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x 页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读书劄记
读书劄记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0H 页
周易
乾彖辞本义。乾之名。天之象。皆不易焉。
乾曰。皆不易焉。坤曰。皆不易也。也字。决辞。坤卦在下故。
九二本义。但为利见此人。盖亦谓在下之大人。
此人。指君德之大人。亦谓在下之大人。指公卿之贤有德者。故云亦也。
彖传本义。彖。即文王所系之辞。传者。孔子所以释经之辞。
旧本。此上。有彖传二字。故其释如此。永乐诸儒。依程本。移属本义于此。因去彖传二字。而存其释。读者。详之。
象传本义。象者。卦之上下两象及两象之六爻。
上下两象。指文王所系之辞。即所谓大象也。两象六爻。指周公所系之辞。即所谓小象也。天行健以下。孔子所以释文王两象之传也。潜龙勿用。阳在下以下。孔子所以释周公六爻之传也。本义旧本。此节上。有象传二字。永乐时。分属本义。去象传二字。而只存象
乾彖辞本义。乾之名。天之象。皆不易焉。
乾曰。皆不易焉。坤曰。皆不易也。也字。决辞。坤卦在下故。
九二本义。但为利见此人。盖亦谓在下之大人。
此人。指君德之大人。亦谓在下之大人。指公卿之贤有德者。故云亦也。
彖传本义。彖。即文王所系之辞。传者。孔子所以释经之辞。
旧本。此上。有彖传二字。故其释如此。永乐诸儒。依程本。移属本义于此。因去彖传二字。而存其释。读者。详之。
象传本义。象者。卦之上下两象及两象之六爻。
上下两象。指文王所系之辞。即所谓大象也。两象六爻。指周公所系之辞。即所谓小象也。天行健以下。孔子所以释文王两象之传也。潜龙勿用。阳在下以下。孔子所以释周公六爻之传也。本义旧本。此节上。有象传二字。永乐时。分属本义。去象传二字。而只存象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0L 页
字之释也。
文言本义。此第五节。复申首章之意。
首章。指文言第一节。
坤彖辞本义。遇此卦者。
遇者。筮得此卦。而六爻皆不变也。
象传本义。见其高下相因之无穷。
高下相因之无穷。即乾彖本义。若重复之象。
六五本义。春秋传云云。
六五变为坎险。故曰外强。内卦不变。故曰内温。和者。水和也。贞者。土安正也。
屯彖辞程传。利在贞固。
利在者。设戒之辞也。
彖辞本义。
本义。取孔子彖传。以释文王彖辞。通解经传之义。
以震遇坎止其名为屯。
释彖传初段。
震动在下止动乎险中。
释第二段。
能动。止未可遽进。
释第三段。
文言本义。此第五节。复申首章之意。
首章。指文言第一节。
坤彖辞本义。遇此卦者。
遇者。筮得此卦。而六爻皆不变也。
象传本义。见其高下相因之无穷。
高下相因之无穷。即乾彖本义。若重复之象。
六五本义。春秋传云云。
六五变为坎险。故曰外强。内卦不变。故曰内温。和者。水和也。贞者。土安正也。
屯彖辞程传。利在贞固。
利在者。设戒之辞也。
彖辞本义。
本义。取孔子彖传。以释文王彖辞。通解经传之义。
以震遇坎止其名为屯。
释彖传初段。
震动在下止动乎险中。
释第二段。
能动。止未可遽进。
释第三段。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1H 页
筮得之者止立君者遇之则吉也。
释两末段。他卦皆仿此。
彖传。刚柔始交而难生。
而者。承上接下之辞。
宜建侯。而不宁。
而者。承上反转之辞。
本义。以二体之象止姑举其一也。
彖传。发明文王言外之意。故本义。又推演释之。馀卦亦多仿此。
蒙彖辞本义。以坎遇艮止其名为蒙。
释彖传初段。
亨以下止蒙昧谓五也。
释第二段。
筮者明止致其精一而扣之。
应第三段。
明者之养蒙止利于以正也。
应第四段。
筮者明 筮者暗。
筮者。得上卦筮得之者是也。主二而言。则五来求我。而二以刚明。发五之蒙。故亨在五。主五而言。则
释两末段。他卦皆仿此。
彖传。刚柔始交而难生。
而者。承上接下之辞。
宜建侯。而不宁。
而者。承上反转之辞。
本义。以二体之象止姑举其一也。
彖传。发明文王言外之意。故本义。又推演释之。馀卦亦多仿此。
蒙彖辞本义。以坎遇艮止其名为蒙。
释彖传初段。
亨以下止蒙昧谓五也。
释第二段。
筮者明止致其精一而扣之。
应第三段。
明者之养蒙止利于以正也。
应第四段。
筮者明 筮者暗。
筮者。得上卦筮得之者是也。主二而言。则五来求我。而二以刚明。发五之蒙。故亨在五。主五而言。则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1L 页
我之蒙昧。因彼之发。得复艮体光明。故其亨在我也。
彖传本义。志应者止其志自相应也。
释第二段。
以刚中者止告者亦渎矣。
释第三段。
蒙以养正止利贞之义也。
释第四段。
本义于卦辞下。发明彖传言外之意。又推演而重释之如此。
需彖传本义。此以卦德。释卦名义。
卦辞本义。不称德。此云卦德。承上卦也。
讼彖传 刚来而得中也。
乾三阳。坎一阳。彖传。每主一阳而言。需之五。以刚中正。进位乎天位。讼之二。以需观之。则刚来而得中也。
彖传本义。以卦变卦体卦象。释卦辞。
卦变。谓刚来得中。卦体。谓讼不可成及尚中正。卦象谓入于渊。
师彖辞本义。 藏不测于至静之中。
不测。为坎水。至静。为坤地。
彖传本义。志应者止其志自相应也。
释第二段。
以刚中者止告者亦渎矣。
释第三段。
蒙以养正止利贞之义也。
释第四段。
本义于卦辞下。发明彖传言外之意。又推演而重释之如此。
需彖传本义。此以卦德。释卦名义。
卦辞本义。不称德。此云卦德。承上卦也。
讼彖传 刚来而得中也。
乾三阳。坎一阳。彖传。每主一阳而言。需之五。以刚中正。进位乎天位。讼之二。以需观之。则刚来而得中也。
彖传本义。以卦变卦体卦象。释卦辞。
卦变。谓刚来得中。卦体。谓讼不可成及尚中正。卦象谓入于渊。
师彖辞本义。 藏不测于至静之中。
不测。为坎水。至静。为坤地。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2H 页
比彖辞本义。 若欲比人。则亦以是而反观之耳。
比人。求比于人也。自五阴爻而言。人。指九五。
九五象。显比之吉。 失前禽也。 上使中也。
显比之王。即三锡命之王也。前禽。即田有禽也。上使中之使。即使不当之使也。
小畜彖辞本义。 上巽下乾止所畜者小之象。
释彖传初段。
内健外巽止当得亨通。
释第二段。
畜未极止自我西郊之象。
释第三段。
彖传本义。 畜之未极。其气犹上进也。
阳为阴所畜。然犹有亨道而上进也。
上九既雨既处 月几望。
上九动而为坎。故曰既雨。又为月。又巽辛。为既望之月。
本义。 阴加于阳。
巽。阴加于乾上。
履卦彖辞。履虎尾。
文王。以兑为虎。盖文王后天卦。始位兑于酉。酉于天
比人。求比于人也。自五阴爻而言。人。指九五。
九五象。显比之吉。 失前禽也。 上使中也。
显比之王。即三锡命之王也。前禽。即田有禽也。上使中之使。即使不当之使也。
小畜彖辞本义。 上巽下乾止所畜者小之象。
释彖传初段。
内健外巽止当得亨通。
释第二段。
畜未极止自我西郊之象。
释第三段。
彖传本义。 畜之未极。其气犹上进也。
阳为阴所畜。然犹有亨道而上进也。
上九既雨既处 月几望。
上九动而为坎。故曰既雨。又为月。又巽辛。为既望之月。
本义。 阴加于阳。
巽。阴加于乾上。
履卦彖辞。履虎尾。
文王。以兑为虎。盖文王后天卦。始位兑于酉。酉于天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2L 页
文。为昴毕之野白虎之宿。故以兑为虎也。周公系革五上之辞。亦以兑属虎。独颐。以艮为虎。荀九家本。此艮在先天。为奎娄之方。亦为白虎之宿也。或为艮或为兑。犹马之或为震或为坎也。六爻相杂。惟其时物。此之谓也。
彖传。 履帝位而不疚光明。
互体为离。故曰光明。
小象。
韵法类否泰。
九五夬履。
卦类夬。故曰夬履。犹益之上。立心勿恒。推恒之义而立言也。
否六二程传曰。 正则否矣。
正则否之否。当作不字之义。
大有彖传。 应乎天而时行。
时行。即同人之乾行也。故本义不重释。
六五象。 易而无备也。
言赋税军政。不曾畏惮而豫备也。
谦彖传。 卑而不可踰。
卦象卑而德尊。所以不可踰也。
彖传。 履帝位而不疚光明。
互体为离。故曰光明。
小象。
韵法类否泰。
九五夬履。
卦类夬。故曰夬履。犹益之上。立心勿恒。推恒之义而立言也。
否六二程传曰。 正则否矣。
正则否之否。当作不字之义。
大有彖传。 应乎天而时行。
时行。即同人之乾行也。故本义不重释。
六五象。 易而无备也。
言赋税军政。不曾畏惮而豫备也。
谦彖传。 卑而不可踰。
卦象卑而德尊。所以不可踰也。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3H 页
隋彖辞程传。 随得其正。然后能大亨。
然后。设戒之辞。
彖传。随刚来而下柔。
三阴三阳之卦。阴阳均适。有变动往来之义。故彖传于三阴三阳。多以往来言之。此类是也。二阳二阴之卦。言往来者。亦有变动之义故也。讼,无妄,睽,升之类。
临彖辞程传。 如卦之才。则大亨而正。
则字。设戒之辞。
彖传。 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乾坤为六十二卦之纲领。乾又为坤之纲领。六十三卦。皆以乾为主。故孔子于每卦。多说天道。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
虚中通理。知临在上。坤体六五。大君之象。
观六四观国之光。
内卦为坤。互体亦为坤。为国邑之象。故曰观国。又互体为艮。故曰光也。
上九象本义。 虽不得位。
不得位。言不当任事也。
噬嗑彖传。 柔得中而上行。
柔得中而上行。兼二言之。犹讼之刚来而得中。兼九
然后。设戒之辞。
彖传。随刚来而下柔。
三阴三阳之卦。阴阳均适。有变动往来之义。故彖传于三阴三阳。多以往来言之。此类是也。二阳二阴之卦。言往来者。亦有变动之义故也。讼,无妄,睽,升之类。
临彖辞程传。 如卦之才。则大亨而正。
则字。设戒之辞。
彖传。 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乾坤为六十二卦之纲领。乾又为坤之纲领。六十三卦。皆以乾为主。故孔子于每卦。多说天道。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
虚中通理。知临在上。坤体六五。大君之象。
观六四观国之光。
内卦为坤。互体亦为坤。为国邑之象。故曰观国。又互体为艮。故曰光也。
上九象本义。 虽不得位。
不得位。言不当任事也。
噬嗑彖传。 柔得中而上行。
柔得中而上行。兼二言之。犹讼之刚来而得中。兼九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3L 页
五而言之也。上行谓离火炎上。讼之刚来下也。坎水润下。
本义。以卦名,卦体,卦德,二象,卦变。释卦辞。
卦名。噬嗑而亨。卦体。刚柔分。卦德。动而明。二象。雷电合而章。卦变。自益卦来。
