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x 页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行状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2H 页
骊阳君闵公行状
公讳仁伯。字伯春。号苔泉。骊州人也。上祖称道。高丽尚衣奉御。自是官联燀赫。名公钜人。史不绝书。至典农少尹智生。始仕我朝。佥正世圭。掌苑宗胤,副正思权。公之曾祖祖及考也。皆以公贵。推恩承旨,判书,议政。即其三世 赠职也。议政配卢氏。其考讳裀。公以嘉靖壬子正月生。颖悟绝人。受业母夫人。日开月益。以至文词。亦卓然早成。尝受小学于牛溪先生。 万历癸酉。中司马。自是战艺场屋。辄居上游。 宣祖大王尝见公试卷。甚加称赏。朗读一过。闻者荣之。甲申。捷文科壮元。例拜成均馆典籍。迁司宪府监察。郑松江澈。言于当路曰。闵某文足以润猷。且是名家子弟。宜选知制教。且通清选。时松江方为时辈所嫉。即疑公党于松江。即出为安峡县监。亲旧或劝公勿赴。公曰。吾既出身事主。当不避燥湿。岂可以内外有介于心乎。吾尝欲一游枫岳。今得此县。亦可幸也。岁适大侵。民多饿殍。公尽诚抚恤。所活甚众。未几赋归。时议恶之。准期而不叙。叙后还除镇安县监。时郑汝立谋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2L 页
逆事觉。逃走入县界。公发兵捕得汝立及其子玉男以献。以功升资。直拜礼曹参议。策平难功。 上特褒以微尔人尽非之句。例赐之外。特给田民。时元勋有不悦公者。嗾言官请削公勋籍。 上命收廷议。或曰。就捕穷蹙之贼。何功之有。 上教曰。使之穷蹙者即闵某也。台论竟不行。庚寅。拜判决事。关节不行。其所决讼。一从曲直。无不称颂。出为罗州牧使。威制豪猾。字抚穷民。恩威并行。一州洽然。递付佥知。又出为忠州牧使。其治一如罗州时。已而被台论而递。壬辰。倭寇踰鸟岭陷忠州。州人思之曰。闵公若在。必不令此贼过岭也。又出牧黄州。即日单骑赴任。行到东坡。黄州军兵号于途曰。府官以校生勒令从军。公曰我是新府官也。丁壮外老弱。亟归本土。归者无不感悦。 大驾西幸入黄州。黄人皆为公尽力于供顿。 上下教称之。时临津失守。公独守空城。无可奈何。遂以芒鞋追及 大驾于行在。议政公。是年冬。殁于龙冈。虽在乱离中。礼制无所缺。服阕奉使京师。贺 圣节。使还。旋差天将问安官。往来东莱。为清州牧使。既递。连为天将接伴使。盖以公善于辞命也。戊戌。升嘉善。封骊阳君。甲辰。副奏请使复朝京师。既还。连为安边,三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3H 页
陟,洪州三邑。癸丑。升嘉义。为汉城府左右尹。辛酉。升资宪。拜知中枢府事。 天启丙寅三月初十日卒。春秋七十五。葬于通津比儿山先茔亥坐之原。夫人郑氏。其考监察姬邻。其祖大司宪裕。夫人年七十三而殁于 天启甲子。祔葬于公墓。长男垶。司直。次埥。副司直。士人郭天柱, 赠承旨赵仁贤,佥知郑宗海,承旨柳忠立。其四女婿也。侧出男坪,坽。一女为苏仝妻。司直男。之钋,之钰,之釛,之釴。女长适崔汝峻。埥一女。适生员黄道一。赵承旨四男。确,硕,礇,䃤。郑佥知四女。适参奉卢尚奂,参奉吴达始,李基厚,李厚栽。内外曾玄多不能尽录。垶孝友克类。丙子虏变。与之钋,之釛,之釴及三子妻李氏,金氏,柳氏及四女子及其妾禹姓及苏仝妻凡十三人。一时殉节。盖见公家法之绝异也。公以文章大才。早捷大科。尝敛迹自守。畏避名途。牛溪先生尝曰。闵某受业虽不久。然必能终始不相负也。公亦尝曰。吾虽不以学问见称于师门。然平生未尝萌仕进之心者。恐负先生之教也。戊申年间。处要路者。欲引公啖以宪长。公逊谢之。因曰。我实六十年处子也。岂可见利而不有躬也。当尔瞻等废 母后时。鳌城李文忠公。抗义被谪。公以诗送之。鳌城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3L 页
叹曰。君子爱人。不当如是耶。公爱君之诚。出于天性。当 万历壬子。时事大变。公于 宣庙诞日。慷慨作诗。又作序文。以舒其怀恩感德之意。其可谓一唱而三叹者也。公既参勋盟。赏赐不赀。又屡典大州牧。然卒之日。家无䃫石之资。公可谓不负所学矣。牛溪先生真可谓知人矣。十三人一时殉节。以树风声。亦可谓其来有自矣。今全罗观察使赵世焕。即赵承旨孙也。为记公事实。而司直孙洵,浚。为请状于余。余素嘉司直一家之义。溯其源而服公之日久矣。遂第录如右。
