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x 页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行状
行状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0H 页
先考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世子师。行正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春秋馆事。同知 经筵成均馆事。弘文馆提学。谥文简公府君行录。
府君讳某。字润卿。号芝峰。我李出 太宗恭定大王子敬宁君 赠谥齐简公讳𰨅。寔府君之五代祖也。高祖讳稙。牟阳君。曾祖讳承孙。仙槎君。祖讳𥙿。河东君。考讳希俭。以季父神堂君讳祯无子。继其后。家世代以宗籍受封。至公始由科目显。用忠荩事 明宣两朝。历扬中外。朝夕台司。卒官资宪大夫兵曹判书兼知 经筵事。后府君累参从勋。再 赠至议政府领议政。兼官如真拜。妣文化柳氏。封贞敬夫人。淑懿纯明。有士行。判书公尝为司谏。言柄臣横恣。斥长湍府使。故府君生于湍之公廨。即嘉靖癸亥二月二十二日壬申丑时也。始太夫人屡梦黑龙矫夭。弥月寝大而府君生。既生有美质。朗异绝诸儿。自在孩幼。端悫自将。无所嬉好。五岁而就家学。判书公时已年大。特所钟爱。未尝严为提诲。而府君聪颖强记。有若素
府君讳某。字润卿。号芝峰。我李出 太宗恭定大王子敬宁君 赠谥齐简公讳𰨅。寔府君之五代祖也。高祖讳稙。牟阳君。曾祖讳承孙。仙槎君。祖讳𥙿。河东君。考讳希俭。以季父神堂君讳祯无子。继其后。家世代以宗籍受封。至公始由科目显。用忠荩事 明宣两朝。历扬中外。朝夕台司。卒官资宪大夫兵曹判书兼知 经筵事。后府君累参从勋。再 赠至议政府领议政。兼官如真拜。妣文化柳氏。封贞敬夫人。淑懿纯明。有士行。判书公尝为司谏。言柄臣横恣。斥长湍府使。故府君生于湍之公廨。即嘉靖癸亥二月二十二日壬申丑时也。始太夫人屡梦黑龙矫夭。弥月寝大而府君生。既生有美质。朗异绝诸儿。自在孩幼。端悫自将。无所嬉好。五岁而就家学。判书公时已年大。特所钟爱。未尝严为提诲。而府君聪颖强记。有若素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0L 页
习者。始解属文。开口造语。辄精工天至。一日。判书公令作雪诗。有曰庭前有月松无影。槛外无风竹有声。见者惊叹。以为谢家所无云。十三。通四书二经。十四。出游国学学。试官大加赏誉。华问益振。朋游来附者日盛。十六。中进士初试。己卯春。判书公捐馆。府君既弱龄遭制。伤毁过礼。真元萎削。遂为痼疾之源矣。辛巳服阕。中生员初试。府君以早失庭训。不力学自立。则无以缵扬先绪而慰太夫人意者。刻心程课。每读书夜分不辍。厕上亦闻吾伊声。即厨下爨婢时时能诵诗书语。常住僧寺肄习攻苦。未尝辄至家。时李栗谷主文柄。评鉴甚亢。见府君诗文。奖诩不已。以状头见许。壬午。遂登进士。乙酉十月。捷别试文科。丙戌。选补承文院权知副正字。戊子。 上取习华语者入殿讲试。府君居首。受厩马之 赐。秋。例升至正字。冬。荐拜艺文馆检阅。府君誉望素高。为同进者所忌。至是始入史局。论者迟之。己丑。迁待教。秋因事罢。寻叙奉教。属郑汝立狱事起。寮官多故。府君独任史职。终夜秉笔。手为皲瘃。升拜成均馆典籍。俄迁司宪府监察。庚寅。历司谏院正言,户兵二曹佐郎。兼知制 教。夏差 圣节使书状官朝京师。递兵曹拜典籍。冬。竣事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1H 页
还。旋出为黄海都事。录光国及平难原从功臣。辛卯。以亲病丐解。内叙礼曹佐郎。迁正言。递户曹。因程课高等。特 赐豹皮。六月。选入弘文馆为副修撰。移司宪府持平。十月。拜吏曹佐郎。初。士论重选地。类藉援引。而府君束修登 朝。公退屏迹。未尝持刺诣人。白沙李公深相敬服曰。今世之士绝意名宦而得铨郎者。李某而已。其守正恬雅之操。自新进时已然。俄因事罢。即叙为弘文馆校理。还吏曹佐郎。壬辰。又因事罢。西叙为副司直。四月。倭寇至。中外大震。庆尚右道防御使赵儆辟府君为从事。时诸使幕佐皆极一时之选。而防御赵公与府君同闬。既慕请与共事。又不忍府君独子鲜兄弟而太夫人老病在堂也。谓府君以从军法自免。府君以为平日食 君禄。图报之谓何。国家卒有难。乃欲规安而避险。即谢太夫人。驰至金山。则巡边使李镒军溃于尚州。诸师悉奔。已不可为矣。府君随防御使。屡当锋镝。前后交战。未尝不在行阵。而时有天幸免焉。始 朝廷叙府君弘文馆修撰。而府君久乃闻 大驾西播。太夫人避兵北地。防御使与湖南官军合阵。败绩于龙仁。府君独立干戈中。 君亲阻▒(一作阨)。方寸已乱。而又裁以大义。匹马奔问。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1L 页
血路纵横。间关隔阂。八月。谒 世子于成川。仍诣龙湾 行在。即授弘文馆副校理兼备局郎。九月。控疏陈情。祈访老母存亡。 上为下教曰。咸镜一道。自变后声闻不通。李某可充使号入送。宣谕德意。兼察本路事情。于是差宣谕 御使。踰岭抵明川。得太夫人所在。是时咸关以北被奸民诖误。在在款贼。拘执两王子及宰臣官属。杀越将吏。屯据城邑。情节疑阻。道路梗涩。府君乘遽入军中。为制檄文。晓以君臣逆顺祸福利害。丁宁条畅。使反侧革心。闻者莫不洒然倾耸。涕泣感厉。于是义旅益奋。列城响应。一路遂以无事。则府君力也。癸巳正月复 命。三拜司宪持平,弘文校理。一拜兵曹正郎,司谏院献纳。旧制台官不兼备局郎。至是大臣以变后死节之人宜加表扬。委府君撰集。而府君每任台职。乃请仍掌卒事。夏。以病移校书馆校理。历兵曹正郎,弘文馆校理。秋拜侍讲院弼善,司宪府掌令。兼春秋馆编修官。俄升执义。以时向中兴。事属修举。不宜牵补玩愒。上劄条十弊。 上优答之。十一月。随 驾还都。时庶事抢攘。辞令沓委。内而 教谕军民。外之酬应咨揭。仓卒急就者。多资府君。十二月。备局前所属撰集节义。为书凡四卷者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2H 页
