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x 页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丘墓文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0H 页
严左尹墓铭
公讳鼎耇。姓严氏。其先本宁越人。高丽尚书仆射庇。实为始祖。入本朝。有同知总制有温。总制五世。有缮工副正曙。副正生市署直长仁达。直长生同知中枢愰。中枢娶弘文应教李洁女。生公。公才艺夙成。姿品异等。字重叔。 仁祖八年。丙科及第。补承文权知。以右史常侍 上前。公礼貌甚善。 上甚重爱之。丙子为侍讲司书。从上于南汉。明年。 车驾还京。拜司宪持平。江都败。 庙社陷没。公以法罪状受命大臣。戊寅。以绣衣。廉问湖西。明年。以修撰。出为关西都事。兵革之后。西省多事。盖朝廷选择遣之。二年。复以修撰召还。乞养为义城县令。乙酉。复入为修撰。时有姜氏赐死事。公上全恩劄。丁亥。为吏曹佐郎知制 教。后年。升正郎。金自点方用事。其子鉽席父势。骄横无所忌。有郎僚附鉽者推荐鉽。欲引入吏曹为郎。公执不可。判书赵絅,参判韩兴一皆沮之。己丑。为执义。吏曹判书沈詻为时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0L 页
议所忌。而又有时辈之所属望者。必欲击去。乃代指言。某以私得某官。某以亲得某官。公尝在吏曹。备知某以某事官非私。某有某事官非亲。因引避。大臣已有上疏发此论者以为护傥。公罢执义。宋浚吉代之。时自点以罪窜。论罪人诸客。以公亦私相善于罪人。亦在窜中。左相韩兴一以吏曹时沮鉽事。白 上。特有减等之命。付处沔川。寻叙为太仆正。俄改副校理。辛卯。为同副承旨。转至左承旨。其年加嘉善。仍行左承旨事。 上宠待之殊甚。壬辰。自点既伏诛。两司复论己丑得罪者。公以荐引罪人为名。在列多知此事者。不从。争之不已。领相郑太和,左相金堉。亦为 上力言之。公以故得免。癸巳。中枢公卒。既三年。出为公州。以疾归。丁酉。奉使如燕。既复命。为右尹。寻加嘉义。改左尹。俄拜东都尹。己亥。上登遐。卒为用事者所蔽。不复显用也。后连为锦山,富平。戊申。复为左尹。有继母之丧。其卒丧之年九月十九日。公卒。年六十六。 上赐吊赙如仪。某月日。葬于衿川县水东先兆之次。贞夫人丰山金氏。礼曹判书寿贤之女。无子。取族子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1H 页
缵为后。缵某官。生一男五女。男庆运。女五人。皆幼。公秀而艺。中枢公好简雅。父子为知己。有兄早夭。继母弟一人。中枢公老而甚爱之。尝病疽几危殆。公吮疽得痊。公既贵。悉以财产。均诸兄嫂诸妹而不自取曰。吾虽微此。不至寒饿也。知遇 孝庙。不隐其贤。当官任职劲切。不喜脂韦。尤长于剸烦。莅郡皆称治。方世道大坏。谗妒乘之。坎轲而终。铭曰。
世之偷。朋党相仇。谗夫之炽。良善之弃。潝兮訾兮。心不愧矣。
宜春君碑
公讳以兴。字士豪。姓南氏。其先本宜宁县人。我太祖开国元功忠景公在之后也。忠景公之孙忠简公智三世。有礼曹参判世健。于公为曾祖。祖工曹参议应龙。父罗州牧使瑜。以武略显者也。我 昭敬中。国有大乱。方居母忧。起复有罗州之命。其明年。从统制使李舜臣。与倭大战。于露梁前洋战不出。母贞敬夫人柳氏。大司宪轩之曾孙。而刑曹判书埙之女也。明 神宗万历四年我 昭敬王九年公生。先将军死之时。公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1L 页
二十三。学书去之。慨然以为必报而死习骑射。二十七。擢武科。连守边邑。十年。长渊时以治理。上赐表里以赏之。后体相李公恒福推荐之。为富宁。三年。以能升通政。寻加嘉善。为湖西道节度使。忤用事者。罢。后为岭南右节度使。声绩甚多。及辽左陷败。西路甚急。公上疏愿守一城。以效死。遂拜防御使兼龟城都护府使。龟城有百年碑。二年。移安州。辽民避乱。至州者以千数。公立约条。待以恩信。有违约者罚之。辽民畏之。主客相安。有辽民继至者。亦闻邑禁。不敢犯。莫不曰贤。二年。擢升资宪。寻罢。我 纯孝王元年。都元帅张晚驻兵平壤。以公为中军。军中事专属于公矣。其明年。副元帅适举兵叛曰。帅府诸将。惟南以兴,柳孝杰,朴震英而已。他无能为也。为间书至。公与二人者。见元帅发书罪状。功臣声言。清君侧之恶。元帅问计曰。适所领兵皆精锐。而降倭劲兵数万。既众寡不敌。计将安出。佥曰。别将柳舜懋,李慎,李胤绪。虽在贼中。必不从贼。欲有为而未得其当耳。震英与胤绪素善。得其苍头过者。连名为书。喻以逆顺。时贼已至慈山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2H 页
