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x 页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白鹿洞规释义(并小识)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23H 页
[小识]
   朱夫子白鹿洞学规。实万世问学之准则也。学圣贤者。固当书绅著膺。佩服终身。而顾其语读段落。辞义古约。在初学有未易遽领会而诵习也。间得方正学孝孺氏家范四箴。盖因学规中伦序之目。而缀成辞句。端懿简谅。有足感发人者。岂固以为蒙授之资也欤。余读而喜之。遂以鄙语。补其中之缺一者为五。而又继之以学规五事。统论一道。略仿义例。编成韵语并疏其所出。以授家间儿辈。庶几程子所谓古诗难晓。欲以今人语。别为歌诗。使儿辈朝夕歌之。似当有助者云尔。取朱夫子学规。冠于篇端。名之曰白鹿洞规释义。附以方氏幼仪杂箴二十。勉学诗二十四。
朱子白鹿洞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23L 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字。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入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佗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己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讲明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24H 页
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其有不然而或出于禁防之外。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念之哉。
方氏四箴
子孝宽父心。斯言诚为确。不患父不慈。子贤亲自乐。父母天地心。小大无厚薄。大舜日夔夔。瞽叟亦允若。(右父子)
夫以义为良。妇以顺为令。和乐祯祥来。乖戾灾祸应。举案必齐眉。如宾互相敬。牝鸡一晨鸣。三纲何由正。(右夫妇)
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周公赋常棣。田氏感紫荆。连枝复同气。妇言慎勿听。(右兄弟)
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所交在贤德。岂论富与贫。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雠人。(右朋友)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大哉元圣训。万世人所宗。二者法尧舜。尧舜道之衷。嗟嗟邹孟氏。继圣牖群蒙。(右君臣补)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24L 页
右五教之目。(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大舜察人伦。命契敷五教。有君师上下。设庠序学校。本心而因性。鸢飞而鱼跃。振德之谓教。效法之为学。学而觉乎己。问而求诸人。思以通其微。辨以存其真。是以明乎善。然后诚诸身。是为学之序。曰既知且仁。
  右为学之序。(子思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不学。学之不能不措也。有不问。问之不审不措也。有不思。思之不得不措也。有不辨。辨之不明不措也。有不行。行之不笃不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学不博则陋。问不审则荒。思不慎则罔。辨不明则伥。四者苟自尽。天理烂昭章。主一且真积。愚明柔必强。
  右穷理之事。(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张子曰。学者须是穷理为先。如此方为学。程子曰。所务于穷理者。非道尽穷天下万物之理。又不道是穷得一理便到。只是要积累多后。自然见去穷理则尽性。尽性则知天命矣。朱子曰。为学之序。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莫先于读书。读书之法。在循序而致精。致精之本。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
学者学为人。人道行为大。能言不能行。昔人比优俳。存诚慎其独。齐戒思敬时。人一己百之。是之谓知耻。
  右笃行之事。(孔子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长幼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25H 页
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朱子曰。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也。笃行。所以固执而为仁也。人一己百。必要其成。此勇者之事也。又曰。三知。知也。三行。仁也。三近。勇之次也。)
凡言必忠信。凡行必笃敬。立见参于前。在舆倚于衡。果能慎厥修。蛮貊必可行。圣言寔师临。绅书思服膺。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欲长恶之源。忿行祸所集。迁善如风速。改过如雷猛。善迁德日起。过改慝日亡。先难与不设。害远而利兴。昭昭大易训。君子随天行。
  右修身之要。(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易山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风雷益。君子以。迁善改过。)
正义不谋利。明道不计功。问谁发此义。董生绍孔统。孔子固罕言。孟氏忧思深。得天下不为。千圣同此心。
  右处事之要。(董仲舒为江都相。易王尝问之曰。越王句贱。与大夫泄庸种蠡。伐吴灭之。寡人以为越有三仁。何如。仲舒对曰。昔鲁君问伐齐于柳下惠。惠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犹且羞之。况设诈以行之乎。夫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霸。为其先诈力而后仁义也。繇此言之。则越未尝有三仁也。王曰善。)
不欲勿施人。不得反诸己。求仁莫近焉。正己无馀事。尽己又尽物。齐治复何有。端赐一言请。外此将无求。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25L 页
右接物之要。(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家无怨。在邦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正己而天下归之。)
五品本天叙。(凡此盖本经传。以释规义。而要为训蒙而作。故并表其所出。而略伸其归趣。俾蒙学。便于考阅。且欲仍以识其大者而早从事焉尔。)
 
