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宋子大全卷四十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x 页
宋子大全卷四十
 书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67H 页
与李泰之(惟泰○己卯十月二十五日)
顷日尊伯氏过访。迨感厚意。其时有片札。想登照否耶。即者风雪斗紧。不审峡里得免冻拆耶。弟身恙遭秋粗苏。遇此寒冱。心神缩束。不敢开展文字。势将有山寺之行。今岁失稔。无异去年。卒岁固不可望。而债负山积。徵者陆续。以是不能不为挠。想兄免是耶。且念兄之德量。如弟贱丈夫。固不敢窥涯。然交际之间。一毫放过。则久之必有悔者。以兄之明。虑此必精。然古人之不废箴警。有以也。故有所云云也。孤云之会。迁退至此。可恨。岁前相面。宁可期也。只冀珍重。
与李泰之
连有书览未。别 谕并下。将何以为对。文字须极详审。毋使有一毫隐涩。如何。祇受之礼。先设卓子于厅上南向。史官将入。出而祇迎。史官入。安 谕书于卓子。而立于其傍。主人于厅下四拜。进诣卓前跪。读讫。又下厅四拜。史官归则出门四拜矣。此史官。新及第赵时瑗耳。对辞切欲略搆以上。以俟裁取。而忙甚未能。可叹。只此。
与李泰之(乙酉至月二十八日)
即日。彩欢佳福。曾奉仲氏于道斋。奉致西山之约。即就伫跫。忽以持宪被 旨。颠倒下来。才祇受三日。又承因疏趣赴之 命。此间窘迫。曷可胜喻。完南寄明甫书云。可慰。弟足之云。可慰者。明甫。无忧者。泰之。可怜者。此物也。城主以初六弃归沧院。诸老将以初三。兼做落成饯礼。欲邀仙乡及怀德诸益。以为导饮尊客。此志甚勤。而难于直恳。使我为介。幸许降临。兼别主丈似便。幸勿辜众意。并且面命迷方。至幸至幸。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67L 页
与李泰之
想至函丈。熟讲去就。昨仲明来说兄行意已决。与鄙意相左。兄分义素浅。与弟亦有间。今日之出。必将有为。若是至公血诚。粗拳大踢则岂不好。而只看分义如何。则恐不必行。幸更商量。随所到呈状而归。似不为无名。如何如何。弟数日间。当因寓县控免。虽诸友之责甚峻。素定难卒变也。若改路。切望纡访。不宣。
与李泰之
苦待跫音。不见其人。不胜缺然。虽奉明日之约。然明日之礼。亦当早行。幸乞侵晓来教。俾成礼事。千万之望也。更遣一后生面禀。兄若莫来。则礼亦不成。狼狈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68H 页
甚矣。且兄之坚执。必有意思。而人莫能测。恐非圣门明快底气象。好笑好笑。
答李泰之(丙戌至月二十二日)
前书未及拜复。方用叹恨。忽又专翰。感释交至。弟曾者归侍。还家才两日耳。焘弟患类中。大贻亲忧。奔走医药。亦将生病。幸收药效。浑家粗息耳。武仲谋忠。令人深谢。此行岂复惮远。但行具龃龉。且存吉一之戒。静思身世。亦非极乐。此间为圭庵从祖后事。弊门将入文字。故有沙山之约。念六向彼。或七或八。转至兄所。或晦或朔。会泰邑。指四五抵务。如是停排。庶不差池否。如欲赆行。马粮全乏耳。此郡朴守弹递。郑公基丰。望前始除。故官籴未输。瓶罍先倒。非细事也。
与李泰之(丁亥元月二十四日)
今年。又阅几个朝暮。伏惟庭闱眷率。一切休佑。溯慕之私。何日暂忘。弟拙懒如昔。而较其筋力。实觉今年不似去年。不学便衰之训。真不我欺也。清川。弟之所闻。似不孟浪。真所谓诸人知处。良遂总知。良遂知处。诸人不知者也。此亦关数。奈何。泰兄新除。虽提举姓名为不便。然不比弟昔年却有许多事也。今年计活。愿从后尘。了却几卷残书于寂寞之滨。实不偶然。讨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68L 页
其处所。则惟兄所命。然诸处皆无如德裕之深也。第昨得外城书。俟稍暖。见招甚恳。且明甫诸人。为弟理会梁西不已。虽未知坚决。万一获成。兼作负笈之行。如其差池。仲春。不时委晋。了得前事。然后做入山之计耳。兄亦以此商量。如何。
答李泰之(丁亥四月二十九日)
曾作一书。付内弟之进。不意中画而惠帖叠到。恨且慰释。吾侪不幸。同此冷煖。岂敢殊谋。第疏恳从前拖引事件。故即呈县道。而廿三。往怀乡。传取院掌者。盖欲身上尽脱缠绕。而即从兄于深山。以为今夏计也。到彼诸友。皆以呈状。为太泛然。仍向亲庭。总六日而归。则主倅不肯报去。谓当陈疏。故不得已方搆草。欲于端午前上送耳。诸友谓兄则职尤微分尤浅。似难遽入文字。弟意亦然。然揆以古谊。则疏请亦何妨。只是后世太自抑厌耳。大槩更加精思而处之也。深山之计。此事虽未了当。兄若能入。则弟当踵去。盖是百五十步耳。梁西。敢随于佥兄。较诸前后。而比之于玉。清川。虽未清滢。犹是蓝田气趣。此则专是珷玞也。然根脚无疑。则如是足矣。敢求其十金耶。无病者。不知人之疾痛。则思诚之云。亦不宜乎。至以荆症为有祟。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69H 页
则似乎冤矣。大抵门内细微。仍并无隐可乎。荆之处变。虽不能尽善。然比之人家悍险。则不翅有间矣。而顷年兄与明兄。胥有云云。尝切怪笑。而欲为分疏则似儿戏。故直受之而已。彼思诚之疑之也又何怪乎。二果。一之已多。其又再乎而至于二者。是亦命奇所致。宁有佳况耶。在怀。得逢汝望令公。从容两日而罢耳。
答李泰之(丁亥三月十日)
忧恼如许。思与佥兄依倚商量。奚翅饥渴。此时忽蒙专翰。开慰十分。第闻兄家患苦。亦甚非轻。两家运气相关如此。可怪可叹。弟家小奴。自兄来。自云在途已不快。数日间。则果似时令。渐渐危苦。几一月而死。此奴有犬马之诚。故惨怜有加。而亦不以为意。无何。荆布与二婢。一时卧痛。始疑其染。身即出避。而二女许其救护。症势极重。束手待天几五六日。赖明兄暨汝望令公来会宋里。寻医剂药。一一见效。昨夕始有生道。此心颇降也。尹甥来相守数日而归。其妻则以厥舅之命。出外已五六日。今将移送静叔旧庄。为转向渠家之地。而权女则欲于今日出之耳。官粜虽不能如意。助以永粜。不至绝火耳。弟欲观今日。知症势果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69L 页
向歇。则欲向西山。时时相闻二女万一幸免。则仍向兄所或明兄。惟所欲耳。希仲恨不相见也。主丧之说。彼亦主经文。不可打破。但欲专主一说。而尽废众说。则亦非通论也。讲礼之教。敢不服膺。方读书传仅半。谨当辍彼而就此耳。通解。曾见武仲书。方伯有持难之意云云。极可叹也。
与李泰之(丁亥五月二十日)
旱暵比酷。未审侍履诸况何如。溯慕不置。弟欲赴深山之约久矣。文字上去后。久无所闻。谓已顺递。今朝将直向兄所。临发。得静叔书。事将不如所料。不知有何指挥。则远出不便。故改辙寻便。即到西山。为随宜酬应之计。计此道里。即是中半。而去兄尤近。兄虽已入深山。幸为弟撤榻来会。共了陈乞事。兼讲礼书数旬之后。并辔入山。为一月计。似为两宜。幸速图之也。弟之笈中。只礼记一部而已。盖闻兄有读礼之意故也。
答李泰之(丁亥五月二十六日)
伯仲临访。兼奉惠覆。备悉示意。殊用慰豁。第萝径之候已阻。缺然何已。弟忽得痁疾。今日又当次。闷苦不可言。 圣批再昨下来。果如前料。此后疏状得失。方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0H 页
用首鼠。昨已奉禀于文丈。似有居一之说。兄亦因便见教也。李生远来良勤。此因尹女书。知己向峡路。极虑其狼狈。承审相守。甚慰甚慰。大抵今夏。必欲合并深山之计。弟实立帜。而中途而画。人事之不可期。乃如是耶。此亦有数儿相从。然视兄省半。移少就多之计。方与伯仲谋之。计终可成。姑此不悉。
与李泰之(丁亥七月二十七日)
岐路之别。不翅愔然。即惟佥侍履重啬。弟自数日前。重患齿痛。罔昼夜狂号。尚不瘳可。何闷何苦。自谓四百四病。唯此为无伦耳。此处院役。以无粮将辍。佥议欲烦贵郡佥贤。转告于全尹。彼中佥贤。莫或有支离之色耶。弟意以为退兄拔往。则不但两便。事亦可成。未知如何。完尹处。兄亦以书力劝之。通判处。亦通此意。如何。来旬后欲直向贵居。并往连山。其时武仲若在。当消一日于彼。须示破为幸。
