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x 页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书
书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2H 页
与权致道(丁卯正月九日)
前腊。承拜六日惠书。备悉多少示谕。其为慰幸。讫玆未已。即玆新元。并纳休佑。遥切攒颂也。此粤自客岁。重患寒疾。寒热交作。元气日耗。年龄到此。已是望外。岂复望更延时月乎。第因孙儿。闻日下消息。则忧怖之端。非复一二。而目前民人饥饿之状。有不忍见。何故上天。又复忍此。况此岁。是贼将他水东抢之周甲。尤可忧惧。南宫文字。竟不能止。虽蒙 温批。而他无应之者。又闻泮中有人发论。而有立异起去者云。可谓徒生无事中事矣。劄疑。其已发送耶。其在同甫者。想或还投否。此甚关念耳。李家事。吾侪只合悔缩内讼而已。切不露痕迹可也。惟是畴孙。久居荣次而不能脱出。日夕忧念。行自病也。窃闻 圣上尝于夜对。为说 神宗皇帝之恩。而仍有慨叹之教。此非偶然。未知渠何以对扬耶。欲俟和暖。约取郑荐校过资治精华。其时倘蒙来会。当做山中一月相守。深企深企。
与权致道(丁卯正月二十二日)
春寒正紧。此时閤中凡百吉康否。瞻傃非虚语也。此
前腊。承拜六日惠书。备悉多少示谕。其为慰幸。讫玆未已。即玆新元。并纳休佑。遥切攒颂也。此粤自客岁。重患寒疾。寒热交作。元气日耗。年龄到此。已是望外。岂复望更延时月乎。第因孙儿。闻日下消息。则忧怖之端。非复一二。而目前民人饥饿之状。有不忍见。何故上天。又复忍此。况此岁。是贼将他水东抢之周甲。尤可忧惧。南宫文字。竟不能止。虽蒙 温批。而他无应之者。又闻泮中有人发论。而有立异起去者云。可谓徒生无事中事矣。劄疑。其已发送耶。其在同甫者。想或还投否。此甚关念耳。李家事。吾侪只合悔缩内讼而已。切不露痕迹可也。惟是畴孙。久居荣次而不能脱出。日夕忧念。行自病也。窃闻 圣上尝于夜对。为说 神宗皇帝之恩。而仍有慨叹之教。此非偶然。未知渠何以对扬耶。欲俟和暖。约取郑荐校过资治精华。其时倘蒙来会。当做山中一月相守。深企深企。
与权致道(丁卯正月二十二日)
春寒正紧。此时閤中凡百吉康否。瞻傃非虚语也。此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2L 页
岁前犹能撑支。比来咳喘甚苦。无药可医。只以明水救急。未知效败如何也。数日前。蒙赐别谕。其时病甚。书启只言俟病少间。当进一疏云。而亦不可太迟。故今方治疏。而神思衰落。语无伦脊。恐益得罪于时论也。金宪之启。又大起闹端。而事系此汉。将不得不略举源委。引咎待罪矣。未知不为扬汤止沸之归耶。某人谓人以为自彼先为谢过。则吾亦从而谢之云。此极可笑。吾之所执。虽曰妄甚。而窃自附于辟邪之圣训。吾虽欲自屈。奈朱子道之难屈何。世人所见。每如是诐淫。可怪可怪。
答权致道(丁卯二月二十日)
连拜远书。殊慰殊慰。劄疑。毋送京里。姑藏江舍。如何。平康所随去者。因便促还为望。副本。净写后。即令从孙康锡易纸呈纳。想今已入静案矣。闻畴孙呈于政院也。瞯六位同坐而进之。皆欲誊出。唯和令以为既请留中。誊出不可云。故只誊下半而播告。罗辈将上辨疏。而原人甥朴。援无辨之义力止。而其怒则极云矣。文谷闻有辨议而曰。吾恐下语为难云矣。然今日时辈。正如淮屠。因众辱人。难以义理相望矣。排去节义之论。起于起处。而派流放阔。至于三学士之义闻
答权致道(丁卯二月二十日)
连拜远书。殊慰殊慰。劄疑。毋送京里。姑藏江舍。如何。平康所随去者。因便促还为望。副本。净写后。即令从孙康锡易纸呈纳。想今已入静案矣。闻畴孙呈于政院也。瞯六位同坐而进之。皆欲誊出。唯和令以为既请留中。誊出不可云。故只誊下半而播告。罗辈将上辨疏。而原人甥朴。援无辨之义力止。而其怒则极云矣。文谷闻有辨议而曰。吾恐下语为难云矣。然今日时辈。正如淮屠。因众辱人。难以义理相望矣。排去节义之论。起于起处。而派流放阔。至于三学士之义闻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3H 页
于天下。而乃敢疵毁。此辈宁可以人理责之。而顷日达宪。乃污口论启。以惹纷纭。可叹可叹。且自 上略加假借之色。使彼徒增气。世道益无所望矣。奈何奈何。馀在令胤口达。不宣。
答权致道(丁卯二月二十日)
才以一书。付令胤归矣。忽于官便。承拜惠札。甚慰慕用之私。副本。于高意如何。得见京书无不以祸胎为言。而惟寿洞书。以为百世公案矣。此公精于物情。以此为言。亦可异也。愚答京书。以为如使朱子,栗翁之道。不泯于吾东。则虽灭死。万万无恨矣。斯实情也。此忽自数日前。小孙之疾甚危。山中之行。不可几矣。相见无期。令人怅然。○令胤所传隐忧之云。其阶梯与此间所闻相反。未知孰是也。
别纸
比者。自觉得与人酬酢有过当处。而同春院享位次。极其乖戾。如黄世桢。只知尊师之为义。而不知悖伦之为罪。至于怀院。则俾与老先生接膝并坐。又临竹窗之配位。夫竹窗。是同春之自少解蒙而事之如父者。故于墓碣。自称以门人。夫以门人处于南向正位。而处先师于配位。使之俯视。岂非悖理乱伦之甚乎。
答权致道(丁卯二月二十日)
才以一书。付令胤归矣。忽于官便。承拜惠札。甚慰慕用之私。副本。于高意如何。得见京书无不以祸胎为言。而惟寿洞书。以为百世公案矣。此公精于物情。以此为言。亦可异也。愚答京书。以为如使朱子,栗翁之道。不泯于吾东。则虽灭死。万万无恨矣。斯实情也。此忽自数日前。小孙之疾甚危。山中之行。不可几矣。相见无期。令人怅然。○令胤所传隐忧之云。其阶梯与此间所闻相反。未知孰是也。
别纸
比者。自觉得与人酬酢有过当处。而同春院享位次。极其乖戾。如黄世桢。只知尊师之为义。而不知悖伦之为罪。至于怀院。则俾与老先生接膝并坐。又临竹窗之配位。夫竹窗。是同春之自少解蒙而事之如父者。故于墓碣。自称以门人。夫以门人处于南向正位。而处先师于配位。使之俯视。岂非悖理乱伦之甚乎。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3L 页
