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x 页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疏劄(附上书)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55H 页
因白虹贯日陈戒劄(丙午)
伏以臣耄矣昏矣。乌能有所识哉。惟其以道事君。社稷之安为悦之圣训。则未尝忘诸心。朝暮之人。自承 圣诲。不敢更为屏伏之计。姑此迟回。不幸而急则舍命。危则尽言。乃臣之志也。昨岁之末。惊白虹之变。略有所陈。属此新元。又有此变。人人失色。莫不愕然。虽非忧国之下贱。亦为之动心。若有大祸患朝夕将至。况识者之忧。宜复如何。臣伏睹 圣教荐降。退宴之辞旨。可泣顽夫。求言之恳切。孰不感叹。扩此心而充之。则灾岂有不弭。从此日而新之。则教岂有不行。殷忧所以启圣。危惧所以为安。曾闻古语。今庶几见之。不幸之中又何幸之甚也。是在 殿下可复悠悠而不自勉勉之哉。为治为乱。正判于此。上好下甚。必然之理。伏愿 圣明先之以典学。以为修德之本。先之以克勤。以为导率之本。先之以节俭。以为安民之本。先之以舍己。以为来善之本。一言之发必以诚。一事之行必以敬。体乾之健。配阳之刚。朝兢夕惕。日复戒逸。贤者在野。则侧身而求之。不进则不止。朝著不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55L 页
靖。则推心而任之。不公则不饶。毋徒以督责为政。必以仁明为主。澄清本源。积以岁月。则 圣上之聪明睿哲。足以有为。何治效之不见是忧哉。伏愿 圣明益加之意焉。且臣愚窃尝以为禁中之事。非外间所得知。以 圣孝至诚戒慎之心。奉 慈殿将幸温泉。实出于万不获已。夙宵熟量。反覆深思。询诸老医。审其利害而定之。是以虽有隐忧。不敢妄有所达。只望其省工役节费用矣。今者大异叠出。众心齐惧。无愚智皆谓之非其时。如宴礼之退行宜矣。仰观俯察。与向时殊异。葵忱所倾。杞忧倍切。有怀宜达。而伏闻大臣及三司之臣。或劄或进有所陈启。而未得其详。不敢辄慁矣。昨昏始知时无快俞之音。老耄之臣。浅拙之辞。何足以有补。而区区之诚。何忍负吾 君而孤必达之志。伏愿 圣明毋以常谈而忽之。夫谨天戒之道。不在于他。惟在乎恐惧修省。非惟恐惧而已。必修省之。非惟修省而已。必著之于命令。行之于事为。如日月之中天。万物咸睹然后。方可为诚实之德。如或靳固之。依违之。不即夬断。迟延时日。则恐非所以下顺群情。上应天心者也。此不在多言。伏乞 殿下以老臣之言。禀达于 慈圣。教以道途之劳无可虑。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56H 页
證候之苦宜速行。则他不可计。若曰天变至此。群情如彼。姑可待秋。则是 圣上奉慈旨而进退之。行亦孝也。止亦孝也。谨天戒之道。自在其中。臣言不至于愚妄之甚。则愿 圣明垂省焉。臣斋心晨兴。搆草倩写。以致日晚。不胜惶恐。当此忧危之时。奔走进言。何例之拘。趋造阙门。瞻望 紫宸。披赤心以达。臣无任祈恳之至。取 进止。
请停水原府使俞玚刑推之命劄
伏以臣眼患尚尔。闭视昏昏。耳闻渐迷。杂声喧闹。百忧填胸。万事茫然。烂报传说。倩看听莹。都未之详。充如也瞍如也者矣。即者伏闻俞玚因王府覆启。有刑推之命。臣不胜为 圣朝惊叹。其入侍时所达。下理后供辞。因人略闻。未之细也。而至引亲戚间相救之事。以实其干嘱之弊。此言虽似出于无隐。而苍皇间失措之状。此亦可见。其言之是非姑舍之。刑上大夫之举。大非 圣朝之美事。臣于 先两朝及我 当宁。如遇此等事。则辄即陈章力谏。区区此心。曷尝为诸臣而尔也。盖欲吾 君之无过举也。今者俞玚初为国事而来。乃敢请对者。其意无他。只望当事修职。至于屋下之谈。未知如何。而承 问失对。未免错误。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56L 页
