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x 页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谥状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1H 页
绫昌大君谥状
赠绫昌大君讳佺。 宣祖大王之孙。 元宗大王之第三子。其外王父。即绫安府院君具公思孟也。大君以万历己亥七月十六日。生于城西之私第。年十五。以 元庙命。后叔父信城君。封君号绫昌。不幸遭昏时。被贼臣辈诬捏。锢于乔桐。十七而奄卒。呜呼痛哉。癸亥春。 仁祖大王肇正彝伦。 宗社再安。于是追奉 元宗大王, 仁献王后于太庙。赠绫昌大君号。初不敢备礼。权厝于杨州郡场里。至是移葬于广州古治面卯之原。 遣中官庇襄事。哀其无嗣。乃命麟坪大君为后。麟坪在时。国家多事。奉命织路于北京。饮冰冲寒。殆无暇日。未遑请谥。今者其子福宁君等诸兄弟。克继先志。陈章以易名闻。 上悲其意。即命有司遵典礼行之。福宁承 上命自为家状。徵文于景奭。景奭起而拜手曰。拙劣之词。无足以当之。而曷敢不勉。抑景奭于此尤有所感焉。昔在童年。赘入皇华之洞。信城君第墙宇近在望中。洞人时时说大君风仪气度。秀出凡伦。具说被系之事。闻之自不觉其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1L 页
涕潸潸也。谨按状。宁不重为之于悒。其状曰。大君幼而岐嶷。及长多艺通经学。燕居无惰容。神采凝重。声色和泰。魁梧而内纯悫。豪举而性谨饬。人不见其贵介之芬华。趋朝俨然。观者窃为之敬叹。在子舍。诚孝笃至。 元宗大王, 仁献王后奇爱之。恭友之情。出自天赋。怡怡然未尝暂离。俊异之状日著。光海之忌。盖基于此。乙卯。湖西人苏命国上变。凶徒因以搆诬。乃下理。神色不变。其得免极律而止于安置者。盖无以名其罪也。发向乔桐时。 元 仁及绫原大君。徒步哭别于禁府之外。狱吏隶儓驱迫麾斥。 元庙跌仆而伤。 仁庙与绫原。苍黄扶拥之际。大君已出城门。道路之人。莫不咨嗟垂涕曰。哀哉公子。胡大罪也。到乔十馀日。武人围守者。阴受凶徒之旨。因饭毒之。大君已料其祸迫。长吁而服。北面就尽。十一月十五日也。其临尽也。手书进于 元庙。盖密托本县人姓崔者而传之。辞意悲惨。有不忍读。栫棘绝不通。见书始知其讳日。有侧出女。适监察许舒。麟坪六男五女。长福宁君栯。次某。 仁祖以义昌君。奉仁嫔祀而无嗣。命某后。次某为龙城大君后。季福平君禋。女长适士人赵帺寿。次幼。馀男女夭。许舒男四女二。男长翔。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2H 页
次翀,次䎙,次䎘。女长适士人沈根。次幼。福宁娶持平许悦女。男二女五。某娶郡守黄道明女。女一。某娶郡守赵时馨女。福平娶都事崔永世女。玄孙之行不载焉。嗟呼。昏时之事。尚忍言哉。毒虐黔黎。万姓戴目。三纲斁灭。宗戚累足。 宣庙子孙。见忌嫉尤酷。况如公之英姿卓秀者。其能免乎。古来善者未必福。不善者未必祸。疑天道之非是。而论之者久矣。然而苍苍在上。赫赫临下。一理昭然。环复如夜昼。惟我 仁祖大王之中兴也。龙虎之将相。文苑之鸿硕。不谋而云集。日月明而万物睹。信乎天意之著显也如此。呜呼。以公之才之德。宜聘而未聘。宜寿而未寿。幽冤惨怆之气郁结于泉壤之间。洎乎 改玉。若雷风之迅扫。存没俱荣。 仁祖命之麟坪继之。无子而有子有孙。振振兟兟。天之所以寿之者。在于不朽。所以福之者。亦惟在于嗣续之永久。倘所谓天道。非耶。是耶。景奭撮其最者。用备儒臣若太常之采取。谨状。大匡辅国崇禄大夫领中枢府事臣李景奭。奉 教撰。
右议政 赠晋川府院君姜公谥状
公讳士尚。字尚之。晋州人。在丽朝。有为国子博士者讳启庸。公之远祖也。赫世蝉联。载诸国乘。其尤著者。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2L 页
讳君宝。臻宰辅。谥文敬。讳蓍。判都评议使司事。后二代而有曰子平。观察使。寔为公之高祖。观察生讳诇。大司谏。赠吏曹判书。判书生讳永叔。别提。赠议政府左赞成。判书于燕山朝。以直言死。赞成同日被祸。 中庙雪其冤。考讳温。议政府舍人。赠领议政。妣赠贞敬夫人朴氏。进士拭之女。以正德己卯生公。公年甫志学而丁外艰。服慈闱之训。能自强不怠。课群弟学业。皆得成立。中嘉靖癸卯司马。登甲辰第。荐补艺文馆检阅。己酉。遭忧外除。复入翰苑。序升奉教。迁成均馆典籍。选入玉堂。为副修撰。于谏院为正言献纳。于天曹为佐郎正郎。政府则由检详转舍人。玉堂则累迁副应教典翰直提学。丁巳冬。升承政院同副承旨。转右副。递为大护军。授兵曹参知。无何为左副承旨。转右承旨。特拜副提学。移都承旨。历兵礼二曹参议。又拜副提学都承旨。辛酉。特升刑曹参判。俄拜司宪府大司宪。以 圣节使朝京。还复拜副提学都承旨,大司谏大司宪。递为同知中枢府事。出按庆尚道。入为礼曹参判都宪副学大司成。隆庆丁卯。 宣庙即位。戊辰春。 皇帝遣使颁诰命。公以礼曹参判。为远接使。还拜大司谏大司成兵曹参判。庚午。以 中宫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3H 页