至于燕岐书院。则又处同春于老先生之右。其为悖乱。又甚于怀院矣。公州书院之将享也。因其有问。答以须使同春与老先生异列。无如怀院也。盖公院。奉安朱子位板。而东贤左右配食故也。尹家门人。必欲其并坐如怀院。本州成,闵诸生。皆大家也。不从尹门言而用愚言。则春门少辈。大怒称病。不与于祭。此皆黄世桢作俑之致也。日前怀享。则只轻轻开说其未安矣。今燕位。公议至于如此。则不得不力言。以为尔辈若谓同春之心。必安于此。则尔等之所以尊之者。适所以薄之也。黄犹不悟而无变计。而推委于骊阳。可谓昏塞之甚也。愚不得已为作老峰书。使与骊阳商量。未知所见如何耳。其书草本。当在畴处。幸取见之如何。取见后。所言如不悖谬。幸与叔范令公。商量而回示之也。叔范处有书。而不及此事。然所言者。亦不微细。此则叔范想不以为非也。以此等事。此间少辈。颇有疑怒之意。以愚为抑同春。噫。其痴騃之甚也,朱先生撰东莱赞曰。以一心而含三才之理。以一身而备四时之和。可谓盛矣。而吕门诸人。犹有说话。吕门诸人。固多名人。而犹且如此。此间渠辈。何足道哉。然反而思之。此等说话。亦无乃性情过当处耶。果然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4H 页
则须警诲之。如何如何。
与权致道(丁卯七月十五日)
范令别纸并止书还去矣。范之云云。愚以此事。或颇得罪于人。故日者文义书院之追享同春也。其章甫来问。愚不答。则又有换面来问者。又不答矣。俄闻乙者曰其不答。意在世次。丙者曰意在道德。而道德之论。意胜矣。比见北窗外裔所抵外孙权以铤书。则说话甚多。而末曰以势力为之。死而有知。岂能安于斯言乎。窃意黄辈之未能精思也。至于叔范所论竹野享事。于鄙意有不相符者矣。书院乡祠。事体虽别。然以邻居教小学白首老师。为一饱俯就于坐膝抚顶中表幼弟之下。未知荣乎。非荣乎。无宁享于专尊之乡祠为安耶。其子孙若果艴然。则其不肖甚矣。何足计哉。且使同春言之。俯视师长。巍然坐于正位。而谓之能安于心者。窃恐非所以知春兄者也。既知得罪。而今又妄发。宜乎仇敌之溢世也。好笑。尤可笑者。前者答人之问。已起纷纭。今者不答。而又起纷纭。未知答不答中间。有别种道理乎。愚不能知。可笑。○罗疏。当初使少辈读之而和睡听过矣。昨日偶无外挠。取而著眼。则无非令人失笑之遁辞。此何足相辨乎。韩
与权致道(丁卯七月十五日)
范令别纸并止书还去矣。范之云云。愚以此事。或颇得罪于人。故日者文义书院之追享同春也。其章甫来问。愚不答。则又有换面来问者。又不答矣。俄闻乙者曰其不答。意在世次。丙者曰意在道德。而道德之论。意胜矣。比见北窗外裔所抵外孙权以铤书。则说话甚多。而末曰以势力为之。死而有知。岂能安于斯言乎。窃意黄辈之未能精思也。至于叔范所论竹野享事。于鄙意有不相符者矣。书院乡祠。事体虽别。然以邻居教小学白首老师。为一饱俯就于坐膝抚顶中表幼弟之下。未知荣乎。非荣乎。无宁享于专尊之乡祠为安耶。其子孙若果艴然。则其不肖甚矣。何足计哉。且使同春言之。俯视师长。巍然坐于正位。而谓之能安于心者。窃恐非所以知春兄者也。既知得罪。而今又妄发。宜乎仇敌之溢世也。好笑。尤可笑者。前者答人之问。已起纷纭。今者不答。而又起纷纭。未知答不答中间。有别种道理乎。愚不能知。可笑。○罗疏。当初使少辈读之而和睡听过矣。昨日偶无外挠。取而著眼。则无非令人失笑之遁辞。此何足相辨乎。韩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4L 页
令辈。可谓太多事矣。然举世争为彼左袒。其为世道之祸甚矣。且念宣卜状启既出。则彼此皆可以止矣。从此可以省事否。
与权致道(丁卯八月七日)
七月十七日书。趁时承拜矣。尔后日子已多。未委学履如何。沈潜思索之间。不觉其造诣自深矣。恨不得就而相观也。昨哭翁庆母祥日。悲哀过甚。方此委顿大痛。不知阎罗老子欲因此处分耶。入山相邀之计。到此深切。而今朝即闻晦孙在锦病剧。陨心煼挠。万念俱灰。奈何奈何。万一有差歇之报。则自贱疾弥留之后。本有未死前进辞马岩诸墓之意矣。仍欲转入山里。相聚旬馀而归。然渠疾之差。何可望也。万幸成行。则似在秋夕。预当相报也。前书下询。非面难悉。大抵所欲奉禀者甚多。贱行不成。则或可取近一访耶。不可不禀。而亦不可书禀者颇有之。故敢请之耳。
答权致道(丁卯八月十六日)
今日之计。不但文字之役而已。窃有所禀议者。盖时事不能无与贱身相关者矣。鄙病有加。今日留止墓下。明日则决意东去矣。今拜来书。示意如此。无任缺然之至。然仍有怀中之示。不胜慰幸。准拟日子。则当
与权致道(丁卯八月七日)
七月十七日书。趁时承拜矣。尔后日子已多。未委学履如何。沈潜思索之间。不觉其造诣自深矣。恨不得就而相观也。昨哭翁庆母祥日。悲哀过甚。方此委顿大痛。不知阎罗老子欲因此处分耶。入山相邀之计。到此深切。而今朝即闻晦孙在锦病剧。陨心煼挠。万念俱灰。奈何奈何。万一有差歇之报。则自贱疾弥留之后。本有未死前进辞马岩诸墓之意矣。仍欲转入山里。相聚旬馀而归。然渠疾之差。何可望也。万幸成行。则似在秋夕。预当相报也。前书下询。非面难悉。大抵所欲奉禀者甚多。贱行不成。则或可取近一访耶。不可不禀。而亦不可书禀者颇有之。故敢请之耳。
答权致道(丁卯八月十六日)
今日之计。不但文字之役而已。窃有所禀议者。盖时事不能无与贱身相关者矣。鄙病有加。今日留止墓下。明日则决意东去矣。今拜来书。示意如此。无任缺然之至。然仍有怀中之示。不胜慰幸。准拟日子。则当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5H 页
在何间。正欲进而不欲退也。鄙行。明或明明。当径还旧栖。而略有等待者。盖大家孝子远来。故有所牵连耳。
答权致道(丁卯八月二十四日)
岐路之别。惘然何极。今到后云。承此示谕。愚则知有此日久矣。前秋云云。忘未记忆。然窃意玉流诸少不密而然也。有罪者何敢讳罪。第观朱夫子上蓝寺与刘枢书也。今日三达再逞矣。奈何奈何。不宣。
答权致道(丁卯十月三日)
枯苦之心。靡所适往。独于江上清风。日夕向溯。忽此承书。备悉多少示谕。其为慰泻。不可名言。亡女禫事。卜在旬二。苦待来旬。催毕其孤亲事。忽有败症。而似不可弥纶。甚矣忍人之遗毒也。此则小事。而因此而朱子不足法之说。狼藉于其党。尤使人皇恐。不能不气塞也。且闻今事。峡意指适于彼。而因疑不当疑之孤儿。其儿益可怜也。其外翁入地之后。切望哀矜而庇覆也。程书分类写役。鄙意于湖南。亦不可全付。须亟请少许。而于所亲守宰。分请数册如何。闻伯祥不入于群类云。或可得力耶。问之如何。重台事。不胜皇恐。然仍闻有不敢言之忧。此则只付上苍而已。大抵
答权致道(丁卯八月二十四日)
岐路之别。惘然何极。今到后云。承此示谕。愚则知有此日久矣。前秋云云。忘未记忆。然窃意玉流诸少不密而然也。有罪者何敢讳罪。第观朱夫子上蓝寺与刘枢书也。今日三达再逞矣。奈何奈何。不宣。
答权致道(丁卯十月三日)
枯苦之心。靡所适往。独于江上清风。日夕向溯。忽此承书。备悉多少示谕。其为慰泻。不可名言。亡女禫事。卜在旬二。苦待来旬。催毕其孤亲事。忽有败症。而似不可弥纶。甚矣忍人之遗毒也。此则小事。而因此而朱子不足法之说。狼藉于其党。尤使人皇恐。不能不气塞也。且闻今事。峡意指适于彼。而因疑不当疑之孤儿。其儿益可怜也。其外翁入地之后。切望哀矜而庇覆也。程书分类写役。鄙意于湖南。亦不可全付。须亟请少许。而于所亲守宰。分请数册如何。闻伯祥不入于群类云。或可得力耶。问之如何。重台事。不胜皇恐。然仍闻有不敢言之忧。此则只付上苍而已。大抵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5L 页
