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药泉集第十六 第 x 页
药泉集第十六
墓志铭
墓志铭
药泉集第十六 第 193H 页
右议政申公墓志铭(壬午)
公姓申氏。讳翼相字叔弼号醒斋。高灵人也。丽朝有讳成用。以文科进。官检校军器监。入 本朝大提学讳樯。领议政文忠公讳叔舟。左议政文景公讳用溉。以文章勋德。奕世贵盛。曾祖讳拨。同知中枢府事赠吏曹判书。祖讳应矩。左副承旨赠左赞成。师事牛溪先生。以学行负当世重名。考讳湸。济用监正赠领议政。少承庭训。从事于向里之学。先辈长德期许重甚。妣星州李氏。知中枢府事坰之女。判书忠肃公尚吉之孙。公以崇祯甲戌岁生。庚子升上庠。壬寅阐文科。癸卯甲辰连丁外内艰。丙午拜说书。戊申入翰苑。庚戌移注书兼说书。迁移往来于三职者久之。壬子因升叙拜兵曹佐郎。癸丑出伊川县监。选入玉堂。疏陈国舅金佑明之干预朝政。近宗桢,楠等之交结朝士。王子崇善君之侈广第宅。廷臣皆为公惧。公曰我若职在台谏。可言者奚止此也。甲寅出北道兵马评事。乙卯拜持平,知制教,吏曹佐郎。时朝著一变。党人当路。丙辰春归寓于牙山之金谷。扁所居堂曰六吾。为
公姓申氏。讳翼相字叔弼号醒斋。高灵人也。丽朝有讳成用。以文科进。官检校军器监。入 本朝大提学讳樯。领议政文忠公讳叔舟。左议政文景公讳用溉。以文章勋德。奕世贵盛。曾祖讳拨。同知中枢府事赠吏曹判书。祖讳应矩。左副承旨赠左赞成。师事牛溪先生。以学行负当世重名。考讳湸。济用监正赠领议政。少承庭训。从事于向里之学。先辈长德期许重甚。妣星州李氏。知中枢府事坰之女。判书忠肃公尚吉之孙。公以崇祯甲戌岁生。庚子升上庠。壬寅阐文科。癸卯甲辰连丁外内艰。丙午拜说书。戊申入翰苑。庚戌移注书兼说书。迁移往来于三职者久之。壬子因升叙拜兵曹佐郎。癸丑出伊川县监。选入玉堂。疏陈国舅金佑明之干预朝政。近宗桢,楠等之交结朝士。王子崇善君之侈广第宅。廷臣皆为公惧。公曰我若职在台谏。可言者奚止此也。甲寅出北道兵马评事。乙卯拜持平,知制教,吏曹佐郎。时朝著一变。党人当路。丙辰春归寓于牙山之金谷。扁所居堂曰六吾。为
药泉集第十六 第 193L 页
文而记之。赋诗以见志。凡一为兵郎。三为吏郎。再为献纳兼校书,校理,西学教授。皆不赴。丁巳升司艺。出仁同府使。亦不拜。超授义州府尹。以边倅不敢辞。至则申之以礼义之教。劝之以弓马之艺。补弊起废。政化大行。庚申更化。荐授平安道兵马节度使。台谏以文雅之望。不宜戎阃。请改正不允。呈状得递。领相金公寿恒言于 上曰。昔在 先朝。申某疏论桢,楠。桢等引霍王元轨自比。到今观之。尹鑴交结之迹难掩。申某先见之明始著。不可无嘉奖之道。且其在义州。治绩表著。故拟授阃任。今既递职。所加新资例当还收。宜别有升擢。 上许之。公上疏力辞。有先见之明无愧古人之批。连拜都承旨,大司谏,大司宪,右尹,兵刑工参判,兼副总管,同知义禁府事,司赡寺,观象监提调。其在宪府。论罢赵絅配享 先王庙庭。又除副提学备边司有司堂上。辞不拜。移吏礼参判兼同知春秋馆事。辛酉出全罗道观察使。化民治戎之外。尤以搜访人才为急务。或荐闻于朝。或躬造其庐。壬戌移副提学。未离任。定配人有卢姓者自狱中上变。公一见知其诈。以为京狱连起。不可又以虚躗之言腾闻。惊扰人心。书通相臣。俾得善处。相臣以不即启闻
药泉集第十六 第 194H 页
请罢。台谏继请拿不许。事之初发。人皆咎公不上闻。及按验无实。始服公得体。叙除大司成,副提学,大司宪。荐授平安道观察使。一以治义州者治之。设营舍于永崇殿旧址。以待不虞。作训辞二十馀条。颁示民间。庶几政化之有成。适婴奇疾辞递。时朝家有复设废四郡之议。公因民情状闻还寝。还朝拜户曹参判。仍历旧践。且兼同知成均馆事,宗簿寺提调等职。或有既递而还除再三者。公雅性恬退。不乐荣途。且忧时事非力可及。每有除命。逡巡逊避。至于筹司堂上,泮馆,玉署之长。自谦以无才学。终不一拜。间出京畿观察使。戊辰秩满。拜同知中枢府事,奉常寺提调。荐授江华留守。己巳春。时事又大变辞递。及 坤殿之逊于私第也。以军衔入参庭请。翌晓拟上一疏。袖草诣阙。则有陈疏者论以逆律之命。泣曰抱疾之人。生世支离。遽见千古所无之变。岂可复有意于斯世乎。即出国门。彷徨田野。冬拜礼曹参判。差赴燕使。力辞不许。都承旨柳命贤以不欲立朝请罪。置对削职。辛未侨居于南阳之新里。癸酉移卜于广州之静林。为终焉计。甲戌 中壸复位。首被宠擢。拜工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承文院,尚衣院,典医监提调,知经筵事,
药泉集第十六 第 194L 页
备局堂上,册礼都监堂上。移右参赞。差教命文书写官。既写进。有赐马之命。六月还归静林旧居。七月升判义禁府事。四疏固辞。大臣以鞫狱迁延。请令政院分付禁府郎厅。催促上途。到城外又三疏辞不许。不得已出谢。兼缮工监提调。拜礼曹判书。乙亥入于枚卜。仍拜吏曹判书。人不敢干以私。二月进拜右议政社稷署都提调。夏以旱请对。多所陈戒。且以户曹出累千金买崔淑仪家为言。 上答之以留心焉。继上疏历陈 君德时政之阙失。且曰前者罪人之疏决。近于塞责。请更令庙堂三司会议。 上纳之。有一则爱君二则忧国之教。及以疏决再会。三司诸臣皆以为不可。纷然引避不赴会。公引咎辞职。 上命递台臣之先避起闹者。时九万忝首相。入前席论疏决事。偶引光海时事。 上以比拟失伦。颇示不安之色。应教金镇圭疏攻至深。公陈疏辨之。又于登对。力论其是非。 上纳之。一日 上命临昌君焜,前应教金镇圭。图画 内殿影帧。政院三司交章力争不能得。公疏陈其不可。事遂寝。又以年凶请停 谒陵从之。请减尚方之贸易燕京许之。十月以身病上长单。 上于代草之外。亲制手批。遣承旨传谕者再三。单上七
药泉集第十六 第 195H 页
十五度不允。又连上八疏不许。黾勉出仕。丙子五月。春宫私亲墓有巫蛊事。 天怒遽震。亲鞫阙庭。杖毙者多。公上劄略曰。以千乘之尊。临鞫一隶之贱。甚非所以尊主威而养圣德。愿 殿下明于狱官。不亲有司之事。以尊国家之大体。批曰劄中所陈。予当留心。六月拜御营都提调。时巫蛊贼犹未得主名。购捕甚急。有告以张家奴者。设鞫按问。势将蔓延。实有难言之虑。时九万与左相柳公尚运及公入对。陈不可穷治之意。 上深然之。命解散其事。于是馆学儒生等疏斥按狱大臣。 上命疏头停举。三公待命金吾门。上遣史官谕以勿待罪。翌日并出城外。而公则住东郊。 上遣承旨敦谕。使之还入视事。其略曰今玆凶逆。国人共愤。卿等亦岂不欲明覈正法。第见罪人供辞。深长之虑。已先萌于予心。卿之一言。果为相符。其所处分。不得不如是。章甫之徒不识深意之所在。张皇侵攻。无非情外之言。思之至此。不觉寒心。公不敢承命。又命承宣往谕。有今玆处决鞫狱。意实有在。予之心即卿等之心之教。儒生李显命疏又发。语益危逼。公使府史赍纳信符于政院。留疏复归静林。承旨随往。书启者四。公自陈疏者二。 上教有曰。一自卿
