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cnkgraph.com/kmdb/0327A/ITKC_MO_0327A_A089_203H.gif)
辞 恭陵参奉疏
伏以臣今月初五日。伏睹前月初三日政目暨吏曹关。至本道监司知委移文。以臣 除授 恭陵参奉。令所居官知委起送。臣闻 命骇惧。不自容于覆载之间也。臣是何等人。爵禄何等物事。而叨此分外难堪之 命乎。臣庸贱一个无用物耳。幼少阙学。蒙养不端。老大冥行。未免聋瞽。既乏经术。又无技能。甘与草木同腐。不复有意于人世者数十年矣。 徵辟加恩之数。出于千万梦寐之外。只是 殿下被误于铨曹之注拟也。此臣之所大惑而未晓者也。况臣早失怙恃。终鲜兄弟。齿暮无儿。未定后嗣。香火靡托。惟思勉及身前。永守丘墓。臣若羁宦蘋藻之荐。丁宁旷废。臣之情理。实为闷迫。伏愿 亟收成命。许递臣职。以遂区区追养之愿。则自今至死之年。丝毫皆 圣恩也。臣情势如右。虽不得出而供职。肃谢之礼。分义所急。而臣少多疾病。到老益甚。载病远行。则恐有中路冻毙之虞。沥血封疏。倩人叫 阍。伏俟罪谴。惶闷罔措。臣闻臣之事君。犹子事父。父子之间。宁有隐乎。芹
![](https://c.cnkgraph.com/kmdb/0327A/ITKC_MO_0327A_A089_203L.gif)
曝之诚。敢献于 侧席之下。伏愿 殿下留神焉。窃伏念天灾时变。世道人心。到十分地头。而岛夷山戎。狺然旁伺。忧虞爻象。明若观火。危急存亡之机。迫在朝夕。漆室嫠妇之忧。且不能自堪。况 殿下之忧勤惕虑。想不得安寝于丙夜矣。收拾人心。广取贤能。在今日救急之先务。而要其本源田地。则亦不出 殿下之一心。如使 圣学缉熙。有日就月将之效。 圣心公明。有鉴空衡平之妙。则万化由出。百度由贞。已散之人心。庶可以慰悦也。已丧之世道。庶可以挽回也。弥天之灾异。庶可以消弭也。在野之贤才。庶可以致用也。危可使安也。亡可使存也。汉儒董仲舒告武帝曰。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智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夫古之所谓学者。必以躬行心得为本。必以明体适用为要。必以酬酢万变为贵。而其为做工夫节度。则又自战兢临履。惩窒迁改。戒惧慎独中来。宋儒所谓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谨独云者是也。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正矣。又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与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说之者曰政事之失。用人之非。智者能更之。直者能谏之。非心存焉则
![](https://c.cnkgraph.com/kmdb/0327A/ITKC_MO_0327A_A089_204H.gif)
事事而更之。后复有其事。将不胜其更矣。人人而改之。后复用其人。将不胜其改矣。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而欲格君心之非者。非有大人之德则亦莫之能也。臣愚继之曰所谓大人者。孔孟程朱之徒是也。而孔孟既不能格鲁卫齐梁之君。程朱又不能格两宋诸君之心。是孔孟程朱。非无大人格君之德而然也。君臣相遇。自古为难故也。执此论之则人君为学。莫如自得。苟能自得则人物邪正。政事得失。在我度内。妍媸轻重。莫能逃遁于衡鉴之中。而用舍明决。举措得宜。如人之耳听目视。手执足履。惟吾所欲而无不如志矣。当今 国势汲汲。如久病羸惫之人。元气垂尽。麻木不仁。四肢百体。苶然痿痹。虽欲运用。漠然不我应矣。于此之时。虽有精忠妙算如诸葛武侯者当之。尚恐驱驰宣力之无其地矣。况下此等辈百千万者哉。汉儒之说曰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殿下及新政之初。慨然发愤。励精图治。修明 先典。振举纲维。革去弊政。一洗旧习。如善棋者之改着新局。则祈天永命。庶或可望也。而柰之何一向因循。牵补架漏。十年之间。无一政悦服人心。无一事耸动瞻聆。其政事用人之沓沓。与昏朝不相近
