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x 页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附录[一]
附录[一]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7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78H.gif)
丙申皇明神宗显皇帝万历二十四年(宣祖昭敬大王二十九年)
十二月壬辰。(十九日)先生生于怀德县白达村。始先生在娠。母宋夫人梦白鹤入室。父赞成公喜曰。当得异儿。及先生生而赞成公已殁矣。时夫人方在本第。外王父松潭公。悲喜不自胜。宗族乡党皆曰。赞成公文学才器。不得其寿。宋夫人至行懿德。早失所天。此理之所可不谌者。乃有此异常儿庶几硕果之报。金氏必昌大矣。
丁酉二十五年。先生二岁。
戊戌二十六年。先生三岁。
己亥二十七年。先生四岁。
庚子二十八年。先生五岁。
庄重颖悟。如老成人。见者莫不器之。
辛丑二十九年。先生六岁。
壬寅三十年。先生七岁。
癸卯三十一年。先生八岁。
始受学于宋夫人。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7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78L.gif)
甲辰三十二年。先生九岁。
乙巳三十三年。先生十岁。
丙午三十四年。先生十一岁。
先时。赞成公以四子六经。托于夫人。以为传家物。先生既就学。尽以其书授之。先生感发自励。思所以继述先业焉。
丁未三十五年。先生十二岁。
戊申三十六年。先生十三岁。
己酉三十七年。(光海元年)先生十四岁。
庚戌三十八年。先生十五岁。
聘延安李氏。
延平府院君忠定公贵之女。松潭公时年七十馀。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7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79H.gif)
始卜居于松村。
先生旧宅。在于南原。而家遭多难。鞠于外氏。冠婚既成。松潭公分以小墅而处之。
辛亥三十九年。先生十六岁。
秋。魁生员初试。
先生笃于内行。馀事学文。而聪明英特。才艺夙就虽功令各体。亦莫不极其精丽。时主司以四书疑义为问。先生一举获捷。众皆难之。○笔法敏速如神。崇朝尽写孟子七篇。字画端正。
壬子四十年。先生十七岁。
癸丑四十一年。先生十八岁。
受业于沙溪金先生之门。
金先生以栗谷李文成嫡传。为理学之宗。先生源源往拜溪上。难疑答问。屡日靡懈。金先生器遇之。◐先生就学。未知的在何年。而盖是弱冠以前事。故书于此。
甲寅四十二年。先生十九岁。
乙卯四十三年。先生二十岁。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7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79L.gif)
丙辰四十四年。先生二十一岁。
丁巳四十五年。先生二十二岁。
戊午四十六年。先生二十三岁。
己未四十七年。先生二十四岁。
庚申四十八年。先生二十五岁。
沙溪先生来访。
时宋同春(浚吉)冠。沙溪,慎斋为宾赞而历临。
辛酉熹宗哲皇帝天启元年。先生二十六岁。
壬戌二年。先生二十七岁。
男震粹生。
先生见其骨相匪凡。谓家人曰。此儿必树家声。命小字曰英俊。○同春尝贻书于骊阳闵公维重曰。金某识量才谞。可堪度支。其见诩于父师如此。
癸亥三年。(仁祖宪文大王元年)先生二十八岁。
春。入京。往拜李忠定公。即辞还乡。
