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野堂遗稿卷之二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x 页
野堂遗稿卷之二
 附录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27H 页
年纪略
万历丙辰十二月十九日丑时。公生。
辛酉。公始受学于李襄阳云栽。
乙丑。公遍诵经传诸子之业。与唐人崇悦相善。
丁卯八月。丁赞成公忧。
壬申。公寓居枳城(海美古号)乌洞。
丙子清乱。公与湖西士民。避乱于海岛。
丁丑。 孝宗沈行时。公赴京饯别于慕华馆。和诸臣联句。(诗载本集。)
辛巳三月。延阳李时白,绫城具仁垕,平川申景禛,绫川具仁塈,完丰李曙迭相启请 仁祖。劝武 除从仕郎,司仆寺内乘。以代加升通德郎。四月。为修义副尉。九月。例升为御侮将军。
甲申。登武科庭试。仍赴关西防。
乙酉三月。(麟坪大君奉使 命赴北。请带文武备具者一员。绫川具仁塈以公应之。公几日随行。以母病辞。)四月。拜备边郎。兼宣 传官。旋移副司果。六月。丁南夫人忧。
丁亥阕服。拜都总府都事。升通训。拜德山县监,洪州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27L 页
镇管。
戊子。入拜都总府经历。
己丑。 仁祖升遐。 孝宗嗣服。 除龙骧卫副司果。
庚寅。拜训鍊院副正。八月。升训鍊院正。兼司仆寺内乘。
辛卯二月。升通政。拜满浦佥使。
壬辰三月。移拜宣川府使。
癸巳六月。升拜黄海道兵马节度使。十二月。移水原府使。
甲午十二月。 除承政院同副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上疏辞。不 允。再以病辞。 命调理察职。疏藏本集。)
乙未正月。升左副承旨。(上疏辞递。疏载本集。)三月。拜行首宣 传官。仍补京畿水军节度使。四月。移拜忠清道兵马节度使。(启请筑安兴山城。)十一月。升嘉善。拜三道水军统制使,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
丙申十二月。拜训鍊中军。旋升御营大将。例兼捕盗大将。又拜同知中枢府事。
丁酉。(上疏辞将任。温 批不 允。疏载本集。)拜工曹参判。兼备局堂上。(入侍引见。启曰。臣立朝十年。骤跻亚卿。过蒙 洪造。不知死所。请递本职。俾得专意御营事。不胜幸甚。冒万死仰吁。益切惶恐。 上曰。予之待卿久矣。自古用人之道。必有非常之典。君臣贵相知心。何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28H 页
用屑屑辞职为耶。特被知遇之隆。以树不世之勋。古来何限。卿其勉之。)二月。又兼训鍊院都正。仍带将任。
戊戌十一月。递拜刑曹参判。仍带将任。
己亥春。递拜工曹参判。闰三月。转拜兵曹参判。(上疏辞。不允。再疏辞。不允。疏辞并逸。)四月。拜汉城府右尹。五月。 孝宗升遐。 显宗嗣服。七月。兼拜训鍊院都正。十二月。升汉城府左尹。(上疏辞。 批答逸。疏载本集。)仍带将任。
庚子七月。还拜汉城府右尹。八月。又升汉城府左尹。十二月。移拜刑曹参判。(上疏辞。不 允。再疏递。疏并载本集。)仍带将任。
辛丑四月。拜都总府副总管。七月。拜汉城府左尹。仍带将任。
壬寅。拜兵曹参判。(以病上疏辞。不 允。仍有使之调理察职。遣内医看病之 命。十一月。上疏陈病。蒙 允。两疏并载本集。)亲临试射时。连中三骑。升嘉义。十二月。拜同知中枢府事。兼训鍊院都正。仍带将任。
癸卯二月。拜汉城府右尹。又拜兵曹参判。(上疏以病辞递。遣内医郑后启看病。疏载本集。)十二月。还拜兵曹参判。仍带将任。
甲辰正月。(再度呈辞。 命勿辞从速察职。)七月。拜同知中枢府事。(上疏辞。并陈所怀。温 批不 允。疏载本集。)仍带将任。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28L 页
乙巳正月。递付副护军。八月。以御营大将扈 驾温泉劳。 特升资宪。(四疏辞。不 允。)仍兼同知中枢府事。(十月。以掌令崔文湜事。上自列疏。仍辞职名。不 允。五疏并载本集。)仍带将任。
丙午正月。升正宪。拜工曹判书。仍带将任。
丁未二月。递拜同知中枢府事。仍带将任。
戊申五月。授训鍊院知事。十一月。拜工曹判书。仍带御营训局两将任。
己酉。递训鍊院知事。升大护军。三月。以事罢。即还拜御营大将。(扈 驾温泉。以炮声惊 驾。台论峻发。 命罢。以白衣从事。未 回銮。还授。)六月。兼训鍊院知事。(上疏辞。不 允。疏载本集。)