![](https://c.cnkgraph.com/kmdb/0327A/ITKC_MO_0327A_A089_204L.gif)
者几希。越至干今。反复沈痼。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在廷诸臣。非无才智愿忠之士。而已见其无着手处。全事姑息。苟保禄位。所急者利。所争者私。冀延岁月于目前。不复为长虑远计。在廷之臣犹如此。况在草泽遐远之地者乎。纪律荡然。无缓急战守之备。人和已失。无亲上死长之心。脱有事变。土崩瓦解。则将何以支撑乎。言念及此。诚可恸哭。臣田野小民。韦布贱士。其于国家休戚。生民利害。时政得失。犹怀犬马之忠。夜观昼察。仰屋长吁。欲言而难言者久矣。今于陈谢之章。敢开僭妄之喙。出位之罪。固知难免。而区区忧国之诚。亦出于秉彝之天也。伏愿 圣明不以人废言。请以下所陈者。为 殿下自谋之地。以上所陈者。察臣愚私闷之情。哀怜矜恕。幸宽逋慢之诛。则君民上下。各得分愿而安其所矣。夫如是则不惟臣身免于狼狈。于 朝家审择用舍。重惜名器之道。亦为合宜。微臣幸甚。 国体幸甚。臣不胜瞻 天望极。感恩畏义。祈恳切迫战栗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辞 大君师傅疏
伏以 圣明不知臣之无似。甲戌年冬。始收臣于草泽之中。除授 恭陵参奉。臣于其时。病未肃谢。以至
![](https://c.cnkgraph.com/kmdb/0327A/ITKC_MO_0327A_A089_205H.gif)
过限。惶闷失措。寝食俱废。呈病监司。而无意移文。倩人叫阍。而疏又未达。九重之内。何以烛千里外情实乎。方追旧愆。暴白无路。不意今者。又除为 大君师傅。感深益惧。无地自容也。臣是何等人。十四年之间。除 命再及。惶骇战灼。罔知攸措。伏念 恩批之谬及者。铨曹注拟之失实也。铨曹注拟之失实者。由臣欺世之罪也。盗窃斗筲虚名。下以欺朋友。上以欺 朝廷。竟至于欺误 圣明。臣之罪状。万死无惜。臣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人师矣。师道之难盖如此。臣之鲁质最在人下。年踰耳顺而学全昧方。使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 大君师乎。窃伏念 大君年龄既壮。学业已就。造诣必精。非臣浅学所能裨补其万一也。无丝毫分寸之益。而尸位素餐。徒费廪粟。亦非臣之所愿。而犬有愧于初心也。今臣扶曳病骨。触犯霜风。黾勉登程。期于必达者。非谓臣才识学术。足以当是任而冒进也。十年之前。曾负逋慢之罪。为没身难赎之恨。故发死心尽死力。寸寸前进。一以谢 天恩。一以伸下情。归而入地。永无馀憾。臣之志愿。此外无他矣。不幸离栖数日。旧證猝发。头风眩晕。一时并作。欲进一步不得。委顿呻痛于昌宁县界。臣欲承 命
![](https://c.cnkgraph.com/kmdb/0327A/ITKC_MO_0327A_A089_205L.gif)
驱驰则身病如此。欲留卧调理则 王程有限。颠倒狼狈。罔知所处。不获已陈情草疏。付诸监司。转闻于 上。小赎闻命不趋之罪。伏惟 圣上庶垂矜察焉。臣犬马之齿。六十有三岁矣。受气甚薄。未老先衰。当在四五十时。精神气力。已不逮七八十强健之人。至于今日。又加澌顿。耳不听低声。目不辨细字。前忘后失。问东答西。出入门庭。常凭杖力。暂失摄养则百疾交侵。小为劳动则胸喘膝颤。呼吸不通。人事如此。而可能趋走于 禁中哉。癃残丑败之形。有目者皆可见。而不学无识之实。疏辞中尽之。伏愿 圣明哀怜病笃。曲察愚衷。亟收成 命。许递臣职。更令该曹择取经明学博可任师表。年富力强可堪从仕之人而授之。则公私两便。物论翕然。于 朝家重惜名器之道。亦为允合。微臣幸甚。 国体幸甚。臣不胜瞻天望极。感恩衷义。祈恳切迫战栗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勉 圣学疏
