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x 页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墓表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63H 页
学生金公墓表
士有志行高古。朝家遗失而师友推重。身世埋没而文采表著者。曰故学生金公讳宗儒字醇仲也。公世居善山。既长游汉师。与人少许可。取友必端。既而服事牛溪先生。质疑问答。先生甚重之。金文元公先生与之友善焉。公德业方集。而不幸天啬遐龄。士友嗟惜焉。后仁弘与其门徒丑诋牛溪先生。诬引公为證。公子翚上疏辨明之。时 宣祖大王方倚任仁弘。批辞甚峻。殆百馀言。盖仁弘之意以为公名重当时。不以公为證。则人不信之云尔。公擩染庭训。早从师友。持身甚谨。御家有法。尝游岭东。归谒牛溪于坡山。先生为录其语于杂记中。守梦郑公晔平生友也。奉使南下。祭于公墓。而文逸不录。李参判廷馨记公于善籍中。玄石朴公世采所纂师友录中。述公名迹。公之渊源益可徵也。槩而论之。公其郭有道之伦乎。公善山人。考讳就文。司谏院大司谏。受业于朴松堂英之门下。学有渊源。祖讳匡佐。 赠参判。曾祖讳磾。 赠参议。其始谱者曰高丽牧使讳起。公妣李氏。县监仁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63L 页
符之女。监司礼孙之曾孙。广州大姓也。配俞氏。进士讳纶之女。判书谥景安公,汝霖之孙。俞氏性严有法度。子女有不率者。切责不少假。婢使有行不谨者。辄逐去之。盖暗合于温公家仪也。长子即翚。次曰翧。皆官教官。二女婿崔衡,李重生。崔配遭乱立慬。事闻旌闾。亦可见其所自云。长房男挺义,挺善,挺一。次房男时闵,时颜。内外曾玄总百馀人。公生于 嘉靖壬子。殁于 万历壬辰。墓在金乌山东麓卯向之原。即大谏公兆下。孺人别葬同府店岘山前妣仁川李氏兆下。谨按善山志曰。公志操雅洁。不同流俗。又记其师友源流。古语曰。不见其山。愿见其木。真非虚语也。
同知朴公墓表
公讳廷老。字汝献。生有异禀。聪敏绝人。尝隔壁听人念书。归记之尽卷。不错一字。人以为神。平生未尝借书于人。辄至其家。一阅终身不忘。为文操笔立就。脱口辄数千言。屡举乡解。辄屈于公车。既而又不屑也。仍自号懒学子。公叔父嗣宗有学行。人称挹清堂。教公甚有法度。时重峰赵先生以言事退斥田里。公与弟廷亮。首往师事之。先生少然可。亟称许焉。郑仁弘被徵屡过邻境。或劝往见之。公终不肯。及仁弘肆恶。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64H 页
人始服。公尝以书问礼于寒冈郑先生。考据精博。先生叹曰。世有斯人耶。沙溪金先生讲道于家。公宿舂往从之。质疑请业。先生称以老友。答问穷昼夜不倦。公既从诸先生游。趋向甚正。闻见益博而尤长于礼学。乡邻矜式咨问者帖帖。性至孝。常辨色而朝。夜则安置。躬自渔钓。甘旨无缺。居丧庐墓三年。国俗服禫以素。公曰非古也。用浅黑色。忌日常如袒括之日。终日色惨。家人不忍问以事。乡人举公行义于朝十馀事。然世无有力者推挽。故卒以无成。尝以优老恩。阶嘉义大夫。行副护军。年七十九。 崇祯辛未十二月十一日卒。将卒神气不爽。命侍者扶坐。侍者扶而号泣。公目已瞑。即微视曰毋。遂俨然而逝。公密阳大姓。其源盖出新罗氏。中世有大提学时庸。娶致仕金令贻女。因家永同。曾祖讳岩。兵马节度使。祖讳有林。司宪府监察。考讳起宗。副司直。妣丰川任氏。公娶高敞吴氏。高丽学士学麟之后。 赠参议沆之女。先卒而合葬焉。公多举辄不育。有一女适 赠参判李德泗。侧室子曰溢。参判一男泰渊。文科原任观察使。三女婿宋时烈,郑墉,李天培也。观察使将树石谓余曰。子赘吾家。熟知外翁事。其记之。余不得辞而略叙如右。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64L 页
