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x 页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枫岳录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495H 页
[到抱川暂憩于白鹭洲上乃吟]
 余于世间外物。无嗜好之癖焉。而自幼少时。性爱山水。虽谓之烟霞痼疾可也。夙闻关东山水之胜甲天下。且闻高城郡有汤泉甚异。余素多疾。益欲匹马东行。览尽仙山。一浴灵泉。而顾少有游方之恋。中缠世网。继以多难。虽欲一办闲行。时不暇焉。义不敢也。往往梦寐间。依俙一游。而年既衰迈。位亦崇高。欲东之计。已矣难谐。十数年来。梦亦不复东矣。今年春。得蒙 圣恩。自白马山生还之后。优游散地。寄寓于江湖之上。身无羁绊。且适朝野无事。一偿宿愿。此实其时。于是从汉江入城。留一日而东。即九月十七日也。行装之疏缺。有不暇顾焉。银台诸令公。以吾行色 闻。特下给马之命。辞不获请。拥传登途。 恩光溢目。才出青门。病身衰质。已觉飘然有凌云之气矣。夜宿平丘。朝见清阴。到抱川。暂憩于白鹭洲上。乃吟一绝曰。
三山影里三秋色。白鹭洲边白发翁。谁知此日经过处。政是青莲诗句中。
[由梧木川上断发岭]
 过梁门宿丰田驿。又宿金化,金城。自金城憩于昌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495L 页
道驿。夕宿通沟。金城倅南天汉从之矣。二十三日。自通沟早发。到梧木川上三十里许。由梧木渡溪穿洞。逦迤而上层巅。即断发岭也。有古桧参天。从岭上望见皆骨诸峰。如老释癯仙。霜颅雪顶。隐映于云表矣。南使君设小酌。余谓南君曰。望里山容。恰似数十年前梦中所见。而但无川上供帐耳。自梧木入洞时。见一道长川。逶迤回转。流出谷口。岩壑颇异。口号一绝曰。
历踏烟霞路不迷。洞深风露转凄凄。峰回未得藏流水。暗泄仙区是此溪。
[金城之境尽于岭头南君辞去遂赠]
 金城之境。尽于岭头。南君辞去。遂赠以一绝曰。
风烟处处共相随。紫马今从此岭归。断发还为断肠地。夕阳携酒更依依。
[表训住持僧香屹来迎于岭上口占]
 表训住持僧香屹来迎于岭上。口占一绝曰。
何须断发学僧为。僧在画中还不知。谁似世间垂白发。老来来赏倍新奇。
[下断发岭到长安寺曲曲清川处处奇岩入洞时口号]
 自岭下时乘蓝舆。石路稍平即跨马。行十里渡一川。见川上供帐处。便是昔年梦中见也。乃知一到此间有前定者存焉。此则淮阳南境。而地名新院也。府使闵君应庆舆疾来待矣。少憩后。乘马而行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496H 页
三十里而长安寺也。洞壑所经。左右所见。曲曲清川。处处奇岩。可知其别有天也。入洞时口号曰。
梦想平生在岭东。红尘空作白头翁。如今始得寻真境。还恐玆行是梦中。
[与天悟同宿于西僧堂天气清朗而志喜]
 到寺前。乱石槎牙。奔川迸写。横以一彴。乘蓝舆以渡。仰见佛殿金榜。大雄宝殿四大字辉映于半空。乃义昌君之笔也。寺门左右。像设神状甚宏严。天悟迎谒于路左。即松月应祥弟子也。悟也曾于乙酉年。为其师求碑文。访余于贞陵洞家。余谓师曰。金刚吾以心往赏已久矣。早晚当身亲见之。可相期于此也。余言之而旋忘之。悟也尚能记诵此言。且曰。贫道当时虽闻此言。心窃不敢必焉。今果如前日之言。又何奇也。余笑曰。余固不忘山。而师亦可谓不忘我者也。因与之同宿于西僧堂。正阳僧义谌亦来迎。是日风微日暖。天气清朗。无一点云。寺前诸峰环列。如拱揖然。志喜曰。
身到仙区宿愿谐。水云随处爽襟怀。山灵定识吾行色。暖日微风气更佳。
[夜深无睡户外川声作长律]
 夜深无睡。户外川声。如雨如风。作长律一首曰。
谷口遥闻咽咽滩。大雄金榜出云端。峰峦似雪浑凝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496L 页
素。洞壑无风也自寒。唤梦常多成梦少。裁诗未易废诗难。却疑身在丹青里。月下开窗更细看。
[赠悟师]
 又以一绝。赠悟师曰。
秦川一面梦依然。伴宿禅房亦夙缘。枕上寒泉声似雨。起看明月满山前。
