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2c 页
法苑珠林卷第八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 七佛部
* 因缘部
* 种姓部
* 降胎部
* 出胎部
* 侍养部
* 占相部
* 游学部
* 纳妃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3a 页 T53-0333.png
* 厌苦部
* 出家部
* 成道部
* 说法部
* 涅槃部
* 结集部
** 七佛部第一(此别九部)
* 述意部
* 出时部
* 姓名部
* 种族部
* 道树部
* 身光部
* 会数部
* 弟子部
* 久近部
*** 述意部第一
盖闻。九土区分四生殊俗。昏波易染慧业难
基。久复爱河长流苦海。不生意树未启心灯。
故三明大圣八解至人。总法界而为智。竟虚
空以作身。形无不在。量极规矩之外。智无不
为。用绝思议之表。不可以人事测。岂得以处
所论。将欲启愚夫之视听。须示真人之影迹。
其犹谷风之随啸虎。庆云之逐腾龙。感应相
招。抑惟常理。自鹿树表光金河匿曜。故像
法众生归向有徵。虽千佛异迹一智同途。大
悲平等。随性欲而利生。弘誓庄严。运慈舟而
济溺。众生有感。机缘契会也。
*** 出时部第二
述曰。今据贤劫一代分为四时。一成二住三坏四空。就此四中。成劫已住。坏空未至。今
在住劫。故有千佛出现。大约而言。三佛已往。
今是第四释尊遗法。此四时中各分二十小
劫。总为八十小劫。始为一大水火风劫。名
为贤劫也。就住中二十别小劫内。依立世阿
毗昙论云。十一劫是未来。八劫是过去。今释
迦佛当第九劫内成佛。
问此贤劫中成坏空劫佛不出世。唯取住劫。
此住劫中复未来唯十一小劫。何得须有九
* 出家部
* 成道部
* 说法部
* 涅槃部
* 结集部
** 七佛部第一(此别九部)
* 述意部
* 出时部
* 姓名部
* 种族部
* 道树部
* 身光部
* 会数部
* 弟子部
* 久近部
*** 述意部第一
盖闻。九土区分四生殊俗。昏波易染慧业难
基。久复爱河长流苦海。不生意树未启心灯。
故三明大圣八解至人。总法界而为智。竟虚
空以作身。形无不在。量极规矩之外。智无不
为。用绝思议之表。不可以人事测。岂得以处
所论。将欲启愚夫之视听。须示真人之影迹。
其犹谷风之随啸虎。庆云之逐腾龙。感应相
招。抑惟常理。自鹿树表光金河匿曜。故像
法众生归向有徵。虽千佛异迹一智同途。大
悲平等。随性欲而利生。弘誓庄严。运慈舟而
济溺。众生有感。机缘契会也。
*** 出时部第二
述曰。今据贤劫一代分为四时。一成二住三坏四空。就此四中。成劫已住。坏空未至。今
在住劫。故有千佛出现。大约而言。三佛已往。
今是第四释尊遗法。此四时中各分二十小
劫。总为八十小劫。始为一大水火风劫。名
为贤劫也。就住中二十别小劫内。依立世阿
毗昙论云。十一劫是未来。八劫是过去。今释
迦佛当第九劫内成佛。
问此贤劫中成坏空劫佛不出世。唯取住劫。
此住劫中复未来唯十一小劫。何得须有九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3b 页 T53-0333.png
百九十六佛一时出世耶。答曰。实如来难。
古来诸佛亦有斯妨会意稍难。今依药王药
上佛名经等。略知途路。且先录药王药上经
文。后引佛名经和会。劫有延促不同。故药王
药上经云。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
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学
道闻是五十三佛名。闻已合掌心生欢喜。复
教他人令得闻持。他人闻已展转相教。乃至
三千人。异口同音一心敬礼。即得超越无数
亿劫生死之罪。
初千佛者。华光佛为首。下至毗舍浮佛。于
庄严劫得成为佛。过去千佛是也。此中千佛
者。拘留孙佛为首。下至楼至如来。于贤劫中
次第成佛。
后千佛者。日光如来为首。下至须弥相佛。于
星宿劫中当得成佛。
若依佛名经。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名毗婆尸
如来。过去三十劫有佛出世名尸弃如来。即
此劫中复有佛出世。名毗舍浮如来。问曰。此
九十一劫为大为小。答曰。是大劫也。
问曰。何以得知。依旧婆沙论云。释迦菩萨因
地从毗婆尸佛以来种相好业。至今第九住
劫。以经九十一大劫。故旧俱舍论云。释迦菩
萨由礼底沙佛精进力故。即得超九大劫究
竟成佛。故知九劫既大。馀九十一劫宁不是
大。又依药王药上经。庄严劫贤劫星宿劫。各
有千佛出世。即知此劫亦是大阿僧祇劫。又
药王经中。若善男子善女人。及馀一切众生。
闻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于百千万亿阿僧
古来诸佛亦有斯妨会意稍难。今依药王药
上佛名经等。略知途路。且先录药王药上经
文。后引佛名经和会。劫有延促不同。故药王
药上经云。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
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学
道闻是五十三佛名。闻已合掌心生欢喜。复
教他人令得闻持。他人闻已展转相教。乃至
三千人。异口同音一心敬礼。即得超越无数
亿劫生死之罪。
初千佛者。华光佛为首。下至毗舍浮佛。于
庄严劫得成为佛。过去千佛是也。此中千佛
者。拘留孙佛为首。下至楼至如来。于贤劫中
次第成佛。
后千佛者。日光如来为首。下至须弥相佛。于
星宿劫中当得成佛。
若依佛名经。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名毗婆尸
如来。过去三十劫有佛出世名尸弃如来。即
此劫中复有佛出世。名毗舍浮如来。问曰。此
九十一劫为大为小。答曰。是大劫也。
问曰。何以得知。依旧婆沙论云。释迦菩萨因
地从毗婆尸佛以来种相好业。至今第九住
劫。以经九十一大劫。故旧俱舍论云。释迦菩
萨由礼底沙佛精进力故。即得超九大劫究
竟成佛。故知九劫既大。馀九十一劫宁不是
大。又依药王药上经。庄严劫贤劫星宿劫。各
有千佛出世。即知此劫亦是大阿僧祇劫。又
药王经中。若善男子善女人。及馀一切众生。
闻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于百千万亿阿僧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3c 页 T53-0333.png
祇劫不堕恶道。依此文势。展转名庄严劫贤
劫星宿劫等。各有千佛出世。故知是过于大
劫阿僧祇劫。至今贤劫中四佛出世者。亦是
阿僧祇劫。非是住小劫也。既是大劫。故于贤
劫之中千佛出世。无所疑也。又长阿含经云。
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名毗婆尸。复过去三十
一劫有佛出世名尸弃。复过去三十一劫有
佛出世名毗舍婆。此尸弃佛及毗舍婆佛。依
佛名经即此劫中有二佛出世不别。或容阿
含翻译乘此三十一劫也。又更一释云。依立
世阿毗昙论。二十住劫中过去八劫。己有三
佛出世。释迦当现在第九劫出世。即以前九
劫已有四佛出世。未来犹有十一劫。焉知不
有多佛出世耶。故经云。或有一劫中有无量
佛出世。或无数劫中空过无有一佛出世。以
此义准。纵是小劫多佛出世。亦自无妨。良由
众生根有强弱。故感见不同也(此义难知更推后哲)。
述曰。此贤劫千佛。所化住境堤封周统。奄
及三千大千世界。所居土地最为中也。以佛
是能化之人心实虚中。所化之人及以方处。
亦皆是中。故此有金刚之座。馀方馀域无此
座故佛则不居。故瑞应经云。此方国土三千
日月万二千天地之中央也。佛之威神不生
边地。若居边地。地为之倾斜。是以古往佛兴。
皆出于此。同斯成感。良为明證也。
如长阿含经云。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名
毗婆尸。人寿八万岁。复过去三十一劫有佛
出世名尸弃。人寿七万岁。复过去三十一劫
有佛出世名毗舍婆。人寿六万岁。复过去
劫星宿劫等。各有千佛出世。故知是过于大
劫阿僧祇劫。至今贤劫中四佛出世者。亦是
阿僧祇劫。非是住小劫也。既是大劫。故于贤
劫之中千佛出世。无所疑也。又长阿含经云。
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名毗婆尸。复过去三十
一劫有佛出世名尸弃。复过去三十一劫有
佛出世名毗舍婆。此尸弃佛及毗舍婆佛。依
佛名经即此劫中有二佛出世不别。或容阿
含翻译乘此三十一劫也。又更一释云。依立
世阿毗昙论。二十住劫中过去八劫。己有三
佛出世。释迦当现在第九劫出世。即以前九
劫已有四佛出世。未来犹有十一劫。焉知不
有多佛出世耶。故经云。或有一劫中有无量
佛出世。或无数劫中空过无有一佛出世。以
此义准。纵是小劫多佛出世。亦自无妨。良由
众生根有强弱。故感见不同也(此义难知更推后哲)。
述曰。此贤劫千佛。所化住境堤封周统。奄
及三千大千世界。所居土地最为中也。以佛
是能化之人心实虚中。所化之人及以方处。
亦皆是中。故此有金刚之座。馀方馀域无此
座故佛则不居。故瑞应经云。此方国土三千
日月万二千天地之中央也。佛之威神不生
边地。若居边地。地为之倾斜。是以古往佛兴。
皆出于此。同斯成感。良为明證也。
如长阿含经云。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名
毗婆尸。人寿八万岁。复过去三十一劫有佛
出世名尸弃。人寿七万岁。复过去三十一劫
有佛出世名毗舍婆。人寿六万岁。复过去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4a 页 T53-0334.png
贤劫中有佛出世名拘楼孙。人寿五万岁。又
贤劫中有佛出世名拘那含。人寿四万岁。又
