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68c 页
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五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 述意部第一
夫心识运变厥理无常。解惑相翻圣人何迹。
澄神虚照应机如响。所谓寂灭不动感而遂
通。悟道缘机然后神化。是以文字应用弥纶
宇宙。圣变随方该罗法界。非六通之至圣。孰
能垂化于五道者也。
** 引證部第二
如分别功德论云。如来所以广为四部各说
第一者。乃为将来遗法之中。四姓出家见解
不同。共相是非自称为尊馀人为卑。如是之
辈不可称计故。预防于未然开其自足之路。
如光明之中日为其最。星宿之中月为其最。
川流之中海为其最。六天之中波旬以为其
最。色界十八天之中净居以为其最。九十六
部之中释僧以为其最。九十六道之中佛道
以为其最。如五百声闻弟子之中。神解各别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69a 页 T53-0469.png
不可具列(略列一二十人馀之不尽备在广本)。
第一如拘邻比丘。初化受法善来之首故称
第一。如憍梵钵提比丘。善护讥嫌藏身天上
故称第一。故功德论云。牛脚比丘以二事不
得居世间。何者此比丘脚似牛甲。食饱则呞。
以是二事不得居世。若外道见谓诸沙门食
无时节生诽谤心。是以佛遣上天在善法讲
堂坐禅。善觉比丘常为众僧作使至天上。佛
涅槃后迦叶鸣椎大集众僧。命阿那律遍观
世间。谁不来者。阿那律即观世界尽来。唯有
憍梵比丘今在天上。即遣善觉命召使来。善
觉到三十三天。见在善法讲堂入灭尽定。禅
指觉之曰。世尊涅槃已十四日。迦叶集众。遣
我相命可下世间至众集所。憍梵答曰。世间
已空我宁忍还。欲取涅槃。即以衣钵付于善
觉。还归众僧。便取涅槃。以是因缘。善护其身
安处天上。故称第一也。
第二论云。忧留毗迦叶所以称第一者。乃宿
世已来兄弟三人。常有千弟子相随。今遇
佛得度俱得罗汉。四事供养。由此而兴将护
圣众。故供养中第一也。
第三论云。舍利弗所以称智慧第一者。世尊
方欲知身子智慧多少者。以须弥为砚。以
四大海水为墨。以四天下竹木为笔。满四天
下人为书师。欲写身子智慧者。犹不能尽。况
凡夫五通而能测量耶。故称智慧第一也。
第四论云。大目揵连所以称神足第一者。世
尊正说。三灾流行人民大饥。欲反大地取
地下肥以供民命。佛止不听。恐损众生。又欲
第一如拘邻比丘。初化受法善来之首故称
第一。如憍梵钵提比丘。善护讥嫌藏身天上
故称第一。故功德论云。牛脚比丘以二事不
得居世间。何者此比丘脚似牛甲。食饱则呞。
以是二事不得居世。若外道见谓诸沙门食
无时节生诽谤心。是以佛遣上天在善法讲
堂坐禅。善觉比丘常为众僧作使至天上。佛
涅槃后迦叶鸣椎大集众僧。命阿那律遍观
世间。谁不来者。阿那律即观世界尽来。唯有
憍梵比丘今在天上。即遣善觉命召使来。善
觉到三十三天。见在善法讲堂入灭尽定。禅
指觉之曰。世尊涅槃已十四日。迦叶集众。遣
我相命可下世间至众集所。憍梵答曰。世间
已空我宁忍还。欲取涅槃。即以衣钵付于善
觉。还归众僧。便取涅槃。以是因缘。善护其身
安处天上。故称第一也。
第二论云。忧留毗迦叶所以称第一者。乃宿
世已来兄弟三人。常有千弟子相随。今遇
佛得度俱得罗汉。四事供养。由此而兴将护
圣众。故供养中第一也。
第三论云。舍利弗所以称智慧第一者。世尊
方欲知身子智慧多少者。以须弥为砚。以
四大海水为墨。以四天下竹木为笔。满四天
下人为书师。欲写身子智慧者。犹不能尽。况
凡夫五通而能测量耶。故称智慧第一也。
第四论云。大目揵连所以称神足第一者。世
尊正说。三灾流行人民大饥。欲反大地取
地下肥以供民命。佛止不听。恐损众生。又欲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69b 页 T53-0469.png
一手执众生一手反地。佛复不许。故知神足
第一也。
如密迹金刚力士经云。目连承佛圣旨。西方
有一世界名光明幡。佛名光明王。现在说法。
目连到彼听佛语。见其身长四十里。诸菩萨
身长二十里。其诸菩萨所食钵器。其高一
里。目连行钵际上。时诸菩萨白世尊曰。唯然
大圣。此虫从何而来。被沙门服行钵际上。于
时彼佛言。诸族姓子。慎勿发心轻慢此贤。所
以者何。今斯少年名大目连。是释迦文佛声
闻弟子中神足第一。时光明佛告大目连。吾
土菩萨及诸声闻。见卿身小咸发轻慢。仁当
显神足力承释迦文威德。目连稽首足下。绕
佛七匝踊身在空。广现神足已复住佛前。诸
菩萨叹未曾有。佛言。欲试释迦文佛音响远
近。故到此土。仁者不宜试如来音响。如来
音响无限。无远无近。广远无量。不可为喻。世
尊告曰。云何以汝神力到此世界。故是世尊
释迦文佛威德所立。当遥礼释迦文佛。自
当至彼。假使卿身以己神足欲还本国。一劫
不至。目连右膝著地。向于东方礼释迦文佛。
叉手自归屈申臂顷即时得至。故知目连神
足中第一也。
第五论云。阿那律所以称第一者。时佛为大
会说法。那律坐眠。佛见谓曰。今如来说法。汝
何以眠耶。夫眠者。心意闭塞与死何异。那
律惭愧剋心自誓不敢复眠。不眠遂久。眼便
失明。所以然者。凡有六食。眼有二食。一视
色。二睡眠。五情亦各二食。得食者六根乃全。
第一也。
如密迹金刚力士经云。目连承佛圣旨。西方
有一世界名光明幡。佛名光明王。现在说法。
目连到彼听佛语。见其身长四十里。诸菩萨
身长二十里。其诸菩萨所食钵器。其高一
里。目连行钵际上。时诸菩萨白世尊曰。唯然
大圣。此虫从何而来。被沙门服行钵际上。于
时彼佛言。诸族姓子。慎勿发心轻慢此贤。所
以者何。今斯少年名大目连。是释迦文佛声
闻弟子中神足第一。时光明佛告大目连。吾
土菩萨及诸声闻。见卿身小咸发轻慢。仁当
显神足力承释迦文威德。目连稽首足下。绕
佛七匝踊身在空。广现神足已复住佛前。诸
菩萨叹未曾有。佛言。欲试释迦文佛音响远
近。故到此土。仁者不宜试如来音响。如来
音响无限。无远无近。广远无量。不可为喻。世
尊告曰。云何以汝神力到此世界。故是世尊
释迦文佛威德所立。当遥礼释迦文佛。自
当至彼。假使卿身以己神足欲还本国。一劫
不至。目连右膝著地。向于东方礼释迦文佛。
叉手自归屈申臂顷即时得至。故知目连神
足中第一也。
第五论云。阿那律所以称第一者。时佛为大
会说法。那律坐眠。佛见谓曰。今如来说法。汝
何以眠耶。夫眠者。心意闭塞与死何异。那
律惭愧剋心自誓不敢复眠。不眠遂久。眼便
失明。所以然者。凡有六食。眼有二食。一视
色。二睡眠。五情亦各二食。得食者六根乃全。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69c 页 T53-0469.png
以眼失食故丧眼根。佛命耆域治之曰。不眠
不可治。已失肉眼无所复睹。五百弟子各弃
驰散。倩人贯针扪摸补衣。线尽重贯无人可
倩。左右唱曰。谁求福者与我贯针。世尊忽然
到前取来。吾与汝贯。问曰。是谁。曰我是佛
也。曰佛已福足。复欲求福耶。曰福德可得厌
耶。那律思惟。佛尚求福。况于凡人邪。心中
感结驰向佛视。以至心故忽得天眼。重复思
惟便得罗汉。凡得罗汉皆有三眼。一肉眼。二
天眼。三慧眼。三眼视者。恐肉眼乱天争功
精粗。以杂观故。专用天眼观大千界精粗悉
睹。故言天眼第一也。
第六论云。迦旃延所以称善分别义第一者。
将欲撰集法藏。心中惟曰。为人问愦闹精思
不专。故隐地中。七日纂集大法已讫呈佛。
称曰善哉。圣所印可。以为一藏。此义微妙
降伏外道。故称第一。又佛称仁者辩才析理
解义第一也。
第七论云。所以称婆拘罗寿命极长者。以曩
昔曾供养六万佛于诸佛所常行慈心。蜎飞
蠕动有形命类。常加慈悯。无有毫氂杀害之
想。佛告阿难。如我今日正寿八十者。如来
随世欲适众生不现其异。故寿八十。婆拘罗
者受前宿世慈心之福故。年寿加倍一百六
十。往昔毗婆尸如来出世时有长者。居明
贞修禀性良谦。请佛及僧九十日四事供养。
有一比丘来求索药。长者问曰。何所患苦。答
曰。头痛。长者答曰。此必膈上有水。仰攻其
头。是以头痛。即施一呵梨勒果。因服病除。
不可治。已失肉眼无所复睹。五百弟子各弃
驰散。倩人贯针扪摸补衣。线尽重贯无人可
倩。左右唱曰。谁求福者与我贯针。世尊忽然