[登正阳寺歇性楼望一万二千峰]
 寺之殿宇。二层阁也。曾火于己巳。重建于癸酉。东禅堂新建而未完。地藏峰在寺之东。峰下有地藏庵。南有长庆庵。外水岾在长安东南二十里许。东有十王百川洞。洞有灵源庵。灵源之西五里许。有现佛庵而无僧。现佛之下。有水月庵及弥陀寺遗址。自弥陀踰一岭而有安养庵。安养东北有三日庵。自三日踰一麓。有云墀庵。云墀之下有鸣潭。去长安五里许也。二十四日朝后。自长安到鸣潭。一线石径。傍潭缘崖。崖断处木栈横跨。有瀑卧流盘石上。长可数丈馀。下有深潭。盘石之上。有大石对峙如门。有岩如裳。过裳岩。北望三佛岩。岩势甚峻。如佛躯卓立。其岩面刻三佛像。背刻五十三佛云。行二里许。有白华庵。北有西山浮屠碑铭。即月沙相公所撰。东阳尉书之。西北有鞭羊彦机浮屠。其碑乃白洲之文。而义昌君书之。白华之东五里许。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497H 页
有大松萝,小松萝庵而无僧。即新罗太子麻衣草食之所。松萝之下有古城石筑。松萝之东有望高台。攀铁锁而上则有上云岾小庵。而今只有遗基。由上云又攀铁锁而上则即望高台也。望高东北有穴望峰。白华之西南有青莲庵。西有神林寺而无僧。神林之西有天衬庵。由天衬而西有圆觉庵。由白华而北数里许。有表训寺。路出松桧川石之间。寺之正堂。名以般若。曹公友仁所书云。堂上佛座向西。安小金佛于木作窟形之中。东僧堂名曰寂照。西禅堂曰静虑者。即韩石峰之笔迹云。南有门楼。般若堂后有一小堂。在层阶上。昙无竭金佛一躯。合掌而坐。长可一丈。左右罗罗汉。东别堂。挂支公,西山,松云,鞭羊堂影子。望高台在其东五里许。台下有顿道庵。顿道之东北有隐寂庵。庵下有利岩窟。五贤峰在其北。峰下有五贤窟。寺之北有奇奇庵。西有修善庵故基。修善之西有三藏庵。由表训上二里许。即正阳寺也。去长安寺十里馀。寺在放光台下。正南向殿前。有六面药师殿。安石佛一躯。壁上六面有画。僧辈说称吴道子画。其言无可徵也。其笔画金碧。宛然如新。佛殿前庭。有五层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497L 页
浮屠。佛殿后壁。挂懒翁影子。又有懒翁舍利一颗,锦袈裟一,葛布袈裟一,水精柄拂子等物。百袭藏之。东南有天逸台。俯临万瀑洞。北有开心台。台下有天德庵。正阳东禅堂之东有小楼。名曰歇性。正阳乃金刚之正脉。而此楼又正阳之快阁也。诸寺所对之群峰。咸萃于此楼之前。真万二千峰之一大都会处也。其表表可记者。毗卢峰在其东北。其次永郎岾也。熊虎峰在永郎之西。毗卢,永郎之间。有众香城列立。峰势相连。东则穴望峰,望高台,五贤峰。望高之南则僧床峰。其东南则白马峰,天灯峰,国望峰也。白峰之内。苍翠磅礴者。释迦峰,弥陀峰也。与国望比肩而稍前。列于东南者。十王峰也。毗卢之下。众香之西南。苍峰对立者。大香炉,小香炉峰也。或高或低。或尖或大。如白雪新洒。如冰纨高挂。凛凛如鲁连之玉貌。倜傥特立。欲蹈东海者。皎皎如商颜之叟。须眉皓白。披云卧雪者。又如涂山会朝。万国执玉者。又如赤帝奋义。三军缟素者。有若陈荀诸公抱儿孙者。有若韩白登坛森剑戟者。有若峨冠拥笏揖让于明庭之上者。奇形异状。清淑之态。难以遍举。凡在人间世。目所可睹者。无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498H 页
足以比。况天上事则不敢知也。而倘或有玉女仙娥。云鬟雾鬓。瑶簪珠珥。羽衣霓裳。千群万队。鹤立鸾耸。翩跹飞舞于白玉楼,广寒殿之上者。则庶几可方。而非下界之所可测知者。诚难强拟也。余初登此楼。不觉眼豁而神爽。已而夕阳横照。山色益明。又不可以言语形容也。谩吟一绝曰。
天上仙娥万二千。霓裳舞罢广寒前。白玉高簪慵不整。长风吹落海云边。
[赠僧辈(二首)]
 僧辈曰。此山之景。春秋为最。而秋胜于春。山中得见相国之来。幸莫大焉。而只恨其晚也。余以拙绝二首答之曰。
上人休怪我行迟。真面须看叶脱时。试向东楼相对坐。半空山骨玉离离。
玉骨浮空霁色新。九秋霜后更精神。花红叶赤浑为假。无叶无花始是真。
[又吟]