刑曹参判尹公行状
公讳仁涵。字养叔。号竹斋。坡平之尹。著自高丽。有侍中瓘。以德业致大名。六代祖坤。为我 太宗大王佐命功臣。其后世有簪缨。以至承旨,判书公。则皆以公贵而追荣者也。公生于 嘉靖十年辛卯四月十七日。幼而聪慧。六岁能属文。外王父参判李公寿童无嗣。以其家事属之曰。此儿他日必能成就。二十二。中进士。二十五。以明经阐大科。选入承文院为权知。俄荐为艺文馆检阅。升待教。已而参弘文录。拜正字。例升著作,博士。世所谓玉堂南床者也。一时荣之。以副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4H 页
修撰兼知制教。魁文臣庭试。又于课制。必居首。声誉尤藉甚。由兵曹佐郎迁吏曹。时建虏梗贡路。朝廷以武弁充上价。而极择文士。以防束行事。公应是选。为书状官朝京师。复 命为京畿都事。还入选曹为正郎。时李梁以权奸用事。势焰熏灼。其子廷宾。当拟铨郎。公力沮而不能得。及梁败。有不悦公者。反诬公谓廷宾之入铨。某有力焉。遂落职。尹公斗寿,朴公素立。实同僚席。熟知其不然。每以不能直公之冤。苟保其位为愧。未几诬公者死。公将复用。而李夫人卒。庐墓三年。尽制服阕。拜成均馆典籍,宗簿寺佥正。为亲乞养。为丰德郡守。俄移杨州牧使。丙子。判书公捐馆。公年几五十。守制愈严。婴疾几危。戊寅。为司仆寺正。辛巳。以奉常寺正。例升通政。除黄州牧。使栗谷李文成公。以摈使。往迎诏使。高敬命,金瞻,许篈。皆以从事从栗谷。至州留数月日。与公及高公。诗酒相欢。许篈嫉之。还朝嗾台谏弹公以不根之说。 上问栗谷某果有此事否。栗谷对以无有。 上以论事不实尽递台谏。由是齮龁者益众。有一名官。为巡抚御史。以公多耗官谷。启罢之。盖其时岁歉民饥。公率多贳免。 上察其状。恶其人之因事搆人。遂复公职。特以其人。代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4L 页
公为黄州牧。以著其蹊田夺牛之迹。甲申。又以冬至使朝京。既还。除南原善山府使。皆未久以事罢。吏民拦道涕送。入为户曹参议。寻出为庆州府尹。壬辰瓜满未递。而倭寇猝至。官军所在奔溃。方伯以公为捕亡将。俾往诸军后督察。公以庆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当死守不可去。捕亡之任。谁不可为。力争不能得。公既离州城而城遂陷。左水使朴泓兵又溃于州境。人情涣散。莫可收拾。公遂招募吏民。激以忠义。遮截要击。为一道倡。前后俘馘无虑数百。然所得首功。皆归于卒伍而不以自居。贼所掳获。有追夺者。一皆畀之。人皆乐为之用。赴死如狂。故讨贼之功最多。而上事之时。务为逊约。绝无誇张矜伐之语曰。乘乱以要君上。吾所不忍为也。以故朝家赏典。独后于公。公以城陷自罪于朝廷。朝廷嘉之。且以为既以捕亡离任。则城陷非其咎。命还涖本任。公倡率州兵。累出奇以窘贼。贼不能支遁去。遂复州城。时流殍满目。公悉心赈救。旁邑饥民。其至如归。所全活甚众。皆感戴如父母。方伯及元帅相继褒启。癸巳当递。士庶奔诉于方伯,元帅。乞再借贤良。朝廷悯公年老久劳于戎马。且以贼路要冲。宜用武人。遂 命递。还拜龟城府使。时湖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5H 页
西缺方伯。 上特命选择以遣。尹相国斗寿。以公应命。命既下。有他相嫌。其事不已。出启递之。即拜户曹参议。时国储荡竭。天兵陆续。公昼夜思度。多方拮据。朝俸军兴。俱以不乏。乙未。始录庆州功。升嘉善。行掌隶院判决事。朝绅一口言曰。当时无一毫自功之语。而竟蒙褒典。可见实迹之难掩也。丙申。拜刑曹参判。丁酉倭奴再逞。天将络绎出来。公以迎慰使。往迎于黄州。又往平壤迎接。病不能还朝。十二月初十日卒于官舍。享年六十七。 上赐吊祭。戊戌三月。归葬于杨州青松里负亥之原。先兆也。乙巳。追录宣武原从功。 赠嘉义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经筵春秋馆,义禁府,成均馆事。弘文馆提学。 世子左副宾客。公天性孝友。内行纯备。判书公年老鳏居。未尝须臾离侧。朝夕奉养。极其滋味。每以便养为急。力乞郡县。视兄子一如己出。遇疏属无异同产。判书公殁。一切以馀财。付之寡嫂。与嫂妹析著。田民之峣且老者。皆以自引焉。居官廉洁自持。决狱听讼。不为关节所挠。人不敢干以私。家业素饶。又屡典雄镇。而终无一瓦一陇之增。为文操笔。立书绝艰涩之态。又善画竹。尺素掌蹄。一经挥洒。为世所宝。其号竹斋者以此。而亦寓岁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5L 页
