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x 页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附录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55H 页
墓碣铭(并序)[李光庭]
涧松先生赵公之墓在咸安郡东龙华山鹅湖乡明原。先生玄孙弘烨以先生遗文行状北走五百里属光庭曰。吾先祖葬已八十馀年。遗集未行于世。而墓碑不刻。无文以昭揭幽阡。幸吾子之加之意也。光庭瞿然曰。光庭后生。不及先生门。而尝闻遗风矣。先生隐居求志。藏器于身而耻以自衒。闻一誉除一官。蹙然如不自容。其不求知于后世明矣。光庭安敢措一辞。且光庭愚陋老洫。不足以辱命。弘烨去而复来。其请益至。乃据其事状。序次终始而为之铭。公讳任道。字德勇。初字致远。涧松其号也。赵氏系出咸安。大将军鼎。始见于谱。世有衣冠。景泰中。有进士讳旅不仕。与金东峰时习,李耕隐孟专诸贤。世称生六臣。今享之西山院祠。于公间五世矣。皇考讳埴。号立岩。有隐德高行。妣文化柳氏。秉节校尉祥麟女也。以万历乙酉七月十七日生公。幼莹秀不凡。六岁。告母夫人曰。以孝名我。未十岁。值龙蛇乱。流寓江左。凡一言动。视父母所为。十四。受学于槃泉金公中清。金公月川门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55L 页
人也。公习闻退陶音旨尊慕之。既而从旅轩张先生游四十馀年。所以熏炙相长者益亲且切。公之学。以经书为本。而潜心洛建之业。自治甚严。其道行之日用彝伦之间。事父母诚敬俱至。居丧有过人行。歠粥终丧。过期犹素食。常有闵子切切之哀。所述追慕录,风树吟,孺慕歌等作。见者无不下涕。光海世。仁弘遥执朝权。心不快于退陶先生。嗾列邑诸生。张攻斥疏议。莫有违者。公引逄蒙,庾公之斯。距之甚确。为所恶。避地漆原江上。躬渔以养亲。 仁庙改纪。旅轩首膺拔擢。公以书论出处之义。且曰。自古守正之士。孰不欲砥砺名节。而及到名场。鲜不失步。愿先生不以人废言。公之微意可知也。甲戌。除 恭陵参奉不就。丁亥。除大君师傅。己亥。除工曹佐郎。俱以老病辞。公耻名。凡有徵召。未尝起而应之。然其爱君忧国。老而愈笃。 仁庙 孝庙之丧。至卒哭俱食素。左右忧其致伤。公曰。古人云。我为纲常谋。有身不得顾。虽致损庸计乎。壬寅。因廉使启。 上下旨褒谕。赐米豆。公上疏谢。因陈时务十四条。 上为之嘉叹。甲辰。公春秋八十。疾革。顾左右曰。古人临终。有怡然而笑者。左右问为谁。曰。陶靖节也。遂终。二月十五日戊申。方伯以讣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56H 页
闻。特令户曹致赙。四月己未。葬于父母茔东麓。公父母时常侍左右。无故未尝去侧。既葬庐墓。下筑霜露庵。自漆之柰内。移灵山之龙山。筑望慕庵。俱去丘墓无十里。孟子称大孝终身慕父母。公其庶矣乎。公既私淑于溪门。又从贤师友质问讲劘。道成德立。南方学者翕然尊信。而公常退逊。未尝以斯文自任。然观其平生所自树立。可测其造诣者深也。公之夫人。芦坡处士李公屹之女。贤而无子既卒。又娶安岳李氏训导春吉女。亦无子。先卒。取从父兄子咸抃为后。生三男四女。男时㲄,时璋,时璹。女适士人宋洙,成在瑀,李彦讷,李时檍。时㲄有三男一女。男檼,杠,集。女士人金夏重。时璋有三男二女。男梓,柙,榥。女士人李是杰,李泰然。时璹有一男一女。男棡。女士人姜师哲。檼有一子。弘烨也。公既绝意外慕。居閒养性。所居有江湖亭台之胜。有时扁舟从师友学子沿洄吟哢。有文集若干卷。公之丧。既祥毕事。士林会者咸愀然顾慕。以状闻于方伯。转启 上。赠司宪府持平。后五十馀年。又以建院陈疏。 懿陵特允其请。其遗风馀教之感动人如此。前夫人。别葬龙华南麓。后夫人。葬在公墓左。铭曰。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56L 页
