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第 x 页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四方[二]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第 329H 页
南北道风土志
安边。唐时靺鞨。既并沃沮。寘定理,安边二州。定理州。后世因革无传。安边州。高丽改登州。志曰。在宜州南。宜州今德源府。安边之名。最旧远。今为安边都护府。
北界之地。铁岭以北。至豆满江千里。古沃沮之域。或曰置沟娄。东滨浡海。自挹娄南至獩貊。又有东沃沮。又南沃沮。在獩貊之外。汉之沧海郡也。挹娄。肃慎氏之别名。
高丽初定女真。拓地浸广。以铁岭为界。女真。靺鞨遗种。高句丽部落。睿宗二年。遣尹瓘,吴延宠。击逐女真。至先春岭。立石记功以为界。置九城。曰咸州。今咸兴府。曰英州。在蒙罗骨下。曰雄州。在吉州火串岭下。曰福州。古秃鲁兀。今端川郡。曰宜州。在定州南。公险镇。在会宁府苏下江滨。女真强四年。悉还其地。后柳仁雨复置和,登,长,定,预,高,文,宜八州。后又没于元。恭让二年。我 太祖定北边至豆满江。置孔,镜,吉,端,青,洪,河七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第 329L 页
州。
太祖七年。以斡木河。国祖王迹所基。置庆源府。后女真寇边。移府于苏多老。女真复入寇。又移府于富居。增置宁北镇于石幕以为塞。
斡木河。后为童孟哥帖木儿所据。兀狄哈击灭之。
世宗十六年。以金宗瑞为都节制使。复孔,镜古地。移宁北镇于伯颜愁所斡木河西北。当贼路之冲。而斡朵里遗种所居。置大镇以塞北门。复置庆源府于会叱家。增筑孔州古邑城。以豆满江为界。
斡木河。胡语吾音会。直豆满江南。今会宁府。会叱家。今庆源府。石幕富居。今富宁古邑名。石幕。今富宁府。龙城。古镜州北境。宁北镇。今镜城府。其筑城疏。有曰。龙城。无山川之阻。实四散之地。富居石幕。皆非疆域之处。贼灭之后。布置城邑。为万世之利也。自虞川三江。西至秃鲁江万年。自博平古和州。北尽青河九百里。皆肃慎氏之地。
世宗二十三年。置茂昌,闾延,虞芮,慈城四郡。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第 330H 页
世祖元年。罢四郡。虚其地。以绝胡。青河以外。忽剌温兀良哈。婆猪杂种。
肃慎氏。东滨浡海。西至寇漫汗深山之地。夏则巢居。冬则穴处。无牛羊畜猪。食肉衣皮。有𨚷常木名。中国有圣人为君则生。其俗贵壮贱老。以无忧哀相尚。有石砮,楛矢,皮骨之甲。檀弓三尺有五寸。楛矢尺有咫。周武王时。贡楛矢,石砮。周公旦辅成王。复入贡。其国东北出石砮。取之者。先祷鬼神。
扶馀。其地连獩貊。今北界肃慎之地也。其俗好勇强。其法杀人者死。没入其家。盗一责十二。男女淫。妇人妒者。皆杀之。有军事。则杀牛祭天神。用其蹄占吉凶。蹄解者凶。合者吉。史记龟策列传曰。四夷各异卜以决吉凶。此也。四夷严祀鬼神。凶奴人祭。金人大会蹛林。马韩祭苏涂。肃慎氏先祝石砮一也。
唐书曰。沃沮。在乐浪东肃慎氏之地。出善马,貂豽。今太仆置畜牧六于和宜之间。
靺鞨。本粟靺鞨。高句丽别种。其酋祚荣引弓数万。并扶馀,沃沮,弁韩,朝鲜地。唐开元中。去靺鞨。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第 330L 页
称渤海。以肃慎古地置上京。獩貊古地置东京。沃沮古地寘南京。后渤海为东契丹。
人事古今之殊。治乱兴亡之故。其变无穷。而风气俗尚。人物所善所好。大体无变。沃沮之质朴强悍。扶馀,靺鞨之喜勇强嗜欲。盖北俗同然。
诣远方政俗与其上下之志。诵远人传道古事。辨其丘陵原隰与其山泽之名物利害。而诏之致其珍异。
通其财利。同其权衡度量。除其怨恶。
致方贡远物。厚其送逆。德博而威广者也。
关西志