寒之志也。所谓亲好者。栗谷先生,霁峰高公,黄冈金公,白麓辛公,月汀尹公数人而已。癸未以后。朝论携贰。公益无当世之念。每朋知来会。论议纷然。公退然醇默。不与酬酢。人虽以厚德长者称之。而亦以此不甚清显也。夫人罗州丁氏。赞成应斗之女。生长名门。梱仪修饬。生于癸巳。卒于甲寅。其年四月。祔于公墓。三子。长弘毅。文科正郎。次弘立。文科县令。次弘裕。有醇行。三女。知事金之诲,察访朴源,佥正李瑜其婿也。弘毅二男。惟敬夭。惟谨进士。曾为县令。女适林泽,李时敷。弘立二男。惟健进士。有俊才早卒。惟敏业儒。一女适进士李晚生。弘裕四男。长惟晋。进士。前为振威县令。惟圣夭。惟益,惟鼎皆业儒。一女适参议李有谦。金之诲二男。振远,振声。二女适尹宪之,李巘。朴源男载辉。进士。惟谨五男。起卿。馀幼。女四。长适李绪。次适徐文在。馀幼。惟健四男。长卿,飞卿,国卿,直卿。皆进士而长卿为奉事。飞卿文科为正言。惟晋七男。翊卿早殁。尚卿生员。夏卿早殁。咸卿,㬅卿,喜卿,舜卿。一女适进士李箕相。侧出达卿,遇卿。女未行。惟益四男。宣卿,任卿生员。宪卿,挺卿。二女适鱼震奭,朴世荣。惟鼎一男。元卿。三女。适许坛,生员朴世汇,韩宇量。李有谦五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6H 页
男。翮以孝旌门。翎死于孝。旌门。 赠持平。翔有学行。䎘,翊文科。女适察访李悙。内外曾玄总若干。皆有文行。此可见善人之食报也。余祖考与公夫人。有中表之亲。尔后仍有朱陈之好。又多与其孙曾玄从游。故余生虽后。而熟闻公之为人也。顷岁。振威君纳拜于慎斋金先生。慎斋固黄冈之孙也。道语旧谊。赏以称家儿。顾语余以公之世甚详。余益信其为君子人也。今者振威君。示余以家乘一通。使余为之状。将以请铭于当世立言之君子。余不敢辞。谨件如右。以俟采择焉。戊戌二月日。恩津宋时烈谨状。
司宰监佥正安公行状
公讳廷燮。字和叔。姓安氏。竹山人。高丽宣威秉义翊戴补祚功臣。三重大匡。门下赞成事,判户曹事,延兴府院君。谥襄良公汉平是其上祖。仍子与孙三世皆至大官。本朝淑老。官西北面都巡问察理使。其子望之。官咸吉道都观察使。其子孟聃。 世宗朝尚贞懿公主。封延昌尉。于公为七世祖。高祖讳从坦。庆尚道水使。曾祖讳彦锤。司直。祖讳景濂。佥知中枢府事。考讳大楠。通川郡守。郡守才望卓殊。数奇不第。以从勋及二子追恩。累 赠至吏曹判书。妣清州韩氏。右议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6L 页
政谥忠靖公应寅女也。公以 万历辛卯五月二十二日生。生有异禀。甫晬遭倭乱。阿者抱走。与父母相失。屡危而获全。家众异之。韩夫人尝疾笃。公方弄雏。亟取脱放。以祈冥应。仍露祝曰。愿使母病速已。见者惊叹。韩夫人竟卒。忠靖公与其夫人李氏。哀而鞠之。十一岁。判书公继室权夫人主梱。公亲媚之。不以异颜有间。权夫人亦慈爱如己出。稍长。受业于守梦郑公晔。郑公奇重之。每事咨焉。不以后辈待之。弱冠。成进士。游国庠。士友推诩焉。未几。光海政乱。幽废 母后。公遂抛举业。结茅于交河汉麓山下。晦迹农圃。时贼臣尔瞻方煽。其子大烨。托亲党义致款。除公参奉职。以试公去就。判书公虑祸。勉以暂屈。公对曰。彼将探我欲用之。其辱甚矣。今若出谢则非但失吾本心。他日门户之祸。安知不甚于今日也。洪鹤谷瑞凤。为判书公慰贺曰。有子如此。他复何忧。自是洪公见公。必加敬叹。时中外大小。皆附废 母之议。其稍异者。辄目以扶护之流。公名亦在其中。人皆为公危之。癸亥 仁祖反正。 母后复位。前时废斥之士。一皆甄拔。诸公始欲除公六品官。不果。则遂拜庆安道察访。未几。丁判书公忧。丙寅。拜义禁府都事。值丁卯虏变。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7H 页