光海稔恶。 宗社几于沦亡。李公有拨乱之志。与胤子延阳时白议曰。金郎刚毅正直。可与议大事。亟使门下人安生邀先生。先生即往赴之。李公闻屦声。欣然问曰。金郎来乎。时夜初更。未及点灯。先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0H.gif)
甲子四年。先生二十九岁。
始仕。为司畜别坐。
先生自少无意于进取。而亲老家贫。不得已而就之。
春。贼适举兵犯 阙。扈 驾于公州。
乙丑五年。先生三十岁。
参靖 社振武勋原从一等。
奉宋夫人入京。
丙寅六年。先生三十一岁。
春。升司饔院直长。
冬。哭外王父松潭宋公丧。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0L.gif)
丁卯七年。先生三十二岁。
春。虏兵入寇。扈 驾于江都。
夏。升掌乐院主簿。
秋。除扶馀县监。奉宋夫人之任所。
为政。严明简重。刚柔并济。厚生革瘼省徭薄赋。吏民便之。
戊辰毅宗烈皇帝崇祯元年。先生三十三岁。
特蒙品服之赐。
因绣衣褒闻。有是典也。
己巳二年。先生三十四岁。
庚午三年。先生三十五岁。
冬。解官归家。
莅任四载。政成人和。仓库充溢。有一猾吏。蠹害良善。便成巨弊。先生发奸欲治之。吏百方舞术。期欲递官。至于变及家庙。先生竟按治其罪。遂决去。民皆遑遑如失父母。遮道愿留。既归。立石颂其惠。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1H.gif)
哭沙溪先生。
服加麻三月。有祭文。
壬申五年。先生三十七岁。
春。除 世子翊卫司翊卫。
中文科第三等。
秋。拜礼曹正郎。
李忠定公方秉铨。以亲嫌不调。至是始拜。
送子震粹。受学于同春,尤庵。
尤庵自沃川就居于同春之邻。先生所居。莽苍相望。遂使子就学。后同春居公州之五道山下忧乐斋。先生又送子受业。时四友堂宋公知州事。亦遣其子监察奎光。与同受业。而与先生书曰。粹侄与家儿。联椠于道斋。赍粮自邑备送。是则折腰斗粟也。不妨矣云。
癸酉六年。先生三十八岁。
春。拜司宪府持平。
请寝 仁庆宫及大君第宅营缮之 命。有 严旨引避递。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1L.gif)
拜成均馆直讲。
哭外舅李忠定公。
有祭文。
拜 世子侍讲院司书。不就。
秋。差湖西京试官。病递。
拜司谏院正言。以僚议不合。疏递。
上将亲祭 孝思殿。同僚以 上疾才愈欲谏止。先生以为亲祭之 命。出于久废之馀。为臣子者。所当将顺 圣孝之不暇。再三往复。终不归一。遂递。
差纂修记事官。
冬。拜正言。启斥郑百朋诽谤之罪。即辞递。
副提学郑百朋。挟私憾。诟辱谏官。先生痛斥之。物议称快。
甲戌七年。先生三十九岁。
春。拜司书纂修兼春秋。 命校进书册。辞不 允。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2H.gif)
辅德申敏一。弼善郑百亨。说书郑维城同参。讲说轶不传。
夏。移正言辞递。
拜司书。
移知制教。
陪 世子。参 天使享礼。有绢帛茶烛之 赐。
天使奉册封诰命出来。
秋。升文学。
陪 世子。饯 天使于西郊。
先生奉 东宫书帖。诣南别宫。 天使见先生岸宇轩昂。威仪整肃。为之动容起敬。◑先生每登朝班。如鹤立鸡。时人比之张曲江风度。
移献纳。以不论俞伯曾事。引避递。
除司书病递。
拜直讲不就。
移持平。因司谏赵絅避辞。引嫌递。
冬。拜司书。
自 中宫。特赐红纻蓝绢各一疋。
因 春宫学问进益。有异数也。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2L.gif)
拜献纳。
乞暇还乡。
乙亥八年。先生四十岁。
春。承 召还朝。辞递。