以弊宗言之。则宁受圭庵之祸。而不愿得德恩之福也。贱孙则既已判断。虽欲为德恩。不可得也。颁赐册子。既辞侍从职名。则请辞当矣。观于朱子答李公晦书。可见矣。然辞免事体。亦难得稳便。朱子每以辞免告身。纳于建宁府库。今或纳于本府则或可。而既甚稀阔。兼且府官。岂肯受之哉。记昔权思诚。始也还纳于讲院。为咨议时也。未知其时讲院。何以处之。若问于其时典吏。或可记得否。然思诚后不能然。则人或笑之矣。并皆参入思量如何。馀不宣。
与权致道(丁卯十月十六日)
收藏之日。淫雨不已。未委深峡亦然否。静履想益佳安。此中专以小孙疾剧。日夜煼煎。甚恨命道之穷也。且自宣卜之说传播。彼之恚怒于此汉与畏相。日甚一日。截头穴胸。逼在眼前。虽已任之。而世道之忧。曷可云喻。然自闻此事。非惟日前交好之为可羞。而攻治者亦甚辱矣。从此断置。亦觉省事。前日鄙书。未知于高意如何。今日言语。例多爽实。不如不闻之为愈也。仲和令公问目一册乍看。煞特精明。可敬可敬。此无劄疑。难可订还。转以呈纳。幸一一批示。则切欲凭据傍缘。以报于和令矣。第恨不得合席而商量也。
与权致道(丁卯十月十六日)
收藏之日。淫雨不已。未委深峡亦然否。静履想益佳安。此中专以小孙疾剧。日夜煼煎。甚恨命道之穷也。且自宣卜之说传播。彼之恚怒于此汉与畏相。日甚一日。截头穴胸。逼在眼前。虽已任之。而世道之忧。曷可云喻。然自闻此事。非惟日前交好之为可羞。而攻治者亦甚辱矣。从此断置。亦觉省事。前日鄙书。未知于高意如何。今日言语。例多爽实。不如不闻之为愈也。仲和令公问目一册乍看。煞特精明。可敬可敬。此无劄疑。难可订还。转以呈纳。幸一一批示。则切欲凭据傍缘。以报于和令矣。第恨不得合席而商量也。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6H 页
与权致道(丁卯十一月十四日)
雪色峥嵘。江上亦然耶。居然有剡棹之兴。而病未能焉。何叹如之。就达今廿二日。将冠曾孙儿。是殷孙第三子也。请来赐教。一之已多。曾欲邀打愚矣。忽闻此友奄有期服。故不免再烦崇听。倘荷不以数为罪而复赐临教。则浑家荣感。何可胜言。谨具礼事以俟矣。前书云云。岂闵士昂所报耶。其别纸录呈。第闻连宰云。李相实以此相言于我。而今其所言如此。我何敢与大臣相质耶。我宁受造言之律云。此亦可怜。浦渚云云。鄙前书。亦忘报矣。今玆所禀。未知如何。极欲承诲。倘以礼事会合。可去胸中之草木矣。深企深企。闻仲和令公为寒碧主人。甚欲于中间作文会矣。
别纸
浦渚大学困得乍见。经文下悉去章句本文。而代以新说。极令人皇恐矣。徐以察之。则其下低一字有小注。此则还主朱子说。且曾见春兄诵此老说。云朱子是孔子后一人。此可以赎元犯否。大槩鄙意。则以为终不如不为之为愈也。未知致道以为如何。余之痛辟骊耶。无乃以不公。见诮于死鬼也耶。实不胜忧皇也。
与权致道(戊辰二月三十日)
别示。令人悚怕。因众辱之。自是淮阴屠者能事也。即见京里书。外方徒众。云集京师。疏举不远矣。束装以俟。而此行甚熟。亦不甚怕也。仁弘时。京里有诗云。鸟兽草木皆知名。卿今上来苍生福。入城三日两司空。不福苍生福朽骨。不料于今复见之耳。然是欲令其父之隐恶。尽露无馀。恐非忠于智者也。可一笑。
雪色峥嵘。江上亦然耶。居然有剡棹之兴。而病未能焉。何叹如之。就达今廿二日。将冠曾孙儿。是殷孙第三子也。请来赐教。一之已多。曾欲邀打愚矣。忽闻此友奄有期服。故不免再烦崇听。倘荷不以数为罪而复赐临教。则浑家荣感。何可胜言。谨具礼事以俟矣。前书云云。岂闵士昂所报耶。其别纸录呈。第闻连宰云。李相实以此相言于我。而今其所言如此。我何敢与大臣相质耶。我宁受造言之律云。此亦可怜。浦渚云云。鄙前书。亦忘报矣。今玆所禀。未知如何。极欲承诲。倘以礼事会合。可去胸中之草木矣。深企深企。闻仲和令公为寒碧主人。甚欲于中间作文会矣。
别纸
浦渚大学困得乍见。经文下悉去章句本文。而代以新说。极令人皇恐矣。徐以察之。则其下低一字有小注。此则还主朱子说。且曾见春兄诵此老说。云朱子是孔子后一人。此可以赎元犯否。大槩鄙意。则以为终不如不为之为愈也。未知致道以为如何。余之痛辟骊耶。无乃以不公。见诮于死鬼也耶。实不胜忧皇也。
与权致道(戊辰二月三十日)
别示。令人悚怕。因众辱之。自是淮阴屠者能事也。即见京里书。外方徒众。云集京师。疏举不远矣。束装以俟。而此行甚熟。亦不甚怕也。仁弘时。京里有诗云。鸟兽草木皆知名。卿今上来苍生福。入城三日两司空。不福苍生福朽骨。不料于今复见之耳。然是欲令其父之隐恶。尽露无馀。恐非忠于智者也。可一笑。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6L 页
与权致道(戊辰四月二十八日)
始为此月计。忽为化翁所揄揶。归来耿耿。不能为怀。盖不但暮年离违之恨也。未知已上免章耶。此汉。日觉馀景无多。每于此役蕴结。辄为之忘寝与食也。幸与仲和。权倚馀事。而专一用工如何。此中染疠炽发。尹孙奔避靡室。家间亦有痛者。愚未有庾叔褒力量。而尚此安坐者。以无隙地可往也。仍想淮阳死亡。亦坐如此。形势非不畏死也。可矜可矜。即见文义所示。则江臬以尹事上疏柀拿。而捧入承旨。亦有罢推之命云。未知信否。不胜惊讶也。鄙外生权以铤。尝言其人外若仇怨。而阴与之甚密。亦未知如何。馀不宣。
别纸
别恨久而愈不已。偶记邵先生秦川寄薛姚守倅诗。
始为此月计。忽为化翁所揄揶。归来耿耿。不能为怀。盖不但暮年离违之恨也。未知已上免章耶。此汉。日觉馀景无多。每于此役蕴结。辄为之忘寝与食也。幸与仲和。权倚馀事。而专一用工如何。此中染疠炽发。尹孙奔避靡室。家间亦有痛者。愚未有庾叔褒力量。而尚此安坐者。以无隙地可往也。仍想淮阳死亡。亦坐如此。形势非不畏死也。可矜可矜。即见文义所示。则江臬以尹事上疏柀拿。而捧入承旨。亦有罢推之命云。未知信否。不胜惊讶也。鄙外生权以铤。尝言其人外若仇怨。而阴与之甚密。亦未知如何。馀不宣。
别纸
别恨久而愈不已。偶记邵先生秦川寄薛姚守倅诗。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7H 页
敢改二字。以符今事以呈。乞与寒碧和示也。古语。和陶诗古。和杜则圣。今如此诗。则必内圣外王矣。惜乎愚不能也。好笑。
欢聚十许日。回首都如梦。明月与清江。东轩又难共。
十许。本作九十。仍谓当时相会。至于三月之久。而吾辈不能兼。且先生留人官舍许久。今拙者非无致身于寒碧。以听嘉诲之心。而实惧主客俱相累而不敢。奈何。先生独专清福于千载之上耶。
答权致道(戊辰五月二十二日)
