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记言年谱附录
记言年谱附录 第 x 页
记言年谱附录
 附录
  
记言年谱附录 第 377H 页
赐几杖 教书(乙卯十二月二十二日。承命承旨李同揆,注书沈橃。)[李夏镇]
 王若曰。老者安之。讵弛将护之念。礼则然矣。爰申几杖之颁。亦以优贤。聊用备物。惟卿自任经济。馀事文章。早游名相之门。昌黎之于李汉。晚作寡人之佐。西伯之于吕望。深知经学之纯。愈思倚毗之笃。念昔礼论之横溃。赖卿正议之倡明。当路睢盱。那免射影之弩。介石贞吉。谨避入室之戈。行藏中清而中伦。栖息某丘与某水。迨当新服。敢忘武(一作懋)德之一言。尚有旧臣。不烦莘挚之三聘。付以风宪。而群邪匿影。畀之铨衡。而百职顺度。乃登金瓯之选。俾专玉铉之调。朝少微于北辰。黄扉赤舄。耀三台于南极。白发丹心。磨不磷涅不缁。瞻砥柱而屹立。年弥高德弥卲。俨灵光之独存。然惟荣卫之或愆。屡烦退休之深恳。诚非薄于宋帝。未借李昉之小舆。礼有愧于唐宗。犹歉魏徵之殊锡。惟玆养老之具。寔是致敬之方。赐乌皮而便身。汉事然也。饰鸠像而禁噎。周制存焉。造次扶持。奚取灵寿之侈。息偃依倚。可伐枯梧之功。既已徵年于杖朝。何妨论道于卧閤。于戏。扶将倾之大厦。政须栋梁。涉无津之巨川。惟将舟楫。勿为筋力之礼。勉进老成之谟。故玆教示。想宜知悉。(吏曹参议知制 教李夏镇制 进。)
记言年谱附录 第 377L 页
祭文[肃宗]
维康熙二十八年岁次己巳四月丁卯朔初二日戊辰。国王遣近侍右承旨朴镇圭。谕祭于卒前判中枢府事许穆之灵。惟灵岳渎胚灵。箕尾降精。伟度渊弘。德宇天成。夙炙贤师。挥发道蕴。薄游儒宫。扶植士论。栖迟丘壑。玩心坟籍。攻苦食淡。铢累寸积。发为文章。西汉先秦。间游篆艺。籀骨苍箸。庬眉古貌。望之如画。鹤鸣在皋。厥闻益播。肆我 圣祖。加璧于帛。置之台垣。颓纲以肃。粤在己亥。 龙驭宾天。孽臣乱统。谓非嫡传。礼坏伦夷。贬上降尊。厥焰方赫。众噤莫言。卿乃抗章。引经痛辨。辞严而正。义明理顺。群小护党。颠倒国是。斥守于陟。东海之涘。投绂言归。徜徉泉石。居闲养冲。年十有六。于皇 宁考。考礼正讹。罪人未讨。 仙游遽遐。予庸痛伤。聿继 先志。收召幽潜。屏黜邪伪。卿造于朝。一马二童。卫卒加额。士林望风。乃总于宪。乃长于铨。乃立之相。一岁超迁。泰山乔岳。利泽默运。九鼎大吕。邪俗以镇。远猷宏谟。若决龟策。忠言正论。如获药石。桑榆纵晚。松柏愈茂。资卿启沃。补予阙漏。不幸庚申。奸壬秉国。构罪成案。被谗罔极。阴伺密诇。忧畏百端。匪轴匪薖。有门常关。愧子小子。息礼未卒。俾我元老。茹冤就木。故于前秋。已复卿爵。殊礼莫
记言年谱附录 第 378H 页
施。常典亦缺。逮今更化。起废伸诎。昔时诸僚。咸造在列。惟卿硕辅。独閟重泉。缅怀仪容。能不悽然。玆辑遗文。用寿其传。且官卿后。以奉厥祀。新冈卜吉。幽竁将徙。爰命大葬。礼敦官庀。敬遣近侍。式荐苾芬。灵惟不昧。庶几歆格。
嵋江书院 宣额文(辛未)
惟灵气宇天成。职凉惟密。惟德之秩。遵养时迈(一作晦)。遹骏浑灏。有卓其道。学宗典经。礼昭仪度。敬义夹主。比于晚景。加璧于帛。如鱼纵壑。潭潭相府。百僚是仪。曰蓍曰龟。于论辟宫。多士式型。于岳于星。厥施靡究。鞠(一作鞫)人忮背。率时显晦。遗风惟洽。馀教惟淳。誉髦斯人。度其鲜原。有庙有伉。永世来像。华扁既揭。芳醴斯斟。灵庶居歆。
眉泉书院 宣额文(癸卯)