又拜献纳。因台 启夜深有 严旨。辞递。
拜司书
移献纳。因罗万甲疏斥言官。引避递。
夏。拜文学病递。
移献纳。
拜吏曹正郎兼司书。
秋。除弘文馆校理。
移献纳。引避递。
拜吏曹正郎兼校理。辞递。
又拜校理。
移吏曹正郎。
丙子九年。先生四十一岁。
春。病递。
拜献纳。
移弘文馆修撰。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3H.gif)
冬。北虏猝至。奉宋夫人。扈 驾于南汉。
先生闻变将赴。属子震粹奉宋夫人及夫人。蹑 驾后追至。
丁丑十年。先生四十二岁。
春。拜献纳。
移吏曹正郎。兼督战御史。
时虏势猖獗。孤城朝暮且陷。先生与尹学士集。启请加罪崔鸣吉。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3L.gif)
扈 驾还朝。
请递吏曹正郎。蒙 允。
又拜吏曹正郎。不就。
奉宋夫人南归。
先生将还乡。往见崔相曰。我 皇朝字小之仁。如天广大。至壬辰倭乱。 神宗皇帝。再造藩邦。恩至深矣。彼建虏。背盟构衅。来胁我邦。君臣上下。所当奉辞伐罪。以伸大义。而令公不此之为。终始主和。使三百年冠带之国。一朝沦为夷狄之域。则其何以有辞于天下后世。虽欲为一时偷安之计。独不念万世难容之罪乎。诸公若无复雠之志。则吾不可复立于朝。崔微笑曰。高士去就。任意而已。何可谋人。盖讥玩之也。◑先生既还乡。杜门屏迹。养亲观书。与诸贤讲磨道义。乐而忘忧。乡学章甫。屡请束脩。辄逊谢。不肯以师道自处也。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4H.gif)
李公殉节于江都。有祭文挽词。
夏。拜副应教司成,司谏。皆不就。
秋。除执义司成。皆不就。
差沈阳书状官。病递。
时相恶异己。嘱铨官注拟。欲其拜虏也。
戊寅十一年。先生四十三岁。
春。除金郊察访。亲老辞递。以不仕律。配本驿。
金郊当沈阳道。迎送虏使。故有是除。庙堂又刱不仕律以待之。
夏。奉宋夫人。赴平山谪所。
端居静养。沈潜坟典。玩心于昭旷之域。西关新经兵火。生事尤极艰窭。而泊然无戚颜。严于辞受之际。一切断以义理。近邑守宰之闻先生风者。虽欲馈遗而不敢焉。
己卯十二年。先生四十四岁。
因邦庆赦还。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4L.gif)
筑松崖堂。
先生慨念国家羞辱。有考槃永矢之志。以松崖二字扁其楣。以为松有后凋之节。崖有壁立之象。聊自取义而观省焉。尤庵演而为记。记曰。鸡足之麓西驰。为白达村之松崖。月城金由善父筑室而居之。由善父之言曰。松者。卉之类而有岁寒后凋之节。崖者。岸之属而有壁立千仞之象。虽雪霜交下。风霆震叠。而其所性则无改也。诚物之可尚者。故吾以名吾室。子盍为余记之。使之朝夕寓目而有以自励耶也。余曰。松崖之说。子其自知之已明矣。由善父粤自髫龀之年。克体慈闱之念。读书为士。已有所立。长登高第。羽仪于朝。玉堂薇垣乌台 胄筵。无不历扬。既而。丙丁之后。不乐于仕。归袖翛然。则清官要职。又朝夕而至于荆门之下。而由善父若无睹也。介于石而愈坚矣。朝廷继严不仕之律。使之御魅于关海之上。而由善父不动一发。如赴乐地。既归。视其气貌于昔年无改也。其所谓不为威惕。不为利疚者非耶。然则松崖之说。不惟知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5H.gif)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5L.gif)
与同春诸公。会于飞来庵。
庵在松村之东。颇有泉石之胜。与两宋常联榻讲磨于此。
会尹宣举于宋村。