诰命奏请使。如京师。竣事还。赐田僮。拜大司宪,吏曹参判兼同知经筵。以户曹参判兼艺文馆提学。辞不拜。又为吏曹参判。癸酉。特升兵曹判书。递免。寻拜都宪。自后判刑曹者三。判吏曹者再。参赞政府者三。判礼曹者一。兼带知经筵事。又判兵曹。戊寅冬。擢拜议政府右议政。辛巳秋。病递领中枢府事。冬十月庚申。卒于正寝。得年六十三。临绝。言不及私。惟数问承旨来否。盖欲有所陈。而政院未即以闻。及承旨驰至。纩息已冷矣。 宣祖震悼。辍朝市赐吊祭。壬午二月丙申。大葬于衿川兰谷里家茔判书墓侧。听天沈相公志其竁。后以子絪追荣。赠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晋川府院君。公方严有度。风神凝远。言笑不苟。少游泮宫。秀出辈行。皆以公辅期之。及释褐。慎交游。见权要。若将浼焉。李梁方用事。以公同庚。欲结纳甚。公终敛屏。几被中伤。性素嗜学。不辍读。尤喜看纲目与大学衍义。每对灯吾伊。夜辄分晨。复闻鸡兴。孜孜达曙。盖白首而犹少日也。其为学士也。入侍经帷。声音洪畅。讲义精当。左右尽倾。早失怙恃。禄不及养。以为终身痛。每于朔望。必具珍品以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3L 页
荐。荐必躬。祁寒盛暑。亦不废。又以诸弟早没而身受厚禄。考妣之祭。不使轮行。赡寡嫂抚遗孤。一出于诚。接人恭而勤。无问贵贱。到门无留者。虽公退惫甚。辄出迎。不以为劳焉。平生不营生产。四野无田园。子弟尝请搆小庄。以备退休。公笑曰。仕宦者但患不得退。退何患无归乎。所居室湫隘。而晏然自适。外物奉身之具。无所入其心。于芬华货利泊如也。燕居。常衣补缀之衣。子弟亦不敢以时样服色见。不畜姬妾。不食重肉。惟能饮而亦能德将。虽暑热。必整饬衣带。不见有惰容。其为相也。遵守成宪。不喜纷更。见末俗轻浮之习。辄蹙然不悦。初遘疾。章五上而未递。勉起尽瘁。阅岁而疾复作。遂辞退。命遣太医。医且宽之。愿毋动。公莞尔曰。吾复何求而动吾心乎。其临死通坦。又如此。既卒。家无甔石。 特赐米布等物。配曰贞敬夫人坡平尹氏。训鍊院副正光云之女。生四男。长绪。文科承旨。号有鉴识。次绅。进士,文科俱第一。崇政大夫议政府右参赞。以平难功。封晋兴君。后于公中弟正郎士安。次絪。好儒术。博通经史。初以任仕。策扈圣勋。为资宪大夫晋昌君。最季紞。佥知中枢府事。荫仕而有才局。西厓柳相尝以体察使。署为从事。女婿二人。闵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4H 页
汝健。长兴库令。李义可。士人也。景奭生晚。不及望公履幕。而以故人稚子。从晋昌,佥知两丈人后尘最久。闻诸公绪论最熟。公盖一代完人。而馀风犹有存焉。且见旋马之遗基。则可想环堵之萧然。其长德清芬。有足以起后辈之敬矣。晋昌君不以景奭不文。属之以先相公行状。而余奄遭大故。晋昌寻即世。佥知公继而勉之。而因乱未即就。今佥知墓草亦已宿矣。余惧相公之迹久而渐泯焉。又悼两丈人之赍恨而没。谨据沈相之志。撰次如右。以请易名之典。
完丰府院君李公谥状
公讳曙。字寅叔。我 太宗大王第二子有讳补。曰孝宁大君。即公之七代祖也。孝宁生谊城君寀。谊城生云林都正愊。云林生把城君哲仝。把城生讳光胤。丰德郡守。赠刑曹参判。参判生讳干。卫将。赠兵曹判书。公之祖考也。严恪有行能。考讳庆禄。杰魁而勇。登虎榜。累官至济州牧使。在边有古将风。忠孝著焉。赠议政府领议政完宁府院君。妣德水李氏。赠贞敬夫人。以公贵也。夫人监察学曾之女。贤而有法。公生于庚辰。幼而颖异。不妄嬉戏。长而有文。而袭先业。中癸卯武科。丙午。拜宣传官。白沙李相公为体察使。以公为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4L 页
裨。待之有加。知其不凡也。出监蓝浦县。锐意为治。凡所设张。多出于便民。而反为言者所搆陷。遂诛茅于杨州大滩上而居焉。生事萧然而晏如也。材公者惜之。引为捕盗从事。适获巨盗。治之未及究。而出长连县监。用前功升折冲阶。连甚凋弊。得公而苏。以治最闻。擢守谷山郡。声绩益著。一日。公阅郡之戎器。知其不可用。乃喟然兴叹。图所以新之。于是令一郡曰。民若为我役于㮈川山下二日者。免一岁征。民皆乐趋之。争斧其大木而浮下之。卖于黄凤之间。得绵布颇优。一以充民赋。一以偿匠手价。于是弓人弓。矢人矢。无何而弦其弓者十百。镞其矢者以万数。粟米之储偫者且千斛。事闻于朝。乃升嘉善阶。寻改珍岛郡守。抚字不怠。一岛德之。官满而归。时中朝有辽沈之役。徵我兵。廷议难之。公慨然奋曰。义何忍此。即拜疏陈其意。不报。再陈疏。又不报。人皆啧啧曰。诚义士也。又何文之能也。所至无不目而窃赞之。戊午春。贼臣擅朝。怂恿诪张。谋废 母后。驱百僚为之庭请。公有大夫人春秋高。公白大夫人曰。 国母而将废。参不参。死生判焉。而义不忍参。顾老亲在堂奈何。大夫人曰。尔志能如此。则无以我也。吾不恨矣。公竟不与焉。当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5H 页