到前取来。吾与汝贯。问曰。是谁。曰我是佛
也。曰佛已福足。复欲求福耶。曰福德可得厌
耶。那律思惟。佛尚求福。况于凡人邪。心中
感结驰向佛视。以至心故忽得天眼。重复思
惟便得罗汉。凡得罗汉皆有三眼。一肉眼。二
天眼。三慧眼。三眼视者。恐肉眼乱天争功
精粗。以杂观故。专用天眼观大千界精粗悉
睹。故言天眼第一也。
第六论云。迦旃延所以称善分别义第一者。
将欲撰集法藏。心中惟曰。为人问愦闹精思
不专。故隐地中。七日纂集大法已讫呈佛。
称曰善哉。圣所印可。以为一藏。此义微妙
降伏外道。故称第一。又佛称仁者辩才析理
解义第一也。
第七论云。所以称婆拘罗寿命极长者。以曩
昔曾供养六万佛于诸佛所常行慈心。蜎飞
蠕动有形命类。常加慈悯。无有毫氂杀害之
想。佛告阿难。如我今日正寿八十者。如来
随世欲适众生不现其异。故寿八十。婆拘罗
者受前宿世慈心之福故。年寿加倍一百六
十。往昔毗婆尸如来出世时有长者。居明
贞修禀性良谦。请佛及僧九十日四事供养。
有一比丘来求索药。长者问曰。何所患苦。答
曰。头痛。长者答曰。此必膈上有水。仰攻其
头。是以头痛。即施一呵梨勒果。因服病除。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0a 页 T53-0470.png
缘是福报。九十一劫未曾病患。阿难问婆拘
罗。何以不为人说法。为无四辩智慧而不说
耶。答曰。我于四辩捷疾之智非为不足。直自
乐静不喜愦闹。故不说法。故长命省事第
一也。
第八论云。所以称优波离持律第一者。是五
百释子𩮜发师不轻不重泯然除尽。佛命善
来即成沙门。佛即受戒得阿罗汉。次受五
百释子戒。优波离为上座。诸释子言。此我
家仆何缘礼之。佛言。不尔。法无贵贱先达为
兄。俛仰不已制意为礼。即时天地大动。诸
天于上赞曰。善哉善哉。今日诸释降伏贡高。
此意难胜故地为动。当五百释子为道时。亦
有九万九千人出家为道。优波离自从佛受
戒已来未曾犯如毫氂。故称持律第一。又祇
园精舍北有一比丘。得病经六年不差。波离
往问。何所患苦欲何所须。曰我有所须以违
佛教。故不可说。曰但说无苦。曰我唯思酒
五升病便除愈优波离曰。且住。我为汝问佛。
还即问佛。有比丘病须酒为药。不审可得饮
不。世尊曰。我所制法除病苦者。优波离即还
索酒与病比丘。病即除愈。重与说法得罗汉
道。佛赞波离。汝问此事。使病比丘得蒙除差。
又使得道。若不得度后堕三涂无有出斯。乃
为将来比丘能设禁法。使知轻重得济危厄。
汝真持律。以律付汝。勿令漏失。不可示以沙
弥白衣。复称第一也。
第九论云。所以称难陀比丘端正第一者。馀
诸比丘各各有相。舍利弗有七相。目连有
罗。何以不为人说法。为无四辩智慧而不说
耶。答曰。我于四辩捷疾之智非为不足。直自
乐静不喜愦闹。故不说法。故长命省事第
一也。
第八论云。所以称优波离持律第一者。是五
百释子𩮜发师不轻不重泯然除尽。佛命善
来即成沙门。佛即受戒得阿罗汉。次受五
百释子戒。优波离为上座。诸释子言。此我
家仆何缘礼之。佛言。不尔。法无贵贱先达为
兄。俛仰不已制意为礼。即时天地大动。诸
天于上赞曰。善哉善哉。今日诸释降伏贡高。
此意难胜故地为动。当五百释子为道时。亦
有九万九千人出家为道。优波离自从佛受
戒已来未曾犯如毫氂。故称持律第一。又祇
园精舍北有一比丘。得病经六年不差。波离
往问。何所患苦欲何所须。曰我有所须以违
佛教。故不可说。曰但说无苦。曰我唯思酒
五升病便除愈优波离曰。且住。我为汝问佛。
还即问佛。有比丘病须酒为药。不审可得饮
不。世尊曰。我所制法除病苦者。优波离即还
索酒与病比丘。病即除愈。重与说法得罗汉
道。佛赞波离。汝问此事。使病比丘得蒙除差。
又使得道。若不得度后堕三涂无有出斯。乃
为将来比丘能设禁法。使知轻重得济危厄。
汝真持律。以律付汝。勿令漏失。不可示以沙
弥白衣。复称第一也。
第九论云。所以称难陀比丘端正第一者。馀
诸比丘各各有相。舍利弗有七相。目连有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0b 页 T53-0470.png
五相。阿难有二十相。唯难陀有三十相。难
陀金色。阿难银色。衣服光曜。金楼履屣执琉
璃钵。入城乞食。其有见者无不欣悦。自舍如
来馀诸弟子无能及者。故称端正第一。柰女
请佛。于外见难陀爱乐情深。接足为礼以手
摩之。虽睹美姿寂无情想。形影相感则失
不净。柰女不达疑有欲心。佛知其意。告柰
女曰。勿生疑心。难陀劫后七日当得罗汉。以
是言之。知心不变故称第一。
第十论云。所以称婆陀比丘解人疑滞第一
者。三世诸佛皆共八万四千以为行法。众生
得道不必遍行众行。随其所悟处以为宗趣。
何者众生结使不同。病有多少。垢有厚薄。是
故如来设教若干。或有一药治众病。或有众
药治一病。犹六度相统。一行为主众行悉从。
一行不专众病随起。随病所起对药应之。若
计常起以无常对之。若计有心起以空心对
之。当其无常领行。万行皆无常也。犹施造
八万。八万皆为施所造也。亦犹如来八音中
一音统八响。一响统百教。一教统百义。一一
相领至千万亿。一音报万亿。其变如是。略说
统行其喻亦尔。此比丘专以略说为主。故称
第一也。
第十一论云。所以称天须菩提著好衣第一
者。五百弟子中有两须菩提。一王者种。一长
者种。其天须菩提出王者种所言天者。为五
百世中常生天上。化应声闻下生王家。食福
自然未曾匮乏。佛还本国。佛敕出家。约身
守节粗衣恶食。草蓐为床。大小便为药。此
陀金色。阿难银色。衣服光曜。金楼履屣执琉
璃钵。入城乞食。其有见者无不欣悦。自舍如
来馀诸弟子无能及者。故称端正第一。柰女
请佛。于外见难陀爱乐情深。接足为礼以手
摩之。虽睹美姿寂无情想。形影相感则失
不净。柰女不达疑有欲心。佛知其意。告柰
女曰。勿生疑心。难陀劫后七日当得罗汉。以
是言之。知心不变故称第一。
第十论云。所以称婆陀比丘解人疑滞第一
者。三世诸佛皆共八万四千以为行法。众生
得道不必遍行众行。随其所悟处以为宗趣。
何者众生结使不同。病有多少。垢有厚薄。是
故如来设教若干。或有一药治众病。或有众
药治一病。犹六度相统。一行为主众行悉从。
一行不专众病随起。随病所起对药应之。若
计常起以无常对之。若计有心起以空心对
之。当其无常领行。万行皆无常也。犹施造
八万。八万皆为施所造也。亦犹如来八音中
一音统八响。一响统百教。一教统百义。一一
相领至千万亿。一音报万亿。其变如是。略说
统行其喻亦尔。此比丘专以略说为主。故称
第一也。
第十一论云。所以称天须菩提著好衣第一
者。五百弟子中有两须菩提。一王者种。一长
者种。其天须菩提出王者种所言天者。为五
百世中常生天上。化应声闻下生王家。食福
自然未曾匮乏。佛还本国。佛敕出家。约身
守节粗衣恶食。草蓐为床。大小便为药。此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0c 页 T53-0470.png
比丘闻佛切教退欲还家。佛受波斯匿王请。
即诣佛所辞退而还。阿难语曰。君且住一宿
须菩提曰。道人屋舍如何可止。且至白衣家
寄止一宿明当还归。阿难曰。但住。今当严办。
即往王所。种种座具幡华香油严饰皆备。此
比丘便于中止宿。以适本心意便得定。思惟
四谛至于后夜即得罗汉。阿难白佛。天须菩
提已得罗汉飞在虚空。佛语阿难。夫衣有二
种可亲不可亲。若著好衣益其道心。此可亲
近。若损道心。此不可亲近也。是故阿难。或从
好衣得道。或从五纳弊恶得道。所悟在心不
拘形服也。是故言之。天须菩提著好衣第一
也。
第十二论云。所以称罗云持戒不毁第一者。
或云。罗云喜妄语好瞋。佛舍轮王之位而作
沙门。东西行乞不可羞耶。以嫌如来故作妄
语。若有人问如来所在。实在祇园而云在
昼闇园。实在昼闇园而言在祇园。反覆妄语
诳于来人。阿难白佛。罗云妄语。佛唤罗云来。
卿实妄语耶。对曰实尔。我所以舍圣王位者。
以不可恃怙皆归无常。正使帝释梵王皆不
可保。况复圣王而可恃耶。佛语罗云。我前后
舍此不可称计。而汝今时方恨我耶。佛语罗
云。汝取水来。罗云即盛满钵水授与如来。如
来执钵水谓罗云曰。汝见此水不。对曰已见。
佛言。此水满钵无所减者。喻持戒完具无所
损落。复泻半弃谓罗云曰。汝见此水不。对
曰见之。佛言。此水失半。喻戒不具足。复泻水
尽示罗云曰。见此空钵不。答曰已见。佛言。犯
即诣佛所辞退而还。阿难语曰。君且住一宿