成。而华使司行人适至。取以归中国。甲午春。逆贼宋儒真伏辜。府君参鞫数月。 锡以厩马角弓。六月。承宣缺。特 命资级未准者并得备拟。于是府君超拜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盖前所未有也。冬。序升至左副。递授大护军。兼承文院副提调。自是常兼不解。乙未。拜右承旨。俄递换兵曹参知。二月。丁太夫人艰。哀礼备至。自附身以往。靡不诚信。不以丧乱时屈有所歉也。丁酉四月制除。拜右承旨。病递护军。五月。拜成均馆大司成。时倭寇再逞。天将杨元镇南原。府君差分户曹参议。管理饷道。即日陛辞。 上察府君羸毁未复。特 命勿遣。秋。 皇极殿灾。以进慰使如京师。戊戌春。还朝。拜右承旨,礼曹参议,左承旨。皆病递。冬由兵曹参议拜左承旨。寻递还兵曹。己亥正月。复左承旨。递佥知中枢府事。秋。自兵曹还左承旨。递为大护军。十二月。拜吏曹参议。时搢绅倾轧。排击纷然。既逐西厓相。并及完平。李公不安于位。府君陈病自免。且言朝著大乱。于是时流群噪。几不免弹劾。乃递拜大司成。庚子春。历兵曹参议,大司成。五月。拜司谏院大司谏。朝论益携。献纳李尔瞻群聚诪张。百计挠府君不得。则至乃投无名子书。祸怵利陷。府君不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2L 页
为动。徐出而控辞。有曰贤相去朝。国事日非。遂递。秋冬再除兵曹参议。辛丑正月。拜弘文馆副提学。考校古文周易以进。 赐厩马。二月。递拜大司成。兵燹之后。文庙草创。始请重建。中庠讲宇次第而成。六月。移兵曹参议。时济州贼吉云节诛。 上遣御史安抚。立命玉堂进教文。诸学士大窘。章久不就。遂令府君视草。文成不加点。诸学士乃大服。冬。 皇太子册礼成。诏使将至。府君差都司迎慰使。实文翰极选也。行到箕城。堕马疾笃。递任拜护军。壬寅春夏。两拜吏曹参议。皆病递。五月。拜副提学。与诸儒同校周易谚解。书成。 赐厩马。 宣庙册 继妃。礼多简质。府君上劄略曰。昏礼者合二姓之好。上承 宗庙。故古人以为庙见。然后成妇。其礼之重如此。今者六礼既行。仪文备举。而独于 庙见大礼。阙焉不讲。若以不载于五礼仪为难轻举。则亲迎之礼亦五礼仪所不载。而至中庙朝始行之。遂为 圣朝之懿范。况 庙见一节。为礼尤重。考诸古礼。参以会典。历代帝王莫不通行。岂宜以近代未遑之典。五礼仪未备之文为诿而不行乎。事报闻。冬拜大司谏。递护军。癸卯六月。由兵曹参议拜副提学。校正史记。纂以进。又 赐厩马。秋拜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3H 页
吏曹参议。甲辰夏。递授兵曹参议,大司成。录扈 圣原从功臣。先是。当路者喜颛朝权。摈斥异己。府君临政。以士流三人者拟台阁。至惹弹论。而时相有侄子素无赖。骤欲通显路。为府君所持。积与相忤。会 宣庙将受尊号。群臣俱上请。府君独不肯。由是益不安。丐外得安边府使。以乙巳春抵任。是年夏旱。亲操文祷雨。即日澍应。府地旧无莲。杨蓬莱士彦为守。凿池种藕。中废又数十年。至是复生。父老咸叹异焉。秋。关外大水。坏民庐舍。田亩殆尽流漂。孑遗饥莩溢目。又自上年北虏阑入边关。徵发蜂午。签军调饷。日夜不暇。府君抚摩调剂。民得安业无困。 上特赐衣缯表里以褒嘉之。而府君用勤勚遘疾。又感水土。丙午三月。遂免归。则前憾犹在。齮龁特甚。至丁未冬。始叙为洪州牧使。视政如安边时。而专以清静化俗。牒申监司。聚邑诸生于乡校。课督有法。邻邑学徒大集。方伯具治迹上闻。而府君又病谻。己酉四月。竟解印去。秋叙佥知中枢。迁兵曹参议。俄授承政院都承旨。庚戌六月。 宣庙祔礼成。特加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兼承文院提调。秋连拜司谏院大司谏,司宪府大司宪。皆即辞。递授同知中枢。秋。光海世子服章未降。差奏请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3L 页
副使。八月如京师。府君三聘 上国。冰檗自厉。如书籍香药。丝毫无所浼。后先与安南,琉球,暹罗使者相遇于 帝都。辄丐府君诗文。即侏离鸟言。矇无知识。亦莫不什袭藏去。不啻若拱璧者。而安南使臣以所得数十篇归。而传布其国。家诵户咏。詑谓由日本掳去我国人赵完璧曰。尔知尔国有李芝峰乎。此其作也。盖以慕尚笃至。未尝斥名。而完璧后得归国。具道其见闻如此。壬子五月。使还。加阶嘉义。秋。历大司成。兼同知春秋馆事,大司谏,兵曹参判,大司宪,同知中枢府事。冬拜副提学。光海用术士李懿信言。京都气索。交河有形胜。宜相宅迁建。遽召宰臣集议。人情遑惑。府君率群僚。陈劄以堪舆风水之说不见于经传。而作俑于后世。其言茫昧而无徵。其术荒诞而无稽。斯固识理君子所不取也。臣等初闻下礼曹议启之批。私窃谓殿下万无听信之理。其必令礼官先议其是非。而后议其妄言之罪。不但已也。讫至于今。乃有会议之命。是不唯不罪其妄言。盖将用其言而施诸事也。夫所谓会议者。或便或否。有所折衷之意也。今懿信之疏。国人皆以为可罪。移都之事。国人皆以为不便。则其便其否。无待议矣。天作神都。甲于东方。形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4H 页
势之胜。固不暇言。而二百年馀人材蔚兴。民物殷阜。治隆国泰。若使术者之说信而有徵。所谓福地。宜无过此。粤我 圣神定鼎于兹。传诸 列圣。为万代巩固不拔之基。 宗社在此。臣民在此。而一朝无故因其谬妄之见。轻舍旧业。委而去之。则 祖宗在天之灵。其肯曰予有后乎。国家经变以来。疮痍甫集。 庙阙营缮。民亦劳止。睊睊胥谗。有不忍闻。顾乃不谅时势。强拂人心。驱诸荒野之中。使之当宫阙板筑之劳。则鱼骇鸟散。势所必至。窃恐群情沸腾。国事溃裂。变故之作。将有不可言者。反覆累数百言。虽不即从。事遂寝。时追崇所生金氏为恭圣王后。遣使请册命于中朝。府君又上劄曰。家无二尊。礼无二嫡。大经大法。至严至明。故在鲁隐公之于仲子。僖公之于成风。春秋深以为非。此实先儒之定论。而未闻鲁之二君追请册命于天王。岂非守礼畏义而不敢为也。古人所谓私称于国中。不出于境外者。斯可见矣。今世之士稍知读书者。无不讲明此义。况 中朝持正识礼之君子必多有之。若引经义严辞斥之。则所损非细。将有不可追之悔矣。时光海政昏。厌闻谠言。处台阁者依违观望。遇朝家大议论。莫有肯先发。府君必为之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4L 页
