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x 页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杂著
杂著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0H 页
沧浪成公墓志铭
沧浪成公。昌宁人。昌宁之成。著于丽季。扬于 本朝。魁科令望。继踵名世。汔长御史思肃公世纯。有子守琛。号听松。有孙浑。号牛溪。以道学为宗师。并俎豆享。公即牛溪先生子也。生忠孝之门。游礼法之场。执志敦行。殚见洽闻甫弱冠。博极经史。旁通百家语。先生亦资考信。而斯文咸赞赏。谓能光绍前烈雅不屑举子业。专致于远大。惜其不竟贞疾而废。晚就试。中乙酉进士。除延恩殿直。已云之后。拜 世子洗马春坊请卫司官。参书筵。意实在公。时值大往。谮毁及于先生。公又违之。世转幽疵。岑伏坡山二纪许。若将终身。逮癸亥鼎新。举逸特升六阶。由司圃。出宰永同县。越明年乙丑。赋归。属疾惟几。无怛化色。有真宅诗。生于嘉靖己未二月二日。卒以 天启丙寅正月二十六日。享年六十八。卜葬长湍之社堂洞向卯原。妣高灵申氏。相国叔舟之曾孙。郡守汝梁之女。配赵氏。咸安大姓。主簿堪之女。白休庵仁杰之外孙。生同公年。殁后于公十六岁。祔葬同茔。性通敏。有君子风。终始妇
沧浪成公。昌宁人。昌宁之成。著于丽季。扬于 本朝。魁科令望。继踵名世。汔长御史思肃公世纯。有子守琛。号听松。有孙浑。号牛溪。以道学为宗师。并俎豆享。公即牛溪先生子也。生忠孝之门。游礼法之场。执志敦行。殚见洽闻甫弱冠。博极经史。旁通百家语。先生亦资考信。而斯文咸赞赏。谓能光绍前烈雅不屑举子业。专致于远大。惜其不竟贞疾而废。晚就试。中乙酉进士。除延恩殿直。已云之后。拜 世子洗马春坊请卫司官。参书筵。意实在公。时值大往。谮毁及于先生。公又违之。世转幽疵。岑伏坡山二纪许。若将终身。逮癸亥鼎新。举逸特升六阶。由司圃。出宰永同县。越明年乙丑。赋归。属疾惟几。无怛化色。有真宅诗。生于嘉靖己未二月二日。卒以 天启丙寅正月二十六日。享年六十八。卜葬长湍之社堂洞向卯原。妣高灵申氏。相国叔舟之曾孙。郡守汝梁之女。配赵氏。咸安大姓。主簿堪之女。白休庵仁杰之外孙。生同公年。殁后于公十六岁。祔葬同茔。性通敏。有君子风。终始妇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0L 页
道母仪。宜昌大成之门。寔生六子。男长栎。县监。中杙。别坐。少㮨。察访。女长申敏一。中安厚之。少尹正得。栎杙。未育。㮨。有四男三女。曰熙绩,熙胄,熙缉,熙命。俱志于学。胄为适嗣。缉继别坐。婿曰裴,洪,金。申有一男四女。安有四男三女。尹有一男一女。曾孙男女十数人。并幼。舜举无似。于舅氏之德。岂能状其万一。秪以所睹记言之。公质仁和。秉纯懿。检身处家。丧祭之仪。一奉馀矩而罔坠。居常台笠大布革带。晨夕谒家庙。见北堂。退处书室。沈潜讲读。不以事物经意。前后居忧。毁瘠而形。有终身之慕。参荐享祀。不以终窭而或替。平生不迩邪色曰。毁渎是惧。中身病胃。用酒将息。微酡即止。其克己刚制。最人所难也。训诲子姓。必要义方。而汎爱容众。一遇以款实。有来请业。虽蒙陋。必竭两端不倦。庶弟文潜。始躁妄。卒化为慈良。其善诱尽性。类若是。呜呼。以公多学博识。用之则优为德首。从之则耐作敩主。而不幸世道交丧。人不觌德。惟寂寞守丘壑。载空文以穷年。岂非所谓时与命与。公讳文浚。字仲深。尝治溪亭。名水云。啸咏以自适。涤濯以自洁。沧浪自号。盖取诸此。所著有诗文若干篇及杜律评注哀江南。如太极辨,洪范义。则晚年所定也。观乎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1H 页
此。亦足以知其所存云。铭曰。
猗欤我舅。奫谊长德。天畀既笃。 世守儒素。沈潜问学。人功又博。 不屑近小。远大是极。拳拳膺服。 思遵考训。志秉先则。戒罔坠覆。 握雕试象。居閒守约。沧浪以濯。 季女婉娈。硕人之轴。永矢不忒。 长夜何漫。人心陷溺。孰为知德。 晚会昌运。有所矜式。慨彼枳棘。 嗟天不憖。仁寿未得。小子何托。 静几一炷。乘化归复。死生无怍。 源泉活泼。烨敷晦木。满室兰玉。 山月依旧。水云敛色。留光不息。 眷彼湍浒。堂封有睪。永绥吉宅。 敢竭愚鲁。图镌幽石。稚昧是饬。
察访权公墓志铭
永嘉权公讳霔。字时望。高丽太师幸之后。入 本朝有讳瑊。策翊戴佐理勋。位赞成。谥襄平。即公高祖也。曾祖曼衡。祖铉。考大成。仍三世食旧德。或从王事。用不尽才。母许氏。阳川大姓。佥正砯之女。以 万历甲戌。生公。幼孝长弟。敦宗谅友。中壬子国子选。大夫贤士。折辈行。与之善。值世昏乱。弃公车业。敛迹东湖十有年。时有贵戚。并邻张甚。公遂去入智异山下。癸亥中兴。起废盈庭。悉公平生亲友。或屡勉公进取。公辄