贤劫中有佛出世名迦叶。人寿二万岁。我今
出世人寿百岁少出多减。依智度迦延论。据
释迦人寿一万岁世时合出。为观众生。一万
岁已来无机可度。乃至百岁众生见苦敦逼。
劫欲将末。故出乎世。故论云。劫末佛兴世。劫
初转轮王出。二不同如下轮王篇说。
*** 姓名部第三
此下并依增一阿含经云。七佛父母姓字经
云。第一维卫佛。第二式弃佛。第三随叶佛。
此三佛同姓拘楼(长阿含经云。第一名毗婆尸佛。第二尸弃佛。第三毗舍婆佛)
第四拘楼秦佛。第五拘那含牟尼佛。第六迦
叶佛。此三佛同姓迦叶(长阿含经云。第四名拘楼孙佛。第五拘那含佛。
第六同名迦叶佛)第七今我释迦牟尼佛。姓瞿昙。
*** 种族部第四
第一维卫佛。第二式弃佛。第三随叶佛。此
三佛同是刹利王种。第四拘楼秦佛。第五拘
那含牟尼佛。第六迦叶佛。此三佛同是婆罗
门种。第七今我作释迦文佛。是刹利王种。
第一维卫佛。父字槃裱刹利王。母字槃头末
陀。所治国名刹末提。
第二式弃佛。父字阿轮拿刹利王。母字波罗
诃越提。所治国名阿楼那和提。
第三随叶佛。父字须波罗提和刹利王。母字
耶舍越提。所治国名阿耨忧摩。
第四拘楼秦佛。父字阿枝达兜婆罗门种。母
字随舍迦。所治国名轮诃利提那。王字须诃
提。
贤劫中有佛出世名拘那含。人寿四万岁。又
贤劫中有佛出世名迦叶。人寿二万岁。我今
出世人寿百岁少出多减。依智度迦延论。据
释迦人寿一万岁世时合出。为观众生。一万
岁已来无机可度。乃至百岁众生见苦敦逼。
劫欲将末。故出乎世。故论云。劫末佛兴世。劫
初转轮王出。二不同如下轮王篇说。
*** 姓名部第三
此下并依增一阿含经云。七佛父母姓字经
云。第一维卫佛。第二式弃佛。第三随叶佛。
此三佛同姓拘楼(长阿含经云。第一名毗婆尸佛。第二尸弃佛。第三毗舍婆佛)
第四拘楼秦佛。第五拘那含牟尼佛。第六迦
叶佛。此三佛同姓迦叶(长阿含经云。第四名拘楼孙佛。第五拘那含佛。
第六同名迦叶佛)第七今我释迦牟尼佛。姓瞿昙。
*** 种族部第四
第一维卫佛。第二式弃佛。第三随叶佛。此
三佛同是刹利王种。第四拘楼秦佛。第五拘
那含牟尼佛。第六迦叶佛。此三佛同是婆罗
门种。第七今我作释迦文佛。是刹利王种。
第一维卫佛。父字槃裱刹利王。母字槃头末
陀。所治国名刹末提。
第二式弃佛。父字阿轮拿刹利王。母字波罗
诃越提。所治国名阿楼那和提。
第三随叶佛。父字须波罗提和刹利王。母字
耶舍越提。所治国名阿耨忧摩。
第四拘楼秦佛。父字阿枝达兜婆罗门种。母
字随舍迦。所治国名轮诃利提那。王字须诃
提。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4b 页 T53-0334.png
第五拘那含牟尼佛。父字耶睒钵多婆罗门
种。母字郁多罗。所治国名差摩越提。王字差
摩。
第六迦叶佛。父字阿枝达耶婆罗门种。母字
檀那越提耶。所治国名波罗私。王名其随。
第七今我作释迦文尼佛。父字阅头檀刹利
王种。母子摩诃摩耶。所治国名迦维罗卫。先
大王名槃提(统而言之总有四族。一婆罗门二刹帝利三毗舍四首陀。然则后二族卑。非
上尊之所托。前二种贵。寔正觉之宅生。婆罗门德行清高。刹帝利威恩遐举。智论曰随时所尚佛生其中。
故释迦出刚强之世。托王种以振威。迦叶生善顺之时。居净行而标德也)。
*** 道树部第五
第一维卫佛。得道为佛时。于波陀罗树下。
第二式弃佛得道为佛时。于分涂利树下。
第三随叶佛得道为佛时。于菩萨罗树下。
第四拘楼秦佛得道为佛时。于斯利树下。
第五俱那含牟尼佛得道为佛时。于乌暂树
下。
第六迦叶佛得道为佛时。于拘类树下。
第七今我作释迦牟尼佛为佛时。于阿沛多
罗树下。
夫绣桷丹楹者。非出家之高躅。荫松藉卉者。
爰入道之清规。何者俗以形骸之可贵。故华
屋以居之。道以室家之可累。故脱屣而弃之。
凡百仕人孰能先觉。聿我调御之师。是曰生
知。成道涅槃初生说法。皆依树下。斯其旨
焉。有落发抽簪排荣剃利。可不景慕而置心
哉。
*** 身光部第六
如观佛三昧经云。毗婆尸佛身六十由旬。圆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4c 页 T53-0334.png
光百二十由旬。尸弃佛身长四十由旬。圆光
四十五由旬。通身光一百由旬。毗舍婆佛身
长三十二由旬。圆光四十二由旬。通身光六
十二由旬。拘留孙佛身长二十五由旬。圆光
三十二由旬。通身光五千由旬。拘那含牟尼
佛身长二十五由旬。圆光三十由旬。通身光
长四十由旬。迦叶佛身长十六丈。圆光二十
由旬。释迦牟尼佛身长丈六。圆光七尺。七
佛身并紫金色(敬寻。法身平等非有优劣。但随机业异故现化不同。是以释迦牟尼出也紫
金色而千比丘咸见赭容。十六信士遍视灰色。自彼之异佛常一也。类此而言谓无惑焉也)依弥
勒下生经云。身长千尺圆光二十丈。
*** 会数部第七
第一维卫佛前后三会说经。有十万比丘皆
得阿罗汉。
第二会说经。有九万比丘皆得阿罗汉。
第三会说经。有八万比丘皆得阿罗汉(长阿含经云。
毗婆尸佛初会弟子有十六万八千人。二会弟子有十万人。三会弟子有三十六万八千人)。
第二式弃佛亦三会说法初会说经。有九万
比丘皆得阿罗汉。
第二会说经。有八万比丘皆得阿罗汉。
第三会说经。有七万比丘皆得阿罗汉(长阿含经云。
尸弃佛初会弟子有十万人。第二第三会数并同)。
第三随叶佛再会说法。初会说经。有七万比
丘皆得阿罗汉。
第二会说经。有六万比丘皆得阿罗汉。
第四拘楼秦佛一会说经。有四万比丘皆得
阿罗汉。
第五拘那含牟尼佛一会说经。有三万比丘
皆得阿罗汉。
四十五由旬。通身光一百由旬。毗舍婆佛身
长三十二由旬。圆光四十二由旬。通身光六
十二由旬。拘留孙佛身长二十五由旬。圆光
三十二由旬。通身光五千由旬。拘那含牟尼
佛身长二十五由旬。圆光三十由旬。通身光
长四十由旬。迦叶佛身长十六丈。圆光二十
由旬。释迦牟尼佛身长丈六。圆光七尺。七
佛身并紫金色(敬寻。法身平等非有优劣。但随机业异故现化不同。是以释迦牟尼出也紫
金色而千比丘咸见赭容。十六信士遍视灰色。自彼之异佛常一也。类此而言谓无惑焉也)依弥
勒下生经云。身长千尺圆光二十丈。
*** 会数部第七
第一维卫佛前后三会说经。有十万比丘皆
得阿罗汉。
第二会说经。有九万比丘皆得阿罗汉。
第三会说经。有八万比丘皆得阿罗汉(长阿含经云。
毗婆尸佛初会弟子有十六万八千人。二会弟子有十万人。三会弟子有三十六万八千人)。
第二式弃佛亦三会说法初会说经。有九万
比丘皆得阿罗汉。
第二会说经。有八万比丘皆得阿罗汉。
第三会说经。有七万比丘皆得阿罗汉(长阿含经云。
尸弃佛初会弟子有十万人。第二第三会数并同)。
第三随叶佛再会说法。初会说经。有七万比
丘皆得阿罗汉。
第二会说经。有六万比丘皆得阿罗汉。
第四拘楼秦佛一会说经。有四万比丘皆得
阿罗汉。
第五拘那含牟尼佛一会说经。有三万比丘
皆得阿罗汉。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5a 页 T53-0335.png
第六迦叶佛一会说经。有二万比丘皆得阿
罗汉。
第七今我释迦牟尼佛一会说经。有千二百
五十比丘皆得阿罗汉。
述曰。上来所列七佛说法度人多少者。此据
小乘。如来初成佛时。创度外道回邪入正。声
闻弟子以为亲侍。故限斯数。若据如来一代
说法度三乘人得入道者。则无量无边。故奘
法师云。依如西域。释迦一代说法总有三时。
第一时中为诸声闻说有相法。为破外道执
令悟得道。
第二时中为小行菩萨说无相法。为破声闻
令悟无相大乘。
第三时中为大行菩萨双说有相无相法。为
破有相无相法令悟中道究竟圆教。于此三
时。一一随机广化无量。或展转从三乘弟子
边。闻法得道亦尘沙无数。不可以一文定。不
可以一义局也。
*** 弟子部第八
依长阿含经云。毗婆尸佛有二弟子。一名骞
荼。二名踬沙。尸弃佛有二弟子。一名阿毗
浮。二名三婆婆。毗舍婆佛有二弟子。一名
扶游。二名郁多摩。拘楼孙佛有二弟子。一
名萨尼。二名毗楼。拘那含佛有二弟子。一名
忧波鲜多。二名郁多楼。迦叶佛有二弟子。
一名提舍。二名婆罗婆。我今有二弟子。一名
舍利弗。二名大目揵连(上来列名。各述二者。此据声闻中第一者。故别论
之)毗婆尸佛有执事弟子名无忧。尸弃佛有
执事弟子名忍行。毗舍婆佛有执事弟子名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5b 页 T53-0335.png
寂灭。拘楼孙佛有执事弟子名善觉。拘那含
佛有执事弟子名安和。迦叶佛有执事弟子
名善友。我今有执事弟子名阿难。
毗婆尸佛有子名方膺。尸弃佛有子名无量。
毗舍婆佛有子名妙觉。拘楼孙佛有子名上
胜。拘那含佛有子名导师。迦叶佛有子名进
军。我今有子名罗睺罗。
*** 久近部第九
依菩萨本行经云。毗婆尸佛如来灭后。正法
住世经二万岁。神闻佛如来灭后。正法住世
经六万岁(别经云尸弃佛)拘楼孙驮佛如来灭后。正
法住世经五百岁。拘那含牟尼佛如来灭后。
正法住世二十九日。迦叶佛如来灭后。正法
住世经于七日。释迦佛如来灭后。正法住世
五百岁。像法住世亦五百岁(依善见论云。正法住世一千年)。
** 因缘部第二(此别三部)
* 述意部
* 引證部
* 业因部
*** 述意部第一
夫千佛乘晖万灵景烛。观机适务极圣弘恩。
所以圣人陈福劝善。示祸以戒恶。小人谓善
无益而不为。谓恶无伤而不法。然有殃有福
之言。乃华而不实。无益无伤之论。则信而有
徵。是以大圣慈悯哀斯愚惑。广兴六度接引
四生。弘宣二谛停毒三有。故乘无限之悲
讣机贤劫之缘也。
*** 引證部第二
依五仙人经云。久远无数劫。时有仙人处于
林薮。四人为主。一人供给奉事。未曾失意。一
日远采果浆。误不时还。日已中。四人失食。
佛有执事弟子名安和。迦叶佛有执事弟子
名善友。我今有执事弟子名阿难。
毗婆尸佛有子名方膺。尸弃佛有子名无量。
毗舍婆佛有子名妙觉。拘楼孙佛有子名上
胜。拘那含佛有子名导师。迦叶佛有子名进
军。我今有子名罗睺罗。
*** 久近部第九
依菩萨本行经云。毗婆尸佛如来灭后。正法
住世经二万岁。神闻佛如来灭后。正法住世
经六万岁(别经云尸弃佛)拘楼孙驮佛如来灭后。正
法住世经五百岁。拘那含牟尼佛如来灭后。
正法住世二十九日。迦叶佛如来灭后。正法
住世经于七日。释迦佛如来灭后。正法住世
