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x 页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丘墓文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36H 页
秀士河君墓表
余未冠。及松亭门。有三子。其仲特多我。是年。先生疾。明年壬子春终。夫人继逝。伯氏昔。君亦革。数年乃愈。听重声嚘。政不出家。庚辰冬。疾发。越二年。年四十八。正月三日卒。得其年三月三日。葬治西二十里加贵谷异坐之原。其孤自徵事葬祭无违。一日累然来属铭。辞以非青云不施。后而为其知固请。不获已谨条源委。君讳瓒。字仲珍。河出本州。丽朝有讳拱辰。使辽不辱命。节死。赠同平章事。其后世籍文谱。八世曰恃源。晋康府院君。又六世。世有门籍。及生生员希瑞。生员生 赠地官郎中沔。是生松亭讳受一。从从叔父觉斋学。以古文鸣。俯占第。至贰岭南藩。位不称。夫人孙姓。密城君赟之后。寺郎天赍之女。以万历乙未五月十五日。生君。端好可念。我先府君访松亭不遇。君年十馀丱角。迎馆寝不昏。问辄对。府君归。每称举以戒不肖。不幸小孤且病。名不称焉。而临丧。哀绝复苏。虽病不终。大致可见。于兄弟友。伯君有孤。弱冠夭。其病也。十起不安寝。医饵勤剧。必欲其生。胜如己出。以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36L 页
其宗子也。前后摄事数十年唯谨。其于身行。必六德宣三。与人不苟。色温言厉。处家质行近齐鲁。盖自庄岳中语。虙子斯取也。将未学谓学者欤。配骊阳名族陈氏。柔嘉克媲。风自火出。祖某教授。考惇。士人。妣李氏。左仆射景芬之后。吾先妣从妹也。生三男三女。自澄娶柳谧女。生男女。自灏娶赵完璧女。一女郑世模。士子也。馀幼。愚既辱先生。知君其最厚。更加姻好。于吾毋忧。尽气奔讣。亲执殓事。感铭于骨。乃忘雕嗤符之讥。沥血为语。叙其世著其行。识其藏缀以诗云。水谷各村。方丈南麓。世有闻人。河氏大族。有觉其先。日惟来复。育德山川。饮河充腹。堂子惟肖。松亭其速。学文臻妙。劬书弥笃。槐亭三子。伯季归促。爰有仲氏。袭传斯服。百年未半。寿曷为足。闻孙不断。天意有属。再不赢躬。长发后福。庶振文风。以联芳躅。
副护军白公墓表(并铭)
白氏出水原。其始成均进士讳挥。生简美。大将军。佐丽祖。生景臣。生真植。生元贞。皆位至上将军。五世祖讳思粹。礼曹参判。生讳益坚。吏曹判书。生讳仁豪。户曹参判。生讳惟良。娶郡守郑孝纯女。始居晋州。早世不仕。生讳天民。右尹。娶朴氏。佥知中枢府事仁粹之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37H 页
女。寔公高曾祖考也。公右尹之第三子。讳弘智。字汝明。以万历乙酉生。性勤厚有材力。少以武勇自雄。为先夫人所沮。郁郁居乡。家道雍然肃睦。勉子侄饬修才行。待亲戚接宾侣。各尽情款。临事断断。众皆依仰。公老。会 国家用古道赏老人爵。 命是官。壬辰十月六日终。年六十八。公娶朔宁崔氏。大司谏卜麟之后。斗云之女。有子一男五女。男瑞翰。登乙酉大比武科。以才智名。由殿中出为东都少尹。丁忧归。娶虞侯许祜之女。有二男四女。女婿曰郑尚德。有一男五女。曰李馨国。有二男三女。曰柳绾。有一男一女。曰梁嶷。武科。有一男。曰柳演。有一男一女。得是年十二月十九日。葬于晋州治南二十里内洞甲坐之原。从先兆也。以其从子瑞羽所录。谨叙族世德事始终。再拜为之铭诗曰。我公魁杰。洸洸虎身。为亲沮郁。壮志未伸。宜达而窒。以利后人。世逢其吉。仰此刻珉。
奉事郑君端人成氏合祔墓表
君讳巘。字▣▣。郑出晋阳。礼仪判书贻之后也。曾祖硕赞。参奉。祖密。宗簿寺正。考承业。承仕郎。妣密阳孙氏。忠顺卫翼之女。生员寿龄玄孙女也。君少有才器。聪慧颖悟。疆毅直方。早失怙恃。中遭乱离。虽未成名。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37L 页
能自立气不谐俗焉。娶成氏。系于昌宁。考天富。中训大夫训鍊副正。乃郡守演之子。翰林姜应台外孙也。妣安氏。权管▣之女。辅德重孙曾孙女也。君既孤。畜于叔父氏生员承勋家。奉之如父。生事死葬。无憾焉。成氏配之无违。蘋藻之享。诚悫不懈。宗族称之。生二女三男。女长适幼学赵义重。生三男二女。次适士人全大期。生二女一男。男长德泓。娶奉事白弘悌女。生一女。次德涵。娶朝奉大夫李遵训女。生二男三女。次夭不幸。成氏于崇祯四年二月七日殁。始葬主簿公墓右麓距数十百步。而伯胤与全生继逝焉。君以崇祯十一年年六十一正月二十日。终于德山外庄。葬于三庄里近忠顺公墓壬坐丙向之原。胤子以成氏合祔焉。以余为亲且厚。请记墓石。辞不获。铭曰。率配以德。风自火出。蛊承类锡。愿成同穴。我铭其迹。于亿秭曰。