猗欤我舅。奫谊长德。天畀既笃。 世守儒素。沈潜问学。人功又博。 不屑近小。远大是极。拳拳膺服。 思遵考训。志秉先则。戒罔坠覆。 握雕试象。居閒守约。沧浪以濯。 季女婉娈。硕人之轴。永矢不忒。 长夜何漫。人心陷溺。孰为知德。 晚会昌运。有所矜式。慨彼枳棘。 嗟天不憖。仁寿未得。小子何托。 静几一炷。乘化归复。死生无怍。 源泉活泼。烨敷晦木。满室兰玉。 山月依旧。水云敛色。留光不息。 眷彼湍浒。堂封有睪。永绥吉宅。 敢竭愚鲁。图镌幽石。稚昧是饬。
察访权公墓志铭
永嘉权公讳霔。字时望。高丽太师幸之后。入 本朝有讳瑊。策翊戴佐理勋。位赞成。谥襄平。即公高祖也。曾祖曼衡。祖铉。考大成。仍三世食旧德。或从王事。用不尽才。母许氏。阳川大姓。佥正砯之女。以 万历甲戌。生公。幼孝长弟。敦宗谅友。中壬子国子选。大夫贤士。折辈行。与之善。值世昏乱。弃公车业。敛迹东湖十有年。时有贵戚。并邻张甚。公遂去入智异山下。癸亥中兴。起废盈庭。悉公平生亲友。或屡勉公进取。公辄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1L 页
逌然曰。有命焉。卧壑三年。不自衒。人既服其介。汔丙寅春。选部问沈沦。始即其居。除獒树察访。公于是焉出。管邮数月。焯有声绩。人又叹其才贤。是年冬。忽感疾卒。享年五十三。明年八月。卜葬清风黄江之向午原。呜呼。以公之才之善。不小试。而又不得大年。何哉。倘所谓天道常与者非耶。公配丰山沈氏。淑慎温纯。妇道母仪。生二男二女。长圣源。进士。选补佐郎。次道源。亦善士。女长李时衍。季李之白。佐郎一子格。生二男。皆英妙。是必能大权之门。将天报施。岂在是欤。岂在是欤。舜举王母。于公为两姨兄弟。自余童孺。奉承德音。亲且久。敢以其志不倦者徵之。公性豪有义槩。志尚峻洁。不苟訾笑。见人不善。去之若浼。而亲贤与善。罄其交欢。终日嘻怡。不见戚戚之容。平生任放。未尝龊龊。若公。可谓真正岂弟君子矣。沈淑人。后公二十年乙酉卒。祔葬同茔。铭曰。
后罗遥胄树丽功。 锡姓能权土安东。 亦粤襄平从道隆。 翊成至理跻贰公。 君子四世泽未穷。 气爽辞和符德充。 雅歌高笑不蕲通。 乐而不淫真豪雄。 肥遁履贞若将终。 倘来适去寄置中。 翼子善孙光于翁。 留不尽福遗后蒙。 眷彼黄江
后罗遥胄树丽功。 锡姓能权土安东。 亦粤襄平从道隆。 翊成至理跻贰公。 君子四世泽未穷。 气爽辞和符德充。 雅歌高笑不蕲通。 乐而不淫真豪雄。 肥遁履贞若将终。 倘来适去寄置中。 翼子善孙光于翁。 留不尽福遗后蒙。 眷彼黄江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2H 页
命幽宫。 百世之下闻清风。
军器寺正金公墓碣铭
万历己亥二月二十二日。鳌峰金公年七十三。卒于汉师。从葬古阜优德里负卯之原。后四十五年癸巳。公之曾孙又器。以其从父地兴状。冒霜雪驰千里。来抵舜举。述其先志曰。吾祖即世。今几日月。而墓道无刻。责在不类。盍谋所以事其事。遂鸠财聚族。经始而未就绪矣。乃今谨具其行事。敢以死请铭。余既嘉其意。又感其诚笃。终不可以陋拙辞。谨按。公讳齐闵。字士孝。闻韶人。新罗敬顺王溥之后。在胜国。荣禄不替。入 本朝。有讳居翼。致位右相。子曰湄。孙曰运秋。寔公之高,曾。继踵上玉堂。祖讳传显。委禽王孙之门。考讳颢。仍二代食德含章。妣扶宁金氏。父锡沃。生员。祖直孙。正郎。以 嘉靖丁亥十月二日。生公。性不驳。量有容。研穷经学。咀嚼子史。戊午。登上庠。癸酉。擢文科。公之舅金启。号云江。有大名。方公之唱名也。承宣在密直。人争贺。云江有甥。酷似是子。必能成宅相矣。然公勇于自守。怯于进取。故不大显。入为秋曹郎军器正。出为和顺县监,淳昌郡守而已。壬辰之难。公适谢病家居。移檄倡义。提卒勤王。及元戎兵溃。公独能军。
军器寺正金公墓碣铭
万历己亥二月二十二日。鳌峰金公年七十三。卒于汉师。从葬古阜优德里负卯之原。后四十五年癸巳。公之曾孙又器。以其从父地兴状。冒霜雪驰千里。来抵舜举。述其先志曰。吾祖即世。今几日月。而墓道无刻。责在不类。盍谋所以事其事。遂鸠财聚族。经始而未就绪矣。乃今谨具其行事。敢以死请铭。余既嘉其意。又感其诚笃。终不可以陋拙辞。谨按。公讳齐闵。字士孝。闻韶人。新罗敬顺王溥之后。在胜国。荣禄不替。入 本朝。有讳居翼。致位右相。子曰湄。孙曰运秋。寔公之高,曾。继踵上玉堂。祖讳传显。委禽王孙之门。考讳颢。仍二代食德含章。妣扶宁金氏。父锡沃。生员。祖直孙。正郎。以 嘉靖丁亥十月二日。生公。性不驳。量有容。研穷经学。咀嚼子史。戊午。登上庠。癸酉。擢文科。公之舅金启。号云江。有大名。方公之唱名也。承宣在密直。人争贺。云江有甥。酷似是子。必能成宅相矣。然公勇于自守。怯于进取。故不大显。入为秋曹郎军器正。出为和顺县监,淳昌郡守而已。壬辰之难。公适谢病家居。移檄倡义。提卒勤王。及元戎兵溃。公独能军。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2L 页
