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x 页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疏状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0H 页
承 召奔哭。辞执义疏。(己亥六月)
伏以皇天降割。万民无禄。 大行大王遽以平城之忧。遗我 殿下。永弃群臣而不少延。上下大小。至痛罔极。穷山薄海。普同如丧。况臣负累微命。偏蒙不世 殊遇。洗濯垢污。申锡 宠命。前后 隆眷。古今罕有。虽使糜粉陨结。不足以报答万一。而秪缘贱分有所不敢当者。终不得奉 令承 教。奔走于大夫之后。臣罪万死。臣罪万死。 异数荐降。申疏未达。而猝然奉 讳于千万梦寐之外。北向惊号。瞻 天陨绝。直欲灭死而不可得也。方将奔赴 辇毂之下。请伏辜 恩负 国之诛矣。诚不自料访落之辰。 德音涣发。招延旧人。俾赞 新化。而无状弃物。亦厕其间。 别谕之旨。忽及于席稿之中。十行纶綍。 圣意勤缛。臣有以仰窥 圣孝出天。思慕 先王。于其所哀怜者。虽犬马之贱。曲加 恩意如此。臣惊惶愧恧。感泪被面。罔知所以为言也。顾臣以不肖。厚窃虚名。首尾十年。一向逃避。唯愿早得一死。以塞臣责。耿耿此心。可质鬼神。今不敢复列猥亵之辞。烦冒于 谅阴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0L 页
之日。而第臣匹夫心事。独被 大行大王俯赐矜察。不曾强之以 威命。而俾令自暇于田野。臣若到此。更贪 天宠。偃然以读书求道自诿。而冒进于稽疑问礼之地。羞当世之士而速四方之诮。则非但微臣丧其本心之为可恶也。抑非我 大行大王终始畜臣之德意也。然则微臣今日之义。但当以自献于 大行大王者。申告我 殿下。而不自失其沟壑之志。正是报 先王而忠 殿下之职分也。兹敢忍死自载。冒昧登途。入京之日。又闻有执宪 新命。深增惊恐。不知所出。而仰瞻 廞宫。心肝痛裂。径赴 阙外。敬伸哭拜。仍陈情实以俟指挥。既不得趋 先朝之命。又不敢肃 新政之恩。违弃法义。渎挠 宫庐。情无可恕。罪有难贷。伏乞 圣明俯谅微悰。收臣误 恩。议臣当律。以振 朝纲。以警他人。千万幸甚。臣无任兢惶哀陨。血泣祈恳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闻尔入来。其幸曷喻。尔其勿辞察职。
承 召奔哭。辞执义疏。[再疏](七月)
伏以臣之赴哭 阙下。不敢肃 恩。冒昧自列。渎挠于 哀疚之中者。虽出于情势之万不得已。揆以法义。则实甚僭横。鈇钺宜加。而 温纶反降。至以其幸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1H 页
曷喻为 教。臣伏地感泣。第增惶惑。臣以逃遁馀命。复近于 象魏之下者无他也。特以粪土之贱。受 先朝罔极之 恩。其在平日。虽未敢以忘廉冒耻为忠。及当此际。不容不奔赴展哀于 廞宫之外。以伸臣子终天之痛。此不过区区犬马之微情而已。非谓 别谕隆重之旨为可承当。而偃然自进以贤士之招也。至于勿辞察职之 教。臣尤不胜忧惧闷郁焉。臣之不敢当官职。前后所陈情状。 朝廷无不洞察焉。则 圣明亦或有以俯谅之矣。虽于庶官下僚。固不可冒处。况此擢置亚宪。何等 恩数。而敢自玷辱。重贻 新政之累乎。臣之此言。本非备礼饰让之比。如有一毫转身之路。则不敢以猥越文字。慁挠于 深墨之次也。且臣既入都门之内。 因山未毕之前。固无退归之计。而当此上下哭泣奔走之日。带职闲住。心迹无据。臣身狼狈。有不足言。而 国家事体。岂容如是。伏愿 圣慈曲谅微悰。收回不敢当之 恩旨。俾臣得自待罪于都下。下以伸微臣攀剑之痛。上以严公朝懋官之典。千万幸甚。臣退伏旅舍。祗俟公论。病暑淹沈。迁延数日。终未免仰首更呼于 天日之下。罪戾增重。不可复逭。臣无任瞻 天哀陨。战慄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1L 页
祈恳之至。
承 召奔哭。辞执义疏。[三疏]
伏以罪死微臣。心迹狼狈。不避 哀遑之日。敢陈覼缕之辞。情私虽切。道理非宜。席稿俟 命。抚躬若陨。不意 圣批再降。提诲温谆。臣奉读惊感。继以怵惕。不知所以为对也。顾念臣之本心自量以为非分之职。不遂之媾。虽死决不敢承当。故前岁之春。屡勤 召旨。冒昧入京。拜疏 阙下。而不敢入谢 恩命 大行大王为降 明旨。敦谕丁宁。臣非不知仰体 圣意。从容辞退之为礼。而坐拒 朝命。罪益加重。臣不得已走出 国门。甘受逃 命之刑。以求本心之安。愚臣蔽性妄行不顾。国人之所共知。公议之所同弃者也。 大行大王过加优容。不以为罪。乃反收召之不已。臣待 命田里。日夜感泣。复将一二辞说。申吁于 圣听。而疏未上达。遽奉 凶闻。昊天罔极之德。臣终无以仰报毫末。则唯有瞻依 廞殿。哭送都门。以伸遗民攀弓叫云之痛。区区欲效之诚。在此一节而已。故不暇计他。来赴 毂下。非敢以 先朝弃物。自应 初服之求。而受非常之礼。处非据之位。重陷于欺负 国家之罪也。臣之两疏。备陈此意。而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2H 页
圣批以速出察职为 教。或者 圣明犹未尽烛臣衷。以臣所辞为不过循涂让美之具也。臣尤增惭腼悚慄。无以自白于 圣明之前也。臣若可以含 恩冒 宠。苟厕于 朝行者。则岂其必违 先朝之旨。自速天诛。以至于今日乎。且臣既已干冒 严威。固辞于 先朝。而忽然一朝变计。冒受于今日。则前日之所以固辞于 先朝者。适所以要君沽名。以退媒进而已。前后无据。义命俱尽。臣之罪戾。益无所逃矣。今臣累牍陈乞。一味惶悚。而情状未察。职名未褫。则毕竟自处。将未免为奔迸出郊之归。此非臣之所欲为者。而亦恐事势之终不得不尔也。即此创巨。大小皇瞿。虑非及他。言不可文。古人行迹。臣不敢引以为證。当世讥议。臣不欲援以为辞。徒以本心危迫之状。仰暴于 天鉴之下。伏乞 圣慈更加怜察。亟命有司。议臣罪科。削臣职名。俾得成其分愿而自尽其忱诚。毋使匹夫狂率之性。复踵前态。终底于慢 天逃 命之域。公私幸甚。臣病伏忧惧。不知所出。情穷理极。吁呼至三。渎犯之罪。万死甘心。臣无任瞻 天泣祷。战灼屏营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尔恳。固辞至此。本职当勉副矣。尔亦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2L 页