(舜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皋陶赞于帝曰。天序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朱子曰。品者。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者之名位等级也。教者。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五者当然之理而为教者也。叙者。天所第也。典者。人之常性也。今按。五品即五教。五教即五典。盖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本乎元亨利贞之天德。而行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伦之中。为礼乐刑政文质三统之本者也。董子所谓道之大原出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者是也。故曰。三纲五常。礼之大体。天地之常经。百王之所因也。谓之宽者。优游浸渍。诱掖激励。使天性呈露而不能已。此教者之事也。谓之惇者。道德齐礼。政节刑赏。一使人极有所赖而立焉。此王者之道也。其所谓敬者。则又圣人畏天修道。兢兢业业之心。所以存心养性。敷教敕典者也。)
寔民之纲纪。
 
(白虎通。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六纪。诸父敬。兄弟亲。师长尊。族人序。诸舅义。朋友旧。诸父兄弟。父子之纪也。以有恩也。师长族人。君臣之纪也。以成己也。诸舅朋友。夫妇之纪也。以辅仁也。六纪。所以纪三纲也。)
皇王及帝伯。
 
(志道合无为曰皇。德象天地曰帝。仁义归往曰王。智力持世曰伯。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夏禹,殷汤,周文武。五伯。夏昆吾,商大彭,豕韦,周,齐桓,晋文也。或曰三皇。天皇,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26H 页
地皇,人皇。五帝,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五伯齐桓,晋文,楚庄,吴夫差,越句贱。)
命讨其在兹。
 
(书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五服。五等之服。自九章以至一章。龙取其变也。山取其镇也。华虫取其文也。火取其明也。宗彝取其孝义也。藻取其洁也。粉米取。其养也黼取其断也。黻取其辨也。衮冕九章。三公之服也。鷩冕七章。侯伯之服也。毳冕五章。子男之服也。缁冕三章。孤之服也。玄冕一章。卿大夫之服也。士皮弁无章数也。或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五刑。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或曰。五刑。大辟宫刖劓墨也。)
建此为六典
 
(周礼。太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二曰教典。三曰礼典。四曰政典。五曰刑典。六曰事典。周官。天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地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春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夏官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秋官司寇。掌邦刑。诘奸慝。刑暴乱。冬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秩此为五礼。
 
(书曰。天秩有礼。自我五礼。五庸哉。周礼。大宗伯掌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凶礼哀邦国之忧。军礼同邦国。宾礼亲邦国。嘉礼视万民。其别如左。吉礼之别。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以副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礿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凶礼之别。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灭。以禬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宾礼之别。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骋曰问。殷覜曰视。军礼之别。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嘉礼之别。以饮食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26L 页
之礼。亲宗族兄弟。以昏礼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宴之礼。亲四方宾客。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又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
行此在三德。
 
(中庸曰。天地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父子也君臣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程子曰。一者诚也。所谓一者。只是诚实此三者。◇今按达道有五。而皆须知仁勇以行之。所谓行之者一也。)
叙此惟九类。
 
