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咏花王(乙亥○九岁作)
   咏窗前梅(丙子冬。虏逼南汉。作此以伤。)
   陪仲氏存斋先生。同中弟(嵩逸)游清凉山。途中作。
   丹砂峡
   招仙台次仲氏韵
   游内延山。次仲氏韵。
   将向东都马上作
   凤凰台
   南征纪行
   敬次仲氏寄诸弟韵(二首)
   敬次仲氏霜菊韵
   新川途中次仲氏韵
   新川村舍。遇雨有怀。
   奉简宗兄(丁酉冬。堂侄楷登第。行庆喜宴。适病不赴。作诗以谢。)
   陪仲氏往宣城途中。次仲氏韵。
   凤览途中(戊戌冬。赴宣城闻 孝宗招贤礼士。有志修攘。感而作。)
   陶山呈洞主金汝用(𥖝)
   敬次仲氏韵。赠孤山主人。
   溪上别诸益
   还自海上至芦岘作
   咏史(六首)
   读 皇明启运
   观物
   奉送舅氏再赴安兴
   庚子暮春。与舍弟四人。步出溪亭赏花。以春日佳气多分韵。得春字。
   从仁里诸丈老。沽酒赋诗。次韵以呈。
   挽金汝用
   次愚川郑丈(侙)(代伯氏作)
   读三国史
   奉松亭从伯仲二家兄同李锡吾(埰)琴和叔(圣徽)呼韵赋诗
   又用前韵
   壬寅人日。从伯氏同诸弟宿剑磨山道成庵。呼韵赋诗。
   复用伯氏藏六寺韵
   将向江陵。途中遇雨。
   逆旅书怀
   登镜浦台(二首)
   自江陵还向故山途中遇雨
   题洪学士百源(汝河)朴将军圹石歌后
   次应中韵奉呈仲氏案下
   伏次家君感时韵
   次应中秋怀韵
   和五弟景羲(靖逸)
   次景羲书怀韵(二首)
   次洪百源陶山青藜杖歌韵
   次洪百源示韵
   次老杜武侯庙韵
   挽朴陶窝(璿)
   庚戌仲春。偶患毒疠。出入人鬼。稍省人事后。听儿辈读 皇明遗事。病馀肠弱。不觉涕泗交集。因索笔以识其意。
   次景羲山居韵
   敬次先祖副提学公次 诏使太仆金公湜西门岭韵
   挽申判校(弘望)
   挽琴仲素(以晰)
   敬次金别座丈(煃)盆竹盆梅韵
   正月六日。携诸益上石门亭。
   挽金天休(学培○二首)
   舍弟应中与赵上舍子冕(頍)并辔来访于南岳之新居。终日谈论。经宿而归。日暮柴门。不堪江云池草之想。为赋古风一首。以寓瞻恋之怀。
   月城李君结庐鹤山之阳。得专岩壑之胜。深有畸人逸士之趣。信当世奇事也。余与李君同始祖。且有契旧之义。自海上时往来相好也。及移家府西。去仙庄才十里许。杖藜蹑屐而相从不难也。李君既养閒罕出山门。余有东西汩汩之扰。不得亟叩岩扃。款听奇论。每想泉声山色之胜。未尝不慨然于心。一日因事过之。李君示余以壁上题咏。短咏长律。殆数十百篇。要余和而足之。遂次长律一首。用博閒中一粲。
   次应中过愚江瓢隐草堂韵
   题岑上人轴
   酬权天章(斗经)见赠韵
   奉柬天章
   赠别权叔章(斗纪)
   酬洪承基(墩)见寄韵
   李勉叔(允修)次洪君韵见寄。再用其韵以答。
   次柳护军(橚)寿席韵
   挽金仲辉(璁)
   奉酬安奇金丈重卿(衡重)见访不遇韵
   安奇丈又辱次台字韵。首联有过情下著之语。敢再步以见意。
   景羲寄示西湖咏梅韵。应中,子跃(隆逸)皆属和。吾独不可无一语。取次裁报。可供笑览。
   景羲寄示赠安奇丈韵。语意悲惋。有凄凉萧索之态。今戏作壮语以反之。可发一笑也。
   次应中和栽儿人日郊行韵。以示诸儿。兼柬应中。
   癸亥季夏。余在南岳草庐。久雨经旬。人迹介绝。因烦郁无聊。搜阅家中故事。仍念乙亥秋。余以童子。侍坐先兄存斋先生于仁里旧第。存斋兄问汝志欲何为。余即应之曰。愿为元帅。收复辽东。存斋兄且哂且奇之。自乙亥至今年癸亥。奄经四十九寒暑。存斋兄今不可见。而余亦齿发遽如许矣。感念今昨。衋然悲涕。因赋一绝以自遣。
   六弟子跃示以应中溪台唱酬韵。且道属和之意。病卧无聊中。奉玩愉快。仍有所感。次韵以寄之。(二首)
   应中和栽儿游清凉作二首。其中多格言。因次韵以答其意云。
   应中次寄圃隐先生赠李供奉韵。属和以答。
   应中次老先生赠朴显哉韵五绝见寄。因属和以足其意云。
   次应中赠从侄榕韵
   寄呈柳以能(世鸣)关东亚使之行
   索居无聊中。有怀权春卿(斗寅),天章二贤契。
   谢从侄定叟(杓)折梅见寄
   定叟次韵见寄。再步以答。
   石溪月一之会。定叟有约不至。余赋一诗以嘲之。且令具主礼以当罚。定叟乃率族孙诸人。供盘食输壶浆。以申旧日花树之会。窃有所感。因步前韵。续成两首。以备吾宗异日故事云。
   金体仁(纯义)和寄琼篇。忘拙续貂。幸乞笑览。
   应中次寄庐字韵。又用其韵以答。
   柳克夫(后昌)示以松石题咏。且索拙语。忘拙和呈。兼怀以能老兄。
   丙寅夏。余料理先兄所辑洪范衍义。应中以诗见规。余方事纂录。未暇报答。今草本已成。窃有所感。追次前韵。少见微意。续成二绝。重以请问。
   次子跃仁谷草堂韵
   次景羲越松亭韵
   挽南大谏(天汉)
   体仁重修云庵小刹。楣揭退陶先生近体一首。要余攀和甚勤。乃敢续貂以答其意云。
   友人洪圣任(凭)将之岭北。省其叔父三宰公。以诗赠行。
   次海乡诸君竹山岛韵
   挽裴章隐(幼章)
   挽郑达仲(时衍)
   挽金丈重卿(时任)
   仁里宗会。次景羲韵。(二绝)
   己巳暮春。从诸友游三成小刹。
   挽权判书(大载)
   挽柳以能
   归山日次权协律亨叔(泰时)赠别韵
   次应中广麓草堂韵
   酬洪承基追赠韵
   辛未冬赴 召途中。酬郑正字(字柱)示韵。
   挽尹白湖(鑴)改葬
   三月初九日。出城宿江村。吟成一绝。