仍之以癸甲饥馑。人相啖食。而盗也戒其徒。焚劫莫犯。公所居一村。赖之而全。丁酉贼又荐食。势腾风雨。公走薄海隅。几不得脱。忽有舟子出海。呼曰。淳昌公安在。公遂以举族汔济而免。中身弃轩冕。卜筑天台下鳌峰以自号。玩心酒赋间。友于兄弟。睦于宗党。处事接物。一任之真。气度泰然。未尝作皱眉事。一见知其为乐易君子矣。为文老益入妙。尤深于马史。斯文如月汀,霁峰诸公。皆宗仰之。游其门者。率多以文鸣于世。所著甚富。而佚于兵燹。只有保邦要务。一编四十馀策。观乎此。亦可以得其人矣。之才之谞。足以庇民兴邦。而终不得见施于当世。潜郎署。沈下邑以没地。悲夫。娶金海金氏。参奉闰球之女。生五男二女。男曰晛,曙,晔,昕,暹。女适韩鼎臣,徐梦琏。晛。判官。二男一女。男地元,地宗。女婿郡守曹浩。曙。好学而短折。生三男一女。男地文,地粹,地华。女婿奉事金孝元。晔。精通易学。著步明九篇。生四男二女。男地生,地成,地千,地兼。女婿正郎梁梦说,府使裴命纯。昕。县监。生三男三女。男地英,地兴,地完。女婿金耋,朴文郁,金大梁。暹。副正。生二男一女。男地行,地兑。女婿郑瑝。曾玄子姓数十百人。而外出甚繁。不尽载。地粹。甚文。捷魁科。官止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3H 页
通政府使。二子曰良器,又器。尽瑚琏也。家声庶乎其不坠矣。铭曰。
侯罗华胄氏让王。 有丽蝉嫣为龙光。 越我宅揆尤大彰。 举举之子世令望。 再鸣于文被明章。 自守泊如任舍藏。 十年为官不过郎。 百里止棘非栖凰。 鳌头有孙履非常。 似续前徽令闻长。 夥尔仍云则百昌。 福留不尽遗无疆。 猗彼瀛洲见若防。 琢此贞石示不忘。
观察使九畹李公行状
公讳信元。字立之。号九畹。本贯咸平。始祖讳彦。高丽神武大将军。入 本朝曰玄雨。 赠执义。曰自宝。 赠参议。曰克明。 赠判书。曰从生。以敌忾功。封咸城君。生讳恭。县监。寔公高祖也。曾祖讳世达。 赠左通礼。妣东莱郑氏。直提学赐之孙。祖讳允宇。县监 赠左承旨。沈默寡言笑。忠朴有古人风。孝友廉谨。出于天性。妣完山崔氏。县监邦贵之女。高丽侍中有庆之后。生毓贞德。闺范甚秀。克敬尽义。能持门户。考讳㻛。赠左赞成。才俊昳丽。气岸风流。不幸早卒。妣绫城具氏。 中庙朝驸马绫昌尉浣之女。肃慎贞静。明礼饬行。妇道母仪。人无间然。公以 隆庆辛未七月十五
侯罗华胄氏让王。 有丽蝉嫣为龙光。 越我宅揆尤大彰。 举举之子世令望。 再鸣于文被明章。 自守泊如任舍藏。 十年为官不过郎。 百里止棘非栖凰。 鳌头有孙履非常。 似续前徽令闻长。 夥尔仍云则百昌。 福留不尽遗无疆。 猗彼瀛洲见若防。 琢此贞石示不忘。
观察使九畹李公行状
公讳信元。字立之。号九畹。本贯咸平。始祖讳彦。高丽神武大将军。入 本朝曰玄雨。 赠执义。曰自宝。 赠参议。曰克明。 赠判书。曰从生。以敌忾功。封咸城君。生讳恭。县监。寔公高祖也。曾祖讳世达。 赠左通礼。妣东莱郑氏。直提学赐之孙。祖讳允宇。县监 赠左承旨。沈默寡言笑。忠朴有古人风。孝友廉谨。出于天性。妣完山崔氏。县监邦贵之女。高丽侍中有庆之后。生毓贞德。闺范甚秀。克敬尽义。能持门户。考讳㻛。赠左赞成。才俊昳丽。气岸风流。不幸早卒。妣绫城具氏。 中庙朝驸马绫昌尉浣之女。肃慎贞静。明礼饬行。妇道母仪。人无间然。公以 隆庆辛未七月十五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3L 页
日。生于汉城薰陶坊。幼而能逊弟。举止异凡儿。祖母崔夫人。有明鉴。谓公当作宰相。取诸孙而自养之。虽甚钟爱。训迪必以义方。公和气婉容以承之。一似成人。不劳劝戒。而自好学。诵读日孜孜。六岁。能属文。一日。赞成公与客会坐。指庭雪团作人样。命赋之。公即制雪物赞以进。一座惊其佳妙。尝上山寺。同队多出浪嬉。而公独静坐。耽读不辍。老宿叹曰。此秀才才行不凡。必成大器云。及长。专心讲习。博学无方。初从洪斯文至诚学。徒无能出其右者。后就朴思庵于永平。学业益广。出游翰墨场。词藻名一代。弱冠。中进士第四名。 宣庙于讲筵。下询近日之士谁最才者。尹文贞根寿对曰。曾忝考官。则李某之才。当世无比。遂诵其诗以闻之。丙申。擢文科庭试。调承文院正字。丁酉。除分司注书。扈 内殿于遂安。戊戌。以茅游击接伴官。赴安东。己亥。拜兵曹佐郎知制 教。冬。补海美县监。录弘文之选。辛丑。拜礼曹佐郎。旋移兵曹。迁侍讲院司书。转司谏院正言。壬寅。以陈请宫。赴密云军门。所问之事。舌人失辞。盛怒责让。公乃以书。辨对甚悉。军门遂称善而好遇之。癸卯。拜文学。改直讲。迁兵曹正郎。授御史。阅武于湖西。甲辰。拜司艺。乙巳。出为长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4H 页