 余之此语。虽似调戏。而盖亦纪实也。花之红也。非不繁华。而草树始茂。枫之赤也。非不清丽。而条叶掩翳。岩奇石瘦之真状。则毕露于霜落之后。且余之足迹。得一到此为幸。尚何时之敢择哉。况山骨之玉立峥嵘。泉流之喷雪奔流者。不以春秋而有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498L 页
所增减也乎。虽晚矣而不失为搜奇探隐之归。且秋序已穷。风日和暖。天之所以饷余者。不既多乎。又吟一绝曰。
路欲穷时境转奇。倚筇移步故迟迟。真仙定在烟霞里。峭壁攒峰处处疑。
[与义谌天悟同宿禅房]
 是夜。宿义谌禅房。在明镜堂之旁。谌乃彦机之弟子也。经书满架。谌与天悟同宿。魂骨清爽。未能著睡。遂成一绝曰。
秋空削立玉容姿。半挂斜阳更觉奇。尽日相看犹未足。云窗不闭夜深时。
[作步虚词]
 又作步虚词曰。
琪树参差桂树齐。紫霞车上彩云低。玉箫今夜游何处。不在峰东在洞西。
[口号(二首)]
 又口号曰。
白玉京中白玉楼。但看银汉向西流。应知仙侣时时降。万二千峰月下游。
 又曰。
碧海之东千万峰。青天削出玉芙蓉。依俙半夜闻笙鹤。不是王乔是赤松。
[乍晴乍雨景象变态无穷次义雄韵]
 二十五日早朝。出坐东楼。轻阴乍翳。初日吐晖。俄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499H 页
而毗卢,众香之巅。孤云微缀。疏雨霏霏。淡烟霭霭。旋复雨霁日照。景象千万。余笑谓诸僧曰。阴不必晴。晴不必阴。阳不必雨。雨不必阳也。而今者顷刻之间。乍阴乍晴。乍雨乍阳。有无明灭之中。恍恍惚惚。变态无穷。有若造物者。有意而为之。此亦可异也已。次义雄韵曰。
静对禅房兴未阑。上方清夜著眠难。峰峦总是非新面。三十年前梦里看。
[又次其四韵]
 又次其四韵曰。
玉笋森如束。嫦娥淡扫眉。对来真似画。奇处却无诗。最好夕阳里。还宜细雨时。惟应此日会。长向梦中思。
[又次其绝句]
 又次其绝句曰。
敢把南山比。金刚胜妙香。如能献 北阙。吾愿祝无疆。
[自正阳寺历三藏奇奇等庵]
 淮阳倅有疾。使之还去。朝后自正阳历三藏,奇奇等庵。或空或有僧。吟成短律曰。
兰若遥相望。奇峰四面围。寂无僧挂锡。时有客敲扉。刳木通泉细。披萝得径微。霜林山果熟。香雾湿霏霏。
[由表训寺转入万瀑洞]
 由表训寺。转入万瀑洞。层峦绝壁。挟洞而立。乱石重岩。长川散流。行一里许。有盘石。石上有蓬莱枫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499L 页
岳元化洞天八大字之刻。乃杨蓬莱之草书也。盘石之下。两川合流。其一则北自圆通洞中而流。到盘石上。作一卧瀑之状。由此洞而上则可以径达于火龙潭之上。洞有金台及能仁真佛船岩迦叶等庵。又有须弥台。真佛之前。有天成之塔。圆通有僧。馀皆空。唯船岩窟。有一僧来住云。其一川则自东北间摩诃衍洞口而流。余坐憩盘石上。天悟,义雄等随之。西指绝壁层巅枯松立处而言曰。此鹤台也。古有青白两鹤巢其上。时闻玉笛之声。则两鹤翱翔飞舞半空。壬申年间。飞去不返云。所谓大香炉者二峰。自正阳望之。则南北相重。若一峰然。由万瀑洞口望见。则重峰分立。二朵秀出矣。余于盘石上。乃酌一大杯。拈笔走草。惟取其流出。不加点改。其词曰。
天上白玉京。浩浩银河流。银河广且长。岁岁愁牵牛。欲渡嗟未易。牛郎诉玉皇。玉皇为之感。呼龙起东方。雷霆动白日。一派银河决。注向众香城。玉洞两分裂。长川作双流。隐隐白虹起。渟为百丈潭。悬为万瀑水。纷纷喷冰雪。㶁㶁鸣玦环。东西挟绝壁。白石散其间。上有千仞台。两鹤曾此栖。青白共相和。飞翔辄与齐。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0H 页
时闻玉笛声。弄影霞外浮。风尘欲澒洞。神物安肯留。一去不复来。白云空悠悠。但见杨蓬莱。石上留大字。刻画造化形。此事亦太恣。我滞尘世间。今日始得来。临流乃命酒。为酌一大杯。举杯唤两鹤。知我来此不。 圣主御紫极。且莫留丹丘。鹤乎早归来。吾与尔同游。
[万瀑洞有怀]
