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木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自动笺注)
木齋先生文集卷之八
 行狀
  
祖考府君家狀
公元1651年
府君諱德祿
字匡仲
曾祖貴達
政府左參贊弘文館提學
 諡文匡公
號虛白
德文章。
一世
祖諱彥國
有文章
世其家。
嘗 除齋郞
不赴
號訥庵
考諱景參
定略將軍龍驤衛副司果。
星山李氏
獻納士澄玄孫女。
以嘉靖辛卯四月二十二日
府君
府君靖端毅。
望之。
知其爲莊士
通經史。
問學夙成
家世屢經士禍連累
名利文詞爲之階也。
由是
絶意進取
定略府君
不留意於家產
及崔氏妹坐己酉被籍。
尙少
遺孤
不忍使獨居
躬往護之。
蓋撥家累
京洛者十五年。
由是家益落。
府君童丱時。
綜幹務。
指畫成人
及崔事解。
定略府君下鄕
室廬完葺無虧於前。
田疇墾闢有加於舊。
拊背亟稱孝子
慈親二十餘年。
色養備至
遭憂哀毀如禮。
享祀務極豐腆
友愛一弟四妹。
同居一室
終身無間言。
分田臧獲甚均。
先妣手澤所及奩具筐篚之物。
悉給季妹
先妣之所鐘愛故也。
旅遊洛中
親舊有在要地者。
使之仕。
始諾留。
俄而不辭遂歸。
公元1609年
其人以書謝之曰。
不知雅操若是
臨財廉。
一毫不苟取予
力耕萬斛租。
家僮千指資用甚饒。
未嘗酒食侈費
治家以辨內外
嫡庶爲本。
豪奴之難制者。
因其微罪。
責諭以義。
資之糧。
縱使遠之。
有一寡女良。
其婢妻我奴。
他日
女之族以爲言。
卽焚其券。
一見之人。
聞其死。
必爲食素。
人和而莊。
鄕黨敬畏
壬癸亂。
晩後甚貧。
不事營產曰。
多積何爲
日課子弟經業焉。
萬曆己酉九月二十二日卒。
享年七十九。
後三十七年
移葬茂林鄕高挺山中
先君泣謂不肖曰。
先考厚德
人實鮮知。
持身處事
循常安分而已
他日勒石揭行。
則其以茲言爲據乎。
公元1647年
丁亥仲春
旬有七日。
從祖叔父宣務公枉叩廬次。
坐定曰。
伯父府君平生隱行
有人未及者。
年少
豈能知之。
吾將言其槩。
汝其識之。
伯父有四妹。
長適靈山居辛氏。
辛得癩疾。
其弟七人
畏其相染。
不通水火
辛挈其室
來依府君
府君兄弟接屋而居。
朝夕省視
起居飮食
相與周旋
唯客至則令起避。
感泣曰。
此父子之間。
猶或難之。
所望於妻兄弟者也。
數歲而終。
以喪還其家。
次妹。
適田。
次閔。
次朴。
同居二十餘歲。
友愛篤至
閔公朴公
心悅誠服
敬之家兄
然。
田有三子
淸吉,榮吉,鳴吉
鳴吉
府君鍾愛
稱爲孝子
癸甲之間。
兄弟俱亡。
府君痛傷之甚。
每遇節祀忌辰
書其兄弟紙榜而祭之。
此皆細事
然爲子孫者。
所當遵守而勿忘也。
汝其識之。
又曰。
辛歿之後
其弟兩人染死。
府君兄弟無恙
斯固天道有知
吾又以此是疾不染他姓也。
辛歿在庚午
姑以丙寅歿。
壽九十一。
吾方居憂
衰服而往哭焉。
又曰。
伯父平生
不道人長短得失及門戶事。
見人不是處
正色責之。
以此敬愛之。
仲舅姜公
嘗謂余曰。
爾之伯父無知者。
斯世
豈有如斯人者乎。
叔父出門
孤泣而書諸狀。
後嘗聞姜公古之人也。
廬墓朝暮哭拜。
大風不廢
室人病且死。
自牖一問而已
居官律己甚嚴。
施措闊遠
蓋古之人也。
孤雖在墓下。
久廢哭省之禮。
每憶姜公
顙輒有泚。
所謂公能泚之不能之者也。
因並書之。
以著姜公之言。
可以取信後世云。
公諱䨞。
官至報恩縣監。
祖妣柳氏行蹟
祖妣柳氏
晉州
七代祖惠孫。
仕麗季。
官至門下評理
曾祖諱自恭。
 贈兵曹參議
祖諱貞。
己卯賢良
弘文博士
考諱承善。
登第
玉堂
與銓曹郞金虬
公元1671年
持平鄭得。
密議抑退李樑權。
事泄。
黜令東萊縣。
敗。
復召用。
拜同副承旨
安東權氏。
以嘉靖辛亥四月一日
祖妣
旣長而承旨公卒
及笄繼室于我王父府君
柳氏世儒
家敎甚飭。
祖妣貞懿莊淑。
遵禮範。
逮事姑李氏致孝
妯娌
咸得歡心
綜理家務
靡不適宜
府君先室一女
祖妣敎之組紃女則。
甚恩而勤。
府君敬重之。
祖妣明達而慕節槩。
甚有先公之風。
其視世間名利泊如也。
府君中歲
有意求仕
祖妣獨不欲也。
府君曰。
蔭官大丈夫事耶。
子以名卿世家
田宅之饒。
湖山之勝。
優游終老足矣
何用趨候權門
一級任子
豈足爲門戶籍。
親舊要人
不敢獻遺
秖取辱耳。
吾猶及見國家盛時
文蔭交際甚嚴。
行官造謁先公
門者呫囁語。
刺旣通。
委蛇趨入。
起居進退
抑首甚恭。
其勞且病。
若此蔭官
大丈夫事耶。
府君輒爲之止。
敬重祖妣焉。
府君卒時
祖妣春秋僅六十。
先君見光政亂
買山而隱焉。
祖妣老貧。
甘旨供。
計久不決。
祖妣聞之。
先君曰。
爾將不義三牲我乎。
毋寧菽水我而義乎。
則其榮也不旣多乎哉
古人不云養志乎。
吾之志決矣。
先君奉祖妣。
安東地
謀置
公元1620年
莊於太白山中。
是時
外王母李夫人尙在安東
祖妣李夫人以居。
李夫人嚴烈潔則而有達識
祖妣相得歡甚。
日夜道理古今事。
氣槩交孚
超然姻好之外
親黨二夫人之契也。
二夫人
殆皆婦人丈夫者歟。
二夫人同寢處者三年而後別。
歲庚申
李夫人南下
祖妣遂東
明年辛酉十月二十五日
卒於太白山羅溪村墅。
享年七十一。
公元1621年
先考通政大夫諫院司諫府君家狀(戊子)
公元1586年
先君諱鎬。
字叔京
姓洪氏
缶溪人。
大唐初。
洪氏自中國來。
居于南陽
爲東韓大姓
其後散居諸處
而在缶溪者。
諱鸞
始顯于麗。
內侍文永。
移于尙州
內侍之子曰淳。
登第
司宰監司宰。
生諱得禹。
 贈參判。
移于咸昌卒。
葬於尙之曲谷
參判生諱孝孫
 贈判書
是生左參贊兼大提學諡文匡公諱貴達
文匡公
德文章冠一世
喬桐朝。
直諫被害
皆葬咸之錢洞。
公之第五子諱彥國
進士
有文章
世其家。
先君曾祖
祖諱景參
考諱德祿。
蔭補西班
谷。
晉州柳氏
承旨承善之女。
弘文博士貞之孫也。
萬曆丙戌五月壬寅
生於村。
先君甫踰十歲
悉通群經
奧辭鴻義。
融貫曉析
丙午明經第。