时公殁后三十六年丙午四月日也。
凤山郡守 赠领议政完山府院君李公墓表
公讳郁。字质夫。 世宗别子广平大君玙生永顺君溥。永顺生清安君嵘。清安生定安副正千寿。自是属益疏。子汉,孙仁健。始自已致为郡守,县监。公县监公子。母沈氏。领议政连源女。公早孤能自植立。初仕为斋郎。八九迁止凤山郡守。常诵小学书。以书中八事自戒。故号八戒。治家任官。必尽其方。当废朝时。目见宗国将亡。痛念悲伤。以至于终。人谓公笃厚君子也。夫人长水黄氏。慈惠温柔。父廷彧府院君。上祖喜国朝名臣。事载之史。 嘉靖戊午。公以九月廿六日生。夫人生于其四月十二日。 万历己未七月十九日。公殁。九月初四日。葬广州光秀山。夫人殁于丙辰十一月一日。次月庚申。葬异穴同茔。皆向坤。广平以下六世墓皆在焉。子厚载佥枢。厚培府使。厚源策靖 社功。登第为右议政。封府院君。侧出厚根司果。佥枢男迥文科掌令。府使男迪。议政男周县令。运俊而夭。选文科留守。女婿府院君吏曹判书金锡胄,弘文修撰朴泰辅也。掌令七男。重辉郡守。永辉县令。益辉县监。时辉进士。廷辉业儒。晚辉武科府使。遇辉业儒。郡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65H 页
守男濡文科承旨。内外曾玄总五十馀人。公以从勋。始 赠承旨。后以议政恩。累 赠至领议政完山府院君。既又推及二世。县监为赞成。郡守为吏曹判书。三夫人一随封。自别宗数百年。公以绝伦人地。宜达而窒。归成后人。而议政公衔训趾美。赞运宅揆。荐荣三代。既显以有。而子孙又益蕃衍。盖所谓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者欤。其圹鹤谷洪公瑞凤志之。其碑象村申公钦铭之。记其表而书之者。议政之友恩津宋时烈也。其年实 崇祯辛酉也。
生员朴公墓表
平阳先生朴公彭年居于怀德治南兴龙里。其宗族多在其傍近。有曰应臣字忠伯。其曾祖引仪得琴。于先生为再从兄弟。是生敬友。敬友生思尹。皆斋郎。公以 嘉靖己未生。其母清州郭氏也。公少孤。及郭氏殁。善居丧。又考家礼说。岁祭于远祖墓。 万历戊子。升上舍。自光海朝不复就场屋。以授徒为事。 天启甲子。以疾终焉。配殷山申氏。副尉俶女。先殁而同窆于县南雪朗里。男近仁,孙尚兰以次陪葬焉。公四女适主簿申愉,忠义卫李嶷,察访韩尚俭,将仕郎宋贺昌。四氏子姓蕃茂。颇仕于朝。尚兰子女别载于墓石。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65L 页
噫。公累世不振。几不成百年之家。而公能尽其诚孝。聿追远祖。修其墓祀。使知来处。已足以光前裕后。而况平阳先生以忠义大节。振辉今古。使世之人皆知有平阳之朴。则先生之庇覆宗族亦大矣。东国朴氏皆出新罗王。其籍平阳者。兰凤其名也。平阳今为顺天府云。时 崇祯甲寅十月日。
司御 赠左承旨尹公墓表
司御尹公讳泳。字大游。有孙曰理。阐大科出入从班。由承旨为庆州府尹。府尹秩视亚卿。追荣三世。公为承政院左承旨 经筵参赞官。公坡平人。高丽壁上功臣莘达始大显。累公累卿。德烈弥隆。本朝领议政仁镜无嗣。取其从兄郡守仁复之第二子伣为其后。卒官折冲佥使。 赠兵曹参判。是生讳思钦。庆尚左水使。娶海州郑氏。直长承胤之女。公以 嘉靖壬戌五月十二日生。三十举司马。仍厄于公车。荫仕为 泰陵参奉。历数官。升授典狱署主簿。历司宪府监察。除安阴县监。丁内艰服阕。拜阳川县令。戊辰。拜 世子翊卫司司御。年八十八而殁于 崇祯己丑十二月二十四日。葬于连山东大芚山松泉寺右偏巽坐之原。公天资沈毅。前后莅官。吏慑民畏。晚年归卧江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66H 页