 遂由洞西。踏岩而上数十步许。有青龙潭。有瀑卧流一匹长也。到此俯见。洞外青莲庵正在西南。谷中拜岾在青莲西南。又历层岩而上数百步。有手巾崖。石心有凹处。禅家所称普德观音浣帨处也。崖石危险且滑。有卧流之瀑。跨岩由彴而东一里许。有黑龙潭。潭色翠蔚如蓝。亦有卧流之瀑长一匹有馀。又溯上数十步有盘石。且有澄潭。上有卧龙潭。即普德窟之下。普德之上。即昙无竭峰也。峰上石壁。有天成佛像故名。自手巾崖来时望见。则有一小刹悬在空中。隐映于松桧间。近而望之。二间庵子。倚在绝壁之上。由庵西下。竖二铜柱。以铁锁拘结钉岩。架虚搆一间小阁。缥缈飘浮。下临绝壑。人之登览者。摇摇然目眩意迷。无井泉。下汲卧龙潭而饮之。故居僧素少。今则无僧。自卧龙潭之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0L 页
西。从岩石上而行数十步。有真珠潭。上有悬瀑可一丈馀。悬瀑之上。又有悬瀑。高不及珠潭之瀑。而瀑下成潭。潭中有一大石。如龟举头。故谓之龟潭。龙龟之间有盘石。间以岩石。石上多有游人刻名。余戏谓僧辈曰。人之游此山。而有力者争持斤凿而刻石。则奇岩怪石。毕竟殆无完形。俑此者其杨蓬莱乎。余以不题名为题名。不刻名为刻名。诸上人以为何如。天悟等叉手曰。今闻教矣。敢不刻诸心乎。余为之一笑。龟潭卧龙潭之间。间间有卧瀑之流回转于岩石上。或深或浅。成小潭处多矣。攀岩度栈而上有碧霞潭。碧霞之上有船岩。上有小悬瀑。瀑下岩上。潭似船形故名。又攀崖过栈数十步许。有火龙潭。潭上有石可坐十馀人。潭之东北有狮子峰。形如狮子故名。峰之东南。有石壁层层矗立。如城郭状。行十馀步。有狮子庵在路左。颓废无僧。自此行五六里而摩诃衍也。穴望峰近峙峰头。石立如小佛状。余自正阳下时。望见群峰。且入洞里。依依有惜别之怀。良久踟蹰。遂赋一绝曰。
为住归筇别洞天。水声云影总依然。装囊点检无他物。白玉峰峦万二千。
[又以一绝为别群峰]
 又以一绝为别曰。
一来犹幸再何期。胜景空劳别后思。归梦未应迷此路。睡时还是更游时。
入洞记见(二首)
 其一曰。
银作川流玉作山。夕阳岩壑画图间。孤云尽处兴无尽。倦鸟还时人未还。
 其二曰。
碧树长含物外春。居僧浑是画中人。丹崖玉洞寒溪水。曲曲清奇步步新。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1H 页
[诸僧同宿摩诃衍诸僧各愿得一赠言而赠天悟]
 摩诃衍之北二里许。有万灰庵。由庵而东。踰一麓。有下白云庵。庵之东北有白云台。台下有中白云庵。又直北行五六里。有兜率庵而无僧。东二里许。有般若庵。东有佛地庵遗墟。自毗卢峰下流出之川。自内水岾流下之涧。合为一川。到摩诃衍东北数十步之地。有万灰庵。洞之小涧合流而南为万瀑之川。过长杨达于狼川。入于昭阳江。自表训至摩诃衍十五里馀行到。日尚未暮。从到之僧。天悟,义雄,灵桂,香屹,湛一也。摩诃衍只有佛堂。诸僧同宿。悬灯对话。别思悄然。诸僧各愿得一赠言。余乃牵率书赠。赠天悟曰。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1L 页
从师早已讲真诠。一锡飘然入洞天。独向东林依丈室。碧松明月似当年。
[赠义雄(二首)]
 其师号松月也。赠义雄二首。其一曰。
香岳烟霞满袖中。金刚玉骨映房栊。虎溪笑别当时事。今日方知此意同。
 其二曰。
行色依依度岭慵。眼中森列玉芙蓉。凭师为向仙山报。心挂毗卢第一峰。
[赠灵桂(二首)]
 赠灵桂二首。其一曰。
丛桂香中了一生。送人犹有别离情。相随远到摩诃衍。坐对深更睡未成。
 其二曰。
踏尽烟霞是去时。洞门临出更迟迟。朝来一倍泉声咽。流水还应恨别离。
[赠香屹]
 赠香屹曰。
断发岭头迎我入。摩诃衍里送将归。身从洞外东行去。心逐云间杖锡飞。
[赠湛一]
 赠湛一曰。
玉峰影里频频对。流水声中步步随。古洞烟霞相别日。月明何处不相思。
[题老僧志文诗笺]
 摩诃衍空虚久矣。有老僧志文来住。颇知文字。从游于搢绅间者也。为出其橐中诗笺。乞题一语。赠之曰。
万瀑寒声满耳边。毗卢山色又窗前。仙寮静对烧香处。始免虚过半百年。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2H 页
[晚朝带雨而行]
