无穷世变之感。于是乎书。
外曾祖 赠兵曹参判徐公墓碣铭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3L 页
连山之徐。逸其远谱。其世次可纪。自生员讳宝始。其葬结城德隐洞。自生员府君之孙定山县监讳宗秀始。东边第一冈是也。配宜人郑氏。右议政文炯女。别葬广州穿岭之北。子济州判官讳怜继葬第二冈。配恭人崔氏礼曹参判琎女。葬第三冈。判官府君年十八登武科状元。十九出贰济州。州有深穴。妖蟒能作风雨。官民以神祀之。每岁春秋。以十五岁女儿洗置盘上献穴前。作乐而祷。蟒噬之以入。不然风雨害稼。自官籍民女。计其年以次用之。府君与牧使及两县宰。约于祷祀日齐会戮之。及期皆称疾不出。府君奋身独往。使力士操斧立穴左右。俟乐作蟒出。手枪拄其口。斧斫其头。自此妖蠥永绝。子讳千龄。进士燕岐县监。葬第三冈崔恭人墓下。配宜人郑氏。执义熊女。祔左异封。三子长滉次混。皆早卒无后。其季讳澍字景霖。生嘉靖甲辰。卒万历丁酉。当壬辰兵荒大饥。独湖右稍完。流离士女咸以公为归。公随至以济之。且悉出馀蓄。输致军前。朝廷赏其功。除司宪府监察。公以非本意不拜。且戒家人勿称官号。及卒朝廷褒其辞赏。特赠通政大夫掌隶院判决事。后子后积参靖社原从勋。加赠嘉善大夫兵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4H 页
事。前配郑氏牧使纯祐女。后配李氏赠左承旨应麟女。并从公赠封贞夫人。葬第四冈。三墓而公居中。二夫人前左后右。郑出二男。县监赠左承旨后积。赠佐郎效积。一女适判官崔贞元。李出四女。适生员赠参判郑皖。县监赠左赞成南烒。参判赠领议政金槃。杞平君赠领议政俞伯曾。自生员府君及公六世。皆单嗣。公始有二男。孙曾以下百馀人。而进士二人武科七人宰郡县四人。玆岂非源羡川丰之效耶。且外裔之盛。世罕其比。名位隆显者。既不可悉数。而当丙丁之变。天地翻覆之际。成仁取义之美。多萃于公家。郑氏女之子文科状元雷卿。以弼善陪 世子入沈阳。欲为国除贼。反被其害。有特赠优恤之典。南氏女之女婿文科状元吴达济。以校理疏斥和议。为清人所执去。不屈死。有爵谥之赠。立祠之褒。金氏女夫人当江都之陷。与其子生员状元益兼并死节。夫人则旌门。生员则赠职享祀。俞杞平以清名直节。望临一时。而自南汉下城。退于田野。抗志辞荣。亦庶几蹈海之风。此虽曰遭时不淑。与祸相婴。然其仰遗教钦流风。夫岂若以贵仕。论馀庆之比而已哉。及金氏夫人之曾孙母仪一国。即 仁敬王后也。亦岂非未艾之茀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4L 页
禄耶。后夫人李氏有女士之行。公殁不粒者累月。不肉者十五年。嗣子承旨君病疫危。夫人日夜祷天。指已出女愿代。俄自染革。诸女环泣。夫人曰何害。子生而吾死则汝家之庆。读经史通大义。旁涉历算占相等术。而最精五行。儿孙之生。问其日时。以定其寿夭穷达。后多验。且识度甚高。虽嫠居穷乡。训子女择婚嫁。皆得其宜。归。至于世道之隆替。人士之出处。子婿若诸孙有所质问。则裁量道理事势之所在。别白是非得失之所归。无不吻合于时义。然未尝以此自多。不欲有闻于外。既文而寿。女孙若郑弼善雷卿,金大提学益熙兄弟吾先人兄弟。未就外傅。皆受学而成业。虽以九万之藐末稚齿。亦蒙提诲者有年。今玆记名。寔夫人之赐是赖。追慕之远。曷有其已。公之曾孙樶司评。植居近松楸。瞻依兴感。与诸孙合议。将树牲系之石。纪世葬之次。发潜德之光。属辞于九万。乃作铭曰。
盖山之阳。德隐之冈。徐氏之藏。四世及公。享啬于躬。诒后则丰。子姓蕃衍。多列朝践。自出尤显。德之攸好。神之攸劳。天之攸报。
