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壶谷集卷之一
 七言律诗
   观养蚕(儿时作)
   锦江亭。与冰君泛舟。平昌金使君(正立)率其胤天郎(振)适来。同赏。(亭在宁越。)
   关王庙送友人
   别延城睦使君(行善)
   晓发坡山村。醉赠主人南潦原(斗柄)
   别关东伯(代作)
   哀郑洪川(良佑)
   东湖春泛。次李济卿(弘相)韵。
   别洪阳卞使君(时益)
   七夕夜会走笔应呼
   银台直庐舄。次申侍郎(翊全)韵。奉赵禹瑞(龟锡)申季良(最)二太史。
   大行仁祖大王发靷日。扈 驾出门外。记所见。仍寓感慕之怀。
   沈叔(敞)
   次李竹窗(应蓍)谪中咏怀韵
   奉寄扶安柳使君叔(椐)铃案
   病中闻时事志感。奉寄扶安柳使君叔。
   使无轩夜坐(往觐稷山时)
   承银台 召命。过水原。记所见。
   直庐与季良夜酌。走次幼能韵。(幼能。李公端相字。)
   夜坐与幼能联句。奉季良要和。
   罢官趋庭晓发葛川
   叠次载迩幼能诸益省中韵(载迩。徐公必远字。)
   别茂长崔使君(孝骞)
   扈 驾祈雨坛。归路得雨。志喜。呈同僚要和。
   别善山姜使君(与载)
   秋日闲居。奉旁邻李(知白),严(硕耇)两上舍。
   奉寄郑承宣(泰齐)银川侨庄
   朝参后述盛事。奉骑省同僚要和。
   追寄通川李使君(翊汉)之行
   送申元泽(混)赴玉果
   载迩言事坐罢。归恩山别业。
   壬辰二月初七日。有御史治装之 命。初九日。牌招 引见。戒谕丁宁。分授封书。仍 赐腊药,胡椒及粮馔。即与蔡公(忠元),闵公(鼎重)两学士出城。至南关庙坼封。则所受乃岭南八邑。而职姓名与邑号。即 御笔也。感赋一律。
   过知礼村
   还过密阳。述行役土风。(二首。)
   夜坐凝香阁。次板上韵。(阁在玄风)
   过闻庆暂憩龙湫
   奉别崔参判(惠吉)宁海之行
   清阴金相国挽(代作)
   别平康李心甫(万雄)之任
   贺李济卿登第
   将赴岭幕。次李兄汝章韵。留别。
   洗兵馆大阅(馆在统营)
   凤栖亭。次壁上韵。(亭在丹阳)
   竹岭
   流头日留月城。奉主人徐使君(祥履)(月城庆州▣号)
   过鹤城金济州(寿翼)谪所。留赠。(鹤城。蔚山号。)
   岭南楼。喜逢闵督邮(湋),朴上舍(𩂈)两同年。兼奉主人李使君(袗)
   醉后走笔。叠次前韵。属朴生促和。
   冰溪记异(溪在义城)
   青湖丈暂侨西湖。暇日与诸友出访。醉次济卿韵。(青湖。李公一相号。)
   别黄冈赵通判(晋锡)
   送朴晦仲(增辉)赴北幕
   李判书(基祚)
   送金久之状元书状之行(久之。金公寿恒字。)
   追寄李一卿(廷夔)状元水堡编次
   岁除夜持被玉堂有吟
   别高山吴督邮(斗寅)
   夜宿同春堂。先生请留诗。敬题一律。
   病滞温阳。试日尚远。空馆无聊。记实戏吟。
   与恩山权使君(尚矩),舒川李使君(袤)。开试于牙山。次客馆东岳韵。
   送清风金使君(震标)
   奉别柳叔(据)赴金川
   别郭运判(齐华)
   次文谷韵。题胜卞上人轴。(文谷。金公寿恒号。)
   送赵学士(备)赴任实
   送成亚使(后卨)赴北幕
   赵掌令(晋锡)
   往觐军威县。宿安丰驿。寄延丰李使君(性恒)
   雪后踰鸟岭
   谢崔清州(继勋)赆图书石。仍要别语。(时将有日本之行。)
   沈尚书(詻)
   乙未四月八日。直玉堂李子三(堥),金正平(万均)。自春坊来会西楼。观灯话别。
   丙申三月。海行复 命。后值踏青佳节录奉湖堂诸僚要和。
   六月初九。忆去年事。吟呈翠屏秋潭要和。
   戏载迩
   铜雀舟中。别湖西伯徐载迩。与幼能诸友醉散。
   幼能叠次前韵。更步以答。仍寄载迩。
   别尼山罗使君(星斗)
   申龙仁(起汉)迁葬挽
   二月初旬。往觐龙仁家亲谪所。忆旧有感(扇对格)
   别金堤崔使君(攸之)(○崔之尊府。方在湖南。徵召不就。崔又解浑天仪。)
   丁酉六月。递承宣。乞得杨州。后与青湖南涧两词丈。会酌柏洞李老(寓)莲亭。翌日。记兴奉寄。
   杨州东阁。次幼能寄示韵。
   陪永平大父与诸乡老小酌跨鹤堂。书赠崔子挺(继雄)
   以营将领所属军诣南汉秋操。途中戏吟。
   叠次石教授(之珩)
   青湖方伯到乾川庄。示一律。走次以呈。
   与文谷同舟。会巡相于斗湄。闻心甫先回。(心甫。李公万雄字。)
   东湖书堂成。与文谷金礼部久之,东里李亚谏长卿,西湖李中丞幼能往会。醉后联句。
   丫溪金远明(益廉)家设重试榜会。录奉诸同年。
   石教授以无食归江华旧居。诗以赆之。
   别湖南徐按使载迩
   松溪张老挽
   戊戌春。送敕行于弘济站。归路历访重兴洞。
   夜坐小酌公洞峦溪桥庵寺之名得一律
   绫川具相(仁垕)
   闰三月三日。陪家尊与永平大父。游水落瀑布。
   送翰翮两从弟往觐完山 殿斋
   秋日。鹤轩别钟城郑使君(麟卿)
   延城君李公(时昉)
   洪修撰(柱三)内挽
   完南李相国(厚源)
   延阳李相国(时白)
   寄俞伯圭编次(伯圭以富平守。因事调双树驿。而姑寓杨州西山里。)
   伯圭次前韵。更步以寄。
   闻伯圭有重兴之游。更用前韵效吴体。
   银台直庐。次文谷韵。
   敬题三宵荣对帖(并小叙)
   别昌平任使君(奎)
   李宜宁(旭)内挽
   蔡湖洲(裕后)
   洪监司君实挽(名葳)
   别延安林使君(蔡)
   别海西洪按使(处尹)
   豆浦舟中次韵。别清风李使君幼能之行。
   杨州桧岩寺。与赵地主禹瑞,洪南涧丈夜饮。
   郭执义(之钦)
   涟城东阁。以朴老韵。(时 圣上二年闰七月既望也。朴老有约同游。因病不从。)
   送李内翰(光稷)往省原营。仍游枫岳。
   敬次诸词伯贺 圣嗣诞生之作
   赵承旨(乱锡)寡女挽
   青湖文避谤青门外。暇日往访。次无何堂韵。
   上元日。谢李上舍(三锡)来访。次年前寄韵。
   别忠州李使君(天基)
   罢官后。往觐涟衙。陪家尊携伯顺。宿宝盖山寺。
   石台庵。走次伯顺韵。
   题吴都事所感牧牛图。用中朝诸人韵。
   陪家尊与永平大父。诣野塘金尚书宅。醉后书呈。
   暇日。携诸友避暑宋洞。醉后口号。
   别济州李使君(翊汉)
   卞上舍(抟)
   送洪学士(柱三)出守醴泉
   别清风睦使君(兼善)
   奉别南涧丈按节关东
   别金堤沈使君仲美叔
   别岭南郑按使(万和)
   沈承旨(光洙)
   奉别野塘金尚书出相松都(公曾为经历。再为留守。)
   闵判书(应亨)
   次文谷大学士阅武日扈 驾之作
   韩承旨(震琦)母夫人挽
   柳大宪(庆昌)
   次郑东溟韵。题俞承宣伯圭志喜帖。
   送松谷赵都宪(复阳)罢官。归南阳别业。
   送郑南谷(知和)丈出按关西
   金上舍(鼎昌)
   别康津使君
   省中送秋潭僚友出尹广陵(秋潭)(俞公玚号。)
   以兵参乞暇。陪慈氏。赴严亲茂朱任所。过稷山。
   将抵茂县。踰栗岭。忆旧梦记兴。
   次赵按使禹瑞巡到锦城寄示之韵
   野塘金判书族祖挽
   李止庵(行进),李六隐(时梅)两词丈。并直总府。均有伤老之作。谨次以宽之。
   罗海州(星斗)(公即金野塘之婿)
   送鱼翼之(震翼)赴北幕
   别松谷词丈江都之行(松谷在亚铨时。余以谏长。参递差之论。松谷连求两都留后而去。)
   甲辰正月初五日。以知申事。参朝参礼。礼甚盛也。谨述贺忱。奉同朝要和。(白轩相公以下十二人和章。在他帖。)
   林海州(葵)
   南参判(斗柄)
   雪后有怀鱼翼之寄北幕
   赵承旨(胤锡)母夫人挽
   闵参判(应协)
   送东里出守安边
   省中走笔别湖南郑按使(万和)
   寄宁海谪客郑承宣(泰齐)
   别松都吴留后(挺纬)
   春塘台 榻前宣酝后。次青湖丈侈荣之作。
   别关西李按使(正英)
壶谷集卷之二
 七言律诗
   书怀寄幼能湖堂(并小叙)
   文谷叠次前韵更缀(三首)
   赵承旨(胤锡)
   送许章玉族兄赴 浚源殿
   送尹学士(深)耽罗试才之行
   三觐茂县。陪家尊携翮弟石儿。重游赤城。夜宿高镜寺。志喜。
   县斋。夜读书传。至文侯之命。忽忆十年前侍讲先朝时事。感成一律。
   药院稧屏敬。次白轩相公韵。
   蔡庆州(忠元)
   扈 驾温泉。与文谷同宿。雨夜联句。次刘长卿温阳客舍韵。
   行宫放榜日。用钱仲文扈驾温泉韵。更与文谷联句。(梦龙实事)
   赐浴北汤后詑荣记实。奉同浴诸君子要和。
   李统制(廓)
   赵监司禹瑞挽
   送李承宣(俊耇)出按关东
   南金城(一星)
   别岭南赵亚使(圣辅)
   海丰君郑公(孝俊)
   送吕天郎希天赴北评幕
   李止庵(行进)
   申参判(濡)
   青湖丈挽
   罢礼参后。归觐新县。追寄赴燕三行。
   壶谷闲居。冒雨赴李锡余小会。醉赠小桥旧友。
   敬次大学士扈 驾温泉志喜寄示之作
   雨夜。忆去年扈 驾时联句。更用诗字韵。寄文谷。
   早罢京兆衙与宗伯朴隰川(长远),吏部左右侍郎李公(庆徽),尹公(鏶)。相约联鏕访三清洞细酌。暮归记兴要和。
   自嘲(顷日玉堂论余筹司之不合曰。苟非识量。谋猷为世所服。则莫宜居云。戏作一律。示季周。周亦参论者也。)
   绫峰君挽(即妹婿之翁。家在铜雀津。)
   次郑东溟春日闲居韵
   归觐新县。次客舍板上韵。(并小叙)
   六月拜岭伯。八月十九日。到营。即发赈巡。登漆谷山城。
   快宾楼。追次翠屏秋潭板上韵。(楼在醴泉。槎行时以分路。未得登赏。命始追和。)
   映湖楼。敬次圃隐先生韵。(楼在安东。)
   琴召驿书怀
   岭南楼。次奋题韵。(楼在密阳。)
   倥偬中。走次伯顺寄示韵。
   走次亚使崔公(后尚)覆审出巡后寄呈韵
   至后都事巡回夜坐书示
   沂川洪相国挽
   疏递方伯后。走次儿辈夜会韵。(时因比安治狱事。台谏误闻。论启而旋停。故第六云。)
   赵判书(复阳)夫人挽
   奉别长兴柳使君(椐)
   新庵东台。喜得草堂新基。仍次宗叔韵。
   记兴示弟儿
   晚悔堂暮春即事
   郑承旨(泰齐)
   扈 驾温泉。雨夜。逢安边俞使君伯圭。留宿叙别。
   俞校理(命胤)(俞妻割三指。事闻。 上命旌表。余时忝礼参故云。)
   别东莱郑使君(晢) (使君之兄子济氏。方为岭束伯。弟子文守成川。故下篇云。)
   李尚书君美挽
   李幼能挽
   尹参判(鏶)
   赵尚书(启远)
   送申学士寅伯接慰之行
   莲池醉后。别同春先生还乡。
   别淮阳任使君(奎)
   坡山客馆夜坐。书怀呈文谷傧相要和。
   别关西李亚使(沃)
   别安东李使君(奎龄)
   李通津(敏采)