体此至意。勿生退归之心。以补孤不逮之处。
辞掌乐院正。兼辞食物疏。(七月)
伏以虮虱微臣。受 恩踰分。冒死申乞。渎犯 宫庐。罪已极矣。情已殚矣。缩伏旅次。无地自容。伏蒙 天地父母曲加矜怜。许递宪职。俾守本分。使得优游自在于 仁覆之下。雨露糟粕。孰非至教。而生成大造。臣若独被生死肉骨。只思陨结而已。然其末端 教意。隆恩备责。更出于寻常职分之外。 温音丁宁。礼意勤至。尤非庸陋如臣所敢承当者。 误恩愈加。臣罪益大。唯幸臣名既不齿朝籍。且幸 渊鉴或有所洞烛。庶几自此心迹得白。置身有所。不意兹者。乃有司乐之除。臣于此又复惶骇失图。精爽飞越。臣前于宪职。沥血披肝。冀蒙 恩递者。非以量官度才。轻重自择之计也。区区私分。有不敢一步前进。则其不敢自安而冒受。闲剧等耳。而前职才递。后命仍加。数日之间。一递一拜。无乃与 圣明当初许臣之意。大相径廷乎。臣以粪土微命。自弃田野。不齿平人。区区素分。自计已熟。唯以一陈本状。退死沟壑。庶遂毕命之义。终赎欺 天之罪。而心事矛盾。名实大戾。因仍辗转。前路渐艰。从前脱身之计。遂成媒进之阶。俯仰愧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3H 页
怍。宁欲钻地以入而不可得也。至于食物题给之 命。尤出于千万意虑之表。臣是何人。敢膺斯 恩。臣窃观古昔帝王接下之道。礼貌异等。轻重随品。故于士则礼之。于氓则周之。礼之之道。固是养贤之盛典。而周之之道。亦必待饥饿不食者而施之。俱非所以备礼应文虚设僭加之资也。以臣无状。其于礼士之典。则万万不可拟议。而设以周急之道言之。臣即世家子也。姊妹兄弟。皆在都中。入京如归。旅资自足。不必烦有司者之虑矣。况臣之不敢当官职者。非有他故。以其滓秽之物。不敢当优贤之礼也。食物之颁。无间于官职之除。官职既不敢当。则食物又安敢冒受乎。臣自承 命以来。夙夜熏灼。今又新降 恩除。益深惶窘。罔知所以自处。大德生物。物各得所。而蝼蚁一命。独不得安其分愿。苍黄困迫。无所告诉。心中郁结。诚自悲也。臣之初计。徒欲待 山陵即远之期。谨行都门哭送之礼。虽未效愿从九原之忠。亦有以少伸犬马恋主之诚故也。今既不能拜 命供仕。闷默自居。濡滞 毂下。而匪分之官名。难堪之异数。式日斯降。则臣何敢一日安坐。以重臣猥僭欺负之罪哉。到此地头。宁欲还出 国门。退伏郊圻。以俟逋慢之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3L 页
诛。如蒙 仁恕。或宽于罪戾。谨当候闻輴綍之期。哭送青门之外。臣之所欲自尽者。只在此一节而已。伏愿 圣明更加矜谅。削臣新除职名。还收食物 恩典。俾臣愚贱。得以自安于私分。不至为狂走失所之归。则实是 天地父母终始曲成之赐也。臣每以猥琐之恳。辄烦于 怆惚之中。尤增战灼。席稿俟 命。无任瞻 天陨越之至。
辞掌乐院正。兼辞食物疏。[再疏]
伏以臣之陋质。不可备数于贤士。臣之蔽性。不能自变其本心。前后陈列。已尽无馀。而 圣旨荐降。 恩数稠叠。职名之除。食物之赐。俱非贱分所敢承当者。不意兹者。又蒙 召对之教。惊惶感激。罔知所出。而适缘贱疾。有难强起。敢违 圣旨。甘伏邦刑。遣医看病之 命。特出于常例之表。臣兢惶震悸。若无所容。仍窃伏念臣于 先朝。蒙被不世之遇。而终不敢安承而祗受者。非故为不恭无礼之态也。以不敢当优贤待士之典也。至于今日。乃反昧然当此 恩礼。则不几于欺负 先王。矫诬当世乎。况此食物之颁。非如赐粟赐帛。报罢许归之类也。乃是廪继优养之礼。三代以后。绝无而仅有者。则以臣弃物。岂容一刻安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4H 页
受。以重臣盗窃之诛哉。臣之此来。只为瞻依 廞宫。哭送都门。以伸终天之痛而已。久留 毂下。是臣素计。而糊口之资。未免为有司之虑。治病之具。至勤于内医之看。臣何敢更留一日。以辱 朝家莫重之礼乎。臣于近圻。有田有庐。食可以免饥饿之患。居可以便调息之所。臣今退伏以俟后 命。及赴于 启引之日。臣之计决矣。违悖之罪。万死甘心。伏愿怜察焉。答曰。省疏具悉。决意舍归。不知所以为谕。然何决归至此迈迈。孤甚缺然。改意入来。予日望之。
辞掌乐院正。兼辞食物疏。[三疏]
伏以臣之陈情 阙下。径出 国门。待罪于郊关之外者。诚以臣在都中一日。则更有万分不安于私者。故敢寻逃遁之一路。欲明危迫之初心。法义之责。有不暇顾。罪戾之加。有不自恤。胁息庄舍。恭俟后 命。 圣批乃降。丁宁谆谕。责臣以舍归。勉臣以还入。臣不觉震恐闷塞。罔知所以为对。不料该曹食物之启。又有输送乡居之 命。委人稛载。追及于数舍之远。臣始惊终惧。无地容措。臣以世禄子弟。非如草泽氓庶。 大丧罔极。不敢退伏。冒昧赴 召。留滞 辇下。欲待 因山之毕而后归。则何尝自比于山野之士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4L 页
迈迈决意。不揆分义之所重乎。唯其匪据之位。终不可冒处。难当之礼。终不敢冒承。则狼狈出城。彷徨近圻。非臣之本意也。实出于不得已也。 天日在上。微情莫暴。殊异之典。及加一层。远致大赉。委弃荒野。 恩出例表。事非前闻。不知 圣明何取于逃命之一匹夫。而过加宠渥。至此之极。以重 朝廷之羞辱。以招四方之讥议乎。臣当此际。极欲狂奔远走。以白此心而不可得也。第窃伏念臣之不敢当优贤之礼。 圣明非不俯烛焉。则今兹特颁之举。盖视古昔畜养知退之臣。以厉夫守死安分之节而已也。然臣疵贱。本非其人。则仰体 圣意。不复终辞。亦非微臣道理之当也。伏愿 圣明更加矜谅。削臣职名。使臣得以安意出入于都下。收臣食物。使臣得以随意饮啄于乡庐。以严公朝之体。以安微分之私。不胜幸甚。臣自 先朝。至于今日。前后陈乞本心非他。而有 恩不谢。有 赐不拜。猥僭甚矣。违悖极矣。罪在罔赦。蕲死不得。仰首呼天。心肝已焦。渎烦之诛。万戮有馀。臣无任兢惶战灼。席稿俟 命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前后之批。意竭言尽矣。尔辞至此不止而语益坚。不知所以为谕。然尔其谅予至恳至望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5H 页