  别纸
乙酉秋释菜。韩丈倡言。曾为永川。其处用牛腥。岭南大抵用牛。此邑物力。不为不富。而只用羊豕。似为苟简云云。而变通用牛。今考五礼仪图。则只有羊,豕二俎。且注云。文庙代以骍牛。外则否。朱子州县释奠仪。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0L 页
亦只用羊,豕二俎。然则此邑用牛。无乃非耶。有其举之。无或废之。虽有此说。然若是大段未安。则还从旧仪。亦非专革前事之比。故此邑人。多有从旧之意耳。然倘有分明可徵处。则亦欲仍之。幸明示如何如何。此意非独邑民如是也。一转舌之错。便有不好事。千万慎之。密以见教。
答李泰之(己丑五月二十四日)
蒙赐财答。且审炎霾侍履佳佑。喜慰实深。吾侪狼狈则均。然亦自冷煖。愚意奔哭。容或趁时而至。此则转为出处说。似不可浑囵为一也。今日之出。实非寻常。自揣一毫气力。扶助得时事耶。即今所定。不过如是。幸到外城。商量见教。至祝至祝。弟则骑率并乏。不可去矣。归路或转临于此。面议。因峡路迤去。实深企也。○明以前日赴临。今不可不赴。前日未免或误。则岂可据此而遂非耶。若如此论。则是人无昨非今是之悟矣。岂理也哉。兄亦有此论。不可晓。除非今日之出。必担当世事与道俱出也。
与李泰之(庚寅元月二十七日)
新倅行。草草拜书。想已登照否。此中无可言。慎斋去后。益复溃裂。再昨右相见递。其八疏多有悔悟之意。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1H 页
而惜其不及舌也。弟之辞单。昨暮始入。明间当决去耳。然自 上再昨。私致 恩意。或不舍遣。则狼狈甚矣。然文字间。尚许其任意。犹可安意。不至如惊凫耳。赵判为都宪避出。今又陈疏云矣。胤令为副学。然已出衿庄。不赴承宣之命。今其能出耶。惟是伯玉处弟之辞颇峻。 筵席又攻右相。以是。是非纷纭。未知将如何出场也。石爷将于来初出去。此后益难收拾耳。濠兄辞疏。何至今不来耶。松兄家已乾净耶。
答李泰之(庚寅三月十日)
八日数行书。足当别后颜面。喜慰亡量。弟病未见差剧。盖植根深故刊落迟也。度辽之与。兄虽自詑。奈不憖遗何。金震粹抵乃翁书。儿酋极欲为 上婿。 慈殿还宫。三儿放还。安澈论启。皆为罪案。安澈事。胤令当之。休书云。季方之言。容有过虑云。季方今书云。洛凶必不止此云。此言似有理。方且云馨长说为金判书有可图之势。此是虚誇之辞。而诸人信之。可笑云。上党力主社稷之论。且谓延阳曰。两宋已出彼口云。此必密启。故姑为安坐。入城。更为提出。当即上去耳。石室书云。似闻贴黄之疏。亦已远播。事无可为。腐心奈何云。深令前书。则以季方之计为迂。今书则直虑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1L 页
其难脱矣。大槩莫非天也。自靖之外。复有何事。西上时傥蒙远将。则可以承教矣。病苦只此。
与李泰之
弟下来。即患面肿。方在死生中。此不足恨。昨得文叔诸人书。以为六差之出。不在一二持论之人。意如丽朝忠惠,忠宣之事。明若观火。而朝廷不知忧。 圣上孤立而莫知如何。须吾侪致力。恳嘱清老进一劄。俾圣上晓然知存亡之机决于一举。庶有万一之望云云。此盖青门老贼之所为云矣。昨日力疾草清老书。抵明书送。未知能回此老之听否。兄于此时。如有所见。即告清翁或朋友如何。面浮如鼎冠。目视仅如一线。字画想不可读。谅之。虏中先使我国。除岁币。运米于凤城。将以重兵临之。然后将行凶计云。强疾作此。固知贱疾转剧。而自见洛报。不胜痛哭。(缺)
与李泰之(庚寅三月二十二日)
三春淫曀。人无不嚏。未委侍奉学履佳否。弟服弼药。略有安意。忽此凄风。虽塞窦深居。尚觉凌兢也。狼辈撤归云。未知渠意初欲止此耶。抑诸公费多少心力耶。前书有书空之诘。忘未报答。岂谓嘉林耶。弟意此友。只可渫而不恻。何至咄咄也。未焚副封。来自济馆。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2H 页
已密藏之矣。只此。
答李泰之(乙未七月二十九日)
连承惠札。慰感何极。此中山事。至此始思前教及新门之说。家议以姑祔先茔为定。发引卜在来十六。窆在廿六。然发引与节祀相值。或欲差退耳。鸣山。尚在商量中。而若待葬后。决定取舍。则未前。兄家不可束手以待。故家兄既失成公。而今朝为见李清圭出往。虽葬前。而取舍可决矣。然此若终为吾家所用。则兄家单恃此地。势极狼狈。须为预差之计。兴龙不可全弃也。曾闻吴井边家后颇好云。亦为周旋如何。此等事。有馀不厌也。弟病固不浅。然岂可遽议莫大处变。以重不孝之罪乎。然此可自量。幸姑母甚轸念。少安惊动痛迫之怀。如何如何。千万适因罗生。力疾仅草。
答李泰之(乙未八月五日)
此间事。苦喜差池。极以奉报之不亟为恨。方待少弟。今日自尚归。明将送侄子诣门矣。耑伻忽至。槩审多少教意。哀感无已。李师。家兄幸而邀致。而青沃仅仅往见。以子病径归。奈何。昨送少弟于成门。与之商量。其归当有一定之计矣。兴山。曾告以舍之之意。鸣村之舍。亦在十八九。两家入手者。只此而已。只恐此舍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2L 页
之后。兄家亦为外议所挠。狼狈如弟家也。李见一处于旧山后不远地。子精潘公曾并誉之。姑欲权奉于此。未知成论如何也。亦待少弟之归耳。弟家取舍之柄。专在家兄。少弟何敢与焉。渠之前言。亦是戏耳。
与李泰之(乙未八月十日)
前书达彻否。此中祔议。以长者之戒而止。姑用其后所谓月伊谷之计。遂定日时。初择于成裨。用九月十四戌时。而又引朱子十月日酉时为證。然未见见出处。故不敢从。改卜以今月卅日巳时为定。而发引在十九日。日期遽进。凡百草率。闷迫闷迫。弟荒迷之中。病思烦郁。二弟以干出往。无与料理。黾勉料理。又多乖舛。望兄早为来临。随事指教。俾免狼狈也。赵完培诸处。自兄转示启期如何。胤令何遽至此。益无生意也。奈何奈何。濠家襄事。不出鸣兴则善矣。只此。
答李泰之(乙未十一月二十七日)
朝书想未及达。黄生归。伏承手书。恭审侍履佳安。哀慰无任。葬地尚无指的处。少弟南行亦归虚。昨又踰岭就成师。未知亦能致否。日夕攀号。无宁速死也。朝书。盖以报恩安丈。即报亲事。而此久无答。故昨送其胤。来问事情。盖其书滞于元岩而然也。亟作书。倩梁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3H 页
生急告。安书亦并胎去矣。幸须明示皂白。或耑使于彼。如何。所谕鸣谤。曾是意外。未知何事起于何许。幸详示。使之反省如何。永事不大段。盖是少辈作事不察。受谤于永民。而波及于守。守恨其如此。不能审思。发之大暴。此后事端。消则消。不消则不消矣。沙兄蒙批甚优。狼狈可念。曾问兄说何如。则答以未曾闻。未及与之商量否。不次。
答李泰之(乙未十二月二十八日)
连承惠书。慰感无已。缕缕之教。谨悉。至于成德之刺。不甚服(缺。)卫君之问。子贡不自答而问于夫子。得何怨之训而后。知不为也。然当时。无以推诿于圣师疑子贡者。前书虽未能记得。(缺)是赤心之发也。未知濠答如何。昨得濠书。则闵服有曲折。函丈之说。不可轻议云。所谓曲折。未知如何。李丈之问。似非圣人家法。虽以利害言之。问之不如不问。兄何故缓视徐趋。欲止而不止耶。焉有身兼三达。而与黄口小儿。辨诘言根耶。弟意断然以为虽退之闻之。若不闻焉。可也。如何如何。自馀荒迷不次。
与李泰之
暮灯有书。想在照未照间矣。即者褫得吉书。则以入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3L 页
都陈疏为得。以兄前说为难从。创此新例。令人难究。义理无穷。我心昏塞。奈何奈何。幸一言。使得失晓然。开此黑暗也。并为细论沙山之义。则尤幸尤幸。不次。
答李泰之(丙申正月二十一日)
前书尚未见。即承耑翰。伏审侍履佳迪。哀慰亡量。孤哀苟存至今。初忌只隔四十馀日。号慕弥增。谁与拚诉。二弟月初踰岭。留连十馀日。十六。始得成公。进往清州先垄。近当周绕由怀而归耳。所谕昏事。别纸奉报。某友何以报称。此则不敢言。只愿佥兄血诚胥诲。如晦翁之于李诚父。切不可傍观而已也。骊公留柳许久。岂相见否。尼少历宿。为传一二。其说益新奇。大槩以朱子诗解。为失本旨云。极可骇怪。其说益奇。误人益多。未知谁当洪水之责者。可叹可叹。崔报日夕伫望。今承示谕。闷塞奈何。尼家交茔不利。则当携崔到尼云。未知亦果尔否也。不次。
