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壶谷集卷之十七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x 页
壶谷集卷之十七
 墓志铭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67H 页
礼曹判书南公墓志铭(并序)
岁甲午十一月某甲。礼曹判书南公卒于京城之僦舍。讣闻。 上震悼。不视朝者二日。既敛。 上临筵而谓近臣曰。南某逐日在予左右。不见数日。遽以讣闻。予甚衋伤。近臣有视敛者。白于 上曰。南某身按八节。位至八座。而生无家。死无棺。无以芘其身。 上恻然叹赏。遣官举祭之外。特令有司。赐别赙。仍给匠事之未给者以芘之。于是。哀荣之礼极矣。用明年正月某甲。葬于杨州先麓坐坤向艮之原。越三年丁酉。诸孤既免丧。泣而请于公之从孙龙翼曰。先墓之草已宿矣。孤等虽不敢自列于承家者。其于欲显扬先人之事迹。昭示后来。则心无贵贱也。孤等竭力伐石。已请于潜谷金相公而碑之。又请于白轩李相公而碣之。所阙者圹铭。公其图之。龙冀初辞以僭。再辞以嫌。诸孤且泣且请曰。不朽之盛。已有二相公之显刻。惟当采其详而纳之竁。非所谓僭也。且公平日最受提诲之恩。必不作溢语以羞后世。何有于嫌。其泣益戚。其请益坚。终至于不可辞。则乃忘僭与嫌。摭实而叙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67L 页
之曰。公讳铣。字泽之。自号晦谷。又号大梦。鼻祖讳忠。中朝人。天宝十四载。奉使浮海。飘泊于我国宁海境。受姓于英阳。封英毅公。八世而至讳君甫。官至密直院副使。葬于宜宁。仍为本贯。自是代有簪缨。有讳乙蕃。高丽门下侍中。谥敬烈。生讳在。入我 朝。为开国功臣,领议政,宜宁府院君谥忠景。配食 太祖庙庭。生讳景文。兵曹议郎。生讳简。艺文馆直提学。生讳俊。司宪府监察。生讳恢。成均进士。寔公之五代祖也。高祖讳孝义。以秋江居士孝温之堂弟。始困终亨。官至汉城府判尹。寿贵兼备。为世名宰。曾祖讳庆春。通礼院左通礼 赠承政院都承旨。祖讳孟夏。有淑行隐而不仕。含光早世。世称东郊处士。 赠户曹判书。考讳复始。茂朱县监。疏财好义。诎于位而重于世。屡 赠至议政府左赞成。以公贵也。妣庆州金氏。左议政庆林府院君命元之女也。淑哲柔顺。种德于后。凡举三丈夫子。长即王父。公其季也。生于万历壬午。自幼头角崭然。迥超凡儿。十一岁而失所恃。育于外家。庆林公奇爱之。常曰。此儿好风骨。异日必大做。奖诲兼至。人皆以宅相期之。生午秋。登司马。华闻日臻。所与游皆一时胜流。执评泮宫。为多士所标准者。馀十年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68H 页
逮至光海政乱。锢废西宫。凶徒之附会者。日渐蕃炽。士林危惴。公独不挠。疾恶如雠。以故连被停削。公遂断意公车。挈家出城。寓于龙仁芙蕖谷。穷经食贫。晏如也。戊午。赞成公避世于扶馀地。脚病剧。公左右扶护。出入必负。经纪家事。旨瀡必备。昼夜侍药。衣不解带。己未春。竟遭大故。泣血扶榇。返葬于故山。三年守庐。戚易中礼。朝夕上墓。一日不懈。家计甚窭。且当大侵之年。凡祭用之需。躬视拮据。手自芼荐。不委婢仆之指。邻里皆感其孝。癸亥。 仁庙改玉。公以斋任。入太学。摘治凶疏之徒。不刻不蔓。多行阴德。士论多之。时铨曹剡录昏朝时守正者。皆补荫仕。夏。首除公 泰陵参奉。秋。以升叙。拜典牲奉事。甲子。遭适变。扈 驾公州。还都后。升敦宁主簿。已迁掌隶院司评,户曹佐郎。所在称职。差大同郎厅。询问便否于湖南。举措得宜。乙丑冬。拜黄州判官。适当诏使之来。使盖旁午。而接应有裕。不病于民。丙寅冬。罢归。丁卯之乱。扈 驾江都。拜司仆寺判官。又佐户曹。秋。拜高山县监。祛尽积弊。自奉甚简。字穷束猾。恩威并施。折狱捕究。摘发如神。御史方伯。连续褒启。再赐表里。谕以综覈为治。吏畏民安等语。己巳冬。登文科别试。人人皆以得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68L 页
人为贺。放榜未旬日。即拜司宪府持平。以相避见递。上特命还任高山。盖为治最故也。庚午春。谏官缺。 上又命极择善于牧民者。注拟。公以副受点。拜司谏院正言。驲召还朝。县人立碑颂德。有没世之思。俄而辞递。又拜正言。递拜礼曹正郎,宗庙令。又拜正言。时赵庶人以曲径入宫。公与司谏赵廷虎极论之。因此忤旨。特除安岳郡守。两司踰月争之。不报。时唐将刘兴治开督府于椴岛。不戢管下。大肆剽掠。处处骚然。而公自少善华语。到郡后。与差官等。问答通话。约立科条。如一卒违约出民间。则绑致决棍。驱而出境。不少假。而彼亦不敢怒。相戒曰。南老爷所守之境。不可犯云。故接壤邻民。或有冒称地方而得免者。治之四载。流氓还集。鸡犬不惊。 上又赐表里。谕以律己至简。决讼如流。吏民畏爱。一境安堵等语。癸酉夏。超拜海州牧使。郡中老少遮道愿留者五日。攀辕号哭。如失父母。至有邑人上书。愿纳千硕米。借公一年。不得其愿。则碑而思之。又欲立祠而香火之。因乱未果焉。官廪之留峙者甚钜。方伯闻之。分而沾诸残邑。可见公之游刃恢恢也。海即营下岩邑。土饶族豪。弊瘼且痼。而公奉上莅下。各得欢心。百为修举。争讼止息。御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69H 页
史褒启中。有官庭如寺门之语。时当敕行。酬应浩多。而粒米只鸡。不烦于民。又以都差之任。尽力周旋。监司驰启。褒以能通华语。惠涵八站。且有一味清苦。有同冰檗等语。 上甚嘉之。甲戌秋。朝廷荐公。拜黄海道观察使。仍升通政。释褐才六年矣。公上章辞免。 温批不许。按节之日。一路澄清。岛中华人。习知风棱。故曾前贻害于民者。不敢肆意。列邑晏然。时有妖巫觋讹言。金将军神灵。乘白马自西来。逆之徼福。否则祸。金将军者。尽指戊午降帅金应瑞也。于是士女奔波。所至成群。守宰不能禁。公按之巫与觋毙之。事无异焉。有识者咸称之。及瓜而仍。丙子秋。始递。州有牧伯二碑。至今传耀。拜户曹参议。冬。遭乱。扈 驾南汉。以留都副将兼赞画使。承命出城。备尝艰险。几危者数。丁丑二月。 世子北辕。朝廷极择关西伯。公应荐。升嘉善阶。公戎衣受命。即日登途。追及鹤驾于青石洞。时清兵鳞次撤还。随处抢掠。州县一空。号令无所施。公疲心殚力。抚摩疮痍。左右策应。免遭嗔喝。多般料理。鸠合米菽杂物屡十驮。以助 世子行厨。且赎系累者几千人以还。耄倪咸攒手焉。拜别 世子于九连城。忠愤所激。欲哭不可。仍作鸭江日落之曲。悽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69L 页