巴山之赵。有渔溪翁。世袭其贞。挺我涧松。先生之行。孝弟忠信。学有宗派。正知实践。正以距邪。实以褆躬。华山之阿。有凛高风。松林竹树。其封四尺。我最以铭。先生之迹。(后学平原李光庭。撰。)
挽章[参议张应一]
出入先门四十年。英豪风致有谁肩。山川秀气生应禀。学问真功晚益专。雅性已从三径惯。寸心犹向五云悬。哲人不淑斯文恸。独立昏衢涕泗涟。
挽章[谦斋河弘度]
公挺金罗国。侬居方丈前。忝交知几日。向慕自龆年。至诚徐公孝。渊源赵相贤。任仁虽寿考。吾道属谁边。
挽章[察访姜大适]
闻说斯文丧。堪嗟此理玄。珠沈沧海月。星晦少微躔。既失人中杰。难睹地上仙。儒林今已矣。吾道付幽泉。
挽章[姜显升]
久矣斯文丧。南乡更有人。精专山岳秀。资得玉壶珍。学透鸢鱼妙。心窥性理真。蓬门原宪乐。陋巷子渊贫。驽蹇曾同契。芳兰味自亲。芒鞋寻月夕。竹杖赴花晨。每喜仁多寿。谁知岁在辰。书藏白鹿幌。讲撤武夷茵。忽起儒林恸。空沾后学巾。人间馀白首。题挽送灵輴。
挽章[朴敏修]
峤南翘楚九重知。道付沧洲禄可辞。兴在图书常对处。机忘鸥鹭共亲时。一樽谈笑妨衰病。两地音容恼梦思。谁道少微星忽晦。斯文从此细如丝。
挽章[县监赵逢源]
嗟吾落落涧松翁。遁世曾闻隐者风。台号鸢鱼诚不掩。庵称望慕孝无穷。 三朝礼待恩弥重。一德谦恭望益隆。愚鲁岂堪传旨诀。提撕偏荷破昏蒙。龙蛇有谶贤人逝。梁木成歌弟子恫。怊怅渊源今也绝。寥寥千载道谁东。
挽章[朴悏]
今时难见古人徒。何幸先门有大儒。论议堂堂倾叔季。胸襟落落慕唐虞。梁摧昔日曾同戚。剑委兹辰忍独吁。怊怅后生何考德。玉山馀泪洒鹅湖。
挽章[门人李寿檍]
山河淑气钟于斯。雪月精神瑞凤仪。诚孝出天人不间。工程极地世难窥。倘来荣利何撄念。老去烟霞自乐饥。一脉真源谁更溯。长号非独哭吾私。
挽章[生员姜献之]
天地储真气。山河降硕贤。研经穿木榻。喜易绝韦编。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57L 页
春日鸥为伴。秋风叶作毡。鹅湖玩月屐。清洛钓鱼船。每喜三尊达。俄惊二竖缠。斯文天已丧。吾道更谁传。书掩新安轴。琴沈白鹿弦。儒林今寂寞。后学泪潸然。
挽章[门人裴命契]
文康道统拟关闽。门下惟公独得真。至理冥观飞又跃。冲襟默契智兼仁。明宣纵未三年学。公掞曾陪一月春。恩义平生那可极。悬泉有泪但沾巾。
挽章[生员朴绚]
道极文康学蔚醇。唯公实是旧门人。渊源始也传来正。义理终然透得真。明莹胸中知有月。氤氲座上郤回春。才优致用元非隐。爻值含章且自珍。鹅水风烟仍托兴。龙冈花竹故安贫。真机活泼观飞跃。本体昭融验智仁。风引兰香闻必远。泥传芝綍泽愈新。方看孔鼎铭三命。伫待杨年过八旬。那意瑶琴还锁匣。忽惊皋比已生尘。微言永坠人间绪。厚夜难开地下晨。自愧冥途空墑埴。追怀往事益酸辛。哀辞欲写情何极。苦语凄凄句未伸。
挽章[生员赵根]
忆曾 宁庙急亲贤。水部声名达九天。家世素称咸族大。渊源早识旅翁传。鸢鱼妙契閒中趣。鸥鹭真成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58H 页
物外缘。怊怅少微星忽晦。秖今吾道更萧然。
祭文[泽隐辛时望]