之意。如或幡然上来。则其幸可胜云喻。又因薄物。辞之至累。予甚愧焉。尔其勿辞。安意领受。
辞引见劝留疏(十二月)
伏以日月有时。 大葬奄过。至痛之极。小大同怀。而如臣受 恩未报。有情莫伸者。不过送迎 都门。一恸终天而已。则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仍念臣身自绝于天。有 命不拜。有职不供。出入都市。嗤点满路。对人恧缩。无地容措。似此心迹。亟宜归藏。而秪缘私故。留滞西圻。不意此际。 朝家命录四方来会之人。而除拜之政。并及于臣。臣闻来不觉惊讶。夫以臣之情状。悖乖已甚。所授司业之职。既不敢就列。则复移尚方。不亦虚乎。此则有司之臣。不以诚信处物。上以误 朝廷之举措。下以重臣子之罪过。臣诚惶惑。益无以自处也。昨自郊外复入城中。拟将具疏自陈。请伏前后逋慢之刑。而适仍昆弟危疾。未免迁延数日。即闻儒臣献劄。致有 圣教之勤。遂令疵贱之物。备数于晋接之列。尤增震悸。罔知所出。臣于夏末奔哭之日。荐蒙 异渥。召使至前。而不敢唯命。陈章而退。区区私悃。已慁 圣听。则臣何敢复自覼缕。以重猥越之诛哉。至于传 谕劝留之礼。有非微臣所可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5L 页
混被者也。臣以故家之子。本是洛中之人。亲属在京。丘墓在圻。聚族修事。淹滞至今。则不待 朝家命之而后留也。唯其匪分之职。非常之数。决然知其不可冒当。故回避逃遁。恁地作怪。则今兹请留之举。适所以速其走也。况复儒贤之进退有无。关系于 国家重轻者。纡以 宠眷。勉其遁思。固是 圣世之美事也。若臣匹夫无状。径情妄行。无益于数。有害于义。去来多少。不啻凫雁。而败常乱俗。实关纪纲。则付诸执法。论以当律。严加屏斥。不令接迹于世可也。何遽优之以礼貌。申之以絷维。以羞当世之士。以滋国人之惑乎。臣之迷昧自量如斯。故终始陈乞有不得已。非敢矫饰以慢 天日。此实举世公论之所同也。伏愿 圣明曲赐鉴谅。先收 恩旨。继议常刑。以肃颓纲。以安微分。千万幸甚。臣于疾病旅琐之中。不得躬诣 阙下。倩呈疏章。干犯邦宪。无任瞻 天感激。战灼兢惶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尔恳。何用过辞每至此哉。虽未得即见。留在城中。其幸曷喻。须体予诚。勿生归计。以副至望。
辞 特命留在疏(甲辰十一月)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6H 页
伏以臣废伏乡庐。不敢齿人。而姊丧及期。练祭将设。来入 毂下。仅数日矣。不意还归之际。特蒙 圣旨之降。命臣留在。以备询问。臣祗承惊恐。无地容措。仍窃惟念星雷告警。事应叵测。小大遑遑。罔知攸济。此正所谓危急存亡之机也。当此之时。虽使圣哲驰骛。犹且有不足之叹。而况庸夫下品。蔑学浅识。曷能当 上心而裨世用乎。儒臣进劄事体至大。苟非关于 君德国计者。固未尝辄陈之也。只为一小臣。单举贱名姓。引喻古义。烦渎 天听。若以臣身为可任开发进益之责者然。恐非 明廷举措服人之义也。盖自 先朝以来。臣之蒙被 宠光。有踰常例。终始逃遁。不得冒进者。只缘疵贱弃物。不宜虚辱 圣世之礼数也。然而揆以道理。律以分义。则辜 恩负国。矫诬偃蹇之罪。有不容以宽贷者也。今乃以罪为 宠。当威反褒。拟议非伦。处置乖度。此臣所以惶惧怵惕。不敢自安者也。 圣德涵容。曲循群下。许之以职名之付。申之以食物之给。臣深增感激。不知所出。欲将陈情自暴。待罪城外。而顾念贱臣因事适来。猥縻官爵。不能进退。濡滞旅食。妄费国廪。则都人嗤点。四方传笑。臣之狼狈。固不足恤。而独不为 朝廷之所羞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6L 页
乎。臣百尔思量。万不得已。径渡汉津。拜疏郊圻。仍归乡里。祗俟后 命。僭越之诛。万死甘心。即今戒惧修省之日。庶事鼎新。百为改纪。综核名实。审慎刑赏。诚是敬天牖民。绌文务实之一大事也。伏愿 圣明亟命有司。数臣前后违 命之罪。治之以不恭之律。以儆国人。以振颓纲。千万幸甚。臣无任瞻 天跼地。战灼屏营之至。
温泉 召命待罪疏(乙巳五月)
伏以臣积负逋慢。重婴疾沴。 大驾南临。群动争趋。而末由自进于清道之下。欣睹羽旄之美。席稿坟庐。倾首 行宫。冀闻神祗奏祐。 祓除有庆。 玉候康豫。旋轸无虞。日夜所祝。唯此而已。诚不自料 圣德如天。无物不慈。记存曲被于蝼蚁。 丝纶特下于蓬荜。 示以招延之礼。教以赴觐之义。至举前日之事。以申眷眷之意。祗承惶感。措躬无地。噫。此汤沐之举。实非平常巡幸之比。远近臣民举切忧慕之诚。则虽微 圣谕之及。岂容偃然退伏。恬不动念也哉。秪缘疵贱踪迹。素不齿人。踰分之宠。决然不敢承当。故每近 辇毂。辄增罪戾。如前冬狼狈逃 命。岂臣之所欲为者乎。今日之次且踧踖。终不敢以迎候为礼。而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7H 页
以退守为分者。亦非不欲进。盖出于不敢进也。而意虑之外。坐辱 君命。臣身到此。退亦罪也。终夜徊徨。罔知所出。不得不舁疾前进。归命于司败。而伤劳宿症。少愈重惫。又将不得留待 批降而径退旅舍。臣罪此极。何以复容于 王法。伏乞 圣明亟命有司。照以常律。以为为人臣而无礼无义者之戒。幸甚。臣无任瞻 天望 圣。感激惶恐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闻尔之来。心自欣悦。方欲面陈予意矣。闻尔之去。予心缺然。不知所以为谕也。尔无固辞。从容上来。以副予意。