惋感慨。至今闾巷传歌。公积瘁成病。几殊而苏。适有不悦者。误闻飞言。言公纵酒抛事。劾罢之。且改新资。公匹马归龙仁故居。斗屋荒凉。妻子恒有饥色。脱粟陋巷。人不堪其苦。而公处之裕如也。搆数间草屋。颜之曰审安窝。看书自娱。或手锄菜畦。时与野老把竿。争席于钓矶之间。居閒二年戊寅。蒙叙。冬。拜稳城府使。稳即穷塞恶地。人皆厌避。而公无几微出面。怡然远赴。简约出治。邻邑皆畏戢。邑人竖碑颂之。己卯夏。升拜南道兵马节度使。三甲山堡。危高绝远。自前武夫之少而敢者。亦所罕到。而公春秋巡历。无远不探。慰问疲氓而衣食之。官藏充牣。至于增架而贮之。故吏老卒。皆啧啧曰。设南营后。未尝有如公者也。亦立石以思之。辛巳。瓜递。拜礼曹参议,同副承旨,刑曹参议,兵曹参知。壬午冬。拜全罗监司。风力大振。或有解印去者。时赵贼大开田庄于列邑。为军民逋逃薮。公即行薄搜还。虽重被严旨而不恤也。癸未。瓜递。拜承旨。甲申。谴罢。秋。蒙叙。是岁。关东饥。拜公为监司以赈之。公持节发仓。所活甚众。乙酉。瓜递。入为兵曹参议。以冬至副使。赴燕。中路病亟。或请驰 启告病。少留将摄。公奋然曰。死生有命。王程不可稽也。犹强疾舁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0H 页
行。及还。行李萧然。丙戌春。复命以干事劳。复升嘉善阶。拜左承旨。移拜大司谏。时湖西新去潢池之乱。愚民之惊疑犹未释。朝廷欲得老于事者以填之。又以公为监司。公不以独贤为叹。克尽安集之方。丁亥。瓜递。又拜大司谏。递拜西枢。适掌武试。革私循公。一洗幼名假手之弊。举人咸服。后来掌试者。遵以为规。移礼曹参判,都承旨。戊子夏。递拜刑曹参判。又移礼曹。冬。拜京畿监司。夏。遭 仁祖大王之丧。董役山陵。自前间架之假造者。弊重于民。而尽入于豪势家。公请代民役。畿民便之。秋。瓜递。拜户曹参判。移大司宪。制下之日。屠肆敛手。犯者一切抵法。关节不敢到。庚寅。又拜大司宪。言事忤旨。削职家居。秋。蒙叙。又拜都宪。冬。出为庆尚监司。时贼人郑镇。伪造 御批。诬辱先贤。狱起于龙宫。而多有根脉。传相告引。一道横议之辈。皆忧波及。朝议皆欲严究。公善自弥缝。只诛其人。不使之蔓延。时论称其得体。南中士。亦大喜过望。辛卯秋。因公事见罢。壬辰。叙拜判决事。词讼剧地。人多厌湿。而公不以老病辞。恭职迨一年。 上知其尽职。不许迁。冬。 特拜刑曹判书。升资宪秩。入耆老所。遵洛社故事。人皆艳之。兼知经 筵,春秋馆,义禁府,五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0L 页
卫都总府都总管。仍管大同厅备边司提调。癸巳夏。移礼曹判书。兼带如故。递拜右参赞。甲午。拜大司宪。还拜左参赞。夏拜吏曹判书。不悦者劾之。弹文亦称其廉白。可见公绝无可摘之疵。故泛论以挤公。而亦不能掩其所长也。三 启而即停。公再疏蒙递。又拜刑曹判书。递拜左参赞兼 世子右宾客。冬。以史局堂上。奉 仁祖实录。安于江都。复 命。示惫猝患。风渐再发而剧。十二月初六日。竟不起。享年七十三。公姿表雄伟。器度宏深。生平素操。坚确如石。一定之后。万人难夺。截然有不可犯者。孝友廉洁。出于天植。每以早失慈母为至痛。事严亲克尽诚敬。丧制一遵家礼。奉二兄待两妹。人无间言。自筮仕至崇班。未尝受一芥非义之物。未尝有一毫循私之事。屡典州邑。遍按藩臬。脂膏无一近手。其在南营也。所着皮裤甚鞟。傔人有改造以进者。公却之曰。北民以此而困。安用改为。其介类如此者。凡在官也。别样措办之物。陈陈填溢。而嫌于赏。閟而不报。解归之日。淡然一寒士也。朝服之外。不以一片锦段挂诸身上。衣衾常用绵布。位高齿尊之后。始用茧丝。而亦不好精细者。家食屡空。称贷不给。盘中饤饾粝饭菜羹而已。所食不过一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1H 页
味。若重设则心厌而去之。人或以穚情讥之。公闻之亦不辨也。当于 筵中。所着煖帽弊甚。 上特赐新样以侈之。公酒户甚宽。而任事在外。绝不近口。或至踰年。行部之时。屏去铅华。不使近前。坐衙之后。威仪肃然。褊裨吏胥。莫敢仰视。发一言出一令。举皆趋走而股慄。虽居燕闲。子弟终日侍侧。不敢进一言。若其酒后待人。则和气蔼然。绝去畦畛。谈论亹亹。杂以谐谑。而亦不及于乱。每语人曰。凡人虽无大过人者。惟当夷险一节。随事尽诚而已。以故当官竭力。不惮燥湿。常未明而起。夜分而寝。银台供仕之时。必鞴马待。曙钟闻声即行。前后承宣。未有先公赴者。其在隶院与秋曹也。趁日开坐。毋使滞务。牒诉纷委。如或未尽疏决。则直宿公廨。秉烛继晷。虽寻常文簿。必自目阅而口读。未尝泛然看过。其忠勤忧国。白首不懈。盖天性然也。公自修既如此。故见人非法之干。则正言斥之。见人不是底事。则终身绝之。且不喜交游。新进赌取名誉。以此不悦者颇多。有时齮龁。皆由于此。登第之初。声望蔼蔚。将以天曹郎。待之玉堂参录者再。而皆格于都堂。终以治绩著名。虽不得一日安于朝廷。而观风八方。国朝无三。何其壮哉。公业儒四十年。田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1L 页
工于经书最深。且习览纲目。手抄以读。其于老杜诸诗。亦多寻赜。时时寓兴之作。词理具到。而乾没吏役。不以翰墨自任。晚年酷好自警编。不释于手。尤喜韩魏公言行。多所取则。常书莫羞老圃秋容淡。要看寒花晚节香之句。揭诸壁上。用以观省。公之晚节。亦庶几无愧矣。公娶郡守都元亮之女。无子有二女。长适郡守郑荣汉。次适教官朴乃文。侧室有四男四女。得华,得八,得星,得汉。其男也。同知赵亨远妾,郑硕器,刘晚兴,沈廷达妻。其女也。郑荣汉生四男四女。曰世浻,世准。女适幼学朴铉,李明胄。馀未行。世浻。一女。朴铉。一男。李明胄。三男。皆幼。朴乃文生五男三女。曰尚真。曰尚素。曰尚润。曰尚明。曰尚三。女皆幼。尚真。二男一女。皆幼。得华娶佥知辛鸾瑞女。无子。取得八子子之。得八娶进士金寿祺妾女。生五男。曰龙翧。即为得华子者。曰龙翲。曰龙䎘。曰龙甲。曰龙起。得星娶司果李揆女。生一男。幼。赵享远生一男。曰穑。刘晚兴生一男。幼。内外适庶总若而人。小子早失王父。视公犹王父。公亦视小子犹己出。抠衣并爨。历历二十年所矣。祖孙知己。不减祖禹之于景仁。而当公易箦。未及执烛于座隅。钻燧屡更。又承幽道之托。俯仰人世。安得不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2H 页
涕涔涔泚笔也。遂为之铭曰。
公之在世兮。人或訾公。公之去世兮。世人皆空。岂世无人。不如公之尽公身兮。尽之维何。为臣而臣。谁谓檗苦。譬公则荠。谁谓铁坚。较公则脆。公非勉旃。得之于天。百里乳哺兮公求牧。八路澄清兮公察俗。公登前席兮。圣眄频回。公宴于社兮。左杖右杯。公生而荣死而哀。铭于是足兮。我言非矜。藏之玄坎兮。后必徵。
赠领议政鳌原君金公墓志铭(并序)