   曹参判(汉英)
   吴判书(挺一)
   别郑尚书(艗)燕京之行
   暇日与徐京尹载迩,李都宪一卿状元。仍作榜会。感吟。
   俞参判(㯙)
   韩参判(必远)夫人挽
   骑省直庐送春有怀。录呈南仲辉卫所。
   金判书(佐明)
   洪右台(重普)
   别安边沈使君仲美叔
   权执义(格)
   别端川郑使君(勔)
   徐载迩挽
   重阳前一日。与仲辉云路两令。小集家园。记实写兴。
   李右尹(忘贱)
   沈典簿(光泗)
   朴承旨(世城)
   赵相国(翼)迁葬挽
   白轩李相国挽
   朴尚书(长远)
   寿席次文谷韵
   崔先达(锡鼎)庆席。醉次文谷更用吾家寿席韵之作。
   书怀呈南涧丈要和。兼示季周。
   无聊中更述病怀。呈两词伯案下。
   总府直庐申学士寅伯醉过。话旧联句。
   罢官后。南涧丈东芚兄来访。小酌联句。
   归觐仁衙。醉次儿辈韵。
   别湖南申按使寅伯
   别钟城郑使君(华齐)
   别襄阳李使君(球)
   郑书状(樍)
   李监司(晚荣)
   永安都尉挽
   南谷丈寄一绝以问。更将一律申谢。
   陪家尊游紫燕岛。醉赠桂阳郑使君叔夏。
   追次性聪上人自方丈耑书远寄之韵(聪。即守初弟子。)
   携伯顺,振卿,正儿,惜儿辈。泛舟观渔。醉后喜逢金上舍(瑜)题扇面。
   七夕偶吟寄叔夏
   追赆文谷金相公赴燕之行
   李世卿挽
   郑领相(太和)
   李大宪(敏迪)
   仁宣王后挽章
   追寄江陵李明府弼卿铃案
   追寄安东孟使君休徵
   奉寄翠屏丈郊居(时屏翁之子疏救宋同春远谪南裔。翁将有枫岳之行。)
   次退忧相公韵
   祔礼时差 神辇陪卫之任。抆泪志感。
   又次长卿志感之作
   赵尚书翠屏。一日冠其孙若曾孙。仍开寿席之宴。甚盛举也。不佞猥承戒宿之命。不胜欣贺之情。座上缀一律以呈。
   别金侍郎(禹锡)燕京之行
   山中述怀。录呈退忧相公,翠屏词丈。兼示李秀才喜朝。(喜朝。即幼能胤子。)
   雪后访退相新居
   过芝洞感旧。赠李同甫。(李即退相之婿。)
   别襄阳李使君(寅焕)
   别定州宋使君汉卿
   上元日戏记国俗
   别茂朱俞使君(櫶)
   次崔内翰(锡鼎)韵。送俞生(晦一)归岭东新筑。
   次松都喜雨堂板上韵
   永安公主 赐宴日。东里有吟。伯涵以余在外未参。要和甚恳。敬步以答。
   次汀翁寄韵
   次灵树诗轴韵(并叙)
   五君咏
   敬次姜雪峰(柏年)词丈用溪谷韵题稀年契轴之作
   书怀寄秋潭
   别洪国宝(锡龟)出宰海州
   奉谢退忧相公来访
   效吴体申谢退相
   更用前韵自遣
   江陵李使君弼卿。历过金相所。折简以邀。冒雨往会。适经幼能孤子冠礼。
   夜与相公及弼卿联枕叙话
   弼卿临发。始出在官时。欲寄余之作。立次以别。
   游水洛瀑布记实写景(扇对格)
   山中即事
   物理
   喜雨。次王右丞辋川积雨韵。
   夏日幽居(四首)
   别密阳李使君(嵇)
   次北汀韵。贺沈知枢(之溟)回科宴。(并小叙)
   白江李相国迁葬挽
   四秀亭诗(并小叙)
   阕服后出松庐夜坐。感怀示儿辈。
   哭翠屏赵尚书灵筵有感
   奉别退忧金相公燕京之行
   崔应教(后尚)
   题聋庵(为吴同知翾作)
   仁敬王后挽章
   文谷金领相女挽
   尹参判(飞卿)
   辛酉春。承西傧之 命。过玉溜泉感吟。
   次关西柳按使(尚运)
   清川江感旧。次崔天使韵。
   复 命后。病递伴送之任。吟呈北汀梅涧海村。
   汀丈,涧友叠示前韵牵率更和。
   别公山李使君(齐和)
   次梅翁寄示韵
   归山后睡起言志
   醉访新兴庵。走次僧轴韵。赠彬师。
壶谷集卷之三
 七言律诗
   待人有吟
   客至喜吟
   夜坐示星叔
   送尹侍郎泰升(阶)燕京副使之行
   送书状李锡余(三锡)
   权同知(楫)
   李佥知(徽祚)
   次弼卿韵。送李节度(端锡)北阃之行。
   贺别赵进魁(正万)荣觐泰仁之行
   泣次家儿荣墓韵
   送梅亭堂叔赴宜宁任
   仁兴君夫人挽
   至日。试院写即事。示同席要和。
   病中终夜无眠。起坐书怀。录呈北汀丈。
   上元日。病怀无聊。戏题俗事。寄梅涧。
   走次梅翁叠步韵。追悼东里。
   别珍山赵使君(相槩)
   赵参议(嘉锡)
   永安主第迎谥宴席。走次文谷相公韵。
   庆宁郡主挽(昭显世子之女)
   郡主返魂慰锦昌
   家儿栖道峰。与金上舍(昌协)酬唱。颇有可观。走次以寄。
   次大学士韵。赠新司马赵闵两壮元。(并小叙)
   敬次南谷郑相公宅耆英会酬唱韵
   春曹小酌。走笔别日本尹正使(趾完),李副使(彦纲),朴从事(庆后)之行。
   次远明伤东里诸从韵
   又次贺弼卿新第韵
   潭翁因退相劄 特升工参。次其示韵以贺之。
   潭翁入城未久。又寄思归诗。和以留之。
   送韩太仆,鲁詹(泰东)燕京书状之行。
   送潭翁归山
   东门别后。追寄潭翁幽居。
   送泰仁赵使君(相愚)
   松村谢远明来访。走次留赠韵。
   壬戌九月。余忝宗伯。因 长陵改莎。与文谷金相,吕台希天同行。途中次文谷书示韵。
   相公又三叠前韵。以示对使仰答。
   忧时即事。奉潭翁要和。
   远明以余须日承 纶。未挽尤相之行。书示一律。走次以答。(尤相赠余一绝。故未句云。)
   题寄潭翁东门送别图
   蓬山君挽
   朴上舍(圣钦)
   自松山还洛。途中口占。(二首。)
   次弼卿韵。寄彝仲江阁。
   送潭阳洪使君(得禹)
   送梧滩出按海西(公曾求岭东伯。未谐而得此。公弟方宰金川。以嫌将解归。故首句与第入云。)
   金华洪亚铨饯海伯沈梧滩于一架亭。要余而余适持被总府。未赴。兼呈一律于两公。
   青平尉挽
   郑上舍(相一)
   俞玉果(瑾)
   癸亥冬。以奉安使陪 先朝改修实录。诣江陵五台山。路上望 崇陵。志感。
   行过砥平。季周携酒来别路左。醉后走草拗体。书其扇面。
   原城客馆设享宴。醉次板上白洲韵。
   明圣王后之丧。以 山陵提调。陪守 崇陵。夜坐志感。
   南尚书仲辉挽
   李长水(以泰)
   金上舍(圣臣)
   秋潭内挽
   次潭翁示韵
   琴书堂陪南谷相公醉题即事
   独卧言志寄梅翁要和
   李彝仲子妇挽
   药泉南相公燕京别
   无聊中。寅伯,公举,弼卿,伯涵四台联舆夜访。仍呼宋汉卿继酒。口号记兴。
   鱼监司翼之挽
   甲子初冬。设门会于药泉相公家。兼饯燕行。翌日。相公述小叙。系以一律。属余先和。不揆荒拙。录呈座下。
   乞暇归松山。喜草堂新葺。
   书怀。奉梅涧,梧滩两词案要和。
   潭翁投赠百韵古诗。无暇酬答。只以一近体奉谢。
   和诸公贺平原君因大耋晋秩之作
   次襄阳崔使君(商翼)人日题寄之韵(时同游鱼按使新亡。)
   梧滩叠次前冬旬字韵。更步以答。
   李佥枢(敏厚)宅寿席志贺。奉座上要和。
   金判书(佐明)迁葬挽
   梅翁冠儿之席。醉次主翁韵。
   走次滩翁叠示韵
   醉题香山苍然亭
   自鹭梁顺流。访滩翁水明楼。伯涵,文仲,汉卿皆已来会。
   醉后集各人姓戏题
   又以江湖余乐也分韵。得江字。
   次潭翁寄韵
   奉寄城西柳承旨叔
   过湖堂。携季周,彝仲。仍访南谷相公于梨花堂。
   家后日涉亭成。喜而有赋。
   次杜工部堂成韵
   今年雨旸时若。大有有年之望。祈祝有吟。
   闲居即事奉文仲
   寄江都留后李季羽
   敬次梧滩贺 亲祷得雨之作
   追记清晖阁陪游之兴奉呈文谷相公案下。
   追忆去年中元之会。悼宗叔有吟。仍别堂叔省墓之行。
   赵副学(持谦)
   送柳承宣起之出守东莱
   乞暇归山。晚登寺楼。用老杜九日蓝田韵。
   送李同甫之常山任
   永安尉迁葬挽
   沈知事(之溟)
   看瀑亭将成。喜而有赋。赠黄生。
   登瀑亭。次金璛韵。呈退忧相公。
   听松堂旧址。设文简公迎谥宴。甚盛举也。文谷相公命余先赋。率尔书呈要和。
   吕尚书希天回甲初度日寿席。追设外孙司马喜筵。醉后记实志贺。
   送崔参判汝和燕京之行
   送李集贤(塾)书状之行
   别宋吏议道源出守安边
   判申集贤(启华)赴北评幕
   敬次尤斋先生题赵家诗铭帖韵
   病中述怀。寄赤谷。
   贺许叔宅回婚礼
   送药泉南左相再赴燕京
   送书状吴学士(道一)
   送湖南伯金守甫(镇龟)
   送三陟柳使君(之发)
   寄江都相申寅伯
   次赤谷春塘台感旧韵。仍呈文谷相公。
   赤谷远宰钟城。病违都门之别。以一律赆之。
   八月望。病未趋 诞日贺班。对月有作。奉梧滩要和。
   九日有怀滩翁书寄要和
   被南谷相公恳邀。强病游绿芜堂口号。
   昨登绿芜堂。望见水明楼。隐映烟树间。实有访戴之兴。而日暮未果矣。滩翁今适送诗。盖前诗未达而先寄此作也。玆用其韵以谢。
   赤谷在道。寄书诗以谢之。
   寄叔夏促还洛
   洪君实迁葬挽
   至日。兼贺 慈殿诞辰。退朝后录奉梧滩。
   李锡余挽
   题同宗稧卷
   闻钟城老守率武士歌妓。登受隆楼。楼板忽陷。堕地几危。俄见来书。始知伤脚卧閤。诗以戏之。
   次赤谷病卧。使两歌妓唱余寄诗。以宽边愁之▣。
   李公州汉卿挽
   次潭翁贺余忝文衡之作
   文衡承 命后。记实书怀。以寓感惧之怀。
   春雨中闲门无聊。奉滩翁要和。
   次滩翁兄弟新楼酬唱韵
   又将一律贺成斩楼
   次赤翁贺余主文之作
   又次雪后听歌之韵
   送金尚书道常出守松京
   敬次文谷相公贺 亲行夏享后得甘霔之作
   又缀一篇。以希斤教。
   丁卯五月。因 英陵魂石打破之变。余以礼判。与松涧李左相。缮工提调李彝仲,观象提调柳悠久。承奉审之 命。谒 陵后。得一律。录呈要和。
   清心楼。续成梦中联句。(并小叙。事见七言绝句卷。)
   更次清心楼板上韵
   尹持平(之翊)
   朴判书(信圭)
   赵判书(珩)夫人挽
   郑参议(勔)
   洪生世泰新有能诗声。自江都还谒。走笔次韵以赠。
   明安公主挽
   任监司文仲挽
   骊阳府院君挽
   送赵士俊(圣辅)赴罗州
   为 光陵董役。拜辞出郊。途中记所见。
   完役后历过松楸。书怀寓感。
   朝访云水庵。丹青甚鲜。喜赠彬师。
   张判书(善澄)迁葬挽
   应制 亲考。居魁蒙赏后志感。书簇轴。(事见应制录。)
   李正(峻岳)
   雪后寒紧。有怀文谷相公。书呈郊外僦舍。
   再次应制。又 亲考。居魁蒙两皮之 恩赐。仍值回甲生日。鬻办宴具。奉邀诸公卿。作两日之欢。更书一律于簇轴。(事见应制录。)
   送李济州(喜龙)之任(李曾为岭东伯。来几。旋有此除。)
   李尚书彝仲挽