朝鲜九域之地。在海隅。燕齐之外。初无君长。有神市始教生民之治。民归之。神市生檀君。居檀木下。号曰檀君。始有国号曰朝鲜。朝鲜者。东方日出之名。或曰。鲜。汕也。其国。有汕水。故曰朝汕。都平壤。尧立二十五年。后徙都唐臧。儒州有唐臧京。丽史以为檀君氏之国都。商武丁八年。檀君殁。今江东县。传说檀君冢。
或曰。檀君入阿斯达。不言所终。
泰白,阿斯达。皆有檀君祠。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第 331H 页
檀君传解夫娄。为北扶馀。禹平水土。会诸侯于涂山。解夫娄朝禹于涂山氏。解夫娄母。非西岬女也。解夫娄祷于鲲渊。生金蛙。貌类金蛙。命曰金蛙。解夫娄传金蛙。金蛙徙迦叶原。为东扶馀。金蛙末。秦并天下。
金蛙悦优浡水之女。感日影照身。生朱蒙。朱蒙。善射之名。有少子温祚。朱蒙,温祚。为句丽百济之祖。
金蛙传带素。带素与句丽争攻伐。有北溟怪由者。请从击杀带素。大雾七日馀。兵犹力斗。句丽国君无恤。潜师遁归。至孙都头。降句丽。东扶馀亡。当莽之世。五世二千年。
金蛙之世。殷亡。殷亡。箕子至朝鲜。殷民从者五千馀人。诗,书,礼,乐,巫,医,卜,筮,百家技艺皆从之。周武王因以封之而不臣也。都平壤。始至。言语不通。译而通其志。重礼俗。敬鬼神。行八政之教。相杀者偿以命。相伤者偿以谷。相盗者没为奴婢。欲赎者。人五十万。俗犹羞之。嫁娶无所售。黎民乐业。民无盗。门不夜扃。行旅野宿。平壤兔山。有箕子冢。其国。汉之玄菟,乐浪,古朝鲜地。在肃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第 331L 页
慎氏之西。
至周之末世。燕伯称为王。东略地。朝鲜侯欲伐燕以尊周室。大夫礼谏而止。六国时。燕略属朝鲜。筑塞置吏。又攻其西地二千馀里。以满潘汗为界。
及秦始皇帝遣蒙恬筑长城。至辽东。朝鲜王否惧。服于秦。太子准立。与燕王绾。约以浿水为界。守辽东古塞。后为卫满所袭破。王准南奔为马韩。箕子传国四十一世九百二十八年。马韩又二百馀年。为百济所并。
卫满者。燕亡人。魋结为蛮夷服。聚傥千馀。逐王准。据朝鲜。以兵威财物。并古秦云障地。拓地数千里。二世至孙右渠。汉孝武灭之。分其地。为乐浪玄菟。玄菟治沃沮。乐浪治朝鲜。
孝昭时。筑辽东城。以玄菟为东州。
弁韩。乐浪之苗裔也。韩书曰。弁韩,乐浪。箕子所封也。唐书曰。弁韩。在乐浪之地。
高句丽始祖朱蒙。扶馀国君金蛙子也。金蛙悦优渤水之女。感日影照身。生朱蒙。以为无人道而生。弃之。马牛避不践。遂收之。生七年。能执射。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第 332H 页
号曰朱蒙。朱蒙。善射之名。长则智慧过人。金蛙有子七人。忌之。谋欲杀之。朱蒙与乌伊,摩离,陜父三人者。亡至卒本扶馀。因立国为君。国号高句丽。其俗杂肃慎,鲜卑,靺鞨。降松壤灭荇人,沃沮。始大。当秦王政并六国之时。卒号曰东明王。类利立。用扶芬奴。降鲜卑为属国。有臣薛支。言于类利曰。尉那之地。险阻土沃。宜五种。多麋鹿。可居。遂徙居焉。
无恤立。攻扶馀。有怪由者。自称北溟人。长九尺。目有光。请从。无恤异而许之。与馀兵战。怪由击杀其君带素。其众犹力斗。围之数重。有大雾七日。无恤惧而逃归。怪由死。葬北溟之南。丽人以时祀之。
无恤既杀带素。并玄菟乐浪。遂霸东夷。卒号大武神王。汉建武二十五年。伐取乐浪。地至浐水。解忧立。无道。国人叛之。为其臣所弑。立类利孙宫。宫立六十六年。任用贤良。国治兵强。王弟遂成畔。王曰。我今老矣。让于遂成。以绝恶声。遂成立。杀前王之子。为明临答夫所弑。迎立王弟伯固。伯固七十七。遂成子邹安亡匿山中。诣王请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第 332L 页
罪。王封让国君。伯固传男武。得乙巴素为相。年八十馀。明政教。信赏罚。国以治平。当东汉之末。天下大乱。汉人多归之。立赈贷法。春夏发粟赈之。冬则收之。至今州郡县上计是也。
寿王六世。至王元立。隋炀帝大发兵伐句丽。不利而归。乙支文德乘其不利。袭击大破之。隋败兵至浐水。无舟可渡。追兵在后急。有浮屠七人前徒涉。隋兵从之。皆溺没。丽人浐水上。作七浮屠以祀之。