矣。胤绪已与舜懋,慎及诸将李▦约束。夜半阴令所领骑士三千。一时溃阵驰出。适亦莫追也。胤绪见元帅曰。我为将在贼中。不斩贼。使贼长驱。无面目报 殿下。遂自刎乃死。一军大惊。贼从间道过平壤。已及黄州。元帅闻贼已过。乃遣公与诸将悉兵追之。遇于薪桥贼。出兵逆战。贼不可当。公使入号谓曰。若属。皆 上之所遣诸将。背义从贼。敢与 王师抗。天道可畏。诛及九族。祸不旋踵。许铨,宋岦。率众诣军前乞死。复追至马滩。贼已破李重。老军斩八将头。送军前以沮众。军皆惊恐失色。公笑谓曰。八将者。皆吾所熟。见之皆非其面。欲假人头而绐我也。军中乃定。公令军中曰。贼过临津。则京城易挠。必及其未渡。当决死一战。至则贼已渡。而 车驾亦已南狩矣。元帅令诸将曰。京城已破。莫与交锋。急从西湖渡兵。追及 车驾。公不从令曰。军法。兵有进无退。乃与郑忠信。疾驰分据鞍岘。朝日。贼觉官军已先据险。以众兵攀谷缘崖。蚁附仰攻。官军少弱。莫敢出气。副元帅李守一。以千馀兵来会。公立于矢石。击鼓督战。大呼曰。明琏中丸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2L 页
坠马。兵气稍振搏战。自卯至巳。贼势已挫。将士战益力。守一击破头局。头局者。降倭劲兵。明琏中丸而退。大军遂溃走入城中。忠信欲乘胜追击。公曰。不可。既以寡克众。天也。不出数日。两贼之头。可致麾下。穷寇勿追。亦兵戒也。适,明琏与败卒。亡去至广州。为其下所杀降。 上还都。都元帅晚。以白衣伏道傍。顿首请罪。及定功行封。公升崇禄。封宜春君。功臣等各 赐厩马,金帛,臧获有差。公乞归见老母。特拜延安都护府使兼防御使。未几。召还。时有西忧。急以公习于边事。而又遗爱在民。拜关西节度使兼两西巡边使,宁边都护府使。以龟城为行营。自适作乱后。功臣等疑忌益甚。累起大狱。人人自危。自公出塞。亦自以得死所云。 上之五年。虏大举伐我西鄙。二日。先驱已薄安州。公闻事急。领麾下骑士驰至。则奴已渡浐(一作萨)水。傍邑兵未集城中。兵民不满数千。与防御使金浚。誓死死守而已。书启本。亦以死自言。使其子斗柄。驰驿遣之。终日力斗。至明日。奴攻城益急。既力竭矣。公登谯楼。射矢且尽。奴争呼速降。公叱曰。我受 命守边。一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3H 页
战决死。职也。乃畏臊羯狗苟活耶。遂自烧杀。有二士卒从不去。公曰。火焰。宜急避。对曰。公为国死节。为士卒安敢负公之义也。皆不出。城陷。正月二十一日。而公年五十二。母柳夫人几八十。前年自宁边归至家。才半年。奴克我关西。公知事不济。已决死审矣。柳夫人闻公城陷自杀死之。哭之曰。家世将族。父既战而死。子又战而死。其死皆不惭于古人。又何恨。特未亡人积殃在身。 上为之赐吊赙特厚。追爵左议政宜春府院君。表忠臣闾。恤其家。录其子孙。谥曰忠壮。遗衣之冢。在广州治阴。柳夫人以天年终。 上特厚赙。优礼甚盛。公豪迈有气槩。不事细节。好施。自亲戚邻里。以至疏远贫者。多倚赖焉。闻其死。相吊如悲骨肉。平生爱人礼士。推贤让能。不媚权贵。公之升官罢官。得人之死心。皆以此也。公安州时。戍倭在边者。公特抚循甚善。及倭从适叛。自中相戒曰。慎莫犯南爷。无以报德。鞍岘之战。将士献俘。公皆不杀曰。彼皆吾民胁从。何可尽杀。诸虏皆感激。涕泣欲死。今盐州百姓。为之图画以祭之。水旱疾疫。皆有祷。谓之北神祠云。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3L 页
贞敬夫人郑氏。我 世祖相郑麟趾六世孙也。有五男。长斗极。为司宰监佥正。次斗柄。为水军统制使。官最贵。次斗机。佥知中枢。次斗枢。又次斗杓。皆县监。婿三人。晋阳君柳孝杰。适叛时。指名畏惮。为间者也。卒以平适功。受封。又监役金振声,郡守李会源。子孙众多。三世四世。至数百馀。此天道之报也。公死之后十年。有南汉之败。郑公蕴丙子疏曰。功臣等擅国用事。猜忌才能。几察日密。筹臣不敢论兵。将臣不敢治兵。南以兴临死。叹之曰。不得鍊一卒习一战。卒至于败。此悲痛之辞。 上以此属反正。以此属亡国云。见危受命。能守节死义。立百代之名。忠臣之烈也。
赠吏曹参判权公墓碣
公讳益中。字景时。姓权氏。永嘉人。大父 赠领议政东兴府院君常。以至行。 宣祖世。特加爵命。旌表其闾。皇考 赠右议政憘。事 宣祖。以节俭重于时。妣全州李氏。郡守荣绪之女也。隆庆五年二月某日公生。有仁孝性。及事东兴公。能服膺教训。事父母。犹恐不以父母心为心。莫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4H 页
