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x 页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书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2H 页
与金永叔(万基○丙申十二月二十五日)
时烈稽颡再拜言。尊叔父竟不起疾。摧痛之私。曷有其极。窃惟亲懿之恸。有不可言者。奈何奈何。今日何处得来。细念畴昔。不觉涕泪沾枕。然自觉难久。真是悲不几时也。今日晓梦。握手殷勤。见其上唇。已非平常。终始以落字为悲。此未知为何等语也。岂殂落之落乎。痛哉痛哉。尚复何言。今廿日。始得至月十六日书。极以老先生谥典为念。状文必欲凶悯为之。此则似不必然也。恨未及商量也。又谓元敬纯三字。恰好。且须得道德博闻。可以少异于近日循例之文云云。今则已矣。谁为周旋。左右官卑辈后。然见孚于人则审矣。容有以致力而得力者矣。否乎。无缘面诉。只增哀陨。荒迷不次。
与金永叔
昨来。赞善兄投示谥状草。病中未能细阅。大槩善作也。第末段称侍郎宋公时烈为之状云云。此似未安。盖以贱微。不敢与诸大官并称公。且在门人之后。尤不当称公。欲改云门人宋某为之状云云。似得矣。但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2L 页
若此则张,郑两公。似不为门人。门人字并著于其上。如何。其时病且忙。未及请改于赞善兄。尊须亟往礼判宅。改于净本。至仰。
答金永叔
昨书谨悉。避辞中待母与兄之说。终无證验。彼必不服。如何。此等处。正宜斟酌也。非为李游说。事理当如此耳。澄潚事。诸公之议。与鄙意不同。虽如市南。尚有依违意思。欲令我毋或径先立帜。此意如何。然 圣上既发端。而便被诸臣沮尼。恐遂因循。故昨者冒请其说。则 圣教以为本欲相问而处之。贱臣因及 昭显女婿。亦无封爵之说。则教谓岂但女婿。又有一子云云。圣意则至矣尽矣。近日朝议。甚可惜。左右须于此细加商审也。然只如此因无事在。则亦不须纷纭。只可默识之而已。如何如何。
与金永叔
今日当避耶。措辞终不改否。此事固料其纷纷。而至于移之于我。以为左右承命而为之。则曾是千万意虑之外。第未知左右语人者。或有一毫如此语势。则虽实不然。吾何忍分疏置左右于难说之地乎。当为左右受垢矣。若无其实。则吾二人当笑而受之。如茶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3H 页
饭矣。今日道理。如斯而已。然只愿避辞十分商量。毋使见者骇然如何。屡为此说而无见从意。未知迂台之意如是否。凡事太快。则必有后悔。不见锡令怀嫌之语乎。都宪书送之。览后还之。无中果做如许说话。则今日事。可谓难矣。
答金永叔
才已伻书。来书先至。慰写如何。试观彼辈气象。终是挟之以侠气。有死党之意。故盛疏之入。意其必有对举者。果有完山之疏。此则亿而幸中者。此后将如何。虽不免更陈前事。亦须十分商量可也。盖观彼辈之意。全欲放阔其事。以为自大之体。鄙意切欲其无较。使彼无事可因。则虽欲放阔而不可得也。此甚无谋。正中其计。而使之甚大。实可恨耳。浩叹奈何。然若此不已。则虽欲不出。何可得也。静以俟之可也。此时则此汉亦将相看狼狈矣。然则左右之出也。亦难免过岭涉海矣。思之作恶耳。
与金永叔
今朝得见完疏。其辞颇紧。不料其如此。然 圣批循例寂寥。则 圣意可知。今日召对。以睦疏将陈劄子。故已以病言送矣。同室之救。亦可乘便为之。岂可效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3L 页
一番人之逐鹿而不见山乎。尤而效之。无有不败者也。馀俟面一。
与金永叔
不见已久。恋菀可言。新除将如何去就。因完疏若有避嫌之事。则渐至引伸触长之域。而正中一番人之术。故正不欲其如此也。第未知事体如何。须量示之。
答金永叔
见书。知有所苦。深虑深虑。左右方在侍从。而为人所攻。其陈疏乞免。自是例事。而试看一番人气色。则其人所亲。将次第陈辨。如此则不胜其应。而且甚疲劳。故昨日语正平。以为势当陈疏。而终不若不为之为愈矣。今见所示。则迂台之说。甚好。姑为呈病后。日复入两司。一番避嫌。似好矣。昨日李令疏。专为此事。而圣批绝不举论。则殊为无聊矣。 榻前之更不提起。必以此也。 圣上之不以下问。意亦有在矣。早晚 清问倘下。则势当有白白皂皂之论。然似无问及之举矣。李疏不入讼端。必知其末梢难处而去之矣。亦岂闻隶丈之言欤。方在曹坐。不能一一。
答金永叔
即奉来书。深慰病怀。贱疾一向沈痼。闷闷。传谥时。未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4H 页
知何郎进去也。不侈不乐。曾以奉告于南原。未知果能商禀于林川否也。须更以报于济邮之行如何。草兄若果幡然则幸矣。顷者完令来见。缕缕之语。只是欲令仆数数往见相位之意耳。桥边事。此后绝勿芥滞。则岂非大幸也。曾见某书。则以为林川全不知其罢黜。监司封库然后始苍黄而归。此在京诸人之责也云云。心窃怪之。昨见济邮。始知其不虚。极可叹也。此后凡百审慎。毋招人议。如何如何。所患方苦。不能一一。
答金永叔
缕缕之示。深慰鄙怀。此数日前患疝癨。尚未良已。苦苦奈何。唯是左右不与完令相较。深以为喜。市南昨报此令有缕缕语云。而未闻其所语。早晚当闻之耳。市疏。果是径出。盖此友与仆略有所议。乍及于左台。左台遽发于 榻前。遂至于不可缩。初非始虑所至也。然其主意则以为朝廷于荒政。既至诚措置。则良丁之久在涂炭者。尤不可不汲汲拯济。故其疏上半。则全说蠲减丁役事。其末端。乃说收布于倖民。以为对补之计。而又虑倖民猝然惊骇。故欲始自朝绅以倡之而已。而此是目前一时救急之计。非长久坚守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4L 页
之意也。不料事未行而谤已腾。使任事者径先沮败。事虽轻发。世亦难行矣。然朝议既皆相左。只成空言。恐非关于去就之机也。馀万病草不悉。
与金永叔
侍奉如何。小报呈病。意将如何。今日此弊。已成沈痼。无关去就。徒尔纷纷。恐似未安。幸须速出如何。今日世道。非他家事。好亦吾们好。不好亦吾们不好。此意幸默谅也。今早。都宪来访。亦愿其毋然耳。不一。
与金永叔(己亥闰三月十六日)
去风宪入论思。未知新有裨益否。时事至此。唯愿益思忠虑。以为毕义之地。如何。内司横汉。如何收杀。虽已他迁。亦须理会也。捕蟹投水。谚之所笑也。馀不宣。
与金永叔
