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x 页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丘墓文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1H 页
荷衣洪公墓碣铭
洪氏。南阳大族。其先出自唐。事在唐城古事。丽时。有礼史复签书密直副使由道。著于谱牒。入本朝有庄襄公师锡。于公为六世祖。三世有成均司成 赠吏曹判书以平。判书生佥知中枢赠左赞成德演。赞成生成均生员 赠领议政仁祐。世所称耻斋先生者也。先生娶顺天金氏。前古相襄景公承霔之后。而清道郡守希稷之女也。有子男二人。长男进。最贵。谥端敏。推 恩有三世封爵。公为次男讳迪。字太古。别号养斋。又曰荷衣。生六年。先先生殁。公幼孤而能自知力学。十八九。既以才学发闻。尝读书东湖。湖堂诸学士。有酬唱作。争传诵一时。有先夫人丧。与伯氏庐于墓下。朝夕馈奠。必躬执供具。以终三年。先先生有居业日记。公慨然益自饬砺。请教于父友。得动容貌。斯远暴慢。正颜色斯近信。出辞气斯远鄙倍之戒。终身诵之。亦日记行事以自省。二十一。宗家乏嗣。为后于从叔父平山都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1L 页
护府使仁范。府使。司成公长男生员德浚之子。而中古贤公子朱溪君深源之外孙也。明年。成进士。游岭南见李先生于陶山。闻为学之要。李先生叹之曰。善乎。吾友不亡矣。隆庆六年。别试丙科及第。补承文权知。俄荐史局。仍选书堂。甲戌。为弘文正字。侍 经筵。 上问天之所以为天。以及六合之外。群臣莫对。公曰。学贵平实。穷高极远。恐不可。 上曰。天道之微。何以不讲。修撰金宇颙曰。显微一理。然人事尤切。为学在下学上达。某之言是也。时伯氏方为著作。公力辞居西班。一年。复入玉堂。转著作博士。丁丑。升副修撰。累迁礼曹,兵曹佐郎兼知制 教。庚辰。升礼曹正郎。辛巳。移兵曹。以绣衣。廉问畿甸。拜修撰。升校理。癸未。以正言复为修撰。公前后在玉堂十年。公博于经学。尤善于论思。称学士全才。时两司论劾李珥用事专恣。诸言事者皆得罪。玉堂上劄曰。台谏不言珥之偏私。论其事为之失言则过矣。然因事论列无一毫私也。 殿下徒以珥敏捷多才。谓可与兴至治。信乎。知人则哲帝亦难之矣。 上怒玉堂。尽斥去。公出长渊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2H 页
县监。有长渊城碣志。四年。以疾谢归。戊子。乃叙为兵曹正郎。己丑。移校理。再选书堂。为都堂检详。寻升舍人。冬。以执义。复为舍人。其十二月。所后母金夫人殁。辛卯。丧制未终。而公殁。七月十二日。年四十三。 上以前日侍从。特赐赙仪。一时士莫不咨嗟悼其无命。其九月某日。葬于道峰山下回龙洞艮向之原。公天品颖悟。既有家庭遗教不坠。早得向方。又游君子之门。行己有礼。立朝二十馀年。当朋党之际。世道大坏。公介然特立。不循俗诡随。为士类所推重。郑汝立者。初以多学拔擢。一时多趋之者。而公曰。此人诡诞。因绝之。及上变事作。士祸大起。而公不及焉。公平生好贤乐善。其学自事亲敬长。推至于忠君善俗。用力于日用人事之则。而恒言不先圣人之精微。可见君子之学。有方有序。为诗。有气格。亦奇丽可诵。有二经诗什二百二十。笔法。慕钟,王。晚好怀素书。杨蓬莱称其才当世罕比云。公初娶唐津韩氏。大司宪淑之孙。别坐说之女。无子。后娶清州韩氏。 赠领议政孝胤之女也。聪明有孝友行。通书史。晓达礼义。能先事审慎。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2L 页
不失锱铢。公亦有事则必咨之。敬重如良友。夫人少于公一年。公殁之年十月五日。夫人殁。祔葬同原。生二男一女。男汝翼,汝亮。婿姜弘绩。汝翼敦宁府都正。有婿三人。县监姜寿贤,士人崔砖,宗室阳宁君儆。汝亮刑曹正郎。有男二人。有寿,有阜。有阜进士。有寿生景濂。生员。有阜生景河,景洛,景洙,景泗。女适士人李麟徵。又女一人未嫁。姜弘绩汉城府庶尹。生珝。婿三人。舍人柳颍,进士李积,监察崔毅量。其铭曰。
道如砥。直如矢。贞而确。君子之履。方而正。君子之止。学有自是承是饬。教有序。是仪是式。
洪教官墓表
君讳有阜。字子厚。荷衣洪学士之孙。耻斋先生之曾孙也。君少孤。能读书修行。操守方正。一时士皆重之。二十六。补国子进士。上疏争论学祭。忤时议。禁废三十年。至今 上世。除 贞陵参奉。改童蒙教官。时君已六十一。有母之丧。哀毁逾制。既三年。才逾月而君殁。年六十三。知与不知。皆惜其良善无禄。君善事母。能以颜色养志。一以顺适为心。兄弟同居。不畜私财。皆至性。其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3H 页
殁也。又以过戚。与丧俱尽。自耻斋先生先学十。皆持哀不胜丧而殁。又有君。亦可谓至行之世。重为之叹息识之。君以孝立行。行己与人。莫不称善。孝为百行之源。信矣。
赠吏曹参判朴公墓碣铭
穆少也。拜司赡朴公于京师彰善坊馆次。公温雅有法。使人起敬。穆心悦之不忘。未久。公还岭南。殁后四十年。穆从公之季子今殿中君𤪋。尝掌内侍学。殿中君好古乐善。则如其先人焉。穆心自语。善乎。司赡公贤而教子弟如此哉。一日。殿中君为其王父参判公。乞铭于穆。仍示其墓志。而请并载其王母蔡夫人事云云。其志曰。公资禀庄严。操履坚确。少游陶山李先生之门。卒师事赵月川先生。其学教于家而行于人者。皆出于躬行心得之馀。而严而有法。乐而可爱。穆益知司赡公家学。盖有自也。司赡公当功赏之世。再以原从推 恩。例 赠公至吏曹参判。公讳芸。字士秀。朴氏本出自新罗。高丽时。有讳忠佐。事肃王。以儒学显。于公为九世祖。曾大父讳绍宗。 赠吏曹参议。大父讳讷。昌乐道察访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3L 页