宣举。八松公煌子也。当孽虏僭号。上疏请斩虏使。及江都之变。与士友权公顺长,金公益兼约死。又令其妻先死而终乃苟免。乱已。惭愤自废。尤庵不念其旧。相友善。时适来访宋村。尤庵书要先生夜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6H.gif)
庚辰十三年。先生四十五岁。
慎斋先生来访。
辛巳十四年。先生四十六岁。
春。叙拜副应教宗簿寺正。皆不就。
壬午十五年。先生四十七岁。
沧洲金公(益熙)来访。
先生与沧洲。情义甚密。源源相从。而皆不可尽记。时沧洲以诗留别曰。莫怪临分泪自垂。此时非复别离时。风尘岐路迷南北。何处人间更后期。
癸未十六年。先生四十八岁。
闻月塘姜相公(硕期)讣。设位哭之。
秋。拜副应教。不就。
甲申十七年。先生四十九岁。
六月。闻 皇帝讣。举哀。
拜执义。
因贼臣器远之变。入京陈慰。仍请为旧君服。即日辞归。
先生以为我国服事 皇明三百年矣。 皇帝陟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6L.gif)
往拜清阴金先生。(尚宪)
金先生自沈阳五载始还。卓然为大义宗主。先生自前时已屡致候问。而至是益加倾慕。往拜于石室村舍。
冬。拜宁海府使,锦山郡守。皆不就。
乙酉十八年。先生五十岁。
与尤庵及草庐李泰之。(惟泰)会于同春堂。
夕。尤庵归。
春。拜辅德。不就。
夏。闻 昭显世子薨。入京陈慰。即日南归。
先生以久陪 书筵。恩礼非常。故即为奔问。
秋。拜执义。不就。
冬。拜辅德。不就。
时 孝庙新升储位。自 上极选名硕之士。以辅导 春宫也。
丙戌十九年。先生五十一岁。
与草庐。会于同春堂。三日讲学。
春。拜执义。不就。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7H.gif)
丁亥二十年。先生五十二岁。
石湖尹公(文举)来访。
尹公慕先生道义。乐与之交。来议卜邻而未果。
戊子二十一年。先生五十三岁。
春。拜副应教。不就。
特拜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上疏辞不 许。再疏辞不 许。三疏辞。 严批许递。
批曰。此人所为。殊无人臣礼。彼无意上来。姑先递职。
秋。市南俞公(棨)来访。仍与同春诸公。会于飞来庵。
己丑二十二年。先生五十四岁。
慎斋先生来访。
五月。闻 仁祖大王 升遐。入临。即日还乡。
除司谏院大司谏 特召。上疏辞。 优批不许。
时 孝宗大王嗣服。愤发大志。首聘清阴诸贤及先生。先生以为 睿志卓然。将大有为。遂疏论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7L.gif)
七月。入京肃谢。
尤庵诵明道送吕申公诗不是寻常御史行之句以送之。又曰。数日间欲过仁里。只是处士之庐。无人焉。不能无介然也。
同慎斋先生。入侍 熙政堂。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8H.gif)
移拜大司成。上疏辞。不 许。
批曰。入京才数日。遽尔递职。予甚嗟惜。今又引疾辞免至此。殊非予之所望。速为调理出仕。
再疏辞。不 许。
批曰。省疏具悉至恳。予之待人之诚。不见信于人。今又引母病请归。难以强留。且多腼然之怀。去就与否。当令该曹议处。
吏曹请令带职归省。即日拜辞。 命给马。仍 赐药物。遂南归。
吏曹启曰。今此大司成金某。以林下宿德。荐蒙礼遇之勤。方授师儒之长。出谢未久。有此陈疏。其在圣朝待贤之道。诚甚叹恨。而顾其亲病甚重。情理切迫。 孝理之下。亦难强拒。依亲病给暇例。许令省觐往还何如启。 上引见。谕以速来之意。先生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8L.gif)
八月。移拜大司谏。