日。金员外必振氏袖一册子。来示龙翼曰。此即吾先祖家状。而吾亡兄之手自撰叙者也。亡兄将有所属于子而不幸亡。兄遽亡。今无以掩诸幽。夫以门阑后生。习先祖之行者。莫子若。以知己叔侄。知亡兄之心者。亦莫若子。子其文之。毋令逝者不瞑于地下也。龙翼敬受而卒业。则状中所录。率是平昔耳目者。而游者之意甚勤。生者之言甚戚。诚不可以不文辞。谨按。公讳守廉。字志浑。庆州金氏。新罗敬顺王之后也。在丽朝。有讳仁渭及元鼎。仍父子侍中平章。世载厥美。簪缨相承。七代祖讳稛。入我 朝。策开国勋。封鸡林君。谥齐肃。生讳季诚。赠判书。生讳从舜。以清德致显位位判尹。谥恭胡。生讳致世。洪州通判。于公为高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2L 页
祖。曾祖讳千龄。连魁进士大科。以文学节行。有重名于世。官止直提学。早卒。挹翠轩朴公訚。撰名行记。祖讳万钧。又以魁科进。卒官大司宪 赠领议政,月城府院君。考讳命元。 宣庙朝左议政。策平难勋。封庆林府院君。 赠谥忠翼公。妣贞敬夫人清州韩氏。正郎绾之女。领相效元之孙也。万历甲戌。生公于顺和坊旧第。幼而丰秀。器度端方。为忠翼公所钟爱。乙未秋。以门子参会盟。除重林察访。丁酉。复除青丹察访。庚子。升拜引仪兼汉城参军。出除阳德县监。壬寅秋。以亲老换阳城。冬。忠翼公捐馆。公哀毁过制。几灭性。乙巳。服阕。拜忠勋都事。除高阳郡守。未久。以事递。丙午冬。遭大夫人忧。尽礼如前丧。己酉。除鸿山县监。忤权贵。被劾归。时当光海。群凶用事。癸丑之变作矣。公伤痛谓家人曰。三纲绝矣。何以仕为。即弃荫廪。退伏田舍。逍遥自适。不迹城闉者馀十年。癸亥改玉。起家。拜汉城庶尹。除益山郡守。戊辰。罢归。己巳。除安城郡守。未赴而递。庚午。拜中枢经历,司赡副正。癸酉。移典签。甲戌。升拜内瞻寺正。丙子夏。拜济用副正。未久病递。丁丑冬。又拜典签公自以病未扈 驾。为不安。终不出谢。而自是绝意仕宦。杜门养痾。虽邻里。亦断过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3H 页
从。丙戌秋。参会盟祭。升通政秩。丁亥。拜佥知中枢府事。以辛卯正月十三日。考终于正寝。享年七十八。以其子原从功。 赠领议政,鳌原君。公天资仁厚。性且恬静恭谨。虽生于相门乎。刮去纨绮之习。平生未尝挟贵以加人。人亦不敢遇公以非礼。公两兄有才皆夭。公且善病。忠翼公以继嗣为恤。不欲为举子业。遂废公车。承荫从筮。早年典邑。已能周知吏事。视民如子。脂膏不染。到处有去后思。当昏朝时。举世趋膻。而公视之若浼。柳希发有女。择婿。闻公庭下有宝树。请媾甚切。公以其人戚。且横绝不答。鸿山之中螫。以此也。世比之却桓家币云。及遭明时。知旧布列要津。而绝不一造其门。以为进取路。年未及至。便休官静处。其居家待人也。一以诚信为主。乡族之孤寒者。尤加矜恤曰。祖先血属也。穷而归我。我何敢恝。是以内外疏贱之属。其来如归。至其奉先祀也。夙戒致蠲。不需沽市。别藏祭器。禁毋混用。当祀。虽或病愆。必躬毋摄。凡追远之事。无大小。必诚必慎。皆有恒式以遗子孙。子孙虽甚爱。而义方斩然。故家庭之内和而肃如也。夫人昌宁成氏。生员状元恂之女。资性端庄静一。动遵仪则。年二十。归于公。事舅姑尽礼。待妯娌以诚。教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3L 页
子女。必以法度。下逮婢仆。亦恩而有饬。事君子六十年。如一日无违。胤子尚书公年近六十。亲调甘旨。诸孙满室。娟秀才贤。宅在木觅山阴。极有园林之趣。每佳辰寿席。子姓环拥。尚书公起舞。称觞于二尊人所。乌几鸠筇。琴瑟静好。斑衣金带。白发相飘。观者艳叹。咸以为纯嘏至乐。一世无两。而终以洪福归公焉。及公之殁。夫人年已八帙。过戚而毁。初丧不进靡粥。有疾亦麾医药。癸巳十一月初九日。澌惙而终。享年八十二。视公 赠秩。封贞敬夫人。亲受恩诰。某年某月某日。祔葬于杨州治南乙向之原。有一男一女。男即尚书公。名南重。早擢文科。历事三 朝。官至礼曹判书。袭封庆川君。女适应教沈东龟。判书前娶都正闵有庆女。生二女。牧使罗星斗,府使徐正履。其婿也。皆有子女。后娶宗室砺原正世宪女。生三男一女。男弘振。户曹正郎。即叙家状者。次一振。生员。皆有才早殁。次必振。前佐郎。女适侍直郑载岳。有子女。侧室子四人。女二人。弘振娶判书李基祚女。生一男一女。男鼎臣。一振娶进士赵来阳女。生二男二女。男圣臣,柱臣。必振娶留守权堣女。生一男三女。男介臣。早夭。沈东龟生四男。曰敞。早殁。曰攸。司宪府执义。曰辙。曰儆。皆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4H 页
县监。内外曾玄六十馀人。龙翼逮拜公之床下。得蒙抚顶之恩。而钻火才二十改。遽哭祖子孙三世。又承幽道之托。俛仰人世。奚但韩子之感而已。遂为之铭曰。
貌莹辞温德之符。父公子卿忧其无。帙迫琴偕荣莫尚。生绯殁舄位亦亢。福备而赢奚馀憾。我铭匪谀纳诸坎。
佥知南公墓志铭(并序)
盖我宜宁之南。为国大姓。其所肇源逖矣。始祖讳敏。新罗敬德王时。封英阳伯。英即今宁海府之属县也。卒谥英毅。其后簪组相承。有讳君甫。仕丽朝为密直。以贤德闻。移居宜宁。仍改籍焉。墓在县城西门外。岁久失其所。感梦于守若吏而得之。崔简易岦。记其异。历丰储副使益胝,灵光郡事天老,门下侍中乙蕃。至讳在。入我 朝。策开 国勋。官领议政,宜宁府院君。赠谥忠景公。生讳景文。兵曹议郎。未达而早世。生讳智。左议政。谥忠简。夙以门地才望。弱冠擢亚使于岭南。未老而大拜。世称黑头相公。生讳称。内赡副正。生讳忭。朔宁郡守。曾祖讳世准。吏曹参判。祖讳应老。顺川郡守。考讳挺华。阶嘉善。位佥枢。前配丰川任氏。郡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4L 页
守毅臣之女。后配延安金氏。赠领议政▼(禾+吴)之女。寔公之妣也。公讳净。字汝清。生于万历乙酉。少力学习。为举子业。而屡困公车。屈于亲老。早从筮仕。拜四山监役。升掌隶院司评。出为比安县监。时年二十七。锐而勤。政用是成。明年壬子。有履霜之戒。因事递归。又明年癸丑。光海大搆刑狱。废母之议起矣。国舅金延兴公酷被其祸。祸株亲党。公于延与甥侄也。惧波及。奉二尊人。退而耕于水原之宗德里。一年两叠遭内外忧。戚易咸备。乡人称以善居丧。自此十年间。浮沈从俗。俱得里社欢心。乡人又以善居乡。称▦。逮癸亥改玉。拜典牲署主薄。甲子。贼适犯阙。 銮舆幸公州。时变起仓卒。从官多不至。公能终始跋涉。扈驾往返。俄宰洪川。时当昏朝土木之馀。峡民几空。公至专心抚摩之。邑赖以苏。以劳赐绯秩。秩满还京。拜韩山郡守。三年递归。丙子乱定后。即挈家寓居于春川之寒来谷。是谷也溪山秀丽。土肥俗淳。即公之高祖朔宁公之有先见。而贻后嗣者也。公得此喜。继其遗志。置一亩宫而诛茅焉。治稼圃事渔猎。仍以寒谷为号。逍遥自适者。又十年。乙酉冬。疾作。就医于京。暂为佥枢兼将五卫。戊子八月初四日。捐世。享年六十四。公天资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5H 页