从难于江都。以 命拿帅臣于西路。时虏兵充斥。公间关贼薮。出入陈椽。卒以毕使。已而以事罢。叙为水运判官。时畿辅新刳。漕卒尤残。公尽心抚摩。使得苏安。漕卒立石颂之。以典牲主簿出监居昌县。未久弃归。居三年。以参上官复拜义禁府都事。寻罢。丙子 大驾避寇于南汉城。除公户曹正郎。公专掌粮料。大小皆服其称职。乱定。经费无从可出。公承 命驰往诸仓。收拾烬馀。稍备支兑。又收零碎。以哺道路之饿者。升司仆寺佥正。判度支李公景稷。才公之为。启仍原职。未几。拜高城郡守。己卯自免。既叙复以户曹正郎。移仪宾都事。复还户曹。而以眚被弹。诸公惜其横罹。即处以训局郎。癸未。守醴泉郡。旋以土豪之诬就对。 上察其冤。特原之。朝议欲令公仍赴郡。以治奸猾。铨曹旋已出代。故其议竟寝。而复以训局郎见处。时有上逆变者。事甚危迫。公当夜挺身赴卫 宸严。事定。录勚以先入阵中终始扈卫八字。褒叙焉。寻以前任高城时负租。徒配杨州绿杨驿。乙酉蒙宥。丙戌。略(略恐叙)拜翊卫司翊卫。历训局郎,司宰监佥正。为通川郡守。辛卯。以差员赴阙。时 宁考新即位。励精图治。公蒙赐对。 上亲问前后履历及郡户增减。田结多寡。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7L 页
公进对纤悉。 上善之。教曰。益懋乃职。陛辞道病辞递。未一岁。出守瑞山郡。乙未。病递还家。丙申七月十三日卒。用从勋恩 赠左承旨。其十月十日。沟合夫人柳氏墓于杨州松浪谷负巳之原。公始就韩忠靖学。忠靖课以小学。教之以事亲敬长之道。既又以守梦为师。则习闻前辈长者之雅致。幼失所恃。既移孝以事权夫人。又推之以事权氏族党。甚有意义。丙申。知病之不可为。时权夫人就季氏任所。辄恋慕不自克曰。吾不得省觐久矣。仍涕泣不已焉。姻睦宗姻。不以戚疏而间焉。与凡人处。必接以和厚之色。其居官也。清慎严明。威制豪右。闻有孝行者。则必礼敬而嘉赏之。其已旌表者。则修其棹楔。不使颓倒。其守瑞山也。已踰六帙矣。其勤励之操。愈不衰也。凡宰五邑炊无欲凊澹。若布素时。可去即去。未尝苟待瓜熟。性好山水。每以去官之暇。必缚椽清胜之境。日与园翁溪友。渔钓忘机。间或索句逍遥而已。少与姜相国硕期,罗同知万甲友善。及姜相国。为 王世子外舅。欲与公连婚。罗同知曰。安某必不肯矣。公之志操见信于名流者如此。盖公以美好之资。从事儒贤。尤知小学之书切于日用。其教子弟及其乡学。必以为先。有所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8H 页
过失。必开此书。躬读一过而警责之。至教以善遇奴仆。则亦拈出陶彭泽之语。持身接物。其得于此书者为多。尝有人见公待人。虽少者必危坐致敬。谓公。曰无乃过恭乎。公曰。外翁韩忠靖公。位极台鼎。而益加谦恭。未尝不危坐。我自少目擩。故不敢不如是也。盖其始终云为。不为无本末者也。柳夫人自在室。淑行已著。既行为妇为妻。皆思尽道。故尊章不见其愠色。毫末不累于君子。仁恩虽洽于手指。而警饬常切于子女。故姊妹娣姒。以至亲表邻并。无有不敬爱者。籍晋州。高丽壁上功臣车达之后。议政府参赞涧之女。生以 万历壬辰七月二十一日。殁以 崇祯辛未七月十八日。公有六男二女。长男紞。次缜。登文科。今为东莱府使。次绚。次缉武科县监。次绩。次䌖生员。女长夭。次适崔汸。侧室子綮。二女婿。权万年,李商徵也。缜五男。相亿,相万,相真,相泰,相英。后紞而为公嫡孙者相亿也。二女皆幼。缉一女。绩二男。相益,相奭。相奭后绚者也。一女幼。崔汸三男二女。綮一男一女。权万年一男三女。李商徵一男。内外孙曾并三十馀人。余自少习于韩忠靖嗣子清宁君德及。清宁尝谓曰。君不见吾甥安某乎。真佳士也。余固心存而不及见矣。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8L 页
顷岁获与东莱父子游。益想公之典刑矣。今东莱以家乘一通。寄来请状。义不能辞也。噫公之言行。可书者固多矣。最其中敩于家庭者有曰。我家贫亲老。虽未免于禄仕。然自丁丑至今几年。而未尝屈膝于虏使之前。是则幸也。呜呼。今世则不复闻此言矣。其不以相率而拜为荣。而惟恐首之不下。尻之不高则幸矣。圣人尚以史阙文马借人之及见今无。为叹。今见公遗事。窃不胜慨然敬叹之心。谨据家乘。第录如右。崇祯乙巳九月十八日。恩津宋时烈谨状。
户曹佐郎 赠左承旨赵公行状
侯讳尔䎘。字景翚。姓赵氏。杨州人。始祖岑。高丽判院事。历二世有文刚公末生。以性理之学文艺之才。擅名当时。是生瑾。观察使。观察生仲辉。正言。是侯六代祖也。曾祖讷。副司正。祖之柔。副司果。司果公始自汉师避兵乱。寓居温阳。为乡里所敬。考相禹。号时庵。以孝闻。经学词章无出其右。隐居不耀其有。久事沙溪文元公先生。讲论不懈。先生重之。荐拜为 齐陵参奉。不就。娶文科佥枢姜籀女。 万历丙辰生侯于温之梅谷里。生时时庵公有异梦。自幼服习时庵公教训。受读性理诸书。又旁通马史韩柳等文字。其所制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9H 页