贲彖传。 分刚。
文王反对卦。卦辞相应。故孔子彖传。其辞亦相应。分刚二字。与噬嗑彖刚柔分相应。
程传。 上下二体。刚柔相交。为文饰。
六十二卦。皆以乾坤刚柔两爻。相错而成。则其三阴三阳之卦。刚柔上下。取法于乾坤交易之义。恐或为易中一例也。
剥彖传。 柔变刚也。
变者。柔极而变刚也。
复彖传。复亨。刚反。
反者。变极而刚反也。
无妄彖辞。程传。 利在贞正。
利在。犹屯之利在。亦设戒之辞也。
大畜六五豮豕之牙。
见豕负涂。取坎象。姤初居巽体。故曰羸豕。此云豕牙。
本义。以卦名,卦体,卦德,二象,卦变。释卦辞。
卦名。噬嗑而亨。卦体。刚柔分。卦德。动而明。二象。雷电合而章。卦变。自益卦来。
贲彖传。 分刚。
文王反对卦。卦辞相应。故孔子彖传。其辞亦相应。分刚二字。与噬嗑彖刚柔分相应。
程传。 上下二体。刚柔相交。为文饰。
六十二卦。皆以乾坤刚柔两爻。相错而成。则其三阴三阳之卦。刚柔上下。取法于乾坤交易之义。恐或为易中一例也。
剥彖传。 柔变刚也。
变者。柔极而变刚也。
复彖传。复亨。刚反。
反者。变极而刚反也。
无妄彖辞。程传。 利在贞正。
利在。犹屯之利在。亦设戒之辞也。
大畜六五豮豕之牙。
见豕负涂。取坎象。姤初居巽体。故曰羸豕。此云豕牙。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4H 页
取牙之刚而居上。有艮象也。
离彖辞。 畜牝牛。
文王以离为牛。周公以巽为牛。孔子以坎为马。则离之为牛。可知也。又以震为马。则巽之为牛。可知也。后世纳甲法。以丑纳巽。亦自然之理也。大有彖传曰。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暌曰。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离曰。柔丽乎中正。故亨。噬嗑曰。柔得中而上行。鼎曰。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未济曰。未济亨。柔得中也。旅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晋曰。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离上八卦彖辞略同。皆指离中爻一阴而言。以明体得中。而火性炎上故也。本义以睽,嗑,鼎,晋。柔上行。为从卦变而来。若他卦四爻变而上行。则何独每于离上四卦言之乎。此说亦似有理。更详之。 巽一阴居四。则亦以柔得位许之。小畜,澳是也。
咸九五本义。脢背肉。
与艮其背同。取下卦艮象。
九五象。咸其脢。志末也。
五咸其背。不获其身。曷云志末。庭中有人。
恒彖传本义。 必静为主也。
离彖辞。 畜牝牛。
文王以离为牛。周公以巽为牛。孔子以坎为马。则离之为牛。可知也。又以震为马。则巽之为牛。可知也。后世纳甲法。以丑纳巽。亦自然之理也。大有彖传曰。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暌曰。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离曰。柔丽乎中正。故亨。噬嗑曰。柔得中而上行。鼎曰。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未济曰。未济亨。柔得中也。旅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晋曰。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离上八卦彖辞略同。皆指离中爻一阴而言。以明体得中。而火性炎上故也。本义以睽,嗑,鼎,晋。柔上行。为从卦变而来。若他卦四爻变而上行。则何独每于离上四卦言之乎。此说亦似有理。更详之。 巽一阴居四。则亦以柔得位许之。小畜,澳是也。
咸九五本义。脢背肉。
与艮其背同。取下卦艮象。
九五象。咸其脢。志末也。
五咸其背。不获其身。曷云志末。庭中有人。
恒彖传本义。 必静为主也。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4L 页
静为主。以利贞而言。
九四田无禽。
震动而上。巽隐而伏。上下相违。射隼无获。
大壮九四藩决不羸。
以刚居柔。藩决羊角。化为善鸣。壮于舆輹。
晋卦下程传。 有不同者革渐是也。
革渐与他卦不同者。元亨利贞。乃其固有而非所以设戒也。
家人六四象。 顺在位也。
巽体六四。多说位字。
睽初九。 丧马勿逐。
化为习坎。是马亦盗。王抵良壁。错愕迎拜。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
坎舆。既曳离牛且掣。有人自西。载鬼无首。
上九 载鬼一车。
互坎。为豕为鬼为寇。弧威取睽。往而遇雨。
蹇彖辞。 利西南。
蹇,解二卦。皆以二刚爻而成。卦一变而为坤。俱变则为纯坤。故二卦。皆取利西南之义。于解。不言东北者。卦无艮也。
九四田无禽。
震动而上。巽隐而伏。上下相违。射隼无获。
大壮九四藩决不羸。
以刚居柔。藩决羊角。化为善鸣。壮于舆輹。
晋卦下程传。 有不同者革渐是也。
革渐与他卦不同者。元亨利贞。乃其固有而非所以设戒也。
家人六四象。 顺在位也。
巽体六四。多说位字。
睽初九。 丧马勿逐。
化为习坎。是马亦盗。王抵良壁。错愕迎拜。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
坎舆。既曳离牛且掣。有人自西。载鬼无首。
上九 载鬼一车。
互坎。为豕为鬼为寇。弧威取睽。往而遇雨。
蹇彖辞。 利西南。
蹇,解二卦。皆以二刚爻而成。卦一变而为坤。俱变则为纯坤。故二卦。皆取利西南之义。于解。不言东北者。卦无艮也。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5H 页
彖传。 往得中也。
离为日。坎为月。故彖传。于坎,离。每以往来言之。取日月往来之意也。于震。亦以来言之。雷风相薄。亦有往来之义。
蹇之五。往而得中。则三之来。反可知。解之二。来而得中。则解之四。往得中。可知也。
解彖传。 利西南。往得众也。 其来复吉。
本义卦变。自是一例。故往得众。此段之释最好。来复不言卦变。便是卦变。有推不去处。
蹇之坎居五。往得中也。解之坎居内。则来而得中也。周公于蹇爻。皆以往来言之。取文王解彖往来之辞。孔子于解彖传。言往来。本文王之说。蹇彖。言往来。本周公之说。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
公取震侯。射之亦震象也。小过。公弋取在穴。亦仿此。隼者。禽也。互离也。墉取坎象。坎为城池之象。此为书坎。故曰。高墉之上。
损卦体
损兑泽益艮山。有刚柔交易上下往来之义。随,蛊,咸,恒,贲,嗑。交易往来之理。与此无异。恐不必别设。卦变
离为日。坎为月。故彖传。于坎,离。每以往来言之。取日月往来之意也。于震。亦以来言之。雷风相薄。亦有往来之义。
蹇之五。往而得中。则三之来。反可知。解之二。来而得中。则解之四。往得中。可知也。
解彖传。 利西南。往得众也。 其来复吉。
本义卦变。自是一例。故往得众。此段之释最好。来复不言卦变。便是卦变。有推不去处。
蹇之坎居五。往得中也。解之坎居内。则来而得中也。周公于蹇爻。皆以往来言之。取文王解彖往来之辞。孔子于解彖传。言往来。本文王之说。蹇彖。言往来。本周公之说。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
公取震侯。射之亦震象也。小过。公弋取在穴。亦仿此。隼者。禽也。互离也。墉取坎象。坎为城池之象。此为书坎。故曰。高墉之上。
损卦体
损兑泽益艮山。有刚柔交易上下往来之义。随,蛊,咸,恒,贲,嗑。交易往来之理。与此无异。恐不必别设。卦变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5L 页
而推之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
文王系繇。有孚元吉。二簋用享。十朋受益。
上九 得臣无家。
无咎可贞。上九之谓。上曰得臣。即三之友。
益六三 告公用圭。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震为公象。用圭以告。
六四 利用为依迁国。
得位中行。上公之宜。巽伏震动坤邑相依。
夬彖辞。 不利即戎。
师,谦,豫。一阳主五阴。故利行师。夬之不利即戎。可知也。
初九壮于前趾。
卦类大壮。故爻辞亦多仿大壮。
九三壮于頄。有凶。独行遇雨。
臀居上。頄居下。易无此例。頄疑作尻。如后世以尻舆神马。为游行之象。盖九三重刚处。多凶。而其志壮于行进。故曰。壮于頄。有凶也。盖欲决小人。刚壮见于面目。则岂复有遇雨若濡之象乎。上下文义。似不相应。更详之。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
文王系繇。有孚元吉。二簋用享。十朋受益。
上九 得臣无家。
无咎可贞。上九之谓。上曰得臣。即三之友。
益六三 告公用圭。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震为公象。用圭以告。
六四 利用为依迁国。
得位中行。上公之宜。巽伏震动坤邑相依。
夬彖辞。 不利即戎。
师,谦,豫。一阳主五阴。故利行师。夬之不利即戎。可知也。
初九壮于前趾。
卦类大壮。故爻辞亦多仿大壮。
九三壮于頄。有凶。独行遇雨。
臀居上。頄居下。易无此例。頄疑作尻。如后世以尻舆神马。为游行之象。盖九三重刚处。多凶。而其志壮于行进。故曰。壮于頄。有凶也。盖欲决小人。刚壮见于面目。则岂复有遇雨若濡之象乎。上下文义。似不相应。更详之。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6H 页
姤大象。 施命告四方。
乾施巽命播告之象。
九二包有鱼。
包鱼不利宾。指九四。当遇之辰。故四为宾。
九三厉无大咎。
厉无大咎。乾三之象。于姤言之。巽遇乾也。
萃彖辞。王假有庙。 用大牲吉。
兑巽。有享祀之象。艮有庙门之象。互为巽艮。故为王假有庙。九五。为大人之象。故为利见大人。亨而利贞。聚必以正。假于有庙。故用大牲吉。利见大人。故利有攸往。大牲。为坤牛之象也。
彖传。致孝享也。 顺天命也。
兑有交鬼神之义。倒兑为巽。故巽义亦然。萃之互卦。则为巽也。所以专说享祀之理。
坤以顺天为德。内卦为坤。故曰顺天命也。
初六 若号。
萃初若号。犹夬之孚号。兑口之象也。于内卦言之。易多此例。
六三象。 上巽也。
三互为巽。上亦倒兑。
乾施巽命播告之象。
九二包有鱼。
包鱼不利宾。指九四。当遇之辰。故四为宾。
九三厉无大咎。
厉无大咎。乾三之象。于姤言之。巽遇乾也。
萃彖辞。王假有庙。 用大牲吉。
兑巽。有享祀之象。艮有庙门之象。互为巽艮。故为王假有庙。九五。为大人之象。故为利见大人。亨而利贞。聚必以正。假于有庙。故用大牲吉。利见大人。故利有攸往。大牲。为坤牛之象也。