谓之颠妄则固也。为言事而来。因颠妄而被刑。则非但古之贤君待臣之道不当如是。当今日 圣明遇灾修省。刑罚必慎之时。恐不宜遽有此举。骇四方之听也。有司请刑。 圣上恕之而以其罪罪之。则不亦为惩治之当理而 圣德之愈大乎。臣之愚见如此。不敢不达。伏愿 圣明舒究而量处焉。臣不胜惶悚。取 进止。
请勿罪李䎘等劄(丁未)
伏以臣昏耗茅塞。辞未尽意。诚亦浅薄。再慁 睿听。未蒙裁择。艰虞日甚。事无可期。不亦闵郁之深切乎。臣禄位踰分。年至已久。理合退伏而既未能退。则进思尽忠。与国同休戚。知无不言。言无不竭。是臣之责耳。何敢以犯事数之戒为惧。而不复陈达其馀怀乎。臣窃伏闻向者台官之赐对也。 天语丁宁。反覆谆谆。为臣子者敢不服膺。继下十行之教。乃以诚之一字。晓谕切至。臣邻之感激。到此益倍。只念诚之实。不徒在于言貌。必须由乎中而施诸事。然后可以交孚而感动之也。泰之为卦。乾下坤上。由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者。舍此将何以哉。自 上雷威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57H 页
震于李䎘等诸人。再震于李厚者。非出于私忿也。盖出于为三公也。一纸而攻三公太激。不亦过乎。然而年少台官。自以职在言地。敢言无忌。慷慨之极。不顾目前之国事。其肠则无他。而 震叠之威。窜逐之举。大非平日臣民所期于 殿下者。气象之愁惨。瞻聆之惊愕。自不能不尔也。三公之心。又乌得以安乎。复之初九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本义曰。一阳复生于下。复之主也。祗。抵也。又居事初。失之未远。能复于善。不抵于悔。大善而吉之道也。自 上能趁此时。休复则其何幸如之。李䎘等七人及李厚言激而事过。其心则可恕。其他喉舌之臣。造次之间。惶惑不能善对则有之。初非出于欺罔。拿鞫罢推之命。非所以赦小过也。至于秉笔之史臣。不知变通非矣。其志则非可恶也。又何至于罢乎。若回雷霆之怒。为日月之更。当此雨露之节。特霈荡涤之泽。则天地生成之德。一举而遍覆。愁惨转为悦服。惊愕变成欢抃。为台官者。亦独何心而明大义之后。犹持过激之论。不知变乎。意者必不然也。能如是则大臣庶可安。而纷扰之定。亦可期矣。伏愿 圣上深长思而亟赐察纳。以定万事。以幸国家。臣不胜瞻望恳祝之至。取 进止。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57L 页
陈戒劄(戊申)
伏以臣病寄寂寞之滨。伏奉 圣批忧惶。畏天之至意久而不懈。则庶有望于感回消弭之效。辜 恩负罪之愚臣。并囿于 温谕之中。臣且幸且悚。医问远降。内药继下。枯木有回春之望矣。感泪自零。第于 诞日问安。亦未进参。臣心益不自安。措躬无地。尚何敢发一言论一事乎。只以孔惨之变。愈往愈甚。 圣上忧勤于上。人人失色于下。臣虽甚病耄。又安可徒怀耿耿。负吾 君于垂死之时乎。愚忱难抑。敢陈已陈之常谈。伏愿 圣明勿以已陈而忽之。勿以常谈而贱之。呜呼。以今日之药石。则孰不以开筵为第一言乎。臣于昨年。亦常以君德成就。在经筵之意。仰达矣。顾念 上候之不安。每在重瞳。如是而强请。则徒名而无实。臣不敢言。而惟于日候舒迟。 玉体平安之际。或于便殿。或于温阁。为之召对。为之引见。临筵不必如常例。只令儒臣读而俯听。论难古今治乱。频接贤士大夫。细察远近民情。皆在于此。如引对则非大臣备局。不得进焉。虽非备局堂上。秩为判书参判与职管刑讼之官。时时招见。有所询问。则亦一轮对之法。似不烦扰而得以从容矣。盖论大禹之治邦。克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58H 页