述。颇有古人体制。尝入场屋发解居上游。戊子。以荐除礼宾寺参奉。人或曰。本寺官冗吏顽。儒生未易居。侯益自信。洗手奉职。谨察收支。无所漏失。吏辈皆曰。前后未有如此官者。原平元相国为提调。亦以清谨尽心。称之。未几以事罢。 孝宗大王元年庚寅。除典设司别检。慎独斋金先生集秉铨时也。冬中司马。辛卯。例荐义盈库直长。收拾财力。造成藏府。提调李公时昉。启其状。 上特命升叙曰。如此尽心国事之人。不可不嘉奖。壬辰春。遂升造纸署别提。寻移归厚署。又连为掌隶院司评,户曹佐郎。两皆剧务。侯用职刚明。尽其诚心。长官皆请久任本职。为户曹时。以轮对入侍。悉举本曹弊端。敷奏详雅。 上皆可之。命庙堂罢行之。癸巳。为井邑县监。一如京官时。尤以爱民为主。治声藉甚。诸公应别荐之命。以侯为可合州郡。居四载。闻时庵公病剧。疾驰归侍。稽首北辰。祈以身代。既遭丧。一依朱文公家礼。葬前啜粥。期后始食菜果。服除。拜司畜别提。将赴 阙谢恩。路闻 孝宗大王宾天。即所在。与士大夫会哭。诣 阙成服。六月。除怀德县监。约己奉公。修旧起弊。朔望。行望 阙礼。仍北向拜哭。又诣乡校,书院。率诸生焚香拜谒。盖侯先是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19L 页
仁庙丧。已以小官。食素三年。至是成服前啜粥。已经初期。而犹居外不肉。伯仲闷其羸悴。相与勉之。侯答曰。吾兄弟自幼侍先君。先君每以忠孝二字教之。且前后 国丧。先君以草野布素皆卒哭前致哀。至于年既七十而犹然。今余官虽微。已是食禄之臣。且吾气血方盛。无可虞者。终不听。侯少年入仕。再为守宰而冰操不渝。故衣无故新。时庚子十月。天气早寒。侯尚穿故絮。日坐寒厅。听事监籴。遂患唇肿。其二十三日。卒于官。年四十五。邑民皆涕下。归葬温阳郡南首谷里巽向之原。配曹氏。梅溪先生伟之玄孙。显信校尉沃之女。生二男一女。男长鸣世。次鸣远。司马。出为仲氏尔重后。女适士人崔宬。鸣世生一男三女。男文兴。三女幼。鸣远生一男二女。男文焕。二女幼。崔有三男一女。女适士人尹尚元。侯受教家庭。兄弟六人。至诚友爱。既以文行立身。已仕以清白自砺。侯没。县之族人士民。入而治丧。惟见大夫人新衣御寒而已。其馀仅仅掩体。邑人莫不嗟叹。自袭至敛。皆为之资助。得以隔至(隔至未详)。公前去井邑。其人立石颂之。及是又相与追颂焉。 显庙乙巳夏。南幸温阳。郡中人士上疏。以显侯家行谊。 上命旌时庵公闾。 赠侯承旨。又官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20H 页
侯伯氏尔后。仲氏尔重。而季弟尔炳。捷 行朝廷试。远近莫不歆动焉。余与时庵公为同门生。仍与侯兄弟相善。及侯来莅怀德。则尤服侯持身奉职之实。今因鸣世之请。第录为状如此云。 崇祯甲子八月日。恩津宋时烈谨状。
贞敬夫人崔氏行状
夫人系出全州。高丽神虎卫上将军讳纯爵。其上祖也。其后达官名人。累累有焉。完山府院君宰,赞成平度公有庆。最以文行显于世。高祖任。仕止部将。曾祖汉宗。 赠参议。祖訚。 赠参判。两世追爵。皆以考讳德隆同知公所貤也。同知公倜傥弛置。不事文学。力田养亲。财资饶益。然自有道理。不杂以世俗役贫侵弱之事。真所谓不窥市井。不行异邑。坐以待收。身有处士义而取给者也。又以周穷恤匮为急。国家遭壬辰倭乱。仍以饥馑。京华士大夫及道路之饿者其至如归。公列鼎具食。逐日供给。终无倦色焉。光海以世子抚军南下。天将刘总兵綎。率数万众经宿其村。公具两时酒食。迎犒于路上。部分营办。指挥而定。绝无喧哗急遽之意。两军将士大加称赏。总兵曰。虽以中朝之大。如此人未易多得也。后遂白于 宣祖大王。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20L 页