通政大夫孙君墓表
孙牟梁古姓。罗六部之一。以月城君讳顺为始祖。后世有政堂公讳赟。移封密城。子孙仍贯焉。世袭冠冕。晋古无孙。至生员讳寿龄。娶河襄靖公(敬复)弟牧使敬履女。居州西。有子八号龙。第七讳曦。娶丁氏。县监伯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38H 页
渊女。居德山。生讳兰友。娶河氏。生通政大夫讳翎。娶郑氏。御侮将军光武女。寔公高曾祖考也。公讳承孝。字▣▣。嘉靖壬戌生。以大耋加通政卒于壬辰十月。配姜氏。七世祖浩。丽封晋山君。后二世为金泉丞虞侯。曾祖讳圭。忠顺卫。祖延浩。考忠。参奉。娶参奉白顺宗女。以万历己卯生。适年十八入门。无勃溪色。公性嗃嗃。齐眉几六十年。遭寇艰苦。居常处约。嘻嘻裕如然。公没。哭之一朔有半而绝。长子继逝。明年二月。葬于桂谷。生男四。长绅。次继元。次絅。季维。女五人。长适林继业。次林廷健。次夭。次文德行。次尹之殷也。季君维生养以孝。死葬以诚。遭三丧。室如悬罄。无麦舟赙。山中人无老少。皆赴营墓。葬得日。同里丁中以上。各自家食。无遗毕至。分舁三舆以窆封。家无斗粟费。人谓至諴所感。其有得于孝闾而发之以立懦之风者非耶。葬既庐墓。又竭其有石墓。乞铭以图久。真能子可铭。铭曰。坤从恒德。风自火出。干由类锡。谷异同穴。我最其迹。何千万曰。(同穴下。有有命兆域卜且云吉二句。)
军资监直长权公安人卢氏合祔墓表(代权公季子镛作)
呜呼。是我考妣墓也。府君讳克义。字宜伯。贯安东。先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38L 页
姓金。本出驾洛国王后。至讳幸。丽祖赐姓权。官号太师亚父。与殷帝子降封权为氏异。于后赫世冠冕。至一家九封君。有奉事讳金锡。娶丽季侍中忠义伯圃隐先生甥孙婿校勘金庆孙女。生讳时敏。生员。生讳逸。户部郎中。生讳汝讷。有才行不占第。是生讳瀷。笃学力行。善文隶。早卒。公世居安阴。娶校理朴孟智曾孙赠少秋官讳承男女。生府君。十七。娶丰川卢氏。五世祖讳叔仝。御史大夫。封清白吏。有艺文校理讳昐。永庆殿参奉。讳友英。不仕。讳祯。司宰监佥正。讳士忠。寔先妣高曾祖考。妣河氏也。府君早孤。又遭乱失学。丁酉。受武功爵。徙秦道北村。能事亲无违。作事周详。乡人称孝而推重。先妣柔嘉淑明。奉皇姑诚至。接宗戚贞信。至婢仆绝无诟詈。人多感德。宜家以睦。盖风自火出也。府君年六十九。以戊子元日终。三月二十七日。葬于家居左垄之卯坐原。先妣后十年。年八十四。正月二十日殁。三月十七日。祔于府君封。有子三男四女。曰得衡早殁。以万基嗣。曰铣。男三女一。长万纲。次夭。次应璧。女幼。曰镛。男三女二。长万纲。馀幼。长女婿河弘度。教官。次赵汝㼆。士人。忠义卫郑潝,郑间藩。又次也。不肖孤镛无文。难报昊天德。只将管窥腐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39H 页
亳。泣血书。噫。后之人。非尽人子。幸体至情。苟无伤也。
赠左承旨崔佐郎墓铭
公讳濯。字克修。完山人。其先有文科门下侍中平章事文成公讳阿。是生文科按廉使讳龙生。以直见忤于时语在高丽史。逮本朝。冠冕不绝。如崔,卢于唐世。按廉七世孙进士讳永甄。于公曾王父也。王考讳涏。赠少秋官。考讳琦。抃业又投笔。历典郡县。退老溪山。诗史自娱。娶龙宫金氏。修文殿太学士白秀八世孙副司勇抛之女。以万历戊戌四月十一日生公。生有异质。童丱屹如巨人。不幸早孤失学。趾武登崇祯庚午科。辛未。佐从事权淰。奉命往椵岛。祭节亡人。后随金体察瑬。再往岛中。皆以选从。中朝将士称幕府有人。癸酉。拜宣传官兼备局郎。乙亥。迁刑曹佐郎。仍选不次用。寻拜监察。不就。丙子。监光阳县。为政清平。吏畏民怀。各得其所。及瓜。民借寇一年。政迹具载于石。癸未。又拜秋官郎。尚书甚器之。委以曹务。剖决皆当。府中咸推。时 世子在沈中择宫僚。特改翊赞。 世子最重之。凡军营战阵。独以公从。虽在艰险。必以正直。诸军帅咸服焉。后属上元张灯失火。左右奔避。公独伏而不起。火延衣裾。 世子命中使扑灭。盖魏徵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39L 页