辞 别谕及讲学厅僚属疏(十一月)
伏以臣昨承 隆旨。授臣以讲学厅僚属。俾之乘驲上来。闻 命惊惶。益无所容。区区心迹。前已毕达于 天听矣。况此 元子典学之初。别设官称。事异常格。题目之下。一国耸观。臣何敢重以疵贱。冒厕于一二名德之后。以贻 朝廷之羞哉。臣数月之内。三被 恩召。亟宜奔诣 阙下。更吁危衷。而宿病既痼。添以新症。寒邪外袭。元气内夺。饮啖全废。肢体澌顿。委身枕席。若将就尽。虽欲强舁登途。末由自力。方拟具疏陈情。复请死罪。而每以猥越文字。烦浼 朝家。实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7L 页
亦非贱臣之所敢。故闷缩忧惧。徊徨累日。正不知所以自措也。乃于千万意虑之外。 圣谕又降。遇灾反躬。惊惧修省之意。溢于十行。而欲闻消沴活民之策。责臣以实封上闻。臣病里承 命。不觉瞿然。使臣而诚有藏修才学达识竑议。可以匡时救世之具。则何敢辜 恩负义。终始逋遁。甘伏邦刑而不遑自恤也哉。前冬入都之日。实承 宠教之勤。而终不敢当。归于退伏。非臣故为此态。以谩上下。谅出于不得已也。即今星雷之警。有倍于前冬。其他变异。叠见层出。而 清问之及。又辱于委巷。岂我 殿下以臣前不进言。为有所隐于 君父耶。臣请复自陈之。臣之踪迹。本非幽潜。出入京乡。参访亲旧。言无不酬。口不知闭。人之所忧。臣亦忧之。人之所惧。臣亦惧之。故人或以此谓臣亦可以应上求而谈世事也。然臣情势则实如从前所列。自分自量。固不敢妄有论说之念矣。且观今日大小贵贱。孰无闷时畏乱之心。芹曝毕效。刍狗已积。则窃恐言语非 朝廷之所患乏也。况彼天象高高。祸机冥冥。转移弭灭之道。抑亦不在于纸上之空言也。今若使臣不揆己分。苟循人情。以昧为明。以愚为智。掇拾道听。妄渎 宸严。则其为罪戾。岂止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8H 页
于刑墨而已乎。噫。臣以极陋之质。自陷不幸。废伏不齿。乃其本情。而翰音登天。 渥恩猥加。兄弟父子。并纡爵命。荣光溢世。听闻咸骇。而既无筋力可效犬马之劳。又无一言以备管(一作菅)蒯之用。人之嗤责。有不可言。而分义道理。岂容如是。唯当早伏鈇钺。得以不赀之身。为人臣盗名取 宠。违 命干纪。俯怀私便。仰负 国恩者之戒。则臣之责塞矣。臣之愿毕矣。伏乞 圣明特赐矜察。亟命收回新授官名。仍治臣罪。以肃朝纲。亦或为革文具明政刑之一端也。贱疾危苦。不能自致于司败。席稿田庐。恭俟后 命。臣无任瞻 天望 圣。踧踖战灼之至。
辞食物存问疏(丙午正月)
伏以臣昨者恳辞讲学僚属之 命。一疏而 圣批不许。再状而该曹不准。方欲申乞。而又惧烦渎。缩伏惶闷。祗俟谴罚。又于千万意外。伏承道臣传谕 圣旨。有食物题给之命。臣惊恐感激。罔知厥由。念此实是 圣世优礼儒贤之盛举也。远近瞻听。孰不耸动。而顾此疵贱之物。亦厕诸臣之后。不独臣心有愧于冒滥。中外大小覈议嗤点之起。岂非有所损伤于事体乎。臣敢仰首自陈。冀收 成命。渎犯之诛。有不容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8L 页
避。唯 圣明矜察焉。臣窃闻帝王之所以贵士者。以其出有尊主庇民之功。处有尚志守道之实。故于其进也。则与之共天位而治天职。于其退也。则为之崇其礼而致其敬。上可以嘉靖邦家。格于皇天。下可以风励世教。持扶国脉。非苟然而已也。国家自 先朝以来。礼遇山林之士。隆恩盛典。无所不用其极。盖古昔之所未有也。以其人而受其享者。盛而非满。人不谓泰。固为 明廷之美事而士林之荣光矣。若或人非其贤。享非其分。未免续狗之羞。徒贻混竽之讥。则一世真伪之诮。有不可言。而千载是非之议。诚可畏也。臣之本末情状。不必更为陈列。只是王爵有加。不知趋谢。 君问有及。不思报答。冥然无觉。肆然妄行。真所谓无用之臣不齿之民。有可治之辜而无可奖之节。自请死罪。果非饰辞。则其不可冒贤士之名而受贤士之扬。较然明矣。抑以君氓周急之道言之。臣非饥饿之民也。即今所谓饥饿之民。诚有不忍言者。臣里中有为军保之役者。男女耕织。以应其布。乐岁不堪。凶年流亡。举族而逃者。至数家矣。以此一里。推之其他。填壑转四之状。可想而知也。根本蹶拔。将至无邦。变异之作。可察其影。此正 九重宵肝之忧也。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9H 页
如此者岂但为饥饿之急而已。若臣则以世禄之馀荫。守先人之田庐。身不隶徒役。手不执耒耟。菜根疏粝。乃分之宜。忧在穷滥。不在贫馁。偏蒙 圣化之包容。过尔优逸于畎亩。无岩处之行而有山林之号。非并日之艰而得饥饿之称。既以徵士受 宠。又以穷民见恤。安居终日。无所用心。而左右龙断。干取 恩泽。纵欲自欺而欺天。独不有腼于面目乎。臣愿 殿下亟命有司。刊臣名籍。以重贤士之选。收臣食物。以救无告之民。未必不为王政之大端也。臣曾在己亥秋。承 召入都。留待 大葬之期。意表蒙被食物之 赐。至有载送郊圻之举。臣惶恐不敢终辞。是时 圣上方在忧遑之中。俯轸远臣淹恤之势。特地垂 恩。严不获免。至今回思。惶愧满腔。今也则臣无旅琐之苦艰难之叹。而 朝家大赉之典。又非寻常之比。则臣安敢自同于诸人。安受而不辞也。伏乞 天地父母曲谅微情。特加 睿裁。追回前后误加之 恩。继治终始慢命之罪。则公义幸甚。私分幸甚。臣无任瞻 天望 圣。战灼祈恳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尔恳。古有周之之义。尔何辞为。安心勿辞领受。昨者才付予意于下谕之书。予之所望。岂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9L 页
偶然哉。须勿固辞。从速上来。以副予如渴之望。
辞 召命疏(二月)
