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x 页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神道碑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1H 页
麟坪大君神道碑铭
戊戌五月十三日。麟坪大君卒于城东之第。三月而且大葬。 上命臣景奭撰隧碑之文。臣不胜悚慄。翼日趋阙庭。拜疏辞谢。答曰。卿若不撰。无以叙予之至情。噫。臣固不敢当。又何敢辞焉。状即大司谏臣吴挺一承命撰进者也。谨按其状而序之。公讳㴭。字用涵。号松溪。 宣祖大王之曾孙。 元宗大王之孙。 仁祖大王之第三子。今 上之弟也。 仁祖龙潜时。 仁烈王后以 天启二年壬戌十二月十日。生公。姿相秀异。聪敏超迈。才学语。念文字甚多。未离提抱。 仁献王后尝有疾服药。公数问其进否。 后奇之。辄为之强进。 仁烈王后尝有不安节之候。则不遑寝食。一惟今 上之为。与弟龙城大君嬉游。公被触伤。 仁烈王后责龙城。公遽白曰。蹶由己。龙城患痘。乳奶负公出避。及闻其夭。悲号却食者累日。自幼时。随今 上不暂离。得物虽微。必先进之。 上在潜邸。既礼聘。公思恋不能寐。继以涕泣。 上益怜之。与之同寝。盖其孝友天性然也。甲子适贼之变。 大驾南狩。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1L 页
时膳夫生获雉将供之。公亟令放之曰。何忍杀生。甫五岁。出寓梨岘宫。闻寒乞儿啼号过门。哀而衣食之。后屡来恤如初。 仁祖赐玉砚甚宝之。为侍史误碎。内实嗟惜。而及对问。公自引过。其仁恕如此。当 崇祯戊辰。公方龀。封麟坪大君。一日。 仁祖御万祥楼。置酒宣劝诸勋臣。礼讫。命公分赐锦。以序不少错。 仁祖嘉之。八岁。受孝经,小学于外傅。日开月益。四书经史。次第传习。甲戌。行聘礼。礼容闲雅。观者啧啧称叹。乙亥。 仁烈王后上仙。致毁仅全。丁丑。 昭显及 上北辕也。公拜别于 昌陵之下。相携不忍解手。人人莫不呜咽。庚辰。 仁祖违豫。清国许 昭显归宁。而俾公替入。与夫人偕。遂行至沈。行礼于 世子馆所。清将见其拜。怪问之。公答云。虽同气。礼储君如此。清人相与环而观之。是年冬。与夫人归。壬午夏。奉使入沈。清国使先诣 世子馆。公谓曰。先私亲而后公礼。非所以敬大国也。清国深是之。秋还朝。癸未秋。又以使事入沈见留。复令夫人入。甲申秋同归。乙酉秋。授都总府都总管。自后或递或兼。清国既得燕京。 世子永还。公奉命之燕。今 上回辕。遇于关外。为留七日。五月到燕馆。闻 昭显讣。设位朝夕哭甚哀。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2H 页
清国闻公辞意痛切。许令遄归。公简徒从而驰还。时大风雨。八渡河不可渡。徒步缘崖。装囊告罄。奔慰是急。不顾艰苦。及还。今 上已膺择封。且悲且喜。益笃怡怡。丁亥夏。以谢使如燕。九王及龙将要得倭剑。各送其长剑。使之依样。公虑后弊。善辞以塞之。遂不复言。岁输币物。为一国巨弊。公费力请减。得减大米木绵䌷弓角刀椒等物者。以累千百计。秋复命。戊子秋。蒙恩暇。薄游天磨圣居。己丑五月。 仁祖大王上宾。从 上宅恤。戚易俱尽。庚寅春。六使并至。为九王请婚。要公为谢使。又使主义顺公主之婚。 上拒之以未过期哀。而终未免。六月。行至凤城。礼部官请宴。辞以 国哀。终不受。是时。景奭忝为首相。以倭情叵测。宜缮城壁。清使来时。缕缕面言。继而闻于清国。于是大疾之。必欲甘心。赵絅提文衡。以谢表中辞意阙略。亦逢责让。 上对六使。反覆开陈。得以降律。俱栫棘于白马山城。公之行也。 上勖之以缓祸之意。义顺护行使回。清国论二臣以极律。令本国处断。公道闻护使言。心甚惊衋。既到燕。蹐龙王门。单心竭诚。力陈 上教之恳迫。新服之初。残 先朝大臣。尤所未忍云云。而犹未动听。公归馆患疟。巴将见公病色而问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2L 页