赠兵曹参判。父讳从鳞。奉直郎守吏曹正郎。蔡夫人。大司宪讳忱之孙。成均生员讳承先之女。夫人慈仁谨严。参判公治家教子弟。实多内助云。当兵革之后。岁大饥。鬻子相食。夫人取养其宗族无依者数人。以笃恩义。亲戚归心。享年九十六殁。子孙满前。常戒之曰。人非学。其犹面墙。尔曹勉之。病革。犹使之读书。忻然曰。吾志愿此也。公先夫人四十年卒。有三男三女。长子守谦。次守谊。刑曹正郎。次守谨。司赡寺直长。此吾所称司赡公者也。婿三人。长士人金仲熊。次权直养。次黄有永。子孙甚盛。以至曾玄孙百馀人。铭曰。
蹈德秉仁而树之淳。不发于其身。以昌其后人。
司赡寺直长朴公墓碣阴记
公讳守谨。字景静。姓朴氏。醴泉人。系出咸阳。高丽名臣朴忠佐十世孙也。曾大父讷。昌乐道察访。大父从鳞。吏曹正郎。父芸。 赠吏曹参判。母平康蔡氏。大司宪忱之孙也。公受学于赵月川先生。简静少言。操守有法。 宣祖三十九年。有大臣荐之。初授 英陵参奉。废主二年。转司饔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4H 页
院奉事。明年。升司赡寺直长。又明年。选司马试。其年。有大狱。公以小寺。例补王府假官。狱事急。以捕囚不及时限罢。大司宪崔有源多主文深。以此重而亦以此疾。后或上疏欲倾陷崔。以媚朋党者。以公善楷书。且谓公心恨崔不已。欲写其疏。公却不写。反责其陷人不可。其疏者乃止。而崔闻其事。心悔之。以为公之贤能。无宿憾于己也。公少孤。事母有至性。称善行。教诸子。日诵诗读书。不敢怠惰。暇则习礼容。乐观书。静坐终日。虽家人子弟。不召。不敢前也。雅好山水。尝筑台于苏川。因以自号。而乡人号公为鼎山洞主。四十七殁。生于万历四年十二月廿七日。殁于天启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后月。葬于同郡德岩。与淑人升平金氏同茔。初娶义城金氏。自如道察访守一之女。无子。后娶升平金氏。 赠判决事德男之女。先公三年而殁。年四十六。有四男三女。男曰莹。曰莹。曰璗。曰瑿。𤪋前扶馀县监。婿三人。曰权尚达。曰权佶。曰李世美。尚达成均生员。又有侧室婿禹昌奎。内外子孙三世。至七十馀人。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4L 页
李处士茂卿墓表
李茂卿讳晋茂。初名晋卨。本宗室之世。我 恭定王第二王子孝宁大君补之后也。大父景㟳。司谏院献纳。父革。以孝发闻。旌表其闾者也。茂卿为后于族父昐。昐父台寿。义禁府都事。茂卿自少时。乐从先生长者游。初见雪翁先生。欣然慕之。遂为弟子。终身事之。方刚自守。不肯循俗媚世苟容。平生好礼法。慕古人直节以高尚。居涟川熊渊上。无事閒暇。渔钓。性爱鹤。养双白鹤。三年春。茂卿病胃。入京求医。其九月。茂卿客死京中。鹤既别主人。飞去不返。及茂卿殁而归。鹤忽飞下殡门之外。哀鸣。良久不去。客出涕曰。鸟有知。其十二月。葬县南十里高子洞。茂卿年七十。自号醉愚云。娶南阳洪氏。前古名臣忠贞公应之后。儒生顺一之女也。亦有妇人善行。善于舅姑。严于祀事。娠则居处必正。饮食必谨曰。女节胎教。不可不慎。少茂卿一年。先茂卿二十年。五十而殁。葬于白岳东麓。茂卿殁而合葬于高子。有三男。远纪,鼎纪,汉纪。皆读书慎行。称善士。茂卿能教家。导率之力也。远纪早夭。有二婿许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5H 页
𦑘郑观周。𦑘老人之次子也。今为安峡县监。茂卿有弟晋元。与之同爨而居。晋元不幸短折而无子。有寡妻稚女。茂卿视其衣食抚育。一如其弟时。以鼎纪为后。铭曰。
善之无不喜。过之无不规。奄忽长逝而不见。令我茫然而心悲。
户曹李判书墓碑铭
判户曹李公讳溟字子渊。本宗室。我 太宗别子孝宁大君补生宝城君㝓。宝城君生栗元君徖。栗元君生吕阳君子谦。吕阳君生龙冈县令薱。县令生吏曹判书梁。 仁顺王后之舅也。判书生 赠领议政廷宾。于公为皇考。妣西原韩氏。左议政清川府院君伯伦之玄孙也。追封贞敬夫人。夫人大家之世甚严。家庭之内。无曲恩小惠。公魁颜丰下。沈毅多智。寡言笑。万历中东方大乱。天下兵皆集王城。有行伍卒善相人者。见公曰。贵人。后日作度支事。尤有难于此者矣。二十二。补国子进士。三十七。擢大科。以承文参外。移春坊说书。升正言。连在三司。选知制 教。光海初。以御史出湾上。李尔瞻,尹龙湾遇之甚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5L 页
善。公私谓曰。他日误国者。必此人。瞻闻之深恨之。及为天官郎。瞻为小宰。荐引郑造者为持平。公执不可。瞻怒公。遂不仕。光海五年。永昌狱起。实用事者阴主之。人莫敢言其冤。公为推鞫问事。囚欲发咀咒事。事连 太妃。公叱曰。天威严重。囚安敢乱言。囚畏伏莫敢恣其所指者。闻者多之。李相国德馨。言王子贷死事。三司论以按法。公方为应教。正色曰。大臣不可杀。群议哗然怒之。公即起去。 先王末命。托保护冲子者有七臣。郑仁弘客姜翼文者为正言。人皆曰。七臣当死。翼文子大遂颇善公。为言七臣无罪事。以故其事遂沮。及永昌以幼稚见杀。郑公蕴上疏极谏得罪。公与郑公素善。论者以为其疏出于公当窜。卒削职归田里。后囚辞引公少子敏发。以公扶护 太妃为言。父子就理。卒无据得释。十年。叙为舒川郡守。二(一作三)年。升通政。寻谢归。明年。以同副承旨。出为黄延道观察使。功臣李贵为平山。屏左右言举义事。公终不答。及举事。遗之一剑而已。彼心悦之。私语曰。此大事。义之所在。有从者。亦有不从者。谋议已成。不苟从亦义也。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6H 页
仁祖既即位。有废人掘地事。守将得衣带中书。书黄延方伯。金吾召问公。李公贵白 上言某大义正。仍极言立节昏朝状。 上雅信之。不问释之。秋。特拜湖南观察使。赐弓矢以命之。明年。李适叛。 上南狩。公陈兵迎 上于公州。 上见兵精行阵严肃称善。特加嘉善。仍 驻驾公州。公请分军卫。 上自将一军。以伐贼。军门瑬曰。城粗完。大众不可去也。适既战败死。 车驾还京。公以辎重万馀。布数千谷。输度支以需用。至天安。白 上曰。臣为湖省日久。请从 上。上曰。非卿无以镇之。仍留一年。令承旨布谕南军。俾知公竭忠报上。三年。奴陷两西。 上幸江都。以公为京畿观察使。特加嘉义。奴既退。又北边有警。改北道观察使。修器械。治军旅。有壮炮别队始此。七年。为岭南观察使。上馆倭积弊。请以田赋供委积。罢战卒供输之事。 上从之。十一年。以警又拜北道观察使。以疾归。十二年三年间。参判户兵刑三曹。十四年。奴大入寇。三日。前骑已逼王城。 上急入南汉。以公复拜京畿观察使。公白 上曰。臣尝廉察南北诸路。抚循士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6L 页