石城县监徐公墓表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5H 页
公讳后积字大真。姓徐氏。籍连山。赠参判讳澍之长子。先系具参判府君墓表。妣东莱郑氏。坡州牧使纯佑女。以万历丁丑岁生。幼失恃。事后母李夫人。致慈致孝。各尽其诚。人不知其异出。及冠参判府君弃世。丧祭一依礼。以饘粥之食终三年。公有同母姊一弟一。后母弟四。幼而相爱。长而相和。及其娶嫁。亦列屋而联居。式好湛乐之美。闻于近远。天启癸亥 仁祖改玉。搜才八方。乡人以公孝友特行应命。甲子乡人又呈文道臣。转闻于朝。丙寅除缮工监参奉。公以修行得官为耻不拜。己巳除重林道察访。欲不就。大夫人劝之。不得已拜命。未几以归养辞递。乙亥除禁火司别检。又欲不就。大夫人教之曰吾得汝以色养久矣。今已老。馀日无多。更欲得汝以官养也。公即拜命。丙子随 大驾入南汉山城。丁丑还都。除尚瑞院副直长。以扈从劳升司仆寺主簿。出石城县监。时大夫人避兵乱在女婿龙安县任。已属疾。闻公得县曰。吾与其养于女。不若养于男便。疾若未已。与其死婿县。不若死男县安。强力作行。未数月弃世。时公过致毁之年已多。执礼不怠。既吉犹未稣。辛巳卒。以靖 社从勋一等。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经筵参赞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5L 页
官。葬于德隐洞先兆第六冈坐酉之原。配即李夫人之兄赠执义馨世女。李夫人言公之贤孝于兄而归之。甚得妇道。以克始终。辛卯卒。享年七十八。葬祔公左。一男必荣通德郎。二女适士人金敏中判官韩锡明。内外诸孙若而人。
赠户曹佐郎徐公墓碣铭
连山之徐。载于舆地。其受籍盖远。今其近可纪者。有生员宝。是生校尉义敏。传县监宗秀,判官怜,县监千龄而有讳澍。壬辰之难。倾家赀以佐军兴。 宣庙嘉之。除司宪府监察。以奖其功。则曰当国家危难。有财输军。岂敢望赏。辞不拜。未几弃世。遗命勿书其职。时有以其事白于朝者。特赠通政大夫掌隶院判决事。以褒其志。娶东莱郑氏。牧使纯佑之女。生二丈夫子。长县监赠承旨后积。季即公。公讳效积字季真。幼失怙恃。而能饬励自立。于文通大义。侃侃善谈论。令人倾倒。以家世零丁。不乐为举子业。又当光海昏乱。无需世意。 仁祖改玉。随攀附之列。录原从功第一等。而俄而公则逝矣。以此身终不登于朝。才终不为时用。以公录功加赠考判决事公兵曹参判。公于身后亦有承议郎户曹佐郎之赠。参判公继室李夫人性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6H 页
严有法度。而公与长公承事。无不适其意。李夫人出有四女子。而友爱极挚。闺门之内。和气蔼然。夫人未尝曰非已出。而诸妹亦不知其为不同母。醇笃之行。虽方诸古人。无不及云。己未庚申之际岁大侵。士民之颠连者知公能急人。望哺倾一邑。公扫储以赈之。不足则又贷官粜数十斛继之。及秋偿籴如数。邑侯尹宝璧义公之为。载还之曰邑民阻饥。赖公得活。吾为地主。愧公多矣。又何心受公偿。公生于万历己卯。卒于天启丙寅。宜人茂朱金氏。同知彦瑜之女。事尊章奉君子。咸协于礼则。公之妹将有行。宜人侍李夫人治衿鞶执滫瀡。祗饬精办。事已。宜人辞还私舍。夫人笑曰闻妇在家。手指下日生一牛。今为吾女嫁。不还家累日。损妇牛多矣。宜人逊谢出门。忽有一牛前路。怪问之。乃夫人赐也。其妇顺而姑惠如此。公殁食素致毁者至六载。男必成五以专城养。寿踰九帙。荣享备物。而犹勤蚕绩。夜以继昼。诸子孙请曰年尊矣。幸自休以安子孙心。宜人不许曰我自乐此。后公四十六岁卒。公初窆于结城县支石里先兆之次。以地道不宁。再迁于县之银华峰下坐坤之原。而宜人祔焉。有五男。长副护军必亨。以高年升通政。次必远次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6L 页
