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x 页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神道碑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34H 页
知敦宁府事郑公神道碑铭
世之数名家大族者。必称东莱氏。盖郑之望东莱旧矣。由公而溯四世三相。其亦赫赫矣哉。公素谦。又以门户之盛。其心益退。然从亚卿列。求外为岭南府伯。寻解归老于汉南海上者十数年。今 上特加资宪阶。授刑部尚书。公不拜。拜疏辞。批谕优异。召旨继下。公感惧起诣京。辞尚书得递。为知敦宁府事。于是入朝以谢。 上即赐之颜。以公足不良。令小黄门掖上殿。既退。不居城中。居城南亭舍。以微恙数日而卒。即甲午四月二十二日也。春秋七十九。讣闻。 上大惊悼。走人问辍朝。使中使吊。赙仪有加。 王世子亦以公之胄领相尝为宫师。致厚赙遣内侍。皆异数也。自袭敛比殡。搢绅大夫之奔哭者。噎街填郊。用七月四日。葬于果川县北冠岳山下面卯之原。从先兆也。既三年。领相袖状而临之曰。今将树石于先墓。知先子者惟子在。敢以铭若书累子。篆则属诸家侄。余自惟世岂少能词笔者。必于拙劣焉求之。且不欲出吾一家而岂徒哉。盖公尝与先伯兄有旧。又不佞奭获习于公。重与领相昆弟游。义无可辞。顾不才不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34L 页
足以当之。礼辞不获。谨按公讳广成。字寿伯。自号济谷。其先有曰穆。丽朝左仆射。世为闻家。入本 朝。有曰赐。直提学。子兰宗。有文武材。著茂伐爵参赞。勋封东莱君。谥翼惠公。于公五代祖也。高祖考讳光弼。领议政。谥文翼公。配享 中宗庙庭。当己卯士祸。泣谏以救之。至今谭者以为相业首。曾祖讳福谦。江华府使。赠领议政。以孝友循良名。祖讳惟吉。左议政。号林塘。人皆以号称。德业文章重一世。考讳昌衍。继为左揆。素守确然。昏朝废论之张也。杜门不参。反正初。复为相。 仁祖称之曰宿德。妣韩氏贞敬夫人。别提世建之女。公之生以万历丙子。幼而颖秀。林塘公奇爱之。常抱而教之书。闻辄成诵。年十二。患痘深居。阅尽纲目。举皆瞭然于心目。林塘公以为非吾可及。性嗜书。虽遭壬辰之难。闻人有书卷。必求而览焉。戊戌。丁内艰。哀毁感人。时天朝将士舍比邻者。皆为之赍咨。或至陨涕。乱后辛丑初设科。公举进士。课制场试。屡入高等。又魁庭试。 宣祖嘉赏之。癸卯大比。多明经士。公会闱对策擢第一。中殿试丙科。分隶槐院。甲辰。荐为艺文检阅。升待教。乙巳。录入弘文馆为正字。寻还翰苑。转奉教。迁典籍。拜监察。丙午。历兵曹佐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35H 页
郎,正言。于修撰校理递即旋授。 宣祖重其才学也。公不喜交游。而见拟铨郎。盖公论不能舍也。戊申。 宣祖礼陟。公以持平。秉风裁振颓纲。朝班肃如也。递为直讲。奉暗行御史之命。之关东举劾无所避。大吏势人皆詟服。书堂之选。与清阴金公,鹤谷洪公偕。鹤谷尝谓公曰。三世湖堂。吾两人耳。己酉。历吏曹佐郎,正郎。庚戌。拜献纳兼文学。辛亥。又为吏曹正郎。转弘文应教典翰兼弼善。递为司成。壬子。拜司谏。递拜司仆正。又为应教。癸丑。以司谏转执义兼辅德。由舍人拜直提学。是时。永昌大君之狱起。群奸煽祸。公力辞递职。盖不欲处论思也。复正司仆寺。会春坊阙直。公以兼官混被谴罢。叙复直提学。甲寅春。升秩通政。仍知制教。议政公以卫圣勋参会盟。加嫡长资例也。拜兵曹参知。无何辞递。郑公蕴抗疏请复永昌爵。葬之以大君礼。光海大恚下理。祸将不测。赖议政公劄救得不死。奸党因谓蕴上章时。握公手涕洟。蜚语钓谤。光海惑之。置散久。冬拜刑曹参议。乙卯,丙辰间。为大司成。再为兵曹参议。皆辞递。凶徒搆诬海州狱。杀牧使崔沂。因有网打之计。公与议政公名亦在凶书中。席藁阙外久之。事得寝。历拜工曹参议同副承旨,兵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35L 页