禀气自天。降神维岳。箕颖清标。洙泗正脉。皇王之道。天人之学。内外交修。本末臻极。陶山统绪。寒冈衣钵。文章灏咢。天简地易。篆籀奇古。殷鼎周彝。朝野拭目。士林拱手。鹤唳风彻。 明王发梦。处之台宪。风彩挺动。抗论邦礼。谬辨舛析。 显庙末年。始乃大觉。 宁考继志。震动初服。起自丘园。晋宅黄阁。 宗统克正。国是大定。庬眉皓须。鹤瘦龟静。瑞日祥云。弘球大卣。廊庙吁谟。厦毡讲
记言年谱附录 第 378L 页
讨。事事唐虞。言言孔孟。图颁鱼(一作舟)水。礼贲几杖。引年告归。矢口斥妖。社稷之计。治乱之机。身退名显。超然登岸。事又大谬。荒野永逊。百劫沧桑。灵光岿然。万峰皆低。泰岳雄蟠。天不憖遗。君子道非。梁木遽摧。士民失依。 圣考眷注。不替终始。命刊遗藁。许立馨祀。予怀若人。九原难作。恨不同时。心焉悼惜。眷彼锦城。自出之乡。杖屦攸憩。化神所经。章缝袭训。妇孺慕德。建宇妥灵。笾豆孔肃。自在 先朝。宠命华额。兹予未遑。礼宣尚阙。肆遣祠官。迥荐芬芗。不昧者存。庶歆斯觥。
嵋江书院奉安告文(辛未)
俗降而季。道窒人蒙。天挺先生。表准于东。秀眉魁姿。其人也古。天德王道。其学也古。殷盘周诰。亦古其文。乃如之哲。伊召之伦。蓍龟于国。领袖于士。昭天之秩。树人之纪。嗟天不整。未究厥施。山之云颓。多士畴依。惟彼嵋江。杖屦攸憩。有侐其宫。面阳厥位。衿绅济济。蠲吉妥灵。笾豆孔静。黍稷惟馨。德容僾然。如在洋洋。庶几千秋。歆我椒觞。
嵋江书院常享祝文
道德文章。卓乎先觉。阐明礼教。扶植 国脉。斯文有光。吾道是式。
记言年谱附录 第 379H 页
自铭碑阴记
孔岩之许。本驾洛国首露王之苗裔也。外史。王御国百五十八年。新罗末世。有许宣文。年九十馀。事高丽太祖。伐甄萱。特以馈饷功多。为孔岩村主。子孙仍为孔岩之族。自村主以后。有尚衣奉御玄,内史舍人元,礼部侍郎正,致仕太尉载,工部尚书纯,直史馆利涉,礼宾少卿京,礼部尚书遂,佥议中赞珙,版曹佐郎冠,都佥议赞成伯,知申事絅,典理判书锦,判奉常寺事愭,襄阳都护府使扉,陜川郡守薰,义盈库令瑗,左赞成磁,典舰司别提橿,抱川县监乔。至穆为二十三世。 孝宗八年六十三。而召拜持平。明年。改掌令。 显宗立。以争礼。斥守悉直。悉直。古东海上穷处。古秽貊之域。二年。又逐于廉使。十二年。而至 上之元年。复召至以大司宪。一年五迁。至三公。年八十一。四年。辞去。三年。得罪因放黜。不复召。时八十六。前时用事者诸人。皆复入矣。今吾老矣。作自序。又追述太公望,管夷吾,延州来季子,籧伯玉,百里奚,仲尼弟子颜子,曾子及子思子。圣贤出处辞受凡十三编。
自铭碑
叟。许穆文父者也。本孔岩人。居汉阳之东郭下。叟眉长过眼。自号曰眉叟。生而有文在手曰文。亦自字曰文父。
记言年谱附录 第 379L 页
叟平生笃好古文。尝入紫峰山中。读古文孔氏传。晚而成文章。其文大肆而不淫。好稀阔自娱。心追古人馀教。常自守。欲寡过于其身而不能也。其自铭曰。
言不掩其行。行不践其言。徒嘐嘐然说读圣贤。无一补其愆。书诸石以戒后之人。
神道碑铭(并序 [李瀷撰)]
盖闻尚论国朝贤公卿。其出典入谟。非先王不陈。惟曰许先生。不阿权柄。守正而不桡。惟曰许先生。见可而进。知几便退。本末有章。惟曰许先生。先生乃衰世之完名也。当时瀷先大夫同升诸公。聚精以左右之。主张清议。道虽诎而士心益附矣。今先生之殁六十有馀年。滔波劫烬之馀。光景剥换。犹使后生少年翘首而缅怀风彩。非杰然君子不能也。先生五世孙徵士砥。来托不朽之铭。瀷惟惧未堪执役。义有不得辞也。先生阳川世家赞成磁之曾孙。祖别提橿。考县监乔。皆以公贵。追 恩赠官如例。妣罗州林氏。正郎悌之女。先生以我 昭敬王二十八年乙未十二月己酉生。有文在手曰文。讳穆。字文父。又字和父。号眉叟。及就外傅读书。不百遍。不成诵。甫一卷毕。文义无滞。乐闻前言往行。已有志圣贤之学。既长。往师寒冈郑先生。遍游名山川。以博其趣。至我 