   留别舍弟应中止宿江郊。遇风雨有感。
   自江村乘舟溯峡
   江村遇雨
   上骊州清心楼有感
   宿原城村舍。见陶公归去来辞有感。
   奉酬清河郑太守(岐胤)述怀见寄韵(三首)
   中原客舍。病起书怀
   中原净友堂。遇雨有感。
   奉和日新轩 御制(二首)
   奉和隆武堂 御制(二首)
   十九年夏。岭北按廉使缺。权公子馨(歆)适膺是选。将行需送行语。聊道所感。伏幸采揽
   贺判府事李相公(观徵)休致得请诗(并序)
   和权子寿(甲万)唤醒斋韵(二首)
   挽沈判府事(梓)
   挽金士显(邦烈)
   甲戌夏。罹投北之祸。自箕城向岭北途中作。
   过高城有感
   将就理途中偶吟 时男陪往
   在理作
   出圆扉
   再向岭北
   金学士天若(世钦)顷自高山邮馆。辱和鄙韵见寄。余既感其意。又悲杜工部身世拙之语。因再用其韵以归之。
   甲戌秋。余以罪羁管愁州。权学士皆玉(瑎)亦责丹阳之宁阳驿。去吾先人旧居仅二里所。一日来访遗墟。感古悲今。为赋唐律一首。远寄穷荒寂寞之滨。感极悲涕。次韵以自伤。
   送金台甫(以铉)还乡
   权一之(尚精)寄书若诗。意皆勤厚。三复感叹。因次韵以答其意云。
   愁州棘里。送第三儿栽还乡。(三首)
   苍豨重九日。在愁州棘里。忽蒙地主朴使君(明义)舁致黄菊丛盆。便觉幽趣满室。使泽畔羁踪。悠然有东篱吟赏之趣。视江州白衣送酒风致。不啻过之。感叹之馀。聊呈拙语。
   答应中,子跃二弟
   苍豨阳月。送季子杺还乡。(二首)
   送侄子樴还乡(二首)
   送大儿梴还乡
   新秋书怀
   将赴光阳配所。至会宁。再用鬼门关韵。奉怀金至和(元燮)。时金令已移配兴阳矣。
   过磨天岭
   过磨云岭
   至洪源。次尹侍郎(善道)赠洪妓赵生韵。
   晞阳县北玉龙洞。即尹侍郎谪居处。感吟一律以遣怀。
   熤孙迎我于顺天松岭下。宛若对其父仪刑。感涕之馀。书此以赠。
   八月十五夜宿玉龙寺
   送栽儿还乡
   曹君希点。南冥遗裔也。访余于光阳之玉龙洞。请问为学之方。书此以赠之。
   松川寺次徐生(荩龟)
   次裴美叔(正徽)忠烈祠韵
   余尝用葛。编茅以为庵仍自号葛翁。及贬逐南来。所寓村名又号为葛隐。余窃怪之以为人间万事莫非前定。适权同人天章见访。余请一言以识之。天章遂以寂寥数行语及七言一绝句见赠。仍次韵以答其意云。
   又步天章次松川韵
   花开过郑一蠹遗墟
   入双溪石门
   双溪寺赠聪上人
   登玩瀑台
   上佛日庵
   登青鹤楼。用崔颢黄鹤楼韵以遣怀。
   登岳阳楼遗址
   宿李大而(榅)江亭
   次韵寄郭健叔(𨕒)清案(二首)
   庚辰上元后一日。在清源寓中。邀亲朋做一堂团圆。聊赋短律一首。呈座上诸友。
   再步前韵。奉酬姜正郎(献之)次韵见寄。
   春日从冠童六七人。登观澜亭。赋一绝以示同志。
   郑君圣友辱和鄙韵。仍再步以答之。
   仲春之望。与冠童六七人溪行有作。
   鹫城戒惧岩。望郭忘忧江亭有感。
   过宜春城外有感
   庚辰清和。自谪所还乡有感。
   挽柳丈(㮨)改葬
   挽权士重(尚任○二首)
   族孙邦彦(台老)远来请学。其志甚坚。岁且尽。归省其亲。书此以为赠。
   赠别金德三(尚鼎)
   白蛇暮春。游默溪书堂。
   赠别安国华(命夏)
   挽李厦卿(惟樟○二首)
   挽金秋伯(兑一)
   奉和金彦兼(台重)寄冬至吟(二绝)
   挽申节度(益恬)
   挽赵子冕
   次一柳堂主人见寄韵
   甥孙李士行(敏中)示以其高王父郡守公雪川亭韵。因要余属和。聊以不腆敝帚。忘拙续貂以答其意云。
   奉和彦兼未赴黄山会话韵
   次金天与(昌锡)梦仙阁韵
   病中书怀(甲申八月)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疏
   拟论 大王大妃服制疏(丙午为岭南士林作)
   为家君应 旨进言疏(壬子)
   辞免司宪府持平疏(丁巳)
   又辞持平疏(戊午)
   辞免入侍 经筵第一疏
   辞免持平兼陈五条疏
   又辞持平及入侍经筵疏
   请勿受陈贺及勿遣辨诬使疏(戊午)
   拟上疏
   辞免持平疏(己未)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疏
   进 御制舟水图说发挥疏
   癸亥应 旨疏
   辞免成均馆司业第一疏(己巳)
   辞工曹参议。仍陈所怀疏。(先生赴召抵圻郊。闻 坤宫不安而有旨敢言者论以逆律。先生犹冒禁进言呈广州。留守李沆不敢上送。乃径投政院。入直丞旨金海一贻书还送。终不得上 彻。)
   再辞吏曹参议。兼陈所怀疏。
   五辞吏曹参议兼陈所怀疏
   再辞成均馆祭酒疏
   谏不听大臣三司疏
   请勿久废 经筵疏
   辞 元子辅养官及礼曹参判第一疏
   辞司宪府大司宪第一疏
   因灾异言事疏
   乞解职归山第一疏
   将下乡辞给马兼陈所怀疏
   乞解职名兼陈所怀疏
   辞职兼陈所怀疏(庚午)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疏
   三辞吏曹参判及兼带仍陈大本急务疏(庚午六月)
   请勿受 御殿陈贺疏
   六辞吏曹参判仍进大学讲义疏
   史官书 启后又辞职疏
   再辞大司宪兼陈所怀疏(辛未正月)
   引嫌自劾疏
   三辞吏曹参判疏(闰七月)
   进 君德时务六条疏(十二月)
   谢 赐貂裘疏
   辞大司宪再疏(壬申正月)