维灵。巴山望族。渔溪耳孙。聘赘芦坡。依归旅轩。资禀超凡。观感有得。立正脚跟。从事真实。前丧后丧。一从礼节。奉先有仪。追慕有录。永谢科场。倘佯山水。遗弃世事。日事经史。亭号翔凤。台名鸢鱼。于焉栖息。心神淡如。年高德邵。恩命累及。逮至今日。殊恩赐粟。为国大老。士林矜式。昔余无状。遭家多厄。丧兄靡居。莫知所适。公怜踽踽。为我作邻。草刱新居。幸尔亲仁。日夕陪侍。披露心肝。不我空空。叩竭两端。纵未执经。多蒙启发。庶几康宁。以永此乐。今也一疾。遽至不淑。后死之恸。曷其有极。噫嘻先生。德优命奇。晚矣除拜。所学未施。殉身入地。万事亡羊。江斋物色。举目悲凉。一杯哭诀。万古心情。不昧尊灵。庶顾微诚。
祭文[县监赵逢源]
呜呼痛哉。维灵气和而厚。行笃而醇。充乎积内。粹然润身。人无间言。闵子之孝。乐而不改。颜氏之道。龙山之下。石室嗟峨。公处其中。孜孜琢磨。 圣明临御。求贤如渴。鹤鸣在皋。兰馨出谷。官超水部。宠锡山姿。浮云倘来。非我求思。公守东冈。嚣嚣自乐。我舒我卷。谁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58L 页
荣谁辱。青松为友。白鸥忘机。以泳以游。无是无非。世激清风。士仰模楷。云胡夺速。使我怆怀。呜呼痛哉。小子无状。早岁登门。谆谆我诲。兰室袭薰。中间契阔。二十馀秋。耿耿有怀。如失乌头。忝守南邑。公居伊迩。簿书倥倊。抽身未易。公书亟责。尔来何迟。我往省公。公喜以悲。言及往事。相对一涕。余生孤露。视公犹父。何知人事。一朝至此。临江一哭。万事已矣。梧桐夜月。杨柳春风。想公襟怀。我思无穷。芜拙之辞。菲薄之奠。曷罄我诚。曷尽我恨。呜呼痛哉。
祭文[姜显升]
天眷峤南。笃生儒贤。斯文有托。吾道有传。资禀清和。玉质金精。器宇宏深。海阔河平。伊洛渊源。践履真实。玉山函丈。学问精熟。束身以礼。制事以中。澄心静虑。霁月光风。潜心默察。鱼跃鸢飞。茅容端坐。司马深衣。浮云世事。草芥功名。静里乾坤。鸥鹭有盟。间中今古。箪瓢自乐。陶情养性。讲道研学。兰香出谷。鹤唳上天。 三朝眷隆。褒秩尊贤。 九重恩深。优养高年。终身偃仰。故山之侧。数间茅屋。一丘松柏。事亡之礼。贫亦无阙。追远之诚。老而弥笃。铭心四勿。从事三省。八十全归。天报孝敬。曰余驽蹇。早忝兰雪。龙山马山。鸡黍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59H 页
有约。洛湖鹅湖。杖屦相寻。知心莫逆。一曲琼琴。写怀相酬。百篇高吟。薰陶切嗟。讲磨探赜。衰年病蛰。地分南北。相思不见。柰此耄耋。逢人各问。起居眠食。洛社有期。孟邻难接。岁行在辰。楹梦遽凶。光阴倏忽。初期将穷。心之恸矣。曷有其极。武夷山空。弦诵已寂。白鹿堂虚。讲帐一撤。儒家正脉。孰其承之。学海门墙。谁复能尸。文衰道丧。后学无归。水洋山峨。藏修有迹。身虽归化。道不随没。惟尔小子。莫谓公逝。公实长存。芳名百世。
祭文[门人李涑]
呜呼哀哉。孝原百行。元首四德。元为长物。孝为人则。非元曷天。非孝无亲。人之为德。必先亲亲。恭惟先生。先立大者。得之于天。夫岂外假。生而色养。左右无违。死而号慕。诚感神祇。本立道生。即此是学。推诸日用。爱人仁物。脚踏实地。其外也文。世有先觉。就质前闻。文康皋比。士屦盈门。有的其绪。公实超群。求道不怠。古人今人。博学覃思。濂洛关闽。箪瓢不厌。颜氏守约。蓬累席蒿。原宪奚戚。晚卜鸢鱼。松楸之侧。父母孔迩。地下人间。雨露霜雪。孝心攸安。寓怀引物。盈箱琼玉。著说垂后。满案篇牍。江山风月。是公所癖。澄江如练。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59L 页