湖。以享宽乐清胜之趣。观者莫不艳称焉。配长兴任氏。其考故不仕。讳谅也。后公三年而生。先公十一年卒而祔焉。长男熙善武科宣传官。次扬善,季止善。二女适权仁复,金瀗。侧出万善参奉。长房子珩。次房子璹,瑴,顼,圭。璹进士。女适田有成。三房子琪,琬,玭,瑾,理。二女适金震燧,蔡生晚。权仁复五子。文佑,文伯,文俶,文佖,文佐。金瀗男宇庆。庶出孙瑚,琏。内外曾玄百馀人。多不能尽录。呜呼。以公之资。飞不尽翰。低回荫调。沈晦而没。可胜惜哉。虽然。晚享清福。寿至大耋。子孙多而且显。天之报施。此其徵也夫。时 崇祯著雍执徐孟冬日。德殷宋时烈述。
昌陵参奉郭公墓表
郭氏为善山大姓。按谱。光禄大夫佑贤自玄风移封于善云。国初。三司左尹绥元始居沃川九龙村。子孙仍家焉。墓在沃川赤登江上基谷里。表刻尚在。其子生员琦。其子垠为潭阳府使。以承旨被 召而卒。潭民如丧父母。巷哭声相接。其子生员之桢。其子从仕郎语。其子引仪自坚。承旨夫人申氏。实栗谷先生外党。故引仪公号栗谷为兄。娶察访郑惟謇女。生公。公讳铉。字公举。自少有当世志。三十八。成进士。后屡取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66L 页
省试解。或居上游。竟不第。尝筑室静居。扁以三安。又取躬自厚薄责人。揭壁以自警。自以早失怙恃。不得伸其诚孝。每遇忌日。必啜粥以致哀。性不喜华靡。故家产稍赢。则邻族之孤贫者。辄资而嫁之。人以为难。乡人举其行义。 仁祖朝除 昌陵参奉。不就。辛丑闰七月十四日。终于家。年八十七。配洪氏。南阳名族。性明爽。能守旧家流风。先殁而祔焉。其考世赞军资监正。男文浣娶学正郑弘绪女。生子橹,榗。女适黄钟。后娶李汝桢女。生子彬。文汉有俊才早夭。文溶今察访。娶持平柳袗女。生子檠,棨。女适生员成虎拜。文涵娶察访韩克昌女。生子枢。士人李恜,今闻庆县监赵汴。公二女婿也。闻庆男宇鸣,宇衡。女适李宇宽。公甚有执守。光海时尝至京师。所寓近贼臣许筠家。筠求与相见。公即移寓以避之。族侄朴鼎吉谓曰。叔欲取第耶。须一见广昌。广昌即尔瞻也。公终不肯。少出入重峰,沙溪两先生门下。没身景慕焉。余先妣于公为再从亲。先君睡翁公落南三十年。与公交欢。终始不替。余自髫龀受公教督。自今追思。则先辈风谊。非今世所有也。公尝草万言疏。欲上而不果。今之从政者。或取而观之。不能无补也。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67H 页
龙溪处士李公墓表
我 宣,仁世。国有高士。曰李公讳荣元。字子善。公倜傥豪爽。不以俗自累。其为诗俊逸清越。与权石洲,任疏庵诸公友善。为清欢契。清阴文正公兄弟亦推重焉。沙溪文元公爱公寡欲。勉以从事儒学。 宣庙朝孽臣等结奥援得志。党与甚盛。公悯叹宗国之危。上疏极言。人颇危之而公悠然也。 宣庙竟容之。时称颂 圣德。家产不贫。急人之穷。甚于己私。又与族党仿范文正遗法。立义仓以济寒饿。俾治丧祭。 仁祖即位。群贤满朝。荐公行义。朝家将大用。而公则下世。天启癸亥五月九日也。享年五十九。再迁墓。墓在牛峰圣斋洞。公从弟九畹公讳春元。 宣庙朝名臣也。清阴文正公因铭其墓而称公曰。某诗名与公弟长。晚自韬养。为侪流所许。俱荐行谊。徵用之未就而卒。赵玄谷纬韩挽诗曰。河清会待调元手。其奈箕精掩海东。观此铭诗。槩知公之大略也。公咸平人。高丽神武大将军彦。其上祖也。本朝左通礼世达。县监允宇。郡守璜。寔公曾祖祖与考也。妣全州李氏。其考曰生员毅也。配牛峰李氏。参奉㥈之女。一子斗阳官至牧使。二女适士人李畯发,牧使韩寿远。继媲南氏。生凤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67L 页
阳。女适士人朴大有。至今内外曾玄甚多。而其显者府尹韩圣辅,持平韩圣佑,监司尹敬教也。牧使继后孙华相有文行。收拾公诗。刊行于世。而又请公状于其生亲县令公。以寿其传。县令公名之濂字养而。以公族孙。夙慕公风谊。今其文质而不华矣。窃惟公以凌高厉空之气。盖世绝人之姿。谢脱尘俗。日哦于泉声山色之中。斯乃游方之一外臣。而顾乃忧时闷俗。进言君父之前。立约收族。俾不失礼俗。此其为世道之助也大矣。今之以诗知公者。其浅鲜矣哉。余因韩牧使父子稔闻公风声。韩是文元公宅相也。今养而之状又如此。岂不见重于今与后也。牧使公尝以从勋。 赠公承旨。然非公平日雅志。故题其墓曰龙溪处士云。 崇祯纪元后壬戌月日。德殷宋时烈述。