不曰能子之职。故其生事之欢。送死之哀。祭祀之严。至老不怠。公三十五 宣祖三十八年乙巳。初仕为缮工监役。丙午。为汉城府参军。丁未。为司宪府监察。戊申。为庆山县监。光海八年丙辰。以尚衣院判官。为载宁郡守。壬午。为中枢府经历。时公年七十二。以老遂谢病。己丑。公七十九。赵夫人八十。其年。设重牢宴。一门称庆。明年庚寅。公以寿考。升通政。壬辰。拜佥知中枢。甲午。上优礼高年。八十以上者。有特资之 命。公八十四。进嘉善。丁酉。拜同知中枢。公以大年。康宁简静。子孙诸婿。尚主者一人。公卿数人。外而州牧都护令长十馀人。门户既盛。而公平生好俭约。子弟侍侧。必以侈服满客为戒。 孝宗十年己亥九月四日公卒。寿八十九。夫人赵氏。籍汉阳。县监瑞之女也。妇德克顺。治家以仁。事舅姑。称孝妇之行。夫人长于公一年。公殁不及葬而夫人殁。寿九十。东兴公。八十二卒。右议政七十九卒。公又八十九。可谓寿德之世也。其十二月某甲子。合葬于长湍三井先兆之次。有二男六女。男大有,大恒。大有县令。先殁。大恒尚翁主。为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4L 页
东昌尉。婿六人。府使尹宗之,县监金鼎璜,郡守崔汝㞳,县令李弘猷,进士李维楫,儒生赵公元。大有六男。德衍,德徽,德广,德养,德明,德润。德衍参奉。德徽判官。德广,德润。生员。大恒无子。以德徽为后。宗之生㙐。监役。婿四人。参判张善澄,领议政沈之源,监役尹潡,奉事李齐泰。鼎璜生华镇,华镒,华镕,华钰。婿一人。儒生金敏赞。汝㞳生世徽。婿四人。奉事李重龟,承旨郑载嵩,郑日祥,朴世万。皆士人。弘猷生圣佐,文佐,兴佐。维楫婿三人。牧使李惯,进士徐宗亮,儒生柳桧。男四人幼。公元无子。内外子孙三世四世。至百馀人。铭曰。
仁莫善于孝友。福莫厚于寿考。中枢三世。耆德有自。有类有积。
河谦斋墓铭(丙午)
先生讳弘度。字重远。姓河氏。晋州人。前古有讳自宗。当丽之末世。辞军部尚书。伪疾还乡。号木翁。终身不出。生大司谏洁。洁孙自清。为观察使。于先生为六世祖也。大父无际。父光国。皆有才不见。母李氏。籍江阳。处士光友之女也。万历二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5H 页
十一年八月廿七日先生生。生有异姿。当兵革之世。其父母以儿奔窜道路。转客湖右。以儿故。人争客之。十年。始读小学。能自知力行。十二三。已有求道之志。十六。先府君殁。哭之几灭性。既除丧。从乡先生河氏。受论语。通大义。后乡先生死。为之服师之服。既弱冠。游学宫。诸生皆敬重之。当光海时。弃举子业。专以经学自勉。及先夫人殁。先生已衰。丧三年。因羸毁病。不复以人事为礼。惟应接生徒。讲学不倦。好谦约。自号谦斋。与人敦厚有礼。推其孝弟。乡党化之。 仁祖世。以遗逸累召。不起。乐居岩泉。山斋南。因川石为台。命曰咏归台。州牧成以性。访牧氏之术。仍叹民散俗弊。先生曰。秦苛而民暴。汉宽而民厚。曷尝易民而化之也。 孝宗九年。召除义兴县监。终不起。明年。 孝宗登遐。先生自以畿内之民。服齐衰三月。然后从国制。与士庶同服。 上之三年。御史南九万至州。访先生于安溪。时朝廷有争礼事。言者皆斥逐。请闻其正。先生曰。为次长三年。见于经传。况 孝庙既已君临臣庶。长少嫡庶。何可论也。九万既复 命。以先生白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5L 页
上。先生已七十。 上赐之粟。又有旨尊赐之甚厚。先生上疏谢之。仍陈君道九事。后四年四月廿六日先生殁。年七十四。先生之学。本于彝伦日用之则。其操守之常。践履之方。一以古人为法。至如起居服食。皆有常度。尝自言吾力行不如古人。知不善则不为也。每以礼勉人。为学必先行而后言。见世乱。洁身独行五十年。非其义也。一芥不以与人。一芥不以取诸人。平生乐与人为善。笃于礼俗。重冠昏丧祭。女子之笄。国俗所不举。而独先生之家。有此礼。病末俗文弊。争以著述为名。叹曰。古之人尽言之。学者患不行。不患不知也。尝推占日月星辰之度。作弦望晦朔月闰之图曰。今历法乱矣。以此推之。庶几不失之。娶永嘉权氏。军资监直长克义之女。生一男二女。男早殁。有所后子泳。司谏溍之孙也。二婿。忠义卫李得夏,士人朴英胄。其年十一月十四日。葬先生于文岩寒泉上。其诸弟子乞铭于孔岩许穆曰。今吾子知先生最深。又能言之。君子死。馀教不坠。令不没于后世。吾子事也。敢以请。嗟乎。今吾后死而又失老德。吾非斯人之为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6H 页
铭。而谁为敢不诺。铭曰。
直而温。君子之文。确而贞。君子之亨。顺而成。君子之宁。
河司谏墓碣