伏以臣自前岁以来。累蒙 特恩。而皆非私分所敢承当。故辄陈疏状。号吁烦复。日夜忧惶。方俟罪戾。又于千万意外。荐蒙无前之 宠。收召之命。特出 天衷。纶音远降。辞意丁宁。至以 经筵讲论 元子辅导之任。责之于臣。继以道臣传示 批旨。申谕反覆。如更受赐。臣奉读以还。神惊魄褫。罔知所以自措也。盖臣本以疵贱微踪妄庸下流。误蒙 先朝之收录。至待以招士之礼。臣不觉惊瞿。诣 阙自陈情状而退。 先王终始促召。而竟不敢应 命。只请死罪。更无他辞者。诚以虚名。元无其实。虽使进而献身。亦无可讲之学可施之术故也。臣之本情。不过如此。而虚受 先朝罔极之恩。了无生死报答之路。则臣之平生欺负我 君父之罪。虽万被戮。亦有馀辜。而乃反以臣为 先朝畜幸之物也。每于诸儒臣招来问讯之时。必以臣名例续于末端。臣辞谢不免。无可奈何。不得已更以死罪二字。渎上猥疏而已。非徒臣心无以自解。如慢如伪。不诚不敬之诮。已有四面而起者矣。此臣所以徊徨踧踖。直欲钻地而入者也。至于国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0H 页
家休戚理难越视之 教。臣诚感激涕泣。不知所对。噫。天灾时变。祸乱已兆。嫠恤侨压之喻。古人之所先获也。则臣虽极蒙騃。岂独无区区忧国之诚哉。顾念愚智殊分。事应无穷。天人之际。成败之算。有非人人所可僭论。则掇拾死法。妄希大音。是臣之所不敢出也。去冬疏中。槩陈此意。 圣明必已洞烛之矣。前既不敢冒进。则后安得自显乎。言亦不敢妄发。则身安得强作乎。及已至是。臣虽欲免分义之责。其势亦不可得也。呜呼。 宗社多福。 元良克嶷。册礼将行。中外蹈抃。凡四封之内。舍生之类。莫不延颈企踵。欣睹同天之庆。而蝼蚁之微。适承 召命于此际。若使臣身犹可以齿 胄筵之末。厕名德之后。则臣非木石。亦何忍冥然无觉。抵死辞避而不知止也。诚愿 天地父母曲谅衷私。亟命有司。刊臣讲学僚属之 命。永绝谬 恩。不复检举。不但与微臣为之地也。其于 国家事体。实有关系之大者矣。且臣所辞食物之赐。亦非臣之备礼饰让而已。礼曰。尊者有赐。贱者不敢辞。则 君上之赐。臣子虽有不安于心者。何敢为辞却之计也。及今 申命之下。尤不可更陈蔓辞。以速不恭之诛。而然念古人有再辞三辞之礼。则臣何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0L 页
独径省而不自尽乎。且所谓周之之义。当施于饥饿之民。故臣于前疏。谨白臣无饥饿之状矣。抑观古者。或有岁时存问长老之事。而臣年不至于耆耋。则又不敢自比于长老之行矣。百尔所思。臣将何名而敢受此赐乎。即今饥荒荐臻。民不聊生。而臣独不勤四体。有同粥饭之僧。艰虞溢目。大小危厉。而臣独晏然偃伏。苟偷朝夕之安。真所谓一倖民也。矧可无事而食。以添蟊蠹之讥哉。臣仰惭 恩荣。俯愧民氓。怵惕忧惧。终不自宁。未免仰首更吁于 天日之下。伏乞 圣明并垂裁察。先收臣食物之给。后治臣违慢之罪。以明法义。以幸公私。臣于前后别 召之下。未尝不奔诣陈情。而今则三冬淹病。尚在枕席。末由自运于道路。只申文字。以达微情。臣无任席稿俟 命。战灼兢惶之至。
受食物辞 召命笺(三月)
死罪臣尹宣举伏蒙观察使传谕 圣批。不允食物之辞。申降上来之 命。臣病势深重。末由赴 阙陈情。而所题食物。不敢三辞。谨拜受讫。臣不胜感激陨越之至。谨奉笺待罪陈谢者。臣宣举诚惶诚恐。稽首稽首上言。伏以微臣有万死之辜。冀还踰分之 赐。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1H 页
 圣上体六养之典。兼纡申 召之恩。不能力疾而趋。实惧无事而食。伏念臣家则世禄。品是凡民。不幸而贱行辱人。本非高尚之士。无实而盗名欺世。譬犹穿窬之徒。恒怀翰登天之惭。反冒食浮人之戒。 先朝之畜幸既过。犯匹夫逃遁之刑。 当宁之礼数愈勤。致草野倨侮之诮。属蒙食物之岁问。仍承驲 召之纶音。或出或处。或默或言。何尝古人自拟。不稼不穑。不狩不猎。窃以素餐为非。兹将不敢当之私。猥陈未有处之义。大让小让。岂效如慢如伪之情。初辞再辞。荐降曰吁曰毋之旨。有 教至此。何说更申。连章渎尊。亦非疵贱之所敢。顿首受赐。实出惶恐之无他。然兹 严召之未收。决是病劣之难任。周无常数。君氓之古礼固存。往非其招。冠旌之定分可犯。昔贤受馈而辞召。事则有之。今臣异情而同行。势不获已。诚知进退之无据。讵免餔啜之贻讥。抑今时变之日增。噫我旰食之忧切。天人有相际之理。莫测冥冥。小大图不见之虞。皆怀慄慄。义当缨冠而被发。心惭媮食而靡衣。尽赐齐饥。老人之愿实大。虚蒙周赉。嫠妇之恤更深。三命循墙。已过糊口之分。一亩环堵。还忘并日之忧。酬报无阶。感愧交臆。兹盖伏遇 主上殿下。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1L 页
继志为孝。典学以诚。光大含弘。处物不枉其性。尊荣安富。养贤以及于民。谓臣虽非士者之流。犹待以招延之旧礼。知臣不免耕也之馁。特借其长老之惠存。遂令淹疾之身。获沾饱德之渥。臣敢不观颐自养素履独行。答 圣君保穷民之恩。唯有忧国愿丰之咏。报 先王忠 殿下之职。窃献祈天永命之篇。臣无任激切屏营之至。谨奉笺俟罪。称谢以 闻。
辞 召命疏(十一月)
伏以顷者仪曹郎官。以 命临访纂册之事。事出料表。惊惶罔措。疵贱之物。废伏委巷。 除召频烦。已极忧惧。而 特使就问。事体尤重。臣不敢辄效他例。偃然献议。实欲具疏自陈。请伏滥越之诛。而抑念臣身至微。无说可复 圣问。则只将猥亵之辞。每干 宸严之听。亦甚僭猥。再三思量。终不获已。未免略叙私悃。凭付以进。秪今瞿然。犹有馀悸。岂图 别谕之旨。申降于遇灾警惕之馀。温谆纶綍。不啻十行。祗承奉读。不觉感泣。噫。臣之叨此 宠教。盖连三岁矣。甲辰冬。拜疏于郊圻。去冬及春。又再覼缕矣。到今欲更仰首自列。则情无馀蕴。言已殚竭矣。 耑札之招。不当累度虚辱。 至诚之求。不容空言仰答。俶装赴 阙。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2H 页