必厚。次必成治文辞举进士。任职内外三十馀年。所居有声。今为荣川郡守。次必行通德郎。女长适具翊。次适崔世荣。今为三嘉县监。次适洪完。内外孙曾玄男女无虑数十百人。蕃衍之庆。世所罕闻。必亨孙麟世。必远子㮨。必厚子桓。必行子栜,朴。洪完子日新。中武科。诸孙之修行谊绩文学。将必有成名者又多有之。盛矣哉。九万之王母。即公之第二妹。而公之下世。在九万未生之前。故未及拜公之颜受公之诲。然其隐德微行。得之于王母训则稔矣。荣川丈今将树石于睪如。而命九万铭之。九万虽不文。义不可辞。玆敢叙其槩而系以铭。铭曰。
呜呼徐公。既丰而啬。所啬者年。所丰者德。呜呼徐公。虽诎而申。所申者天。所诎者人。德之既全。不赢何伤。天之既定。食报甚长。欲知其德。观于厥家。婉婉宜人。胤庆则多。乐哉银华。鲁祔有藏。我铭孔好。用赞幽光。
外曾祖汉城府参军权公墓表
公讳悟字复而。安东人也。公生以嘉靖庚子。年三十一荫补 泰陵参奉。迁司酝署奉事,尚瑞院直长,汉城府参军。罢复参礼道察访。换平丘道。以事免。万历乙酉七月。考终于京第。九月厝于杨州之东乾川之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7H 页
里。天启辛酉十一月。安人李氏卒。明年二月。卜得葬于忠州利安乡检丹里。崇祯甲戌。始迁公窆。与安人同茔焉。公天性温厚谨密。处家当官。各尽其心。而位卑年啬。不克其施。高丽太祖赐金幸姓权氏。是为公鼻祖。得姓以来。代有伟人。公相相望。丽时菊斋先生政丞溥。 本朝阳村先生赞成近。其尤有闻者也。阳村之后五代。有司宪府监察讳肩。生广兴仓守讳鹍。生安东判官讳深。判官娶司䆃寺佥正李应女。是为公曾祖与祖与考及妣也。安人生以嘉靖甲辰。归以辛酉。和柔而敏达。事君子以礼。教遗孤以成。积艰累勚。终享荣禄之养。而淑德嘉问。著在亲党。考伊川县监赠领议政国柱。而延陵府院君好闵其弟也。男晔文科状元。阶嘉善官府使。女二人适佥知李安谦,参判李庆涵。晔男长碖文科。今任长渊府使。次䃋进士。女长适进士白尚贤。次适县令南一星。碖三男,偗,攒。攒进士。二女适南重望,南重纪。䃋一男俊。白尚贤一女适安𡼎。南一星一男大司成九万。三女适校理朴世堂,李观成,进士李汉翼。诸玄孙若而人。
外祖江陵大都护府使权公墓表
故嘉善大夫行江陵大都护府使权公讳晔字霁仲。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7L 页
初讳晵。考汉城府参军讳悟。妣安人李氏。伊川县监赠领议政国柱之女。其郡望世系。次在参军公墓表。公以万历甲戌生。十二岁而孤。辛丑选上庠。丙午除光陵参奉。由内赡寺奉事迁汉城府参军。因事罢。乙卯登谒圣文科状元。以资穷升通政。拜护军兼五卫将。丙辰拜分兵曹参议。丁巳除平海郡守。秩将满。为死囚所诬。贼臣朴鼎吉挟宿憾以捏。无所得不售。因免归筑于忠州楼岩江上。辛酉丁外忧。甲子服阕。奔问公州 行在。扈还。拜冬至兼圣节使。越海朝天。以事呈文礼部。尚书林尧俞大奇其辞。待之加礼。乙丑复命。被人构罢。旋叙拜护军。丙寅承候诏使于平壤。又坐事罢。退居江上。丁卯春猝闻西兵。未及扈驾。结乡人为义旅将勤王。朝廷已媾和故止之。而遭蜚语几不测。公不为辨。谤亦自息。夏拜坡州牧使。翌岁以微文递。州人立石以寓去思之情。自此卧病江上凡七年。乙亥入京拜佥知中枢府事。丙子扈入南汉城。驾还有江陵之命。且以执羁劳升嘉善。寻罢。己卯拜五卫都总府副总管。俄除高城郡守。庚辰六月患疾。卒于任。十月归葬于忠州。即参军公墓之右兆也。前夫人鱼氏司评云泽之女。葬在杨州。举一女。适进士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8H 页