庚戌四月。拜刑曹判书。八月。移工曹判书。仍带两局将任。
辛亥九月。递工曹判书。付副司直。仍带将任。
壬子正月。递训鍊院知事。拜汉城府判尹。十二月。递汉城府判尹。还拜训鍊院知事。兼御营大将。
甲寅二月。拜知中枢府事。(仁宣王后升遐。参 大王大妃服制会议宾厅。)八月。 显宗升遐。 肃宗嗣服。仍带将任。
乙卯夏。(以病屡度呈辞力免。 上不 许曰。国家所恃者。惟卿一人。何可许免哉。朝夕遣内医看病。)仍带将任。
丙辰。升崇政。拜判义禁府事。(上疏辞。不 允。疏载本集。○夏。有妖僧之狱。秋。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29H 页
建白筑天磨山城。)仍升崇禄。(以 永禧殿监董劳。)仍带将任。
己未春。(有李有浈江都凶书之变。)仍带将任。
庚申四月。(有逆坚之狱。公枉罹焉。)九月五日。受后 命。(事载庚巳录及庚申颠末大略。)藁葬西部广津。
肃宗己巳四月。 特下复官之 命。(遣礼官致祭。祭文载附录。)十一月。 赠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遣承旨 亲制文致祭。祭文载附录。)
辛未四月。返葬于忠清道镇岑县柏木里子坐原。
甲戌。复 命追夺。(事载庚巳录及庚申颠末大略。)
壬辰五月。复 下复官之 命。(遣礼官 亲制文致祭。祭文逸。)
正宗丙辰九月。 赠谥。谥望贞武,(清白自守曰贞。刚强直理曰武。)武悯,(刚强直理曰武。使民悲伤曰悯。)庄灵。(武而不遂曰庄。死见神能曰灵。)副望下 批。(议谥。应教李明渊。延谥礼官。礼曹正郎李在玑。)
行状[柳得章]
我祖考野堂府君姓柳氏。讳赫然。字晦尔。野堂别号也。文化之柳。东方望族也。始祖讳车达。佐丽朝。统合三韩。录翊赞功臣。拜为大丞。赐名以后六世。以大将军相承。至讳彦琛。食邑于庆尚之晋州。仍为晋州之柳。是后四世连以名公贤宰相继。有讳玽。在胜朝恭悯时。大提学。入 我朝。仍前职不仕。谏官劾罢。是生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29L 页
讳谦。文科直提学。是生讳悦。北部令。是生讳子文。文科翰林铨郎。修高丽史。是生讳汉平。生员。 赠左参赞。是生讳辰仝。副提学,工曹判书。为世名卿。号竹堂。寔府君高祖。判书公生子讳溶。中司马两试壮元。应武至府使。讨海西贼林巨正有功。吾柳武业。自此肇矣。是生晋山府院君讳珩。号石潭。当壬辰倭乱。涅背尽忠报国四字。终立大功。事载海东名臣录。是生晋阳君讳孝杰。讨破逆贼李适于鞍岘。策振武勋。娶宜春府院君宜宁南公以兴之女。以 仁祖丙辰十二月十九日。生府君。府君生而容貌端雅。姿禀颖悟。骁勇绝伦。自孩提时。游戏异于人。年十岁。四书三经百家语。无不读诵。至于功令诗俪赋策暨笔法。俨成老儒。一代名流来见者。啧啧称之曰。继振竹堂馀业者。此儿也。晋阳公居家。常训戒曰。吾子孙勿复修武。丁卯疾革。顾谓府君曰。我祖竹堂公以文学才德。著于当世。先考晋山公以忠节勋劳。垂名竹帛。吾每恐或忝。今吾有三子。而汝最良。足继家声。死无恨矣。及遭天崩。哀毁持制。一如成人。观吊者莫不啧啧。及服阕。曰人生于世。事君不以忠。事亲不以孝。无以立名于后世。以忠孝为己事。不倦于学业。以博古通今自期。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0H 页
每读岳武穆传。辄掩卷流涕。府君之平生大节。自儿时已然。母夫人尝搆疠沈淹。府君刲股出血以救之。痛早孤。事兄府使公。如严父然。府君弱冠。寓居于海美乌洞里。读书之暇。时或驰马试剑。宗族长老责之曰。汝年二十。而有士流之望。且优文笔。何必留心于杂务乎。府君笑而对曰。大丈夫生世。事非不义恶行。无不习知。然后可谓通人。而亦判大事。何谓杂务乎。盖其意不专在于文墨之儒而已。当丙子之乱。府君年二十一。与湖西士民避于海岛。每念南汉 行在之孤危。忘其寝食而昼夜流涕。一日 仁祖出城之报至。上下男女。莫不纷挐下陆。而独府君北望四拜。失声痛哭。衣襟尽湿。时人为之天赋之忠。及闻 世子大君质往沈馆。曰吾虽不许身 国家。世臣家子。岂可安坐。并日上京。 行次已发。到慕华馆。府君往路边泣观。时大臣百僚。各以诗联句献别。府君立次其韵曰。西郊细雨君臣泪。北阙凝云父子情。满座莫不称赏。道路行人闻其诗意者。亦皆放声而哭。连中大小科解。皆不利于南宫。未几。备局启 上曰。日者东宫发行之时。臣僚各以诗饯行。有一士柳某者。走次其韵。非但逼写当日之景像。其文力气像超等类。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0L 页