致身司败。以待死生之命。实臣情义之所不可但已者也。第臣宿患痰火之症。当冬辄发。少有触冒。汗流不止。仍成咳喘。汔春未已。故方且闭伏密室。不敢出头。冰程强载。得达 毂下计。没奈何矣。兹复披沥危衷。远吁 天听。臣非敢饰辞循涂。以违 上命。不幸淹疾。自底逋慢。徊徨闷缩。置躬无所。唯有负罪伏法。恭俟后 命而已。仍窃伏念灾沴之作。逐年愈加。天之警告。必有所以。此诚忧内惧外。启圣兴邦之一大机也。 圣心警动。上下惕虑。应天之道。先讲乎保民。省躬之方。不事乎文为。则盘盂几席。皆无非诚意正心之用。股肱耳目。孰不为奔奏御侮之臣。一志所立。万目自张。一诚所至。千里自应。不言之化自驰。而风动之治自臻矣。不然而徒费虚礼。妄加匪人。上有僭施无实之咎。下有不称维谷之叹。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者。正谓此等举措。此非臣自解图便之言。实是国人之所共诵者也。况夫 元子辅养之任。已有一二臣者。将就光明之效。举国咸仰之矣。如臣之卑污丑拙。本非当拟于讲学之属。前后辞章。已尽暴露。今不暇缕缕渎烦。伏愿 天地父母终始矜怜。许臣自废。使之苟全于田间。不复玷冒于收召之列。以重 朝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2L 页
家体貌之严。以安匹夫沟壑之分。公私幸甚。臣无任瞻 天望 圣。战慄兢惶之至。
辞进善疏(丁未正月)
伏以臣再申疏状。祗俟 谴罢。 圣慈天覆。恩谕荐至。不允所辞。 严召益勤。臣仰感俯慄。外惭内惧。实不知所以措躬也。臣曾于戊戌之春。猥以此职被徵。力辞经年。终未蒙许。臣欲惕威恋荣。趋应 朝命。则疵贱微踪。有腼天日。臣欲杜门塞窦。闷默待诛。则常刑不加。 德音弥隆。臣于是自念以为躬诣 天门。控诉危衷。以请死生之命。则世禄之分义少伸。而逋慢之心迹可暴矣。一入都下。 异恩愈渥。假以优贤之礼。特降 赐对之教。臣乃惊恐惶惑。颠倒却走。至今回思。罪戾如山。无以自容于天壤之间矣。然臣此举非所以饰情矫俗。为要名干誉之计也。只欲白臣遭乱自废守死难变之实状。冀免其分外非常之 恩数。虽进未得肃 恩。退未得伏法。仍因辗转。以至于今。而区区匹夫之谅。实蒙 先朝之矜察。则 圣明亦已俯烛无馀矣。唯我 元良。睿质夙茂。册礼将行。中外延颈。而累衅之臣。又忝此职。不由备拟。视同己分。始闻 命下。震越靡定。追惟前事。继之以泣。臣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3H 页
之本末。不容更陈。只是不敢承受于前。则今亦安敢冒进于后哉。呜呼。缛仪斯举。仁闻早播。命哲命吉。始自今日。讲导扶养之功。责在书筵。正宜招延宿德。妙简吉士。左右夹辅弼成允德。古人之有深爱远计于国家者。未尝不以此为一大急务也。至于 殿下所以身教之方。亦当亲贤典学。日跻圣敬。以为贻谋燕翼之弘图。以立垂统可继之宏规。以基亿万年无疆之休。则 圣神显承之美。岂非东方千一之盛会也。臣既未能祗命于 先朝。一侍明离之筵。又未能进身于今日。欣睹 岐嶷之表。受 恩前后。报答无阶。倾阳祝圣之诚。切切唯在此耳。伏乞 天地父母谅臣覼缕之辞。悉出于血诚。怜臣痼废之实。难责以常分。还收 误恩。许遂微恳。使之得免于违傲之科怵迫之臼。则 朝廷亦无推排虚窠应备文具之讥矣。今臣父子兄弟。并被春僚之选。荣光溢门。举世骇视。丧威疾病。人事乖误。小大缩伏。莫能自振。辜负 朝家罔极之恩。莫伸臣子常节之恭。臣当俶装登道。待 命于嘉石之下。而癃残怯寒。末由远涉圻外。力疾自载。拜疏监营。似此迁延。虽不足以少贳罪孽。而庶或自明其踧踖之私心而已。抑臣又有惶恐之忱。朱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3L 页
子书节要宣赐之 恩。并及于微臣。此等颁式。例有品限。未曾僭施于贱末者。而今兹得沾。特出格外。祗承感陨。反以为讶。仍念臣身少不知学。而犬马之齿。已至衰落。精力消耗。疢疾恒存。虽蒙 圣眷。惠以古人之书。更无自力于册子工夫之望。徒然受此殊锡。莫知所以称塞。唯当奉若拱璧。着诸心胸。嘉与蒙学。共数行墨。庶以少裨小子有造之 圣化。是臣仰酬 君恩万一之地也。惶感之极。不觉僭率。臣罪万死。臣罪万死。臣无任瞻 天望 阙。战灼屏营之至。
辞执义疏(戊申八月)
伏以 圣候愆和。复有温泉行幸之举。大小臣民。罔不奔走。而微臣适有私役于父坟。未获出伏道周。以伸蝼蚁之诚。瞻望 舆卫。日夕陨越。不意今日 新命又下。祗承 召旨。益复罔措。臣兄文举同日蒙 恩。有司必已援例处置。然臣分义则即当俶装。待罪于 行朝之下。而盖臣父坟。人言有水气之虑。开圹验视。日月有时。人子之情。不忍远离。见柩改封。事同丧初。不遑自尽于常节。臣罪至此。尤不容死。伏愿 圣明特严邦宪。亟赐谴罚。以安微分。臣又有猥越私心。不敢不自暴者。小学谚解之颁。又厕于诸臣之末。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4H 页
如此疵贱。每沾 恩渥。辞谢无由。惶愧深增。并乞 圣慈曲谅微情。勿令 恩施之典。更致混加之误。不胜幸甚。臣无任瞻 天望 圣。战灼兢惶之至。
辞 召命状(己酉正月)
右宣举今月十二日。祗受 有旨。使之乘驲上来。 严召别降。感悚罔措。盖此贱物备数于诸臣之后。混被不世之 恩。踧踖终始。不敢承当。原其本心。纵非敢为偃蹇之态者。而乖蔽之性。已无以自齿于伦类矣。况今 圣躬和豫。奋兴拨之志。 元良典学。有将就之功。耆儒并进。礼招旁出。而兄弟父子。并被 宠命。四旨俱下。萃于一家。荣光洋溢。听闻骇异。合族聚首。震恐掉慄。昼夜思量。已踰数日。而终无一人可堪承 圣朝之德意者。遂使旷世莫大之 恩荣。反成举家违悖之罪戾。徊徨战灼。不知所出。前后负犯。罪实万死。殃咎既积。祸厄荐臻。前岁之中。再丧同气。期功惨戚。逐月相继。哭泣奔走。宿患添㞃。终冬伏枕。不能出户。腊月之晦。仲兄又亡。闻讣之初。又得新症。脐腹紧痛。寒痰凝结。俯仰难堪。屈伸不得。至今旬望。一向沈绵。从前▣别谕之下。未尝不具疏前进。待罪路次。而即今情势。决难登程。末由自力舁曳。吁此危迫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4L 页
之恳。迁延至此。惶惑 倍。席稿忧惧。祗俟 诛谴。如右实状。具报监营。俾得转闻。不胜幸甚。
温泉 召命。中路待罪疏。(三月)