药泉集第十六 第 195L 页
等之去国。郁郁思想。未尝暂安。乃于昨夜之梦。见卿等之来思。欣喜之极。握手流涕。觉来一倍缺然。信乎元首股肱。一体相须。而诚之所存。至发于梦寐也。公之辞疏曰前后 圣谕。何莫非微分之不可堪。而自闻梦中流涕之教。心魂俱丧。求死不得。久之 上知不可强迫。有本职勉副之命。递付西枢。公先送偕来承旨。将欲俟病间趋朝。修撰李健命疏继起。公又陈疏引咎。批曰儒臣之疏。意在倾轧。不料世道之至此。且命遣史官传谕。与之偕来。及三司请对。更起狱事。诸囚伏法。公又疏待罪。以别无所嫌答之。且有秋风乡园想多龃龉之教。台官申銋以三公并出而柳公先入为罪。疏语极狼藉。公又疏略曰。显命之为言。自有疏章以来所未闻。而人或以儒疏目之。若使穷源之论复作于他日。则必成无限厉阶。又曰臣与两相同事同罪。既不能如南九万之远遁。则宜与柳尚运同其去就。更俟一两日就途之意。及于近侍书启。銋乃以先入为尚运求罪。挤之犹恐不深。诚不料人心之危险至于此极。批曰申銋之疏。专出于挟杂私耶。至于李显命之侮弄君父。可胜痛哉。仍又召旨频繁。勤恳益切。不得已到城外。陈情辞免。优批不许。丁丑
药泉集第十六 第 196H 页
三月 王世子册封奏请使。不得请而还被罪。将差代往之人。公自请行不许。十一月二日宿患复𠙆。 上命太医看病。遣中涓问疾。三日己卯讣闻。下备忘记曰国家不幸。新丧元老。震悼之怀。曷可云谕。礼葬令该曹举行。禄俸限三年仍给。以表予意。其他隐卒崇终之典并如例。夫人咸阳朴氏。府使㯙之女。载其德行别有志。以是年九月先卒。戊寅正月三日。合窆于阳川治南天神里负酉之原。男长潚教官。次济。先公殁。女长适县监韩世箕。次适县监李汉宗。潚有二男。长进士义集。次喜集。韩世箕三男震朝,恒朝,颐朝。李汉宗五男徽,敦,敏。馀幼。余与公少未有里闬之旧。长未有笔研之交。然而向往风期。固未尝已已。乃于甲戌改纪之初。会谳于王府。接武于鼎席。观其仪度则温粹而峻整。听其言议则雍容而坚确。不觉饮醇而自醉。方期协心于惊波之操舟。并力于险坂之推车。以尽夫交修相济之道。以臻夫同寅共贞之休。事变错出。论议激发。不但一时訾謷之纷纭。至今为梗。将及于胥溺之地。而公又已厌世矣。天实为之。谓之何哉。仍念丙子夏事。公与我实同之。今于纪公之遗德。若嫌其与已相干。不敢深明其所以然。则公之心
药泉集第十六 第 196L 页
事。无亦有受黮闇者乎。昔梁之大通。有发埋墓之蜡鹅。徐勉固请。不穷其事。唐之贞元。有告郜国之厌祷。李泌苦谏。感回君心。古之大臣忘身而殉国者。本自如此。岂非后世之明鉴至戒耶。今读公论李显命疏语。不胜其三复而慨叹焉。至若公奉先之诚。敦族之懿。处己之方。应物之制。忧时恳切之忠。持论宽平之德。好恶无偏之公。辞受不苟之节。敛退介石之志。萧閒出尘之想。疏章诗律之达于辞。草隶篆籀之游于艺。则相国柳公以公之生平执友。状之甚悉。后之考信。将于是乎在。铭曰。
惟公之先。远有代序。父子文衡。祖孙相府。延延五世。位不满德。积累既多。是生相国。初年一疏。直声振朝。后也益验。 天褒孔昭。二十馀载。朝著屡易。公能自靖。进退可则。皋乎大拜。仓生系望。陈忠献规。日见赞襄。事发匪意。迸乎郊甸。众口哓哓。不可与辨。惟公素心。 圣明是烛。一札十行。丁宁恳恻。许辞黄阁。招还赤舄。犹希宿德。坐镇雅俗。胡不百年。以幸斯时。逝者之安。存者之悲。眷彼阳原。衣履攸托。作诗措幽。永俟无极。
刑曹判书李公墓志铭(癸未)
惟公之先。远有代序。父子文衡。祖孙相府。延延五世。位不满德。积累既多。是生相国。初年一疏。直声振朝。后也益验。 天褒孔昭。二十馀载。朝著屡易。公能自靖。进退可则。皋乎大拜。仓生系望。陈忠献规。日见赞襄。事发匪意。迸乎郊甸。众口哓哓。不可与辨。惟公素心。 圣明是烛。一札十行。丁宁恳恻。许辞黄阁。招还赤舄。犹希宿德。坐镇雅俗。胡不百年。以幸斯时。逝者之安。存者之悲。眷彼阳原。衣履攸托。作诗措幽。永俟无极。
刑曹判书李公墓志铭(癸未)
药泉集第十六 第 197H 页
公讳奎龄字文瑞。姓李氏。韩山君牧隐先生讳穑之十一代孙。名德相承。至祖考吏曹判书赠领议政忠贞公讳显英。又大显。考佥知中枢府事赠吏曹判书讳徽祚。妣赠贞夫人广州李氏。郡守斗瞻之女。以天启乙丑生公。在幼容仪端秀。稍长文艺已成。为诸长者所称许。中甲午生进两试。除自如察访。升掌乐直长,典狱主簿。迁引仪兼参军,刑曹佐郎。庚子出交河县监。适当方田之役。升降其等。一视膏瘠。主事者督责将黜之。终不易。交民至今赖之。壬寅阐文科。兼春秋馆记事官。癸卯解归。甲辰拜持平。时咸镜监司徐必远与宋相国时烈相争。语多忿懥。公欲劾必远。未及发。因引嫌启及之。特补北青判官。未几召以直讲。丁未再拜正言。时 上以中批。擢张善澄兵曹参判。台臣驳论。批辞严切。公疏陈外戚不宜特除。言路不可摧折。疏入十馀日后始下。递公职而亦寝前命。自此三数年间。连在玉堂。献替居多。以为讲筵久废。宜数引接于卧内。奢侈成风。宜先示俭于宫禁。又请循舆情。跻祔 神德后于太庙。请优耆旧。赐领中枢李景奭几杖。 上皆优容而允许之。间拜弼善,执义,司谏,司成,宗簿,掌乐诸正。庚戌出安东府使。辛亥大饥
药泉集第十六 第 197L 页
设赈。民多增口而冒食。掌事者请抄汰。公曰抄汰之害。穷饿者或死。冒食之弊。官受其欺而已。遂并馈之。以此全活者多。时有朝令使郡邑各救其民。勿受流丐。公曰颠连者皆国民也。何分彼此。遂并赈之。以此境无道莩。御史道臣褒闻继上。宠赐表里。冬召以校理。旋命仍任。壬子更申前召。癸丑以宪职劄陈七事曰。立志必笃。求治必诚。开讲筵。启言路。慎辞气。严宫禁。省冗兵。夏擢拜承旨。间拜兵曹参知,户曹参议。先是 仁宣后丧。 慈懿殿服制。礼官定以大功。至是人有疏讦激 上怒者。命朝廷会议宾厅。大臣以下仍执前说。 上盛怒贬首相。公以同议引罪出城外。八月 显庙升遐。 今上嗣服。公不得已入城奉职。而再除大谏不拜。乙卯丁大夫人忧。既吉。除青松府使不赴。戊午复除竹山。黾勉赴任。不期月。有赫赫声。邑人镵厓颂德期无甐者十馀所。邻邑宰有问公而效之者。其邑亦治。其邑人曰我宰之善。亦公之力也。为公并树碑于其境。朝廷命增公秩。台臣尼之。庚申庙堂荐移水原。其治如竹。知旧长者之在远者。亦送书贺其政声之流闻。冬入吏曹参议。崔宽之按海西也。黜二守。皆有力于朝而无治能者也。人称其不畏