之。答云前告之言。未获听纳。中心煎挠。因以成病。巴将入告而亦无所答。秋公还而清使踵至。责言又有大焉。必欲公为谢使。先是公在燕。闻彼中已有此议。驰书白诸 上曰。国事到此。敢图私便。虽颠仆道路。义所不辞。至是。公又请行到燕。将奏文意。先言于巴将。又呈文衙门。陈二臣事甚悉。已巴将等来问曰。李曼,卢协何罪而被谴乎。且问二臣在处。至欲致之于燕而更查。盖协为东莱府使。曼按岭南时。驰启倭情之可虞者。而及六使查问。恐死不敢明言。以此清国直之而怒其斥。公据实痛辨。已而许释二臣。使不收叙。敕未发。先谕于公。以宽公忧。又令一年一入。以释两国之疑。其敬重公如此。冬又以贺谢事入燕。户部尚书传言所进物皆劣。书太后号又误。主管者当法之以不敬。而为大君赦之。其殊遇又如此。景奭之去职也。故相臣李敬舆代之。坐辨二臣事。又得罪于清国。公留燕时。乃以上元宴后。从容言于阁老曰。尊太后大庆也。解泽旁流。而独不及三臣何也。语极当理。阁老曰。李敬舆得罪先皇。公已袖其前日李相许叙之敕书。伸辨又明。郑译曰。不使于此。不面于彼。则虽重任何伤。公即指舌官之与郑亲者曰。汝听此言。汝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3H 页
当为證。公之心以为听不听在彼。吾当尽其在我者。故临事必尽其言。壬辰春还朝。兼司饔院都提调。又兼宗簿寺提调。官无遗事。郎吏惮伏。十月。予告因作关东行。遍观海岳。癸巳。有边氓冒禁采参。清国致诘。当遣使。庙议咸曰。非公莫可。公遂行。既至闻将有敕行。公为陈国中饥困之状。遂寝使使事。顺付公还。甲午。清国将有巡沈之举。旋止之。公以问安使。到安州而还。冬又以谢使如燕。乙未春还。丙申春。绫原大君卒。公主治丧。悉遵礼制。公尝于乙未冬。往夫人兄吴挺一家。有一醉客。乘昏忽至。多失礼。俄知公在座。惊谢之际。语言颠妄。子弟辈传以为笑。转为不逞者增衍。其说漫漫。郡守徐抃因此上变。且言某家击牛会饮。语侵公。 上甚惊痛。亲御仁政门严鞫之。 上谓诸大臣曰。予惟一弟在。而敢欲离间耶。亡亦友于之诚。有未孚而然欤。凶言之至。即予过也。即召诸臣之见诬者。前之而慰谕之。闻者为之感泣。抃及洪万始等杖毙。传流言者。悉迸穷裔。人皆曰。匪惟 上之友爱明断。夐超前古。亦见公之赤心素著也。秋以谢使兼陈奏。将发隔数日而哭殇子。 上怜公。命副使先行。公上劄言私情虽切。国事甚重。请偕发。 上嘉其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3L 页
志而许之。冬还。丁酉。清国以公行中人犯禁致责。公驰往。谢不能束下。事得已乃还。是年冬十二月。 上为 大妃进宴于万寿殿。三宫迭前上寿。公亦承命进爵。承颜娱侍。极欢而罢。事故多端。久未行之礼。始行于此日。退归。喜气犹充然也。戊戌。自上春。感疾沈绵。久未良已。医药相属。悉从内局出。御札联翩。珍膳丝络。四月十九日。 上亲幸公家。公强起饬衣带。祗迎于庭。欲行拜稽。 上携手止之。见其羸瘁。潸然泣下。 世子随驾。诸公主来会。以家人礼相接。和气融融。抵暮还阙。锡赉优渥。公尽班亲戚。乃修谢笺。令冢子福宁君栯奉进。又进长律。以寓感颂之忱。闾巷传说。称为千载盛事。 上欲置公禁中。亲自救视。公不敢当辞焉。至仲夏。一朝病忽革。 上大惊。促肩舆由径行。从臣皆步。 上颠倒而入。执手呼之者再三。已不可为矣。 上凭哭。涕泗横流。夫人引佩刀自刎。 上亲救之仅苏。烈日如火。而不暂休。临视袭敛。携抚诸孤。朝而至夕。粥饮不御。 世子亦从而悲戚甚。左右皆鸣(一作呜)咽拭泪。政府率百官举哀陈慰。辍朝市三日。又亲幸于棺敛时。三司请停。答曰。终阻抑不行。则是郁死予也。不敢更言。遂冒雨而行。凡附身之具。靡不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4H 页