選補承文院。
己酉
外艱
壬子
 除權知。
先君負笈愚谷先生之門。
年二十。
西厓先生中臺
先生亟稱於愚谷
期以遠到
筮仕
漢陰李相公遇以國士
爾瞻子大燁。
規參錄。
陰擠南士
先君黜大燁。
言于漢陰
而登南士
大燁由國子玉堂
而本院自是持益堅。
迄于癸亥
北人不得院。
以此爾瞻銜之次骨
詆以醜語
癸丑
典籍
尋轉監察
先君時事不可爲
求除安東府提督
安爲室人母家
因住焉。
庚申
買田于太白山中而居之。
柳氏素勖以恬退
先君安焉
辛酉
丁憂
癸亥 更化
先君服闋之月。
拜騎曹郞
先君傷其祿不逮養
堅欲不起
愚谷先生在朝
累書勉起。
將行
柳修巖書曰。
覺得宦念重而山情薄也。
甲子春。
先生號召使。
 啓以先爲從事官
儀曹
尋拜司諫院正言
言事
出補邊判官
先君嘗言爲國
宜以節義
爲之根本田地
關防機務
不可不加之意也。
講求利病素矣。
是以自古改紀之際。
恒患優於酬動。
而薄於奬死。
使士大夫
知有富貴
不知有名
寢以成俗
則大非君父之利也。
故遂論朴承宗籍沒事
初在昏朝
三昌用事
贓穢流聞
至其敗也。
瞻諸人。
竄伏係累
猶稱無罪
羊豕之垂鼎
俎而哀鳴
觀者唾鄙。
承宗挈其子而奔墓。
告其人曰。
身爲大臣
不能導君以正。
至于今日
死吾職也。
子云云。
承宗曰。
吾本儒家
死於亂兵
心跡難白矣。
先殺其子。
而己隨之。
朝議科罪
遂與爾瞻等。
同論籍沒
先君啓曰。
承宗
鄙其爲人
莫臣若也。
至於今日
獨憐之也。
國君社稷死。
則百官有從死之義。
若光海之失德
所謂非其私昵
誰敢之者也。
大臣侍從
平居匡輔
及其顚沛
便曰吾君失德
不當死。
豈理也哉
承宗
亦可謂死於其職矣。
士之殺身
高下
太上
取義也。
其次
慷慨捐軀也。
其次
度其勢不免引決者也。
承宗之死
雖在最下之列。
士君子當世重名
知勢不免
不能自決
貽譏千古何限
承宗以一鄙夫能之。
不亦奇乎。
宜還其籍沒
激勸後世爲臣子者也。
 啓上
一勳宰大怒
曾經光海之侍從者一二公。
亦怒。
司諫洪公瑞鳳曰。
百官從死義云者。
心所在。
非直一承宗地。
先君又啓曰。
臣之所論。
只是泛言義理之當然
不圖今者。
截去首尾
提出一句語以論人也。
初。
昌大君之見殺也。
承宗與聞
至是 上謂筵臣曰。
承宗固死於其職。
如殺無罪王孫何。
又曰。
洪某與承宗有私乎。
對以無有
 天威稍霽。
玉堂上箚伸之。
乃得外補
平安道
爲 國之西門
所以經紀之者頗疏。
而寧舊號潘。
營府對峙
百弊橫生
田三千六百九十二結。
而依事目
館軍復戶三百六十結。
本府別爲官屬
而設權復者千七百四十結。
合爲二千百結。
而民結只有一千六百耳。
司差役依元數。
本府以千六百結。
爲定營將糧餉
舊用防軍米八百石。
張節度晩罷之。
作四十州收米後。
減作四百。
莫能給。
府別攤於民結。
二斗
其饌物。
舊用晴川以西八邑魚錯。
爲朴燁奪支軍餉。
府又攤於民結。
皆他邑之所無。
而宣鐵雇稅緜貨。
多至二千。
至是寧民大困。
先君至之數月。
悉究其弊本末。
大爲更張
不得而便者。
上疏陳之。
略曰。
臣職備藩幕。
不宜統論一道事。
然一道者
列邑之綱也。
列邑者。
一道之目也。
語目而不及綱。
則理有所未周。
語綱而不及目。
則事有所未該。
臣請先言一道
而及於本府也。
古人一身
喩天下形勢。
關西爲道
其在無事時。
比之手足也。
及其兵興之日。
不啻腰脊肩背也。
添防之擧。
徒事紛擾
運糧之役。
民皆破產
臣愚以爲中和以西。
鴨綠四十餘邑。
皆計其元戶。
入作戶口多少
而爲城之廣狹
百戶
公元1587年
可容百戶之城。
千戶爲可容千戶之城。
至於萬戶亦然
今年一隅
明年一隅
要不煩民而爲。
而入作多於元戶。
遷徙無常
宜作戶牌而縻之。
其精抄壯武隊。
三手三色軍。
分隷六營之將。
昌城被圍。
左別營救之。
義州被圍。
右別營救之。
至於定州安州皆然
而使元戶入作。
常爲守城不動之正兵
六營軍。
常爲往來繼援奇兵
奇正相爲用。
戰守之道備。
添防可罷。
運糧亦除。
彼則割據遼陽
睥睨中原而常佚。
我則先爲恇怯
撓蕩根本而常勞。
願 殿下先定以佚待勞之算。
肩背可保。
一身安矣。
本府之事。
爲民患大者
權復是也
營府奴婢
晝夜使喚
衙前土官
隷名三手
而又屬營府
三役一身
苦甚齊民
權復所由起。
臣始至。
首革權復。
官屬憤怒
似有作慝之狀。
噫。
權復已久。
彼烏知其不當復也。
因之民怨革則吏怒。
乞該司從便蠲役。
否則當去判官
使營府
合爲一官屬
疊役之苦除。
而安敢爲權復之謬規也。
疏上。
備局言。
寧爲節度留營。
安州爲行營。
節度在行營日多。
判官不可去。
先君貽書於巡察曰。
安州防御使
節度添之。
二將
晉州之敗也。
旣有留營。
安用行爲
時以在幕下
不可言移閫
然久而 朝
公元1625年
廷覺之。
移閫於安。
權復旣革。
其糧,饌皆移牒體府。
復舊規而雇稅。
屬從事官李公敬輿歸。
白于 上。
罷之。
由是
寧民稍獲穌。
而巡,體兩衙門。
交上其政績
乙丑七月
降 旨諭曰。
爾來板蕩之邑。
百思穌殘之策。
志存保民
誠切祛害。
居官莅職
動遵古人
氷蘗勵操
惠澤勤民
一境晏然
極爲可嘉
茲賜半熟一匹
十一月
又諭曰。
律己如僧。
愛民如子
茲賜表裏一襲
丙寅春
投紱
吏民日夜圍守
先君匹馬撥歸。
將論以棄官
 上命勿問。
明年丁卯而亂作。
往參金巡察時讓軍事
戊辰春
 除禮曹正郞
俄坐闕直罷
敍爲司藝。
不赴
 特授陰縣監。
己巳夏
疏陳南事
略曰。
營建閫。
所謂修廏于失馬之後
所以修之之具未備也。
兵營移晉。
所謂立楯於矢落之地。
而後矢之落于前落。
未可知也。
統營資糧豐饒
器械精利
于諸鎭。
而無城柵
使賊爲犯湖左及嶺右之狀。
統帥必帥舟師
不出順天
必向釜山
然後潛兵外島。
直襲統營。
鎭軍老弱被擒。
統帥營下。
不無內潰之患矣。
昌原水陸要會
時名合浦雄鎭
元朝用兵日本
往來由之
 國朝因而建鎭。
今入處於智異之下。
壬辰之敗。
獨全
故爲賊勢叢集
而今
公元1630年
以晉爲要衝
是居堂奧
而欲御藩籬也。
臣謂宜急柵統營。