白尚贤生一女。适安𡼎。后夫人丁氏赠左承旨好敬之女。生以万历甲申。归以乙巳。上以尸祀奉姑。以洁以诚。中以赞于君子无违事。下以抚养前出之女。教而嫁之。恩意不啻如所生。卑以待妾媵有逮下之惠。化洽闺庭。雍雍如也。卒以崇祯乙酉。葬以祔公墓焉。举二男一女。男碖文科。今任长渊府使。次䃋进士。女适县令南一星。碖三男,偗,攒。攒进士。二女南重望,南重纪。䃋一男俊。南一星一男大司成九万。三女校理朴世堂,李观成,进士李汉翼。有三男二女。男曰稠,𥡦,和。女皆适士人。偗一男曰。攒一男曰詻。俊一男曰穚。外曾孙及诸玄孙并若而人。公幼见端序。长益奋发刻厉。蓄学砥行。蚤取重于士林。而擢第之初。值时昏乱。其遭齮龁固宜。及际清明。出疆则见服于华人。遇难则倡义于乡闾。若可以自伸于世。有为于时也。动被讪谤。跋前疐后。坎壈抹摋。竟没于远邑。此又何说哉。呜呼。天偶人觭。自古以然。公为其所自力者而已。其如命何。唯其孝友之行。清白之操。乃自足以覆露后人焉尔。
玄龟篆沙亭记
外王考龟沙权公。天启甲子航海朝天。在宾馆时。请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8L 页
于董太史其昌玄宰。书玄龟篆沙亭五大字。竣事东还之后。将欲构亭于忠州弹琴台下楼岩之上。刻以揭之矣。其后十馀年间。兵乱再作。国无宁岁。终未遂归老之志。亭未及成而奄及大故。董公遗墨。只作子孙藏弆之宝。今者内从弟克承先志。刱数楹之屋于旧宅遗墟。又将刻板揭号。以寓追慕之孝思。而属余记之。余虽不文。其敢无言。王考无恙时。余尚幼。自号之义。名亭之意。未尝承闻。今虽不敢质言。妄以臆论之。王考少游金刚。见九渊神龙蜿蜒于岩石之边。金鳞映日。光耀夺目。实是烟火食人古今之所未觏。此与玄龟之游莲叶通神明者奚异。王考有文章登巍科。荣进素定。而身不涉要津。才不为世用。无誉无咎。以全其德。此与玄龟之舍朵颐藏六用者何异。曾见皇明遗老钱牧斋谦益所评董公天姿高秀萧閒。吐纳终日。无一俗语云。盖想其为人。官位虽隆。名声虽显。自是居方之内而游方之外者也。王考之乞书亭额。似不但其字画之妙。其必有深取其人臭味之相近而然欤。余以不肖。亦曾备使。再赴燕京。昔时文物。荡为灰尘。满目腥膻。诚有不胜其悲愤者。厉带虿发。亦不可复见。而况如董公之翰墨。岂但天仙之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9H 页
不可遇而已哉。若令王考处今之世。其不以庙堂之巾笥为贵。而以涂中之曳尾为得也益决矣。噫。岁在丁丑至月四日。外孙宜宁南九万谨记。
舅氏判校权公墓碣铭