亲阅。皆是御衣内帛之新制者。所赐棺材。取上品于长生殿。祭奠诸需及床卓百用。悉自天厨尚方供给。及卜远日。 上将亲临以祭。适违豫未行。益切悼恨。遣中官祭之。其文则 上所亲制。叙尽幼长时情爱之笃。历陈离合悲欢之始终。辞极悲哀。一字一涕。读者哽塞。殆不能成声。公春秋三十七。寿不称德。而生荣死哀。今古无二。一篇御制。亦足以不朽公矣。太常议公行。赐谥忠敏公。公以至亲贵介。地尊礼绝。宜无与于国事。而不幸值时艰危。不能宁处优逸。或自彼迫令行入。或因我事急。冲冱寒触歊赩。崎岖跋涉于雪碛霖潦之中。蚊虻噆肤。风露逼体。凡入沈者三。入燕者九。虽曰大限有定。而千金之躯。积伤良多。此 圣上之所以益恸。而国人之所共嗟者也。其使燕而还也。 上常驰送御札若诗。逆于凤城。内膳法酝随之。其复命也。特赐鞍马臧获。又增子之秩。公感戴。辄形诸歌咏。前卒之一日。神识苏朗。对亲党谈屑霏霏。泣言恋阙之怀。仍谓人生于世。忠于君孝于亲。于兄弟友。于朋友信。心不自欺。行无不义。则死亦何憾。勿以恶少而为之。勿以善少而不为。汉昭烈之语真格言也。且言燕行之苦。枫岳之胜。及他溪亭之景致。亹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4L 页
亹不倦。宿夕而奄逝属纩。颜色如平日。数年前。公自卜寿藏。且具石物。人讶其太早。而到今观之。似已前知。又何异也。公禀质重厚。气槩俊爽。望其风仪。俨然可敬。尽诚于君亲。惇睦于宗族。公之叔父绫昌大君不幸于昏时。 仁祖命公后。公享祀以礼。接人绝去町畦。待士不挟尊贵。见人善必称道之。见不善若将浼焉。急人之困。辄加周恤。燕居常整冠以处。能饮而不喜沈酣。有时饮醉。则瞿然思 先王之戒。朝谒惟谨。不以风雨而废。间或未诣。则 上辄召入。终夕而退。雅好书籍。畜数千馀卷。旁通外纪诸家。素称难解处。皆能通晓。馀波溢发。绮绣赡丽。触境挥洒。地有馀裕。时与文士酬唱。长律短章。造次立就。不事刿鉥而自成谐叶。篇什甚多。奎藻及公所攀和。净写作卷。奉玩而尊阁之。燕行有纪行录。天圣及金刚之行。俱有游山录。 仁祖尝命撤旧殿材。为公搆亭于汉水上。未及完而登遐。 上继而成之。公侈 上之赐。扁以戴恩。且爱曹溪水石。作亭榭。颜其堂曰永休。公之自号松溪以此也。公之第在骆峰下。园林涧壑。亦甚潇洒。就园中筑精舍。有映波,清漪之号。堂之以四宜额者。乃御笔也。公尤好之。朝退。辄岸巾徜徉。有出尘之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5H 页
趣。用是年七月十三日。靷而至于广陵治之西南麓。将窆于绫昌茔侧。乃公所自卜也。有水。移卜其东面卯之原。以八月初二日克葬。自始卒比葬。遣中使监护。 上念大君常以省弊为言。教中使。使之务从简约。以副其心。公配同福吴氏。封府夫人。观察使赠右议政端之女。吏曹参判赠领议政百龄之孙。吏曹判书青松君沈詻之外孙也。生六男四女。男长。即福宁君栯。次某。 仁祖以义昌君奉 仁嫔祀而无嗣。命某后于义昌。次十二岁。次十三岁。第二第三夭。二女亦夭。二女幼。一则养于阙中。又有遗儿在腹。福宁娶持平许悦女。生男女各一。皆幼。某娶瑞山郡守黄道明女。噫。昔在汉唐之间。宗英贵戚。如河间礼乐。汉中文雅。往往载于简编诗史。而若公之驱驰织路。体国忘身。折难排患。贤劳甚于北山之大夫者。固未之有也。御制中有曰。彼不敢胁迫。曲从汝意。此岂畏汝而然。至诚所感也。诚所谓质诸鬼神而无愧矣。虽蛮貊之邦可行者。此实写出公之心事。尚何敢赘以他语哉。公多丈夫子。岂天以是报公者耶。系以铭曰。
王子 王弟。贵莫与京。仁厚美质。孝友令名。豪而儒雅。古或流声。孰复如公。长年远征。何职之拘。志惟殉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5L 页