近履一味清胜。所事益见就绪否。区区向往。少选不已。此中忧苦无时减歇。奈何奈何。李君晦自南来。数日而归。为说程书分类。几毕写役云矣。第数日。多说时事。其论君子小人详矣。惟于一心之君子小人。尤当分别。不厌于太精。吾侪于此全然放过。而强说外事。其得罪于程朱门法深矣。每一念此。不觉凛然也。劄疑工夫。拖延至此。伫俟凉生。复谋聚会耳。寒碧安否如何。其大爷想益几几不瑕矣。此汉愈腾于白简中。无宁越海招寇时为快活耳。好笑。馀不宣。
别纸
仲羽遗疏。令人涕出。闻渠兄弟相语以为国事至此。
欢聚十许日。回首都如梦。明月与清江。东轩又难共。
十许。本作九十。仍谓当时相会。至于三月之久。而吾辈不能兼。且先生留人官舍许久。今拙者非无致身于寒碧。以听嘉诲之心。而实惧主客俱相累而不敢。奈何。先生独专清福于千载之上耶。
答权致道(戊辰五月二十二日)
近履一味清胜。所事益见就绪否。区区向往。少选不已。此中忧苦无时减歇。奈何奈何。李君晦自南来。数日而归。为说程书分类。几毕写役云矣。第数日。多说时事。其论君子小人详矣。惟于一心之君子小人。尤当分别。不厌于太精。吾侪于此全然放过。而强说外事。其得罪于程朱门法深矣。每一念此。不觉凛然也。劄疑工夫。拖延至此。伫俟凉生。复谋聚会耳。寒碧安否如何。其大爷想益几几不瑕矣。此汉愈腾于白简中。无宁越海招寇时为快活耳。好笑。馀不宣。
别纸
仲羽遗疏。令人涕出。闻渠兄弟相语以为国事至此。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7L 页
吾二人不忍退去。当俟少愈而出仕矣。此志竟孤。怜痛不可言。其仲。身在閒地。无端入于难明大狱證保。曾不闻退溪,南冥得失耶。亟以书规之。而已无及矣。可叹可叹。
答权致道(戊辰六月二日)
石室心制。君至方与娓娓也。忽得来书。慰泻不可言。贱疾每于夏节有加。今年则忒甚矣。承 新命尚未出场。深念深念。以此担阁所事。此日真可惜也。别纸谨悉。尹之白地做言。自其能事。畴也尝言彼于其先累。无可奈何。只欲以祖父为无状小人。要以自解云。此正得其情状也。羽台。思之愈觉酸噎。其弟岂有支保之理。其仲之疏。收杀处切中时辈事。故其怒方炽。此如良医下药。病脏自受。无足怪也。惜乎。猥入不当入之丛中。以授人好题目。此不闻退溪,南冥争端得失之过也。道源书。节录以呈。此亦时运所关。奈何奈何。仲淳自废。可敬可敬。此志既牢。则铁轮虽转于顶上。亦何足动一发也。京客有言。畴也人之废之也甚严。无事于自废。鄙家无所幸。而此为大幸耳。
与权致道(戊辰六月十八日)
所事今如何。相念不可言。贱疾几于不能言矣。窃见
答权致道(戊辰六月二日)
石室心制。君至方与娓娓也。忽得来书。慰泻不可言。贱疾每于夏节有加。今年则忒甚矣。承 新命尚未出场。深念深念。以此担阁所事。此日真可惜也。别纸谨悉。尹之白地做言。自其能事。畴也尝言彼于其先累。无可奈何。只欲以祖父为无状小人。要以自解云。此正得其情状也。羽台。思之愈觉酸噎。其弟岂有支保之理。其仲之疏。收杀处切中时辈事。故其怒方炽。此如良医下药。病脏自受。无足怪也。惜乎。猥入不当入之丛中。以授人好题目。此不闻退溪,南冥争端得失之过也。道源书。节录以呈。此亦时运所关。奈何奈何。仲淳自废。可敬可敬。此志既牢。则铁轮虽转于顶上。亦何足动一发也。京客有言。畴也人之废之也甚严。无事于自废。鄙家无所幸。而此为大幸耳。
与权致道(戊辰六月十八日)
所事今如何。相念不可言。贱疾几于不能言矣。窃见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8H 页
邸状。则姓名屡腾疏章。心极不安。不可无待罪之章。兼且泮题。乃以诮侮孔子语试士。则其源盖出于贼鑴攻朱子。而尹家党助之故。其派阔大。以至此极。亦由此汉斥尹而激之也。盖时辈家法。事关于尹。则必加一层。以张其势。如攻入山之说。则发出落发之诬。如攻权金之说。则推上于三学士。今以攻斥悖朱子者。而上隮于孔子。盖不如是。则不足以张尹之势。故乃尽死而无复忌惮也。其祸岂止于洪水猛兽而已哉。今若畏死而不言。则乌在其平生读朱子书哉。此与妄论时事者有异。截头穴胸。固所甘心矣。须与仲和商量见示如何。此事不欲株累于人。不可疏脱也。且有一事。石潭埋没。诚不忍言矣。旧有高山九曲歌藏在箧笥。昨因金季达。呈送于京里及东郊矣。此乃老先生所作而金南窗笔也。欲摸勒为板本。仍为九曲图付其下。而且用武夷九曲诗韵。题于各曲之上。则可全胜事一圆焉。已详告于诸老矣。武夷首韵。则愚也妄执其咎。其下九韵。谷云天伦及仲和外。谁可托者。亦与仲和商议见示也。今领如何。某中做言。愈出愈新。其意盖以为某必为无状小人。然后其父得为君子云尔。其无所不至。宜矣。馀不宣。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8L 页
别纸
尹谱云。希仲妙年自悟。有志于学。立心制行。不泥古人。读书讲义。不拘注说。而言论见识。实有超诣过人者。公以为短长相补。要非世俗之儒。深与之。然未尝不忧其才而戒其病。累以为戒。而希仲竟不能从。以至于败。据此则其以鑴为邻于生知也无疑矣。其至诚尊尚也无怪矣。其所谓忧其才而戒其病云者。特以自败后言之。故不得已强为此说。以为先见之端。虽自谓缜密。人不能觑破。其种种破绽。真使人发笑而鄙唾也。鄙见如是。未知高意如何。须与寒碧览过回教。幸甚。
与权致道(戊辰八月四日)
秋序向深。热势愈烦。未委此时閒中凡百清胜无他否。区区瞻恋。无日不勤也。此比以小孙疾剧。煼煎悯恼。心神燥渴。虽己病沈苦。全废寝食。而亦不暇念及也。奈何奈何。惟儿子罢还。畴孙不日随来。私家之幸。莫此为大耳。日者。窃闻宪府多官由我罪罢。不胜皇愧。欲以短疏自讼老而不死贻害清朝之意。又念既入文字。则怪石事。不可全然放过。故亦窃附上蓝呼烛意。略略插入矣。京里亲旧。预忧如此。以书逆之。在
尹谱云。希仲妙年自悟。有志于学。立心制行。不泥古人。读书讲义。不拘注说。而言论见识。实有超诣过人者。公以为短长相补。要非世俗之儒。深与之。然未尝不忧其才而戒其病。累以为戒。而希仲竟不能从。以至于败。据此则其以鑴为邻于生知也无疑矣。其至诚尊尚也无怪矣。其所谓忧其才而戒其病云者。特以自败后言之。故不得已强为此说。以为先见之端。虽自谓缜密。人不能觑破。其种种破绽。真使人发笑而鄙唾也。鄙见如是。未知高意如何。须与寒碧览过回教。幸甚。
与权致道(戊辰八月四日)
秋序向深。热势愈烦。未委此时閒中凡百清胜无他否。区区瞻恋。无日不勤也。此比以小孙疾剧。煼煎悯恼。心神燥渴。虽己病沈苦。全废寝食。而亦不暇念及也。奈何奈何。惟儿子罢还。畴孙不日随来。私家之幸。莫此为大耳。日者。窃闻宪府多官由我罪罢。不胜皇愧。欲以短疏自讼老而不死贻害清朝之意。又念既入文字。则怪石事。不可全然放过。故亦窃附上蓝呼烛意。略略插入矣。京里亲旧。预忧如此。以书逆之。在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9H 页