余生于外氏。及于成童。时余虽蒙。亦能记舅氏孝亲而友弟。无违于典则。及舅氏登朝。效职于内外。时余既长。又能详舅氏操身而处物。一出于悃愊。余虽甚昏愚无所知识。窃尝妄骘于私心曰若吾舅氏。先其实而后其名。达有馀而闻不足。政则君陈。官则曼容。人不我知。位不满德。又何足恨也。今舅氏弃世已十年。墓道无刻。嗣子深惧久远而无徵。治石请铭。余何敢自外。以不文辞。公讳碖字士确。姓权氏。籍安东。鼻祖高丽太师幸。入 本朝文忠公近之后。六世有广兴仓守讳鹍。生安东府判官讳深。生汉城府参军讳悟。生江陵大都护府使讳晔。江陵府君之配。淑夫人罗州丁氏。赠左承旨好敬之女。以万历丁未岁生公。崇祯庚午选上庠。辛卯登文科。由成均馆学谕兼奉常寺副奉事。除议政府司录。又自本馆学录学正博士升典籍。内历司宪府监察,工刑礼兵佐郎,户刑正郎兼春秋馆记事记注官。外出全罗道都事。礼安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29L 页
县监。咸阳顺川郡守。长渊府使。而骑曹及幕佐。以有尼之者不拜。自长渊归。引衰疾还乡。连授右通礼,司䆃寺正。拜命辄去。又授奉常寺正不就。既递还授。不得已就职。递拜济用监正,左通礼,司䆃寺正。以年至告去。连授礼宾寺正,承文院判校兼春秋馆编修官皆不就。岁癸亥八月癸卯。考终于忠州楼岩之居。其年十月丁未。葬于检丹里先山负乾之原。呜呼。余尝承母氏之教。云江陵府君之丁大夫人忧也。自初终遘疾。不能自力于事事。时公在丱角。而侍药之外。凡奉奠营窆书疏宾客之答。皆任焉犹犹尔而无阙。宗族亲知。莫不称其诚而叹其敏。及失怙恃。与兄弟析产也。季舅氏已没。闵其遗孤不及成立。自居草屋。推旧第处之。且择奴婢之壮而干者。土田之近而腴者与之。其莅咸阳。频岁大侵。饿莩载路。公竭心区画。先期济之。民不离居。农不失时。时余以御史承廉赈之命。嫌不敢以公绩闻。而闻道臣启于朝云西路诸邑。专以供亿北使为急。官吏且夤缘渔利。不遑为民虑有年矣。公连莅二邑。约身蓄用。诛求尽革。而策应有裕。公私咸赖焉。其再入太常。有甲乙之讼。提调入甲言缚乙置门外。招甲至前。取其供成案。使郎僚署。公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30H 页
争不可不署。提调怒。即起出辞递。后乙击登闻得伸。人服公自遂。公生平自牧以卑。自养以静。口不谈势能之荣。足不蹈权豪之门。禄食三十馀年。累宰郡邑。未尝构数椽屋。买一亩田。所居不蔽风雨。客至无坐毡。身没无馀赀。配淑人丰川任氏。成均馆司艺赠承政院都承旨羲之之女。幼有佳闻。择归于公。事舅姑奉君子。咸得其道。家素清贫。而抑畏谨慎。无所营求。随分处顺澹如也。生于万历辛丑。卒于周甲之岁。祔葬于公。男长即郡守。次偗。次攒掌令。女长适南重望。次适南重纪。男长稠生员。次穰次和次𥠋。女长适牧使韩命相。次适学谕李彦经。次适睦天贞。偗一男。攒一男詻。一女适洪重威。南重望一男寿麟进士。一女适进士权用经。南重纪一男幼。女长适闵震炳。次适李渤。次幼。内外曾玄又如干人。铭曰。
行脩矣才敏矣。而谁之不似。虽晚矣。名籍文谱。虽庳矣。官长院寺。得年之高。有嗣之贤。内外始终。斯可谓之全。位遇要漫。本无足较。矧其有不尽食。乃将储祉而责报。
令人李氏墓志铭
余有一姊二妹。而仲妹归堤川县监李君讳观成。堤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30L 页
川有一子三女。而其长女即令人也。归扶馀县监朴君弼震。李系出我 定宗大王。而祖户曹判书讳景稷。考尚州牧使讳长英。朴系出新罗王族。而祖礼曹参判讳世模。考敦宁府都正讳泰长。二族之奕叶名德。世所称甲乙者也。妹有妇容妇德。先考金城府君怜之甚。诸子女莫敢望。妹觐府君之宰镇川。以庚子二月二十七日生令人于县衙。明秀异凡儿。吾姑氏吴忠烈公夫人收以养之。庚戌秋。余出牧清州。翌年移按北路。先妣权夫人辄率与之俱。以娱目前。令人柔嘉敏慧。善承尊老意。年十六择对适朴氏。时余获罪于朝。奉先妣退居于结城。