是时。在廷搢绅小大凛凛。虽平日号以名节自砺者。惟恐其陷于不测。相率而趋。其时特立不顾。终不之参者。在文士仅数人。武弁则惟公一人也。于是台论紧发。请置诸重典。公屏迹江外以俟命。已而丁大夫人忧。转入于泰安海曲之僻绝处。若遗世者然。盖见时事之昏乱。痛伦纪之斁灭。绝意于爵禄。深念乎 宗社。自戊午以后。有大计相友善。如平城申相公与之相对。则辄为之嘘唏悲咤。以此见义而勇为。临祸而不惧。穷居困厄而不以为闷者。有如是焉。外除。会有荐者。得拜长湍府使兼京畿防御使。公乃往莅。将以有为也。先是。公因平城。得闻 先王龙潜时玄德甚悉。遂决意协赞。誓与共戴。以兴复王室为己任。至是。抚御民卒。恩而且威。乃率一府之军。以癸亥三月十三日。会升平金相公瑬,延平李公贵,申相公景禛,崔相公鸣吉,具公宏等于洪济院而入。诛乱反正。 宗社再安。天与人归。正当千载之会。而大勋之集。公力居多。超拜资宪大夫户曹判书。策勋一等。 赐奋忠赞谟立纪明伦靖社功臣之号。封完丰君。地部素称剧地而更化之初。事务益殷。文簿云委。公能剖析刃馀。旁察隐漏。吏不敢肆其奸。务在节用裕财。将以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5L 页
均赋蠲贡。而顾其措处无渐。牟利之徒。投隙胥动。得以为言。公遂力辞而递。然完平李相公。以元老入为首相。亟称公详明有才诚。辄招公与之议事。其见重如此。为京畿观察使。武弁之为观察。亦 异数也。公常叹曰。使我处此数年。吾志可伸。畿民可济矣。甲子贼适之叛也。公以观察使兼副元帅。命使逆击。即日就道。贼由间道来。朝廷辄改令。公便改路驰到松都。跋涉东西数百里地。师饥且寒。又值夜深。贼猝至。公即乘险以固之。贼不犯而过。攻者罪其不战。盖公则料之审也。 上特原之。只令白衣闲住。数月而复其官。其年冬。因事进阶为完丰府院君。大臣建言京城所恃者。惟畿辅兵。而不鍊不精。难以得力。事极寒心。宜择负重望知兵事者以属之。使之教鍊之。于是公兼总戎使。公乃申严部勒。选置将领。以春秋冬习于其乡。时遣从事官。试阅而赏罚之。又设屯田。以备军饷。兵不夺农。粮不责民。畿人初苦之。而及其成也。又称其利焉。公建白南汉形胜之地。在丽济百战之时。百济王建都于此。俯压敌境而敌不敢窥。请城此以为京都之蔽。 命右赞成李贵等往视之。以为可。命公董其役。公日夜筹营。鸠集缁徒以筑之。令别将等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6H 页
分督之。岁才周役告讫。而民不病焉。丁卯之难。 大驾幸江都。命公守南汉。俄使下截江路。敌退后。拜刑曹判书兼五卫都总管兼训鍊都监,苑囿司,司仆军器等寺提调。寻兼判义禁府事。三长秋曹。一判金吾。一以平反为务。郎僚服其能。于太仆则戒圉人以牧养之方。马以之蕃。又捐其羡财。佐版曹之用。于武库则课诸工以造铸之役。兜鍪剑戟。咸使坚利。各炮诸机。无有亏缺。炼作火药。且千万斤。 上知公益勤重之。然自是公疾作矣。刘兴治叛于椵岛。 上以为此 中朝之贼。不可不讨。命公往征之。会岛中诸将逐兴治。兴治等走。公遂还。公尽瘁积劳。疾益甚。须鬓尽白。陈恳而免总戎使。为御营提调。兼带悉如故。大司马缺。 上特令慎简。时公病不能廷者三年矣。大臣以为曙虽武臣。且病矣。然非曙无可者。遂以公拟。公辞不获。武臣之为本兵长。自公始也。公力疾而出。为政以公。公议多之。未几。以病聋累辞得递。丙子冬十二月。清兵长驱。数日而薄京城。 上幸南汉。于是乎城受围矣。公以御营兵。军北门。数出兵有所杀获。公方病甚。而风雪中扶夹登陴。往来警守。如无疾人。人皆忧之。或有言之者。则曰。此何时也。而敢顾身乎。体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6L 页
察使与公方议出兵。时大风。公踞床忽倒于地。担归城中舍。过五六日而病益危。临绝。谓其婿蔡君裕后曰。吾无所恨。而不能瞑目者。会稽之耻也。景奭与公有族谊。其病卧也。时往见之。语音仅可辨。而谆谆者。大抵皆忧国意也。以丁丑正月初三日卒。年五十八。前此六日。有大星陨于城中。人皆异之。公果卒。讣闻。 上震悼哭之恸。声闻于外。莫不感动。素食者累日。其敛也。为之制衣衾以赐之。自袭敛至权厝。命中使临视之。京畿观察使护其丧。其年四月。还葬于杨州先兆之次。公意也。自山城启而引也。 特令入殡于京第。此旷世之盛典也。初公城南汉。人不以为急。亦多诮公。危急则皆曰。若无此城。何所依归。始入城也。人之见之者。喜其城之险而恨器械之未备。既校其库中。凡所以摧锋火攻之具。靡不毕备。人皆服公智虑之远也。于是咸一口言曰。国几绝而复续者。公之功也。配温祚王而受享者。非公而谁。遂作庙南汉。以公配享于温祚王。因公论也。公白而长身。有雅致。事亲孝。追远之诚。根于天性。公宰长连时。景奭先伯兄孝敏公尝为海西都事。见其养大夫人之色愉如也。归以语家人曰。某也才而孝。可大用。常追慕先亲语。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7H 页