尤庵书劝赴 召。略曰。乌台之 命。又到衡门。此时行止。当有斟酌。无适莫义之与比。固所望于高明也。又曰。来到西山。与泰兄对讨。旬后当令散去耳。兄行卜在何间。泰兄已定还朝之计。奉佐下风。当益有力。为兄深贺。若得同行。庶可从容讲究。第示行期。则此兄亦当进退而从之。或与明兄同去为计耳。有为之几。间不容发。惟愿著实担荷。毋使志士有恨也。且早晚看书。以义理浇灌。无或放过。至祝。佥兄共挽世道。弟虽老死岩壑。与有荣矣。
九月。还朝。
时。草庐先至京。书劝尤庵入京。以为二老同心。百事可做。不可遽失此时。而明甫掌宪。方且趑趄。松崖之行。亦何迟迟云。
率同僚。劾戚臣金自点专权误国之罪。
同春,尤庵方在京。先生往见曰。士君子大节。进与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9H.gif)
请李时万等削夺官爵。申冕等罢职。
时。李时万,李以存,李之恒,李海昌,严鼎耇,黄㦿等。与申冕谄附自点。见弃清议。李行进李时楷等。出入勋宰之门。多有人言。分轻重请罪。冕等方据要路。气势熏炙。众皆恇怯。莫敢齐声。先生抗言不挠。大司宪金南重。不从而递。持平任重始。同参 启。既而立异。为申冕,黄㦿分疏。先生又斥二人。言甚痛快。
承 严批。引嫌乞罢。不许。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8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89L.gif)
尤庵上章。极陈先生激扬之义。
疏略曰。金某以草茅之贱。感不世之知遇。扬庭孚号。刚亦不吐。虽其拟律措语之间。不能无过激。然其为正当之论而有益于初服之政。则较然矣。又曰。且有以为金某以草野之人。不合遽为激扬之论。以犯交浅言深之戒。此言亦似矣。而亦非至当之论也。夫金某。以世禄之臣。虽在田野。固有毕义愿忠之志。而 殿下又举而置之言地。固不可视其德犹在野。而使不好之人。当目前到手头矣。 上答曰。近者朝著不靖。予甚痛骇。金某等勿挠于浮言可也。予欲必使此人等。置诸朝廷上。有所忌惮也。
移同副承旨。上疏辞。不 许。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0H.gif)
再度陈病。蒙递。
批曰。谅察至恳。特为允副。尔亦专为调理。以待后日。无负予意。
有衣资帽掩之 赐。上疏辞。不 许。
时。相臣请草野诸臣赴召者赐御寒之具。有司只举抄选诸贤以启。 上曰。金某旅邸疏冷。宜无异同。何不举论。亦为一体举行。
复拜同副承旨。入侍 经筵。
讲罢。先生进曰。臣顷忝谏长。以致朝著不靖。臣实惶恐。 上温谕曰。人皆不言。谁与为国。尔须辰告嘉猷。以补予不逮。先生因乞归。时尤庵亦乞归。 上特使之同入便殿。再三勉留曰。当初招致。实非偶然。入京未几。皆思退去。此由寡昧不足与有为也。然而士君子长往山林。其所抱负。何时展布乎。承旨金公益熙进曰。金某,宋时烈。皆有老母在乡。不忍远离从宦。此亦情势当然。昔 宣祖大王。优礼卢守慎。特使将母来京。而命一路护送。一时无不感动。今金某等之母。一依 宣祖朝故事何如。上曰。此言甚善。待春和依为之。先生对曰。 圣教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0L.gif)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1H.gif)
以亲病上疏乞归。不 许。
批曰。节日尚远。临时往来事。既已面谕。今复何如是耶。尔其勿辞。
再疏不 许。命给马赐药物。即日南归。
批曰。尔其勿辞往来。
行到水原。上疏乞递。 下该曹得递。