五百岁。像法住世亦五百岁(依善见论云。正法住世一千年)。
** 因缘部第二(此别三部)
* 述意部
* 引證部
* 业因部
*** 述意部第一
夫千佛乘晖万灵景烛。观机适务极圣弘恩。
所以圣人陈福劝善。示祸以戒恶。小人谓善
无益而不为。谓恶无伤而不法。然有殃有福
之言。乃华而不实。无益无伤之论。则信而有
徵。是以大圣慈悯哀斯愚惑。广兴六度接引
四生。弘宣二谛停毒三有。故乘无限之悲
讣机贤劫之缘也。
*** 引證部第二
依五仙人经云。久远无数劫。时有仙人处于
林薮。四人为主。一人供给奉事。未曾失意。一
日远采果浆。误不时还。日已中。四人失食。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5c 页 T53-0335.png
怀恨可为凶祝。遂感而死。复生人中。有梵
志能相。占之为王。后果为王。佛言。王者则
吾是。四仙人者。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
叶佛。弥勒佛是也。其梵志者。调达是也。
又智度论云。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力
十方风至。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有一千头人
二千手足。名为韦纽天。是人脐中出千叶
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
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梵天
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坐
莲华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云宝莲华上结
跏趺坐说六波罗蜜。
又大悲经云。佛告阿难。何故名为贤劫者。由
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水。时净
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
枝莲华。一一莲华名为千叶。金色金光大明
普照。香气芬熏甚可爱乐。彼净居天因见此
时。心生欢喜。赞言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
出兴于世。以是因缘遂名此劫。号之为贤。我
灭度后。此贤劫中当有九百九十六佛出兴
于世。拘留孙佛如来为首。我为第四。次复弥
勒当补我处。乃至最后卢遮如来。如是次第
汝应当知(馀经。后佛号为娄至)。
*** 业因部第三
依千佛因缘经云。尔时世尊在王舍城耆阇
崛山。从石室出。问阿难言。今诸声闻诸菩萨
等皆讲何论。阿难白佛言。世尊。诸菩萨众
各各自说宿世因缘。时有颰陀婆罗菩萨白
佛言。我于今日欲少咨问。唯愿天尊。为我解
志能相。占之为王。后果为王。佛言。王者则
吾是。四仙人者。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
叶佛。弥勒佛是也。其梵志者。调达是也。
又智度论云。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力
十方风至。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有一千头人
二千手足。名为韦纽天。是人脐中出千叶
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
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梵天
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坐
莲华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云宝莲华上结
跏趺坐说六波罗蜜。
又大悲经云。佛告阿难。何故名为贤劫者。由
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水。时净
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
枝莲华。一一莲华名为千叶。金色金光大明
普照。香气芬熏甚可爱乐。彼净居天因见此
时。心生欢喜。赞言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
出兴于世。以是因缘遂名此劫。号之为贤。我
灭度后。此贤劫中当有九百九十六佛出兴
于世。拘留孙佛如来为首。我为第四。次复弥
勒当补我处。乃至最后卢遮如来。如是次第
汝应当知(馀经。后佛号为娄至)。
*** 业因部第三
依千佛因缘经云。尔时世尊在王舍城耆阇
崛山。从石室出。问阿难言。今诸声闻诸菩萨
等皆讲何论。阿难白佛言。世尊。诸菩萨众
各各自说宿世因缘。时有颰陀婆罗菩萨白
佛言。我于今日欲少咨问。唯愿天尊。为我解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6a 页 T53-0336.png
说。说是语时。八万四千诸菩萨等。各脱璎珞
散佛供养。所散璎珞住佛顶上。如须弥山严
显可观。有千化佛坐山窟中。时诸菩萨白佛
言。世尊。此贤劫千佛。过去世时种何功德。常
生一处同共一家。于一劫中次第当得菩提
化度众生。
尔时世尊告诸菩萨言。吾当为汝分别广说。
汝今当知。乃往过去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
劫。复过是数。此世界名大庄严。劫名大宝。有
佛名宝灯焰王如来。佛寿半劫正法化世住
于一劫。像法化世住于二劫。于像法中有一
大王。名曰光德。十善化民如转轮王。尔时
大王教诸人民诵毗陀论。时学堂中有千童
子。年各十五。聪敏多知。闻诸比丘赞佛法僧。
有一童子名莲华德。白善称比丘言。云何名
佛法僧。比丘答言。
「 波罗蜜满足
净性觉智慧
胜心得成就
故号名为佛
无染性清净
冰离于世间
不观世五荫
常住名为法
身心常无为
永离四种食
为世良福田
故称比丘僧」
时千童子闻三宝名。各持香华随从比丘入
塔礼拜。见佛色像五体投地。即于像前发弘
誓愿。各发阿耨菩提心。过算数劫必得成佛。
如今世尊。随寿长短皆命临终时。以闻三宝
善根因缘故。除却五十一劫生死之业。命终
之后得生梵世。自忆往世。闻三宝名得生。天
上。时千梵王各乘宫殿。持七宝华至塔供养
散佛供养。所散璎珞住佛顶上。如须弥山严
显可观。有千化佛坐山窟中。时诸菩萨白佛
言。世尊。此贤劫千佛。过去世时种何功德。常
生一处同共一家。于一劫中次第当得菩提
化度众生。
尔时世尊告诸菩萨言。吾当为汝分别广说。
汝今当知。乃往过去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
劫。复过是数。此世界名大庄严。劫名大宝。有
佛名宝灯焰王如来。佛寿半劫正法化世住
于一劫。像法化世住于二劫。于像法中有一
大王。名曰光德。十善化民如转轮王。尔时
大王教诸人民诵毗陀论。时学堂中有千童
子。年各十五。聪敏多知。闻诸比丘赞佛法僧。
有一童子名莲华德。白善称比丘言。云何名
佛法僧。比丘答言。
「 波罗蜜满足
净性觉智慧
胜心得成就
故号名为佛
无染性清净
冰离于世间
不观世五荫
常住名为法
身心常无为
永离四种食
为世良福田
故称比丘僧」
时千童子闻三宝名。各持香华随从比丘入
塔礼拜。见佛色像五体投地。即于像前发弘
誓愿。各发阿耨菩提心。过算数劫必得成佛。
如今世尊。随寿长短皆命临终时。以闻三宝
善根因缘故。除却五十一劫生死之业。命终
之后得生梵世。自忆往世。闻三宝名得生。天
上。时千梵王各乘宫殿。持七宝华至塔供养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6b 页 T53-0336.png
于像。时千梵王异口同音而说偈言。
「 慧日大名称
久住善寂地
闻名除诸恶
自然生梵世
我今头面礼
归依大解脱」
说此偈已各还梵世。颰陀波罗。汝今当知。
时彼国王十善化人者。久已成佛。毗婆尸如
来是。善称比丘尸弃如来是。时千童子岂异
人乎。今拘留秦佛乃至最后楼至如来是。跋
陀婆罗。汝今当知。我与贤劫千菩萨。从彼
佛所。闻三宝名。始发阿耨菩提心。其事如是。
佛告跋陀婆罗菩萨言。过去无数阿僧祇劫。
此娑婆世界有一大国名波罗奈。王名梵德。
常以善法化诸人民。以国付子。出家学道得
辟支佛。踊身虚空化十八变。时千梵王各以
衣裓。盛诸妙华。至优昙林中。供养辟支佛。白
佛言。大德。为我说法。时辟支佛踊身虚空化
十八变。舒手现足。中有一梵王。名曰慧见。告
馀梵言。我见辟支佛受持五戒。以戒斋法当
行十善观诸缘起。以此善根回向甚深阿耨
菩提。愿我作佛。过于辟支佛百千万亿。时千
梵王命终之后。于娑婆世界千四天下为千
转轮王。寿命八万四千岁。临终时。雪山之
中有一婆罗门。聪明多智。寿命半劫。于先经
中闻过去佛。号栴檀庄严如来。彼佛为说甚
深檀波罗蜜。不见施受心行平等。时大仙人
闻此事已。从雪山出诣千圣王赞说施法。时
千圣王各以国土付其太子。出家学道。时千
圣王于雪山中各立草庵。求无上道。即获五
通。飞腾空虚。寿命一劫。时雪山中有大夜叉。
「 慧日大名称
久住善寂地
闻名除诸恶
自然生梵世
我今头面礼
归依大解脱」
说此偈已各还梵世。颰陀波罗。汝今当知。
时彼国王十善化人者。久已成佛。毗婆尸如
来是。善称比丘尸弃如来是。时千童子岂异
人乎。今拘留秦佛乃至最后楼至如来是。跋
陀婆罗。汝今当知。我与贤劫千菩萨。从彼
佛所。闻三宝名。始发阿耨菩提心。其事如是。
佛告跋陀婆罗菩萨言。过去无数阿僧祇劫。
此娑婆世界有一大国名波罗奈。王名梵德。
常以善法化诸人民。以国付子。出家学道得
辟支佛。踊身虚空化十八变。时千梵王各以
衣裓。盛诸妙华。至优昙林中。供养辟支佛。白