彖传。致孝享也。 顺天命也。
兑有交鬼神之义。倒兑为巽。故巽义亦然。萃之互卦。则为巽也。所以专说享祀之理。
坤以顺天为德。内卦为坤。故曰顺天命也。
初六 若号。
萃初若号。犹夬之孚号。兑口之象也。于内卦言之。易多此例。
六三象。 上巽也。
三互为巽。上亦倒兑。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6L 页
上六赍咨涕洟。
取兑口之象。
升卦体。
互为兑。兑为西。故六四。有亨岐山之象。
彖传。柔以时升。
时升。南征也。萃聚者。阴降也。升之阴。有翩翩升进之象。萃坤在下。而升坤在上故也。
上六象。 消不富也。
消。对息字说。
困彖辞本义。 坎刚为兑柔所掩。止所以为困。
释彖传初段。
坎险兑说止道则亨也。
释第二段。
二五刚中止小人不能当也。
释第三段。
有言不信止益取困穷。
释末段。
二五刚中。又有大人之象。
二五。在卦中。为人位。大者。阳也。
初六臀困于株木。
取兑口之象。
升卦体。
互为兑。兑为西。故六四。有亨岐山之象。
彖传。柔以时升。
时升。南征也。萃聚者。阴降也。升之阴。有翩翩升进之象。萃坤在下。而升坤在上故也。
上六象。 消不富也。
消。对息字说。
困彖辞本义。 坎刚为兑柔所掩。止所以为困。
释彖传初段。
坎险兑说止道则亨也。
释第二段。
二五刚中止小人不能当也。
释第三段。
有言不信止益取困穷。
释末段。
二五刚中。又有大人之象。
二五。在卦中。为人位。大者。阳也。
初六臀困于株木。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7H 页
臀象于初取人坐义。株木。多心。幽谷。坎象。
九二困于酒食。
酒取坎象。朱绂。互离。上兑互巽。享祀是宜。
六三困于石。
巽高如石。蒺藜如火。阴柔不正。乃得斯祸。
九四来徐徐。
曷其来徐。商兑居巽。泽金坎轮。有终亦吝。
九五 困于赤绂。
九五孚剥。困于长绳。刚中说体。故将与能。
上六困于葛藟。
溯谷循顶。葛蒙于嵲。自引而动。君子征吉。
井彖辞本义。 以巽木入于坎水之下。而上出其水。故为井。
下一故字明彖传。只举改邑不改井。而包下两句释之也。
鼎彖辞本义。 以巽木入。
释彖传巽字。
渐六二鸿渐于磐。
介石渐磐。皆取艮象。艮为小石。
归妹九二 幽人之贞。
九二困于酒食。
酒取坎象。朱绂。互离。上兑互巽。享祀是宜。
六三困于石。
巽高如石。蒺藜如火。阴柔不正。乃得斯祸。
九四来徐徐。
曷其来徐。商兑居巽。泽金坎轮。有终亦吝。
九五 困于赤绂。
九五孚剥。困于长绳。刚中说体。故将与能。
上六困于葛藟。
溯谷循顶。葛蒙于嵲。自引而动。君子征吉。
井彖辞本义。 以巽木入于坎水之下。而上出其水。故为井。
下一故字明彖传。只举改邑不改井。而包下两句释之也。
鼎彖辞本义。 以巽木入。
释彖传巽字。
渐六二鸿渐于磐。
介石渐磐。皆取艮象。艮为小石。
归妹九二 幽人之贞。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7L 页
巽为武人。兑为幽人。
兑九四 介疾有喜。
兑有交鬼神之义。疾病。行祷而得瘳也。损之九四曰。损疾有喜。诗曰。以介景福。
涣六四 涣有丘。
互为艮体。故六四有丘陵之象。贲于丘园。升其九陵。皆以艮取象。
小过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祖为四。妣为五。君为三。臣二。自谓也。周人以祭姜嫄为重。故周公以此取象。盖不祭帝喾。而祭姜嫄。是过其祖而遇其妣也。祭毕而燕。君不正南面而坐。宰为主而献于卿。是不及其君而遇其臣也。过其祖。不及其君故曰。不宜上而不可大事。遇其妣遇其臣故曰。宜下而可小事也。
六五 公弋取彼在穴。
五荡为天象。拟小畜穴中有禽。雷取公弋。
原象。两一既分。
两一者两仪之中。一仪各分而为二也。
交易为体。往此来彼。
本义。卦变。本为彖传往来二字而设。然孔子言往来。
兑九四 介疾有喜。
兑有交鬼神之义。疾病。行祷而得瘳也。损之九四曰。损疾有喜。诗曰。以介景福。
涣六四 涣有丘。
互为艮体。故六四有丘陵之象。贲于丘园。升其九陵。皆以艮取象。
小过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祖为四。妣为五。君为三。臣二。自谓也。周人以祭姜嫄为重。故周公以此取象。盖不祭帝喾。而祭姜嫄。是过其祖而遇其妣也。祭毕而燕。君不正南面而坐。宰为主而献于卿。是不及其君而遇其臣也。过其祖。不及其君故曰。不宜上而不可大事。遇其妣遇其臣故曰。宜下而可小事也。
六五 公弋取彼在穴。
五荡为天象。拟小畜穴中有禽。雷取公弋。
原象。两一既分。
两一者两仪之中。一仪各分而为二也。
交易为体。往此来彼。
本义。卦变。本为彖传往来二字而设。然孔子言往来。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8H 页
本诸文王泰,否彖辞阴阳往来。乃是天地自然之理也。否,泰说卦变。则损益亦须说卦变。
明筮六爻皆守。
皆守者。皆静也。
变视其爻。两兼首尾。
变者。一爻变。两者。两爻变也。
视彼所存。
所存者。之卦不动之二爻也。
新成旧毁。
新成旧毁。舍本卦而专占之卦也。
稽类。
中得位为正。阳得奇位。阴得耦位为正。
答洪徵世(道祯)易经疑义问目。
本义。以乾之九二九五。皆为刚健中正。九五之中正。固也。九二亦以中正称之者。伊川有谓中常重于正。中则正矣。正不必中也。九二既得中。故亦可谓正耶。然六十四卦。他无九二中正之称。抑乾卦。乃圣人之事。比他卦有间。故独于此。以中正称之耶。
乾二有圣人之德。故独以中正称之。夫子之意。亦然。
明筮六爻皆守。
皆守者。皆静也。
变视其爻。两兼首尾。
变者。一爻变。两者。两爻变也。
视彼所存。
所存者。之卦不动之二爻也。
新成旧毁。
新成旧毁。舍本卦而专占之卦也。
稽类。
中得位为正。阳得奇位。阴得耦位为正。
答洪徵世(道祯)易经疑义问目。
本义。以乾之九二九五。皆为刚健中正。九五之中正。固也。九二亦以中正称之者。伊川有谓中常重于正。中则正矣。正不必中也。九二既得中。故亦可谓正耶。然六十四卦。他无九二中正之称。抑乾卦。乃圣人之事。比他卦有间。故独于此。以中正称之耶。
乾二有圣人之德。故独以中正称之。夫子之意。亦然。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8L 页
小畜舆脱辐。大有大车以载。大畜日闲舆卫。大壮大舆之辐。考诸说卦。坤为大舆。坎为轮。此四卦内外互体。皆非坎坤。说卦。乾为圜。舆轮。亦有圜体。则四卦舆轮之象。皆本于乾耶。周公以乾为龙。而夫子以为马。文王以坤为牝马。而夫子以为牛。今以乾为圜之义。取象于舆轮。恐非牵合。未知如何。
说卦取象。与文王,周公。多不同。不必泥。
明夷之六二用拯马壮。传义。皆以本爻当之。窃谓马者。刚健之物也。非六二柔顺之才所可称。其曰。拯马。盖指九三也。九三互震互坎。皆有马象。如涣初六用拯马壮。指九二而言。九二亦互震也。涣之初六得九二。为拯马之壮。明夷之六二得九三。为拯马之壮。两爻取象之义。似为停当。而传义于涣。则以九二当拯马之象。于明夷则不取九三之象。何也。
贲,屯取象。皆由于震。
大壮九三羝羊触藩。六五丧羊于易。说卦。兑为羊。诸儒皆取互兑之象。而本义。但谓卦体。似兑有羊象。且六十四卦。本义。无一处互体之论。岂互卦之说。专于卜筮。而恐有穿凿傅会之病。故不及之耶。
说卦取象。与文王,周公。多不同。不必泥。
明夷之六二用拯马壮。传义。皆以本爻当之。窃谓马者。刚健之物也。非六二柔顺之才所可称。其曰。拯马。盖指九三也。九三互震互坎。皆有马象。如涣初六用拯马壮。指九二而言。九二亦互震也。涣之初六得九二。为拯马之壮。明夷之六二得九三。为拯马之壮。两爻取象之义。似为停当。而传义于涣。则以九二当拯马之象。于明夷则不取九三之象。何也。
贲,屯取象。皆由于震。
大壮九三羝羊触藩。六五丧羊于易。说卦。兑为羊。诸儒皆取互兑之象。而本义。但谓卦体。似兑有羊象。且六十四卦。本义。无一处互体之论。岂互卦之说。专于卜筮。而恐有穿凿傅会之病。故不及之耶。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9H 页
取象分明处。本义多不说破。
节初二爻。取门户之象。似谓互体艮。艮为门阙也。胡云峰谓初前遇九二。九阳奇。有户象。二前遇六三。六阴耦。有门象。此以卦画而言也。云峰他卦取象。极其该博。而此不及互艮之象。抑意在不言而可以类推者耶。
推得亦好。
书传
洪范六三德。
六三德一节位置。与五纪相对为配。盖王者。修德御世。刚柔得宜。其验至于上格皇天。日月光明。星辰循轨。然后为王者盛德之祯眹。故五纪之协。为三德之应也。日。阳也。主人君恩养。月。阴也。主人君肃杀。故日食则修德。月蚀则修刑。星辰有变。皆修德以禳之。故大师序三德之位。与五纪相应。
言治人之德有三。曰正直刚柔。自治之德。亦有三。曰正直刚柔而已矣。王者值世平康。其治正直为用。如有强戾梗化。则行师诛剿。其用过刚而得宜。其有驯和服辑。则以柔调娱。君子之为学也。先察己之质性厚薄刚柔不偏。其学要守正道沈潜卑退。勉以强毅
节初二爻。取门户之象。似谓互体艮。艮为门阙也。胡云峰谓初前遇九二。九阳奇。有户象。二前遇六三。六阴耦。有门象。此以卦画而言也。云峰他卦取象。极其该博。而此不及互艮之象。抑意在不言而可以类推者耶。
推得亦好。
书传
洪范六三德。
六三德一节位置。与五纪相对为配。盖王者。修德御世。刚柔得宜。其验至于上格皇天。日月光明。星辰循轨。然后为王者盛德之祯眹。故五纪之协。为三德之应也。日。阳也。主人君恩养。月。阴也。主人君肃杀。故日食则修德。月蚀则修刑。星辰有变。皆修德以禳之。故大师序三德之位。与五纪相应。
言治人之德有三。曰正直刚柔。自治之德。亦有三。曰正直刚柔而已矣。王者值世平康。其治正直为用。如有强戾梗化。则行师诛剿。其用过刚而得宜。其有驯和服辑。则以柔调娱。君子之为学也。先察己之质性厚薄刚柔不偏。其学要守正道沈潜卑退。勉以强毅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499L 页
高明。亢厉矫以柔逊。
诗传
阴阳。为万物之始。男女。为风化之本。故孔子删诗。以关雎首正风。庄姜首变风。而以共姜,许穆夫人,宋襄公之母。附其下。又取宣姜,文姜,夏姬之事。而并著之。以彰其善恶。而风于万世。其劝惩之意。岂不深切而著明也哉。今有其诗。而名不可考者八。曰鹊巢。曰采蘋。曰采蘩。曰小星。曰江沱。曰泉水。曰竹竿。曰鸡鸣。皆诸侯之贤妇人也。其淫乱之诗。偕老,月出之外。亦必有为诸侯之妇人。而作者不可考也。其不见于诗。而见于他书者。曰鄢之仲任。曰郐之叔妘。曰聃之郑姬。曰息之陈妫。曰邓之楚曼。曰罗之季姬。曰卢之𠞣妫。曰吴之西施。皆以淫乱。亡其国家。孔子虽不尽取以列之诗。然其兴亡成败之迹。如出一辙。后世人主。可不监哉。
卫四曰简兮。曰北门。曰北风。曰考槃。郑一曰羔裘。魏二曰十亩之间。曰伐檀。唐一曰杕杜。秦二曰蒹葭。曰权舆。陈一曰衡门。曹一曰鸤鸠。其一隐于伶官。其四隐于山泽之间。其三乱邦不居。炳几而去者也。馀皆贤大夫也。想夫日之方中。在前上处。则东文朔其人也。考槃在涧。