俛首不视之义也。乙酉。令巨济县。旋改竹州府。居半岁。病递兵部。后考以莅浅。用弃律配南阳。未几特宥之。适日本有机事急。择使北京。 上忧其人。世子荐公。 上曰然。即命招带赍咨官。赐冠屦曰。有往期无回期。盖虑雾露毒也。即就道。晨夜兼程。中路果疾作。不少休。驮赴燕都。病革。才报命。东向四拜而卒。五月十八日也。讣闻。隐卒崇终。返葬于河东虎砂村辛坐之原。寿四十八。夫人巴山李氏。(初为李佐郎德耇作。故此下有即余第二姊也。)御史中丞讳义亨之五世。自上祖侍中讳尚。至中丞公。世占科甲。簪缨罕比。曰进士讳翿。曰十五中司马。隐不仕。讳彦。曰通政大夫高原郡守讳应星。寔高曾祖考也。夫人有淑德。入门克媲。治家有法。诸门族以为闺范。公殁十四年。年五十七。终于固城蓝川村。厝于县北金凤山左麓。有二男一女。长处厚早死。有一男。曰斗瞻。次汉雄生三男二女。长斗一。馀幼。女适士人金命兼。公天禀宽厚。神气和平。平生无疾言遽色。其接物也。是非内明。圭角外藏。襮顺里方。有古人风。处家以法。执丧以礼。居官廉谨。临政严怒。立心行已。默契儒行。一时士流颇推许之。于时郑命寿以奴虏。远托得志。介恃反噬。常因使来。侵侮我国。陵轹公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0H 页
卿无顾忌。独于公敬惮不敢慢焉。此实公风节。自有感动顽类欤。公之使燕。 上命虚定州牧。庶几公回。备局亦宽关西节度使递限。及公升牧而交代之。天乎夺速。使一路赤子不得乳也。自丙子后。常愤悒不乐仕。与士友语及出处曰。胡乱而仕。非吾志也。吾死。勿视崇庳。以乙亥前官。铭吾旌题吾主。家人遂用遗。辛丑冬十二月某甲。汉雄启夫人墓。奉至河东。穿公墓。因旧原下五六步许。与夫人同祔而树碣。请文于余。其可以辞。铭曰。迹武行儒。志不可屈。妇妇承夫。风自火出。有子竭诚。异藏同穴。固安归成。于千万曰。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碑铭
  
姜公(櫶)墓碣铭
呜呼姜公。行出名上。施政肃雍见于家状。自火出风。庶吓易象。锡类慎终。同穴以藏。
赵牧使(锡胤)遗爱碑
水谷村道上。爰树曰遗爱。西土人表赵侯不忘也。始侯之去。晋之西人士黎庶咸顾恋牵连。自不容已。伐石事竣。曰谨具可篆。或难之曰。治树既丰。此不遐有谀。齐应曰否否。诗称民母。书云如保。子于母。讵有非情。侯以戊寅九月来。己卯七月去。其间三百馀日。属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0L 页
军牧沿革之日。会慈贙去归之际。势惮徵烦。而不动声色。约己取足。除害兴利。神施鬼营。应烦处艰。以简以易。环一州父老士女。农工百隶洎流徙落南之徒。积三百馀日。朝起暮息。左餐右粥。之教之养。之文之织。之耕之器。就食与衣。唯职之安而得其所。民不出尺布斗粟。而公之费于经输于北。与军需布粟。陆海珍错之产。百无一负。政成为三百守之最。今见弃去。爱莫之从。勒石末暇。刻木为碑。争于其衢。被以长言。继或有易之以石者。此政人蓄䌷素。家怀铅笔者也。抑岂慈母赤子之保与慕交至而出于天。而谀之云乎。子于其亲。金玉山委。尚无所俭。于片石何有。况侯晋赵氏之日宾何迟。饯何疾。爱何若是遍。玆土稍远于治。烛照未及。而均被无不届之光。冬谁不就爱。于我则无裘者曝也。其表遗爱。乌可得已。难者解。相与一口。具事本末。请文于某。闻而善之。乃叙其说而为诗。俾刻之。其树诸斯者。西人士通衢已。赵侯白川人。名锡胤。字胤之。循吏廷虎子也。擩染而能饬之以修已。位本朝显。来以玉堂。去以槐郎。若其清明庄密公惠简易之行与政。盖有本而然欤。词曰。黄流之浑兮。于我涸辙。北陆之温兮。于我百结。涓暳之迹兮。尚树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1H 页
星列。沛曝维绩。不最何别。瑑曼玆石。日远愈烈。
花开遗爱碑
岳阳遗爱者。牧使赵侯碑也。在晋州治之西百二十里岭湖交洞庭之旁锸岩之峡。盖玆土最远州治。恩施所不及。繇役什佰。实无告之穷民也。自侯下车。一扫除之。吾心始知有乐于生而兴于事也。昔周之德之治岐。发政施仁。地负海涵。而必先自四者。以至废疾。有养而无或遗。如阳春泽物。亦及寸草。不自以为功。而使寸草有心知其不量分。而欲报之情。为如何哉。吾岂敢遽以侯政。忘拟至德。特以赤子圣与善。各言其母也。夫口悦刍豢。天下同也。饥必有甚焉。故曰事半功倍。侯之于我。虽援而比穷民之王政。寸草之造化。未或不可。而自不觉其言之过也。若譬诸晋岘山之堕泪。则诚不让矣。故闻侯去之之日。吾等遑遑若子失母。呼之不及。借之无从。不谋而同。狂奔尽气。斲石于此。敢以寸草微忱表遗爱。准拟临汉水之一片石已。赵俟白川人。名锡胤。字胤之。有学而甚文。至若位朝光显在州月日。与其行与政之有所自。已悉于本府及外二方攸树。玆不赘焉。其辞曰。公之来兮。我心闲闲。公之去兮。我涕潸潸。一片石兮。江之干。江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1L 页
流不转兮。慕与其间。
遗爱木碑