勤是称。惟文王之法天。亶在不已。当今日以事为之最切者。言之则如此。而然昭旷本源之道。非诚非敬。难以悠久。易为间断。此亦惟在乎处密室之中。若上帝之临。清志气慎动静。一日二日造次克念。成汤六责之意。自在其中。宣王侧身之政。可复见于今日。其于调养之道。亦岂无所补乎哉。伏愿 圣明留神而加之意焉。呜呼。天变物怪。千灾百异。难以殚记。良甚惊愕。惊愕之甚。又孰大于风俗之恶人心之变乎。俗恶人变。积于京外。明火杀越。接迹于辇毂之下。纲常伦纪。斁灭于远近之间。夫天高在上而视听由我民。人变如此。天变之愈往愈酷。何足怪哉。臣愚不忧天变。忧人变之此极也。人变已极而其国之得安。自古无此理也。臣何敢多谈。臣常诵先儒之言。至渎于 天听者屡矣。其言曰。教化有国之急务。庸君忽焉。俗吏慢之。到今言此言。人必笑之。犹以干羽之舞。解平城之围。臣则以为不然也。古昔风教之行。盖自为上者躬行心得。然后推以及之。内自王宫国都。外至四海。如风草之必偃也。不幸屡经丧乱。俗习颓夷。所谓教化之谈。不惟不以为是。若非游于礼法之门。少有学识者。鲜不迂怪之而讥笑之。甚矣俗习之难回也。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58L 页
虽然。得一将则三军从令。得一儒则蜀人化之。亦在乎上之人为之耳。自 上苟能慨然瞿然而振作之。内而责之于大司徒若大司成。立法明教。使之久于职而勤于劝。外而责之于八方监司。使之严申各邑。勤勤敕励而无敢慢之。赏罚之黜陟之。则虽未必其一新。亦岂无濡染之益哉。伏愿 圣明留神焉。呜呼。刑狱之政。不可不审。不可不钦。克审则狱无冤矣。克钦则囚无滞矣。今则虽或知冤而以延拖为审。虽或可决而以不决为钦。狱囚之断。犹俟河之清矣。上年审理时。自 上下教畿甸及外方之狱囚或启禀或照断之意。令政院降有旨。亦令该曹知会。 圣意在于速决。未知决狱者能几何。如或决之而不速。淹滞而不决。则是 上命不行于下也。宁不寒心哉。囚久于狱则无论有罪无罪。积郁之气上干和气。盖古人言之矣。周礼十二荒政。其一曰弛刑。此言可以刑而弛之也。其人虽妄。其罪可刑。而如或过重。有士之名而未免死于杖下。则恐非盛世之事也。伏愿 圣明。令攸司审克而勿滞。钦哉而惟恤焉。呜呼。国家不幸。饥馑连仍。民不聊生。重以疠疫怪疾。处处炽发。死亡滔滔。京中井泉。处处乾涸。遐外川溪。往往断绝。至足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59H 页
者水火。而民饥且渴。其何以活。幸蒙 圣上特念民事。薄其赋矣。蠲其役矣。荷担者止。稍有生意。此则幸矣。只念上行仁政而下无以承之。则惠泽不究。怨咨犹滋。诚可虑也。承流宣化。固在方伯。而亲民莫如守令。守令非其人。则民不得以安矣。大典文官之出六品者。不经守令。不得升品。朝家重治民之政。此亦可见矣。未知今者此法果行乎。夫为国者为民。为民者为国。国与民岂可分而二之乎。 仁祖朝。有违道千誉之说。办事者谓之国偏。恤民者谓之民偏。此非识者之言。无理甚矣。臣尝忝经筵官白之曰。趋办之人。古史短之。国偏民偏之说恣行。则不出十年。贪官污吏为籍口之资。民不得保矣。丁丑还都之后。臣又达前日一得之愚见。不幸而中矣。仍有启达之语。 都俞玉音。尚在耳矣。且 先朝禁碑之令。出于矫一时之弊。而有同甲令而为一切之法。则谁肯施惠而犯朝家之禁乎。污吏从此益肆之意。臣已略达于榻前矣。守令虽不能人人而择之。铨官详察之。方伯公黜陟。时遣御史。明闻见而启达。则即千里何逖之有。仁民之政。达于四方者。其在斯乎。伏愿 圣明念玆在玆而澄省焉。呜呼。凶岁穷民之艰苦万端。尚忍言哉。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59L 页
