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x 页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阴记]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393H 页
墓表阴记
市南公之亡。已四年于玆矣。呜呼。市南奚止于斯耶。公之生。星宿之徵已见。及其罪谪而赐环也。又皆先为之兆焉。公实与天道相关者。其生之也。若将有为。而顾乃半道而税。使朝绅野处。无不涕滋。追慕愈久而不衰者。其曷故焉。呜呼。天道不可知。而惟可知者。公之大节也。其大节。人可知。而其仁心则知者或鲜矣。盖公爱人济物之心。性于天。才出身。值大乱。即忘其位卑人微。慷慨愤激。力陈御敌效死之道。恳叩反覆。屡疏不已。至其孤城危急之时。犹条陈战守急务。及庙议将以 储君赴虏营。公又涕泣死争。请亟斩主事者。既又虑主事者将惟虏言是听。则又进曰。贼汗既以诏谕为名。必将要 两圣出城。其将从之乎。请亲御城门。火焚其书。晓谕臣民以必死之义。虏索斥和数人。将以十数人应之。公又请斩主议者。又曰。臣宁为陈东之死。不欲与此辈俱生也。公以藐然一身。忠义奋发。自初至终。所守一说。如出于立谈之间。及 世子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393L 页
随驾至盟坛。主事者叱宫僚使无入。公独挺身曰。 君父御不测。何忍却立。 世子北行。公自念既不得拚一死。惟有跋涉死从耳。 世子亦欲自从。 上严旨不许。则公执鞚前行。恸哭辞退。即以妄言。编配林川。越三年蒙宥。转入锦山之麻霞山下。遂筑斋以居。名曰山泉。日与士友。讲论不辍。时行饮射等礼。四礼一遵文公遗法。彬彬乎甚可观矣。而已有叙复。公将赴谢。知旧或止之。公曰。既出身事主。义当所在致死。既入。时议只欲荣以禄位。公遂袖手而归。会 孝宗大王升储位。遂黾勉赴册礼。 上命铨曹勿拟公清要。遂低徊县符。及入玉堂。极论治心养病之道。振奋淬砺之策。 仁祖礼陟。公引经义以正五礼仪之疏略。既而。以曾论 大行徽号忤 旨。将有大究。赖金文敬诸贤。事得少缓。庚寅十月。竟窜稳城。翌年内徙。又翌年放还。公杜门湖上。专心讲学。德益进名益高。实有苍生之望。戊戌。 上以群臣言。起废用公。数月之间。超进职秩。兼掌筹司以自近。公感激 恩遇。尽诚竭力。以奖王室。 上亦眷注日隆。而遽遭 宾天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394H 页
之痛矣。公号天罔极。如不欲生。又念 嗣圣年冲。国事靡届。尤尽心力。不敢少懈。而公则病矣。呜呼。公结庐湖滨。日对经史。会千古之心于方寸之中。悠然不知老之将至。此其乐谁与易哉。顾乃舍此而立乎本朝。及其吁谟之际。动相掣肘。踪迹之嫌。未免忌忮。公非不知亟反初服。以究素业。而惟眷顾 王家。矜念民生。苟有一分裨益。则不惮勤劳。至于卑主贰宗之说。寔成士类之厉阶。则公又长虑深忧。辞辟而扶持。俾无鱼肉狼藉之惨。真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欤。呜呼。其心可谓仁矣。此岂世人之所能知也。迹其终始。公其天实生之而未究于用者欤。公以甲辰二月廿五日。年五十八而卒。其时亦必有示妖之星而人不之察欤。公数十年间。处经传之外。淹贯诸家。其进德修业。实于此得力为多。最留心经济。其所论述。俱不为空言。后之君子尚可举而措之也。呜呼。公可谓通才邃学者欤。所著有江居问答。家礼源流。丽史提纲。诗文若干卷藏于家。公讳棨。字武仲。姓俞氏。号市南。杞溪人。始祖义臣。自以新罗臣。不仕丽朝。曾祖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394L 页