   再辞大司宪兼陈所怀疏(癸酉正月)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疏
   又辞大司宪兼应 旨进言疏(癸酉三月)
   再辞右参赞疏(六月)
   辞吏曹判书疏(七月)
   再辞吏曹判书疏
   乞递吏曹判书。因请收还遣医之 命。兼陈所怀疏。(八月)
   焚黄乞假疏(十月)
   过大政后辞吏曹判书疏(甲戌正月)
   再辞吏曹判书疏(正月)
   三辞吏曹判书疏(正月)
   四辞吏曹判书疏(正月)
   五辞吏曹判书疏(正月)
   六辞吏曹判书疏(正月)
   七辞吏曹判书疏(正月)
   焚黄乞假再疏(二月)
 劄
   请勿除道以迎北使劄(壬申正月请对)
   论修身正家劄(二○癸酉五月 经筵)
   论进德正俗育才劄(六月 召对时)
   论君德劄(九月 经筵)
 献议
   先陵志文改撰议(庚午正月)
   六臣复官致祭赐额议(辛未九月)
   宗庙玉册追补议(甲戌二月)
   答礼曹弘文馆劄记(庚午五月)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六
 经筵讲义(筵中说话附)
   [己巳五月十五日庚戌]
   [己巳五月二十日乙卯]
   [己巳七月二十一日乙卯]
   [己巳十月四日丁卯]
   [己巳十月五日戊辰]
   [己巳十月十日癸酉]
   [己巳十一月十八日辛亥]
   [庚午七月十三日壬寅]
   [庚午八月八日丙寅]
   [庚午九月三日庚寅]
   [庚午九月五日壬辰]
   [庚午九月六日癸巳]
   [庚午九月十二日己亥]
   [庚午九月十三日庚子]
   [辛未十月四日乙酉]
   [辛未十月五日丙戌]
   [辛未十月十一日壬辰]
   [辛未十月二十日辛丑]
   [辛未十月二十一日壬寅]
   [辛未十月二十二日癸卯]
   [辛未十一月朔日辛亥]
   [辛未十一月二日壬子]
   [辛未十一月五日乙卯]
   [辛未十一月十二日壬戌]
   [辛未十一月二十一日辛未]
   [辛未十一月二十六日丙子]
   [辛未十二月十六日丙申]
   [辛未十二月十八日戊戌]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七
 经筵讲义(筵中说话附)
   [壬申正月十八日戊辰]
   [壬申二月八日戊子]
   [壬申三月三日壬子]
   [癸酉五月十五日戊午]
   [癸酉五月十八日辛酉]
   [癸酉五月十九日壬戌]
   [癸酉五月二十日癸亥]
   [癸酉六月二十日壬辰]
   [癸酉七月二十五日丁卯]
   [癸酉九月二十日辛酉]
   [癸酉九月二十四日乙丑]
   [癸酉九月二十七日戊辰]
   [癸酉九月二十九日庚午]
   [癸酉十月十三日癸未]
   [癸酉十月二十八日戊戌]
   [癸酉十一月一日庚子]
   [癸酉十一月二日辛丑]
   [癸酉十一月八日丁未]
   [癸酉十一月十一日庚戌]
   [癸酉十一月十二日辛亥]
   [癸酉十一月二十三日壬戌]
   [癸酉十一月二十八日丁卯]
   [甲戌二月十二日庚辰]
   [甲戌二月二十三日辛卯]
   [甲戌三月四日壬寅]
   [甲戌三月六日甲辰]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八
 书
   上赵龙洲(絅○戊申。先生以判书公命。往拜龙洲于抱川郊居。龙洲年高重听。言语难通。先生投书为贽。)
   答金鹤沙(应祖)
   与洪南坡(宇远○癸亥)
   与尹白湖(鑴○戊午)
   与李判书(元祯○戊午)
   上宰相书(庚午)
   答权相国(大运○壬申)
   答金相国(德远○己巳。先生于筵中伸救李相尚真。自 上命撤篱量移。金相贻书称尚。故有此答。)
   答金相国(庚午)
   答金相国(庚辰)
   答李三宰(观徵○己巳)
   答李奉朝贺(观徵○乙亥)
   答洪百源(汝河○丁未)
   与洪百源(己酉)
   与洪百源
   与洪百源(壬子)
   答洪百源
   与金景谦(启光○壬子)
   答金士兴(邦杰○癸亥)
   与金天休(学培○丁未)
   答金天休(己酉)
   答金天休(壬子)
   答金天休
   与金天休
   与丁君翊(时翰○戊辰)
   与丁君翊
   答丁君翊
   答丁君翊(丁丑)
   答丁君翊(辛巳)
   答丁君翊
   答丁君翊
   答丁君翊
   与丁君翊(辛巳)
   答丁君翊
   答丁君翊
   答丁君翊(壬午)
   答丁君翊
   答丁君翊(甲申)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九
 书
   答李厦卿(惟樟○甲寅)
   与李厦卿(乙丑)
   答李厦卿(丙子)
   答李厦卿(庚辰)
   答李勉馀(馥○戊午)
   与李勉馀(甲子)
   答柳倅(己未○时 朝廷下州县使举明于易者以闻。邑倅将以先生兄弟应荐。故答书固辞而止。)
   与权太学士(愈○壬申)
   答权判书(愈○乙亥)
   答权判书
   答柳判书(命贤○辛未)
   答柳判书
   答权仲章(瑍○己巳)
   答权仲章(庚午)
   与权皆玉(瑎○己未)
   与权皆玉(己巳)
   与权皆玉
   答李鸣瑞(凤徵○丁丑)
   答李鸣瑞(戊寅)
   答李文若(沃)
   慰李文若兄弟
   答柳以能(世鸣)
   与柳以能(甲子)
   答柳以能(己巳)
   答金至和(元燮)问目(甲戌)