   临行。走次赤谷赠别韵。
   砺山客馆述怀。呈相公。兼示同行。
   祗谒 影帧后。次李承宣夏瑞韵。
   礼沛馆公宴席上。录呈退忧相公。兼示同行诸君子及参宴方伯李公(濡)诸守令。
   闻南谷相公凶讣惨悼成吟(公之别诗。有一壶当迓雀江头之句。)
   早发尼山县。记威仪及观光士女。
   公山客馆。戏示同行诸公。仍呈退相。
   广程途中
   还到沙桥记实口占
   到江上。伏睹 圣上亲迎之仪。次李承宣夏瑞叠用前韵之作。
   敬次赤谷贺陪来 御容韵
壶谷集卷之四
 七言律诗
   李右相(䎘)
   沈副学仲美挽
   申执义(命圭)
   洪参判(万钟)
   庄烈王后挽章
   戊辰回甲生日。即除夕。与儿辈小酌。志感。(时忝铨长。)
   己巳正月。时事大变。特下西傧之命。道中次赤谷寄韵。
   山家即事
   追忆弹文惶悸书怀(二联。皆弹文语。末句。即 圣上答辞疏批辞。)
   归田后闭门已久。今日始访亲族家。还路坐东岭小饮。次儿韵。
   雨后
   走次赤谷来访留题之作
   翌日。又题一律。谢赤谷扶病远访之厚意。
   赤谷叠次区字荆字韵至累篇。牵率依步。
   李上舍(世奭)来访。留题一律。走草以答。
   哀松涧李相公(因本家之请。代挽纳圹中。)
   敬次佥枢堂叔贺家儿登第之韵
   夜坐言志
   闻梅翁挈归芝洞。肩舆往访。此是来此半年后初出游也。口占一律。却寄要和。
   大暑日偶吟
   李上舍周卿携酒来饷。将访山寺。醉题以别。
   敬次赤谷七夕追慕 孝庙之作
   七夕奉梅涧赤谷
   赤谷叠次前韵。走草以答。
   与地主南公(益熏)会于瀑亭。记所见。
   悼鹤
   次何复斋秋兴韵
   赵洪州子直(相愚)夜半冒雨来访。携过夏名酝。又示马上一律。喜甚走次。
   与子直同枕更题一律以谢
   翌日。携子直登云水庵小酌。待李同甫,乐甫兄弟。更次前韵。
   追寄洪阳行轩
   与李同甫访兔园星叔草堂留题
   蔡明瑞挽
   闲居秋兴
   九日赴龙山会
   太极亭感旧
   舟上记兴
   大醉还登亭上临散走题
   叔夏丧耦还乡。见其来书。语甚悲苦。诗以述意。
   赤谷就医入洛送一律促还
   秋潭将设其胤子庆席。送诗邀余。而蛰迹难卦。步韵以谢。
   次二老亭韵(为韩丈汝十作)
   次赤谷投示三律韵
   至日。往同甫家赏梅。翌朝。转访芙蓉榭。夜还。次赤谷韵。
   洪阳赵使君叠次来字韵。仍誇马江之游。更次以答。
   洪判官(万选)与其弟(万迪)。携酒来宿。仍与李上舍(世奭)联句。
   洪上舍(万迪)再次联句韵。留别。走笔以答。
   庚午元日
   正月十四日。忆旧有感。
   观月沙集废逐录。适有相感于心者。聊题一律。
   次赤谷示韵
   即事
   二月十八日(时家儿以抱川守。入于御史构诬中。将就吏。)
   愁寂中。赤谷携孙同甫并弟来会稳话。仍次赤谷韵。
   将向铜雀。有故未果。寄赤谷芝洞要和。
   简寄洪阳赵使君子直
   三三日。有龙山之约。阻雨愆期。仍忆去年九日之游。感吟。
   次赤谷惜花韵
   送淮阳洪使君(受畴)
   与赤谷相酬保晚堂芙蓉榭各廿绝。仍寄一律戏之。
   又以所居地。戏赤谷芝洞。
   同甫兄弟来访。携登瀑亭。仍赏新寺。讨尽幽怀而归。赤谷有故不来。翌日送诗。次韵戏之。
   俞平山(得一)弃官归江楼。历访稳话。仍示途中诗要和。走草以答。
   早诣芙蓉榭。供具颇侈。来客亦盛。醉次主翁韵。
   同甫先还龙山。舣舟以待。与主翁及诸客。共泛作终夕游。大醉。次赤翁韵。
   赤谷数日后来访。冒雨夕还。翌日戏谢。
   次赤谷用徐承旨(宗泰)
   许进士(格)
   次赤谷各属诸公自道总论六律韵
   雨后即事。奉赤谷。
   次俞学士得一寄示韵
   南参判(益熏)大夫人挽
   七夕。徐鲁望赤谷翁。次第来访。仍上云庵。次鲁望韵。
   寺楼小酌。次赤翁韵。
   闻劫患甚迩。不得还家。仍留山寺。无聊独吟。
   七月既望。滞禅房。又闻京报感吟。
   寄题重修水月亭(亭即故砺城尉新建。而外叶孙朗原君重修。)
   八月初一日。自松山向铜雀。途中口占。
   广津舟中。次儿韵。
   江村记兴
   八月十五夜。拓窗观水。吟得一律。寄俞宁叔江亭要和。
   赤谷书中有将游枫岳之语。戏赠尼行。仍次其韵。
   九月初二日。移寓商芝洞。多有临水之趣。次老杜江村韵。
   庆源洪使君(受畴)携酒告别。留赠一律。醉后走次以答。
   访霜草族弟罗平康(良佐)家。醉归。追次其季(硕佐)韵。
   携儿与孙。舟往龙山。吊秋潭。仍过郑弟(世沃)浮榭沈弟(汉柱)水明楼。醉甚暮还。
   秋潭挽
   十月之望。访华藏庵。沈,郑两弟来会。同枕细酌。
   赤谷回自金刚。示东游录一卷。又投一律。健羡之馀。戏次其韵。
   赤谷盛称高城李使君(迪吉)改刱海山亭。要得余一语。故题此以寄。(赤谷。有揭亭大作。故第四云。)
   小雪日夜酌。口号寄赤谷。
   不寐言志
   雪后。次季甥韵。
   寒
   次赤谷示韵。兼寄徐鲁望,李同甫。
   次家儿题壮游歌韵
   至后偶吟
   家儿与尹弟(翼瑞)持酒来到。醉后。记即景戏吟。
   柳承旨(椐)叔挽
   辛未岁。即 国朝万年之三百年。赤谷有贺诗。谨次其韵。
   季甥学于余。最有文才。今为近宗疏恳为其后。复属宗班。戏题以赠。
   夜坐书怀。示青陵守。
   追次梧滩韵。寄沈生(汉章)草堂。
   次赤谷示韵
   病后始登赵家小亭。口号。
   四月向松山。历哭退忧,文谷两相公坟茔于平丘。悽感有吟。
   题田家即事
   赤谷来访。留题一律。依韵以谢。
   次赤谷归路历芝村怀李同甫韵
   将还铜雀赤谷送别诗。走次以答。
   甥侄辈与圣儿。泛舟张乐。带月夜归。独坐戏吟。
   次琶潭南相公新亭韵
   雨后即事
   次赤谷贺余经孙儿婚礼之作
   次赤谷效徐四佳题水洛山别体六律韵
   更次咏幽居韵
   七月初八日。移住露梁月波亭。记实写景。
   闰秋初吉。往衿阳沈纬卿家。醉题。
   既望还松山。次赤谷韵。
   松山归路口占
   闰月廿二日。因承旨李云徵疏。将有窜谪之行。赤谷来访。又送诗。次韵深藏。
   吕相(圣齐)
   九日吟病。独坐无聊。尹弟(翼瑞)佩酒来访。家儿携孙并至。喜而有赋。
   叹疏慵
   九月十七日。自瀑亭携宋汉卿,赵士俊两令与儿辈。夕宿云水庵。记兴。
   数日来天气猝寒。又逢九月雪。独坐感怀。寄山房诸子。
   辛未十月十七日。台 启果发。二十日。待 命于东门外。当日。蒙 允远窜咸镜道明川府。二十二日。发程。十一月十七日。到配所。
   金吾郎洪君(禹锡)尽心护来到配。翌日。即辞归。得一律写别怀。而不敢书赠。
   次白沙相公踰岭韵(曾前梦作。有萧萧十里雨。夜度鬼门关之句。故首句云。)
   次赵判官(正绅)示儿韵
   又次土风韵
   书怀示儿
   见儿次韵。更成三叠。
   十二月初一日。次东岳谪中当日韵。
   追述所经郡邑所带人马及四岭之险。效东岳俳谐体。
   追记两处怆别之怀。又效俳谐体。(二首。)
   见赤谷别后诗札。喜即步韵。
   初五日大雪。次东岳镜城雪中韵。
   雪中。走次赵判官示儿韵。
   立春前一日次东岳韵
   立春日书怀
   初度日感旧有吟
   雪中感怀
壶谷集卷之五
 五言律诗
   过阳智县感旧(儿时作)
   锦江亭。次白洲韵。
   次冰君游虎滩韵
   次冰君步西平韵
   还洛路中。暮投山村。戏题问答体。(仄体)
   银台直庐。次赵内翰禹瑞韵。
   端阳日。冒雨过松都。记所见。
   过江西寺
   晓发广陵村
   小驿逢雨
   春坊直庐。次诸学士韵。奉郭弼善(之钦)僚丈。
   与郭丈投壶戏吟
   往觐稷县游万逸庵
   承 召命晓发果川县
   闲居中。次赵禹瑞示韵。(二首。)
   暮投知礼村(暗行时)
   朝憩观鱼台下。有校生李仁洽者。劝酒。佐以大蟹。
   早发宁海七星村
   还踰鸟岭
   晓发广陵村。留别主人郑次周。
   醉过李山翁(琚)野亭
   将赴岭南幕书翰弟扇留别
   槐山客馆。次东岳板上韵。
   松林寺
   省岘竹里馆。赠督邮闵同年(湋)
   金海府
   还路闻万儿讣惨恸成吟
   题荣川矱清堂
   幽谷驿村。赠李督邮(壳)(李年老登第。俞为恩门。故第四云。)
   机张县
   次三勒上人诗轴韵
   送江东李使君(知白)
   次题枫岳山人胜卞诗轴
   甲午八月十八日。直宿玉堂。梦得二句。觉后足成一律。
   军威县斋。走次僧轴韵。
   奉别青湖丈燕京之行
   安正郎(后稷)内挽
   还自扶桑。闭户悄然。海淑上人适来乞诗。次轴中东溟韵。
   别星州崔使君(继勋)
   麻田道中记所见
   季堂叔改葬挽
   暇日携石教授(之珩),闵阳城(希远)游清冷洞。
   再从弟(龙瑞)
   游重兴寺。留别诸僧。
   秩满将还。暂过松山草堂。呈永平大父。
   朴丰德(大华)
   银台直庐。走次蔡湖洲夜酌韵。
   次文谷韵。重题海淑上人诗卷。
   次杜工部秦州杂诗。奉洪南涧(处亮),赵杨州(龟锡)。兼示崔国子(孝骞),宋山翁(锡祉。○十七首。)
   陪家尊携朔宁李使君(惟暮)。游宝盖山。入洞记所见。
   到深源寺。因儿病。不果穷探。还坐岭上。醉书朔宁使君扇以别。
   宋生妻李氏挽(即尤庵子妇。而宗室女。)
   罢官后归觐。涟城伯圭诗以唁之。走次以谢。
   陪家尊携伯顺。再访深源寺。题翠岩洞。
   文殊庵
   麻川小酌。写景记兴。
   敬次传家诗帖中玄轩申相公韵(并小序)
   附申玄轩诗(近日白轩,沂川,止庵,文谷,东里诸和章。在涟朱世荣帖中。)
   别端川洪使君(锡龟)扇对格
   公退过文谷所。同访大隐岩白云亭。次文谷韵。
   待酒不至。无聊联句。
   归觐茂县。与湖伯赵禹瑞约会松广寺。山行记实。
   松广寺。喜逢赵按使。(曾于辛丑秋。与按使有桧岩寺之会。前后皆有雨。故首句云。)
   题尤斋先生新卜黄山寄斋(并小叙)
   沃川途中
   滞雨竹山城下村
   次轩相韵。题戒上人轴。
   次赤城客馆板上韵
   林亭
   重阳日。独酌无聊。用老杜韵。(七首。)
   至夜。行望贺礼。有感。(时有彗变。才被礼参新命。而病未进参。)
   除夕用老杜守岁韵
   总府直庐。奉和青湖丈伤蔡湖州之作。
   晓起言志。更步前韵。
   醉书崔子挺扇赴全州
   夜与世卿允迪饮。醒后记实。却寄要和。
   小酌柳叔侨亭。赠孟书状(胄瑞。○时差陈奏副使。将有燕行。)
   官斋写怀(再觐新溪县。时大旱。)
   雨后即事(时以奉使时不争罚银。才被台评。)
   题二棠轩(并小叙)
   巡到荣川。次双清堂旧题韵。(岭伯时)
   宁海客馆。喜逢平陵李督邮(翀云。○二首。)
   夕坐凝香寝。次妙慧上人卷中韵。