卒。请缒城出聚兵。待南北兵皆会。据险阻以为声势。群议不定。卒不行。上还京。升资宪。拜户曹判书。谢不出。乱后北路残破。大臣白 上。以公遗惠在民。持复拜观察使。以疾辞。明年。为刑曹判书。复移户曹。平物价。贵出贱入。数年之间。府库充溢。露积于外。既与清人约成。其侵责我者日多。金帛百货输灌于彼者。不可计数。而当岁饥民急。不责于民者常多。岁币粒米。至万包。公以计减十九。蠲三南赴北军布三万五千。 上称善曰。度支得人。民受其惠。乃至此也。于是禁防纳。定物货分等。以防奸盗。别藏金银货布累万。白 上曰。急则国家赖此不细。 上亦勿轻用也。十八年。公已七十一。以老辞。 上不许。然闷其老。令僚佐就私第议事。特加正宪。二十三年。连上疏乞免。移刑曹判书。寻还拜户曹。力辞不许。不得已出视事。为持平李𡐔所沮毁。公上疏请罪乞免。或曰。𡐔久又快于公。积憾而乘之。 上不直𡐔。公去而𡐔亦坎轲。他日 上对群臣言。某为户曹。能不言而财足。此人才大而恨不大用也。领议政瑬曰。某当官尽职。实为国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7H 页
无他也。 上亦言其尽瘁。元斗杓代之。初不甚相悦。及见曹中事。叹曰。信乎人固未易知。其规模施设。多人之所不及者。守而勿失。毋徒纷更之为也。公因风痹不利。连拜京兆,枢府,筹司。皆不出。 上特授典医提调。以便医药。每临群臣辄问疾差剧。或使太医视之。二十六年六月。公卒。年七十九。 上不视朝二日。赐吊赙如仪。其九月。葬于长湍板浮里巳向之原。前后二夫人宋氏,梁氏之葬同原。公平生与赞成公同产业。一如父母时。自骨肉亲爱。以至贫交疏远。恩义敦厚。当事必先立其大者。不顾细故。尤长于治财币。能相时量势。不喜不怒。七年之间。国富民悦。掌食货者。 宣仁以来。称一人而已。如临民按节之邦。皆有追思碑。及卒。自生徒吏胥。以至贾人徒隶。皆来哭失声曰。吾侪小人。受公之德惠。何可忘也。外而所临诸道将校军吏士。各出赙以为礼。葬时都民哭送者以千百计。返哭亦如之。其铭曰。
威而能宽。确而能安。以刚行义。景也。大虑惠民。定也。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7L 页
宋夫人。行副护军楠寿之女。生二男二女。主簿敏开,府尹敏树。敏树为伯父赞成冲之后。二婿参议沈𢋡,士人金震柱。梁夫人部将思洪之女。赞成崔滉之外孙也。生三男一女。男水军节度使敏发,郡守敏华,佥正敏白。敏白为完丰府院君曙之后。婿牧使闵晋亮。又有侧室子一男四女。男监牧敏应。婿佥使具,仁墅,佥使李时衡,金光炓,崔继蕃。敏开生二男一女。男周登第。未仕而夭。次进士召。婿监役尹瑞。敏树再娶而生三男三女。男邰,,郈。邰进士。生员。婿县令沈辙,士人郑重远,洪圣叙。辙前妻婿也。重远妻。有节妇旌闾。敏华生一男一女。男若。婿士人南寿全。敏白生四男三女。男咸,磐,耇,启。咸护军。耇生员。婿佥正郑载岱,郡守赵渭叟,士人柳世颜。沈𢋡生二男一女。男院正玖,直长玧。婿县监申在。敏应生二男。及第裕。一人幼。李时衡生二男一女。男及第慎,及第恂。婿闵璟。金光炓生一女。婿李时显。崔继蕃生一男七女。男幼。女嫁者三人。馀幼。婿进士李随,沈若涬,郑度明。内外子孙。至三世四世。百有馀人。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8H 页
鲁渊沈公墓碣铭
公讳光洙。字希圣。姓沈氏。国初名公青城伯德符之九世孙也。青城伯六世。有京畿观察使铨。观察使生进士友俊。进士生懿宪公詻。为后于仲父青溪府院君友胜。于公为皇考。妣永嘉权氏。兵曹判书徵之女也。公笃信嗜学。自为儿时。知读书脩行。稍长成。尤致力于经术。光海时。懿宪公连大狱。窜绝域。自江界。迁东海之野城三千里。公十六。辛苦远途。时李公命俊。亦连坐流海上。公从而受易传启蒙。及十年光海废。懿宪公复显用。越五年。公选司马两试。辛未。功臣李贵,崔鸣吉。主 元庙追尊之议。公与太学四馆诸生上疏。言非礼之礼曰。昔汉宣帝追尊悼园称皇考。立寝庙。程子曰。乱伦失礼。以孙继祖。不远引三代。于此可见也。称皇考。犹且非之。况列之太庙乎。哀,安,桓,灵。昏悖妄作。不知所以尊亲者。反陷于不孝不义云。乙亥。为大君师傅。 孝庙潜邸时也。问瞿佐新话句解。公对曰。为学之要在讲明义理。养成德性。淫诞不经之书。蛊人志虑。不宜留聪明于此书也。丙子。有南汉之事。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8L 页
公从 上于围城之中。贼势既张。必要 王世子为质。公请对。言 世子不可出之义。因进战守之策曰。斩主和者。以徇城中。 上既出城。公入寿春。从丘壑之乐。名其室曰拙乐。自号鲁渊。累除官。皆不出。丁亥。擢拜司宪持平。戊子。又拜持平。皆上疏辞谢。己丑。 孝宗即位。又以持平改春坊进善。上劝戒数千言。庚寅。拜掌令。上疏辞以出处之义。 上不许。时 大行之丧既练。礼官定行公主吉礼。公上疏论大丧婚姻之节曰。朱文公议小祥后。许朝请大夫以下。大祥后许中大夫以下太中大夫以上。皆禫后行之。公主之贵且近。岂特大夫之比哉。请待三年之后。以示 殿下家法之正。又有成浑,李珥从祀文庙之疏。争论不已。岭南有伪 批。事觉者自杀。而其知情者下本道按问执义赵珩等论以大逆。请鞫于 王府。事将蔓大。公力论治狱之体。又治以大逆不可。珩等递职。既大拂时议。而其事得已。辛卯。大旱。公应 旨。进抑戒衍义。壬辰。又拜掌令。上治道八条。明体用。兴学校。严内外。崇礼让。好闻过。去虚名。推实惠。设形制。凡累千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9H 页