(书曰。天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一曰五行。二曰敬用五事。三曰农用八政。四曰协用五纪。五曰建用皇极。六曰乂用三德。七曰明用稽疑。八曰念用庶徵。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今按。洪范者。心法也。彝伦,五伦也。九畴。所以叙彝伦也。言用不言用者。又所以用夫九畴之大法也。不言用者。所以见天道之自然。其言用则所以言人事之有为也。本天因地。而二气之流行无不顺矣。修己以敬。而一身之云为无不正矣。临民以仁而道化行焉。奉天以顺而民纪理焉。体道惟庸。而杓准立乎中矣。御世惟权。而威福运于上矣。辨惑以智。而是非之相形者定矣。修慝以诚。而得失之相感者彰矣。钦崇明命。祗慎天宪。而吉善所积。凶祸所究。有以不僭矣。则信乎天子行大法叙常伦。为天下父母矣。)
圣狂自此分。治乱从此起。学以学为此。小大纲条揭。
 
(小学之纲有三。曰立教明伦敬身也。立教之目。则胎育保傅之教也。小大终始之教也。三物四术之教也。师弟授受之教也。明伦之目。则父子之亲也。君臣之义也。夫妇之别也。长幼之序也。朋友之信也。敬身之目。则心术之要也。威仪之则也。衣服之制也。饮食之节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新民止于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27H 页
至善。此三纲领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条目也。)
穷理与修身。处事与接物。言要底可行。稽古如符节。
 
(学规五教之目。为学之序各五。穷理之事有四。修身之要有六。处事之要有二。接物之要有二。皆孔子,曾,思,孟,董之说。而周文,武,禹,汤,尧,舜之意也。)
修为之谓教。
 
(中庸曰。修道之谓教。◇今按。道者。天下之达道也。修者。戒慎恐惧。存诸己达诸人。足以为法于天下也。)
感通之谓格。
 
(大学曰。致知在格物。○今按。物者。明德新民之事也。格者。学问思辨诚敬力积物理之感通于心也。)
若大舜好问。
 
(孔子曰。舜其大智也。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又曰。大舜。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
而仲尼好学。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未有如丘之好学也。又曰。予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
思兼三施四。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而待旦。朱子曰。此群圣忧勤惕厉之意。天理之所以当存。而人心之所以不死也。)
辨危微欲理。
 
(舜命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礼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27L 页
也。物极知至。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胡明仲曰。天理人欲。同行而异情。朱子曰。天理人欲之分。只争些子。故周先生只管说几字。然辨之又不可不豫。故横渠每说豫字。○今按。人心也者。声色臭味之心也。道心也者。仁孝忠敬之心也。危者。言其易私也。微者。言其难见也。精之一之者。圣人所以尊天理遏人欲。定其危明其微。而使之出乎大中至正之道者也。二者皆原乎性命。发乎形气。而谓之人谓之道者。又孟子所谓言命不言性。言性不言命之义也。)
忠恕以一贯。
 
(孔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程子曰。惟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今按。忠恕者。圣人合内外之道。忠者其诚。而恕者其仁。所谓一也。贯之者。所以应万事也。在学者则为尽己推己之目。而所以反求诸身者也。)
敬义为夹持。
 
(丹书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孔子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程子曰。敬义夹指。直上达天德自此。○今按。敬义二言。实圣贤畏天修道之大端。而惟朱张二子之训。独发心法之精微。朱子曰。敬字之义。惟畏字近之。张敬夫曰。义也者。无所为而为之者也。)
至哉朱夫子。提示垂遗轨。有为亦若是贤圣弗予欺。
 