答李泰之(丙申二月一日)
连拜惠书。哀慰且感。先碣。前便已详禀。更以函丈所录。略标一两处以呈耳。前书所询某友李诚父云云。忘未报达。可恨。所谓某友。盖因来书所忧大学士。而漫及之耳。所谓李诚父。晦翁夫子所拳拳延平之子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4H 页
也。盖愿兄相勖胥诲于某友。如晦翁之于诚父云尔。前书语意不明。致烦疑问。悚悚。
与李泰之
曾见柳定民。问贵东之兆。则甚称之。与舍弟所闻于兄者自别矣。大槩其地不甚雄特。只其藏护文明。则异于他处。亦无大段疵病。故家议太半倾向。未知如何。兄说闵谓戌脉。柳云。决不然。其后往审。则柳言信矣。如果以彼归一。则烦兄出彼为主矣。当耑告伏计。即见濠报。渠又为吏议。仍兼前职。其递似未易。可虑。曾见濂史所示。则 圣谕以兄为疏狂。然欲召见云云。即见邸状。以兄及吉拟进善。则以后政差出为教。盖前疑未释也。朝夕待变之时。身无绊碍。岂不大幸大幸。骊公封还诰命。其高若此。宜其下视一世如壤虫也。初 批甚优。再 批以执迷为教。彼尤当增击也。
答李泰之(丙申二月二十四日)
来此已三日。而不得奉兄周旋。曷胜踽踽。昨书甚慰。昨日。要柳更审则称美又加于前。只少弟之意。似不以为然。渠今日归沃。当与兄弟更商以报矣。孤哀得报以此决定。则当仍留数三日。料理凡百而归。若及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4L 页
相奉。何幸何幸。切冀早来也。某兄只为谢 恩而动。则似不须如此矣。函丈曾说某欲谢承旨。此意妄矣。弟为传于渠。恐亦更无此意矣。某公务欲突过伊,傅以上。不遇汤,丁之礼。岂有动理。其劝人出者。亦称物平施之道也欤。未可知也。只此不次。
与李泰之(丙申五月四日)
夜来讲议凡百。必有可闻也。即因家兄。闻永同朴姓治应 旨疏。其中说及孤哀。隆侄见而止之。渠云禀于草丈。蒙赐印可云。不料兄之爱我也不如彼。尺地连家之人。上此文字。人谓我不知耶。且自渠道理。去秋。已将文叔等诸事叫 阍。而一不见施。今不可已乎。彼以诚心奉禀。而兄不见止。反奖与之。此非独负我。并负渠也。何其与待黄之意。相戾也。闻渠见方徘徊于锦滨。计在何许。切欲追挽。幸详示也。渠纵不成行。已展者难缩。最苦者严也。自此。兄之门。无我踪迹矣。在兄亦非好事矣。不备。
答李泰之(丙申八月二十七日)
承审膝下团圆。不胜歆怆。孤云斩板。已矣何言。悠悠之谈。从此可息否。孤哀等视息苟存。小小疾恙。去来无常。只是秋阴不开。政不可耐耳。洲病闻其差可。喜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5H 页
幸则深而亦有少愈之虑耳。某兄之行。各自冷煖。然近故长者苦口止之。而佥兄汎然酬酢。交义之衰。遽已如许耶。某友论议。未知如何。若如心制中。可以毕亲之论。则俑自骊江。而诸少风偃。岂独一云举哉。然朋友有过。则诸兄必委之此身。此亦苦事。邮老去就殊可念。记曰。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然亦观嗟之轻重。谢之诚伪而已。此难悬论矣。朱子书数处。有略可为据者。更可财酌受用也。惠梳珍谢。帽掩依到。所谓迂书。岂曾付郭生者耶。西还尚赊。可少一会耶。
与李泰之(丁酉至月三十日)
久不相闻。慕用曷喻。因退书。闻兄今日归觐。欲于中路奉邀。乘马将出。忽闻川路大涨。怃然而止。极可叹也。欲奉兄。非欲閒写。切欲承诲。盖以异数隆礼。势极狼狈。稳奉从容。不至迷冥颠踣。实近日赤诚也。明日会于宋生旧宅。如何。再明则有故。其后则又有不敢动者耳。明日则因宿亦好矣。幸乞毋靳。千万之望。
答李泰之(丁酉十二月十四日)
聚散如云。不能无情。即拜垂书。欣慰实多。退之居土。诚是怪事。见其书。似不无去意。去诚快事。然当初屈身于此时。专为便养也。能忍于大。而不忍于小。无乃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5L 页
不知类也耶。幸与商量如何。弟槐里之行。真是妄作。食伤大发。朝夕恃粥。不自料顿惫如此也。城隍哀。情势可悯。昨亚使略传讼官意以为讼则李曲。罪则沈多云云。胜败似难十全矣。奈何奈何。
与李泰之(戊戌正月二十三日)
夜来侍奉增吉。弟一向颓惫。奈何。荆布可令留侍大房。而弟病如此。中馈尤切。故今使归复矣。退之可谓快捷矣。然常胜之家。难可数战。须审将骄卒惰。又知敌之未尝忘吾也。好笑好笑。孤云石役。已作如何。曳夫无伤创者否。郁郁千万卧草不宣。
与李泰之(戊戌正月二十九日)
近履如何。此间事。不可说也。郑事果大起。将有鸣鼓之举。吾非但力不能救吾身。亦自救不赡。奈何奈何。黄力言逐之。吾始则不忍曰。渠既自新。则何可塞其路云。则终以不逐为非。势将送之。而如此泥路。何忍见其步归七日程耶。欲送于兄。则兄已以曾言当逐。而后邀升堂。大被诟辱。至曰见其翁作邻宰。而变前言引接。此不忍闻。又何更以此相饷耶。渠之谷石在恩。欲姑送于彼。而又虑乃翁不谅我心。以弟动于利害而逐去。见骇且伤。则亦有所不忍。莫知攸处也。且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6H 页
弟上见兄之见诟。下见郑之遭击。而晏然院任。似无廉隅。又妨于公论齐发。故明日欲辞院任。盖再明是讲会也。欲及未至而辞焉。未知如何。大槩此事专出于兄之与某倾倒。而有激之之端。何故如此。不能无恨也。寿席始不欲遣郑。而重违兄勤教。不敢不遣。其时何不两止。而反两激之也。极可讶极可讶。地主乘时左袒。亦可怕也。因欲挥谢诸生。杜门自省。而远来者处之甚难。亦奈何。兄若来教。则何幸何幸。弟则不欲出入矣。于兄无所可隐。从前一一写出者。谓兄爱我甚笃也。不料因此而遭此狼狈也。今又不惩而复发于兄。未知复有何事也。可笑可笑。千万丙之。勿示于人也。急倩镇便走草。速以还教也。只此。
答李泰之(戊戌正月三十日)
承此回教。感慰感慰。昨日厚侄。历宿某所。某力言义不可已。厚答谓此如同气中。有诟詈父母者。只当于室中教责。而何必如此郎当耶。某以无棱峻责。且令厚至诚告我。使之逐去云云。此中火色可想矣。蒙兄许送。极知盛德有容。然既已知其波及。而何忍以此相饷耶。不如相守狼狈矣。无已则使渠就食恩尼。姑与尹少同处。以俟其翁之到官矣。最可怜者。渠以何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6L 页
颜见翁。呜咽不食。恐成疾也。大槩此根本甚深。渠闻见人过失。少不容隐。无人不怒。未几闻者有此事。而以无明證为难。及兄宿某家深言之后。雀跃而起。以摅其愤。此可以止之乎。弟之恨兄者。此也。朔会已辞。当次第辞却矣。彼中寂然无闻。岂使此间闻之耶。兄与我从此深戒可也。平生眼不识人之罪。自挝何足赎哉。今日事。兄做成蚌鹬。而使人收渔人之功。可笑可笑。许人自新之说。几于齿弊而不听。在上者又从而激之。奈何奈何。此亦弟之罪也。不如从此杜门自讼而已。如有可教。更教之。幸幸。
答李泰之(戊戌六月十二日)
承书慰豁。弟明将行矣。欲历辞桥墓。取路怀东。挂剑荆津而去。新滩之示。恐难副矣。弟未告行。兄未来送。则此恨诚不少矣。此岂不欲承教。兄岂不欲有赠耶。新与荆不多争。幸乞来会如何。病作则势将中止。然不害其一番相面也。或遂来马岩。仍与隆厚。作数日款。亦好矣。未知如何。千万不宣。
答李泰之(戊戌六月十五日)
千书不如一面。然屡承慰甚。弟行日热甚。仍值雨水。湿病大作。不得已拜疏。然不敢有遽归之计。仍留于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7H 页
此矣。林尼皆有赠言。与平日所闻于晦翁者。有同者。有不同者。如有用我者。固当有取舍者。而在我权度不精。此为可忧耳。旅中病思无聊。只与诸从。讲论文字。亦足以随分支遣耳。溪堂景物。听之心清。然弟若转身一归。则亦是溪亭上人。幸毋太誇也。退之伏蒙耑使以致诸书。慰感不可言。千万病苦。只此。
与李泰之(戊戌八月十七日)