忠悫。睦爱备至。伤二姊早寡。抚鞠诸孤。亲自婚嫁。每以前妣墓之独寄它麓为至恨。虚佥枢公墓右。造碣而迟其竖。将为移窆列刻之计。因伯兄先游。而议不决。及至病笃。语及流涕。使子孙知其意而使继之。闻者感叹。其居官也。清谨简约。不尚浮华。事不烦而吏民便之。率多去后思。而比安为最。虽积稔之后。子弟奴仆。或过其境。则争持牛酒来迎。必问公安否。父老有垂泪者。逮公之瘗内丧于洪川也。洪民亦举境赴葬。出丝粟以助需。其遗爱之入人深者如此。夫人郑氏。光山望族。赞成臣扈之后。参奉民秀之女也。恭和温顺。得妇道甚。公之孤甥之畜于家者。视如己出。冬缊夏絺。俾适其寒燠。家事不言而理。六亲观感焉。生于万历庚辰。卒于甲申九月二十三日。享年六十五。己丑八月。合葬于金浦某向之原。生一女二男。女适左议政郑致和。无嗣。取兄领议政太和之子载崙为后。载崙尚 孝宗大王第四女淑静公主。封东平尉。有一男一女。男长斗长。时任温阳郡守。娶同知李希闵女。生三男二女。曰文夏,明夏,显夏。女适朴寿阜,李善逸。次斗徵。时任高灵县监。娶佥知李孝承女。生一女无子。取兄子明夏子之。女适参奉闵挺柏。文夏娶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5L 页
郡守元植女。生一男。明夏娶县监俞瑾女。显夏娶士人徐文浚女。俱生一男一女。朴寿阜一女。李善逸二男。闵挺柏三男二女。内外孙曾凡若干人。公殁之二十六年。公之胤子氏请得幽道之文于龙翼。顾余未尝习于公。又非不朽人者。辞再三不已。则胤子氏遗以家状草藁。又以同宗之义责之曰。吾祖忠简公与公祖直学公为同气。其前一代。即一人之身也。公乌得无情于吾翁哉。余于是不敢复辞。敬受而阅其状。财辞简而无溢。且公十年于外者再。而卷舒得宜。三典邑而邑治。教二子世其家声。是可铭也已。铭曰。
质以掩文公之性。简以制烦公之政。金浦之原高四尺者。公之坟。后来者。勿伤勿毁。视此同宗之文。
领议政阳坡郑公墓志铭(并序)
近世谭者。一口言故阳坡郑相公所享福履。实载籍所未有。盖公之家世。七世八相。而公则逮相于具庆之时。居相位二十五年。拜首相者至六。四代连入耆社。兄弟迭践台席。夫妇老而相庄。子姓蕃而且贵。从古迄今。不闻如公之兼享而专美者。则谭者之云。信哉。谨按郑氏。籍东莱。左仆射穆。显于胜国。入我 朝。有讳赐。艺文直提学。生参赞翼惠公兰宗。以文武才。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6H 页
佐 成宗为名臣。生领议政文翼公光弼。相 中宗。配享庙庭。以扶翊士流之功。名载八贤传。至今炳耀。寔公之五代祖也。高祖讳福谦。江华府使 赠领议政。曾祖讳惟吉。世所谓林塘公也。相 宣祖。有德业文章。祖讳昌衍。号水竹。拜相于光海朝。屏迹自靖。复相 仁祖初年。有久慕宿德之褒。考讳广成。终始谨慎。亦蒙 睿奖。戒盈勇退。固让大司寇不拜。以知敦宁府事。考终。妣贞失人昌原黄氏。观察使谨中之女。以万历壬寅正月甲寅。生公。公讳太和。字囿春。阳坡。其号也。生有异质。才五岁。华人相之。称有真宰相相。及长。藻思日进。屡鸣场屋。溪谷张公亟称之。甲子。中司马。戊辰。登文科。隶槐院。己巳。荐入翰苑。兼说书。升典籍。迁礼曹佐郎,司谏院正言。庚午。为养出宰通津。翌年。因他邑漕舶败县境。例罢。壬申。入玉堂为修撰。拜铨郎兼司书。仍带医署芸阁兼官。癸酉。由校理移献纳。还吏曹为正郎。自此带三字衔。甲戌华使之来。傧使辟为从事。文翰极选也。升舍人。移副应教。两司亚长。春坊则弼善,辅德或兼。成均则直讲,司艺,司成。又历诸寺正。丙子冬。北敌猝至。以元帅从事。遌贼于兔山。帅惧而跳。公独障柱避镝。挽谕溃卒曰。门外皆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6L 页
敌。出必难脱。等死。宁却敌而求生耳。众皆诺。炮射益力。贼乃衄退。丁丑乱定后。连拜司谏,执义。移辅德。将追陪 世子于沈阳。 上特留之。仍特除湖西伯。 面谕以送曰。今日超擢。兔山之劳也。戊寅。递拜承旨。旋移吏曹参议。兼备局,槐院副提调。转移礼,兵,户三曹。庚辰。 特升汉城右尹。移大司谏。寻除平安监司。时彼志新逞。疑喝万端。一有蹉跌。祸归 朝家。而公竭力殚智。随事弥缝。先相机兆。坏牙折萌。非理之索。牢执不与。 上闻而嘉之。有予以得人为喜之教。壬午。递拜户曹参判。未几。授岭南节。又 谕遣曰。南忧且殷。不得不烦卿也。先是。 朝廷不胜匪风之思。有密通 中朝事。一二臣外。无有与知者。惟公在西臬时。参其秘机。抄遣篙工之习于柁者。多造符验。以防彼疑。预牒沈馆。告以漂失米船。俄而一船见获于彼地。而柁者之对。一如公指。遂得脱免。竟达于登莱。 明天子大加褒赏。军门遣差报谢。船泊宣川。公抵书于宣守烓。厚其资粮而还之。至是事泄。清将到凤城。急召任事诸公卿。公亦与焉。 上以密符召公。赆以橐中金。公星行六日抵彼。则清将出公抵烓书以诘公。公不少挠。皆自当。高声抗辨。辞直气壮。观者莫不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7H 页
易容。而彼亦无以加焉。事遂得解。还拜刑曹参判。癸未。移右尹,都承旨,兵曹参判。甲申器远之变。彼有来问之事。应对频难。以公为远接使。 上谕遣大臣之继往者曰。傧使善于应对。卿但随其言可也。其倚重如此。还亚吏曹兼同知成均。由礼参。擢拜户曹判书。乙酉。兼都总管。移判尹,都宪。丙戌。拜宗伯。秋。 上亲行会盟祭。公以礼仪使。导引合式。威仪可观。兼左宾客,知义禁,知春秋。丁亥。移刑,工两曹判书。戊子。拜吏曹判书兼 经筵。己丑春。进拜议政府右议政。年尚未艾。而二尊人俱无恙。方退居畿墅。公乞暇归省。 上令本道优赐食物。一世荣之。差谢恩使赴燕。 上命中使。饯于西郊。并许子弟入参。亦异数也。五月。 仁祖升遐。公承 讣驰还。 孝庙命公为总护使。八月。升左揆。寻遭黄夫人忧。庚寅。北啧甚急。查使踵至。朝野震骇。 命起复公为左相。公据礼固辞。 上知不可夺。章五上。乃许。辛卯。服阕。拜判枢。冬。自点狱起。即拜领议政。专委狱事。公屡陈罪疑惟轻之语。多所平反。 上倾听而悉从之。以此狱不至滥。壬辰。兼内局,御营,司译院都提调。此后司饔院, 宗庙,军器寺,奉常寺。皆以都提调兼。司仆寺以提调兼。 特教也。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7L 页