义禁府都事曹君墓表
曹氏望昌宁者。实自高丽大乐丞讳谦。其后最显者讳尚治。事我 世宗大王。官副提学。讳继殷参 中庙朝靖国勋。官至三品职。追 赠礼曹判书昌山君。是君曾祖。讳应卿别提。讳世俊判官。是君祖及考。判官娶 世宗大王后县令淑之女。生君。君讳麒瑞。字仁吉。 万历壬午。君年二十七。中生员试第二名。物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68H 页
论嚣然称屈。占一名者不能安。不赴恩门宴。以首席让君。一时又盛传其事。既而与吴土堂允谦,金仙源尚容,李梨川弘胄友善。共游牛溪先生门。士友益推重焉。己丑。郑汝立谋逆觉发。崔永庆因瘐死狱中。朝廷以永庆之狱。始由儒士姜海,梁千顷等。刑讯甚酷。君怜其冤状。独疏以讼姜梁。大为一番人所诋。而大学诸生论荐君行谊。遂除义禁府都事。则崔党施君儒罚以锢之。君即匹马南归。日与亲友徜徉于灵岩之月出山下。辛卯十一月三日。竟卒。知旧莫不嗟惜焉。君天资端雅。趣向既甚正。而文艺夙成。若将有为而挂罹险艰。不容于世。年又早阏。岂非命也耶。配林氏。正郎浑之女。贞悫慈仁。君殁子幼。遂迁居于外弟南郭朴公东说之里。使之受学。卒有所成立。六亲皆称之。男长忠立。次佥枢行立。次二男早夭。女适李希立。孙郡守敬彬,敬玮,敬璨,敬翰,敬辅。女为郑公弼妻。皆佥枢出。内外曾玄甚蕃。敬辅之男一周与余游。今以诸父之命。奉南郭朴公从孙世采状来。请文以刻于墓石。
坡平尹公墓表
有守真保醇。身季貌古。不累于时而以没其世者。曰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68L 页
故坡平尹公讳弘裕字可顺也。公以名父子。起居息食。不离训典。生长京华。有文有笔。以此求名。何所不可。乃退然自閟。静若枯井。止如深渊。人开以后时。则曰。羞向人前费乞字。闷其贫。则曰。我道盖如是也。 崇祯癸未七月十九日。年七十八。而终于清州之寓舍。知公者不恨公而恨世之不知公也。高祖师夏左通礼。曾祖宕掌令。 赠都承旨。祖应奎佥正。 赠判书。考仁涵参判。 宣庙朝名臣也。有公所记墓表。妣罗州丁氏。其父应斗为赞成。配昌宁成氏。节度使镈之女。后公六年。卒于戊子六月六日。与公同葬于杨州青松里参判公墓左巳向之原。公外柔内刚。临财不苟。事亲服勤。颠沛不贰。丧创尤至。常居墓侧。埽除必亲。盖其质行。虽以儒名者。皆以为莫及也。四男惟晋县令。惟圣夭。惟益,惟鼎皆业儒。女适参议李有谦。惟晋男翊卿早卒。尚卿生员监察。夏卿,咸卿亦皆夭。曼卿,喜卿,舜卿。女适进士李箕相。侧出达卿,遇卿。女为参判李汝发侧室。惟益男宣卿,任卿生员。皆夭。宪卿,挺卿。二女适鱼震奭,朴世荣。惟鼎男元卿。三女适县监许坛,生员朴世汇,士人韩宇量。李有谦有重名。五男长翮前县监。翕以孝死。翔以学名。䎘,翊以文见。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69H 页
县监李悙其婿也。公之子孙内外多贤。盖见潜德之行于家也。呜呼。上世位必称德。中世已有不称之叹。今公则不称又不得言。士之生乎季世。可慨也已。
松村蔡公墓表
余表兄金金吾渷氏甚有文行。每称其师松村蔡公之贤曰。非今世人也。及余从李原州丈讳圣渊及其胤观察使东稷游。益闻公平生。每恨不得一埽其门而质疑焉。今公之孙昌宁使君颋。以公墓石之记见托。呜呼。金金吾及李丈二世皆不可见。而今状公者。东稷之胤秀彦也。呜呼。古人有言不见其山见其木。以玆数公之贤。而亦足以知公矣。按状曰。公讳宗吉。字善馀。仁川之蔡著自高丽。有曰先茂赠同知事。其子讳慎徽。其孙宝,文皆为大官。自后七八世。皆袭冠冕。而显于本朝者。侍讲院弼善讳伦也。曾祖讳年。县监。 赠承旨。其兄寿以文鸣于世而贵。 赠其考讳申保吏曹参判邵城君。承旨生承旨讳洛。是生公之考讳无易。官翊卫司侍直。妣金氏。其考察访埙。以孙升平府院君瑬靖 社勋。赠左赞成。公以 隆庆丁卯。生于汉师之骆峰里第。聪悟绝人。生未几。自能知书。八岁二十八而遭考妣丧。四十四而升上舍。则光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69L 页