须菩提曰。道人屋舍如何可止。且至白衣家
寄止一宿明当还归。阿难曰。但住。今当严办。
即往王所。种种座具幡华香油严饰皆备。此
比丘便于中止宿。以适本心意便得定。思惟
四谛至于后夜即得罗汉。阿难白佛。天须菩
提已得罗汉飞在虚空。佛语阿难。夫衣有二
种可亲不可亲。若著好衣益其道心。此可亲
近。若损道心。此不可亲近也。是故阿难。或从
好衣得道。或从五纳弊恶得道。所悟在心不
拘形服也。是故言之。天须菩提著好衣第一
也。
第十二论云。所以称罗云持戒不毁第一者。
或云。罗云喜妄语好瞋。佛舍轮王之位而作
沙门。东西行乞不可羞耶。以嫌如来故作妄
语。若有人问如来所在。实在祇园而云在
昼闇园。实在昼闇园而言在祇园。反覆妄语
诳于来人。阿难白佛。罗云妄语。佛唤罗云来。
卿实妄语耶。对曰实尔。我所以舍圣王位者。
以不可恃怙皆归无常。正使帝释梵王皆不
可保。况复圣王而可恃耶。佛语罗云。我前后
舍此不可称计。而汝今时方恨我耶。佛语罗
云。汝取水来。罗云即盛满钵水授与如来。如
来执钵水谓罗云曰。汝见此水不。对曰已见。
佛言。此水满钵无所减者。喻持戒完具无所
损落。复泻半弃谓罗云曰。汝见此水不。对
曰见之。佛言。此水失半。喻戒不具足。复泻水
尽示罗云曰。见此空钵不。答曰已见。佛言。犯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1a 页 T53-0471.png
戒都尽喻如空钵。复以钵覆地示曰。汝见此
不。答曰已见。佛言。已犯戒尽当堕地狱。喻
钵口向地也。罗云自被约敕以后。未曾复犯
如毫釐戒。故称持戒第一也。忍行亦为第一。
故舍利弗将罗云入舍卫城乞食。时有婆罗
门。见罗云在后行。即兴恶意打罗云头破。血
流污面。罗云即生恶念。要当方便报此怨
家。舍利弗已知心念。为其拭血。谓罗云曰。当
忆汝父。昔为王时人来索眼。即挑眼与。截手
截足亦不悔恨。若为象时以牙与人亦不厌
倦汝今云何起此恶念。罗云闻说即自剋责。
我今云何恶心向彼。即忍如地。不起害心如
毛发许。时打罗云者堕无择地狱中。以是因
缘持戒忍行最为第一也。
第十三论云。所以称般陀比丘暗钝然能变
形第一者。良由佛教使诵扫帚得帚忘扫得
扫忘帚。六年之中专心诵此。意遂解悟。而自
思惟曰。帚者彗。扫者除。彗者即喻八正道。
粪者喻三毒垢也。以八正道彗扫三毒垢。所
谓扫帚义者。止谓此耶。深思此理心即开解
得阿罗汉道。复有婆罗门。名曰梵天。亦名
世典。博览群籍图书秘谶。天文地理无不关
练。故名世典。自以德高命共论议。谓般陀曰
能与我共论耶般陀曰。我尚能与汝父祖梵
天共论。何况汝盲无目人乎。梵志寻言即语
曰。盲与无目有何等异。般陀默然不对。无
以相詶。即以神足相答腾空去地四丈九尺。
结跏趺坐。梵志仰瞻敬情内发。时舍利弗知
其辞匮现变相答。若不往屈梵志不度。即以
不。答曰已见。佛言。已犯戒尽当堕地狱。喻
钵口向地也。罗云自被约敕以后。未曾复犯
如毫釐戒。故称持戒第一也。忍行亦为第一。
故舍利弗将罗云入舍卫城乞食。时有婆罗
门。见罗云在后行。即兴恶意打罗云头破。血
流污面。罗云即生恶念。要当方便报此怨
家。舍利弗已知心念。为其拭血。谓罗云曰。当
忆汝父。昔为王时人来索眼。即挑眼与。截手
截足亦不悔恨。若为象时以牙与人亦不厌
倦汝今云何起此恶念。罗云闻说即自剋责。
我今云何恶心向彼。即忍如地。不起害心如
毛发许。时打罗云者堕无择地狱中。以是因
缘持戒忍行最为第一也。
第十三论云。所以称般陀比丘暗钝然能变
形第一者。良由佛教使诵扫帚得帚忘扫得
扫忘帚。六年之中专心诵此。意遂解悟。而自
思惟曰。帚者彗。扫者除。彗者即喻八正道。
粪者喻三毒垢也。以八正道彗扫三毒垢。所
谓扫帚义者。止谓此耶。深思此理心即开解
得阿罗汉道。复有婆罗门。名曰梵天。亦名
世典。博览群籍图书秘谶。天文地理无不关
练。故名世典。自以德高命共论议。谓般陀曰
能与我共论耶般陀曰。我尚能与汝父祖梵
天共论。何况汝盲无目人乎。梵志寻言即语
曰。盲与无目有何等异。般陀默然不对。无
以相詶。即以神足相答腾空去地四丈九尺。
结跏趺坐。梵志仰瞻敬情内发。时舍利弗知
其辞匮现变相答。若不往屈梵志不度。即以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1b 页 T53-0471.png
神足作般陀形。便使般陀本形不现。化形问
曰。汝为是天是人乎。答曰。是人。又问。人为
是男子不。曰是男子。又问。男子与人有何等
异。答曰。不异。又问。人者统名。男子据形。何
得不异。向言盲者。谓不见今世后世善恶
之报。无目者谓无智慧之眼以断结使也。梵
志心解即得法眼净。以是因缘。般陀变形为
第一也(此之罗汉且偏据一长云第一若论实德神解并皆第一也)如增一阿含
经云。时世尊于十五日说戒时。诸比丘僧及
五百比丘众。从祇桓没诣阿耨达池。时龙
王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观众空无。
舍利弗今无此坐。佛告目连言。汝速至舍利
弗所以我声告。目连承教往舍卫城。语舍利
弗言。佛呼汝来。阿耨达龙王欲得相见。舍利
弗自解祇支带著目连前。谓目连曰。汝有神
足举此衣带结。目连执带不能移动。尽力欲
举地皆大动。舍利弗便举目连著东弗于逮。
又以带缠须弥山。目连便举动须弥山。舍利
弗复以此带缠如来座。目连遂不能动。舍带
还龙王所。遥见舍利弗。已在前至结跏趺坐
系念在前。目连白佛言。我不失神足耶。何以
故。舍利弗后没先至。佛曰。不退。舍利弗有大
智慧。佛告目连。众多比丘无恭敬心。于汝言。
舍利弗神足胜汝。汝可于此众中现其威力。
对曰。承教。即于座起往须弥山顶。以一足蹈
山顶。举一足著梵天上。蹴须弥山使地六返
震动。时诸比丘叹未曾有。目连说偈。时六十
比丘因此漏尽意解。
又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云。佛告跋陀罗菩萨。
曰。汝为是天是人乎。答曰。是人。又问。人为
是男子不。曰是男子。又问。男子与人有何等
异。答曰。不异。又问。人者统名。男子据形。何
得不异。向言盲者。谓不见今世后世善恶
之报。无目者谓无智慧之眼以断结使也。梵
志心解即得法眼净。以是因缘。般陀变形为
第一也(此之罗汉且偏据一长云第一若论实德神解并皆第一也)如增一阿含
经云。时世尊于十五日说戒时。诸比丘僧及
五百比丘众。从祇桓没诣阿耨达池。时龙
王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观众空无。
舍利弗今无此坐。佛告目连言。汝速至舍利
弗所以我声告。目连承教往舍卫城。语舍利
弗言。佛呼汝来。阿耨达龙王欲得相见。舍利
弗自解祇支带著目连前。谓目连曰。汝有神
足举此衣带结。目连执带不能移动。尽力欲
举地皆大动。舍利弗便举目连著东弗于逮。
又以带缠须弥山。目连便举动须弥山。舍利
弗复以此带缠如来座。目连遂不能动。舍带
还龙王所。遥见舍利弗。已在前至结跏趺坐
系念在前。目连白佛言。我不失神足耶。何以
故。舍利弗后没先至。佛曰。不退。舍利弗有大
智慧。佛告目连。众多比丘无恭敬心。于汝言。
舍利弗神足胜汝。汝可于此众中现其威力。
对曰。承教。即于座起往须弥山顶。以一足蹈
山顶。举一足著梵天上。蹴须弥山使地六返
震动。时诸比丘叹未曾有。目连说偈。时六十
比丘因此漏尽意解。
又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云。佛告跋陀罗菩萨。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1c 页 T53-0471.png
此文殊师利。有大慈悲生于此国。多罗聚落
梵德婆罗门家。其生之时家内屋宅化如莲
华。从母右胁出。身紫金色。堕地能语。如天
童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九十五种诸论议
师。无能詶对。唯于佛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
三昧。佛涅槃后四百五十岁。当至雪山为五
百仙人宣扬十二部经。教化令住不退已至
本生地。于空野泽尼拘律陀树下结跏趺坐
入首楞严三昧。身诸毛孔出金色光。遍照