曹参议,大司谏判决事户曹参议。再为副提学。皆辞递。时朝政大紊。铨部拟公清选者。特阳浮慕之也。故公不肯仕。戊午。言者以议政公不与庭请请窜。公屏侍郊外。授刑曹参议右副承旨大司谏。皆辞不出。出按海西。方值己未饥。道殣相望。稚耋流散。公饬励简洁。赈抚单心。省赋蠲役。人人颂其德。庚申。以亲癠递。入银台为右副。辛酉。由兵曹参议出南阳府使。为便养也。顷之用庙堂荐。升拜嘉善大夫京畿观察使。壬戌。梁监军从海路出。待之同诏使。列邑睽睽。公政令公明。奸猾敛缩。穷民大有赖焉。任满。以同枢还朝。癸亥 改玉之初。澄清方岳。以公为关东伯。议政公尝寄惠未亡。公趾美建节。东人重咏甘棠。其一资之降。以光海时诸勋见罢。公露章自列也。未及瓜。以亲老递归。除承旨辞不拜。甲子逆适反。 车驾南狩。议政公扶疲扈行。夜抵水原。不能自力。公奉往海曲。公弟以执义扈驾。贼平。公趋诣行朝。人称颠沛之际。处得其宜。以判决事扈还。历兵曹迁政院。转左承旨。夙夜惟允。既告且疏屡辞。不许。久乃得递。其眷重如此。公递而季氏代之。人以为荣。西坰柳公寄诗曰。相门双璧并朝端。迭入银台号二难云。乙丑。再除承旨。历刑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36H 页
户曹参议。丁卯之难。扈入江都。议政公病滞水原。事稍定。解职往省。授兵曹参议。辞未获。趋谢递归。旋以都承旨召入辞递。戊辰。由兵曹拜都承旨。胄子及次子同登龙榜。议政公大耋尚无恙。为设燕以侈恩。公兄弟戴花舞彩。金玉交映。一世艳叹之。辞银台除水曹。己巳递免。以处閒便久也。庚午。递户部拜秋曹。特除工曹参判。公疏请镌改。批谕有曰。在昔昏朝。戚里骄恣。而卿家独不染污。终始谨慎。予之敬叹。亶在此也。今玆新命。出于彰善。遂勉之以勿辞。盖光海夫人。乃公姑氏女也。公之一家。戚联椒禁。位列尊显。而独恬澹自将。人以此益多之。自 仁祖即位初。父子兄弟首蒙登庸。至是有是命。舆情翕然。辛未。兼副总管。壬申。递授户曹参判。复为兵户曹参判。都承旨者再。间兼同知义禁府提调奉常寺禁火司。历同枢礼参。丙子。递知申为军职。敌锋猝迫。 大驾自崇礼门转入南汉。初 上将幸江都。令老病臣僚先渡江。公扶议政公出江外。俄闻幸山城而路已阻矣。奉往水原以避兵。十二月二十八日。议政公病卒于村舍。季氏以都承旨扈驾。公独随行。袭含诸具。取诸橐中。棺敛以礼。就其地权厝。丁丑四月。返葬于先山。己卯服已。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36L 页
除户曹参判。辞未免。趋谢入侍。 上慰谕谆切。语及大故。玉色为之悽然。居亡何。辞递拜左尹。兵丧之馀。且戒满盈。益无意于世。求为宁海府使。盖将以退休也。甫过十馀月。投绂还水原旧居。宁民追思树碑。公闲居。日以书史。自娱。时与为伴者。渔翁野叟也。壬辰。季子又擢大科。 上赐之物供喜宴。谕领相曰。念卿悦亲之心。予有感于中。是时。公次子方为畿伯。于是。领相与其二弟趋庭上寿。恩荣动一代。人皆传说以为古今无二。搢绅间有赋诗称美者。公愀然曰。追思旧庆。感慕益切。且余何德以堪。荣宠之盛。古人攸戒。余不敢乐而以为惧焉。癸巳。 上念 宣祖朝从臣存者。特令有司锡米豆。公亦受赐陈谢疏。甲午春。 上问知公年高。特命增秩。仍入耆社。谕令入京。先是有大臣白 上曰。领相以时艰不得数出。其老亲使之还京善矣。 上以为然。而恐不安领相意。不即召。至是召之。继有知敦宁大司寇司导提调之命。公连疏固辞。批曰。非不知卿之不愿。而不可以力致。故有是命。卿若上来。岂可一向强之。公不敢不趋召。以三月初至京。又辞秋曹及提调。 上喜其来。勉副本职之递。有感候路困。四月。始肃谢。其引见也。前席而天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37H 页