海之二年也。政已乱而后数年。有废 母议。公叹曰。尚可求进乎。遂杜门敛迹。家在清州之上党山下金川里。沈潜经史。乐而不厌。与李西溪讳德胤所居不远。往复论难。久益不懈。 天启癸亥。 仁祖大王即位。朝廷选举遗逸。公为 禧陵斋郎。肃谢而归。翌年甲子。逆适反。 上南幸。公倡率忠义士数百。奔问 行在。特升主簿。移司宪府监察。已免归。时朝廷重民社。谨择守令。以公为求礼县监。 朝命至。则公已以其十一月廿五日卒矣。公居家事亲。奉先敦宗。诲人亲友。其善行不可殚记。而惟立义正行。乃其志节也。乡人朴以俭希贼臣旨。上雠 母疏。公削其名儒籍。时异议者无不立碎。而公终不慑。于是一乡之人。皆不从乱。其功大矣。状又曰。公常著力于洛闽诸书。此必有犁然有会于心者而人不及知也。公最深于易之筮法。尝书一小纸曰。余以某年月日时逝矣。末又书曰。得此纸者必某人也。其后一皆验。公其遂知来物者欤。配李氏。进士彦之女。无育。后配金氏。学生峰寿之女。有妇德。先公十六年卒。男长曰应昊。次应夏。长房四男頔,顼,硕。昌宁其第二也。女适朴元锡。次房二男愿,领。二女适权尚经,李世晟。内外曾玄多不能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70H 页
尽录。墓在清州治北德洞山子坐之原。呜呼。玆数尺之碣。岂足以不朽公哉。其在人诵慕不衰乎。金金吾公之高弟。而李丈谓公舅者也。其后二世皆承李丈渭阳之思。姻好甚笃云。
花岩处士李君墓表
花岩处士李君讳俶。字善初。光海戊午。隐居于堤川之白云山。 崇祯乙酉卒。葬于忠州之无愁山。后四十四年。德殷宋时烈慕其行义。撮其家状而为铭曰。周文之昭。鲁卫毛聃。我 世宗圣。广平其男。永顺有勋。有章而含。其属益疏。洁为县监。其子遇春。周莲陶菊。清逸之趣。超今耀昔。君为其子。其心翼翼。承其志操。袭馨香德。尝就公车。虽隶司马。云霞之癖。实天所赭。虽居城市。事皆山野。维时政乱。椓丧天纪。乐与同志。舟于江汉。溯至东峡。山高石烂。我樵我渔。薇亦柔止。惟古隐者。脱略名教。晦父有言。山林人傲。君则不然。穷经饬行。事亲尽欢。施于有政。洞名曰寿。堂曰宁极。词人韵释。诗以叹息。文叔所荣。傥来挥却。金文正公。美其行藏。谓庐江屈。惟在安阳。縻以马丞。云栖之侧。君不洗耳。暂离石榻。而非所乐。其归斯亟。俄惊风树。怨深莪蓼。草木之滋。人不敢勖。神实扶持。克终孝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70L 页
服。玉树俄摧。年七十八。士林挹芬。宗盟悼失。林主簿溍。其女是妣。有媲其德。其配朴氏。其考希立。其官牧使。先生一女。后有男四。之茂,之芳。之英,之荩。青松沈紞。来为玉润。之兰,之蓂。侧出之子。曰笾曰𥶇。长房锡类。惟筚,箱,笈。是其庶出。惟其二房。最称兰茁。簬,筬,筮,筵。二则是孽。籀,篌,箴,簋。三房攸生。箓,管,籊,第。母奔傍荣。四房无育。为嗣者筬。从竹而下。皆以世名。复观咸甲。发泰翊昌。烈达杰哲。亮贞而讫。凡其曾玄。数馀于百。今表墓前。状者世甲。绍介者谁。大司宪选。同祖永顺。好贤斯腆。我稽君世。天潢之派。我考君才。珠玉其唾。以玆人地。投何不可。乃如浮云。甘此薖轴。比如纨扇。寒林雪竹。以此题品。庶曰相著。
苔查处士郑公墓表
处士温阳人。号苔查。又号旅窝。最后称以耻庥。京华名族也。讳瑄字君玉。生二十三。遭倭乱。伧荒南土。卜筑怀德之荆江。杜门不出。 仁祖反正。仍放言自废。年七十二而卒。辛巳十月十五日也。以尝遌贼。兄弟争死。朝廷褒 赠察访职。处士神清骨秀。无一点尘垢。常师慕陶徵士。大书北囱清风以揭壁。觞咏之外无馀事。间以黄冠野服。徜徉阡陌。每自言君子遁世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71H 页