记言年谱附录 第 380H 页
孝宗大王元年庚寅。授寝郎。自是八年间。除县监郎署。皆谢病免。 上思得林下人共治。丁酉。以司宪持平召。遂入对称 旨。己亥。又除掌令。疏论君德曰。天道尚刚。日月尚明。君道体天。一有私意。群枉并至。 殿下为国。必自身始。毋私于燕昵。毋惑于誉谀。毋苟悦于小利。毋自满于小成。毋骄矜以自用。是时。朝贵多言用兵。先生上玉几铭。又疏言屯田之弊。 上命立罢。未几。 宫车晏驾。事格不行。时 梓宫不用长生旧藏。间日一漆。殡礼未成。先生疏言輴攒帷殡。尚幽暗也。今宝器不陈。羽葆不举。无声三启三之节。而启殡无节。恐不得尽于礼也。礼。君即位为椑。岁一漆。汤在位十三年。则杝棺十三漆。武王在位七年。则杝棺七漆。今 梓宫比汤武之椑。已厚矣。礼无未安之憾矣。又论诸道御史催还之失曰。凡奉命出使。遭国恤者。既竣事。复命于殡殿。礼也。今诸道暗行之臣。事未及竣。礼曹催还。此弃 命于草莽也。当时奉使者某叹曰。朝廷当用读书人。 显宗二年春。复以掌令赴召。先是。 昭显世子早卒。 孝宗以次嫡正位震极。及己亥大丧。宋相时烈引贾疏体而不正之文。谓 慈懿大妃。当服庶子期。先生乃疏请追正其误。略曰。丧服疏言。立适以长者。欲见适妻所生。第二长者
记言年谱附录 第 380L 页
立之。亦名长子。然则适适相承。谓之正体。乃得为三年。众子承统者同。立庶子为后。谓之体而不正。不为三年。妾子故也。 孝考以仁祖第二长子。既承 宗庙。而其服与体而不正者等。臣不知何据也。于是黜先生三陟府。诸议礼者皆得罪。朝野侧目。三年而罢。还涟上。甲寅以老寿加通政阶。是年夏。 仁宣后升遐。 仁宣。即 孝庙之妃也。先是。诸臣强引国制父为子长众皆期之说以弥缝之。其实意在古经。而傅会今典也。今典父为子长众虽同。而至于舅姑为妇。则有长期众大功之别。却与礼家合。至是诸臣。犹执四种之说。 慈懿大妃宜服众妇大功。然后己亥之议。非国制者现矣。 上觉之。乃谪责首相以下违礼诪张数辈。八月。 上升遐。 肃宗承 先王遗旨。釐正邦礼。追罪误礼诸臣生者。配去。死者夺职。特以大司宪召。先生再辞不获。乃入谢。晋接赐赉。恩礼备至。当时被锢人次第收录。于是 宗统克明。君子一言以为知。殆先生之谓乎。明年春。疏陈政弊。严等威修政法。崇敬让卞邪正。躬节俭广德惠。皆救时切务也。俄迁吏曹参判。陈德礼政刑之义。师旅之戒。又进心学及尧舜禹相传心法图。夏。特进拜政府右参赞兼成均祭酒。又进君德之戒曰。德莫善于克一。治莫善
记言年谱附录 第 381H 页
于保民。政莫善于勘乱。业莫善于立极。圣人勉之。德衰于逸欲。治衰于谗佞。政衰于私昵。业衰于怠荒。圣人戒之。又历左参赞。移吏曹判书。遂擢拜右议政。秋。台官语及三公坐罢。先生上劄引咎。又进于 上曰。以近代事言之。赵士秀论沈连源。连源称国家之福。姜绪请罪尹斗寿。斗寿受以为罪。宋英耇称誉李恒福。恒福谓必斥乃已。国朝培养谏官有如此。今者儒臣赞誉三公。为朝廷羞大矣。 上作舟水图说。教戒臣邻。先生窃附赓载遗意。推行陈戒。又有 赐几杖 命。又明年春。上疏曰。臣以无事得寿。请以此献。心定则静。静则事物不能乱。然后无妄动。无妄动。故无事可以尽年。推之家国皆然。宗臣宁平正泗。疏诋先生。 上怒命配去。先生出郊待罪。 上侧席俟其复入。先生恳乞焚黄坟茔。仍发行。 上亲阅太仆马。拣其良而 赐之。命道臣护行。先生遂之涟上。既而。闻 慈殿不豫。苍黄入京。再上劄乞释泗罪。 上勉从。冬。 特命句管耆老府。先生又引年乞骸骨。不 许。戊午春。始递付西枢。先生于是浩然归田。仍进诀语云。数十年来。世道大变。污浊成风。忠无所劝。罪无所畏。人心散乱。灾异示警。此何景像。愿 殿下严宫禁。抑私枉。纳忠谏。斥邪佞。不坠艰大之遗。 上命就所