伏念 先王。不知臣之无似。始收臣于草泽之中。申之以爵秩之命。一曰 恭陵参奉。二曰 大君师傅。寒贱孤踪。荣幸莫比。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第缘平生
![](https://c.cnkgraph.com/kmdb/0327A/ITKC_MO_0327A_A089_206H.gif)
痼疾。遇寒必剧。而再度除 命。皆出于寒冷之节。或在家疾作。或中道委顿。不能趋拜 阙下。一仰 天日之光。而洪恩未酬。弓剑遽遗。天崩之痛。尚忍言哉。臣之不才驽劣。最在人下。幼少阙学。蒙养不端。老大冥行。未免聋瞽。虽或见用。决无涓埃之补。上之不能尊主而庇民。次之不能将顺而匡救。下之不能扶颠而持危。徒费廪粟。亦臣所耻。故量能度分。不求闻达。忍饥丘壑四十年矣。犬马之齿已七十有五岁。此古人致仕之年也。一朝入地则草木同腐。不自意遭遇 圣朝。叨此分外 恩命。臣欲闻 命奔走则气力澌顿。欲自在养病则忧闷不宁。矜惶罔措。进退失据焉。昔者子路使高柴为费宰。孔子闻之曰贼夫人之子。及论孟公绰之为人则曰。不可以为滕薛大夫。盖高柴质美而未学。公绰寡欲而才短。故圣人皆不许仕。大圣人鉴识精明。而不枉人材。于此可见。夫以高柴之美质。公绰之不欲。未学而才短。则圣人犹不许仕。况如臣之无一长可取者乎。孟子谓齐宣王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大贤人审择用舍之谨且严如此。今 殿下不知臣为人之实。而遽加
![](https://c.cnkgraph.com/kmdb/0327A/ITKC_MO_0327A_A089_206L.gif)
恩命于不当加之庸氓者。只是被误于铨曹之注拟也。铨曹注拟之失实。亦出于耳闻之讹舛也。臣之作人性拙。不能为恶。故人或取其长处。而性懒不能为善。故人必病其短处。况望见保于诸大夫国人乎。不识其人而用之。为佗日国中之笑。则岂但罪在于微臣哉。不但此也。年踰时制。百疾交侵。髀肉尽消。腰脚酸蹇。不能跨马出入者有年。父母坟山近在数里之地。而亦不得任意来往。或以肩舆寸寸前进。只待化去之日。岂复有望于千里驱驰乎。臣闻臣之事君。如子事父。信斯言也。父子之间。宁有隐情乎。奄奄垂绝之喘。虽不得近于 殿陛。区区芹曝之诚。敢不献于侧席之下。为谢 恩报恩之地乎哉。伏愿 殿下留神倾听。采纳刍荛焉。 殿下用臣言则臣虽在千里之外。常如昵侍辇毂之下。如其不然。虽日承三接。亦无益矣。天灾时变。到十分地头。风俗人心。到十分地头。而民力尽于事大。膏血分于交邻。赤子嗷嗷于涂炭之中。一岁失稔则民食断绝。民食断绝则民天亡矣。民天既亡则国何以为国乎。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不固本而宁邦。必无之事也。周宣王内修外攘。致中与之绩。不修内而攘外。必败之道也。当此之时。
![](https://c.cnkgraph.com/kmdb/0327A/ITKC_MO_0327A_A089_207H.gif)
廉风扫地。欲浪滔天。天地闭塞。正道晦冥。古圣贤仁义道德之说。未尝一日行于宇宙之内。人不知礼义之为何物。廉耻之为何事。所急者利。所争者私。利与私外。无他物事。名分紊乱。纪纲颓弊。奢华无度。醉梦成风。此何等气像。何等世道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使贾谊生于此时。不止流涕而痛哭也。忧虞爻象。明若观火。危急存亡之几。迫在朝夕。漆室嫠妇之忧。尚不能自胜。况 殿下当九五之位。临亿兆之上。安危利病。萃于一身。其忧勤惕厉之际。想不得安寝于丙夜矣。虽然妖不胜德。君相造命。呜呼。 殿下懋哉懋哉。收拾人心。广取贤能。在今日救急之先务。而要其本原田地则亦不出 殿下之一心。如使 圣学缉熙。有日就月将之效。 圣心公明。有鉴空衡平之妙。则万化由出。百度惟贞。已散之人心。庶可以慰悦也。已丧之世道。庶可以挽回也。在野之贤能。庶可以致用也。危可使安也。乱可使治也。亡可使存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此正今日之所当为戒也。昔周太保召公奭告成王曰。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乎曷其。柰何不敬。汉儒董仲舒告武帝曰。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智益