益以济民。木道乃生。瓜未及臻。何遽公行。不期同尔。赤子悲声。曰吾失恃。其奈何情。未学而嫁。求在心诚。恶用石为。万口皆铭。
盘石铭
石盘于地。人坐于石。山止乎仁。川流其德。俯仰大观。鸢飞鱼跃。冲漠无眹。一气橐钥。万物皆备。人我先获。故君子以。自强不息。
陶锤铭
铸锤以铜。工部之旧。不铜而陶。乃古之有。又无纪年。盖先占斗。昔弃于田。今得于柳。得欤弃欤。何莫非天。物与人合。孰谓无缘。轻重得所。自然之然。庶几斯人。始可与权。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行状
  
松亭先生河公行状
公讳受一。字太易。号松亭。晋州人。始祖讳拱辰。仕高丽为左司郎中。奉使契丹。不辱君命。死节。赠侍郎。其后相继昌显。为晋阳大姓之一。七世祖讳游。汉城判尹。是生讳之溟。草溪郡守。生讳现。进士。司酝署直长。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2H 页
生讳应千。进士。生讳滢。黄涧县监。妣淑人高灵申氏。生讳希瑞。成均生员。妣宜人汉阳赵氏。生讳沔。户曹正郎。妣恭人金罗赵氏。寔公之高曾祖考也。王父生员公。从南冥先生游。交契甚笃。其葬也。先生为挽曰。八十年非乏。相知一梦如。头承章甫道。口吃汉江鱼。若考涂丹雘。诸孙好礼书。未将携手手。惨执子之裾。又曰。诗书家业上庠生。筐篚朱阳织不成。皓首黄冠推长座。紫花苍树认高荆。又曰。当谷于菟非一少。秀庭兰茁是三多。囷囷釜庾兼僮指。友友常华又蓼莪。曹先生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视不善若浼。故不善者不敢干谒。而见称如是。其为人可想。配赵氏。乃府使瑺之女。乙巳。以直笔见杀璞之从女也。能诵女史内则。通小学家礼四书及诗书史记。非苟知之。亦允蹈之。闺门有法。虽晚生一子。而不专于慈爱。训诸孙以义。生员公之登龙门见许者。盖以有宜人之助也。其弟进士讳麟瑞有二子。长讳洛。号唤醒斋。次讳沆。号觉斋。俱受业于曹先生。先生尝和风月轩韵曰。画阁东边镇一头。灏风翻了桂宫秋。请看老蛤藏明月。争似高堂有莫愁。诗意盖指二子也。唤醒斋以文鸣。为 王子师傅。与栗谷相善。觉斋以问学操身。见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2L 页
重于师门。与德溪,守愚堂,寒冈,东冈,赵大笑轩宗道柳潮溪宗智等诸贤。为同门友。如速肖之服先圣焉。公以嘉靖癸丑正月廿五日生。五岁始学。七岁受庸学。八九岁读小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讲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稍长。修弟子之职。馀力学文。日就月将。与二弟及妹婿李公惟諴。同为举子业。公尚古为散文。不唇唇于时体焉。初仲弟讳天一质鲁。文不易就。公劝读论语。既读。果疏明精切。先中己卯生员及具庆。庚辰。丁严君忧。方其疾革。侍汤剂积日累月。衣不解带。至以刀刺指出血。灌口得苏。临丧。虽极哀毁。而亲身之物。必诚必慎。勿之有悔焉。葬之以礼。庐于本居村洞外数百步山麓名曰孝道洞居焉。至终制。除觐亲外。一不入私室。越七载己丑。与季讳镜辉妹婿李公。俱中生员。而公居第二。李公居二等。季氏居丧等。如一家伦次焉。辛卯。公登第。李公继登别科壮元。即拜典籍。一家四人。俱侍慈亲设庆宴。头戴天花。手执象笏。红白牌交列。倡优呈技。乐工奏音。极其荣恩焉。当初筵。先生未至。是宴不可无先生。二公相争。公曰。吾为先榜。必当为首。李公曰。吾为六品官。必当为之。久不决。禀于大夫人。夫人曰。吾儿才不及。郎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3H 页
君先升六品。先升者当为先生。公遂不敢争。就新进门生之列。人皆叹公为亲屈。而亦以为稀世之盛事也。既而先生到。李公同就新进列。公笑谓曰。果孰为先生。李公亦笑。戊戌。除昌乐察访。庚子。拜成均典籍。夏初为灵山县。以事罢。乙巳。除尚州提督。适柳巡察永询以公摄都事事。听其言观其行。异于凡人。礼遇之。及祭南冥先生。令制祭文。立操笔制进。大加称赏。不点一字曰。有文如此。而不用于朝廷。置诸閒散可惜。遂与观海。至河东沂蟾江。八双溪至青鹤洞。公有诗。其一联曰。洞中景物云兼鹤。座上风流柳与河。盖指巡相及河绫城应图也。又令述远游录以进。巡相还朝力荐之。戊申五月。为庆尚都事。及瓜而递。不求仕进。家食数年。壬子正月十三日终。其年月日。祔葬于先茔。公娶进士尹彦礼女。乃判尹铣之姊也。生一女殁。后娶参奉孙天赍女。生七子。女四人男三人。女长适 赠吏判赵大笑轩宗道之孙徵宋。次适士人李诚勋之子堉。生四男三女。次适府使郑彦忠之子墀。生三男。次适府使赵英混之子徵杞。生一男。男长曰琬。娶权瀹之女。乃参议涛之从女。而大笑轩之外孙女也。生一男。曰自温。次曰瓒。娶教授陈克诚子士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3L 页
