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二
卷首二 第 1a 页 WYG0956-0045a.png

卷首二
钦定四库全书
 万姓统谱卷首二    明 凌迪知 撰
历代帝王姓系




     (颛帝裔孙女脩之子大业所生柏翳之后嬴姓柏翳名大费佐禹平水土有功赐姓)
     (嬴十九世生非子为周孝王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分封为附庸而邑之)
     (秦号曰秦嬴始非子终庄襄三十七君凡六百四十二年至始皇三十四年始并天)
     (下吕冒嬴姓秦亡)
    非子      秦侯 (非子之子)
卷首二 第 1b 页 WYG0956-0045b.png
    公伯 (秦侯子)    秦仲 (公伯子)
    庄公 (秦仲子)    襄公 (庄公子)
    文公 (襄公子)    宁公 (文公孙)
    出公 (宁公少子)   武公 (宁公子)
    德公 (武公弟)    宣公 (德公子)
    成公 (宣公弟德公少子)  穆公(任好成公弟始霸)
    康公(罃穆公子)    共公(和康公子)
卷首二 第 2a 页 WYG0956-0045c.png
    桓公 (共公子)    景公(后桓公子)
    哀公 (景公子)    惠公 (哀公孙)
    (阙)
卷首二 第 2a 页

项氏分王诸将

    衡王(吴芮后为长沙王)  临江王(共敖)
卷首二 第 3a 页 WYG0956-0046a.png
    九江王(英布后为淮南王) 河南王(瑕丘申)
    韩王 郑昌      西魏王(魏豹)
    殷王 司马卬     代王(赵歇)
    常山王(张耳后为赵王)  齐王(田都)
    济北王 田安     辽东王(韩广)
    燕王 臧荼      雍王(章邯)
    塞王 司马欣     翟王(董翳)
卷首二 第 3b 页 WYG0956-0046b.png
    汉王(沛公)

西汉

     (始高祖甲午灭秦乙未为王己亥灭楚即帝位终孺子婴十一帝连吕后孺子婴共)
     (二百一十四年王莽篡之)

高帝(姓刘名邦下沛人帝尧之裔起于泗上亭长灭秦并楚而有天下以火德王都长安)

     (在位十二年寿五十三八子)
    齐悼惠王 肥长庶六子(胶东王雄渠西王邛)菑川王贤 济南王辟 
      光 济北王兴居(城阳景王章八子其后也)
    惠帝      赵隐王(如意)
卷首二 第 4a 页 WYG0956-0046c.png
    文帝      赵共王(恢)
    赵幽王 友      淮南厉王(长)
    燕陵王 建      吴王(濞帝兄子)
    楚王 交帝(向歆皆其后)

惠帝(名盈高帝太子在位七年寿二十四无子)


吕后(名雉高帝后称制八年寿七十一妇居尊位始自吕氏)


文帝(名恒高帝子以代王入继大统在位二十三年寿四十六四子)

卷首二 第 4b 页 WYG0956-0046d.png
    景帝      梁孝王(武)
    代孝王 参      梁怀王(楫)

景帝(名启文帝太子在位十六年寿四十六十四子)

    武帝      河间献王(德)
    临江哀王 阏     临江闵王(荣)
    鲁共王 馀      江都易王(非)
    胶西于王 端     赵敬肃王(彭祖)
    中山靖王(胜)
    长沙定王(发一子舂陵节侯买二子长戴侯熊渠生利利生子张子张生圣公)
卷首二 第 5a 页 WYG0956-0047a.png
     (次生外外生回回生钦钦生伯升仲光武)
    广川惠王 越     胶东康王(寄)
    清河哀王 乘     常山宪王(舜)

武帝(名彻景帝太子在位五十四年寿七十一六子改元者十一自古未有年号始起于)

     (此建元六元光六元朔六元狩六元鼎六元封六太初四天汉四大始四征和四后)
     (元二)
    戾太子 据      齐怀王(闳)
卷首二 第 5b 页 WYG0956-0047b.png
    燕剌王 旦      广陵厉王(胥)
    昌邑哀王(膊)   昭帝

昭帝(名弗陵武帝少子八岁即位在位十三年寿二十一无子改元者三始元六元凤六)

     (元平一)

宣帝(名询戾太子之子史皇孙之子武帝曾孙霍光迎立之在位二十五年寿四十三五)

     (子改元者七本始四地节四元康四神爵四五凤四甘露四黄龙一)
    元帝  淮阳王 钦    楚王(嚣)
    东平王(宇)中山王(舜)
卷首二 第 6a 页 WYG0956-0047c.png
元帝(名奭宣帝太子在位十六年寿四十三三子改元者四初元五永光五建昭五竟宁一)

    成帝  定陶王 康    中山孝王(兴)

成帝(名骜元帝太子在位二十六年无子改元者七建始四河平四阳朔四鸿嘉四永始)

     (四元延四绥和二)