十方世界。度有缘者。身如紫金山。正长丈
六。圆光严显面各一寻。于圆光内有五百化
佛。一一化佛有五化菩萨。以为侍者。佛告
跋陀波罗。是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变现不
可具记。若有众生但闻文殊师利名。除却
十二亿劫生死之罪。若礼拜供养者。生生之
处常生佛家。若未得见当诵持首楞严称文
殊师利名。一日至七日。文殊必来至其人所。
若有宿业障者。梦中得见。梦中见者。于现在
身若求声闻。以见文殊师利故得须陀洹乃
至阿那含。若出家人见者。以得见故一日一
夜成阿罗汉。若有深信方等经典。是法王子。
于禅定中为说深法。乱心多者。于其梦中为
说实义。令其坚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我灭
度后一切众生。其有得闻文殊师利名者。见
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堕恶道。若有受持读诵
文殊师利名者。设有重障不堕阿鼻极恶猛
火。常生他方清净国土。值佛闻法得无生
忍。
又贤愚经云。佛在王舍城鹫头山中。时波
梵德婆罗门家。其生之时家内屋宅化如莲
华。从母右胁出。身紫金色。堕地能语。如天
童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九十五种诸论议
师。无能詶对。唯于佛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
三昧。佛涅槃后四百五十岁。当至雪山为五
百仙人宣扬十二部经。教化令住不退已至
本生地。于空野泽尼拘律陀树下结跏趺坐
入首楞严三昧。身诸毛孔出金色光。遍照
十方世界。度有缘者。身如紫金山。正长丈
六。圆光严显面各一寻。于圆光内有五百化
佛。一一化佛有五化菩萨。以为侍者。佛告
跋陀波罗。是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变现不
可具记。若有众生但闻文殊师利名。除却
十二亿劫生死之罪。若礼拜供养者。生生之
处常生佛家。若未得见当诵持首楞严称文
殊师利名。一日至七日。文殊必来至其人所。
若有宿业障者。梦中得见。梦中见者。于现在
身若求声闻。以见文殊师利故得须陀洹乃
至阿那含。若出家人见者。以得见故一日一
夜成阿罗汉。若有深信方等经典。是法王子。
于禅定中为说深法。乱心多者。于其梦中为
说实义。令其坚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我灭
度后一切众生。其有得闻文殊师利名者。见
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堕恶道。若有受持读诵
文殊师利名者。设有重障不堕阿鼻极恶猛
火。常生他方清净国土。值佛闻法得无生
忍。
又贤愚经云。佛在王舍城鹫头山中。时波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2a 页 T53-0472.png
罗柰王名波罗摩达王。有辅相生一男儿。相
好备满。身色紫金。姿容挺特。辅相见子倍增
怡悦。其母素性不能良善。怀妊已来恤矜
苦厄悲润黎庶。等心护养。父召相师令占相
之。相师见喜因为立字。号曰弥勒。其儿殊
称合土宣闻。国王闻惧恐大夺位。闻其未长
当预除灭。即敕辅相。闻汝有子容相有异。汝
可将来。吾欲得见。时宫内人及父知王欲图。
甚怀汤火(馀经权计即报王言近遣向南天国外舅家养来奉示王)其儿有舅
名波婆梨。在波婆富罗国。为彼国师。聪明
高博智达殊才。五百弟子常逐咨禀。于时
辅相怜爱其子。惧被其害。密计遣人乘象送
之。舅见弥勒睹其色好。加意爱养敬视在怀。
其年渐大教使学问。一日咨受胜馀终年。学
未经岁月普通经书。时波婆梨见其外甥学
既不久通达诸书。欲为作会显扬其美。遣一
弟子至波罗柰。语于辅相说儿所学。索于珍
宝欲为设会。其弟子往至于中道。闻人说佛
无量德行。思慕欲见。即往趣佛。未到中间为
虎所啖。乘其善心生第一四天。波婆梨自竭
所有为设大会。一切都集。设会已讫大施哒
嚫。人得五百金钱。财物罄尽。有一婆罗门
名劳度叉。最于后至。独不得食。唯与五百
金钱劳度叉言。闻汝设施云何空尔。若必
拒逆不见给者。汝更七日头破七段。时波婆
梨恐有恶咒及馀蛊道。事不可轻深以为惧。
前使弟子终生天者。遥见其师愁悴无赖。即
从天下来到其前。问其师言。何故愁忧。师具
广说。天白师言。劳度叉者。未识顶法。愚痴
好备满。身色紫金。姿容挺特。辅相见子倍增
怡悦。其母素性不能良善。怀妊已来恤矜
苦厄悲润黎庶。等心护养。父召相师令占相
之。相师见喜因为立字。号曰弥勒。其儿殊
称合土宣闻。国王闻惧恐大夺位。闻其未长
当预除灭。即敕辅相。闻汝有子容相有异。汝
可将来。吾欲得见。时宫内人及父知王欲图。
甚怀汤火(馀经权计即报王言近遣向南天国外舅家养来奉示王)其儿有舅
名波婆梨。在波婆富罗国。为彼国师。聪明
高博智达殊才。五百弟子常逐咨禀。于时
辅相怜爱其子。惧被其害。密计遣人乘象送
之。舅见弥勒睹其色好。加意爱养敬视在怀。
其年渐大教使学问。一日咨受胜馀终年。学
未经岁月普通经书。时波婆梨见其外甥学
既不久通达诸书。欲为作会显扬其美。遣一
弟子至波罗柰。语于辅相说儿所学。索于珍
宝欲为设会。其弟子往至于中道。闻人说佛
无量德行。思慕欲见。即往趣佛。未到中间为
虎所啖。乘其善心生第一四天。波婆梨自竭
所有为设大会。一切都集。设会已讫大施哒
嚫。人得五百金钱。财物罄尽。有一婆罗门
名劳度叉。最于后至。独不得食。唯与五百
金钱劳度叉言。闻汝设施云何空尔。若必
拒逆不见给者。汝更七日头破七段。时波婆
梨恐有恶咒及馀蛊道。事不可轻深以为惧。
前使弟子终生天者。遥见其师愁悴无赖。即
从天下来到其前。问其师言。何故愁忧。师具
广说。天白师言。劳度叉者。未识顶法。愚痴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2b 页 T53-0472.png
迷网恶邪之人。竟何所能而乃忧此。今惟有
佛最解顶法。无极法王。特可归依。时波婆
梨闻天说佛。即重问之。佛是何人。天即说佛
功德智慧不可称计今在王舍城鹫头山中。
时波婆梨闻叹佛德自思。必是我书所记
沸星下现。天地大动当生圣人。今悉有此。
即敕弥勒等十六人。往看相好。心念难之。我
师波婆梨为有几相。我师年几。我师是何种
姓。我师有几弟子。若答知数斯必是佛。汝等
必为弟子。遣一人语我消息。时弥勒等进趣
王舍近到鹫山。见佛光明种种神异众相赫
然。益以欢喜。即奉师敕遥以心难。佛遥答之。
一一无差。深生敬仰。头面礼讫。佛为说法。其
十五人得法眼净求索出家。佛言善来。须发
自堕法衣在身。重为说法成阿罗汉。十六人
中。时有一人字宾祈寄。是波婆姊子。即遣
往白消息。还到本国。具以闻见广为说之。波
婆闻喜。即从坐起长跪合掌。向王舍城诚
心请佛。唯愿屈神来见接济。如来遥知。屈
申臂顷来到其前。礼已举头见佛惊喜。佛为
说法逮阿那含。于时世尊寻还鹫山(唯弥勒一人不取小
果誓发大愿志趣菩提也)佛告诸比丘。于未来世。此阎浮提
土地方正。平坦广博无有山川。地生耎草犹
如天衣。尔时人民寿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
端正殊妙。人性仁和具修十善。彼时当有转
轮圣王。名曰胜伽(晋言具也)彼时有婆罗门。家生
一男儿。字曰弥勒。身色紫金三十二相众好
毕满光明殊赫。出家学道成最正觉。广为众
生转尊法轮。其第一会度九十三亿众生
佛最解顶法。无极法王。特可归依。时波婆
梨闻天说佛。即重问之。佛是何人。天即说佛
功德智慧不可称计今在王舍城鹫头山中。
时波婆梨闻叹佛德自思。必是我书所记
沸星下现。天地大动当生圣人。今悉有此。
即敕弥勒等十六人。往看相好。心念难之。我
师波婆梨为有几相。我师年几。我师是何种
姓。我师有几弟子。若答知数斯必是佛。汝等
必为弟子。遣一人语我消息。时弥勒等进趣
王舍近到鹫山。见佛光明种种神异众相赫
然。益以欢喜。即奉师敕遥以心难。佛遥答之。
一一无差。深生敬仰。头面礼讫。佛为说法。其
十五人得法眼净求索出家。佛言善来。须发