诗传
阴阳。为万物之始。男女。为风化之本。故孔子删诗。以关雎首正风。庄姜首变风。而以共姜,许穆夫人,宋襄公之母。附其下。又取宣姜,文姜,夏姬之事。而并著之。以彰其善恶。而风于万世。其劝惩之意。岂不深切而著明也哉。今有其诗。而名不可考者八。曰鹊巢。曰采蘋。曰采蘩。曰小星。曰江沱。曰泉水。曰竹竿。曰鸡鸣。皆诸侯之贤妇人也。其淫乱之诗。偕老,月出之外。亦必有为诸侯之妇人。而作者不可考也。其不见于诗。而见于他书者。曰鄢之仲任。曰郐之叔妘。曰聃之郑姬。曰息之陈妫。曰邓之楚曼。曰罗之季姬。曰卢之𠞣妫。曰吴之西施。皆以淫乱。亡其国家。孔子虽不尽取以列之诗。然其兴亡成败之迹。如出一辙。后世人主。可不监哉。
卫四曰简兮。曰北门。曰北风。曰考槃。郑一曰羔裘。魏二曰十亩之间。曰伐檀。唐一曰杕杜。秦二曰蒹葭。曰权舆。陈一曰衡门。曹一曰鸤鸠。其一隐于伶官。其四隐于山泽之间。其三乱邦不居。炳几而去者也。馀皆贤大夫也。想夫日之方中。在前上处。则东文朔其人也。考槃在涧。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0H 页
永矢不谖。坎坎伐檀。河水清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则鲁仲连,严子陵,徐仲孺其人也。出自北门。宁武之俦耳。舍命不渝。子产之匹也。杕杜之咏。岂不贤于赵衰。而鸤鸠之比。曷尝下于子臧乎。其馀亦不出此。呜呼。此数君子。高风大节。凛烈如此。而姓名不见于经传。行己本末。无由而考。可为千古一慨也。(卫四以上缺。)
春秋
二十八年。 卫侯反卫。
僖二十八年。晋文公逐卫侯。立其弟叔武。叔武之不辞也。恐他人立而卫侯之不得反也。叔武既立。卫侯果反。卫侯入国。而叔武见杀。卫侯贼恩。固不容诛。叔武自取。抑恶得无罪。何以知之。践土之会。叔武不以侯书。公子瑖得书其死。而叔武之死。不见于经。是春秋哀子瑖而罪叔武也。盖叔武。上不得为侯。下不得为公子。此其心迹之间。犹有未明者也。英宗北狩。景泰即位。回銮之后。锢诸南宫。景泰既殂。英皇复辟。景泰之罪。浮于叔武。可胜言哉。独于尚书。冤于元咺。甚矣。
文公九年 楚子使椒来聘
春秋
二十八年。 卫侯反卫。
僖二十八年。晋文公逐卫侯。立其弟叔武。叔武之不辞也。恐他人立而卫侯之不得反也。叔武既立。卫侯果反。卫侯入国。而叔武见杀。卫侯贼恩。固不容诛。叔武自取。抑恶得无罪。何以知之。践土之会。叔武不以侯书。公子瑖得书其死。而叔武之死。不见于经。是春秋哀子瑖而罪叔武也。盖叔武。上不得为侯。下不得为公子。此其心迹之间。犹有未明者也。英宗北狩。景泰即位。回銮之后。锢诸南宫。景泰既殂。英皇复辟。景泰之罪。浮于叔武。可胜言哉。独于尚书。冤于元咺。甚矣。
文公九年 楚子使椒来聘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0L 页
春秋不可晓。正在此处。胡氏从而为之辞。朱子所以不取。意当是时。商臣之恶。不闻于天下。聘使之至。鲁厚禯之。史据实书之。孔子因而不删。以著商臣弑逆欺隐之罪。厥貉亦同。如杨广弑逆之变。至于末年。始暴露于天下也。不然宅心忠恕。岂所施于商臣耶。
昭公四年。 大雨雹。
昭公王正月。大雨雹。雹为阴胁阳臣侵君之象。是时。季氏专国。毁中军。执兵权。以自封植。公室渐弱。故雹应之。灾象类至。其理昭然。彼申丰者。独何人欤。不肯端言其应。而归诸藏冰之失。亦犹谷永之于王凤也。自古奸臣之柄国权者。将倾其君而自取耶。则必网罗天下才俊之士。置之门下。啖之以刍豢。而诱之以权势。以为羽翼。布列中外。彼皆刻骨衔恩。期以死报。鼓动浮辞。挠惑众听。是非邪正。一切颠倒眩乱。使举世之人。不知君父之为可尊。而权奸之为可恶。岁久浸深。从之者多。而附之者众。胶固缔结而不可解。于是人主孤立于上。而国随之亡。自汉唐以后。如丰永之属。可胜数哉。呜呼。可胜叹哉。
书法
春秋书法。多有所本。元年月日。本诸虞史。日有食之。
昭公四年。 大雨雹。
昭公王正月。大雨雹。雹为阴胁阳臣侵君之象。是时。季氏专国。毁中军。执兵权。以自封植。公室渐弱。故雹应之。灾象类至。其理昭然。彼申丰者。独何人欤。不肯端言其应。而归诸藏冰之失。亦犹谷永之于王凤也。自古奸臣之柄国权者。将倾其君而自取耶。则必网罗天下才俊之士。置之门下。啖之以刍豢。而诱之以权势。以为羽翼。布列中外。彼皆刻骨衔恩。期以死报。鼓动浮辞。挠惑众听。是非邪正。一切颠倒眩乱。使举世之人。不知君父之为可尊。而权奸之为可恶。岁久浸深。从之者多。而附之者众。胶固缔结而不可解。于是人主孤立于上。而国随之亡。自汉唐以后。如丰永之属。可胜数哉。呜呼。可胜叹哉。
书法
春秋书法。多有所本。元年月日。本诸虞史。日有食之。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1H 页
本诸周诗。赵盾弑君。本诸董狐。杀其大夫。本诸葵盟。馀可类推也。述而不作。不其信乎。
孟子
梁惠王上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仁释。与论语同。义释。比论语加详者。以孟子说义与仁。对称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大指。承王利国之问而发。故先言利。此段缴大指。承上文仁义。先提仁义。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注。况实使人饥而死乎。
引上文。释下文。谓之收提。引下文。释上文。谓之贴提以别之。使民饥而死。即贴提法也。
彼陷溺其民。注。率吾尊君亲上之民。
尊君亲上。即收提法也。
孰能一之。注。王问也。
大文无曰字。设此例。以替曰字。后皆仿此。
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注。王见牛之觳觫而不忍杀。即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扩而充之。则可以保四海矣。
孟子
梁惠王上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仁释。与论语同。义释。比论语加详者。以孟子说义与仁。对称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大指。承王利国之问而发。故先言利。此段缴大指。承上文仁义。先提仁义。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注。况实使人饥而死乎。
引上文。释下文。谓之收提。引下文。释上文。谓之贴提以别之。使民饥而死。即贴提法也。
彼陷溺其民。注。率吾尊君亲上之民。
尊君亲上。即收提法也。
孰能一之。注。王问也。
大文无曰字。设此例。以替曰字。后皆仿此。
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注。王见牛之觳觫而不忍杀。即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扩而充之。则可以保四海矣。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1L 页
引孟子语。释孟子。尤亲切。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注。术谓法之巧者。
术。本训路。其曰法之巧。差异本训。故下谓字。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此以下。言保民之事。所以提缀大指也。
梁惠王下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注。仁人之心。宽洪恻怛。而无较计大小强弱之私云云。智者。明义理识时势云云。
以者。替人字。文法变例。字数长短。不为对足。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章。乃属其耆老而告之。
属。犹左传私属徒之属。
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注。四十彊仕。君子道明德立之时。
道明。即物格知至。德立。即意诚心正。故章内。先养气。而集注。先道明。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注。此所以固守其心云云。此则孟子之心云云。
此所以固守其心。说告子。没却则字。此则说孟子。方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注。术谓法之巧者。
术。本训路。其曰法之巧。差异本训。故下谓字。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此以下。言保民之事。所以提缀大指也。
梁惠王下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注。仁人之心。宽洪恻怛。而无较计大小强弱之私云云。智者。明义理识时势云云。
以者。替人字。文法变例。字数长短。不为对足。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章。乃属其耆老而告之。
属。犹左传私属徒之属。
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注。四十彊仕。君子道明德立之时。
道明。即物格知至。德立。即意诚心正。故章内。先养气。而集注。先道明。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注。此所以固守其心云云。此则孟子之心云云。
此所以固守其心。说告子。没却则字。此则说孟子。方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2H 页
下则字。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注。惟其自反而缩。则得其所养。而又无所作为以害之。则其本体不亏而充塞无间矣。
大文一则字。注文二则字。亦要理会。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注。若无此气云云。
贴大文是字。下文是集义所生之是字。从上文是字下得来。故知其为此气也。
何谓知言。注。四者亦相因则心之失也。
上相因下。无则字。此有则字。亦要理会。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
此下别为一节。而集注。又缴知言养气。以为下文发端。
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注。此因其恶辱之情。而进之以彊仁之事也。