使人入于林莽。独享乡园之乐。未知德人。亦用此苏,张之术否。此实晦翁准备今日说也。业已至此。须为我画策。俾无大狼狈。则真不失德人之实矣。盖闻 圣候非今岁可能平复。则等待蹲坐。有所不堪。秋气乍凉。已令人生病。虽欲久此。而有所不能。兼此行言。动摇一二巨室。使其为谋深而思中切。若复低徊。则恐有弹射之患。况又同人以形迹不安。已出江上。仍欲下去。去就之义。似难独异。凡此数段。皆是可去不可留之说。故欲将俶装戒行。为逦迤东归之计。未知兄意何如。愿有以明教也。大哥时时相见。甚慰孤思。即见静令三哥。谓才相遇于泮村矣。○外城礼讼。兄批与鄙意无毫发爽。私幸私幸。
与李泰之(戊戌十二月二十四日)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7L 页
近况如何。弟病情日深。势将颠仆。盖事务日埤。昼则不得休。夜以忧虑之多。彻晓无眠。如此煎熬。岂是久长之势。自怜自怜。最是诸公。傍观却立。一无相助之意。岂意人情之至此耶。三昨 上于筵中。教贱臣曰。李某不欲来云。对以自 上以诚召之。则岂有不来之理乎。大槩兄若终无斯世之志则已。不然则此时上来。上副 圣上有为之志。下助孤踪颠沛之势。则公私两得。未知如何。如其不然。则弟亦决意下去。不欲大取狼狈矣。千万不宣。
答李泰之(戊戌十二月二十日)
前后书。一一承领。别纸谨悉。第审其来历。则似自美。往者。市得美书示明。则明曰。语多无实。带得客气也。大槩起于骊徒。所言亦有实事。此当引服矣。此中只与市。日夜商度其规模。固有大不同者。而相济者甚多。所赖以至今日者。唯此而已。大抵无多说话。兄来则弟留。不来则弟归。如斯而已。断无他策。兄须亟决以示。则弟当亟决矣。天得日望其来。而以亲病差池。极可叹。若得此令来庶可望矣。台叟亟欲通清。而阻者甚力。故姑试于外。以为后日地。而竟不赴。似不知此间意者矣。万万不能一一。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8H 页
答李泰之(己亥元月九日)
贤侄归。略付一书。未委登照否。昨承某日惠札及小纸。槩悉示意。第于某兄。不能无介怀者。若知某元来有心弱之病。则不必深咎也。弟于某。岂有不平之心乎。某之咎我。专为不力于希。其言极不雅。有同常汉斗恚之发。弟以为彼不知此间曲折故云云也。其他则彼言多是矣。大槩自门外以下。以希为无状者何限。弟独以其自树立可爱。故力排众议。至以去就争之。以有 除命。自此之后。门外以下怃然失图。苧相以下。则以我为大坏朝廷事体。弟之臲卼。实由于希。而某尚咎我如此。此不亦难乎。门外以我之故。不敢下手于希。而击去其徒。彼徒怒色如火。方与武仲极力调剂。而力弱不可得矣。然大而咸卿。已出力周旋。可以消磨矣。一状之入。众议皆谓必递。自 上下吏曹使回启。则 圣意可知矣。而起之佐郎来言。欲开此丈来路。则莫如姑递。而更有 召命。故请递请召。皆即响答矣。大槩无多说话。兄有动意则弟留待。不然则弟当亟归。须明示。幸甚。千万挠不宣。
答李泰之(己亥二月二十七日)
苦伫好音。即者具生袖致惠书。欣慰无已。第尚不明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8L 页
言去就之决。岂料兄之沈机至此哉。当初兄若示以难进之意。则此身之归其已久矣。曷尝见君子之朋。而不同其进退哉。弟偶患疝癨。卧痛已旬馀日。兄若果来。则当黾勉复起供职。如或无意。则欲仍力辞而归。今日事只有此二段。幸明示一言。毋如前日之为两间底事。以欺此汉。千万至祝。亟作此倩市兄传去耳。
与李泰之(己亥二月二十八日)
昨与市兄作书。令备局急传。想非久登彻矣。尔后市兄来见。极其眷眷。盖形势单薄。未见相同者。只 圣心倾向不衰。此时不可无兄。故市意如许耳。弟则只观兄为去就而已。只可怜者。市耳。在兄之义。则无多说话。既有己丑之行。今被 圣眷之深。欲出则此正其时矣。千万俱在前简矣。玆不复云。惟照谅。
与李泰之(己亥三月二十日)
夜来为况如何。出肃当在何日。迂春所言。可得闻欤。昨见天得。语及时事。极以泄沓为闷。责吾辈颇重。且言今番彼中所送千金及锦段。以赐公主。渠与权大运承旨。夜中陈启。即刻自内没数出送。使付度支。外人无知者。其仁勇如此。而臣下无承当者。极可慨然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9H 页
云云矣。千万俟得所骑进拜伏计。只此。
与李泰之(己亥三月二十七日)
今日早晚何居。恨未得更奉也。 主上至诚相任。而兄乃以计下去。弟则固默默暗中。岂无鬼神耶。理固不爽。兄可冥思也。今宵彻晓不寐。念我 圣主。不觉凝泪盈眶也。适值天灾孔惨。此心如焦。莫知所届也。
与李泰之(己亥三月)
二劄不许。三上之后。只有走耳。欲出则出矣。此非难事。而在兄则无其说矣。奈何。守令之出。罪囚之决。数日间事耳。洪水之害。岂至九年之久哉。只此。
答李泰之(己亥四月二日)
赍 旨往。不及知。未得付书。寻常恨叹。玆于营便。得拜前月廿八书。慰甚慰甚。比来自 上。事系于私者。一切摆脱。士夫犯法者。姑置之。此甚得事宜矣。可喜。兄册。昨见市兄。谓自迂春还到于渠云矣。丫疏一出。谤议纷纷。相切之人。皆与峻攻。以为自免之计。弟独不然。则和弟欲疏之。可怜可怜。殊不知彼说苟是。则攻之者终可羞也。别纸谨悉。营便暮至。仍索答甚急。姑俟后便。大槩熟察 上意。兄不可不来。如斯而已。兄去后京外人不悦于吾者。皆言某有某事。故某去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79L 页
云云。极可苦。此言不无意。默谅之可也。只此。
答李泰之(己亥四月三日)
昨昏。力疾作书。付公营便。今朝并得仲季书。欣慰之至。不容言谕。弟忧心悄悄。几成大病。盖无与之尽死于时事者耳。尚何言哉。尚何言哉。昭雪幽冤。大惬物情。查正宫庄。士夫知畏。此正有为之会。而在下之人。谁能担荷。以成 圣志哉。思之至此。直欲吁天也。兄疏极欲草呈。而比来病甚。寻常酬酢。亦不得随意。奈何奈何。最是青邮事有可言者。如何如何。此老入来。则可得商量耳。只此。
答李泰之(己亥四月十四日)
书至且奉伯氏。谨悉多少。慰喜当如何也。比来苦多事务。未即修复。何恨如之。册子方在市处。市将袖往领家。从容商量而后。可以言诸馀人云矣。文字欲搆送。而实无隙暇未能耳。比观 圣意。兄及诸尹不致。则必不已矣。不如速来。汲汲合力以济之矣。天得又升左尹。此公最可恃可喜。天灾物怪。不胜其多。 圣虑独勤。无人尽瘁。中夜思之。只自垂泪而已。区区此意。未知能谅之否。兄书宜逐一以复。而适不在此。故不能耳。千万不一。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0H 页
与李泰之兼答退之(己亥四月三十日)
退之书来。恭审侍奉之安。慰喜无已。又知泰兄栖寺不出。将有以也。第以久无文字。 君命置之相忘。宪职带而不归为言。听之可苦。鄙意又有一事。下去时见何等人。说何等语。下乡又传何等事。而烦言甚多。使在此者。取困益甚。以此兄之深虑远计。而犹尚有此。如我尚何言哉。要是 圣意必不肯舍。如复上来。此犹可以支吾。不然则此虽欲留。而势不可得矣。顷者持叔,季羽二谏。论僭用隧道者。 圣批准许削官。二谏出。使众怒丛萃于此身。所亲皆为迷乱眩错之态。以求弗咈。或至为隧非僭礼之说。以为自免之计。可哀也已。似此规模气象。如何担当。得可叹也已。此汉袖手径归不难。而独以 圣意不忍孤。尚此迟迟。亦见其大愚也。除是草兄来则可留。不来则势当速决矣。来简谨受不一。
答李泰之(己亥闰月六日)
悬想方苦。即拜耑书。慰写无已。天安书。数日前得见之。先答其别纸。以待营便。而营便苦迟。可讶。公私两便。莫如衿果之计。而今示如此。奈何奈何。或伯或州。岂不好。但自侍从为之。须有一岭。似未易图矣。甚用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0L 页
恼思耳。此外好策。须更思以示也。前后别纸。依还之。文叔之冤既伸。而 昭显子女。死者赠爵。生者锡号。数日之内。人心洽然。且于谏 批。有一鹗难见之叹。人皆耸动。若失此机则难矣。兄幸应旨进一疏。微露端绪。令 上知如此。必可成功。如何如何。昨于大臣登对。 上谓诸臣曰。尹某(仲)勿为改递。尹某(季)速付职云云矣。千万忙甚。只此。
答李泰之(己亥六月初八日)
数日不相闻。甚以为恋。即闻左揆昨于 榻前。又申前言。乞解职以白衣从事。其心似在于必逐乃已。此只合逃之。如何如何。幸商示也。兄之去就。将如何。并示之。