佛言。大德。为我说法。时辟支佛踊身虚空化
十八变。舒手现足。中有一梵王。名曰慧见。告
馀梵言。我见辟支佛受持五戒。以戒斋法当
行十善观诸缘起。以此善根回向甚深阿耨
菩提。愿我作佛。过于辟支佛百千万亿。时千
梵王命终之后。于娑婆世界千四天下为千
转轮王。寿命八万四千岁。临终时。雪山之
中有一婆罗门。聪明多智。寿命半劫。于先经
中闻过去佛。号栴檀庄严如来。彼佛为说甚
深檀波罗蜜。不见施受心行平等。时大仙人
闻此事已。从雪山出诣千圣王赞说施法。时
千圣王各以国土付其太子。出家学道。时千
圣王于雪山中各立草庵。求无上道。即获五
通。飞腾空虚。寿命一劫。时雪山中有大夜叉。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6c 页 T53-0336.png
身长四千里。狗牙上出高八十里。面十二里。
眼出迸血光如融铜。左手持剑右手持叉。住
圣王前高声唱言。我今饥渴无所饭食。惟王
矜悯施少饮食。时千圣王告夜叉言。我等誓
愿一切施与。各各以水澡夜叉手。授以仙果
而令食之。夜叉得果怒弃置地。告圣王言。我
父夜叉啖人精气。我母罗刹常啖人心饮人
热血。我今饥急唯须人心血。何用果为。时千
圣王告夜叉言。一切难舍无过己身。我等今
日不能舍心持用相与。是时夜叉即说偈言。
「 观心无心相
四大色所成
一切悉能舍
乃应菩萨行」
时雪山中有婆罗门。名牢度跋提。白夜叉言。
唯愿大师为我说法。我今不惜心之与血。即
脱单衣敷为高座。即请夜叉令就此座。时大
夜叉。即说偈言。
「 欲求无为道
不惜身心分
割截受众苦
能忍犹如地
亦不见受者
求法心不悔
一切无吝惜
犹如救头然
普济众饥渴
乃应菩萨行」
时牢度跋提闻是偈已身心欢喜。即持利剑
刺胸出心。是时地神从地涌出白牢度跋提。
唯愿大仙。悯怜我等及山树神。莫为一鬼舍
于身命。牢度跋提告诸神言。
「 此身如幻焰
随现即变灭
犹如呼声响
呼已更不应
四大五阴力
其势不久停
于千万亿岁
未曾为法死
眼出迸血光如融铜。左手持剑右手持叉。住
圣王前高声唱言。我今饥渴无所饭食。惟王
矜悯施少饮食。时千圣王告夜叉言。我等誓
愿一切施与。各各以水澡夜叉手。授以仙果
而令食之。夜叉得果怒弃置地。告圣王言。我
父夜叉啖人精气。我母罗刹常啖人心饮人
热血。我今饥急唯须人心血。何用果为。时千
圣王告夜叉言。一切难舍无过己身。我等今
日不能舍心持用相与。是时夜叉即说偈言。
「 观心无心相
四大色所成
一切悉能舍
乃应菩萨行」
时雪山中有婆罗门。名牢度跋提。白夜叉言。
唯愿大师为我说法。我今不惜心之与血。即
脱单衣敷为高座。即请夜叉令就此座。时大
夜叉。即说偈言。
「 欲求无为道
不惜身心分
割截受众苦
能忍犹如地
亦不见受者
求法心不悔
一切无吝惜
犹如救头然
普济众饥渴
乃应菩萨行」
时牢度跋提闻是偈已身心欢喜。即持利剑
刺胸出心。是时地神从地涌出白牢度跋提。
唯愿大仙。悯怜我等及山树神。莫为一鬼舍
于身命。牢度跋提告诸神言。
「 此身如幻焰
随现即变灭
犹如呼声响
呼已更不应
四大五阴力
其势不久停
于千万亿岁
未曾为法死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7a 页 T53-0337.png
我今为法故
以心血布施
慎勿固遮我
障我无上慧
以此布施报
誓愿成佛道
若后成佛时
要先度汝等」
说此偈已卧夜叉前。以剑刺颈施夜叉血。即
复破胸出心与之。是时天地大动。日无精光
无云而雷。有五夜叉从四方来。争取分裂竞
共食之。食已大噭跃立空中告千圣王。谁
能行施如牢度跋提。如此行施乃可成佛。时
千圣王惊怖退没不欲菩提。生变悔心各欲
还国。时五夜叉。即说偈言。
「 不杀是佛种
慈心为良药
大慈常安隐
终无老死异
一切受身者
异杀毒害人
是故诸菩萨
教我不杀戒
汝今若畏死
常行不杀事
云何欲还国
舍静求愦闹」
时千圣王。闻此语已皆默然住。佛告颰陀婆
罗菩萨。汝今当知。第一婆罗门赞檀汲罗蜜
者。过去定光明王佛是。牢度跋提者。过去然
灯佛是。千圣王出家学道见然灯佛。行诸苦
行。心生悔恨。于一劫中堕大地狱。虽堕地
狱菩提愿力庄严心故。火不能烧。从是已后
复得值遇灯明王菩萨。为其说法从地狱出。
广为赞叹过去千佛。解脱称庄严佛。乃至自
在王佛时。千圣王闻千佛名。欢喜敬礼。以是
因缘超越。九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
跋陀婆罗。汝今当知。时千圣王岂异人乎。我
等贤劫千佛是也。
以心血布施
慎勿固遮我
障我无上慧
以此布施报
誓愿成佛道
若后成佛时
要先度汝等」
说此偈已卧夜叉前。以剑刺颈施夜叉血。即
复破胸出心与之。是时天地大动。日无精光
无云而雷。有五夜叉从四方来。争取分裂竞
共食之。食已大噭跃立空中告千圣王。谁
能行施如牢度跋提。如此行施乃可成佛。时
千圣王惊怖退没不欲菩提。生变悔心各欲
还国。时五夜叉。即说偈言。
「 不杀是佛种
慈心为良药
大慈常安隐
终无老死异
一切受身者
异杀毒害人
是故诸菩萨
教我不杀戒
汝今若畏死
常行不杀事
云何欲还国
舍静求愦闹」
时千圣王。闻此语已皆默然住。佛告颰陀婆
罗菩萨。汝今当知。第一婆罗门赞檀汲罗蜜
者。过去定光明王佛是。牢度跋提者。过去然
灯佛是。千圣王出家学道见然灯佛。行诸苦
行。心生悔恨。于一劫中堕大地狱。虽堕地
狱菩提愿力庄严心故。火不能烧。从是已后
复得值遇灯明王菩萨。为其说法从地狱出。
广为赞叹过去千佛。解脱称庄严佛。乃至自
在王佛时。千圣王闻千佛名。欢喜敬礼。以是
因缘超越。九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
跋陀婆罗。汝今当知。时千圣王岂异人乎。我
等贤劫千佛是也。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7b 页 T53-0337.png
** 种姓部第三(此别四部)
* 述意部
* 王族部
* 种姓部
* 求婚部
*** 述意部第一
敬寻。白净所承出自懿师摩王。圣轮相纂亿
叶重晖。所以释迦权应示现降生。托迹既显
苗裔遂彰。故应迦毗丈六金容。现三十二相
之仪。统领三千大千之化。悯彼四流之漂。运
斯六度之舟也。
*** 王族部第二
如长阿含经云。天地初成诸天下来。食其地
味变化为人。因有诤起。众议立主。选得一人
豪族最尊。𠕋为国主以治百姓。此即是释迦
先祖之王(广如前劫量篇具说)。
又依楼炭经云。后有他王治化不如先王。其
寿遂减。生至八万岁。展转稍减至一万岁乃
至百岁。从劫初有王名大人相已来。依四分
律总算合有八万四千二百五十三王出世。
其中别有十大转轮圣王。王四天下。自外诸
王不可备列。且列如来七世祖族名讳。具录
如下。故五分律云。过去有王名郁摩王(四分名懿
师摩)此王庶子有四。名一名照目(长阿含经名曰面光)二名
聪目(经名食众)三名调象(经名路指)四名尼楼(经名庄严)尼楼
王有子名乌头罗。乌头罗王有子名瞿头罗。
瞿头罗王有子名尸休罗。尸休罗王有四子。
一名净饭。二名白饭。三名斛饭。四名甘露饭。
若依长阿含经四分律等。皆云。师子颊王有
四子。一名净饭王。有二子(一是菩萨二是难陀)第二白饭
王有二子(一是调达二是阿难)第三斛饭王有二子(一是摩诃男二
是阿那律)第四甘露饭王有二子(一是娑婆二是跋提)依智度论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7c 页 T53-0337.png
云。师子颊王有一女名甘露味。甘露味有子
名施婆罗。依杂阿含经云。世尊姑子名低沙
比丘是也。依分别功德论云。阿难有妹。出家
作比丘尼(不出名字)嫌迦叶诃阿难。作小儿者是。
又大方便经云。白净王劫初已来嫡嫡相承
作转轮王。近来二世不作轮王。而作阎浮提
王。又优婆塞戒经云。我于初释迦佛所发心。
于宝顶佛所满初僧祇。于然灯佛所满第二
僧祇。于迦叶佛所满第三僧祇(俱舍论云。逆次逢胜观然灯宝髻
佛。则毗婆尸所满三僧祇。若正满为言在于胜观。已满为语在于饮光。经论不同理各据矣。良由释迦高贵古今
无比。宿殖福因今受胜报)。
*** 种姓部第三
如十二游经云。阿僧祇时有菩萨为国王。父
母早丧。让国与弟舍位求道。遥见一婆罗
门。姓曰瞿昙。因从学道。婆罗门言。当解王衣
如吾所服受瞿昙姓。于是菩萨受瞿昙姓。入
于深山食果饮水坐禅念道。菩萨乞食遂还
国界。举国吏民无能识者。谓为小瞿昙。菩萨
于城外甘蔗园中以为精舍(佛所行赞经云。甘蔗之苗裔。释无胜净王
才德纯备。故曰净饭王案净饭远祖乃是瞿昙之后身以其前世居甘蔗园。故经瞩甘蔗之苗裔也)于中
独坐。时有五百大贼。劫取宫物。路由菩萨
庐边。明日捕贼踪迹在菩萨舍下。因收菩
萨。前后劫盗法以木贯身。立为尖标。血流于
地。是大瞿昙以天眼见之。便以神足飞来问
曰。子有何罪酷乃尔乎。卿无子孙当何系嗣。
菩萨答言。命在须臾何陈子孙。王使左右弩
弓射杀之。瞿昙悲哀涕泣下棺敛之。取土
中馀血以泥团之。著二器中还其精舍。左血
名施婆罗。依杂阿含经云。世尊姑子名低沙
比丘是也。依分别功德论云。阿难有妹。出家
作比丘尼(不出名字)嫌迦叶诃阿难。作小儿者是。
又大方便经云。白净王劫初已来嫡嫡相承
作转轮王。近来二世不作轮王。而作阎浮提
王。又优婆塞戒经云。我于初释迦佛所发心。
于宝顶佛所满初僧祇。于然灯佛所满第二
僧祇。于迦叶佛所满第三僧祇(俱舍论云。逆次逢胜观然灯宝髻
佛。则毗婆尸所满三僧祇。若正满为言在于胜观。已满为语在于饮光。经论不同理各据矣。良由释迦高贵古今
无比。宿殖福因今受胜报)。
*** 种姓部第三
如十二游经云。阿僧祇时有菩萨为国王。父
母早丧。让国与弟舍位求道。遥见一婆罗
门。姓曰瞿昙。因从学道。婆罗门言。当解王衣
如吾所服受瞿昙姓。于是菩萨受瞿昙姓。入
于深山食果饮水坐禅念道。菩萨乞食遂还
国界。举国吏民无能识者。谓为小瞿昙。菩萨
于城外甘蔗园中以为精舍(佛所行赞经云。甘蔗之苗裔。释无胜净王
才德纯备。故曰净饭王案净饭远祖乃是瞿昙之后身以其前世居甘蔗园。故经瞩甘蔗之苗裔也)于中
独坐。时有五百大贼。劫取宫物。路由菩萨
庐边。明日捕贼踪迹在菩萨舍下。因收菩