久不相见。恋溯如何。此自昨有项肿之候。深虑深虑。前所推捉内司下人曹汉。尚今在逃耶。宪吏尤可恶也。今日两司。稍有生意。而玉堂太寥寥。须构一劄以进。如何。今日事。岂可专责 上躬。而士夫贪黩之风。全不云云。也须痛陈其弊。而终以立 圣躬于清明纯一之地。一洗旧染为说。则于事为著实。而亦得论思之体矣。
与金永叔
今日事。只有痛哭而已。自量一身爻象。亦难久视矣。奈何奈何。迂相事。试及于他人。则只以睢盱见对。只武仲所答如此。如何如何。草洞乃归咎于此物。此物果有轻重于此时耶。劄草。正得论思之体。数处略改以送耳。只以罪之轻重。为先后而已。而打成一劄。似得武书。览后还送。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5H 页
答金永叔(己亥)
归自哭班。气惫颓卧。即奉来书。苏慰无已。御史所遭。诚是变礼。考呈若干条。试加商量如何。
  
别纸
春秋传曰。大夫以君命出。闻丧。徐行不反。○丧。谓父母丧。何休注。不反。重君命也。徐行。为君当使人追代之。又曰。君使人代之可也。以此言之。虽闻父母之丧。不反可知。(以上皆疏说)
经曰。归使众介先。衰而从之。○此谓虽闻父母丧。已至所使之国。则不敢废使事。然不忍显然趋步往来。其在道路。使介(谓副使也)居前。归又请反命。已犹徐行随之。君纳之乃朝服。反命出公门。释服哭而归。
 据此数条。则衔君命者。虽父母死。不敢反。则今主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5L 页
不反之说者。似有据。然未知古今经传或有当反之證耶。须博询审处。俾无后议如何。若问许掌令。则可知明据矣。仄闻李领事亦据礼经为说云。未知其所据如何也。
与金永叔
君父之丧。一也。君使之召还则还。不召则不敢还。似可通看。故昨日录奉矣。出使而遭君丧之礼。未之考见。许掌令所引。未知出于何书。而似亦不著题矣。如得明證。则追后奉呈耳。
答金永叔
圣意益勤。而时事如许。忽忽不乐。宁欲高飞远走而不可得耳。来书诸公所言。亦相符矣。但李翔甫今已遁走。苧相亦将出郊。此独帖耳不动。可乎。非但事理宜然。京中不悦者。必藉此为好题目。不亦难乎。然亦非欲今明出去。当视苧爷为去留耳。
答金永叔
书至慰喜。此所患日深。自虑则多矣。今日去就。毋论他事。既被訾斥。难可强颜。且闻元疏使之改书以来云。若然则方是游彀中物。而彼言之比前紧歇。又未可知。不如乘此几会。力辞必得之为愈也。闻今日大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6H 页
臣将入对云。若知鄙意已定。则措辞启递。实便于公私。幸以此意急通于郑应教。使之周旋如何。三疏。今将入送矣。服制等事。不措意间久矣。不具。
与金永叔
变异尚尔。忧虑何极。疾病如许。形骸可量之句。只自幽吟。他未暇及耳。今将再疏。而意思阑珊。执管还止。然差晚当呈耳。申之独死。可怜。诸医终得全活。则申之绞。犹为重律。此等处。论亦可。不论亦可。但从僚议如何。北疏。非久改本当来。未知添减又如何也。然两司或有发论者。大致纷纷。则岂不重伤事体耶。
与金永叔
久欲凫决。而实以疾势沈痼。遇寒之后。如在凌阴。暂出门庭。试之者数矣。稍俟可乘可担。则即不俟日矣。丫事。自我辈先为下手。他人尚何咎哉。处置又当于本馆。亦一不幸也。尹谏既自證之。难可以为不实矣。然曾闻栻侄之言。则尹判以为黄果来分疏。吾甚苦之。不为审听其言云云。而今乃并与黄而脱之。然则尹谏之启。亦不可准信。且分疏于尹宅之说。纵使孟浪。稠中相诘之说。果若不虚。则十手难掩。不亦难乎。鄙意须十分详审。毋甚立落。则庶乎寡过。而于丫虽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6L 页
不大胜。亦不大败矣。若明知虚实。则决不可自欺而欺君。嫌不可避而私亦不可顾矣。然此所关非细。须问于迂爷而处之。如何如何。病昏只此。
与金永叔
贱疾少无退意。闷苦闷苦。金吾得免。如噎下喉。第奉圣批。不觉涕血交颐也。乞身之章。诚迫于金吾。不得已出此计。今当停止矣。羽疏。闻之惊骇。少辈之不谅人意如此。可叹。以循例之请。得命诚难。然首揆之意。以伏閤末梢。为难收杀云。在下者似难争出头角矣。左揆之入。辞说殊多。然终无端的指丫之言。丫之自处亦难矣。收司之律。诚是苦事。然姑当耐吃。如含饴也。本馆或讲院。有马史。见借如何。羽疏蒙示也。
答金永叔
来坐山里。宜有静趣。而以妄言之故。视人对疏。有若响报者。心境忙迫。实无出郭意思。可叹可笑。来书缕缕。良荷眷意。 山陵。果能移卜。其幸可言。然亦非人力所及。只合静俟耳。只是君道日亢。而谄风已成。水原之民。涕泣失所。而敢以感悦上闻。又以 慈旨不可违之说。公诵于朝端。不知 祖宗何负于此辈。而忍为此丧邦之言耶。鄙劄。诚出于不获已。只是爱者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7H 页
爱看。不爱者不爱看。爱看者能几人哉。早晚一来。可抒此臆耳。不一。
答金永叔(庚子三月十八日)
恋思日积。远荷垂蹄。慰心不浅。苧洞遽作西州门老。怀益不能自聊。缅忆畴昔。不禁涕泗耳。 先王一期渐迫。未死孤臣。只增陨恸。彼时极欲赴班。少泄盘积之哀。兼哭迂相而归。而归路良艰。以是不敢断决矣。草兄既入。为时何幸。第渠狼狈之虑。不胜切切。世路纷纷。人正是蓼虫。今日血诚相念如迂相。何可复见哉。贞茔之灾。亦甚骇痛。第闻新莎已生。烬痕渐无。庶几少纾孝思耳。此所患。别无痛楚处。而只是终日无食念。虽连日不食。未觉其饥。想是枵然如空心之木矣。从此溘然。则亦好矣。千万忙甚只此。
与金永叔(庚子四月二十八日)
先王一期渐迫。方深哽怆。忽以近日事。春兄竟亦去国。仰惟 圣怀益复涕泣。究厥所由。实以此汉之妄言。悔不可追。至于枝间生节。复致拖长景象。则真是意虑之所不到。咄咄奈何。然在我则言之甚难。只合闭口而已。然攻斥之论。或出于君。则收司之律。必有所及之地。甚以为惧。此意谅之否。正此纷纷之日。唯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7L 页
望秉心平允。勿激勿随。内省不疚。如何如何。带方兄。其厄亦可怪也。见时极戒以切勿分疏。则颇以为然。未知相信否。尼西抵书于我。令我戒丫。勿复为自明之言。此诚至论也。昨夕。闻春兄下来。终夜无寐。又值史官行。病惫倍剧。不能一一。
答金永叔(庚子六月一日)
三书前后来到。慰写之怀。不可言喻。近事实系运气。岂人力所及哉。唯是草兄。际遇方隆。岂不深喜。而尚未若忧心之深也。须竭精相助。俾不狼狈于去就之义。如何如何。迂相在时。恳恳于吾辈者。唯在于此耳。贱疾此甚。不免津取儿子。而日势如许。极念极念。曾答判官兄书。告为相议于左右。其果然乎。