路傍者夺疏本还之。盖谓方 上侍疾忧遑之际。仍有 慈候。因此转剧之教。私情虽不安。何敢以此时烦渎乎。从前所戒者。不听人言而见败也。以故泯然削藁隐约。庆元天山之象。虽不敢僭拟。而心窃笑焉。京里诸议。或言稍观事势。终不可无言。未知此言如何耶。幸量示之。分类书。昨才推还于湖营矣。窃拟随身东去。禀议附注凡例。疾忧如许。未卜其早晚。极用蕴结。馀卧倩不宣。
答权致道(戊辰八月二十一日)
复书谨悉。岭外文字。未脱俚俗而硬说理致。昔年㮨疏。并攻朱子说以为异端。真所谓一手误著全局。皆败者也。其为可笑。诚如来谕。惟今则不然。其文必出于京里。而其经营操束。当如武侯之营垒。况也朱夫子论棋。以为不可以彼之不知而我不可以不备。今日事。正如是耳。京疏动静。听闻非一。只虚弹可怕耳。
答权致道(戊辰九月十日)
臣民无禄。 慈懿圣母。竟至升遐。普深陨痛。不能已已。恭惟 圣上累月侍疾之馀。仍即深墨之位。其为忧虑虞悯。曷有其极。令胤西来。仍拜讣前书。备悉示谕矣。此间。晦孙之疾。日阽危恶。心肠煼煎。已无馀矣。
答权致道(戊辰八月二十一日)
复书谨悉。岭外文字。未脱俚俗而硬说理致。昔年㮨疏。并攻朱子说以为异端。真所谓一手误著全局。皆败者也。其为可笑。诚如来谕。惟今则不然。其文必出于京里。而其经营操束。当如武侯之营垒。况也朱夫子论棋。以为不可以彼之不知而我不可以不备。今日事。正如是耳。京疏动静。听闻非一。只虚弹可怕耳。
答权致道(戊辰九月十日)
臣民无禄。 慈懿圣母。竟至升遐。普深陨痛。不能已已。恭惟 圣上累月侍疾之馀。仍即深墨之位。其为忧虑虞悯。曷有其极。令胤西来。仍拜讣前书。备悉示谕矣。此间。晦孙之疾。日阽危恶。心肠煼煎。已无馀矣。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69L 页
奈何奈何。诬侮先贤。题目甚大。声罪致讨之举。东西相应而起。虽以国哀而姑停。终不但已。第闻彼此措置。虽自谓如武侯营垒。孰知解事者从傍冷观也。先师虽于文简先生。引论经权而略有所疑。然于小学续录。请行刊布。以惠后学。人有崔狱之疑。快辨其诬。皆载于新刊文集。窃谓尊信文简者。虽其门下诸人。未有及此者矣。若其因事窃疑。则虽以伊川。亦未免于和靖。则今之疑怒而至名先师。肆其咆哱者。未知其何如也。此皆骊水馀波。可见其讳不得也。最是美门以白地造言为能事。此则因骊水而又一变矣。令人更发一哂矣。知有早晚来期。果尔则何幸如之。而不敢几矣。畴孙复以新伯之嫌疑。今已永归。不甚用力。而同享仲淳之快适矣。孰谓吾家亦有得便宜时节也。自馀都付幼晦口达矣。卧呼不宣。
答权致道(戊辰九月二十六日)
前后书。次第承拜。知体中不无所虑。奉念深矣。此中疾忧。置之不可为之地者久矣。诚不忍见也。累月煼煎之馀。忽得泄痢證情颇苦。本根先蹶。恐未能持支也。昨得体元书。以同甫问答。台论儒疏。一时将发。盖闻吴于坡门子孙挽辞。倡言牛翁被诬事以激动之。
答权致道(戊辰九月二十六日)
前后书。次第承拜。知体中不无所虑。奉念深矣。此中疾忧。置之不可为之地者久矣。诚不忍见也。累月煼煎之馀。忽得泄痢證情颇苦。本根先蹶。恐未能持支也。昨得体元书。以同甫问答。台论儒疏。一时将发。盖闻吴于坡门子孙挽辞。倡言牛翁被诬事以激动之。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70H 页
而自尼白出躗言。以为材料。其势安得不然。盖于吉甫。虽云伸辨。而只著其不易之公论。故无以泄其忿。而欲移于牛翁。以为一举快捷之计。我若不死。则亦当悉其源委曲折。以明其不然耳。惟白出之言。愈往愈奇。渠辈相对。亦无愧心乎。牛翁受谤。无大于杀士。而坡门则欲附仁弘而缓其祸。老先生则直斥寒冈而白其冤。愚未见诚于牛翁者有如老先生者也。惟于栗谷先生。则不无差殊。观夫孔门人至曰贤于尧舜。尧舜之不贤于孔子亦远矣。然未闻尊尧舜道者怒孔门人而丑诋也。今人坐于童观。仰人鼻息。竞为纷纷而不知耻。可哀也已。馀卧倩不宣。
与权致道(戊辰十一月二十四日)
寒事甚急。静履起处如何。恋溯不能已孙輤既西。心怀益恶。疾病之苦。非复曩时之比。然窆日尚隔数十日。其间所患或差。则窃拟冒往临诀。而适与 廞卫之期相值。事当因进郊班。既入郊班。则不可不奉慰严庐。此个动作不可容易。故方此前却。未知于高意如何。不得面禀。恨恨。老成之论。谓不可不来。少辈则其意相左。而自家权度未精。未知所择耳。适因延县便略此。馀卧呼廑廑。惟祈谅察。
与权致道(戊辰十二月四日)
窃闻事机甚迫而讫无闻焉。岂彼辈谋计甚密。人不得而知耶。抑将叛迟祸大耶。抑俟残喘之绝耶。未可知也。欲及未绝而入此文字。以伸先师之诬。而仓卒起草。不成伦脊。幸加删润而还之如何。寒碧并加绳削则幸甚。而第有石介一款。似为未安。去此而与之商量则如何。惟在财处之如何耳。删润之后。使少辈正书一通而示之。便于眵目。则幸甚而不敢望也。
与权致道(戊辰十一月二十四日)
寒事甚急。静履起处如何。恋溯不能已孙輤既西。心怀益恶。疾病之苦。非复曩时之比。然窆日尚隔数十日。其间所患或差。则窃拟冒往临诀。而适与 廞卫之期相值。事当因进郊班。既入郊班。则不可不奉慰严庐。此个动作不可容易。故方此前却。未知于高意如何。不得面禀。恨恨。老成之论。谓不可不来。少辈则其意相左。而自家权度未精。未知所择耳。适因延县便略此。馀卧呼廑廑。惟祈谅察。
与权致道(戊辰十二月四日)
窃闻事机甚迫而讫无闻焉。岂彼辈谋计甚密。人不得而知耶。抑将叛迟祸大耶。抑俟残喘之绝耶。未可知也。欲及未绝而入此文字。以伸先师之诬。而仓卒起草。不成伦脊。幸加删润而还之如何。寒碧并加绳削则幸甚。而第有石介一款。似为未安。去此而与之商量则如何。惟在财处之如何耳。删润之后。使少辈正书一通而示之。便于眵目。则幸甚而不敢望也。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70L 页
与权致道(己巳三月七日)
前月廿四日。一行到康津满德山白莲寺。以舟楫未具。又未得风。留四日。脩竹胎笋。冬柏盛开。真异境也。日与随行士子朴光一,重绘等。讲论疑义。多相契。可幸。廿九夕。装载登船。今月一日发碇。夕遇大风。人无不病。夜入浦村。翌日。留而待风。三日发船出大洋。日暮风势不顺。艰得到岸。则东方既白矣。一行皆病。留岸村一日。五日冒风入州城。金吾方督栫棘矣。乍看风土。则非人所居。而气候亦异常。汉挐之山。积雪甚厚。而山下则花事烂熳。已食莴苣矣。 圣恩宽大。使此累臣。假息于此间。感戴釐祝。何可涯涘。惟诬辱之言。上及先人。此则亟欲灭死而不可得也。奈何奈何。