山月扬辉。翔凤风清。景酿鸥飞。无时出游。有舟一叶。把杯观澜。佳兴可掬。真乐在是。至老不辍。公之去矣。畴继高躅。呜呼哀哉。八帙人世。再丧伉俪。天乎柰何。伯道无儿。一室藏修。愿仲道立。 三朝徵辟。徐子志确。晚来 恩眷。在野老臣。赐粟褒美。鹤书慇勤。上章陈谢。辞意恳恳。十条规戒。一篇丹悃。儒贤告君。其体则宜。有卓陶山。远绍绝学。宜春一郡。尚有馀馥。建院俎豆。公倡初载。三年干院。卫道功至。往岁清和。躬候起居。呻吟床褥。荣卫已虚。承诲终宵。据古證昔。静察寝食。非复前日。神明所佑。冀其勿药。念我畏老。久阙墓刻。愿倩公笔。贲饰幽道。宁知天夺。未见属草。人之死生。厥理则一。生者何喜。死者何戚。公岂怛化。吾党之厄。于何质疑。于何考德。涑也无似。情义倍切。青阳随后。白首今日。顷拜床下。手授疏札。展读再三。领略要诀。大人格君。知不易得。听松涧松。出处一辙。相如慕蔺。元亮改字。公之绝笔。实有微意。宁知来者。有契公志。呜呼哀哉。合江波寒。鸢台草没。梧月凄悲。松风萧瑟。虚舟独泛。野渡无人。伫立江洲。我思何人。西门痛哭。再过无日。满纸长言。情溢辞拙。单杯奠诀。有泪沾臆。伏惟尊灵。庶几降格。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0H 页
祭文[门人李景茂]
惟先生。天资颖悟。神彩精明。鸾停鹄峙。玉洁冰清。长日新堂。游旅轩门。沈潜经义。讲求道原。笃信小学。尊尚近思。反躬体验。脚踏实地。出言制行。动遵先哲。奉亲承颜。诚敬俱笃。事亡如存。情礼备至。日拜家庙。风雨不废。谁无父母。谁非人子。近世纯孝。始见夫子。察伦明物。表里洞彻。雅意山水。不求闻达。早占柰内。便我藏修。晚卜龙华。为近松楸。 三朝徵辟。志在汶水。八帙丘园。乐在疏食。顷属时昏。举世波荡。人忘伦纪。士失趋向。壁立万折。扶吾一脉。唯我先君。虽长一日。义气相投。臭味莫逆。四韵哀挽。万古心迹。猥以世分。特蒙恩视。每拜床下。恭承嘉诲。剖析疑义。细入秋毫。永侍杖屦。谓膺期髦。云胡一疾。遽启手足。山颓曷仰。人亡学绝。郁郁龙华。山高水长。有斐令德。没世不忘。
祭文[门人李寿檍]
呜呼。吾道之东。肇自箕封。文忠发轫。理学攸宗。不有先觉。孰阐斯文。群贤继出。远溯真源。惟我先生。私淑诸人。志学初年。已耽道真。馀事文词。肆外闳中。早宾观国。高步南宫。得失有数。世事忘筌。收踪反服。向里心专。资禀既异。充养有道。著跟做去。力行慥慥。勇往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0L 页
直前。规步绳趋。工程笃实。不离须臾。旁搜曲通。左右逢原。造诣精深。省察操存。有德有言。推案盈箧。要以明理。非事枝叶。百行之原。本乎天性。生事葬祭。一以诚敬。六载庐墓。哀毁栾栾。神明所扶。性命赖完。终身孺慕。霜露深悲。缘情援礼。奉先有仪。鸡鸣盥栉。拜谒先祠。凝心尸坐。庄肃自持。独处弥谨。暗室无欺。好德之心。出于秉彝。论议至公。不系偏私。乐道人善。若己有之。刚肠疾恶。不翅探汤。超然介立。众草孤芳。不知不愠。守约居穷。虽乖于时。乃与天通。随处湖山。可以深藏。翔凤有亭。沙月有堂。一箪一瓢。人不堪忧。我自乐此。驾言何求。虚舟身世。霁月襟胸。物累焉浼。查滓消融。兰馨远闻。三命频繁。嚣然不改。永矢丘园。廪粟自天。优老殊恩。一封谢疏。言切忧君。方期百岁。道脉斯存。天不憖遗。少微晦躔。消息一理。犹夜昼然。八帙人间。考终天年。式谷干蛊。诗礼有传。全归此日。何憾重泉。第恨来今。后生安放。墑埴冥途。如瞽无相。小子险衅。早失所怙。忆在癸亥。随我王父。自冬徂春。处公门下。恩深抚孤。衣我食我。夤缘出入。四十年兹。叨承镌诲。几质然疑。从容函丈。禀正先稿。文以弁首。拟作家宝。瞯公懿行。悦而愿学。乌头力去。柰此茅塞。心乎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1H 页