倡。不少顾。士林以持正归之。癸丑。再除大司宪。皆不拜。授同知中枢府事。当是时。李尔瞻等嗾死囚起大狱。导光海煽祸。杀永昌。夷国舅。窜逐 先朝耄彦。朝序殆空。锢 国母西宫。将谋贬号。府君义不染迹。拜大司成。未几辞递。自是四年。逍遥散秩。塞充养志。唯甲寅秋。兼拜同知成均。强起一谢而已。丙辰八月。出为顺天府使。脱身机辟。敛迹高蹈。玄翁申公时放在江外。相视欷歔忧悲。感慨竟夕然后去。至则以身率物。未尝鄙夷其民。民悦而从化。租赋期会。不烦刑楚。府君亦乐其俗愿而易使也。尽三年不归。经纪邑事。自学校井里。细至鱼盐柴秆。措画有方。著为永式。己未春。秩满。邑人欲借不得。则竖穹碑以寓后思。及后讣至。相率絮泣。如悲其亲云。既归。就居水原村墅。时事日益变。虐焰愈炽。指摘物色。人莫能脱。府君栖遑近畿。无所税驾。一室静默。盛暑不启户。家人唯闻警欬。罕得以窥面。前后拜副护军,大司成,分兵曹参判,同知中枢府事, 诏使迎慰使。皆辞不就。至十一月。光海举府君及崔公瓘,郑公晔名。下教于备局曰。俱以秩高宰臣。受国厚恩。当此主辱之日。不思臣死之义。偃息郊圻。无意陈力。人臣之道果如是乎。大臣台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5H 页
谏。寂无一言。极为可怪。从重推考。会赦。府君乃上疏谢。且陈病惫不任状。壬戌二月。又下教曰。秩高宰臣如郑晔,李某。一切不仕。未知其故。并令招集。备局启曰。人臣不仕。岂其本心。或亲老而归养。或身病而退去。又有不合时议而不敢进者。宜令代言恳谕招来。观察使为申文劝驾。势甚敦迫。祸且不测。府君介石益坚。暂至京即还。癸亥三月。今 上举义反正。即以都承旨召还。俄兼弘文馆提学。夏拜大司谏。未几病递。七月。授吏曹参判。冬。递拜工曹。甲子春。李适叛。 主上南狩。府君舁病扈 驾。还迁大司谏。用其劳进阶资宪。拜议政府右参赞。秋拜大司宪。兼知春秋馆事。移右参赞。十月。制 王大妃玉册文。特加正宪阶。拜大司宪。十二月。递拜左参赞兼同知 经筵。乙丑。历大司宪,知敦宁府事,工曹判书。冬因灾异 下教求言。而府君适拜大司宪。以 上临御三年。祸乱荐臻。君臣上下悠庶成习。人事失于下而天变应于上。乃上劄指陈病源曰。人事。形也。天变。影也。影之在天者。窅尔而难徵。形之在人者。灼然而易见。若以人事之未尽者言之。厉精图治。 殿下之志非不切矣。而施措之间。有未尽实。率职奉公。诸臣之志非不勤矣。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5L 页
而奉行之际。多不着实。以致绩用无成。治效蔑著。国事日以委靡。朝纲日以紊乱。是则无它。皆坐不实之病也。夫天下之事务至广。而所以操之者诚也。诚即实也。若不务实。而徒欲以文具勒成治功。则万段事为。悉归虚套。譬犹画饼充饥。契舟觅剑。毕竟无可模捉处矣。诚愿 殿下尽诚于上。责实于下。以实心而行实政。以实功而致实效。使念念皆实。事事皆实。则以之为政而政无不举。以之为治而治无不成。故臣敢以懋实二字进焉。因历举十二条。一曰勤学之实。二曰正心之实。三曰敬天之实。四曰恤民之实。五曰纳谏诤之实。六曰振纪纲之实。七曰任大臣之实。八曰养贤才之实。九曰消朋党之实。十曰饬戎备之实。十一曰厚风俗之实。十二曰明法制之实。其言无虑万馀。明剀痛切。剖白无蕴。犹医人对證下药。皆合实用。识者谓中兴后第一封事云。而 上优旨批曰。省劄嘉卿爱君忧国之诚。所陈缕缕。无非至言格论。而劄中之意。专在懋实。可谓知要之论也。予敢不服膺力行。以副卿意哉。丙寅。历左参赞,知中枢府事。又兼同知 经筵。固辞乃免。丁卯正月。奴贼猝陷边城。捣虚深入。 三宫移驾江都。岛中隘窄。粟水不通。而凶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6H 页
锋日薄。势极危逼。 王世子受委南下。 上命老病朝臣任便择所往。毋必随 大驾。时府君经冬沈顿。气力绵惙。而不肖圣求适以政官。名在分朝。敏求见任林川郡。所亲多劝府君毋蹈危地。姑南出随 东朝者。府君即毅然曰。 上为仁也。人臣一息尚存。安敢疾病自解。遂赴 大朝。前所带弘文提学。屡辞不获。至是始以病递。三月。拜大司宪。寇贼甫退。百度改变。又后进颇尚铦厉。务为覈论。惧罪者夥。府君常持宽恕。傅以平法。人情乃安。而至上对论事。言国家利病甚多。既罢不外泄。以故人无知者。尝曰。天下本无事。遵先王而过者未之有也。今屡经丧乱。人心靡定。如大病之后糜粥补养犹惧未也。而国家不能无为时好纷更。此其弊也。先是。 朝廷以小民游惰者众。不属籍役。军伍虚落。良民替患。乃令系籍为号牌。大小廷臣名能晓事者。争言其便。府君独以为不可扰民。将受其弊。至是籍成。而人多不乐。竟不果行。四月还都。再授大司宪,知中枢府事,左右参赞。戊辰六月。递参赞,知中枢。还带弘文馆提学。七月。拜吏曹判书。自丙寅后冢宰官缺。府君必在高荐。及是始蒙 宠擢。府君雅性恬退。不乐荣进。立朝四十四年。所历官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6L 页
阀无非盛位。而苦心崇让。出于悃愊。逡巡却避。如怯者之当坎阱。除目每下。非三四蕲免。未尝遽拜。拜亦不肯久。辄以日月免。且不肖兄弟冒侥朝籍。俱列显仕。深以盛满为惧。屡欲引年致事。而亦不敢果。至当此拜。俯偻滋甚。三让不得 命。则出而乞解者。章又五上。而顾 上眷之特厚。乃曰。吾以职死矣。于是清品流。明铨序。抑侥倖。绝嫌疑。苞苴不接于门庭。关节不行于政席。有以一善及微劳著者必先注拟。而于亲故姻党。无所容私。人亦无敢以纤毫枉曲累府君者。尝谓积仕者历年勤苦。朝夕待调。而积薪之讥。实归朝家。悉取武士之淹滞诸卫及散地与荫官之久于台监注簿者。次第迁叙。为政数月。调用殆遍。尤以选任循吏为重。必视其人之才否。前任声绩如何。一日病未赴政。而同僚循例除府君惠民署提调。几以近医药。府君以备位铨长。奈何自占便局。再劄控辞。上谅其素诚。 特允之。谈者谓即此一节亦衰世罕见云。时相职不备。久无卜 命。朝野咸属望翘伫。而府君暴风疾作。不肖圣求任湖南监司。法不得归省。敏求冒死陈乞。庶几待以瞑目。 上悯然许之。为发宣传官。 谕令急归毋待代。继 遣御医。就私第日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7H 页