辄悽然泣下。祀事必尽其蠲洁。每叹曰。吾何敢至此。此先德也。凡受 赐及其所得物。辄分诸亲旧家无馀遗。亲党之贫不能婚者。为之资送。门中人皆仰赖焉。其兼管诸司也。郎椽之属。综核纤悉。亦未尝不优假。下辈之良奸。亦皆别白。而罪重则法之。轻者舍之。箠楚不妄加。以此无怨焉。公好读书。公馀辄对书卷。时时作近体诗以寓怀。而不以示人。及贵绝不复为。然章疏之作。辞意明切。疏到银台。诸承旨相与传观而叹美之。公配贞敬夫人尹氏。学生端中之女。有一女归于蔡氏之门而早夭。无子。以族兄户曹判书李公溟之子敏白后。司仆佥正。有男四人女三人。敏白亦夭折。岂命也欤。噫公始则倡大义明彝伦。回日月于长夜。卒之设保障。扈 君父。巩邦基于不拔。忘身殉国。死而后已。若公者。虽谓之万世功。可也。 先王山陵奄过三年。祔庙将迫。朝廷会议配享之臣。公初不得与。谈者惜之。因我 圣上之下教更议。而公乃配享。舆情翕然。公之功固大矣。国家之所以酬报公。吁亦至矣。景奭屏伏。于朝家事无所与焉。而公之孙苍。方服其父丧。累然而来。手蔡君裕后所述行迹。乞撰请谥之状甚恳。义不敢辞。谨依其家状而摭其最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7L 页
者如右。以蕲太史之录。太常之采焉。
右赞成昌宁君曹公谥状
公讳继商。字宗圣。昌宁之曹。为国右族。在高丽有讳钦。尚太祖德兴公主。为平章事。其后相继拜平章者凡八代。公高祖讳信忠。嘉善大夫。江界道左翼兵马使。曾祖讳尚治。通政大夫。集贤殿副提学。赠礼曹参判。祖讳变隆。奉列大夫。副知承文院事。赠礼曹判书。考讳九叙。中训大夫。永兴都护府使。赠纯忠积德补祚功臣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昌城君。赞成公娶左赞成李承孙女。以成化丙戌生公。公早孤。长自知学。中壬子司马。登乙卯文科。选入槐院。庚申。例升成均馆典籍。壬戌。以书状官如京师。将还。拜弘文馆副校理。癸亥。迁司谏院献纳。历侍讲院文学,兵吏二曹正郎。转议政府检详。升舍人。甲子。拜弘文馆直提学。递为通礼院右通礼。时燕山荒乱。 宗社将危。公与朴元宗语。为之慨然痛衋。朴公知其有大节。可与共事。于是悉披心腹。同画计策。遂成拨乱之勋。乃 赐秉忠奋义翊运靖国功臣号。拜刑曹参议。改吏曹参议。丁卯。升嘉靖封昌宁君。以功懋也。秋以 圣节使朝京。戊辰春。拜司宪府大司宪。己巳。出忠清道观察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8H 页
使。庚午。入为大司宪。壬申。以谢恩使赴京。还拜副提学。甲戌。为户曹参判。改吏曹参判。出岭南观察使。归拜礼曹参判。戊寅夏。因地震进群臣咨访。公造膝尽言。重触时议。罢归田里。晏如也。庚辰。以公耆旧。召拜礼曹参判。无何移大司宪。壬午。兼艺文馆提学。冬特除刑曹判书。丙戌。按廉北道。戊子。还判户曹。庚寅。改判兵曹。寻递为礼曹判书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辛卯。首斥金安老之奸。反被其噬。编管林川。壬辰春。窜于洪原。长子光远亦黜门外。祸将不测。人多危之。而公自如曰。死生天也。虽百安老。将何为。居七年。而静坐悠然。怨尤之色不形焉。及安老败。僮仆闻之。莫不跃跃然。而公无喜色。其素守如此。丁酉冬。安老等三凶赐死。即召公拜议政府右参赞。己亥。特加崇政。升为右赞成。兼知经筵判义禁 世子贰师。已而引疾递判枢府。壬寅秋。有疾方卧。会梁赞成渊卒。扶往哭之。疾转剧。医官欲药之。则曰。有命焉。非药可治。不许进。子弟问后事。则曰。若曹在。吾何言哉。乃起而易箦。终于正寝。嘉靖癸卯四月某日也。享年七十八。讣闻。 上震悼辍朝市二日。优其赙。赐之吊祭。用是年八月某日。礼葬于广州治西艮坐坤向之原。从先茔也。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8L 页
夫人。即司谏院司谏赠领议政李公宜茂之女。贤而婉。闺门肃如也。庚寅十月。先公卒。享年五十八。葬于同原之右。公素性劲直。不肯苟合。雅尚简俭。不喜芬华。燕居端默。见子弟必整冠。及论时事。抗直不挠。不以穷厄而陨穫。朋旧有遘祸者。人皆缩颈不敢问。而公独通信如平日焉。公尝与赵静庵为忘年交。静庵当朝。间有浮躁之辈论议矫激。公见静庵。辄勉以调匡之意。静庵深以为然。而不悦者多。谤以之基焉。及己卯祸作。公对亲旧语。辄流涕。时辈恶之。经年屏废。亦坐于此云。公清洁自持。前后凡三赴京。书卷药裹。亦不近。象胥辈相戒不敢有犯焉。公于诗律。未尝致力。而间或寓兴。趣致自高。容斋李公亟称其美。惜其不用于世也。凡有朝参。必闻鸡而兴。待漏而趋。大小公务。一不称疾。于宗族睦而仁。恤孤寡有加。云仍蕃衍。充堂溢庭。内外孙枝。曾玄婿行。多名公闻人。不可殚记。岂积善馀庆之徵也欤。噫。故夏宁君文秀以公之孙。将请易名于朝。谬属撰状于景奭。景奭不敏。且迫纷冗。未克就。而夏宁奄作古人。其孤修撰汉英克追先志。申请又恳。景奭之生也后。遗迹馀芬。无以髣髴其万一。而谨据大学士成公世昌所撰神道碑铭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9H 页
及其家乘所传述者。略摭其最如右云。
宜春君 赠右议政南公谥状