人惇之女。生三男四女。长曰自澄。次曰自灏。次曰自浑。女长适郑世模。次适姜埈。次适李蘤。次适尹思正。季曰瓘。娶掌令权潗女。生一男一女。男曰自濂。女适卢泉。噫。公生长积善之门。既胚胎擩染。儿时学于祖妣夫人。成童。受教觉斋。遵行家训已熟。及闻性理之说。刃迎缕解。如石投水。有闻即悟。推之于行。已成三分。鸡鸣而起。不撤盥栉。整衣冠束带。省问既毕。身与二弟及家僮。洒扫堂庭。拂床开卷。心眼与口俱到。非父母命召及家有句当之事。必读书终日。乡里人来过。必迎接对坐。叙话知寒暄休咎之外。还读书不及闲语。其人不耐久起去。则必下阶及门。拜揖以送。朝夕进饭。退后必在视。而与兄弟聚食一处。食后必与逍遥门庭。昏必定其枕席。退与二弟明灯读书。夜久乃寝。非祖父母父母有疾。逐日无不皆然。或以差失见责慈堂。则不见于色。辄下阶拜伏良久。辞色既解。然后退私深自责。兄弟日夜同处。鲜入私室。公或有警责。二弟皆俯伏听受。无一言辨难也。先世所传家计颇饶。而全不留心产业。衣食所需。一以俭素为规。其视歌吹钟鼓鹰犬裘马。有如土梗然。只于岁时俗节献寿尊亲而已。动静有节。交游不杂。奸声乱色。不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4H 页
入于心。戏谑言笑。不出于口。明窗净几。读书著文。为平生事业。如育妻子御僮仆睦邻族。各尽其道。口不言是邦大夫之是非。耳不闻乡党族世之长短。盖自少学于觉斋。闻道义之说。其虚灵先觉于义理而不觉于人欲。故养拙田园。长于自守而短于行世。诚端雅纯儒。而非未世人物也。是以一谷一门中兄弟亲属。连墙接屋诸妇皆和。了无间言。文教之风。礼让之和。几于邹鲁。人皆称美也。至分家产。极其均平。故李公拜曰。持身正临财平。真儒者也。吾岂但视以妻兄耶。中年。连丧祖妣与先妣。庐于孝洞。一如前丧。不脱经(一作绖)带。足不出洞。丧尽其礼。尤严于祭。致其诚敬。虽有大风雨与严雪。床卓器皿。必亲自涤濯。庙宇亦手自净埽焉。通前后三丧。居于孝洞松亭下者六十年。故因寓以松亭之号。收录前后著述诗文。名曰松亭岁课。季氏初讳成一。既长。出继唤醒斋。故改以今讳。唤醒斋于壬辰在尚州。闻牧使守城。将入城中。遭贼将遇害。继子以身翼蔽死之。俱不免。事闻旌闾。唤醒斋于废朝。以师傅。 赠左承旨焉。盖先世自侍郎以后。忠孝节义有自来。至生员公兄弟。从曹先生游。觉斋兄弟受业于先生。为世名人。公之兄弟学于觉斋。笃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4L 页
学力行。成就一个是。故公尝有一绝曰。知是不如行是是。已非尤甚彼非非。去非须向已非去。为是当从行是为。公其得之于家庭而发之以元祐之风者欤。呜呼。以如是学行。可以名世。而不幸命途多舛。登第未久。而遭丧乱。不求闻达。不参党论。位不满德。仁不大耋以终。可胜叹哉。觉斋尝遘疠疾于山房。甚危。曹先生奔救药之。有再生之恩。故最切于亲炙。非觐亲与疾病忧患。常侍侧。凡先生一言一动辄记之。其名言法行纯德谊行。足以范俗而师世者甚多。又推师友源渊所及者录一秩。合为三卷。传付于公。故公之祭觉斋文及之。而不保于兵火。可胜惜哉。觉斋捃摭言行录中作遗事。略曰。天品绝伦。文之以学问。遭世罔极。乃能迓续绝道。以命脉于人。虽曰功不在禹下可也。英气义气。凝成为一躯壳。慈详恻怛。尤为躯壳中长物。呜呼。与恁地才器。而俾不效于世。无所补于民国。岂不惜哉。小子出入门下。受恩盖深。既记言行一录。又述此篇。以广羹墙。乃作铭云。生际不辰。鱼目为珠。束我黄矢。未血三狐。一筇古道。踽踽无徒。手中明月。传自唐虞。明月空辉。行人守株。血迸箕垣。愧我乱朱云云。公传受觉斋指教。自曹先生门下诸贤没。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5H 页