国。行笃言忠。谁不悦服。事急疾驰。万里咫尺。身则冒险。危转为安。病生尽瘁。功存济艰。哀荣备极。吉凶相寻。 彩仗才回。素服奄临。九重震悼。万人雨泣。花萼已空。蓂景屡戢。林园就荒。繐帷生尘。积德之庆。公子振振。吁嗟麟兮。公亡不亡。高山屹屹。流水洋洋。穹碑在前。寔公攸藏。望之巍然。其存者长。
庆尚道兵马节度使郑公神道碑铭
余观往史。临危立节。多出于不知何状之人。以近事言之。郑节度之守龙骨城是已。节度讳凤寿。字祥叟。河东人也。少而学经史。遭壬辰之变。遂投笔登武科。从戎最久。 宣庙朝录扈圣从勋。拜部将转司仆主簿。迁监察出监灵山县。居三岁。以亲癠解归。丧其父。庐墓三年。疾作家居者。馀三十年。丁卯春敌猝至。龙湾既陷。列城皆溃。李希健素称勇将。而以龙川府使入龙骨。亦弃城南出。死于敌。弥串佥使张士俊据龙骨。剃发降敌。日饷牛酒。人有持弓剑者即戮。时节度公入海岛。遇敌辄射杀。与其弟麒寿谋率子弟数十人。入龙骨城。龙川将官金宗敏等。亦从公计。潜图士俊。士俊知其谋飞报敌。敌将为书惧之以屠戮。事且急矣。于是公设 殿牌。敕健卒缚士俊。声其罪而斩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6H 页
之。其党十数人并伏诛。一军皆快之。城中人尚有数千。器械粮饷存焉。公约与同死。激励士气。敌乃大集诸处屯住之兵。攻城甚急。公被甲登陴。以身先之。人人出死力。矢石与炮迭进齐发。终日大战。敌凡五逼而五败。斩获甚多。后屡侵皆北。夺还被掠之人民。以累千数。龙义人为敌腹心者。留屯义州。号曰牛军。恣行抢掠。甚于敌人。公重赏募人。晓以祸福。相率归正者。千有馀人。节度公之名动一国。事闻。 上嘉之。赐书褒谕。超升嘉善。为龙川府使兼助防将。已而兼防御使。且兼义州府尹。赐以衣资。是时。毛文龙在椵岛。以便宜得专除拜。授公以都司。又致金帛。六月敌退。始出安州。冬移龟城府使。赐御衣及寒具。俄换价川郡守。官满。拜五卫将。 上招见赐酒。庚午。以副总管。特授全罗左水使。辛未。移庆尚节度使。加嘉义。岛中。有孔耿之缊。备局请拜公清北防御使。领舟师讨之。甲戌。为全罗节度使。前后分阃。克备戎器。辄赐内厩马。乙亥递还。为同知中枢府事。副总管及训鍊都正兼带焉。公素多病。 上遣医者数矣。丙子冬。病剧不能扈驾。事定归慈山。乙酉正月廿九日卒。年七十四。 上遣礼官吊祭。用是年九月十六日。葬于铁山先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6L 页
垄。其引也与其葬也。命调丁壮以相其役。公配遂安桂氏贞夫人。有一子景颢。夭殁而生五男。长之屏武科。次之翰,之藩,之干,之垣。公之入洛也。适寓于邻。见其形。颀然长身。与之语。恂恂有谨厚风。其弟麒寿素以材著。请铭于余。铭曰。
恒居邑里。混于编氓。临危奋发。义烈霜横。诛叛却敌。乃全边城。闻公之风。怯夫亦耸。爵以功高。恩及于冢。公碑我铭。观者必竦。
仁兴君神道碑铭
余反关深居。一日朝。家奚忽报海安君来。余惊起屣履而出见之。手吕侍郎尔徵所撰状。口道仁兴君夫人之言曰。未亡人如得相公之文。碑吾夫子墓。足死矣。不才余谢不敢当。已而洪佥正琂又以公之表侄来。申其意如前。余又谢不敢当。而抑又思之。廷绅之接贵介。厥路无繇。而余尝与公揖让于路一再矣。且余于庚寅春。迁白马时次平山。公行适自燕旋。辱临而劳问甚勤。余虽生还。绝迹城阙间。不敢为往谢计。公已遽捐馆矣。心窃悼焉。今吾不相是役。固无以信吾敬矣。谨据其状而序之。公讳瑛。字可韫。 宣祖昭敬大王第十二子也。母静嫔闵氏。江华府使士俊之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7H 页