還兵營於古昌原
戶牌之法。
爲之有緖。
則足爲維民之良法
始則條禁太嚴
唯恐一夫見漏。
胡虜之變。
曾不由此
而遽又停罷
譬如籠鳥見解
穽獸蒙脫。
豈敢一息飛走哉。
因致各邑軍簿
皆作虛額
防戍之時。
驅迫一族一族
勒塡名而督行
一族者。
則侵責切隣切隣
徵價布而委送。
一縣如此
一道一國
可知也。
良由戶牌之令。
使之。
非民之罪。
宜減虛額
收人心。
在官閱月賦歸
庚午
爲司藝。
辛未
宗簿正兼編修
壬申
奏請使書狀官
拜掌令。
權濤,尹棨論 諡。
得罪先君啓曰。
言文不稱武。
言武不稱文
諡字之多非古也
語云
唯其言而莫予違。
傳曰。
有所忿懥
則不得其正。
 聖上必以之言爲予違。
而有所忿懥矣。
何不於此文字
咀嚼詳味之乎。
幺麽權濤
逭譏於千載之下。
而 聖上拒諫之名。
臣所甚恨也。
遞授尙衣正。
行人天朝
不卽允所奏。
先君謂應見訝爲晩也及至果然
癸酉夏
還報
命陞通政
甲戌秋
承旨
不赴
尋授工部參議
不赴
乙亥冬
上疏曰。
聞而信之。
不若見而信之深也。
臣曾言西事
令關西邑
自爲城守
又言南事
宜柵統
公元1635年
營。
及還。
兵營于古昌原事。
皆下備局。
終無歸宿
臣亦自疑徒耳剽故也。
奉使中國
諦審形勢
見自寧遠
燕京九百里間
如通薊,永平巨鎭及撫玉黎河等縣。
大小縣絶
城堞高壯牢緻如一
不是小縣。
資於巨鎭
各自爲守也明矣。
關西合依此。
沿路大商
號爲墩主
墩門雉堞
壯固
特爲藏鏹自爲捍也。
統營之爲要劇力勢
方諸墩主何如也。
自肥之資。
難爲之慮。
雄鎭
須傍大路
兵營不宜于晉亦可知。
目擊此。
然後益信曾所言西南事。
不爲欺負歸矣
末段。
反覆務實德去虛文之意。
因乞進西厓文集曰。
經略南事
一書足矣
 命印進。
 特授興海郡守
丙子春
淸人來。
先君知有用兵之端。
深憂之。
每見 朝廷指揮
拊膺曰。
今茲敗矣。
事目
月三操練
炮手無硝不可習
寓精炮。
不解操銃者有之。
上疏以爲炮之成材也。
捷於射。
郡貯硝千八百斤。
炮手百名
乞除百斤
炮手習放。
得一斤。
斤可五十放。
足成精材
所費無多
諸道郡邑宜如之。
不報
時有 求言之敎。
六月中
又有三度
 備忘記有云。
忿懥之病未祛
好勝之患猶在
上疏曰。
臣論承宗事時。
 聖上無罪王孫
公元1639年
承宗罪案
綾昌冤比劉縯
承宗罪符朱鮪
光武列侯
朱鮪之心爲更始
不可深罪故也。
帝王度量如是
 聖上知承之死於其職。
而念其舊惡
以是亦知 聖德受病之源。
都自忿懥上來也。
天下義理
只是是非而已
是者從之。
不是不從
豈容勝字於其間哉。
十年來。
自大臣。
下至侍從
咸被摧折
無論是非
期於必勝而後已。
人主生殺之權
而逞之以勝。
何所不勝
不可勝者存。
天也。
去夏。
雷震畿甸之日。
適遭 二陵頹圮之變。
 聖上正宜反躬惕念。
慰 宣祖在天之靈
而曾未一旬。
遽行 祔禮。
齋郞受刑
言者被責。
有似天變不足畏者焉。
好勝
試之於人。
不可
 聖上則欲試之於天者乎。
唯德。
可以動天
未聞以好勝
勝天者也。
五條寬民力飭邊備等事
 批曰。
所陳之事。
無非嘉言善策
當採用。
先君嘗言爲邑弊。
鉅則須更張
不然
毋擾之而已。
故其在安陰,興海鈴齋
闃然無復事。
自經變後。
憂傷憤惋
寢食累月
繡衣奏其廉操可尙。
而事不理
 特命勿罷。
秩滿還鄕
己卯秋
應 求言之旨。
上疏
略曰。
敵國外患者。
國恒亡。
而後
見天啓 聖衷奮發有爲也。
序卦
不可以
公元1640年
否。
與人同。
同人則爲大有
有大而能謙必豫。
昏朝之末。
否極也。
 殿下同人之時。
而應大有之期。
於是時。
守之以謙。
豈有頃日之變哉。
 殿下言稍逆耳
則有忿懥之意。
理纔受屈
便生好勝之心。
二者之病。
膠固相因
勞謙之義。
大相戾矣。
有大而盈。
其何能豫。
召禍之端。
不外茲。
如欲毖後。
盍先懲前。
向來穌殘之 敎。
革弊之 旨。
靡月不降。
終歸於一張休紙。
愛民練兵選將振紀
皆尙虛名而無實事
今須反之而已
願令儒臣
剟取劉向陸贄歐陽脩,蘇軾朱熹眞德秀封事要語今日合者。
成數秩。
夙夜省覽
如使君子者。
從容啓沃乎燕閒之中。
則 聖敎所謂稍尋一分開寤路脈處。
無出於此矣。
庚辰夏
以禮曹參議趨 朝。
八月
拜同副。
陞右副。
九月
遞授騎曹
尋爲參知
參議
建言各邑炮手多。
官銃數少。
有自持銃者。
故得充數
受官銃者。
人與銃生面
倉卒必不得力
及敗。
皆捐之而來。
其持來者
皆私銃。
愛銃有若愛身故也。
宜復其自持銃者。
拔其尤。
羽林以奬之。
自備者必多。
打造之役省。
 上允之
而備局不爲行會
十二月
 牌不罷。
癸未正月
拜右副。
不赴
四月
禮部
行到忠原。
聞遞入謝
授右副。
公元1643年
啓曰。
古人有補拾裂紙而更者。
臣曾言私備銃事。
自 上以不無所見許之。
今見備局覆啓。
全不曉臣意。
臣敢昧死上前啓。
 命推備局有司
備局諉曾行會
而某居鄕不及聞。
其實未也。
時 玉候違豫
久不御 經筵
 啓曰。
今夫宿病委頓之中。
見親舊之所願見者。
心事
快論
便覺沈痾去體。
神爽氣淸
因爲無疾之人者有之。
帝王之與凡庶
上下縣絶矣。
怡養之方。
竊恐堯舜與人同也。
晝日三接
又有夜對。
 祖宗家法也。
而 筵席之曠。
七年于茲
臣子之情。
亦豈無仰瞻 天顏之願乎。
茲者。
殘暑欲退。
微涼已動。
 聖體雖未康健
神慮必有澄淸時節矣。
於是時。
不拘朝夜。
召接儒臣
講論經史。
說古治亂
 殿下倚榻而聽之。
不唯於聰智慮有所開益
而實合於調攝之要。
庶幾無疾之效矣。
八月
遞。
旋授左副。
九月
右承旨
還爲左副。
十月
騎曹旬朔之間。
控免數四得遞。
 闕辭下鄕
甲申夏
 除兵部
旋拜大司諫
時且逆變甫定。
而病不得趨 朝。
上疏
略曰。
國運否屯。
災孼疊現。
危亡之徵。
咸箤茲時。
至於腹心大臣
構逆蕭墻
 宗社存亡
於呼吸。
甲子之變。
出於外藩
丙子之亂。
由於隣國
方之於此
公元1644年
尋常耳。
 殿下所宜惕然警懼
反身修德
 下敎罪己
自悔責。
唐德宗奉天故事
賞罰公道