冬。公季弟万和登第。公又请暇荣觐。 上有念卿悦亲。予感于中之教。仍令道臣给宴需。时公仲弟致和公。为畿伯。并戴花䌽。舞于喜筵。世尤艳称之。甲午春。上以敦宁公年迫八帙。又是大臣之父。 下教铨曹。特令超秩。又以公每切定省之念。不得专意国事。 上特谕敦宁公。使趁春和上来。敦宁公承 命惶感。来住城下。 上喜彻御膳遗公。以备旨瀡四月。敦宁公捐世。 上遣使吊问。赙赗甚厚。公连遭大戚。毁而疾作。 上每赐珍剂。问病轻重。又遣中官。赍去乾腊。勉以国事。敦迫从权。必令尝而后复 命。公涕泣从命。此后内膳彻送无虚月。又 教首医曰。有能疗郑相之病者。予不惜千金之费云。如有军国大议。辄令筹司堂上。就议。公辞谢不对。又因星变。 上手札问公。至称以先生。丙申。制除。翌日。即拜首揆。入谢日。 命宣酝。仍 命俟醺入侍曰。国乱思良相。卿今出矣。可与共济矣。时 上为 慈殿将搆一殿。 命公及数三宰臣。入审殿基。 上先御后苑别堂。使内侍偕引以入。公以政院不与知辞。 上强之而后始升坐。上仍屏左右。论大计。亲举觞以劝之。各赐妆刀绦带。戊戌。兼扈卫大将。夏。始递相。己亥春。还拜。五月。 孝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8H 页
庙上宾。该曹议 慈懿王大妃为大行制服。诟问于公。公兴诸大臣献议曰。臣等虽不晓古礼。考之时 王之制。当为期年之服。 显庙从之。后有当行三年之议。又有疏斥期之非古礼者。 上复问大臣。公请考 贞熹王后之于 睿宗大王。 文定王后之于仁宗大王之古例。考之实录。则 文定事无徵。而 贞熹实服期制。 上仍从公议。盖公于丧制之论。终始以 国朝已行之礼为主。及至讼讦纷起。事端百出之后。人始服公先见之明。 上亦追思不已。辛丑。递相。冬。复拜。壬寅。以进贺使赴燕。 上解所御貂裘以赆之。郊饯如己丑故事。癸卯。前掌令许穆上疏。请封元子。以定国本。 上命议大臣。公献议曰。元子诞生之日。即国本已定之日。此疏所谓。臣实未晓。册封于孩提之年。虽有 明朝旧例。我 朝未之闻焉。当以祖宗之攸行为法。 上从之。士林亦韪之。丙午。以彼中俘逋不即刷送。罚锾及于 上躬。台谏因记事者之误记。论劾三大臣。而攻公尤力。公出城待罪。 上察其失实。斥言者而慰谕备至。公坚辞不止。 上知终不出。勉许之。付中枢。 特擢公仲尚书公。代公为相。戊申。公复入首席。则仲公又递付中枢。相府传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8L 页
为盛事。庚戌。始患风痹。屡疏辞递。辛亥。入耆老所。 上以久不相见。 下教召公。仍令肩舆以入。公辞舆入侍。 上令内侍扶掖。壬子。复为领相。逊避益切。而敦勉愈加。至癸丑春。病弥笃。 上遣御医。不离看护。夏释负。十月初八日。昜箦于正寝。春秋七十有二。讣闻。 上痛衋。辍朝三日。自敛至竁。 中官看护。有司供具赙襚之外。 赐东园秘器。 哀纶恳至。至有言念国事。不觉气短之 教。又 命仍给廪禄。 王世子亦遣宫官内官吊祭。十二月二十五日。永窆于果川治北冠岳山下坐酉向卯之原。从先兆也。公卒之翌年甲寅。 显庙礼陟。丙辰。跻主太庙。议从享臣公为之首。而时时事大变。台阁追咎公前后议礼沮之。至庚申春。 上以先王庙庭。独无大臣之配享。为未安。亟令议定。于是群议归公。遂配享 显宗庙庭。公尝遗命勿请谥立碑。家人不敢违。 上又以赠谥后当配 庙。故 命礼部入公家状。以促易名之典。赐谥曰翼宪。荣哀备极。无复馀憾矣。公天资明达。器局峻整。长身秀骨。语音洪朗。自释褐初。才德已著。人皆以公辅期之。居家孝友。克尽融泄和堪之乐。教子孙严正有法。每晨起盥栉。终日却扫。而坐门庭之间。▦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9H 页
外斩斩。及其待人。则过自挹损。谈笑款款。春阳温而甘露洒也。至于垂绅庙堂。总僚明廷。则俨然有不可犯之色。莫不爱而敬之。聪明绝人。凡国朝典幸及人家故实。靡不贯穿。有问辄对。公牒爰书。一经眼。已得其肯綮。酬答剖决。语不烦而意自尽。至于群疑众难之说。亦提其要。徐一言以定。人皆悦服。及至 上前则奏对明所。 上虽因事甚怒。和颜曲譬。婉以解之。则 上未尝不霁威以从之。当国数十年。一遵 祖宗法度。无所纷更。利泽自然及民。深恶党论。必欲调剂而两全之。或以韬才不用讽公。则公笑而不应。屡按大狱。罪之疑者。必傅于生议。虽家中畜物。见生而不忍食其肉。其仁爱之心类如此。不乐子弟居显要。婚媾必避权贵。此亦加人一等处也。为文明畅剀切。诗亦情境妥惬。多有可诵者。而既不屑为。且为事业所掩。妄尝论公。公一生谦慎。似石内史。内行淳备。似邓高密。风流镇物。似谢安石。裁决庶务。似姚元崇。遵守成宪。似李文靖。不立偏党。似吕微仲。此所以受天之祐。盈而不溢。柱石 三朝。而眷注弥隆。仪表百僚。而舆望愈洽。能享载籍所未有之福履。无非文翼以来积庆之攸焘。而其劬躬守训。终始完名者。亦公之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79L 页
所自致。若公者。可谓间世名臣长德君子矣。配骊兴闵氏。奉事宣哲之女。封贞敬夫人。先公二年而殁。享年六十七。祔公墓左。举五男三女。男长载岱。牧使。次载嵩。继公大拜。原任右议政。次载岳。府使。次载恒。县令。次载崙。尚 孝宗大王第四女淑静公主。封东平尉。出继仲相公后。女长适县监李命耆。次士人李斗龄,宋奎成。侧室子三人。听。别提。次应,宪。女二人。为万户睦胤善,县监朴时珉妻。载岱娶佥正李敏白女。生四男二女。男长德先。无后死。次勖先,觉先。皆进士。次赫先。女适士人李万稷,申涛。庶出二男。幼。载嵩初娶郡守崔汝㞳女。生一女。适士人朴尚先。再娶统制使李枝馨女。生二女。适士人林世让,李櫶。三娶忠义卫朴世墀女。一男一女。幼。载岳娶判书金南重女。生七男二女。希先,述先,显先,钦先。馀幼。女适直长具廷柱,修撰尹德骏。载恒娶正朴千荣女。生一男。同先。载崙一男一女。男孝先。无后死。女适都事金道渊。李命耆一男一女。男震白。女适士人朴斗祥。宋奎成一男。宅相。听先娶郡守李冲渊庶女。生一男一女。皆幼。后娶兵使李俊汉庶女。应娶龙翼之庶女。无后。宪娶奉事徐明履庶女。生一男。幼。睦胤善五男三女。男昌慎,昌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0H 页
敏。馀幼。三女为朴世梁,许增,郑寿格妻。朴时珉三女。长为洪泰阶妻。馀幼。内外孙曾总八十馀人。龙翼自少时。叨被一言之褒。每于公会私见。辄蒙颜色。寻常景慕。兼有知己之感矣。乃者。丞相都尉诸公。以龙翼承乏典文。且有姻好之故。乃属志墓之文。自惟才薄无以应塞。而念昔丙申。公之辞相任也。适忝掌 教。猥代 王言。公之事迹。盖尝路述之矣。俛仰之间。遽承幽道之托。抚事兴感。情有所不忍辞者。遂忘其僭。悉采家乘而历叙之。系之以铭。铭曰。
东莱之郑。为国大姓。相门出相。绵绵袭庆。矫矫文翼。积善开基。林塘搆之。水竹涂之。公绳其武。施以丹雘。最公平生。贤劳著绩。遏溃拒敌。遁帅汗背。守正抗啧。骄首怒解。授以藩维。阳春有脚。升之廊庙。望如乔岳。斟酌元气。斡旋随时。先事烛兆。片言决疑。入侍前席。鱼水欢密。归着莱衣。二尊怡悦。三 朝倚毗。礼遇迥绝。公忽厌世。鉴亡舂撤。孰沮舆烦。终食 庙庭。儿又继相。依然典刑。名完福备。邈焉寡俦。我言匪私。采实纳幽。
右议政李公墓志铭(并序)