女。骊川尉子芳之曾孙也。万历甲辰。生公。公生而质美。 宣祖甚爱之。宣庙礼陟。公甫五岁。而即苫号哭如成人焉。七岁。封仁兴君。趋阙肃谢。动容中节。观者称之。光海积猜疑。不复为 王子置师傅。公志学甚。白诸兄受小学,大学。勤问探义。久益不懈。凡人伦日用之道。讲习尤明。既长。而光海不以时婚娶。癸亥。 仁祖中兴。始命择配。甲子。逆适反。 上南狩。公扈驾渡汉。疾作而后。从者请往从母嫔处。公曰。臣而临难。忍后君乎。遂力疾驰及于果川。 上劳而嘉之。丙寅冬。服嫔丧。丁卯春。西报急。夺哀扈 慈殿于江都。夏还都。服衰服以没丧。己巳服阕。 上见而慰谕。锡内厩马。追赐三年未受之禄。壬申。 仁穆王后之丧。公病甚。 上遣医医之。药从内馈。勉令从权而感泣辞焉。每承医问。辄对以已愈。以终三年。丙子之乱。扈入南汉。及出城。随驾者有定数。公当留。公不忍离。泣白 上。上特减卫士而使之偕。乙酉。兼管宗簿寺司瓮院都提调。丙戌。又兼宗亲府有司堂上。己丑。丧 先王。如丧亲。蔬食以卒哭。菜不茹美。朝廷将遣谢使如燕。备局以公可。 上召见语之。公无难色。以为人臣事君。夷险奚择。 上嘉悦。于是公为上使。 上特赐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7L 页
貂裘。令中官护行。又令内医随之。及还。劳惫多病。上章辞兼带。而优答不许。冬公历拜诸翁主。疾暴作兴归。卒于第。辛卯十一月二十五日也。 上闻公病𠫷。驰遣医。医莫及矣。 上大惊悼。辍视朝。停 世子嘉礼。御素膳累日。赐御衣内锦及长生殿梓材。遣近侍礼官赐吊祭。凡赙襚送终之具。视常典有加焉。壬辰正月。礼葬于永平治东和德面坤之原。自初丧比葬。中贵人临护焉。命就墓下。官造祭厅。赐夫人月俸。皆异数也。公容姿端雅。性质温厚。孝友简俭。出于天赋。先嫔疾病。日夜亲汤剂。不遑寝食。祷天愿代。斫指进血。及丁忧。毁戚几绝。外除而追慕益笃。二十馀年犹一日。祭必洁物必备。遇讳日如枕块时。外祖母孟氏九十尚能无𧏮。公致养隆郅。克体慈心。友于连伦。诚于丘嫂。子诸孤诏以义。睦穷族一戚疏。寒者衣之。肃于家莅以庄。饬稚幼不亵于前。先嫔不立家业。公承其俭约。萧然有儒素风。先是奉使如京者。请益行资。而公不之请。及到京。适多费用处。公倾行橐以应之。贼译馨长从前有所挟。逞其胸臆。虽使价若无睹焉。公不少饶。抑遏其横。因致怨訾。事不易竣。一行莫不忧之。而公略不动。公有一马随行。行遇人求者。鬻之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8H 页
以为资。及还。台议峻发。 上怒罢首论者。公陈章。但深自咎责。不为辨。闻者多之。公素性忠良。且甚恭谨。历 两朝恩遇殊异。礼益隆而心益小。燕见蹜踖局影。宸札之枉。必擎跪稽首。若接威颜。赐之尚方鬃笠。感戴终身。今 上龙潜沈邸时寄以诗。作簇奉玩。永以为宝。平居无外诱息交游。庭园不喜植奇花卉。惟图书经史是亲。饬衣带对棐几。俨然如也。雅自晦。文藻不外见。人无知者。自号醉隐。盖寄趣于埃壒之表云。谥孝肃公。慈惠爱亲曰孝。执心决断曰肃。纪实也。夫人宋氏。封砺山郡夫人。郡守熙业之女。砺城君文端公寅之玄孙。夫人端淑。壸范孔美。生二子二女。长俣。朗善君。次侃。朗原都正。女皆幼。侧室一女。参奉尹敏圣也。铭曰。
既贵而尊。谦而自持。克忠于君。惟孝之移。遌难无变。履险犹夷。闺庭之肃。室家之宜。温温其德。秩秩其仪。允矣宗英。铭以永垂。
 余之撰铭。在乙未岁。公私多故。今始刻石。朗善君用刊进 列圣宸笔之劳。以承宪特升崇宪。娶察访成云翰之女。朗原都正亦以明善。升正义封君。娶右议政李行远之女。女长适士人赵泰开。次幼。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8L 页
朗原君生二子。尹敏圣生二子三女。皆幼。郡守公以公之外舅。赠左赞成。追记于碑末云尔。
吏曹参判锦洲君朴公神道碑铭