人臣之死於其職者。
宜雪罪名
以勵百僚
凡係大體
摠攬剛斷
日 御別殿
屛去玩娛。
親近莊士
講論經籍
以此頤養 聖體
開廣明。
庶幾格天心。
下慰民望
危亡之機。
太平之階矣。
再授銀臺
一拜騎曹
亦皆不赴
乙酉正月
授大司諫
會聞 鶴駕東還
遂行
客問將何言。
曰。
吾當更論甲子事。
愕然請其義。
曰。
知人未易也。
楮淵,王儉
平日淸德重望
足以服人。
其終何如也。
敬翔孫晟桑維翰
麤豪饕侈。
顧臨死。
不易所守。
難以槩人矣。
如使承宗
一箇貪字。
何但曰還給籍沒已也。
顧人主因而奬之。
所以警動臣子者尤深切
而足寢奸人射天之謀矣。
始吾以正言見擯。
而今以我長於諫坡
固有自劾之道也。
援例得遞。
上疏曰。
臣自論承宗後。
雖臣之素昧。
有以爲是者。
雖臣之親舊
有以爲非者。
臣亦未免疑信之相半也。
及見近年來。
不測凶謀
時發智慮所不及。
而後信臣妄言
不爲欺負歸矣
事下 廟堂
諸公多是之。
首台昇平君甚怒。
先君聞之。
吏部
寧越
益寧洪相公
公元1646年
曰。
令公二十年持一論。
吾儕昨非矣。
掌令金泰基,尹 啓以纔遞諫長
旋補僻郡
請推吏部
由是大忤當路
被彈而罷。
先君無住
又號東洛
室人
長澤高氏
縣令 贈吏曹參從厚之女。
曹參議 贈左贊成,文烈公敬命之孫也。
朝京師之歲卒。
長女
次金燮。
長男汝濂。
興海而喪之。
汝河
內外孫十餘人
繼室以坡平尹湯輔之女。
側室子一。
汝潛
嘗謂汝河曰。
子弟之職。
勤學力田
門戶而已
非所急也。
丙戌秋
設別科。
先君慶國之夷凶也。
汝河行。
乃於八月上辛
考終龍宮寓舍
汝河自洛承訃而還
明年正月乙巳
葬于文匡公左一擧武子午麓。
昊天罔極
嗚呼痛哉。
先君愛人存心
濟物爲業。
出之以謙遜
而行之以公正
同而合汚者惡之。
而異而傷物者非之也。
貪黷者鄙之。
而淸而激者不取也。
有過者容之。
有爲爲善者。
必察而不貴也。
寧人裕而己約也。
寧名損而實立也。
於所慕而知其病。
於所斥而取其長。
其守之也確而不撓
其改之也遣而不滯
夙嬰羸瘵
時喜頹廢
而其畏天敬人
兢兢之慮。
未嘗弛乎幽獨之中也。
雅懷嘉遯跡類長往
而其憂國戀君惓惓之誠。
未嘗忘于一飯
頃也。
於貧富毀譽得喪之間。
不以攖吾胸襟而易所守。
人或以此歸之。
自視欿然。
每病乎其難能也。
規模布置施爲之際。
可以維持久遠無所礙。
然後斷然行之。
而不如是
莫如輟而不爲也。
前後章疏
皆隨其職事所及而言之。
餘皆應 旨。
以爲人臣獻言於其君也。
不幸而不見信
遽捨而他言。
不足以取信
猶夫前言也。
而何益乎。
故將取其前言而申之。
幸而信焉。
吾所欲言者
將有大於是者矣。
如是
故所西南諸事
反覆重言丁寧之。
不獨承宗事爲然也。
孤子匍匐墓次
死亡無日
大懼墮先君遺訓
旣練矣。
敢悉次舊聞
三世阡表
又述先君世系履歷如右
將以謁諸當世君子
得一言而掩諸幽。
誠荒迷不次
然冀或哀而惠之也。
昊天罔極
嗚呼痛哉。
先妣夫人高氏世系行蹟
公元1647年
先妣高氏
其先出於濟州
至麗季。
賜貫長澤
故爲長興之高。
今爲光山人
開基新蹟。
史乘
奕世名家
譜牒
五代祖自儉。
 贈參議
南陽洪氏。
都憲自阿之女。
都憲嶺南亞使時。
文匡公贈詩
兩親安否
爲託者也。
高祖雲。
刑部郞
己卯士流
 贈禮
公元1583年
參判。
光州李氏
提學先齊之曾孫也。
曾祖孟英
諫院司諫
 贈左議政
南平徐氏
進士傑之女。
祖考敬命
曹參議,知製 敎兼招討使 贈議政府左贊成兼弘文館提學諡文烈公
妣蔚山金氏。
副提學百匀之女。
考諱從厚
臨陂縣令 贈吏曹參判,弘文館提學
鐵城李氏
忠義復元之女。
府院君之後
副提學朴承任之外孫也。
先妣萬曆癸未十一月戊申生。
文烈同日
文烈奇愛之。
歲壬辰
文烈公死於王事
擧義復讎
李夫人安東聞之。
以先妣留諸朴氏。
癸巳春
二幼子。
晝竄夜行
瀕於危者屢矣。
而後達於光州
判出在軍中
僅數日。
不與家累相面
取見二子而去曰。
二子娶於湖南
而嫁女於嶺南
遂行
晉州陷死之。
李夫人遺命
歲甲辰
以先妣歸諸先君
文匡玄孫也。
先妣舅姑
致其悅。
喪盡其哀。
祭盡其誠。
事夫子柔敬順
違忤之色。
不形於面。
宴安之私。
不措於懷。
睦於宗族
慈於婢僕
家貧衣食不給
處之裕如
從於居官
靖肅自持而已
自安陰還也。
邑人先君淸德
贐遺欲厚。
先妣悉辭之。
痛念父讎。
無所致力
則倭貨奇玩
屛去不使近。
崇禎壬申
先君奏請使書狀官
公元1633年
家廟逾月
先妣慨然曰。
良人萬里浮海之行。
生還相見
可必乎。
便促裝赴京。
辭決而歸。
自是
憂戀成疾。
明年癸酉四月四日捐世
翌月而先君至。
甲戌正月
葬于安東府十里
 贈淑夫人
甲申四月
移葬尙州蟻谷乙向之原。
先妣得二一女
不育
二女二男
女金,金燮。
男汝濂。
後先妣歿。
汝河內外孫十餘人
先妣平日閨範淑行
不止此。
汝河
幼未識焉。
所聞先君者。
略記如右
特詳著高氏之外家。
雲仍
先妣之德。
內外積累
其來有自
昊天罔極
嗚呼痛哉。
副護軍月峯高公行狀
公諱仁繼
字善承
開城人
開之高氏
有曰良敬公令臣。
高麗文宗朝。
淸儉著稱
高氏遂爲聞家
季有曰瑛。
版圖判書
版圖之子士原
我 朝初。
至藝文館提學
於公爲六代祖也。
高祖壽延。
虎賁衛將。
曾祖克儉
承義副尉
祖諱允宗
朝奉大夫西部簿。
二男
長諱興雲
文科
仕至高城郡守 贈承政院都承旨
次諱慶雲
展力副尉
副尉出。
承旨公實取而子之。
公質美好學。
承旨公敎督甚嚴。
力學詩。
不使有頃刻閑。
至道行役
計其遠近有程課。
公元1644年
是公藝業夙就華聞遠播
年十九。
承旨公卒
高城
公奉喪還里。
廬墓三年
尋値壬辰倭亂。
大夫人朴氏。
避亂四佛山中
所生母金氏。
掌令永銖孫女也。
各在安東地避賊
未及將。
公憂戀不堪
功德峯。
鶴駕山。
題詩以寓慕思
聞者悲之。
時事稍定。
兩母繼歿。
屬兵餘荒扎。
鮮克遵喪禮
公哀遑奔走
至誠感動
官私多助贍者。
得以襄事
服闋
鄕試
屢居魁。
不利會闈
乙巳
始中增廣進士
丙午
明經第。
己酉
成均學諭