答金永叔
恋中远荷书问。慰写不可言。此病而已。如是可以尽年。而簪履旧物。 圣上未忍终弃。恩旨频仍。皇仄无已。贵从之厄。事在既往。以作他山之石。亦岂玉成之资耶。昨来相守。看得大学书。其见解实不易得。若渐渐向里。则岂胜幸甚。正平得一宵枕上语。而病未稳洽。可叹。千万忙不一一。
答金永叔(庚子七月十日)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8H 页
前后书。良慰恋思。此病思无聊。又遣儿子还洛。愈觉作恶耳。比见朝报。忧虑何极。是盖大臣无自重者。故奴视豕叱至此。不可专咎 圣躬。不胜慨然。即因辞疏。敢布犬马之诚。未知于语默之义何如也。黄事。鄙意非以为美也。程子有情厚不敢疑之训。自其髫年相视(视恐亲)之人。一朝谢绝。有所不忍。故屡以赤心谆谆。而渠不翻然听从。此则此不足见信于人而然。自愧而已。唯是草兄兄弟。以不甚攻黄刺之渠辈。则又移草怒于我。辞说颇烦。苦哉苦哉。然谓渠真有陷我之意。则亦甚过当。幸须称停其论。如何如何。疏至。必有论议。幸示之。近闻孟内翰有所传说窃议者甚多云。此亦厄哉。此岂敢妄疑君父。有所贬薄耶。虽实有是而臣子言之。则是大罪也。何敢何敢。极怪极怪。幸示曲折。忙甚不宣。
与金永叔(庚子十月二十六日)
近甚阻音。恋思可言。寒事陡剧。侍馀仕况如何。此长处山间。与人罕接。时取经史。看过一两纸。不至全然无事矣。惟是忧虑之端。不翅如麻。朝家事。未暇及矣。浮言日起。使人易眩。其间显有倾危谮间者。人人难望区臾。而公家败症。不待明医而皆知死期不远。彼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8L 页
二竖者。拍手蹈足。以幸于无幸。岂不大可寒心哉。所恃者。公及季明而已。可以血诚救药。不至全败耶。每中夜无眠。不觉起坐而歔欷耳。晦翁谓乡里虽穷寂。却无间是非。是可乐也。今之乡里。却不如此。未知何处是稳静田地耶。自谋之馀。幸一言见教也。
答金永叔
书来。备悉多少意。慰写无已。此复蒙 勤谕。益切惶恐。唯是春兄有行意。此则甚幸。仓宰无容受之量。甚可叹。君若因此出来。何幸何幸。乘时力图之可也。骊也。此后则正不须置齿牙间也。黄生极可怜。然熟处难忘。自然之势也。在远无救拔之路。只自伤叹。渠若下来则善矣。千万忙甚只此。
与金永叔(庚子十二月二十八日)
逖闻频侍 筵席。竭忠补益。此宜其时。殊切赞贺。此获蒙 宸念。特许所请。得以安意屏伏。私幸无任。只是仍转一间之地。卒妨大政。悚惕之心。犹未已也。加以大病之馀。元气如线。扶杖出门。必伺温日而能作。此岂久长消息耶。别纸。须极善处。俾于彼此之间。绝无痕迹可也。此事久恼于心而无可告语者。意谓左右虽不能必如人意。亦必不容易直截。以害于人耳。
与金永叔(辛丑二月十三日)
日来安否如何。老去情怀。无日不相思也。闻已入铨。惯知此物事不愿逢者。可念可念。曾有一书。仍胎别纸。宜有反复者。未知免得乔沈否。颇苦比日闻问甚疏也。虏酋殒命。天下幸甚。惜乎其不早。不令 先大王见之。言至于此。又不觉泪昏也。馀不一一。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9H 页
答金永叔(辛丑十二月二十五日)
前后书。长弟来到。甚慰恋思。此归自隋葬。即患痈疽。既又以家内染疠。避寓公州儒城地。块坐孤村。无可与语。只有一箱残书。相随为伴耳。时事。本非在野所知。然以晦翁忧乐之义言之。则区区犬马之心。亦岂能恝然耶。最是 圣体靡宁。法筵久废。十寒之忧。已不胜多矣。以故君子无所恃。小人无所畏。将不知国事之所税。一念及此。心胆若堕。念君官虽不高。实有举措之操。所关甚不轻。如不得如己所见。则当力辞不居。无徒作轩下驹可也。比来乡曲之横决益甚。实系运气。末如之何。惟思敛缩隐默。以毕馀生而已。最是老先生遗藁。与草兄修整初头。尽有极商量处。此事诚不可草率。又不可因循。而各缘事故。卒业未易期。不胜忧虑之至。馀忙甚不宣。
答金永叔(壬寅十二月十四日)
儿子褫送来书。慰甚。但所付李颙者。再见渠书。尚不到来。且不言及。想必有商量而终不得见。则非惟可恨。亦虑浮沈而落于他眼也。此逐粮此来。粮且尽。今将反归矣。飘转如此。身世可怜。比闻某人亲事。颇有人言。信然则骇甚矣。须深鉴于此一家。如或有此等论议。切勿放过。守礼犹恐不严。至祝至祝。士君子立身一败。万事瓦裂者。极可铭骨也。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39L 页
与金永叔(壬寅十二月十五日)
昨修书。以非的便。有不得报者。可恨。吾于某。以情以义。岂忍少歇。只以其孤踪弱植。又以言直。触犯众怒。将不能立脚。又有加于此者。难保其必无。故适某人下来时。自我先言善处之意。则渠亦大以为然。彼亦岂有相害之心哉。不过如吾意耳。然其执语若如外人所疑。则果未安矣。后便须密示之。须劝其平心以处。虽不得一麾。每令其多在郊庄。至佳至佳。
与金永叔(癸卯正月十七日)
适闻侄儿年壮者在灵山。发痘垂死。心极煎挠。虽送此兄。未能说话。可恨。此兄之出。为时则不无可喜。而为私则其忧可量耶。所恃者。惟君而已。凡百昼夜思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0H 页
度。勿使狼狈。至祝至祝。凡干文字。勿嫌于删润。或全为代述。如伊川之于彭富可也。○自蒙庚子 严截之批。不胜惶恐。绝口不欲言时事。昨于某兄说辞职之意。则某兄愿与联名。仍陈所怀。其诚殊恳恳也。遂破前戒而为之。未知时议以为如何。于君意如何。密示之。
答金永叔(癸卯四月二十四日)
前书久未报。非不欲报。实难于为言也。去年柳川日。吾以其人之疏。将为而不为。则或是自悟其非而止也。若是而攻之不已。则非许人自新之路也。高明见谓其人本色。元不合选用。此则似得于家庭者。故吾不敢复言矣。今玆之问。以疏事则吾答已尽。以本色则他说难以易乎家庭之所得者。以此趑趄。至今不能答也。然论人不厌宽恕。草论从之。不亦可乎。第尊季父之论极峻。似将翻上一层。此一层上时。高明恐不能为力。事事极可虑也。惟务从和平。俾不至鱼烂。幸甚幸甚。闻有洪疏似当自劾。而不敢遽入文字。须量其可入之时而示之。○大抵公之论议。峻处大峻。宽处大宽。如此则人心不厌矣。 宣祖大王尝教备局曰。我国去一私字。则秀吉之头。可致阙下。此诚至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0L 页