惟我 仁祖大王之反正也。攀龙之士。多一代名胜。公其一也。公讳炡。字大观。罗州之朴。派自罗祖。籍于潘南县。在丽九代祖有曰尚衷。右文馆直提学。入我朝。八代祖有曰訔。议政府左议政锦川府院君。谥平度公。高祖讳兆年。吏曹正郎。赠左赞成。曾祖讳绍。司谏院司谏。赠议政府领议政。学识行谊。为一代所推。祖讳应川。司宰监正。赠左赞成。考讳东善。议政府左参赞。赠补祚功臣,领议政,锦川府院君。人称之以善人长者。妣李氏贞敬夫人。宗室清城君杰之女。龙川君寿闲之孙。严而法。事君子壹于礼。六十年如一日。丙申四月八日。生公。幼而颖秀。不烦提诲。能自务学。甫十岁。已通文义。弱冠。成进士。二十四。登庭试科。入槐院为副正字。时府院公以不与废 母后之论。两司请窜。公遂不仕。屏居畿甸。读圣贤书。志切于为己。暇则观南亩以课农。壬戌冬。有友告以拨乱之举。公乃见升平金相公曰。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志与之合。克集大勋。反正初。除槐院著作,太常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9H 页
直长。旋用荐拜检阅。寻移玉堂正字。序升博士。转副修撰。改正言知制教。策靖社勋三等。赐奋忠赞谟靖社功臣之号。清议且拟铨郎。而 上以公公论劾有风裁。特除掌令。李适反。 上将南狩。公入告曰。贼豕突而元帅蹑其后。畿辅声势不相接。请别置一大帅于汉南。 上从之。移应教。 大驾还都。累拜司谏,执义,检详舍人掌乐院正。乙丑。升平判选曹。以南以恭为宪长。公在玉堂。与副应教俞伯曾,校理罗万甲等上劄以以恭尝在昏朝。有植党市权之过请递。冢宰以为过当。 上亦疑其伐异。乃以三学士补外。公为咸平县监。政院陈其不可。两司争之。相臣及诸臣。皆谏之而不从。延平李公亦于筵中启达。而语多侵升平。 上下教以勋臣不睦。朴某等难免乱朝廷之罪。并远窜三臣。象村申公以右相陈劄救之。 上意解。得不窜。公之之外也。辞气雍容。略无几微色。莅邑庄而勤。纤悉无遗。猾胥慑伏。民社之暇。课学邑子。练习军伍。赏罚其能否。三年政成。遘丁卯之乱。公领兵。励以忠义。临发报方伯。诛死囚以威众。莫不股栗。比至界上。诸邑卒多失伍。独公所领兵。肃然无哗。公闻 车驾已幸江都。泣请监司。欲以其邑兵勤王趋战陈。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29L 页
监司以朝旨。使兵使领兵进。执不许。既又欲与二三邑宰。且进守公州山城。以蔽两湖。会 世子分朝而南。遂不果。先是咸倅多属武人。氓征邑供。无所裁定。公至始克酌量为之制。后皆遵用。以为永式。公尝于丙寅。中重试科。进阶通政。至是召为同副承旨。转至左。递拜大司谏兵曹参知参议。顷之。除江原观察使。病不赴。时新经兵革。天将驻椵岛。多可忧。朝廷选其傧。出公为接伴使。既还甫浃辰。特除南原府使。盖己巳夏。升平为左相。以罗公万甲擅论朝政。使铨长不自安。乃白 上。上怒窜万甲。张新丰维,俞杞平伯曾。并命补外。公之拜南原。亦由此也。当是时。南为萑泽之薮。横行屠戮。人人莫敢谁何。公初至。若不以为意。密以武士及吏人有计者。为腹心耳目。诇贼形止。知其群饮而掩缚之。自相引伏者。前后六七十人。贼首白龙逸觇知公卧所。乘夜踰墙。穴窗剚刃。拟首而足被刺。公已先有戒心。扃鐍牢密。足亦不甚疮。人以此益智公。前此公用有劳。升嘉善封锦洲君。至是。朝议乃许递。重公也。其归也。府中人。请多发武力以卫行。而公曰。无忧。必不敢犯矣。遂不许。未几。白龙逸就捕诛。南原一境及旁邑。晏然无警。皆公之力也。拜都宪。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30H 页
历吏兵曹参判弘文馆副提学。疾𠫷。壬申六月二十七日卒。年三十七。初葬于杨州达去里。用形家言。以戊寅十月二十五日。迁窆于金浦马山面杜毛谷面乙之原。从先世兆也。公风姿端雅。符彩映发。事亲笃孝。爱敬两至。处子舍无私财。与朋友交信而义。性廉简刚劲。平居不营生事。一室图书。萧散自适。虽跻宰路。如布素时。冰檗于居官。药石于进谏。其在玉堂。入侍御筵。则进讲经义。讨论明切。启沃规讽。多所开益。 上亦倾听焉。壬申春。以副学进劄。槩以益砺初心。痛刮旧习。澄清本源。懋加克复为主。而儒臣以言事被绌。贸贩以专利敛怨。勋贵田奴之广占。大君家舍之过制者。皆一时之疵弊。