言。甲午。为尚衣院正。寻移司仆寺正。夏。大水。 上自责求言。上疏极言灾异阙失。 上曰。格言令人起敬。十二月。懿宪公卒。公居丧。作家礼补解。未及大祥。贞敬夫人卒。公连有丧。已六十。 上令政院问之。赐药物。既三年。又拜司仆寺正。俄改掌令。 上有衔橛之忧。公上疏言警戒。仍陈政弊。 上皆从之。寻特拜承旨。力辞不许。己亥三月。大雪。应 旨陈体信达顺之道。五月。 孝宗登遐。 显宗即位。十一月。 上始开 经筵。政院以公 先王所尊用。请侍 经筵。上疏辞之。明年。拜工曹参议。又上疏乞免。仍陈圣学持敬之要。宋时烈,宋浚吉以 孝宗承大统。非长子。 大王大妃当服期年之制。有争论大起。公亦草疏论其失礼。家有丧。未及上。因收议。言宗统之重。因力辞递工曹。后连为承旨。皆不出。闭门郊居。三年而卒。公生于万历戊戌五月十八日。卒于还甲后五年五月廿一日。其九月十二日。葬于广州治东三十里退村先兆之次。南向之原。今 上元年。筵臣白 上。以甘盘旧 恩。赠吏曹参判青安君。公聪明博学。修己有方。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19L 页
必先行而后言。平生不喜近名之行。过情之誉。忠信谨饬。笃于亲亲。谨于丧祭。用力不出于日用彝伦之则。一以古人自勉。见世乱。屏迹自守。及 孝宗即位。眷待甚厚。义不可决去。能敢言正谏。可谓古之遗直。公已老。而世道益难。卷而怀之。不复用于世也。其廉介之操。独行之节。无愧于古人。其学自居家孝友。推至于格君正俗。清而不激。和而有守。可谓处浊世而不乱者也。贞夫人权氏。籍福州。嘉山郡守庆男之孙。四山监役复吉之女。儒城君柳熙绪之外孙也。夫人贤于妇德。一门称之。善于祭祀宾客之礼。甚得舅姑欢心。公殁后十四年正月二十八日七十三殁。祔葬同原。夫人常戒子孙曰。我逮事祖母。今子孙至五世六世。视祖先则皆出一祖。不可以疏远。有所厚薄也。子孙世守之。以为家训云。无子。取兄弟之子柏为后。柏 显宗三年。以 谒圣北元。官止兵曹佐郎。婿别检李震奎。柏生得震,得泰。婿丁载重。震奎生彭龄,龟龄,龙龄,鹤龄,麒龄,翼龄。铭曰。
忠实之学。笃爱之仁。可以事君。可以事亲。知微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0H 页
知几。守道不贰。以洁其身。
完兴君李公墓碣铭
公讳幼澄。字澄源。系出宗室。曾祖 赠喜安君辑。祖 赠锦川君瑊。父户曹判书 赠领议政诚中。母贞敬夫人赵氏。籍平壤。仪宾府经历琇之女。嘉靖四十一年十月乙亥公生。夙成。自为儿时。能读书饬励。比长。卓然有立。笃于孝友。敦厚周惠。尝遇饥岁。当食不饱。一以爱物为心。一时名士大夫多推许其贤。万历十一年我 昭敬十六年。以丙科。选承文院。明年。荐翰林。十六年春。以贺至质正还自京师。升司畜。转兵曹佐郎知制 教。后年。改正言。十九年春。由持平。迁修撰。夏。 赐暇书堂。寻移吏曹佐郎。二十年三月。以校理。有巡抚北边之 命。时有倭寇。 上将幸西京。公改体相崔兴源从事。先行海右。及申砬兵败扰乱。 车驾即出。公驰归谒 上于沙岘。遂从 上西行。五月。为兵曹正郎。转应教兼 经筵侍讲编修官。寻改司谏。 上既幸平壤。百官不备。公常侍左右。当急遽。能兼摄数事。上知其贤。每议事。必曰非李司谏不可。常不名。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0L 页
乃贼进薄平壤。 车驾当出。西民乱拥 驾大哗。计不知所出。公曰。任方面者。当受其罪。即数之军门。诛其首乱者数人。然后 车驾乃出。 上临乱。既以光海君为世子。道中分百官卫卒。令镇抚军国。戎卒数千人。公前年为骑省郎。尝一点兵。即口诵兵籍。立分部伍。追考本籍。一人不乱。 世子遂向江东。 上既住龙湾。日夜求救于辽广衙门。得发兵。明年正月。克复平壤。李公恒福实主此事。而计策亦多出于公。李公常以国器许之。当乱初。公与母夫人诀。戒其诸弟曰。西幸已急。先 驾而图生。非忠也。后 驾而徒死。非孝也。既奔窜不相知。至此上疏陈情。乞死生相访。 上不许曰。忠孝。不得两全。及诸弟幼清,幼深,幼沈。以母夫人从间路。至龙湾。 上闻之。甚宠赐之。人以为忠孝全门。二月。 上远驻永柔。时经略来屯关上。无复进讨计。又不许车驾东归。郁郁不快。适有御史巡行东边。公往劳之。因谓曰。小邦赖天子神灵。社稷不亡。寡君日夜思还旧都。吊死问孤。无他愿也。经略军威严重。不敢擅过。慷慨言之。御史许诺曰。归当以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1H 页
状奏之。勉之。毋失机会。叹息曰。诸大夫皆贤。何患不济。于是 上以龙湾事。悉委之于公矣。三月。以公拜义州牧,兵马节制使。时衙门将士大集。日诛责万端。公处之无难。凡事之系利害者。一从便宜。大得民汉心。虽骄将悍卒。莫不相戒。慎勿犯贤节制云。公与父老立约束。令民口三丁以上。复二人安业。民大悦。 上方倚公为重。公尽瘁成疾。其五月晦日卒。年三十二。讣闻。 上叹之曰。久为一二臣所误。不得左右予躬。天夺良佐。终始恤其家。公久为谏院。多直言论劾。欲中伤者乘时力挤。令不容于朝。故 上叹惜之如此。事平。行赏群臣。追 赐公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爵至吏曹判书。封完兴君。初葬于坡平山下李氏世葬。其葬有水。改葬临津西。崇祯九年。以其地封 长陵故。还葬坡平之金谷。贞夫人赵氏。籍杨州。艺文馆检阅扩之女。严而有礼。宗族归心。夫人少于公二岁。而公殁后五十一年甲申七月廿七日殁。为八十一岁。长男命隆。早夭。次男命雄。事 仁考为岭南观察使。司宰监佥正成栎,高城郡守朴远基。为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1L 页
二婿。而嫡孙男女四人。男震奎。冰库别检。婿三人。县令宋孺悌,判书睦来善应教赵威凤。又有庶出男女六人。男震谦,震及。皆早死。三女为郑基,朴秀阜,慎硕恒妻。一女为兵马节度使郑后亮妾。外孙。朴远基生四男一女。男昌胤,兴胤,良胤,亨胤。婿士人赵䋫。成栎无子。今为后者汉城府判官熙胄也。铭曰。