涵。进士 赠赞成。祖大儆。郡守 赠吏曹判书。考养曾。参奉 赠吏曹参判。俱有旷度纯行。妣南氏。颖淑出人。其考参判以信。公娶国姓李氏。 世宗大王九世孙。考山岳。夫人性甚孝谨。姑以善事我称之。常拨贫以事公。既贵。不以丝毫累公。教诸子有规度。丁未季冬。年六十。而以十七日没。生男命胤。文科侍从。命弼。魁司马。季命兴。女为尹救妻。命胤生男相基。一女未行。命弼一男二女。皆幼。呜呼。吾尚忍铭吾友也哉。其平生事为之详。将有太史之状。神道之镌。则非惟不忍。而又不须赘。故只书其大略于阡表。而士友门人题其面曰。市南先生之墓云尔。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碑铭]
  
神道碑铭[宋时烈]
杞溪俞氏。自始祖义臣为名族。然其学问节义文章。则始自公兼有之矣。公讳棨。字武仲。自号市南。警敏绝伦。年甚幼。已知有此学。天启癸亥年十七。又丙寅两岁。连丧考妣。公谓兄弟曰。一不自尽。悔之无及。遂诣沙溪金先生。质问常变。既而。庐墓读礼。兼究性理诸书。公自十岁。理致文词。已蔚然长进。既六七年。浸灌磨砻。人益以经术见推。崇祯庚午。进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395H 页
士。癸酉。及第。隶承文院。兼为马丞。丙子。荐拜承政院注书。迁侍讲院说书。冬清虏猝至。 上将幸江都。公亟言急修南汉。 世子分朝。不报。寇深。又上言请分遣宿卫。控扼要冲。又不报。事益急。 大驾仓卒。遂入南汉。 世子密语以夜跳计。公危之。急见台臣。力言其非计。时城守议已定。而劻勷无策。公慨然与同志。条陈战守急务。大臣议欲以 王世子应虏求。公亟与同僚入对。奋涕进言曰。汴京若斩邦彦等。则必无危迫之祸。 殿下今日不早正王法。则大义不明。无以振士气。 上曰。国事至此。毋多言而已。虏书极悖慢。主和者草某书。金文正公哭裂之。公复入对。请亲御城门。焚虏书。谕军民以必死之义。则恢复或有望矣。公不忍国书书某字。将以死争之。被人力止而不果。虏又索斥和臣。议者又将并取数十人赴军前。公亟上疏曰。曾谓汴宋所无之事。乃见于今日哉。人或言此辈外挟虏势。以逞其私。今果验矣。 殿下始数光海与虏相通。今斥和者何罪。只知天地之常经而已。彼主和者。敢欲䝱迫 储君。投诸虎口。自知罪重。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395L 页
以为若不速就初计。则身且莫保。故虏势寡弱之时。则留时引日。沮挠事机。及夫贼援大至之后。则恫疑虚喝。震挠 圣心。必欲青衣我 两圣。又欲因此机会。尽除一时名流。臣知白马之祸。无补于青城之辱也。臣宁有陈东之死。不欲与此辈共生也。 大驾与 世子至盟坛。虏只令十许人陪从。公曰。君父入虎口。其可不从。遂冒入。随 世子周旋。 世子将北行。公自念既已不死。则惟跋涉以身殉之。 世子亦念公启请自从。 上严旨不许。又有言若遣此人。必有卖国之事。 世子行。公执鞚拥马。行数百步。痛哭拜辞。 