因之一字。所以解如恶之莫如五字之意也。故篇内矢人章。如耻之。莫如为仁。注曰。此亦因人愧耻之心而引之。使志于仁也。离娄篇。如耻之。莫如师文王。注亦曰。此因其愧耻之心。而勉以修德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下注。其理亦犹是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注。惟其自反而缩。则得其所养。而又无所作为以害之。则其本体不亏而充塞无间矣。
大文一则字。注文二则字。亦要理会。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注。若无此气云云。
贴大文是字。下文是集义所生之是字。从上文是字下得来。故知其为此气也。
何谓知言。注。四者亦相因则心之失也。
上相因下。无则字。此有则字。亦要理会。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
此下别为一节。而集注。又缴知言养气。以为下文发端。
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注。此因其恶辱之情。而进之以彊仁之事也。
因之一字。所以解如恶之莫如五字之意也。故篇内矢人章。如耻之。莫如为仁。注曰。此亦因人愧耻之心而引之。使志于仁也。离娄篇。如耻之。莫如师文王。注亦曰。此因其愧耻之心。而勉以修德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下注。其理亦犹是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2L 页
也。
其理。指寄王而言。知者上言四端之信。犹五行之土。故此言五行之土。犹四端之信也。下两个犹字。故曰亦犹。
公孙丑下
此篇。犹论语之乡党。万章。犹论语之公冶长。
滕文公上
许行章。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大旨变例。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照应尽弃其学一节。
滕文公下
好辩章。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
照应禽兽。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照应蛇,龙,虎,豹,犀,象。
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注。是亦一治也。
于治下亦字。于乱下又字。又字。从大文拈出来。
离娄上
其理。指寄王而言。知者上言四端之信。犹五行之土。故此言五行之土。犹四端之信也。下两个犹字。故曰亦犹。
公孙丑下
此篇。犹论语之乡党。万章。犹论语之公冶长。
滕文公上
许行章。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大旨变例。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照应尽弃其学一节。
滕文公下
好辩章。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
照应禽兽。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照应蛇,龙,虎,豹,犀,象。
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注。是亦一治也。
于治下亦字。于乱下又字。又字。从大文拈出来。
离娄上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3H 页
此篇。论修齐治平之道。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章下总结法。与尽心篇登东山章参看。
父子之间。不责善。注责善。朋友之道也。
全用下篇文。引孟子语。解孟子注法之最亲切有味者也。
离娄下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 本。注。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也。
言字脉理止此。此一节。比他差别添入。多小转折。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注。君子存心不苟。
存心不苟。照应仁礼。缴大旨。
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注使禹,稷居颜子之地。则亦能乐颜子之乐。使颜子。居禹,稷之任。亦能忧禹稷之忧也。
集注则字法。上下段皆用则字者。十之四。下段用则字者。居十之六。而上段用则字独此尔。
大学
知止解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章下总结法。与尽心篇登东山章参看。
父子之间。不责善。注责善。朋友之道也。
全用下篇文。引孟子语。解孟子注法之最亲切有味者也。
离娄下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 本。注。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也。
言字脉理止此。此一节。比他差别添入。多小转折。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注。君子存心不苟。
存心不苟。照应仁礼。缴大旨。
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注使禹,稷居颜子之地。则亦能乐颜子之乐。使颜子。居禹,稷之任。亦能忧禹稷之忧也。
集注则字法。上下段皆用则字者。十之四。下段用则字者。居十之六。而上段用则字独此尔。
大学
知止解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3L 页
所谓知止而后有定者。明其所当止。则定于一。定于一则敬矣。敬而虚则能静。静而笃则能安。(程子曰。心兮本虚。应物无迹。邵子曰。胸中豁豁无事。可进于学。虚静之谓也。敬而无事故静。静而不动故安。)安而能虑者。睿也。虑而能得者。圣也。故明生定。定生虚。(朱子曰。有得后。须要放开。)虚生静。静生安。安生虑。虑生得。得者。得其所止也。止也者。至善也。欲由之。必先知之。然后行之果而不辍其由也。心本虚。欲汩而实之。然理实而心虚。致其实。以祛其实则虚矣。孟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知止而定静者。其造之深。而居之安乎。静而能安者。山岳不动。故能安也。安而能虑者。止水不摇。故能照也。(安而无虑者。死敬也。安而能虑者。活敬也。)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此谓虑而后能得也。(寂然者。虚也。不动者。静安也。感之者。虑也。遂通者。能得也。)
因取朱子平日之言。以订其义云。知止者。见得分明。自住不得。所谓冰解冻释。疑情剥落者也。定则心中一定。更不他求。所谓铁轮旋顶。动他不得者也。静则粗厉消尽。气象从容。所谓止水澄明。一波不动者也。安则优游涵泳。不费安排。所谓水到船浮。自在流行者也。虑则常存常觉。易简为用。所谓全体戒惧。略更开眼者也。得则存养纯熟。从容中道。所谓正己而发
因取朱子平日之言。以订其义云。知止者。见得分明。自住不得。所谓冰解冻释。疑情剥落者也。定则心中一定。更不他求。所谓铁轮旋顶。动他不得者也。静则粗厉消尽。气象从容。所谓止水澄明。一波不动者也。安则优游涵泳。不费安排。所谓水到船浮。自在流行者也。虑则常存常觉。易简为用。所谓全体戒惧。略更开眼者也。得则存养纯熟。从容中道。所谓正己而发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4H 页
已。得中的者也。学者详味朱子之言。寻绎经文。庶有以得其旨矣。
格物解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格其类也。格也者。度也。物也者。类也。物之生。不类而象类也。象不类也而性类也。性不类也而道一也。故君子。测天地度万物。必以类格之。然后知极其至也。夫目(一作人目。)何为而视。耳何为而聆。手足何为而运也。有然之者也。首隆而四肢贱。隆者。君道也。贱者。民道也。宅夫中而神。明其最隆矣乎。夫物靡不类也。虽天地。亦类也。日月。吾瞻视也。风霆。吾吸呼也。流峙。吾荣腠也。厥数符。厥象肖焉。惟国亦然。有贵贱之位。有纲条之布。有仁恩之纪焉。其于家也亦然。家必有主焉。至于身。独能无其主乎。心为主焉。故心之主乎身也。与家之有主类也。国之有君类也。尊令卑听。而理得其正。尊而役于卑。则悖乱至。其道一也。故君子莫不知形类也。知性类者鲜矣。莫不知性类也。知道一者鲜矣。故类则一。一则神。神则天。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诚意解
所谓诚其意者。何也。实有之也。其为实也。何。君子为
格物解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格其类也。格也者。度也。物也者。类也。物之生。不类而象类也。象不类也而性类也。性不类也而道一也。故君子。测天地度万物。必以类格之。然后知极其至也。夫目(一作人目。)何为而视。耳何为而聆。手足何为而运也。有然之者也。首隆而四肢贱。隆者。君道也。贱者。民道也。宅夫中而神。明其最隆矣乎。夫物靡不类也。虽天地。亦类也。日月。吾瞻视也。风霆。吾吸呼也。流峙。吾荣腠也。厥数符。厥象肖焉。惟国亦然。有贵贱之位。有纲条之布。有仁恩之纪焉。其于家也亦然。家必有主焉。至于身。独能无其主乎。心为主焉。故心之主乎身也。与家之有主类也。国之有君类也。尊令卑听。而理得其正。尊而役于卑。则悖乱至。其道一也。故君子莫不知形类也。知性类者鲜矣。莫不知性类也。知道一者鲜矣。故类则一。一则神。神则天。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诚意解
所谓诚其意者。何也。实有之也。其为实也。何。君子为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4L 页
善于内。有一善。耻人知之。不幸有过。则唯恐人不闻也。故善日积而人自知之。欲掩其善而不可得也。小人为不善于内。窃窃然恐人知之。有小善。暴诸外。必使人知之。故恶日积而人自知之。欲讳其恶。而何可得也。故君子不自道其善而人善之。小人未尝自言其恶。而人恶之何也。实有之也。有其实。则验于外。犹立日而影即至也。故君子必诚其意。人可畏也。鬼神尤可畏也。神知之。人亦知之。人之与神一也。故君子必诚其意。