(颜子曰。舜何人哉。予何人哉。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
  右统论学规。
附方氏幼仪杂箴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28H 页
道之于事。无乎不在。古之人。自少至长。于其所在。皆致谨焉而不敢忽。故行跪拜揖饮食言动。有其则。喜怒好恶忧乐取予。有其度。或铭于盘盂。或书于绅笏。所以养其心志。约其形体者。至详密矣。其进于道也。岂不易哉。后世教无其法。学失其本。学者汩于名势之慕。利禄之诱。内无所养。外无所约。而人之成德者难矣。余病乎此也盖久。欲自其近而易行者。为学而未能。因列所当勉之目。为箴揭于左右。以攻己阙。由乎近而至乎远。盖始诸此。非谓足以尽乎自修之事也。
维坐容背欲直。貌端庄手拱臆。仰为骄俯为戚。毋箕以居敧以侧。坚静若山乃恒德。(右坐)
立之比也如植。手之恭也如翼。其中也敬而外也直。不为物迁。进退可式。将有立乎圣贤之域。(右立)
步履欲重。容止欲叙。周旋迟速。与仁义俱行。不畔乎仁义。是为坦途。(右行)
形倦于昼。夜以息之。宁心定气。勿妄有思。偃勿如伏。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28L 页
仰勿如尸。安养厥德。万化之基。(右寝)
张拱而前。肃以叙敬。上手宜徐。视瞻必定。勿游以敖。勿佻以轻。远耻辱于人。动必以正。(右揖)
古拜有九。今存其一。数之多寡。尊卑以秩。宜多而寡。倨以取祸。宜寡而多。为谄为阿以礼制事。不爽其宜。(右拜)
珍腴之惭。不若藜藿之甘。万钟之尸居。不若釜庾之有为。苟无待于富贵。夫孰得以贫贱之噫。(右食)
酒之为患。俾谨者荒。俾庄者狂。俾贵者贱而存者亡。有家有国。尚慎其防。(右饮)
发于口。为臧为否。加乎人。为喜为嗔。用乎世。为成为败。传乎书。为贤为愚。呜乎。其发也可不慎乎。(右言)
吾形也人。吾性也天。不天之柢而人之随。徇人而忘反。不其天而沦于禽兽也几希。(右动)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29H 页
中之喜笑。勿启齿见其异。勿侮以戏。内既病乎德。外为祸阶。抵掌绝缨。匪优则俳。(右笑)
得乎道而喜。其喜曷已。得乎欲而喜。悲可立俟。惟道之务。惟欲之去。颜孟之乐。反身则至。(右喜)
世人于怒。伤暴与遽。切齿攘袂。不审厥虑。圣贤不然。以道为度。揆道酬物。己则无与。暴遽是惩。圣贤是师。颜之好学。自此而推。(右怒)
惰学与德。汝日惕惕。忧为有益。名位不光。惟日忧伤。汝志则荒。弃其所当忧。而忧其不必忧。世之人皆然。汝孰忧哉。勉于自修。(右忧)
物有可好。汝勿好之。德有可好。汝则效之。贱物而贵德。孰谓道远。将允蹈之。(右好)