启下该曹。吏曹启目。粘连上疏云云。向前金某受由之行。出于母病。还朝迟速。难以预料。喉舌之地。不可久旷似当递改。而近臣进退。该曹不敢擅便。惟在 上裁启。依回启施行。◑时。自点已窜。其徒怨先生及诸贤。必欲除去。申冕谓自点子鉽曰。吾使李馨长言于郑命寿。使虏尽除山人。则吾辈可安矣。鉽如其言。行谗于虏。虏以兵压境。六使钩问。事将不测。幸赖 圣上斡旋之力。得以无事。然先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1L.gif)
庚寅二十三年。(孝宗宣文大王元年)先生五十五岁。
仁祖大王练日。入县庭望哭。
六月。除洪清道观察使。上疏辞。不 许。
先生闻 命。问去就于诸贤。或言当赴。或言不当赴者。先生曰。吾侪幸逢 圣明大有为之世。曩者不能密勿赞猷。以挑祸机。诚甚悔恨。今 宠眷未已。庶几天意犹有可恃。况藩臬之任。非如内职之不得自由。立纪纲以正风俗。务农桑以安民业。实仓廪以资国用。缮甲兵以鍊武艺。以待吾 王赫怒之日。此吾分内之所当为也。苟无其才则已。如可为之。不可失其机也。然而本源之地。有所未正。则承流宣化。亦无以自尽其诚。遂上疏辞。仍极言圣德之要。以立志也。恤民也。刑赏也。任贤也。正家也。言路也凡六条。屡屡数千言。明白侃直。 批曰。省卿疏辞。忠谠忧爱之言深切。良用刮目。予甚嘉叹。可不体念。卿宜勿辞。速往钦哉。
入京肃谢。 上引见。 特赐弓矢及药物。
先生进曰。臣以樗散之材。叨藩臬之任。窃恐有负乘之讥。昼夜忧惧。罔知措躬之所矣。 上曰。卿不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2H.gif)
行焚黄祭于家庙。
同春题主。
奉宋夫人。赴任公州之营。
先生受 命已来。感激知遇。夙夜忧勤。罔或少懈。冰蘖自持。绳墨甚严。振作儒化。爬栉民瘼。凡百事务。必躬必亲。尤以军政自励。治舟舰修兵甲。巡行列邑。亲点行伍。试才考艺。自一技以上。必面奖而优赏之。减俸禄充军储。以为阴雨之备。德教流行。号令明肃。一路竦然敬惮。无敢有欺瞒者。
以不书年号。有 严旨。三度自劾乞罢。不 许。
先生自丁丑以后。凡于大小疏章。不书伪号。 上下教曰。不书年号。非但无益。反启祸端。仍敕于政院矣。至是使臣启闻。彼虏有朝鲜异议等语。 上于筵中。又曰。不书年号。有烦彼听。实为可虑。先生惶悚。上章自劾。盖欲不改素守也。 上优批。
以选女骚扰。备局请推事。上章自劾乞罢。不 许。
时。虏使百端恐吓。责取良家女。备局密书通报。先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2L.gif)
以议谥事。又上疏自劾乞罢。不 许。
先生方力图递任。会市南以议谥事。转辗被罚。竟至远窜。先生曾于辞疏中。亦论谥法。故又上疏首实。请与俞棨同罚。 上优批。
与市南登拱北楼叙别。
俞公方向镜城谪所。行过公州。俞公以诗留别曰。依依知恨重。去去觉身浮。万里天涯别。同登拱北楼。
十一月。三度上章辞。 下该曹。吏曹回启。递职还乡。
既归。先生叹曰。始也感激知遇冒据方面。庶几自策驽钝之质。以励修攘之策。少酬 圣志之万一矣。不幸谤讪丛集。踪迹臲卼。至于狼狈而归。则其于命何。自此无斯世之意。 上亦不敢收用者。以虏中耳目。多列于朝廷故也。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3H.gif)
时。金潜谷堉。请行大同。与慎翁议不合。潜谷因此乞免。慎翁遂决意去国。四友堂宋公。与先生书有曰。潜谷呈告。慎丈去国。卞庄之徒。可虑云云。故先生不胜慨叹。即往拜而归。
辛卯二十四年。先生五十六岁。
仁祖大王大祥。入县庭望哭。
壬辰二十五年。先生五十七岁。
闻清阴先生讣。设位哭之。
癸巳二十六年。先生五十八岁。
春。除大司谏副提学。皆不就。
四月。有靡宁之候。
乍歇乍添。气息如缕。而日必冠带谒庙。看书不辍。
尤庵来问疾。