人之于私意恶念。务磨挫掩藏。不令人知。自谓得计然。殊不知各因气质善恶厚薄高下。克治工程紧缓浅深。随其分数多少。而心术影子。自然呈露于日用行事者。不一而足。顾何益之有哉。此所以知道之士。便将自已病根罪咎。不难向人说道也。知乎此则意可得以诚矣。
八条目
物格矣而知或有未至者矣。物不格而知已至者未之有也。有之乎则臧文仲,东方朔之智也。知至矣而意或有不诚者矣。知不至而意已诚者未之有也。有之乎则杨朱,墨翟之行仁义也。意既诚而心不正者有之矣。未有意不诚而心先正者也。有之乎则告子之不动心也。心既正而身不修者有之矣。未有心不正而身能修者
人之于私意恶念。务磨挫掩藏。不令人知。自谓得计然。殊不知各因气质善恶厚薄高下。克治工程紧缓浅深。随其分数多少。而心术影子。自然呈露于日用行事者。不一而足。顾何益之有哉。此所以知道之士。便将自已病根罪咎。不难向人说道也。知乎此则意可得以诚矣。
八条目
物格矣而知或有未至者矣。物不格而知已至者未之有也。有之乎则臧文仲,东方朔之智也。知至矣而意或有不诚者矣。知不至而意已诚者未之有也。有之乎则杨朱,墨翟之行仁义也。意既诚而心不正者有之矣。未有意不诚而心先正者也。有之乎则告子之不动心也。心既正而身不修者有之矣。未有心不正而身能修者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5H 页
也。有之乎则于陵仲子之洁身修行也。身修而家不齐者有之矣。未有身不修而家能齐者也。家齐而国不治者有之矣。未有家不齐而国先治者也。有之乎则管仲,齐桓之所以行乎家国也。之数子者。可谓能矣。非其至者也。故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噫。之数子者。其于道远矣。
明明德赞
格物者。明德之通。致知者。明德之充。诚意。为明德之实。正心。为明德之贞。修身。乃明德之成。齐家。乃明德之行。治国。则明德之发。平天下。则明德之达也。明德之通。以敬彻之。明德之充。以敬尽之。明德之实。敬以实之。明德之贞。敬以一之。明德之成。敬以明之。明德之行。敬以形之。明德之发。敬以翼之。明德之达。敬以笃之。故曰。明明德。为纲领之一大纲领。而敬者。所以彻始彻终而成圣功也。
四书发凡口诀
朱门后学。有纲目凡例。盖依元凯左氏例为之。然朱先生用力于纲目固大矣。窃恐未若于四书之精深也。岂容独无凡例之书乎。弟侄辈暇日。问难随答劄记。名曰发凡口诀。盖为渠辈云尔。使邻儿见之。则为家鹜矣。
明明德赞
格物者。明德之通。致知者。明德之充。诚意。为明德之实。正心。为明德之贞。修身。乃明德之成。齐家。乃明德之行。治国。则明德之发。平天下。则明德之达也。明德之通。以敬彻之。明德之充。以敬尽之。明德之实。敬以实之。明德之贞。敬以一之。明德之成。敬以明之。明德之行。敬以形之。明德之发。敬以翼之。明德之达。敬以笃之。故曰。明明德。为纲领之一大纲领。而敬者。所以彻始彻终而成圣功也。
四书发凡口诀
朱门后学。有纲目凡例。盖依元凯左氏例为之。然朱先生用力于纲目固大矣。窃恐未若于四书之精深也。岂容独无凡例之书乎。弟侄辈暇日。问难随答劄记。名曰发凡口诀。盖为渠辈云尔。使邻儿见之。则为家鹜矣。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5L 页
集注。尽有来历。而中朝学士先生教童子时。皆口授旨诀。此政读书第二义。故未尝笔之于书。以此东方学者。罕得见之。因循苟简。日益卤莽。甚可惜也。
老先生煞有苦心镵洗处。要只眼看得。
古人为文。主于明理。而自然成章。未尝言及文章蹊径上也。朱先生。亦尝口说利病。而无一字于注文中及之。使善观者。自然晓得。林希逸注庄子。都说文章好扬扬地。庄子本意。不如此。安得为后世之子云乎。明人。亦坐此。杜元凯注左传。历数几凡字以明例。古人读书。一字不肯苟如此。况老先生集注。殚竭一生精力。其功岂下于素臣乎。一句一字。皆有来历有下落。读者宜尽心焉。(妄依元凯例发此。)
除是精微奥义。且如老先生文章用意妙处。非韩,欧诸公见得到。直将四书几许篇。打作一片说得。混然无迹。其中自有条理脉络。井井分明。一字不可换得。曾见子由,老子注。却似灭裂。不复成篇体矣。
此为书之首篇。今人读以此字为句。余见明朝学士文章。多用此为二字。然后知此字不可离读也。明学士论朱子集注。以为精深莫如论语。奇博无如楚辞。盖于四子中。崇信鲁论注云。
老先生煞有苦心镵洗处。要只眼看得。
古人为文。主于明理。而自然成章。未尝言及文章蹊径上也。朱先生。亦尝口说利病。而无一字于注文中及之。使善观者。自然晓得。林希逸注庄子。都说文章好扬扬地。庄子本意。不如此。安得为后世之子云乎。明人。亦坐此。杜元凯注左传。历数几凡字以明例。古人读书。一字不肯苟如此。况老先生集注。殚竭一生精力。其功岂下于素臣乎。一句一字。皆有来历有下落。读者宜尽心焉。(妄依元凯例发此。)
除是精微奥义。且如老先生文章用意妙处。非韩,欧诸公见得到。直将四书几许篇。打作一片说得。混然无迹。其中自有条理脉络。井井分明。一字不可换得。曾见子由,老子注。却似灭裂。不复成篇体矣。
此为书之首篇。今人读以此字为句。余见明朝学士文章。多用此为二字。然后知此字不可离读也。明学士论朱子集注。以为精深莫如论语。奇博无如楚辞。盖于四子中。崇信鲁论注云。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6H 页
余见泽堂。自言少时读鲁论。至哭谓吊哭四字。觉得朱先生文字路脉。余以语童子。童子曰。何谓也。曰。哭字于例不当释。而以此哭字乃吊哭。非有服之哭也。如曰。哭吊哭也。则便不是。当知谓字也字之别。童子言下会得朱注主用先秦以上语。无一字两汉后文字。且如大学序中三千之徒。用孔安国语。补亡章大学始教。用学记语。论语子贡方人章。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用赵岐语。他类此。童子曰。岂必尽然。时童子读赤壁赋。余曰。归而谋诸妇。用优孟语。曾谓老先生文字。无来历乎。童子曰。然。历选刘向语。极知燕昭语。
论语注。多用孔子语。释孔子语最妙。其次。如友所以辅仁之类。用曾子语。如后觉者。必效先觉。用孟子语。如虽若胜于愚不肖之不及之类。用子思语亦妙。其次。如聂而切之为脍。不王不禘之类。用礼记语。降杀以两之类。用子产语。其次。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之类。用庄子语。又用荀子。皆以其为先秦以上故也。
论语篇题。以多字皆字。为眼目。
本心之德亡矣。德行本也。非复礼之本。然可谓达礼乐之本。数个本字。皆照应篇题务本字。他篇仿此。
为政初章。至第三章。务本之馀意也。志于学以下。皆
论语注。多用孔子语。释孔子语最妙。其次。如友所以辅仁之类。用曾子语。如后觉者。必效先觉。用孟子语。如虽若胜于愚不肖之不及之类。用子思语亦妙。其次。如聂而切之为脍。不王不禘之类。用礼记语。降杀以两之类。用子产语。其次。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之类。用庄子语。又用荀子。皆以其为先秦以上故也。
论语篇题。以多字皆字。为眼目。
本心之德亡矣。德行本也。非复礼之本。然可谓达礼乐之本。数个本字。皆照应篇题务本字。他篇仿此。
为政初章。至第三章。务本之馀意也。志于学以下。皆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6L 页
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为政末二意。说礼乐。故八佾遂言礼乐之事。此论语血脉贯通处。
无篇题处。其中皆有小题辞。里仁中。自吾道一贯。至此十章。为曾子门人所记。子罕中。自此以下勉人进学不已之辞。此即小题辞也。
童子曰。泰伯篇。何其皆无有也。曰。里仁篇。吾道一贯以下。更无曾子字。胡氏以为曾子门人所记。所谓阐幽也。泰伯篇。最多曾子语。乃不言曾子门人所记者。所谓微显也。
释句。毕合释处。或以言字起头。或以盖字起头。或直说其下言字处。抑扬韵折。与大文恰似。其下盖字处。略涉己见。故不敢质其为必然也。其直说处。却正正堂堂。故无言字。亦无盖字。
中庸释道字。比论语加详。以孔子说道字平淡。子思所说。却精深故也。
孟子仁字释。与论语无异。义字。比论语加详。以论语以仁字为表准。孟子则义得与仁并立故也。
训句与章下注相应。方得关锁有味。为仁。犹曰行仁。用程子语怨犹悔也。悔字。本于程子。爱犹惜也。惜字。出于杨氏。章章类此。
无篇题处。其中皆有小题辞。里仁中。自吾道一贯。至此十章。为曾子门人所记。子罕中。自此以下勉人进学不已之辞。此即小题辞也。
童子曰。泰伯篇。何其皆无有也。曰。里仁篇。吾道一贯以下。更无曾子字。胡氏以为曾子门人所记。所谓阐幽也。泰伯篇。最多曾子语。乃不言曾子门人所记者。所谓微显也。
释句。毕合释处。或以言字起头。或以盖字起头。或直说其下言字处。抑扬韵折。与大文恰似。其下盖字处。略涉己见。故不敢质其为必然也。其直说处。却正正堂堂。故无言字。亦无盖字。
中庸释道字。比论语加详。以孔子说道字平淡。子思所说。却精深故也。
孟子仁字释。与论语无异。义字。比论语加详。以论语以仁字为表准。孟子则义得与仁并立故也。
训句与章下注相应。方得关锁有味。为仁。犹曰行仁。用程子语怨犹悔也。悔字。本于程子。爱犹惜也。惜字。出于杨氏。章章类此。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7H 页
疑为某事之类。皆胡说也。老先生述而不作。多引阙疑。未尝如胡之臆决也。
谢说明爽。杨说平正。尹主于简。胡务于核。
字训凡例。一字元一义者。无释。如忠信孝悌之类。一义而有释者。本诸善言德行也。其馀一字通二义者。皆有释。如鲜字兼少字明字之义。故有释。怀字有念字抱字之义。故亦有释。二义俱有。则逐字每释。如大学。道。言也之类。论语君子。以位言之之类。但有一义。则更无释。如论语二十篇。更不释鲜字之类。
圣学渊源。十六言而已。故老先生释论语仁字。章章必使用天理人欲字。天理。即道心。人欲。即人心也。释大学首章曰。盖必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中庸首章曰。存天理之本然。遏人欲于将萌。皆所以发明经文言外之意也。至孟子尤详焉。此四书中开卷第一义。中庸首章。便提起存天理遏人欲字。照应序文危微精一语。方是紧关有力。不然。序文无一著落处。第二章。便提起天命所当然。应首章初节君子戒谨恐惧。应存养工夫。小人肆欲妄行。应省察工夫。皆言外之传心要旨也。人言末章。恰似首章。不知此章亦然。但无说效耳。凡第二章亦似。与他章自别。
谢说明爽。杨说平正。尹主于简。胡务于核。
字训凡例。一字元一义者。无释。如忠信孝悌之类。一义而有释者。本诸善言德行也。其馀一字通二义者。皆有释。如鲜字兼少字明字之义。故有释。怀字有念字抱字之义。故亦有释。二义俱有。则逐字每释。如大学。道。言也之类。论语君子。以位言之之类。但有一义。则更无释。如论语二十篇。更不释鲜字之类。