语温温。眷意益隆。公以老病。又辞提调。而 上谓精力尚强。不许。其住南郭者。以久习閒静。不喜尘嚣也。其临绝也。神思如平日云。公端直。幼与群儿戏。口不出讆言。性又孝谨。十三哭王父。哀思切至。服礼如成人。议政公年既深。疾病委笃数旬。药之不效。公忧煎如焚。夜不解衣。一夕假寐。有一神人来言合用四顺清凉饮。心异之而恐其峻难之。议政公闻而趣进之。便效三服而愈。皆以为至诚所感。其离乱而遭忧也。戚易兼尽。不毁之年。蔬水过制。奉先追远。不以衰替。祀必澡雪齐洁。节日必躬展墓。有两妹寡居乡落。省视以时。老而益笃。仁于庶弟。俾遂其生。周族戚之急。救亲知之丧。各尽其义。村庄有一耕牛。苍头老之。告而欲鬻。鬻则必归屠门。公不忍其食力而且见屠也。乃属老奴畜之。令自毙。其善端之及物又如此。律己有则。处心多恕。和于接人。肃于莅职。出入台阁。持论惟正。好恶与时相左。壬人媢嫉。亦基于此。看书并阅数行。卷不去手。文词赡畅。不主刿鉥。酬酢立就。源流混混。然未尝沾沾。自喜平生。最恶侈忲。非朝衣则不服绫縠。食粝咬菜。随分而安。常以党论为耻。言不及色目。如闻朋比之事。嗟咄不已。及福禄益盛。恒怀兢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37L 页
惕。领相之大拜也。谓曰。自尔为相。吾寝不安。其观也。 上辄有锡予。公每踧尔。惟无以报答是忧。趣令还朝。自放于寂寞之滨久。其末年入京。非公素志也。景奭后进也。年辈邈然。而公以直学士来过伯兄。少时窃瞯焉。布衣都骑翛然也。及余以左史。趋下风于银台。见公敏而毖慎。凡入奏之书。字画偏傍。靡或泛过。讹则辄正之。有石氏书马之风。退而观其燕居则丙含团蒲泊如也。其求为岭倅也。余实忝铨长。得见其盛壮与迟暮。其于操履趋舍之节。粗窥一斑。噫。若公可求请古名流矣。公前配砺山宋氏。佥知圻之女。早卒。赠贞夫人。后配黄氏贞夫人。观察使谨中之女。孝于亲睦于族。使婢仆惠而法。训子女严而义。红女之务。老而手执。公无内顾忧。先公五年卒。寿七十一。公之葬也。两夫人同山而异茔。公志也。黄夫人生三男一女。男长曰太和。即领相。为时名相。次曰致和。擢拜刑判。季曰万和。弘文校理。女适吏曹判书尹绛。侧室女一幼。领相娶奉事闵宣哲女。男五女三。男载岱,载嵩,载岳,载恒,载崙。女长适洗马李命耆。次适李斗龄。次适宋奎成。俱士人。刑判娶佥知南净女。校理娶进士沈器周女。男二女三。男载海,载汉。女长适士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38H 页
人李泳。次适黄尔明。亦士人。一女未归。吏判男三女一。男趾美,趾善,趾完。女适士人李选。内外诸孙三十馀人。方来之庆。殆未可量也。铭曰。
祖为丞相。父为丞相。又有首相。为子之长。首相二弟。名卿学士。八座之位。公则辞止。积庆介福。世莫与比。去乡而京。非志所期。曷敢耽荣。惟义之思。高年长德。令名永垂。公自能久。何事乎碑。惟公可铭。我作此诗。
知中枢顺阳君 赠右议政安公神道碑铭
竭诚奋威振武功臣崇政大夫行知中枢府事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顺阳君安公。以庚寅九月初四日乙卯。卒于城南第正寝。年八十。讣闻。 上震悼辍朝二日。赐赙祭。官尤葬事。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经筵事顺阳府院君。辛卯秋。其孤服斩而来。请铭于余。余闻公之有内行素矣。重哀其孤之志。谨诺而据其家状以叙之。公讳梦尹。字商卿。其先顺兴人也。仕丽朝。世有衣冠。始祖曰子美。保胜别将。赠神虎卫上护军。二世而讳孚守。太师门下侍中。太师之子讳裕。为奉议大夫征东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海东儒学提举。高丽国壁上三韩三重大匡都佥议中赞修文殿太学士致仕。谥文成公。号晦轩。推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38L 页