   答金至和(丙子)
   答金至和问目(戊寅)
   答金德休(声久○庚午)
   答金德休(庚辰)
   答李君则(东标○癸丑)
   答李伯雨(云徵○辛未)
   答李耳老(聃命○庚午)
   与李耳老(庚午)
   答李耳老(辛未)
   答李耳老
   答李耳老
   与李元方(玄纪○癸酉)
   答吴永锡(始万○己巳)
   与闵士会(昌道○辛巳)
   答权道一(重经○戊寅)
   答朴诚彦(明义)
   答蔡文叟(献徵○庚辰)
   答吕子遇(圣举○戊寅)
   答金天开(汝键○甲戌)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书
   为家君答柳拙斋(元之)一元消长图疑问
   答金重卿(时任○乙卯为舍弟应中作)
   答洪克己(克○己未)
   答洪圣任(凭)
   答金重卿(衡重○丙寅)
   答洪参奉(升)
   答裴公瑾(尚瑜)
   答金景晋(启祥)
   答赵子冕(頍○丙子)
   答权亨叔(泰时)
   答权亨叔
   答权亨叔(甲戌)
   答权亨叔(乙亥)
   答金用休(命基)
   答金用休(丙子)
   答郑锡卿(岐胤○癸酉)
   答郑达仲(时衍)
   答金悦卿(怡○乙亥)
   答金悦卿(丁丑)
   答琴仲素(以晰○壬子)
   答金警甫(世铎○丙辰)
   答金警甫(丁巳)
   答金警甫
   答金警甫问目(戊午)
   答金警甫(己未)
   答郑元直(硕胄○己巳)
   答权春卿(斗寅○戊午)
   答权春卿(壬戌)
   答权春卿(乙丑)
   答权春卿(己卯)
   答金彦兼(台重○丁巳)
   答金彦兼(庚午)
   答金彦兼(辛未)
   答金彦兼(乙亥)
   答金彦兼(丙子)
   答金彦兼(庚辰)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书
   答权天章(斗经○壬戌)
   答权天章
   答权天章(丁卯)
   答权天章
   答权天章(前此先生引杨遵道所录伊川语意谓伊川以自七至九当阳位。八居九七之间。故如是云云。此书自谓错看。故今不录。)
   答权天章(庚午)
   答权天章(辛未)
   答权天章(乙亥)
   答权天章
   答权天章(癸未)
   答李粹彦(琓○壬午)
   答李国材(栋完○戊寅)
   答李国材(壬午)
   答李国材
   答李国材(癸未)
   与洪真卿(相文)天卿(相民)昆季(丁巳)
   答金定叟(宇泰)
   答全惠仲(五益)
   答全惠仲(辛巳)
   答李达夫(三达○癸酉)
   答李达夫
   答李达夫
   重答李达夫
   与元圣夫(致道)
   答元圣夫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书
   答李仲舒(万敷○乙亥)
   答李仲舒
   答申明仲(益愰○戊寅)
   答申明仲
   答申明仲
   答申明仲(己卯)
   答申明仲(己卯)
   答申明仲(庚辰)
   与申明仲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书
   答申明仲(庚辰)
   答申明仲
   答申明仲(辛巳)
   答申明仲(癸未)
   答申明仲
   答黄用五(寿一○辛未)
   答黄用五(壬申)
   答黄用五(丙子)
   重答黄用五
   答黄用五(辛巳)
   答黄用五(辛巳)
   答黄用五问目(壬午)
   重答黄用五
   答黄用五(癸未)
   答黄用五(甲申)
   答金幼清(粹然○乙亥)
   答金幼清(丙子)
   答金幼清别纸
   答金幼清问目
   答金幼清问目(己卯)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书
   与许安峡(𦑘)
   答李敬中(涵)
   答尹正郎(夏济)问目
   答尹正郎
   答尹正郎问目
   答辛省三(梦参○庚辰)
   答郑器彦(鍹)问目
   答金体仁(纯义)
   答金天为(以钰)问目
   答权一之(尚精)问目
   又答权一之问目
   答裴见卿(晋龙)
   答裴晋锡问目
   答赵季昌(大胤)问目
   答孙汉龟问目
   答姜子镇(酂)问目(辛巳)
   答洪伯伦(游范)问目
   答琴晦之(德辉)问目
   答金宗之(汉泰)问目
   答金章叔(樟)问目(甲申)
   答金亨叔(鼎元)问目(壬午)
   答朴景瞻(泰斗)
   答安补天(鍊石)问目
   答许耕叟(堟○壬申)
   答权公望(尚)问目
   答金子纯(南粹)问目
   答金子纯(壬午)
   答金子纯别纸
   答或人
   答密阳礼林书院诸生
   答宁海九峰里社诸生
   答安东鲁林书院长贰(甲申)
   答会宁府使李公万夏发引时问目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书
   答罗仁卿(斗甲○戊寅)
   答文生(德龟○庚辰)
   答李新卿(周命)问目
   与李仲怀(世宝)
   答李景玉(世瑗)问目
   答李景玉问目
   答金载彦(履厚)问朱书疑义
   又答金载彦丧礼问目
   答金载彦(壬午)
   答金载彦(甲申)
   答郑皆春(万阳)叔向(葵阳○丁丑)
   答郑皆春昆仲问目
   答郑皆春昆仲(戊寅)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书