萨。前后劫盗法以木贯身。立为尖标。血流于
地。是大瞿昙以天眼见之。便以神足飞来问
曰。子有何罪酷乃尔乎。卿无子孙当何系嗣。
菩萨答言。命在须臾何陈子孙。王使左右弩
弓射杀之。瞿昙悲哀涕泣下棺敛之。取土
中馀血以泥团之。著二器中还其精舍。左血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8a 页 T53-0338.png
著左器中。其右亦然。大瞿昙言。是道人若其
志诚。天神当使血化为人。却后十月。左即成
男。右即成女。于是便姓瞿昙氏。一名舍夷
(舍夷者是西方贵姓之号也)血化为人。乃是宿世之事。恐文
繁故不可具说所以也。又菩萨本行经云。甘
蔗王次前有王。名大茅草。即以王位付诸大
臣。大众围绕送王出城。剃除须发服出家衣。
王出家己。持戒清净专心勇猛。成就四禅
具足五通。得成王仙。寿命极长至年衰老肉
消背曲。虽复拄杖不能远行。时彼王仙有诸
弟子。弟子欲往东西求觅饮食。取好软草
安置笼里。用盛王仙悬树枝上。何以故。畏诸
虫兽来触王仙。时诸弟子乞食去后。有一猎
师游行山野。遥见王仙谓是白鸟。遂即射之。
时彼王仙既被射已。有两滴血出堕于地。即
便命终。彼诸弟子乞食来还。见彼王仙被射
命终。复见有血两滴在地。即下彼笼将王置
地。集聚柴木焚烧王尸。收骨为塔。复将种种
杂妙香华供养彼塔。尊重赞叹承事毕了。尔
时彼地有两滴血。即便生出二甘蔗牙。渐渐
高大。至时甘蔗熟日炙开剖。其一茎蔗出一
童子。更一茎蔗出一童女。端正可喜世无有
双。时诸弟子心念。王仙在世之时不生儿子。
今此两童是王仙种。养护看视报诸臣知。时
诸大臣召唤解相大婆罗门。教令占相。并遣
作名。彼相师言。此童子者既是日炙熟甘蔗
开而出生故。一名善生。又其从甘蔗出故。第
二复名甘蔗生。又以日炙甘蔗出故。亦名日
种。彼女因缘一种无异。故名善贤。复名水
志诚。天神当使血化为人。却后十月。左即成
男。右即成女。于是便姓瞿昙氏。一名舍夷
(舍夷者是西方贵姓之号也)血化为人。乃是宿世之事。恐文
繁故不可具说所以也。又菩萨本行经云。甘
蔗王次前有王。名大茅草。即以王位付诸大
臣。大众围绕送王出城。剃除须发服出家衣。
王出家己。持戒清净专心勇猛。成就四禅
具足五通。得成王仙。寿命极长至年衰老肉
消背曲。虽复拄杖不能远行。时彼王仙有诸
弟子。弟子欲往东西求觅饮食。取好软草
安置笼里。用盛王仙悬树枝上。何以故。畏诸
虫兽来触王仙。时诸弟子乞食去后。有一猎
师游行山野。遥见王仙谓是白鸟。遂即射之。
时彼王仙既被射已。有两滴血出堕于地。即
便命终。彼诸弟子乞食来还。见彼王仙被射
命终。复见有血两滴在地。即下彼笼将王置
地。集聚柴木焚烧王尸。收骨为塔。复将种种
杂妙香华供养彼塔。尊重赞叹承事毕了。尔
时彼地有两滴血。即便生出二甘蔗牙。渐渐
高大。至时甘蔗熟日炙开剖。其一茎蔗出一
童子。更一茎蔗出一童女。端正可喜世无有
双。时诸弟子心念。王仙在世之时不生儿子。
今此两童是王仙种。养护看视报诸臣知。时
诸大臣召唤解相大婆罗门。教令占相。并遣
作名。彼相师言。此童子者既是日炙熟甘蔗
开而出生故。一名善生。又其从甘蔗出故。第
二复名甘蔗生。又以日炙甘蔗出故。亦名日
种。彼女因缘一种无异。故名善贤。复名水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8b 页 T53-0338.png
波。时彼诸臣取甘蔗种所生童子。小年时即
灌其顶立以为王。其贤善女。至年长大堪能
伏事。即拜为王第一之妃。
*** 求婚部第四
如菩萨本行经云。时迦毗罗城不远。复有一
城。名曰天臂。彼天臂城。有一释种豪贵长者。
名为善觉。大富多财积诸珍宝。资产丰饶具
足威德。称意自然无所乏少。舍宅犹如毗沙
门王宫殿无异。彼释长者生于八女。一名为
意。二名无比意。三名大意。四名无边意。五名
发意。六名黑牛。七名瘦牛。八名摩诃波阇波
提(隋言大慧亦云梵天)而此梵天于诸女中年最幼小。初
生之日。为诸能相婆罗门师。观占其体云。此
女嫁若生儿者。必当得作转轮圣王王四天
下。七宝自然千子具足。乃至不用鞭杖治民。
时善觉女年渐长成堪欲行嫁。白净王。闻自
国境内。有一释氏甚大豪富。生于八女端正
少双。乃至相师占观其女当生贵子。时净饭
王闻是语已。作如是言。我今当索是女作妃。
令我甘蔗转输圣王苗裔不绝(此是律家作如是说。又言。大慧
是菩萨母者。此依阿波陀那经文。又言。输头檀王是我之父。摩耶夫人是我之母。阿波陀那经说。检诸经文。
此义是实)时净饭王。即遣使人往诣善觉大长者
家。求索大慧为我作妃。波阇波提(隋云生活本)。
尔时善觉语彼使言。善使仁者。为我咨启大
王言。我有八女。一名为意。乃至第八名为大
慧。何故大王求最小者。大王且可待。我处分
七女竟已。当与小女大慧作妃。时净饭王。复
更遣使语长者言。我今不待汝一一嫁七女
讫。然后取于大慧作妃。汝八头女。我尽皆取。
灌其顶立以为王。其贤善女。至年长大堪能
伏事。即拜为王第一之妃。
*** 求婚部第四
如菩萨本行经云。时迦毗罗城不远。复有一
城。名曰天臂。彼天臂城。有一释种豪贵长者。
名为善觉。大富多财积诸珍宝。资产丰饶具
足威德。称意自然无所乏少。舍宅犹如毗沙
门王宫殿无异。彼释长者生于八女。一名为
意。二名无比意。三名大意。四名无边意。五名
发意。六名黑牛。七名瘦牛。八名摩诃波阇波
提(隋言大慧亦云梵天)而此梵天于诸女中年最幼小。初
生之日。为诸能相婆罗门师。观占其体云。此
女嫁若生儿者。必当得作转轮圣王王四天
下。七宝自然千子具足。乃至不用鞭杖治民。
时善觉女年渐长成堪欲行嫁。白净王。闻自
国境内。有一释氏甚大豪富。生于八女端正
少双。乃至相师占观其女当生贵子。时净饭
王闻是语已。作如是言。我今当索是女作妃。
令我甘蔗转输圣王苗裔不绝(此是律家作如是说。又言。大慧
是菩萨母者。此依阿波陀那经文。又言。输头檀王是我之父。摩耶夫人是我之母。阿波陀那经说。检诸经文。
此义是实)时净饭王。即遣使人往诣善觉大长者
家。求索大慧为我作妃。波阇波提(隋云生活本)。
尔时善觉语彼使言。善使仁者。为我咨启大
王言。我有八女。一名为意。乃至第八名为大
慧。何故大王求最小者。大王且可待。我处分
七女竟已。当与小女大慧作妃。时净饭王。复
更遣使语长者言。我今不待汝一一嫁七女
讫。然后取于大慧作妃。汝八头女。我尽皆取。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8c 页 T53-0338.png
时善觉释报大王言。若如是者依大王命。随
意将去。时净饭王。即遣使人一时迎取八女
向宫至于宫已。即纳二女自用为妃。其二女
者。第一名为意。第八名大慧者。自馀六女分
与三弟。一人与二。并妻为妃。时净饭王。纳意
姊妹内于宫中。纵情嬉戏欢娱受乐。依诸王
法治化四方。又菩萨本行经云。时甘蔗王。有
第二妃。绝妙端正生于四子。一名炬面。二
名金色。三名象众。四名别成。其第一善贤
妃。唯生一子。名为长寿。端正可喜世间少双。
然其骨相不堪作王。时善贤妃如是思惟。甘
蔗种王有此四子。炬面等辈兄弟群强。我今
唯有此之一子。虽极端正而无有双。然其相
分不堪为主。作何方便令我此子得绍王位。
复作此念。是甘蔗王。今于我边。无量敬爱。
深心染著。纵情荡意我今可穷极妇人庄饰
之法。令王于我重生媅湎。若得如心。我于
屏处。当乞求愿。思惟是已。如上所说。庄严
自身。令极殊绝。至于王边。王见妃来生重爱
敬。纵逸其心。见王生如是心已。二人眠卧。妃
白王言。大王当知。我今从王乞求一愿。愿王
与我。王言。大妃。随意不逆。从心所欲。我当
与妃。时妃重质王言。若与我愿不得变悔。王
言。一与妃愿后若悔者。当令我头破作七分。
妃言。大王。王之四子炬面等辈。愿摈出国。
遣我生子长寿为王。时甘蔗即语妃言。我
此四子无有过失。国境之内有何罪祥不听
其住。妃又白言。王已先立誓。我若悔者头
破七分。王告妃言。我如前言与妃所愿。时甘
意将去。时净饭王。即遣使人一时迎取八女
向宫至于宫已。即纳二女自用为妃。其二女
者。第一名为意。第八名大慧者。自馀六女分
与三弟。一人与二。并妻为妃。时净饭王。纳意
姊妹内于宫中。纵情嬉戏欢娱受乐。依诸王
法治化四方。又菩萨本行经云。时甘蔗王。有
第二妃。绝妙端正生于四子。一名炬面。二
名金色。三名象众。四名别成。其第一善贤
妃。唯生一子。名为长寿。端正可喜世间少双。
然其骨相不堪作王。时善贤妃如是思惟。甘
蔗种王有此四子。炬面等辈兄弟群强。我今
唯有此之一子。虽极端正而无有双。然其相
分不堪为主。作何方便令我此子得绍王位。
复作此念。是甘蔗王。今于我边。无量敬爱。
深心染著。纵情荡意我今可穷极妇人庄饰
之法。令王于我重生媅湎。若得如心。我于
屏处。当乞求愿。思惟是已。如上所说。庄严
自身。令极殊绝。至于王边。王见妃来生重爱
敬。纵逸其心。见王生如是心已。二人眠卧。妃
白王言。大王当知。我今从王乞求一愿。愿王
与我。王言。大妃。随意不逆。从心所欲。我当
与妃。时妃重质王言。若与我愿不得变悔。王
言。一与妃愿后若悔者。当令我头破作七分。
妃言。大王。王之四子炬面等辈。愿摈出国。
遣我生子长寿为王。时甘蔗即语妃言。我
此四子无有过失。国境之内有何罪祥不听
其住。妃又白言。王已先立誓。我若悔者头
破七分。王告妃言。我如前言与妃所愿。时甘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9a 页 T53-0339.png
蔗王过此夜后至明清旦。集聚四子而告敕
言。汝四童子。今可出去我治化内。不得居住
远向他国。时四童子䠒合掌白父王言。大
王当知。我等四人无有罪恶。无诸过咎。云何
父王匆然摈我出于国界。王敕子言。我知
汝等实无过失。此非我意驱摈于汝。此善贤
大妃之意。彼妃乞愿。我不违彼。令汝出国。时
四王子所生之母。各求乞随儿去。王报诸妃。
随汝意去。时妃眷属及诸臣百姓等。各白王
言。今遣此四子令出国者。我等诸臣亦求随
去。王言。任意。时甘蔗王敕诸王子。从今已
去。若欲婚姻不得馀处取他外族。还于自家
姓内。而莫令甘蔗种姓断绝。彼诸王子。受父
王教已。各各自将所生之母并及眷属资财
诸驮乘等。即向北方。到雪山下经少时住。有
一大河名婆耆罗洟。渡于彼河上雪山顶游