必成大用。请劝以武。 上即引见。仍除司仆内乘。府君牢守家训。固辞不出。群臣再启。府君不得已应 命。甲申。中武科。延阳李公时白见而爱重曰。他日 国家倚仗者。必此人也。府君亦持身清俭。不求权贵。而名誉藉于中外。铨家不以宦途履历序升。直欲以阃任超授。 孝庙教以躐等用人。有妨于人才成就之道。事遂已。乙酉。拜备边郎兼宣 传官。遭先夫人忧。持制一遵礼法。居庐哀毁。几不胜丧。丁亥终制。拜都总府都事。 除德山县监。周年弃归。而人民爱其清德。竖碑颂之。戊子。历总府经历,训院副正。兼司仆内乘。己丑。 上命举将材堪为元帅者。庙堂荐文臣七人,武臣十人。府君居武第二。辛卯。以训鍊正。拜满浦佥使。壬辰。迁宣川府使。及还。州民立两碑而去思之。癸巳。升黄海节度使。重伤水土。几至于危。 上下教于郑公太和曰。柳某乃前日恩待之臣。本以禀气虚弱之人。近者病势危笃云。待此臣之道。不可无轸念。即移水原府使。未一年。 特除同副承旨。府君累疏辞。而 上温批不许曰。君臣之间。当以诚信相辅。尔勿固辞。随事尽力。府君承 命。在院四朔。迁至左副承旨。书兴化门,京兆府两额板。寻又迁京畿水使,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1H 页
忠清兵使。自少习知安兴海镇地形。及为兵阃。启闻便宜。亲执土石。筑防城池。设海边大镇。仍自画雉堞形容及海山相阻之状。献于 上。上称叹府君之才局。仍优赏典。乙未。拜统制使。前后莅官。无他装。惟弓剑一鞭而已。到营后。抚爱军卒。海民赖而安堵。至今颂公之恩。府君又伤水土。而每虑 上之过念。不敢称病。丙申。 上俯询府君之才于具绫川仁塈。即拜训鍊中军。仍升御营大将。在道又拜工曹参判。兼捕盗大将。府君上疏乞免。 上下教曰。某之还朝。我民苏如旱雨。固如倚城。且欲与之共图我家大事。何其烦诉耶。仍 赐温批不许。府君感激至 恩。流涕未敢辞。 眷注日隆。筹堂之策。专任于府君。时训将即李公浣也。 上自经丙子之后。必欲洒耻。府君虽有一洗之心。而以力不及。不能发论。时 上有陵行。李公顾谓府君曰。来夜 驾还后。吾两人必为引见。君亦知之否。府君曰。已知之矣。李公曰。必有分付之事。君亦牢拒可也。果夜罢阵后。 召李公与府君。府君承 命诣阙。 上辟左右。只有一宦臣而已。 上下教曰。今日去君臣之分。欲与卿二人。合席饮酒。卿等勿嫌犯分。入坐也。两公固辞不入。 上自出阶下。携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1L 页
两公之手而入。酒酣至夜深。 上亲劝烟茶。询复雠之议。李公下阶阳惊曰。 殿下何不量己之力而欲为妄举耶。 殿下神武勇略。不能当汗。臣等十倍。亦不窥域于龙马两将。若提兵渡江。则是馁虎投肉。虽欲生还。何可得乎。 上又顾谓府君曰。御将之意如何。府君起拜而对曰。臣受 恩罔极。汤火固所不辞。而兵法知彼知己。虑胜而进。今彼敌无衅隙之可乘。且中州少豪杰之奋起。岂可曰必济。且臣等名虽为将。不过二匹夫耳。 殿下率二匹夫。暂驰于辽蓟之野。独不为千古笑乎。浣之言是也。 上怒拂袖入。居数日。复 宣夜召慰 谕曰。顷夜予过矣。勿记念。更思好策。李公一如前对。府君则曰。 殿下若审决虑胜。则臣虽裹革异域。靡粉图报矣。府君一日忽招捕厅军卒分付曰。自今一望之内。必有白马驾轿者。率女婢二人。各着玉色紫芝衣。立于前后。担轿两汉。亦着白战笠。自铜江直入南门者。勿为失捕。而如或过期。又或漏泄。当按军法。军卒承命。逐日诇捕。终无踪迹。日期迫。流涕遑遑。自分必死。果于当限之夕。有白马驾轿者入来。军卒疑其士夫家内行。趑趄至钟楼下。冒死披帐。则有着骢战笠。衣蓝大缎军服。手持长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2H 页
剑者一人坐。盖此贼以倭徒。欲探我国山川人物者也。及捉入。府君不问罪状。即送郊外而坑之。后数月。具相仁厚见本厅军卒问曰。汝之将帅。近间有何神异之事乎。军卒以此对。具公叹服不已。连除汉城右尹,刑兵曹参判。凡为本兵佐贰者。前后四。丁酉。胡使来。求鸟铳。朝廷计无所出。欲遂其请。府君不胜愤惋曰。今不出一谋而惟令是从。则非但日后之弊无穷。是教贼偷国。宁不寒心。即令都监新造鸟铳五十柄以应之。胡使至义州。欲试之。放炮者皆自贯其胸而毙。自是之后。不复有徵索。满朝皆服府君之才。而不测其制。戊戌。拜工曹参判。己亥。 孝庙宾天。府君与李公浣在两局之任。不分昼夜。居于苫上。呼天痛哭。水浆不入口。同心护国。及 显庙即位。别处私庐。哀毁过度。无异亲丧。未及因山。损伤真元。若不保朝夕。延阳李公再三劝肉。而终不听言。至亲长老日以解慰。而呜咽不食。待虞卒毕。始还家。神观换脱。几不辨知。 显庙累遣御医。以内局之剂制救其病。御营本无马兵。府君尝任海阃。素知此道之弓劲马强。移上军马。设置六百骑于本厅。如都监。使之替直。御营马卒。自此始有。庚子。拜刑曹参判。辛丑。拜副总管。壬寅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2L 页