宣祖特除林川郡守。公终不敢辞。交(缺)数月而归。沙溪金先生尝称曰。吾见富人多矣。未有如此人之好义也。公娶国姓李氏。达城都正仁武女也。夫人以 万历壬午十一月六日生。容仪婉嫕。性度静淑。自十馀岁时。已有成人之度。行止安详。笑语简少。又知事亲之道。父母有命。承顺不怠。有疾则忧苦必形于色。处兄弟间。亦尽其欢。同知公钟爱甚焉。未笄。俱失怙恃。哀毁过礼。服阕。以壬寅冬。年二十一而归于赞成李公忔。赞成公上奉其考判书公及庶母。又前夫人黄氏有子女三人。而其季尚在襁褓。夫人上事尊舅及小姑。各尽其道。小姑性虽无良。终亦和爱。其抚黄氏遗孩。必亲自抱持。不以委诸乳媪。或有疾病。则祈祷药饵。极其诚心。虽便矢遍污衣裳。绝无恶秽之意。判书公尝曰。新妇孝慈如此。吾门可以昌大矣。未几。判书公疾革。夫人昼夜不解衣。亲调药饵而奉之。判书公不能进则夫人亦不食。及丧。哀慕如其父母时。凡其终事。至卖簪珥。终无所缺。其事赞成公。和顺而承以敬。赞成公前后五受郡寄。而夫人未尝有出入言。又不敢取官下一物。故月俸之外。纤毫无剩资焉。己巳。赞成公饮冰朝天。海路险远。人甚危之。夫人常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21H 页
置一小旗于屋上。占风之逆顺。夜必露香致祷。又虔祝海神。冀其利涉。翌年夏。赞成公果没于燕京。夫人迎柩攀擗。气绝而复苏者数矣。及葬。率诸孤庐于墓下。朝暮哭展。奠馈之具。不以委人。虽病甚而力不懈。己亥六月寝疾。二十八日终于汉师之里第。享年七十八。其年十月。卜葬于交河水南里崔氏葬。其初四日窆焉。夫人生长富家。习于美饰。既行则赞成公家素不温。夫人不以异于前日有不堪之色。当昏朝时。赞成公为权奸所忤。杜门屏迹者十馀年。只与会心亲友杯酒自娱。夫人常饬庖具馔。必使宾主尽欢而后已。赞成公笃于睦姻。收养遗孩者至多。夫人承其善意。抚养以诚。衣服饮食。人不觉其异于己出。诸子既取妇入门。同爨者数十人。而夫人轸其饥寒。均其劳逸。而任以职事。抚御之方。井井如也。虽甚爱诸子。而至其教督则未尝宽假。常曰出入交游之际。必谨其言行。以贻父母令名。是吾所愿也。至于显扬则非可以人力强致也。尝从子之官。叹曰安享专城。举家免饥。国恩罔极矣。岂可复以非义累汝。所供稍佳。则必亲自包裹。以遗京中诸侄曰。独享非乐也。贺辰所献。即亦颁尽不为日后计留也。手执茧丝。老益孜孜。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21L 页
诸子女或进文伯之说。则亦以敬姜语答之。纺绩所成。以助亲党之婚丧。诸生为其子来。则喜而款遇。族人过者或空腹而去。则歉然不乐者累曰。隆寒制祭。虽手至皴拆。不听诸妇代割。自以小宗之家。必献贤于大宗。婢仆有过。温言戒饬。不以笞扑遽加焉。故婢仆诚心感戴。不忍欺绐。至于邻里媪妪。亦施以恩义。故宗戚莫不称叹焉。己始得疾时。自知其不能起。时孙𡩄新娶妇。乃曰新妇亟迎以来。盖念其不幸之后缟趋之不祥也。及将属纩。语子女曰。死生聚散。若夜朝之常。吾又年至上寿。复何憾焉。且勉新妇以孝敬之道。谆谆若治时精神。未觉有毫发爽也。袭敛诸具。皆用平日所自具者。盖尝曰。古语云。七十时制。吾不忍使子女擗踊之际急遽而为此也。其周详恳恻之意又如此矣。余于赞成公。契谊甚厚。又与诸子游好尤笃。获知夫人之贤详且旧也。记昔癸巳年间。其第三哥寿翼。得永同。迎养娱侍。吾母亦无恙。隔江相近。二母书辞往复。赠遗慇勤。痛痒忧欢。不翅相关矣。今者二家儿。俱以孤露馀生。衔恤靡依。共深不洎之痛。兹荷彼氏诸子以义要责状文。自揣不敢。而情又不忍辞也。遂掩涕而仰书其槩如此。其内外后承则已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22H 页
详于赞成公状中。故不复第录云。
完山府夫人崔氏行状
夫人姓崔氏。系出全州。高丽壁上功臣神虎上将军纯爵。其上祖也。考讳铁坚。司谏院大司谏。 赠左赞成。妣郑氏。晋州大姓。夫人以 万历癸未十月初五日生。赞成公爱其端顺。幼时手书女范以授之。终身诵念不已。年十七。赞成公议所宜适。归之赵公讳昌远。公昭敏公讳存性之长子。族大而贵。夫人入门。益自敬谨。常未明而起。起居舅姑。仍侍左右。未敢辄退私室。汤剂未尝委人。舅姑疾未复常。则夜未尝就寝者。虽久而无倦色。如是盖三十年不衰也。与其娣申夫人亲爱。如同气。申夫人即象村文贞公女也。素有女士名。常叹曰。吾生长名家。见人多矣。未有如我姒者。此当为后世模范而福庆仆焉。赵公自少喜宾客。夫人常设酒食。使客主尽欢。不为有无计有所靳也。公为郡邑时。无一言以及家私。曰无以是累我公也。平生动止有常。既老祇饬不衰。日必盥梳。衣服唯谨。女红常不去手也。然有时商论事物。则其不合于理致者鲜矣。尝曰。吾无可为子孙法者。但自少至老。一言一事。未曾有伤人害物者矣。公宰砺山时。夫人有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22L 页