自堕法衣在身。重为说法成阿罗汉。十六人
中。时有一人字宾祈寄。是波婆姊子。即遣
往白消息。还到本国。具以闻见广为说之。波
婆闻喜。即从坐起长跪合掌。向王舍城诚
心请佛。唯愿屈神来见接济。如来遥知。屈
申臂顷来到其前。礼已举头见佛惊喜。佛为
说法逮阿那含。于时世尊寻还鹫山(唯弥勒一人不取小
果誓发大愿志趣菩提也)佛告诸比丘。于未来世。此阎浮提
土地方正。平坦广博无有山川。地生耎草犹
如天衣。尔时人民寿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
端正殊妙。人性仁和具修十善。彼时当有转
轮圣王。名曰胜伽(晋言具也)彼时有婆罗门。家生
一男儿。字曰弥勒。身色紫金三十二相众好
毕满光明殊赫。出家学道成最正觉。广为众
生转尊法轮。其第一会度九十三亿众生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2c 页 T53-0472.png
之类。第二会度九十一亿。第三大会度九十
亿。如是三会说法得蒙度者。悉我遗法种福
众生。皆得在彼三会之中。阿难白佛。不审
从何造起。名为弥勒。佛言。过去久远习慈三
昧。定意柔软更无害心。故字弥勒(梵云弥勒。此曰慈氏
弥勒者。亦是姓也。馀经云。过去有佛已字弥勒。值佛立愿同名弥勒。字阿逸多者。此云无胜。智过于人。故云
无胜也)。
颂曰。
「 贤人轨宗度
弱丧升虚迁
师通资自发
神光照有缘
应变各殊别
圣录同灵篇
乘乾因九五
逸响亮三千
法鼓振玄教
龙飞应人天
恬智冥徼妙
缥渺咏重玄
盘纡七七纪
嘉运莅中幡
挺此四八姿
映蔚华林园」
*** 感应缘(如生肇之流澄安之类硕德众多附在别篇不繁重录且略引二验)
* 晋沙门鸠摩罗什
* 宋沙门释法显
晋长安有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也。家
世国相。什祖父达多倜傥不群名重于国。父
鸠摩罗琰聪明有懿师。将嗣相位乃辞避出
家。东度葱岭。龟兹王闻其弃荣。甚敬慕之。自
出郊迎请为国师。王有妹年始二十。才悟明
敏过目必能。一闻则诵。且体有赤黡。法生
智子。诸国娉之并皆不许。及见琰心欲当
之。乃逼以妻焉。既而怀什。什在胎中。其母
慧解倍常。闻雀梨大寺名德既多。又有得道
之僧。即与王族贵女德行诸尼。弥日设供。请
斋听法。什母忽自通天竺语。难问之辞必穷
亿。如是三会说法得蒙度者。悉我遗法种福
众生。皆得在彼三会之中。阿难白佛。不审
从何造起。名为弥勒。佛言。过去久远习慈三
昧。定意柔软更无害心。故字弥勒(梵云弥勒。此曰慈氏
弥勒者。亦是姓也。馀经云。过去有佛已字弥勒。值佛立愿同名弥勒。字阿逸多者。此云无胜。智过于人。故云
无胜也)。
颂曰。
「 贤人轨宗度
弱丧升虚迁
师通资自发
神光照有缘
应变各殊别
圣录同灵篇
乘乾因九五
逸响亮三千
法鼓振玄教
龙飞应人天
恬智冥徼妙
缥渺咏重玄
盘纡七七纪
嘉运莅中幡
挺此四八姿
映蔚华林园」
*** 感应缘(如生肇之流澄安之类硕德众多附在别篇不繁重录且略引二验)
* 晋沙门鸠摩罗什
* 宋沙门释法显
晋长安有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也。家
世国相。什祖父达多倜傥不群名重于国。父
鸠摩罗琰聪明有懿师。将嗣相位乃辞避出
家。东度葱岭。龟兹王闻其弃荣。甚敬慕之。自
出郊迎请为国师。王有妹年始二十。才悟明
敏过目必能。一闻则诵。且体有赤黡。法生
智子。诸国娉之并皆不许。及见琰心欲当
之。乃逼以妻焉。既而怀什。什在胎中。其母
慧解倍常。闻雀梨大寺名德既多。又有得道
之僧。即与王族贵女德行诸尼。弥日设供。请
斋听法。什母忽自通天竺语。难问之辞必穷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3a 页 T53-0473.png
渊致。众咸叹之。有罗汉达摩瞿沙曰。此必
怀智子。为说舍利弗在胎之證。及什生之后
还忘前言。顷之什母乐欲出家。夫未之许。遂
更产一男。名弗沙提婆。后因出城游观。见冢
间枯骨异处纵横。于是深惟苦本定求离俗。
誓求落发不咽饮食。至六日夜气力绵乏。疑
不达旦。夫乃惧而许焉。以未𩮜发故犹不
尝进。即敕人除发。乃下饮食。次旦受戒。仍
业禅法专精匪懈学得初果。什年七岁亦俱
出家。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
三万二千言。诵毗昙既过。师授其义。即自
通达无幽不畅。时龟兹国人。以其母王女利
养甚多。乃携什避之。什年九岁随母度辛头
河。至罽宾国遇名德法师盘头达多。即罽宾
王之从弟也。渊粹有大量才明博识独步当
时。三藏九部莫不该练。从旦至中手写千偈。
从中至暮亦诵千偈。名播诸国远近师之。什
至即崇以师礼。从受杂藏中长二含凡四百
万言。达多每称什神俊。遂声彻于王。王即
请入。集外道论师共相攻难。言气始交。外道
轻其年幼。言颇不逊。什乘隙而挫之。外道折
伏愧惋无言。王益敬异。日给鹅腊一双糠面
各三升苏六升。此外国之上供也。所住寺
僧乃差大僧五人沙弥十人。营视扫洒。有若
弟子。其见尊崇如此。至年十二。其母携还龟
兹。诸国皆聘以好爵。什并不顾。时什母将
什至月氏北山。有一罗汉见而异之。谓其母
曰。常当守护。此沙弥若至三十五不破戒者
当。大兴佛法度无数人。与优波掘多无异。
怀智子。为说舍利弗在胎之證。及什生之后
还忘前言。顷之什母乐欲出家。夫未之许。遂
更产一男。名弗沙提婆。后因出城游观。见冢
间枯骨异处纵横。于是深惟苦本定求离俗。
誓求落发不咽饮食。至六日夜气力绵乏。疑
不达旦。夫乃惧而许焉。以未𩮜发故犹不
尝进。即敕人除发。乃下饮食。次旦受戒。仍
业禅法专精匪懈学得初果。什年七岁亦俱
出家。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
三万二千言。诵毗昙既过。师授其义。即自
通达无幽不畅。时龟兹国人。以其母王女利
养甚多。乃携什避之。什年九岁随母度辛头
河。至罽宾国遇名德法师盘头达多。即罽宾
王之从弟也。渊粹有大量才明博识独步当
时。三藏九部莫不该练。从旦至中手写千偈。
从中至暮亦诵千偈。名播诸国远近师之。什
至即崇以师礼。从受杂藏中长二含凡四百
万言。达多每称什神俊。遂声彻于王。王即
请入。集外道论师共相攻难。言气始交。外道
轻其年幼。言颇不逊。什乘隙而挫之。外道折
伏愧惋无言。王益敬异。日给鹅腊一双糠面
各三升苏六升。此外国之上供也。所住寺
僧乃差大僧五人沙弥十人。营视扫洒。有若
弟子。其见尊崇如此。至年十二。其母携还龟
兹。诸国皆聘以好爵。什并不顾。时什母将
什至月氏北山。有一罗汉见而异之。谓其母
曰。常当守护。此沙弥若至三十五不破戒者
当。大兴佛法度无数人。与优波掘多无异。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3b 页 T53-0473.png
若戒不全无能为也。止可才明俊乂法师而
已。什进到沙勒国。顶戴佛钵心自念言。钵
形甚大何其轻耶。即重不可胜失声下之。母
问其故。答云。儿心有分别钵有轻重耳。遂停
沙勒一年。其冬诵阿毗昙。于十门修智诸品。
无所咨受而受备达其妙。又于六足诸门无
所滞碍。沙勒国王有三藏沙门名喜见。谓
其王曰。此沙弥不可轻。王宜请令。初开法
门凡有二益。一国内沙门耻其不逮必见勉
励。二龟兹王必谓出我国而彼尊之。是尊我也。必来交好。王许焉。即设大会请什升
座说转法轮经。龟兹王果遣使酬其亲好。什
以说法之暇。乃寻访外道经书。善学韦陀舍
多论。多明文辞制作问答等事。博览四韦陀
典及五明诸论。阴阳星算莫不毕尽。妙达吉
凶言若符契。为性率达。什初学小乘。后专
务方等。乃叹曰。吾昔学小乘。如人不识金以
鍮石为妙。因广求义要。受诵中百二论及十
二门论等。顷之随母。进到温宿国。即龟兹之
北界。时温宿有一道士。神辩英秀振名诸国。
手击王鼓而自誓言。论胜我者斩首谢之。什
既至以二义相捡。即迷闷自失稽首归依。于
是声满葱左誉宣河外。龟兹王躬往温宿迎
什还国。广说诸经。四远学宗莫不能抗。时
王女为尼。字阿竭耶末帝。博览群经特深禅
要。云已證二果。闻法喜踊。乃更设大集请问
方等经奥。什为析辩诸法皆空无我。分别阴
界假名非实。时会听者莫不悲感。追悼皆恨