论也。
答金永叔(乙巳五月十八日)
行朝见问书。甚慰恋思。示谕亦奉悉。 圣上前后教谕。极其勤恳。非不欲以死仰承。而方生之说。往而益甚。诚不敢束缊而赴火也。第于驻仗申谕之时。迫于严威。谨对以随后进赴之意。故来到畿郊。进疏而归。纷纭之说。固知其不免矣。此夏节例有暴下之症。去年用成后龙治方而得苏。前症今已复作矣。曾以所入材料。录付潭令行矣。未知见否。如或可副。须付怀德官便如何。令季及第。岂不喜幸。而其忧亦深矣。
与金永叔(乙巳十一月一日)
曾以李寝郎事。冒烦有说矣。未及传彻耶。非谓渠所为之善也。不过偶然妄发。而彼听之者。太肆其悖。以至于秋毫为太山矣。今若自公深治。则不但渠甚可怜。在我亦岂能安耶。此汉本不赖于口矣。今使彼侪执此以攻我。以为假手报怨。则将何说以辞耶。去岁屠牛事。果甚不韪。然在我则只合默默。故终于默默。不欲为吃鞯之牛矣。不料无等大骂于稠中。使我至今取困。常谓无等爱之。适所以害之也。且今日论此与否。若大有所关。则不暇顾他。一凫雁去留。有何损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1H 页
益而必为此纷纭也。渠复欲上去。幸须财恕。无使无事中生事。至祝至祝。且岭题固可骇。北榜是为美乎。论此而舍彼。岂得为公论乎。世道一至于此。以公只手。恐无如之何矣。何不亟为引退之计耶。与其颠沛于末流而不知所济。孰若早为之所乎。不胜忧虑之至。谨此倾倒。须商量审处也。北榜云者。乃妓榜也。此古今未闻事也。与贞事并起。亦可怪也。
答金永叔(丙午四月十日)
承五日书。恭审 行宫起居。欣慰欣慰。史官回。鄙书想彻矣。今日岭人之论鄙罪。实无将不道之换名。虽蒙 圣明痛斥。然岂皆以 圣明之斥。厌于其心哉。岭人再举之议方鬨。然而台启方张。兼且对疏之论峻发。此时何敢自露于 仙仗之间哉。诸友则与我自别。而彼疏中等之一字而已。终无举名诟辱之事。只当如首揆一番陈情之后。即为趋班耳。沂相相念之意。极可感。从当自此作书。并答贞相书。幸以此先报如何。吾之来此。盖为怀乡无食。此处则先墓下。有些少粮资。兼且所居深僻。顿无人事。可以看书。又以方州兼且营门。则可以褫得 行朝起居之真也。如无他故。则仍欲数年住此。了得残书耳。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1L 页
与金永叔(丙午四月十三日)
窃有所禀。去岁临浴致效。当有报赛灵泉之礼。而 大驾回旋之后。问之直人。则答云不举。亟与士民之来浴者。作文焚香。罗拜告谢。其时德山宰。想能记其事矣。未知今番则将如何。朱子于祈雨祈晴。有应则必有谢之之礼。广佑庙谢雨文云。天久不雨。苗之秀而将实者。秋阳暴之。日以焦枯。田将无以为收。人将无以为食。大命近止。罔或不忧。我父子兄弟。是用不遑启居。更相告语。奔走罗拜于祠之庭而请命焉。君王顾哀。昭答如响。祷之明日。甘泽沛然。昼雨宵零。越五六日而未艾。冈陵渐润。草木蕃滋。孰是嘉生而不丰好。德宏施普。恩大泽深。夫岂可以言报。顾无以自致其拳拳。率修故常。祇荐蘋藻。惟君王降佑歆享。则斯人之愿也。又丰利侯谢晴文云。乃者以水潦之灾。有祷于神。蒙神之休。开廓氛翳。使麦收稻植。人得逭其沟壑之忧。熹等敢不躬拜祠下。跪荐牲酒。以答灵贶。惟神顾歆。终此大恩。赉以丰年。驱其厉鬼。俾我民复得以遂其有生之乐。则神之赐于玆土为无穷。其食于玆土为无愧。又尚书洛诰。周公请于成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盖周公欲成王始举盛礼。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2H 页
虽不载于祀典之文者。皆当序而祭之。先儒论此曰。有告焉有报焉。雨旸时若。大役以成。报神赐也。又曰。人主新临新邑。斋祓一心。对越天地。达此精明之德。放诸四海。无所不准而助祭。诸侯下逮胞翟之贱。亦皆有孚颙。若收其放而合其离。盖格君心萃天下之道。莫过于此。宜周公以为首务也。盖自周公以至朱子皆如此。今日报事。诚不可已。况 慈殿之症。收效于此。则 圣上尤不可不举也。 行朝如未有此议。幸以此启请行之如何。然切勿以为此议出于我也。罪戾之踪。添得干预朝政之目矣。
答金永叔(丙午四月十八日)
再书一时并至。慰慰。昨暮自怀走报老姊病急。今此亟归。所谕之意。罔知攸报矣。大槩诸公皆赴之后。则吾亦可以观势随后矣。吾宁以今日罪魁而先之耶。千万不然。早晚进往。则当用留疏之示矣。姊药。可因都令得之耶。试图之。倩巡令送付怀乡。至望。○首揆于史官再来。略有书。吾亦略略报去。只谢以为靡君相之恩。则无今日云矣。即闻京中谤言大行。以为吾作书领台。推委议礼之事。极骇极骇。在此尚如此。况出脚则当如何。试因运令。问其有苗脉否也。家弟监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2L 页
察处。欲报姊病。使告于姊子。此书幸付拨便如何。左揆欲俟诸事都净后答书耳。夏卿答书传之。
答金永叔(丙午十月二十三日)
门外丧。尚未奉慰。承此先及。愧汗愧汗。此久处山居。略归乡里。今复东去。盖以馀日无多。坐在通衢衮冗而已。则终无读书时节。故为此就静计。计非不善。而只庚癸极难。吾则虽老。橡实菜根。无不堪者。而其馀则甚不能安。是为难耳。小学谚解。虽以辑说订之。径庭处尚多。况于辑注。则真如郢书燕说矣。今日国中专尚辑注。而谚解仍旧左揆之言。甚是甚是矣。曾闻左揆欲令吾辈主管此事。此非讨论义理之比。只因先儒已成注解。而释以俚语而已。似无固辞之义矣。第如我者。何敢自比馀人哉。只杜门结舌而无所与。是今日所宜也。惟是国忧甚殷。不但用老而已。默观诸意。则惟逸乐是尚。岂非燕雀之巢幕耶。令与若干诸友。同在喉司。何不尽诚竭力。逐日请对。以求图回之术耶。千万不能一一。
与金永叔(丁未六月十九日)
鄙家祸故。荐叠至此。哭姊未久。又遭贱女之夭。且自前月身病危剧。李择之来时。犹谓久当痊可矣。今既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3H 页
经月而尚此委顿。窃自思念。周甲之年。已非不足。兼且人非既极。鬼责宜随。一朝如得甘寝。则诚为省事。此外更无馀念也。只老先生遗文。尚未校正。亦无人可以分付者。此甚耿耿耳。吾人既被峻斥。而复蒙收复。未知于私义如何耶。既不免出膺 圣恩。则唯当尽心竭力。不可以暂蹶而有惩也。如其不能。则须用十分死力。办一退字。至佳至佳。此一字。古不须言。而今日如李幼能,洪子晦,尹尚书。亦不以为难。岂彼能之而此独不能耶。是可叹也。日者与某人往复。朱夫子亦尝有如此者。然追思甚可悔矣。今日诸贤之责。只劝丫洞晦迹乡里。勿入城市。恐为急务耳。