答李泰之(己亥六月十一日)
昨覆多感。夕间 圣教又下。伏想一倍增悚耳。数日前。迂相有书。以为某兄归路渐难。当时不甚然可。今果如此。亦灵怪矣哉。未知已入城里否。此昨早疏入。迄未蒙 批。第闻 下问于两相云。想或勉副。默祷默祷。不一。
答李泰之(己亥六月)
饮水冷煖。佗人不知。邻有大宰。可相商议也。各无其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1H 页
便。不得相会。徒增郁郁。○兄言有难信者。 大行大王方奋其庸之日。兄即袖手。遁还今日。旧习宁保其必无耶。
与李泰之(己亥六月)
不相闻。势也。勉副 上意者。春论也。递而毋出者。市言也。门外江上。仍欲南归者。弟意也。一疏再疏。是弟未定之计也。肃而移疾。周旋于去就之间者。是弟为兄谋也。门外江上。匹马见访。是弟所望于兄者也。咸疏甚深。并以弟纳之于诸公者。行路之难也。只此。
与李泰之(己亥六月二十八日)
山楼静寂。兄不出来。相看不厌。真是一敬亭耳。此既作閒身。于彼于此。皆无不可。美公作何计活。此公深染骊水之色。必欲一番光鲜。故为此突来之举。市公盖已忧之。欲劝其勿来矣。此释负之后。始觉病苦。辗转枕席。生意顿无。奈何奈何。来月朔 奠。切欲力疾入哭而归。此计如何。幸商示之。千万不宣。
与李泰之(己亥六月)
兄疏又不利。此事拖长至此。旁观者亦甚閟闷。未知复将如何。如求出场之速。必得诸公斡旋之力。然后乃可。此则市南之责耳。弟资级。虽不能蒙许。金吾力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1L 页
辞必得然后乃安于心。故欲待祭酒结末。然后复上文字矣。欲于中半会叙。而各拘事势。奈何奈何。
答李泰之(己亥七月十日)
山中静寂。华札忽至。慰荷无已。第审有膝下忧。奉虑亦深。只是盛运方亨。朝野将并受福。小小灾厄。何足念哉。此 状文尚未到。只捡纂集诸文字而已。时事置之勿复道也。弘劄时未见。然乘人之误。掩以取胜。亦非大圣人事也。弟则自处已审。此草洞忧也。倘蒙与吉见访。何幸何幸。不宣。
与李泰之
以弟家言之。则餰粥不继。自幼膏粱者四五辈。有不能堪。京里则其外家富敌公室。其父亦且窃禄。此辈送之京里。岂不便好。然而一切不许者。有意存焉。盖于为学。不能着实。且其交游论议之际。所损不细故也。贤胤秀才辈。如非不得已者。则只可置之膝下。使之熟读小学。勿许入京。似好。幸乞默谅也。
与李泰之(己亥七月)
圣上悯劳。许递职名。已作閒汉。门外江上。何须更分别也。欲待从者。暂叙阻怀。而乍有忙底事。今向城东俟泊定。讨兄所住稳拜也。忙甚只此。
与李泰之(己亥七月)
昨书照未。何日渡江耶。兄之义春之仁。俱可敬服。只是此汉。处于非仁非义之间。只取狼狈。狂疾之发。不远而迩矣。奈何奈何。昨日进官秩之 命。又出意虑之外。一并恳辞。而难保并许。须有循墙之举。然后始可出场矣。儿子欲进而无马。借得则乘夕可出矣。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2H 页
与李泰之
今日拟自 阙下。直向兄边。忽有事在。中道而画。可叹。疏事郊事。将如何。弟之去就。必待 发引耶。细思以教也。去虽须引递职。不可不汲汲。如何如何。并教之。疏草。此亦无暇未能。第草出以示也。只此。
与李泰之
去就屡蒙询问。似不宜于看山听泉之人。其冷其煖。饮水几日。尚未知之耶。鲁说宜于汎论。不着于此汉矣。公州设大科时。一人诱其友。约与共取。其友既射入格之后。其人即掉臂不射曰。此时岂取荣之时哉。其友恚詈欲死。其后其人死于监官。而其友则得万户。今日兄与鲁。正其人之术也。然此真不愿万户也。弟以愚不解事。不见欺于兄。今日则汔可惩矣。且前日以苦言留兄。而不见听。今日可无报复之心耶。明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2L 页
早当以迂言入谢。其冷其煖。其诱其欺。可相面勘破也。只此。
答李泰之
复书深荷。既承调理之 命。少迟更乞无妨。至于太迟则未安矣。既不可径去。亦不可不移他。则似当有诸公斡旋。以便公私之举。而未知谁能办此。此可虑耳。此中只有鸟雀在庭。然兄若有来意。更看此中事。奉禀耳。只此。
与李泰之
兄事绰绰。弟则困㞃。江计。迂以为无益。无益与否。只在自家而已。大槩不出。则万无自守之理。下去则情有所不忍。故只欲迟徊江上。以俟 因山之毕矣。此计如何。只此。
与李泰之
闻已入城。伏想 圣上慰悦于渊衷矣。即欲就叙而未能。恨恨。顷年石爷劄论楚不可先。则慎老即出郊外。弟之今日之难便。何翅十倍于彼时耶。即欲出舍门外。转往江上。以俟事之收结。未知如何。幸商教也。
与李泰之
圣意隆重。终不欲留。则不必更留。自取维谷之象也。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3H 页
第既以少留上达。难于改路而仍去也。此后则势当遂留。必递其职。而后从容下去也。然须问于可问处可也。迟迟其行。以至于此。虽见仁者之心。见事之晚。则可谓云尔。只此。
与李泰之
日者。 筵中说话。闻之否。晦庵所谓诸公不能克己从善。而曲意弥缝。恐有失士之诮者。正指今日事也。只使人形势窘迫而已。苦苦。
与李泰之
昨禀未获报文字。去夜已入。尚未 批下矣。言辞时或甚迫。承宣惊愕请改。略许改下。未知结末如何。大抵今日事。不胜忧叹。奈何奈何。兄事谁敢指挥。兄自为之而已。弟无无痕迹自脱之路。故不得已而冒入章疏。如有他路。则何苦如此。入疏章。被勉留。不留而去。太光耀不碌碌。故今世多如此。常以为太多事矣。兄亦欲悦而效之耶。第念。兄承 谕入来。自与庶官不同。只呈三旬寂寥而去。未知如何。此则不可知其是非。幸问于邻相。如何。朱砂。未惯乞字。绝无所有。奈何。即将出门借纸署。撰 志文为计耳。
与李泰之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3L 页
昨复照未。此言。吾则闻之已久。而父子间。亦不相语者。虑其有苟免之心。而妄有周旋也。渠从别处闻之。迂又闻而报之矣。始欲奉议。更思之。适以相累。今日事。只合杜门谢客矣。但欲奉议者。去之迟速。孰为得失也。儿子则以为不如出入 经席。待春下去。此则决不可为也。欲兄速去者。今日已不可谓见几矣。亦已晚矣。然不须云为此而去也。凡百极思以教也。迂为此书。前后戒泄者。不翅丁宁。览后即还。千万毋为得见者然。
与李泰之
昨日馀蕴甚多。而以客径散。迨恨迨恨。我事自不能了了。不可为兄谋矣。第窃覵兄意。则无不俟终日之计。不忍便决。虽是仁人之心。然于去就之义如何也。弟既得此题目。纵不能刎颈决腹。更何敢举颜。迟迟于此世也。纵有大段事。有所不顾。况为兄而迟其可速耶。亦愿兄见得圣人绝粮陈蔡。无所顾虑之气象。第观今日。苦我之不同。将以大逆陷之。决非盛世之事也。晦翁谓某正以此时得之为可惜耳。此言可深省也。屡疏勿入题之意。迂戒已丁宁矣。敢不服膺。了事极可怜。此亦同一运气也。但于医事。若能自立。则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4H 页
未必不为人所惮也。是谁之过欤。
答李泰之
示意谨悉。此今日已上再疏。此后事从可知也。市今有书。微露言端。岂因兄言而然耶。极有相挽之语。可笑。如此而尚可留乎。诚弟正以此得官。殊甚难处。从宦则害理。不仕则助衅。未知兄何以教之。既云害理。则无所顾虑可矣。
答李泰之
早承二掌蹄。慰甚。朴疏。有闻不见。所谓云云者。果未知何事也。此朴自幼学于从兄。而为师服者也。如是作乖。极叹极叹。市书倾心答之。彼虽见外我何忍相犹。诚事只在渠自处。然兄亦以所见相告也。兄事自与吉不同。如欲迟迟。则须出入 筵席。尽达所怀。不然则速去。不可如是。徘徊以惹人讥也。
答李泰之
承书为慰。吉甫昨暮历入。直言兄进退无据。此言恐不为无理也。入侍即归。亦似无说。既已迟迟。则势须着实任事。有可去者。然后去可也。诚事实有多少难便。兄退弟进。似起人疑。且与臣(臣可疑)相继为之。非门户之福。兄弟四人。三人做官。不无鬼猜之惧。节节思之。只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4L 页