为东方道学之宗。从飨于圣庙。文成生于器。门下赞成事顺平君。号竹屋。赞成生牧。政堂文学顺兴君。谥文淑公。号谦斋。皆有大名。文淑之孙瑗事我 朝。卒官资宪大夫开城留后。谥景质公。景质四代而有讳继宋。敦宁府主簿。赠左通礼。有高行。事见南秋江孝温师友录。通礼之子讳光晬。有文名早世。赠左承旨。公之高祖也。是生讳景嵂。 世子翊卫司右翊卫。赠吏曹参判。是生讳宗道。守忠清道观察使。赠吏曹判书。考讳世复。丰储仓直长。累赠至议政府左赞成顺溪君。妣光州金氏。赠贞敬夫人。己卯名贤副提学赠吏曹参判絿之孙。进士壮元钧之女也。以隆庆五年辛未生公。公幼而学。甫踰弱冠。以晦轩后裔补军职。遌壬辰之乱。奋义从。戎。时倭译有金德浍,金应灌者附贼搆乱。 宣祖敕八路购捕。公能获二贼竖。献于行朝。 宣祖嘉之。赐酒及衣而复其户。且有录勋之议。不悦者寝焉。公无恨色。中武科于全州分朝。戊戌。拜宣传官寻递。己亥。以部将直昌德宫。是时。 宣祖御庆运宫。命太仆人移昌德花卉。公以其无标籍禁之。盖他所不敢也。 宣祖闻而善之。命迁六品。辛丑。主内资寺簿。按发寺吏之偷谷数百斛者尽徵之。金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39H 页
公晬判度支。时以其能闻。特令升叙。转司宪府监察。出监蓝浦县。以事辞递。甲辰。出沃沟县监。丙午。拜安东判官。前后方伯及巡检御史。继褒其廉谨善治。凡蒙升叙之命者三矣。居三年。又以治最闻。升守咸安郡。郡新刳于兵。不得挈家。至是。方伯称其治绩。请令挈眷久任。居顷之。又申启盛称。后方伯至。亦如之。赐表里。又令升叙。先是。舟师防戍不均。军卒甚苦之。尹相公昉观察岭南。将变通之。询诸邑宰。公请农节减防。相公用其策。水卒至今赖之。壬子罢归。以统制使禹致绩不悦公也。时宋公英耇按本道。以致绩之擅罢为非。历陈公有去后思。且多缮械偫粮之状。用是加阶通政。为五卫将。癸丑。改羽林将。甲寅。丁外艰。服阕。除兼司仆将。戊午。佥知中枢府事。己未。兼内乘。未几遭内艰。丧毕。拜忠翊卫将。壬戌。拜慈山郡守。郡有城守。且兼助防将。故备局荐之。癸亥反正后。光海时守令。皆见黜。独公仍之。甲子春。逆适举兵叛。公适递职。而见都元帅张公晚传令。即领属邑兵之先集者。驰进辕门。元帅以公义勇可仗。不可递事闻。朝廷亦多之得不递。公以前部右协将。兼管餫饷。终始效劳。讨贼于鞍岘。策勋赐竭诚奋威振武功臣号。封顺阳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39L 页
君。乙丑。换授肃川府使。李相公弘胄为元帅。以肃为西路之冲。启请之也。慈民为竖颂德碑云。莅肃官满。又留一年。因民愿也。换任之初。册封 诏使两太监至府。以霖雨连日留。饩牵告罄。站官涣散。公独当周旋。卒克无坠。两珰临发。遗米以谢。金相公尚容为傧使。启其能。当是时。 天兵驻椵岛者。仰食于我。饷臣未及办。天将将千馀兵猝至。仓囷空虚。将散掠傍邑。公曾为民别有储谷。乃取以应之。傍邑亦有赖焉。方伯亟称而驿闻之。丙寅。以顺阳君兼副总管。陈疏省先墓。命乘驲赐浇奠床。异数也。丁卯正月。西报忽急。公即日自阙下从体察使张公晚而西。将遮截葱秀山。而已授宣川府使。朝廷又以中和为紧。移授中和。戊辰。为顽吏所诬就理。事得白特原之。和人慕之。如慈民。己巳。拜金海府使。辞朝日。 上宣酝赐药物。此后凡有郡邑行。辄蒙宣赐。庚午水操时。统制使以金海战船诸具精致冠诸邑褒启。赐熟马。因事罢归。即叙以武科别试试官。见入格举子数十人。以额满未参榜深冤之。启请并取。闻者韪之。拜仁同府使。夫马之役。为一邑钜弊。公至取办于官。以纾民力。值岁饥。能赈业之。民不流徙。会奸吏蜚语造谤。遂见罢。未几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40H 页