世子亦为之泣下。公还待 命于阙下。 命治斥和人罪。公编配林川。公自是绝意世事。唯以经籍自娱。越三年己卯。蒙宥。遂卜筑于锦山之麻霞山下。日与士友。晨夕讲诵。甲申。叙复注书。仍有史局荐。辞谢。遂升典籍。移兵曹佐郎。即还乡。除全罗都事。不赴。时 孝宗大王升 储统。公适有礼曹正郎,三字衔之 命。以册礼不可不赴。遂还朝。 命试士于湖西。铨曹连拟清要。 上斥公以护党。赵公锡胤劄论其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396H 页
不然。丙戌春。峡中有潢池警。挈家复归林川。俄除务安县监。为政严明。济以仁恕。明好恶以正士习。其词讼。引经据礼。吏民畏而爱之。以至傍近守宰。亦严惮不敢为非。戊子。解归。己丑春。拜弘文修撰。赴 阙陈谢。仍极论治心养病之道。又言奋发大志。宜自 经筵始。略曰。 殿下以英武。建立弘烈。而群臣不能奉扬。国势削弱。丙丁以后。形势所压。牵补不暇。使 殿下初心摧沮。迁就于姑息宴安之中。臣每中夜思之。不觉涕泗交集也。又曰。圣贤之言。训诫深切。史籍所载。治乱昭著。以是浸灌。则其于养病。岂不大有功乎。试于格致诚正之说。省察践履。常使清明在躬。物欲不蔽。则见诸事为者。自然光明正大。不坠于委靡苟且之域矣。时 上久不豫。不能开 筵。又自变故以来。一向因循。故公疏如是。 上优批嘉纳。贼臣自点。与近幸表里。方茂其恶。公将极言竭论。冀赞倦勤之政而 仁祖升遐矣。公以 大行袭敛。大臣礼官不得入视。非礼也。引周礼争之。 孝宗大王允之。自是遂为定制。群臣上 大行徽号。公上疏。以为既有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396L 页
仁宗。今同用一字未安。 上不悦。许解谏职。政院缴覆。公力辞。遂递正言。由兵曹正郎。升校理。复论时事。特蒙 奖谕。然异议横生。公遂归乡里。 上亦益厌之。屡拟辄不下 批。金文敬公为言。俞棨能言人所不能言。又其才可用。赵相翼继有言。 上怒曰。昔宋仁宗废后非是而谥议无异。今俞棨以为不可。至有仁者存天理无人欲等语。而再有疏章。予之腐心久矣。李相敬舆与诸臣。合辞伸救。皆不能得。遂下远窜之 命。诸大臣以下交争之。 上更阅公疏而 命勿窜。盖公未尝再疏。又仁者等语。则出于他人泛论君德之言。而谮者附会浸润。以激 上意故也。公中道顾返。既而因言者。 上怒复震。初 命拿鞫。竟窜稳城。两司争之踰月。金文敬公亦上疏。请与同罪而皆不省。公至配所。日课朱子书。手写周礼。研究其义。守宰馈送。裁之以义。北俗多不举子。公为陈天伦。自是少革焉。公教人。必于忠孝礼义。冠昏丧祭饮射算数之文。无不详悉。北人风动。及公之没。立祀以祭之。辛卯。量移宁越。壬辰。放还。后 上问讲官第一人。宋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397H 页
公浚吉以公对。翌年。贱臣时烈。复力言其可用。因以去就争之。 上始许之。即于 榻前。命拜文学。历司艺,检详,舍人弼善。己亥。因诸大臣言。超授兵曹参知。兼筹司提调。仍 教大臣曰。小大公事。可使专管。公常悯军丁有倒悬之急。欲令有职以下逮及韦布。皆输一疋布。以除儿弱之役。 上令条具其事。而 批曰。实非寻常。予用嘉悦。惟大臣皆以为不便。故不果行。然儿弱之役。则亦因其议。得减焉。拜大司谏。递授工曹参议。 上特令出入 经筵。移承旨兼承文提调。献纳闵维重。论金佐明葬父僭用隧道。 