异梦。诞生圣女。 仁祖十六年。遂位 坤极。公由仁川府使。超一品阶。封汉原府院君。夫人以淑人。从升府夫人。大贵丰享。一朝有之。瞻聆耸动。而夫人愈自兢畏。朝夕若将有大覆坠者。姻族望其颜色。莫敢庆贺于前。以 命尝入掖庭。 上称其衣服俭素。后 孝宗大王。亦轸其未有兼衣。赐以珍裘。 崇祯丙戌。汉原公捐馆。夫人年已踰艾。执礼愈严。家人交谒以成疾为言。而终不变食。自 孝宗以来。我 大王大妃极享东朝之奉。所以致隆于夫人者备矣。其恩泽匪颁。少涉丰腆。则必踧踖不安。即以分诸亲族。其穷窭者。取养于家。务以不屯其惠养之膏赐。其亲族皆爱戴曰。我家夫人云。而识者知其有福谦之效矣。 孝宗大王宾天。夫人痛慕特甚。言及必流涕。既三年犹然。至德之感人。固宜如此。而夫人亦可谓加于人一等矣。癸卯十月二十五日卒。讣闻。 上辍朝。其终事皆自 四殿致物焉。汉原公先葬杨州地。至是改卜松都之高云山负乾原。翌年正月二十九日。举缅而夫人祔焉。男胤锡。文科官至承旨。以毁而殁。长女归参判申翊全。即象村公子。次适教官韩鼎相。我 大王大妃最季也。承旨一子。泰相。五女。适具文洙,沈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23H 页
机。馀未行。申参判五子。晸,暹,昶,晔,昂。长女适正言李嵇。其次选为王子崇善君澄夫人。教官三子。宗建,宗运。女适金鼎臣。馀皆幼。呜呼。蜀涂莘挚尚矣。自汉以后。外戚之家鲜不酣豢豪纵。以病其国而亡其家矣。今汉原家。以故家右族。仍为国舅。又贵富者。妇人之所常慕也。夫人能以谦德自持。当 仁庙末年。妖人孽臣。表里搆煽。及如丙戌有大刑戮。内外震慄。夫人以眇然未亡。一心渊谷。能保无他。逮我 东朝。尊享圣舜之孝。则其隆荣可谓极矣。而其柔谨之实。益著于世。故上自士夫。下至厮儓。皆相与言曰。曷尝闻汉原亲族有倚横者乎。其奴仆有凌夺者乎。更历 三朝。曷闻有出入言乎。皆相曰。未闻也。我朝家法。固正且美矣。而靡夫人淑慎之德。乌能致此哉。此所以善其终始。保有家族。而令誉无穷者哉。余于己亥岁。尝值夫人归自大内。敛避道侧。见其舆物女从。一如柳家韩夫人之为者。余至今叹息。以为今世妇人皆效夫人之俭德。则奢靡之风。庶几其少衰乎。余既作汉原公碑文矣。今者其从子监司公龟锡。以一角封识者。使人来授曰。从兄承旨公无恙时。将复以此。请状其先夫人而未及焉。今为死者绍焉。余与承旨公。虽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23L 页
有乔茅之异势。固尝从游而爱慕则深矣。今则已矣。岂忍负平日之谊而孤其泉壤之心哉。谨第录如右。以授使者而归之。 崇祯乙巳三月日。恩津宋时烈。撰。
贞夫人李氏行状
夫人籍忠清道韩山。始祖李自成始见于谱。稼亭谷,牧隐穑。仕高丽有大名。其后有察访讳蓊,县令荣义。是夫人曾祖及祖也。父九渊。官佐郎。以大耋老于家。母赵氏,吴氏。赵氏父承旨瑗。以文名于世。夫人。赵出也。夫人聪敏强记。经书史记之说。一经于耳。辄不忘。如诗传,孟子则或尽卷成诵。略通大义。以至东方诸大家氏族。举皆了然。时时论辨古今得失贤否。其不中理者鲜矣。县令公与其配金氏。钟爱异于诸孙。常不使离侧。祭祀宾客之需。必令夫人供具曰。出于他手者皆不如也。时夫人年甚少。然有所处置。必与之商量焉。稍长。即知辨强非女子事。遂自含章。其所记识。不复自见于言辞。性至孝。事父母及祖父母。尽其诚礼。虽疾病之时。不废定省。见人以亲病为忧。则必涕泣副其所索。于贱者亦然。年十一。赵夫人没。夫人事吴氏。无异所生。吴氏尝疾剧。夫人沐浴露祷。是夕。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24H 页
有老人梦吴氏曰。病将愈矣。已而果如其言。后吴氏每举似于人曰。吾之得有今日。此女之诚感也。夫人自褫慈颜。祖母怜爱尤甚。及祖母没。夫人至诚哀慕。或见于宵寐之间。则终日色悽。其平日所嗜。见之哀不能入口。及归尹氏。为承宣飞卿妇。承宣公考惟健早世。兄弟四人。孤贫零替。夫人入门。事姑权氏。无不尽心。井臼刀匕。不惮亲执。权氏甚安其养。闺门之间。常见慈孝相融。尝疾病祷天。如于吴氏也。崇祯甲辰冬。权氏弃养。翌年正月一日夜。火起殡宇。时承宣公兄弟皆守柩在苫。夫人惊起。意谓祸及存没。直自寝房冒焰赴之。仍仆而灼烂。家人奔救。夫人犹未殊。自言曰。祸变至此。理宜有死。翌日竟绝。有司以闻。 上恻然之。命给布粟。以庀其丧。其四月九日。葬于通津县松岘里新卜之原。夫人袡行时年十九。至倾珥箧。以供甘旨。甚矣其贫也。而必有酒肉之奉。于事晓达。咄嗟之办。令人起立。承宣公为布素时。不事生产。而夫人周旋营干。吃著无所阙。真所谓良转运也。又使其姑与公。不知其为之之不易。此又暗合于古贤之训也。承宣公为通判,为县宰时。夫人不以一物自私。去时衣箧。归无所增。见世之妇女以奢靡相尚。甚以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24L 页