臣窃尝闻之。大推刷时入案之奴婢。虚实相蒙。逃亡相继。一家之间。额数之多者。尤甚难支。况值年岁凶荒。遑遑汲汲。庚子则身贡退捧于辛丑。辛丑。又以年凶。退捧于壬寅。壬寅木花大无。故又为退捧于癸卯。自庚子至癸卯凡四年未收。其数甚多。四年未收之木。必捧于癸卯一年之内。其势不易。外方各司奴婢身贡之多数未收者。实由于此。若不舒究。犹事严督。则前日之退捧。反为今日之众怨。无必捧之理。有难处之患矣。臣之敢以此言陈者。有所深思。守令坐此相续就理。此后为守令者。苟非仁人君子。虽见方在悬罄饥火之中。谁肯为民而受罪哉。伏愿 圣明付诸有司。使之商量而变通焉。呜呼。天灾固惨矣。而奢侈之害。甚于天灾。从古言之。到今益甚。贵贱之甲第丰屋。屹然而起。殆满城中。观其内则虽庶人之房壁。绫花青白。灿烂照映。闻其朝夕之所供。则下贱之辈。重肉盈案。酒食之费。侈滥无节。士夫家衣服姑不论。常汉女人之所著锦绣珠玉。璀璨骇目。至于男汉之婚娶也。必制锦段衣以著之。此习渐长。何所不至。甚于天灾之说非虚耳。宫中高髻。四方一尺。城中大袖。四方匹帛之说。自古有之。盖宫禁有节俭之风。则似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60H 页
不敢如是矣。伏愿 圣明节俭自宫中始。且饬法司严禁焉。臣神迷眼闭。呻吟惝恍之中。口号封章。专以陈怀为主。未省辞语之无伦。瞻望云霄。不胜心悬。惶恐之至。
祈雨后辞赏马劄
伏以臣颓龄陋疾。诚难任行礼。而当此之时。口不忍言病。蹒跚强诣。未祭之前。雨意漫空。继以滂沱。实由 圣上哀痛之教。克致感应而然。此理甚昭昭矣。如臣癃病。仅仅升降。得免获戾为幸。何敢贪天之功而猥当锡予之殊渥乎。伏愿 圣明益加畏天保民之意。还收分外滥越之 恩命。不胜幸甚。臣不任兢惶屏营之至。
乞还寝 赐几杖之命疏
伏以无似之臣。位已极矣。 恩至渥也。老病且甚。理合知止。而曾蒙 亲谕。不胜感激。含泪而退。 玉音尚在耳。不敢更申前恳。向来危證猝极。几殊堇苏。筋力殆尽。惟思告老。而适当 圣躬平安。连日开筵。草野儒臣。迭进赞襄。人人欣欣然有喜气。 王世子勿药之幸。又是 宗社之大庆。臣民之欢抃。复如何哉。臣于此时。须臾无死。得睹重熙之运。乃所愿也。不料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60L 页
千万梦寐之外。荷此稀觏之异数。命赐几杖。臣闻来惊惧失措。忧自形于色。此事前虽有之。系国家重轻者斯得之。今臣特一耄矣。而无能为者也。此礼何敢当乎。千不似万不似。心不能自安。伏乞 圣明俯烛臣言出于肝肺。亟寝误恩之命。以重国典。以安微分。不胜幸甚。臣无任战战兢兢之至。冒死以 闻。
请停耆老宴疏
伏以臣以恩礼不敢当之意陈章。而即蒙 圣批。遣史官传之。臣尤不胜惶感之至。且得见礼曹通于耆老所之文。以耆所请宴之前例启下云。臣心益甚不安。前虽兼设。此等规例。今何必并举。重贻多少弊端乎。伏愿 圣明令该曹勿为并举。不胜幸甚。
请停耆老宴疏[第三疏]