尤庵方在宋村。逐日来问疾。先生曰。兄以体用之学。当明良之会。何不膺 命。以见阳复之休。而固守东冈。只为独善而已。兄之自为地则善矣。独不念天下事乎。尤庵叹曰。公若病愈。庶可以附骥矣。先生曰。吾且死矣。兔爰之寐。固所愿也。惟兄努力焉。先生沈绵之中。言论风采。动人耳目。尤庵为之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3L.gif)
同春来问疾。
同春闻疾驰来。先生执手而言曰。吾以无似。幸逢盛际。被河海之恩。蔑丝毫之报。无面目归拜 先王于地下矣。幸有令公及一二硕德在焉。若得同寅协恭。左右夹赞。则国其庶几矣。吾死何恨。豚儿虽不才。亦不至于不可教。吾死之后。视之如子。俾得寡过则幸矣。同春答曰。敢不如教。
五月十一日。病革。
自病笃凡十馀日。勺水不入口。五官离次。形貌剥落。懔懔若不保晷刻。而意气安静。精清明。言笑酬酢。一如平昔。
草遗诫。付子震粹。
先生自知必不能起。口呼遗书而属之曰。独依所恃。今遽先归。余怀之恸。何可穷际。须体余至意。凡百奉养。母或失宜。人生于三。事之如一。明甫英甫。汝之师也。凡有大事。必禀而行。毋得罪于乡党州闾。幸甚。
十二日。草遗疏。
先生谓震粹曰。常愿少须臾无死。冀见大明恢复。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4H.gif)
晡时。考终于松崖堂。
疏既成。先生取览。以亲笔改其错误仍倚人。奄奄垂尽。门人请就席而安。先生曰。吾事。吾当自理。少间。命侍者去旧席易以新。才反席。扪须而逝。士林莫不惊恸相吊曰。贤人亡矣。门人及远近诸贤加麻服素者甚众。皆有诔。
同春,尤庵来哭。服素带三月。
同春详记易箦时事。通讣于慎斋。慎斋曰。君子正终之道。当如是也。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4L.gif)
上遗疏。 特赐批。
上览疏。惊恸不已。 批曰。览疏恻然。所陈等事。予庸嘉尚也。遗疏之批。自先生始。◐执义李公箕洪。见遗疏叹曰。读此疏而不流涕者。真无人心也。慷慨之忠。至死不变。眷眷于尊周大义。而临殁告 君之语。如彼卓然。足以明天理而正人心。则扶植世道之功。岂其微也哉。
遣礼官致吊祭。赙赗如仪。
致祭文。(逸)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 世子贰师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五卫都总府都总管。
以原从勋也。
闰七月。葬于燕岐釜洞亥坐巳向之原。
同春尤庵来会。诸贤及知旧会者甚众。○葬后。尤庵悲郁不自胜。与市南诸公。为黄山之会。同舟下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5H.gif)
乙未二十八年。
二月。移窆于釜洞艮坐坤向之原。
同春尤庵有祭文。诸贤又皆来会。
家状成。
子震粹撰。同春證正。尤庵增润。
乙卯四十八年。(肃宗元孝大王元年)
神道碑铭成。
尤庵撰。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5L.gif)
甲申七十八年。
墓志成。
孙昌锡撰。
己亥九十二年。
又移窆于釜洞负坎之原。
赞成公兆后。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6H.gif)
奉享于怀德靖节祠。
祠或称书院。 肃宗甲子建。未赐额。双清堂宋愉。醉琴轩朴彭年。睡翁宋甲祚。松崖金某。四友堂宋国泽。石谷宋尚敏同享焉。○怀德儒生。以尤庵遗意。追配先生云。
戊辰一百二十一年。(英宗显孝大王二十四年)
应教黄景源请易名之 典。