功不食劳。贤不受祜。天胡啬其寿也。铭功彝鼎。以显其忠。为百代教首也。
李观察碑铭
公讳命雄。字挺而。姓李氏。系出宗室。我 庄宪王玄孙锦川君瑊生 赠议政诚中。议政生完兴君幼澄。完兴君夫人杨州赵氏。艺文馆检阅扩之女。万历十八年十月癸酉生公。生四岁。完兴君卒。赵夫人贤。教之如严父。公刚毅有大节。好博观诸家曰。士读书而不能通古今之宜。明当世之务者。虽多。亦奚以为。公既少孤。事母甚善。事诸父如事父。万历末。废主既杀永昌。闭 太妃于西宫。公叹曰。人之道绝矣。尝举进士不第。耕田以养亲。及 仁考反正之四年。初仕为东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2H 页
宫洗马。升侍直。其九月 庭试。选乙科第一人。明年。为正言。又明年。为便养。乞补外为固城县令。三年。入为修撰,知制 教,经筵检讨官。以固城治理。 上赐表里。下书褒之。九年。有巡按关西之 命。于是朝廷有弃清北之议。故有是命。时椵岛军食乏。日求通货于我。而朝廷不许。将朝夕有变。公至以便宜。发傍邑数千斛谷以赈之。既还。启陈民情形势及塞上积储治兵之策。弃地之议遂止。明年。 章庙追尊之议起。公以献纳。复入玉堂以争论。忤 上旨。黜一年。复召为修撰。夏。以献纳。迁吏曹佐郎。冬。升正郎。十二年春。复以献纳。乞养为茂长县监。十四年。入为持平。司谏赵絅论大臣之贪污。下理。时论畏忌。莫肯为 上言者。公独力争。又继而有论列者。 上悟而释之。时金人初僭位号。要我和好。朝廷将遣使报之。谏官多争之者。公为执义。亦争之曰。中国义不可负也。今媾者。皆以为虏强我弱。不如缓祸。徐为后图。此言固近矣。虏小丑倔强。西北杂胡。亦未尽服。虏许我以兄弟旧好。尚且羞辱。不然。一朝以无礼加我。为今之计者。不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2L 页
知更为何策也。既不早图。狃于姑息。终至于国不为国。彼媾者。万死不足以赎其罪也。冬。虏大举入寇。三日。前锋已薄国都急。 上驰入南汉。公 启上曰。急输城下积粟。为战守计。朝廷方主和事不行。虏围城相守。和议益张。城中无斗志。公请诛主和者。以激砺将士心。 上以其人初有缓敌之功。不从。贼日耀兵城下。而无一交锋。斗士益怠。公谓体相从事蔡裕后曰。今贼远来疲劳。不因此时决战。贼来益多。食尽力屈。不亡何待。君盍以此白相君乎。裕后深然之。即从其计画。购募死士。战小利。城中始有战守议。及江都败。和议遂决。当出斥和者。诸谏官以与虏皆畏怯。莫肯自首。而事迫于 世子。公慷慨请自往。二月。 世子北行。公以辅德从至高阳。乏食。公请于 世子。先从官一人前行。以资行食。难其人。 世子顾谓曰。非君莫可当。贼路邑里空虚。公能出入山谷。告谕吏民。至辽界累千里。行李不乏。 上亦有旨。以行中事。专属于公矣。既久在虏中。每因事进戒。 世子亦虚心纳之。至事有甚难者。多所弥缝。 世子愈益重之。夏。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3H 页
赏从 上劳。公升礼曹参议。冬。归有飞语。 上怒宫官在虏中。纵酒多不谨。先还者皆已杖流。而公亦逮系。验无实。罢出。明年夏。乃叙为工曹参议。初有奉使者被拘久不归。至则 世子临行上谒。诸从官。皆曰。彼习于虏者也。请与俱往。公私谓弼善闵应协曰。君亦此言者耶。后必悔。公能竭力深念。与人必忠。驱驰于患难之际。灾害不及焉。秋。改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时大饥。公白 上。广出告身。募富人粟以赈之。冬。 上命立温祚祠于南汉。功臣李曙以筑城功多。令配食同室。公曰。曙于温王。虽异代之君臣。哜之同室。则非礼也。 上从之。明年春。以大司谏。移副提学。上疏辞之。寻出为岭南观察使。又以母老乞辞。 上不许。赐弓矢以奖之。初。安东士人有金是枢者。上疏言山城事。御留城在岭南境上。最据险云。及公出岭南。 上以此属之。公至界。即以形势具闻。大臣请令审择地利。以为南方保障。公行见诸名城关防要害。皆莫如架山。其九月。大发军伍徭户游丁凡十馀万人。至明年四月。城既完。请割傍数郡之地设邑。欲移营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3L 页
镇之。朝廷不许。而只割星州一县。置漆谷都护府。时列邑解弛。紊乱无纪。公一切绳之。虽旧交大官。无所假借。其不从令甚者黜之。以故不悦者众。及菰。大臣以为筑城事重请毋代。而嫉之者以役民多怨论劾。公亦上疏引咎自劾。七月。复入政院。前日。因庆大赦徒流以下。以轻宥罗万甲事。未谢而罢。公尝议均田,大同二法。与大臣论难于 上前。上善之。公请以大同法先行于岭南。公去而竟不行。其十二月。复为礼曹参议。以母老。上疏乞郡。明年春。为洪州。一年。邑大治。自丧乱来。恨当时事已无可为。而尝语人曰。我世臣也。不可去也。既在其职。当尽其职。鍊戎卒。治器械。未尝一日忘北首也。二十年正月廿六日。卒于官。年五十三。讣闻。 上曰。尽瘁王事。死于官守。对群臣嗟叹言之。其三月。归葬坡平。公坚严见事明。能善谋而善成。好规人之失。而未尝对人言其过。虽在朋党睽乖之世。无一异阴阳而左右之。贤愚皆得其诚心。偏裨将校之属。皆量才而使之。各尽其能。及卒。远近来哭者如悲亲戚。二十一年。岭南观察使林坛。周览营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4H 页
垒。叹其奇才。而反被谗诟。具上筑城畴画形胜。请追行爵赏。 上嘉之。 赠公吏曹判书。封完阳君。贞夫人柳氏。籍全州。父清道郡守讳𥡦。以直道著闻。夫人亦以妇德。一门称贤。后公二十三年七十三而卒。甲辰十二月廿七日也。合葬坡平。生三女一男。婿三人。县令宋孺悌,判书睦来善,应教赵威凤。男曰震奎。冰库别检。又有侧室子男女六人。男曰震谦,震及。婿三人郑基,朴秀阜,慎硕恒。一女为兵使郑后亮妾。孙震奎有子六人。彭龄,龟龄,龙龄,鹤龄,鸿龄,翼龄。外孙宋孺悌三女。其婿权觏,睦天和,沈羲图。二男世载,世宪。赵威凤一女。婿李允迪。铭曰。