悟之晚矣。至年二十受戒于王宫。从卑摩罗
已。什进到沙勒国。顶戴佛钵心自念言。钵
形甚大何其轻耶。即重不可胜失声下之。母
问其故。答云。儿心有分别钵有轻重耳。遂停
沙勒一年。其冬诵阿毗昙。于十门修智诸品。
无所咨受而受备达其妙。又于六足诸门无
所滞碍。沙勒国王有三藏沙门名喜见。谓
其王曰。此沙弥不可轻。王宜请令。初开法
门凡有二益。一国内沙门耻其不逮必见勉
励。二龟兹王必谓出我国而彼尊之。是尊我也。必来交好。王许焉。即设大会请什升
座说转法轮经。龟兹王果遣使酬其亲好。什
以说法之暇。乃寻访外道经书。善学韦陀舍
多论。多明文辞制作问答等事。博览四韦陀
典及五明诸论。阴阳星算莫不毕尽。妙达吉
凶言若符契。为性率达。什初学小乘。后专
务方等。乃叹曰。吾昔学小乘。如人不识金以
鍮石为妙。因广求义要。受诵中百二论及十
二门论等。顷之随母。进到温宿国。即龟兹之
北界。时温宿有一道士。神辩英秀振名诸国。
手击王鼓而自誓言。论胜我者斩首谢之。什
既至以二义相捡。即迷闷自失稽首归依。于
是声满葱左誉宣河外。龟兹王躬往温宿迎
什还国。广说诸经。四远学宗莫不能抗。时
王女为尼。字阿竭耶末帝。博览群经特深禅
要。云已證二果。闻法喜踊。乃更设大集请问
方等经奥。什为析辩诸法皆空无我。分别阴
界假名非实。时会听者莫不悲感。追悼皆恨
悟之晚矣。至年二十受戒于王宫。从卑摩罗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3c 页 T53-0473.png
叉学十诵律。有顷什母辞往天竺。谓龟兹
王白纯曰。汝国寻衰吾其去矣。行止天竺进
登三果。什母临去谓什曰。方等深教应大阐
真丹传之东土。唯尔之力但于自身无利。其
可如何。什曰。大士之道利彼亡躯。若必使大
化流传能晓悟曚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
无恨。于是留住龟兹止乎新寺。后于寺侧故
宫中初得放光经。始就披读。魔来蔽之。唯
见空牒。什知魔所为誓心逾固。魔去字显。仍
习诵之。复闻空中声曰。汝是智人何用读此。
什曰。汝是小魔宜时速去。我心如地不可转
也。停住三年。广诵大乘经论洞其秘奥。龟
兹王为造金师子座。以大秦锦褥铺之。令什
升而说法。什曰。家师犹未悟大乘。欲躬往
迎礼不得停此。俄而大师盘头达多不远而
至。王曰。大师何能顾。达多曰。一闻弟子所
悟非常。二闻大王弘赞佛道。故冒涉艰危远
萃神国。什得师至欣遂本怀。为说德女问经。
多明因缘空假昔与师俱所不信。故先说也。
师谓什曰。汝于大乘见何异相而欲尚之。什
曰。大乘深净明有法皆空。小乘偏局多滞名
相。师曰。汝说一切皆空。甚可畏也。安舍有而
爱空乎。如昔狂人令绩师绩缕极令细好。
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绩师
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
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巧。犹且不见。况
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织师。师亦效焉。皆
蒙上赏而实无物。汝之空法亦由此也。什乃
连类而陈之。往复苦至。经一月馀日方乃信
王白纯曰。汝国寻衰吾其去矣。行止天竺进
登三果。什母临去谓什曰。方等深教应大阐
真丹传之东土。唯尔之力但于自身无利。其
可如何。什曰。大士之道利彼亡躯。若必使大
化流传能晓悟曚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
无恨。于是留住龟兹止乎新寺。后于寺侧故
宫中初得放光经。始就披读。魔来蔽之。唯
见空牒。什知魔所为誓心逾固。魔去字显。仍
习诵之。复闻空中声曰。汝是智人何用读此。
什曰。汝是小魔宜时速去。我心如地不可转
也。停住三年。广诵大乘经论洞其秘奥。龟
兹王为造金师子座。以大秦锦褥铺之。令什
升而说法。什曰。家师犹未悟大乘。欲躬往
迎礼不得停此。俄而大师盘头达多不远而
至。王曰。大师何能顾。达多曰。一闻弟子所
悟非常。二闻大王弘赞佛道。故冒涉艰危远
萃神国。什得师至欣遂本怀。为说德女问经。
多明因缘空假昔与师俱所不信。故先说也。
师谓什曰。汝于大乘见何异相而欲尚之。什
曰。大乘深净明有法皆空。小乘偏局多滞名
相。师曰。汝说一切皆空。甚可畏也。安舍有而
爱空乎。如昔狂人令绩师绩缕极令细好。
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绩师
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
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巧。犹且不见。况
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织师。师亦效焉。皆
蒙上赏而实无物。汝之空法亦由此也。什乃
连类而陈之。往复苦至。经一月馀日方乃信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4a 页 T53-0474.png
服。师叹曰。师不能达反启其志验于今矣。于
是礼什为师言。和尚是我大乘师。我是和
上小乘师矣。西域诸国咸伏什神俊。每至
讲说。诸王皆长跪座侧令什践而登焉。其见
重如此。什既道流西域名播东川时符坚
僭号关中。有外国前部王及龟兹王弟。并来
朝坚。坚引见。二王说坚云。西域多产珍奇。
请兵往定以求内附。至坚建元十三年岁次
丁丑正月。太史奏云。有星见外国分野。当
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曰。朕闻。西域有鸠
摩罗什。襄阳有沙门道安。将非此耶。即遣使
求之。至十七年二月。鄯部王前部王等。又
说坚请兵西伐。十八年九月坚遣骁骑将军
吕光陵江将军姜飞。将前部王及车师王等。
率兵七万西伐龟兹及乌耆诸国。临发坚饯
光于建章宫。谓光曰。夫帝王应天而治。以子
爱苍生为本。岂贪其地而伐之。正以怀道之
人故也。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
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
大宝。若剋龟兹即驰驿送什。光军未至。什
谓龟兹王白纯曰。国运衰矣。当有勍敌。日下
人从东方来。宜供承之勿抗其锋纯不从而
战。光遂破龟兹杀纯。立纯弟震为主。光既获
什。未测其智量。见其年齿尚少。乃凡人戏
之。光还中路置军于山下。将士已休。什曰。
不可在此。必见狼狈。宜徙军陇上。光不纳
谏。至夜果大雨洪潦暴起。水深数丈。死者数
千。光始密而异之。什谓光曰。此凶二之地
不宜淹留。推运揆数应速言归。中路必有福
是礼什为师言。和尚是我大乘师。我是和
上小乘师矣。西域诸国咸伏什神俊。每至
讲说。诸王皆长跪座侧令什践而登焉。其见
重如此。什既道流西域名播东川时符坚
僭号关中。有外国前部王及龟兹王弟。并来
朝坚。坚引见。二王说坚云。西域多产珍奇。
请兵往定以求内附。至坚建元十三年岁次
丁丑正月。太史奏云。有星见外国分野。当
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曰。朕闻。西域有鸠
摩罗什。襄阳有沙门道安。将非此耶。即遣使
求之。至十七年二月。鄯部王前部王等。又
说坚请兵西伐。十八年九月坚遣骁骑将军
吕光陵江将军姜飞。将前部王及车师王等。
率兵七万西伐龟兹及乌耆诸国。临发坚饯
光于建章宫。谓光曰。夫帝王应天而治。以子
爱苍生为本。岂贪其地而伐之。正以怀道之
人故也。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
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
大宝。若剋龟兹即驰驿送什。光军未至。什
谓龟兹王白纯曰。国运衰矣。当有勍敌。日下
人从东方来。宜供承之勿抗其锋纯不从而