上颇斥其继论者。公谏其不可。嘉纳之。五月。 上礼陟。公哀慕甚至。时当仓卒。大小仪节。无不咨公以行。筹司请移闲职。以专司事。乃拜大司成。迁副提学。与同僚极陈初服之戒。闻者涕出。馆学儒生。请以李文成,成文简从祀圣庙。公上疏。乞从其请。公曰。送往事居。吾义也。自是随事竭忠。不计利害。初廷议以为 大行王。于序为次适。 大王大妃。不可服三年。定以期年。有进善尹鑴教掌令许穆再上疏。以为非是。尹善道乘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397L 页
时投疏。 上恶其阴谲。即 命退斥。公请屏裔。从之。鑴以宗统之说。激动众听。又以危语献议。微撼 上意。上自搢绅。下至韦布。莫不疑惧。公遂上劄。略曰。今日之大不幸者。宗统之说。凭藉论礼。恐䝱一世。设机甚深。有不容不辨者。呜呼。国家宗统。如天有日。非居下者所敢移动而尊卑之也。服术精微。非可妄论。而父母于子。惟四世适长。乃为三年。次适承重者。其兄非殇年早死。则更无叠服之理。然若必待服必三年。然后其统乃传。则国家之统。不绝者几希矣。疏家列出四种不斩之说。而主祀传重之义。昭著于其间。则曷尝以服之轻重而有二宗绝统之嫌哉。 上优纳焉。筵臣白 上。特命公侍讲。岁旱上劄。请禁侈汰以清风俗。立纪纲以正朝廷。招贤俊以共天位。纳谏诤以开言路。又言 经筵久废。 上候虽不宁。摆脱常规。引接儒臣。使之讲论今古。凭几而听之。不无所益矣。又言易发难制者。惟怒为甚。请忘怒而观理焉。还承旨。大臣请递付闲职。专管赈事。历工礼曹参议。还副提学。时连岁大侵。民生困瘁。谗言交乱。士心危惧。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398H 页
公夙夜焦劳。尽言无讳。而众议枘凿。訾谤纷然。公遂求去不得。又言世道沦丧。实由私意。 殿下宜建用皇极。绝去偏系。一刀两断。则天德王道。不外是矣。 上因灾审冤。诸公请释善道。公曰。如此则邪议者增气矣。后 上复用公言。罢递赵絅,赵寿益。以扶护善道。 宗庙有祧祔礼。公曰。宋时烈所论。甚合古道。其一。 宗庙作夹室也。其一。兄弟不可同昭穆也。 上问叔祢侄兄祢弟。周礼欤。公曰。古礼皆然。其不然者。皆末失也。公于是时。独当军国之务。出告入议。上聒下争。政事日埤。大疾已祟矣。壬寅秋。请由展墓。冬。递吏曹为承旨。自礼曹。复入吏曹为参议。而已特升嘉善。仍长国子。兼艺文提学,春秋馆,义禁府事。俄拜大司宪。又论立志寡欲諴小民之要。再为吏曹参判。历汉城左右尹,副提学,都承旨。时公病益甚。然于君德政要之急者。未尝不恳恳陈说。甲辰二月。大臣白其病。 上命给药物。竟以是月廿五日卒。 上致祭给葬物。五月。葬于林川先兆下。公禀赋清明。鉴识超诣。早以经学为主。而博极群书。故体立而用周。居家以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398L 页