兴府使。政尚清静。雅喜文教。诱掖多士。考课以时。执册请益者。提诲不倦。府本武乡。绝无操觚之士。而自此成才。与选者多。人比之文翁教化。所著诗律。争歌咏之。至今以为怀州曲云。丁未。 特命升秩。为东莱府使。先是。长兴。有暴豪宗强恣睢者。公一断之以法。故飞谋钓谤。竟腾白简。公乃辞递而归。戊申。出按关东。令牧之怙侈贪纵者。抑绌之。不少饶。时新经水患。居民荡析。公恻然劳来之。且陵谷变迁。峡栈圮绝。公捐私俸。募缁徒。使之开凿。躬自跋履险阻。以董治之。于是流氓还集。行旅复通焉。公时尚少。人咸称诵曰。妙年监司也。而赡智博仁。何能乃尔云。己酉。以母病。陈疏归侍。俄拜承旨。转至右承旨。庚戌。丁忧。葬祭尽礼。庐墓三年。服阕。复入银台。至左承旨。时永昌大君才七岁。夺取慈殿膝下。被迫离阙之际。孺慕悲号。惨怛耳目。公不觉哽咽下泪。同席者骇视。恶之于元凶。厥后。儒生赵溭抗疏。辞极凛烈。同席者欲沮却之。公争之强。遂捧入。以故为所倾陷。竟遭斥罢。甲寅。复叙。自承旨。移兵曹参议。未几。复除承旨。时许筠还自燕京。手一册子。称以野史。语皆不经。公抑绌之。李尔瞻为大提学。于事大之文。语多不善。公屏去不奏。而请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4L 页
推考。两奸俱憾。必欲逞志。而赖公议得不发。乙卯。升嘉善阶。公之在政院。前后六年。遇事辄以直道行。不挠于群小。故敲撼挫揠。数被中伤。是年替出之后。不复入焉。时适有所避忌。改名春元。字元吉。丙辰。为副总管。分曹参判。丁巳。拜忠清监司。戊午。被参而归。时孽臣倡废 母后。锢闭于西宫。尽贬损。去徽称。而公乃于节朔进膳之文。备书尊号。故始请远窜。而止于削夺。己未。叙为同知敦宁府事。庚申。朝京贺 圣节。辛酉。迎慰诏使于安州。不幸遘末疾于百祥楼。右体偏废。遂不复仕。淹沈几年。契阔益窘。而在贫如客。无戚于色。若遇知旧。则必命酒。酣畅尽醉为度。甔石罄匮。而不复顾恤也。或戒以节饮摄养之道。则辄笑曰。吾年已周甲矣。在世能得几时。且人所以蕲生者。以其能乐也。今断此朋知之展。而欲何待哉。设令隐约畏忌。而延数年之命。吾不屑也。有知识秉铨衡。来相劝勉曰。公病在于形骸。而心则不病。盍宰闲僻以将息乎。公曰。已乎已乎。扶而起。植而行。以之从政。人其谓何。昔尝见人有如此者。心窃耻之。男儿行世。不可若是其苟也。吾岂若晚食安步。以远耻辱哉。暮年沈痼。不复留意于医治。子弟亲戚谏。不听曰。死生脩短。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5H 页
皆天命也。曷为长事砭焫。自苦如此。吾当优游酒赋间。以终馀年耳。每逢花辰令节。虽独坐。必把酒怡悦。悠然自适。其达理安命。有如此者。甲戌七月二十六日。卒于家。享年六十四。以是年九月十七日。葬于广州治西甘泉里先垄之右壬坐丙向之原。其在初丧。倾朝来吊。无不出涕。其在殡也。自 上遣礼官赐之祭。哀荣备矣。公早失所怙。事母至孝。左右致养。克尽爱敬之道。友于兄弟。睦于宗族。仁于妻子。逊于朋友。性慈艮忠厚。与物无竞。温雅和平。不好臧否。苟其亲也。虽不肖。收之如贤。苟其贤也。爱之如亲戚焉。故人皆怀乐敬爱而倾慕之。惟其所在。其来如归。从母见绝于夫。穷蹙如寡。公礼省而奉养之。终身不衰。伯兄鳏扁颓踣。不能自树。公奉先庙于家。替行享祀。极其诚敬。其在缧绁也。释位而忧之。及窜北塞也。踰岭而送之。其子之未嫁者取养之。备礼以归之。恩均已出。而轸念则过之。公之持服也。兄子往依庐侧。其夫患痘垂死。臭秽难近。而一夜九起。以视以药。数月以活之。其仁慈隐恻之出于至诚者。类如此。穷族之不能嫁娶者。罄资以救之。死丧亦如之。一门感悦。以为厚德君子。宜享多福云。公白晰美姿颜。双眸炯炯如明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5L 页
星。风神俊爽。识度清旷。平生未尝作皱眉事。所还往。皆当世名胜。号公谓之三玉。以其心如玉。貌如玉。诗如玉故也。人之未获见者。皆愿一识。既获见之。则如坐春风。而饮醇酎也。莫不以岩廊公辅相期待焉。喜观书。虽夙夜供剧之时。未尝辍书史。或至夜分不寐。如得嘉言丽什。则辄呼子姓而教告之。善饮酒。终日夜而不及于乱。但颓然就睡。然后人知其醉矣。其立朝也。明允岂弟。不为崖崭。而若当大节。则慷慨奋发。自申于闇。不为邪说所夺。其治郡也。清净平易。不取苛刻。而若有强御。则必抑挫之。以扶其弱。在多遗爱之传。其接物也。薄厚疏戚。各适其宜。未尝失人。好乐后进。及门接引。皆有恩意。其家居也。主于和易。不尚威厉。未尝以家事相干。一委之中妇。不问其有无。任真推分。澹如也。公精魄迈伦。不惑而无畏。十一岁。尝入大麓。值两虎交斗于前。冠者。亦皆惊倒绝气。而公能升木纵观。待其解去而下。神色自若云。及为郎。当直骑省。府胥告曰。旧室有魅。久已废矣。请宿他所。公不听。固入处。夜分。果有怪物。从板子而下。蒙戎突䆷。直来旁狎。击摩遍体。冷气袭人。公任其揶揄。凝卧不动。则良久自去。其在公营。尝于潦涨时泛锦湖。篙师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6H 页