而刺举亡遗。公议多之。为谏长上劄。亦多谠言。而辄弃藁不留。故无传焉。若假之以年。展其才猷。则其设施必有以丕变世道。而遽至于斯。人莫不悼惜。尤可慨然者。公自以际遇昭代。蕲赞新化。勋伐贤能。同归寅协。而事喜乖剌。赍志未就。眷遇隆郅。而用亦不究。岂非天耶。公配贞夫人州尹氏。江原道观察使赠吏曹判书安国之女。京畿左道水运判官赠吏曹参判应商之孙。夫人明达有女士风。待人慈惠。于寒贱尤加焉。壸范无违德。主馈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30L 页
不以有无闻公。训子以古人义方。己丑三月初十日。卒于杨州农舍。生少公一岁。卒后公十七岁。就其所权厝。乃以庚寅九月九日。祔葬焉。生四男一女。男长世圭早世。次世坚。文科。今为掌令。次世厚。有志行。不胜丧夭。最季世堂。女适士人李永辉。世圭一男二女。男泰一夭殁。以世坚次子泰素后。女适李之铎,赵昌耘。俱士人。世坚二男。泰尚进士。次即为后者。世厚无子。世堂二男幼。李永辉二男一女。皆幼。掌令君以余与公游。有昆弟义。治石请余文之。恶得辞。铭曰。
身虽寿而名不寿。其寿也非寿。身不寿而名则寿。其寿也久。公所立兮自可传。宁有待而不朽。有子兮济美。天之报兮在后。
庆昌君神道碑铭
宣祖大王诞膺天休。多麟趾之庆。第九子曰庆昌君。讳珘。字▣▣。性宽厚坦夷。无里襮。 宣祖奇爱之。甫八岁封君。 宣祖不豫。公年十三。未尝须臾离侧。夜不解衣。登遐之后。致哀甚。素俭约。被服同于儒者。妣贞嫔南阳洪氏。仁同县监赠吏曹参判汝谦女。高丽大匡太师殷悦之后。贞嫔恭谨。治宅不大。公子女既多不能容。始异宫以居。而日辄早省。暮乃退归。以为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31H 页
常。非有疾病。不废焉。道路见者。莫不叹美之。贞嫔尝疾剧。公齐沐祷天。尝粪以验。病寻愈。人以为至诚所感。后十数年而丁忧。毁戚又甚焉。公不与外人交。虽亲戚有不谨者。绝不通。人或问以时事。辄曰。王子何知。以此终光海之世。得脱于祸。其慎如此。反正后。拜宗簿寺都提调,宗亲府有司堂上。克勤罔懈。甲子之变。 大驾南行。公涕泣扈行。造次长在 上前。上甚嘉之。恩遇益隆。公既外除。而常忽忽有馀戚。又连哭二子。无意于世间。遂托于曲蘖。日饮无何而卒为身祟焉。公生于万历丙申九月二十三日。卒于甲申正月十七日。享年四十九。讣闻。 上震悼辍朝三日。遣中官护丧。三月丙午。权厝于峨嵯山下。同年五月十六日。葬于通津治北嘉佐洞丙坐壬向之原。公配郡夫人曹氏。利川府使赠左议政明勖之女。刑曹参判赠领议政倬之孙。甚有妇仪。后公五年而卒。祔葬焉。生四男三女。长曰俊。昌原正。次曰儆。阳宁君。为临海君后。皆短折。次曰俅。平云君。后于信城君。季曰佖。昌城正。女长直长李后杰。次进士柳㝚。次判官沈若河。侧室二男二女。曰佾。昌临副正。女适学生丘就衡。一男一女皆幼。俊娶县监韩师德女。生三男。长清平君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31L 页
泉。娶县监韩楙女。馀幼。儆娶都正洪汝翼女。生一男。侧出一女皆幼。俅娶进士姜珝女。佖娶佐郎韩嵂女。佾娶领议政申景禛女。生二男。皆幼。内外孙十数人。而外孙男女幼者。此不载焉。公尝有陈启事入阙中。承旨出接。例也。景奭适以承旨接公。公为一觞之。望见公。颜色蔼如也。今者平云君以余曾为太史。累然服衰。从其外族叔柳棘人炫。请铭甚恳。余何忍辞焉。铭曰。
先王之子。允多令闻。公孝且忠。克尽其分。寿则未赢。何怨乎天。无或敢伤。 王子之阡。
龟城府使 赠右赞成李公神道碑铭