伏以臣于上春承 召。病未克赴。呈状缩伏。祗俟 严诛而已。不意 车驾奉承 慈圣。复临温泉。即降 恩纶。申以徵命。隆辞宠旨。十分勤恳。奉读未半。陨越罔措。窃念臣情势之狼狈。比前益甚。盖臣不齿无用之实。 朝廷上下既已知之悉矣。而匪分 恩礼。尚且不辍。每承 命下。钻地不得。岂料臣之子拯。又以格外异数。并蒙 收召。天书重叠。宠光殊异。实非粪土疵贱所可堪当。臣既自废。积负罪戾。拯又尪羸庸拙。分甘屏蛰。都无一善之可纪。未有秋毫之仰报。而次第一模。坐纡 荣春。无论物议之愤骂。必为鬼神之厌怒矣。噫。臣父子之叨滥。犹不足言。而至于贤愚不分。名实相蒙。随例充数。备文加礼。使我 圣朝弓旌之盛举。徒为四方嗤点之一事。岂不为识者之所叹惜也。此臣所以日夜忧惧。寤寐惊惕。宁欲以死而塞责者也。臣闻命之初。即拟俶装登途。待罪于 行阙之下。而积孽逃刑。灾咎来并。经年丧祸。迄今未殄。葬兄才毕。殇夭相继。心神惨挠。旧症添㞃。迁延旬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5H 页
日。仅得渡江。淹滞路周。末由前进。熏厉在心。若将溘然。与其闷默徊徨。罪与病深。无宁仰首吁呼。冀蒙 矜察。 行宫密迩。德音丁宁。而违悖之迹。又踵前辙。臣罪至此。而死亦难赎矣。伏愿 圣慈曲谅微情。命付有司。斥去臣父子之名。收回 召旨。明议罪科。以重 国家招延之礼。以惩草泽傲慢之弊。则岂独臣父子之幸。抑亦厉世之一道也。臣无任瞻 天望 圣。战灼祈恳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予之来此。深欲相见。今未遂意。诚甚缺然。须体予意。安意勿辞。从速上来。以副予意。
太学请斩虏使疏。(丙子。此疏与诸生同事。非先生独疏。故附于末。下疏同。)
伏以贼使与西土守臣问答僭号一款。报至之日。都下汹汹。虽下贱妇孺。莫不愤惋忼慨。咸一口言曰。我 圣上必能赫然震怒。奋然而作。不闭关斥绝。则当斩使焚书。此非夸言哆说。自是当然之则。的然之理也。随闻宪臣之疏。韦布之章。相续而入。继有晋接朝臣之 命。臣等拭目倾耳者数日矣。前席之议。竟未闻耸动振作之举。而宪臣疏 批。一则曰斩使太早。一则曰观其后日所为。处之未晚。臣等实未知 圣心之所在也。噫。从今以往。环东土数千里。胥溺于纵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5L 页
目之域矣。 殿下之以为太早者。何意也。欲观后日所为者。何事也。贼以不忍闻之说。言于守土之臣。而朝廷不加惊怒。斩焚于境上。而纵之入京。待以聘使之礼。则诛讨之典。已云后时矣。复口舌相关。文字酬应。则是我国与闻僭逆之说耳。僭逆之说。其可与闻而从容论辨耶。不敢知片言单辞。能折其凶逆之谋。而后日所为。一听我之弛张耶。于僭号之说。斥之不严。断之不早。则君臣之大分紊。而万古之纲常斁矣。岂不大可惧哉。天下之事。义理与利害而已。义理所在。则利害有不可言。而况以利害言之。其有害而无利。灼然可见。何以言之。彼虏僭号之计已定。则必不俯首从我而去其已僭之号明矣。既不俯首从我。则必且加怒而以兵胁之矣。今日庙堂之议。不过卑辞厚币。冀缓兵祸。而兵祸终不可免矣。与其卑辞厚币而终不免兵祸。无宁斩其使焚其书。以明大义于天下也。语曰。师直为壮。我有凛然之气而使不得犯。则彼虏之凶图。亦可以自戢矣。且无论义理与利害。举国人民。皆知 神宗皇帝拯溺之恩。 宣祖大王事大之诚。闾巷之间。父老涕泣能说 先帝先王之事。以勉子弟感激奋发。小民之心尚如此。在廷之臣。孰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6H 页
非 先朝遗臣。亲见 先帝先王相与之际者乎。壬辰。倭奴犯顺之书至。而当时大臣有不欲直奏者。故相尹斗寿独能建白以为必可奏。 先王断然行之。为 天朝替受兵祸。 国家纵至颠沛。义声昭揭宇宙。今 殿下其不能体 先王之心。而在相位者。亦不能趾先臣之美也耶。噫。和之一字。愚人君父。祸人国家久矣。从古以来。时君时相。迫于目前之虞。为呴沫自濡之计。终致灭亡之祸。忠臣志士。敢言极谏。死而无悔者。其识见远而爱君深也。我国与此虏和亲。今几年矣。上下恬嬉。包羞忍耻。而不思大义。宁负壬辰拯溺之恩。而不欲失虏之心。宁贻天下后世之讥。而唯幸得虏之喜。乃欲竭民之财。为媚虏之资。虏若一番恐喝。岁币一倍增数。虏使瞋目盛气。则庙堂遑遑罔措。虏使和颜怡色。则士民道路相庆。可不悲哉。噫。彼请讲兄弟之礼。则顺之无患。彼请增岁币之数。则应之无难。古人曰。鄙我亡也。杀使亡也。今者鄙我之辱。甚于不假道之楚。斩使之义。非若小不忍之宋。存亡成败。有不足论。匹夫无义。尚且不能立。况千乘之国乎。宁将守义而毙。不可以不义而存也。臣等受廪国庠。无报尺寸。坐见危亡之迫头。义理之晦塞。不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6L 页
得不仰首疾呼。伏愿 圣明亟加乾断。斩使焚书。振旅问罪。以伸大义。不胜幸甚。
太学请斩罗德宪,李廓等疏
伏以君臣之义。父子之恩。天经地义。人道之大伦也。妇孺愚智所共知。天下古今所同性。去此则夷狄禽兽而已。其何以作人而立于世乎。我国之于 天朝。有君臣之义焉。有父子之恩焉。粤自 祖宗朝服事垂二百年。恪修侯度。享上之诚尽矣。视同内服。字小之仁至矣。名分之大定。恩义之严重。有不得以遗且后者也。况值岛夷之祸。剪焉倾覆。无所控告。而 神宗皇帝竭天下以存之。 宗社再血。得至于今日。秋毫皆帝力也。 宣祖大王感戴洪造。食息不忘。平生未尝背西而坐。想其酬报罔极之心。必不愿少懈于后嗣也。天祸大邦。孽奴猖獗。戊午射天之毒。延我于丁卯。设 宣祖大王适当此时。则宁以国毙。必不忍与君父之雠私矣。 殿下虽不得已而姑与之羁縻。以 殿下诚孝之至。得不少愧于心哉。往事已矣。至于今日。尚无痛绝之意。此臣等之所窃痛者也。盖前此特以交邻之道。假兄弟之名。容或有可说者矣。乃今彼虏既肆然为帝。不复以邻好遇我。而直欲臣妾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7H 页