夜诊治。所用药物。悉内出局。自大臣外馀人得此。乃异数也。府君病剧。迷冥不能言矣。犹以重任在身。不即释负为深蹙。谆谆不已。而所尝提调者掌乐院应纳丘卒雇直。亟谓家人毋辄受。即其意甚悲。而冲襟洁操。未始以疾革乱也。不肖兄弟又上章陈府君意。得递知中枢府事。以十二月二十六日壬子遂不起。讣闻。辍视朝。吊赙 赐祭皆有加。会不肖兄弟并录原从勋。遂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太常议谥以勤学好问曰文。一德不懈曰简。 赠谥文简公。后 上临朝论政道。叹曰。近岁唯李某秉铨。能以考绩用人。继是为难能云。府君立朝终始。存殁哀荣。至是而备矣。府君少孤无所师承。而天分绝高。清明超诣。自为诸生。立志不苟。考赜经旨。已知向上之学。其于知行之方。体认尤切。克治用功。一主于敬。而庄重简默。不露圭角。人莫能窥其造诣。雅好观书。子史百家。无所不嗜。晚悉屏去。唯留性理诸书。亦不过数三卷而止曰。简以制烦。静以制动八字。吾终身服膺。而未得焉。又曰。吾于异端。得其归旨。奥趣信高大矣。然而反覆玩索。终不若儒教精要极致。至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7L 页
简至当。舍是以往书也哉。以为历代群儒开说发蒙。我国诸贤各有著明。固无间然。如晦斋李先生所见高迈。其自得之旨。后学不可不知。尝著学戒曰。余自年十五。粗闻向方。从事于收放心一节。而为文字所误。虚度半生。越自知非之岁。瞿然觉悟。思欲洗除旧习。间就圣贤言语。反覆寻玩。以求道体之所在。而默与心会。似有所得。至于老释之说。其同异得失亦颇领略。明知其不足惑也。然后始于学问上信之不疑。嗜之不厌。以为天下之乐无以易此。而疾病昏惰。不能专精用力。又无师友讲明之助。顾以衰朽之身。欲为初学之士。譬如日暮途远。难望有成。其可笑哉。世且小视。因袭故套。例以词人墨客目之。每闻此言。辄自羞愧而不宁者弥日。是知君子进德修业须在早年。而人之择术亦不可不慎。一被品题。终身不免。诚可慨也。虽然。世之号为儒者。或有蔑学而冒虚名。自欺以欺人者。其不幸又当何如也。后之君子。宜知戒哉。戊辰岁元日。作自新箴以自警省。有曰。年不再新。德则更新。人苟得新。虽老犹新。老何由新。惟学能新。改过则新。迁善则新。舍旧就新。是谓一新。圣贤道新。亘古长新。竟以是年观化。人始知平日省治之功未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8H 页
尝少废。其谓疾病昏惰不能专精用力者。特谦以示人。而死生去来。有若前知云。践履笃实。不假矫为。而绳尺甚严。未尝分毫违越。谦虚挹退。若不胜衣。至当义分。奋厉明决。无少滞吝。举世恟恟而所守弥确。弱冠通籍。遍历华贯。足不蹋贵势之门。身不入偏党之目。常以吕大防,范祖禹为期准。中遭晦塞。众邪忌正。而亦不敢轻加诋排。超然自远于文罔之外。顷数十年间。士大夫稍失廉隅。蹊径攀附。倖门大开。沈相喜寿尝称保全清节。不为宫掖所知名者。惟芝峰一人云。而延兴金公以国舅閒居。集诸名胜宴饮。兼邀府君。意甚厚。为所居邻比。固要数四。府君坚不肯。其后祸作。预席者多波及。其操履修饬而高识远见每如此。平居整摄衣襟。终日穆然。鄙俗之辞。不出于口。傲惰之气。不设于身。虽疾病大困。未尝欹偃疲欠。家人孺子未尝见其去冠不着。仆隶下贱。亦未尝加以慢言。临事必庄。作字必楷。虽赫蹄戏笔。端正不杂。遇寡姊以诚。同居奉养。甥侄三人。殷勤训诲。昏娶有归。及他穷族之有事而无依者。资给成就。恩意备至。其待人也温恭和逊。初无防畛。而仪容庄格。不可以亲疏。或欲以私僻干请。终不敢发言。客无卑少。必为下堂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8L 页
交礼。接以春温。善诱不倦。故捐馆之日。来哭者皆哀尽焉。尝言人之处世。多少逆境。苟为所动。殆不胜其苦。故外物之至。安排顺应。势利之途。敛身若惊。唯杜门静守。不涉户庭。玩心于性命之源。专精于涵养之地。凝尘满室。阒若无人。而方寸炯然。微澜不起。故疾病日痼。精神益爽。外虑不入。梦境不烦。所得诗文。觉则了了。性又明审。裁鉴精到。论事成败。悬合不差。敷析是非。辨别可否。令黑白易见。亲党就以咨决。先祖以廉白著声。家业素寒。府君尤慎取与。一介无所苟。出入外内。律身清刻。絜手奉公。斥远私谒。俸禄之馀。不长尺寸。田园僮指。不问有无。亡慈下世后资用益落。朝夕称贷。甔石屡罄。亦不恤也。俭素之德。根于天性。凡(凡下落于)声色纷华外诱而可慕者。泊然无所欲。不薰香。不燃烛。不设宴会。不听音乐。食无兼味。坐无完席。冬日一裘。积十五年不改。床榻萧然。处之甚适。自衣布素。有同寒士。衣衾敝绽。至见故絮。服用之物有雕镂丹漆。即不近也。家人欲制绫段表衣。则正色不许。见人服华盛者。怃然不乐。其人对府君。亦自愧引去。尝考据礼说。制深衣巾带。既成而寝疾。属纩之后。亲宾取以为敛。且曰。不可以文绮溷我公。但用绢素。从治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9H 页
好也。府君为文本于六经。典雅有体。不尚诸家险僻。诗律喜始盛唐。以为上此体气不完。下此卑弱欠力。而至五言古诗。则汉魏乐府其尽善哉。府君所自造浅深。乃家集具在。唯俟世之知言君子。无敢容不肖兄弟私为称道。苟妄有所言。谁肯强而徇不肖者。顾念申文贞公乃府君平生道义交。至谓府君诗神而化之。非的有定见。必不轻许如此。而崔简易岦亦曰。斯文之托。其在是矣。五山车天辂,南窗金玄成俱极推尚。以为格高语妙句圆意活。优入盛唐阃域。或曰。闲淡温雅。有正人君子气象。真性情之正也。此三君者。世所称能文辞不肯让人者。庶几以是见当世哉。府君著述甚富。不欲以文艺专家。删削几半。见录诗文二十三卷。采薪杂录一卷。读书解一卷。题辞一卷。秉烛杂记二卷。警语杂编一卷。剩说馀编二卷。芝峰类说二十卷。升平志二卷。又有纂录群书五部二十五卷藏于家。府君殁时。寿六十有六。翌年己巳二月十一日丁酉。厝葬于杨州西山之长兴里先祖兆次。亡慈以乙卯岁弃不肖。府君志其葬。至是同茔祔。二男圣求,敏求。一女适承文院副正字权儆。先殁。圣求娶议政府舍人权昕女。生四男二女。男尚揆,同揆。女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59L 页
适承文院权知副正字李一相。馀幼。敏求娶星州牧使尹晖女。生二男一女。男元揆。娶富平府使吴竣女。重揆娶全昌君柳廷亮女。女适士人申昪。权儆生三男。跻,迹,趾。四女适尹元举,金挺坤,韩后琦,李善徵者。曾孙男女六人俱幼。呜呼。府君平生行迹。焯然在人耳目。类能记其大小。不可以诬。亦无可以溢也。即不肖兄弟震裂荒迷。无能诠次。难以言发扬先人懿德万一矣。若以先府君之故而顾惠之一言。公以示后世。实不肖幸也。孤哀子李圣求,敏求。泣血谨状。
议政府领议政谥文贞金公行状