叙复。乙亥。兼副总管。拜长兴府使。方有南忧。李相公弘胄为大司马。请以公移授全罗左水军节度使。战船甲冑之备。列镇莫及焉。统制使于春秋习操。辄以闻。赐熟马。丁丑秋。坐江都事罢。冬又因台论下吏。公以实对。查问无迟滞状。乃编管于凤山正方城。从轻典也。盖丙子冬。清兵长驱。命三南水使领战船入卫江都。公闻命即发。而体府从事官及全罗监司以为 大驾幸南汉。使之陆赴山城。旋令水趋江都。以此未免濡滞。然其进泊安山也。近岛人士之被敌围窘者。赖公趁潮送船。移置他岛。全活最多云。江都既陷。即陈疏请罪。命归本营。至是。有定配之命。庚辰。因旱审理蒙宥。壬午。复爵号。癸未。由副总管。拜庆尚右兵使。临行。引见慰谕。赐弓矢药物。冬入总府。乙酉。为杨州牧使。无何罢归。即叙。丙戌。参宁国功臣会盟。进阶资宪。兼都总管。丁亥。赐内厩马。孝经小学之颁赐也。公辄与焉。人以为荣。戊子。兼捕盗大将。己丑。知中枢府事。五月。 仁祖大王登遐。公抱疾已有年。而素食过卒哭。病以之益剧。亲旧劝肉。乃曰。国哀不肉。自前而然。况 先朝殊眷。其忍忘乎。齿爵已极。虽死何憾。子弟更谏。则辄废食。盖于 懿仁仁穆王后之丧。丧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40L 页
食至卒哭。 宣祖之宾天也。至期年。其素志有定。故虽老且病。而终不之改。以此经年沈绵。庚寅春。以大耋超崇禄阶。是年秋。竟不起。公自幼时。志气异凡儿。虽数日不食不饥。稍长。事亲孝必以礼。壬辰避兵时。母夫人不习于乘马。公执辔而行。足为之穿。当抢攘之际。有外王母丧。公为慰母夫人怀。亲负外王母尸体。葬于坡州故山。亲癠辄尝粪。遭大故。辄啜粥以没丧。遇忌必预齐素沐浴。不以寒废。不以老倦。友爱笃至。尝于兵乱中。伯氏与嫂姊。相失于道途昏夜间。公欲往寻。父母恐失公止之。公固请往觅还。及丧伯氏。却肉以尽期。弟妹病疠。负之以出。救药得愈。睦于亲戚。尝迎寡姑。奉养以诚。姑无以报。给以臧获而固辞之。婚其宗侄。情文备至而分与婢仆。育弟之孤。其嫁之。亦以礼。族人之贫不能婚者。皆有助焉。士族有黄姓人。少孤无依。公哀而养之。长而为之聘。王父判书公。托其二庶子于公。公终始抚恤有加。急人之困。有时鬻马相救。见人之奔哭。脱骖以资之者非一二。少时遭乱奔窜。见路有遗货。收还其主。人皆义之。居常。每以忠孝勉其子弟。立朝。不事造请。虽素相善。及其贵显。罕造其门。夜逢大风雨。辄兴而衣冠焉。居常。恒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41H 页
存戒惧之心。辞语寡默。未尝有急遽色。 上以凤林龙潜。寓直总府也。公入直则晨必冠服。趋诣以候。 上为之礼貌之。且语人曰。安某可谓武而儒行者也。其奉先也。即毋论内外远近。凡襄葬封表之事。无不尽诚。其奉公也。趋朝必先于人。遇国忌必行素。为祭官。必澡洁以行之。虽远 陵必戴帽就道。受君赐必拜。临民不以亵服。为吏善折狱。其判安东也。府有大讼。方伯使公理之。盖府中名宰家与贱隶争讼。久不决者也。公辞不获。即决之。乃直贱者。一府快之。又有名宦者。利邻人之财。搆以杀人。公验尸冤其人。尸亲乃逃。盖所谓名宦者。惧而教之也。肃川村妇丧夫。嫁他夫而又私于邻人。谋去其后夫。毒杀前夫子。而诬后夫杀之。公按得其迹。将法之。村妇与奸夫亡走。其明决类此。在慈山遭变也。贼裨之来在近邑者。公乃檄谕逆顺。贼使持传令且到郡。闻传檄即亡去。又令贼兵家人在本郡者。袖檄往窃言之。如不可面言。并令投之贼阵。且见元帅言其计。元帅即令从事草檄。张挂道上诸处。贼驰到慈山。遣其徒数辈。索公及衙属而不得。其将李慎,柳舜懋,李胤绪,李𤣯,朴瑛,许铨,宋岦。自贼所各率其军。乘夜逃归。元帅启闻谓安某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41L 页