往在丁卯义州之被陷也。府尹李莞骄淫不备。以城与敌。凌汉望风而溃。独平安兵马节度使兼两西巡边使南公。守城死之。 朝廷褒其忠。国人壮其节。名声闻天下。公讳以兴。字士豪。其先宜宁人。远祖乙番。高丽侍中。谥敬烈。子曰在。佐我 太祖开国勋一等。左议政。谥忠敬。子曰景文。兵曹议郎。赠左议政。子曰智。左议政。谥忠简。子曰称。内赡寺副正。赠户曹参议。是生讳忭。朔宁郡守。赠兵曹参判。高祖也。是生讳世健。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兼同知经筵春秋馆事。曾祖也。是生讳应龙。通政大夫。工曹参议知制教。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祖也。考讳瑜。通训大夫。罗州牧使。赠纯忠积德秉义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经筵事宜川府院君。议政公早登虎榜。累典郡牧。居内忧。是时倭屯二南。谋西犯。朝廷夺情授罗州趣赴。戊戌十一月。与统制使李舜臣击贼。同死于露梁之战。 宣祖悼之。赠职录宣武从勋。累赠至议政。二代追荣。以公贵也。妣全州柳氏。赠贞敬夫人。大司谏讳轩之曾孙。刑曹判书讳埙之女。端庄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39L 页
渊懿。妇德克备。事姑以诚。恤族以仁。闺门穆如也。万历丙子七月二十七日。生公。自幼时气度异凡儿。游嬉。独占高处坐。指挥群儿而左右之。少违令则罚之。群儿情伏。判书柳公无男有三女。大夫人于序为季。判书公钟爱置之家。一日。公之外兄二三儿。会游于井上。外兄中年几十岁者跌将堕。公急揽其裾。以两足距甃石而大声疾呼。家人惊往救之。诸儿在傍笑视而已。判书公闻而奇之。抚顶曰。异日当作扶危好身手也。志学之年。聘于文翰家。多学太史书。一队皆期以早立身。壬辰春。倭情不测。公有隐忧。议政公畜一骏马而不习驰骤。公每于夜中骑而驰。喂马者乞止之。公不从曰。当用于战阵。人皆笑之。夏倭入寇。 车驾西幸。临津之战。官军溃散。议政公以富平府使。来在阵上。赖其马而免焉。大夫人从议政公于富平府。京第所储之物。无以输致。公请往取。大夫人忧之曰。京城方汹扰。安保家财之尚存。且冒犯危乱不可。公笑而固请曰。子岂止此而死者耶。幸勿忧也。乃率苍头之健者数辈。驰入京。收其最要者载数驮。出城门。避乱者填噎。马不能前。公张弓贯矢。鞭马冲行。避乱人随之而发。及踰大岘。东西江无赖人。群起作乱。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0H 页
掠夺人之装橐。被驱者流血呼叫。公驰马而前。连射盗之尤者。大喝顾后。若将并突者然。群盗惊散。避乱人赖而得脱。公时年十七也。其胆勇已如此。戊戌。议政公战亡。公义不戴一天。有必报之志。辛丑春服已。即去书事弓马。壬寅。中谒圣武科。癸卯。除宣传官兼备边郎。甲辰。出监长渊县。扫苛政束猾吏。一境安之。按问御史以其状闻。 宣祖大王特赐表里以奖之。丙午。忤方伯罢归。丁未。复为备边郎。戊申。通判义州。居三载。宿弊俱祛。庚戌。移守龙川郡。寻递。以兵使柳珩之婚家也。鳌城李相公以体察开府。武有才望者。皆属幕下。公亦与焉。用体府荐。为富宁府使。利器械偫军饷。甲六镇。绣衣至府。阅见驰闻。加通政阶。秩满归。以在府捕盗之劳升嘉善。拜副总管兼捕盗大将军器寺提调。乙卯。节度公洪兵马。先是营中凡百之需。皆责于军卒。为例已久。公至量其支用。馀皆蠲减。道内营属之军。莫不欢抃。丁巳。拜庆尚右兵使。兼牧晋州。己未。瓜满递归。戊午。兵连之后。人视西路为死地。皆避之。公乃慨然拜疏。愿乘一障以效死。遂授以防御使兼莅龟城府使。龟在山谷。氓凋土瘠。且经匪人。官库告罄。治未浃月。拮据赡用。龟民树石而颂之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0L 页
曰。未满一朔。恩重百年云。庚申。迁牧安州。仍带防御使。是时辽广陷没。华人东渡。遍住清北。来寓于安者。且数千户。设铺买卖。相杂于民。公视之惟一。均囿抚绥。或有犯法。绳之以律。华人爱而畏之。怵儿禁啼。必曰南老爷。盖恩威并著。稚髫亦知之也。壬戌。华使到本州。见凡具整理。诚礼俱至。亟称之。事闻。超升资宪大夫。癸亥。以事抵罢。无何张公晚为都元帅。住节箕城。引公为中军。总其师。时贼适以兵使在宁边。恃功怨怼。阴畜异志。甲子正月。有上变者。告其子。金吾郎承命往拿。则适斩金吾郎。举兵叛。与其属李守白,奇益献等谋曰。帅府诸将中。南以兴,柳孝杰,朴震英三人外。馀皆易与耳。行间于帅府。去此三人。则吾事济矣。乃密封一书传诸公。公已揣其凶计。手其书。直诣帅府前。拆其封。书面列书南中军,柳别将,朴别将之字。其辞曰。 圣明在上。群凶满朝。清君侧之恶。乌可已乎云云。其他不测语。不忍尽记。元帅知其必欲间。倚信公愈重。元帅谓诸将曰。贼所领。皆辇下精炮与降倭选锋。劲兵亦且数万。以势言之。众寡之不侔如此。取胜之道。其策何居。公曰。贼之别将柳舜懋,李慎,李胤绪等。虽在贼营。终非与贼同事者。特时未得机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1H 页