高祖讳湜。成均馆大司成。魁荐科。与静庵赵先生并祸。 赠吏曹参判。曾祖讳德秀。家难不仕。 赠吏曹判书。祖讳棐。军资判官。 赠左赞成。考讳兴宇。成均进士。 赠领议政。清风之金。系出新罗。其后世繇丽逮鲜。冠冕不替。始议政公聘汉阳赵氏县监希孟之门。以万历庚辰生公。讳堉。字伯厚。幼聪颖。自离髫龀。静专若成人。鸡鸣起读书。端坐不游目。有识已期以远到。为文词。荦然有奇气。岁甲午。议政公疾革。顾言曰。儿能树立成吾家。吾魂魄亦当有知。公既早孤。域内兵荒。流徙湖甸。躬负麦以为养。常千里徒步。省继
议政府领议政谥文贞金公行状
高祖讳湜。成均馆大司成。魁荐科。与静庵赵先生并祸。 赠吏曹参判。曾祖讳德秀。家难不仕。 赠吏曹判书。祖讳棐。军资判官。 赠左赞成。考讳兴宇。成均进士。 赠领议政。清风之金。系出新罗。其后世繇丽逮鲜。冠冕不替。始议政公聘汉阳赵氏县监希孟之门。以万历庚辰生公。讳堉。字伯厚。幼聪颖。自离髫龀。静专若成人。鸡鸣起读书。端坐不游目。有识已期以远到。为文词。荦然有奇气。岁甲午。议政公疾革。顾言曰。儿能树立成吾家。吾魂魄亦当有知。公既早孤。域内兵荒。流徙湖甸。躬负麦以为养。常千里徒步。省继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0H 页
祖母海西。既而继祖母亡。大夫人又亡。七年举三丧。操畚锸以襄大事。哀感行路。制除。积毁未复。乙巳。始升上舍。掇科目有声。士论咸推重。馆学请从祀五贤。举公名冠多士。及祀典行。郑仁弘藉形势。诋晦,退两先生。诸儒削仁弘儒籍。光海怒。锢首唱者。公谓吾为掌议。乌可指擿其人。将上书请混被其罚。会以诸大臣言得已。公见时事日变。尽室就加平穷僻处。亲行耕稼。因号潜谷。赋诗见志。若将终身。居十年癸亥。内难平。首先举遗逸。拜金吾郎。甲子春。逆适称兵。公时家居。奔问于道次。超授阴城县监。治一诚不懈。上疏条积弊。因言国以民为本。愿推一县之政以及八路。其在小官。已欲知无不言。而施措布置。端绪可见。其秋。擢魁科。徵拜正言。邑人为竖石纪德。娄迁兵曹郎,正言,司书,文学,持平,知制 教。至有七八拜者。遇事争论。棘棘不阿。即事关勋戚。不肯依违。时触犯忌讳。亦不顾望。其请罢号牌以靖民。停校生签军以奖蒙学。特其细也。历四年丁卯。胡太监以 帝命至。傧使李弘胄辟公从事。由是熟谙关西利病。疏陈数千言。有曰。岁荒民饥。人心离散。而谋国之言一不及此。策有二三。必用最下者。谭者韪之。又以体察使幕佐视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0L 页
师南服。请分岭南三路以便节度。历修撰,校理,献纳。为佐郎吏曹。升正郎。己巳秋。铨官议金世濂郎荐有所左右。大臣以为言。逮公下理。公既坐法。归牛川成小筑。逌然自适。经二年蒙叙。悉复原贯。转应教,检详,舍人,司谏,辅德。用 仁穆大妃山陵劳。进阶通政。癸酉。由参知拜承旨。在银台。出纳惟允。苟有间隙。雠书稽古。以至卜筮历象方技针灸之说。靡不研究。未尝见食息自暇。其冬。外除安边府使。至则厉学政。讲武艺。已责恤刑。弊祛而化兴。治以最闻。 内赐表里。丙子考满。差贺至使。海役众所𢥠慑。公履险。逾从容无变度。八月。泊南汛口。时清兵已踰白马薄燕京。陈都督洪范坐甲关外。公移书激以大义。洪范愧谢而已。天下鱼烂。聘眺礼废。唯公严程竭蹶。及期献见。礼部尚书■(一作姜)逢元就馆慰藉之甚醲。留馆踰冬。凡呈文阁部者十数。皆出款实。既闻本国中虏危辱。东向痛哭。华人环视感涕。毕事还。 帝敕兵部。以兵三千津护。出海道。拜兵曹参议。移礼曹,承旨。公久官台阁。随事謇謇无已。而其所展布才猷。见于按节湖西。属时艰虞。凡条奏设施。动中肯綮。而自非活国大计。姑可略也。公通算一路田役。率收米布以应上供。百役留州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1H 页
调度。名曰大同。既无官吏操纵阔狭。法简易循而色目大省。疏请朝廷。力言其必可行。竟为当官所格。盖公幼时。读书至一命之士苟存心爱物。于人必有所济。乃惕然内契。以为治国必先安民。秉心坚恳。有不可夺者。大同既不得施用。则愧无以全济穷饿。连章乞免。入朝。荐更参议礼兵。兼大司成。为承旨。积前后三载。历大司谏,副提学。 特授右尹。蹑嘉善阶。实癸未岁也。改副提学,都承旨,礼兵吏三曹参判。兼管备边,宣惠等局。甲申。擢刑曹判书, 世子宾客。乙酉。监昭显世子封墓。撰哀册。 赐厩马。拜右参赞,大司宪,礼曹判书。丙戌春。 上因论姜氏罪。 下严旨于诸宰。公随大臣胥 命阙门外。 上益怒。解公职及内医提调。旋奉使如燕。沿途有感慨录。寓黍离麦秀之感。明年。留守松都。专意作成人材。改建黉舍两庑。殷勤讲诲。春秋二丁。释菜必亲。即圃隐殉节地。立成仁碑。刊布孝忠全经鲁论正文。行养老礼。轨度可观。己丑。年登七秩。入耆老社。夏五月。 仁祖弃群臣。公权判礼曹。诸儒执己见。言人人殊。公守 先王定制无变。邦礼始完。九月。晋拜右议政。力疏蕲免。既出。焚黄于平丘先茔。又辞章十馀本。仍援礼乞致仕。 上辄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1L 页
下温批有曰。予之视卿犹砥柱。卿之求退如急流。公曰。舍一介老病之臣。成 圣朝退让之风。岂非美事。遂递。再赴燕。既复 命。即还平丘。亟申前请。又因灾异上言。遇灾而惧则灾可弭。求言而用则言可致。惧而无诚。是欺天也。求而不用。是欺人也。辛卯以后三都上相。一意求去。乙未之拜。终始固辞不出。然遇事非违。虽在散秩。必抗疏力争。或于登对。指陈黑白。无不剀切。其请罢湖西之安兴筑城。岭南之束伍给保。御营军番上宿卫。各镇管新设营将。皆所以苏民除瘼爱惜邦本。而至推刷之政骚屑最甚。则上劄极言。万岁别殿将就钦敬阁故基。则言一不便二不可。辞意甚正。朝廷虽未尽用其说。而 上谅公忠鲠笃至。尝曰。夙夜忧国。恳恳血诚。安得如金相国者乎。 当宁兴怀。至公没不已。尝论李时楷乱政之渐。以靖朝著。又言朴长远离亲北窜。情理可矜。移配内地。金弘郁疏论姜狱冤。罪至大何。公以为应旨进言。既许贳罪。宜用次律。具绫川仁厚继请其死。 上怒罢仁厚职。公乞与同罪不得。则力辞乃释位。前后总裁实录。监 祔庙 册礼。行祷雨社坛。俱蒙鞍马之 锡。公如大拜。有言行两湖大同者。公乃建白。湖民方困于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2H 页