古语云。将门出将。信斯言也。宜若家孙,吴世廉,李。而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0L 页
历考前史。踵武者盖寡。至于用干城任鼎轴者尤鲜。唐之李西平。宋之曹武阳父子。名位非不极。而论道则皆未也。至如我 朝勋戚外。亦蔑蔑焉。若今右议政李公之代为名将。终致三事者。岂不艰哉。岂不休哉。谨按状。公讳浣。字澄之。庆州人。有讳谒平。事新罗始祖。为佐命大臣。厥后簪缨不替。七代祖诚中。入我朝。位左议政。谥靖顺。又四世而至成均生员讳自琛。赠左赞成。生讳鸾。蚤世。 赠纯忠积德补祚功臣,领议政。以公考忠武公之贵也。忠武公讳守一。魁伟仁厚。自 宣庙朝。已为宿将。逮 仁祖甲子。有大勋劳于 王室。官至辅国崇禄大夫鸡林府院君。兼刑曹判书。妣贞敬夫人李氏。 恭靖大王五代孙。长原都正贵年之女。以万历壬寅七月二十三日。生公。甲子登武科。即选宣传官。丙寅。拜工曹佐郎。丁卯。除永柔县令。升祥原郡守。己巳。升肃川府使。辛未。移守顺川郡。旋升满浦佥使。道臣启留。未几。擢本道兵使。始升通政。壬申。递归。遭忠武公忧。甲戌。除会宁府使。俄迁南道兵使。丙子。除坡州牧使。又移平山府使。元帅自点 启请为别将。故未赴坡。而自平移遂安郡。乱后再除南兵使。己卯。拜同副承旨。历训录都正。拜黄海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1H 页
兵使。庚辰。有盖州之役。辛巳。除杨州牧使。癸未。移京畿水使。 特授嘉善。未久。以御营大将 召还。甲申。拜统制使。丙戌。递道。拜忠清兵使。又将御营。拜右尹兼副总管。丁亥。丁母夫人忧。己丑。服阕。自是连拜京兆总府,御营捕盗大将,备局堂上,特进官,刑曹兵曹参判。俄兼训鍊大将。甲午。 特升判尹。历工曹,刑曹判书。丙午。 特升判义禁。拜兵曹判书。此后数年间。为判尹者九。工判,刑判者皆六。兵判者三。判义禁者四。庚戊。除江华留守。病不赴。兼守御使。甲寅。擢拜议政府右议政。是年六月十四日。捐馆。享年七十三。九月。礼葬于骊州东大居里酉坐卯向之原。夫人郑氏。县监民求女。孝敬谨慎。得妇道甚。抚育诸庶子。有同已出。无后。先公殁。寿六十三。追祔公墓。侧室有三男二女。男仁俊,仁杰,仁倜。仁俊娶承旨李弘望女。早死无子。取仁倜子燽为后。以奉公祀。仁杰娶掌令洪𫕱(雨/集)女。生四女。仁倜娶参议李憪女。生三男一女。男燽,熺,熀。二女婿即青平副令重胤,学生申鼎。此公之世系履历子孙也。公生而颖秀。迥异凡儿。及长。符彩胦人。胆略出众。言辞简重。器度峻洁。忠武公奇爱之。少习公车业。亦不屑为昏朝时入场屋。见权门子在傍。心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1L 页
鄙之。即濡笔大书于其衣背。以比贱恶之兽。出曰此不足以发名。遂袭箕裘之业。年十七。随忠武公于北间。所历山川城堡。悉目击心识。盖自少已有大志。耻为子弟遨放事矣。逆适之举兵也。忠武公以副元帅出征。公弱冠请从。多所裨益。时贼已入京。 大驾南狩。元戎召诸将计事。或有散兵图后之议。公从傍大声折之。又劝忠武公保三仓粟。以此忠武公益奇之。早隶李元帅弘胄幕下。元帅器之。每事必咨。及为备局郎。领相李公元翼,左相申公钦。必召公草启。时棌所言。其英特夙成有如此者。在西关幕也。先言主将必败。至丁卯果验。为西邑守也。 朝家将讨椴岛叛贼刘兴治。公知其势不久。言于完丰李公曙曰。小丑将自毙。藩国不宜擅兴兵。只当遏粜困岛。李公从其计。请缓师期。兴治果为其下所杀。李公还 朝。荐公于上曰。古云三军易得。一将难得。臣今行得一大将才。 上亦以予已知其忠勇为 教。尝以外任辞 朝。历见沈贼器远。归语人曰。沈相言辞举止。大异于前。不久必死。无何。谋逆诛。庚寅。六敕之骤来也。朝野疑汹。公独曰。此媾耳。非查也。使到果请婚。又于 榻前论彼中事。陈吴三桂必起兵。又与诸将言。八王必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2H 页
不代。九王执政。且将不保后。皆验。时庙议欲设万科。公争于 上前曰。一设万科。则人必舍铳就弓。而所得未必尽才。既得不能尽官。则将大缺望。失成才而取众怨。非计也。议遂寝。其后竟行之。其弊悉如公言。又有丙子被虏人逃还东土者。公以其情之叵测。谓不可受。廷议不从而纳之。其人果还走于彼。大为国家患。其明透先见。有如此者。肃川时。虏将猝入安州。劫兵使。欲移中江市于安。以骑围守城门。公即发本府马军。鸣鼓张旗。直过安之城外。藏共山谷。潜见兵使语之故。是夜城中汹汹。言肃川将杀虏。虏闻而晓遁。由是名闻虏中。虏移书庙堂言。肃川待我差甚薄。上命移他邑。顺川之换。以此也。及为兵使。二虏将托以江市物货未集。渡江薄营。或劝之避。公不动。盛陈兵威以见之。问其来由。仍曰。开市自有定日。期已过而货未至则我曲。未及期而先劫我则你过。虏欲拔剑䝱之。公正色曰。尔欲以兵刃加我。则我独无一寸铁耶。虏意沮。又请移市于安。又不得则更请移义定二州。公牢执约条斥之。虏终不能有加而还。在自点幕时。值虏大逞阨洞仙岭。自点必欲尝其前锋。公谓句弩。不为鼯鼠发。按兵不动。自点送剑督之。公不得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2L 页
已设伏谷中。先进诱贼。骑将金应海堕马几危。公手射殪酋。遂救出。及入谷。伏发尽歼之。翌日。大阵始来。公咄曰。休昨战以俟今。则岂不血可汗哉。自点又令埋伏。公曰。昨计已露。奚益为。自点不从。果无效。将向南汉。夜见白气起西方。绕出阵下。公心忧之。晓就元帅幕议事。虏猝至。公被三矢仆地。忽有逸马过前。跳上获脱。盖公先知天象。而公之不死。亦天佑也。汎舟之役。 朝廷用虏将言。以公为副将。延阳李公时白劄言。李某素刚。必不受制于彼。恐生事。争之不得。公慨然欲死。而虑其祸及 国家。遂与上将林庆业。领战舰百馀艘。由旅顺口。抵石城岛。故缓行期。又故纵三船。宣言漂失。谕意于登州督府。至北汛口。与天兵遇战终日。汉人一无死伤。虏疑而搜之。公已先周防。故得无事。又令二卒投海。为汉船得。翌日。都督遣还遗书。备言壬辰拯济之恩。即今中朝危迫之势。且有縳虏贼。带舟师来。则分天下封万户等语。一日庆业就帐太息言。欲率师役 天朝之意。公以贻祸 本朝晓之。庆业乃止。至盖州。望见汉船。公先发炮以散之。公又知将驱我师攻锦州。故使腐烂粮糇。伤败船舰。清主闻之。遣一将。以黄纸。书六条疑端以诘之。公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3H 页