   答郑皆春昆仲(庚辰)
   答李济仲(仁溥)
   答李明古(万迪)
   答李明古问目
   答李明古(庚辰)
   答姜仲文(㰒○或云姜寿卿檍)
   答李休瑞(星徵)问目
   答李会徵(成全)问目
   答李休徵(容全)问目
   答曹德父(锡基)
   答金德三(尚鼎)
   答姜君平(汝宽)
   答李士行问目
   答权方叔(矩)
   答权方叔问目
   答权润哉(德秀)
   答金鸣于(世镛)
   答金鸣于,金汝受(命锡)
   与金汝受,金振伯(圣铎)
   答郑道亨(来阳)
   答申润卿(玧)问目
   答权汝行(重道)问目
   答安国华(命夏)
   答朱厦卿(楗)
   答[朴士源(敏孝)]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书
   为家君移海乡诸亲 (己亥)
   上仲氏存斋先生
   上存斋先生
   与四弟应中(甲午)
   与应中(甲辰)
   答应中(癸丑)
   答应中
   重答应中
   与应中
   与应中
   与应中别纸
   答应中五弟景羲六弟子跃(丁巳)
   答诸弟(乙亥)
   答应中,子跃(丙子)
   答景羲
   答宗孙之炫
   答宗孙别纸
   答檼侄
   答桱,槾,栐诸丧侄问目
   答桱,槾,栐,椮,霖侄
   寄子栽,杺(甲寅)
   寄子梴,栽
   答子梴,栽(壬戌)
   寄子梴,栽,杺(己巳)
   寄诸子
   寄诸子
   寄诸子
   答诸子
   重答诸子
   寄子梴,栽(庚午)
   寄子梴,栽
   答子梴,栽(甲戌)
   答子梴,栽
   寄子梴,杺
   答子栽,杺(戊寅)
   答子栽,杺(己卯)
   答子梴,杺(庚辰)
   答子梴(甲戌)
   答子舣(壬子)
   答子舣
   答子舣(乙卯)
   寄子栽(壬子)
   寄子栽
   寄子栽(乙卯)
   答子栽问目(丙辰)
   答子栽(丁巳)
   寄子栽
   答子栽
   寄子栽
   答子栽(癸亥)
   寄子栽(癸酉)
   寄子栽(乙亥)
   答子栽
   答子栽(己卯)
   答子杺(丙子)
   寄熤孙
   答诸孙㷞,烜,煣,燔,煇,炓,煴(丁丑)
   答诸孙(己卯)
   寄烜孙(庚辰)
   答烜孙(癸未)
   答烜,煣两孙暨槙子
   答煣孙
   答煣孙(壬午)
   答燔,煇两孙(癸未)
   答槙,梿,㭓三子(乙亥)
   戒梿子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杂著
   栗谷李氏论四端七情书辨
   读金天休论李大柔理气性情图说辨
   权学士士范疑义
   谕馆学诸生文
   记朴将军遗事
   记昏朝癸丑事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杂著
   愁州管窥录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序
   赠元礼庆喜宴序
   御制舟水图说发挥序
   洪范衍义序
   遁庵柳公随录序
   惇典稡语序
   松岩权先生文集序
   东冈先生文集序
   瓢隐先生金公文集序
   药圃郑贞简公文集序
 记
   首比溪亭记
   葛庵记
   云溪草堂记
   马将军铜柱记(月课代人作)
   兴政堂 亲政时画屏记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一
 跋
   书洪郑两大夫遗疏后
   书新编八阵图说后
   书金鹤沙所撰判书朴公(毅长)碑铭后
   书先妣所赐栽儿五言绝句诗后
   书易经本义后
   书辑古文后
   书南圃金公行状后
   书知足堂赵公(之瑞)行实后
   书东岩李公(泼),南溪李公(洁)事实记后
   书茅溪文先生行实记后
   书星山李义士士龙事迹后
   书河中丞(溍)奏议后
   书外大父敬堂张公遗集后
   书祖考参判公遗戒后
   书北使明揆叙请颁示清皇笔迹后
 祝文
   迁居告亡室务安朴氏文(甲寅)
   告先妣宜人张氏大祥后入庙文
   仲氏存斋先生忌日祝辞
   焚黄文(己巳)
   又焚黄文
   又焚黄文
   焚黄告贞夫人朴氏文
   告笃材先墓文
   祭杨州金台山先墓文(己巳)
   先考判书公忌日告辞(丁丑)
   祭咸安仁谷先墓文
   祭咸安大山先墓文
   祭密阳先墓文
   祭密阳霹雳山先墓文
   祭土地文
   祭卧龙潭龙神文
   密阳礼林书院奉安祭文
   英阳英山书院移安祭文
   顺兴绍修书院安文成公位版奉安文
   大丘河滨六臣书院改题时告由文
   宁海乡社奉安文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祭文
   祭陶窝朴公(璿)
   祭仲氏存斋先生文
   仲氏存斋先生小祥祭文
   祭韩山斗(景愈)
   祭洪百源(汝河)
   祭洪克己(克)
   祭伯氏参奉府君文
   祭季父护军府君文
   祭亡子舣文
   祭柳以能(世鸣)
   祭亡弟子跃文
   祭亡弟应中文
   祭朴子润(滈)
   祭金安安(泰基)
   祭金用休(命基)
   祭李厦卿(惟樟)
   祭金幼清(粹然)
   祭柳重吾(榰)
   祭琴和叔(圣徽)
   祭申节度(益恬)
   祭赵子冕(頍)
 箴
   岁除自警箴(并序)
   好学箴
   操心箴