伏以臣再渎 宸严。而温批再降。谕之以意非偶然。史官来传。臣不胜感悚。何敢更为烦渎。而犹不知止。臣诚死罪。先儒以三辞为固辞。臣猥蒙异数之恩荣。何固辞之有。而至于三者。实出于万万不能自安也。向者所谓多少弊端。不复烦达。耆老宴之故事。必请大臣卿宰等诸员。同沐 圣恩。耆老之多少。有不可论。而即今在京者。判敦宁臣尹履之与臣景奭而五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61H 页
员在外。圻甸近住者一二员。或可来参而亦难必矣。臣之所未安者有大焉。目今忧虞万端。变异重仍。此时式燕。其可安乎。臣之所怀如此。恩赐不宜辞而敢辞者。盖由于中不容自己也。伏愿 圣明俯察申达之恳。俾停耆宴之设。不胜幸甚。
温 幸时请速回銮劄(己酉)
伏以臣伏在金门之外。日闻拨报。喜忧兼切。喜为 三殿浴候之平安。忧为 圣上沐浴之数过多也。 圣上之智虑。自当详审而为之。而臣愚窃伏过虑者。寻常事为适可而止。方可无悔。况今 圣上奉 慈殿临温室。宜尽兢兢业业之戒慎。徒思一时之快。不念万有一毫之可忧乎。暮春和煦之节。夏月且迫。而寒气不翅料峭。繁霜日降茅屋。此实燠寒之序不若也。谪见于天。难以一二。而以近日所闻言之。南方之地震岸拆。似非寻常之变。兵船渰没之人。其数近百。此或由于人事之有失。而安知亦所以警动之耶。且窃闻之。病患无处无之。至于行中师旅之间。往往卧痛者有之。远近村闾之中。不无炽发之患。防之避之。不可不密也。臣又有深虑者。平昔朝端。纳履之色相继。今日 帐殿。未闻有奔问之奇。盖有之而臣未之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61L 页
闻耶。 君父有疾患。不得已而远临草次。如非有事故老病远在者。其在分义。不当如此。此系国纲义理。臣甚忧焉。抑又思之。古所谓訑訑之色。拒人于千里之外。今亦近之耶。此 殿下之所当惕念处也。伏闻向者言官及近臣。连被谴罢。其言论处事。虽或过误。在 殿下优容。不亦为 圣德之大乎。日候如此。灾异可畏。离大内已过半月。为今之计。早即旋轸。奉 慈殿还阙。上慰 大王大妃殿。下副春宫之望。实是 宗社之幸。臣民之愿。臣不胜瞻望祈祝之至。臣病眼呼写。匆匆失察。恐多错误。益增惶悚。取 进止。
因判府事宋时烈疏待罪劄
伏以臣闭眼昏仆中。伏闻宋判府事时烈到中路陈疏。以臣妄陈之劄。认为论斥。臣之本心。断无他意。可质神明而无所愧也。所恨者。从前相识。非泛然相与之比。自以为幸。不料臣不能取信。劄辞亦未明白。以致如此。臣甚愧怍。且复自省而窃自讼也。臣患眼不亲书卷。四年于此。文字都忘。而短劄所达之言。不敢不审。其所谓如非有事故老病远在者。其在分义不当如此之言。果有所指斥宋判府事之言耶。曾闻其有哭夭之戚。且有病患。恐或未能即趋。而亦何必其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62H 页
终不来而径先斥之乎。设有可斥之事。君子之交。交相勖而责之以义。何忍背前日之相好而有所峻斥乎。臣心不然而不幸甚矣。臣敢伏地待罪。臣不胜惶悚。取 进止。
自江上承 命入城劄
伏以臣身在东湖。心悬 北阙之中。伏承 圣教。不胜惶感。一日之淹。心所不安。审察病之向歇。再昨大雨之馀。冒犯风浪。系缆龙山。昨夕大风。强疾入城。虽有添伤。不至大段。无非 圣恩之攸及也。臣阻望 丹墀久矣。且有所抱之怀。而积雨之后。伏热甚酷。 圣候不安。请对难便。姑以还归之意。敢达 天听。惶恐之至。取 进止。
请勿递大司谏李晚荣劄(庚戌)
伏以臣于昨日。得近 清光。亲承 玉音。至诚著于辞气。重囚囿于旷荡。感应如响。灵雨终宵。不胜欢喜。坐而待曙仍祝。 圣上常持此心。业业乎一于诚。则和气岂有不应者哉。今朝见小报。大司谏李晚荣以昨日启达事。有递差之 命。此虽非重罚。职是台谏。如有所怀。必达何伤。古云天子曰是。谏官曰非。立于殿陛之前。争是非者谏官也。虽论议怪异。优容可也。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62L 页