前月廿四日。一行到康津满德山白莲寺。以舟楫未具。又未得风。留四日。脩竹胎笋。冬柏盛开。真异境也。日与随行士子朴光一,重绘等。讲论疑义。多相契。可幸。廿九夕。装载登船。今月一日发碇。夕遇大风。人无不病。夜入浦村。翌日。留而待风。三日发船出大洋。日暮风势不顺。艰得到岸。则东方既白矣。一行皆病。留岸村一日。五日冒风入州城。金吾方督栫棘矣。乍看风土。则非人所居。而气候亦异常。汉挐之山。积雪甚厚。而山下则花事烂熳。已食莴苣矣。 圣恩宽大。使此累臣。假息于此间。感戴釐祝。何可涯涘。惟诬辱之言。上及先人。此则亟欲灭死而不可得也。奈何奈何。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71H 页
第惟先人所撑拄。上与白日争光。虽为凶舌所诬。上天监临。有何伤损乎。以此自喻。则一息尚存。不至大罪也耶。舟中。看过退溪,高峰往复书三册。其周详谨慎。可谓置水不漏。宜其全身尽年而令名无穷也。沧洲公尝言君不学退溪。而误学朱子。将见祸败不赀矣。到此地头。益见其言之有味也。然实学朱子而有得于毫末。则虽灭死而万万无恨。古所谓朝闻夕死者如是矣。而何可望其万一耶。且如当时虽以朱子为逆党之魁。至有乞斩之章。而侂胄终不敢下手者。以天下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也。今之时与当时既相远。又当攻斥朱子。以及于孔子之时。乃以眇然琐力。要救其万一。宜乎祸衅之此酷也。今事如非 圣上之仁明。则其得止此而已乎。 圣恩既如此。而吾所主者朱子也。栗谷也。则上质皇天而无愧矣。亦庶乎有辞于斯文矣。惟所修大全劄疑。未及卒业。而遭此其所耿耿于心者。一似朱子晚年之于礼书也。此事惟在高明及仲和。而仲和祸衅方殷。恐未暇念及于此。然亦(亦下恐脱)差除之挠。则晨昏之馀。似当专一于勘定。须与商量也。意者。天心厄人而亨道乎。所欲言者。气缩不宣。○自农自华。随行书册。须录示。某札又欲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71L 页
摸置别本。意甚善矣。不使仲和知之。似未安。而每以其渭阳为虑也。此则量处也。
别纸
太极图说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处。尝窃妄议以为太极之动静。即是阴阳。何以曰动静生阴阳乎。下一生字。尤涉拖引。周夫子文字。极其简洁精密。何敢以童观生此穿穴也。然而每思索到此。殊不自得也。及见朱子所释图下说。则即去两生字。而曰太极动而阳静而阴。亦岂朱子有病于此而改定元文耶。其语意卓然。使人一见而洒然如寐之得醒。始知先贤文字。后人不敢一字改易云者。非定论也。记昔少时尝侍坐于文元先生。僭率禀问。以为此两生字。以为字意看如何。先生沈吟曰。不敢如此看。自是不敢复为致疑矣。今日深恨未及以朱子说。奉质于先生也。日者与高明奉对时。虽说及此。而未暇详焉。故敢复奉告。以求明教也。此是造化性命源头处。不可不仔细究竟也。
与权致道(己巳四月二日)
此来一切无事。庶可整釐得若干书册矣。僭不自逊。窃意有不偶然者存乎其间也。今则祸机此迫头。亦
别纸
太极图说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处。尝窃妄议以为太极之动静。即是阴阳。何以曰动静生阴阳乎。下一生字。尤涉拖引。周夫子文字。极其简洁精密。何敢以童观生此穿穴也。然而每思索到此。殊不自得也。及见朱子所释图下说。则即去两生字。而曰太极动而阳静而阴。亦岂朱子有病于此而改定元文耶。其语意卓然。使人一见而洒然如寐之得醒。始知先贤文字。后人不敢一字改易云者。非定论也。记昔少时尝侍坐于文元先生。僭率禀问。以为此两生字。以为字意看如何。先生沈吟曰。不敢如此看。自是不敢复为致疑矣。今日深恨未及以朱子说。奉质于先生也。日者与高明奉对时。虽说及此。而未暇详焉。故敢复奉告。以求明教也。此是造化性命源头处。不可不仔细究竟也。
与权致道(己巳四月二日)
此来一切无事。庶可整釐得若干书册矣。僭不自逊。窃意有不偶然者存乎其间也。今则祸机此迫头。亦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72H 页
不粘颈上矣。此志已矣。其元未下工者。姑置不论。其已始而未能卒业者。有若干焉。孙儿等将以奉纳于座下矣。幸留意毕功如何。此皆朱门绪馀而先师遗意。故不敢以夕死而自沮焉。须与仲和协力。又求助于同甫,汝九,美伯诸友。则亦可以得力矣。最是论孟或问,精义通编。工夫浩大。讫事未易。可念也。
别纸
易传得涪州气力。可验于未济注说矣。此盖造物不无意思。而今日则祸机已迫。恐无须臾之暇也。来此后。毕修论孟或问。盖以精义分注。编入于或问逐条之下。使读或问者。知先生辨论取舍之权衡矣。盖自数十年前。已有此意。力求精义。不翅饥渴而不得也。顷岁。李参判择之买于燕市以来。亟加编摩。而傍无强辅。迁就至今矣。此来无他酬酢。始得卒业。谨此呈纳。幸更加勘订。俾无讹舛如何。黑水之道。复为昌炽。晦翁著书垂世之意。晦塞而沈痼矣。欲及未死之日。修补馀残。要使同志密传而讲明之。今则已矣。幸于今日。并与前日所托诸书。勉就了当。如何。天下事。虽戒急卒。亦忌因循。吾友此日真可惜也。观此火色。吾友亦恐不免。若遇成都隐者。则尤幸矣。○两贤黜享
别纸
易传得涪州气力。可验于未济注说矣。此盖造物不无意思。而今日则祸机已迫。恐无须臾之暇也。来此后。毕修论孟或问。盖以精义分注。编入于或问逐条之下。使读或问者。知先生辨论取舍之权衡矣。盖自数十年前。已有此意。力求精义。不翅饥渴而不得也。顷岁。李参判择之买于燕市以来。亟加编摩。而傍无强辅。迁就至今矣。此来无他酬酢。始得卒业。谨此呈纳。幸更加勘订。俾无讹舛如何。黑水之道。复为昌炽。晦翁著书垂世之意。晦塞而沈痼矣。欲及未死之日。修补馀残。要使同志密传而讲明之。今则已矣。幸于今日。并与前日所托诸书。勉就了当。如何。天下事。虽戒急卒。亦忌因循。吾友此日真可惜也。观此火色。吾友亦恐不免。若遇成都隐者。则尤幸矣。○两贤黜享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72L 页
之后。士子亦何心于场屋哉。须令贤弟才胤舍置外事。专意奉助。至佳至佳。
今世士子。看退溪集者多矣。其中不无商量处。此则不可不知也。愚尝录出。以为一册子。不知今在何处。所修数件文字。孙儿从当呈禀矣。须舍置他事。专一勘定。以惠后人。如何。
赏观实纪所收一条。先生见士习驰骛于外。每语学者。且观孟子道性善及放心两章。务收敛凝定。以致克己求仁之功。盖于大全语类。此意思屡见于酬酢间。然其节约紧要。明白表章。未有如此条者。吾侪今日所当服膺者也。或疑此条无致知工夫。此不知克己求仁而舍致知不可。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又专一读书。尤求放心之一大节度。偶见实纪。警省于心者实深。故聊以奉告。