战。光遂破龟兹杀纯。立纯弟震为主。光既获
什。未测其智量。见其年齿尚少。乃凡人戏
之。光还中路置军于山下。将士已休。什曰。
不可在此。必见狼狈。宜徙军陇上。光不纳
谏。至夜果大雨洪潦暴起。水深数丈。死者数
千。光始密而异之。什谓光曰。此凶二之地
不宜淹留。推运揆数应速言归。中路必有福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4b 页 T53-0474.png
地可居。光从之。至凉州闻符坚已为姚苌所
害。光三军缟素大临城南。于是窃号关外称
年太安。太安二年正月姑臧大风。什曰。不祥
之风当有奸叛。然不劳自定也。后方验什之
言也。什停凉积年。吕光父子既不弘道。故
蕴其深解无所宣化。符坚已亡竟不相见。及
姚苌僭有关中。亦挹其高名虚心要请。吕以
什智计多解。恐为姚谋不许东入及苌卒子
兴袭位。复遣敦请。兴弘始三年三月有树连
理生庙庭。逍遥园葱变为薤。以为美瑞。谓
智人应入。至五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伐吕
隆隆军大破。至九月隆上表归降。方得迎什
入关。以其年十月二十日至于长安。兴待以
国师之礼。甚见优宠。语言相对则淹留终
日。研微造昼则穷年忘倦。自大法东被始于
汉明。涉历魏晋经论渐多。而支竺所出多
滞文格义。兴少崇三宝。锐志称集。什既至
止。仍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出众经。什既
率多谙诵无不究尽。转能汉言音译流便。既
览旧经义多纰僻。皆由先度失旨故。不与梵
本相应。兴使沙门僧䂮僧迁法钦道流道常
道标僧睿僧肇等八百馀人。咨受什旨。更令
出大品。什持梵本。兴执旧经以相雠校。其
杂文异旧者。义皆圆通。众心惬伏莫不欣赞。
兴以佛道冲邃其行唯善。信为出苦之良津。
御世之洪则。故托意九经游心十二。乃著通
三世论以勖示因果。王公已下并钦赞厥风。
大将军常山公显左将军安城侯嵩。并笃信
缘业。屡请什于长安大寺讲说新经续出大
害。光三军缟素大临城南。于是窃号关外称
年太安。太安二年正月姑臧大风。什曰。不祥
之风当有奸叛。然不劳自定也。后方验什之
言也。什停凉积年。吕光父子既不弘道。故
蕴其深解无所宣化。符坚已亡竟不相见。及
姚苌僭有关中。亦挹其高名虚心要请。吕以
什智计多解。恐为姚谋不许东入及苌卒子
兴袭位。复遣敦请。兴弘始三年三月有树连
理生庙庭。逍遥园葱变为薤。以为美瑞。谓
智人应入。至五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伐吕
隆隆军大破。至九月隆上表归降。方得迎什
入关。以其年十月二十日至于长安。兴待以
国师之礼。甚见优宠。语言相对则淹留终
日。研微造昼则穷年忘倦。自大法东被始于
汉明。涉历魏晋经论渐多。而支竺所出多
滞文格义。兴少崇三宝。锐志称集。什既至
止。仍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出众经。什既
率多谙诵无不究尽。转能汉言音译流便。既
览旧经义多纰僻。皆由先度失旨故。不与梵
本相应。兴使沙门僧䂮僧迁法钦道流道常
道标僧睿僧肇等八百馀人。咨受什旨。更令
出大品。什持梵本。兴执旧经以相雠校。其
杂文异旧者。义皆圆通。众心惬伏莫不欣赞。
兴以佛道冲邃其行唯善。信为出苦之良津。
御世之洪则。故托意九经游心十二。乃著通
三世论以勖示因果。王公已下并钦赞厥风。
大将军常山公显左将军安城侯嵩。并笃信
缘业。屡请什于长安大寺讲说新经续出大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4c 页 T53-0474.png
小乘经论凡有三百九十馀卷。名在别传。并
畅显神源挥发幽致。于时四方义士万里必
集。盛业久大于今式仰。诸方道俗英贤之徒。
如释慧远等。学贯群经栋梁遗化。而时去圣
久远疑义莫决。乃封以咨什。凡觐国王必有
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贵。经中偈颂皆其
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
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
也。什尝作颂赠沙门法和云。心山育明德。
流熏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凡为十偈。辞喻皆尔。什雅好大乘志存敷
广。常叹曰。吾若著笔作大乘阿毗昙。非迦
旃延子所比也。今在秦地深识者寡。折翮
于此。将何所论。乃悽然而止。唯为姚兴著实
相论二卷。并注维摩经。出言成章无所改删。
辞喻婉约莫非玄奥。什为人神情映彻傲岸
出群。应机领会鲜有俦匹。笃性仁厚汎爱
为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勌。姚主尝谓什曰。大
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
法种无嗣。于是杯度比丘在彭城。闻什在长
安乃叹曰。吾与此子戏别三百馀年。杳然未
期迟有遇于来生耳。什未终省觉四大不愈。
口云。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
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
后舌不燋烂。以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
日。卒于长安。是岁晋义熙五年也。即于逍
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烧。薪灭形碎唯舌
不灰。
宋江陵新寺有释法显。姓龚。平阳武阳人。
畅显神源挥发幽致。于时四方义士万里必
集。盛业久大于今式仰。诸方道俗英贤之徒。
如释慧远等。学贯群经栋梁遗化。而时去圣
久远疑义莫决。乃封以咨什。凡觐国王必有
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贵。经中偈颂皆其
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
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
也。什尝作颂赠沙门法和云。心山育明德。
流熏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凡为十偈。辞喻皆尔。什雅好大乘志存敷
广。常叹曰。吾若著笔作大乘阿毗昙。非迦
旃延子所比也。今在秦地深识者寡。折翮
于此。将何所论。乃悽然而止。唯为姚兴著实
相论二卷。并注维摩经。出言成章无所改删。
辞喻婉约莫非玄奥。什为人神情映彻傲岸
出群。应机领会鲜有俦匹。笃性仁厚汎爱
为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勌。姚主尝谓什曰。大
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
法种无嗣。于是杯度比丘在彭城。闻什在长
安乃叹曰。吾与此子戏别三百馀年。杳然未
期迟有遇于来生耳。什未终省觉四大不愈。
口云。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
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
后舌不燋烂。以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
日。卒于长安。是岁晋义熙五年也。即于逍
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烧。薪灭形碎唯舌
不灰。
宋江陵新寺有释法显。姓龚。平阳武阳人。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5a 页 T53-0475.png