哀帝(名欣定陶康王之子元帝庶孙以定陶王入继大统在位六年无子改元者二建平)

     (四元寿二)

平帝(名衎中山兴王之子元弟庶孙以中山王入继大统在位五年寿十四王莽弑之)


孺子(名婴宣帝子楚王嚣嚣生广威侯勋勋生显显生孺子婴宣帝玄孙王莽立之在位)

卷首二 第 6b 页 WYG0956-0047d.png
     (三年改元者二王莽篡位废为定安公居摄二初始一)




王莽(元帝后王氏弟王曼之子乘宗室削弱弑平帝而篡之篡位十四年改国号曰新汉)

     (兵入长安诛之分脔其尸改元者三建国五天凤六地皇三)

刘玄(字圣公景帝七代孙光武族兄起自民间平林诸将立之光武封为淮阳王在位二)

     (年赤眉杀之)

东汉

     (始光武诛王莽即帝位终献帝十二帝共一百九十五年曹丕篡位灭之)
卷首二 第 7a 页 WYG0956-0048a.png
光武(姓刘名秀长沙定王发之后景帝六世孙起自民间举兵同刘玄诛王莽中兴汉室)

     (而即帝位承西汉以火德王都洛阳在位三十三年寿六十二十一子改元者二建)
     (武三十一中元二)
    明帝      东海恭王(疆)
    沛献王 辅      楚王(英)
    济南安王 康     东平献王 苍(子任城孝王尚)
    阜陵质王 延     广陵思王(荆)
    临淮怀王 衡     中山简王(焉)
卷首二 第 7b 页 WYG0956-0048b.png
    琅琊孝王(京)

明帝(名庄光武太子在位十八年寿四十八九子改元者一永平十八)

    章帝      千乘哀王(建)
    陈敬王 羡      彭城靖王(恭)
    乐城靖王 党     下邳惠王(衍)
    梁节王 畅      淮阳顷王(炳)
    济阴悼王(长)

章帝(名炟明帝太子在位十三年寿三十二八子改元者三建初八元和三章和二)

    和帝     千乘贞王(伉)
卷首二 第 8a 页 WYG0956-0048c.png
    平春悼王 全     清和孝王 庆(子安帝)
    济北惠王 寿(子北卿侯)
    河间孝王 开(蠡吾侯翼)解渎亭侯淑 
    城阳怀王 淑     广宗殇王(万岁)

和帝(名肇章帝太子十岁即位太后窦氏临朝在位十七年寿二十七二子改元者二永)

     (元十六元兴二)
    平原王(胜)    殇帝
卷首二 第 8b 页 WYG0956-0048d.png

殇帝(名隆和帝子始生百馀日邓大后立之临朝听政在位八月而崩改元者一延平一)


安帝(名祐章帝孙以清和王庆之子入继大统在位十九年寿三十二一子改元者五永)

     (初七元初六永宁一建元一延光四)
    顺帝
    北卿侯(名懿章帝孙济北惠王寿子阎后立之后遂听政立二百七十二日而殂)

顺帝(名保安帝子以济阴悼王入继大统在位十九年寿三十一子改元者五永建六阳)

     (嘉四永和六汉安二建宁一)
    冲帝
卷首二 第 9a 页 WYG0956-0049a.png
冲帝(名炳顺帝子梁太后立之临朝听政在位一年寿三岁改元者一永嘉一)


质帝(名缵章帝曾孙梁太后迎渤海孝王之子入继大统在位一年梁冀鸩之寿九岁改)

     (元者一本初一)

桓帝(名志章帝曾孙以蠡吾侯翼之子入继大统在位二十一年寿三十六诛梁冀改元)

     (者七建和三和平一元嘉二永兴二永寿三延禧九永康一)

灵帝(名宏章帝玄孙解渎亭侯淑之子入继大统十二岁即位太后临朝在位二十二年)

     (寿三十四二子改元者四建宁四熹平六光和六中平六)

少帝       献帝

卷首二 第 9b 页 WYG0956-0049b.png

少帝(名辩灵帝子在位一百八十日为董卓废而弑之)


献帝(名恊灵帝次子董卓立之在位三十年寿五十四为曹丕所篡封为山阳公汉乃亡)

     (改元者三初平四兴平二建安二十四)