   咸阳郡
   山阴县
   新宁客舍。次板上韵。
   雨中舟行即事(递岭伯。再觐槐郡时。)
   雨后登后园观涨。醉赠赵生。
   走次席上韵。赠权山翁。(翁年八十七。)
   南宫别席。送参议李公(俊耇)北关之行。与宗伯赵松谷联句。
   骑省直庐。谢李春坊允迪,金集贤重叔来访。
   酒席。与季周联句。送柳叔出守稳城。
   坡山客馆。次文谷傧使书怀之韵。(以圻伯迎敕时。)
   文谷再次更步以谢
   病中谢任(量),李(晋白)两友来访。
   别海西孟按察休徵
   弼卿,仲辉,季周同时来访。夜酌联句。
   翌日。更次联句韵。奉三词伯要和。(四首。)
   叠次前韵(并小叙)
   别李御史(夏)耽罗宣谕之行(二首)
   别淮阳尹使君(飞卿)
   罢刑判后。寄世卿约会 贞陵斋舍。(世卿。方解绫川。闲居。)
   仁州东阁寄伯顺
   南涧丈寿席。醉次东芚韵。
   再觐仁府。适值初度日。简邀富平郑使君(时亨)
   雨后。携伯顺振卿。泛舟观渔。记兴醉题。
   南涧丈以冢宰避谤出城。留诗而去。语甚悲慨。步韵却呈。
   癸丑至日。出访南涧丈于东门外。醉次月沙韵。
   记梦(小叙)
   承 命诣江都。考 实录于山城。夜坐书怀。
   苦寒。次老杜人日韵。呈南涧丈。
   十吾堂诗(并小叙)
   陪家尊游朴渊(开留时)
   次喜雨堂板上韵(二首)
   秋日书怀寄仲辉银川谪所(二首○仲辉自珍岛量移)
   自松都还松山雉柏堂。戈喜次老杜入宅韵。(三首。)
   陪老亲游瀑布。示儿。(时即闰三月。)
   山中喜逢友人(一首)
   寅伯来访。小酌联句。(寅伯。申公晸字。)
   南涧丈寿席。送李韩山(绅夏)归骊江。仍寄季周。
   山中雨后即事
   夏日即景
   憎蛙鸣
   送盈德洪使君(受畴)
   魂殿直庐。书怀。奉柳叔分院。
   金判尹(宇亨)母夫人挽
   午发黄州(远接使时)
   尚州李使君(秞)君实告行。追记往事叙别。
   出郊后秋事遽至。录呈梅涧诸友要和。
   雨后访新兴寺
   入寺记所见戏赠彬师
   半年内三受馆伴之任。方与地部长对坐苦恼。忽有清风崔使君(后亮)令丈来访。隐叙江山楼阁之胜。便觉胸中爽然。使君仍索别诗逋债。口占即事。奉赠以塞之。
   崔承旨(锡鼎)母夫人挽
   送儿辈入道峰
   家儿送与金上舍(昌协)酬唱韵。走次以还。仍示金上舍。
   李同知(寓)(首句记实)
   次季周还乡后寄示韵(时公侄吏郎公。亦退归。公以赈厅堂一方。被召故云。)
   更演三叠却寄要和(时尤相入来。欲与季周同事。故末句云。)
   又次梅翁所传松翁诗韵
   送吕三宰希天出守广城(希天。吕公圣齐字。)
   暮春出郊次儿韵
   南谷酒席赋呈
   梅涧新斋次主人韵
   平昌途中(奉安彼时)
   奉安 先朝实录于史阁。还路感吟。
   江陵府题临瀛馆
   襄阳感旧(九岁时。避乱到此。陪亲登洛山寺。今始更到。)
   杆城赵使君设小酌于洛山寺。醉后记兴。
   归山后出游记兴
   过德寺感旧
   别安东柳使君(之发)起之
   递判金吾。寄涵令要和。
   又寄潭翁
   梅翁初度日。赴招小饮赋即事。
   乞暇归松山言悲
   斋宫僧养彬移新兴庵。改创于家后盘龙山下。以其在两涧之间。故改名双涧寺。与宗叔杖策登临。则地形眼界倍胜前观。喜而题赠。时余亦新葺草堂。
   夜与宗叔邻友同宿。晓起题壁。
   贺潭翁用寿晋秩
   朗原君夫人迁葬挽
   权司谏(斗纪)
   夏日悄坐。有怀故山。
   访潭翁叙阻。席上留赠。
   水明楼醉。次伯涵韵。
   归自江楼。追思有吟。奉同游诸君子及主人梧翁要和。
   再次促和
   送许弟(玧)赴湖南幕
   日涉亭口号
   弼卿诸益。来赏新亭。伯涵独不至。诗以邀之。仍用前韵。
   醒后。记昨日小楼之会。寄郑君兄弟。兼示韩鲁詹(泰东。)
   游瀑亭醉归
   别泰仁李使君(益著)
   儿辈为余初度。仍作门中除夕之会。醉后口号。
   南谷相公饯其堂侄右台公燕京之行。兼邀退忧文谷相及余。席上次文谷韵。
   连日灼艾断酒。无聊戏吟。
   寒食日。始登日涉亭。
   南高敞(彦昌)母氏挽
   端阳日。寄柳谷堂侄。
   家儿昨拜南谷相公于蓑笠亭。献诗而归。病中次韵仰呈。
   次李文顺初带犀韵
   赵宜宁(昌汉)
   晚闻李锡余蒙放还京家。书寄要和。
   赵涟川(晟汉)
   金吾肃谢后。口占言志。
   光陵完役后。转向先墓。暂憩柏岭松树下。
   墓下新舍甚完好喜吟
   骊江归路。登南汉新城。(时尹仲麟为留守。)
   癸卯秋。省觐茂朱县。趋庭之暇。进谒尤斋先生于黄山。先生携登舍后松岩间。仍吟坡翁诗成屋未就之句曰。我欲作小亭于此。亭虽未就。子盍为我诗之。不佞辞不获即缀短律。以进而归。时时魂梦。未尝不在于此矣。到今二纪。近闻斋舍已就。而先生猥诵旧作。要得手书。于是感流年之易徂。嗟胜赏之难再。更步前韵。仰渎匀览。
   别东莱李使君(德成)
   蔡生(天汉)
   仲美叔才寄诗。和韵以送。则诗未达而讣已至。惨痛成吟。寄伯涵要和。
   侨居即事
   述怀志戒
   被罪归田后。独坐有怀。(二首。)
   次月沙集废逐录中韵
   咏独鹤雉鹅
   双柏亭成喜题二律
   谢尹天卿(遇圣)来访
   戒心
   逐客
   喜家儿登第
   走次同甫韵。示儿。
   即事
   自嘲
   芝洞次月沙韵。赠梅翁。
   炎热比酷。凉厅亦觉壅郁。舍后十馀步。得一大松于林间。即先墓左麓。而眺望又宽豁。仍以为亭。名之曰依松。朝夕相伴者。只一僧▣鹤而已。赋一律记实。
   地主昨日历访稳话。今朝又惠酒米五斗。戏题一律以谢。仍申后约。
   次赤谷韵
   雨后携李上舍(世奭)访云水庵。儿辈亦从。记所见有吟。
   新秋喜晴
   秋夕。适因脚病猝剧。不得躬亲展墓。与祭诸族皆会。伤感有吟。
   有怀日涉亭
   李甥棘儿就学勤业。因其练期告归。惜别赠言。
   患酲伏枕中。同甫兄弟携酒来访。强起登云水庵。仍与同宿。次同甫韵。
   雪后携儿。出坐墓下田畔。记所见。
   庚午元日
   近得鹃花一树。千枝万蕊繁艳异常。喜而有赋。
   赵上舍定而游白云山。适于尘簏中得一诗轴。乃五峰,一松芝峰竹阴相和二短律。竹阴即上舍之曾祖也。归路袖示余。请和本韵。以广奇事。辞不获。谨题其末。
   四月初吉。与同甫兄弟寻瀑亭。仍访新寺。(二首。)
   登柏岭
   到赤谷。同甫兄弟与公先待芙蓉榭。
   还家粤二日。赤谷更次前二律韵。走笔以答。
   咏怀
   次赤谷寄家儿贺蒙释韵
   走次赤谷韵
   申坡州(汝拭)
   留滞山寺。送儿还洛。
   次李廷彦韵留别
   李相国(尚真)(四首)
   别李副正(仁硕)大归忠州
   次老杜季秋江村韵
壸谷集卷之六
 五言律诗
   郑叔夏自林川上洛。携酒肴来宿。仍告归期。书赠短律。
   九日登高。忽忆去年龙湖泛舟事。次老杜九日曲江韵。
   别镜城金通判(德基)
   为吊沈叔丧赴龙山。舟中记所见。
   谢李上舍(世奭)虚访。仍步留韵。
   朴承旨(元度)
   次老杜去蜀韵
   次老杜初冬韵
   次老杜不寐韵
   松山世侄来访。喜而有吟。
   用前韵。寄叔夏。
   谢唐津鱼使君(史徽)历访
   腊月廿四日。始见大雪。
   元日晓起
   正月初五。家儿继设小酌。饮至夜分。醉次孙儿韵。
   春雪
   次罗平康(良佐)寄示前作韵
   二月初六日。又移妹家。
   谢镜城金通判(德基)远问
   遂旬移居戏吟
   即事
   还松山醉吟
   次天俊诗轴梅月堂四时吟诸贤韵
   更向铜津。南宗人幼安携酒馔。迎候泰陵村。(幼安。即前泰陵郎。)
   僦舍苦霖雨
   因李云徵疏。将有加律之举。 下询榻前姑寝。而馀论尚峻逾月。治任以待。
   先王讳辰记梦感伤
   即事感怀(时闻梅翁讣)
   遇家亲讳日泣书(甲寅。遭 显庙崩天之恸。戊午。家亲弃不肖。而讳日俱在八月故云。)
   梅涧挽(六首)
   九月初二日。始寻瀑亭。
   重阳日。忆旧有感。漫题(六律。)
   九月十七日。始寻瀑记即景。(时宋汉卿,赵士俊两令。有联访之约。故末句云。)
   宋赵两令携酒果至。喜甚更赋。
   罗平康显道携酒远访。一宿而去。又分惠酒肴。兼示席上二律求和。走次以谢。
   至日南山驿(北窠时)
   暮投德源
   北青府
   侍中台
   磨谷驿
   至月十七日。始到明川配所。
   遣闷
   不寐
   十二月十二日。次东岳当日韵。
   十六日。次东岳当日韵。
   苦寒
   立春后。忆旧有感。
   戏作隐语。示儿辈。
   初度日酒席。示儿辈。
   十七日。赵判官设艾汤。地主携酒馔坐溪边。先醉即还
   追次金原城(必振)族叔用老杜韵。寄余之作仍作哀辞(二首)
 七言绝句
   过三田碑感吟
   越中观打鱼
   次松都日哦堂板上韵
   病中奉寄松山堂叔
   近水堂。赠主人许丈。
   寄郑友山榻
   与金叔声伯,卞友君举栖道峰书院。夜咏三景。
   李司谏(一相),洪献纳(处亮)两词丈夜过。酒后呼韵。
   山中送别
   暮春。游水洛瀑布。
   踏青日。稧饮朴仲固(世坚)家。醉后应呼。书神女琴。
   游常山。谢李使君(悦)夜访。仍赆洛行。
   深谷书院。更用前韵。别李使君。
   冬雷
   持被槐院夜起有吟
   银台直庐。次赵内翰(龟锡)韵。
   拜白江相公于牙山谪所
   寒食
   春坊直庐。次郭僚丈(之钦)韵。
   别洪川崔使君(逸)
   任实赵使君(晋锡)夜过成欢驿。诗以问之。(往觐稷县时。)
   使无轩雨中。醉赠全州黄通判(裒)(轩在稷山。)
   谨将三十绝。奉别大梦从大父出按岭南。
   别镜城李通判(晚吉○八绝)
   夜饮载迩家。醉次金建中(震标)韵。
   戏别李虞侯(汧)赴晋州幕府(李即从姊婿)
   九日。以骑郎扈 驾长陵。还路值雨。次诸堂上韵。
   承暗行 命。出南关庙拆封书。雨中。与蔡(忠元),闵(鼎重)两学士分路。
   过木川县
   过黄涧县书主人纸窗
   竹田村逢雨
   鸡林怀古(四绝)
   观鱼台
   暮宿清河因粮尽。潜寄一绝于主守李公(峻岳。)盖非抽栍故也。
   暮投庆州寿星谷。客怀无聊。作恋 主,思亲,念儿三绝。
   将赴南幕书许兄(璋)扇留别
   幽谷驿。别许兄约会善山。
   巡渡密阳江舟中记兴
   自如驿
   泛舟矗石楼下。醉别李使君(尚逸),裴总兵(时亮),曹提督(时亮)
   陪巡相赵公(启远)游伽倻山。撮其有题标最奇胜处。得六绝。
   自可兴乘舟到忠州
   龟潭
   欲访岛潭不果
   霞鹜堂。醉赠主人李上舍(球)年契。(堂在大丘河滨县。)
   夜到永川
   月城南楼。与主人徐使君(祥履),尉山金使君(厦梁)饮醉题。