药泉集第十六 第 198H 页
彊御。公举以拟谏长。亚铨难之。即被黜者之弟也。公曰公于此得无嫌乎。卒拟之。辛酉遭判书公忧。制除。更入铨曹。甲子升秩。观察京畿。拜吏曹参判辞罢。俄起观察岭南。行部至安东。耄倪夹路拥马曰。公昔活我。又来哺我矣。丙寅差燕行副价。入为左尹,大司宪户曹参判。及戒路。行李萧然。唯衣被而已。彼中例赠金留湾府。帛散傔从。无一毫污橐。还拜都宪,知申。皆以奉使无劳自劾递。丁卯复入铨地。时副提学崔锡鼎因疏辨前大司宪尹拯之见诬坐罢。及叙。公首拟西铨。诋之者纷然。公曰畏罪趣时。我不为也。自列见罢。戊辰李相公尚真言尹拯不当削逸。退又劄论。 上下教切责。公以大谏陈疏极谏。 上为之还收批旨。又论嬖幸之筑堰海西者。以都宪论大臣之奉 影帧南行。供具过丰。请推考两道方伯。吏曹判书朴世采承召入朝。言近宗杭宠遇之偏。 上震怒。命究覈造言之人。时余在相职。与吕右相圣齐。请对论救。上益怒。并命栫棘北塞。公率诸僚伏閤争之不得。又入对极言不纳。递拜知申。因冬雷陈戒。复言两臣事不许。时后宫母乘轿入阙。持平李益寿,李彦纪等捕治其仆从。 上盛怒杖杀宪吏。递两持平。廷臣论谏
药泉集第十六 第 198L 页
者多。 上意犹未舍然。公以都宪。疏曰向日之举。古今所未闻。 殿下既示悔悟。固当褒赏。而尚靳恩点。臣恐 殿下终不能取信于臣民。 上优批嘉纳。递拜右尹。坐微事罢。既叙见时事将非。退于郊外。未几群不逞得志。公寓居龙山。杜门屏迹。有除命辄辞。庚午除铁原府使。辞不获勉赴。壬申解归。侨居杨州。甲戌 上尽逐用事者。召还旧人。特除公都宪。 壸仪既复。将论己巳诸臣从臾之罪。时当舆情愤郁之久。争欲置之极典。公独曰律以诛心则固死有馀罪。然顺旨与请废差殊。今若置此等于死则何以加法于请废者乎。于是启窜其尤重者十馀人而止。兼 世子左副宾客。充特进官。升刑曹判书兼都总府都总管。入耆老所。引年乞休。优批不许。递授知枢。复拜都宪。属微疾八月十五日易箦。讣闻辍庆寿节贺乐。停朝市。吊赙祭如例。 世子遣宫官致吊。是年十月葬于骊州治北梧里谷先兆之次。前夫人高灵申氏。寺正赠领议政湸之女。奉尊章能使安其养。事君子能使忘其家。生先公三岁。卒先公二十九岁。初葬于长湍。乙亥移祔公墓之左。一男明恒判官。有才行。居公忧甫阕而殁。二女适进士俞德基,县监张梡。后夫人
药泉集第十六 第 199H 页
尚州黄氏。府使埏之女。一男进士明彦。一女适朴弼健。内外孙若而人。公禀性温文乐易。制行谦恭谨饬。其孝父母友昆弟。固无间然。有庶母性颇乖。而感公德。为之服丧三年。以轻推之。重可知也。在朝廷恂恂若无能者。至于是非之辨。利义之分。确然自守。无所鲠避。其佐天曹与长柏府时事。可睹其一二也。恬静安重。简于交游。虽历扬清华。位跻卿月。而既不藉汲引。又不染朋比。虽朝著屡易。进退靡常。而既不罹文网。又不玷公议。得失荣辱。皆不失其道。虽工于诃诋者。亦无所容喙。乃若治理循良。比绩召,杜。是公馀事。慎取与砺廉操。实亦人所共许。比德于玉。可谓表里完好。无可指者矣。公于余有中表之谊。而长于余四岁。居止又近。幼少长老。未尝不相周旋。而丙寅燕行。余忝上价。幸不辱命。唯公是赖。甲戌首夏。又与同承起废之召。将伯之助。亦唯公是望。不数月而公则逝矣。后死之恸。宁穷已。今进士君以瘗幽之文属余。余于此其何敢辞。铭曰。
布武亨衢。三十年踰。泊然寒儒。世变既亟。阅历且备。超然无累。夫人不作。作则斯获。不可选择。出入近侍。从容讽议。补拾阙遗。当官自树。不茹不吐。孰敢怨恶。
布武亨衢。三十年踰。泊然寒儒。世变既亟。阅历且备。超然无累。夫人不作。作则斯获。不可选择。出入近侍。从容讽议。补拾阙遗。当官自树。不茹不吐。孰敢怨恶。
药泉集第十六 第 199L 页
分符按节。惠洽民物。麦岐棠茇。晚际峻擢。乃以老告。天夺又速。观公本末。用虽未讫。德则无觖。屈伸随时。危逊得宜。可则可规。我作铭章。瘗于幽堂。万世之长。
右承旨赵公墓志铭(乙酉)
赵氏自高丽判院事岑籍杨州。入 我朝有文刚公末生。长本兵典文衡。号称名臣。季子瑾江原道观察使。观察之孙无疆。尚 成宗大王第七女淑惠翁主。封汉川尉。子连孙赠吏曹判书。以文刚之次子中军司直瓒之五世孙讳揽为后。赠左赞成。子知敦宁府事讳存性。赠领议政谥昭敏。子讳昌远。从门庇典州郡。声绩蔚然。擢授军资监正。及季女 庄烈后正位中壸。自都正进领敦宁府事汉原府院君。卒谥惠穆。配完山府夫人崔氏。大司谏铁坚之女。有一子曰讳胤锡字伯承。以万历乙卯岁生。自少谨饬端好。稍长问礼于慎独斋金先生。专意向里之学。及惠穆公为国舅。劝赴公车。壬午中生进两试。癸未拜洗马。丙戌遭惠穆公忧。既吉拜冰库别检。 孝庙临御。特拜汉城参军。庚寅历归厚别提,刑户曹佐郎。出阳城县监。时北使相属。两月五至。迎送供顿之具。皆出官备。无及于民者。时府夫人以日起居 东朝。不能从子之
右承旨赵公墓志铭(乙酉)
赵氏自高丽判院事岑籍杨州。入 我朝有文刚公末生。长本兵典文衡。号称名臣。季子瑾江原道观察使。观察之孙无疆。尚 成宗大王第七女淑惠翁主。封汉川尉。子连孙赠吏曹判书。以文刚之次子中军司直瓒之五世孙讳揽为后。赠左赞成。子知敦宁府事讳存性。赠领议政谥昭敏。子讳昌远。从门庇典州郡。声绩蔚然。擢授军资监正。及季女 庄烈后正位中壸。自都正进领敦宁府事汉原府院君。卒谥惠穆。配完山府夫人崔氏。大司谏铁坚之女。有一子曰讳胤锡字伯承。以万历乙卯岁生。自少谨饬端好。稍长问礼于慎独斋金先生。专意向里之学。及惠穆公为国舅。劝赴公车。壬午中生进两试。癸未拜洗马。丙戌遭惠穆公忧。既吉拜冰库别检。 孝庙临御。特拜汉城参军。庚寅历归厚别提,刑户曹佐郎。出阳城县监。时北使相属。两月五至。迎送供顿之具。皆出官备。无及于民者。时府夫人以日起居 东朝。不能从子之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0H 页