为非。有富贵太盛者。则曰必致不祥。承宣公使家人喜外而恶内。然每于州县闻褫免。则夫人必喜曰。此非恶消息也。凡此皆古贤妇之所难也。夫人生四男二女。男长明遇。中进士。曾为直长。次明献,明运,明远。明献及一女早夭。女长为宋基学妻。闻夫人没。哀毁兼乳病以死。明遇一男四女。明运一男。宋基学一男二女。皆幼。承宣之长公长卿。余叔父习静公之婿。宋基学又余之兄子。而直长尝以问字从余游久矣。连袂寅缘。习知夫人之行非一日矣。直长兄弟为其如此也。来请文以为状。余谢以不敢。而其请愈力。终不得辞。略据家状。第录如右。以俟立言之君子。而因窃惟念。阳饶而阴乏。此理之常。故亦男丰而女啬。然其秉彝之性。得之于天而无彼此之间。故闺门之有士行者多矣。然生而使所事之人。无不嘉爱。死而使闻见者。无不陨涕。至撤 睿听而 圣上矜怜。则未有若夫人者也。亦宜太史氏书之史册。公传道于今与后。不但为碑版幽堂之铭述而已也。时 崇祯乙巳月日。
淑人恩津宋氏行状
淑人宋氏籍恩津。考武科讳光祚。祖应鹤。曾祖司议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25H 页
凤寿。宋氏肇自砺山。砺山之谱有曰。有讳天翊。与砺宋始祖惟翊兄弟。而移籍于恩云。淑人六世祖正郎讳顺年。正郎之祖。处士府君讳愉。早孤。母柳氏年少。其父母欲夺志。柳氏负府君。自松京走归于怀德。依舅姑以居。后旌闾于怀。而府君。即世所谓双清堂者也。正郎生进士讳汝砺。是生县监讳世平。是为司议之考。武科公。戍北不还。淑人时未笄。哀毁过礼。绝而复苏。亲戚皆以孝称之。与兄弟极其友爱。既归郑氏。事主簿公讳元俊。主簿公之母李氏。寡居已有年矣。家事冷落。主簿公弟妹四人。皆未长成。淑人殚竭心力。拮据收拾。奉李氏孝敬甚备。待小郎小姑以礼以诚。以至昏嫁。及至财用稍赡。则祭祀宾客之须。咸得其宜。丙子虏变。主簿公挺身从难。淑人宽譬李氏曰。人臣赴君之急。义所当然。既得其宜则虽死无憾。何必深自忧煎。以损身心乎。遂与诸小郎奉李氏。避兵于南阳之海岛。艰关跋涉之际。诸小郎。拯陷援溺。必先淑人而后其妻子。一日。岛中惊告贼将至矣。淑人决引分志。匿岩穴间。以刀拟颈而待。幸而贼不果至。淑人虽在苍黄之际。李氏甘旨。未尝少缺。主簿公隶汉城府。掌中部。部民牟利者。例以财赂啖部官。淑人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25L 页
一切斥去之。有一人乘暗冒投而去。淑人即令弃之路傍。自是莫敢复有生意者。而门庭肃然。以故主簿公能以称职名。李氏没。淑人毁戚甚至。馈奠克诚。三年之后。馀哀未亡。言及必流涕。有武科公女弟寡居邻并。淑人事之一如其母曰。吾早丧怙恃。惟此姑母幸同闾巷。我何以不致诚心耶。主簿公妾御及其所生子女。淑人抚爱养育。无有忌嫉。此尤妇人之所难也。尝教其子曰。吾少受小学书于父亲。忠臣孝子。悌弟烈女。嘉言善行。吾常口诵心思矣。此皆分内当然之事。人能行此。则不必为高远异常之事。而皆可及于古人矣。汝曹其勉之哉。淑人平生不以财利累其心。少有干于他人者。则必并其当有者而弃之。不少靳也。人有患难。必匍匐而救之。居常言语简重。酬应审慎。亲戚邻里。无不取以为法焉。生于 万历癸卯。没于 崇祯丁未正月一日。年六十五。没之日。远近皆涕泣曰。至善之人亡矣。子拄业儒。窃惟天之生物。均赋此理。虽禽兽草木之微。莫不有一端之不昧。况于人之生也。得五行之秀而全四德之懿者乎。然不能无男丰女啬之异者。只由阴阳之定分而然也。而其理则未尝不一故。禀其清淑之气者。本性昭著。义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一 第 126H 页
理明彻。而间有圣善之德嘉美之行。绰为女士之规范。观于淑人可见矣。余亦正郎公之耳孙也。因其胤子之来请。略叙如右云。时 崇祯甲寅八月日。宗人宋时烈。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