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慨经律舛阙志欲寻
求。以晋隆安三年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
嵬等。发自长安西度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
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
骨以标行路耳。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显
任缘委命直过险难。有顷至葱岭。葱岭冬夏
积雪。有恶龙吐毒风雨沙砾。山路艰危壁立
千仞昔有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馀
所。又蹑悬絙过河数十馀处。皆汉时张蓦甘
父所不至也。次度雪山。遇寒风暴起。慧景
龄颤不能前。语显曰。吾其死矣。卿可前去。
勿得俱殒。言绝而卒。显抚之泣曰。本图不
果命也奈何。复自力孤行。遂过山险。凡所
经历四十馀国。将至天竺。去王舍城三十馀
里有一寺。逼瞑过之。显欲诣耆阇崛山。寺
僧谏曰。路甚艰阻且多黑师子。亟经啖人何
由可至。显曰。远涉数万誓到灵鹫。身命不
期出息非保。岂可使积年之诚既至而废耶。
虽有险难吾不惧也。众莫能止。乃遣两僧送
之。显既至山日将曛夕。遂欲停宿。两僧危
惧舍之而还。显独留山中烧香礼拜。翘感旧
迹如睹圣仪。至夜有三黑师子。来蹲显前舐
唇摇尾。显诵经不辍。一心念佛。师子乃低
头下尾伏显足前。显以手摩之。祝曰。若欲
相害待我诵竟。若见试者可便退矣。师子
良久乃去。明晨还返。路穷幽梗。止有一径通
行。未至里馀忽逢一道人。年可九十。容服粗
素而神气俊远。显虽觉其韵高。而不悟是神
人。后又逢一少僧。显问曰。向耆年是谁耶。
求。以晋隆安三年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
嵬等。发自长安西度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
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
骨以标行路耳。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显
任缘委命直过险难。有顷至葱岭。葱岭冬夏
积雪。有恶龙吐毒风雨沙砾。山路艰危壁立
千仞昔有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馀
所。又蹑悬絙过河数十馀处。皆汉时张蓦甘
父所不至也。次度雪山。遇寒风暴起。慧景
龄颤不能前。语显曰。吾其死矣。卿可前去。
勿得俱殒。言绝而卒。显抚之泣曰。本图不
果命也奈何。复自力孤行。遂过山险。凡所
经历四十馀国。将至天竺。去王舍城三十馀
里有一寺。逼瞑过之。显欲诣耆阇崛山。寺
僧谏曰。路甚艰阻且多黑师子。亟经啖人何
由可至。显曰。远涉数万誓到灵鹫。身命不
期出息非保。岂可使积年之诚既至而废耶。
虽有险难吾不惧也。众莫能止。乃遣两僧送
之。显既至山日将曛夕。遂欲停宿。两僧危
惧舍之而还。显独留山中烧香礼拜。翘感旧
迹如睹圣仪。至夜有三黑师子。来蹲显前舐
唇摇尾。显诵经不辍。一心念佛。师子乃低
头下尾伏显足前。显以手摩之。祝曰。若欲
相害待我诵竟。若见试者可便退矣。师子
良久乃去。明晨还返。路穷幽梗。止有一径通
行。未至里馀忽逢一道人。年可九十。容服粗
素而神气俊远。显虽觉其韵高。而不悟是神
人。后又逢一少僧。显问曰。向耆年是谁耶。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5b 页 T53-0475.png
答云。头陀迦叶大弟子也。显方大惋恨。更追
至山所。有横石塞于室口。遂不得入。显流
泪而去。进至迦施国。国有白耳龙。每与众
僧约令国内丰熟。皆有信效。沙门为起龙舍
并设福食。每至夏坐讫。龙辄化作一小蛇。两
耳悉白。众皆咸识是龙。以铜盂盛酪置龙于
中。从上座至下行之。遍乃化去。年辄一出。
显亦亲见。后至中天竺。于摩竭提邑波连弗
阿育王塔南天王寺。得摩诃僧祇律。又得萨
婆多律抄杂阿毗昙心线经方等泥洹经等。
显留三年学梵语梵书。方躬自书写。于是
持经像寄附商客到师子国。显同旅十馀。或
留或亡。顾影唯己。常怀悲慨。忽于玉像前。见
商人以晋地一白团绢扇供养。不觉悽然下
泪。停二年。复得弥沙塞律长杂二含及杂藏。
并汉土所无。既而附商人大舶循海而还。舶
有二百许人。值黑风水入。众皆惶惧。即取
杂物弃之。显恐弃其经像。唯一心念观世音。
及归命汉土众僧。舶任风而去得无伤坏。经
十馀日达耶婆提国。停五月复随他商东适
广州。举帆二十馀日。夜忽大风令舶震惧。
众咸议曰。坐载此沙门使我等狼狈。不可以
一人故令众俱亡。共欲推之。法显檀越励声
呵商人曰。汝若下此沙门亦应下我。不尔便
当见杀。汉地帝王奉佛敬僧。我若至彼告王
必当罪汝。商人相视失色俛仰而止。既水
尽粮竭。唯任风随流。忽至岸见藜藿菜。依
然知是汉地。但未可测何方。即乘船入浦寻
村。见猎者二人。显问。此是何地耶。猎人曰。
至山所。有横石塞于室口。遂不得入。显流
泪而去。进至迦施国。国有白耳龙。每与众
僧约令国内丰熟。皆有信效。沙门为起龙舍
并设福食。每至夏坐讫。龙辄化作一小蛇。两
耳悉白。众皆咸识是龙。以铜盂盛酪置龙于
中。从上座至下行之。遍乃化去。年辄一出。
显亦亲见。后至中天竺。于摩竭提邑波连弗
阿育王塔南天王寺。得摩诃僧祇律。又得萨
婆多律抄杂阿毗昙心线经方等泥洹经等。
显留三年学梵语梵书。方躬自书写。于是
持经像寄附商客到师子国。显同旅十馀。或
留或亡。顾影唯己。常怀悲慨。忽于玉像前。见
商人以晋地一白团绢扇供养。不觉悽然下
泪。停二年。复得弥沙塞律长杂二含及杂藏。
并汉土所无。既而附商人大舶循海而还。舶
有二百许人。值黑风水入。众皆惶惧。即取
杂物弃之。显恐弃其经像。唯一心念观世音。
及归命汉土众僧。舶任风而去得无伤坏。经
十馀日达耶婆提国。停五月复随他商东适
广州。举帆二十馀日。夜忽大风令舶震惧。
众咸议曰。坐载此沙门使我等狼狈。不可以
一人故令众俱亡。共欲推之。法显檀越励声
呵商人曰。汝若下此沙门亦应下我。不尔便
当见杀。汉地帝王奉佛敬僧。我若至彼告王
必当罪汝。商人相视失色俛仰而止。既水
尽粮竭。唯任风随流。忽至岸见藜藿菜。依
然知是汉地。但未可测何方。即乘船入浦寻
村。见猎者二人。显问。此是何地耶。猎人曰。
见解篇第十七(此有二部)¶ 第 475c 页 T53-0475.png
此是青州长广郡牢山南岸。猎人还以告太
守李嶷。嶷素信敬。忽闻沙门远至。躬自迎
慰。显持经像随还。顷之欲南归。青州刺史
请留过冬。显曰。贫道投身于不返之地。志在
弘通。何期未果不得久停。遂南造京师。就
外国禅师佛驮跋陀。于道场寺翻译经律论
等百馀万言。流布教化咸使见闻。有一家失
其姓名。居近朱雀门。世奉正化。自写一部
读诵供养。无别经室与杂书共屋。后风火忽
起延及其家。资物皆尽。唯泥洹经俨然具存。
煨烬不侵卷色无改。京师共传咸叹神妙。其
馀经律。后至荆州卒于新寺。春秋八十有六。
众咸恸惜。其游履诸国别有大传(右二验出梁高僧传)。
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五
守李嶷。嶷素信敬。忽闻沙门远至。躬自迎
慰。显持经像随还。顷之欲南归。青州刺史
请留过冬。显曰。贫道投身于不返之地。志在
弘通。何期未果不得久停。遂南造京师。就
外国禅师佛驮跋陀。于道场寺翻译经律论
等百馀万言。流布教化咸使见闻。有一家失
其姓名。居近朱雀门。世奉正化。自写一部
读诵供养。无别经室与杂书共屋。后风火忽
起延及其家。资物皆尽。唯泥洹经俨然具存。
煨烬不侵卷色无改。京师共传咸叹神妙。其
馀经律。后至荆州卒于新寺。春秋八十有六。
众咸恸惜。其游履诸国别有大传(右二验出梁高僧传)。
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