答金永叔(戊申二月二十二日)
相闻久旷。恋思弥切。今玆远书。实慰此情。此去腊复患前症。当初自谓无幸矣。今得少歇。然终始春寒之难久耳。时危如许。将不知所税。令之所处。虽甚不便。然其视逼侧于众趋之衢。则可谓坦途矣。只牛羊之死。立而视之。终无义意。反诸其人。自是道理。只今人以辞官必得为怪事。自古人观之。此真怪事尔。竹丈之困。愈往愈甚。奈何奈何。重叔自尽其职。然其为忧则无比矣。未有相见之期。幸望随事尽心。少裨时事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3L 页
如何。每一仰念。心肝若坠。只此。
答金永叔(戊申五月四日)
相念之怀。老去愈深。即奉远书。如对面语。慰慰何可胜言。此汉所遭。可谓闷迫。然断置已久。少无首鼠两端之劳矣。只久未蒙递。上下厮挨。此不敢安耳。尊叔季丈(丈恐误)。丑莫甚焉。岂料师门污蔑。乃至此耶。痛叹痛叹。昨闻白江日记有分明可考者云。信否。载仲诸人。必不如金郑之迷藏。此可为清脱之助耶。有人自西来说道有饿殍云。诸处设赈。如此备至。而犹不得免焉。则岂犹有所不诚者耶。此间专委下吏者。则亦有徒费而实惠不究者矣。栗老所称曹南冥语。真格言也。道有流亡。犹愧俸钱。况不止于流亡耶。今之从政者。可谓误用其心矣。李大谏所指畿邑之私输。未知指何人耶。人情不甚相远。而乃有此等人。可谓寒心矣。
答金永叔(戊申十一月十日)
书至慰喜。此所患益苦。今日亦不得趋班。故方治待罪之疏矣。顷日两次登筵。进说文义。则 天颜温粹。酬酢如响。最后进曰。圣人论武王,周公之孝曰。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夫武王,周公之孝。馀岂无可称者。而圣人独取此者。盖以孝莫大于此也。我 先王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4H 页
欲伸大义之志。如青天白日。故相臣李敬舆以国弱祸速为言。则 先王下疏批曰。至痛在心。有日暮途远之叹。 先王岂不知势弱敌强之为难。而犹且如此者。置成败利钝于度外也。且为国之本。不过曰三纲五常也。尧舜之世则尚矣。虽衰末之世。莫不先明乎此。此实上下小大之所以相与维持者也。为人君者。自于此有所亏阙。而欲臣下之尽忠于我。不亦难乎。且以今日形势言之。彼两国交衅。本朝万无无事之理。而犹恬嬉度日。无所猷为。臣窃危之也。 殿下自度力量时势。其于继述之道。如不可企及。则须择臣僚之入于时样者用之。以了一时事其馀不合于圣意者。一皆舍之可也。自 上未有分明下教。诸臣皆寂然。是日所陈。皆请使贱臣入处城里。唯令弟于贱臣进说后。进曰。今日事。正如学问。学问须以圣人为期。而其用功则今日格一物。明日行一事。以至于其极。何可一日冀至于圣域也。且 殿下苟能立志。则谁敢不承也。不然则虽处某以渠渠厦屋。亦不肯留也。 上终无所答。贱臣遂决归意。然犹欲待微事而淹延数日矣。昨者某兄微通以自 上欲有所谕于公云云。必是其后 召对。此兄所陈。亦如令季。故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4L 页
有是教矣。此后去留。只观 圣意而决。岂不绰绰耶。熞哀惨矣。不宣。
答金永叔(戊申十二月一日)
昨日雪晴云散。正是别离意象也。即奉来书。殊慰客怀。甚荷甚荷。昨日承旨之口宣。只申再昨之 谕。盖曰。固知卿之不安于是职。而回顾朝廷无与共事者。故不得已而有是拜。然终若以此而归。则岂无变通之道乎。须还入旧处。则可得从容商处耳。承旨因问如改职名。则可回遐心耶。欲以回奏。答以如此。则是上下相质之道也。何敢如是云云矣。大槩承旨所宣甚多。而不能细报耳。
答金永叔(戊申十二月十一日)
一书才付疏便矣。来札先至。忻写忻写。 圣主虚伫。固已窃量。而难进之意益甚。岂年老气衰而然耶。然去就之决。当在于 批下之日矣。去就间略欲相待。须预思凡百。面时见告。如何如何。
答金永叔(戊申十二月二十日)
昨书谨悉。昨早入谢。有留待之 命。而出送酒馔。因入诊同入。则 上候殊未宁。 玉音廑廑。故不得从容酬酢矣。大槩贱臣以为臣之所学迂阔。而自 上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5H 页
若以为迂阔。则不若因许其归也。 上教以为岂以为迂阔耶。前日未尝从容商量。殊愧不敏也云云矣。馀适对客。只此。
答金永叔(己酉正月十四日)
旅思无聊。日望来话。玆得手字。慰荷无已。所患果如所虑。则纳符体例。问于政院。似可矣。然户判,副学诸公。日企会议凡百。而有此淹滞。似沮人意。如何如何。比者别无举措。只论供上等数件变通事。便被相位龃龉。而以 上意坚定。故不至坏败。然户判之意。则殊不安耳。礼判南行。果是设仓事也。纾民怨一款。恨其不早也。然此等事。每被后官怒其不留以为己资。造言兴谤。故例为前人嫌苦之事矣。今所代。岂不知令意而相疑耶。此则似不然矣。乞归之劄。略有曲折。当俟日后耳。
与金永叔
比见金尚书。颇欲同心徇国。今南行可知也。恐不必更起前事。复令彼不安却立也。鄙见如此。未知如何。鄙见亦不固守矣。户判曾言既变 御供谬弊。则付之厨院。事体当然。而恐有抑买之弊。见行湖西所供。令内婢买进。时无弊端。将依此为之耶。愚谓大节目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5L 页
尚未决。此则已决后商量未晚也。户判亦唯唯而去。不料不悦者执此以咎户判。令户判忸缩不安。极用怪骇也。大抵今日 御供变通。内自内人宦寺。外至士夫之狃于贡物主人者。莫不以为切迫利害。煽动浮言。以挠 圣心。圣心与初顿变。只欲去小小不紧者。如此则无甚利益矣。不如不变之为愈也。自有变通之议。某兄不欲参涉于其间。此则明悟之致也。惟户判昆仲。岂不明悟而不顾多口。以身担当。心常嘉尚矣。正平入来。首议量事。今令又如此。则其为害事不细矣。幸毋与他人是非。而只与渠从容商度如何。大抵人有任事者。虽不能相助。不为相沮。则任事者可尽其所蕴矣。某兄虽不欲参涉。而亦无沮挠之言。是真解事处也。除是如愚者。不量己力。妄论时事。则明于利害者。无不却立。而惟户判兄弟。悉心见助矣。昨见户判。则已自沮败。更无担当意思。故愚亦自悔其来。从昨日坚定归计。此后则头是畔非。非愚之所知也。不料人心世道之至此也。近见下僚中唯赵昌期,洪茂颇持士夫心。如相见。幸询事端如何。○踵遣下人。幸示可否。理到之言。何敢不从也。昨蓬山君来说外议。极为我忧之。愚虽至瞢于事理。岂不知去就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6H 页