启曰。圣人作为谥法者。所以崇德报功。风厉名义也世教既衰。四维荡然。而荐绅无所砥砺。必褒显恬退之士。然后名节可扶也。故儒臣金某。以经学之士。遭遇 孝庙。出入 经幄。蔚有名德。盖将辅翼 圣躬。伸大义于天下。而事有大谬。退守丘园。终身不起。有壁立千仞之节。 孝庙经幄之臣。几尽 赐谥。而独此人未蒙节惠之 典。至今公议无不嗟惜。臣以为宜询大臣 赠谥。亦扶植名义之一端也。 上曰。玉堂所奏。出于公心。日后大臣登对时。承宣提醒可也。○是后。承宣无建白者。故成命久寝。
丙子一百二十九年。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6L.gif)
礼曹佐郎李贤汲。怀德县监金允升。燕岐县监林德恒。镇岑县监权掞诸执事兼行。大祝怀德县监。文义县令沈澥预差。
特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
领议政李天辅奏曰。故副提学金某。自内子以后。以大义自任。所树立卓然。今春与斥和诸臣。有一体致祭之 命。而其文学气节。为世名臣。其在朝家表奖之道。不可循例致祭而止。依同时诸臣之赠职赠谥例。 特降恩典何如。 上曰。依为之。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7H.gif)
戊寅一百三十一年。
谥状成。
知守斋领府事文翼公俞拓基撰。◑俞公与先生曾孙德运书曰。节惠状文。猥蒙俯属。在于贱分。非所敢当。只以平日慕德怀义之笃。荣于托名。不敢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7L.gif)
赐谥文贞。
谥望。文清文贞文简。以文贞蒙 点。谥法。勤学好问曰文。清白守节曰贞。
丁亥一百四十年。
三月。行延谥礼。
先生外曾孙咨议权震应来。京乡会者千馀人。
丙辰一百六十九年。(正宗庄孝大王二十年)
命纂辑尊周汇编及皇朝陪臣传。藏于史库。
上祇拜 皇坛。慨念丙丁诸贤。 命兵曹参议李义骏。博采乘牒。凡属尊攘文字。汇成一帙。使前参判李书九润色之。 亲制序文。又 命大提学黄景源。撰皇朝陪臣传。先生事迹梗槩。尽在矣。
命录用子孙。
上下教曰。丙丁春秋大义。金松崖其主人乎。请为旧君服。此人是已。 特命其子孙承先武者。问名调用。
丙子一百八十九年。(纯祖成孝大王十六年)
六月。遣礼官致祭。
礼曹佐郎代。清风府使李复铉。大祝兼典祀官。青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8H.gif)
辛未二百四十四年。(洪庙八年)
文集成。
旧有文集。先生曾孙鼎运编辑。中罹煨烬。德运收拾公私文字若干。至八代孙鼎源。更加搜采。文集复成。凡四卷。年谱则奭源所辑。成为一卷。○后六十一年壬申。先生后孙哲源正玉及鸡林府院君嗣孙复经。就旧本或加详订。添以新得。合编为六卷。是为文集新本。正玉遂刊行。
附年谱跋(李峿堂象秀撰)
丙丁春秋大义。金松崖为主人。此我 正宗大王之教也。大圣人之言。炳然如日星。只此足以千古矣。今人或鲜知之者。由大义久晦也。先生以经世之学。与两宋文正公。同道合志。汇征于朝。使天或佑之。则功烈何可量。不获少施而终。惜乎。然私常叹焉者。当 毅宗皇帝崩。先生特请行服而不能从。詟于虏故也。然而其议。则可以建天地而不悖。且南都立。安南,琉球,日本。皆
松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19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347A/ITKC_MO_0347A_A100_198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