合以前教官。优游田里也。然家兄必有所处。未知如何也。
答李泰之
书至慰甚。昨上乞身之章。今朝 赐对。自 上不许归。贱臣不言留。窃仰 天颜。涕泪盈眶。贱臣亦沾襟而出。此后当复有文字矣。兄何不入来。使人有不能晓之言耶。
答李泰之
复书谨悉。带职在京。不参哭班。殊觉未安。再疏还给。则出郊犹安耶。不敢知。想与迂相相议耳。唯是此汉踪迹。极狼狈。想于迂座详闻。一退字外。更无他策。欲于公除后。陈疏出郊。递职閒居。待 发引后下去。似为从容。而事有不可知者。不如今日早决之为愈也。兄以为如何。最是以弟之故。迂相横得误国之名。是极不安。过此以往。则尤难言也。只可默会也。
与李泰之(己亥十月二十三日)
无问他事。迂意以为难免。故亦知其难免矣。临时更辞。似不可已矣。弟望日乍动之馀。连日苦痛。此心虽死。必欲陪从 廞卫。未前更乞入城之日。直入于此。商量多少如何。日暮不一。
答李泰之
两书深荷。昨吉,诚,深以自乡而广。自广而郊。已至而图免为极非。未知此义。如何。如弟昏不知所宜。已与迂春诸人。相议而决定耶。
与李泰之(己亥十月二十七日)
每怪两尹故入窄径。以脱出为高也。岂意兄今日效之耶。既入之后。则无善策。故不敢皂白耳。今日得与同宿。说尽悲怀。如何如何。弟未知去就何决耳。○第问于迂也。迂是欲其退步者也。此之所指。必无误矣。自再昨至今。皆咎弟之误兄。世间事如此者多矣。
与李泰之
到此地头。毋论他事。宁有下去之势耶。然一番辞免。似不可已矣。兄既谋于始矣。只有尽忠 王室。协同诸友而已。如必欲去。则兄弟须亟携手同归。使 异恩无所施可矣。若己必去而阴幸其事之成。则是掩耳盗钟之事也。千万猛察之。
答李泰之
书至慰喜。兄则非但无可去之义。形势实不可去。而外为此说。岂诚实之道哉。尊伯事。此无所闻。然爱者心悦。不爱唇反。可坐而知也。然只在 圣意所向而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5L 页
已。今日买马着铁。则他无可碍之事矣。迟速。只系此事而已。三条有问者。何不曰忘君父之疾。而妄论医事云尔。去时。兄或相送耶。
答李泰之
连见书。慰甚。弟所患如此。归计益催。有来问者。一对以病愈则欲归矣。所谕诚然诚然。揭已之示。未详高意。非不欲开口。而大政时开口无效。昨日所禀。欲向他人耳。更思之。亲者既如此。疏者复何望。故断还否耳。今日事。亦岂无姓字之嫌耶。家兄曾以书责之曰。强介寡助。坐及兄弟。此言良是矣。然则非以姓也。乃以兄也。骊事。得尹益强。背弱附强。是人情也。族子之不问兄。势也无他也。
答李泰之(己亥十一月)
昨昨书。有昨日更教之意。竟孤所望。令人索莫。早拜垂翰。深慰苦怀。前书有待云者。曾于 山陵之议。安信之事。大臣言苦待 山陵之毕而即入。 山陵毕后。又言以客行。不得入。苦苦。何日是客去之日。迂相语人以为大臣入。则某亦当去云。鄙意始谓十九。客去。则廿日。大臣当入。故待彼廿日之入。而弟欲以今日呈告矣。不料彼于十九日。才自弘院复 命。而旋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6H 页
即引入也。以故。弟于昨日。亦径请矣。 圣上亦知此意。故前日则例下调理出仕之 命矣。今则循例给由三度。将得之矣。万一不如所料。则即继以疏章。犹不得请。然后唯吾之所欲为耳。 先王升陟之后。即当引去。而今此七月 成事后十一日。尚多于三宿。何得不谓之迟迟耶。弟当初诚欲后于兄。而兄则未忍遽决。故已先着鞭矣。第有一事。不得不奉禀也。人之丧廉耻者。吾之力量。不能格彼。则只可默默。何故反奖之。使为藉口之资耶。数日来。所闻甚苦。殊为兄惜之。弟则只曰行公。不如不行云。渠必不乐。然我心则无愧矣。从此须审其发也。
  别纸
金吾得失。皆在吾宗。得者固喜。而失者深怨。盖不以其道也。且喜者弱。而怨者强。喜者少。而怨者多。虽使道理正当。犹为可虑。况未然乎。昨者起郎来言。前人蒙赦后。该曹启请仍之者。自是体例而不为云云。失者之有执。而怨之者自不可已。而兄无故入其丛中。故惜之耳。某兄见喜而不见怨。真是以指遮眼也。屡以相告。一向回互。可叹。欲知回教。复此踵伻耳。
与李泰之(己亥十二月十日)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6L 页
决意出来。回顾 象魏。方寸乱矣。双涕堕矣。孤思菀结。宁欲无知。兄之去就。极可商量。今夕。因来见者闻外议。则兄虽携伯氏下去。其事终不可已矣。终虽不膺。已享其利云云。此说听之不好矣。人且说兄尝与春兄。有所停当。而到此事成之后。乃有他计。极是可疑云。未知此说。奚为至哉。兄若下去。大谤必起。幸乞隐忍数月。有可去之事。然后去如何。区区此言。实出赤心。千万思量。以为收杀之地。如何。易所谓毫釐之差千里之谬。幸更深察也。春兄已不相留矣。
与李泰之(己亥十二月十二日)
弟事。出于万分不得已。兄则可以忍耐数月。而如是汲汲。若将与弟争者。彼此相妨。甚没便宜。从前赤心之告。反归虚地。是何道理。不胜慨然。纵不念诸友。独不思 圣主与时事耶。思之涕堕。弟与儿子。从镇川路。经过清乡。拜家庙而归。与兄同归而不同行。亦一叹也。千万不宣。
与李泰之(庚子元月晦日)
尚在镇侍耶。所事已几何。伯氏有来信否。弟一味颓卧。奈何。谚云。麦卧老卧者。俱不起。将于此物徵之矣。所答武纸送呈。幸赐斤教也。弟语。每伤于太快而不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7H 页
谨。太迫而不缓。故既过而悔之者。有不胜矣。以故。愿兄之一览而财正也。
答李泰之(庚子二月二日)
送子之后。心怀益恶。今奉伯氏。且承来札。殊慰此怀。伯氏如前日鄙言。可无痕迹。而自家极以为苦。馀人不能为言矣。市纸。笃信兄教而不送之。想渠辈谓我无言自伏也。然亦何关也。所谓诸公之误欲为都尉地。与弟有一面之分者。皆勒加罪案。故有一宰相恸哭于 乔山者。气象岂不惨然乎。然千万默之。千万默之。不宣。
与李泰之(庚子二月四日)
比颇阻恋郁。贵疏已 批下耶。此间昨送孀姊。还归京宅。心事倍恶。伯氏去就何居。不能虑始。有此首鼠。须思善后之图。如何。弟每得京书。勍敌日增。真不知死所矣。最是儿削已解云。而渠无必赴之意。若然则火色必加一层矣。恨未及渠未行而闻之。与之商量耳。馀不宣。
与李泰之(庚子二月九日)
迂讣痛切。不知所言。虽为位尽哀。而哀自不能尽。岂情有所不极而然耶。抑此后无复有相爱如此爷者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7L 页
故耶。抑老怀易感而然耶。所可慰者。死日各自不远。悲不几时耳。兄行不宜更迟。须毋待念间。从近上去。一番陈乞。如春意似好耳。然伯氏已决不赴之计。则与弟初料。自相凸凹矣。须细思吾心果无占便宜意思。然后乃安于心矣。且自量吾之力量。日后虽有好除拜。可能坚坐不动。然后乃安于义矣。此一著恐不可草率勘定矣。春兄别纸。全不记其时酬酢也。曾于东郊送客。自相唱和云此台已如此。某则闻与某停当。似不可去云云。故前日略及于兄。欲其并入于思量去就中矣。不料今日。又翻转生浪也。可笑可笑。大抵今日说话甚难。只合闭口杜门而已。只此。
答李泰之(庚子二月十四日)
方奉退之。言将俟日夕。步向川边矣。来示如此。十八。亦不远矣。惟是才闻 圣上眼患极重。即者。宋奎濂以所得春兄小纸投示。则 圣上有自辨手掌之教。此必针药之效。喜踊何极。今日晚朝。 别谕急到。亟将上章请罪。以谢逋慢矣。惶缩不可言。馀俟面悉。
与李泰之
昨暮出门。马首靡向。方此问舍。当作元龙百尺楼矣。愧愧。凭几之报。可谓深矣。 国恤膰肉。不胜捧腹。栖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8H 页
息定后。匹马无迟望也。
答李泰之(庚子三月十八日)
书至慰泻。但受恩非难。报恩为难。甚为执事者忧之。弟病中忽承 新命。惊惶罔已。然只可作数行文字。祈恳递免。得免则都无事矣。虽或不利。只得复如是而已。诚令诚可赏。苦苦不忘野草。此真鹿性。非大中之道也。然依违两间。非俗非僧者。末梢必致狼狈。此则执事当戒之。来简昨早耑足传致矣。此中无可说。只如前日矣。
答李泰之(庚子三月二十四日)