之道耶。实可笑也。
答金永叔(己酉六月四日)
即拜今月初一日复书。欣写无已。此间昨又蒙近侍临谕。足疾适有外见者。引此为解。如更有敦勉之举。则当引贞相劄。自劾请辞。终或无之。亦当于 回銮之际。进一疏陈情。而第恐说话冲口。以伤人与己也。前志云云。问于重叔。则报以不必然之义。故方持两端。然心中本不能平。一朝触动。恐不得自遏也。如何如何。正平闻其甚病。可虑可虑。万培今如何。春兄之劄。靳 批至此。而不悦者踊跃。不可暂留也。幸以此警饬也。此则屡有苦口而不见信矣。
答金永叔(己酉六月十九日)
非意。州吏传到今月初七日惠书。如对颜范。极慰恋思。此不堪村阎之蒸郁。来处清州之华阳洞。适值大雨。潦水笼山。数旬不闻人声。深恨不早为此计也。所规二事。深见见爱之深也。第文字上时。亦知有相校之嫌。而春秋有因事而见之例。如不因其义理之云而明之。则无时可明。故敢及之。举世呶呶。则已料之矣。某爷云云。适地主来传所闻。因以戏语酬酢矣。至今思之。则横渠东铭之戒。正是治病之药石也。然某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6L 页
亦岂不当有所戒耶。如有所闻。续赐砭订。不惮改也。○李义山读韩碑诗。古今世称大手笔。此句晓未得。后便示之如何。
与金永叔(庚戌六月二十四日)
暑雨。侍馀仕况偕胜。此尚免饿死。踰分多矣。他不敢问。欲知愁绝字。此是愁绪绝尽之意耶。抑极甚之意耶。古今诗家。用各不同。幸考示如何。杜诗咏怀蝼蚁大鲸。愚意蝼蚁指时人。大鲸是自喻矣。注说似未安。未知高意如何。此等虽一日十反。无害于义。故漫及之耳。
与金永叔(庚戌十月十一日)
今事虽在他人。尚不胜代怖。况身亲当著者乎。虽曰彼汉病狂。不足惊动。而兴晋阳之甲之说。不干于吕申公。而只以美须。疑于孙莘老而横被罪罔。则今日题目。视晋阳奚翅万万哉。以故至今寝惊。只愿无聪也。如令所遭。自常情言之。岂非光荣之至者。而以愚见之。则可谓忧无疆也。自古以此善出场者无多。除非义理充足于中。富贵不足以婴其心。则虽有覆败之患。而在我无损矣。彼婴鼢之厮杀。诚非所愿。而贾郭之并驰。亦岂国家之福哉。窃闻外议已有云云者。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7H 页
窃恐为执事谋者之或失于思虑也。愚从此益自牢关。万念俱灰。而惟侯芭之意。老益耿耿。恐有一毫追玷之及。敢此缕缕。未知左右者以为如何也。
与金永叔(庚戌十月二十一日)
儿子归。有复书。其蒙登彻否。妄言虽可罪。然地禁势重之后。虽欲开一言而不可得。执事亦欲闻而不可得矣。玆以一事托君平。此虽哀恳。而朱子所谓私而公者。倘庶几焉。虽(虽下恐脱)见哀亦命也。奈何奈何。手鉴因营便。或清邸见投。至仰至仰。
答金永叔(辛亥八月十二日)
病里情怀。尤觉憧憧。玆于竹褫。承拜垂书。此心倾泻。有似沈痾之顿减也。此昧于将摄。病此难医之疾。中间万无一幸之望。自谓虚生天地间。孤负师门期待之意。此难瞑目。而又老先生遗稿未能修整。而又无付托者。殆无以报慎斋丁宁之心。此心蕴结。病加一倍。今病虽云少歇。而阴阳之界尚未判。只得静俟而已。 天恩罔极。大医远来。病怀易感。不胜涕零。闻重叔有贞茔行。庶得握叙。伫企伫企。所欲言者何限。而卧草只此。
与金永叔(辛亥)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7L 页
家弟转示丫溪别纸。备悉其意矣。其中宜有复者。其曰竹洞诸人。俱不无愤慨于此汉者。未知果然否乎。果有愤慨之心而不言于我。则诸贤之待我。不其甚薄矣乎。未知诸贤其果然乎。不胜惊愕失图也。至于金,闵之说。极非好消息。此汉虽处閒地。每不觉忧叹矣。去岁。草兄归自京里而为说。今行问于永令兄弟。则往来之言。真孟浪也。此兄弟如此。则其说自当消磨云。大抵鄙意则以为今日令监诸人。可与同为国事者。非诸闵乎。闵曾于关东事。其疏陈之说。诚有所不满于人意者。然视诸人终始旁观而默默者。则何可同日语也。因此不满而遂成仇怨。果是当理之举乎。其在今日。则贵家可谓隆盛矣。将以令而求合于闵乎。以闵而求合于令乎。其在令之道。当不暇吐握。收聚人才。以奖王室。虽劳且苦。有不可顾者矣。而如使闵慕势利。冒诸人之怒骂。狗苟于令家。则人不唾而狗食其馀乎。吾有此意。故曾与少辈。略为此说。盖欲令之为其所当为者矣。玆者丫溪。大以此言为愕。非鄙意之所敢知也。至其书札偏频于一边云者。亦不知实事而然也。愚本不喜人事往复。令之所知也。昔年尹吉甫戒以须是乡自乡而京自京。不相干涉。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8H 页
可也。此言殊有理。故尤以为服膺之地。又遭黄壖,李硕馥之诬。则尤不欲以姓名入于辇毂之下矣。然人以诚问之。则亦不欲昧然无答。故时有所酬酢矣。何独于诸闵相绝而有问不答耶。如令监则一岁一问。亦幸有之。有问则此觉心眼俱开。必觅便而奉答。亦有时先自作书者矣。此则令之所知也。以去秋变事时言之。则令之于豚儿。其初固不如右揆之于炳远。而其后终无相问之事。至于渠有怨憾之言于竹洞。然后令始来见而作书于愚。如景能则痛拒豚儿代直之恳。以豚儿言之。则固当不待请代。而径先走出而不知出。此则仓卒误错之致也。然景能之事。则亦有所不晓者矣。至于关西。则千里驰书。其所悯恤之至。不翅如己事者非止一二。至闻其事之结局而后已。而其仲则欲迎于中路。此兄弟从前相厚。而及乎危迫之时。其相恤如此。在我之道。其可无往来相报之义耶。景能非但如此。至今不相问。此何道理耶。其伯下来之日。流连于清州衙内。而咫尺华阳。终不相问。此亦有不可知者矣。丫溪乃以姜月塘拟之。月塘亦如是乎。佥贤之视我如是。而我则不忍少异于平日。去腊不有嫌碍。而以一家事相托。自顾吾心。断无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8L 页