赋役。急宜通变解悬。 上曰。公进安民均役之策。不得不任其责。公遂欲卒谐素志。开陈分析。擘画制节。无纤毫渗漏。书既成。上下讲摩。讫三年乃定。行之湖西。其民鼓舞。犹拔水火而奠衽席。相与树穹碑衢路。千里颂义无穷。其未行也。众口沸腾。至訾以新法。公为不闻。勇往力行。利害之源。岂人人易喻哉。君子谓良法可为也。机会可乘也。若公之明见积诚。不沮不挠。以底于成。为难能也。朝廷方议行其法湖南。而公已寝疾。乃上遗劄。勉以进学保民。而末乃惓惓于湖南大同。暨公殁而公之志益伸。德泽加于永世。可谓古之遗爱矣。公之延登。年已至矣。致政之请。岁必屡上。或慺慺于造席。值时多故。国家方倚柱石。竟以戊戌九月卒于位。讣 闻。其吊祭赠赗。视礼有加。官庀丧需。葬于杨州金村坐乾之原。从先兆也。太常议谥以勤学好问曰文。清白守节曰贞。 赠文贞公。公始丧。涂巷皆咨嗟失声。诸书院儒生来哭甚悲。而湖民尤絮泣相吊。公资劲正。操履端确。罕言语。人不可以亲疏。严于自治。绝去惰慢。危坐竟晷。未尝倾倚偃仰。少喜剧饮。一闻先公垂诫。终身不接杯勺。晨起必冠带谒庙。寒暑不废。笃于伦理。待寡姑弱弟。敬爱备至。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2L 页
性修洁。屏远声色。冬不御裘。食无兼味。唯于仁民泽物之务。汲汲如饥渴。在湖西。刊救荒撮要辟瘟方。请分布诸道。终始言水车之制。用车之便。铸钱行货之利。锓己卯八贤传及党籍内外世谱。少受业芝山曹好益。及贵。抚其遗孤有恩。酷耆书。无旁好。既跻大耋。犹日有呈课。兼通星经地志五行七略。尝论西洋历法。以及历代改历源委如指掌。所著有诗文若干卷。皇明纪略,类苑丛宝,种德新编,松都志等书。媲贞敬夫人坡平尹氏。进士讳汲其考也。幼婉嫕合妇则。二十。归于公。躬织纴。奉蒸尝。至老尊贵不变。及称未亡人。迫欲灭性下从。却不进水浆。中大人御 内命来劝滋味。见毁貌哭泣。不忍发口。以己亥二月卒。寿七十五。祔公葬。生二男四女。男长佐明。原任吏曹参判。次佑明。 国舅封清风府院君。女适金崇文,佥正黄道明,留守徐元履,尹镃。参判一男。进士锡胄。一女。生员赵显期妻。 国舅四男二女。 王妃殿下为元女。男万胄。夭。次锡翼,锡衍,锡达。曰柳澄,监察李尚渊,掌令吴斗寅妻。为崇文出。曰镒,鏶,福昌君夫人。为道明出。曰商邻,商绅,商宾,郑继周妻。为尹镃出。呜呼。人臣患遭逢之难。遭逢矣。又患无才以干时。苟才足以立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3H 页
事。而约以检身。诚以奉公。忠以殉国。勤以成务。大臣之节。于是备矣。惟文贞公进涂既辟。受 二圣特达之遇。知无不为。言无不尽。功显业著。百姓载其德。虽春秋所称。曷以踰焉。谨据家乘所录。删繁举概。敬告于当世之立言君子。有以考信焉。
议政府左议政西原府院君郑公谥状(甲戌)
公讳琢。字子精。号药圃。郑氏籍西原。高丽世大将军顗。以节死毕玄甫之乱。其后䫨与弟誧。用文雅竞爽。遭谗南窜。再起为司徒西原伯。卒葬于安东。子孙遂为岭南人。连蹇世不振。高祖长水县监讳元老。祖生员讳侨。考讳以忠。俱隐德不耀。以裕后庆。母韩夫人。以丙戌十月生公于醴泉金堂乡。自幼颖秀。始受学。即通大义。不为师困。嘉靖壬子。升上庠。戊午。擢文科。初隶校书馆。既而华闻弥彰。迁典籍。拜司谏院正言。当事敢言。有古争臣风。劾权倖尹元衡等迷罔误国之罪。前后四人。谈者韪之。 宣庙开元。入玉堂为修撰。历礼兵正郎,持平,校理,吏曹郎,政府舍人。甲戌。以副应教擢授代言。转都承旨。丁丑。由大司成,礼曹参议。出按关东。自庚辰至壬午。升嘉善则拜都承旨,吏曹参判。升资宪则拜汉城判尹。皆特恩也。乙酉以后
议政府左议政西原府院君郑公谥状(甲戌)
公讳琢。字子精。号药圃。郑氏籍西原。高丽世大将军顗。以节死毕玄甫之乱。其后䫨与弟誧。用文雅竞爽。遭谗南窜。再起为司徒西原伯。卒葬于安东。子孙遂为岭南人。连蹇世不振。高祖长水县监讳元老。祖生员讳侨。考讳以忠。俱隐德不耀。以裕后庆。母韩夫人。以丙戌十月生公于醴泉金堂乡。自幼颖秀。始受学。即通大义。不为师困。嘉靖壬子。升上庠。戊午。擢文科。初隶校书馆。既而华闻弥彰。迁典籍。拜司谏院正言。当事敢言。有古争臣风。劾权倖尹元衡等迷罔误国之罪。前后四人。谈者韪之。 宣庙开元。入玉堂为修撰。历礼兵正郎,持平,校理,吏曹郎,政府舍人。甲戌。以副应教擢授代言。转都承旨。丁丑。由大司成,礼曹参议。出按关东。自庚辰至壬午。升嘉善则拜都承旨,吏曹参判。升资宪则拜汉城判尹。皆特恩也。乙酉以后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3L 页
判礼刑二曹。再长天官。斥远私谒。辄面谓干请者。君才当调。惜乎踵吾门。竟不用。己丑。进崇政大夫兵曹判书。适日本使至。庙议报聘便宜未决。公毅然曰。贼逆端业见。藉令信使在朝。兵锋在夕。此讲之悔也。议者多与公合。庚寅。使 中朝未还。而处士崔永庆用非辜前死。言者谬谓公尝官其弟馀庆。罢公职。冬叙礼曹判书,左右赞成。壬辰。贼内逼传国都。 上遽起西幸。公方起居药房。仓卒从 驾。不问家累何在。到西京。警报络属。 上将移跸铁瓮。公谓不拒守浿江天堑。规剋复之策。而迤入岩僻。纵贼乘虚以蹑我。非计也。涕泣争之不得。既至。果上下震挠。已无可为。而分朝之议定矣。时光海为世子。公以贰师从。急趣伊川东路。贼益盛。崎岖阻折。转向龙湾。一行危慄。多变服诡行。观望先后。公笑曰。天佑东方。保无此事。若其不幸。非智计可免。正月。与 大朝会定州。提督李如松新击平壤贼。自经略以下将官之管理东事踵相蹑。公傧候慰犒。殆无一日暇。随司敕使至平山道。受命卫护 分朝南下。追及于湖右。时京邑甫定。贼屯据沿海一带如故。时议以不可奈何于贼。欲与羁縻。公力陈贼必败亡。秉议凛然。 上在位久。雅知公洁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4H 页
修持平。值时劻勷。益信夷险一诚。以为济乱定倾。须用儒者。晋拜公右议政。甲午二月也。公感 上恩。出谢未久。而黄廷彧与其子赫得罪廷讯。 上问大臣。以廷彧有旧勋且老。欲免考发配。公谓钦恤刑章。保全功臣。俱盛德事。两司论推官失出之过而语及公。于是公露章固辞。 上谅公意不回。递授知中枢府事。初。公荐李舜臣,金德龄其才可将。至是舜臣立战功。为海防司命。金德龄勇健善斗。坐杀人当辟。公言雠贼据我彊域。而先杀壮士。不可令敌闻。 上亟命原释。丙申夏。 上朝陵卜日。而雷震禁内。公进言曰。鲁以鼷鼠示灾止不郊。今谴告非常。宜克谨天戒。深惟非时不举之义。 上为寝行。其秋。湖西贼李梦鹤就擒。支党招款。约以拜 陵日慝作而不果。闻者寒心。丁酉。贼躏湖南。羽报蜂午。公再上劄请自行边曰。民罹大创。势将土崩。朝廷命令。远迩不通。乌可以祖宗二百年基业付之一掷。而束手待亡。臣奉哀痛之音。往布德意。慰谕军民父老。率励子弟。相度形便。控扼贼路要冲。庶几万一天幸。臣愚朝夕老死。驰突行间。诚难自力。顾先士卒一死报效。无负素蓄耳。朝廷闵其意不许。然有志者咸扼腕思奋矣。己亥。奉光海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4L 页