兼而能让。人之望也。威而能恕。人之誉也。
李别检墓表
君讳震奎。字文休。姓李氏。我 世宗七世孙。而完兴君幼澄之孙。完阳君命雄之子也。母全州柳氏。清道郡守𥡦之女也。明 显皇帝万历四十七年十二月戊寅君生。祖母赵夫人甚爱育之。常饮食。得一佳味。必先于君。及君始有知。不先父母不食。赵夫人益奇之。莫之违也。号曰孝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4L 页
儿。崇祯四年。完阳君乞郡为固城。及 召还。君年始十二。能干行事。完阳君喜曰。自此吾有儿。既就学。文艺日将。沈承旨光洙爱其为人。以女妻之。壬午。完阳君卒于洪州。君持丧有礼。人皆曰善居丧。家贫。事母能色养。堂叔父命蓍称之曰。孝子之愉色。事死如事生。吾于此人见之矣。君平生口不言人是非。不喜交结为名。自守以笃其行。师事观雪先生。先生殁。为之服师之服。己亥。以行谊。除 靖陵参奉。甲辰。又除冰库别检。其年。柳夫人患风痹病。君昼夜不离侧。数月。柳夫人殁。自完阳君殁。继而赵夫人殁。君持丧六年毁戚。因多病。又柳夫人殁既殡。君死。乙巳正月廿四日。年四十七。吾闻天道。福善祸淫。君行出乎古人。无禄而不见。何也。所谓天之道。信耶非耶。孺人沈氏。事舅姑。有至性。一顺君意。一门称贤。先五年四十一殁。卜地不吉。寓葬牛岭。今合葬之。墓在坡平完阳君墓下。有六男彭龄,龟龄,龙龄,鹤龄,鸿龄,翼龄。彭龄早夭。铭曰。
呜呼。以君之多才多艺没而著。而诸子之棣棣。天之将厚报于其世耶。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5H 页
木翁宋先生墓碣铭
先生讳瑄。字仲怀。姓宋氏。本砺良人。高丽佥议中赞松礼之后也。中赞九世。有掌令好义。显于我中宗世。为闻人。掌令生修义副尉桧。副尉生百祥。于先生为曾大父,大父,父三世。母金氏。籍安东。正言釴之女也。先生少受业于顺川都正。既笃信修行。后游惕庵幸村之门。博闻君子之学。我 宣祖九年。初仕为缮工监役。后六年。选用廉谨吏。先生擢拜司饔主簿。明年。为果川县监。十八年。为抱川县监。田政不治。豪右兼并成风。小民苦之。先生一绳之以法。右族多不悦。治县三月罢。百姓立遗爱碑。后年。为江阴县监。一年。为司宪监察。二十一年。为云峰县监。明年。有大狱。所谓己丑狱者也。及两李连死。人心大惧。莫敢有相顾之者。而先生躬视殓。一不以祸故相负也。卒以与罪人亲善得罪罢。二十六年。为唐津县监。当兵革之后。饥馑仍之。先生躬自薄以给民。所全活甚多。百姓称之曰。后世必有天道之报。及谢去归。多流涕思之。二十九年。拜翊卫。改户曹佐郎。一年。以典牲主簿。改刑曹。升正郎。寻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5L 页
拜载宁郡守。三十六年。为军器佥正。后以军资佥正。为谷山郡守。二年。复为翊卫。时先生已六十三。宪令。 世子出则翊卫执宝。光海为世子。素闻其贤。心敬之。每出。必使小宦执宝。出宫门之外。明年。为丹阳郡守。光海五年。为利川都护府使。辞以老。不入都门十年。卜居开天。从山水之乐。其溪上亭曰养志之亭。日闲暇自娱。别号曰木翁。 仁祖反正之年。以大年有白 上者。加通政。后五年。避乱于清风寓居水村。七年而殁。先生生于嘉靖二十三年五月六日。殁于崇祯二年四月一日。春秋八十六。后月。归葬杨州妙寂山下族葬之次。先生天资笃厚。行谊方严。其问学之正。践履之常。皆可以矜式后人。先生二十一。先府君殁。五十八。先夫人殁。既葬。皆守墓三年。然后返。忌日。必黪巾素服。悲慕不衰。以为终身之丧。检身有法。制行有礼。既笃于孝悌。以亲亲为本。推及九族。教子孙。必有义方。一门之内。忠爱无间。至于仆隶下贱。亦必推恕而主恩。与人交。恭敬信让。见善而喜。若己有之。闻过而规。若耻之在己也。历仕三朝。为郡县八。守法廉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6H 页
平。无一循俗苟私。以故未尝久于官也。所与友者。如韩久庵百谦,洪晚全可臣,权寺正用中,洪参判履祥,德信公子,金翠屏昌一,康竹涧复诚,禹东溪伏龙,许留守潜。或以道学。或以贤能。皆时之闻人。初与晚全公。共师事幸村先生。以古人之学。相推许云。夫人李氏。籍载宁。别提衡之女。克顺妇道。先先生十年七十八殁。葬在同原。有一男三女。男时保。阴城县监。婿三人。别提丁彦璿,县监金怡,观察丁好善。孙时保五男一女。男孺孝,孺悌,孺信,孺敬,孺徵。孺悌县令。婿直长姜圣期。外孙丁彦璿二男一女。男时卨,时说。婿李惟清。丁好善二男二女。男弼善彦瑗,献纳彦璧。二婿承旨安献徵,判书吴挺一。子孙至三世四世百馀人。先生于书。老而益勤。论著古人之奥。尤致力于礼学。后家失火。书皆不传。铭曰。
安而利。出处有义。确而贞。守道不贰。呜呼。敦且淳。仪式后人。
壶山君宋公墓碑
仁祖功臣壶山君宋公。讳时范。字希文。其先本砺良人。曾祖 赠左通礼检。祖 赠左承旨延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6L 页
福。父 赠砺兴君珽。母 赠贞夫人李氏。籍全州。判官元常之女。宋氏三世封赠。皆以公贵也。皇明万历七年我 昭敬十二年十一月七日公生。生八岁。受孝经,大学。又能书。客有求书者。特大书孝悌忠信。客试之曰。儿无他学长。则以此四字应主司乎。曰。岂特应主司而已。事君泽物。皆此四者。客叹奇之。性聪明。善记诵。志落落不屑屑为名。尝为亲应举。累选公车。及父殁。仍不应举。力作以供母。膂力绝人。以选初授宣传官。心不肯曰。读书不成名。执戟侍陛楯可羞。时北边多事。选才勇。李相国恒福荐于 上。上特赐弓矢。孙吴兵法以奖之。戊申。登武科。未得仕。母殁。既三年。复为宣传官。仍选筹司郎。方光海政乱。即弃归。 太后废时。诸争臣皆得罪。公上疏极言。为中书官所沮。去后。有大臣知其贤。选以不次。累官至训鍊院副正。终不就。 仁祖潜邸时。遇公欢与语。如平生。大喜得人。以书托李曙曰。斯人者。智勇过人。可与任属大事。曙素善公。自此愈益重之。及癸亥举大义。公将甲卒。功力居多。 上特进阶为别将。令直禁中。 上既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7H 页