官。 孝庙念侍侧无人。内除工曹正郎。莅县未半岁。遗惠洽民。有去思碑。自工曹迭为郎刑户间。迁司宰掌乐佥正。丙申秋登别试乙科第一名。时 孝庙为东朝营殿宇。功费稍广。公对策中引露台惜金虒祁不时等语。及拆号。 上曰赵某以 东朝至亲。亦有是语耶。自是践文籍。宪府则持平,掌令。谏院则正言献纳。讲院则文学。泮馆则直讲,司艺。己亥入玉堂。修撰,校理。公自以地嫌不欲处显涂。于三司多不仕。仕亦不久。差 宁陵都厅。例加通政阶。拜承旨。自同副转右副。辛丑以 山陵石物有隙。还收赏资。为尚衣院正。居数月复擢承旨。递转户礼曹参议,判决事。癸卯还入银台。俄得疾阽危。 上遣医赍药诊视。日赐御馔。冬丁府夫人忧。年衰病沈。克谨持服。见者悯之。甲辰六月十五日罢奠。退卧不起。八月窆于杨州金村先兆之次。后以形家言再移阡。壬午岁始定窆于金村旧山之内惠穆公墓隔冈之原。前配达城徐氏之葬。同山而异兆。后配安东金氏。初离而后祔。余于公。门户有孤寒高显之殊。年齿亦差后。在儒冠未尝有一日之雅。及庭对忝同榜。相周旋七八年。备得公为人。性度温雅。仪观重厚。言无过情。动不踰节。行己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0L 页
谦以恭。接物平以和。蔼然有慈良岂弟之风。此固公得之于天赋者然。师资之益。亦不可诬矣。记昔己亥秋。余与公伴直玉堂。清宵燕语。及于行己之方。公曰余以戚联宫禁。屡经忧畏。退不敢永辞京辇。藏修于山林。进不敢自立名声。颉䪲于贵游。虽以家传遗绪。应举觅官。至于台端馆职。非我所当处。论议臧否。非我所当为。傥来清华。殊非所望。唯当逊避挹损。自靖吾身而已。如子之年富气锐。发轫长道者。岂不笑余之低孱乎。余于其时见识虽短。亦服其言之为长者。窃比诸窦长君矣。后乃夷考公所以处己。中宵一言。实其律令。可谓匪苟言之。亦允蹈之者也。公之下世。于今四十馀年。余独支离不死。阅历世故。益觉公贤非人所及。设令公无所嫌碍。得自奋发。大为轻重于朝廷。然其深见服于人心。则必不若处公之地。为公之为之为懿。才猷之不尽展于当世。又何恨也。且公之胤泰相。委禽吾门。仍得公平昔尤详。孝亲敬长。睦族亲友。在公虽常节。亦多有出于人者。土田臧获。不增于先业。被服饮食。无异于素士。此皆得近 日月之际者所稀有。公之恬静自守。可见于身后者又如此。初配佥知景霦之女。判中枢渻之孙。有二女。郡守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1H 页
具文洙,士人沈机妻。继配府使寿仁之女。参判光炫之孙。右议政仙源尚容之曾孙。有一男三女。男即泰相。礼宾寺正。女持平李彦著,士人尹义教,进士李兴朝妻。泰相以再从兄参议泰东之子明彬为后。义禁府都事。子长荣先。次幼。公之既殁。泰相亦早夭。金夫人泣谓泰东曰。赵氏三世。唯二未亡人。拘尔一幼儿。凡我家小大。唯望尔经纪。我君子志慕古人。才出今人。而中身弃世。德美将无闻于后。尔其图之。泰东泣受命。状公之行。将乞言于素知公者。以图不朽。未几夫人卒。明彬不幸又不淑。泰东以夫人遗意。请余幽堂之志。余于此何忍辞诸。公之大略。余既叙之如右。若又言其内治。徐夫人下世已久。遗声远矣。金夫人则以姻好之故。梱范犹有闻。且参议君别有夫人之状可据。夫人以天启乙丑岁生。以乙酉归。以周甲后戊寅卒。夫人之初入公门也。惠穆公暨府夫人在堂。族大而贵。内外之党。咸以为归。 庄烈后朝夕省问。中贵人往来交道。且有未归者二女。夫人左右奉承。咸尽其诚。夙宵应接。皆适其宜。恩意周遍。下逮婢使。无不得其欢心。府夫人尝曰吾见宗族家妇女多矣。未见有如吾妇贤者。及丧所天。且失干蛊。含痛茹毒。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1L 页
不欲一日生。唯以宗祀为重。黾勉勤苦。训敕嗣孙。操持门户几三十年。至今旧业无隳。烝尝不替者。皆夫人之力也。此虽夫人生长礼法之家。承教有素。而然亦岂非公以身刑家之效耶。铭曰。
汉世后族。曰有观津。王孙自喜。不如长君。长君退让。良史所云。能令君德。无私无偏。玆为报国。岂但保身。休哉我公。与匹后先。虽云才屈。才莫此伸。虽云名郁。名莫此贤。我作斯铭。备史阙文。
礼曹参判金公墓志铭
盘皋金公讳始振字伯玉。新罗敬顺王之后。自丽及本朝。轩冕蝉嫣。高祖讳万钧。大司宪赠领议政。曾祖讳庆元。忠清兵马节度使。祖讳守仁。以节度公弟左议政讳命元之第二子。为后于节度公。官别提。赠左承旨。考讳南献。蚤卒未及仕。赠吏曹参判。妣安东权氏。舍人盺女。公以万历戊午岁生。二十七登文科。选槐院荐翰苑兼说书。升典籍。拜持平,正言,兵曹佐郎。为王母养出稷山县监。递复旧践。以御史廉察庆尚左道。出京畿都事。入玉堂。参修 仁庙实录。辟守御从事。出南阳县监。入拜校理,献纳,兼实录都厅,选知制教。因论事或递或罢。久之除直讲,司艺。以推刷御
汉世后族。曰有观津。王孙自喜。不如长君。长君退让。良史所云。能令君德。无私无偏。玆为报国。岂但保身。休哉我公。与匹后先。虽云才屈。才莫此伸。虽云名郁。名莫此贤。我作斯铭。备史阙文。
礼曹参判金公墓志铭
盘皋金公讳始振字伯玉。新罗敬顺王之后。自丽及本朝。轩冕蝉嫣。高祖讳万钧。大司宪赠领议政。曾祖讳庆元。忠清兵马节度使。祖讳守仁。以节度公弟左议政讳命元之第二子。为后于节度公。官别提。赠左承旨。考讳南献。蚤卒未及仕。赠吏曹参判。妣安东权氏。舍人盺女。公以万历戊午岁生。二十七登文科。选槐院荐翰苑兼说书。升典籍。拜持平,正言,兵曹佐郎。为王母养出稷山县监。递复旧践。以御史廉察庆尚左道。出京畿都事。入玉堂。参修 仁庙实录。辟守御从事。出南阳县监。入拜校理,献纳,兼实录都厅,选知制教。因论事或递或罢。久之除直讲,司艺。以推刷御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2H 页
史主岭南左道。以右御史病兼管。移司䆃正。丁王母忧。制毕。历三司亚长,政府郎,尚衣正。以微嫌罢。擢拜全南观察使。特简也。秩满拜承旨。自同副至左。兵曹参知参议,京畿右道均田使,户曹参议,大司谏,判决事,广州府尹,忠清观察使。当 驾幸温泉。事出仓卒。百为整办。褒进阶。还拜刑曹参判兼副总管。移礼曹。使燕复命。兼备局有司提调。玉堂劄劾不许。辞递。顷之以左尹入侍。特命复任备局管疏决。兼同知义禁府事。出水原府使。未久病归。丁未四月十六日。卒于京第。六月葬木川县杏岩里之原。夫人坡平尹氏。进士增女。后公十一年卒。葬祔公左。有女无男。以弟正字公益振少子亮臣为后。女闵黯妻。亮臣有文行。居公丧毁夭。男宗衍。镇川县监。男得大,锡大。女郑锡远。闵黯男章道。女适正言吴尚游。公聪明敏悟。有不可及之天资。刚果迈往。有不可挠之特操。故发轫伊始。誉望蔼蔚。英俊之并游者。无不让一头地。公亦自重。其抱负期于匡 君违而矫俗弊。尤以党论兴行于世。好则不知其恶。恶则不知其美。滔滔者皆是。为痛恨冀欲一反其风习。此公平素立心持论之大致也。故其在言地。论大君外室之官缮。金相国堉讥斥慎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2L 页