學錄太常奉事學正博士
辛亥六月
典籍
旋除延曙察訪
時李爾瞻聞公名慕之
有客習於公者。
使來試公意曰。
判書一見君。
公答曰。
草莽疏蹤。
豈輕遽到權門
他日又來曰。
春官郞有窠。
陞品初。
好爲之。
公乃正色曰。
儀曹
名宦階梯
豈某所當得耶。
憮然起出。
逾數日。
遂擬延曙。
又因事擠之得罷。
壬子六月
參䘗號都監郞廳。
十月
去職下鄕
自是絶意進取
築室水之濱。
偃仰棲遲
賦詩自娛者殆十餘年。
癸亥 改玉
典籍
遷刑曹佐郞
甲子春。
出爲忠淸都事
以耳病辭歸
湖蓮一卷
丙寅
正郞刑曹
旋除禮安縣監。
辭歸
後除正郞工曹,成均司藝。
不赴
乙酉
以公年登大耋
陞通
公元1647年
政。
丁亥六月
得疾卒。
距其生甲子八月
享年八十四。
上先塋東數百擧武壬坐之原。
夫人蔡氏祔。
夫人仁川君壽玄孫
 贈判決有孚女。
事夫祥順無違
宗黨稱之。
先公歿。
二男二女
男長用楫
早歿。
二子
曰晉厚,晉久。
晉厚有六男二女
久有五男一女
次用雨。
二子二女
子晉學,晉德
進士
女長文科李英甲。
次朴世重
長女文科全命龍。
二女
長朴景輝
次盧思憲
次女適士人洪曘。
五男二女
公號月峯
恬靖莊和。
器度偉如也。
平生疾言遽色
持己接物
一以忠信寬厚爲主
泊然自守
不以榮辱得喪
攖其懷。
歲初進。
爾瞻遣客鈞致公
公立謝絶
更化初政
凡爲權奸所擠者。
皆授顯官以酬之。
未嘗以是自語於人。
故世無聞知者
蓋公沈晦遜默。
類如此。
亦可謂高於人一等矣。
公爲詩不事雕琢
而自有沖淡之趣。
旣歿
孫咸克遵先訓。
敎勖其子。
各能飭行力學
詞藻有聲
場屋間。
亦見其家敎所漸有由來矣。
高氏之福。
未艾也歟
休庵公行
公諱無逸
字居敬
姓蔡氏
川人
自號休庵
十三代祖曰寶文
高麗毅宗
官至禮部尙書寶文閣大提
公元1496年
學。
尙書七代孫曰貴河。
曹典書
生軍資監泳。
軍資生左弼善倫。
善生邵城君申保。
於公爲曾祖
祖諱壽。
善大夫曹參判,仁川君,諡襄靖公號懶齋
考諱胤權。
蔭補典牲參奉
文名
年三十二而卒。
富林君湜女爲配。
 世宗大王女孫也。
弘治丙辰生公
公幼聰穎
通經史。
尤邃易學
詞藻贍逸
落筆驚人
辛巳
鄕闈首擢。
進士試,生員試則亞之
明年省試魁。
生員進士
高第
文名大譟一時
簡亢高邁
不肯隨世俯仰
姑夫金安老秉國用事
從兄無擇
爲其腹心
安老所欲爲。
慫慂成之。
安老嘗器公。
令公附己。
使無擇怵誘百方
不唯不從
內懷憤疾
每寓諷刺色辭之際。
冬月安老第。
旣坐搖扇不已
安老曰。
寒甚扇何。
公笑曰。
家正熱故爾
安老覺其意。
銜之。
時有直士陳宇者在太學
上疏請烹安老
安老臺諫
論以誹訕而構殺之。
公與陳善
安老益惡之。
甲午大比士。
得解
安老恐其占第。
無擇抽卷以試。
不悟其旨。
應口無礙
無擇歸報。
稱其甚熟。
安老驚曰。
此子得志
吾輩赤矣。
言官論公以黨。
羈管南海
丁酉
安老誅。
 宥還。
朝議惜其滯。
以前解。
直赴庚子講。
故遂以得第
初補承文正字
公元1624年
壬寅轉注書。
癸卯
拜司諫院正言曹佐郞
甲辰
爲養扶安縣
 靖陵之禮陟也。
有薦公善寫眞
被召
追畫 晬容
乙巳
遞授正郞禮曹。
丙午
獻納
時 命修簡儀
又有薦公善占星術
被選
與其修。
精於測候
人服其妙。
俄授敬差御史
分遣慶尙道。
檢田政。
竣事
奉常僉正。
移漢庶尹
路聞母夫人喪。
所齎衣皆華鮮
無可服。
服單裌以行。
晨夜蒙霧露
寒中傷。
至家病作。
遂卒。
其年十一月壬午
葬咸昌治南艮坐之原。
監察實女
二男五女
男長有隣。
次有光。
女長適高允緖。
次金希慶。
恢源。
次宋連慶。
次印自信
有隣一子
天經
有光三子
天民天啓天瑞
曾孫男十。
以乾,以坤。
天經出。
曰以謙。
天民出。
曰以升,以復。
生員
以泰,以漸。
天啓出。
曰以晉,以恒。
判官
以節
天瑞出。
以乾三子
曰啓周,尙周,宗周
以坤五子
曰翊周,禎周,鳴周武科文周從周,以謙一子
曰起榮。
以升一子
曰起祖。
以復四子
起宗,起疇,起世,起仁。
以泰子。
曰起業。
以漸。
以起世後之。
以晉四子
曰之溟,之潭,之瀛,之洙。
以節二子
之泂,之演。
之演後以恒。
玄孫之子
多至三十餘人
孫庶派亦多。
不能盡錄。
噫。
襄靖公文章氣節
大鳴一世
公實
承其傳。
少有磊落不凡之氣。
名節自勑勵。
事親盡孝
朋友信。
文才出人遠甚。
治博士家言。
旁通九流之學。
音律書畫星曆卜筮篆隷八分
靡不涉其藩而詣其妙。
世嘗說襄靖之壻安老
非其志也。
襄靖未嘗不才安老
而亦未嘗不疑安老也。
安老顯用
襄靖雖疑之。
無如之何矣。
襄靖以下言之。
難以不染指於其門矣。
襄靖歿。
安老之姦益彰。
氣焰益盛。
則公乃奮然斥之。
至於取禍以卒。
襄靖之志。
眞無忝爲襄靖之孫矣。
噫。
天旣賦公以如是之德之才。
而嗇其祿與名者何也。
將以閼其身而昌其後也歟
其亦天道不爽者歟。
修巖先生公行
維三年壬寅冬十二月
修巖柳先生
祔饗西厓先生文忠公
翌年
安奇公。
修巖先生家狀附錄
授某曰。
叔父旣陞祀矣。
然其平生學行事。
無能爲撰次
吾恐後之人無以考德而取法
吾子圖之。
景陽亦唯子是屬。
某誠不敏
顧惟總角
先公受禮于先生
將行
先生卒。
故嘗自歎其不幸焉。
則義有不當辭者。
悲夫
退陶歿而緖言絶。
自世之君子
以矜衒傲狠
爲學術而道益晦。
惟我文忠公之學。
沈潛
公元1582年
篤實
專用力於內。
先生得之
然性謙退
未嘗以之自居
故世君子
鮮克知之。
先生者。
可謂君子盛德謙謙
實而若虛者矣。
先生諱袗
字季華
議政文忠公西厓先生成龍第三子也。
祖諱仲
觀察使 贈豐山府院君
曾祖公綽
杆城郡守 贈左贊成。
高祖諱子溫
 贈吏曹判書文忠公
宗室李氏
縣監坰之女。
貞敬夫人
萬曆壬午七月二十七日
先生
先生生有美質
謙厚端直
聰穎夙成
識趣高遠
八歲而失貞敬
哭泣悲哀
不離廬側
助二兄執饋奠
居喪成人
十一歲。
遭倭亂。
文忠公扈駕而西。
先生從姊李氏
避竄嶺東山谷間。
往往遇賊瀕死
而能以計自全
時或相勢發慮
合機宜。
一行賴之。
卒以獲濟