 余幼时读小学。有不登高不临深之戒。心常佩服。虽或游于山水间。未尝以凌危涉险为高致。故在洛居闲。语及金刚。则辄谓人曰。吾若往见。则净扫正阳方丈室。开户而坐数日。使万二千峰真面目。尽来于几案前可也。何必汗我体罢我脚。踏其顶上然后为快也哉。况今衰且病矣。无济胜之具乎。以此不敢作登高之计。某峰某台之胜。时时问诸僧辈而得其槩焉。天悟曾见九龙渊。余问之。能为余言之细也。毗卢峰之下。有毗卢庵。由庵而东。踰大岭行三十里许。即九龙渊也。从西北缘绝壁而下。两峡束起壁下。峡中层岩之上。有川流而为第一渊。卧流成瀑。去第二渊仅二三尺。渡第二渊流处而东。攀崖而上。缘崖而下。相去二里许。有第三渊。自此相去二三尺三四尺之间。连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渊。而皆卧流成瀑。自第八渊。东南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2L 页
间缘崖数十步许。攀附岩石而俯窥悬瀑。不知其几百丈而亦难详见。渊水东流九井峰之下。与温井洞溪及钵渊之水。合流入于高城之南江云。二十六日。自晓微霰而雨。不可仍留。重贻官供之弊。晚朝带雨而行。有拙语曰。
晴云捲尽露神悭。风雨无端一夜间。定为峰峦未全白。故遣微雪洒孱颜。
[又吟]
 又吟曰。
玉洞依依此日违。拥蓑徐步出禅扉。霏微细雨僧知否。山意丁宁送我归。
[大岩石佛]
 自摩诃衍渡前川。有波崙菩萨小石像。前有铁鼎。天悟等辞归。行一里。路左有大岩石佛。刻其跏趺坐形而甚长大。吟一绝曰。
穴望峰边弥勒台。一躯灵像坐崔嵬。重重列嶂层层水。天为群仙一洞开。
[自摩诃衍至水岾]
 过佛岩。有妙吉祥而空废。行五里许。有木桥横跨川上。此川即毗卢峰下洞中之水也。到此为悬瀑二丈馀。下有澄潭。岸上岩石。刻曰李许台。盖李公命俊为江陵。许公启为高城时。同游刻之云。行三四里。岩上有卧流之瀑。长可八九丈。而到下为一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3H 页
小悬瀑。下为澄潭。洞宇差狭而趣致潇洒。问其洞名无之云。余戏谓从僧曰。名以白轩洞可也。又行二三里。有涧水作卧瀑之状。散流于危磴绝崖之上。岩径纵横盘折。穿水攀崖。殊甚艰险。此乃内水岾之路也。去水岾上头一里馀。从水岾上头望见。则毗卢峰在北。月出日出两峰。在东北间。而是日天阴雨雪。不得望远。内水岾左边。乃声闻百川洞。向所谓圆通之西也。水岾西北间。自李许台行可四里而稍东。有大藏庵洞。而踰岭则有柏田庵遗墟。由此而下则可到钵渊四十里许云。自摩诃衍至水岾。洞壑奇壮。瀑泉岩石。清切可玩处甚多。松桧相错。侧柏夹岸。冬青之树。往往而有。雪花沾洒。苍白交映。亦一奇景也。行过洞府时。吟得长律曰。
毗卢峰下出长川。水岾奔流两道泉。翠壁丹崖开洞府。碧松苍桧逗云烟。层岩悬作重重瀑。乱石平成处处渊。岳底林间藏古寺。畏途危栈细相连。
[朝雨仍留榆岾寺双彦呈诗次其韵]
 踰中水岾岭。有一川自西南洞中出流。下于隐仙台之下。溯以上之则有百塔洞云。踰三水岾而下。有赤木亭。中火之所也。高城人及祥云驿人等。来候于内水岾之上。自赤木下七八里。由东北而入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3L 页
三里许。则有隐仙庵而颓废。庵之东南。有隐仙台。登台而东北望之。则有十二瀑层层而悬流。瀑布之上。由山麓而登之。则有寂灭庵南庵而皆废。又有开心庵,白云庵。白云则废。又有云栖窟,深寂庵而皆废。其上有九井峰。九井东北。乃所谓九龙渊也。自赤木亭行可十里馀。向西而登。则有上灵台,中灵台,下灵台。皆小庵而上灵废。又有灵隐庵。庵之西北。乃万景台也。登台则北望毗卢。西见白马。南眺五台。东俯瀛渤日出之处。自灵隐庵缘崖而西一里许。有九渊洞。真见性庵在焉。庵之西北踰一小岭。则有香炉,香积庵而俱废。由香积而北登。则有下内院,中内院,上内院三庵而上内院废。又有养真窟。自养真而下十里。有云水庵而无僧。自云水由小洞下则有船潭。潭上有小悬瀑。潭东有船庵。又有曹溪庵而俱废。西有青莲,寂照,明寂,白莲,正崙,兴德等庵。赤木亭去榆岾寺二十里馀。重重踰岭。岭上始见绵竹丛生。去榆岾一里许。有西山,自休,法坚,应祥,宝云等浮屠。祥师有碑。郑君斗卿所撰。吴尚书竣书之者也。夕到榆岾寺。处于西僧堂尘寂寮。襄阳府使郑君基丰,高城郡守朴君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4H 页