公讳溍。字晋伯。别号台溪。姓河氏。晋州人。高丽名臣元正公楫之后。而大司谏洁之七世孙也。曾祖起昆。祖瀚。父公孝。三世皆不显。母坡平尹氏。军资奉事起之女。皇明万历二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公生。十年。出就外傅。性沈静。聪明特异。同学皆莫及也。十六。学既通。天启甲子我 仁祖二年。进士。崇祯戊辰我 仁祖十一年。及第第三人。初授司宰监直长。以亲老不就。丙子之乱。州父老募乡兵赴难。推公为将。以父病决不可起。父戒之曰。君有难。人臣赴急。义不可后也。行矣勉之。公遂发兵。至尚州。忽心惊不食。以在军不得私归。先遣次将戒曰。母后期。我以亲忧在心。迟数日。追及期会。二日。讣至。父殁已二日。公居丧毁戚。人皆曰。善行。既除丧。由骑省郎。累迁正言,献纳,持平。公既羸瘁病。又以母老。谢命即归。未尝久于官也。尝在谏院。上疏言时事。凡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6L 页
万馀言。疏入不下。乙酉。丁母忧。公年已五十。哭泣寝地。几灭性。服阕。连为执法。以疾不就。因辞职。言李敬舆,洪茂绩,沈𢋡,李应蓍事。仍及诸王孙幼稚无罪事。时三臣者。争建储事。忤 上意。李应蓍论治狱。皆窜北边。姜氏既赐死死。而诸王孙流济州矣。疏入即递职。己丑。 仁祖登遐。公方疾甚。其七月舁疾上道。又以恃平有召 命。既入谢。又上疏言金自点专权无忌状。即还乡。疾益甚。累转掌令,司谏,执义。皆不就。戊戌二月廿八日公殁。年六十二。讣闻。 上以礼赙之。而凡知公者。莫不惜其不大用。而多出涕相吊者。公性至孝。宽厚爱人。为儿时。有同学儿。因一忿争夺其屦。割而投之。公无愠色。人问之则曰。无此事。亦不与人言。闻者贤之。及长。有外祖母郑氏年老无子。公事之如事母。殁而葬。当合葬于外祖。而有乡丈老居其下。以为家与葬同忌欲争之。公不与争。终以诚意感其心。其丈老听而合葬焉。既显。尝在台省。或窃其鞍。从者举其可疑者。请治之。公笑曰。吾所失小。而彼蒙恶名大矣。勿问也。其窃者还其鞍。其忠爱感人如此。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7H 页
此皆君子之小节。而为教于后人多矣。嗟乎。才德之生不偶然。而官不称。利泽不博。何也。天之将畜德厚积。以裕其后人耶。淑人郑氏。籍瑞宁。副护军霖龙之女也。生七子。男三人。海宇,海容,海宽。女四人。其婿许埙,金好谦。姜齐泰,林东遇。铭曰。
宽而严。君子之廉。忠而悫。君子之确。
李相国墓志铭
公讳圣求。字子异。系出宗室。 太宗诸王子敬宁君𰨅之后也。曾祖 赠河东君𥙿。祖兵曹判书 赠领议政讳希俭。父吏曹判书 赠领议政文简公讳睟光。母安东金氏。义禁府都事讳大涉之女。而上洛公讳方庆之后也。万历十二年甲申公生。十二。始就外傅。二十。补成均上舍。后六年戊申。以甲科。分承文院。俄选翰苑兼侍讲院说书。有同僚欲荐引戚里者。其气势盛。公斥之。坐罢。三年。叙为典籍,监察。礼兵刑三曹佐郎。再入骑省。为正郎。连在三司。于是有永昌狱起。郑造,尹讱首发 太妃各处之议。时公为持平。始贰于时议。白沙李相国尝荐引被罪者。论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7L 页
罢。公曰。罪状未著。荐人何罪。用事者以为。某族连罪人。公亦罢。既叙。又斥出伊川。一年。以母忧去。戊午。以永平县。更置永平府。公为新官。盖选择任之。庚申。李相国死谪所。归葬抱川。乡人为之立祠。时抱川为府属邑。以为相国立祠。专咎公。永不许叙。既去。邑人立追思碑。癸亥。 仁祖既反正。公起为司谏。首言禁捕罪人支属。宽都门警守。焚沈香山。罢妓乐。颁教八方。人心大悦。累转政府舍人,弘文应教。选将才。公擢为江华府尹。一年。入政院。至左承旨。历礼曹参议,兵曹参知,大司谏。夏。 穆陵崩。日官以为既修改吉日。大臣疑不决。公曰。山陵之变。出于不择之日。修改之节。何论择日。群议乃定。丁卯。虏连陷两西。公以吏曹参议。从 世子至全州。戊辰。复为左承旨。受 命试武科于吉州。还上北路民瘼政弊十六条。进嘉善。为湖南观察使。文简公患暴风。 上令无待代归至家。文简公卒。服阕。即拜大司谏。俄进都承旨。冬。特拜吏曹参判。历刑曹参判,京畿观察使。又以大司宪。移副提学。再为都承旨。时有追崇之议。 上不待群议归正。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8H 页
欲先奏请于 帝。三司力争。大臣亦庭请。忤旨者多得罪。适有灾异。 上下教求言。公启曰。言虽切至。践行无实。则不但感天难。人心亦不快矣。仍言争论变礼。上下否隔。天人一理。夏霜亢旱。岂无其由。 上感其言。即令得罪者皆宥。而奏闻事亦止。时吏曹判书缺。大臣荐之。公遂为吏曹。丙子夏。以兵曹判书。兼体察副使。先是。我与虏许通货开市。虏既称帝改元。朝议以为当以义绝之。公曰。我力弱。先绝非计也。时虏使至京城。恶少作乱。迫逐出国。冬。虏大举东创。三日。前驱已薄国都。体府募遣精骑五百。据扼险阻。崔鸣吉往虏中约成。而官军已为虏所掩败。 车驾将行江都。急驰入南汉。诸将相大臣皆曰。城虽险。积粟少。人无固志。不可守也。公曰。急令申景禛截贼路。 车驾入保江都。万全计也。明日。 上从东门早出。 上忽心动乃止。公又劝上分朝。 世子从京畿。疾驰一日。可至南阳。急入保江都。以成掎角之势。国之长计。无善于此也。不然。江都亦难保也。诸议论不定乃止。公曰。事急矣。今东路幸无阻。 上可以间出。两南兵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8L 页