况才宥重罪之诸囚。独不容敢言之一谏官乎。言者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置之。即古人告君之谠论。臣曾以此言仰达者。前后非一二。今何敢嘿然。伏愿 圣明俯察焉。取 进止。
请贷三臣劄
伏以臣病伏中。无所闻知。虽或有入耳之言。此时传说之语。有不可信。昏昏蛰伏。窃所欣幸者。 圣上亲临审理。大施旷荡之典。雨下连日。千里同云。不骤不甚。阴晴相间。田野之间。便有生意。此正 圣上益切兢兢。惟修德是务之时也。伏闻李庆亿更就廷尉。李端夏亦仍囚。此必 圣明有所可问之端。至于斯。而曾为宰臣学士者。如或不至大罪恶。无乃太过乎哉。臣视昏听重。而尚知天怒之可畏。向者天意若有听卑。而今朝大雷霆。莫不惊惑。或有仆地者。上天可畏。意者仁爱之天。有所警而然耶。如金澄者。其所为诚有过滥。而 圣上初不之重治者。为其有母也。今者以查启言之。则厥初元情不以直告。再问之时。辞不谨慎。亦甚妄矣。 圣度推仁。矜其母而减其罪。则何必刑然后知其罪哉。臣适因天怒之极。敢陈愚见。不胜惶悚。取 进止。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63H 页
请大同米勿为加定劄
伏以臣病且耄矣。不在其位而有怀必陈。虽老敢止。远方饥荒。不见如见。畿甸穷饿。见而知之。草食连命。朝夕未继者皆是。呜呼。生民得活者几何。庙堂为之思量。惠厅所纳。初以二斗米为令。旋以四斗加定。明春减捧云。臣愚智不及于此。窃以为此乃罔民也。今岁穷民。二斗亦难。定以四斗。则恐无以保存。而若到明年。得活而输纳者。其果多乎。未至之事。不可轻言。而保民之道。责之以可行之事而令之。则民之可为者。犹可尽力。今若旋改初令而加以四斗。待明年将减。则朝家命令。恐不当如是。臣何敢多言。只达其槩。伏愿 圣明询诸庙堂而处之。不胜幸甚。臣无任区区忧虑之至。敢陈所怀。取 进止。
请缓赵世焕削黜劄(辛亥)
伏以臣昏耄日甚。区区诚意。有怀必达。而多病之中。眼患益苦。废却对卷。文字都忘。当此生灵将尽。国事岌岌。灾异之无不备。日闻于耳。如臣无所报效。只自流涕而已。惟我 圣上孜孜询问。日昃不倦。留诸道上纳之米谷。以活填壑之饥民。闻者孰不感动。臣曾见周礼荒政。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周公之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63L 页
法至矣。苟遵此法。饥岁之囚。岂至满狱。今者自 上奉 大王大妃 王大妃殿。移御庆德宫。 中殿世子皆从之。阴雨旋收。风色倏改。仰见青天。和气渐畅。此政益加仁政。以悦 圣慈之时。用周公之缓刑。随其轻重。命大臣处之。则庶几消经年郁抑之冤气矣。如赵世焕。以道路之闻。轻易陈达者。果甚率易。而既在谏官之列。则其言虽妄。置之可也。在前镜城判官洪汝河。敢诋故相臣李厚源。目之以怪愕之语。入侍诸臣已请罢。而臣后至以为其言虽怪。不必罪。引古以达。 命勿罢矣。有怀必达。素是臣意。而赵世焕之子。乃亡子之婿也。虽无相避。与他有异。不敢仰达。窃伏思之。臣在大臣之后。宜达而未达。非忠也。世焕因误闻之言。至被削黜之罪已过。而若加推问。则不亦过之又过乎。且玉堂两臣之劄。臣未得见。未知其言之如何。而居论思之地。是非间陈劄。而虽不入画地。尚未免待命。亦已久矣。恐非 圣世事也。右议政洪重普别无所为。而不能自安。出城而转寓江干。入来似未易。而彼三臣者。一在囚中。两在羁蛰。终不必刑而缓则未矣。如是而欲其入。不亦近于闭其门乎。 圣上于此思周书之缓。而特示优容。则举皆感祝。大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64H 页