日省迎于路。寺之僧智什。则往迎于摩诃衍而从来。榆岾寺已向殿曰能仁宝殿。给事中周祚所书。废中宫时。以百金求于中朝而施舍云。古所谓梁武齐襄足为明镜者。岂虚语也哉。东有 御室及罗汉殿,侍史房,十王殿,大权堂,禅堂,兴福寮,驼卧寮,海会堂,涅般堂,养老房,兴盛庵,内香积殿。殿后有乌啄井。所谓大权者。为卢偆也。有塑像。西有大藏殿,慈荫堂,寂默堂,寻剑堂,挂猿寮,金堂,尘静寮,择木寮,圆寂寮,云翠堂,外香积室。室中有大甑,大釜。南有山映楼,解脱门,回转门,泛钟楼,真如门。庭中有十二层青石塔。钟则 世祖大王临幸时所命铸者也。金乖崖守温撰其铭。寺傍庵子东有种莲庵,逗云庵,下见圣,上见圣,大祖庵,兜率庵,隐神窟,栗岩,成佛庵,佛顶台,佛顶庵皆废。声闻洞下有松林窟,松林新庵,外圆通庵,安心庵,三圣庵。安心三圣亦皆废。西有内院洞。水石佳好。自山映楼东南行。有白云桥,三峡桥,明月桥,三印峰,丹枫桥,欢喜岭,獐顶,见岩,狗岭。自狗岭而下。有卢偆井,上台,中台,尼岩,下台,盘川石,龟岩,百川桥。百川去榆岾三十里。内水岾水与中内院洞水合流。由山映楼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4L 页
前而下五里许。与外水岾水合流入于南江。山映楼下。又有小涧之流。老僧双彦。来谒同宿。所谓百塔洞。余尝窃闻其胜绝。问诸双彦。彦能历历言之。由洞口溯流而上。踰一岭则百塔也。初入洞门。绝壁夹立。中有深潭。从潭上东南缘崖而上。缘崖西下。则白石平铺。川流其上。西与十王百川洞水合流。洞中有多宝塔,世尊塔。积石层层。自成塔形。故谓之塔。高可五六丈许。绝壁亦有积石如塔之状。沿川行可三四里。又有一长川自南流北。有一塔形。赘寄绝壁之上。两小金佛。立在石间。洞壑开豁。峰峦白而秀出。不可历数。诸峰之内。有香炉二峰皆白。比诸万瀑洞则如麒麟之于白鹿云。噫地之胜。常在于险。险则人不能至固也。今玆百塔之洞。如彼其绝胜。而危磴难攀。僧亦罕睹。盖天悭而地秘之。与人世隔绝者也。游赏之人。得而耳之者尚鲜。况得而目之乎。吾所以纪之者。将使后之人。知有此境。非欲其往见之。以犯夫万有一危之道也。二十七日。朝雨仍留。双彦呈诗。次其韵曰。
倚遍金刚寺寺楼。此生那得更来游。青山亦有相离恨。一夜峰峦尽白头。
[次朴使君韵]
 雪后群峰皆白故云。次朴使君韵曰。
一雨应知要客留。梦中曾向此间游。黄金榜揭黄金界。白玉峰擎白玉楼。碧洞晴雷悬万瀑。丹崖新画映千秋。身归尚有心留处。挂在毗卢最上头。
[又次]
 又次五言曰。
岳麓青霞外。楼台碧涧滨。双凫修五凤。一字重千匀。踏石频穿履。看山屡侧巾。清风时拂面。知是过飙轮。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5H 页
[赠双彦(三首)]
 赠双彦三首。彦颇能作诗。其一曰。
高名曾识未逢时。一见欣然似旧知。静夜佛灯相对处。满山寒雨响禅枝。
 
其二曰。
百塔仙区别有天。悬灯细听老师传。不须枉费登山脚。万壑千峰在眼前。
 其三曰。
万景台高压八纮。东溟北海眼中明。师家慧剑如能借。倚向长天一斩鲸。
[戏吟]
 晚际雨止。欲往内院洞。细雨又下。戏吟曰。
欲出山灵圣得知。故添佳景要生辉。傍人错道来疏雨。自是丹霞细细飞。
[船潭]
 午后开霁。往见船潭。襄阳高城两使君从之。余作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5L 页
徘谐体一绝曰。
银河半落九重天。一注庐山一朴渊。馀波分洒金刚洞。乱瀑层流处处悬。
[登山映楼]
 此洞水石。亚于万瀑洞。溯船潭而上则云水庵在焉。归登山映楼漫吟。示两使君曰。
雨馀暂入曹溪洞。醉后更登山映楼。明日若从云外望。此行还是梦中游。
[早朝作行又赠双彦]
 二十八日晴。早朝作行。又赠双彦曰。
师住山中客欲归。两宵联枕梦依依。他时回首浮云外。雪满千峰独掩扉。
[赠智什]
 赠智什曰。