知先生者。莫如公也。丁酉。公避乱向左道。适李公惟諴为荣川郡守。往依焉。未几。公又为昌乐丞。谒退溪先生祠下。从赵月川穆游者久。讨论曹先生之与李先生两间事颇详。赵月川知其非常人。相与开怀。公曰。曹先生之于李先生。真可谓神交。非外人所能间也。何以言之。东冈金副学之弟开岩金副学宇宏。以曹先生门下。为青松府使。又得见于李先生。先生深加礼遇。其上李先生书略曰。南冥先生之于右道之凤城。先生之于左道之礼安。如日月然。皆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倡明道学。士习一变。可以至道。曹先生常以下学为主。深警之曰。为学不出事亲从兄。若不务此。是不于人事上求天理。终无所得。宜深戒之。小子以为学问不出人伦日用间。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为坤道。忠信进德修业为乾道。以极于无极太极之妙。又闻此道理。全在日用处熟。动静语默之间。存心省察。习于其事。然后不知为实得。此乃实学问也。又闻达道。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云云。庚午岁。曹先生闻李先生卒。悲悼不已。因以流涕曰。同年生居同道。生并七十。一未相见。岂非命也。斯人云亡。吾其逝矣夫。及明年春。于册子。精写士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5L 页
丧礼节要。自初终至终制节目详明。酌古参今。令人易知易行。以授门人河应图曰。吾于退翁之终。固知之矣。吾之殁决矣。以此治丧足矣。然则曹先生之于李先生。其神交心契。非人所能问矣。赵月川多闻其所未闻。深奇之。留连积日。多与唱酬。月川所吟。亦载松亭岁课文集中矣。
执义台溪河公行状
公讳溍。字晋伯。自号台溪。姓河氏。晋州四大姓之一。其上九世祖讳楫。号松轩。仕丽朝。官至晋川府院君。谥元正。姜通亭淮伯称其宽仁重厚。喜怒不形。处事正直。严毅不可犯。配辰韩国夫人铁城李氏。生讳允源。号苦轩。恭悯朝。为大司宪。书知非误决皇天降罚八字于栍。必挂后视事。官至晋山府院君。一生高洁修饬。浇薄之夫。亦莫不起敬。生讳自宗。号木翁。时事多艰。丽鼎将移。以兵曹判书。乞为清风郡事。才二年。舆病而归。终不出。时年四十一。与夫人郑氏。寿俱至八十四。第三子文孝公演。搆舍于亲傍。扁曰具庆堂。花朝月夕。辄设寿筵。簪缨文士。吟咏其事。其诗三篇。载海东名迹。第四子讳洁。大司谏。生讳枢。中训。配直城孙氏。生讳仲山。副司直。配稷山赵氏。县监召仝之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6H 页
女。是生讳起昆。有才早殁。是公曾王父也。妣晋州姜氏。王考讳瀚。 赠通政大夫工曹参议。妣南原梁氏。 赠淑夫人。考讳公孝。妣坡平尹氏。军资监奉事起之女。公以万历二十五年丁酉七月十五日。生于州治西加贵谷。生未再周月。倭寇将再犯汉阳到竹山。为 天兵所败。遁还者塞路。遂与邻族三十馀人。迂道回避。到宜宁界。贼猝至。无可深藏。蓖野草茂密中。一行皆然。贼放火。人多被俘。而公方沈牢睡。火亦寻灭。由是得免。是夜行匿山中。迟明。贼搜山隳突。凡人有儿者。恐其啼为贼所觉。争先弃之。公方失音而免。翌日至草溪。乘夜涉津。坠公水中。流下数十步。拯之而无伤。累经患难。获全无恙。同行咸异之。自此辗转至怀德自同村止舍。时贼已下仍留焉。舍馆主人名曰守文。公为儿戏。或散弃禾黍。或打破家事。而守文无怒色曰。此儿将为大人。来莅此路。吾老不及见。吾有子孙。倘可抚恤云。盖公之异质。皂隶亦知焉。及在朝。公之友为湖西都事。公深嘱追寻之。守文已死。有孙在。感叹流涕云。庚子还乡。公四岁矣。先府君于壁上。书百馀字试教之。厥明问之。则以手指异所学字。能辨其某物字矣。七戚。御史朴炡不时到门。先府君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6L 页
适出。公挟册出拜。御史异而讲之。至周武王姬姓后稷十六世孙。问御史曰。后稷尧时人。历舜至夏几世几年而亡。又历殷几世几年亡。而周武王之去后稷甚近。何若是不同乎。御史不能答。啧啧不容口。七八岁间。患鳖瘕。医用艾炙患处。公啼垂泪。医云。及长必为人臣。当大事。倘有患乱。当立不可夺之节。其时所痛。不大于灼艾乎。公收泪。取扇摇之。人益奇之。又以医为知人也。十岁。就乡中生员河公仁尚庐所。学记诵。课程兼诵。古诗十数篇。通诵无遗。上舍公多之。使传教同学辈。以观其所就。盖以年最少而文则优也。及其终制。学徒散归。使各赋别章。公先就一绝曰。我有丈夫泪。何曾洒别离。阳关不须唱。聚散各有时。可见其气像也。是岁又学于丹城李参奉瑴庐所。参奉公深重之。祭用果属。必使看护。又令掘地深藏以待用。盖信其忠也。同辈二十馀人。皆爱公。必争同宿焉。服阕。皆散遣。独留公。及归。撰序以赠之。措语皆许以大有为而勖之也。方在丹城。与同辈尝辨难。怒破公新皮鞋。而色不怒。师问而讳之。盖虑其被谴也。人益服其度量而爱之。十四岁。入德川书院。受业于乡贤河绫城应图。好贤乐善而最爱公之忠信焉。十六而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7H 页