   惩忿箴
   简言箴
   寡欲箴
 铭
   自警铭(乙卯)
   自警铭(辛酉)
 赞
   御屏十六幅赞(并序)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碑
   愚伏郑先生碑阴记
   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知制 教。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 世子左宾客权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参判申公墓碑铭(并序)
   统制使申公墓碑铭(井序)
   有明朝鲜国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提学,艺文馆提学, 世子左副宾客。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 世子左宾客。谥文贞公东冈金先生神道碑铭。(并序)
   嘉善大夫礼曹参判 赠资宪大夫议政府右参赞权公神道碑铭(并序)
 墓表
   鹤岩处士郑达仲墓表
   兴海郡守李公墓表
   成均生员云岩金公墓表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墓碣
   礼曹正郎野翁权公墓碣铭
   奉列大夫守司谏院司谏龟岩黄公墓碣铭
   秉节校尉 世子翊卫司洗马金公墓碣铭
   慵斋先生李公墓碣铭
   通训大夫行司宪府掌令申公墓碣铭
   司谏院献纳宋公墓碣铭
   高祖考通政大夫蔚珍县令府君碣阴记
   伯父成均进士府君墓碣铭
   成均进士闻韶金公墓碣铭
   通训大夫承文院判校朴公墓碣铭
   通训大夫行高城郡守权公墓碣铭
   处士金公墓碣铭
   通政大夫行大丘府使倻溪宋公墓碣铭
   通政大夫骊州牧使柳公墓碣铭
   通训大夫弘文馆修撰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都承旨申公墓碣铭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墓志铭
   近始斋金先生墓志铭
   通政大夫承政院右副承旨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成公墓志铭
   朝散大夫行工曹佐郎洪公墓志铭
   令人崔氏墓志铭
   权处士墓志铭
   孺人朴氏墓志铭
   赠吏曹判书李公夫人张氏圹志
   亡弟通德郎李君墓志铭
   通训大夫行怀仁县监李公墓志铭
   御侮将军都总府经历朴公墓志铭
   御侮将军都总府经历朴府君夫人李氏墓志铭
   百拙庵柳公墓志铭
   处士拙庵金公墓志铭
   中直大夫行司谏院司谏郭公墓志铭
   先兄 陵署郎圹记
   亡弟通德郎宜宁县监墓志
   国子上庠赵君墓志铭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行状
   先兄将仕郎 庆基殿参奉存斋先生行状
   通训大夫司谏院司谏木斋先生洪公行状
   诚斋洪公行状
   奉列大夫行长兴库直长洪公行状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七
 行状
   有明朝鲜国嘉义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 世子左宾客柏岩金公行状。
   先考宣教郎行 康陵参奉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李公行状
   先妣 赠贞夫人张氏行实记
   庆尚左道水军节度使洪公行状
   通训大夫行金堤郡守 赠嘉善大夫兵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郑公行状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行状
   谦斋先生河公行状
   畏斋先生李公行状
   奉列大夫礼曹佐郎锦翁金君行状
   通政大夫行清州牧使茅村李公行状
   处士李公行状
   守愚堂先生崔公行状
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谥状
   辅国崇禄大夫三道水军统制使,五卫都总府都总管郑公谥状
   奋忠出气合谋迪毅清难功臣,崇政大夫。行刑曹判书,五卫都总府都总管,宁原君。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 经筵事, 世子傅,宁原府院君晚全洪公谥状
   嘉善大夫行咸镜道观察使兼巡察使兵马节度使,咸兴府尹忘忧堂郭公谥状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存斋郭公谥状
葛庵先生文集别集卷之一
 辞
   伏次家君感春辞韵
 诗
   读惩毖录有感(己丑)
   大田斋舍。送春有感。(辛卯)
   宿西岳有感(癸巳)
   首比茅堂。陪仲氏同中弟。各言志。(丙申)
   自遣(己亥)
   遇雪宿凤览。怀石门老人。(戊戌)
   寄题金进士(学基)寒溪草堂
   题李外兄(元直)梅菊坛
   壬寅人日。从伯氏同诸弟宿剑磨山道成庵。呼韵再赋。
   伏次家君生朝韵