正伦理笃恩义为要。立朝则以格君心恤民隐为务。临事不计利害。唯义是视。故丙子危急之日。如水临万仞。壁立千丈。文章富赡。其使事。如取诸袖中。自少有济人利物心。虽在废斥。常讲求不已。自 宁考末年。际遇甚隆。自许以鞠躬尽瘁。败钝不顾也。今 上殿下亦眷其纯忠。委重甚至。公上裨君德。中尽国事。下护士类。隐然有山斗之望。公既没则有虎逝狐号之叹矣。盖公降时。有星宿之祥。其进退屈伸。日者必预占其休咎。公之生。盖不偶然。而不究其用。惜哉。公所著。有文集十卷。丽史提纲。家礼源流。江居问答。藏于家。曾祖涵。进士 赠赞成。祖大儆。郡守 赠吏曹判书。考养曾。参奉 赠吏曹参判。妣南氏。 赠贞夫人。参判以信女。夫人李氏。 世宗大王九世孙。其考曰山岳。夫人天性孝勤。南夫人常曰。善事我。在贫能竭力以事公。既贵尤饬厉。不以一毫累公。教诸子严有法。才没公丧翌年丁未季冬十七日没。男命胤。文科为侍从官。命弼魁进士。命兴。业儒。女适尹救。命胤娶掌令尹衡圣女。生一男一女。男曰相基。女适宋茂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399H 页
锡。命弼娶牧使闵焘女。生一男二女。男曰敬基。女长适李厚坤。命兴娶参判尹文举女。生二男二女。男曰夏基,晋基。女幼。(子孙录追记)窃谓古者文章事业。皆出于此学。后世自为一物。而学为无用之空言矣。公之道。虽不能大显。而使人知文章事业皆本于此学。则所谓学者。终不为笆篱边物事矣。其功岂浅鲜哉。余游从甚久。服公甚深。公没时以书示戒如康节勉伊川者。余虽不敢当。而君子爱人之心死而后已者。可见矣。公之施措规画见诸政事者。既书在国乘。故不复记。而略记其三者合而为一之实。以铭其墓。铭曰。
星宿孕精。硕人降生。爰初发轫。力探群经。泛滥诸家。的破刃迎。既立 王朝。乱离是丁。岳摧天倾只手孤擎。玉貌邯郸。墨守鲁城。我正其义。群昏忌明。荷衣蕙佩。楚水之醒。荃乃揆予。返之明庭。暂涖褊城。舒仁肃刑。 圣考之初。臣议 大行。居夷三载。忠信前衡。流离空苦。是维玉成。晚复起废。大犹是程。夙夜匪懈。赤心黧形。上祈永命。下隐疲氓。维匡同异。有和其铏。 上眷其忠。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399L 页
国依其平。俄值 天崩。痛糜五情。送往事居。百罹来并。军国怯弱。阴阳互争。独立呼号。愁发几茎。故山幽深。湖水空清。岂不怀归。十亩是耕。眷顾 王家。孰扶其倾。心焦思竭。指秃赪。疾病乘之。遽皋东荣。 圣主哀深。士林涕零。昔公之来。一马伶仃。今公之归。万人阗骈。我思终始。实出于名。资高学正。源远流盈。惟其受用。盖由考亭。山颓岱宗。星陨魁衡。我撮其迹。以铭其茔。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墓志铭]
  
墓志铭[门人坡平尹 拯]
崇祯纪元之后三十七年甲辰二月廿五日。市南先生卒。五月戊辰。葬于湖西嘉林七山壬坐之原。吾先君子为之状。以述其终始焉。先生之季子命兴。长孙相基。欲埋石于墓前。复使拯志之。谨叙世系子姓历官年月如法而系以铭。先生讳棨。字武仲。姓俞氏。其先杞溪人。有讳义臣。以罗氏世臣。不服于丽。坐降为县之户长。是为始祖。四世而至讳汝谐。始显。自后簪组不绝。入我 朝。有讳汝霖。礼曹判书。谥景安。讳绛。户曹判书。谥肃敏。仍父子当我 中,明两朝为名臣。景安次子府使讳缜。以肃敏次子讳涵为后。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400H 页