   机张客馆。与主人姜使君(裕后)同枕叙旧。
   寅宾轩。留别主人任使君(义伯),机张姜使君。
   与幼能诸友出东门。访松溪主人。
   七夕骑省饯席。送崔同僚(攸之)赴金陵任所。
   李济卿挽(济卿。李公弘相字。)
   玉堂直庐。录奉春坊李学士锡尔要和。(锡尔。李公庆亿字。)
   送李上舍(达意)落第还乡
   晓发安溪驿。向军威县。是日当到亲卫。
   别东莱韩使君(震琦○时余将有日本之行。)
   有悼
   清明日出郭
   魁重试。升堂上。承 召诣阙。应湖堂之制。翌日。宣酝 赐皮。闻喜宴席。白轩相公以特 赐大鹿皮为题出韵。使之七步成诗。
   到东阳外家。地主郭钦鲁(之钦)丈暮来。夜饮醇谢。
   访李山人别业。醉后留赠。(李兄弟六人。同居一村。)
   白川郑使君(錀)与柳正言叔(椐)来别于路上。醒后记实。
   村居杂咏十五首。示从弟(龙翰。)
   还洛闻莺
   走次侣鱼堂韵
   汉江舟中。别湖西伯李锡尔。
   领操鍊军兵诣南汉(锡牧时)
   次学英诗轴韵。赠信楚上人。
   县仓收籴。暮过星村旧居。
   追次青湖丈酒席韵。兼示幼能。
   与朔宁朴使君(世城)。联辔出郊。(朴令。亦有两亲。)
   闻李中丞幼能。与李使君心甫。并舟溯流。病未赴会。遥寄。(心甫。李公万雄字。)
   再到南汉国清寺。赠性脩上人。
   跨鹤轩。雨后即事。奉石教授(之珩)要和。
   月夜。与宗叔翰弟坐鹤轩。应呼记兴。
   晓坐凝香馆。写景言志。
   以病重 启罢。后遽有勿罢还任之 教。强疾再赴。独坐遣聊。
   柯亭
   洪君实(葳)发靷日。与久之,长卿,幼能诸友。哭送城外。仍次久之韵。
   次题僧卷
   次文谷韵。书留上人卷。归枫岳。
   玉溪泛舟。寄桃源郑督邮(时亨)
   澄波渡独泛记兴。寄慎伯顺。(渡在涟川)
   雨中。与伯顺访宝盖山深源寺。马上次韵。
   灵隐庵
   溪边小酌。赠李老。
   和秋潭古意(三绝)
   次金吾莲堂板上韵
   往觐茂朱县。与方伯赵禹瑞(龟锡)约会松林寺。入峡记所见。
   辞递知申。晓起记兴。用儿韵。
   感 君恩三章(以都承旨。闻亲病。再觐茂县时。)
   唤仙楼月夜。题寄主守金使君(寿昌)(楼在沃川。)
   藏台
   总府直庐。睡起有吟。奉伴直青湖词丈。
   李生(竹)
   来苏亭。戏书壁上。示主人慎伯顺。(亭在坡州。)
   踏青日。登降仙台。(台在新溪。)
   送春日偶题
   雨中闻莺。示李锡余(三锡)
   戏谢咸平鱼使君(震翼)惠酒
   往觐新县。过白边岭。次儿韵。
   偶寻衙后小寺。记兴。
   发下道巡过金山,知礼居昌三邑。(岭伯时)
   宣化堂试儒生。写即景。示崔亚使(后尚)
   腊月十七晓。梦以知申入侍。觉而拜正朝贺笺。不任瞻 天望 圣之怀。谨赋一绝。
   自槐郡。乘舟还洛。夜过骊江。
   庚戌三三日。为慈亲设寿席。四台诸宰并临。歌舞竟夕。乐莫大焉。醉后。相公呼韵命赋诗。各赐和章。(郑判府事致和。亦临而不赋诗。)
   闰三月晦日。访同春堂旅邸。时有还山之意。要余赋诗。率尔书呈。
   李内翰(润朝)
   新城歌八绝。别金使君(弘振)族叔之行。
   西原歌八绝。别南云路(九万)使君。
   骑省直庐。次洪学士国卿(柱国)韵。寄沈亚谏仲美(攸)叔江楼。
   戏别许章玉(璋)兄赴阳城
   戏谢富平金使君(鋿)丈惠蟹
   南谷宅酒席。待南涧丈。(南谷。郑公知和号。南涧。洪公处亮号。方为吏参。)
   戏呈南谷丈
   雨中记兴
   夜直巡厅。戏次白洲巡将时戏作。寄弼卿。弼亦望后之将也。(弼卿。李公翊相字。)
   三题载迩铭旌。感而有赋。
   次南谷梦中同游韵
   烽台春望(罢官归觐仁川时。)
   紫燕岛。醉赠桂阳郑使君(时亨)
   莲亭记兴
   夜卧无眠写景书怀
壸谷集卷之七
 七言绝句
   郑东溟挽
   自仁州还洛。历宿磻溪金相国宅。闻南谷丈适来。才起乘舟矣。恨不鼎会。录呈一绝要和。
   别秋潭燕京之行
   梦中联句(并小叙)
   阕服后。直总府。志感。呈文谷谪所。(并小叙)
   归松山弊庐。呈退忧金相公,翠屏赵尚书。(退忧。金相■。)
   鹤岭途中
   移花
   知乐亭八景(亭在永平。为秋潭俞伯圭作。)
   山中初闻杜鹃
   允迪寄先稿东岳续集。仍示所作。依韵答谢。
   家有独鹤。南谷相公请放新斋。并一绝寄呈。
   南谷新亭。醉题即事。
   咏史(六十首○晋以上)
   题砚匣
   三色桃
   竹醉日移竹
   戏题(昔东坡不善酒歌棋。为三恨。余之不鲜歌棋同。而酒量差胜。故云。)
   松山去路。次壮汀丈韵。
   庚申冬服阕后。出松山途中有吟。
   夜行迷路。逢僧喜题。
   过松都抆泪志感(远接使时)
   冒雨渡大同江
   午渡清川江
   听流堂
   还过定川有悼
   纳清亭
   辛酉夏。与李季周同差祈雨祭官。余差德津堂。周差五冠山。途中集古诗联句。而一句各改三字。
   济桥饯席。醉书副使仲辉扇。
   壬戌元日。南谷相公入耆老所。诗以贺之。
   次西河大学士恩门宴席上呼韵试新进士之作(西河。李公敏叙号。)
   宋唐津(光洵)
   南谷郑相国,北汀洪尚书冒雨来枉。醉后应呼。
   青平第。醉次退忧金相国题壁三绝韵。
   追次三田碑旧题韵(并小序)
   寄宋承宣(光渊)江亭
   小酌郑原州叔夏家口号
   梧滩叔家。别金川季叔。(梧滩。沈公攸号。)
   暮春出松山。戏次南谷相公韵。
   走次金远明示韵
   凿小池。筑小岛。戏吟。
   即事
   夜逢好雨。寄留山儿。
   南谷蓑笠亭。敬次相公韵。
   又次相公病鹤韵
   次前岁梦中联句韵。书松涧简尾。
   北汀洪尚书挽(二十绝)
   贺梅翁升秩
   赐酒后志感。示竹坞。
   直庐即事
   海西伯沈仲美叔来访呼韵联句
   总府直庐悼青平
   归山后送李翊臣冒雨还洛
   寄别安边沈使君(寿亮)
   谨谢南谷相公送酒肴兴歌儿
   敬次南谷见寄之作
   戏题乡味
   中元夜与两叔对酒。适有许弟妾善歌。醉后欢甚。堂叔歌宗叔舞。记实戏题。
   出游记兴
   先王讳辰悄坐寓感
   李同甫出城早访。仍作瀑布之游。地主李公(濡)亦载酒来会。
   谢呈地主
   戏别伯涵(伯涵。洪公万容字。时以安胎使往湖西。余以 实录奉安使。将赴关东。一时辞朝。)
   杨根客馆。留别加平李使君。(齐杜以奉安使。赴江陵时。)
   酒泉馆
   戏赠郑内翰(齐泰)士瞻
   五台史阁留别内翰
   舟中。醉赠东里所眄壬娘。
   莲谷驿晓思
   夜与养彬师同宿
   襄阳太平楼。醉赠主守崔成伯商(翼)
   洛山寺
   还洛后。书江陵任使君(奎)文仲简尾。
   崇陵志感(甲子 山陵提调时)
   雨后闻杜鹃有感
   贺吴同僚元徵回甲岁生子(元徵。吴公斗寅字。)
   南谷宅酒席口号
   次西河寄梅翁兼示之韵
   别金城徐使君(宗泰)君望
   中元日。寄山中诸族。
   试院次梧滩沈叔韵。
   书寄襄阳崔使君(商翼)简尾
   上元日悄坐无聊
   与文谷相公会梅翁家。赏梅小酌。仍次相公前寄梅翁韵。
   次寅伯连梦幼能感怀寄示之作
   雨后。想松翁江居之兴。仍思昔梦。奉一绝要和。
   别金北评(昌协)仲和(五绝)
   宗叔入地日。感吟示门党。
   醉南谷蓑笠亭
   四月之晦。访潭翁于鹭梁。席上书赠。
   自鹭浦。仍访龙山沈仲美叔水明楼。洪伯涵,任文仲,宋汉卿(昌)三友。皆先来待。
   归路。访浮榭主人郑弟(世沃)。不在。留题一绝。
   一架亭小酌。戏次主人伯涵韵。
   寂寞中南谷相公。寄诗约会梨花亭。敬次以报。
   松涧,西河两词伯。会留湖堂。历过书示。
   醉次彝仲韵
   与彝仲下楼登舟。季周独留。仍次季周席上韵促下。
   走笔别肃川金使君(俊相)
   戏宋承宣汉卿
   病后登日涉亭
   谢郑弟寄新葡萄。仍促携酒。
   郑相还自江亭。谨呈一绝。
   赵尚书公举苍然亭。与弼卿诸友叙别。(公举。赵公师锡字。)
   乙丑归山后。始哭宗叔墓。志感。
   农谈
   见叔夏书答简尾
   钓人馈生鲋。令孙儿放池。
   谢地主赵士俊(圣辅)再访
   与地主饮瀑布。醉后戏呈。
   坐庭畔石。赠孙儿。
   即事
   看瀑亭。戏赠画僧守源。
   盆梅一夜盛开。爱而有赋。
   载梅还洛戏吟
   咏残梅
   成川朴使君世槜送问。追索别语。书简尾。
   丙寅春帖
   宋承宣汉乡因刷令新送所爱酒席戏赠
   简寄茂朱李使君(文伯)
   松都歌十绝。送梅翁出守。
   谢咸阳沈使君(辙)惠纸果酒债
   谢李邻翁(仁硕)惠蕉根
   次题性皓诗轴
   送任文仲赴铁原
壶谷集卷之八
 七言绝句
   日涉亭即事
   悼泽弟
   四月归山。花卉尽淍。唯碧桃,玉梅,牧丹。或半落或始开。
   喜雨
   戏问月桂三盆花
   月桂答
   问梅花
   梅花答
   端阳日记实
   申都事(善涵)
   送金远明钟城之行
   醉游东门外。暮归趁门限。马上记实。
   别关西吴按使兀徵
   滩翁书中。以官作执金吾。独无阴丽华为讥。诗以解之。
   南谷相公喜余典文衡。携酒来枉。醉次相公韵。
   丁卯送春日。小酌南谷宅。有吟。
   承 命诣 光陵。赠老师。
   清心楼。次松涧相公记梦新题韵。(以礼判。往审英陵时。)
   汾厓靷日。因官事。遣儿代奠。是夜。梦见甚分明。
   汉水遭大风。退忧相公送一绝。走答。(以礼判。为奉 影帧往全州时。)
   到全城。次相公两翁独坐韵。
   过宴享后悄坐送春
   公州客馆。谢方伯来访。
   却妓戏吟
   次相公过弘庆碑韵
   戏赠利川许使君(玧)
   走次文谷相公韵。送白川洪使君(万熙)
   次退忧相公自药院直庐寄示两绝之韵
   侨寓医监。庭有花木。华翁来赏。许赠怪石。诗以促之。
   赠太白山僧法圣
   谢尹斋即遇圣惠桃花酒
   余曾送一鹤于南谷宅。相公亡后。丧家还送。感而有赋。
   走草二绝。送潭阳金使君(俊相)
   别杆城李使君(凤朝)
   追寄伯涵赴燕之行
   远明送诗贺我铨长之拜。写出踪迹悃愊以答。
   己巳二月。自西傧还。时事大变。即被削黜之罚。夕出松山。惶悚中戏吟。
   记梦书感
   大风
   山中宴(十绝○并小叙)
   南谷相公祥日感怀
   赠丰悦韵释
   南生(鹤鸣)令沙弥。寄送先祖翠微堂遗事。请为诗。遗事中。有解相闲居辄。与长老争博之语。余适与彬师博。故记实云。
   家奴抱京家独鹤来
   叔夏自林川送鱼酒。谢题简尾。
   灵光守墓僧怀认。远来求诗。题赠一绝。
   记实戏题
   四月八日
   篱外海棠
   志感
   闻梅翁到芝洞往访。醉次赤谷韵。