见人不善。莫不知恶。己有不善。安之不顾。人之恶恶。心与汝同。汝恶不改。人宁汝容。恶己所可恶。德乃日新。己无不善。斯能恶人。(右恶)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29L 页
非吾义。锱铢勿视。义之得。千驷无愧。物有多寡。义无不存。畏非义如毒螫。养气之门。(右取)
有以处己。有以处人。彼受为义。吾施为仁。义之不图。陷人为利。私惠虽劳。非仁者事。当其可与。万金与之。义所不宜。毫发拒之。(右与)
诵其言思其义。存诸心见乎事。以敬蓄德。以静养志。日化岁加。山立川驶。圣道卓然。焉敢不至。(右诵)
德有馀者。其艺必精。艺本于德。无为而名。惟艺之务。德则不至。苟极其精。世不之贵。汝书不美。自视不善。德不若人。乃不知勉。先乎其大。后乎其细。大或可传。人不汝弃。(右书)
拜箴(拜本有箴。而太简有朱备。今略述九拜之义。俾蒙学识其名耳。)
古拜有九。义各有伦。稽首留颡。事君享神。顿首叩地。敬长尊亲。空首拜手。为君为臣。振董之容。举首相楯。吉拜后稽。颓乎其顺。凶拜先稽。其容有恳。奇拜之义。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30H 页
曰倚曰单。亦有褒拜。曰报以献。肃拜俯首。介者妇人。是谓九拜。惟礼是遵。至于后世。寡多斯论。寡多之数。视卑视尊。法古循今。敬恭为本。恭惟近礼。耻辱斯远。
勉学诗
  按此勉学诗二十四首。见于方氏集中。观其言近意切。蔼然有风雅之趣。足为训蒙之具。今以附于此。篇中语意有未足者。辄就其中修润之。盖只取其美言大旨。以便于蒙学而已。固非方氏之本文也。观者详之。
  其一
琢玉成圭璋。斲木成栋梁。翼翼廊庙峻。煌煌朝仪尊。人心最灵智。学以为圣贤。圣门本弘大。梯磴多接引。曾高愚鲁资。直解配颜闵。流年急如箭。发白难再鬒。少壮不劳力。老大成蠢蠢。
  其二
树木生有枝。子弟教及时。七年异男女。八年分尊卑。二五学书计。逢人多礼仪。三五学射御。四五加冠緌。今来谩不省。古道当如玆。欲作高高台。为尔宽作基。欲求深深井。为尔远为期。不闻邹孟学。还自俎豆嬉。人材日衰少。善保膝下儿。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30L 页
其三
儿童聚嬉戏。不离父母傍。父母顾眄之。百忧为尔忘。惟此慈爱心。比同春日光。阳和透地脉。草木俱芬芳。儿身已长大。能不念往常。愉色与婉容。倾心奉高堂。嗟哉力何短。父母思甚长。
  其四
上堂拜父母。甘旨手自供。入庙罗豆笾。祀我祖与宗。死者魂魄安。生者恩义隆。一门无二志。警欬生春风。岂非薰闾里。上闻天九重。祥云及膏雨。滋我庭下松。孰云唐虞远。不得身遭逢。由来豪杰士。世世皆时雍。
  