春。 上亲临春塘台。命两局大将驰马。府君连中三骑。 上大许其才。仍升两阶。时大臣及谏官启请还收一阶。故只受嘉义。癸卯。复拜左尹。乙巳。 三殿幸温泉。府君独随 驾。日夜忧惧。寝食不平。 回銮后升资宪。丙午。升正宪。戊申。拜训鍊大将。己酉三月。又随 驾至温泉。而阵前有独雁掠过。是兵家所忌。府君虑其远飞。未及以闻。而放炮获雁。以 玉体惊动。台官请罪。 上曰。远地随驾。将臣不可以细微之过罪之。府君待罪阵前。台论尤峻。 上不得已而从其论。囚禁一日。其夜风雨作。 上虑其触伤。即遣掖庭。问其安否。又下 教于该府曰。野次囹圄。势不成样。其在 朝家。岂无恤念之道。 特命放送。以白衣从军。无主将之卒。使都提调总执。 回銮前一日。 特命引见。 亲授兵符。复拜大将。 还宫后上疏自列。而连蒙温 批。故府君尤为小心。夏。擢工曹判书。又拜训鍊大将。兼刑曹判书,汉城判尹。府君素多疾病。而惶戚 恩数曰。分义所在。何敢辞疾退閒。甲寅。 显庙升遐。哀痛毁伤。如己亥。 肃庙嗣服。尤极感泣曰。吾以 三朝老臣。又见 新主之履极。岂不尽诚辅导。以报 先王之 恩哉。不思身老。夙兴夜寐。酬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3H 页
应烦务。无异少壮之时。乙卯夏。病势危剧。欲免将任。 上朝夕遣医视病。又自阙内继食饮馔物曰。 国家所恃者。惟卿一人。何可许免哉。丙辰。升崇政。以 永禧殿监董劳。升崇禄。夏。有妖僧狱起。拜判义禁。使之按狱。常兼将任。凡二十五年。府君以位益高。尤觉凛然曰。人臣三十年将兵。古今未有。而又忝此职。此心如惊。须臾不死。死于 国家。是吾志愿也。是岁秋。以 国家保障之地虚疏为忧曰。南汉地形险阻。而四面无依赖之所。松都天磨山在于西北要冲。而无不虞之备。即奏于 上。躬往筑城三十馀里。而不烦民力。只使所管军卒。递番赴役。一朔役竣。置仓库。多储军饷。 上嘉其忠诚才能。又降赏典。为国远虑者如此。而时异己满朝。皆猜府君之能。举怀伤害之心。而不敢售意者。畏 天眷之隆厚也。权臣金锡胄本以凶贪之辈。放肆无忌。一世之权。尽趋胄家。府君平生疾视。一日胄也亲诣内阙。请得厩马。府君闻之。不胜愤疾曰。国置谏官者。规正纪纲。立名分去邪恶者也。今胄恃其权势。无严 君父若此。而畏首畏尾。无一言而劾之者。岂不痛心哉。自是锡胄之徒。益疾府君。己未春。李有浈江都凶书之中。有先杀柳某。然后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3L 页
可肆其志之语。 上闻而惊忧。即下 教曰。柳将家墙垣多颓。令该曹作八十间长廊。以备穿窬之患。又令出入之时。率军兵以防不虞。府君不受 命焉。僧狱尚方张。又 命治之。府君不计昼夜。在军门按狱。宿疴添剧。 上遣医救病如前日。病中忽思细鱼鲙。自内司即 赐三级。府君四拜受之曰。吾非久当死矣。人臣居家细事。宫中通知。此岂吉兆乎。府君自此益多持满之心。其英敏知几。盖多人之莫能及也。府君曰。都监军器。无神奇之用。刱造火车。而出郊外。向牛羊之群而试之。一放所伤死者。数十馀首。初与宋相时烈善。甲寅议礼时。府君以眉叟许公穆,孤山尹公善道之论。为明透义理。发于宾厅。宋相常怀未快。庚申。凶胄做出诬狱。网打一边之人。此时始末。详载于庚巳录。故不尽记。而一边名流。多入冤死。府君亦入其中。累朔滞囚。赖 天眷。远窜海邑。府君至江头。望阙四拜而去。虽苍黄悤遽之际。敬君之心。未尝少懈。窜后胄党做出死案。九月初五日。竟受后 命。享年六十五。是日狂风忽起。昼暝扬石。大星夕陨。南门自掩。远近士民非凶胄之党者。皆嗟惜府君之死。府君死后未久。锡胄呕血而死。此是得天殃者之然耶。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4H 页