圣学渊源。十六言而已。故老先生释论语仁字。章章必使用天理人欲字。天理。即道心。人欲。即人心也。释大学首章曰。盖必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中庸首章曰。存天理之本然。遏人欲于将萌。皆所以发明经文言外之意也。至孟子尤详焉。此四书中开卷第一义。中庸首章。便提起存天理遏人欲字。照应序文危微精一语。方是紧关有力。不然。序文无一著落处。第二章。便提起天命所当然。应首章初节君子戒谨恐惧。应存养工夫。小人肆欲妄行。应省察工夫。皆言外之传心要旨也。人言末章。恰似首章。不知此章亦然。但无说效耳。凡第二章亦似。与他章自别。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7L 页
闻一蠹先生。以理亦赋焉四字为未稳。反覆思之。老先生释性字道字命字德字之类。自有成例。如四书中德字。无一无得字处。此个赋字。从命字下得来。恐似无疑。幼读中庸。每看过不及不见不闻道不远人等字。层层叠叠。目眩心讶。如今觉得条例分明在。释得中庸分明与他书别。盖以章首初大文为大旨。第二大文以下。皆以释初大文之义。如以未发。为天命之性。中节为率性之道。致中和为修道之教。章章类此。费隐道不远人。素位不愿外等章。皆用此例。他书固多如此。然未必每章然也。
孟子却如此。孟子开口第一头话。便是下章大旨。每章仿此。集注言之。而学者都不晓得。
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恐是解恝字之意。日至之时。恐作日南至之义。疑不敢强故姑著之。
孟子七篇中。独第二下篇。有题辞。他篇意。例可推而知也。
论语于予欲无言。莫我知也。夫赐也。汝以予为多学及子在川上章注。皆特下发字最重。发万世心学之关键也。为卫灵公不能用。发为愠见。发此二个差轻。故语势不类也。
孟子却如此。孟子开口第一头话。便是下章大旨。每章仿此。集注言之。而学者都不晓得。
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恐是解恝字之意。日至之时。恐作日南至之义。疑不敢强故姑著之。
孟子七篇中。独第二下篇。有题辞。他篇意。例可推而知也。
论语于予欲无言。莫我知也。夫赐也。汝以予为多学及子在川上章注。皆特下发字最重。发万世心学之关键也。为卫灵公不能用。发为愠见。发此二个差轻。故语势不类也。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8H 页
注例用上文语。释下文。如其无异闻。可知人之不善。不能浼己之类。用下文语。释上文。如冉有之饰辞。却用下文辞字。章章仿此。骨肉亲切。尤有味也。
余读至欲之谓贪其利。久而未晓。因思谓字有例。始觉以见此欲之。别于上文欲之耳。注未详者。要看音义上去。煞分明。
晢曾参父。与宪原思名同例。亦用事例也。曾晢先参。而见于经。则不如此。渊之父亦然。
求放心斋铭解
天地变化。其心孔仁。成之在我。则主于身。
仁者。显诸仁之谓。成者。成之者性也。
其主伊何。神明不测。发挥万变。立此人极。
以上章主字。为下章起头。商颂法例也。唐,宋诗祖之铭亦诗也。故朱子每用此法。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六爻发挥。旁通情也。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子曰。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晷刻放之。千里其奔。匪诚曷有。匪敬曷存。
于诚曰有。于敬曰存。各有攸属。有。对无而言。存。对亡而言。
孰放孰求。孰亡孰有。屈伸在臂。反覆惟手。
余读至欲之谓贪其利。久而未晓。因思谓字有例。始觉以见此欲之。别于上文欲之耳。注未详者。要看音义上去。煞分明。
晢曾参父。与宪原思名同例。亦用事例也。曾晢先参。而见于经。则不如此。渊之父亦然。
求放心斋铭解
天地变化。其心孔仁。成之在我。则主于身。
仁者。显诸仁之谓。成者。成之者性也。
其主伊何。神明不测。发挥万变。立此人极。
以上章主字。为下章起头。商颂法例也。唐,宋诗祖之铭亦诗也。故朱子每用此法。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六爻发挥。旁通情也。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子曰。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晷刻放之。千里其奔。匪诚曷有。匪敬曷存。
于诚曰有。于敬曰存。各有攸属。有。对无而言。存。对亡而言。
孰放孰求。孰亡孰有。屈伸在臂。反覆惟手。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8L 页
谁为放之。而谁为求之。谁为亡之。而谁为有之。言放之求之皆在我。而亡之有之。亦皆在我也。屈向里。伸向外也。反向上。覆向下也。屈之伸之。皆在于臂。反之覆之。亦惟在于手。言甚易。以比心之存亡操舍。其机在我。放之不难。而求之亦甚易。曰孰以问之。曰在而答之也。
防微谨独。兹守之常。切问近思。曰惟以相。
守者。固守也。相者。夹辅也。此借引乐记之语。以明存心用工之始终节度也。记曰。弦匏笙簧。会守拊鼓。奏以文武。治乱以相。众乐既会。静以守之。以待拊鼓。然后奏之。言乐之始作也。乱。乐之卒章也。相。乐器也。文武既毕之后。以相而治其乱。言乐之终也。防微谨独。非始条理之事。切问近思。非终条理之事。而此特借守字相字句法而言。先谨其独。以立大本。然后思问之功。方有所施。亦有始终之意。故以为喻也。曰惟者。以明其语之本乐记也。 右五章下二章。赋而比也。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杂著
田结
夫数田。中国曰井曰顷。东国曰结。井之号。始于黄帝。夏,商因之。以至于周。顷之号。始于禹。而汉始用之。至于今不废。古以九百亩为井。今以百亩为顷。则一顷之地。是
防微谨独。兹守之常。切问近思。曰惟以相。
守者。固守也。相者。夹辅也。此借引乐记之语。以明存心用工之始终节度也。记曰。弦匏笙簧。会守拊鼓。奏以文武。治乱以相。众乐既会。静以守之。以待拊鼓。然后奏之。言乐之始作也。乱。乐之卒章也。相。乐器也。文武既毕之后。以相而治其乱。言乐之终也。防微谨独。非始条理之事。切问近思。非终条理之事。而此特借守字相字句法而言。先谨其独。以立大本。然后思问之功。方有所施。亦有始终之意。故以为喻也。曰惟者。以明其语之本乐记也。 右五章下二章。赋而比也。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杂著
田结
夫数田。中国曰井曰顷。东国曰结。井之号。始于黄帝。夏,商因之。以至于周。顷之号。始于禹。而汉始用之。至于今不废。古以九百亩为井。今以百亩为顷。则一顷之地。是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9H 页
古一家之所耕耶。不然。丘文庄谓古者。亩广六尺。长六百尺。以今步数计之。古百亩。当今四十一亩。则一井之地。今三顷半赢而已。若东国之所谓结者。长六百尺。广如之。以井计之。是一家之所耕也。以顷计之。五结。当二顷。第不知今之尺与周等乎。又不知与中国之尺等否亦何如也。禹之时。九州之田。九百十万八千二十顷。周田。今不可考。万井为百里。孟子曰。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夫所谓里者。是井田之里乎。是道除之里乎。谓井田之里邪。公侯有万井。伯七千井。子男五千井。周盖千八百国。则大约不下九百万井。不应若是之多也。况未知当时公侯几国。伯几国。子男几国。则周之实数。终不可考也。汉唐之田。余久书籍。亦不可考。宋皇祐时。田二百二十五万顷。治平四百三十万顷。 皇明初。田八百四十九万六千馀顷。古之顷小。今之顷大。禹之时。天下之地。不能今三之二。其垦田之数。何遽出于 皇明之上耶。以此知古之顷小而今之顷大也。东国之田。仅七十万结。见耕之田。未满厥数。仅足以当中国二十六万顷。柄国计者。尚鉴兹哉。
赋税
中国赋税之法。盖四变。授民以田。而税其十一。曰井田
赋税
中国赋税之法。盖四变。授民以田。而税其十一。曰井田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09L 页
者。三代之制也。随田之在民者税之。而不复问其多寡者。秦汉之制也。授民田而收其租。计户而收调。计丁而收庸。曰租庸调者。唐制也。随民之有田者税之。而不复计其丁户。敛以夏,秋曰两税者。自唐季至今之制也。夫四制之中。孰得孰失。亦有可得以论者矣。圣王之法。无容议为。然古制之不可行于今。犹今制之不可行于古也。盖三代与唐之制。主于密。秦汉及今之制。主于简。法密则唯圣人。可以行之。而众人不能也。故井田之制。行于三代。盖数千年。而租庸调行于天下者。仅二百馀年耳。法简则圣人行之。而众人亦能以行之。以至于久。故两税之行。今千岁矣。而不能变。由是观之。两税。比租庸调为差胜云。
租庸调
赋税之法。其密莫若租庸调。古今之制。虽四变。而亦不出租庸调之意。周制。八家同养公田。所谓租也。上地家七人可任也。古一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古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古一家二人。所谓庸也。贾侍中云。周制。十六井。赋戎马一疋。牛二头。所谓调也。两税之法。税出于田。而力役出于丁户。是庸与调。未尝无也。以东国论之。租最重。庸次重。调稍轻。杂色赋税。皆出于
租庸调
赋税之法。其密莫若租庸调。古今之制。虽四变。而亦不出租庸调之意。周制。八家同养公田。所谓租也。上地家七人可任也。古一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古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古一家二人。所谓庸也。贾侍中云。周制。十六井。赋戎马一疋。牛二头。所谓调也。两税之法。税出于田。而力役出于丁户。是庸与调。未尝无也。以东国论之。租最重。庸次重。调稍轻。杂色赋税。皆出于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10H 页
田。而薪刍冰炭。又出于田。是以。租税而兼力役也。故曰最重。国中公私贱。居十之五。公贱。纳布于公家。私贱。纳布于私室。所谓庸也。其弊巨而难革。故曰次重。烟户所出。只供官家寻常之役耳。故曰稍轻。或曰。私贱之贡。不八于国。谓之庸可乎。余曰。公家虽未获利。私贱已不可革。所纳之公私虽异。其出于民则一也。恶得不谓之庸。唐制。人一岁役二十日。不役者。有其庸。是男有而女无也。且中国。自古及今。未闻有女子之庸。而东国女子。无其庸者。士大夫及良民之家耳。由是观之。我国之庸。比租虽轻。而比唐之庸。则不啻十倍矣。可胜叹哉。
租庸调。以人丁为本。两税。以田产为本。土地一定而不易。丁口。有时而盛衰。定税以丁。稽考为难。定税以田。按覈为易。