臣何独守江湖之上乎。垂死之臣。敢以赤心仰达。伏愿 圣上俯察焉。取 进止。
史官传谕后辞职劄
伏以臣特蒙药物之赐。得以支持。而右边臂脚之痛。差复未易。祗承 圣教。史官传谕。不敢更有烦达。而到今尤有所不安。既未能陈力。虚带职名。一刻靡宁。敢伸前日之恳。本职及提调之任。并许递免。得令须臾待尽。瞻望仰祝。取 进止。
沈馆上 世子书(辛巳贰师时)
伏以系辞曰。困。德之辨也。张横渠曰。困之进人也。为德辨。为感速。孟子谓人有德慧术智者。常存乎疢疾。以此臣窃伏惟 邸下仁厚英明。天与之以大有为之资。春秋鼎富。政当自疆不息之时。而顾今所遭之运。一何屯否之极耶。然斯亦辨速之秋。安知忧戚而困苦之者。殆天所以玉成之也哉。伏愿 邸下味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之语。拳拳服膺乎德之辨焉。然而畜德无他。惟在于学。进学之方。载诸经籍。自孔孟以下。程朱之辨说尽矣。而论语与近思录。尤为切已。此皆 邸下之所尝讲习而饫闻者。即今侨寄之中清燕之际。朝暮闲看。深求玩味而实有所得。则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64L 页
所谓进学在致知。涵养须用敬者。不待他求而自有馀师。穷而泰。困而亨者。亶在于是矣。伏愿 邸下勉勉焉。所谓学者不专在于谈经论道。凡日用之间。动静云为。务合于义理而不拂乎人情者。亦学之事也。今臣之为 邸下陈达者。要不出乎日用之事。愿 邸下弗咈焉。噫事之可言者。更仆难悉。而姑举其槩。有四焉。其惟从善言,亲正直,绝玩好,息民怨乎。舜大圣人也。而孔子首称其察迩言。禹亦大圣人也。而孟子特举其好善言。岂以舍己从人其难如此哉。言之善者。苟能必从。则事岂有不济。德岂有不大。然而甘言易悦。鲠语难入。自古忠志之士。谏诤之臣。始合而终离。阳与而阴斥者何限焉。此不但为为臣者之不幸。其国家卒亦未免于亡灭。千古一辙。后复相寻。宁不悲哉。间或令闻夙彰而晚节无终者。尚多有之。况在育德之时。敢不益勉。臣窃闻 邸下体下之恩隆至。从谏之量甚弘。推扩是心。则圣域非远。臣诚喜抃。中夜不寐。但闻 邸下之病。时未免乎从而不改。说而不绎。此古圣贤之所深忧者。若不痛加刮磨。终必拒人于千里之外。臣窃闷焉。 邸下方讲书传。圣谟洋洋。孰非嘉训。而如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65H 页
逊于汝心。必求诸非道。与夫无自广以狭人。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等语。尤为深切。伏愿念玆在玆。罔敢或懈。察迩必如舜。好善必如禹焉。伊川曰。大率一日之中。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寺人宫女之时少。则气质变化。自然而成。愿选名儒入侍劝讲。或有小失。随事献规。岁月积久。必能养成圣德。夫匹夫之友。犹取直谅。况于辅养。其敢不至。然柔佞易狎。拂士难亲。武王之不泄。世所罕觏。伾文之杂进。宁不可惧。今虽越在旅馆。亦一宫禁。何得不令门闼肃然。而乃使武人译人。迭入于咫尺之下哉。臣每读诸葛亮出师表。至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其言恳恻痛切。为之流涕者数矣。玆敢为 邸下诵之。今日所亲之贤否。他日之治乱系焉。可不慎哉。如臣者学未知方。卤莽最甚。而在此诸臣。皆一时之选。昵侍 胄筵。亦已久矣。果能不为阿谀。尽言无隐。则必是正直之士。愿 邸下亲之爱之。日与相接。或讲明经义。或应时箴警。或陈闾里间疾苦。以为德业成就之地焉。噫 邸下寄寓于此。危厉熏心。有何玩好如古人所忧者哉。然所谓玩好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65L 页