之功居多。 仁祖以其临危制变。忠义可嘉。特加嘉善。勘勋时。公退处官守。耻伐其劳。又远其嫌。不以一介之使送京。以此勋居三等之末。以曾已蒙赏。不复加阶。人惜其诎焉。在中和。聚民兵守驹岘。生获金卒。体察使启闻以为敌深入已月馀。今始见献俘。命加嘉义。又募集舟楫。移人畜于海岛。以避其抄掠。得活者甚众。兵火之馀。力赈饥氓。设保民库。以应民役。其后遵而行之。民甚德之。圣庙经乱。位版残缺。公乃奉以新之。葺其堂庑。备其祭器。曾在安东。遇郑寒冈逑为府使。质以疑礼语。在寒冈集中。其志于文事又如此。公生而受宠锡。前后便蕃。其殁也。恩数无间焉。国家所以待公者。其亦笃矣。公配贞敬夫人韩山李氏。牧隐之后。左议政韩原君惟清之五世孙。通政大夫行清风郡守德淳之女。十八归于公。孝慈柔谨。得妇道甚。凡孤贫嫁娶之资。宾客酒食之奉。使公得以惟志。不忧其乏者。夫人之助也。生后公七年。卒先公十有七年。公葬于龙仁治南弥助岘先茔右垄坤向之原。夫人合葬焉。生二男四女。男长应昌。即请铭者也。少事儒学。由大君师傅为县监。季应望。女长适李亨徵。通德郎。次适任翰伯。文科壮元。屡历台阁。次适韩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42H 页
甸。 厚陵参奉。次适金贺。从仕郎。又有二侧室男四女一。男应发。武科习读官。应亮。通仕郎。应吉。宣教郎。应千。宣务郎。女适金棐。进士。应昌娶赠判书李庆滉女。生一男一女。𤩴业儒。女士人李梦锡。应望娶佐郎睦嗜善女。生一男一女。男玖。女幼。亨徵七男一女。男弘猷,弘毅,弘长,弘祖,弘济,弘中,弘益。弘猷义禁府都事。弘祖武科宣传官。馀皆业儒。女适士人吴道弘。翰伯三男四女。男厚,埾,堥。女长适士人权熙。馀皆幼。甸三男四女。男鹏逸,鹏举,鹏翼。女长适士人宋相衍。次适观察使俞㯙。馀皆幼。贺一男三女。皆幼。应发,应亮,应吉。亦各有子女。内外曾孙男女七十馀人。不可尽载。铭曰。
外事弧矢。内笃志行。吏绩戎庸。洋溢褒命。存显殁荣。恩数异常。孰积于善。其后不昌。琢辞于石。久而弥章。
贞嫔洪氏神道碑铭
平云君方在忧服中。为请其先祖妣贞嫔墓碑之文。手家状。杖而临比舍。将过余。余悚且悲之。固辞焉则始以状来。其状曰。祖妣生于嘉靖癸亥七月二十七日。性哲且孝。事父母。必手具滫瀡。有亲癠。辄忧泣废食。未尝暂离。亲党皆称之。 宣祖大王选淑仪。年十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42L 页
八而入宫中。无何封为嫔。号曰贞。以其有贞静之德也。言动中礼法。俯仰无或失坠。宫人莫不贤之。以为求之女史。亦罕其匹。 宣祖尝读春秋胡传时。诵之或遗句语。祖妣辄识以告。 宣祖甚异之。己丑逆变。李泼之母。且鞫而年已八十矣。祖妣进言曰。产恶子固其罪也。然凶谋必非垂死之母所与知也。 宣祖亦颇然之。 宣祖欲赐以内需臧获。祖妣辞曰。国有常廪。足以资子女。敢求其馀。只愿国泰民安而已。 宣祖益嘉之。左右侍女。才取给事。庭不增一婢。野不增一亩。宫中萧然若闾家焉。 宣祖违豫。祖妣不寝食。日夜虔祷。逮宾天。绝水桨。几殒者数。丧毕而处外第。守礼如禁中时。训子女必以正。常勉之以学曰。博识立扬。学古者之所能也。公子王孙。虽无自致之路。亦岂为面墙之归乎。子孙耸听焉。追远之诚。不以衰替。讳日。辄终日悲涕。祭必以珍异助之。抚诸侄如子。其困极者必周之。岁饥则忧不弛于色。乞人到门巷。则优与之以粟米。由是乞者多归之。戊寅三月初一日。疾卒于京城东学洞之第。享年七十有六。 上为之震悼辍朝。中官临护。别赙特优。祖妣平日不喜靡丽之服。其月制所自具者。率皆䌷素之类。尝曰。绮縠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43H 页
珍玩。吾素所戒。死而周吾身。只可用此。毋以锦绣为也。故凡袭敛之用。惟命焉。其俭德。生死如一。用卒之年五月十五日。葬于水原之光教山。乙酉。奉迁于通津县北嘉佐洞亥坐之原。从子兆云。贞嫔盖南阳洪氏。高丽大匡太师殷悦之后也。太师生太府卿东周。太府生右仆射毅。冠冕相承。代有钜公。有讳演。司宪府执义。于嫔五代祖也。降二代而讳绍宗。别坐。赠大司宪。曾祖也。讳阊。汉城府判官。赠左承旨。祖也。考讳汝谦。仁同县监。赠吏曹参判。妣赠贞夫人昌宁曹氏。内资寺副正明远之女。嫔生一男一女。男庆昌君讳珘。女贞正翁主。晋安尉柳頔尚之。庆昌君娶昌宁曹氏。封郡夫人。行利川府使赠左议政明勖之女。生四男三女。长俊。昌原正。次儆。后于临海君。封阳宁君。俱早世。次俅。即平云君。为信城君之后。季佖。昌城正。女长适直长李后杰。次适进士柳㝚。次适判官沈若河。侧室男女各二。男长佾。昌临副正。女长幼学丘就衡。馀幼。晋安尉蚤卒无嗣。以从侄命全后。昌原娶县监韩师德女。生三男。长泉。清平君。馀幼。阳宁娶都正洪汝翼女。生一男。侧室女一。并幼。平云娶进士姜珝女。昌城娶佐郎韩嵂女。副正娶领议政申景禛女。生二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43L 页