候 中殿于遂安。还则朝廷以向危急时。大小臣工保妻子先出。图便家私。榜其人姓名朝堂。以示其僚。公为言海寇再逞。人情顾恋栈豆。盖以惩异时不早自拔。污贼者多故耳。此辈诚得罪分义。当国大庆濡泽屡降。普施涣汗。荡除更始。亦王政宥过之大。 上竟释之。公持法必傅宽而行类此。始公大拜之年。已登耋耇。深以履满为惧。念国家丧乱未夷。无可去之义。至是时。骎骎向安。人臣得伸雅志。遂请暇南归省墓。为悬车终老计。翌年春。拜左议政。趣召入朝。自陈病惫。无以称报 上恩。控辞不赴。 上既允公请。令长吏岁时存问。加赐厚抚。后四年癸卯年七十八岁。乃拜疏乞致仕。 上又重违公意。遣史官宣谕有曰。挽六丁而志不可夺。举一世而事固罕闻。其冬。策扈从勋。封西原府院君。下本道。给奉朝贺禄俸。公又辞曰。老臣既不得以时朝请陪盟府之会。苟援国例虚受宠禄。于公私受授交失。 上优旨答曰。元勋大臣退处田野。今又辞禄。尤增缺然。本道赋俸。实出于优待勋旧。何可固让自洁。不体朝家盛意。公家业甚薄。归而贫益甚。四壁悬罄。至不具二簋。而辞受之义。终始不苟。 上所以礼遇公亦终始不衰。谅以见君臣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5H 页
矣。公素彊无疾。遇春秋俗节。必躬往展扫茔域。蹈履如少壮。而时徘徊田垄间。一丘一水。瞻眺竟晷。唯二三门故肩舆杖几而已。田夫野人不知为故相。而与乡士友引觞陶写。未尝不尽兴。采吕氏乡约可行于今者。定尊卑进礼让。死丧相恤。急难相救助。条为式目。译以方言。令氓俗易晓。春秋讲行。醴泉人至今遵之不废。以乙巳九月十九日考终于寝。观察使驿闻。上罢朝震恸。官它葬事具如例有加。而 上遣承旨。东朝令官僚临吊祭以异其数。越明年二月。定于郡治南位谷之原。邑人追配乡贤祠以奉俎豆。公清明岂弟。恬穆自守。天资近道。如精金良玉。一见知其所存。早游退陶先生之门。用功于真知实践。充养有方。未弱冠。造璿玑玉衡。观者服其精解。旁涉天文地理。象数兵家之流。靡不淹贯。笃好中庸,大学。迨晚年犹夜坐默诵不倦。尝曰。许鲁斋有言。吾于小学。敬之如神明。尊之如父母。人苟敬信如鲁斋。何患不至圣贤。抄录群书。欲以广立教明伦敬身之旨。作小学衍义而不果成。公初释褐。人无知者。李相浚庆一见器之曰。颜状类雌龙。后必大贵。在帝都遇相者谓曰。君真仁人。当济万民。身貌不踰中人。而亭亭如野鹤出群。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5L 页
人皆敬慕而不敢狎焉。秉心忠信宽平。卑谦自牧。物我之怀。不施于虫豸之微。敖慢之色。不设于仆隶之贱。晨兴盥濯。整襟端坐。身不服锦䌽。音伎玩好。一无接于耳目。绝口未尝言营修家产。公没而诸子俱不能家。终始历清贯。遂都盛位。而避权若浼。萧然自同散人。虽时议乖张。立门户相倾敚为利。而公每裁以义理。不肯诡随。卓然颓流茅靡之中。见有喜事造端抵巇以巧取者。辄深恶痛绝。不少假借。然人或得罪叵测。虽在疏逖异趋。必曰惟药圃公活我。公亦为之求其生道。全济乃已。至论国家事。先大体重名分。必务远大规画。不徼近功。时广募军丁。欲许私贱赎免。且患军饷乏兴。议以功券收之。公执不可曰。自箕子设法以来。奴主分定犹君臣也。安有主叛而国忠者。是将道之叛上而国不为国矣。卖爵本汉时弊政。今又坏败勋格。安坐贩谷之徒。与出万死犯矢石者并列带砺。奚以劝斗士。令斩将艾旗哉。议者无以难。既家居谢事。闻朝政得失。夜不能寐。谓家人曰。衔 恩莫报。死不瞑目。后世子孙知吾爱君忧国之诚。有能继吾志者。吾无憾矣。夫人巨济潘氏。举三男一女。长允著。早殁。次允伟主簿。次允穆察访。女嫁德原都正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6H 页
枢。孙曾男女若干人。 宣庙以明德当乾。俊乂之士林林。风猷器业屈指数公。而至于清资雅望。辅以经学。竭忠于危乱之际。抽身于向用之辰。时行时止。保节完名。既明且哲。高朗令终。公庶几其人哉。呜呼。敏求尝以童子事公。徒得公清修之表。竦然起敬而已。公殁今三十年。事远寡传。公诸子又皆沦丧。无能述公始末者。今因嗣孙时亨承事来请。谨次其梗槩如右。请易名之典。
延陵府院君李公谥状(乙亥)
公讳好闵。字孝彦。姓李氏。始祖茂。唐中郎将。隶苏定方伐百济。遂留为延安人。其后裔班班可谱。工曹典书系孙,典医监正亮。寔公八世七世。曾祖讳淑琦。再策勋延安君。卒户曹判书。祖讳世范。弘文修撰。 赠左赞成。考讳国柱。伊川县监。 赠领议政。咸以公贵故。妣比安朴氏。司直旅之女。公生四岁而孤。夙性开悟。七岁知读书。占句奇警。尝一览二百榜目。闇记不错一人。时年十二。见以为神童矣。己卯。魁进士。声誉骞郁。李文成公迓诏使。盛拣幕属。公布衣豫选。辞不赴。癸未。 宣庙试多士。又举第一。直赴殿试。遂以翌年甲申释褐探花。初补成均馆。稣斋卢相国衡一世
延陵府院君李公谥状(乙亥)
公讳好闵。字孝彦。姓李氏。始祖茂。唐中郎将。隶苏定方伐百济。遂留为延安人。其后裔班班可谱。工曹典书系孙,典医监正亮。寔公八世七世。曾祖讳淑琦。再策勋延安君。卒户曹判书。祖讳世范。弘文修撰。 赠左赞成。考讳国柱。伊川县监。 赠领议政。咸以公贵故。妣比安朴氏。司直旅之女。公生四岁而孤。夙性开悟。七岁知读书。占句奇警。尝一览二百榜目。闇记不错一人。时年十二。见以为神童矣。己卯。魁进士。声誉骞郁。李文成公迓诏使。盛拣幕属。公布衣豫选。辞不赴。癸未。 宣庙试多士。又举第一。直赴殿试。遂以翌年甲申释褐探花。初补成均馆。稣斋卢相国衡一世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6L 页