古者。井授民田。丁多则田多。丁少则田少。其产之丰约。丁之多寡。视田为比。故据田定赋。而其役自均。井法既坏。民各营生。丁多者不必田多。丁少者不必田少。田少者未必贫。田多者未必富。其产之丰约。丁之多寡。不系于田。故唐为租庸调之法。据田而收其租。据丁而收其庸。亦足称一时之美制也。然唐始略行授田之制。故得验丁口之多寡。及其弊也。授田之际。难得其实。丁口多
租庸调。以人丁为本。两税。以田产为本。土地一定而不易。丁口。有时而盛衰。定税以丁。稽考为难。定税以田。按覈为易。
古者。井授民田。丁多则田多。丁少则田少。其产之丰约。丁之多寡。视田为比。故据田定赋。而其役自均。井法既坏。民各营生。丁多者不必田多。丁少者不必田少。田少者未必贫。田多者未必富。其产之丰约。丁之多寡。不系于田。故唐为租庸调之法。据田而收其租。据丁而收其庸。亦足称一时之美制也。然唐始略行授田之制。故得验丁口之多寡。及其弊也。授田之际。难得其实。丁口多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10L 页
寡。无由而稽。则赋役恶自而均。民生恶得而遂乎。杜祐云。天宝中。户仅九百万。升平百年。而不得比崇汉室者。有司不善奉行之过也。以愚度之。岂非唐家田亩之税颇轻。而户口之役甚重。胥民巧于藏匿。有司难于悉核欤。为法之弊。一至此哉。
户口之赋
自三代以来。只据田定税。未尝别有户口之赋。汉制。今不可考。然马端临谓两汉。不授民田。而轻其户赋。则是汉亦有户口之赋。而不至如后世之重耶。意者。始于商鞅。而汉袭之欤。唐因授田之名。而重其户赋。田之授否无常。而赋之重者。已不可复轻。遂重而民病。两税出而此弊革矣。至宋王安石。为雇役法。实于两税之外。别设户口之赋。此所以法虽美。而终不能行也。至我 皇明之制户口之税。百无一取。唯逐户编为里甲。十年一度轮差。▣▣年分官司。有所营为。随时起集佣倩。事已即休。至于绢布之调。不役之绢。皆无有也。
罢租庸调
唐至杨炎。罢租庸调。行两税法。当时陆宣公。力争以为不可。后世尚论之士如吕祖谦。以两税为非。马端临。以两税为是。丘文庄。亦以马说为然。愚未知其孰为得孰
户口之赋
自三代以来。只据田定税。未尝别有户口之赋。汉制。今不可考。然马端临谓两汉。不授民田。而轻其户赋。则是汉亦有户口之赋。而不至如后世之重耶。意者。始于商鞅。而汉袭之欤。唐因授田之名。而重其户赋。田之授否无常。而赋之重者。已不可复轻。遂重而民病。两税出而此弊革矣。至宋王安石。为雇役法。实于两税之外。别设户口之赋。此所以法虽美。而终不能行也。至我 皇明之制户口之税。百无一取。唯逐户编为里甲。十年一度轮差。▣▣年分官司。有所营为。随时起集佣倩。事已即休。至于绢布之调。不役之绢。皆无有也。
罢租庸调
唐至杨炎。罢租庸调。行两税法。当时陆宣公。力争以为不可。后世尚论之士如吕祖谦。以两税为非。马端临。以两税为是。丘文庄。亦以马说为然。愚未知其孰为得孰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11H 页
为失也。世道如江河之运。而法制随之以变。圣人作法。亦未有久而不弊者。盖天下之势。理无全利。有其利则必有其害。利多害少斯为良法。害多利少终不可行。嗟夫。利害之形。辗转相仍。苟非至明。有难尽察。世之好利之士。以一人之智。妄有创建。贻祸生民者。可胜道哉。呜呼。可胜叹哉。
授田
三代。井授民田。卿大夫皆田授而不禄授也。秦,汉之后。其法荡然。唐初。行之而不能久。高丽略仿三代之制。上自公卿。下及军民。皆授以田。及其弊也。中外良田。悉归私门。权要之家。据占制外。无势之家。有位无田。以致公田日蹙。国用日耗。须资厚敛。民不聊生。又有权势子弟。争占膏腴。互相攘夺。词讼日繁。冒制行私。曾不惮畏。势均力敌。讼久不决。故其田有二主者。或三四主者。佃客之户。朝输租于某家。夕被徵于某家。百弊横生。罔有纪极。我 太祖潜邸时。建议革私田之制。百年流弊。一朝涤尽。民心翕然。治化丕作。因之至今。久而不废。后世经国之士。尚知所取舍哉。
田税
按补苏州垦田。九万八千五百六顷。出税二百八十万
授田
三代。井授民田。卿大夫皆田授而不禄授也。秦,汉之后。其法荡然。唐初。行之而不能久。高丽略仿三代之制。上自公卿。下及军民。皆授以田。及其弊也。中外良田。悉归私门。权要之家。据占制外。无势之家。有位无田。以致公田日蹙。国用日耗。须资厚敛。民不聊生。又有权势子弟。争占膏腴。互相攘夺。词讼日繁。冒制行私。曾不惮畏。势均力敌。讼久不决。故其田有二主者。或三四主者。佃客之户。朝输租于某家。夕被徵于某家。百弊横生。罔有纪极。我 太祖潜邸时。建议革私田之制。百年流弊。一朝涤尽。民心翕然。治化丕作。因之至今。久而不废。后世经国之士。尚知所取舍哉。
田税
按补苏州垦田。九万八千五百六顷。出税二百八十万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11L 页
九千石。以此推之。中国田税。大约一顷出三十石欠升斗。顷视我国则当二结半。石视我国则不满五斗。是五十卜出四石租也。较之我国田税则倍之。不应若是之多也。殆余考之不审也。
丘氏曰。洪武中。天下夏税秋粮。以石计者。总二千九百四十三万馀。而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万二千馀。苏州府二百八十万九千馀。松江府一百二十万九千馀。常州府五十五万二千馀。韩愈谓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居两浙十九也。谚有之曰。苏,松熟。天下足。伏愿明主。一视同仁。念此五郡财赋所出。国计所赖。凡百科率。悉从宽省。又必择任巡抚大臣。假以便宜之权。任其从宜经制。而不拘以文法。必使上无亏于国计。下不殚于民力。一方得安。则四方赖之矣。我国八道垦田。不满七十万结。而全罗道十八万馀结。庆尚道十九万馀结。二道田结。居一国八道七之四。则抑亦我国之苏,松也。盍亦依丘氏之言。宽省科率。择任大臣。谋所以安此二方之民哉。
唐制。男丁一人。授田百亩。岁纳租二石曰租。百亩。即一顷也。与 皇明一顷所纳。大不相似。抑 明之所谓顷。
丘氏曰。洪武中。天下夏税秋粮。以石计者。总二千九百四十三万馀。而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万二千馀。苏州府二百八十万九千馀。松江府一百二十万九千馀。常州府五十五万二千馀。韩愈谓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居两浙十九也。谚有之曰。苏,松熟。天下足。伏愿明主。一视同仁。念此五郡财赋所出。国计所赖。凡百科率。悉从宽省。又必择任巡抚大臣。假以便宜之权。任其从宜经制。而不拘以文法。必使上无亏于国计。下不殚于民力。一方得安。则四方赖之矣。我国八道垦田。不满七十万结。而全罗道十八万馀结。庆尚道十九万馀结。二道田结。居一国八道七之四。则抑亦我国之苏,松也。盍亦依丘氏之言。宽省科率。择任大臣。谋所以安此二方之民哉。
唐制。男丁一人。授田百亩。岁纳租二石曰租。百亩。即一顷也。与 皇明一顷所纳。大不相似。抑 明之所谓顷。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12H 页
与唐有不同者乎。未可详也。 明制。有卫所之处。则有屯营之田。每军受田二十亩。纳租六石。正与苏州之税相类。却说民田。则例最轻者。顷收三石必定。则苏州之税。合出二十八万馀石。而何至二百八十万之多耶。可怪。
唐制州府。岁市土所出。以为贡。其价视绢之上下。无过五十疋。有加配则以代租赋。此必太宗之定制也。
筑城
左传宣公十一年。楚令尹蔿艾猎城沂。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干。称畚筑。程土物。议远迩。略基址。具糇粮。度有司。事三旬而成。不愆于素。盖见叔敖之能使民也。古人筑城以土。而今以石。事虽不同。宜法其意。今筑一城。当先择有干局精计料之人。度筑几里高几丈广几丈。则调夫几丁。用粮几石。用铁物若干。凡费若干。几日而毕。然后命之以事。使成之后。视前所料不差毫釐。则有重赏。因为著令。凡后筑城。视此为准。一夫一物。不得妄有调用。唯量其伐石取材之远近。以为命日之增减。苟城之广狭。与前筑等。而加调五十丁。增日二十日以上者。有重罚。
今若难于豫料。则南汉架山等役。所调丁夫。必有文籍。
唐制州府。岁市土所出。以为贡。其价视绢之上下。无过五十疋。有加配则以代租赋。此必太宗之定制也。
筑城
左传宣公十一年。楚令尹蔿艾猎城沂。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干。称畚筑。程土物。议远迩。略基址。具糇粮。度有司。事三旬而成。不愆于素。盖见叔敖之能使民也。古人筑城以土。而今以石。事虽不同。宜法其意。今筑一城。当先择有干局精计料之人。度筑几里高几丈广几丈。则调夫几丁。用粮几石。用铁物若干。凡费若干。几日而毕。然后命之以事。使成之后。视前所料不差毫釐。则有重赏。因为著令。凡后筑城。视此为准。一夫一物。不得妄有调用。唯量其伐石取材之远近。以为命日之增减。苟城之广狭。与前筑等。而加调五十丁。增日二十日以上者。有重罚。
今若难于豫料。则南汉架山等役。所调丁夫。必有文籍。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512L 页
宜取为稽验。第不知果有文籍否。未可必也。始役之际宜发遣敬差官。眼同董责。役罢而返。使官司。日于丁夫。不得欺讳。
夫成之迟。则毁之久。成之速。则毁之易。物莫不然。至于为城。而何独不然。筑以日计。则可支十岁。以月计。则可支百岁。以年计。则可支千岁。
又曰。筑以十岁。则可支五百岁。筑以三十年。则可支千岁。更思之。
又曰。我国筑城。民自赍粮。又筑城小。则徵十邑之民。大则发一道之民。有董集之劳。有赍送之苦。所以每一筑城。怨声嗷嗷。城成之后。民心离畔。不可与守也。今筑一城。则宜蠲免其地之租税十岁。岁役民二十日。田一结一年之祖。足以供一人二十日粮有馀也。以万结之邑论之。一结出一丁。则是日役万丁。一年役二十万丁。十年役二百万丁。夫何城之不筑乎。日役千丁。月役三万丁。六月二十日役二十万丁。自九月初一日。至三月二十日放役。日役五十刻。冬则燃炬。
夫成之迟。则毁之久。成之速。则毁之易。物莫不然。至于为城。而何独不然。筑以日计。则可支十岁。以月计。则可支百岁。以年计。则可支千岁。
又曰。筑以十岁。则可支五百岁。筑以三十年。则可支千岁。更思之。
又曰。我国筑城。民自赍粮。又筑城小。则徵十邑之民。大则发一道之民。有董集之劳。有赍送之苦。所以每一筑城。怨声嗷嗷。城成之后。民心离畔。不可与守也。今筑一城。则宜蠲免其地之租税十岁。岁役民二十日。田一结一年之祖。足以供一人二十日粮有馀也。以万结之邑论之。一结出一丁。则是日役万丁。一年役二十万丁。十年役二百万丁。夫何城之不筑乎。日役千丁。月役三万丁。六月二十日役二十万丁。自九月初一日。至三月二十日放役。日役五十刻。冬则燃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