男而幼。内外孙共二十馀人。噫亦盛矣。夫嫔生而有庆昌君在子舍。愉翼于晨夕。殁而有孙若曾孙。如平云君,清平君等。怆怵于霜露。图所以寿其迹。事足光耀。而其未艾之福。殆未可量也已。铭曰。
奉上奉先。以敬以诚。居内居外。惟俭惟贞。有始而终。其死犹生。不饰其袂。永昭厥声。
福川府夫人吴氏神道碑阴记
麟坪大君既卒。将建隧碑。 孝宗大王命臣景奭。文其石而铭之矣。未几。福川府夫人从而卒。越三年庚子。夫人弟吴参议挺纬氏。以原任承旨沈光洙所撰状。来请碑背之刻曰。此实 先王之遗命也。大渐时。召福宁君兄弟教曰。无治他石。无属他手。铭于前者。识于后可也。今徵铭于相公者以此也。顾外侄孤病伏矣。不能躬造以请。景奭闻命稽首。呜咽祗慄。其何敢辞。谨按吴之氏籍于同福。在丽朝。多闻人大官。暨我 朝。簪缨相继。曾大父讳世贤。司饔院直长。赠议政府领议政。大父讳百龄。吏曹参判。赠议政府领议政。考讳端。黄海道观察使。赠议政府右议政。妣贞夫人沈氏。吏曹判书青松君懿宪公讳詻之女。天启壬戌夏四月二十二日。夫人生于汉城西养生坊之第。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44H 页
幼而静敏。不作儿戏。稍长。女红不烦姆教。内则闻辄能记。兴必趁早。坐亦有常。肃然竟晷。家人莫不钦竦。观察公谓之女中元帅。甲戌。 仁祖大王为大君择佳妇。以夫人为最贤。其年十二月。乃礼聘焉。封府夫人。入谒禁中。幽闲之德。著于周旋。 两殿嘉悦。内庭交赞之。乙亥十二月。 仁烈王后上仙。夫人居忧禁中。逢丙子之缊。时 孝宗大王龙潜。与大君承命入江都。夫人从焉。江都陷。 孝庙同昭显而北。庚辰。大君替 昭显质入。夫人偕行。五月。闻议政公讣。日夜哀号。清人亦为之感动。以大君及夫人还。癸未。大君入沈仍滞。亦令夫人入。甲申秋。俱东归。己丑五月。 仁祖大王弃群臣。夫人毁甚色墨。庚寅。清使叠迹。求媾宗女。当行。又要大君主之。时期哀未尽。 上欲止之而未止。是岁再往。自是凡八年而七行。触热冲寒。又遭哭夭之痛而不暇顾。其跋履撼顿之苦。虽凡人犹不可堪。况于尊贵者乎。丁酉冬反旆。已销瘦惫甚。皆为之忧。戊戌。自春初感疾。至夏转苦。夫人竭诚焦煎。省视救药。靡极不用。 上幸其第劳问。大君气若少苏。 世子及公主皆随之。夫人躬自治具。兢兢奉觞。 上礼之以家人。咸集一堂。湛乐永夕。锡予优渥。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44L 页
夫人荣且幸之。分诸族戚。经月而大君病忽𠫷。 上趣小兴间行。执其手而呼之。已不能应矣。 上凭哭摧咽。夫人引佩刀刺颈。 上急救之廑苏。而自后水浆不入口。 上降亲札遣女侍。劝粥饮甚恳。闻命则跪而一啜。辄即呕。一缕延延。奠必亲莅。自念遗腹弥月。且迫反哭。恐污供祭。乃强起移卧。解娩于外舍。人皆曰神明相之。庶几无恙。顾初心不改。一粒不下咽已久。以是年八月六日卒。享年三十七。 上恸怛辍朝。自始丧比即远。凡敛葬之礼。视大君无杀。十月某日。祔于大君墓左。其面势详在神道碑中。夫人性素贞固。既哭大君。惟愿下从。尝问于大夫人曰。服衰而死。似当以素服袭敛。于礼然否。又言王室之制。与私家异。衣食日用。有难自安。如是而久生。非未亡人之可忍也。其素定也如此。以夫人之贤智。非不念死而戚慈母独非可忍。而自丁痛毒。心已决于自刃之时。生非可欲。死固所甘。奄奄就尽。如驶水之难回。卓乎烈哉。临绝。令子妇脩上 上前书。语极哀恻。终以祝玉候万福。盖忧 上违豫也。仍泣下沾颐。顾谓福宁昆季曰。 主上友爱天至。恤若曹犹己出。吾复何忧。惟尔之稚弱弟妹是护。各尽天伦。克守家法。且勖之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45H 页