记言年谱附录 第 381L 页
居。为之筑室。依国朝李文忠元翼故事也。越明年夏。有逆变。赴 召请寝。大索国中。罪人既得。辞连宋相时烈。朝议为穷源之论。将按重律。先生劄云。与谋未著。徒以为贼所籍而加律。王法有所未尽也。事遂已。先时。首相许积专国政。嗜势者趋焉。先生与二三大夫。挺然特立。为士林领袖。世有清论浊论之目。积又有悖子坚。颇任之。肆其不法。人不敢言。先生忧国忘家。一念殄瘁久矣。至是乃进言。论其罪曰。当今教亡政坏。无法无纪。立党相攻。诬上行私。人之理盖极乱。领议政许积。任大责重。权位既盛。缔交戚里以为势。宦寺贵近为密客。伺 上动静以为迎合。其庶孽子坚。所为多无状。掌邦法者莫之禁。南九万发之。九万窜。坚卒无事。门庭如市。贿遗相续。 殿下得此人。欲与之谋国望治。难矣。疏入。 上震怒。疑其有怂恿廷臣。因而激之。前后窜逐。朝著一空。儒生配去者亦四人。先生俟罪田庐。至明年庚申夏五月。积等败死。党人者捃摭成罪。先生亦被黜免。越二年夏四月甲辰。考终于正寝。秋。权厝于某山。至己巳闰月。移兆涟西先茔乾坐之原。 上先已命复其官位。至是。 命该府庀葬如仪。遣承旨 赐祭。又 命录用子孙。剞劂遗文。二年辛未。建祠于麻田郡。 赐额号曰嵋江书
记言年谱附录 第 382H 页
院。依李文纯滉例。不待诔状。 赐谥文正。道德博闻曰文。以正服人曰正。癸酉。 特命建祠罗州。 赐号曰眉泉书院。皆遣官 赐祭。越十八年戊子。配享于郑文穆逑桧原书院。先生臞形脩眉。轩颀卓荦。望若神仙。即之谡谡有爽韵。要是旷世人也。其畎亩也。托意山水。抱膝而歌先王之道。若将终身。及竿旄礼招。三辞乃起。嘉猷告 后。切切焉尧舜君民之志。奸蠹凶国。则正色危言。若断腕而不顾。廷臣建议。别设体府兵于京师。先生叹曰。大权如龙。其去处。必有雷霆。山川木石为之折拔。震荡此属。曾不知大祸之根于此。先生去国。而张大开府。许积领之。未几祸作。株连殆遍。惟一种士类之无尽刘者。清议为之力也。此其大较也。其寻常行谊。于斯为末略之可也。贞敬夫人李氏。与国同姓。文忠公元翼之孙。先三十年癸巳殁。享年五十七。祔葬先生茔。举三男二女。男长翧。次𦑘。次翿。出后。尹升离,郑岐胤。婿也。翧有三子恦,惇,㥳。一女婿李震夏。恦县监。有五子溥,汲,湜,潭,澄。惇有一子泂。𦑘县监。继子忭。有一女。婿郑佾。翿有四子恬,忭,愉,怡。忭出后。恬有五子混,淯,浃,滏,鎏,尹升离一女。婿李絿。郑岐胤有四子重履,重益,重谦,重恒。一女婿尹天挺。溥有子桢。湜有子权。潭继子果。泂有子檀。忭继子
记言年谱附录 第 382L 页
淯。愉有子澍。混有二子杓,栗。淯继子栗。浃有子攀。澍有子桓。滏,鎏。出后。今来乞铭者。桢之子也。铭曰。
先生间气也。咀嚼英华。饱饫腴真。道将有待。曰在吾身。悦古则千岁以前。近若隔晨。忧世则四海之广。同胞共仁。际会之盛。使者冠盖。相望于浚之郊。渭之滨也。辅导之至。左勋右华。非第一等。不屑陈也。其斥邪也。一刀两端。知几其神。其引退也。浩然馀裕。混迹于山氓野民。仙姿古貌。正冠垂绅。幽独不愧。谕后无磷。今之所谓师范。古之所谓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