至建武立。泉盖苏文。筑长城。自扶馀西南薄海千馀里。十六年而成。遂弑其君建武。立臧。专国政。唐太宗亲征句丽。诏新罗,百济,奚契丹。共击之。帝降白岩城。至安市城。攻之三月不克。辽左早寒。士马冻死。诏班师。安市城主从城上拜。帝谢曰。士各为其主也。帝赐缣百疋。
总章元年。薛仁贵为前锋。拔扶馀川中四十馀城。盖苏文死。而其子为莫离支。既势穷。遣其子亡入唐。向导灭国。时彗星见于毕昴。李世绩乘胜。合新罗兵围平壤。王臧降。句丽亡。自朱蒙传二十八世。七百五年。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第 333H 页
高氏国都三迁。朱蒙立国卒本扶馀。留利徙居尉邦。十世而魏毌丘俭攻陷九都。忧位居走保南沃沮。因徙都平壤。晋时。王钊立。还居九都。寿王三(一作四)世。复迁于平壤。至臧亡于唐。
唐既灭句丽。分其地为九府,四十一州,百县。后为靺鞨所并。置西京于青河上。卒并于新罗。
至高丽定疆域。为浿西地。今为平安道西京。三州,十一府,二十八郡县。幅员千里。其星箕。其次析木。西滨燕齐之海。东接闾延,虞芮古肃慎之地。北至青河。青河以外。古玄菟扶馀。又其西辽东古地。
平壤国之西京。自檀君淳厖之治。被箕子之化。为有道之国。自卫满以降。俗变劲悍。扶馀,句丽以善斗立国。然霸王之所更居。五民之所聚。浿西尚富丽。多杰俊。龙湾,安朔。中国之途。物货之所流。其利丝,麻,盐,铁,海错。万年青塞以东。贡蔘,漆,貂豽皮革之物。
壤界。接于禹贡冀北之地。其民质实。有六国之风。
耽罗志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第 333L 页
乇罗。南海中小国。幅员四百里。海路九百七十里而遥。
本九夷之一。上古有高乙那,良乙那,夫乙那三人者。化生为人。始为生民之祖。三祖之基。谓之上都,中都,下都。
高乙那十五世。有高厚,高清。始通新罗。时有客星见新罗。国君号厚曰星主。清曰王子。王子者。宠爱之名。初。二高浮海来泊耽津。命国号曰耽罗。后世降百济。为耽乇罗。赐爵恩率。后为佐平。高丽太祖二十年。耽乇罗遣其子末老来朝。至肃宗立。灭为郡县。至元宗时。耽乇罗反。遣金方庆讨平之。
忠烈王元年。元置耽罗总管。放牛,马,骆驼,驴,羊。二十年。罢总管属高丽。
高丽寘济州牧。后六年。元更置军民万户。放厩马。旋弃之。恭悯王二十一年。元复置万户府。元亡。复属高丽。
洪武七年。元牧子作乱。自称东西哈赤。杀长吏。高丽遣崔莹伐之。尽杀之我。
太祖五年。置州牧判官。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第 334H 页
太宗二年。革星主王子。为左右都知管。置旌义,大静二县。
世宗二十七年。罢左右都知管。选邑俊。置上镇抚。
州在头无岳北。北地常多北风。树木之植。皆偃向南。旌义,大静二县。在岳南。南地无风多瘴雾。昼晦。头无岳。汉挐别名。亦曰釜岳。在州南二十里。众峰。峰皆上有泓。地势宽平。称头无岳。其绝顶。有白鹿泓。春秋二分。夕见南极老人星。
釜岳东。为长兀岳。高与釜岳齐。上有深渊。水旱行祷。山高。五月积雪。八月袭裘。州东五十里。长沙堆。
州县之居。皆山麓海上。其土皆沙砾。唯州旁广壤赤埴。
其地多寿考。其俗好淫祠。男少女多。女执男役。有女丁之号。
岛人皮服。海妻无裙。布系一尺。
其谷宜黍,稷,菽,麦。其货。瑸珠,玳瑁,螺具。其鱼。鳆鱼,鲛鱼,望鱼。胎化无卵育。其果。橘,柚,橙,柑,栀,榧。产良马。
记言卷之四十八○续集 第 334L 页
山高海恶。其人业射猎渔钓。不用网罟。
山麓之地。多石少土。耕种者踏田。多虫蛇。蝍蛆尺馀。出香鼠。
山无虎,豹,熊,罴,豺,狼,恶兽。无狐,兔,鸟。无鹳无鹊。无鸺鹠。山中见奇禽怪鸟。有贡鸟,兽,麋,鹿,豕,海獭。
乇罗火脱馀鼠。其间海水深黝。多烈风高浪。每春夏南望水宗外。高樯,大䭵过者无数。此黑齿之夷。通中国之路。亦海外诸蛮夷物货所通。西南望白海。崔溥漂海东风七昼夜。至白海。其外大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