他肠。而丫书如是。不亦异乎。至于大礼时从俭之说。是丫溪之所大攻。然愚岂欲令之遽以肺腑自处。凡干内间事。一切干与耶。窃观国典。嘉礼仪物。极其简省。而末流只从宫人口舌。其滥觞至不可说。今日内间仪物。令虽无如之何。而至于自令家所供之事。胡为而不可节约耶。戊巳年中。适当兴平尚主时。吾勉原平以极当从俭。则答谓当服膺矣。其后见语。以为今番掖庭人所供。皆以豆末为果而用之云。未知其一一皆如是。然以事理言之。则必不至全然无是。故原相之言如是。今于嘉礼时。私供之物。一从国典仪注。而不从宫人之言。则以 圣上慈俭之德。岂至于有所谴责耶。至其所谓何不自为疏力陈之云者。是乃不平愤激之所发也。吾之今日踪迹。果可以为是耶。目今饿殍之密。盗贼之发。至不可言。而只以朝廷之所厌闻。故方伯守令里正。次第不以闻。而 主上无由得知。此实痛疾愤慨之甚者。故乡人之愚昧者。日责之以不为一言以闻于 上。若春兄以为何不言于方伯或永令。愚以为令之力。姑为微琐。而且闻方辞筹司。则言之无益。故只略及于方伯答书中矣。此事所系甚大。不敢遽尔容喙。况其馀乎。不谓丫溪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9H 页
而有此激发之言也。至于责以师门恩义之言。则诚至论也。敢不服膺。然此亦有说焉。朱子于屏山。是韦斋遗托之师也。朱子就居刘氏之傍四十年。而至作卓夫人书。又于平甫。血诚相规。而至于自刘氏移考亭。乃有时移事往存没未安之语而不肯留。则其不苟于人情如是矣。其于延平。则至以为继于孔子之统。其尊之也至矣。然其子信甫昵比权奸。则托于知旧。使謦欬之而曰。纵不能回戈奋击。且得不为所使以害善良。亦幸事也。曷尝以师门子弟之故而依阿淟涊于其间耶。试观朱子大全第二十八编所与李诚父前后书及与张元善书。则其所谓无徇常日往还厚善之私。所谓覆护善人。掩其疵疾之意等。岂非今日之所当念者耶。又尝记昔年尹吉甫尝曰。退溪之孙。有不善居官者。赵月川却其所遗。愚未知此说见于何书。然此友所见甚博。必不为孟浪也。大抵以善相规。要之归正者。是果负师门耶。抑相与依阿。无所可否者。然后乃不负师门耶。且如我者。是草茅寒士。而如令监诸公。是乔木大家。其势本自相悬。而今又地禁迹逼。则不以道理相与。而只与厚善而已。则是真有献子之家者。不亦可嫌可鄙耶。盖鄙意则常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49L 页
以为今古之戚里。莫如周公。有周公之忠圣。则士不嫌其执贽还贽。汉帝不用窦广国。则胡氏非之。其在戚里。不忧士类之不附。而只忧己之不如古人而已。何必如是纷纭耶。月塘于丙子年。以大宪救护申得渊。大为尹掌令烇丈所斥。其时李副学楘丈大言曰。复而乃为朴自兴所不为之事。乱后复与溪谷家。大不相乐。尊王考大监。极力调剂而不能得。则大不能平曰。任渠如何也。愚每以为此地头。善易人性情也。此岂非今日之所可戒耶。
答金永叔(壬子五月四日)
久在山中。昨才出来。窃闻汹汹之端。起自乡里。消长之忧。延及嫠妇。忽此褫中。承拜惠书。倾慰之馀。一倍忧虑盖久矣。踯躅之孚而轻发匀(一作钧)弩。以触骇机。虽曰忠诚所激。而亦岂时运所关耶。从此乡里。都无事矣。然愚每言于诸公以女中尧舜之说。以为公等早退。使官家须用一番人。此正其时矣。未知诸公其能办此乎。千万不宣。
答金永叔(癸丑五月十六日)
即者。清州下吏褫到今月初五日复书。并悉别纸所谕。甚慰驰溯之怀。此入夏病加。自知难久于世也。某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50H 页
说。当初固疑其出于妒媚。然隋丈语人以为某谓我与守御公同受蔚赂云云。此言极可惊讶。大抵在我之道。只合有闻则无论虚实以相告矣。听者亦只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须如是纷纷。使于节上生节也。除是旱虐复如此。孑遗之民。呼号田野。事势之极。恐无复加于此者。然当事者。岂可拱手。而只委之于无可奈何之地哉。陆,张于崖山平章。尚有存亡之意。今日视彼则尚有间矣。朱子所谓宣布德意。宽其流移饿殍之忧。息其无聊妄作之念者。实今日之要道也。以私事言之。老先生宗事败破如此。则只在主盟之人。读书谨行。期以无忝而已。而曾陪大谏丈。则以为末如之何。若只如此。则更无所望矣。今日加勉其安坐斋室。凑泊此心。日近书册。则以渠才姿。何渠不若人哉。每读朱子说及刘平父。愧罪之心。自切于中也。况其血气未定之时。而入门无人。其投足左右。便分惠蹠。其可忧宁有极哉。此实台座与大谏丈之责也。中心耿耿。不免说及。并谅之。参连。李生喜朝问药以送。此二者为主材。无可得。蒙此优惠。甚以为幸。
答金永叔(癸丑六月十五日)
政尔悬溯。褫拜初二日惠书。慰泻不可言。此暑病甚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50L 页
苦。作一言尸。自怜而已。旱灾此酷。背节所种之稻。似无所望云。民事可谓棘矣。峡中之谷。虽茂硕无比。而亦是万室一陶。奈何奈何。窃伏闻 山陵卜食于弘济洞云。此实自古盛称之吉地。然则今玆 旧陵事。真所谓其毁也成者。而亦有默佑者存耶。 英陵不设石屏。 新陵咫尺。毋使异同。以示不敢踰前之意。且以昭 圣考慈俭之德。则实合时宜。而谁能有办此者。珍饵。病里亟吞。渴者得泉。正谓此耳。
答金永叔(癸丑十一月十九日)
府隶来传初十日惠书。卑情极用慰豁。此自前月念后。忽有所患。始若寒疾时令者然。渐渐危苦。今则遽到滨死之地。人生七十。理宜长休。只以无闻而死。为深恨耳。药参。适到此时。有若神佑者。感幸何极。执事去就。深用忧念。当此时节。偪侧游移。外积忧畏。内怀惭叹。斯岂人情之所愿也。每念尊叔父尚书公。尝言自家苟欲递则无不递之职。今时事势。又与彼时不同耶。史官归时。有书册小恳。其已登照否。
答金永叔(癸丑十一月二十二日)
苦苦呻痛中。承此耑书。倍甚喜慰。无以为言。某人疏。传闻张皇。使人身青矣。今见副本。似是末减。又其说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51H 页
话。有同学语小儿争珠弄丸者模样。一种人乃欲倚以为重。亦可哀尔。贱疾昨于府隶归。略以报闻矣。大抵无甚痛楚。而寝食全失。日觉二气之凋耗。此后事。可指日而待也。奈何奈何。历日煎药。珍荷珍荷。全史谨悉。别上待罪之章。已知某台之言不可从也。此后只有括囊二字。为未死前佩符耳。惟是循例恩典。实有难处者。故前书奉禀矣。
与金永叔(癸丑十一月二十四日)
前复。想已登彻矣。尔后三四日。贱疾一切无减。而又时有翻胃之症。似非回春之兆。奈何奈何。前恳或已周旋否。日望其下报耳。栗谷先生年谱。昔年承慎斋先生教命。编次入刊矣。今因朴进善和叔考示。知其疏漏舛差殊多。故今与尹执义子仁。更加参订。以送于和叔。俾成新件。而第虑和叔难于抄写及无册子。幸台监亟作一卷空册。且差写手。以就和叔处。随其指挥而写出。如何如何。今世此事。非执事。孰与相议哉。千万卧倩只此。
答金永叔(癸丑十二月三日)