   访云水庵。看僧徒夕饭。
   金远明,徐鲁望,李同甫兄弟皆会。适梅竹二盆自京移来。喜赋。
   金定州(洪福)历别求诗。走书一绝以赆。
   九日会罢后。次星叔示韵。
   圣儿持献唐画杯。杯底有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而中间破裂。缠系以铁丝。少无漏隙。感而有吟。
   咏窗外白菊
   闻新得男孙因肿患不救。惨恸成吟。
   谢赵罗州士俊送竹舆
   广陵尹上舍来访。请次水云亭绝句韵。
   雨后。移大树鹃花。红映一庭。因风将落。
   海棠红药。次第盛开。
   水云亭八咏(为广陵尹上舍遇圣作)
   谢赵上舍正万历访
   和赤谷惜花(十绝)
   四月八日。拟赴龙溪之约。又因冗故未果。奉赤谷,同甫要和。
   咏巢燕
   三莺
   访赤谷出洞戏吟
   醉归
   洪阳逍子直诗中。有陶辞已遣龙眠画语。戏将一绝促还。
   家儿夺告蒙放。出迎瀑亭。戏吟。
   初食京家所寄庭桃感吟
   戏次赤谷芙蓉夜合韵
   睡起禅窗
   次赤谷别后所寄韵
   过 崇陵志感
   过湖堂有感
   来寓铜津。谢地主酒蟹之惠。
   月夜别安边李使君(光夏)之行
   香山赵相公虚枉松山草堂。壁间题一绝而去。次韵以谢。
   更步前韵。奉寄赵相公申谢。
   卧游堂八景(为妇弟蔡公瑞作)
   望远堂八景(为甥侄辈作)
   隔篱常汉家行神祀戏题
   郭公(尚徵)携酒来访。适有故急还。戏赠。
   醉题郑弟浮榭
   谢李上舍(世奭)虚访。仍步留韵。
   霜
   悄坐无聊。洪上舍(万迪)忽来。华翁又送新清。兼寄一绝。对酌终夕。叠次其韵。
   李周乡昔来巧违。方与洪士吉对酒蓑亭。忽有一舸泛江来。士吉指谓定是周乡马色。及到果然。喜而有吟。
   夜坐一蓑亭呼韵。令儿孙赋。仍和之。
   李锦山子正持酒馔来。移坐一蓑亭。醉书以赠。
   地主借眼镜。戏书简尾。
   雪中。谢沈都事送女奴饷酒馔。戏书简尾。
   家儿阻半冰。经月始到。青坡尹弟又携酒来访。门外适闻迎神鼓吹戏吟。
   睡起偶吟
   敬次先祖两道题咏绝句韵(并小叙)
   清明日。南谷郑相公歌儿丑娘忽来访。感而题赠。
   青陵有约不来。走次示韵。
   李郎引日。惨怆有吟。
   移寓月波亭。留月馀即还。松山诸友来饯。留一绝以谢。
   九月初二日。始寻云庵口占。
   咸兴府(北窜时)
   抵明川配所。赵判官(正绅)先配此地。闻余至。屡次来访。时遗京馔。
   北青童蒙林沆曾来所。过居山驿。请学甚勤。徒步至配所。仍欲留住。嘉其向学之诚。题赠一绝。
   二十日。雪后夜寒感吟。
   谢赠彬师
   春帖
   除夜。次高蜀州韵。
   送儿还洛写怀(二绝)
   上元夜。月色甚佳。步出篱外。酌数杯口号。
 五言绝句
   赠友人
   冒雨出松山
   送友之广陵
   沙桥道中
   八月十五夜
   病中梦作
   柳叔言事赴谪。醉别门外。适有白雪歌者。诗以翻之。
   以暗行过清河界。记实戏吟。
   过河阳县
   省觐军威县。会方伯于山寺。暮归写景。
   湖洲宅酒席应呼(湖洲。蔡公裕后号。)
   东阳宴席戏赠歌儿
   山中夜酌(杨牧时)
   陪青湖方伯。午憩树边口号。(青湖。李公一相号。)
   醉题永平大父草堂
   四鹤吟。赠崔子挺(继雄)
   暮渡临津
   太古庵(庵在重兴寺上头。有古碑。)
   大滩
   省中联句(过夏。酒名。俞副学武仲,李洪州一卿,李承宣君美同赋。时一卿氏新得洪州而旋递。)
   江上。送幼能清风之行。
   安心庵(庵在宝盖山深源寺)
   新衙醉中。喜逢华叔。
   夜与世乡饮。联句送别。(世卿。李公有相字。)
   无何堂赏梅。醉后记实联句。(永安。洪都尉堂号。)
   西郊饯席。承阳坡郑相公命。书朗善君扇。(阳坡。郑公太和号。)
   午憩砺山石西村。谢吕太守(台齐)惠壶山春。
   送秋日。题延日客馆。(岭伯时)
   长鬐县
   松林寺留别
   过幼能故居有感
   来觐仁州。登高望海。
   渔梁。喜逢金上舍。
   题慎伯顺所藏石阳画竹
   读易蒙卦偶书
   次紫极宫诗有感
   自松山入城。家儿携酒迎待。醉号。
   山中雨后即事
   敬次李忠武公(舜臣)闲山岛韵。题本家帖。
   山行即事
   醉赠蔡弟
   尹弟鼎瑞挽
   尤斋相公承 谕入城。 赐对后即去国。余时适忝宗伯。 上于筵中。面教臣追往。必令偕来。驰及水原万义村。挽之不留。仍出。退忧金相公赠别二绝。灯下促和。走草以呈。
   弼卿新斋小集。醉题梅閤。与寅伯,云路同赋。
   暮春出松山口号
   闲中披鹤氅衣。把银瓯杯。俱是南北行时所备。感而有吟。
   乞暇出松山。里叔载酒来饷。仍与同宿。
   醉后访新庵。赠别。
   瀑下
   戏贺堂叔复官 宗庙令
   八月既望。送两堂叔还。悄坐无聊。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为韵。追述去夜之欢。
   圣寺有感
   陪 实录。诣五台山。过情心台留题。
   洛山寺。留别杆城赵使君(持正)
   三月晦。谢崔副学(锡鼎)汝和来访。
   乙丑秋归山。观川猎记实。
   题李家画帖(八绝)
   录芜堂。赴南谷相公招憩岸。闻笛。
   挹陶堂十咏(为俞生信一作)
   次伯涵韵。赠岑师。
   访瀑布醉归。翌日睡起记兴。
   暮过广岩
   任察访(元圣)载酒来宿
   九日。赴龙山会。走次赤谷韵。
   舟中。以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分韵。得黄字。
   大醉后。更登太极亭。次赤谷韵。
   寻山寺戏题
   腊月望夜。月色甚佳。独酌数杯。以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分以为韵。得十绝。寄赤谷同甫。
   赤谷,同甫来访。翌日独坐。
   同甫送一壶。题壶面以还。
   记实遣聊(二首)
   美蓉榭十六咏(为赤谷金远明作)
   将向铜雀度鳞滩记兴
   过龙山吊梧滩。惭憩水明楼。感吟。
   辛未立春日戏吟
   苍桧亭八景(为李公世著作)
   北窜途中(二绝)
 六言绝句
   过柳谷别亲友
   乐以堂八咏(为南斋郎隽龟作。堂在杨州忘忧里。)
   雨中述病怀。寄远明。
   送松涧还乡
   山中即事
壸谷集卷之九
 七言排律
   仁祖大王挽章二十韵
   壬辰。承暗行 命。询岭南。到熊川。述地形土风。兼纾客怀二十韵。
   癸巳。佐岭南幕。陪巡相赵公(启远)。观水操于统营。甚壮观也。酒后。巡相命赋诗必多而毋少。乃于席上走笔。呈北山壮游诗四十韵。
   潜谷金相国挽十韵
   李心甫(万雄)挽二十韵
   宝盖寻真诗二十韵(并小叙)
   崔参判(惠吉)挽六韵
   俞参判(棨)挽十韵
   敬次白轩李相国 赐几杖宴志感诗十韵
   再次
   赵尚书(复阳)(十韵)
   阕服后夜坐思旧。泣血书怀示儿。(八韵。)
   读孟子有感偶题(四十韵)
   明圣王后挽章二十韵
   清城府院君挽十韵
   贞明公主挽十韵
   次远明寄示四十韵
   咏大雪。呈梧滩十韵。
   光城府院君挽十韵
   南谷郑相公挽三十韵
   次赤谷寄示排律二十韵
   苦雨诗二十韵。奉赤谷要和。
   余以苦雨诗二十韵排投赤谷诗未达而赤谷之十韵排来到。题亦苦雨也。今天开霁。不可每咏苦况。故改以喜晴为题。仍步其韵
 五言排律
   次韩昌黎咏雪诗二十韵
   次韩昌黎咏月诗二十韵
   槐州东阁与金子公(得臣)词丈走笔联句。次弇州二十韵。
   乙丑秋。乞暇归山。述伤老之怀。偶成十韵。
   咏鹅六韵
   病中。述怀四十韵。寄远明要和。(用前和七律韵。)
   扈 驾 宁陵。还到山城。谨述所见。得十韵排。呈同行要和。
   送秋日。悄坐无聊。走笔纾怀。得五言排律四十韵。戏寄东厓赤谷。兼示同甫兄弟要和。
   首夏初吉。与同甫兄弟访瀑亭寻新寺。酬唱十数篇诗。翌日。更记所历。得五言三十韵排侓。奉同游及赤谷要和。
 七言古诗
   纸鸢行
   晋阳行。送李使君(尚逸)
   承暗行 命。暮投清河驿吏家。家有东坡一卷。走次至梧州韵。书卷末而去。
   谈山行。赠重兴岩上人。
   寒楼老仙会歌(楼即寒风楼。在茂朱。)
   陶壶歌(为斋宫僧养彬作)
   申元泽(混)
   玄夫歌。慰东芚失子。
   蓝浦李大父挽
   玉杯行。送湖西孟按察(胄瑞)
   禹贡九州歌
   走次汾翁寄示长篇韵
   叠次要和
   东邻李老歌
   走次李文顺鸡冠花诗
   次坡翁咏梅古诗韵二首。书梅閤。
   走次滩翁所示书怀长篇韵
   再次要和
   三次
   走次滩翁寄示韵
   寒食日。次韩昌黎寒食出游韵。示儿辈。
   一花歌
   闲中。走次圣儿韵。
   北窗歌
   子妇自抱衙。抱抱孙而来。眉眼如画。妍秀可爱。不觉呼杯至醉。醉中走笔赠孩。仍示乃翁。使之即和。(抱孙。孙儿名。)
   九日。游龙山。翌日。次李乐甫长篇韵。
   闻孩孙终不救。惊恸中。俄见担舁归埋故山。恸裂难堪。强吟长句。以为宽抑之地。
   暮春谣。奉赤谷兼示芝洞要和。
   次赤谷银河篇韵。示东冈要和。
   读史诗长篇三百二十五韵
   戏次李同甫题赤谷东游录长篇诗韵
   岭海行(北窜时)
   追次儿辈磨天岭用蜀道难韵
壶谷集卷之十
 五言古诗
   广陵吏
   询岭南。早行知礼境。记途中所见。
   选胜亭。有懹天得旧使君。(亭在藏兴。天得。李公商真字。)
   次俞伯圭记梦长篇
   俞伯圭母夫人迁葬挽
   总府直庐与久之,长卿鼎坐联句。用韩昌黎秋雨韵。
   重阳联勾。用韩昌黎斗鸡韵。
   涟城东阁。独坐送春。次李谪仙春日言志六篇。
   还自燕京归觐新衙。醉次杜工部写怀韵。(二首。)
   陶谷幽居。次左太冲招隐诗。(二首。)
   出狱后归仁衙。夜坐书怀。奉呈文谷金相公,南谷郑尚书案下。
   八哀四怀诗(并序)
   警鹤
   次沈休文送友韵。别潭翁归山。
   别湖西伯宋道源
   次韩昌黎秋怀(十一首○在松山时)
   简寄松翁约访梅翁
   松翁次送仍示别韵。走草以答。
   松翁又作十韵诗寄示。仍自郊外有还乡之计。走草以答。
   和汾翁七怀诗
   潭翁以七言三十韵排律。投示要和。而只述闲居之兴。了无及我之意。和韵实难。玆以五言二十二韵古诗答之。
   秋雨中独坐。无聊述怀。寄滩翁要和。
   再次奉滩翁
   闲居述怀。次北征韵。
   送内行于瀑亭。醉归次韩昌黎南溪始泛韵。
   次赤谷投示噤字没韵之韵
   二月初三夜。与家儿同宿保晚堂。用坡翁与迈联句故事。没尾字韵。寄李同甫兄弟要和。
   自叙诗二百二十四韵