独斋金公。刑曹判书郑世规因传教改律。尹顺之不合文衡。尹善道贪淫纵恣。大司谏睦行善迎合 上意。副提学慎天翊浮游诙诡。吏曹判书蔡裕后冒严旨出仕。大司宪洪命夏偏护酷吏。斯皆人所难言。 上所厌闻。以此始则靳点于三司吏郎。中则教政曹勿注拟。终则贴名以黄签。然及其自罢散超方面。虽因诸臣尉荐。 上教乃曰苟非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是知 上意深知公而久抑公。所以为霜雪之教也。公在湖南。以金沟县令尹舜举,郑瀁不任职连黜之。二人者皆有廉名时誉。拟用为南台。郑又是公素交。以此议公者已多。及在湖西。宋时焘为道内邑宰。有挟杀人。三请加刑。欲掩其迹。公觉其状。启罢之。以此谤益腾。且公于丙丁避兵时。寓居怀德。与宋相国时烈情分颇厚。及相国入朝。亦力为推挽。自礼讼为世大禁。少有厓异。辄被锢废。公心不平之。屡形于色辞。每以东汉之陈寔,郭泰。己卯之柳云,李思钧自待。以此不悦公者。或以徼后报讥之。公笑曰吾岂若居士然。吃苦今世。求福来生耶。以此平日知旧则从以排摈之。见左时议者则无不倾向于公。引以为重。公亦不以必绝之为屑也。此公所以苦为流辈所亵。甚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3H 页
至见劾于筹司。以拔俗之志颖脱之才。不得展于当世。反居中下人之下者也。然朝廷凡有职事之难办。未尝不求公而委公。推刷之政号神明。均田之役称公平。此其一斑之可见者也。其在藩臬断狱讼。不但用律令常例。多引春秋传。以经义决之。人服公学殖之有素。其莅水原。孽俘李一善之同产居境内。倚依横恣。或潜漏国事。公招至前。即断头以徇。在坐者曰宜先上闻。公曰如有他端。我自当之。不可及朝廷。于是瞻聆震詟。后一善来。亦不敢问。公蚤孤。自能刻意于学。无书不读。且见解绝人。虽诸家小数。靡不穷极其源委。透彻乃已。所著诗文。警绝有意致。尤长于劄启判牒等公家文字。平居不营产业。所守先庐。内仅容膝。外无门屏。厅事前数椽雨朽。子弟请改葺。公曰物未有先人弊者。汝辈居此室。见此椽落地亦幸矣。世或谓公于世运休咎。多所前知。有奇中于身后者。然余于公。周旋久矣。今日雨明日风。亦未尝得一言。岂以余惛不足以与闻故耶。余与公居止连巷。先人长公七岁。余少公十一岁。纪群之交。公实许焉。公之诲余固多。若余之规公。亦时有之。然公未尝以言或异同。有所疏昵。余以此知生平慕公。而后挤之者。是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3L 页
人负公。非公负人也。铭曰。
古之君子。必同而异。今之君子。惟同而已。古之任人。必先才具。今之任人。惟以好恶。睽孤于上。遇雨疑亡。浚恒于下。终不可亨。莫邪为钝。铅刀为利。秪系其时。不系其器。时虽在人。亦命在天。天之难谌。从古以然。往无可尤。今何足咨。尚有来者。徵此铭诗。
领议政忠贞吴公墓志铭(戊子)
粤我 仁祖大王中兴之际。寔在余所闻与所见之世。历数其时廊庙诸公。立节昏朝则尹海昌。建功邦家则金升平。儒雅宿望则申象村。文章国华则李月沙。至若我楸滩先生吴公。不可以一事名。不可以一能称。故归之以德行之目。其蕴于内者。温乎若良玉。蔼乎若春煦。其符于外者。步武周旋之可则。辞令声气之可乐。自然为中外所悦服而颙昂。类非一时诸公所可比云。公生平以谦卑自牧。故其终也。命后人勿请谥勿树碑。此自公言之则是也。自后死者言之。终有不可阙者。是以清阴金文正公既有铭在石矣。同春堂宋文正公亦请于朝。不待家状而赐谥忠贞矣。公之孙道一。又以为志幽之文。不可独已。乃属笔于余。辞不敢不获。今道一遽殁矣。公之玄孙命峻,命
古之君子。必同而异。今之君子。惟同而已。古之任人。必先才具。今之任人。惟以好恶。睽孤于上。遇雨疑亡。浚恒于下。终不可亨。莫邪为钝。铅刀为利。秪系其时。不系其器。时虽在人。亦命在天。天之难谌。从古以然。往无可尤。今何足咨。尚有来者。徵此铭诗。
领议政忠贞吴公墓志铭(戊子)
粤我 仁祖大王中兴之际。寔在余所闻与所见之世。历数其时廊庙诸公。立节昏朝则尹海昌。建功邦家则金升平。儒雅宿望则申象村。文章国华则李月沙。至若我楸滩先生吴公。不可以一事名。不可以一能称。故归之以德行之目。其蕴于内者。温乎若良玉。蔼乎若春煦。其符于外者。步武周旋之可则。辞令声气之可乐。自然为中外所悦服而颙昂。类非一时诸公所可比云。公生平以谦卑自牧。故其终也。命后人勿请谥勿树碑。此自公言之则是也。自后死者言之。终有不可阙者。是以清阴金文正公既有铭在石矣。同春堂宋文正公亦请于朝。不待家状而赐谥忠贞矣。公之孙道一。又以为志幽之文。不可独已。乃属笔于余。辞不敢不获。今道一遽殁矣。公之玄孙命峻,命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4H 页
恒。又继请不已。余之不敏于辞久矣。重有感于存亡之际也。噫。余何知。唯窃取两文正公所慕望称道之意。识公之始终焉。公讳允谦字汝益。降以嘉靖己未。自在髫龄。有老成之名。先辈大人之见者。莫不以他日名世醇儒期之。既冠有志于为己之学。游于牛溪成先生之门。时及门之英才众矣。先生最重公言行端重。称之曰乱邦可居。以此凡孝弟忠信之本。仁爱公平之道。王伯义利之辨。得与闻而常致意焉。壬午登上庠。授 英陵参奉。递授 奉先殿参奉。壬辰之难。郑相公澈体察两湖。辟为从事。俄授典设别检。递授侍直副率卫率。用大臣荐。出平康县监。丁酉登文科。监司署兼从事。递授文学,副修撰,吏曹佐郎,选知制教。升副校理。时成先生为党人所诬。公以门人自劾。递授直讲。出镜城判官。递授典籍。用荐出安州牧使。以亲老递。归受巡按北道之命。还授司䆃正。移左通礼。以南忧特拜东莱府使。疏乞归养。入户曹参议。移同副承旨。又以师诬辞不许。序升右副。特除忠清道观察使。大臣请留升左副。郑仁弘毁诋晦,退两先生。公极陈其诬贤丑正之罪。忤旨递差宣惠厅副提调。出江原道观察使。还佥枢。为养出广州牧使。递授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4L 页