耳。可以书诱之。遂送书晓以逆顺。三人果率其所部。投帅府。贼气稍夺焉。元帅病日笃。戎务区画。举委于公及郑忠信。同心协谋。一皆禀施。裨益弘多。贼惮帅府。不敢由直路进。潜兵间行。径出箕城之前。元帅督遣公追之。及于黄州之薪桥。贼望见官军。出兵逆战。公对阵。使人遥谓曰。尔将士皆国家所遣者。不幸为贼所驱。乃敢与王师抗战乎。效顺则可图他日之富贵。终若执迷不悟。祸不旋踵。许铨,宋岦等。闻其言。率马兵投向我阵。我兵疑贼将之进逼少却。而两将竟归附于我。适别养降倭百馀为腹心。以为先登之用者也。公在安州也。此类久蒙衣食之恩。至是窃相戒之曰。无伤我南爷也云。亦可见感异类之心也。追至平山境。募死士夜斫贼营。贼众大惊扰。至马滩。贼已渡。破李重老等。斩八将首。送于军前。誇耀以沮军。公笑曰。所谓八将某某。平生所熟者也。而今见之。皆非其面。敢以死卒之首绐我耶。于是众疑乃定。公约军中曰。贼渡临津。则京师易挠。必及其未渡而决一死战。其忍以贼遗君父乎。到临津。贼恐其追蹑。已乘夜从浅滩渡矣。公闻 车驾南幸。都城无守。告元帅曰。某等不能死斗。纵贼至此。某等之罪也。乃与郑忠信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1L 页
等冒夜疾驰。分据鞍岘。多设疑兵。师行远赴。多有饥色。即遣马军数百。袭京营屯守贼。斩其将。取粮以来。军中赖焉。翌朝。贼见官军之登岭。尽锐而出。攀崖由谷。蚁附仰攻。矢丸交集。官军孤弱。莫敢出气当前。公踞胡床。系其足以示必死志。军情犹怯。莫有固志。公大呼曰。韩明琏中丸堕马。于是兵势稍振。自卯至巳合战。贼之骁将李壤中丸而倒。明琏亦中箭而退。士气始倍。一可当百。贼走入城中。郑忠信欲乘胜驰入。公止之曰。以小敌众。几危获胜。岂非天所祐者耶。不出一两日。两贼之头。可坐而致之。穷寇勿追。非兵书之戒乎。公生擒数十馀贼。不诛而致之前。从事官金起宗曰。擒贼不杀。其如后患何。曰彼本吾民也。独不闻胁从罔治之说乎。人皆悦服。其夜贼率数十骑而遁。至广州地。益献,守白。射杀适,明琏。斩其头。献 行在。贼既平。 大驾还都。元帅以下迎谒于道左。伏而涕泣。谢平贼之不早。使 至尊播越。罪当死。 上驻驾。令近侍慰谕曰。微卿等效忠。 宗社亡矣。锡以厩马白金。公感激拜赐。公以大夫人避兵于海西长连地。请告归省。特除延安府使兼防御使。以为便养之地。封功行赏。赐竭诚奋义出气效力振武一等功臣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2H 页
号。超升崇禄三资。封宜春君。与之臧获田宅。未几。召还京师。以君号兼备局提调。朝廷忧西鄙。以公习知边事。且有遗惠于西民。是年冬。授平安道兵马节度使兼宁边府使,两西巡边使。往住龟城行营。丁卯正月。敌兵猝入过江。未三日。已迫安州。公闻报。即领手下若干兵。兼程驰到安州。才入城门。敌锋已渡萨水。傍邑之兵。未及招集。城中士民。并发老弱。不满数千。惟以忠义激励将士。与安州防御使金浚共誓死守。次子斗柄同在围中。上念君亲。下悯子危。使之持启驰驿。仍省大夫人。其状启有曰。万死之外。更无所为云。弘立,兰英,明琏之子润。迭呼恐喝。动摇城中人。公厉声曰。受命守城。一战决死。职耳。何忍苟活。与臊羯狗同之哉。军民知公有必死心。皆感泣。是月二十日。敌兵四匝围城。梯冲交迫。矢下如雨。公擐甲挥剑。终日督战。翌日。敌悉众攻城东。东隅城卑势易。先发乱箭。散其守卒。合力齐叩。攀附以登。公乃上谯楼。逼迫者辄射之。矢既尽。知无可奈。于是插火火药匮。自焚死。实丁卯正月二十一日也。烈焰所触。围楼者亦多烧毙云。岭南人郑延禄。公之偏裨也。宁边官奴爱男。终始随公者也。皆在公侧。火未及燃。公挥手使之急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2L 页
退。二人大哭曰。公死于国。我等死于公。攀槛不去。竟与同死。事闻。 仁祖大王震悼。命旌其门闾。赐吊祭礼葬。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经筵事宜春府院君。存抚其老母。廪恤其妻帑。大夫人年垂八帙。哭公曰。戊戌之岁。父死于战。今年。子死于战。父子俱死于国。死亦荣矣。何恨之有。但恨未亡人罪积于躬。祸及子矣。安州,宁边吏民士卒。相与哭于灰烬处曰。国其如何。吾属谁恃。有传华人野史。特书公之节死云。古称死不死者。其公之谓乎。春秋五十二。是年八月某日。葬遗衣于广州治阴村里先茔后某向之原。先是。大夫人从公于宁边。丙寅秋。公使夫人奉大夫人。趁未寒还京。时边耗不甚紧。人莫晓其意。或有问之者。则不应而慨叹而已。未几乱作。人皆服公之先见而处事之从容也。三年丧毕。母夫人尚存。长子斗极幼学。而 特除龙安县监。以便其养。诸子亦次第录用。及其母夫人即世。 仁祖临筵兴叹。特赐之赙。人以为稀觏之盛典。公天资豪俊。器量轩豁。颜貌丰厚。望之有魁梧之状。人之未尝熟者。一见知其为钜人。虽文士之有重望者。见公不以简傲加焉。公亦遇人之相与者。则披心腹堕情素。无一毫俯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3H 页