呻吟雪窗。恋德如川。忽拜耑书。神气醒然。如失沈痾所在也。贱疾一向弥留。绝粒已一月。而顿无食念。此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51L 页
岂时令之祟而已。记昔同春无甚痛楚。而元气日败。至于骨立之后。则虽尺童。亦知其无可奈何。今日此身。亦意其将然也。恩礼之辞。今早已呈小文字。而其措语则恰似来谕之意耳。诸意以为 圣教既以不平之发为教。则为臣子者。何敢晏然默默而已乎。此则似矣。而鄙意以为分疏。以为不然。尤有所不敢者。故只欲受而为罪矣。昨见揆劄之批。则风水云云。又为贱臣之罪案。此则至冤极痛矣。未知 圣意指何说为然耶。如得可言机会。则窃欲仰首一鸣。以暴衷曲。未知如何。因便示及也。执事既入复出。前头事。极可忧念。如大受,仲羽,择之。多少快活也。闻躄者复入。想其勃窣出入气象。世道安得以不污哉。可叹可叹。
答金永叔(甲寅三月)
初八日。大哥转示 国哀后所遣书。在竹一书。盖其谢也。玆又蒙专书。副以所须药料。忻慰不容喻。留竹俟 批之宜。诚如来谕矣。当时愚意实如此。而在山寺。竹守昼夜相守。虽数请还官而固不听。遂移竹境孤村。留三日。而胀势日健。惧不得生还。且念常时 批答。必三四日后始下。则况在今日则尤不敢以亟被猥望。故借僧舆归。亟复常食。而转入岩间小舍。静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52H 页
伏调治矣。曾见郭世楗疏本。则专攻己亥服制之失。值此机会。必欲终上。未知有闻否。彼辈踪迹诡秘。在京者或不能知其情状。况乡里乎。闻李后平之疏极惨。此两疏若上。前头 发引时。似亦不敢冒进矣。幸耑教如何。千万力疾不宣。
答金永叔(甲寅九月)
耑书良荷。 恩命久益不已。势须稍进。毕露悃愊。如又不免。则文字成后。乃可旋反。如台前书之教耳。草友去就。又与鄙人有间。既曰待罪。则初虽莫来可也。既来而旋归。依前待罪。以俟 新命。然后庶免野花啼鸟之嫌矣。鄙人所处如此。故不欲以异同相处也。
答金永叔(甲寅十月十七日)
问书荷荷。初因此汉十七年酝酿祸端。以至今日。竟见滔天。最是人才眇然之时。惟汶上兄弟尽心国事。意其缓急可恃。今并被大戮。皆思退遁。从此狐狸尽意纵横。未知将至于何地而止也。此归处深山。杜门养痾。自与外事。无相干涉。此实幸甚者也。惟是此汉衰病已甚。腊月复从行役。实所难堪。且已一番临哭。则虽不复进于 廞卫之日。不至大损于义理。又惟圣意所在。则一以彼言为是。是则贱臣者。诚一大罪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52L 页
人也。虽欲次士庶之班。亦有所不敢冒进者。故窃有无动之意。未知于义理如何。幸商量示教也。
与金永叔(乙卯正月二十六日)
昨到配地。狞风砭骨。然如旅得归矣。只泄疾转甚。不知所为也。记昔老先生年踰八十之后。虽如小子之陋劣者。逢便则必手字下问。至于慎老。则尤于人事。置水不漏矣。今世则未见有此事。岂小学所谓前辈多周详。后辈多阙略者耶。今为此言。不无意思存焉。时因北风。惠以德音如何。○窃闻黄生投疏远谪。然否。罪人加律之议。如何。岭疏何日当入云耶。松禾儒生金莘望。自前冬从学于山中。因徒步随行。得其扶持之力多。渠念其老亲。有一书胎去。幸图传去之路如何。顾恤黄生之义。亦言于可言处否。
与金永叔(乙卯三月二十日)
今日因高原宰之罢归者。拜一书。仍及语类事矣。即得季周书。则以其家所藏。已付于来此之便云。早晚当到矣。李直长处。勿以此相言如何。病中无眠。每念王室。不胜忧叹。彼得罪于君而怨尤恨咎者。诚何心哉。新增考事撮要。极欲考阅。幸付高原便。至望至望。
与金永叔(乙卯六月十七日)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53H 页
此中其高三丈。北偏接檐。东南稍未接。前庭仅可一竿馀。而竹笆四重。其外又以棘笼之。例置后门。不置前。有小板牖。仅通饮食。其人必受重赏。而从入数辈。皆喘喘有欲死之状矣。闻此便是眼前使者。而意欲知此中事。故略及之。云路所刊参同契及救暍药饵。欲得之。○贱疾。明是土疾。问于可问处。而亟以见示如何。若付此姜吏。则可因兴海便传来矣。不易则为走花山邸人耶。
答金永叔(乙卯八月九日)
尚保残命。 圣恩罔极。馀不须问也。石室先生。可谓有孙。而只晦翁所谓岭海之间不落莫者。不幸近之矣。三桠十颖。甚荷甚荷。○某汉不见其原疏。而其大槩。以为其父以论礼见恶于某而坎轲云云。(其大意如此矣。)其时实有剥正荐剡。而使死于贱伍者。则宜有出而自当之义。故前日略及之矣。
与金永叔(乙卯十月晦日)
他不敢烦骚屑。此极可叹。或人别纸如此。幸商示如何。其所引抱柱。恐不著。彼守女子之信而灭身者。今则有 君命在。何敢跬步违也。火虽延烧。愚意则以为不敢避也。除是腹痛甚苦。药无见效。若死于无事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53L 页
之前。则极是便宜。而孙儿辈犹以医药遑遑。情理则然而不知此心者也。
与金永叔(乙卯十二月十七日)
从郑震伯死者。姜吏孝元之子与孙。 先王朝。出内奴二口以赎而良之矣。其第二孙名承硕。愚方取而教之矣。今夏。校辑览于沙坞时。承硕随行。连山诸人见之。而谓自 上既赎其父与兄。则此儿之赎。自士林为之似好矣。既已收聚若干物云矣。即见柳大将从兄燂然书。则极力周旋。已蒙诺于厥主。而其价三十金云。诸生万无办备之路。未知何以为之。台亦出助。而于可助处。劝之如何。此事虽小。亦扶世道之一事。而议论出于连。尤善尤善。
与金永叔(丙辰十月二十二日)
病日益苦而药物顿乏。可能相济耶。以此垂尽之喘。宁有苟延之意。只未尽之前。痛楚不可堪。然闻者必大笑之矣。别告重叔。故朴仲久之胤名镡者。有志于学。真畏友也。前月来见。为说沙溪老先生子孙如某氏。其资质甚好。而果于自弃。使老先生之道。不传于家庭。甚可惜也。如三陟。亦然也。此说甚可警省。吾侪忝在门人之列。既负教育之恩。又未尝以一言奉规。
宋子大全卷七十三 第 454H 页
如朴君之言矣。今闻此说。愧恧皇恐。自知其罪。殆无以自容也。窃闻重叔看书不已。等是看书。胡不那移博杂之工力。日读老先生所尝从事之书耶。曾未尝一言。而又不以人之为言者相告。则其罪尤大。故敢此容喙。幸有以见谅也。朴君性甚强紧。曾就朴和叔。以为无足学而归。盖其一以圣人律人。故虽和叔。亦不满其意。此虽病其执滞。而其有益于人则大矣。相守一旬之间。其见警益深矣。馀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