冠。卓然早成。或在山旁。或就文士而读诵。未尝一日閒过了。其在家孝友。晨必省昏必定。退而读书。夜分乃寝。终始不懈。宾朋之来。应接无倦。爱敬交至。与二弟湕,溭。常共被而宿。教诲谆谆。至邻人子弟亦然。一日先府君闻公醉卧路傍。又闻着棋而切责之。自是酒不接口。棋不近手。既中进士。先君始命酒。日后始饮焉。尝与友人二三子。会于临渊台下流书室。临渊台者。乡贤云塘李参奉江亭。而与崔守愚堂先生常聚留连地也。人多追慕而台之。后峰绝顶。有巫觋设淫祠。公愤而焚之。士类快之。癸亥秋。捷乡解贳三场。甲子。中进士。且就明经试。台官称以得人。至孟子未熟。辄起而出。李参判明汉追悔其不强留也。公之外王母郑氏。乃本州闻人梦虬之女。孀居无嗣。来依河氏。公事之犹母。奉养不怠。致敬致孝。及见公举进士。每以节日设寿筵。竟以大耋殁。奉事公既先卒。葬于州治西二十里。法当附葬。而其下有一乡丈来居。因成村落。势有难便。不无争端。或言其不可与乡丈争。公曰。不忍使外祖父母各葬为孤魂。故为此不得已之举云云。遂接以和颜。对以巽辞。极陈情事。卒被乡丈悦而许之。公于郑氏。生能致其孝敬。殁能安附于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7L 页
难便地。苟非顺信弸中。饮人以和者。恶能及此。此南方君子之强而卒成其志。近于和而不流者也。于是人益服其度量之弘广也。壬申居馆。馆中推重焉。时有 天使东槎之行。带相士来泮宫。相士见公问姓名。出语人曰。河某宰相器也。金华俊开其语传播。一时人多期待。或有以政丞讥者。公戏曰。昔有四夔。吾何辞焉。中癸酉制科探花。拜司宰监直长。拜 命讫。急于荣亲。还乡庆宴。宴罢。以亲老不就职。丙子冬。有愿奉箕帚者。时有胡犯境。公辞以 国有咎徵。未涉旬。 庙主避江都。 主上入南汉矣。乡士推公为义兵将。即与进士孙锡胤共议行军。时先府君患伤寒已十数日。公不忍辞。趑趄悯泣。先府君曰。行矣。老人冬月伤寒例也。 君父豪难。国事危急。募义之行。乌可迟也。公不得已登程。丁丑正月十二日。至尚州地。翌朝早起。悲泣不食。孙君曰。前后占辞皆吉。何其过虑至此也。公曰。心神烦乱。自然哀泣。必是亲病无可为也。吾当留待休咎。愿君领军先到闻庆。免后至之责。孙君不忍去。同留二日。讣至。盖于先君气绝之时。气通心动。哀泣自至也。自是米饮不下咽。昼夜奔赴。以不得侍汤终孝。为终身之痛。哀毁愈礼。因以成疾。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8H 页
虽极羸惫。绝无姜桂之滋。服阕之后。呷痛婴身。又以孀亲在堂。故每有 召命。暂到京师即还。自庚辰至乙酉六年间。为骑郎者三。正言者四。持平者四。献纳者一。而黾勉从仕。或半月或数月。时人疑其称病也。初为正言也。陈时弊四条。略曰。纪纲陵夷。兵备荡坏。人心涣散而不可收拾。刑赏舛错而不可劝惩也。纪纲荡坏。则百隶懈惰。奸巧百出。政令无所施。 殿下以今日之纪纲为何如也。上自大臣。下至庶僚。皆以全躯保妻子为上计。莫肯为 国家费一分心力。平居则竞趋利禄。遇变则争占安便。甚至谄媚敌人。公行贿赂。求免险地。前之申景琥惮舟师副将。则因郑命寿而得递。后之李敏树危义州府尹。则又藉命寿而获免。人之视命寿。不翅如反噬之国猰。咸怀愤嫉。而此辈反为乞怜于其手。遂其私计。不为愧。此皆以纪纲之荡然而无所忌也。纪纲如此。其何以发号施令。维持上下也哉。 国不可以无卫。故圣人足兵。近来 庙堂讳言兵事。是犹千金之璧弃街衢。而无人看守。识者寒心。议者以为竭力事彼。可保无虞。训师鍊兵。或逆彼意。何其不思之甚也。惟我 祖宗际遇皇明。明德恤小。地育天涵。二千里封域。在慈母怀中。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8L 页
而内壮京师。外固藩屏。筑城设阵。选将习兵。如目前有急。诚以淫雨之备不可缓也。矧今外敌张甚。内虞方殷。财有限而徵求无已。将何以堪支。愚氓必固柴楥。鸟兽且有爪牙。况于堂堂大国。其可束手无策以御外侮乎。往在壬辰。海寇承突。一隅龙湾。 父母孔迩。卒乃转败为功。有国无之。今者豺狼塞路。天日隔海。而助虐犯顺。不但苞茅之不贡。或者天意不测。祸变忽生。则 殿下坐守空国。尚谁攀乎。兴言及此。不觉痛哭。兴亡之机。在于人心之离合。此必然之理也。今日失人心。亦已多矣。丧乱之后。加以水旱。流殍相望。而仁恩不加。赋役愈重。催剥聚敛者。谓之忠于国。慈详抚恤者。谓之党于民。判民国而二之。国之于民。犹毛之于皮。皮之既尽。毛将安施。如是而望民之爱戴于上难矣。赏罚者。人君之大柄也。赏一人而千万人劝。罚一人而千万人惩。施不得宜则反是。可不慎哉。三臣论事。谓之不量时势则有之。堂堂之论。忠义之诚。青史无愧。今其老母寡妻伶仃沦替。无所依归。而馈遗不继。郑蕴忠直。在古犹罕。从君急难。益著忠愤。虽退而山居。耿耿寸心。至死愈笃。赍志入地之后。恩赙无闻。此何以为人臣之劝哉。金自点身为元帅。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9H 页