分承旨。差日本回答使。复命升嘉善阶。废 母后议发。公严辞献议。不赴庭请。台谏请远窜。待命二年未决。时 神光二帝继陟。 章宗即位。当送进贺使。光海命台谏停启。超二资借议政衔以送。汎海舟几覆。船人皆束手。公取笔题诗于船窗。晏然如常度。定力之可见于临危者如此。还未入京。 仁祖改玉。收用旧德。拜大司宪兼同知经筵春秋 元子辅养官。递拜右参赞知义禁府事。拜吏曹判书。以鞫狱劳加正宪。贼适称兵。扈驾公州。还进崇政。病解铨任。拜知敦宁府事兼 世子右宾客。拜刑曹判书。 世子加元服。进崇禄拜礼曹判书。再掌铨。递拜知枢。俄登右议政。丁卯虏变。陪 两殿入江都。还升左议政兼 世子傅。升领议政。时 章陵追崇议发。公以议不合。递拜领敦宁府事。乞暇省墓。仍乞解职不许。以 仁穆后疾大渐还朝。 山陵事毕。乞浴椒井。更乞骸不许。复拜左议政。力辞不得请。不得已入谢。会 穆惠两陵因雷雨崩陁。或传震变。公承命往审。还启雨也。非震也。言者或咎以讳灾。 上以无谓罪言者。公出江上。上劄救言者。自乞解职。章三十上不许。不得已入城。遭 仁烈后丧。受总护之命。劳悴疾𠙆。丙子正月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5H 页
十九日。考终于第。讣闻 上震悼。辍朝三日。中使护丧。吊祭庀葬如礼。 王世子时居倚庐。不得临吊。而赐所尝服衣三袭以襚之。异数也。公系海州。高丽军器监讳仁裕之后。十二世有石城县监赠吏曹判书讳玉贞。是生司宪监察赠左赞成讳景闵。是生缮工监役赠领议政讳希文。是公三世。妣延安李氏。文康公石亨之后。文川郡守廷秀之女。配庆州李氏。高丽益斋齐贤之后。佥正应华之女。有二男二女。男长达天典签。次达周县令。女长适郑斗望。次适观察使具凤瑞。侧室三男达朝,达远,达士。达天有三男。长道宗监察。次道隆。次道一。兵曹判书大提学。道宗无子。道隆有三男遂良,遂显,遂光。遂显后道宗。道一四男遂元生员,遂郁,遂烨,遂采进士。遂良有四男命峻参议,命恒校理,命新,命集。自出庶孙不悉记。公生禀既异。操履有素。蚤承师训。学有渊源。践历中外。专对南北。晚岁遭遇。位极元辅。其言行事业。昭在人耳目者多矣。今举其槩。出宰四邑。皆有异绩。御史道臣交章褒启。宠锡频繁。或于一莅而再三及。及解归。皆有去思碑。或铸铜铁为之。以期不泐。其在平康。郑寒冈逑为方伯。以簿书事将加责罚。及见公懑然心服曰。金玉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5L 页
君子也。我若不见其人。几乎失矣。与之论学。益加敬礼。李相国恒福建议将送北路巡按御史。本道士人以公镜城之绩。疏陈于朝。称其公平廉直。故举公差遣。行到镜城。老幼恋德。出迓于境。为之流涕。其在安州。适值 宣庙奉讳。辽东差官以致祭出来。一路守宰皆脱衰待之。公独曰差官异诏使。衰不可脱。差官发怒径去。后朝廷行文列邑。使以安州为式。脱衰者皆惭。差官之归。亦摧谢而去。其在东莱。蠲道内倭供一半。而用度有馀。商贾纳税。尽付边将。使整治舟师。不但一府被惠。维岭以南。莫不称赖。其奉使日本。执政为之跣足解剑。此其极敬之礼也。且许刷还被虏者百五十馀人。及归悉弃关白以下所赠货于对马岛。翌年岛主送东莱。光海命取来。充宫阙役费。公戒译官。使告以使臣直受。慎勿举国家。其后倭差到釜馆。问宣慰使曰贵国朝廷如吴某者几人。答以多不可悉数。倭差笑曰欺我哉。贵国人才虽盛。定不过一人。及废 母议发。公不赴都堂。乃命在家收议。公议曰今日处变。能尽其道。然后可以有辞于天下。无愧于后世。愿求古圣贤能尽处变之道者为法。使圣孝益大。圣德益明。及百官庭请。又不往参。台谏请远窜。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6H 页
适戚联之人并在论启中。故以徐当发落为批。辛酉有南顾忧。命择文武可任将帅者。备局启曰吴某守边及奉使。俱为倭人所敬服。今若收用。贤于数万甲兵。光海嫌其立异收议。寝不用。及进贺 中朝。当其时使行多溺。故人视为必死之地。数三改易。终归于公。到北京。华人见公仪表。问舌官此是尔国当路宰相耶。答曰然。曰非也。必是起废田野之人。盖华人亦知我国政乱故也。癸亥之初。首长宪府。刑人罪人。轻重得所。人服其平允。入经筵。与诸公合辞陈白成先生诬枉。命复官。李相国元翼自外入朝。首举公及申象村钦。请任以国事。且拟卜相。废人祗之自围篱跳出。朝议咸请断以大义。公独自劾曰昨日之启。几误圣德。自公州扈还。 上命录从臣勋。公力谏止之。其在铨曹。议于僚寀曰庶官之称职。守宰之得人。专在于选择初仕。使各荐知名之士。录成一册。临政备拟。而承传恩泽之人。类不得与。仕路澄清。时论翕然。然终以不用承传。承严批递职。丁卯和虏。 上欲亲莅盟。公进前涕泣极谏而止。及将奏闻 天朝。文多非实状。公曰今日缓祸。虽不得已。敷奏之言。不可有隐。改撰以送。后闻 中朝果有蜚语。而不得行者。实自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6L 页
我先奏以实之力也。戊辰治逆后。 上欲录推官勋。公又极谏止之。左相金瑬言罗万甲,金堉等。有专擅党比之状。 上有远窜拿鞫之命。公劄陈筵奏。极谏从轻。庚午椵岛刘兴治杀总兵陈继盛。朝廷欲举兵讨之。师既出。公劄陈其非宜。又入对极言得止。公自正位端揆以后。庶几以平日所讲确于师友而有得者。致格 君济时之效。屡献章劄。未尝不以圣王事业期望。以大学格致劝勉。反覆详悉。缕缕不已。 上亦未尝不手札褒答。又作书进 世子。以读书穷理为要。以克己谨独为务。尤以不诚无实。昵比燕私为戒。 世子亦以书绅自勉为答。盖公之忠爱诚恳。本欲察病加药。不为空谈。而朝论不咸。世事难平。实多有非公所望者。及 章陵追崇议发。公力言其不可。前后所陈。不啻累千馀言。以此屡承严批。终以言不行免相职。至设 祔庙都监。公实领其事。或问前既立异于议礼。后乃不辞于都监者何居。曰力争于议发之初者。大臣之责也。供职于礼定之后者。臣子之义也。儒生蔡振后等上疏。侮慢栗谷,牛溪两先生。 上亦有未安之教。公上劄极陈二先生学问之醇正。诬谤之根委以申辨焉。至于 穆,惠二陵奉审后。浮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7H 页