力足可恃也。臣当以死守之。 上曰。予与父兄百官。皆入于此。予独弃之安往。乃令体相瑬及公。听军誓。公对曰。敢不竭力。继之以死。虏前驱不满数百。大军未到。急击之以折其锋。鸣吉请许入虏以结约誓。公曰。不可。引贼入城。示我虚实非计也。彼不以单骑入城。从以百骑千骑。其可制乎。鸣吉不从。虏果潜师已薄城矣。然后乃辞焉。虏知谋泄不入也。鸣吉言于 上曰。某临乱不动。国人之所不及也。虏欲入城约誓。臣欲听之。某曰。此觇我也。不可许也。果然臣不如也。虏大军既至。山城受围四十馀日。既兵少食尽。城中已急矣。于是江都陷败。诸妃嫔王子贵臣家。皆已被驱。至城下。下城之议遂决。体相瑬叹之曰。某可谓无愧前言者也。虏既约誓而归。 世子将北行。大臣皆老不任行。公遂为右相。升左相以行。下城时。大小畏约。听其约束。责币之多。不可计数。而莫之违也。 上悔之。更遣公欲改定约条。至则事大乖。皆反我所料者。而彼知公一子在虏中。责金迫遣甚急。既还。诋公者以为废事赎子。公罢相。未久有南警。 上欲复用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9H 页
公。叙为领敦宁。寻改领中枢。己卯。北使来言。王不可不入朝。否者。当有大责。 上召诸臣问计。皆曰不可违也。多引前朝古事为言。公曰。不可。城下之耻。忍而至此者。为有后日故也。彼责我多无状。至国不为国。而 世子返国且无日矣。不得两全。 宗社为重。不幸卒有变故。虽欲悔之。无及矣。不如早定大计也。 上为之泣下称善。左右皆泣。不敢复言。辛巳。公复入相。为领议政。时北使至言。黄一皓前为义州。阴厚内附者。罪当死。公极言辨之。使者怒曰。苟如此。不得三日作相。左相申景禛虑其祸大。欲无辨。公曰。虽不作一日相。见人无罪而见杀。可无救乎。使者怒。一皓终见杀。人心大惊。壬午夏。史官荐后进一人。公恶非其人。上劄论之。遂削其名。时议大怒。承旨洪茂绩愤愤论启。后日登对。茂绩从之。公召下吏曰。彼与我争辨 上前。事体不可。令他员入侍。茂绩不得入。又上疏言之。公遂谢病。劄十上乃递相。冬。又有李烓事。北使以烓通款南朝。系之湾上。监司具凤瑞启以烓供辞。多言国之阴事。烓既诛。将族其家。公上议曰。此言少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79L 页
于凤瑞传闻而已。语绪未著。必得其实状。然后处之可也。群议以为护逆。以无上不道。当窜。 上察其无他。罢黜而止。公既积怒于时议。客有欲规之者。公笑曰。子欲我效一切辩士。先合于世主者乎。作事在我。成败事在天。先枉在我者。以求合在天者。可乎。客不复敢言。公侨寓西湖。筑小屋曰晚休堂。日与邻里故旧。逍遥自适。吟哦以自寓。有西湖乡约记。癸未。复叙为领中枢。仍居江上不起。一年卒。年六十一。讣闻。 上为之罢朝三日。 赐吊赙如仪。自敛至葬。皆用恩典甚厚。坟墓在杨州治西三十里长兴族葬也。李氏三世之墓。皆在公通籍将四十年前时。小人乱政。坎壈十年。当此时持论甚严。及至贵用。好宽大。敦厚镇物。或疑其前后不同。公曰。小人擅国。君子当尽节。君子在位。不肖者当退。更何所争。性不矜不伐。以持重得体为心。久居本兵所。用武人。自阃帅诸将。以至小官列士。无一人以私善得官者。如褊裨亲近。多宿将才武。退则私相谓曰。吾辈处门下久矣。亦未尝厉声加斥。而每进前。不觉汗沾背也。自遭遇 圣哲。贵至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80H 页
千乘相。人臣之位极矣。一以盛满为戒。贵而能贫。及卒。衣衾不备。诸大夫归禭以成敛。吊者皆叹息贤之。 上常倚任为重。以忠亮许之。而李相国时白曰。自中兴来。上之所擢用为三公者。论人物。以公为首云。贞敬夫人权氏。籍安东。舍人盺之女。生五男。尚揆,同揆,堂揆,硕揆,台揆。同揆承政院承旨。堂揆方为咸镜道观察使。硕揆户曹佐郎。台揆杨口县监。女二人。婿判书李一相,韩五相。五相登第未出仕而死。江都之乱。权夫人与长子尚揆及其妻子妇具氏。皆死节。旌表其闾。内外子孙三世。四十馀。衣冠而显者五人。同揆子正字玄纪。其婿前副提学李沃。堂揆子修撰玄锡。硕揆婿参议李聃命。李一相婿承旨金万均。前夫人。节度使尹说之女。而早世无子孙。其铭曰。