涉久停。见川宽平无诸坑坎𢈹阜。唯生软
细青草。清净可爱。树林华果蔚茂敷荣。王子
见已。共相谓言。可于此间造城治化。
尔时王子既安住已。忆父王语。于自姓中求
觅婚姻。不能得妇。各纳姨母及其姊妹。共为
夫妻依于妇礼。一随王教。二恐释种杂乱相
生。
尔时日种甘蔗之王召一国师大婆罗门来语
之言。大婆罗门。我四王子今在何处。国师答
言。大王当知。王之四子已各出国向于北方。
乃至已生端正男女。时甘蔗王为自所爱诸王
子故。心思欲见。意情欢喜。而发是言。彼诸王
子能立国计。大好治化。彼等王子。是故立姓
言。汝四童子。今可出去我治化内。不得居住
远向他国。时四童子䠒合掌白父王言。大
王当知。我等四人无有罪恶。无诸过咎。云何
父王匆然摈我出于国界。王敕子言。我知
汝等实无过失。此非我意驱摈于汝。此善贤
大妃之意。彼妃乞愿。我不违彼。令汝出国。时
四王子所生之母。各求乞随儿去。王报诸妃。
随汝意去。时妃眷属及诸臣百姓等。各白王
言。今遣此四子令出国者。我等诸臣亦求随
去。王言。任意。时甘蔗王敕诸王子。从今已
去。若欲婚姻不得馀处取他外族。还于自家
姓内。而莫令甘蔗种姓断绝。彼诸王子。受父
王教已。各各自将所生之母并及眷属资财
诸驮乘等。即向北方。到雪山下经少时住。有
一大河名婆耆罗洟。渡于彼河上雪山顶游
涉久停。见川宽平无诸坑坎𢈹阜。唯生软
细青草。清净可爱。树林华果蔚茂敷荣。王子
见已。共相谓言。可于此间造城治化。
尔时王子既安住已。忆父王语。于自姓中求
觅婚姻。不能得妇。各纳姨母及其姊妹。共为
夫妻依于妇礼。一随王教。二恐释种杂乱相
生。
尔时日种甘蔗之王召一国师大婆罗门来语
之言。大婆罗门。我四王子今在何处。国师答
言。大王当知。王之四子已各出国向于北方。
乃至已生端正男女。时甘蔗王为自所爱诸王
子故。心思欲见。意情欢喜。而发是言。彼诸王
子能立国计。大好治化。彼等王子。是故立姓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9b 页 T53-0339.png
称为释迦。以释迦住大树蓊蔚枝条之阴。是
故名为奢夷耆(及夷反)耶。以其本于迦毗罗仙
处所。住故因城立名。故名迦毗罗婆苏都。时
甘蔗王三子。没后唯一子在。名尼拘罗(隋言别成)
长阿含经云。住直树林。又号释林。因林为
姓。又父王闻四子端正。曰此真释子也。
** 降胎部第四(此别六部)
* 述意部
* 现衰部
* 观机部
* 呈祥部
* 降胎部
* 奖导部
*** 述意部第一
夫诚心内感则至觉如在。形力外殚则法身
咫尺。是以能仁本师随缘讣机。悯焰宅之
既焚。伤欲流之永雾。托白净之宫。降摩耶
之胎。启黄金之色。破无明之闇。居兹三惑。示
画箧之非真。出彼四门。惊浮云之易灭也。
*** 现衰部第二
如因果经云。尔时善慧菩萨功行满足。位登
十地。在一生补处。近一切种智。生兜率天名
圣善。为诸天主说于一生补处之行。亦于十
方国土现种种身。为诸众生随宜说法。期运
将至当下作佛。即观五事。一者观诸众生熟
与未熟。二者观时至与未至。三者观诸国土
何国处中。四者观诸种族何族贵盛。五者观
过去因缘谁最真正应为父母。观此五已即
下生者。不能广利诸天人众。仍于天宫现五
种相。令诸天子皆悉觉知菩萨期运应下作
佛。一者菩萨眼见瞬动。二者头上华萎。三者
衣受尘垢。四者腋下汗出。五者不乐本坐。诸
天众见菩萨有此异相。心大惊怖。身诸毛孔
故名为奢夷耆(及夷反)耶。以其本于迦毗罗仙
处所。住故因城立名。故名迦毗罗婆苏都。时
甘蔗王三子。没后唯一子在。名尼拘罗(隋言别成)
长阿含经云。住直树林。又号释林。因林为
姓。又父王闻四子端正。曰此真释子也。
** 降胎部第四(此别六部)
* 述意部
* 现衰部
* 观机部
* 呈祥部
* 降胎部
* 奖导部
*** 述意部第一
夫诚心内感则至觉如在。形力外殚则法身
咫尺。是以能仁本师随缘讣机。悯焰宅之
既焚。伤欲流之永雾。托白净之宫。降摩耶
之胎。启黄金之色。破无明之闇。居兹三惑。示
画箧之非真。出彼四门。惊浮云之易灭也。
*** 现衰部第二
如因果经云。尔时善慧菩萨功行满足。位登
十地。在一生补处。近一切种智。生兜率天名
圣善。为诸天主说于一生补处之行。亦于十
方国土现种种身。为诸众生随宜说法。期运
将至当下作佛。即观五事。一者观诸众生熟
与未熟。二者观时至与未至。三者观诸国土
何国处中。四者观诸种族何族贵盛。五者观
过去因缘谁最真正应为父母。观此五已即
下生者。不能广利诸天人众。仍于天宫现五
种相。令诸天子皆悉觉知菩萨期运应下作
佛。一者菩萨眼见瞬动。二者头上华萎。三者
衣受尘垢。四者腋下汗出。五者不乐本坐。诸
天众见菩萨有此异相。心大惊怖。身诸毛孔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39c 页 T53-0339.png
血流如雨。自相谓言。菩萨不久舍于我等。尔
时菩萨又现五瑞。一者放大光明普照三千
大千世界。二者大地十八相动。须弥海水诸
天宫殿皆悉震摇。三者诸魔宫宅隐蔽不现。
四者日月星辰无复光明。五者天下八部皆
悉震动不能自禁。是诸天见菩萨身已有五
相。又睹外五现希有事。皆悉聚集到菩萨所。
头面礼足白言。尊者。我等今日见此诸相。举
身震动不能自安。愿为我释此因缘耶。便答
天言。善男子。当知诸行皆悉无常。我今不久
舍此天宫生阎浮提。于时诸天闻此语已。悲
号涕泣心大忧恼。举体血现迷闷于地。深叹
无常。尔时有天子。即说偈言。
「 菩萨在于此
开我等法眼
今者远我去
如盲离导师
又如欲度水
忽然失桥船
亦似婴孤儿
丧亡其慈母
我等亦如是
失所归依处
方漂生死流
了无有出缘
我等于长夜
为痴箭所射
既失大医王
谁当救我者
滞卧无明床
长没爱欲海
永断尊者训
未见超出期」
尔时菩萨以偈答曰。
「 我于此不久
当下阎浮提
迦毗罗施国
白净王宫生
辞父母亲属
舍转轮王位
出家行学道
成一切种智
建立正法幢
能竭烦恼海
时菩萨又现五瑞。一者放大光明普照三千
大千世界。二者大地十八相动。须弥海水诸
天宫殿皆悉震摇。三者诸魔宫宅隐蔽不现。
四者日月星辰无复光明。五者天下八部皆
悉震动不能自禁。是诸天见菩萨身已有五
相。又睹外五现希有事。皆悉聚集到菩萨所。
头面礼足白言。尊者。我等今日见此诸相。举
身震动不能自安。愿为我释此因缘耶。便答
天言。善男子。当知诸行皆悉无常。我今不久
舍此天宫生阎浮提。于时诸天闻此语已。悲
号涕泣心大忧恼。举体血现迷闷于地。深叹
无常。尔时有天子。即说偈言。
「 菩萨在于此
开我等法眼
今者远我去
如盲离导师
又如欲度水
忽然失桥船
亦似婴孤儿
丧亡其慈母
我等亦如是
失所归依处
方漂生死流
了无有出缘
我等于长夜
为痴箭所射
既失大医王
谁当救我者
滞卧无明床
长没爱欲海
永断尊者训
未见超出期」
尔时菩萨以偈答曰。
「 我于此不久
当下阎浮提
迦毗罗施国
白净王宫生
辞父母亲属
舍转轮王位
出家行学道
成一切种智
建立正法幢
能竭烦恼海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40a 页 T53-0340.png
关塞恶趣门
净开八正路
广利诸天人
其数不可量
以是因缘故
不应生忧恼」
又智度论问。菩萨何以生兜率天上。不在上
生不在下生。是大福德应自在生。
答曰。有人言。作业熟故应是中生。又下生地
中结使厚浊。上地中结使猛利。兜率天上不
厚不利。智慧安隐故。又佛出世时不欲过。故
若于下地生命短寿终。时佛未出世。若于上
地生命长寿未尽。复过佛出时故。兜率天于
六天及梵之中。上三下三。于彼天下必生中
国。中夜降神。中夜出迦毗罗国行中道。得菩
提中道。为人说法。中夜入无馀涅槃。以好中
法故。中天上生。
*** 观机部第三
如菩萨降胎。以四种观人间。一观时。二观土
地。三观种姓。四观生处。初观时者。时有八
种。佛出后第一人寿八万四千岁时。乃至第
八人寿一百馀岁。菩萨如是念。人寿百岁佛
出时到。是名观时。第二观土地者。诸佛常在
中国生。多丰财宝其土清净。第三观种姓者。
佛生二种姓中。若刹利。若婆罗门。刹利种势
力大故。婆罗门种智慧大故。随时所贵佛于
中生。第四观生处者。何等母人能怀那罗延
力菩萨。亦能自护净戒。如是观竟。唯中国迦
毗罗净饭王。后能怀菩萨。如是思已。于兜
率天下不失正慧入于母胎。又佛本行经云。
尔时兜率天众之中。有一天子。名曰金团。往
昔已来。数曾下到阎浮地。补处菩萨。名曰护
净开八正路
广利诸天人
其数不可量
以是因缘故
不应生忧恼」
又智度论问。菩萨何以生兜率天上。不在上
生不在下生。是大福德应自在生。
答曰。有人言。作业熟故应是中生。又下生地
中结使厚浊。上地中结使猛利。兜率天上不
厚不利。智慧安隐故。又佛出世时不欲过。故
若于下地生命短寿终。时佛未出世。若于上
地生命长寿未尽。复过佛出时故。兜率天于
六天及梵之中。上三下三。于彼天下必生中
国。中夜降神。中夜出迦毗罗国行中道。得菩
提中道。为人说法。中夜入无馀涅槃。以好中
法故。中天上生。
*** 观机部第三
如菩萨降胎。以四种观人间。一观时。二观土
地。三观种姓。四观生处。初观时者。时有八
种。佛出后第一人寿八万四千岁时。乃至第
八人寿一百馀岁。菩萨如是念。人寿百岁佛
出时到。是名观时。第二观土地者。诸佛常在
中国生。多丰财宝其土清净。第三观种姓者。
佛生二种姓中。若刹利。若婆罗门。刹利种势
力大故。婆罗门种智慧大故。随时所贵佛于
中生。第四观生处者。何等母人能怀那罗延
力菩萨。亦能自护净戒。如是观竟。唯中国迦
毗罗净饭王。后能怀菩萨。如是思已。于兜
率天下不失正慧入于母胎。又佛本行经云。
尔时兜率天众之中。有一天子。名曰金团。往
昔已来。数曾下到阎浮地。补处菩萨。名曰护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40b 页 T53-0340.png
明。护明知已告金团言。金团天子。汝数下至
阎浮提中。汝应知彼城邑聚落诸王种族。一
生菩萨当生何家。金团天子报言。尊者。我甚
知之。尊者善听。我今当说。护明言善。金团
言。此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菩提道场处所。