   次白华老人韵
   次灵隐赵丈廷琨感时韵
   和四弟应中韵
   次应中韵呈仲氏
   伏次家君泣岭韵。(二首。)
   又伏次咏菊韵。(二首。)
   次韵应中观涨(丙午)
   浮屠太淳藏其师法莲所受退陶先生七言一绝。往来求和于诸大人先生者甚多。今请余属和。敬书其后以归之。
   二君咏(庚戌○地主以月课题四君咏。请存斋先生及先生。各赋二首。)
   挽李外兄
   次越松亭韵
   赠赵上舍子冕(頍),舍弟应中访南岳新居韵。
   次权天章见寄韵
   挽金和远(光源)
   次应中和栽儿萧寺同游韵
   昨过应中。偶成一绝以示。
   答应中次韵见寄
   又步前韵。以答应中荐寄之意。(二首。)
   戏简从侄定叟(杓)行史
   挽朴天一(湑)
   挽李参奉(允谐)
   挽李奉彦(瑄○二首)
   金安安(泰基)老兄示以福州使君赠闻喜宴韵。要余属和。走素昧唐律。且畏韵强。以首联押字涉先讳为辞。安安兄强要易以庵字而押之。走遂计穷。追后和呈。
   无为子辱和见寄。再步以答。(安安兄自号无为子)
   酬应中次无为子函字韵见寄
   挽赵善伯(元胤)
   挽南圣辅(尚周)
   挽李士兴(元禄)
   还山日。次应中示韵。
   次郑清河(岐胤)见寄韵
   骊州清心楼。次牧老韵。
   过金砂尹白湖遗墟有感
   闻杺儿从岭南来。阻雪不得前进。中夜书怀。(甲戌)
   次六弟子跃赠权皆工韵
   愁州月夜。闻诸老携壶作胜游。走笔以戏之。
   酬权得初(得舆)见寄韵
   奉送朴使君(明义)归洛
   到晞阳配所
   酬李君实(希艗)见寄韵
   次高美叔(徽世)见寄韵
   挽李君则(东标)
   谢琴来之(凤操)惠藜杖地黄
   赠别黄用五(寿一)
葛庵先生文集别集卷之二
 疏
   庐江书院请额及鹤峰金先生请谥疏(为士林作)
   请勿减削圣门奴婢疏(为乡人作)
   辞免入侍 经筵第二疏(戊午)
   又辞持平疏
   辞免司业第二疏(己巳)
   辞吏曹参议疏
   三辞吏曹参议疏
   因两司避嫌乞递疏
   辞开政未参疏
   又辞吏曹参议疏
   又辞吏曹参议疏
   辞成均馆祭酒疏
   辞连给柴炭馔物疏
   再辞礼曹参判疏
   再辞大司宪疏
   三辞大司宪疏
   四辞大司宪疏
   再乞解职归山疏
   乞假疏
   又乞解职名疏
   史官书 启后又辞职疏
   辞吏曹参判疏
   史官书 启后又辞职疏
   乞递疏
   辞吏曹参判疏
   又辞吏曹参判疏
   三辞吏曹参判疏
   四辞吏曹参判疏
   五辞吏曹参判疏
   乞递疏
   乞递疏
   乞假疏
   又申前请疏
   引退疏
   辞大司宪疏
   辞大司宪兼陈所怀疏
   三辞大司宪疏
   告病乞递疏
   又辞大司宪疏
   又辞大司宪疏
   又辞大司宪疏
   辞吏曹参判疏
   再辞吏曹参判疏
   四辞吏曹参判疏
   以病不赴 召命自劾疏
   谢 恩后辞吏曹参判再疏
   进 御屏十六幅赞疏
   过大政后三辞吏曹参判疏
   辞大司宪疏
   又辞大司宪疏
   史官传 谕后又辞职疏
   史官书 启后辞职疏
   辞大司宪疏
   又辞大司宪疏(壬申)
   辞吏曹参判疏
   三辞吏曹参判疏
   四辞吏曹参判疏
   五辞吏曹参判疏
   进至瓮泉告病乞递疏
   进至东郊告病乞递疏
   辞大司宪兼请还收月廪疏
   进奉和 御制诗四首疏
   辞兵曹参判疏
   再辞兵曹参判疏
   三辞兵曹参判疏
   辞右参赞疏
   三辞右参赞疏
   三辞吏曹判书疏
   请罪乞递疏
   又请罪乞递疏
   乞递吏曹判书疏
   引嫌乞递吏曹判书疏
   违 牌乞递吏曹判书疏
   焚黄乞假疏
   焚黄乞假三疏
   行至忠州乞递本职疏
葛庵先生文集别集卷之三
 书
   拟为 国家檄山东士民书。(己丑春。闻姜姓者倡义山西。感而作。)
   移道内士林书(丁未○闻事已无及止)
   答金相国(德远○戊寅)
   答李判书(观徵○庚午)
   答赵子羽(威凤)
   与朴巡察(信圭○己未)
   答柳判书(命贤○壬申)
   答柳仲谦(挺辉○戊午)
   答权士重(尚任○乙亥)
   答李文若(沃○戊辰)
   答洪承基(塾○壬申)
   答琴和叔(圣徽)
   答李子修(时善○癸未)
   答朴子润(滈)
   与赵子冕(頍○己巳)
   答张仲温(璶○庚午)
   答郑希伯(锡侨○丁丑)
   与权天章(戊寅)
   答全惠仲(五益)
   答洪圣辉(道翼)
   答李来仲(泰至○乙亥)
   答朴周瑞(岐凤),权万容(大临)
   答李白而(挺晰○己巳)
   答溪山书院诸生(己巳)
   答临皋书院诸生(庚辰)
   与岭南疏儒(与金参判宾,李参判聃命,金大谏元燮,裴承旨正徽,金司谏兑一联名。)
   答郑道翁(重器)
   答从侄定叟
 赠言
   与槾侄
 杂著
   政说(先生尝于戊申年间。目击民隐。条治道八事。今皆断烂不传。独此三条在。)
   月行分度推算法(先生尝以为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从昔以来。每患纽算难齐。然古人推算分度。有愈细愈精之语。今以细分分之。而依历家右旋说。分排月行。则适周无馀欠。因录其说如此云。)
 序
   金粹然字说序
   金久庵文集序
   存养斋宋公文集序
   留别晋阳宗人序
   赠权天章小序
   赠洪伯伦小序
 跋
   书历代便考后
   书洪圣任算铭后
   书先君子所书唐诗绝句誊本后