穷不易操。磨而不磷。达不改节。贵而能贫。进不隐贤。退无怨尤。呜呼。纯臣之纯。
赠注书韩君墓碣铭
君姓韩氏。讳五相。字世翊。 宣祖平难元功清川君准之曾孙。镇岑县监汝泂之孙。同福县监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80L 页
楙之子。母李氏。 赠领议政绥禄之女也。清川君长男佥知中枢汝淑乏嗣。以从子楙为后。故君以中枢公为祖。君生而姿品异等。自为儿时不喜戏狎。端重如成人。力读书。比长。名誉著闻。仁祖末年。擢司马壮元。后五年。除 献陵参奉。其年。选大科。未殿试。有父忧。既禫。又母殁。三年夏。家大疫。有妹死。而其稚子病危殆。君躬救视不去。卒传染乃死。君自三十二。连有丧。被衰哭泣五年。卒遘疠疫死。莫不曰良善亡矣。良善亡矣。年三十七。列其善行大者。事父母愉而敬。事尊长恭而谨。与朋友信而规。笃于亲仁。博于文学。好恬静。方正温雅。平生非圣人之书不读。专致力于经术。葬砥平县之白洞。君死之后。有承旨南九万上疏言之。追爵承政院注书兼春秋馆记事官。君初娶故相李圣求女。丁丑。江都败。守节死之。无子。后娶府使郑基崇女。生均。君死。郑氏自刎。殊而未绝。及均又死。终不食而死。一女嫁。为生员申厚轼妻。又殁(一作夭)折无子。李氏墓。在杨州李相国族葬。郑氏合葬于白洞。君功臣之世嗣绝。盟府启 上。以君之从弟之子埏。为后。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81H 页
铭曰。
至厚者行艺。至著者名誉。至戚者短折。至薄者嗣绝。吁嗟世翊。
右赞成竹泉李公墓志铭
公讳德泂。字远伯。姓李氏。本韩山人。族大而旧。当丽末。有门下侍中穑。侍中五世。至左议政惟清。左议政长男湖南观察使彦浩。于公为曾祖。公实左议政少子翊卫彦湜之曾孙。而皇考护军澳。为后于堂叔父别提濡。濡观察使之嫡子故也。妣骊阳闵氏。肃川都护府使元宗之女。嘉靖四十五年八月乙酉公生。少负奇气。倜傥不羁。及知读书。折节力学。好凝重。无疾言遽色。宁原君洪公可臣。遇于逆旅。叹曰。他日公辅之望。在此人。二十五。选国子进士。后六年冬。 庭试登乙科及第。荐翰林。二年。拜正言。宰相李德馨荐之。后在玉堂。当洪汝谆,任国老用事。柳丞相成龙既黜去。朝士大夫有惜丞相之黜者。目之曰奸党。欲并逐之。阴令其客上书攻击且尽。公极言用事者相朋党排摈异己。阴谲不正。寻逐出为砺山郡守。一年。以病去。三年。复召入。光海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81L 页
元年。由应教。升同副承旨。辞不拜。三年。既从祀五贤于太学。右赞成仁弘自以南冥弟子。诋毁晦斋,退陶之学。太学诸生空馆力争。而四方之士上书言者日多。光海既倾信仁弘。皆不听。公为副提学。率诸学士进谏曰。上初心不继。尊贤重道之意。中道改路。以太学四方之士。皆肆瞒诬。而一人之言。能尽忠于上也。殿下之好恶。不亦颠乎。秋。移左副承旨。后或由祭酒。或由谏院。或由仪曹。六为密直。虽当昏乱之际。能谙练治体。修举中书古事。于是辽广衙门。日诛责于我多无状。朝廷将移行省请责之。公曰。投鼠而忌器。以藩国。罪状王人。于义不可。遂寝其事。有佞臣。使人上书言功德。劝上尊号。公斥去不奏。每因灾异。言土木冤狱事。光海虽不悛犹知为国无他意连上疏乞免光海不许。特加嘉善大夫。仍行都承旨。见朝政日乱。力求补外。自乙卯五六年间。有湖南海西之命。而时西鄙多事。尝筑城于黄州。还升嘉义。辛酉。复入中书。顷年辽左之役。王师败没。而我军帅。先已阴使人约降。明年。 帝遣监军使者。诏徵发令蹑虏之后。而实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82H 页
几我也。于是以公贤于辞令。超迁至正宪大夫。癸亥光海废时。先有上变事。公直禁中。及兵入。掖庭扰乱。百僚跳匿。公公服坐堂上不动。有将士迫执行。一武人微服负行曰。此公一心徇国无私。吾感其心。终不言其名。时 上以兵卫。在西阶之上。令肃拜。公立不拜曰。吾不知此事。何以拜为。上后有数人。目之拔剑前击之。举义将金瑬,李贵叱止之。瑬因私谓曰。 母后幽闭。国大乱。此反正也。 上定远君之嫡嗣。公宜拜之。公曰。诺。即拜。 上为之起。公跽曰。愿勿杀旧君。因泣下。 上曰。何为出此言也。及以事白 太妃。 太妃持之。令上传国玺符。公请对。帘外进言曰。 圣母幽闭十年。 主上出万死之计。赖天之灵。 宗社再安。今名位未定。群情疑恐。乞亟从臣民之望。然后 太妃乃许。而 太妃既积怨于光海曰。雠必斫乃已。公对曰。不幸奸臣败国。废君安得无罪。然既已君临臣庶。义不可奉 旨。 上既即位。首启 上曰。 上以大义举大事。愿以勿杀为心。因自言。前时职在侍从之长。不能匡救。为臣不忠。以罪乞辞。 上愈益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82L 页