其五
霭霭桑梓树。迟迟杖履音。未瞻父母颜。已起恭敬心。树木手所植。杖履身所任。此物犹足重。况彼钟爱深。父爱我亦爱。不间兽与禽。六亲同骨肉。何以能相侵。
  其六
莫驱屋上乌。乌有反哺诚。莫烹池中雁。雁行如弟兄。流观飞走伦。转见天地情。人生处骨肉。胡不心自平。田家一聚散。草木有枯荣。我愿三春日。垂光照紫荆。同根而并蒂。蔼蔼共生成。
  其七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31H 页
贤妻少夫祸。子孝宽父心。不知何人语。相传犹至今。室家两相好。如鼓瑟与琴。二亲岂不欢。花木罗春阴。虽云一尊酒。共酌还共斟。物情动相失。安用储千金。家睽在妇德。彖系有遗音。
  其八
内则记孝养。檀弓著哀思。寥寥三代音。于此犹见之。我欲绘作图。岂乏丹青师。丹青状形体。性情那可为。冬夏适温凊。芳鲜在盘匜。二亲未饮食。知子渴与饥。奈何报本心。限以百岁期。飞鸟失其巢。尚此鸣声悲。创钜痛亦深。衰麻交涕洟。圣王为制礼。进退随天时。千人万人心。一人心可知。
  其九
谯人夏侯氏。有女志独高。夫家尽荡灭。节义终持操。荣华昔共享。祸患今同遭。妾身偶生存。志已埋黄蒿。亲戚勿讶我。人类异羽毛。引刀断耳鼻。见义不见刀。至厚莫如地。桑田变波涛。真金不畏火。见此女儿曹。
  其十
结交须结心。取士须取德。古交金百鍊。古士麟五色。如何当世人。作事多倾侧。甘言转相媚。内险不可测。青春好禾稼。生此螟与螣。堂堂美少年。化为狐与蜮。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31L 页
其十一
人心天机在。利欲日夜昏。好苗莫助长。恶木先除根。斧斤一时缓。恶木何由断。莫畏根条深。所忧筋力短。
  其十二
吉人语何少。凶人语何多。多言亦反覆。简默终无佗。可磨白圭玷。言玷不可磨。有口号谈天。有辩誇悬河。心源一以放。触物生偏颇。悠悠百年内。荣辱当如何。
  其十三
驱车入东洛。策马上西京。所遇何表表。莫非公与卿。旗麾出广路。百步辟人行。前驱与后拥。不绝如雷轰。人生处困阨。孰不思宠荣。此途良足乐。此任苦不轻。丈夫誓许国。身作万里城。永怀鼎足戒。无使公餗倾。
  其十四
五行各异气。万物无全材。声当配匏竹。味即调盐梅。何器不遗用。有根当复培。山中多松柏。城中多第宅。孟尝千金裘。一狐难取白。
  其十五
田单拜齐将。即墨乘孤危。群心效死斗。燕士不敢支。一朝宠禄成。惜身思自持。小敌竟不下。大冠空若箕。功名每如此。树立终陵夷。国家备忧危。宠尔将何为。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32H 页
动怀首鼠计。退与灾祸期。向非鲁连子。身死节亦亏。
  其十六
鸾凤寡俦匹。玉树小枝柯。贵人在高位。骨肉苦无多。轻车驾驷马。妙舞随清歌。独乐不如众。中心欲如何。东家借一轴。西家求一梭。织成十丈幕。周我堂之阿。至亲隔咫尺。举首如山河。
  其十七
人生四海内。同作兄弟看。一夫向隅立。满坐为无欢。岂我无衣裳。念尔饥且寒。岂我无粱肉。为尔不能餐。群生本一原。有此恻隐端。胡为自汩没。功利日相残。比如同母儿。给之豆与箪。夺彼以与此。终非心所安。
  其十八
饮马长城窟。窟中水无多。秋风动百草。辽海生层波。长城备外侮。室内起干戈。非关绝地脉。乃是伤人和。不见丰水上。灵台郁嵯峨。前有大雅诗。后有秦民歌。锸涂得苦水。流毒如江河。
  其十九
黄河西北来。云自昆崙丘。经行非一山。回薄半九州。上有不测源。下有无尽流。万化同此机。不知几春秋。分明天地心。不为浅狭谋。痴人用小计。颠倒若无求。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32L 页
安得申韩氏。化为古伊周
  其二十
布帛文被体。粟菽味充饥。常人未识察。往往争好奇。枵然剖大瓢。廓落无当事。大钧播万类。巨细各有宜。得宜易长养。失叙徒施为。哀哉杨朱泪。滴向路岐。正途甚坦荡。舍此将安之。
  其二十一
蜘蛛解布网。蛣蜣解转丸。万物各有役。夫人得晏然。周公贵为相。仰思夜不眠。仲尼大圣人。易书三绝编。孰谓我有耳。不闻古所传。一闻敢自堕。勇志如奔泉。
  
其二十二
好龙非真龙。藻绘等儿戏。愧彼蠹书虫。蚀字终无知。六经岂虚文。中有无尽意。一从河出图。光景不可閟。皎皎如日星。悠悠在天地。青编积几阁。翻阅何容易。曾参悟一唯。圣人非博识。
  其二十三
四牡正騑騑。君行莫悤悤。君心虽欲速。道路好乃通。东行窥大壑。西去越空同。不忧岁月晚。但忧筋力穷。三年刻片楮。九年成一弓。制作虽云难。为艺则己工。小事可喻大。愿言置胸中。
  
白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第 533H 页
其二十四
离离园中树。花开动无数。或红如丹朱。或白如莹素。今日正自佳。明晨不如故。易成还易衰。浮华眼前度。物情何参差。天地均雨露。南山有松柏。寿并金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