西汉末僭伪改元十人

    公孙述(茂陵人王莽时为四川导江卒正自称将军牧益州更始时称蜀王都成)
     (都凡九月僭称成帝立十二年光武灭之)
    隗嚣(天水人光武时为西州大将军叛降于蜀公孙述立为宁朔王凡一年光武灭之)
    李宪(王莽时为庐江连率据郡称淮南王凡三年将军马成击斩之)
    王郎(一名昌邯郸卜者王莽时自称成帝子子舆者莽杀之缘是诈称真子舆郡人)
卷首二 第 10a 页 WYG0956-0049c.png
     (刘林李育俱信之聚众入邯郸立郎为帝僭称五月光武灭之)
    卢芳(安定人光武时诈称武帝曾孙刘文伯自立为西平王与匈奴和亲匈奴迎立)
     (为汉帝八年其将随昱欲胁芳来降芳知遂奔匈奴)
    彭宠(更始时为渔阳太守光武时据蓟州反自称燕王三年其奴子密斩宠首以降)
    秦丰(黎丘人更始时据黎丘自号楚黎王立三年光武灭之)
    张步(青徐群盗来降光武拜步为东莱太守时刘永先封步为齐王遂不受命立三)
     (年光武灭之)
卷首二 第 10b 页 WYG0956-0049d.png
    董宪(青徐群盗来降光武时刘永立为海西王立二年光武灭之)
    庞萌(光武时为平敌将军反与董宪连和自号东平王立一年光武灭之)

东汉末僭伪改元一人

    袁术(字公路献帝时据寿春自领扬州事凡五年遂僭号称帝于寿春国号称仲家)
     (僭位二年粮尽众散乃北走刘备灭之)
 三国

蜀汉

     (始昭烈帝因曹丕篡汉即帝位于成都绍承汉统终后主二帝共四十三年魏司马)
     (昭灭之)
卷首二 第 11a 页 WYG0956-0050a.png

昭烈帝(姓刘名备汉景帝子中山靖王之后承汉火德以土德王都成都在位三年寿)

     (六十三三子改元者一章武三)
    后主   鲁王 永     梁王(理)

后主(名禅先主子在位四十一年魏伐之降魏封安乐公国亡寿六十五五子改元者四)

     (建兴十五延熙二十景耀五炎兴一)



     (始文帝篡汉自立终元帝五主共四十五年司马炎篡位灭之丕父操小字阿瞒沛)
卷首二 第 11b 页 WYG0956-0050b.png
     (国谯人奄宦曹腾养子夏侯嵩之子冒姓曹氏自言汉相国曹参之后举孝廉为郎)
     (起兵讨董卓击黄巾贼迎献帝都许为大将军进位丞相封魏公后丕尊为武帝)

文帝(姓曹名丕操子篡汉称帝承汉火德以土德王都洛阳篡位七年寿四十六改元者)

     (一黄初七武帝二十五子)
    文帝      任城威王(彰)
    陈思王 植      萧怀王(熊)
    丰悯王 昂      相殇王(铄)
    邓哀王 冲      彭城王(据)
    燕王 宇       沛穆王(林)
卷首二 第 12a 页 WYG0956-0050c.png
    中山恭王 衮     济阴怀王(玹)
    陈留恭王 峻     范阳闵王(矩)
    赵王 干       临邑殇公子(上)
    楚王 彪       刚殇公子(勤)
    谷城殇公子 乘    郿戴公子(整)
    灵殇公子 京     樊安公(均)
    广宗殇公子   东平灵王(徵)
卷首二 第 12b 页 WYG0956-0050d.png
    乐陵王(茂)

文帝九子

    明帝      赞哀王恊
    北海悼王 蕤     东武阳王(鉴)
    东海定王 霖     元城哀王(礼)
    邯郸怀王 邕     清河悼王(贡)
    广平哀王(俨)

明帝(名睿文帝子在位十三年寿三十六改元者三太和六青龙四景初三)

卷首二 第 13a 页 WYG0956-0051a.png
帝芳(史称齐王明帝养子在位十四年为司马师所废降为邵陵厉公寿四十三改元者)

     (二正始九嘉平五)

帝髦(高贵乡公文帝孙在位六年为司马昭所弑改元者二正光一甘露四)


元帝(召奂陈留王在位五年寿五十八改元者二景光四咸熙一)




     (始孙权终乌程侯皓四主共五十九年晋武帝灭之其先孙武之后吴郡富春人孙)
     (坚为长沙太守破黄巾贼封乌程侯子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策弟孙权据有江)
     (东成鼎峙之业父孙坚四子)
卷首二 第 13b 页 WYG0956-0051b.png
    长沙王 策    大帝 权  翊 (匡)

大帝(姓孙名权魏文帝封吴王遂即帝位都金陵在位三十一年寿七十一七子改元者)

     (六黄武七黄龙三嘉禾六赤乌十三太元一神凤一)
    太子 登     建昌侯(虑)
    太子(和一子乌程侯皓皓生太子瑾)    鲁王(霸)
    齐王 奋     景帝 休     废帝(亮)

会稽王(名亮大帝子在位六年为孙綝所废寿十七改元者三建兴二五凤二太平二)


景帝(名休太帝子孙綝所立在位七年寿三十改元者一永安七)

卷首二 第 14a 页 WYG0956-0051c.png
乌程侯(名皓大帝孙在位十七年晋武帝伐之降于晋封归命侯国亡寿四十三改元)

     (者八元兴一甘露二宝鼎三建衡三凤凰三天册一天玺一天纪四)
 万姓统谱卷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