   雨后初闻莺。携儿登北皋。以问柳寻花分韵。得问字。
   谢金华惠酒
   李同甫女婿金生挽
   孙儿冠礼后。走笔述诫辞。
   过麦坡(北窜时)
 杂体
   陶谷幽居四时词。效回文体(儿时作。)
   次赤谷用药名体排律韵。变作回文体。
   效药名体二十韵排律。答寄赤谷。
   次赤谷寄示国名体十韵(首末二句。则一句各用二国名。)
   效人名体。题新兴庵。(又用孔门弟子姓名字。)
   效集句体。寄赤谷。
   九日集句。寄秋潭。
   江村即事。集唐贤诗句。寄赤谷七首。
   次赤谷集句韵
   回自燕京。因台论出松山。偶效平声体。
   仄声体(全用入声)
   建除体题新舍
   八音体。赠沈生。
   次赤谷八音体韵
   四时词。效自一言至十言体。
   效十二辰体
   夜登紫烟台。醉效皮陆体。
   情诗效危了大小语体
壶谷集卷之十一
 扶桑录[上](孝宗大王六年乙未。日本关白源家纲新立。请遣通信使。 朝廷许之。赵翠屏 珩 君献为正使。俞秋潭 玚 伯圭为副。余充从事。四月二十日。辞朝。 上引见于熙政堂。 教曰。此行。异于燕行。予用依然。尔等须与和协。好为往还。仍赐腊药,虎皮,油席,弓矢,胡椒,扇子等物。拜谢而出。则中使宣酝于宾厅。以六月初九日。自釜山开洋。十月初二日。抵江户。丙申二月初十日。回泊。二十日。复 命。往还通计三百二十五日。水路三千一百九十里。陆路一千六百七十里。)
   江上饯筵。口呼呈秋潭。(时家君作宰军威。途中将告别。故第四云。)
   板桥途中。呈两使。
   无极驿。次俞秋潭韵。
   别两使。先发向亲邑。安保驿路。逢清风金使君(震标)。携到岭底临溪酌别。醉后应呼。
   到亲县。患眼极重。累日医治。五月十五日。辞亲前进。兩使在釜山。寄诗驿递。走次三律韵。
   永川客馆。次板上韵。赠主人李使君(昀)
   过蔚山金济州(寿翼)谪居
   五月二十二日。抵釜山。与两使会。次翠屏韵。
   沂川洪判书寄一绝于拨便。奉次以谢。
   戏次翠屏韵。呈秋潭。
   有怀洛中诸君子。奉寄青湖丈及载迩幼能。
   两使登游甑山。余以眼病独未赴。走次誇示之韵。
   祭海神文
   莱州歌。留别韩明府(震琦)
   渡海宴口号
   莱伯又设小饯于寅宾轩。醉书便面。
   六月初九日。自永嘉台发舡。别翰弟归亲庭。
   挂帆后口占。示读祝官李明彬文哉。
   才过水宗。鸱柁再折。风势波涛。驱入舡房。舟中人呼天待死。令读祝把笔。口呼誓海文。
   未末风势稍定。且因倭舡之来救。幸脱危境。夜上柁楼劝橹役。口占记实。
   大洋中达夜橹役而行。晓泊马岛志见浦。下舡入村家。颇有林园之胜。困卧有吟。
   阻风滞志见村。两使已到鳄浦。各送裨译慰问。
   次秋潭慰问韵
   十三日始到鳄浦。喜与两使会。
   次翠屏韵
   晓发鳄浦
   十五日。行望 阙礼于舟中。有感。
   到马岛。记土风。述客怀。得五十韵排。呈两使。
   雨中与两使会。闻竹里寺钟之声。感吟。
   岛主宴席。走次傧僧中达绍柏韵。
   即席更步要和。两僧不能答。追后赋送。
   更次恕僧代岛主韵
   夜因飞舡之还。始得亲庭再度书。惊喜吟二律。
   七月初一日。行望 阙礼。感吟。
   阻风留滞。效吴体。
   七夕有感
   和秋潭玉连环体
   次秋潭六言绝(三首)
   效忆秦娥一阕
   效回文体
   月夜闻笛。集唐人诗句。
   又集李杜诗句。成近体一首。
   和秋潭三五七言
   效望江南词(三叠)
   十一日。离长寿院。乘舡候风。月夜次翠屏韵。(二首。)
   维舟三日。阻风不发。偶作骈语。默祷海神。
   和秋潭马岛十咏
   十五日。下寺登舟。将向一岐。风变还泊。仍宿舟中。
   次去年梦中所得诗韵(并叙)
   更下海岸▦与两使及读祝联句
   壮游联句
   又与秋潭戏作骈语。仍成集联。
   二十日。始发马岛。风顺舟轻。晡时到一岐。在舟也无以遣怀。作舟中九曲。以相万里之役。
   一岐岛
   早发一岐岛。次秋潭韵。
   过霸家台
   蓝岛
   留蓝岛。次翠屏韵。
   望长埼岛有感(岛在一岐南。多有江南商舡。故云。)
   达,柏两僧同行屡日。要得一语。各赠短律。
   八月初一日。行望 阙礼。感怀联句。
   雨中联句(四绝)
   阻风蓝岛。且逢霖雨。终日独卧。偶吟郑文忠板屋雨声多之句。分以为韵。得五字五句五篇。
   和秋潭国名体(一句二国名)
   又次卦名体(一句二卦名)
   次翠屏韵(二首)
   秋怀(二绝)
   过钟崎(俗传倭人。取我国大钟。舡载过此。没入海中。今不知几百年。秀吉以万人欲取而不得云。)
   望小仓城楼。次秋潭韵。
   到赤间关。宿阿弥寺。
   次秋潭咏安德祠韵(祠在弥陀寺。谚传源赖朝之变。平清盛兵败后。白河皇后抱其孙八岁安德天皇而投海。国人哀之。立祠于此云。拓胡借用元魏胡后事。)
   文字城
   早发赤关阻风更滞。次秋潭韵。
   泊舟下关。追次秋潭到赤关韵。
   偶效数名体。呈两使要和。
   屡夜舟中。连梦入 侍。亲承 天语。觉后感吟。
   月下闻笛
   候风八日。客怀甚恶。戏作叠字体自遣。
   梦
   更下弥陀寺。岛主与两僧来拜。两僧预构诗。要和甚恳。强尔走次。
   两僧更赋要和。走笔即次。
   次安德寺僧轴韵(原韵则我国松云师先唱。而前后使臣皆有和。)
   暮泊室津。月色甚佳。两使适送诗。聊此效嚬。
   次翠屏韵
   枕上口占
   睡起楼上。以危楼望辰分韵。与两使读祝同赋。
   次翠屏危字
   次秋潭楼字
   次读祝辰字(扇对格)
   阻风留楼上。达柏两僧更呈去夜所赋。走笔次答。
   自上关到津和。水悍雨骤。不得前进。下碇仍宿。次两使述怀韵。
   阻雨镰刈馆。追次翠屏赤关夜坐韵。
   夜闻两斯文吟诵。且见寄诗。再叠前韵要和。
   三叠
   四叠
   五叠
   六叠
   七叠。 恋 君。
   八叠。 思亲。
   九叠。 呈翠屏。
   十叠。 呈秋潭。
   十一叠。 赠读祝官李明彬。(李魁黄柑。得直赴。还后放榜。则当升堂上。)
   十二叠。 赠写官金义信。(金以笔法名世。再到此地。颇有廉名。)
   十三叠。自道。
   十四叠。忆圃隐。
   十五叠。暮泊忠海。
   十六叠。盘台寺。(寺在绝壁之上。钟声微闻。居僧书落小纸为恍愿。仍乞米指。)
   十七叠。 福禅寺。(寺在韬浦海吟山。眼界不啻千里。形胜当为日本第一。)
   十八叠。 猿山。(在福禅寺旁。)
   十九叠。 晓发韬浦。
   二十叠。 夜泊盐俵。
   舟中即事
   本莲寺。次僧轴韵。(寺在牛渚。僧言此地有楠木。化为大石云。)
   追次秋潭福禅寺韵
   追次达师及中逸沙弥盘台寺韵(中逸。即达之弟子。)
   夜过明石浦
   九月初一日。留兵库有感。
   夜坐兵库。以秋夜长殊未央。分作六绝韵。
   大坂城行(城在和泉州。海路初尽雾也。与倭京江户称为三都。人民景物。冠绝所经。)
   九日志感
   次秋潭韵
   自大坂泛河到淀浦。楼船之华侈。景物之潇洒观瞻之填咽。照耀百里之间。真是平生壮游。聊题五绝。
   泊舟下岸。朝食闾家。极有园林之胜。住人请诗。题赠。
   自淀浦。舍舟乘轿。始作陆行。途中记所见。
   倭京。次秋潭韵。(即倭皇所居。闾阎人物之盛。踰于大坂。所馆本国寺五层塔。亦奇。)
   再叠要和
   发倭京。踰小岭。(路边左右。新筑短墙。弥亘二千馀里。故第三云。)
   暮宿森山
   琵琶湖(湖在近江州。瀰漫百馀里。西南入于海。即日本湖水之最大者。)
   夜抵佐和城(城在琵琶湖边。景致奇胜。接待之盛。甲于一路。灯烛连亘十里。)
   午过洲股涉三大川。皆连舟作桥。制甚坚致。
   鸣古屋路傍。新造茶屋。处处守僧跪进甚恭。
   途中偶吟何景明孤槎奉使日南国。万里题诗天畔亭之句。分以为韵触物成吟得(十四绝)
   次杜工部秋兴(八首)
   渡今绝河(河在远江州。舟中始见富土山屹立天中。)
   暂憩茶屋前。有十里荷塘。
   过菊川歇金谷(过金谷前川。水悍不得舟涉。聚数百人分截上下而后渡。山多火田。)
   晓过清见寺(寺在骏河州。倚林压海。为日木名刹。行忙不得入。)
   宿三岛
   富士山歌(山在骏河州。高八十里。腰上无草木。四时有雪。为日本主岳。)
   次达师富士山韵要和
   叠次达师富山律诗韵(达师律绝中。颇有矜誇之意。故第二篇折之。)
   次柏师富山韵
   箱根岭(岭在伊豆相模州之间。前后各四十里。中有大泽。为日本大岭。)
   藤泽途中送秋有感
   十月初二日。抵江户。(即关伯所居)
   次秋潭韵
壶谷集卷之十二
 扶桑录[下]
   雨气
   思归引
   夜坐感怀
   十四日发日光之行。夜次糟壁。(始见庭前一丛菊。)
   过糟壁酒楼(日本酒。以伊丹州诸白为第一。故贴诸门板。以表酒家。)
   白雁(江户以后。处处有之。十百为群。立于田野中。)
   新栗桥途中。次秋潭韵。
   次宇都宫(地属上野州。距陆奥州不远。风致绝胜。)
   德次良途中
   走次秋潭韵
   晓过日光洞口村
   行礼后。次权现堂所藏我国诸贤韵。
   次达师韵(洞口有山营桥。俗称古有山灵。堕管草化为桥云。是日小雨。行礼时开霁。)
   次柏僧韵
   日光谣
   还次今市坐到夜深与秋潭联句
   石桥途中。偶阅世说。引王子敬,袁彦伯,王安期三人说。得三绝。
   次林道春示韵(道春。一名忠。字可信。号罗山。位至民部卿。年今七十五。)
   达师请赋画鸡轴。题轴上。
   次林恕韵(恕即道春之子。号春斋。)
   次林靖韵(靖即恕之弟。号函三子。)
   次道春示韵
   叠用道春前后韵。要和。(并序)
   次元良韵(良即主管我国文书僧。号金地院。)
   至月初一日。还发江户。志喜。
   去十月初一日。宿神奈川。还路又值至月初一。感吟。
   午憩箱根湖。富山雪色。俯浸湖波。题所见记兴。
   夜登清见寺
   七月后。家国消息一阻。次江尻。始得亲庭书。志喜。
   留鸣古屋遣怀
   冒雨到大坦。次翠屏韵。
   暂憩越智川边(即扫部食邑。别设茶屋。使主僧请下轿。接待甚谨。仍请诗。)
   夜到森山
   过琵琶湖憩真珠观
   大佛寺(寺在倭京。坐佛之高几三十丈。且有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金佛。为日本第一雄刹。)
   自淀浦更乘楼船。顺流下大坂。更题五绝。
   至日在大坂城。行望贺礼。有感。
   至夜感怀。令李生把笔走草。
   留别达师(并小序)
   发大坂。暂憩岛主别舍。因请诗。题赠六言律。
   久滞河口。自楼船移上旧船。
   腊月初二。始发河口。书船中壁上以祷。
   泊舟室津望大云寺(津头港口▦▦。▦▦系缆馆门外。寺在北岸。每闻钟声。)
   连夜逢大风雨。记舟人语。