无闷。尝有诗曰。 崇祯垂十载。东海有遗民。江山自终古。日月此何辰。其平生事固多可书。而此其大略也。处士诗主李,杜。李月沙,郑愚伏皆称之。曾祖县监讳守纲。祖大司宪讳裕。考县监讳姬邻。妣 太宗大王五世孙。其考郡守远也。处士再娶皆朴氏。前孺人生子河应。后遇贼殉节。追旌其里。墓在怀德山阴原。后孺人承其德。视河应如己出。亦先卒。生洛应,洙应,泗应。曰溪应侧出也。河应生三女。适李天如,尹海,李惟复。洙应男榰,楗。女适李时雄。泗应男枢,机。女适金自刚。余先人与处士契谊甚厚。余因隅坐。觌德熟矣。每酒酣咏诗。声若金石。亦大骂当路人。无所畏忌。匪直余后生人人皆莫能测知也。墓在文义后洞。闻其将以石表之。遂书其后而系以辞曰。
宇宙之间。寓其形也。心情寂寞。物无婴也。隐居独善。行中清也。古人中求。晋渊明也。有欲知者。观此铭也。
佥枢边公墓表
公讳信。字君宝。鼻祖安烈本中州人。避元乱。随恭悯王徂东。王妻以判枢密元顗之女。以元籍原州。故从而赐乡焉。屡立武功。封府院君。领印三司。生讳颐佐军总制。总制生尚仝正。正生德顺平市令。平市令生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71L 页
祥辅德。辅德生用瑗生员。生员生沆。 赠工曹参议。参议生继源。以老授通政。即公考也。妣林川赵氏。昌城府使应纯之女。以 隆庆庚午九月初六日生公。自幼端重。不妄言笑。遭乱奔播。少而失学。晚习武艺。中庚子科。戍还。除守门将。既而弃归村庄。力田以养其亲。怡然自乐。无复求进之意。时如申公景𧜖,具公宏寔公中表昆弟之子。而延平李公贵亦从妹夫也。皆知其笃于自守。交相招致。而终不肯应曰。幼不学长无述。未有涓埃之补。而徒窃禄位。吾实耻之。凡于取与。丝毫不苟。平居接人。不为款洽交游。而与数三同志。终始莫违。庚辰。因优老典。升折冲佥知中枢府事。岁癸未四月十九日。以疾终于家。享年七十有四。其年月日。葬于县南圣岩洞某向之原。后十五年丁酉十月廿六日。与夫人金氏迁而祔葬于居第之后巽向之原。公初娶安山金氏。忠义卫庆犀之女。甚有妇德。丁未月日。先公殁。后娶草溪卞廷立之女。后公廿七年己酉四月四日卒。追祔而为品字墓。从公意也。金氏生男得安。二女适李瀛,县监柳仁寿。得安娶丹阳禹克任之女。生三男炜,晖,曦。三女适朴世徵,郑处庆,李箕望。李瀛生一男之桢。女适李尚文。县监生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72H 页
二男辑,转。女适慎诚立。炜娶沈景宪之女。生二男四女。男长遇亮。女适金孝先。馀幼。晖娶柳澳之女。生四男三女。男长遇张。馀幼。曦娶梁倜之女。生三男二女。男长遇泰。馀幼。之桢生五男。长再兴。馀幼。辑生二女幼。转生二男幼。遇亮生一女幼。内外曾玄总若干。盖公天禀甚醇。笃于自守。而不以外物婴其心。其平素懿行。固非一二。而不唯家乘无稽。未能详悉。抑以公之素志不欲为皦皦以闻于人。故只叙其梗槩如此。
平昌郡守崔公墓表
国朝故家右族。能世旧德者。有完山崔氏家平昌公。尤不失青毡素业。兼有绝艺。自幼为称家儿。其墨妙入神。见赏于 宣庙。恨不以为翰林。朱诏使之蕃愿与相见。见其挥洒飞动而极称之。由是虽为荫仕。而名声藉甚。平看玉堂銮坡矣。气度清旷。操履严重。孝亲友弟。夫妇如宾。其家法盖不失风火嗃嗃之象矣。尝渡江遇风船几覆。整坐如常。旁舟败没。篙工不拯其漂浮者曰俗忌也。公疾声大呵曰。人死敢言俗忌乎。其人竟得以活。人服其气定而心仁也。盖公喜读心经近思义理诸书。其所得所养者如此。外官时。复父母仇者。当以杀人论死。公曰此义杀也。若杀此人。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72L 页