失法。船头打埼。而劈浪没船舷。客皆狂奔抱叫。而公独安然无遽色曰。若其不免。虽号哭何益。适得小舟移出。人服其量。雅好山水。探幽选胜。而不知疲。每逢佳处。必形诸句语。气格清高俊逸。出人意表。而其摹写处的当情景。无少虚驾者。由是。一时辈行。咸推服以为不可及。盖其所好。最着于楚辞。深得骚人之趣操。不专在于声韵之末而已。然所制作。不留草槁。故盛壮之文。举佚不收。今其所存。只得之世所传诵者及晚年酬应也。公值其门衰替之馀。能自树立扬名。致位九卿。推恩三代。燕及七族。斯已难矣。其平生言行之可记可法者。未可一二举。而观于此。亦足以审其德矣。呜呼。公以金玉之姿。兰雪之操。才高乎当世。行出乎古人。而位止于斯。寿止于斯。天乎人乎。时耶命耶。公娶海平尹氏。海平尉延命之玄孙。镇之女也。壬辰避兵时。猝遇贼。惊窜于林莽。失公之处。或诖传公已被执去。夫人即引佩刀自裁。适天幸不至绝吭。得不死。公由是益敬礼之。平生不衰。生五男三女。男长早卒。次楚材,楚老。县监。楚望。都事。楚奇。女长适崔惠吉。承旨。次尹舜举,成楚宝。进士。楚材。娶奉事李裕庆女。生一男之奎。楚老。娶县监卞悌元女。生一男之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6L 页
翼。四女长适李敏章。馀幼。楚望。娶县监安应寅女。生一男二女。皆幼。楚奇。娶都事赵希进女。生一男。幼。之奎生二男一女。皆幼。三女婿俱有二子。崔后定,后亮。尹晢成,道童。馀幼。
睡隐姜公行状
本贯晋州。
高祖鹤孙。 奉训郎行掌隶院司评。
妣恭人。高灵申氏。
曾祖享寿。 朝散大夫行尚衣院别提。
妣令人。扶安韩氏。
祖五福。 御侮将军忠佐卫副护军。
妣淑人。济州梁氏。
考克俭。 宣略将军忠佐卫副司果。
妣宜人永同金氏。
公讳沆。字太初。自号睡隐。姜氏。晋州大姓。在丽朝曰启庸。以国子博士。佐金方庆幕。征日本凯还。挂冠不仕。三世而至晋原府院君昌贵。始大显。功宗名胜。代有其人。又三世而至淮伯。入我 朝为东北面都巡问使。号通亭。生知敦宁府事硕德。谥戴慜。号玩易斋。生左赞成晋山君希孟。谥文良。号私淑斋。三世以文
睡隐姜公行状
本贯晋州。
高祖鹤孙。 奉训郎行掌隶院司评。
妣恭人。高灵申氏。
曾祖享寿。 朝散大夫行尚衣院别提。
妣令人。扶安韩氏。
祖五福。 御侮将军忠佐卫副护军。
妣淑人。济州梁氏。
考克俭。 宣略将军忠佐卫副司果。
妣宜人永同金氏。
公讳沆。字太初。自号睡隐。姜氏。晋州大姓。在丽朝曰启庸。以国子博士。佐金方庆幕。征日本凯还。挂冠不仕。三世而至晋原府院君昌贵。始大显。功宗名胜。代有其人。又三世而至淮伯。入我 朝为东北面都巡问使。号通亭。生知敦宁府事硕德。谥戴慜。号玩易斋。生左赞成晋山君希孟。谥文良。号私淑斋。三世以文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7H 页
行济其美。司评公。即文良之子也。坐事谪配灵光郡。子孙因家焉。别提公年二十八。随舅申文景公用溉。朝燕京。道卒。护军公龀而孤。司评畏其不寿。不以文墨课率。既长。质直忼慨。乡里皆称善人。崔斯文晛。铭其墓。司果公。少倜傥自喜。表叔沈相国通源。拟以荫职。固辞。养闲林泉。惟教迪子姓是务。年八十七而终。金氏性行贞顺。克执妇道。未尝有疾言忤色。以隆庆元年丁卯五月十七日。生公。幼有异质。记性绝人。自知为学。不烦提诲。五岁。能属文。辛白麓应时。见而奇之。以脚字命题。使赋之。公应声对曰。脚到万里心教脚。辛公改容惊叹。甫九岁。已成章蔚然。制幼成若天性赋。辞理俱到。人争传诵之。咸谓世家文章有种子矣。十四。遭内艰。哀毁过制。吊者莫不称服。盖其慈良素性也。制毕。以对策高等。中乡举。声名出流侪上。虽前辈宿儒。皆自以为不及。丁亥。发解三场。戊子。中进士二等。伯兄瀣。以文学著名。为世所指。辛卯。土祸作。被搆枉不免。公心伤痛之。敛迹自守。癸巳。监国驻全州。设庭试取士。公遂擢丙科第五名。分隶校书馆。辱置下流。坐党铜也。公不少挫。独行不顾。时牛溪先生愠于群小。门下寥落。而公远往省之。先生称其端谅。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7L 页
以银台假郎。入侍 筵席。几二十数。时当丧乱之后。武号森列。奏复旁午。诸臣献议。辞说纷纠。而公耳剽目摄。心想手追。记注如流。若有神助。娴辞敷文。无惉懘处。 上惊异之。降问公姓名。深加赞赏焉。例升博士。丙申。转成均馆典籍。冬。除工曹佐郎。移拜刑曹。丁酉春。乞假归觐。夏。天将杨总兵元。屯兵南原。李参判光庭。以分户曹。督其饷。请承于朝。以公为从事。公沿檄往赴。李公使徇海邑。催发搬运。粮饷既集。而八月。贼锋已犯南原。总兵突围而去。公谓作人幕府。不可以不知主司去处。自咸平一昼夜驰至淳昌。闻南原定陷。李公前已北上。乃还到灵光。与巡察使从事官金尚寯。传檄列邑。收召义旅。至者数百人。而贼兵已踰芦岭海甸。无一片防守地。而乌合之众。旋即星散。从事亦奔迸上都。新巡察使黄公慎。又辟公为从事。檄方到而路已塞矣。九月。贼入郡境。大肆焚掠。公不得已将父入海。船小人夥。分载二船。父与诸父同一船。公与两兄浚,涣及妇翁金琫等。同一船。又闻水倭千馀艘已到右水营。而统制使李舜臣遵海西上。乃聚族以谋曰。舟中壮士合四十馀人。可附统制军。且战且退。纵使不成。不失明白死矣。议已克定。而篙卒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8H 页