穿尽金刚洞里云。又沾松雪白纷纷。丹枫桥畔依然意。官路仙山自此分。
[出洞口时口占(二绝)]
 出洞口时。口占二绝。其一曰。
桧柏阴阴洞宇深。一溪鸣玉绕千岑。可怜山映楼前景。长系游人别后心。
 其二曰。
仙山恨未寄馀生。步步回头缓缓行。谷口溪声相送远。始知流水亦多情。
[到憩房寺榆岾僧熙琎辞归乃赠绝句]
 林壑幽邃。川岩奇胜。层崖长谷。玉雪喷沸者瀑泉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6H 页
也。澄然净绿者潭水也。平铺可坐者盘石也。度狗岭登所谓上台。俯临东海。三日浦在眼底矣。行到百川桥。石桥新造。长可十馀间。下蓝舆步过桥上。人马来迎。到憩房寺小憩。榆岾僧熙琎随至。辞归赠绝句曰。
百川桥上重徘徊。行色依依不受催。却羡上人如倦鸟。夕阳还向故林回。
[海山亭日出]
 至高城宿海山亭。毗卢,九井诸峰罗列于西。沧海在东。七星峰点点相望。此又山海之景都会处也。日出时开户可见。赋得长律曰。
金刚踏尽玉峥嵘。碧海东临万里平。户外扶桑红日涌。枕边圆峤彩云横。飞檐恐碍羲和辔。静夜疑闻子晋笙。匣里龙泉时一吼。凭栏直欲斩长鲸。
[枫岳行]
 此特偶吟耳。景象殆非拙语所可写出也。先正前辈游枫岳而录之者多矣。尚何更容架叠为哉。且余之此行。非如专为游赏者也。三宿而出山。足目之所未到者尚多。峰台寺刹。亦多问僧而记之。则宜乎未悉而难免其听莹也。然犹未已者。倘或须臾得存。年龄益暮。思仙山而不见。见此录于几席之间。则峰峦洞壑。如更见之矣。此所以略纪其梗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6L 页
槩者也。且余于此有所感焉。夫君子苟能灵台清净。无一毫尘世之累。则又何假于山水而以洗其胸襟哉。然简编琴瑟。皆可为君子之助。则山水之清绝者。独可少之哉。吾夫子不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乎。乐山水者。未必皆为仁智。而仁智者之乐山水。亦其自然之理也。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在川上而叹逝者。夫圣人不下堂而知天下。不下带而观万理。知天下之小。奚待泰山之登。识逝者之不舍。奚待川上之在哉。然则泰山之见。川上之叹。亦莫非自然之理。岂如游赏之辈。徒以升高极望。取快于目。傍水临流。求惬于意者之为哉。如余者亦一游赏之人也。何敢与论于仁智之乐哉。然而君子之观山水者。必有自得于山光水声之外者。浩浩然泼泼然。有以见其上下流通之境。则其为乐也。宜如何哉。噫曩余陷不测之地。生还者 圣恩也。生还而闲放江湖。得以自在者。 圣恩也。自在而今日之作此行者。亦 圣恩也。自此以往。优哉游哉。以终馀生。时复以浊酒数杯枯桐三尺。为奏感 君恩一曲。以答吾 圣主。则不亦乐乎。于是为之录。足之以五言枫岳行一篇。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7H 页
万古共相传。三山在海东。金刚即蓬莱。削立撑苍穹。吾闻海内人。皆愿生此中。况在我东土。孰不思一游。去京五百里。岭路阻且脩。世故既多端。复被簪组留。观者固无多。几叹空白头。伊余自少时。欲赏久未谐。每临送人行。怅然增我怀。时时梦寐中。恍惚寻真区。迩来廿载间。家国遭艰虞。常恐杞天倾。敢望蓬莱行。适属投散地。江湖濯我缨。复闻枫岩郡。汤泉病可痊。飘然物外兴。遥入关东天。余曾忝台鼎。行色银台知。 圣主命乘驲。宠赉又随之。拜疏惶且感。拥传终未辞。 恩光溢道途。鼓吹双双驰。金城县北境。乃与淮阳连。杳杳一线径。正向仙山悬。所过饶胜景。处处可停鞭。初登断发岭。群峰露半边。依俙太始雪。积在葱岭巅。行到新院川。宛如昔梦见。高低度层峦。水回岩谷转。夕到长安寺。屹起大雄殿。山如画屏围。泉作寒雨声。无眠夜拓窗。苍苍松月明。东指十王洞。诸庵细路萦。诘朝凌栈道。有潭名以鸣。云门吼丈瀑。大石峙复平。北望三佛庵。特立何峥嵘。白华新结搆。潇洒苍林间。浮图映丰碑。词笔俱生颜。大小两松萝。指点迥离尘。罗季故世子。麻衣此隐沦。岧峣望高台。上云缘天梯。铁锁垂绝壁。几人费攀跻。青莲与神林。亦有天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7L 页