者。非必声色伎巧。非必锦绣珠玉。志有所向。则便是欲也。谢显道初以记问为学。自负该博。对明道举史书。不遗一字。明道以为玩物丧志。记诵博识。犹谓玩物。则其他外诱。不可以细微而忽之也。臣之到馆下甫耳。未及详悉。而尝闻诸道路之言。或有某工某匠。往往招来。某物某品。时时贸入。至于无识之类。亦为之慨惜。窃叹陪从之无人。臣甚耻之。臣甚惜之。其果有是事耶。何言者之嚣然也。设或有之。臣知 邸下必以为不至大段而为之耳。然不谨于细。其累必大。况所不能谨者。不特细耶。不作无益。不贵远物。厥训甚明。愿 邸下惕然而绝玩焉。噫民怨之兴。恒由于营造。从古储君。养德春宫。有何虐用之事而招怨于民哉。仁声入人。引领而望则有之矣。 邸下往在丁卯。监抚南中。布谷草于道路者。撤而不践。民皆有喜色而相庆。不翅引领而已。及 邸下自当危险。渡鸭江西也。大小臣民。又莫不洒泣感叹矣。上年鹤驾之东还也。舆情欢幸。宜复如何。而或有窃议者曰。导从盛矣。鼓吹闹矣。盖虑 邸下处困厄而有侈大之心也。向臣到湾闻之。湾人疲于刷马。不如前日之愿赴雇立之人固多。牟利之辈。为赎骨肉而来者。亦颇有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66H 页
之。而既入之后。日赴役所。赎还未易。人马俱困。怨咨朋兴云。此言奚为而至哉。闻来良可寒心。噫此时何时。此地何地。此正临深履薄战兢自持之日。虽或万不得已有所兴修。只宜苟完而止。何事于轮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而今闻凌阴之役又作。斯亦不可以已乎。藏冰大役也。我国都民。虽在平日。常以为苦者也。此处既有所供。则虽曰不足。如斯可也。又何望其优裕。 邸下之念。必轸馆所诸人而为此计也。馆下之人。虽或病暍。视古人之握火者。则不已泰乎。且未知役丁当办于何。将又用刷马人夫。则历险冒寒之馀。能无愁怨之滋乎。一事二事。积少成多。怨声流布。闻诸遐迩。则 邸下后日之悔为如何哉。宋仁宗中夜饥甚。思食蒸羊。而虑贻后弊。遂不命进。金世宗见宫中竹有枯瘁者。欲令更植。恐劳人而止。一羊何费而万乘忍饥。移竹细事而金主不为。书之史册。以为美谭。今 邸下当此之际。欲为不必为之事。而臣等不为谏止。则臣等之被责。固不足恤。毕竟纳 邸下于何如地耶。愿 邸下亟寝而息怨焉。诿以业已为之者。唐太宗之所戒也。愿 邸下母曰已始之矣。人臣之自谋者。必以交浅为戒。而微臣委质 大朝。乃
白轩先生集卷之二十六○文稿 第 166L 页
自反正之初。猥蒙 知遇。滥叨宠擢。兢惶感激。日夜图报。有怀必达。即臣素所蓄也。今忝此任。侍 邸下于此。敢不以事我 殿下者。事 邸下哉。况臣于上年初出贰师时。入侍 御前。丁宁 玉音。尚在臣耳。其所责望于贰师者深矣。臣之职秩。合为宾客。而必授此任而遣之。臣尤不敢当也。然臣之鲁劣。固无以补 邸下之万一。而臣之爱 邸下之诚。亦自万万倍他。既有所怀。不敢默然。非不欲请对。而恐烦耳目。略封短章。伏愿 邸下察纳焉。此不可倩人属草。揩眼对灯。未成净写。深增悚慄。臣无任激切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