逐条陈辨。且言你国贵将。常与同舟。不必多辨。终不屈。虏亦不复问。俄而又令前进登莱。公死拒曰。半年航海人。死伤已多。船弊粮尽。决难复涉大洋。进亦死。不进亦死。等死。宁死于此。清主曰。然则率尔师归尔国。公知其尝试。以舟楫不完告。清主曰。水陆任尔。公始破战舰埋军器。使不为彼资。持半月粮。由陆路而归。清主虽悔。重于失信不复追。而犹敕我 国锢不用。公殁后。子仁倜始上疏。备陈旧事。 上下教本兵。俾书颠末以入。深加叹赏。仍 命藏之史。而事密不得详也。杨州时。值敕行。以差员到开京。时通事命寿。以我人用事于彼庭。缚经历。且将拉入监司。公忿然直入曰。若非命寿耶。命寿大駗。问知为公。即下拜尽释。盖命寿曾为忠武公牢卒。素慑于公故也。其勇敢应变有如此者。公殚心国事。政务综核。凡莅诸邑。以至五阃。未尝一日泛过。束吏字民。革弊省费。修城池备器城。教鍊军卒。充物府库。威惠并行。人不敢欺。及归。脂膏不染。襆被萧然。所历永柔,祥原,肃川,南营,杨州。皆有去思碑。其在内。施设尤有可观。于军器寺则置局分房。课工责效。廨宇一新。会然改观。于汉城府则询弊均役。立条定式。坊民无怨。至今遵行。于御营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3L 页
则创轮番上京之制。设给保收米之规。以便兵农。于训局则改中旬较艺之例。立叠鼓轮放之法。以励戎政。论江都则以为我国保障。无踰于此。请沿江筑城。以助形势。管南汉则以为仓卒有急。远不可恃。请只取近营。以守城堞。又请设三南管将。初言不便者。后皆便之。其竭心奉职有如此者。公自小官。斤斤持三尺法。不少挠。其在京兆也。贫寡妹女之奴犯松禁。女哀诉而终不听。自备赎代之。内人族属。又有犯者。公之妹孙。有尚公主者。贵主切请而亦不施。首席洪公茂绩。遗以一古剑曰。此剑禀至刚之气。非公莫佩。其判秋曹也。内司与乡人讼。公从直右乡人。 上还下文案。辞旨极严。公终执己见。 上竟从之。又有侍从人。欲占外人之奴仆。潜杀对讼者沈之江。公鞫其奴。得实。钩其水得尸。竟置之法。咸陵李公澥。拜公曰。此膝不屈于人。今为公拜。非公。不能办此事。非 圣上。不能杀此人。公节度湖西。值尼山潢池之变。 上谕以急发兵讨贼。公见其徒皆愚蠢无知者。驰 启实状。请寝穷捕之 命。民赖以安。及掌捕盗。相臣坐宾厅。呼公语曰。近闻彰义门外。有聚兵马犒牛酒者。即宜诇捕。公曰。若是劫盗。则责在本厅。果是国贼。而无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4H 页
上变者。则当先 启后捕。不得不以相公之言为證也。相公始惧然止之。徐闻之。则乃屠沽辈游戏耳。人皆服其善处。一日于 筵席。郑相公太和。历陈丙子洞仙之战。归功于公。 上问公。公曰。其时臣为将领。不效力边贼。其罪大矣。何功之敢说。只愿今日惩前毖后。俾免日后豕突之患尔。左右皆称其善对。又有岭南人陈疏。自称解八阵图法。 上临筵。命两大将招见论难。公独曰。臣本不知兵法。而忝在大将之列。何可从乡曲贱子。学习其法乎。我国之兵。只当明习我国之军法。此等古法。非徒不必试。亦不必为也。 上默然。其秉法得体有如此者。公之累 朝恩眷。世无与比。平营建节时。年堇三十。忠武公疏陈。知子莫如父。臣子年少。不可使。 仁庙答曰。知臣莫如君。卿子忠勇可此任。一时传诵以为荣。京水拜辞时。 上引见追褒杨州治绩。仍 命加资以送。 孝庙朝。倚任深重。尝拟江都留后。则 教以此人不可出外。又以兵参兼军器提调。刑判兼捕盗大将。大臣仍守御使。皆罢格 特恩也。初将训局。固辞不拜。至解佩符。跪进 御床。台谏以骄蹇。请廷尉问。公杜门终不出。上临亲阅。 特赐金银御甲胄彤卢等物。公不得已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4L 页
出而拜赐。尝召便殿。谕以予视大将如亲戚。大将亦有逐月起居之例。卿何独否。公拜谢曰。私觌。非勋戚则不可。臣若有所达。则当由政院请对。 殿下如欲见臣。则亦宜自政院召致矣。 上笑曰。卿可谓太执。仍馈以 御膳。亲酌酒以劝。极论天下大事及 国家形势。夜深乃罢。而左右虚无人。事秘不多传。又一夕。 召公入卧内。问江都事曰。设如丙子之冬。军未到而贼在后。则奈何。公对曰。臣尝虑此。造大袋累千。人持其一。如或驻兵原野。则盛土作堞。顷刻便成城郭。掘土处又当为壕。可备仓卒。 上称奇制。徐忭之诬告麟坪大君也。公名亦入其中。待罪 阙下。 上召至前。还授密符曰。予知是贼诬。卿勿惧。即诛忭。先是公居与大君偪侧。故大君邀于婚席至屡。而执大防不赴。遇于道路请面。而举体貌不出。至于移家而远之。 上已悉前事。故明谕而洞释之。公扈 驾 光陵。寒疾猝剧。 上轸念不已。医问交道。又 命首医曰。李某予之股肱。尔宜殚技。仍 赐内藏珍药。前后有病。必 遣内竖 赐御膳。非一也。公自盖州归后。若负重辜。不欲立于天壤间。率家就农于德源之元山。为终老计。而时艰任重。竟负初志。每以为终身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5H 页
之恨。尝因无妄。再被台讯。即日归骊江别墅。有西湖跨驴之意。而大臣终直之。皆未久被 召而还。累拜大司马。终始不出。一日违三牌。 上知其志。亦不强。及其大拜也。尤踧踖不安。八上辞疏。四违 传谕。时值 仁宣王后丧。 上以梓宫在殡。敦迫之。始僶勉出谢。其受思戒盈有如此者。丙申。春夏旱甚。 上召问诸宰以弭灾之策。公极言关节之弊。奢侈之害。田宅踰制之僭。而禁断则自宫禁贵近始。 上动容嘉纳。万寿殿之营建也。台长忤 上旨。天威震叠。皆惶怖而退。公进曰。时诎奉赢。实非应天以实。亦非奉安慈殿之道。虽或以从简为言。财非天降。役不鬼造。则安得不伤民乎。台臣之意如此。而恨不得毕其说也。无已则莫如待年。以此 天怒稍霁。庚戌大侵。公力疾。与郑相公致和请对。力陈民役之重。冗兵之弊。请罢新设精抄别队。 上不答。公复起而尽其说。仍俯伏泣涕。郑相曰。今日廷臣。非李某不能进此说也。及至易箦前一日。口呼遗疏。有勉纳忠言。恢张公道。省汰冗兵。变通身役等语。盖其所畜。临死犹未忘也。 上览疏伤悼。 教曰。忠诚所激。语甚切实。感叹为国之忠。至死深笃。其人已逝。其言犹存。收不书绅而服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5L 页
齐焉。闻者皆感动。其忧 国进规有如此者。公最爱纲目一书。居家不释卷。故一生得力最多。事父母极其诚孝。前后丧。皆庐墓。每感 孝庙之知遇。期欲糜粉以报。当其 不豫时。公适直宿北营。夜半忽闻禁苑有嘘唏声。数日而遭大恤。常谓至諴所感。神明亦告痛绝。欲无生。限卒哭食素。语及。必呜咽沾衣。敬爱伯氏。白首不懈。间数日必来候。得一味必分饷。及没。哀恸如亲丧。大宗主祀者。宾不能家。公出私财立祠。诸庶妹之寡窭者。皆衣食之。以及亲党。恩义周遍。子侄不得干预公事。姬妾不敢辄至外舍。性不喜棼华。宴乐服馔。一如儒素。其行谊淳备有如此者。噫。公之平生备悉于此。而盖尝论公之自致。则公为武宗三十年。律身以清。事 君以直。勉人以忠。抚卒以惠。赏不遗远。罚不饶亲。以故久掌兵柄。而信任益专。肇践台阶。而望实俱洽。名公钜卿。屈己推重。硕德儒贤。倾心许与。以至将校军伍。乐为之用。身殁之后。莫不奔走悲号。如丧怙恃。执火送柩者。弥亘数十里。幕下数人。亦有服期丧者。其遗泽之入人者又如此。若公者。岂不可谓烈丈夫名宰相哉。不佞与公。宦途既殊。年辈又后。初未尝习于公矣。反叨贰席于京兆。后尘于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6H 页