在彼阎浮摩伽陀国境界之内。是昔诸佛成
菩提处。如是展转遍历天下。诸国王处皆不
称菩萨意。金团天子复作是言。我于阎浮提
一切诸国处处聚落处处诸王处处城邑处处
刹利。各住诸城。而是刹利造种种业。我为尊
者经历已来。生于无量疲极苦恼。心迷意乱
更不复能观看馀处。唯有一刹利。元本以
来从于大众平量安立。世世转轮圣王之
种。乃至甘蔗苗裔已来。子孙相承在彼迦毗
罗婆苏都。释种所生。其王名为师子颊王。其
子名为输头檀王。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有大
名称。尊者。堪为彼王作子。护明菩萨报金团
言。善哉善哉。金团天子。汝善观察诸王家种。
我亦念在于此家生。我今深心如汝所说。金
团当知。我定往生彼家作子。金团往昔一生
补处菩萨所托家者。有六十种功德具足满
于彼家。何等六十。
彼家本来清净好种(一)
一切诸圣常观彼家(二)
彼家不行一切恶事(三)
彼家所生悉皆清净(四)
彼家种姓真正无杂(五)
彼家系嗣嫡嫡相承无有断绝(六)
彼家昔来不断王种(七)
阎浮提中。汝应知彼城邑聚落诸王种族。一
生菩萨当生何家。金团天子报言。尊者。我甚
知之。尊者善听。我今当说。护明言善。金团
言。此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菩提道场处所。
在彼阎浮摩伽陀国境界之内。是昔诸佛成
菩提处。如是展转遍历天下。诸国王处皆不
称菩萨意。金团天子复作是言。我于阎浮提
一切诸国处处聚落处处诸王处处城邑处处
刹利。各住诸城。而是刹利造种种业。我为尊
者经历已来。生于无量疲极苦恼。心迷意乱
更不复能观看馀处。唯有一刹利。元本以
来从于大众平量安立。世世转轮圣王之
种。乃至甘蔗苗裔已来。子孙相承在彼迦毗
罗婆苏都。释种所生。其王名为师子颊王。其
子名为输头檀王。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有大
名称。尊者。堪为彼王作子。护明菩萨报金团
言。善哉善哉。金团天子。汝善观察诸王家种。
我亦念在于此家生。我今深心如汝所说。金
团当知。我定往生彼家作子。金团往昔一生
补处菩萨所托家者。有六十种功德具足满
于彼家。何等六十。
彼家本来清净好种(一)
一切诸圣常观彼家(二)
彼家不行一切恶事(三)
彼家所生悉皆清净(四)
彼家种姓真正无杂(五)
彼家系嗣嫡嫡相承无有断绝(六)
彼家昔来不断王种(七)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40c 页 T53-0340.png
彼家所生一切诸王。皆是往昔深种善根(八)
生彼家者。常为诸圣之所赞叹(九)
彼家生者具大威德(十)
彼家多有端正妇女(十一)
彼家多有智慧男儿(十二)
彼家所生心性调顺(十三)
彼家所生无有戏调(十四)
彼家生者无所可畏(十五)
彼家生者不曾怯弱(十六)
彼家生者聪明多智(十七)
彼家生者多解工巧(十八)
彼家生者皆无过罪(十九)
彼家所生不与世间工巧杂合。亦不贪财以
为活命(二十)
彼家所生常好朋友(二十一)
彼家所生不以杀害诸虫诸兽以自活命(二十二)
彼家种姓常知恩义(二十三)
彼家种族能修苦行(二十四)
彼家所生不随他转(二十五)
彼家所生不曾怀恨(二十六)
彼家所生不结痴心(二十七)
彼家生者不以怖畏随顺于他(二十八)
彼家生者畏杀害他(二十九)
彼家生者无有罪患(三十)
彼家生者乞食得多(三十一)
至彼家者无空发遣(三十二)
彼家刚强难可降伏(三十三)
彼家法则常出礼律(三十四)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41a 页 T53-0341.png
彼家常乐布施众生(三十五)
彼家建立因果勤劬(三十六)
彼家所生世间勇健(三十七)
彼家生常供养一切诸仙诸圣(三十八)
彼家生常供养神灵(三十九)
彼家生常供养诸天(四十)
彼家生常供养丈夫(四十一)
彼家历世无有怨雠(四十二)
彼家名声威振十方(四十三)
彼家一切诸宗为最(四十四)
彼家生者上世已来悉是圣种(四十五)
彼家生者于圣种中最为第一(四十六)
彼家生者。位是转轮圣王之种(四十七)
彼家生者。是大威德人之种性(四十八)
彼家生者。多有无量眷属围绕(四十九)
彼家生者。所有眷属不可破坏(五十)
彼家生者。所有眷属胜一切人(五十一)
彼家生者悉孝养母(五十二)
彼家生者皆孝顺父(五十三)
彼家生者。悉皆供养一切沙门(五十四)
彼家生者。悉皆供养诸婆罗门(五十五)
彼家生者。丰饶五谷仓库盈溢(五十六)
彼家生者。多有金银砗𤦲码瑙一切资财无
所乏少(五十七)
彼家生者。多畜奴婢象马牛羊一切具足(五十八)
彼家生者不曾事他(五十九)
彼家生者。如是一切众事具足。于世间中无
所乏少(六十)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41b 页 T53-0341.png
佛告金团天子。凡是一生补处菩萨处于母
胎。彼母若有三十二种相具足者。乃能堪受
菩萨在胎。何等为三十二事。一彼母人正德
而生。二彼母人肢体具足。三彼母人德行
无缺。四彼母人所生得处。五彼母人为行庶
几。六彼母人种类清净。七彼母人端正无比。
八彼母人名字得称。九彼母人身体形容上
下相称。十彼母人未曾产生。十一彼母有大
功德。十二彼母常念乐事。十三彼母心常随
顺一切善事。十四彼母无有邪心。十五彼母
身口及心自然调伏。十六彼母心口无所畏
十七彼母多闻总持。十八彼母极女工巧。十
九彼母心无谄曲。二十彼母心无谄诈。二十
一者彼母人心无有瞋恚。二十二者彼母
人心无有嫉妒。二十三者彼母人心无有悭
吝。二十四者彼母人心无有急速。二十五
者彼母人心难可回转。二十六者彼母人
体有至德相。二十七者彼母人心能怀忍辱。
二十八者彼母人心有惭有愧。二十九者
彼母人得薄淫怒痴。三十者彼母人行无女
家过。三十一者彼母人行孝顺向夫。三十二
者彼母人出生一切诸德。一切诸行皆悉具
足。如是母人乃能堪受一生补处后身菩萨。
欲入母胎之时。取鬼宿日。然后乃入于母胎
中。其受一生补处菩萨母胎已前。其母必须
受八关斋。然后菩萨入于彼胎。护明菩萨复
作是言。我受有不为世间一切钱财五欲快
乐。故下人间受此一生。唯欲安乐诸众生故。
哀悯苦恼诸众生故。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41c 页 T53-0341.png
*** 呈祥部第四
依佛本行经云。尔时护明菩萨冬分过已。至
于最胜春初之时。一切树木诸华开敷。天气
澄清温凉调适百草新出。滑泽和柔滋茂光
鲜遍满于地。正取鬼宿星合之时。为彼诸天
说于法要悉令欢喜。时净居天告彼一切诸
天大众言。汝等今见护明菩萨欲下生时莫
生忧恼。何以故。彼下生时。必定当得成阿耨
菩提。成已还来至此天宫。为汝说法犹如往
昔毗婆尸佛乃至迦叶佛等。皆从此去还来
到此。为汝说法如前无异。
尔时菩萨于夜下生。当欲降神入胎时。彼摩
耶当其夜。白净饭王言。大王当知。我从今
夜欲受八禁清净斋戒。所谓不杀生。不偷盗。
不淫妷。不妄语。不饮酒。不两舌。不恶口。不
无义语。又愿不贪欲。不瞋恚。不愚痴。不生邪
见。我当正见。诸众生等禁戒斋法。我当受持。
我今系念恒常勤行。于诸众生当起慈心。时
净饭王即报夫人言。心所爱乐随意而行。我
今亦舍国王之位随汝所行。而有偈言。
「 王见菩萨母
从坐恭敬起
如母如姊姝
心不行欲想」
菩萨正念从兜率下。托净饭王第一大妃摩
耶夫人右胁住已。是时大妃于睡眠中。梦见
有一六牙白象。其头朱色。七肢拄地以金装
牙。乘空而下入于右胁。夫人梦已。明旦即向
净饭王言。大王当知。我于昨夜作如是梦。当
入于我右胁之时。我受快乐昔所未有。从今
日后我实不用世间快乐。此梦瑞相谁占梦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42a 页 T53-0342.png
师能为我解。时净饭王召一宫监内侍女人。
而告之言。汝速疾来至外宣敕。语我国师大
那摩子。令追唤八婆罗门大占梦师。彼使依
王敕。已唤得八婆罗门。八婆罗门等闻王语
已。善知诸相善占梦祥。即具咨王。大王善听。
所梦瑞相我当具说。如我所见往昔诸仙诸
天经于典籍所载。为说偈言。
「 若母人梦见
日天入右胁
彼母所生子
必作转轮王
若母人梦见
月天入右胁
彼母所生子
诸王中最胜
若母人梦见
白象入右胁
彼母所生子
三界无极尊
能利诸众生
怨亲悉平等
度脱千万众
越深烦恼海」
尔时占梦婆罗门师白大王言。夫人所梦其
相甚善。大王今者当自庆幸。夫人所产必生
圣子。彼于后时必成佛道。名闻远至。时净饭
王闻诸占师说此偈已。心大欢喜多以财施。
时净饭王闻此相师占观妃梦。云是吉祥之
瑞。占相之后即于其国迦毗罗城四门之外。
并衢道头街巷阡陌有人行处。安大无遮义
会之施。所须饮食财宝宅舍畜生皆悉与之。
又阿私陀是五通仙人。闻菩萨从兜率陀天
正念下至净饭王宫夫人右胁。入于胎时放
大光明。遍照人天一切世界。后此大地具
足六种十八相动。时阿私陀见未曾有事。心
大惊怖毛孔悉竖。今有何缘。此大地动。有何
果报。时彼仙人少时思惟然后而住。心生欢
而告之言。汝速疾来至外宣敕。语我国师大
那摩子。令追唤八婆罗门大占梦师。彼使依
王敕。已唤得八婆罗门。八婆罗门等闻王语
已。善知诸相善占梦祥。即具咨王。大王善听。
所梦瑞相我当具说。如我所见往昔诸仙诸
天经于典籍所载。为说偈言。
「 若母人梦见
日天入右胁
彼母所生子
必作转轮王
若母人梦见
月天入右胁
彼母所生子
诸王中最胜
若母人梦见
白象入右胁
彼母所生子
三界无极尊
能利诸众生
怨亲悉平等
度脱千万众
越深烦恼海」
尔时占梦婆罗门师白大王言。夫人所梦其
相甚善。大王今者当自庆幸。夫人所产必生
圣子。彼于后时必成佛道。名闻远至。时净饭
王闻诸占师说此偈已。心大欢喜多以财施。
时净饭王闻此相师占观妃梦。云是吉祥之
瑞。占相之后即于其国迦毗罗城四门之外。
并衢道头街巷阡陌有人行处。安大无遮义
会之施。所须饮食财宝宅舍畜生皆悉与之。
又阿私陀是五通仙人。闻菩萨从兜率陀天