   舟中。逢判书大父初期。有感。(去年今日。自南还到汉滨。闻讣。)
   走次秋潭放鱼歌
   逢家君初度日。不堪遥慕之怀。谨题一律。
   苦待岛主落后之船。令人欲狂。次翠屏韵。释闷。
   重过韬浦。欲登福禅寺。忙未果。
   夜雨泊镰刈(去时到此。亦滞雨。)
   岁除日。在赤间舟中。与读祝小酌守岁。
   除夜。放舟行二百里。纪壮游述客怀。得二百韵排。
   丙申元日滞赤关
   人日感怀
   新春。忽忆去年侍讲。有感。
   初十日。得顺风。夜发蓝岛。朝过一岐岛。岛主直向马岛。而风雨大作。决难赶去。泊舟记实。
   十二日。乘大风。半日行五百里。还泊于马州。石峰依然。新梅正发。行役之久。归思益切。聊题一律。
   元宵感怀
   岛主以护行劳。得宝剑于关白。要得一语。遂题赠。
   义成子义真。亦欲贲赐马之荣。并赠。(义成。岛主名。姓平。一姓宗。)
   余以剑马诗。题赠义成父子矣。义成必欲张大其事。造新屏。请题。更作一长篇以赠。(并小叙)
   骏马行(并小序)
   义成意外作梗。强之以难从之请。据理峻斥。具由驰启。濡滞之苦。任之而已。夜坐书怀。奉同槎。
   走次秋潭用圃隐先生奉使时二律韵
   夜与秋潭话。更次圃隐二短律韵。
   雪后晓思
   次柏师韵留别(并小序)
   二月初四日。始发马岛。过住吉滩。
   船越浦
   行到金浦。泊舟炊饭。颇有行旅之兴。戏吟记实。
   佐贺浦
   西泊浦
   鳄浦
   留泊鳄浦。夜与两使登柁楼。不堪隔海望乡之情。令诸裨歌。张一春,金梦述吹笛。薛义立弹琵琶。文省三吹洞箫。共酌数杯。题四绝记兴。
   雨
   二月初十日。始发鳄浦。橹役而行过水宗。志喜。
   二更无事回泊于釜山。仍闻 圣朝无虞。亲庭万安。平生今日。喜剧而悲。更题短律。以述惝恍之怀。
   十一日。先发釜山。宿东莱。
   蓬莱客馆。留别李文哉。书扇面。
 附杂著
   徐福墓赋
   书林道春五花堂记后(堂在大坂。五花者。菊,梅,莲,牡丹,木樱也。)
   读耕斋记(为林靖作)
   答诸执政却私赠银货书
 燕行录
   燕行录
   弘济桥饯席。留别诸丈诸友。
   为历亲庭。先向新溪县。高阳客舍。戏别书状。
   夜宿松京
   留别石教授(之珩)
   金川途中
   留新溪衙二日。晓辞庭闱。
   玉溜泉有感(岩有朱天使笔迹)
   寄书状
   益损堂。次板上芝峰韵。(堂在瑞兴。闻湖上亭可坐。而忙未果。)
   洞仙岭
   太虚楼
   生阳馆
   练光亭。示书状。
   又戏书伏
   西京别从弟(龙翮)
   谒箕子墓
   安定馆戏书状(书状适鞭邮卒。座上成川支待妓十二人在坐。故简邀之。)
   戏赠成川金使君(鋿)
   安兴馆饯席。走次李博士(沃)赠别韵。
   百祥楼感旧
   定州途中
   铁山途中
   渡龙湾感怀
   塞上曲十四绝(自汤站至冷泉。即所谓东八站也。沿途所见。无非塞上萧条物色。所历有吟兼即事俚语。合名之曰塞上曲。)
   辽阳行
   十月十八日。早发辽东。遇大风。
   沙河堡
   发牛家庄(到此庄。还送方物人马。前途水皆咸浊。故汲载以去。)
   渡三叉河(一名辽河)
   夜发沙岭驿
   宿高平。梦拜二亲。呼烛起坐。走次东岳高平思亲曲。
   广宁行
   闾阳途中
   十三山
   大凌河
   古战场行
   晓过高桥堡
   连山驿。因赍历韩译之还。修付亲庭书。记实。
   宁远卫感旧(袁崇焕曾守此地。遇谗冤死。大监高起潜城陷不降。屡徵不出云。)
   行役三苦
   晓发中后所
   二十八日。将入长城。晓访九门口。洞门幽邃。极有景致。城将张维新汉人。接待甚厚。被劝醉归。记实。
   入长城登山海关门楼
   登角山寺。次庭中碑刻梁梦龙韵。(梁以监军。万历年间来到。)
   又次碑刻傅公韵(碑缺。失其名。有万历年号。)
   又次新刻吴光义韵
   永平府寻古迹
   谒清节祠。次庭刻程知府朝京韵。
   丰润县。次月沙丰润古诗韵。
   晓过高丽堡
   鳖山途中
   宋子城(有宋姓人。家赀极丰。筑城自保。清国亦不得抢掠矣。近来岁贡千金。犹专一野。)
   蓟州怀古
   卧佛寺(寺在蓟州。有立佛甚高。楼上又有卧佛。)
   香花庵(庵在白涧店傍。有女人。窟室以居。)
   三河途中
   三河逢大雪
   通州歌
   玉河馆与书状联句
   哀燕都赋
   夜坐无眠。 清阴,东岳,月沙集。皆有玉河思归之作。各次一律韵。释闷。
   明将还发。夜坐书怀。示书状。
   十二月初四日。还发北京。宿通州。
   三河县。次东岳三河韵。
   永平途中。记所见。
   山海关。逢冬至使郑公(知和),闵公(点)之行。夜会小酌。仍用闵公赆我诗首句。成一律以别。
   山海关。送先来军官。付亲庭书。感吟。
   苦哉行
   晓渡小凌河
   晓发十三山
   沙岭卫途中。逢家尊初度日。次泛海时此日诗韵。
   朝渡辽河记所见(曾闻野气亦作蜃楼。是日。果见城郭楼台车马之状。)
   晓发南沙河
   朝过辽东
   夜投狼子山
   青石岭。次东岳石岭韵。
   夜坐连山馆待卜驮之落后者。次东岳下高岭韵。
   出凤城栅门志喜
   二十七日。过金石山城。喜吟。
壶谷集卷之十三
 课制录
   己丑春三朔(第二)
   庚寅夏三朔(第二)
   辛卯春三朔(第二)
   辛卯冬三朔(居首)
   壬辰秋三朔(居首)
   癸巳秋三朔(第二)
   甲午春三朔(居首)
   壬辰夏三朔(居首)
   壬辰秋三朔(第二)
   乙未春三朔(居首)
   附
 应制录
   慈懿大王大妃乐章。 皇猗曲。 (赐马)
   领议政郑太和初度。呈辞。 不允批答。
   明安公主新第上梁文(特命制进赐纸墨)
   北郊遣大臣祈雨祭文(以前提学。承命制进。下同。)
   社稷, 宗庙,北郊。遣大臣祈雨祭文。
   宗庙祈晴祭文
   社稷祈晴祭文
   宗庙夏享大祭。 亲祭祭文。
   长陵 亲祭祭文
   宁陵 亲祭祭文
   明圣王后病亟时。山川祈祷祭文。
   庄烈王后病亟时。宗庙社稷祈祷祭文。
   再次祈祷祭文
   庄烈王后哀册文
   列圣志状跋
   元子定号后颁 教文
 附
   命赐金莲烛排律二十韵
   拟 皇明贡士彭友信谢拜北平布政使表
   白鱼跃龙舟排律十韵
 俪文
   大殿慰笺(己亥杨州牧使时)
   冬至贺笺(丁未庆尚监司时)
   大殿痘患平复后百官陈贺笺
   四友稧春宴序(未释褐时。席上走笔。)
   送锦城李使君(一相)
   送淳昌朴使君(渟)
   送镜城李通判(晚吉)
   送李御史(庆亿)按覈耽罗序
   送永安都尉奉使燕京序
   梅鹤亭序(为李正字东溟作。亭在善山。)
   温泉行幸图序
壶谷集卷之十四
 俪文
   平壤箕子庙碑铭(并序○奉使燕行时)
   日涉亭序
   保晚亭序
   磻岩书院移建上梁文(院在燕岐)
   紫云书院移建上梁文(院在坡州)
   甲津门楼上梁文
   谢赤谷屡枉诗札启
 疏
   辞正言兼陈所怀疏
   请寝露梁 亲临习阵疏
   海行复 命后。辞校理。兼辞湖堂疏。
   辞左承旨疏
   辞都承旨疏
   辞大司谏疏
   辞大司成疏
   代四学儒生请 神德王后祔庙疏
   辞刑曹判书疏
   辞弘文提学疏
   辞大司宪疏
   辞礼曹判书疏
   辞艺文提学疏
   辞判义禁疏
   辞大提学疏
   辞大提学疏[再疏]
   辞大提学疏[三疏]
   辞大提学疏[四疏]
   辞知 经筵疏
   辞应制居首赏马疏
   遣内医看病后。辞宗伯文衡再疏。
   辞兼吏曹判书疏
   辞兼吏曹判书疏[再疏]
   因撰 进教文承 牌诣阙后辞吏判疏
   吏判二度加由后辞免疏
壶谷集卷之十五
 劄
   司谏院应 旨劄(壬辰冬正言时)
   司谏院陈民事及所怀劄(辛亥夏大司谏时)
   进 列圣志状跋文劄(戊辰十一月大提学时。)
 启辞
   以赵李事避嫌启辞(辛卯冬正言时)
   请还收朴世城拿鞫之命启辞(庚子夏右承旨时独启)
   请还收朴世城拿鞫之命启辞[再启]
   请还收朴世城拿鞫之命启辞[三启]
   因刑曹回 启判付未安。略陈所怀启辞。
   以旱灾略陈所怀启辞
   以曹瑗事。被 严旨。后。陈所怀启辞。(壬寅冬都承旨时。)
   宾厅请从权启辞(癸亥冬提学时)
 序
   春塘台图屏序
   翠微稿序
   律家警句序
   李氏联珠集序
   箕雅序
   东门送别图序
   竹里遗稿序(洪泛翁柱国。一号竹里。)
   山陵都监稧屏序
   册宝修改都监稧屏序
   影帧模写都监稧屏序
   九日龙山酬唱录序
   赤谷东游录序
 记
   戊子除夕谩记
   扈 驾祈雨坛记
   安州道齐堂记
   景白斋记
   双柏亭记
   疏慵堂记
   云水庵记
   看瀑亭记
   灵光凤栖庵重建记
壶谷集卷之十六
 跋
   秋潭闲居录跋
   金生遗稿跋
   南吏部遗事跋
   赤谷北塞录跋
   先祖翠微堂遗事跋
   潇湘八景诗画屏跋
   金氏林碧堂诗卷跋
   宜春世宝跋
 祭文
   祭仲堂叔文
   祭野塘金尚书文
   祭青湖李尚书文
   祭静观李副学文
   祭东芚李应教文
   祭北汀洪判枢文
   祭青平都尉文
   祭鱼监司翼之文
   祭宜宁堂叔文
   祭李汉卿文
   祭李伯实文
   祭汾厓申尚书文
   祭南谷郑相公文
   祭佥知堂叔文
   祭秋潭俞参判文
   祭柳承旨文
   李郎哀辞
 行状
   先府君行状
   先妣行状
壶谷集卷之十七
 墓志铭
   礼曹判书南公墓志铭(并序)
   赠领议政鳌原君金公墓志铭(并序)
   佥知南公墓志铭(并序)
   领议政阳坡郑公墓志铭(并序)
   右议政李公墓志铭(并序)
   公山县监郑公墓志铭(并序)
壶谷集卷之十八
 墓碣铭
   砺原正墓碣铭(并序)
   司宪府持平蔡公墓碣铭(并序)
   文城君墓碣铭(并序)
   同知李公墓碣铭(并序)
   吏曹参判崔公墓碣铭(并序)
   户曹判书尹公墓碣铭(并序)
   白川郡守郑公墓碣铭(并序)
   赠承政院左承旨行松禾县监柳公墓碣铭(并序)
   户曹佐郎南公墓碣铭(并序)
   大司谏李公墓碣铭(并序)
   司仆主簿吴公墓碣铭(并序)
   司宪府持平吴公墓碣铭(并序)
 墓表
   王父都事府君墓表阴记
   赠吏曹参判孟公墓表阴记
   清安县监崔公墓表阴记
   右副承旨金公墓表阴记
   积城县监南公墓表阴记
   同敦宁成公墓表阴记
 杂著
   次陶靖节归去来辞
   拟汉武帝拜田千秋为大鸿胪制
   拟汉王祭鲁公项羽文
   酒小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