手握重兵。使 君父窘于去豳。 国势阽于颠危。罪通于天。万死莫赎。 殿下薄施窜罚。曾未数年。反加宠用。畀以大司马。责任极重。名望不称。则不可以居。公议不与。则不可以居。自点果是何人而敢居之乎。 殿下何所取而擢用之乎。譬如已试之庸医。后虽有华扁之术。人不信也。其可以号令诸将。进退人物乎。将无以为人臣之惩也。赏罚一舛。劝惩无章。忠臣解体。义士沮气。人心愤惋。士卒怨叛。 殿下孤立于上。谁与为国。呜呼。四者之弊。有一于此。足以危亡。况于具备者乎。臣窃见 殿下之国。危于累卵。急于焚字。独未之觉耳。古昔圣王。当治定绩熙之日。尚且延接臣邻。察纳谋猷。况于忧危之际乎。 殿下罕御经筵。今几年矣。甚至愚智之所共悯痛。如四弊者。亦不得闻也。噫。经筵之设。岂偶然哉。所以朝讲焉昼讲焉。夕讲焉夜对焉者。盖辅导君德也。讲究朝政也。延访之际。可以考见得失。辨别忠佞。开广聪明。宣畅志气。思虑既定。德业渐进。怠慢之心。无自而或入。敬勤之志。无时而或息矣。伏愿 殿下毋以深宫为安。毋以愆候为念。进接儒臣。一遵故事。或于便殿。或于寝閤。讲讨今古。博问事务。策励心志。勉强治道焉。大而朝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49L 页
政之废弛。小而民间之怨苦。靡不毕陈。而纪网(一作纲)可以整顿。守备可以巩固。人心自结。赏罚自明。转危为安之机。亶在是矣。伏惟加察焉。直疏一上。无不危之。自 上留而不下。公退还乡里。事母至孝。不暂离侧。邻邑守宰时节送馔。必进慈闱。不送私室。而又分诸弟家及邻人。小不留家。为后日之资。一日入宪府失鞍。下辈谓自中有可疑者。请推治。公曰。我之所失甚小。人之得名甚大。舍之。翌夜。还旧处。暗与裴晋公失印不推合。而爱人之仁过之。自是下辈心服。不敢或欺。乙酉三月二十八日。丁母忧。执丧如前。前症益甚。听重视茫。手痹足痿。几于不能起。服阕。即以持平被 召。以病疏辞。其后累被持平掌令之 召。皆上疏辞。因陈 君上正心养性。 王孙不当拘留海岛。而先贤后裔之录用与郑桐溪之褒奖。皆前后疏中语也。己丑夏。闻 国恤。强疾出门。北向哭尽哀。三日外处。及 梓宫八地。极其哀痛。仍至病剧。家人深忧之。秋七月。舆疾登道。至忠州界。有持平 教旨。不能乘驲。浮江以至入城。朝士见者。始知其真病也。拜 命十馀日。以病辞疏。仍斥金贼贪婪奸猾之罪。及下乡。病益重。持平,掌令之 召。亦非一再。至于司谏,执义之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0H 页
召。皆不得赴。公平生尚俭素不侈靡。至嫁女。无一绣衣裳。而公被服亦甚粗朴。虽有朝士之以蓝缕见驳。而公不以为意。终始不渝。人服其节俭。时朝士尚偏党。公不欲苟仕。故不问异己同已。以正人见称。则莫不就见。无所顾忌。初公以家贫亲老。欲一奉檄为专城之养。恳求于天官。天官相语曰。使此人在外。则是先一邑而后 朝廷。一不拟望。公终身恨之。戊戌二月十八日。竟以疾卒于第。寿六十二。方伯以讣上闻。 特命赙。朝士相知者。皆叹息流涕焉。其年四月一十四日。葬于州治北久遁潭亥坐己向之原。呜呼。公以松柏之操江河之量。生于忠孝之裔。长于邹鲁之乡。胚胎前光。擩染而能。且其材质粹美。口无訾詈之言。心绝忮害之萌。望之者恚消忿释。知其为忠信人也。早及长老门。又与群士友。日讲说磨砻沈灌。嬉游学宫。多闻前言往行。文日进德日就。虽以科目发身。识见自有非常人所及者。使其展布其所有。则尊 主庇民不甚难。而天夺之速。平生寿民之丹。十不试一二。徒付于封章文字之间。云胡畀其德。啬其寿而无所施也。然其尊周攘夷之道。忧 国爱 君之诚。愤世嫉邪之义。扶忠讨贼之节。亦可以辉映当时。
谦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50L 页
流名后世矣。公配瑞山郑氏。折冲副护军霖龙之女。护军乃竹溪慎之曾孙。梅村复显之孙。娶佥正卢士忠女。生淑人。有七子。三男四女。男长海宇。娶忠义卫延安李恂之女。生三男三女幼。次海容。娶礼宾寺直长全义李性老之女。生一男一女幼。次海宽。娶学生晋州姜海之女。生二女幼。女长适许埙。生一男四女幼。次适金好兼。生一男二女幼。次适姜齐泰。生一男一女幼。次适林东遇。愚粗记见闻。以俟立言之君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