与奴绝和亲。选边守。公为郭山郡守。 上送之曰。勉为之。寻移云山郡守。特加嘉善。宠用之。时副元帅适。已阴有叛谋。 上遣绣衣使者。行边邑。有 赐书。公受书。即以单骑至适军留宿。不见适而返。人莫知何事也。至熙川暴卒。十一月十八日。年四十五。讣闻。 上大惊悼。遣礼官赐之祭。 特令省司。送其丧。明年正月。适举兵叛。丧至金郊驿。适大掠而过。其二月。以礼葬杨州之妙寂山下先兆之次。四月。追 赐奋忠赞谟靖 社功臣号。爵兵曹判书。封壶山君。妻崔氏。为贞夫人。公无子。 上命立后。毋令绝祀也。八月。又特祭之。仍厚赐恤其家。公早失父母。有姊妹四人。皆寡居无所依。公均其臧获。必薄取而厚奉给。性敦厚慎重。一不以侮慢加人。能恤人之急。如嗜欲慕义无穷。崔夫人籍海州。礼宾参奉驲之女也。有至性。公殁。哀毁自苦。不食盐酱。哭之如初丧三年。八十四殁。 孝宗九年正月廿六日也。三月。祔葬同原。所后子孺敬。于公为族昆弟之子。而故利川都护府使瑄之孙。亦名人之世也。生二男二女。男世甲,世贞。长女适宗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7L 页
室瀛昌君沈。其次未嫁。铭曰。
力如虎。勇如罴。持下执雌。大邦之桀。知遇 圣哲。戡难克憝。戎臣之烈。勒功彝鼎。垂耀百代。名不可蔑。
葱山先生墓碣
先生姓郑氏。讳彦𧦱。字宇容。父本百济之汤井人。少博读书。为文章。名于 明宣之际。其文赡而奥。肆而聱牙。抑扬长于讽。本之屈原。参之子云,相如,韩柳氏而成一家。松川梁应鼎称之曰。千古绝才。后千载无此作。车太常天辂注万人坑。人争读之。脍炙于时。万历中国子试。献玉貌篇。擢为壮元。号为郑玉貌云。于是其名满一世。性高抗。无媚世气。忤权贵人。陷危厄。必致之死。而从狱中上书自辨。纵得释。犹排摈之不已。坎壈不得意。没于穷途。命也。终其身。穷抑无聊。不改所守。节操愈坚。教授生徒。号为葱山先生。屈原。怨而思。子云,相如。姱而媚。班固艰。退之平。子厚苦。盖楚古汉丽唐变古而为排者也。先生集诸家。为骚学三体。行于世。先生生于明嘉靖二十四年。没于万历四十年。年七十八。先生无子。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8H 页
穆二三十时。与郑希圣奉璧同学于先生。穆学戴记檀弓古经。二子皆学文章者也。今先生没将六十甲子。当时从游士皆亡。穆以八十在世。涓吉辰。既修墓。立碣墓前者。前坡州牧使郑东卨,儒生奉千秋。实奉,郑氏二家子弟也。并识之。
朴松堂先生碣铭(丁巳)
先生姓朴氏。其先本密阳人。松堂。别号也。曾祖左赞成好问。祖安东大都护府使哲孙。父吏曹参判寿宗。母贞夫人李氏。我 恭定王之孙也。父让宁大君初立为世子。我 庄宪王在诸王子。有圣德。乃佯狂以让之。国人拟之太伯,上舍者也。宪宗成化七年辛卯。先生生。自为儿时。伟然异凡儿。父参判公命名曰英。字曰子实。生五年。参判公卒。七年母贞夫人卒。十年。祖母淑夫人卒。未卒丧。祖父安东公又卒。先生十二。持重丧居庐。既三年。习骑射。十六七。已勇力闻。二十一。从元帅李克均虔(一作建)州之役。其明年壬子。以武选居列士。三年甲寅。我 康靖王薨。嗣立君是为废王。先生知政乱。即去归乡里。居洛水之上。与当世名儒郑鹏,朴耕。交游为师友。从郑氏讲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8L 页
大学经传。学既通。远近皆师之。我 恭僖王四年。除宣传官。不仕。明年庚午。三浦倭叛。大发兵讨之。公特拜助防将。出昌原。既事平。仍不复仕。居三年。拜黄涧县监。三年。政成。擢拜江界都护府使。又三年。以治理。移义州牧使。未赴召。拜同副承旨。转至左承旨。己卯。升拜兵曹参判。时赵光祖等以经术。进陈治道。皆三代古事。一时士多趋之者。而小人多疾之。先生心忧之。即谢病归。其夏。贺圣节朝京师。冬。复命。光祖等皆被罪。而光祖竟赐死。先生降资。在西枢。仍为金海都护府使一年。于是良善皆斥。先生亦削职还乡。其冬。有诬告事。以为与东都尹柳仁淑。谋去用事者。召问王府论死。先生慷慨争卞。极言无事状。其诬告者反坐。而先生得释。居洛上十六年。杜门不出。专事修学。学者称之曰。松堂先生。及用事者败。 上复召用良善。先生为岭南左节度使。三年庚子。先生卒。年七十。葬于同府二十里官洞。初。郑鹏,朴耕来见先生。郑氏指冷山。问曰。山外何物。先生不答。后复问子知山外何物乎。先生曰。山外亦前山。郑氏㤖然喜之。先生尝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9H 页
著晦庵白鹿洞规。解五教学序,修身处事接物五篇。自人伦之本。推之于道之一贯。以极为邦之术。三代损益。其文二十四。贞夫人李氏。都承旨世匡之女。生居易。国子上舍。居易生敦复,敦仁。敦复生员。敦仁典牲署参奉。婿二人。士人金昌凤,进士南守正。敦仁孙敬祉。官至左尹。又有外孙李汝发。为诸道节度使。入为御营大将。封韩兴君。皆以廉直称。先生二十六。始发愤读书。既积学而通。以自得为宗。傍通素问,难经。善治四方风土奇怪疾。至今南方之医传诵色相之变。善州自古称多豪杰之士。金澍,吉再,金淑滋,金宗直,李孟专,郑鹏,河纬地七人及先生。金鳌有先生遗祠。黄涧县。亦立祠以祀之。其铭曰。
哲人其巍。君子之表。高蹈卓立。离世俗之扰扰。游无穷入奥妙。贯天人之教。
许相国碑阴记(戊午)
公讳顼。字公慎。本阳川人。 世祖名臣忠贞公琮四世孙也。沈厚寡言。临事慎重。自初出身。久居馆职。不甚知名。累为郡邑。以治行称。辛卯。为公州牧使。仍升湖西观察使。当壬辰大乱。两湖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29L 页