少辈持我之说不一。而其中最以为大事者。某于吉甫未尝有言。而及其子诟詈某然后。某始言吉甫之不是。此说极怪。吉甫之与鑴交欢。未知的在何时。而盖自鑴之为权秀夫妹婿时而相友也。盖权是吉甫妹婿也。余于 崇祯乙亥秋。见鑴于场屋。为问昏时以古礼行之否。答曰。始欲行以俗礼。请围绕于吴相
今世士子。看退溪集者多矣。其中不无商量处。此则不可不知也。愚尝录出。以为一册子。不知今在何处。所修数件文字。孙儿从当呈禀矣。须舍置他事。专一勘定。以惠后人。如何。
赏观实纪所收一条。先生见士习驰骛于外。每语学者。且观孟子道性善及放心两章。务收敛凝定。以致克己求仁之功。盖于大全语类。此意思屡见于酬酢间。然其节约紧要。明白表章。未有如此条者。吾侪今日所当服膺者也。或疑此条无致知工夫。此不知克己求仁而舍致知不可。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又专一读书。尤求放心之一大节度。偶见实纪。警省于心者实深。故聊以奉告。
少辈持我之说不一。而其中最以为大事者。某于吉甫未尝有言。而及其子诟詈某然后。某始言吉甫之不是。此说极怪。吉甫之与鑴交欢。未知的在何时。而盖自鑴之为权秀夫妹婿时而相友也。盖权是吉甫妹婿也。余于 崇祯乙亥秋。见鑴于场屋。为问昏时以古礼行之否。答曰。始欲行以俗礼。请围绕于吴相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73H 页
公。则吴相曰吾可往矣。然围绕。是俗礼也。何不以古礼行之云。故从其言矣。据此则鑴之入权家。当在甲戌乙亥间。而吉甫之友鑴。似在此时矣。余之斥鑴以斯文乱贼者。在丁丑乱后。斥吉甫以乱贼之党者。又在其后。而拯之出入吾家。又在其后矣。其时同春语今门长宋高敞曰。尹拯之事。吾所不能为矣。尤庵每斥其父为异端。而今乃屈首受书。彼师弟终保无事耶。据此则吾之斥鑴。当在四十年前矣。何以谓怒其子而斥其父耶。至于江都事。则吾尝甚恕。盖以其丙子请斩虏使之疏。大振义声。又江都后自废而从事于儒贤。则有改过自新之实也。及其子以其时不死为十分道理。斥权金为无必死之义。又以其尝称死罪臣者。非以江都不死之故。以不赴 召命之过也。又以其自废者。非自耻前事也。乃量时量人而不出也。然则前日所取而进之者。皆归虚地。而使人恨其见欺。而又江都时改名宣卜之事发出。则是恐怯于上疏时姓名为虏所觉而为此骇笑之事。丑莫甚焉。夫然则虽欲回护。得乎。前日之爱惜。今日之讥斥。因其事而异义。何足疑乎。
文谷竟至于斯。痛哭伤割。曷有其极。殄瘁之恸。奚但
文谷竟至于斯。痛哭伤割。曷有其极。殄瘁之恸。奚但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73L 页
郭有道而止哉。拯徒常于此老。视若仇雠。今乃假手而杀之。岂不大快于其心哉。士林从此益无宗主矣。然乃与两贤。同其戮辱。昔纮镗辈请斩朱子。乃在孔庙塑像腰膂断绝之时。何其异世而相符耶。盖运气自然相关。事之冥会。无足怪也。李延平尝往谢奇自献曰。静庵被衮,贞杀死。故士林至诚悲痛。至欲从祀文庙。今吾师之道德益高。盖将由令公辈而与静庵同归矣。此虽似戏言而亦有其理矣。第今士气。当于斩伐之馀。益以衰微变换。当如彧之附曹群之忘汉。而彼挟天子以令诸侯者。益复猖獗笼络一世。难矣难矣。奈何。
与权致道
朱先生与南轩论太极图中正仁义之说。而以中仁为动。正义为静。似与周子无欲故静者有异。盖朱先生以仁义中正。自分动静。而周子则以心言。故似不同矣。愚尝妄为之说曰。心有动静。而惟圣人无欲而主于静。故能周流通贯于中正仁义之动静矣。然则二先生所主而言者虽殊。而论其体用。则终归于一致矣。如是解释。虽说得行。而终觉费力。然则愚之所妄解者。无乃失其本旨耶。遂复取朱先生所解图说。
与权致道
朱先生与南轩论太极图中正仁义之说。而以中仁为动。正义为静。似与周子无欲故静者有异。盖朱先生以仁义中正。自分动静。而周子则以心言。故似不同矣。愚尝妄为之说曰。心有动静。而惟圣人无欲而主于静。故能周流通贯于中正仁义之动静矣。然则二先生所主而言者虽殊。而论其体用。则终归于一致矣。如是解释。虽说得行。而终觉费力。然则愚之所妄解者。无乃失其本旨耶。遂复取朱先生所解图说。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74H 页
其曰中也仁也感也正也义也寂也者。实以心言也。然则二先生所言。自是一意。而前日读之不详。妄生穿穴。此是余之罪也。曾以前说语致道。则致道以为然矣。然则余之自误而误人。甚矣。今亟书此以质焉。未知致道以为如何。
与权致道(己巳)
拯与其徒。每欲为大尹掩护党鑴之迹。今日鑴之遗孽。于 榻前罪贱臣时。极赞拯之父子。因伸白鑴而复其官爵。又复义济官。又官义济之弟。而再拟拯于大宪。其党鑴之实。不言而自不得免矣。此朱子所谓自然不易之公论也。此后斗明,良佐等。亦且回互而辱我乎。于此益见天理之至公无私也。拯造言诬先丈及此汉曲折。今者始得其纤悉。盖渠谓朴尚淳曰。权某闻某以其父求玉堂书示人。就某而求见。某始不肯出示。反复恳迫。然后不得已而出示。权曰。未知定是吾亲笔也。然以此不美书。示人于久远之后。心甚不安。从此告绝云云而去。权之处义。优于我矣。朴以此传于徐宗绩。徐以此传于徐文涣。文涣以此言于贱孙淳锡矣。不料其凶狡至此而极也。此一举而尽鏖之计也。鑴也与李焕。夜揭匿名书于城门。而以
与权致道(己巳)
拯与其徒。每欲为大尹掩护党鑴之迹。今日鑴之遗孽。于 榻前罪贱臣时。极赞拯之父子。因伸白鑴而复其官爵。又复义济官。又官义济之弟。而再拟拯于大宪。其党鑴之实。不言而自不得免矣。此朱子所谓自然不易之公论也。此后斗明,良佐等。亦且回互而辱我乎。于此益见天理之至公无私也。拯造言诬先丈及此汉曲折。今者始得其纤悉。盖渠谓朴尚淳曰。权某闻某以其父求玉堂书示人。就某而求见。某始不肯出示。反复恳迫。然后不得已而出示。权曰。未知定是吾亲笔也。然以此不美书。示人于久远之后。心甚不安。从此告绝云云而去。权之处义。优于我矣。朴以此传于徐宗绩。徐以此传于徐文涣。文涣以此言于贱孙淳锡矣。不料其凶狡至此而极也。此一举而尽鏖之计也。鑴也与李焕。夜揭匿名书于城门。而以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74L 页
密疏请尽杀匿名书所录之人。今拯辈传其衣钵矣。日者。良佐伪作桧相书。欲如夏竦发石守道棺之为。此皆其师得鑴之心法。阳与我唯诺而阴激鑴以世祸。以杀我之遗谋也。拯与良佐。转相祖述。以致今事。日者。有名门子弟愕眙而入曰。拯也,规也以凶计将先杀金门。次及先生家。而余以规故不敢深问矣。居数十日而乱作。一切皆验焉。此盖原于初与鑴作仇而然也。时每诵晦翁所谓邪说甚于洪水猛兽。年来读书。只觉得此意思。参前倚衡。自不能舍。虽知以是为人所恶。终穷以死诚。甘乐之不自悔也者。每读之。诚如暴秋阳而濯江汉也。