之耳。及已至是。其将何所执而更相与哉。揆之理义。断不可复与僭奴通也。臣等谓言 殿下赫怒改图。痛斥此奴。唯思大义之必伸。不计利害与强弱矣。今也闻虏既僭之言。而 殿下不之怒。受虏臣妾之辱。而 殿下不为耻。至于贺虏庭奉僭书之贼。尚犹不暴其罪而终欲掩置之。臣等不胜痛恨焉。今兹罗德宪,李廓等之罪。不必多辨。究其归则再参伪贺之列。终受僭逆之书矣。天下之人闻之。孰不曰朝鲜亦遣使献贺。以帝羯奴乎。只此一款。罪通天地。则其行礼之恭不恭。封书之开不开。中道之置不置。非所当论也。顷日虏使之来试我也。人莫不奋义请斩。而 殿下以观后日所为处之未晚为教。然则 殿下之所当观处者。正在今日。彼以虏差。致奴欲帝之言者。犹可斩也。况以我人。奉奴既僭之书。以辱我国家者乎。断以大义。不容原赦。而庙堂之终请减死。独何心哉。夫德宪等。使我 祖宗至诚事大之义。灭尽于一朝。而庙堂不知愤。使我东方再造罔极之恩。终背于一朝。而庙堂不知愧。使我 殿下一朝陷不测之恶名。而恬不为意。使我臣民一朝为戎虏之陪隶。而狃以为安。唯幸和事之不败。曲为两贼而分疏。乃曰不屈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7L 页
之状。犹有可观。置书中路。犹愈赍来。其游辞饰说。苟且矇眛之态。臣等不忍正视也。臣等且闻 朝廷之议。有曰德宪等不知 国家羁縻斥绝与否。则处变不得不如此云。此乃渠等欲归罪于 国朝。以图自脱之说也。我国虽兵微力弱。不能声罪致讨。岂有复通僭奴之道哉。前日之峻斥虏使。亦德宪等之所目睹者。故其在虏中状启曰。某日有某事。臣当抗义伏剑云。此言果不知 殿下当斥之义者耶。其凶猾愚弄之状。惨不忍闻。而庙堂从而是之。臣等不敢知。平昔庙堂之议。果以为虏虽僭逆。犹且甘心臣仆而终莫之绝耶。然则贺虏受书之罪。非两贼也。乃庙堂也。呜呼。今日庙堂。罔念大义之所在。徒怯羯奴之积威。包羞忍耻。畏缩媕娿。逢此莫大之变。而未闻有献一计画一策。汲汲为守备之谋。则其无仗大义绝僭奴之意。据此可知。异时导 君父拜犬豕之举。臣等未敢信其必不有也。噫。古语云宰相曰是。台谏曰非。庙堂虽眛义理胶利害。魂迷魄夺。不能自振。而在台阁者。固当刳肝沥血。苦口碎首。以矫庙堂之非。以广 君父之听。而尚今委靡畜缩。噤口结舌。使公论屈而不伸。大义晦而不明。庙堂固无可望。台阁亦忍为此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8H 页
乎。臣等窃闻近日 朝廷又有通书之议。臣等未知是书何名也。今虽揭我大义。责其僭逆。以示痛斥之意。犹不若闭关自守。绝不复通之为正。若或卑辞巽说。强颜论卞。明我之不敢渝盟。以待彼虏之进退之。则此直是请命于虏耳。前日代两贼贻书通远。已是人心之所深愤。况此通书之举。其何以解国人之惑而自白于天下也。呜呼。向我 殿下峻斥黠奴之悖辞。使不得售而归。又下罪己之教丁宁十行。锐意兴拨。一国臣民。莫不欢欣感激。皆愿为吾 君死者。此正 殿下伸大义奋大勇。竭力殚诚。除凶雪耻。以答 祖宗。以酬 皇恩。永有辞于天下万世之一大机会。而及到今日。反狃于姑息之谋。惑于侥倖之计。遂令大义晦塞。纲常斁绝。而莫之恤焉。彼顽钝无耻。全躯保妻子之臣。固不足道。岂以 殿下英武之资。乃忍此不可忍之事哉。臣等窃为 殿下痛惜焉。今之议者有谓和事一绝。大祸立至。宁奴绝我。毋我绝奴。噫嘻甚矣。和议之迷人误国。一至此哉。自古偷安者未必存。守义者未必亡。宁有背恩蔑义。偷生苟活。终保其国家者乎。况我 国家自壬辰来。得延四十馀年。莫非 皇朝之赐。则今虽为 皇朝守义。不幸至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8L 页
于沦丧。亦何足悔哉。呜呼。大义所在。固不可以强弱言也。利害计也。设以强弱利害论之。堂堂我 国家以数千里土地。人徒兵甲不为不足。而顾见陵于彼虏者。以不能自强故也。古人所谓以六千里为雠人役者。岂非今日之戒乎。若及此时。显戮辱国之臣。暴扬僭奴之罪。昭揭义声。以倡一国。则人皆思奋。士有斗志。兵力日强。国势日张。丛尔小丑。自不敢侵轶我矣。尚复迷而不悟。惧不知出。曲全两贼。复通雠虏。甘受耻辱而不有变计。则举国之人。皆将怀愤菀抑。扼腕伤气。不愿为 殿下用矣。大义已坏。人心既离之后。虽欲缮甲治兵。以抗此贼。亦不可得矣。岂不大可惧哉。伏愿 殿下深思恩义之不可忘。永念名分之不可忽。勿以胜败为虑。勿以存亡为意。廓挥乾断。快下明旨。痛绝僭奴。以明大义。亟斩两贼。以谢天下。使我东数百年礼义之邦。得免为夷狄禽兽之域焉。如此然后。方可以答 祖宗事大之诚。酬 皇朝罔极之恩。慰生民之望。免天下之讥。而终有光于永世矣。臣等俱以拘儒。无所知识。固不敢间肉食之谋。言国家之计矣。顾今大义将绝。民彝将斁。 君父之耻辱极矣。社稷之存亡判矣。而小大之臣。无一人以此言
鲁西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89H 页
闻于 殿下者。臣等不胜忧愤痛哭。大声疾呼。冀幸吾 君之一悟。大伦之复叙。伏惟 殿下恕其狂僭而少垂察焉。臣等无任激切屏营之至。
江都上分司书(丙子十二月○此书与沈熙世,李时中,李长英,正英,尹城,金益兼诸公联名。非先生独书。故仍附于此焉。)
伏以君亲在围十有馀日。蚁子无援。奔问无人。城中上下。势迫焚溺。朝绅编伍。 玉趾巡城。一片南汉。事日益危。江都虽重。缓急有异。把守江津。守将足矣。而分司区画。漠然无为。湖西两将。进屯畿甸。而尚无移军尝贼之报。检察从事。乘舡顺流。而亦无收兵前进之势。都巡察使。虽在都中。无兵可统。无策可施。移书借助于江都。其势固也。却敌解围。了不可期。而消息之不传。日已累矣。今日大小之臣。薪胆即事。杯酒非时。窃料检察一员。急渡江津。如通津,金浦,富平,仁川,安山,南阳列邑主倅令。各率众来会。则亦可以得数百千兵。或据要害。或依险阻。军势稍振。相机而动。虽未易一举进剿贼阵。至于布令传命则有馀。矣等君亲。皆在围中。音信亦已断绝。不胜痛迫闷郁。欲拟生死前去。而数三书生。得达无路。检察渡江之日。孰不愿从。兹布心腹。以备裁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