亂甫定。
文忠公謝事南歸家居
先生朝夕于側。
講問經義
得聞古人爲學之要。
心會默契
自得言意之表。
文忠公嘗稱之曰。
如爾美質難得
恨不及退陶門。
退處私室
斂襟端坐
服膺存養踐履之實。
靜坐終日易。
操存一刻十字座右
自勉勵。
丁未五月
丁外艱
服闋
庚戌司馬
初試覆試
皆居魁。
先生唯代大家
維難其保。
易受人指。
愼德行學業。
事無細大。
無敢敬畏
肫肫卑讓
士論
公元1672年
多之。
壬子二月
海西獄起。
先生舊於賊有嗛。
遂爲其誣被逮
金吾郞梁公克選來。
趙公世知安東
言先生賢。
不宜有此。
梁亦素慕先生
會先生疾
輒以聞先遣判官
先生縲絏
里中聚觀
驚號涕洟
先生行步言貌詳緩平日
請於判官曰。
此行生死
未可知也。
願暫至家廟拜辭而行。
判官不許
而後肯。
先生廟門
伏地哀號
再拜乃出。
金吾繼至
入內家人訣別
先生不從焉。
龍宮
全公以性唁先生
問梁曰。
公認何如人。
梁爲及所見
讚歎不已
全公因極言先生平日事。
梁益悟。
先生甚謹
就理
益甚
大臣李漢陰,沈一松
言先生病。
光海命拘諸禁府門外
五月
仲氏洗馬公隨難于京邸
以憂卒。
六月
得理出。
追及喪車而歸。
丙辰
翊衛洗馬
不赴
昏朝政亂
孼臣煽禍。
幽母戮弟。
屢興大獄
羅織士流
以訹不附己者。
宣城一要人。
柄用
先生有舊
一日請見
先生拒而不納。
其人怒。
齦齦出悖語
以齕先生
者莫不危之。
先生終不爲動。
癸亥 更化
賢路大開
群公推轂先生起家
奉化縣監。
不許
乃赴縣。
汚吏剝割
公私赤立
土瘠賦重。
不堪苦。
先生撫循煦濡
有生意。
則欲
地部改步其田。
豪右多泥之。
先生不爲撓。
按行田畝
第其上下無遺漏。
由是田增而賦省。
先生始至。
人戶不滿百。
朞月之間。
流逋四歸。
戶口倍增
巡察使聖徵
上先治行
 賜表裏以奬之。
 諭書有曰。
居官
愛民如子
治邑如家。
凡諸弊瘼。
有若嗜慾之難制。
治有茂績
不負拔擢之意云。
九月
令人
乞葬辭歸
拜刑曹正郞
不赴
丙寅夏
復入刑曹正郞
州人有爲鄕職者。
與其地黃相惡
爲其誣訴
逮繫京獄累年
文書几閣
官吏不能遍覽
先生一日夜閱盡。
卽其文案
參互句較。
悉得其情。
白于堂上
李完豐曙判本曹。
大驚服歎曰。
微公幾誤此獄。
囚呼曰。
大監
按某獄。
伸其枉。
今公又能如此
感泣不已
告者乃逸。
輿識快之。
供務僅十日
辭歸
拜榮川郡守
未赴而遞。
丁卯正月
淸道郡守
爲治如奉化
作文諸生
略曰。
昔舜命契曰。
百姓不親
五品不遜
汝作司徒
敷五敎
在寬
敎學所由始也。
人倫者。
日用當行之道。
學者
學此而已
者。
而已
孔子曰。
弟子則孝
出則弟。
孟子曰。
堯舜之道。
孝弟而已矣。
則天下之理。
豈有以加於此哉。
詩曰。
溫恭人
維德之基。
橫渠先生曰。
今世學不講。
男女
便驕惰壞了
長益凶狠
只爲未嘗子弟之事。
病根不去
所居所接而長。
觀此數條。
爲學得失可知矣。
至於朱子
集古聖賢格言善行
以爲小子培養德性根本
其所惓惓者。
在於入孝出弟隆師親友
正容謹節愼言篤行而已
何嘗敎之以尙氣放言
凌蔑長老
言人過失
爭辨好勝
以爲高耶。
孔子大聖
猶曰子於鄕黨
恂恂如也。
不能言者
蓋以鄕黨
父兄宗族所在
不可以賢知加之也。
聖人尙爾
況其下者乎。
惟其如是
故彝倫敍
風俗厚。
他日立身行世
皆可自此而推之。
所謂本立道生也。
本郡文獻盛著
前古憲公以下
聞人達士
史不絶書
以至節孝誠孝格天
濯纓文章節操
三足德業範世
此三先生者。
雖在百代之下。
千里之遠。
尙且聞風感發興起
諸君於斯
長於斯。
耳濡目染
豈無私淑自奮者乎。
但自兵燹之後
敎道漸弛。
耆德老死
童蒙失其養。
在家不聞唯諾
出門不知肩隨
及其稍長。
對揖父兄之執。
不拜師長之尊。
甚者
分門割戶
各立私黨
互相詆斥
不合不公
致使遠近之人。
莫不鄙誚之曰。
西之鄕風如此
豈不一鄕多士之羞哉。
擇定訓長
使選儒生年少聰敏
公元1627年
者而敎誨之。
朔望謁聖
因與難疑答問
啓發旨意
而其於升降揖讓之節。
忠信篤敬之本。
尤加戒焉。
諸君誠能不憚勞勤
講習服行
優游涵泳
毋急毋怠。
則爲聖爲賢之功。
亶在是矣。
若夫名雖爲學
不以本原爲心。
或但應日課
苟免責罰
徒尙文辭
益長浮薄
今日設講之意。
而亦非所於諸君也。
十二月
因事罷歸
戊辰九月
翊衛翊衛
鄭愚先生副提學
進講璣衡註。
自衛曹直所。
先生玉堂
講論疑義
旋拜司僕寺僉正。
己巳正月
出爲醴泉郡守
郡在鄕隣
境內親故
事多牽掣
先生處之有方
莫不厭伏
先生去。
一人干政犯禁者。
及冬。
棄官歸。
邑民追思以頌之。
辛未春
 除全羅都事
不赴
三月
拜陜川縣監。
癸酉夏
解歸。
甲戌九月
漢城庶尹
赴謝。
移拜司憲府持平
陳疏乞遞。
不許
姜處士鶴年爲掌令。
不至
上疏言事
其語犯。
朝議大激
三司俱發。
論死
先生慨然銳爲救正
子弟及禍
諫止不聽
遂啓曰。
不識鶴年爲何狀人。
今以其疏語觀之。
率意放言
殊欠委曲
山野樸愚不識事體。
告君之辭。
豈宜如是
至於伯夷嚴延年事。
尤有不當引者。
恭惟 聖上撥亂反正
彝倫復明
武王霍光
所遭
公元1635年
異。
非可擬於今日。
而妄至此
物議之峻斥宜也
然而本心
豈有他哉
不過受 恩感激
唯思盡言
不知裁擇以至此耳。
謂之沽名市直
猶恐非其本情
而況無君不道
人臣極罪
以此而爲其罪案
不以過乎。
古之明王
不以言語罪人
臣伏覩 殿下臨御以來
草野倨傲
悉加寬 宥。
今於鶴年
優示包容
旣下優 批。
又以必無他意爲
狂妄如彼。
而 聖德如此
瞻聆所及
莫不聳服
臣愚人臣之道。
唯當將順至美
使四方後代
咸仰 大聖含弘之量。
出於尋常萬萬可也
若不推究其實情。
論以一切之法。
幺麽一鶴年。
不足惜
而獨不爲 聖世之累乎。
因乞解歸。
其後大臣
有上箚極論鶴年罪當殺。
幷攻先生以爲阿黨
至有黨與日成
主勢日孤之語。
 上批曰。
予不欲以言語間妄殺士。
卿少忿嫉可也
上意於先生言。
有所感悟而然云。
諫院先生啓辭中。
拈出率意二字
以爲非所宜言。
推治