妹与令人为宁先妣。五六年之间。来侍者过半。以此扶馀君亦时时问字于余。自先妣下世。不得同堂并爨。日夕湛乐如前日。已不胜不洎之痛。而戊寅四月初七日。令人遘疾奄殁。悲夫。令人在室有婉嫕之称。既嫔有尊章之协。事夫子能黾勉有无。遵礼不违。宜其享福履悠长。而哭夭善病。苦少安日。见夫子筮仕而亦不及双旌之荣。天之所报。抑何舛也。有一男曰师淹。而扶馀君之兄锦平尉弼成取以为后。两父同一子。而扶馀君年尚未衰。然不乐继娶。自甘虚内政而终身。师淹之有室及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31H 页
女长次之适李秉泰,李馥。皆在令人寝于巨室之后。季尚未行。其不胜悲于幽冥。与居此世者又何如也。令人之葬。在杨州郡场里金谷凤头山负某之原。即朴氏先兆之次。扶馀君请余作志。将瘗之圹侧。以期不朽。余于是乎雪涕而为之铭曰。
妇亡而不继。不恤其无媲。子一而出后。不念其无嗣。此是齐眉之良。不忍忘其故常。岂但结发之义。不欲改其素意而已也。
外舅持平郑公墓表
公讳脩字公慎。姓郑氏。籍东莱。高丽左仆射讳穆之后。入 本朝有讳可宗。礼曹判书。子讳守弘。大司宪。其后数世。科第连伦。而官不大显。曾祖讳彦信。议政府右议政。祖讳协。吏曹参判赠吏曹判书。考讳世美。赐绯长渊府使。赠吏曹参判。妣骊州李氏。议政府左赞成尚毅之女。以万历己酉岁生公。庚午成进士。癸未除 穆陵参奉。升广兴仓奉事,掌乐院直长,司仆寺主簿。庚寅登文科。历礼兵二曹佐郎。司谏院正言者再。成均馆直讲兵曹正郎。永春县监。罢归有去思碑。复历兵礼二曹正郎。司宪府持平者再。平安道都事,汉城府庶尹。成均馆司艺,司䆃寺正。复拜持平者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31L 页
再。壬寅卒。初配全义李氏。同知敦宁府事茂林之女。归公才阅月而殁。葬于坡州分水院某向之原。别具表志。继配安东金氏。惕若斋九容之九代孙生员棨之女。生癸丑归戊辰卒辛丑。初葬于果川。壬寅移葬于铁原府宽仁里向辛之原。及公卒同窆焉。公早孤。奉母夫人尽其诚。事兄承旨公极其敬。恤寡嫂让宅而与之。俭以持身。谦以待人。不营产业。不喜交游。虽家贫从禄。未尝有意于进取。以此藉华胄籍文谱。而宦涂常在升沈间。尝曰止此足矣。过则灾也。淑人资性纯美。见识通达。于世俗妇女偏塞之累。无一毫近者。公平居以酒自娱。陶然不问有无。而淑人能经纪绪业。曲尽其方。事上抚下。以克始终。宗党称焉。子姓赖焉。男长来祥司谏。次至祥生员。女长适领议政南九万。次适参奉李庭万。来祥有三男二女。男长琢。馀幼。至祥有二男三女皆幼。南九万一男鹤鸣。一女适礼宾正赵泰相。李庭万二男寅斗,寅奎。四女适权济经,任守经,尹汇全,郑河瑞。
外舅墓志铭
舅氏郑公下世后三十年。嗣子司谏来祥谓余曰。幽堂之铭。尚未有述。非所以为悠久之图。今不可舍亲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32H 页
而他求。敢以属。噫。余于玆事。唯不文是惧。不然岂待夫求之与属之哉。虽然亦不可以不文辞。乃敢载其世系。次其官序。著其志行。纪其媲匹。录其葬地。列其子姓。以俟于无穷。公讳脩字公慎。籍东莱。考讳世美。赐绯长渊府使赠吏曹参判。祖讳协。吏曹参判赠吏曹判书。曾祖讳彦信。议政府右议政。妣骊州李氏。左赞成尚毅之女。远祖高丽左仆射穆。 本朝礼曹判书可宗。大司宪守弘最其显者。此公之先系也。年二十二。崇祯庚午岁成进士。以推择补 穆陵参奉。广兴仓奉事,掌乐院直长,司仆寺主簿。庚寅登文科。