府君临终。谓子弟曰。吾之被 国家厚恩。千古稀有。而不报万一而死。汝辈勿怨汝父兄之冤死。尽诚事君。勿负吾死时之言。无一言及于家事。府君平生不好华侈。位至崇秩。而衣服饮食。无异寒士。居官或有閒暇。留意学问。手不释卷。笔法绝人。人皆模之。见文士。虚心待之。人有疑于文义者。必踵门讲质。虽私居。不解衣冠。坐对书案。或至终夜。性素刚直。见人之过。责不容贷。人皆惮之。教子弟。必以严肃。而不事产业。尝直政院。 国家新妆素屏置仙楼。挂墨壶于其上。壶忽落破。满纸皆污。同僚恐其生事。莫知所为。府君曰。以书画掩其痕。还为好屏。一座从其言。使之书半草。府君乘醉一笔挥之。无半点翻墨之迹。其屏至今在院。姜公柏年判户曹时。府君以汉城判尹。往姜公府。时刑曹所属之地。入于户部。刑曹呈诉还推。姜公难其措语。不能决。府君见而笑曰。以巴蜀亦关中之地八字下笔似好。姜公叉手起曰。吾辈凡事。其不及公远矣。至于造次便旋之际。亦未尝背柧棱而坐。府君精忠大节。类多如是。而举其大略而已。己巳。 肃庙特命复其官。 赠领议政。仍 亲制文以祭之。是时湖西士人李赫一日独坐。有一人传言一宰相乘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4L 页
轩而来。李生邀入上坐。问其姓氏。答曰。吾乃射厅柳判书也。李生惊起更坐曰。位高宰相。何为先访乡曲寒士耶。曰吾前日罪名重大。不敢居于京城。还投于旧居乌洞之地。不与人接。闭门而居者。将至八九年。今 圣上解吾之罪。复吾之爵。又为 命召。故明将承 命。而积年蛰菀之馀。为此开怀。访乡中亲知。仍以诗赠之曰。 吾玉推食解衣衣。生死 君恩也莫非。明时罪大终难逭。魂到丹墀旧秩依。李生次韵曰。我本西湖一布衣。石田茅屋是身依。偷閒风月生涯足。不识人间有是非。将献之际。忽然惊觉。乃一梦。李生闻之。果已伸雪复官云尔。初藁葬西部广津。至辛未。返葬于镇岑下南面柏木里子坐之原。甲戌时事变。失志之人。复柄国用。追削庚申诸公复官者。初府君之名不与焉。过数月。台官始发之。同被削焉。壬辰。先考鸣铮讼冤。 上俯询三公六卿三司诸臣。且曰。予于其时。无必杀之心。而迫于群议。参酌赐死。此虽予事。处分过当。以是悔恨。己巳复官。亦由此也。仍 命复官。 亲制文侑之。配贞敬夫人全州李氏。长水县监讳繶之女。吏曹参判讳拭之孙也。生一子一女。后配贞敬夫人全义李氏。讳汝杞之女。县令讳允卿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5H 页
之孙。无育。子曰星明。有当世名望。荫仕至府使。将荐拜御将。未受符而殁。女适沈璛郡守。侧室有三子一女。星远,星相佥使,星华佥使。女适柳瀷同中枢。孙曰彦章,泰章进士,天章,凤章进士。出为统制使星枢后得章即不肖。文科前说书。璛子宗汉,佐汉,弼汉,柱汉。女适柳圣浩,洪圣涵,黄琦。星远无育。星相子重章。星华子瑞章。女适李馨远。内外曾孙以下男女不录。呜呼。不肖以祸家馀喘。既失所学。于府君勋业德行。不能窥其门墙。窃伏念先代之事。有善而不知。不明也。知之而不传。不仁也。既惧不明。重惧不仁。略述家庭所得及士友间所传道者。而文不能达意。未能形容其一二。如有继我志者。愿广询而博采。檃栝而献于大人君子。使之取裁而立言。不肖孙得章谨状。
谥状[蔡济恭]
洪惟我 孝宗大王。痛缠神州陆沈。羞深一天共戴。思有以耀威武于燕蓟。振威声于天下。鼓鼙之思。于昕于夕。时则有若李贞翼公浣,柳公赫然。以熊虎干城之材。托契昭融。 上之视下。若龙之得云。下之视上。若鱼之遇水也。十年之间。密勿吁谟。非 御苑深处。即离宫别堂。虽家人父子。未有所闻知也。若其营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5L 页
阃阴雨之备。关防杵筑之劳。特粗迹之现于外者。书之可。不书之亦可。虽然。毕竟柳公之死。时运之所使然。非 肃庙之意。观于 亲制文赐祭。洞示悔悟 圣意。居可知矣。逮夫今 上殿下。愀然旷感。十行 丝纶。既示之意。又因大臣陈白。 命以节惠之典。忠臣志士收涕泣以贺曰。我 圣上今日之举。于 肃庙有光。不亦休哉。柳公字晦尔。系出文化。本高丽大丞车达之后。中世密直事讳彦琛。以功食采于晋州。遂移籍于晋州。有太学士谥靖平讳玽。丽亡。屏于郊以终。是生宝门阁直提学讳谦。始事 我朝。仍父子录清白吏。历三世。有讳辰仝。号竹堂。官判书。尝以玉署长。伸救己卯诸贤。请复明小学之教。 中庙嘉纳之。退溪李先生以一阳称其疏。是为公四世祖。曾祖讳溶。府使。 赠判书。尝以牛峰令。捕戮悍贼林巨正。以智勇著。祖讳珩。三道统制使。值 宣朝壬辰。涅背尽忠报国四字。李忠武鸣梁之役。以海南守为前锋。身中六丸而幸不死。卒立奇勋。与李忠武并享海南祠。后 赠上相晋山府院君。 当宁用大臣言。 特命赐谥焉。考讳孝杰。黄海节度使晋阳君。 仁祖甲子适叛。与妇翁宜春君南公以兴力战。奏鞍岘捷。卒。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6H 页