甲子贼适之叛也未半途。有散其卒五千馀人。大挫贼势。挺出而自刎死。义烈卓绝者。曰草溪李公。公讳胤绪。字善承。以万历甲戌生。幼时屹然有大志。才勇冠伦。长而学书力科业。文日益进。甲午。国家大取武。公乃投笔登虎榜。抢攘之际。混迹偏裨。庚子。始拜宣传官兼备局郎。盖武弁之选也。无何。以祖母忧去。乙巳。复为宣传官。己酉。监清河县。政最。赐表里一袭。壬子。坐微事罢。戊子。朝廷有北顾忧。设巨防于城津。公膺简为佥使。凡固圉之务。甲列镇。特加折冲阶。赐玺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32H 页
书褒之。官满。迁别将于咸兴。励兵之馀。为冶铁备军实。大省蜚挽。庚申。用有勚进阶嘉善。为龟城府使。是时。天将毛文龙军龙川。师律不肃。村野骚然。邑宰多被僇辱。将校之横者。至龟城则相与礼而尊之。不敢陵。盖服其政令严明也。公为左营将。忽报敌骑迫邻境。为追毛兵也。左右劝公遣衙眷。入山以避。公正色曰。长民将兵而先动可乎。终不动。敌亦寻退。人以是益义之。朴烨按关西。轹蹙诸长吏甚。独称公为长者而重之。其见敬于人类此。用民愿岁满又留一年。癸亥。归拜卫将。秋贼适开府宁边也。请以公为中军。公在幕府。见其骄恣。常忽忽不乐。及适反驱戍卒而行。公肠裂发竖。口绝谷粒。密为书授哨官王有荣。使将所部从间道投元帅府。传告死报之意。其妾及二女子。亦遣于帅府。与别将柳舜懋谋斩适。而既未得其隙。则乃谓舜懋曰。吾计不谐。不忍苟活。吾将溃军。出奔元帅以死。誓不为贼刃污也。遂相与结约。先驰蜡书于帅府。别将朴震英及到慈山。与李慎,李𤣯等放炮齐散四营卒从之。贼气死。公见元帅张公晚而大哭曰。吾不能斩逆竖。致令长驱。何面立于天地间乎。乃令其奴归报宗长曰。吾今得死所矣。可以此告先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32L 页
庙。即自刎其颈而死。一军皆耸。远近闻者。莫不壮之。朝廷嘉其忠。特赠资宪大夫刑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遣礼官赐祭。已而录振武从勋一等。于是。加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右赞成兼判义禁府事。公首倡大义。使贼胆破。功不在鞍岘诸将下。而未策正勋。公议惜之。公自先世家草溪。是年冬。葬于郡北吾世村面巳之原。从先兆也。公长身伟貌。风仪秀出。气度恢豁。善饮酒。不拘细节。由由然处群不争。量足以容人。材足以御众。居家莅职。喜怒不色。而当大事。毅然有不可夺之志。平日素所畜有如此者。故临危效节。视死如归。向使公虽不自颈。其忠义亦足以暴于天下。自以初不即决者。欲将以有为也。而六日隐忍。未得其当。纵决江河之水。难雪其羞辱。鸿毛泰山。乃决于一刎。不亦为烈丈夫乎。人有为公抗疏。请加哀赠之典。优批奖之。今 上朝辛卯。其子亨源拜章乞旌表。礼部覆启而扬其美。命询大臣。大臣以为可。 上宠异之。乃表其家曰忠臣李某之门。于是乎荣耀极矣。李氏望著江阳。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景分。寔为鼻祖。仆射之后版图判书云皓。声名大彰彻。数世而有讳允俭。武科同知中枢府事。三为阃帅。名载己卯名
白轩先生集卷之四十三○文稿 第 433H 页
贤录中。同知公生讳希曾。弱冠。擢第盛玉堂。为修撰。早世。修撰生讳彭年。不仕而卒。即公之三世也。考讳天受。隐而不出。人高其行义。自号介石亭。妣衿川金氏。熙胤之女。公配曰完山全氏。察访雨之女。濯溪致远之孙。视公爵封贞夫人。初察访公择婿。得公喜曰。得此佳婿。吾寝安矣。无子。子同宗弟瑛之子。即亨源也。侧出女二。亨源娶士人吕灿之女。生男女各一。侧出长女为判官尹佐辟之妾。夭殁。季为县令金坰之妾。亨源自南来。因友人请铭。以状抵奭。奭固乐道人之善。而公私纷冗。未副者盖积有年所。今又来留滞数月。其诚亦足以动人。既为之叙。而系之以铭曰。
当死不死。生孰与齿。死得其死。死亦不死。烈烈惟公。死而后已。衣不金紫。节则常山。百世闻风。可以立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