世教伤矣。上官不听。公即弃归。此几于周夫子置手版风彩矣。公亦尝好观一双鹅。及解官。依留犊故事。不以笼归。亦见其标格也。百姓立铁碑以颂之。始祖高丽神虎上将军纯爵。本朝益为名族。平度公有庆,扬度公士仪。仍父子以廉洁载国乘。至大司谏讳铁坚。卓荦伟人也。事载象村所撰墓碣。娶晋州郑氏。生公。讳行。字之源。 崇祯丁丑。年六十八而终焉。其官自司饔参奉。平进累转司宪府监察。为江东,牛峰二县监。麻田,宁越,平昌三郡守。墓在杨州松山先茔。配沈氏。其考监司岱。李氏其考校理尚弘。皆别葬。男继昌,继兴,继雄。继雄府使。女婿蓬莱君炯胤,佥枢张仲仁,李义老,安定邦,郑时广,府使朴敏道,李亨业,李有汸。长男及二女。沈氏出也。长房生宽。今为大司宪。追恩赠公吏曹参议。次宣,宪。次房生实直长,定县监。季房生寔,宇。寔为县令。公好山水游。每有超然出尘意。不屑屑于俗务。故以其才艺气槩。终于下僚。今大宪蔚然为盛朝名臣。岂公遗泽也耶。
学生郑公墓表
郑公希庆迎日人。字善馀。孝性出天。常以顺适亲意为务。亲执瀡滫。不任婢使。一日不在侧。则其色惘然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73H 页
若有失。其母尝病疽。口吮脓汁。以舌舐其四围。以止其疼。间或祝天祷祠。乞以身代。其母竟至于瘳。人谓诚孝所感。后丁钜创。结庐墓侧。日三哭拜。不脱绖带。既练犹不食菜果。形貌枯黧。见者惊悯而犹不变。丧除。值倭变避乱苍黄之际。常负神主于背上。随所歇泊。必设位权安。展拜以致敬。得时物辄荐之。讳日则闭门齐肃。不通人事。其妹为水使张义贤夫人。当析著时。公恣所占取。终无一言。周恤贫族。虽牛马无所靳。一日客有过者。公见其有戚容问之。则曰。乱离亲死。寓殡远土。行丐于知旧。将以营葬耳。公哀之。即出绵花百斤以与之。客造次惊讶不敢受。公曰。吾哀子之情事未伸。此何足辞。客感泣取去。家有老婢。忽有人至门名其婢曰。汝非吾家旧使乎。公闻之。悉召其所生数十口以与之。公之行事多类是。乡党莫不尊敬焉。盖公少读书。通晓经传大义。其行谊之卓然。不惟其资质之美而已也。乡人举公孝行。屡申于县官方伯。或以彻于朝听。而未蒙旌典。竟以优老秩。享年七十九。而卒于永同之伽倻洞。始祖袭明。高丽枢密院知奏事。以直道忤毅宗仰药死。事载本传。本朝。渊兵曹判书。于公八世。祖璘县监。考仁老不仕。妣安氏。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73L 页
忠顺卫珍之女。冶隐吉先生之外裔也。甚有妇德。公娶县监李珍女。生男升瀛。升瀛男鲲溟别坐。次鹏溟。次东溟。女适李耆雄。次适直长柳埴。内外曾玄若干。公容貌魁伟。重迟不轻动。生长豪富。轻财行义。至其暮境。家事冷落。躬自薪刍。朝夕矻矻而少无戚色曰。吾少也过于丰赡。今焉如此。此实翻覆之理也。直须任之而已。结草屋于静僻处。日与里闬衎然相乐。自制歌曲以侑觞。皆安贫贱轻外物之意也。噫。公之潜德终不见于世。岂非可惜也。公余母族也。惯闻公事。为今别坐之子硕沂来请文以为记。略书其一二如右云。时 崇祯纪元之四十七年阏逢摄提格。恩津宋时烈书。
牙山县监朴公墓表
吾从祖祖父宋牛峰应光有女。从祖祖母尹氏贤且爱之。求名家子可与敌者。有曰密阳朴氏家有好措大。名安建字士建。尹氏曰何如。曰措大古新罗王远裔。其高祖增荣弘文馆校理。以文行大鸣。号讷斋。曾祖薰承政院承旨。世所谓江叟先生。祖善元佥知中枢府事。其父承贤县监。其外祖护军南勇锡。措大性厖厚顺善。不言人过。真率无矫饰。虽少甚得乡里心。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74H 页
尹氏曰可矣。公既厚善。又取内助以自益。事父母处兄弟。多有人所难者。自是交游渐广。三十八。为监造官。出监居昌牙山两县。有遗爱。间为 社稷令。在居昌时。桐溪郑公蕴直言窜海上。祸且不测。公出饯于道。又数遣人存问其大夫人。识者美之。 仁祖甲申。为司宪府监察。时公年已高。供职甚勤。同类虽少年莫能及。今 上辛丑八月廿二日卒。尝蒙优老典。阶通政。恭人端淑温顺。妇德俱备。六亲无不称之。生于万历丁丑。先公八年卒。与公同葬清州木瓜洞分土原。男廷龙今为安阴县监。廷麟察访。廷凤,廷彪。女适竹山朴之焕。安阴生世辉,世美,世长,世宪。四女为申湘,黄有孙,崔堣,朴庆后妻。察访生世重,世万,世厚,世千,世大,世度,世拯。世万为廷凤后。廷彪生世翼,世杰。女幼。内外曾玄多不能尽录。公喜施与。济人之急。甚于己私。殁时年八十八。须发不白。步履轻利。能大嚼健食。前一日沐浴更衣。蹑屐历遍诸子家。翌朝。扶而起坐曰。吾将逝矣。敛时颜色如生。见者皆叹且异焉。此必有所以而人莫能知也。铭曰。