正念下至净饭王宫夫人右胁。入于胎时放
大光明。遍照人天一切世界。后此大地具
足六种十八相动。时阿私陀见未曾有事。心
大惊怖毛孔悉竖。今有何缘。此大地动。有何
果报。时彼仙人少时思惟然后而住。心生欢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42b 页 T53-0342.png
喜踊跃无量不能自胜。作是唱言。希有大圣
不可思议。世间当出大富伽罗。又菩萨初从
兜率下时。入母右胁受胎讫已。时有一天。名
曰速往。至诸地狱大声唱言。汝诸人辈一切
当知。菩萨今从兜率天下入于母胎。是故汝
等速发誓愿愿生人间。地狱众生闻此语已。
所有众生往昔已来。曾种善根复造杂业。以
恶强故堕于地狱。彼等各各面相睹见厌离
地狱。复得光明身心安乐。复得闻于速往世
间诸天之声。舍地狱身即生人中。所有三千
大千世界诸众生等。往昔已来种善根者。皆
来于此迦毗罗城四面托生。
*** 降胎部第五
如涅槃经云。菩萨下时。欲色界诸天悉来侍
送。发大音声赞叹菩萨。以口气风故令地动。
又念佛三昧经云。菩萨欲降母胎时。三千大
千世界悉皆六种震动。又因果经云。尔时菩
萨欲降母胎。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
诸天作诸妓乐。烧众名香散天妙华。随菩萨
满虚空中。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以四月八日
明星出时降神母胎。于时摩耶夫人于眠寐
之际。见菩萨乘六牙白象腾虚而来从右胁
入。身现于外如处琉璃。夫人体安快乐如服
甘露。顾见自身如日月照心大欢喜踊跃无
量。见此相已然而觉。生希有心。即以此状
具告白净王知。尔时白净王见此瑞已。欢喜
踊跃。不能自胜。即召善相婆罗门占之。知菩
萨处胎出已成佛。功德利益不可具说。尔时
兜率天众念言。菩萨已生白净王宫。我等亦
不可思议。世间当出大富伽罗。又菩萨初从
兜率下时。入母右胁受胎讫已。时有一天。名
曰速往。至诸地狱大声唱言。汝诸人辈一切
当知。菩萨今从兜率天下入于母胎。是故汝
等速发誓愿愿生人间。地狱众生闻此语已。
所有众生往昔已来。曾种善根复造杂业。以
恶强故堕于地狱。彼等各各面相睹见厌离
地狱。复得光明身心安乐。复得闻于速往世
间诸天之声。舍地狱身即生人中。所有三千
大千世界诸众生等。往昔已来种善根者。皆
来于此迦毗罗城四面托生。
*** 降胎部第五
如涅槃经云。菩萨下时。欲色界诸天悉来侍
送。发大音声赞叹菩萨。以口气风故令地动。
又念佛三昧经云。菩萨欲降母胎时。三千大
千世界悉皆六种震动。又因果经云。尔时菩
萨欲降母胎。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
诸天作诸妓乐。烧众名香散天妙华。随菩萨
满虚空中。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以四月八日
明星出时降神母胎。于时摩耶夫人于眠寐
之际。见菩萨乘六牙白象腾虚而来从右胁
入。身现于外如处琉璃。夫人体安快乐如服
甘露。顾见自身如日月照心大欢喜踊跃无
量。见此相已然而觉。生希有心。即以此状
具告白净王知。尔时白净王见此瑞已。欢喜
踊跃。不能自胜。即召善相婆罗门占之。知菩
萨处胎出已成佛。功德利益不可具说。尔时
兜率天众念言。菩萨已生白净王宫。我等亦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42c 页 T53-0342.png
当下生人间。菩萨成佛我得在先为其眷属
听法。作此念已便即下生。其数有九十九亿
诸天下生人间。又从他化自在天。乃至四天
王及色界天王。与其眷属亦皆下生不可称
计。菩萨在母胎行住坐卧无所妨碍。不令母
有诸苦患事。菩萨至晨朝于母胎中。为色界
诸天说种种法。至日中时为欲界诸天说法。
于日晡时为诸鬼神说法。于夜三时亦复如
是(依普曜经云菩萨在母胎十月开化训诲三十六载诸天人民使立声闻及诸大乘行也)华严经
云。菩萨于母胎中。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普见
菩萨于胎中如明镜中见其面像。
*** 奖导部第六
如菩萨处胎经云。佛告喜见菩萨曰。汝欲知
过去诸佛灭不灭刹土不耶。当知我过去身。
其数不可称不可量。即以神足入湿生界众
相具足。与无数阿僧祇。为湿识众生说法。令
湿识随意所愿各得解脱。入化卵等生。随意
所愿各得解脱亦复如前。复以神足现当来
世界入四生中。各得解脱亦复如前。如我今
日在母胎中。与诸十方神通菩萨。说不退转
难有之法。亦以神通入天四生。入地狱四生
饿鬼四生畜生四生。于星中。胎化二生尽
漏得疾。湿卵二生尽漏稍迟。化生胎生是利
根人。湿卵是钝根人。又佛告阿难。谛听善
思念之。吾今与汝一一分别大士难有之行。
阿难白佛言。愿乐欲闻。佛告阿难。去此东南
方一亿一万一千六十二恒河沙刹。彼有世
界。名曰思乐。佛名香焰如来。于彼现般涅槃。
而来至忉利天宫。经历无数阿僧祇劫三十
听法。作此念已便即下生。其数有九十九亿
诸天下生人间。又从他化自在天。乃至四天
王及色界天王。与其眷属亦皆下生不可称
计。菩萨在母胎行住坐卧无所妨碍。不令母
有诸苦患事。菩萨至晨朝于母胎中。为色界
诸天说种种法。至日中时为欲界诸天说法。
于日晡时为诸鬼神说法。于夜三时亦复如
是(依普曜经云菩萨在母胎十月开化训诲三十六载诸天人民使立声闻及诸大乘行也)华严经
云。菩萨于母胎中。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普见
菩萨于胎中如明镜中见其面像。
*** 奖导部第六
如菩萨处胎经云。佛告喜见菩萨曰。汝欲知
过去诸佛灭不灭刹土不耶。当知我过去身。
其数不可称不可量。即以神足入湿生界众
相具足。与无数阿僧祇。为湿识众生说法。令
湿识随意所愿各得解脱。入化卵等生。随意
所愿各得解脱亦复如前。复以神足现当来
世界入四生中。各得解脱亦复如前。如我今
日在母胎中。与诸十方神通菩萨。说不退转
难有之法。亦以神通入天四生。入地狱四生
饿鬼四生畜生四生。于星中。胎化二生尽
漏得疾。湿卵二生尽漏稍迟。化生胎生是利
根人。湿卵是钝根人。又佛告阿难。谛听善
思念之。吾今与汝一一分别大士难有之行。
阿难白佛言。愿乐欲闻。佛告阿难。去此东南
方一亿一万一千六十二恒河沙刹。彼有世
界。名曰思乐。佛名香焰如来。于彼现般涅槃。
而来至忉利天宫。经历无数阿僧祇劫三十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43a 页 T53-0343.png
六返作大梵天王。三十六返作帝释身。三十
六返作转轮王。所度众生。无堕二乘及诸恶
趣。何以故皆是诸佛神智所感。佛告阿难。如
来有胎分耶。无胎分耶。阿难白佛言。如来之
身无有胎分也。佛告阿难。若如来无胎分者。
云何如来十月处胎教化说法耶。阿难白佛
言。如来有胎分者。此亦处寂。无胎分者。亦复
处寂。
尔时世尊。即以神足现母摩耶身中。坐卧经
行敷大高座。纵广八千由旬。金银梯梐天缯
天盖悬处虚空。作唱娱乐不可称计。复以神
足东方去此娑诃世界万八千土。菩萨大士
皆来云集。南西北方四维亦尔。复有下方六
十二亿刹土。诸神通菩萨亦来大会。上方七
十二亿空界。菩萨亦来云集入胎中。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世尊曰。此诸菩萨大
士云集。欲听世尊不思议法。如是三昧亿千
那由他。如今如来入何三昧。居于胎舍。与诸
大士说不思议法。佛告文殊。汝今观察一住
二住乃至十住一生补处诸方菩萨。各当其
位勿相杂错。今此大众清净无杂。寄生枝叶
亦无秽恶。今此座上无有一人杂秽恶者有
退转者。所以者何。是利根不处生死。
又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弥勒言。
举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
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
入彼微识。皆令得度此识教化非无识也。
法苑珠林卷第八
六返作转轮王。所度众生。无堕二乘及诸恶
趣。何以故皆是诸佛神智所感。佛告阿难。如
来有胎分耶。无胎分耶。阿难白佛言。如来之
身无有胎分也。佛告阿难。若如来无胎分者。
云何如来十月处胎教化说法耶。阿难白佛
言。如来有胎分者。此亦处寂。无胎分者。亦复
处寂。
尔时世尊。即以神足现母摩耶身中。坐卧经
行敷大高座。纵广八千由旬。金银梯梐天缯
天盖悬处虚空。作唱娱乐不可称计。复以神
足东方去此娑诃世界万八千土。菩萨大士
皆来云集。南西北方四维亦尔。复有下方六
十二亿刹土。诸神通菩萨亦来大会。上方七
十二亿空界。菩萨亦来云集入胎中。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世尊曰。此诸菩萨大
士云集。欲听世尊不思议法。如是三昧亿千
那由他。如今如来入何三昧。居于胎舍。与诸
大士说不思议法。佛告文殊。汝今观察一住
二住乃至十住一生补处诸方菩萨。各当其
位勿相杂错。今此大众清净无杂。寄生枝叶
亦无秽恶。今此座上无有一人杂秽恶者有
退转者。所以者何。是利根不处生死。
又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弥勒言。
举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
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
入彼微识。皆令得度此识教化非无识也。
法苑珠林卷第八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第 343b 页 T53-034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