有异图者。乘夜疲寐。因风解缆。瞥眼遂与父船相失。彼此寻闻。彷徨海曲。猝遇贼船。公自度不得脱。解衣堕水中。兄弟妻子一船同溺。舣岸水浅。尽为贼所执。齐缚于船桨。回至务安县一海港。贼船六七百艘。弥漫数里许。贼带舌人问曰。水路大将。今在何处。公答曰。泰安安行梁。水路之天险也。天将两游击。领戈船万艘。横截梁上下。游船已到群山浦。统制使与之合势矣。贼徒相顾色沮。是夜。金琫潜解公缚。公祼,身赴海。贼群噪即句出。公问舌人曰。执我者谁。何不杀我。曰。伊豫守佐渡之部曲信七郎者也。以公为官人故。欲生致之。盖贼初欲得邑倅。拟剑问俘以倅处。俘惧死。诡指公所故也。自是。缚公益急。徽纆入肤。手背皲瘃。仍成三年之疮痕。终身不灭。踰三日。贼移公兄弟嫂妻。牢置船中。而馀人十数。皆遇害。拨船。南至顺天左水营。公自被虏至此凡九日。水浆不内口。而犹不死。越数日。兄弟谋窃小艇载出。贼觉之。即奔告佐渡。载公等于一大船。押送于倭国。船发顺天八日。而至伊豫州大津城。留置于一馆。令卒倭朝夕供给。我国男女前后至者千馀人。公密谕挺身俱奔之意。而莫有应者。冬至。集句为诗。以纾怀曰。去岁玆辰奉御床。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8L 页
戴星先捧祝尧觞。今年留落丹心在。一日愁随一线长。戊戌岁朝。表年纪号。以寓尊王之意。正月晦。始闻天兵大至。扫荡贼屯。赋诗曰。闻道王师至。全湖半已平。吾君无疾病。老父尚康宁。鲸海天威动。蜂屯月晕成。哀情逢吉语。喜泪作河倾。二月初。闻贼将请款纳命。降者相继。又赋诗曰。听说凶锋折。降书日日闻。湖南空荐食。岭外只孤军。鲸浪清东海。狼星拱北辰。孤臣虽万死。白骨有馀欣。五月。公与京城竹肆居人被掳于壬辰者。共为西奔之谋。与二兄出。夜行八十里。两足流血。过板岛。悬大书于城门。数倭君臣之罪。借天命以警动之。未几。而贼魁自毙。公之言盖验矣。行三日。忽逢佐渡之部曲。知公等潜出。曳至板岛韨门外。乃贼中槁街也。适一贼援剑止之。送还于大津城。有倭僧好仁者。哀公而礼貌之。示以倭国题判。公乃誊写其方舆职官。又因舌人。摹出佐渡家所藏倭国地图。合为一录。兼叙贼情及方略。即以付蔚山人金石福。俾达于朝廷。六月。佐渡勒公等。赴倭大坂城。公舟中赋诗曰。平日读书名义重。后来观史是非长。浮生不是辽东鹤。等死须看海上羊。七月。自大坂又移于伏见城。即贼魁秀吉之新京也。公自再执之后。常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9H 页
在拘系中。守倭悲之。许令公兄弟甥舅相质出入。公于是得间矣。时秀吉既死。贼奴情状。与前顿殊。公虑我国区画。或失机宜。出与被虏人金禹鼎,姜士俊等。共贸银钱。雇得舌人方津遣。使闻于我。书未发。而群倭已撤还矣。己亥。 天朝差官茅国科,王建功等来馆于和泉界。公与被虏人申继李等。往叩其门。赂守者。得入。天将引公对座。进酒极温。公泣请曰。闻倭奴整船。将送行李。愿备舟中一卒。得以即刑于故国。天将哀怜曰。吾将通于家康。使佐渡送君。继李即高声曰。秀吉死。倭国将大乱。倭贼将尽死。舌人奔告。倭将缚公及继李。将轘之。天将再三申解曰。彼来问老父消息。非有他也。倭将重违王人释之。公日夜谋归。无以自济。知倭俗有钱可使。乃从僧舜首座者。佣书得银钱五十馀。与金禹鼎,申继李等。潜买一船。浚与舌人。先往船所。水边倭告于佐渡。发卒搜捕。复囚大坂。舌人皆死。浚以不解倭言。为人所诱得解。秀吉死。埋于北郊。其上作黄金殿。公尝过之。题其门曰。半世经营土一抔。十层金殿漫崔嵬。弹丸亦落他人手。何事青丘捲土来。舜僧见之曰。何不自爱也。贼割我国人鼻。积成一丘。公为文以祭。有鼻耳西峙。脩蛇东藏。帝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69L 页
羓藏盐。鲍鱼不香之语。公悲愤积中。辞气激发。虽在虎口。不复惮畏。或时手搏贼卒。以挑其怒。贼亦服公之义。不敢加害。公欲诇贼中虚实。常与游于诸僧。其中解文字者。莫不敬重之。倭俗重僧。自关白以下。皆尊师之。公之前后济死。皆赖乎僧也。舜首座者。倭将广通之师。颇聪明识事理。于书无不通。实慕 中朝我国之风。特厚公而敬爱之。广通。亦好经书。效礼俗。皆从公求写六经大文。而偿银钱。以助西归之资。庚子春。公以书赠佐渡曰。十口空养。尔无所益。四年孤囚。我不如死。倘不欲杀。愿许出门。不许出门。生无所欲云云。倭僧庆安。力劝佐渡曰。思亲怀土。彼此一样。倘许出门。或有归便。佐渡乃许之。公既得出。即招曾与约束者。以所办银钱。备船及粮。图载西归。将行。舜首座为请广通书。以备沿路关市之讥。又遣篙工善水者。以导水路。送至于对马岛。公遂与二兄及家属十人。同约者三十馀人。以四月发倭京。五月抵釜山。其在伏见也。又具手疏。并录其舆图官号及贼强弱之势。加详于付石福者。作为二封。一封。付我国人辛挺南等。一封。付王建功以送。其疏。略曰。臣以汉南布衣。冒忝科第。职秩虽下。履历虽浅。自顶至踵。尽归造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70H 页