會先生歿而止。
乙亥正月
先生商山入河隈故居
先壟壽洞。
宣城
陶山
還到榮川。
忽得疾。
十三日夕
奄至不淑
一郡人士
皆來赴哭。
合親賻襚以斂之。
遠近聞者無不驚悼嗟惜
相與弔曰。
斯人至於斯。
公元1653年
道何託焉。
是年月日
葬善山府治東朴谷。
會者數百人
後十八年壬辰正月
移葬威縣西於義谷亥坐巳向。
前夫人權氏祔。
先生爲人
謙沖渾涵
不見涯際
雅淳莊和。
不露圭角
忿厲之氣。
不形於色
機智之私。
不萌於心。
平居諄諄謹飭
仁厚之氣藹然達於面目
望之知其爲有道君子也。
至性孝友
文忠
能致其悅。
及喪。
哀毀得疾。
幾殆
葬祭。
一惟遺訓是式。
念二兄早歿。
養其孤女
使有歸。
孤子
有立
愛之逾於己出。
至於庶弟
恩愛靡間。
均析田民。
不以國典限之。
自取荒頓老癈者。
終身窮約而無怨色
處己待人
一以誠實
絶無纖毫虛假意。
宗姻鄕隣
疏戚上下
慶周旋。
咸盡其宜。
自始及終。
無所悔望彼此言。
朋友交。
久而能敬
雖接卑幼
禮虔辭恭。
詬詈之言。
不施下賤
至於稱人之善。
色愉神暢。
若己有之。
雅懷恬澹
世間榮利泊如也。
遭時椓喪
潔身肥遯
及際煕運
一行應擧
嚴校理惺。
爲京試官
先生大名
擢置魁試。
課絶常等
先生慮入
主司採名見錄。
不赴省試
其惡進取而喜斂退如此
前後四典州邑
未滿賦歸
爲政綜理微密
田賦錢穀
至軍簿獄訟
各有條貫
靡有弛而不擧
決折嚴
信在言前。
不待兩造
而覈其情僞
訟者愧悟請止
尤重於敦化樹風
養育人才
未嘗三致意焉。
勵操淸苦
氷檗凜然
內外斬斬
人莫干以私。
中歲
寓尙之柴里。
官罷還。
環堵蕭然
饘粥不繼
先生安貧推分
衎然自樂。
事有纖毫涉矜衒者。
不忍爲。
唯恐人以淸名歸己。
以故世臣
戀君憂國
忠忱炳然
不以位卑身退而少懈
凡有 除命
輒行世臣之義。
不敢山野偃蹇
然亦未嘗久於其職。
晩入憲臺
權貴人欲艾國良
時議靡然
先生直之
辯遏堅懇。
由是竟遭敲撼以歿。
攷其平生
語默出處
合於古醇儒矩度
幅尺甚嚴。
一時淸名之士。
莫得望焉。
爲文章。
不爲空言
唯以典實應用爲主
紆餘委曲
造理精到
李觀海見之。
聳歎以爲不可及
先生家禮未成書。
雖有後賢附註
變禮無所裁訂。
因集古今喪禮說。
以補其未備。
分門立條。
使便檢閱應卒遽。
旣成
更定未果
今有草本
藏於家。
先生之學。
謙恭篤實爲本。
而守之以靖確。
出之以退讓
持之以積久
行之以正平
名已盛矣。
而居之益遜。
已崇矣。
而歉若無有
迨其季年
孚尹旁達
自閟而人知之。
自卑而人尊之。
不論賢愚貴賤長幼遠近
然尊而慕之
一世而望之。
祥鸞鸑鷟然。
君子盛德
克臻是哉。
先生已自趨庭之際。
得聞入道次第
不喜學人名高自標揭。
益務韜晦
然其於操存體驗
自欺謹其獨之功。
日進不已者。
故其孚驗之盛。
至於如此
夫豈偶爾者哉。
文忠公有以陶翁嫡傳
下有以迪來裔無窮
功施社稷
澤被生民
道崇位尊
自謙抑。
先生式纂厥緖。
謙光彌彰。
易謙之九三。
勞謙君子
有終吉。
三陽得正
上下所歸
勞而不伐
有功不德
厚之至也。
語以其功下人者也。
故係之象曰。
勞謙君子
萬民服也。
文忠以之。
謙之初曰。
謙謙君子
用涉大川吉。
謂以柔德謙下
又謙
如是者。
君子也。
故係之象曰。
謙謙君子
卑以自牧
先生以之。
所謂世濟其美
不隕其名者。
先生之謂歟。
前夫人權氏。
忠定公曾孫女。
生一男八女。
男千之。
今爲景陽丞。
女長適監役金時敏
次府使申嵩耇。
進士李尙逸。
次琴處謙
次金宗準。
次縣監鄭道應。
郭文溶。
李在寬。
繼室晉州河氏。
生一男百之。
洗馬公安奇公者。
文忠公嫡孫也。
先生卒之月。
歷訪先公安東府城東第
旣行數日。
某夢至一官府
環立堵墻
讙言
鳳死。
余遂直入見。
一巨鳥僵臥
數丈。
彩羽䙰褷然矣。
覺而諗諸先公
先公不怡久。
是夕。
先生訃至。
先公哭之曰。
仁人逝矣。
異哉。
徵諸小子矣。
至今思之。
宛然昨日焉。
悲夫
旣以語安奇公。
附書狀尾而歸之。
謹狀
松巖先生公行
公諱好文
字章仲
安東權氏。
世居府西坊里
自公七代祖禮判書靷時卜居云。
曾祖修義副尉玠。
進士叔均
安州敎授稑。
敎授坦率執守
苟知其非義
硜硜然不肯爲之。
晨興冠櫛
出坐里街。
里人作事
有善者則喜而奬之。
其有不善
輒峻呵之。
以故人皆畏服
敎授公娶李氏
退溪先生伯兄女也。
敎授公歿。
先誌其墓云。
以嘉壬辰生。
自幼高邁奇氣
七八歲時
屬對
窓明日上
山白雲生之句。
與同儕輩
各言其志尙
皆以早拾靑紫爲期
而公獨曰。
吾之志則異於諸君。
著新錦衣
百尺樓
洞開八窓
凭几而臥。
不使一點塵埃惹得者。
乃吾之志也。
聞者益奇焉。
弱冠
摳衣退溪門下
公才豪氣銳。
汎濫百家
詩文
浩漾贍麗
先生喜其爲人
以詩勖之。
未幾
先生赴朝。
公以未及卒業爲恨。
及先
謝事溪上
公始得朝夕薰炙先生
所以提撕警發者。
前時親切
每稱公有儒者氣象
又曰。
權某有瀟灑山林風云
年十八。
丁敎授公憂。
廬墓三年
不脫絰帶
服旣闋。
母夫人年高
嘗一爲赴擧
擢鄕解第二
因中司馬而歸。
然非其好也。
家之南。
有峯斗起曰松巖
故以自號
而就其巓。
寒棲齋。
作記以見志
年三十三。
丁內艱
歠粥毀甚。
退溪先生貽書戒之。
服旣闋。
公嘆曰。
始吾屈志場屋者。
爲母在故也。
縱得一科
誰爲爲榮。
則安用擧業爲也。
先生聞而喜之曰。
擧業不可強。
則不如早與之判斷
從吾所好爲樂也。
其所好亦多岐路。
不可不審擇加工焉爾
自是結廬靑城山洛江之上。
爲軒俯水。
有終老之志。
嘗與鶴峯金公
肄業山寺
約曰。
兩人今年不第會。
須作靑城主人
是年
鶴峯登第而公不第
至是遂居之。
不負素約云。
精舍旣成
日處其間
宋朝群賢冊子上。
附贊下方
晨興端坐展讀一過
至其閑中今古
醉裏乾坤
未嘗三復致意
鄕校禮輯童子禮編曰。
養以正蒙亨已也。
爲正句讀
間附譯音
學徒使習焉。
乃曰。
禮之大意節文多變
而貴協於人情
近世好禮。
則膠於古而不
於今
因禮家禮儀節等書。
酌古參今
抄成一帙
以授子姪
又遂謂士大夫冠昏喪祭禮行之者固多。