   书洪伯伦所辑退溪先生笔迹后
   书崔伯谦(道鸣)礼论后
   书薛眉山行状后
   书 赠左承旨安公行迹后
   书石滩李公行状后
   书郭梅轩行状后
   书密阳宗人汝精同宗契案后
   书景贤录三篇后
   书息山处士李君仲舒遂志录后
   书晦庵先生笔迹后
 上梁文
   英山书院移建上梁文
   真城乡校移建上梁文
葛庵先生文集别集卷之四
 祭文
   祭外舅经历朴公文
   祭金氏妹文
   祭金护军(煃)
 墓表
   愚谷朴处士墓表
   独梧黄公墓表
   鹤岩朴公墓表
   折冲将军佥知中枢府事姜公墓表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吕公墓表
   夏山曹处士墓表
   通训大夫权知成均馆学谕汉阳赵公墓表
   汉阳赵处士墓表
   宜人康氏墓表
 墓碣铭
   司宰监参奉郑公墓碣铭
   通政大夫行永兴府使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省庵金公墓碣铭
   通训大夫司宪府执义宋公墓碣铭
   处士吴公墓碣铭
   通政大夫行保宁县监权公墓碣铭
   成均进士赵公墓碣铭
葛庵先生文集别集卷之五
 墓碣铭
   通训大夫礼宾寺副正礼谷郭公墓碣铭
   献陵参奉乌川郑公墓碣铭
   通训大夫成均馆司艺都公墓碣铭
   通德郎司宪府持平吕公墓碣铭
   日新堂处士李公墓碣铭
   通政大夫坡州牧使文公墓碣铭
   中训大夫礼曹佐郎朴公墓碣铭
   忠武卫大护军郑公墓碣铭
 墓志铭
   折冲将军佥知中枢府事李公墓志铭
   折冲将军龙骧卫副护军南公墓志铭
 行状
   艮斋李公行状
   双峰郑公行状
   成均生员金公行状
   冰库别检李公行状
   通训大夫行司谏院正言崔公行状
葛庵先生文集别集卷之六
 行状
   松窝处士柳公行状
   松坞郑公行状
   通训大夫行全罗道都事兼春秋馆记注官曹公行状
   宣教郎行大君师傅卢公行状
   处士默斋金公行状
   工曹佐郎 赠司宪府持平涧松赵公行状
   通训大夫石城县监篁谷李公行状
 谥状
   嘉善大夫司宪府大司宪兼同知春秋馆事。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五卫都总府都总管拙斋先生申公谥状。
葛庵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年谱]
   年谱
葛庵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行状
   行状[权斗寅]
葛庵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三
 [墓志铭]
   墓志铭[权斗经]
 [遗事]
   遗事[权斗经]
 [就正录]
   就正录[申益愰]
葛庵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四
 [家传]
   先府君家传[李栽]
葛庵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五
 [祭文]
   祭文[丁时翰]
   祭文[权泰时]
   祭文[成文夏]
   祭文[权斗寅]
   祭文[蔡献徵]
   祭文[金台重]
   祭文[金世钦]
   祭文[柳后章]
   祭文[权斗经]
   祭文[赵德邻]
   祭文[权斗纪]
   祭文[郑葵阳]
   祭文[李万敷]
   祭文[申益愰]
   祭文[安东乡校(儒生进士金侃,幼学柳后百,金履重,李昌宣等。)]
   祭文[宁海乡校(儒生权大谦,金德邵,权载远,白龟祥等)]
   祭文[虎溪书院(都有司前县监柳后光,儒生李凤天,全命相,金恒重,金千重,金世铉,郑顼,金履重,权莆,金以蓥,金圣钦等。)]
   祭文[三溪书院(都有司前县监权斗经,儒生幼学李琓,进士李栋完,幼学金樟,琴德纯,权斗纬,成世徵,金汝鍊,金艗,琴德舆,李仁溥,李华翼,金构,生员柳春荣,进士李光庭,幼学金汉纬,权薰,权莆等。)]
   祭文[镜光书院(都有司裴冕,儒生权可徵,权在矩等)]
   祭文[丹山书院(儒生南斗明,南国昌等。)]
   祭文[仁山书院(儒生白命聃,白㫻,权德周等。)]
   祭文[临皋书院(儒先金夏铉,郑硕达等。)]
   祭文(缅礼时)[金圣铎]
   祭文[从侄杓]
   祭文[从侄棹]
   祭文[从子檼]
   祭文[从子植]
   祭文[从子檖]
   祭文[从子樴]
   祭文(缅礼时)[从子槾]
   祭文(缅礼时)[从子栐]
   祭文[再从孙之炫]
   祭文[族从孙命培]
   祭文[族孙仝辅]
   祭文[再从孙彦焕]
 [挽章]
   挽章[李瑞雨]
   挽章[柳命坚]
   挽章[权瑍]
   挽章[金声久]
   挽章[权斗寅]
   挽章[李玄纪]
   挽章[裴正徽]
   挽章[赵湜]
   挽章[金台重]
   挽章[金世钦]
   挽章[柳后章]
   挽章[权斗经]
   挽章[金始庆]
   挽章[吴始亨]
   挽章[权斗纪]
   挽章[蔡彭胤]
   挽章[申益愰]
   挽章[权德秀]
   挽章[权德秀]
   挽章[权德秀]
 [奉安文]
   仁山书院奉安文[权斗寅]
 [祝文]
   常享祝文[权斗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