言噂沓。久而不已。公议皆知其无据。 上教亦极其开释。而公自以老病不堪供职。无意于世事。深居一室。不与外人相接。尹议政昉以卜相来议。答曰老生年衰才朽。使国事至此。以年力方强之人新卜可矣。尹相再三问其人。竟不应。属纩前数日。嘱诸子曰治丧从俭。勿以文绣饰舆。挽章非古。倩人诗句。揄扬才德。立于柩前。岂不可愧乎。初终奠而不祭。礼也。盛设蜜果油饵。屡日不撤。尘埃暗没。切勿效也。且请人撰行状。终难免浮实之言。以此请得美谥。不亦愧乎。神道立碑。亦非余意。遭逢 圣明。不得挽回世道。于国无功。于身无德。只以一片石书官及姓名足矣。疾甚劝进药物则辄挥手止之曰。吾年位已极。此正冥然归尽之时。可复求延乎。疾革命正席东首。屏去妇人。气绝复苏。闻在侧号哭之声。徐言曰当静而俟之。既卒。得小纸于衣带中。手录五六款。以敦 圣学为第一。盖公平日惓惓不已。更欲一陈于前席而未及者也。葬于龙仁县慕贤村负巳之原。夫人先卒。葬与公同原异室。广州广津之上。有滩名楸。是公杖屦遗址。公之所取以自号者。公既殁。州之章甫疏请于朝。配享于其近先贤遁村龟岩书院。铭曰。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7L 页
幼学壮行。古有其训。欲施抱负。孰无其愿。然彼岩穴。草泽之远。迹有所阻。势莫能展。至如我公。宜若无难。夙承师资。有美在蕴。初际昌辰。大著华闻。中经艰险。琢磨愈焕。晚岁登庸。极于隆显。舆情倾向。 圣眷勤恳。身许任重。志切陈善。曾所讲究。庶悉论建。事不如意。昔贤所叹。人我心殊。说做时舛。世道日艰。未克回挽。退不得请。进且黾勉。公欲有为。初岂是限。人被公泽。亦何云尽。既遇止斯。尤增后恨。公有坠言。实自伤闵。独其素学。守而无变。格王正事。曾莫有徇。纩息将绝。诫诲款款。理到义明。足于后观。君子有终。此其不信。质之百世。谁敢有间。
吏曹判书林公墓志铭(己丑)
公姓林氏。讳坛字载叔号清癯。罗州会津县人。高丽大将军讳庇。是为鼻祖。自是轩冕相承。至全罗兵马虞侯赠兵曹参判讳枰。是生承政院左承旨赠礼曹参判讳鹏。是生承文院正字赠兵曹判书讳复。是生黄海道观察使赠议政府左赞成讳㥠。是为公四世。妣赠贞敬夫人平泽林氏。龟城府使赠领议政植之女。公生于万历丙申岁。翌年倭寇大入。举家避海岛。猝遇倭。倭有相人者。见公在襁负曰儿贵人。指示避
吏曹判书林公墓志铭(己丑)
公姓林氏。讳坛字载叔号清癯。罗州会津县人。高丽大将军讳庇。是为鼻祖。自是轩冕相承。至全罗兵马虞侯赠兵曹参判讳枰。是生承政院左承旨赠礼曹参判讳鹏。是生承文院正字赠兵曹判书讳复。是生黄海道观察使赠议政府左赞成讳㥠。是为公四世。妣赠贞敬夫人平泽林氏。龟城府使赠领议政植之女。公生于万历丙申岁。翌年倭寇大入。举家避海岛。猝遇倭。倭有相人者。见公在襁负曰儿贵人。指示避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8H 页
兵所。家赖以免。年十四受学朴南郭东说。声誉蔚然。丙辰中司马。连登发解。而当光海幽闭 母后。赞成公弃官归。公亦废举随往。癸亥 仁祖改玉。赞成公观察海西。甲子逆适称兵关西。公自本家晨夜行。谒赞成公于平山山城。晨昏幕府。多助筹画。人拟魏公之敬夫。己巳除洗马。转侍直,副率升宗簿主簿。出同福县监。有循良声。乙亥登文科。除刑曹佐郎。丙子移礼曹。迁正言选知制教。历司书,持平。冬清兵猝至。扈入南汉。差督战御史守南门。旋差总戎从事。移守南格台。贼发大炮坏城。进云梯攀堞。公辄设机应变。以水沃城而冻之。炮不得破矣。以镰钩梯而夺之。贼无所凭矣。又飞炮石击碎之。撒火筒焚烧之。贼死者无算。终得保所守。丁丑随驾还京。子宗儒以扈从除缮工监役。公嫌其少。使不仕。差湖南赈恤御史。还录玉堂。拜修撰兼汉学教授。以承传升济用正。移掌令。疏陈金尚容,李时稷死义明白状。请亟加褒典。历司谏,司仆正兼训鍊都监,备边司郎厅。戊寅拜校理,舍人。时庙堂欲进用公。亟连荐。拟海伯,户议。移应教。递拜文学。时 王世子在沈馆。公以僚属当行。而大臣以有主管事请改。台谏劾公惮行。 上以非公咎不允。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8L 页
历典簿,掌乐正。用嘉礼都厅劳加通政。己卯拜同副承旨转至右。使沈中还。出按海西。庚辰以兵曹参知还。复入银台。差远接使。前此有以通政阶特膺是任者而非例也。公以品卑辞不许。兼备边司副提调。拜礼曹参议。坐事罢南归。辛巳卜居于茂朱县西。再辞除命。三召以判决事还朝。出安东府使。壬午升按本道。癸未秩满。以兵曹参议还。适新按使丁忧。以公有遗绩。复授前节。乙酉秩再满还朝。坐吏议罢。未几叙拜公清道观察使。丙戌春。尼山等地奸民结党。谋欲先破全州。次攻公州。直上京城。有先发告者。公即密启于朝。传令兵使发诸邑兵剿捕。时诸邑兵与贼相通者过半。人情危惧。营下数惊。一夜喊声四起。公安坐镇之。斩贼党之有叛具先擒来者数人。悬首营门。人心稍定。号令乃行。公以膺藩寄而不能预先诇察待罪。 上慰谕。诸贼之就捕者数百人。馀党散落。事既平。召公勘勋。公以以小寇纪功非宜。力辞再三。事终寝。九月升拜平安道观察使。进嘉善。以讨贼功。又加嘉义。赐田民。辞陛引见。锡赉便蕃。及莅职。将大加均节。疏涤宿弊。适俘虏郑命寿者称敕出来。徵求无艺。公一切不许。故多恨怒言。庙堂闻之。为解公职。入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9H 页
拜刑曹参判。移礼曹兼副总管。更兼筹司。戊子移兵曹兼同知义禁,赈恤堂上。充燕行副价还。拜大司谏。进劄以谨天戒崇节俭。严宫闱广言路为目。凡累千言。递拜左尹。己丑移户曹兼尚衣提调。迁都承旨,吏曹参判兼同知成均。五月 仁祖升遐。差 殡殿都监提调 宗庙提调兼同知经筵。以 殡殿劳升资宪。拜知中枢。移知敦宁,都总管。拜吏曹判书。时金慎斋集以 国恤到京。朝议以难致之人适入朝。有属望言。公再疏三告固让。递拜大司宪。庚寅拜刑曹判书。递拜知中枢。时清人疑我有贰。查使六辈并来。问我通倭有无。求婚使继至。公以傧往还。拜右参赞。移礼曹判书兼常平堂上。以副使赴燕。得历代君鉴上之。以寓规讽。赐皋比。以知春秋参修 仁祖实录。十二月传讣使至。公以傧迎送。辛卯正月北使又至。命公留湾仍傧。道拜吏判。还兼训局军色提调。伴送至湾。三月北使来。仍为傧。还兼 世子左宾客。以尊崇大妃进册宝。加正宪。参卜相。壬辰兼守御使。五月又傧北使。擢拜判义禁。进崇政。时大臣言于 上曰。 上所注意爰立之臣。宜先进秩以示渐。故有是命。公兼管诸司至十五六处。且数当傧行。实多劳瘁。自揣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09L 页