仰之俗习。和易于外而善善恶恶之性。截然于中。不视其炎冷。如其善者。虽落拓坎壈。素所不知。必以诚意待之。如其不善。不以相识而有所饶。公之通判于义州也。尔瞻为尹。遇公甚款曲致厚意。后见其握权逞奸。不迹其门。在湖营时。其奴横于邑里。吏莫敢谁何。公绑致而杖杀之。尔瞻嗾台官论甚峻。抵罢不悔。其节度岭右也。仁弘家陜川。相去不远。而不一问。巡历列邑时。道其门外。投宿于近处山寺。仁弘遣其孙。要与之见。而辞以疾不往。其确然不屈于权势。素所蓄也。完平,象村两相公及柳川韩公。皆被谴于光海。时寓在乡曲。素客习者。皆缩颈而过其门。公则曾所不知。而每专价起居。或曰。何太薄于相知之尔瞻而厚于所不知之三爷如是乎。公只笑之而已。公平日孝于大夫人。前后荣养。务尽娱悦。庆节为寿。先意顺志。凡所供献。必备其分与。无兄弟。只有姊妹而皆早世。抚其子如己子。有二庶弟一庶妹。为之资。以时婚嫁。济其生业。俾不至匮。公早有才望。立朝殆三十年。典州郡者七。仗阃钺者三。而屋不营一区。田不增数亩。罢则侨居。食亦常艰。居官谨洁。不顾家私。而亲旧之穷乏者。赒之无不至。各副其愿。幕僚州佐。不存阶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3L 页
级。严毅之中。情意相通。常以暇日。延致交欢。歌呼谈笑。间以博塞。乐而不厌。颇有膂力。射不拘例。惟取捷疾。才彀而矢发。发无不中。公再三而人仅一发矣。不致意于文。而才甚高。时或有作。语多可诵。然内而不露。拈笔为简。挥写不停。公移牒报。口应如响。吏不及书。酒户最宽。鲜克为敌。对饮客皆径倒。而公则无所变。治簿判牍。无一错谬。吏辈不敢舞奸。益畏之。曾所莅治。皆有去后思。歌咏而碑之者多。延安之民。就府之北神祠。画公像。每遇水旱疠病。辄祷云。公当昏乱之时。忌疾者甚多。射影钓谤。交惎中伤。而终无以掩其能。名相钜公。迭相荐进。重之如干城。公有裹革之志。始自效于边境。克清大憝。终镇西门。区画筹营。单竭赤诚。及其力尽。则轻七尺于鸿毛。明大义于日星。倏托惊烟。直上云霄。永有辞于天下后世。岂不为大忠臣烈丈夫哉。 仁祖大王朝。哀荣之典极矣。 孝宗大王继述之。屡教铨曹。收录其子孙。公之子斗杓以殿中。请告省母于其兄斗极之邑。辞朝之日。 赐以内药珍剂。俾遗其母。闻者皆感叹。配贞敬夫人东郑氏。领议政河东府院君麟趾之六代孙文科壮元通政大夫安东府使熙绩之女。与公同年生。端厚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4H 页
和淑。壸则纯备。手供滫瀡。以奉公姑。抚妾媵以恩。御婢仆以仁。内外亲党。皆悦其睦。公有客必觞之。虽解衣以办。不示其窘。治家能拨贫为饶。公在外时多。实不知其家事之如何也。年八十二。卒于丁酉之七月。祔葬公墓。同原异穴。生五男三女。长即斗极。今为司宰监佥正。次斗柄。历亚卿统制使。为京畿水使。次斗机。佥知。次斗枢。宜宁县监。次斗杓。长水县监。女长适柳孝杰。节度使晋阳君。与公同录振武功。次适金振声。监役。季适李会源。文科郡守。斗极有男女。男泳。生三子二女。皆幼。女适洪处恭。奉事。斗柄无子。以佥知子澳为后。武科。训鍊将官。斗机三男一女。男长沃。武科。蓝浦县监。次涑,季澳。女适金颀。斗枢二男二女。男溟,渊。女长嫁。季幼。斗杓男泽。女适李重夏。进士。柳孝杰三男。长浩然。进士。金浦郡守。次赫然。武科。累经阃帅。为承旨亚卿。季卓然。进士。龙仁县令。金振声一女。适尹煜。武科宣传官。内外曾玄孙及庶出。并九十馀人。噫。公之忠烈。赫赫在人耳目。太史氏之所特书大书者也。不待撰述而后知之。而就其家状。摭而录之。谨请易名之典。
领议政平城府院君申公谥状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4L 页
公讳景禛。字君受。平山人也。即高丽开国功臣赠太师壮节公之后。六代祖槩。相我 世宗大王。为左议政。与黄翼成公同心夹辅。以赞辨章。谥文僖公。配享于 世宗庙庭。五代祖自准。卒官观察使。有讳末平。典签。赠户曹参判。高祖也。讳鋿。吏曹判书。谥文节公。曾祖也。讳华国。成均生员。赠领议政。祖也。考讳砬。赠纯忠积德秉义补祚功臣议政府领议政平阳府院君。素以智勇名。登武科。擢拜稳城府使。北虏寇边。公奋击败之。直渡河。大蹂其穴而还。朝廷嘉其功。超拜北兵使。入为汉城府判尹。壬辰之难。以巡边使。御倭于忠州死之。妣崔氏贞敬夫人。万户弼臣之女。全州望族也。公生于万历乙亥。幼与群儿戏。公辄为首。见之俨然。长而有大志。丁议政公忧。制除。除宣传官。以死事之孤也。倭兵再抢湖南。公欲复雠。上章以闻。乃从平安兵使李庆浚。出入行间。斩获颇多。尝有流丸著战袍而不透体。人皆异之。以军功为佥正。转都总府都事。庚子。中武科。寻守泰安郡。癸卯。升迁潭阳府使。丙午。为训鍊都监把总。未几。拜甲山府使。 命加通政阶。异数也。丁未。朴承宗为兵判。知公有才。移授南道虞候。盖以阶阃帅。而公一不问。承宗衔之。戊申。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5H 页