贤之。寻出为湖西观察使。力辞不已。 上厚赐赉。每以忠义许之。明年。李适作乱。 上出幸公山。及适败死。 上还京。赏群臣。公以判尹。进阶崇政大夫。及十五年春。 上还自南汉。公以左参赞。加崇禄。寻行礼曹判书。启以变乱既多。教化坏败。令诸生讲小学,四书。取士如升补法。 上从之。其年。清人克关内。誇矜有敕书。朝廷表谢。大臣欲称贺得其喜心。公正色曰。我之于大明。义不可忘。今关内陷败。皇孙见俘。敕到谢则犹可。贺则不可。 上深然之。癸未。复入都堂兼判义禁。明年四月。沈器远谋叛伏诛。 上内鞫罪人私属。钩问平日往来亲密罪人者。辞引观察使朴潢,司谏沈东龟。 上下其事。公曰。有司职当鞫治。内鞫不可当。封还 上旨。大臣惶恐不肯从。公因登对。力言其不可。以故辞引者得免死。而明慎刑罚。狱事无枉。于是罪人收孥连坐。年不满十五以上者。除待年之律。公实有力焉。五月。加辅国崇禄。时右相缺。 上欲相之。有大臣以老沮之。不果相。明年。拜右赞成。 上尝不豫。以元孙微弱。欲择于诸王子。有一二臣忤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83H 页
意。 上颇不快。群臣皆曰。如教。公徐言曰。自古变易太子。臣下有以死争之者。今王言一出。皆曰如教。 殿下将焉用彼臣哉。元孙者。宗统所系。名位已定。人心属望久矣。一朝易置不可。愿上平心。深思往古成败之事。六月。公病。 上遣医问之。后月廿九日卒。寿八十。讣闻。 上为之罢朝巷市。以厚礼报之。追 赠领议政。九月。葬于高阳世葬。前夫人申氏之葬。在右。夫人故礼曹参判湛之女。有古贤夫人之德。事舅姑。能色养。三十七年卒。既四十有二。先葬故在右。夫人生三男一女。长男昌源。掌隶院司议。次光源。杨口县监。不幸早世。次行源。以科目显。尝在玉堂。出为黄海都事。女一人。适今仪宾府都事闵汝镇。判中枢馨男之子也。后夫人延安李氏。 赠左承旨承尹之女。生一男。翊卫司侍直正源。又有侧室子男女五人。男由源,希源,世源。婿郑井源,柳皖。昌源生二男二女。男先庆,长庆。先庆进士。婿主簿姜顼,进士姜文粹。光源生一男一女。鼎庆。婿柳慎吾。行源生二男三女。男万庆,寿庆。皆生员。婿洪箕锡,权愈,南尚熏。正源生一男二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83L 页
女。男云庆。婿进士睦天成。女一人未嫁。闵汝镇生六男三女。曰浚。曰漳。曰澨。曰沇。曰濂。曰溵。婿正郎郑朴,郑熙寿,俞命说。由源,希源,世源,郑井源,柳皖。皆有子女。子孙至曾玄之世。凡百馀人。公庄重有德量。廉公笃厚。谦退不争。至于临大事。正大义。坚严。虽自谓贲,育。不能夺也。尝自号竹泉。每退朝无事。日以经史自娱。有所著竹窗闲话。传于家。铭曰。
惟宽而廉。惟直而谦。惟坚而严。惟相公之烈。崇且钦。
弘文馆修撰李公墓碣铭
公讳行源。字百初。韩山郡人。高丽判门下穑之后也。曾祖 赠吏曹判书鹅山君㵢。祖 赠领议政韩安君澳。父右赞成 赠领议政德泂。母高灵申氏。礼曹参判湛之女也。 仁祖十六年公三十六。以公卿子。初授 陵寝郎。其年。 上亲试士。登丙科及第。补承文院副正字。明年。改政院注书。又明年。迁春坊说书。寻复为注书。升成均典籍。转礼曹佐郎。移兵曹。升正郎。本曹占事。曹郎一人掌军布出纳之数。末弊擅出惟所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84H 页
为。不问公私。人亦莫怪也。公意恶之。避不管其事。曹中窃多之。寻改谏院正言。移司宪持平。壬午。为畿省都事。后再入谏院为正言。选玉堂为修撰。赞成公卒。既三年。复为修撰。公素不乐于世路。亦不与人交驩往来。不以仕宦为心。 仁祖特选公。既廉问北界。己丑。 孝宗立。又受命再出北边。条上节镇诸边邑不法兵民积弊。 上皆用之。北边遐远。文学绝少。白 上请颁赐经史诸书。以劝子弟。子弟举于乡者。令官给资遣诣京试。定为令式。庚寅。复为修撰。三上疏辞之。出为灵岩。灵岩。南海上大邑。去京师绝远。百事废坏。其积弊甚者。逋租虚簿至七千。公力申当省。悉蠲之。寻坐前守事。卒就理。配西海之杨山。灵岩父老。至刻石追思不已。丁酉。叙为海西省都事。己亥。为蔚山。辞不赴。辛丑。以成均直讲。出为通川。甲辰。复为直讲。升司艺。公素多病。亦不乐于朝。求出为青松。丁未某月日殁于官。年六十五。公方廉简。通籍三十年。未尝以利害易其操。亦未尝营立尺寸以为私。善与人忠爱。自童子时。见人之急。必资其有无。道遇溺水死者。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84L 页