难支。欲辞伴送。诸公有止之者曰。 上于西事。一委公。 圣眷不可孤。公黾勉作行。七月十日到嘉山。触热疾作。是夜不起。道臣上闻。兵使治丧。以公属纩前二日。口占绝句附启。有 君恩天大一身轻。燥湿奔忙委死生之语。 上下教曰。倚重之人。意外丧逝。悲悼之极。不觉涕出。特命赐礼葬。赠领议政。公二子奔哭。扶榇到京城外。 上遣官吊祭。下谕三道护送其丧。 王世子亦遣宫官致吊。十月四日。葬于龙潭县南负酉之原。公器宇识量。绝出于人。夙负公辅之望。而顾屈于公车者有年。登第之初。适当国家之多难。随处效职。声实自著。其在言议论思之地。补拾阙遗。固已多矣。若言其殊绩则以眇然新进之一文士。乘三板兽角之危城。拒百道梯冲之乱舞。能使凶锋摧衄。毒燄熸息。此可谓关武夫之口而夺之气者也。又当时平无事兵偃备弛之日。狂狡之氓。缔交合从。浸淫两湖之间十数邑。不但弄兵潢池。将欲直指京阙。事几猝迫。安危决于呼吸。而乃以轻裘缓带。雍容指挥。使诳诱扇乱之徒。悉就缉捕。扑灭始炎炎。不至于燎原之不可救。斯岂非儒者之智勇耶。至若身为弱国之臣。自甘 主忧之辱。仗其忠勤。竱心西事之策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10H 页
应前后十馀年间。饮冰于燕路者三。召傧于龙湾者五。而或因送为迎。或才来复去。不得安税者终年。诚以剂量缓急。弥缝间隙。非公则莫可故也。 宸衷倾许。朝列推先。劬劳独贤。终至皋复于宾馆。虽未极其年位。不尽其才猷。然其以死勤事。亦可追拟于周雅奔奏之臣也。常以朝论岐异。互相倾敚。为丧邦之痼疾。故其处铨地。绝不以标榜参错于注拟。虽有偏心者。无敢以党目指公。虽素尝采访。名已在夹袋中者。如或有贵势之属亲知之托。则辄抹去之曰。吾固欲备拟。今有私请。便非公道。何可用也。以此门庭常阒然无车马声。官位既隆。俸禄优厚。而随入随散。不以生业经心。故无第于京。兄承旨公堜谓公之子曰。汝父官尊而置身无所。僦屋而居。是何苦节。为之自买一区与之。然亦厅宇狭隘。客至先者退而后者乃入。公于晚暮。每以禄不及养为至痛。语及父母。辄悲咽流涕。事承旨公如严父。事寡姊如慈母。一日姊到公第适小雨。公手伞随后。姊顾笑曰吾乃使一品宰相奉伞而随乎。自少酷爱山水。结舍于昭阳江边。为栖息之所。中年始得朱溪。将欲终老。作分宜堂诗以见志。然而 圣眷隆重。时事艰虞。不敢乞身。每于宾友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10L 页
燕语。诗章吟咏。未尝不感慨于玆云。公初娶青松沈氏。舍人光世女。葬在罗州先茔。再娶潘南朴氏。赠掌令煇女。三娶庆州金氏。县令震贤女。并葬祔公。沈出一男三女。男宗儒副率。后承旨公。女适尹克,李兴稷府使成昌秀。朴出一男一女。男宏儒察访。女适慎硕观。金出一男一女。男定儒早殁。女适洪得周。宗儒四男。世温察访,世良府使,世恭都事,世俭文科执义。李兴稷二男秀弼,秀衡。成昌秀一男寿雄判官。宏儒三男。世让直长,世谦生员,世諿。世温男曰象德文科状元。方为天曹郎。余生也晚。当公在位时。未及扫门。而公之宅相成判官寿雄。实与余有忘年之契。请余铭公墓。余既敬诺。而迁谪流离。久未之果。今公之孙世让,世谦又来申请。玆敢叙而铭之曰。
朱溪一曲。山明水渌。公所卜居。名堂分宜。欲老于斯。作诗自摅。 君恩天大。王事未愒。不遑归欤。济时方急。大运欻及。朝野欷歔。乐哉斯丘。亦公曾游。近于旧庐。窀穸之事。缘公雅意。爰得所于。流风不改。德音如在。钦此遗墟。
生员金君墓志铭
结城。余乡也。地濒海且僻。其民食饶鱼稻。而罕习文
朱溪一曲。山明水渌。公所卜居。名堂分宜。欲老于斯。作诗自摅。 君恩天大。王事未愒。不遑归欤。济时方急。大运欻及。朝野欷歔。乐哉斯丘。亦公曾游。近于旧庐。窀穸之事。缘公雅意。爰得所于。流风不改。德音如在。钦此遗墟。
生员金君墓志铭
结城。余乡也。地濒海且僻。其民食饶鱼稻。而罕习文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11H 页
事。然以余所闻。亦不无其人。昔在我 世宗朝。有金教官大来家在盖山之下。以孝亲笃学。特召典宗教。及觐归。命偕其母乘驲还京。于是集贤诸学士若朴公彭年,成公三问,崔公恒并赠诗若序。盛有称道。成诗所云儿随母后驷马驰者是也。又在 宣仁两朝间。有金训导德立。家贫无笔。削木锥画地习字。字画劲直。最善细书。经史百家书。皆手写成帙。盈箱溢案。乡解多占魁。晚登生员。而邻近儒衿无不及门。受指教为依归。以洪阳训导终。近者金君尚亨勤学笃行。比前二君有过。而无不及焉。幼失怙致毁。事母兄尽礼。又自奋发。从师受业。年甫弱冠。以赋辞冠洪州都会。一时传诵。 孝庙甲午中生员。益勉学。于制作尤长对策。中中外发解五六而竟不得登名于一第。命矣夫。虽然君自中年以后。以文行闻于湖右。远近之人挟册登门。质疑薰德。户屦常满。诵声盈耳者凡数十年。其流风馀教。至于今犹有存者。此亦可谓不负所学矣。嗟乎。布衣谨饬。白首耆艾之士。虽穷居陋巷。不为世用。而读书修身。矜式后生者。是人之老成。乡之祭酒。世之布帛菽粟。有国之元气也。若使朝廷任铨衡之责者。好乐人伦。搜罗草泽。则若如君辈。必不
药泉集第十六 第 211L 页
枯项黄馘。以终其身。君于两金君。虽未知实地高下之果如何。而教官当 世庙极盛之际。特被旷世之异数。训导虽酸寒。犹是掌教之选。独君掩蔽幽郁于蓬门之下。生不登尉荐之章。死无有覆尸之巾。士之遇不遇。有可以观世运之升降。可嘅也已。且自君之殁。今已二十有馀年矣。宿素衰落。雅尚陵迟。质问无所。师范靡托。以一乡推一国。朝廷亦然。此岂但吾邑子之忧而已哉。君字贤伯。其先光阳人。世居本县枰山之下。考学生廷一。娶御侮将军金恕女。生君于万历丙辰。年六十五卒。室平山申氏。学生孝元女。生后君七年。殁与君同岁。祔葬于君。无子有四女。适朴俊芜,柳思顺,蔡文弼,卜弼俊。君殁后长女之男秀明主祀。蔡伯喈书籍之托。亦可以慰无子之悲矣。君少时余与叔父判书公同研者累年。今判书公已下世。表君之墓。以视后者。非余其谁。君之初终。及门之士姜圣复,李铣,赵命锡等十馀人。考礼备物。襄葬无憾。今又请余铭墓。铭曰。(铭辞未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