光海昏乱。祸惨骨肉。公无仕宦意。己酉。病免家居。是时。鳌城李相国恒福以体察开府要见公。因往来其门。相国器之。荐授庆源府使。军政修举。为六镇最。壬子。官满而还。居无何。出为碧潼郡守。亦鳌城荐之也。知公贤劳而难其人。故授公云。乙卯。递归。时国事益大变。公屏居于岭西峡中。常念 母后幽废。彝伦斁绝。慨然痛恨。有匡复之志。先是。公与升平金相公共结复父仇之约。故甚相善。至是。公往见升平。谈及时事。涕泣奋发。遂言其计。升平曰。欲举大事。须先定推戴。然后事可济而人心服矣。公意乃指 仁祖大王而谓之曰。神圣文武。实天命之攸归也。一言相契。共定大策矣。戊午。玉城张公晚为元帅而西。以公为裨。置幕下。相与计事。时奸臣擅权。凶论张甚。一日。公见邸报。不胜忿愤曰。古有除君侧之恶者。正以此也。张公知其意。谓曰。君何言之易也。己未。张公荐拜安州牧使。其年冬。遭内艰。庐于墓终三年。一不到家。朝夕哭墓。虽大雨雪不废。服阕。处散班。壬戌。为见延平李公。以语升平者语之。李公闻即相许。亦如升平。时奸臣嗾凶徒。相继上变。狱甚急。公思欲晦迹。会延平出宰平山。求与偕。延平请以公为山城别将。公又与延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5L 页
平约曰。吾若即往。人必疑之。催督然后行可矣。延平如其言。报元帅趣之者再三。承宗未知其意而嗛前事。搆以大罪。谓将有跋扈之患。请置重律。光海寝其启不下。然乃黜之为晓星岭别将。公即日就道。过辞升平曰。吾虽出。有两弟景裕景禋在。可属大事。公行到平山。李公时昉自京来。事机多有可忧。公赠以所爱骏马而别曰。愿君努力。毋以我去而少沮。自是忠义之士。同声响臻者日益众。居一年。为癸亥 反正之举。实出于天意人心之所同归。而倡大义者。公之力也。反正初。自关西召拜工曹参议。改兵曹参议。朝议以训鍊大将非公不可。升平为兵判。启达于榻前。于是授以兵曹参判兼训鍊大将。捕盗,扈卫大将兼焉。提调则缮工监也。冬录勋行封。公为一等。赐奋忠赞谟立纪明伦靖社功臣号。超正宪大夫。封平城君。拜知中枢府事。甲子。兼训鍊院都正。逆适举兵叛。 大驾南巡。公领训鍊军兵。扈 驾至水原。命使捍后。贼败后。迎 驾于稷山之野。乙丑。判刑曹。已而辞递。丙寅。判工曹。 章陵陵役告讫。以都监提调。加崇政阶。戊辰。加崇禄。庚午。又以工判。例为都监提调。奉迁 宣祖大王衣冠于穆陵。进阶辅国。为府院君。壬申。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6H 页
判刑曹。未几辞递。丙子春。判兵曹。引疾陈章者三而不从。俄得免。是冬。清兵猝入。 上将幸江都。而先锋已迫沙岘。事甚急。驻驾于南大门楼。进从臣问计。群臣请幸南汉。且请分训鍊之军。军西郊以遏敌冲。 上乃幸南汉。即召公入卫。公守东城。军中整肃。日出兵与战。多所杀获。忽有大炮来触坛上。大将旗折。人皆惊动。公毅然以镇之。敌兵乘夜先犯西城。顷之又犯东城。击却之。又以大炮攻城。城堞颓碎。辄聚土增筑而御之。大炮不能冲。相望处有高丘。敌又据以俯城。公选炮手放之。一放而中其将。倒落于下。我军皆贾勇争放。敌不敢迫。丁丑正月。扈还京都。二月。拜兵曹判书。未久。以病辞。冬拜右议政。戊寅。转左议政。庚辰春。病免而虚其席。冬还拜左相。居一年。兼 世子傅。且带训鍊,军器,军资诸司都提调。未入阁也。常兼训鍊大将而捕盗大将或兼或递。自壬午冬疾剧。九告三劄而不得递。已而进为领议政。又陈情乞免。答曰。卿功高德厚。允合首揆。宜勿控辞。安心调理。眷念益隆。医问相续。临绝。精神语言如平日。无一语及家私。惟国事是忧。昼有大星忽陨。以癸未三月十一日。卒于大寺洞之第。得年六十九。 上为之震悼。罢朝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6L 页
三日。赙赠有加。官尤丧。解御衣以敛之。令内司治具以祭之。自敛比葬。中使护之。恩数无二焉。是年五月二十七日。葬于洪清道清州新卜之山午向之原。公雄毅沈默。事大夫人。务悦其心。财无私畜。必禀而用之。兄弟相友爱。衣食鞍马与共之。自以勋戚之臣。位置隆显。常自戒谨。莅职惟恪。癸亥初政。议者多务变更。公启于筵中曰。遵 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闻者韪之。 上尝幸旧宫。招见私亲。进谒者惟恐或后。公独不肯曰。人臣敢私谒乎。愚伏郑公经世闻而叹赏曰。见识非他人所可及也。壬午冬。清人大诘我。五臣入沈。事将不测。公方在相位。夙夜殚诚。善为周旋。盖公志在殉国也。公以名将之子有威风。为训鍊大将者十五年。军卒畏服。及公之递。军中或有违令者。人益知公之御众严也。公配赵氏贞敬夫人。折冲将军行龙骧卫副护军廷显之女。有二男二女。男曰埈。以靖社勋封平兴君。屡典大府。有声绩。曰垓。同知先夭。女长适柳于烨。别提。次适朴天球。进士。内外孙三十馀人。噫。 先王龙德之潜也。公以肺腑之亲。能有以识之。燕居深念。罔不在王室。义胆一吐。文武景从。迹虽滞西。心则拱北。卒使三纲既灭而复明。
白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文稿 第 347H 页
五庙几覆而重恢。身都将相。功被区宇。虽古之丹青所画。竹帛所载。蔑以加矣。惟我 仁祖大王宾天。已经再期。奉祔 太庙。且涓日矣。公卿会议。配享之臣既定。人相传说曰。功高者不参。盖指公与完丰也。既而有 圣教更议。而始与焉。从公议也。平兴请公谥状于景奭。前后屡矣。而不敢诺。今因急。又申恳不已。余恶得辞焉。谨据其家状而论撰如右。以请易名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