至於讌飮
則不知有獻酢酬之節。
觥籌亂雜無序
飮酒孔嘉之意耶。
乃裒述酒禮
作圖著令。
兼錄古之格言
終之以自警之辭。
又著家箴。
奉祭接隣里御奴婢
皆有節目
使訓習之。
尤喜奬後學
閭里童稚
咸聚而敎之。
多自遠負笈而至者。
公上書府伯。
請以城山廢刹爲書堂。
又作鏡光書堂金溪
撰文風勵之。
公家居。
坐臥定所
飣豆有定品。
寢處一破木牀而已
室人市錦。
止之曰。
寒士之妻衣夫錦安乎。
人饋之物。
却之曰。
先君
山果野蔌
義然後受之。
豈敢壞了家法
家貧甔石屢空
澹然不以爲意
至於接賓友。
毋問貴賤疏戚。
必具酒肴
極歡洽。
良辰佳節
輒邀山翁溪友
劇飮談謔
或陟壇。
或棹煙艇
詩朋適至。
則與之唱酬不輟
暢敍幽悁
然非講睦公會
雖洞社。
未嘗輒造
地主不敢屈而致之。
必造公之廬而訪焉。
府吏嚴。
未嘗以事屬之。
屬歲比鄕選
登薦剡。
或稱學行卓異
或稱廉靜寡欲
始 除集慶殿參奉
不就
又 除內侍敎官
不就
府使權公文海
遺逸薦公于巡使
公元1647年
貽書。
梅聖兪事以絶之。
藥圃鄭相公寄書
請留兼濟
少作閑雲出洞之象。
柏潭具公在銓。
陞敍六品官。
公嘗著閑居錄。
極其優閑之趣。
至是取以示之。
柏潭歎曰。
此友堅確如此
何必強屈也。
西厓文忠公
亦雅諳公意
無意薦引
公蓋數稱公江湖高士云。
不喜臧否人。
惡人以矜氣相加。
常誡子姪曰。
論議處事
切勿勝人之心。
而後伸者。
理之常也。
況所執未必是。
而徒有上人之心。
則是妄人也已
又曰。
諱人之惡。
無損於美己。
譚人之枉。
無益正己
一少生以醜行被誣。
鄕議將糾之。
公徐止之。
誣尋白。
人有誣公於退陶先生者。
公辨不甚力。
亦無一言及於其人也。
先生喪。
同門生自執己見
公斥之。
其人慍。
他日以事構公。
公聞之一笑而已
莊士慕其介。
狹中者懷其弘。
逮其晩歲
就行尊。
沈靜端審
器宇和粹
鶴峯先生
語學者曰。
老先生靜默溫雅氣象
唯此人似之云。
歲丁亥秋
危劇
問者至。
不冠不見
一日
以詩謝門生曰。
我有斯疾命矣夫。
啓手以視知免夫
來往天地丈夫
乃以七月二十四日卒。
享年五十六。
是年十月日。
葬于麻甘山壬坐丙向之原。
進士公墓在後
敎授公墓在旁。
遺命也。
公娶廣
公元1612年
州安氏。
繼室文化柳氏
無嗣
鞠兄子行可子之。
可中進士
 除參奉
生一二男
男曰中正
守正
女適金是杠生員
內外孫男女數十餘人
始公之葬也。
鶴峯先生誌其墓。
未就而亂作。
今有遺稿存焉。
西厓先生過公舊居
想慕公有詩曰。
平論一生事。
堪作百世師云。
萬曆壬子
鄕人權紀等。
立祠靑城山下。
後五十餘年。
參奉之孫命時,以時等。
不佞爲狀。
竊惟天資高曠
恬於名利
退陶先生
誘以鞭約近裏
毋敢泛浮而騖於外。
先生誨人。
用是然。
得其深者數三子爾。
而公與焉。
超然遠引
不就徵召
其視屑屑往來
不啻浼焉。
退陶沒。
其徒多顯。
使公少貶以循之。
援而躋之不難也。
雖以知己柏潭藥圃
推轂公而不得
其所可知已。
厓,鶴二先生
論議少許可其於同門士。
遺逸稱者亦多。
二先生雅敬服公爲最深云。
 ,宣以還
士多隱遁
標致
世亦以此歸之。
然跡其高絶塵
楊契玄林君復者。
蓋鮮覯焉。
無論种放敗闕
亦有紫色䵷聲。
混施於其間者。
噫弊也久矣
若公之德之學。
不以矯激自處
務爲名高
故世所以期公者。
反居其後
公所於人一等
而其有得陶翁門路者。
焉可誣也哉
如干卷。
藏於家。
通訓大夫行司憲府持平,知 製敎黃公行狀
公元1578年
公諱紐。
字會甫
系出長水
始祖瓊。
羅侍中
至十七代孫諱喜。
官至領議政
諡翼成公
論者稱我 朝賢相。
必以翼成爲首
勳業德量
比宋之王文正韓忠獻云。
翼成少尹諱保身
少尹生副正諱從兄
副正生金海府使 贈吏曹判書長源君諱瓘。
爲公高祖
曾祖孝獻
曹參判兼藝文提學
號畜翁
文章名節
稱於世。
祖諱憕。
曹佐郞 贈左承旨
考諱俊元,宜寧縣監 贈戶曹參議
副司直驪興閔師說之女。
萬曆戊寅七月庚申生公
公生雋異
嶷然成人
十歲從愚鄭先生
綱目
日誦千餘言。
因在門下三年矣。
先生除夕
呼韻慰其望雲之思。
應聲對曰。
宿鳥投林日欲昏。
雪晴山郭掩柴門。
靑陽又逐晨鐘至。
旅夢那堪故園
先生稱賞之。
弱冠屢魁發解
華聞遠播
戊申
丁外憂
壬子
司馬
癸丑
增廣第。
選補院。
乙卯
薦授承政院注書。
爲鄭造所仇擠。
後凡再入而旋遞。
例陞之時送西置散
自是屛跡丘園探討墳典
世間名利泊如也。
歲庚申
天將蘇受賁鎭椵島。
光海特命以公爲接伴官。
蓋以蘇有文
公元1621年
名。
故欲極其選。
朝議以公在鄕,防啓。
不果遣。
辛酉。
製述官。
鄭先生被召
先生與公。
皆辭不赴
壬戌。
丁內艱
甲子
服闋
卽今 上更化明年也。
拜禮曹佐郞
不赴
 除典籍
始赴朝。
尋陞正郞禮曹。
乙丑春
授司憲府持平,知製 敎。
尋遞爲司直
授持平。
時新進睦聯署上章
斥勳宰得罪
諫院請焚其章
而公右睦,
故遂有補外之 命。
丙寅春
 除鏡城判官
疾劇不赴
三月某甲
考終京第。
享年四十九。
歸葬尙州中牟盤樹洞酉坐卯向之原。
自號盤澗
遺稿藏於家。
公遠承翼成遺緖
近紹畜翁之餘波。
詩禮浸漬
英華發越
非他人所可及者。
厚重之稟。
學問之功。
德器成就
望之。
知其爲鉅人長者
不屑擧子業
博學古文
六藝之遺。
而參之以左國史漢
故其文章沈渾精奧
自成一家
雜錄所著。
傳記疑謬
諸子得失
義理取舍
剖析幾微之際。
工夫踐履
反驗於日用之間。
立意端的
設喩明切
非世操觚之士所能摸象得到也。
使天假之年
則贊謨帷幄
潤色鴻猷
亦可以無愧前人矣。
惜乎。
以公之才之德。
際遇 明時
而降不永
莫究其所施。
嗚呼悲夫
豐壤趙氏
縣令
諱希轍之女。
一子德柔正郞
繼室
郡守李希閔之女。
士人許禟之女。
無嗣
側室一德念。
正郞娶行大司憲 贈左議政全湜之女。
生三男。
長男霦。
次壖,霆。
女長適洪汝河
次適成錫夏。
次幼。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