朴出罗王。厥绪绵绵。讷斋之后。有江叟贤。公乃承膺。遂延蝉联。有寿有后。福庆之全。我作铭辞。以表其阡。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74L 页
学生李君墓表
仲厚之亡。倏忽八年于玆矣。其子覃庆等。来求表圹之文于余。呜呼。微余孰知仲厚之贤哉。仲厚是非晢于中而处之若愚。利害交于前而视之如瞽。不与人往还。无以世歆羡。事亲以诚而不显著。慈子异常而勤策励。一言蔽之则悃愊无华。尝从余讲书。既受室抱子而来有请。余诵古训曰。教妇初来。教子婴孩。仲厚于座三复而深味焉。其后诸子以孝闻而旌闾者三人。其心服古训之效乎。仲厚之世。始于罗祖功臣谒平。至丽氏。有益斋先生齐贤。益斋有传神一簇相传四百年而藏贮箧笥。仲厚别立一间屋奉安焉。过者入而瞻拜之。同宗或摸勒以去。其传遂广。夫四百年间。益斋所不知者几何人。而仲厚先举其所未遑。斯可谓事出名上者欤。考复益。祖胤。曾祖贞宗。外祖汉阳赵龟祥。娶司果李光立女。国姓也。生男覃庆,昌庆,元庆,鸣庆,有庆。昌庆,元庆,鸣庆。即旌闾者也。四女适朴履寅,金𦐂,金以成,郭棨。一女幼。仲厚有一姊。事之如母。哭其亡致哀。因以病终不起。得年五十八。葬在报恩之九屏山下负酉之原。呜呼。其颓然处顺之容。今不可复见矣。 崇祯旃蒙赤奋若仲春日。恩津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75H 页
宋时烈述。
副护军 赠参判尹公墓表
尹公弘国年二十六登第。声名蔼蔚。既而郑松江澈为世所仇。公松江门下也。坐是坎轲。既而复为奸臣尔瞻所恶。年四十。以龙骧卫副护军。 万历乙卯十一月初六日。卒于京邸。其配迎日郑氏。其子夏,夔,度。其孙昌来,庆来。其友金文敬公集,李参判命俊,宋佐郎邦祚,尹大谏煌。其师沙溪金先生。始公以孤童。养于伯氏监司公安国。金先生爱其兄弟相友。勤学不怠。既教之。又归以妹婿之女。妹婿即郑松江长子也。公中心坦夷。慕古尚义。尝谒牛溪先生。先生亟称之。语在先生日录。尝自言曰。丈夫处事当洒洒尔。屈身谐俗耻也。晚岁欲托于沈冥。且将归田以没世而未果也。其忧时慷慨。律身清苦。出于天分。此公之所以不容于世。而亦以见推于侪流也。公之善行。不可选记。而其所诵而终身者。不忮不求四字而已。此公安身立命之基本也欤。其官职自尚衣院直长。历承政院注书,咸镜北道评事,兵曹佐郎,正郎,蔚山府判官,延曙道察访,黄海道都事,兼春秋馆记注官,成均馆直讲。尝以记事官。与修国朝实录。以书状官。如京谢
宋子大全卷一百九十四 第 375L 页
恩。其为副护军。则赏加通政时也。后以从勋。 赠吏曹参判。配郑氏从受贞夫人诰。公字张卿。高丽时有都评议使崇。始著籍杨州。我朝有府尹璋。有名 成庙朝。其子继勋。孙时雨皆早世。至其曾孙应商。始以水运判官。通籍于朝。是公之考。以通经饬行见称。沙溪先生实铭其墓。妣李氏。让宁大君褆之后。县监元友之女。郑夫人静淑宜家。每以毋忝所生戒诸子。公尝语夫人曰。饮啄有定。勿以有无关我。夫人亦谨于辞受。惧以一毫溷公。此又见公之化其家也。夏无嗣。夔出后于人。承公祀者实度也。夏官止奉事。泰来,开来其侧出也。内外孙曾总若干。公以高才美行。宜达而窒。不施所有。而寿亦不永。惜矣哉。然美金虽在涂泥。良工必铲其彩。成,金两先生岂其人欤。公其附青云之士者欤。铭曰。
雄雉之诗。由也终身。是道何臧。纵有圣言。民久鲜能。公实有矣。惟其有矣。众善之萃。诸老先生。其有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