 赠左赞成。妣 赠贞敬夫人宜宁南氏。即宜春女也。以万历丙辰生公。自幼卓荦雄俊。宜春奇爱之。其在海美庄也。尝出就师。有大树当来往路。树下有坛。公每坐其上。指挥樵儿。若军令然。一儿适违令。以镰将行军律。野翁见之大惊。夺取镰乃已。好读书。读至李广传。乃曰。广不及程不识远甚。用兵在节制。徒取善水草何为。长老尤异之。酷好武侯出师表,岳武穆传。尝曰。六出祈山。何其与吾祖鸣梁六七战相似也。四字涅背。亦吾祖事也。朝夕讽诵。辄三复流涕。忠义其天性然也。丁卯。宜春殉节平安节度营。赞成公以是年见背。公时年十二。深墨哀毁。已能尽礼。南夫人拊公背而泣曰。吾父吾夫。同盟甲子勋。今于吾父成仁之岁。吾夫未得毕忠而逝。吾何以生为。复吾父之雠。继吾夫之事。惟汝在。汝其勉之。仍病㞃。公与伯季迭割股。和血进药。遂良已。友爱尤挚。长衾大盘。兄弟与同寝食焉。丙子。闻南汉被围急。兄弟投袂而起。争先赴至阳城。有下城报。还至家。兄弟抱园后梨树。北望哭不绝。邻人感叹。至今传以为柳公树。丁丑。 世子及大君有质沈之行。公促装入城。 上饯于慕华馆。簪绅韦布。联进别语。公诗有曰。西郊细雨君臣泪。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6L 页
北阙凝云父子情。人无不掩泣传诵。公连中大小解额。文誉大噪。当时 仁祖念西陲多警。屡发中朝之叹。延阳李时白,绫城具仁垕,平川申景禛,绫川具仁塈,完丰李曙交口荐誉公。请不次用。例付都监哨官。甲申。中武科。赴关西防。有咏怀诗曰。狞风驱雪晓来深。寒透将军病卧衾。平明强起弹弓坐。犹有阴山大猎心。盖丙丁以后。雠视北酋。发语之忠愤豪壮。类如此。乙酉。麟坪大君奉使 命赴北。请带文武备具者一员。绫川以公应之。公以母病辞。见绫川而曰。武臣何可与王室懿亲结将幕。绫川叹曰。吾未之思矣。六月。丁南夫人忧。啜粥尽礼如前丧。服既阕。由都总都事。出为德山县监。盖朝廷忧海警。特遣之也。公至则以恩以威。民乃帖然。 上赐表里以嘉。及归。民立石以思。戊子。递拜都总经历。移训鍊副正。兼内乘。己丑。 上命庙堂举文武全材堪将帅者。于是公与焉。庙堂请直授阃任。 仁庙曰。且储养焉。及 孝庙御极。锐意于铁杖木马。安危所注。惟李贞翼一人。尝临朝叹曰。谁可与李浣同心。以济吾事。相臣郑太和等齐奏曰。惟柳赫然可。于是 上以心膂托贞翼与公。公与贞翼相须。如手足焉。辛卯。以训鍊正。升拜满浦节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7H 页
制使。明年。移宣川府使。尝猎虎格杀之。时有郑命寿者。俘虏庭为译。吓喝我国如无人。及过宣川。屈首囚舌曰。猎虎将军在此。癸巳。升拜黄海节度使。巡城壕以视。顾将佐曰。此吾祖考议政公之所刱始也。从祖元帅公之所告功也。余其可不尽心焉。于是捐捧改修。百堵皆新。居一年。婴水土祟。濒危者数。 上闻之。命相臣移拟内地。遂迁水原府使。甲午。 特拜同副承旨。陈疏 赐批。奖勉备至。及登 筵。教曰。君臣贵相知心。馀外三书密谕。人无得以传焉。序升至左承旨。兼行首宣 传官。乙未。拜忠清节度使。公以为安兴。即三面海冲。地凸而坚。三面皆潮。东开线路。贼若乘船则患潮退船阁。争陆则必潮至难久。宜设镇为江都辅车。状请筑城。不烦民而城厚完。如海营焉。居一年。 特升嘉善。拜三道统制使。为治一遵祖考议政公遗规。缮修城池。改新舟楫。绝馈遗蠲浦税。军民户歌。 上为虑公瘴祟。内医珍剂。络续道路。 国朝藩帅所未有之 恩礼也。丙申。拜御营大将。公年四十一。登第才一纪矣。道拜工曹参判。兼筹司堂上,捕盗大将。公以年浅 恩滥。上疏乞免。 上引鱼水为谕。及入对。 教曰。阃外之事。将军主之。今以后军国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7L 页
之务。一委之卿。事关重且大者禀之。自馀惟卿裁断之。屹然长城。安危任卿而已。公感激流涕。遂不复辞。自是历兵刑工三曹参判,京兆亚尹。当是时。李贞翼掌训局。公掌御营。二人共贞。殆若轮翼。紫衣 宣召。每在不时。贞翼送人探公。公已朝服预待之。公探贞翼亦然。公尝深夜坐。远有炮一声及耳。急起穿军服手一剑。飞步抵宫墙外。自东而西。遇宫门。无问大小。辄背负门板以验锁钥虚实。及抵敦化正门。又有人自西而东。黑暗中。又背负门。公惊曰。尔为谁。逼视之。即贞翼。两公诚忠之不谋而同。有如是者。前时将臣。互相讥诇。人心靡定。公与贞翼。切相戒谨宿卫整军伍而已。行之数十年。外无窃发。内绝奸萌。朝著赖之。然李务持重。公尚果锐。李每以是忧之。第以公施措之著于人耳目者言之。御营本无马兵。尝莅海营。知海西弓马劲强。设置精骑六百。递上京直。以壮环卫。令军保纳狗皮。度支贸山獭。使之为御寒具。忧番军虽病无医药可疗。则始置医料以救之。仿秦汉榆塞故事。饬西北岭阨。多植柳榆。为步兵入林。骑不能制也。八路木绵。视其荒稔。递相饶减。以便军民。采铜掘铁。鍊造枪槊剑炮。积贮两营。然后分给诸路以待用。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8H 页