衬邻。圆觉复相近。未往望徒频。过溪入表训。精丽丹碧新。仰观昙无竭。俨然立金身。窟闻普贤邃。庵称隐寂幽。吾行甚悤悤。安得恣冥搜。拂衣正阳前。先上天逸台。千峰及万壑。尽入双眼来。寺中寻古迹。石像有药士。六面粉壁滑。画称吴道子。东凭歇惺楼。毗卢檐外浮。飘缈众香城。秀出天灯峰。五贤接永郎。国望僧床重。名难一一记。状即峰峰殊。鸿蒙剖判初。流峙方异途。尽将东海水。洗出良勤劬。不使点氛著。次第罗天衢。崚嶒削玉骨。皎洁形貌癯。初疑白芙蓉。浮出钱塘秋。又疑新粉箨。争向渭川抽。或如月中娥。瑶台竦轻躯。或如姑射仙。绰约耀雪肤。或如阳台女。束素呈纤腰。或如王子晋。吹箫向紫霄。或如雪山顶。老禅被衲立。或如潜岳峰。赤脚层冰踏。或如孤竹子。绝粒登首阳。或如圣周公。负幼临明堂。或如贤程婴。抱孤存一块。或如谢家子。玉树满庭内。或如兰亭会。少长咸来集。或如细柳营。介冑长身揖。或如越五千。水犀栖会稽。或如唐万国。衣冠齐执圭。或如鸾鹤飞。或如琼瑶积。或如剖下璞。或如完赵璧。或如擎碧天。或如赴清都。或如醒独吟。或如醉半扶。朝曦照亿丈。灿灿光更鲜。细雨杂阴晴。出没增婵娟。倏见夕阳横。淡妆明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8H 页
镜前。须臾千变化。画手亦难传。皆言山中景。春花秋即枫。我言见真面。实在霜叶空。欲去不能去。依然下楼迟。三藏俯奇奇。涧谷越险巇。处高爽可喜。居奥静更宜。玉洞阅万瀑。韵释四五随。翠壁夹左右。飞泉走层壑。天然好盘石。胡被杨公虐。大字肆雕镵。造物无乃愕。最惜鹤飞去。台空松子落。携杯欲一唤。碧空何寥廓。圆通在洞左。兰若星相错。纵未穷我履。形胜领大略。旁瞻香炉翠。溯过青龙潭。岩凹号手巾。佛家空传谈。黑龙又卧龙。悬流辄成泓。危哉普德窟。凭虚架三楹。铜建伏波柱。天通箭箁门。风至摇檐桷。客登眩神魂。深深潭有五。步步足须侧。船龟俱取形。珠碧应比色。攀崖蹑霞背。火龙亦何雄。激湍动晴雷。白日亘长虹。峰起似狮子。石积如城郭。古刹依峰影。禅窗闭寂寞。摩诃衍且久。金色半已渝。穴望当户前。石立现相孤。剪灯坐深夜。僧辈争求诗。挥毫不曾停。意惜相别离。山灵似相留。风定仍飘霰。佳境虽可爱。何敢事游衍。拥蓑出洞门。恐或滞邮传。老宿共相送。向我颇恋恋。夙闻妙吉祥。今也成空废。危桥屡经壑。飞沫银乱碎。翠树带雪花。深浅非一态。水岾登陟艰。穿流复历坂。日出对月出。天阴望难远。隐仙近佛顶。见瀑真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8L 页
不隔。天垂十二绅。不啻三千尺。云霞蔽未开。一筇无由掷。神鳞潜九渊。真境秘百塔。乘危素所戒。只费闲问答。榆岾巨且雄。金榜揭能仁。云是昏朝时。购笔中华人。毕竟何利益。后世宜为鉴。暂入曹溪口。观尽列岫蘸。落日山映楼。长吟倾大白。襄高两使君。半酣交凫舄。徐下百川桥。骋目海山亭。七星点鳌背。晓日出东溟。浴泉晞我发。便是 恩波沐。沈痾觉去体。春风生两腋。欲唤鱼龙起。共舞沧洲夕。宇宙极壮观。云梦不足吞。伟哉造化功。此焉闯其藩。高者入重霄。深者失厚坤。磅礴钟淑气。浩杳接混元。我愿众正士。玉立如彼岳。屹然作柱石。节操坚而确。坐令强寇慑。永使邦家安。又愿 圣君泽。汪汪如海宽。均沾八方远。浃骨万姓欢。一夫无不获。三韩开寿域。山河数千里。妥帖扶国脉。如吾薄劣者。位已布衣极。功名复何望。萧散甘屏迹。优游亦 君恩。圣寿祝无疆。时和南薰琴。赓歌咏明良。林泉好烟月。庶几乐治平。将以做卧游。作此枫岳行。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金刚录后]
  
敬题白轩相国金刚录后[郑斗卿]
 枫岳嵯峨日驭翻。众山天下此为尊。秀出东方蟠渤海。俯临西极倒昆崙。九龙有宅渊无底。万瀑争
白轩先生集卷之十○诗稿 第 509H 页
流洞一门。丞相李公今李白。雄词千载并词源。
     
(东溟子郑斗卿。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