![](https://c.cnkgraph.com/kmdb/0327A/ITKC_MO_0327A_A089_207L.gif)
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名公所谓敬。仲舒所谓强勉。何莫非学之术也。夫古人所谓学者。必以躬行心得为本。必以明体适用为要。必以酬酢万变为贵。而其为做工夫节度。则又自战兢临履。惩窒迁改。戒惧慎独中来。宋儒所谓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谨独云者是也。徒听人说话无益。专靠书册上文字间者。亦末矣。执此论之则人君为学。莫如自得。苟能自得则人物邪正。政事得失。在我度内。妌媸轻重。莫能逃遁于衡鉴之中。而用舍明决。举措得宜。如人之耳听目视。手执足履。惟吾所欲。而无不如志矣其或不能自得而徒取资于讲说而已。则心常楚越掣肘矛盾。虽使硕辅鸿儒。日侍经幄。嘉猷至论。盈满前后。如扶醉汉。东倒西倾。尚何匡救之足赖哉。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正。又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与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说之者曰政事之失。用人之非。智者能更之。直者能谏之。非心存焉则事事而更之。后复有其事。将不胜其更矣。人人而去之。后复用其人。将不胜其去矣。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而欲格君心之非者。非有大人之德则亦莫之能也。臣愚继之
![](https://c.cnkgraph.com/kmdb/0327A/ITKC_MO_0327A_A089_208H.gif)
曰。所谓大人者。孔孟程朱之徒是也。而孔孟既不能格鲁卫齐梁之君。程朱又不能格两宋诸君之心。是孔孟程朱。非无大人格君之德而然也。君臣相遇。自古为难故也。 本朝儒臣成守琛读孟子此章曰。有能以是说告吾君者乎。宋儒朱文公尝读义理书而味之曰。食芹而美。欲献之吾君。古之人乐善爱君之诚。至于如此。是皆恻怛悃愊中流出。初非苟然外假之辞也。伏愿 殿下惕然动念而特加体验焉。大概在廷诸臣。非无才智愿忠之士。而已见国势之无着手处。全事姑息。苟保禄位。冀延岁月于目前。不复为长虑远计。在廷之臣犹如此。况在岭海遐远之地者乎。纪律荡然。无缓急战守之备。人和已失。无亲上死长之民。脱有事变。土崩瓦解。则将何以支撑乎。将来之事。虽未逆睹。既往之迹。历历可考。言念及此。不觉气塞。臣田野小民。韦布贱士。其于 国家休戚。生民利害。时政得失。似不当深念。而只缘食土之毛。重感徵召之 恩。夜观昼察。仰屋长吁。欲言而难言者久矣。今因陈谢之章。敢开僭妄之喙。出位之罪。固知难免。而一端忧国之忱。亦出于秉彝之天也。伏愿 圣明不以人废言。亦不以言取人。请以下所陈者。为
![](https://c.cnkgraph.com/kmdb/0327A/ITKC_MO_0327A_A089_208L.gif)
殿下自谋之地。勿视之寻常。而夙夜警省焉。以上所陈者。 察臣愚私闷之情。哀怜矜恕。幸宽逋慢之诛焉。则不惟臣身免于狼狈。于 朝家重惜名器之道。亦为合宜。愚臣幸甚。 国体幸甚。臣不胜瞻天望极。感 恩畏义。祈恳切迫战栗屏营之至。谨眛死以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