赠议政府左赞成。即先生之曾祖也。祖讳大儆。通政郡守。 赠吏曹判书。考讳养曾。礼宾寺参奉。 赠吏曹参判。妣宜宁南氏。兵曹参判以信之女。先生以万历丁未二月廿五日生。癸亥丙寅。连丁内外忧。服阕。中庚午进士。癸酉。文科选隶承文院。除重林察访。丙子。荐拜承政院注书。迁侍讲院说书。是冬。扈 驾入南汉。抗疏请正误国诸臣之罪。明年丁丑。坐谪。越三年蒙 宥。甲申。叙复注书。被史局荐。不应。升成均馆典籍。移兵曹佐郎。乙酉春。拜全罗都事。夏。拜礼曹正郎。兼知制 教。秋。奉 命试士于湖西。丙戌夏。除务安县监。戊子。解归。己丑春。拜弘文馆修撰。夏。 孝宗即位。移司谏院正言。秋。由兵曹正郎。还校理。冬。递职归乡。初先生疏论谥议忤 旨。屡拟铨郎三司。不用。庚寅夏。 严旨窜稳城。赖诸臣论辨得已。至冬竟申前 命。明年。量移宁越。又明年。放归田里。戊戌。起废。以侍讲院文学 召还。升弼善。寻自成均馆司成。荐拜议政府检详。仍升舍人。兼弼善。己亥正月。擢拜兵曹参知。差备局副提调。即 孝宗末年也。将倚以大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400L 页
用而未及焉。历拜大司谏,工曹参议,承政院同副承旨。兼承文院副提调。五月。 显宗即位。移拜成均馆大司成。又移拜弘文馆副提学。庚子七月。移右副承旨。升左副。历工曹礼曹参议。还副提学兼句管赈厅壬寅正月拜吏曹参议病递。又历礼曹及承旨。还天曹。冬。升秩拜艺文馆提学。仍拜大司成。兼同知春秋馆,义禁府事。寻迁大司宪。又迁吏曹参判。七月。病递。又历汉城府右尹,副提学,都承旨。冬。还拜天曹。时先生病已笃。移右尹。甲辰正月。又还天曹而皆辞递。及卒。寿廑五十有八矣。贞夫人完山李氏。临瀛大君七世孙山岳之女。生于戊申十一月二十八日。卒于丁未十二月十七日。祔葬先生墓左。三男一女。男长曰命胤。吏曹正郎。有一子一女。子即相基。婿宋茂锡。次曰命弼。进士壮元。亦有一子一女。子敬基。婿李厚坤。伯仲居内艰。过毁相继陨没。敬基亦娶而夭。季即命兴进士。有二子二女。子夏基,晋基。女幼。女适尹救。呜呼。先生与吾先君子及叔父石湖公。异姓而兄弟也。拯未成童而承教诲。事之二十有三年矣。才劣学浅。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401H 页
卒未有以副先生期待之意。则今于先生之盛德大业。安敢以昧昧之识。僭有所论说耶。唯其光辉发外而在人耳目者。不可不略载于石末。庶几使人想像比类而得其一二焉。盖其聪明特达。生质之异也。仁恕忠信。德行之懿也。风猷器识。王佐之具也。经术文章。醇儒之资也。明体适用。安定之学也。经世济物。希文之志也。围城谠论。乞斩倖相。则胡铨之直也。引经据礼。独争 庙议。则尤袤之正也。竭诚赈饥。泽遍翳桑。则子产之惠也。引君当道。责专 经席。则淳夫之讲也。尊贤辟邪。请秩祀典。则康侯之奏也。 宁陵末载。受委枢筦。密赞尊攘者。诸葛之受任也。 显庙初元。身当世道。尽瘁殉国者。君实之无党也。以至孝友为政。宗族以睦。泛爱兼容。乡邦无怨。诲人必以诚意而无倦。著书不为无益之空言。贯穿百家。游刃群书而不以为博。旁通众务。用无不周而不以为能。北窜东迁。备尝险涂而不以为戚。光膺 隆眷。晚跻亨衢而不以为荣。一心而参三才之道。一身而任四海之忧。退而居于野。则子弟服其教而乡党熏其化。进而位
市南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401L 页
于朝。则人主信其忠而生民蒙其福。迹此而言之。殆古人所谓名世者非耶。后来尚论之士。或不以为吾党之私言也否耶。铭曰。
山或有时而夷。谷亦有时而堙。此为我先生之幽宅。以告尔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