文士。知公才任辞命。为言于 上。寻拜注书。一日。 上偶问苯字何义。左右默然。 上谓公。闻尔富文学。为我言之。公辞谢曰。是出西京赋苯䔿蓬茸。茂盛之貌。又对巢车旧制甚悉。 上甚悦之。转内翰。 赐读书暇。 上曰。此人奇才。培养不可拘常规。 命脱禁直。专意学业。 上庭试儒臣。公再居魁升资。及前后应制。辄为冠。荐蒙 蕃锡。丙戌。弘文著作。戊子以后。屡授修撰,正言,持平,校理。至壬辰。拜吏曹佐郎。而寇警猝急。扈 驾西出。泣与大夫人诀。观者哽咽。到博川。贼锋踵后。仓卒不知所往。西厓相请幸龙湾。为归依父母计。公力赞其决。既至贼益迫。则有渡辽之议。上简愿从者。公哭曰。臣既忍绝裾。愿以死从卫。秋。迁应教,典翰,执义。以抢攘中宣达辞令必资于公。常带承文院职。又以负艺苑重望。兼艺文应教。其冬。李提督檄偏师尝敌。公匹马昼夜驰诣辽阳。吁请济师。提督见公血诚。许以正月进兵。于是有箕城之捷。初。平壤贼腾谩书。要以助逆犯顺。公劝 上声大义逆折奸谋。中朝人觇国者归报大司马。我情益白。天讨乃行。时事变错。出咨奏旁午。公副急应卒。不踬不竭。 天将黄应旸招募遗民。临行索谕檄甚遽。 上以命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7H 页
公。立草成文。尝撰罪己 教书。有曰。龙湾一隅。天步艰难。地维已尽。予将何归。瞻彼长江。亦流于东。思归一念。如水滔滔。遐迩雪涕。义旅扼腕。感奋世以。比兴元诏云。李提督既破贼。宋经略尸兵柄。各欲僝功。将观我国报捷为之形势。公两俱推功。不左右其手。语极扬厉。二人者意皆满甚得。谓东国有人矣。于是擢同副承旨。侍 上左右随事赞益。 上常以职呼而不名。兵部尚书石星以乱久不解。计欲许倭款。虽我邦人亦思羁縻。公曰。不共戴天之雠。一朝许讲。何以归谒 宣,靖两陵。言未已。 上厉声曰。终始不慑于贼。唯我与尔。奉 朝命候李提督于开城。过省大夫人病。已遭丧。奉柩归葬。公既去。笺牍纷委。无管理者。命夺情起服。公十上疏。恳乞终丧。 上以辞命得失实关存亡。不准辞。至曰。条达事情。敷陈明白。拯济艰危。表里战功。词锋岂下于兵锋耶。慰谕备至。乙未服阕。拜承旨,参知,大司谏者再。副提学者四。丙申冬。特授嘉善大夫大司宪。举正 王子临海君容庇奸宄之罪。 上曰。父子之间。卿能尽言。风采可尚。丁酉。由大司宪,都承旨。兼弘文馆提学。八月。超资宪判礼曹。己亥。监军御史陈效卒于军。公为傧使。操文以祭。有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7L 页
曰。伯玉过宫。不是旧车之音。王孙不归。长为暮出之儿。一军掩泣。既还。再疏乞退。盖时议齮龁西厓相甚力。流谤波及。 上察其状。优旨不许曰。卿忠孝贯日月。何忍弃予以去。辛丑。学士顾天峻奉 诏东来。 上命择义州延慰使才任主文者。公膺是选。翌年春。果代李廷龟为远接使。使还。拜两馆大提学。癸卯。升崇政阶左参赞。甲辰。策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延陵君。俄进府院君。位正一品。乃控解宗伯及文衡兼局。杜门却扫。摆落世务。超然如未尝在事。申文贞公常称知命之后谢事就閒。达识高迈。人自不及。戊申。 宣庙陟遐。公如京师告讣。且请继袭。 朝廷以光海未正世嫡位号。不即准封。纤人之丑正效谄者。组织为使臣罪。拟律惨礉。光海初不从。竟用郑仁弘谗讦。罢公职。未几复叙。光海在位数年。愎谏滋甚。斥逐言官相继。公因郑蕴外补。上疏保留。且言金玏 先王朝旧臣。七十之年。流离岭南。李埈论事不容。片舸甫归。沈諿,金致远连贬远恶。臣知所恶于言官者非暂而久也。疏入不省。壬子。侄婿金直哉被死囚。钩引家覆。公亦逮系得释。而仁弘嗛前憾不已。又发戊申使事。三司承颐下气。连章请窜。光海重违仁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8H 页
弘意。又悯公无罪。不即批下。自是待命郊外者七年。公始立朝。用文雅受知人主。迪简腾踔。致位极品。及是而遭罹否运。天地䨧曀。连蹇挫阏。动捍于文罔。其亦天也。僦地南郭。结宇栖止。萧条屏散。绝耳目之营。虽颓然处顺乎。见伦彝丧败。诸名贤一时流迸。而白沙相得关北。就别途次。相与赋诗悲慨。闻者伤之。及今 上即位。以公先朝耆宿。常见优礼。公时登大耋。蹈履已愆。约诸老为雅会。肩舆还往。风流可赏。公始号五峰。晚乃居闲息念。阖眼终日。又号为睡窝。甲戌闰八月。感疾卒于寝。距其生癸丑。为八十二岁。宫庀襄葬。礼官致吊。祭具视例。窆于杨根郡北马游山之麓。两夫人祔。先夫人坡平尹氏。考司直文老。生男景严。文科富平府使。女适及第申慄。后夫人阳川许氏。考学生昊。生二女。适进士宋民古,学生姜瓛。侧出景陆,景湖。公资禀特达。体气朗爽。平居盥濯脩洁。整饬衣冠。穆然若不可干。孝友敦睦。天性笃至。每遇先忌。三日白服斋素。未尝见齿。常语子弟曰。早失严颜。奉侍偏慈。治经生业。觊幸发身者。初为奉一檄便养之计。文翰华膴。实非始望。而中更板荡。至叨勋封。尤非梦寐所及。父丧以幼。母丧以乱。俱不得守制。是余平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8L 页
生至痛。少事伯兄参判公。爱敬备隆。悼其弟昌城公早殒。抚视诸孤。恩均己出。亲属之居贫不给者。与之同饥饱无难色。苟有以戚懿至者。不问内外亲疏。待之如一。乡士之旅食于京师。必以为归。舍馆致饩。存问有无。为之成就愿欲。远近慕其义焉。积膴仕五十年。未尝商量尺寸濡益家私。百口唯仰给俸禄。及其屏废。殆不具朝夕。处之晏如。人或劝以经纪先业则曰。吾生无几。止此足矣。何用枉费心力。朝政秽浊。多行金结奥。援以除罪。有一人餂公曰。亲老欲事蹊径。 公勿为苟异。公曰。老悖受恩过厚。垂死之日。奚所复望。公素尚俭约。不喜服美。 宣庙尝谓公曰。今日筵臣衣俱文绮。卿独不然。深用嘉尚。因举示 御衣。乃绵布袄也。左右大惭。执义金顺命论临海君横恣。语甚谠。 上命斥之。公涕泣救解。 上遽曰。卿言之是也。予亦悔恨。然既退家居。不问朝政得失。不言人品高下。群居而不乱。独处而愈庄。不肯数数权要造请进取。而当世数清名者。必以公先之。公诗文以气为主。翩翩豪逸。作新杼柚。宁瑕而璧。宁蹶而千里也。有非笔墨摸儗所可到。然既脱稿。不许子弟藏收曰。古人书具在。不得更尔。以是见集仅若干卷。敏求出
东州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69H 页
入门下二十年所。虽不敢举其全而概之。文章标致。令闻令望发挥宣猷于中兴之辰。众许以陆敬舆其人。而处险居贞。终始完名。讵非大雅君子者哉。谨采家状所载行迹功最。请易名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