来书谨悉。别纸尤荷。今噤不得。又不免妄发。未知如何。曾闻某相主骊说。欲一摅发。而未得其便也。今因许立帜。亦可笑耳。市南欲使我问于吉甫。吉甫之论。曾已略闻。盖亦骊论也。然吾亦未敢自信。直而勿有斯可矣。最是旱气杀麦。饥民日多。此何景象。不胜凛凛。儿子与诸孙分出。闻其阙食之状。可怜。此儿或相见。须与謦咳也。苧孤支否。每念之。不禁潸然也。
与李泰之(庚子四月五日)
仲氏昨午见访。槩审安乐。然此外一无所传。令人閟郁。师门子弟。次第残败。虽其自处有未尽。然吾辈熟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8L 页
视旁观。一无周旋调护之事。未知于义。如何。去冬丫败。弟已决归计。然不忍不出些气。力不能而致然故吾心无愧矣。月川事。其义虽正。然亦恐难以一例断定。试默商之辅。势须得所愿。庶可救活其许多。曾见美令。与其一家人商量。颇难之。如得判许。然后乃可云云。然谁悬猫铃耶。兄与大台有分。可开口耶。弟因答美书。略及之。然美既以塞中书见疑。又其弟驳懋而有此请。极知未稳矣。第辅之兄来恳不已。故元书成后追添之。兄意若以为甚不可。则须割去所添而传之。幸甚。盖辅家所极欲。乃邻邮也。
答李泰之(庚子四月九日)
近况如何。已得对否。此皆云 练时不可不动。然已牢难可挠改矣。懋事。今听其言。尤极骇痛。将有及米之渐。甚为白门惧焉。月川事。吾辈正用不得。独不见晦翁之于李诚甫乎。礼讼如何归宿。春书以弟议为太峻。果尔否。疏 批尚不下。惶仄靡宁。曾于洪姓人行拜一书。兼纳美公答书矣。今者已作筌蹄。纸末追书者。割去而传之。幸甚。近日镇院事。亦甚纷纷。闷闷。
与李泰之(庚子四月十六日)
比况如何。已得对否。鄙意求对。亦可。盖不可因循迁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9H 页
就。非退非进。只取无据之讥。求对尽言。早为剖判可也。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圣训炳然。而兄则反是。故今日便觉去就俱难。此说幸默谅也。礼讼如何归宿。许之后疏。更如何。鄙意以为为斩衰之说者。是欲做出臣母之义。悖理甚矣。许疏。比骊颇稳。然全无长少之伦。而亦乱其宗统之正。可以便于一时。而非万世之经也。闻甑,市。亦竖降幡云。何不深思耶。吉甫则不然矣。兄救得二兄。不是小事矣。然切勿语人也。
与李泰之(庚子四月二十八日)
近事不觉吐舌。最是后疏如何收杀。武仲八字甚好。遽置之不敢言之地。使之超然于是非丛中。此在吾辈最为便顺也。弟方出路傍。上章待罪耳。只是五月四日已迫。罔极罔极。只此。
与李泰之(庚子五月八日)
近日说何等语。接何等人耶。此姑免枉死于市。踰分极矣。尚复何言。江色之先觉。耳闻目见。无非此事。谁则不知耶。有人过某人云。某某一队。不知江色。轻出而遭此云云。兄早晚若归镇中。可得其详矣。
与李泰之(庚子五月十九日)
近日事复如何。骊状尽露。武仲所谓先见之不幸者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89L 页
实语也。弟则哀矜勿喜耳。只是兄既以亲病乞归。而迟迟至此。则必为彼辈所陷。既归还入。也无妨矣。须速归。无为藉口之资至可。今日异于他日。甚为兄虑焉。千万俟归。一一。
与李泰之(庚子五月二十七日)
作书已久矣。昨闻退之即日始上矣。即日为况如何。近日爻象复如何。赵嗣基疏已入否。炭疏不成伦理。不足以惑人。最是江色。岂不难哉。其议既上之后。堂劄犹不能显斥之。其与朱子所谓擒贼先擒王者。何如也。只使彼为谋益密。虑患益深而已。其可危也已。市书以为其徒汹汹不已。所谓其徒者为谁。闻小门二李则已绝之。三闵则力扶。故桢,祯徘徊云。信否。入苙则不须招之。虑兄之追其往也。然今日事。尤当恐惧戒慎。使人无可非间可也。兄须痛加猛省之功也。
  别纸
鄙意以为非法当避。而遽使沔免。则上司非矣。此无应避之法而请免。则此难有辞矣。实病与否。外人有难知也。沔以刚明。见称于吏判诸公者。今递此而以兴老代之者。似择刚明之官。非欲其狼狈也。第观沔之请免之故。与兴老轻重如何。非大段而免之。而必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90H 页
于此而敦迫。则诚有不可知者。或无乃元有不满之意。欲因此以微事去之耶。若然则一刻不可留矣。所可闷者。今日于吾两家。无不背面而立。惟此兄不疐也。今因此相违。则毋论义理。而所关非细矣。然当去则去矣。何可顾他耶。
答李泰之(庚子六月十日)
两书。前后承拜矣。前书有植发冲冠底意。令人愧屈。权甥未知所传。如何。然欲藉我语。端以为乃翁自解之地。则其情亦戚矣。正不须深咎也。与退之辨论甚多。几于相合良幸。盖于骊,炭。弟则以为骊源而炭委。退则易之。弟则以为骊难而炭易。退则同之。无乃兄意如此否。然此不须索性辨争。置之可也。唯是春兄有行意。后命至则必幡然矣。弟已力劝。兄须以至诚勉之。如何。千万忙甚。只此。
宋子大全卷四十
 书
  
答李泰之(庚子)
昨书承慰。闻板舆将行。中半团圆。可想融泄之意。歆叹歆叹。承欲会于沙。沙固已空。弟亦无动意。动则有咎也。亦不愿兄之见临也。今日事。只杜门谢客。为第一义耳。黄事。弟非目见。兄不详示。亦微欤。姑可置之。不须汲汲归一。至于江,炭。则来意甚不能服。鄙意以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90L 页
为布衣今衣衮衣云者。虽似浮薄。似不悖于其实也。若以炭同科并案。则岂非大冤耶。江实海之本源。而炭则海之派流也。知此则断之无难矣。如何如何。
与李泰之(庚子)
前后书皆彻否。病未即叙。深恨。弟日日挥浆。如在红炉傍。苦苦。又以攻黄。大被一种人忿怒。而兄家则又以不攻见疑。兄试思昔年吾两人为郑生分疏时说话乎。郑生既愧伏。而黄金攻之益力。故吾二人甚之以为闭人迁改之路矣。今黄既自讼。而吾若如此。则得无为黄,金所笑。虽所见有些不合。两家又不宜如此纷纷。以成渔人之利也。郑生馀祸未已。馀黄昨又走还。而此间若而人。又不敢为郑哭。此何事也。可叹。
答李泰之(庚子九月二十日)
比不相闻。再昨书慰甚。弟病甚奈何。史官极荷 圣眷之出常。终归无益耳。昨答退书。略具鄙意矣。极欲奉叙而无便。可叹。最是身世益觉少人。益觉省事。骊江其助余哉。每见人多事。时发一笑耳。
答李泰之(庚子九月二十七日)
书意勤悉。感荷无已。小屋尹甥请毁。固有大快之意矣。当初缚此非直为赵。故因而葺之。将为自家熟炊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91H 页
之用矣。今来示如此。可谓不约而符矣。每事如此。则前书权谋相怨等说。何待言而知也。呵呵。疏本。忘僭草呈。唯在取舍之如何耳。不见用而不出。固是实情。然猝然入题。便无含畜意思。须至大迫。然后微露其意似可矣。春行若成。可无一会耶。前书多事之云。无人不然。故聊发之耳。閒忙故相不同。此何足怪。曾因退书。略示所闻矣。未知转达否。忙甚只此。
答李泰之
留镇书今日承拜。慰甚。中间一会。非所不愿。而畏人不敢。盖兄未知此间火色也。盖自戊戌之冬。此身之得罪于数三大家不小。然彼大家嫌不敢显诋。只尊小尹。以为潜铄暗射之计。及小尹事出。则其徒之心。崩迫惊骇。不敢为之地矣。及黄事之出。闻诸金甚攻之。兄昆弟甚攻之。诚秀又甚攻之。其徒始大倡以为黄有何罪。是昔年不参镇疏之故也。草之峻攻某。犹可止而不止。至于诸金及渠兄弟。则岂不知渠意而如是乎。遂推素所不甚尊爱者。欲为盟主以攻我。其心岂全在于黄乎。不过以黄为奇货。喜得攻我之题目。盖黄于我。恩义兼之。故谓我为忍而为罪案也。然只因此以摅宿忿。而又为小尹报怨。又欲为小尹渐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91L 页