刱火车五层。列炮为火攻具。短镝镞以便射。角决置舌。以备城守。设劝武厅。耸士夫子弟。置无军将。备仓卒分领。椵岛。辽东舟舶之会也。请移宣沙镇以临之。朝议石筑江都城。请代以浦泥。掘壕为堑。费省而坚。松都天磨山据西北之冲。可以掎角江都南汉。 孝庙尝有意设城而未之果。 肃庙丙辰。公建白请用别骑五千人筑城。四十五日而功告讫。城周三十里。盖公尝以裹革为期。当国事。知有国不恤身如此。而夫孰知毕竟奇祸。乃反藉此而为之崇也。己亥。 孝庙宾天。公号痛不欲生。水浆不入口。一如亲丧。执贞翼手叩叫曰。诸葛武侯受先主恩。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心。六出祈山。即其效死之意也。 大行大王之 恩遇二贱臣。何遽不若先主之于武侯。而六出尚矣。何曾有一事自效者耶。羸毁骨立。如不保朝夕。时有大臣虑之。再三贻书。劝以节哀从权。呜咽不忍食。 显庙闻而忧之。遣医持剂。勉以滋补之道。庚子。兼训鍊都正,副总管。壬寅。 显庙阅御营所管海西精骑。 命将臣射。公跃马连中三刍。进嘉义阶。乙巳。当温泉 幸行。 特旨擢资宪。丙午。升正宪。拜工曹判书。兼知训鍊。戊申。拜训鍊大将。己酉。扈 三殿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8L 页
幸温泉。以马炮之 殿后放丸。遭台评。 上烛其无妄。乍罢旋仍。连授汉城判尹,工刑二曹判书。久典重任。忧畏成疾。扁所居曰野堂。盖欲追裴晋公绿野休息之义然。 显庙之终始倚毗十五年如一日。公如身不能自有何哉。及至 肃庙嗣位。以 先朝之所以眷待者待之。用 南殿监董劳。升崇禄。公引疾乞免。 圣批答曰。国之所恃。惟卿一人。 命太医看病。内厨继馔。又许移处北营爽垲之地。畅怀治病。 上闻公思细鱼。封下三编。使紫衣 传宣。公感泣。不敢复言病。丙辰。有妖僧狱。 特除判义禁。使治之。己未春。李有浈投书江都。有先杀柳大将之语。 上惊忧之。教曰。训将家墙垣疏。宜别设长廊以防之。又 命公出入盛兵卫。若裴度故事。公力辞之。时 上举国听。领议政许积孽子坚奸纵悖恶。国人仄目。积顾老耄不省。坚与逆宗桢,楠谋不轨。庚申狱大起。诬告遂及公。呜呼。公三十年将兵者。虽夙夜谨畏。誓心殉国。而笠毂之威望绝人。倾夺之权变莫测。公之不免于祸。虽非智者。可以料之。何其憯也。公备陈爰辞。言言有据。事事落空。末又引家世世袭忠节。反复上下。激烈悲慨。诸狱官皆曰。见此供而不为之恻然。非人情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9H 页
也。领相金公寿恒以为 三朝受恩。与天无极。与幺么贼孽。共搆凶逆。揆以常情。似无必然。罪状未著。死于牢狱。则中外武士。必当解体。宜酌处。左相郑公知和,判府事权公大运皆曰。宜酌处。刑房承旨尹公阶曰。逆谋同参。无所显著。 三朝老将。久在牢狴。致死可虑。 上亦察无罪。 命编管宁海。又因凶囚诬招。移配大静。及秋狱更起。搆毁益急。大狱之必引将臣成案。无罪而死者。从古然矣。 上初命还配。诸台有争执者。竟以九月五日。受后 命。寿六十五。呜呼。诬招之引公者凡三。一连婚近宗也。二团束伊川屯也。三亲昵许积也。公之婿沈璛有子。其名佐汉。时麟坪之子福宁君栯早夭。其弟桢,楠等谓有 先王赐婚之命。以璛之子。勒婚于福宁之女。公大惊曰。吾是元戎。虽外孙。岂可与近宗结姻。设有 先王所 命。决不敢从。璛终不听。公恚曰。莫曰外祖之何与。吾敢曰不知祸其至矣。孙妇伻来问安。拒不纳。餪馔亦如之。未几。有红袖之狱。 上询及诸宰。公曰。王法不可以懿亲有贷。亟宜用律处断。自是桢,楠怨次骨。遇公辄避不见。以连姻近宗。为公之罪可乎。伊川军团束。自是 孝庙教令。藉令公主张是事。未必为死罪。况此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39L 页