以尽诚事 上。又谓诸兄弟曰。毋徒悲我。勉慰母怀。声仅辨而语不错。其精神如平日云。夫人以明肃之质。备敬慎之仪。自天之宠眷特降。及日之闺范孔穆。相内事靡或缺。养偏亲无不挚。追慕大人。每遇讳日。往侍慈堂。齐洁供祀。尽其诚意。连伦从侄。爱抚俱笃。推及睦姻。吉凶皆顾。待人接物。壹于和厚。未尝以富贵而有所挟。傲佚不形于身口。骂詈不及于婢使。丁酉十二月。 上进宴于 大妃殿。夫人方患寒。作气诣阙。上寿尽礼。病亦良已。人谓之至诚所感。呜呼。以大君之厚德。夫人之贤淑。享有介福。麒麟盈于膝下。宜膺眉寿。偕老百年。而大君存没。实关邦运。则夫人之遽复长逝。虽出于自决。亦岂非天欤。生六男四女。男长福宁君栯。次某。以 仁祖命后义昌君。主 仁嫔祀。次十五岁。次十四岁。二男二女夭。二女皆幼。福宁娶持平许悦女。男女各一幼。某娶郡守黄道明女。系之以铭曰。
妇人之荣。族大而昌。惟府夫人。华阀孔彰。夙媲大君。仪度维嘉。 两殿载悦。内庭交嗟。崎岖异地。动随移天。雪碛风沙。艰孰甚焉。丧怙哀号。神鬼亦感。俾遄其归。偕脱习坎。长乐陪欢。厥疾告瘳。 至尊临幸。躬奉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45L 页
献酬。恩荣宠眷。千载无俦。凤凰于飞。麒麟满庭。天赐其福。胡不与龄。君子先归。殁而后宁。曷不念母。义笃下从。烈哉志节。坚柏贞松。山高江永。流峙或变。芳名不灭。愈久愈显。
永兴府使 赠领议政崔公神道碑阴记
今关东观察使崔公。以其先大夫议政晚翁公神道之铭。属于景奭。盖溪谷张相公在时已为之撰。而将欲改葬。后不果。月日又不同。故欲改撰也。余答曰。溪谷已殁。其文益可贵。代大匠斲。余何敢。无已则就其序与铭中。去其移葬之语。且将子婿之官历及内外孙之行序。记诸碣阴可乎。观察公曰然。于是就溪谷之作。于序末端。删若干字。铭之末。删二句维杨之杨。改以广字。广不迁也。公之长男左尹。后为工曹判书。其次观察。官至领议政。其次修撰。即关东观察公也。最季正郎。以中枢经历夭。女婿韩必远。文科礼曹参判。判书出一男三女。男曰后胤。魁文科。司宪府持平。女长适李齐贤主簿。次适尹鸿举县监。次适李堥检阅。议政公前夫人无子。以观察公子后亮后。别坐。后夫人出曰后尚。侧出一女。适具鐄。卫将。观察二男二女。男曰后定。县监。次曰后远。进士。女长适宋以铉。士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四○文稿 第 446H 页
人。次适郑鈗。生员。侧出男三女五。男以定,以远。女适幼学柳实。馀皆幼。经历一男三女。男曰后寔。女长适睦宗儒。次适李若。次适郑匡周。皆士人。此其大略也。余少而赘于故全罗观察使赠领议政柳公讳穑之家。晚翁公即其姊之夫婿也。以昏家之亲。屡升其堂。晚翁公白首䜣䜣。风雅谒如。往往闻诸人。以尽心奉公名。柳夫人静淑。甚有妇仪。宗人贤之。寔惟万福之源。宜其门叠高车。馀庆未艾也。天之福善人。不亦较著矣乎。是可以垂诸后矣。
月沙李文忠公神道碑题后
碑文撰后。岁月已久。子孙官职存没不同。玆识之于碑阴之末。观察后为吏曹判书兼两馆大提学。参知后为刑曹参判。并卒于乙酉。判书子一相。今为吏曹参判兼艺文提学。万相。进士夭。端相。进士壮元。登第盛玉堂。参判子殷相。登第为春坊文学。玉堂,春坊。俱被书堂之选。弘相。登第为承文权知正字夭。夭者皆以能文名。有相。进士高敞县监。翊相。进士壮元。 靖陵参奉。洪参判子柱后。沔川郡守。柱臣。俱中生进。柱国。进士。方来之庆。有未可量。而此特识其目今之梗槩云。
白洲李尚书神道碑题后
余以同年生。托契莫逆。一自绝弦。长抱山阳之痛。今书此碑。不趐闻笛。又何悲也。公之子一相。曾以亚铨兼艺文提学。又为都宪。端相。魁进士擢大科。赐暇读书。方为应教。俱有凤毛。鹏程且万里。噫公不死矣。坦郎徐文尚中司马。亦有文才。乘龙可卜其不远也。姑此追记其槩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