废日躬救视活之。赞成公闻之曰。儿必受其报。盖其天性然也。家居善于父母昆弟。公之仲述初。贤而无命。四十五。遽积疾乃死。公终身痛之。未尝对人言死事。淑人河东郑氏。正言应斗之女也。生二男。万庆,寿庆。万庆生员。寿庆承文博士。女婿三人。洪箕锡,权愈,南尚熏。愈承政院注书。内外子孙甚多。其成人者六人。万庆子蕴。生员。寿庆子淯湑。箕锡婿郑樴。愈子頀。尚熏子迪明。其铭曰。
简而不誇。直而刚。事明义正。北方之人。多公德惠弥长。
兔山县监李公墓碣铭
韩山李景沆公直。高丽李文靖公穑之十一世孙也。曾大父 赠领议政澳。大父韩兴君德演。父司宪府持平性源。以笃行闻。其铭曰。忠敬笃厚。直而不激。孝悌之积。母崔氏。别提琛之女也。公自童稚时。善于父母昆弟。事亲。一以承意顺适为心。比长则端重谨饬。以笃行谊。 显宗初。选用才行。公初授 光陵参奉。欲不出。雪翁先生劝之仕。累转司饔院奉事,内资寺直长参上。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85H 页
为尚衣院主簿。改司宪府监察。有当路者怒其不悦者。同列皆被其慢。公耻之。遂不仕。寻拜知礼县监。问高年。爱民礼士。薄敛节用。蠲逋欠五百。不责于民。县有立岩川石之胜。在武屹下。无事则每游赏以自娱。及解归。有兼任者。欲出计外以资送之。公曰。吾已有十日食。谢不受。既家居二年。复为监察。其年为兔山县监。县多山地狭。居民少而诸军屯田满邑。役烦赋重。民不堪。公申当省。罢屯田。躬自薄。保惠百姓。出于至诚。三年。公殁于官。年六十五。吏民涕泣相吊于道路。公平生好读书。非圣贤之书不读。教子弟。必先行谊而后寸艺。于亲戚。不以其人之贵贱而厚薄之。与朋友交。初持一心。无所变节。性恬泊。不喜纷华。口不言生产货利。闻人之过。但曰吾自不为。何必言人之短。所相与善。非孝友良善。必文学名誉。晚游雪翁之门。心相许。妻宋氏。其本德恩县人。大司谏应溉之曾孙。掌令锡胤之女。乐观小学,三纲行实以自律。善事舅姑。及公连为县邑。一不以廪禄之外取为嬴饶。禁绝奢侈。以为子孙戒。亦妇人之贤者也。有三男。浚,灌,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85L 页
净。又二女。婿洪万源,闵光鲁。浚生继程,希程。又有一女。灌生期程,志程,就程。又有三女净生二男一女。皆幼。墓在湖西之沔川郡治北二十里鳌谷南向之原。宋氏合葬。铭曰。
廉介不苟。好善出于性。呜呼。禄仕栖栖。沈抑而不发者命耶。
首阳郑君墓铭
首阳郑希圣有立。隐德不售于世者也。与我同学于南宫。斯人者敦厚忠悫。行谊如古人。长于我六年。我兄事之。有子五人。君为次子。命名曰东稷。好读书。检身有礼。知过则改。见善则迁。嗜学不倦。其心以为一事不如古人。非古人也。必勇往力行。其学以躬行心得为要。吾字之曰文翁。 孝宗元年。选国子生员。后十年三十六死。嗟乎命也。吾哭之曰。善恶性耶。穷达命耶。脩短定耶。自古良善多穷。穷者不长。天道洄泬。难谌者理耶。今君之亡。尤致憾于苍苍者也。以君清明之气。笃厚之行。不怠之学。所立者正。所履者顺。亹亹乎古人。不幸穷夭而不长。此命耶定耶。孺人黄氏。洪州牧使㦿之女也。有妇人美德。孀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86H 页
居十二年。四十四殁。合葬之。墓在长湍西道台藏洞。生光图,光畴。光图亦早殁。女婿一人。生员李玄纪。首阳之郑。自国初相乙卿。大于本朝。其后有检校汉城尹冈。副知通礼门事旗。于君为八世七世。而县令汝忠,宣务郎文亨。为大王父,王父云。铭曰。
呜呼。有生之本。其气有清浊厚薄之殊。善恶穷达脩短不一。归化者茫然。而亦有相感之气。增使我泣涕沱如。
西涧翁墓表阴记
公讳藑。字千春。姓李氏。本庆州人。庆州之李。皆祖李谒平。昔罗兴。大封五姓。李其一而子孙贵大。高丽世。有李世祺者。忠烈时。登天场及第。为密直副使。其三世孙诚中。逮我 太祖,太宗。为左政丞。政丞五世。有舍人瑛。舍人生贵男。桃源道察访。于公为皇考。母延日郑氏。生员沃之女。公好古人气。读书洁行五十年。不以困苦而易其心。当光海时。隐居养亲。不求知于世也。及 仁祖世。副提学李命雄。荐其行谊。累除 恭英陵寝斋郎。后为内赡寺奉事,尚瑞院直长。时大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三 第 286L 页
夫人已九十馀。盖为亲屈也。大夫人殁。不复求仕。仍多病。居仁川。自号西涧老翁。公生于万历己卯。殁于我 考宗元年庚寅。年七十二。公早失先人。当乱离。常痛恨葬而不得尽于礼也。终身不求轻煖。遗命薄葬。公之墓。在坡州分水院上西向之原。妻李氏。非一李。我 太宗别子孝宁大君补之六世孙也。生三男二女。长男齐汉。县监。次冲汉。次之汉。皆士人。其二婿。具鉴,闵周才。亦大家之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