为之地耳。曾见某人。略略言及。大致触忤。未究其说也。兄幸须缓颊于春兄。使知彼徒之挟黄攻我意有所在。则或可翻然觉悟。可以为扶抑矣。如何如何。弟之所慨然于兄及吾弟辈者。黄始为悔悟之言也。为此边人。只可不追其既往。不逆其将来。只许其迁改可也。而其悔悟之言才出。攻击之举旋发。使渠复为彷徨困迫。卒不绝尹。此于君子成人之美之道。既有未尽。而复使小尹。收拾散亡。更为劲敌。则其于事又未为得也。弟当初为此道理。为此机关。为言于兄。而不见答。今则受困者不在他。而只是多谤寡助之此身矣。故默默闭门。如负重罪。而少能解事者。则见其亲我者次第残伤。不敢为往来计。如此尚可与兄期会哉。持重之教。何其冤耶。此后弟之一出。只在送春还朝之时而已。顷者翊司之升出也。仁卿以其庭意来言。此在 主上。举措未当。且吏判之请出。匪为他人。都为希地。某爷何不请辞。鄙意亦以为人君之用潜邸旧恩。朱子已言其非。唐太宗尚责庞相寿。则此事虽小。实为启私之端也。今疏欲为论此。以为极本之论也。旋思以为只是希则无害。而其馀则情势切迫。切迫则怨怒尤甚。故削去之。只存其意而已。然疏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92H 页
既成。人或见之。此说若泄。则必惹一层事。此亦可怕之甚者。
与李泰之(庚子十一月十六日)
仲氏过门不入。季氏至县辄转去。此何景象。难知之语。乌得不发耶。然于杜门省愆者。亦不为无助。其言。若有所憾而实幸之也。弟重患寒疾。数日前几死。自去夜略寻生路矣。仁卿固前日仁卿。所传兄说。自前日兄说。固未觉新奇耳。守瓶之戒。不守或可。而苏,张之术。去之甚当矣。今日令我转动不得者。是谁使之耶。兄谓我不知耶。呵呵。
答李泰之(庚子十二月二十九日)
家弟归言承诲。且传惠书。慰甚。弟所患频数。恐非久长之兆。任之而已。所论和叔事。未能晓得。既曰养父母齐衰五年。在亲戚亦然。其下又曰。服其本服而申心制。其义为正。将何所适从耶。美论专为恍惚难究之说。使人莫知所从。此非小病也。岁改。侍奉增庆。
与李泰之(辛丑正月二日)
岁改。伏惟佥侍欢益增泰亨。区区赞贺。弟依旧病物。无足言者。无缘奉际。只切瞻溯。谨将柑子三枚,全鳆二个,胡椒一封。冒献大夫人前。荣 君赐也。病未能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92L 页
躬进。罪悚罪悚。馀不宣。
答李泰之(辛丑正月十日)
令季与云举。并兄书来到。山中太不寂寞矣。弟长卧少起。自料精力。似非久长之物。只要未死之前。谨言慎行。少赎前事。而精力已耗。不可得耳。春行亦不须断定。行日期会亦未晚也。退之连枕。而不得说话。得霎时起一端而未了。可叹。大槩比来若干家。真上百尺竿头矣。虽战兢履临。惟惧难免。况有一毫未尽事。以藉疑怒人之口耶。愿于怡怡之际。相与省察而謦咳也。馀不宣。
答李泰之(辛丑正月十九日)
伏想团圆之乐。极令人羡叹。只以乏人之故。未得耑候。则不能无茹恨于心者。玆拜佥兄惠书。慰谢之极。无容名说。弟大病之馀。一向惫劣。亦足以自料其难久耳。前幅欲说未说。致兄尤郁之教。愧悚愧悚。退政六期于玆。而不悦者终无所疵。此岂非冰壶县秋之故耶。惟是锦西珍东。他人更不复着耟之谤。时入于此耳。窃想他处。则不翅窃言而已。以故前书略开其端耳。然视弟所得之言。奚翅一毛耶。栻书报以近日京中。有一种说。以为宋某倡言。 圣考以 大妃之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93H 页
故。将不得入庙云云。若是则贱臣之罪。虽擢发而诛。何足以少赎哉。此言非但少辈来问。长者亦有之云。诚不觉心胆俱寒。直欲灭死而无知也。退伏田间者。不知何害于渠辈。而必欲杀之乃已耶。可怕可怪。又投北者。作一问答说。以善道曰宋某曰。错综成编。人人褫观云。其意亦深矣。鹿走山林。命悬庖厨者。其谓此欤。吾则已矣。最怜者儿子也。然亦奈何。信老馓封。退之雉酒。珍谢珍谢。泰仁切有相报事。烦告信老。因本县之往来完府者。传致如何。草兄闻欲见过。深企深企。忙甚只此。
答李泰之
覆书深荷。 祧议。固知世人骇笑。然不敢舍所学以徇俗矣。若非逐臭如兄之打乖。则终无一人是我者矣。然亦何关也。承许自锦见访。何幸何幸。虽有小小事故。幸毋改辙也。弟病惫日甚。深自怪讶也。昨昏儿子触伤。阿堵极重。甚以为挠耳。退嫂承不安。奉虑无已。然运气方亨。何忧何忧。只此。
答李泰之
昨二梁见过。得拜垂书。知退閤之症尚尔。可念。然梁言则以为略有回苏之意。久久自当抵平矣。春兄前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93L 页
后书奉呈矣。去年纷纷犹是越弯。今日则将起于同室矣。兄若的见鄙疏之无悖于义。则幸亟走一力。以解彼惑。如于彼说有契。幸明以教我。以开此迷。则当亟上待罪之疏矣。亦于今日见报也。大槩鄙意。则以为虽以 太祖为始祖。而既有 太宗,世宗以下世室。则未免为二宗也。均是二宗。则毋宁用朱子之说也。且此论出于丙丁以前则犹可。然必须从头釐正其二宗。然后似可。不然则犹未免于半上落下矣。况在今日必欲谨守侯度者。深所未晓也。未知高见如何如何。只此。
 
仪礼经传通解续。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注。太祖始封之君。王者之后。不为始封之君庙。疏曰。凡始封之君。谓王之子弟封为诸侯。为后世之太祖。当此君之身。不得立出王之庙。则全无庙也。故诸侯不敢祖天子。若有大功德。王特命立之则可。若鲁有文王之庙。郑祖厉王是也。鲁非但得立文王之庙。又立姜嫄之庙及鲁公,武公之庙。并周公及亲庙。除文王庙外。犹八庙也。此皆有功德特赐。非礼之正。此始封君之子得立一庙。始封六世之孙。始五庙备也。若异姓始封。如太公之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94H 页
属。初封。则得立五庙。从诸侯礼也云。王者之后。不为始封之君庙者。以其功德。唯因先代之后以封之。不得为后世之太祖。得立此君所出王者之庙。必知然者。以经传无文云。微子为宋之始祖故也。而左传云。宋祖帝乙是也。若二王之后郊天之时。则得以远代之祖配天而祭。故礼运云。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
 中庸或问。谓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文武为宗。不在数中者。刘歆之说也。虽其数之不同。然其位置迁次。宜亦与诸侯之庙无甚异者。○曰。诸儒与刘歆之说。孰为是。曰。前代说者。多是刘歆。愚亦意其或然也。
答李泰之(辛丑三月十三日)
覆书殊慰。 庙议春意既如此。他人想已知之矣。素所不说者哗然而起。则虽春兄。终不能止之矣。唯春意解惑。他人无所籍重。然后庶几矣。弟则已作两书极言之。未知以为如何也。承亦已相言。此可以得力耳。
与李泰之(辛丑四月八日)
比苦阻闻。恨恨。此间固病。而顿忘沈痾所在。微子之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94L 页
故。胡至于此。儿子每念之痛噎。渠不念我念。渠径情直行。弟在远地。不得以时舐之。此怀如焚而已。兄必欲相问。幸戒以慎勿伤生如何。且人之慰之者。当称以伯叔母。而世无如是者。惟闵哀及云举。持此论甚固矣。渠之所称亦如是。则固是至正。而莫或受谤于世耶。幸望商示于渠如何。且此问礼一纸批送于此。俾得开牖。幸甚。
答李泰之
示意谨悉。然只如此。则太无味太无端矣。然留资不受则犹可。如或已受则尤极有嫌。须并及于疏中。以辞之可也。且疏若未上。则幸与市南诸人。更商其去留。如何。岂为儿女子。作此不诚信事耶。弟自初不劝者。而今日如此者。不无所见。幸入思焉。
答李泰之(辛丑七月七日)
手书自柳褫至。喜聆安信。弟所患日苦。每日午后。则颓卧如死人。子夜方苏。孙痢则已到十分处。束手待天。此间心事。实欲无生也。应 旨文字已成否。比与某生相守。甚闻某友事。不胜慨然也。弟则已发苦口而无相信。意兄未可继之耶。救得此人。不是小事。此友不敢深望。略能择席而醉。则殆庶矣。日下少辈之
宋子大全卷四十 第 295H 页
意。大槩如斯云耳。方对贤胤。奉裁一书。委帖又至。欣慰无已。兄之葵忱。此正当倾之日。 天意亦必信向。太平万世。愿为颂之耳。
答李泰之(辛丑十月十二日)
镇褫书。拜慰无已。曾以一书附便。想悉此间事矣。穷人事例如此。奈何奈何。十二是刚日。欲于是日返哭。仍行三虞。但初虞外。凡虞卒哭。必于早行之。今则未免临夕。如此亦无大害否。示之。今番谒圣。知旧一无与焉。非不幸也。千万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