事许积主之。而以坚之妻喃差别将。要得大将传令。公以为兹事体府所管。非吾可与。牢执不从。许积谓已经禀。要题牒以给。则 上命不可不遵。题牒又非关于团束。以伊屯团束。为公之罪可乎。许积乃当国首相。公掌训局武库。积为都提。举公事之。不得不同周旋。其势然矣。悖子坚伪父押。徵训局人蔘。责武库镜台。公于公坐面诘积。积实不知也。又尝于稠广大言曰。今之世无司宪府。如有之。坚之母何不吃越台刑也。坚之切齿公。足令人心寒。大将申汝哲亲听公与积酬酢。凛然为公惧。戒之曰。当如后患何哉。至若天磨城之约首相同往。欲有以详审。筑城后寺刹楼橹。此为国也。非私也。以亲昵许积。为公之罪可乎。之三罪也。使公而死。而公实无一之近似。则呜呼。公胡然而死也。公之平日所诵慕者。在岳武穆传。毕竟莫须有三字。于身亲当之。此天也。人不必尤欤。方公之受后 命也。顾谓子与侄曰。累十年为将。得保首领。岂易耶。 圣主至仁至明。有罪无罪。一听造化而已。但不得埋骨燕山。为逆坚狱所引。以不忠死。何以归拜吾祖吾父耶。我死。葬以庶人礼。汝辈勿以我为戒。益笃向国之忠。不离京辇。捍卫邦国。为忠臣家孝子。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40H 页
则死无恨矣。不一言及私。是日也。都人士女。列营军校。无不奔走掩涕者。居十年。 上心大悔悟。 赠以上相。 命承旨朴镇圭致祭。 亲制文若曰。惟卿历事三朝。威望素著。逮至寡躬。忠勤深笃。其体国纯诚。实无怍于古人。亦可质于神祇。而缘予不明。诬狱猝起。莫暴精忠。冤结泉壤。国人伤悲。行路咨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噫嘻。卿实无负于予。而予独负卿。岁月愈久。怆悼愈新。悠悠予怀。曷有其极。又 命子孙录用。呜呼。公之死。至是荣矣。何憾之有。甲戌仍削。非 上之意。不难知矣。夫壬辰追复之际。领议政徐公宗泰,判府事李公濡献议以为其所被告。既无显迹。按狱之议。亦傅生议伸理。恐无不可。判义禁赵公泰采,知中枢金公锡衍则曰。连姻贵宗。外孙异于姓孙。屯军团束本事。无与逆谋。岂不为泉下冤乎。尹公趾仁,吴公命恒则曰。任使之臣。非罪误陷。伤国脉为如何哉。在野大臣尹公趾完则曰。申汝哲深伤其冤而不敢发。罗弘佐等皆欲齐吁而猥越不果。此可见公议。 览之。教曰。尹领府议极其明白。依前复爵可也。台阁始有争之者。正言赵公尚絅遂停其启。古人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公之孝友至行。得之天赋。而惟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40L 页
是向国贯日之忠。造次靡懈。虽寻常兴居之际。一未尝背阙而坐。向北而旋。古所云韎韦君子。殆庶几乎。城东茅屋。门不旋马。短檐小轩。劣容三数宾客。营校候谒。不轩而阶。遂为武将家式例。尝曰。匈奴不灭。何以家为。上将禄厚。何以土为。身没未期年。子孙饥寒。不免负薪。若其他乐善疾恶之心。文辞翰墨之艺。在公犹属馀事。最是苦心纯诚之含冤茹痛者。其义则至大也。其事则至秘也。同德同心。夙夜讲确者。人孰不知其为 孝庙之家人视者。贞翼之伯仲如者也。后之论者以是徵之。庶可以得公本末也。今 上二十年。右议政尹蓍东以公祖故统制使珩,从父弟故训鍊都正炳然两世涅背。忠义卓然。白于 上。仍请 赠谥。 上允之。下 教若曰。柳氏之门。何多忠臣名将也。与忠武,贞翼。伯仲家声。往史罕闻。因历数一门六人之忠义而 褒谕之。又若曰。柳孝杰以珩之子。不屈于弘立之辟府。庶弟智杰未冠而遽髻。自请代行。殉身深河。孝杰之子。又有故训将赠领相柳赫然与炳然。俱在贞翼之荐。密勿吁谟。人谓相须如左右手。向因试士。驾过太平桥也。路出故将家遗墟。咨嗟者久之。今于其家收录之日。何可或为或否。柳智
野堂遗稿卷之二 第 341H 页
杰如无旌闾之事。卿于筵退之后。详考文迹。旌赠间。以当施之典。指一草记。故训将柳赫然奉祀孙柳相斗。近以守令坐罢。令该曹叙用。别军职差下。以示朝家尚节报功之意可也。居数日。右相又白。 筵退后闻柳琳,柳赫然尚未 赠谥。两臣皆秩是正卿。且经将任。易名之典。在法当然。 上允之。呜呼。公之死。今且百有馀年。庚申至冤之结。国人之所共悲怜。百世在前。千世在后。公论不泯。惟其洒落君臣之契。飞腾战伐之心。在当时。惟知者知之。后之人其能尽知之乎。今因公祖公弟涅背。两忠之同时表章。 特达之教。并及公之从祖与公。而于公益加郑重焉。节惠二字之所不能尽包者。尤不禁英雄满襟之泪。呜呼唏矣。公前配全州李氏。县监繶女。继配全义李氏。学生汝杞女。俱 赠贞敬夫人。一子星明荫府使。一女适沈璛。庶子星远,星华,星相俱佥使。孙彦章,泰章进士,天章,凤章,得章文县监。云仍之在官者。庶玄孙参奉敬镇,五代孙水使心源,六代孙郡守相斗。兹撮家状。谂于太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