幸被兵最后。行朝隔远。贼塞路。公能治兵阻阨。以为声势。通漕运给。军饷不绝。致力居多。师旅之馀。国大饥。人相杀食。公受命入中国请赈。得山东粟二万二千七百。以赈东民。丙申。复出为江界都护府使。得吏民心。监司上治绩曰。廉以行己。宽以临民。府在古靺鞨南。为贼路之冲。 上特移授义州府尹。仍擢拜关西观察使。及菰。上召拜兵曹参判。时日本倭媾和。会群臣合议。公曰。此不可上闻于大国。壬辰。大国许和。而我以不从故也。寻升汉城府判尹。改户曹判书。丙午。以吏曹判书。拜右相。升左相。胡酋奴儿哈赤。击破忽刺温。北边骚动。以公为兵马都体察使以备胡。戊申。 上登遐。三司告临海君珒谋叛。时郑仁弘上疏罪状领相柳永庆。领相谢病不敢出。公奉世子。即日登大位于行宫。永庆安置庆兴。公谢病乞免。三司论顼以三公党恶乱政。废主曰。左相重厚谨慎。岂有此事。三司连启。罢相乃止。初 上疾弥留。领相将行祷于山川。公曰。有 王世子在。大臣不可主此事。以故柳氏败。而公得免于祸。公出居西湖。有掌令李馪言。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30H 页
顼通宾客妄论朝政。人心大惧。不敢相问。公居西湖十年。自同村翁野老。言不及时事。自号负暄。有申景禧者诬告大狱。公辞连付处原州卒。年七十。归葬禹勤。后六年。 仁祖克大难。光海废而大释诸囚。公追复官爵。公至孝。居父母丧。啜粥哭。居庐三年。有季父冯年八十一。以事父者事之。又推仁于宗族交友。莫不曰贤。平生以谦慎廉谨四者。自勉。自居家以至立朝事君。皆以此四者。其教盖质信无誇。可谓不言而躬行者也。
李正郎墓志铭
公讳幼清。字清源。系出国族。高祖江阳君潚。我庄宪大王之亲孙。以桂阳君璔之中子。为叔父潭阳君璖之后者也。曾祖喜安君辑。祖锦川君瑊。好学笃行。有贤者之德。与高士李仲虎,张伦齐名为友。父诚中。 宣祖世为户曹判书。以长子幼澄有功。封赏追爵领议政。封完昌府院君。母平壤赵氏。仪宾经历琇之女。公为人宽而能严。见之俨然。有长者轨度。平生不为苟难以为名。尝累举不中。以门地。初仕为造纸署别提。时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30L 页
上幸龙湾。辽左兵大集。公以选接伴。刘员外心敬之。明年。天兵克平壤。因下兵岭南。先相公判户曹管馈饷。其七月。至咸昌病卒。既卒丧之后年。以东宫卫率。出木川县监。有上司因狠忤辱之。与邻郡太守李基卨,徐思远。皆弃官归。连为大兴,积城。当大乱之后。推其常俸之馀。以给亲戚之无依归者。事闻。 上贤之。特赐表里以赏之。升金浦县令。三年。移龙冈。三月。解官归。父老遮道愿留。戊申。光海即位而自兵革来。国无常赋。民不堪。有大臣设宣惠法。以公为郎。明年。因为户曹佐郎。壬子。出义兴县监。时光海政乱。及菰。挈家入原州。不复求仕。太夫人年高。与其弟幼深。耕钓以养之。四年。太夫人殁。既三年。则 仁祖反正之元年也。为户曹正郎。将大用朝廷。立大同法。均行诸道。公复为郎。以便宜条列凡十事欲上。时大臣称病。公知事不行。遂决意谢而未去。明年二月。李适叛入京城。公病笃。舟行至兴原殁。公善父母。兄弟死而孤寡无依者。视之如亲子。尝与人绝。而终身不出其恶。尝为县邑。以治理称。循法而便民。不为姑息少利。有古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31H 页
良吏风。生于我 宣祖即位之元年五月四日。殁于 仁祖反正之明年二月二十三日。年五十七。淑人宋氏。驸马砺城君寅之曾孙。佥知枢府坼之女。性不喜奢华。一于顺适。以承公之志。少于公一岁。八十三殁。与合葬之墓。在坡平西李氏族葬。生四女一男。一男一女早死。婿三人。 仁祖功臣沈命世,士人赵元老,赵嵚。沈命世,赵元老。无子。今皆有所后子。曰果川县监沈枢。 献陵参奉赵演。赵嵚有子男女七人。男二人。曰赵以乾,赵仁乾。公无子。今为后者其从子命蓍。命蓍有子男女四人。男曰震徽。铭曰。
吾不知厚赋而薄。试天之施耶。
佥正李公墓碣铭
公讳庆恒。字士常。姓李氏。其先本羽溪人。始祖球。入元登制科。仕高丽。官至礼宾卿同正。后世。有薿。 太祖功臣。事在国史。五世有同敦宁之芳。将边兵击胡。以功贵。同敦宁生参判光轼。参判生大司宪戡。大司宪生注书成宪。注书生宣务郎吉男。宣务郎生公。母郑氏。关西道都事彧之女。 光庙相麟趾之四世孙也。万历二十九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31L 页
年正月十二日公生。才聪明。善记诵。受学于疏庵任学士叔英。始知名。十九。选博士弟子。二十七。以明经擢乙科及第。补成均学谕。明年。升典籍。方朋党成风。举世争趋。而公好直谅。不肯循俗。诡随蹭蹬。不为意。历司宪府监察,刑曹工曹佐郎正郎,军器寺司仆寺佥正,宗庙署令。补外新溪县令,礼安结城县监,岭南北关都事。或曰。举世争名逐势。得之者皆是。何不优游取容。斥落若是。公曰。性不能。亦不欲也。壬午。先夫人殁。公哀毁积疾。明年癸未殁。年四十三。公仁孝笃厚。事父母。必承意顺适。一以父母心为心。每为官远途。或不赴。或赴而去归。未尝久于官者。皆为亲老故也。有伯母临年寡独。公事之如事母。其从兄已亡。而有庶出女饥寒困苦者二人。皆资而嫁之。凡亲戚之贫无依者。亦皆抚恤不怠。至性如此。恭谨俭约。居官二十年。淡然如寒士。不喜玩好。乐观书。无事手不释卷。以宣务公耄年在堂。公殁而恨不得终养。至于垂绝。犹屡言不尽言。皆此事也。淑人李氏。 太宗别子孝宁大君补之七世孙也。父湖西水军节度使庆𥙿。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 第 232H 页
大父温阳郡守干。曾大父丰德郡守光胤。母朴氏。秉节校尉文佐之女。淑人善事舅姑。姑郑夫人称之曰。吾妇至诚事我。婉容二十年。婢仆有过。从容责谕曰。箠楚。非妇人事也。有一婢为庶出弟所私畜。生子数人。而贫不能赎。即成券以与之。邻里有假贷。资无吝色。亦不责其偿。天性仁厚类此。淑人长于公一年。六十七殁。公初葬于广州治南台藏里先兆之次。至是。改葬同州彦州里同敦宁墓左冈。淑人祔于左。有三男二女。男德雨,嘉雨。嘉雨有茂才。不幸无命。瑞雨文科。婿尹得说。监司。李瑞圭。进士。其铭曰。
恭谨者。德之本。俭约者。福之门。善积者行淳。福厚者理惇。天道之报。可必于后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