化。生成大泽。未补尘垢。而遽陷于绝域之外犬豕之窟。一日偷生。万死无赦。鸿毛之命。岂敢顾惜。片时之痛。非不堪耐。而顾念一时灭名。有同沟渎之自经。况被虏而图后者。在昔忠臣烈士如文天祥,朱序者。俱不得免。前史不以为非。而予其全节者。良以身虽被虏。而所未尝被虏者犹在也。臣之陋劣。虽下古人万分。而愿忠之志。不让古人一头。蝼蚁之命。一息尚存。则犬马之诚。万折不已。即当百计逃还。就显戮于王府之外。纵令身首横分。犹胜死葬蛮夷。况丑奴情状。已落臣阿堵中。万一天假其便。衅有可乘。则即当以不费之身。首三军之路。凭国家之威灵。上雪 山陵庙社之耻。下洒秦台燕狱之痛。然后伏首司败。以谢今日偷生苟活之罪。此臣之按剑中夜。肠一日而九回者也。其倭情所录及拟上贼魁死后奸伪。并录如左。伏愿 殿下勿以小臣之偷活无状。而并弃其言云云。建功一封。得达于朝。 宣庙大加嘉叹。启下备局。远近瞻听。莫不惊异诵慕。皆以为苏中郎不死矣。权石洲韠。有诗曰。钟仪虽在晋。王蠋不降燕。节为看羊落。书才赖雁传。至是。又上贼中闻见录一册。 宣庙即召至京师。公诣阙下。席藁待罪。 宣庙特令中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70L 页
官。赐酝于差备门外。悉问贼情。公更条陈一通以启之。 宣庙申命给马。归见老父。公万死生还。得全素节。皦然本心。 天鉴所烛。而于时党祸犹甚。群怨堵立。毛垢雌黄。不胜其哓哓。金石福者。以翌年秋始归。呈所赉疏本于体府。而亦不克达于 上矣。公自以归骨故国。复见君亲。志愿已遂。行乎患难之事。有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遂以罪累自处。废伏田里。惟与昆弟。躬稼养老。安命任分。忘其穷约。以终身焉。辛丑。李相国德馨。开府岭南。檄召公。事系应倭。公不得不一赴。适倭书至。委公草答。辞义严截。实破贼胆矣。壬寅。 朝廷叙公。为承议郎大丘教授。盖是时。匪人专政。知 圣意注公。不可终弃。故示收用。以尝试之也。公已无当世念。而为收录。系是 恩命。黾勉之任。旋即还归。丙午。回答使吕祐吉等入日本。日本人辄问姜郎中今做何官。因盛称公忠义之节。不愧于古人云。使还。具载东槎录以奏之。于是士林恰然传诵。益信公之素守不变于死生。能行乎夷狄。而媢嫉者。犹惎之不已。公尝以酒家恶狗为题。课试学子。有不逞。谗诸权柄曰。乃讥斥当路也。大被疑喝。几做奇祸。公则夷然。不以为动。戊申。李相廷龟判西铨。沙溪金先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71H 页
生与书曰。回答使之行。倭人莫不称姜节义。至比于苏武文天祥曰。文山陷贼。三年不下楼。沆之执节。坚固过之云。犬羊无识。犹且见服。而我国人心偏私。不知节义之褒扬。极可痛也。黄思叔,宋德求。与并称美。见录于闻见事件。思叔,德求。则 朝廷与国人。皆知其节行。不必更褒。姜独不兴奖劝。若有罪者然。弃而不收。岂非 朝廷之大欠乎。时世道益艰。正论日孤。诸贤虽欲为之揄扬。而不可得也。亲旧或劝之进取。公笑而不应。为瘤戒以示意焉。俄复顺天教授。不赴。遂以书谢所知曰。郡文学。虽曰散官。而于仆得之则华衔也。但俘虏馀生。不敢当皋比之席。况仆之私情。实有难动者。不但此一行而已也。何则。凡人之情。孰欲陷身于不测之虏哉。而一经患难。万事瓦裂。众目睢盱。皆厌刘舆之腻。以此益欲秘迹岩薮。以尽馀喘。呜呼。人或有读书万卷。而不得一名者。或有仅得一名。而不沾一命者。某则冒忝进士及第。前所得尚书郎。已是福过灾生。窃惟渡海之日。视鼎镬为归。而 圣恩如天。复置平地上。衣食于王土。齿列于平人。粉身碎首。无阶仰答。秪祝尧算而已。顾念仆之灾眚。实非自作。而春秋许人改过。纲目予人徙义。华元书其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71L 页
来归。孟达录其死节。仆虽无状。实非卖国偷生者。万死之馀。一息犹在。则忠臣烈士之遗躅。或可希冀。而一世之人。不可家到户列。呜呼。悠悠天地间。长不过为六七十年客耳。况仆虽在世上。而厌厌如九泉下人。轮回之说。万一不虚。则惟愿速死。早得他生。若今生则无复望矣云云。公不偶时命。弃捐平生。而系心君父。一饭不忘。每当庆节。代人贺笺。辄述其眷顾愿祝之辞。以寓左徒离骚之意。及 宣庙礼陟。以情居瘠。卒哭以前。不为食食。自悼身远不得与于哭班。望阙而朝夕临之。仍服三年方丧。作怨歌行一篇。自叙其苍梧之思。谈者或意其过节。而亦可见公之志行也。乙卯。丁父忧。年已非致毁。而一执文公礼不懈。服阕逾年。遘疾不起。戊午五月初六日也。享年五十有二。以其年十月。葬于佛甲山坤向之原。配晋州金氏。备尝险艰。一无违礼。后公三十年而终。生一男。曰时万。有文纶之绪。四女婿。士人罗宗敬,金夔。生员李昭,高斗南。时万。娶宣教郎林得智女。生三男三女。曰翊周,䎘周,汇周。女适郑以周。馀幼。罗,李。无子。金有三男二女。曰一台,一明,一奎。女适南琠。次适权道全。高有一女。适朴庆宗。翊周。娶罗遵绪女。生二男四女。䎘周。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72H 页