奉诀致道(己巳五月十四日)
朝闻夕死。圣人明训。而八十馀年。终不得闻而死焉。孤负天畀之重矣。此为愧恨于心耳。又有所衔于心者。一生读朱子大全语类。其中不无可疑者。亦有难解处。切欲抄录。略为解说。以与同志商量。亦以示后来之人矣。惜乎。未能成绪。顾念今世以此相托者。惟吾友与仲和耳。须与同甫,汝九,美伯其馀可与共事者。协同整理。如何如何。朱先生尝以切要一言。教门人曰。只取孟子道性善求放心二章。为用力之地。又
奉诀致道(己巳五月十四日)
朝闻夕死。圣人明训。而八十馀年。终不得闻而死焉。孤负天畀之重矣。此为愧恨于心耳。又有所衔于心者。一生读朱子大全语类。其中不无可疑者。亦有难解处。切欲抄录。略为解说。以与同志商量。亦以示后来之人矣。惜乎。未能成绪。顾念今世以此相托者。惟吾友与仲和耳。须与同甫,汝九,美伯其馀可与共事者。协同整理。如何如何。朱先生尝以切要一言。教门人曰。只取孟子道性善求放心二章。为用力之地。又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75H 页
于易箦时。授门人以直之一字曰。天地之所以生万物。圣人之所以应万事。直而已。盖孔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孟子发前圣之所未发者。浩然一章。而亦以直之一字。为养之之要。朱子又以大英雄。必从战兢临履做出。圣人传授心法。断然可知矣。日前非不讲之熟矣。而行之不力。未免为常人。惭悔何及。此足以为戒。故敢以奉告。仲和前才成慰书。而馀事不忍及焉。见时从容说及如何。自馀千万努力。不得面诀之恨。彼此何殊。惫甚不能自书。略此口呼。
别纸
劄疑分类外。又有所录若干小册子。须徵于孙儿辈见之如何。此等事。必欲与和哀共之者。曾见清阴先生取太极图说注。俯与商量。又赠诗曰。婺源追正脉云云。而文谷大爷。亦于劄疑。致意不浅。继述之责。正在今日。故如是耳。
显庙朝。湖西(似是天安)一士人上疏。请立 万历皇帝庙。其时异论之人。托言天子之尊。不可祀于偏邦。又其祭仪不亦难乎云。余知其时议之终不可行。只言此言出于此时。其人可尚。此则不可无嘉尚之典。又不肯听。心常慨然矣。其后华阳石龛。既刻 崇祯皇帝
别纸
劄疑分类外。又有所录若干小册子。须徵于孙儿辈见之如何。此等事。必欲与和哀共之者。曾见清阴先生取太极图说注。俯与商量。又赠诗曰。婺源追正脉云云。而文谷大爷。亦于劄疑。致意不浅。继述之责。正在今日。故如是耳。
显庙朝。湖西(似是天安)一士人上疏。请立 万历皇帝庙。其时异论之人。托言天子之尊。不可祀于偏邦。又其祭仪不亦难乎云。余知其时议之终不可行。只言此言出于此时。其人可尚。此则不可无嘉尚之典。又不肯听。心常慨然矣。其后华阳石龛。既刻 崇祯皇帝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75L 页
御笔。又刻于片石藏之焕章庵。而又有文谷哀词。此为之兆矣。常欲建一间祠宇于焕章之后左。以牌子书 万历神宗皇帝 崇祯毅宗皇帝。春秋依武夷神礼。祀以乾鱼酒。则用书室基田所出。务其精洁。惟祝辞。不可不盛其称颂也。此事经营于心者久矣。未果而至于此。恨孰大焉。其以(以下恐脱为字)天子之尊。不可祀于偏邦者。此实无识之言也。韩退之时。有楚昭王庙而遗民私荐之。故退之诗云。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南轩尝于所守之州。立虞帝祠而祭之。而朱先生有表章文字。此岂非可据之典乎。文谷诗。亦使可赓之人赓之。联为大编。藏之于庵里。亦一事也。非礼不动四字。老峰奉来者也。片石所刻。李择之摹出者也。此事当与金,闵,李诸人。议而成之则善矣。此事力极简。不难成矣。虽有非之者。既有朱子,南轩故事。何必自沮也。惟书室基田。闻守婢之言。后颍亭奴子。乘我巨济时。以为其上典之物而欲夺之云。若然则难矣。若备本钱。付之庵僧。则亦是一道耶。须善思之如何。若与三家议之。则必有良谋矣。始欲配以 孝庙矣。更思之此则非但事体未安。时人必以为大罪。不敢生意矣。年年祭官。则忠显宋公子孙在本州。此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76H 页
可任之。而其馀洪,卞诸君。亦可也。曾谋二程书写役也。吾友断置。某按使此义精矣。斯役也。尤不可不审也。 神宗皇帝祝辞。主于威德。加于壬辰东人受赐。毅宗皇帝。主于国亡君死之正也。
朱子尝论庄子害正之说。其中最以为恶无近刑一句。为悖理之甚。窃尝思之。此说。最中后世好利取便者之心。其害甚于洪水猛兽之祸。此邪说之尤者。近世一种(尼尹)时义从众保身凡干利害之说。正如此矣。朱子之拈出而痛斥者。其旨深矣。然而至论大学。则极称庄子见得道体。又表出其语道。而非其序则非道也一句。以为此承接孔门源流。曾点之徒。正如此人。须理会自家本领。通贯却看此等议论。自见得高下分晓。又曰。佛氏好处。皆出于庄子。但知不至无细密工夫。所谓贤者过之也。此则朱子却以细密归之庄子也。盖朱子于大学论此者。盖以大学阶级。极其严密。不可毫分躐等。孔门立教之意。可谓至矣。而后之学者。不知其理。如陆氏抛却格致工夫而专务诚正。亦有不先修己而遽欲齐治平者。此不知其终不可有成。故尝曰若真有躐等者。岂不可敬。盖言其断无是理也。今者得庄子语道非其序则非道一句。真
朱子尝论庄子害正之说。其中最以为恶无近刑一句。为悖理之甚。窃尝思之。此说。最中后世好利取便者之心。其害甚于洪水猛兽之祸。此邪说之尤者。近世一种(尼尹)时义从众保身凡干利害之说。正如此矣。朱子之拈出而痛斥者。其旨深矣。然而至论大学。则极称庄子见得道体。又表出其语道。而非其序则非道也一句。以为此承接孔门源流。曾点之徒。正如此人。须理会自家本领。通贯却看此等议论。自见得高下分晓。又曰。佛氏好处。皆出于庄子。但知不至无细密工夫。所谓贤者过之也。此则朱子却以细密归之庄子也。盖朱子于大学论此者。盖以大学阶级。极其严密。不可毫分躐等。孔门立教之意。可谓至矣。而后之学者。不知其理。如陆氏抛却格致工夫而专务诚正。亦有不先修己而遽欲齐治平者。此不知其终不可有成。故尝曰若真有躐等者。岂不可敬。盖言其断无是理也。今者得庄子语道非其序则非道一句。真
宋子大全卷八十九 第 176L 页
有合于大学之旨。称道之至于如此。其警学者深矣。盖朱子于庄子。见其本末长短。无复馀地。故痛辨其害理之说。而又极称其契于圣道处。如非识高而心公之至。安能与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