拜礼兵二曹佐郎。司谏院正言兼春秋馆记事官。成均馆直讲。兵曹正郎。永春县监。有去思碑。礼曹正郎。司宪府持平。平安道都事兼春秋馆记注官。汉城府庶尹。成均馆司艺。司䆃寺正。其历京司。或一职再三。此公之官序也。未冠而孤。母夫人有疾。经年不瘳。达夜扶将。晨辄沐浴虔祷于家庙。久以为常。有弟早殁。推居宅以让于寡嫂。于家未尝以芬华近。于官未尝以长物随。自牧以卑。恂如也。自执以让。恬如也。既通文籍。功名有道路可指取。而其于树援引借声誉。一扫而绝之。论其资地与位遇。而其所以然者可知矣。此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32L 页
公之志行也。初娶淑人全义李氏。同知敦宁府事茂林之女。夭而不育。墓在坡州分水院。再娶淑人安东金氏。惕若斋九容之九代孙生员棨之女。以万历癸丑生。以崇祯戊辰归。辛丑三月三十日卒。初葬于果川。明年三月移葬于铁原府宽仁里负乙之原。是年十一月十一日公卒。明年正月合窆焉。此公之媲匹若葬地也。男长即来祥。次至祥生员。女长即九万妻。次适参奉李庭万。来祥有三男二女。男长琢。馀幼。至祥有二男四女皆幼。九万一男鹤鸣。一女适礼宾正赵泰相。李庭万二男寅斗,寅奎。四女适权济经,任守经,尹汇全,郑河瑞。此公之子姓也。金淑人孝于姑以妇道称。顺于君子以妻道称。训于子女以母道称。至若蓄旨之勤。御穷之劳。靡有朝夕。使贫而不至于伤。俭而不至于陋。是又可以家道称也。九万及冠而赘公之门。事公者十五年。宜可以得公之全。而识昧文浅。所述止此。岂足以为效于公也。虽然亦不敢有一字之溢。以负公平日挹逊之教云。铭曰。
于戏舅氏。谦以守志。如甘之嗜。拙以远利。如臭之避。官荣而庳。寿下而止。其为者已。其报者彼。留其馀祉。后人之委。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33H 页
外姑淑人李氏墓表
淑人全义李氏。同知敦宁府事赠户曹判书讳茂林之女。司宪府监察赠吏曹参判讳宝命之孙。殷山县监赠承政院左承旨讳念之曾孙。学生申公得中之外孙。司宪府持平郑公讳脩之配也。以万历辛亥十二月四日生。以丁卯正月归于公。旋避兵江华府。是年二月十四日以痘疾卒于旅舍。葬于坡州分水院李氏先茔之侧负某之原。呜呼。淑人生托荣身之显族。归逢择对之良夫。而踰月而殁未及有育。此实生人之至惨。而幽泉之永痛也。及淑人殁后三十六岁。公下世。卜兆于铁原府宽仁里。而淑人之葬已久矣。嗣子司谏来祥惧致震惊。不敢移祔。又惧岁月益远。稚昧无徵。树石于墓道。女婿原任议政府领议政南九万谨书以表。
外姑墓志铭
淑人荣身是其先。全义之李远绵绵。赫赫太师为鼻祖。近代龟龄判兵部。曾祖讳念监殷山。祖讳宝命监察官。考讳茂林二品居。同知敦宁赠户书。自出平山申得中。族世甲乙高华同。万历辛亥淑人生。丁卯正月成亲迎迎。者是谁乃郑氏。公慎其字脩其讳。郑氏
药泉集第二十六 第 433L 页
三世公与卿。又及夫子蔼贤声。于归阅月避兵难。漂泊海岛婴疾患。宴尔未终遽夭殁。未及有育尤可怛。葬于李宗先垄畔。坡州治南分水院。夫子阐科官持平。哀哉淑人不睹荣。淑人殁后卅六年。夫子卒葬东州阡。岁月既遥难动移。未成祔礼仍托玆。神道虽静地则孤。观者彷徨悲且吁。苟无文字视茫茫。其谁能禁穴坟伤。嗣子来祥官司谏。女婿议政南九万。述此铭章写燔磁。窾其幽堂以瘗之。时崇祯后壬申岁。永期不隳千万世。
 文成翌年。来祥为义州府尹。推赠先公嘉善大夫吏曹参判。淑人从赠贞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