娶李场女。生一男一女。郑以周。生一男一女。皆幼。公为人笃实通明。醇和古朴。孝友之性。不待勉强。奉承严君。怡颜柔色。家甚贫窭。不乏滋味。兄弟湛孺。惟以四教相勉。季泳失学。至于有室。公以为忧。课诲甚严。少有怠荒。收以槚楚。赖是劬业。终成巨壁。仲氏穷约。困于饥寒。公心轸伤。衣服饮食。常与之共。且为之经理。俾遂生焉。早失所恃。痛不及致养。每当祭祀。极尽其诚敬。其在鬼窟。遇讳日。犹不忍虚度。卖枕供具。荐而祝之曰。合家沦胥。旅寓绝国。抔土榛荆。木主载溺。瞻望天涯。草木呜咽。虽在仓卒颠沛之际。其至情深爱。可见矣。拘囚异域。再经冬夏。忠孝一心。炯炯不懈。悲号痛伤。愈久愈笃。其形于言貌。发于文字者。无非思亲恋君之诚。复雠雪耻之义。忧愤激烈。感发他人。同絷者莫不为之洒泣。异类兽心。亦知钦服而啧啧焉。卒与二兄全家归国。更被 君恩。重拜亲颜。盖公之文猷才略。有以办此。而亦其至诚之积。能感动天人者然也。家居数十年。阨穷而不闷。事亲从兄之外。无一事及于俗物。训诲子弟。一以义方。门庭之内。常肃如也。推之宗族乡党。悃愊真实。无毫发矫饰底意。气度宽缓。粥粥若无能。而当其论说义理。辨别是非。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72L 页
精微洞快。无有遗蕴。见后学惰慢无义者。则痛加刻责。不少饶假矣。昏朝废母后之疏。为贼臣聚膻之饵。公乡尤甚。举郡靡然。而公之宗党门生。赖公提命。无一人诖误染污者。有凶人附贼筠者。持其书来啖公。公据义直斥。不复容接。其人反怂臾之。祸几不测。适筠伏诛。故事得已。其树立介确。不为疚惕者类如是。公之文才。得之天赋。自幼少时。已有作者手。沈词怫郁。浮藻联翩。既而饱饫经史。旁通百家。雄深敏妙。亹亹不穷。下笔成篇。滔滔若河决海翻。人有求文字者。对使立就。不复点窜。虽宏篇巨作。涣若宿搆。未尝属草稿。看书甚敏。人未尽一两行。已翻书叶。真所谓十行俱下者也。作字虽不取妍。亦不草糊。凡所纂集。皆手写忘倦。不日而已成卷矣。四方学者。坌门溢座。公以教诲为己任。日与之讲说不辍。南土之有名艺志业者。多出于公之门焉。每语学者曰。小技。非壮夫所为。不如沈潜经学。布慕圣贤事业也。晚年工夫。专以实地为务。其于修辞。随手达意而已。不为雕饰藻绘以自珍焉。由是。日用酬应篇章。多散佚不收。云堤录数卷。家人之所裒也。巾车录一册。乱离中所记也。纲鉴会要,左氏精华,文选纂注若干卷。皆以资击蒙者。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73H 页
此岂足以尽公之蕴也哉。呜呼。公之邃学奇才。天固不为虚生于世。而遭时板荡。陷身坑坎。精忠大义。能信于蛮夷之邦。而苦节丹心。未白于薄俗之论。生则身名自同于辱人。没而文采不表于后世。悲夫。第窃读公封事。其辞戚。其志决。其诚恳而至。其计切而深。实以文,朱二子之事。自矢于君父之前。苟非一节忠贞。誓心天地。则盖不敢若是其几也。夫二子之处乎变也。自慷慨者言之。不免为降志辱身矣。然卒致命遂志。建功立名。岂非所谓从容而自靖者耶。惟公进不得阵后之呼。而退不被燕韨之僇。则所处之变。又有艰于二子者矣。独其万里申章。不愧襄阳之一举。黄冠返乡。幸遂丞相之素愿。则公之始终取义。其视二子何如耶。而况啖毡之苦。执志之坚。至令匈奴惊服。陵律愧死。使者之回报朝廷。若彼其彰明。则公之窃比于二子。不其较然自信者乎。笃论之士。谓公真得二子之心。而苏卿之节。亦不多让云者。诚非过论也。愚亦窃取金先生之意。而为之说曰。如黄秋浦则所谓不辱君命者也。如宋泉谷则所谓杀身成仁者也。若公则屈迹于俘囚。忍诟于雠贼。图吴指画。复楚筹略。实有关于国家薪胆之大计。推此义也。其功不
童土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73L 页
在黄,宋之下。虽谓之独办其难可也。岂容以生死而异其伦乎。朱子曰。三仁之行不同。而同出于至诚恻怛之意者。庶几近之矣。噫。天之命物。各有其意。使公罹此逆境。立此奇节。夫岂偶然也。彼不知者。妄欲以人力相胜。抑扬之。是非之。盖亦不待百年而定。何必戚戚为哉。昔先君子宰是郡。特礼遇公。而命诸子受学焉。舜举自髫龀。即登公门。及冠戒宾。而公命之三加焉。朝夕请益于席间函丈者。四年强矣。是时。斯文坠地。异言喧豗。而公尊慕正脉。距辟诐邪。屹然为南国士林之标的。不易之见。难夺之守。于此。益可敬信。而其掩抑不伸。坎壈没世者。亦终坐于此矣。噫。使之天假数年。得见明时。则其高文大节。足以焕猷范俗。而不幸赍志而没。终未能少展其平生。天乎人乎。命矣夫。命矣夫。癸亥之初。公议大行。如公懿德。合有表章之举。而负当世之望者。莫为之先后焉。抑睢阳传叙。终必有待于昌黎耶。中心慨然。窃不自揆其无似。参之古昔。质诸师友。乃敢次述记实文字。要以就正于有道。夫阐发幽潜。培植节义。实是仁人之当务。则世之立言君子。尚有以裁谅。而发挥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