筹司。惯见公画执科条。不容毫发之私。勤劳夙夜。克殚心膂之力。久已敬公而慕公。今于墓道之托。有不敢以不文辞。遂采其家状而为之叙。系之以铭。铭曰。
矫矫忠武。为世名将。忠武有子。寔惟丞相。相公妙岁。投笔纳弓。赞谋服训。移孝为忠。颖脱弦直。烛照龟决。或裨或专。帅信戎慄。步武无前。三十制阃。父忧其早。王褒以衮。 孝庙临御。神与为谋。公独与闻。帷幄运筹。登之八座。授以三军。逮至 先后。眷遇深勤。乃畀中权。乃擢右揆。舆望方惬。将星遽坠。武叹失宗。朝惜亡鉴。 温纶隐卒。荣贲玄坎。公葬于骊。密迩 宁陵。晨曛朝谒。 圣算犹承。骊山苍苍。骊水㳽㳽。乐哉斯丘。陪护万祀。
公山县监郑公墓志铭(并序)
记余舞象之年。受业于从大父晦谷先生。先生严亢少许可。人得一笑语。譬黄河清。而独于东床一人。待之如畏友。余尝心异之。及余稍长。见公居家而有至行。莅邑而收最绩。然后始知公之取重于长者。有以也。公之殁后二十年。孤子世淳等。以公婿韩中丞泰东之状。托余以幽堂之志。情义有不忍拒者。遂不辞而为之叙曰。公讳荣汉。字太健。氏出迎日。胜国时。有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6L 页
讳均之。为金紫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平章事。数世有讳思道。以文武才显官。门下省事政堂文学谥文贞。子恭简公洪。子兵曹判书贞肃公渊。历二世。有吏曹正郎浣。仕 中庙朝。与己卯诸贤同事。祸作。窜岭南以卒。寔生佥知讳潚。栗谷先生志其行义。曾祖讳仁源。 赠左承旨。祖讳浤。成均生员 赠左赞成。考讳弘泽。 赠左承旨。娶 赠左赞成金公尚宽之女。以万历庚戌。生公。七岁。遭承旨公丧。哭擗如成人。人谓郑氏有子矣。时公之外从祖仙源,清阴两公。皆模楷一世。公从学于清阴。公不烦诃督。唔咿终日。清阴公亟称曰。大而门者。必而也。尝侍坐仙源公。时旱久。虫近床。命小仆瘗之。公曰虫亦含生。坎不如彗。仙源公。亦奇之曰。老夫不及也。乙亥。中司马第二。壬午。筮仕齐陵参奉。乙酉。迁 宗庙奉事。丙戌。升汉城参军。有一豪贵。既赎奴之富者。又欲其财。诬以杀己奴。认它尸起讼。公一按察其诳。密令耳目迹之。果得诈死之奴。竟直其冤。一府惊服。丁亥以董役劳。超拜仪宾都事。戊子。出知和顺县。游刃甚恢。五载三被褒典。去后有遗爱碑。甲午。拜工曹佐郎。寻升正郎。授沔川郡守。廉案亦奖以严明。时权宰争讼田土。嘱䝱交至。而公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7H 页
若不闻。断以绌之。朝家推刷公隶。发摘甚急。而公亦不顾。静以应之。一境赖以安堵。旋因事罢归。子女草屦菲衣。行橐如洗。路人亦嗟叹焉。丙申。守白川郡。属客使织路。需索繁迅。而处之有裕。不病于民。戊戌。有不悦公者。廉问诬以滥率 启罢。而犹不敢掩公治效矣。邑民请纳千斛米借公。而有司斥不闻。则镌石以思之。 孝庙简惟良。朝臣多荐公。而官格有碍。该曹至请越格收用。己亥。除惠局郎。盖局有釐正贡案之举。亦选也。辛丑。拜 宗庙令。壬寅。授公山县监。县即牧而降者。在营下当孔道。地广人稠。素称盘错。公至则锄梗惠穷。立条布信。行之三年。治定颂兴。浚亩团伍之制。修廨造杠之役。靡有不举。哙然改观。远近称之。及罢还。羡储千计。悉代民赋。甲辰。除训局郎。递有遇灾剡才之 命。备局三司。多以公应荐。而以铨曹嫌不时迁。乙巳。丁母夫人忧。戚易咸备。哭墓三祀。迹不出庐外。得疾几至灭性。戊申。服阕。除潭阳府使。病不赴。拜社稷令。时公山政弛弊作。非剸剧手。难以复旧。监司闵公维重。以已绩闻。 上特命再任。公以曾所攀舆之地。不忍独赴。强而后始至。至之日。穷阎习其惠。猾胥惯其威。檃括已熟。情伪莫遁。有同张乖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7L 页
崖之再治益也。军政最为邑弊。额缺多不补朝廷以七年为期。使充其虚簿。公方便填补。不烦投钩速狱之扰。而所签者。皆丁而无老倪。节度使以闻 上特升通政阶以宠之。其冬。又有均田之令。公亲履原野。绳疆尺亩。民大悦。事未竟。 上幸温泉。公诣 行在。归而患痘。以己酉三月二十四日。卒于公馆。享年堇六十。环州嗟恸曰。失我乳哺矣。监司亲自治丧。不翅陆吴郡之三哭也。用是年五月二十八日。窆于县治南芦谷乾坐之原。治命也。公之夫人宜宁南氏。礼曹判书铣之女。判书。即晦谷公也。夫人受训家庭。庄重淑烈。早有女士称。及归配君子。无违德。五邑从公。公之藉内助亦多云。及寡哀毁踰礼。常以未亡人自处。先公一年生。后公廿年殁。寿八十。与公同穴。凡举男四人。世浻,世淳,世沃,世涵。女四人。士人朴铉,李明胄,执义韩泰东,士人徐文溥。世浻娶士人权俅女。生一男二女。男万植。女士人朴汝贤,金圣锡。世淳娶士人李槚女。生三男二女。男万准,万相,万翼。女士人李喜震。次幼。世沃娶士人罗星纬女。无后。继娶士人徐必荣女。生二男。万崇,万远。世涵未娶而夭。朴铉一女。李明胄二男。夏成,夏亨。韩泰东一男二女。徐文溥二男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8H 页
二女。皆幼。内外孙曾若干人。公容仪挺秀。器度和远。制行刚方。待人忠厚。未尝有崖异之事。矜持之色。而人望之自然敬爱。亦不敢以亵狎加焉。每以早失所怙。为至痛。事母夫人尽诚孝。荣养备至。而必以养志为先。每见纨裤子弟。辄戒诸子曰。藉父兄馀剩。炫饰其躬者麟楦止耳。奚羡为。禁子弟。不令服靡。至于声色棼华之地。视之若无有。宰公日。道臣喜声妓宴筵。辄耦而舞。守令之在座者。亦从令胥效。而见公之敛衽端坐。独不敢逼也。公嗜书。专用力于昌黎文为。文操笔立就。亦尝早鸣于场屋。而竟坐数奇。终使蕴负之才。局于百里而止。知旧咸嗟惜焉。至其治郡。则有神通妙解之术。束吏字民。洞悉弊瘼。必垢栉而痒爬之。折狱听讼。克尽公明。必斧拆而衡平之。不违道而干誉。不怵威而降志。综核庶务。事无遗漏。终至名彻宸严。光膺玺秩。真不愧于汉之循吏。而冰蘖之操。始终如一。脂膏不润。䃫石屡空。内无三椽之屋。外无数顷之田。死之日。无衣服以敛。公之平生。于此盖可见。呜呼。其可敬也已。其可铭也已。铭曰。
观公之外白而长。察公之内粹而刚。以此居家孝友彰。推为政事无不臧。属典岩邑曰龚黄。再绩于公绯
壶谷集卷之十七 第 388L 页
有光。骥足未展凤忽藏。惠泽所遗葬桐乡。铭以纳竁记之详。有来千载勿毁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