恋德。何日少谖。贫病年来。未克源源。前秋德谷。幸承謦欬。期以今春。踵门瞻拜。素计未遂。凶耗遽至。先行已尽。此身谁倚。惊号莫及。没齿馀悲。居诸易迈。窀穸告期。适忧采薪。躬未渍茅。伏枕缄辞。有泪濡毫。敢送迷儿。奠此单觥。拜虽代手。哭不借声。岂敢罪疾。恨违微忱。灵其俯恕。庶赐鉴临。
祭文[姜徽重]
维灵。金精玉质。出类超群。脚踏实地。肆力学文。依归得所。旅轩之门。渊源有自。斯道斯存。善善恶恶。其性即然。栖息江皋。垂五十年。箪瓢屡空。不以为戚。环堵萧然。未尝改乐。身在林泉。名彻紫霄。 三朝有徵。一味嚣嚣。齿德俱尊。人称三达。 赐粟殊典。来自 九阙。非常恩渥。孰不感叹。远近腾传。将永不刊。望慕开庵。孝思维则。奉先有仪。后人可式。顾余无似。卜邻岁久。叨承款遇。受知深厚。木稼垂灾。哲人其萎。我怀之悲。其谁知之。鸢鱼台上。风月长閒。鹅湖洞里。感目多颜。斯文已矣。吾道谁传。一杯敬酹。拜伏柩前。数声之痛。千古之诀。灵如有知。庶几来格。
祭文[门人李濂]
恭惟先生。器宇闳深。风度恢廓。睟若精金。温如良玉。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1L 页
志学初载。从师负笈。文康门下。孜孜讲习。服膺师训。以道自勖。动静不懈。表里如一。邹鲁的韵。洛闽妙诀。研穷沈潜。恍若对越。孝亲之诚。神明可质。爱物之诚。悃愊是出。早谢科场。蹈履出尘。嚣嚣自得。可谓天民。猗兰播芬。声闻于天。徵辟虽勤。志操愈坚。婆娑江湖。栖息林泉。鸢鱼台上。鸥鹭盟坚。翔凤亭中。幽趣无边。耕云身世。钓月生涯。泥涂轩冕。洒落襟怀。皋夔扬庭。沮溺隐沦。士各有志。谁屈谁伸。惟我先君。托契最密。道义磨砻。断金胶漆。小子无状。丱角趋陪。提撕面命。教诲不衰。题诗遗训。至今佩服。越在辛卯。先君奄忽。先生来哭。悲动旁人。满纸哀词。孰不伤神。怜我栾栾。无间骨肉。欲报之德。沧海难测。庶几晚节。奉以周旋。承荷警发。不至大愆。谓膺眉寿。以惠后学。天不憖遗。曾箦忽易。斯文已矣。吾道何托。有疑则质。今也谁质。遇事则问。今也谁问。言念及此。哀泪徒抆。居诸箭催。初期隔晨。仪刑愈邈。恸缠心神。辞不达意。文不成章。一杯长号。万古心肠。伏惟尊灵。歆我椒觞。
祭文[门人李沔]
恭惟先生。美玉良资。精金粹质。识高而明。量闳而廓。年未弱冠。已志于学。早知依归。旅门负笈。孜孜不怠。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2H 页
志专讲习。研穷圣经。沈潜贤传。缕析毫分。益广知见。孝悌忠信。可质神明。子谅岂弟。发乎至诚。超然高蹈。出类离群。守道山樊。富贵浮云。玉韫山辉。休声彻天。徵辟虽勤。志操愈坚。鸢鱼台上。翔凤亭中。于焉考槃。其乐融融。左图右书。耕云钓月。天爵既尊。人爵奚屑。黄钟未奏。豫章谁伐。年高德邵。士仰泰岳。鹤书赴陇。 天眷弥切。 赐米异数。旷世恩荣。沥血封章。炳炳其诚。小子空空。亲炙至德。出入门墙。多蒙警发。云胡一夕。曾箦忽易。斯文已矣。吾道无托。遇礼谁问。有疑谁质。言念及此。五内如割。乌兔遄迈。祥日忽迫。典刑愈邈。不可复得。缅仰风采。恸缠心曲。百世在前。千世在后。公于其间。俯仰无愧。恭将菲薄。以写哀情。伏惟明灵。降格微诚。
祭文[灵山乡校儒生裴㨪等]
惟先生。金玉美质。文康的源。兴寓林壑。理会鱼鸢。身閒心逸。齿高德尊。 三命滋恭。一封忠言。颓波有激。清风凛然。矧惟卜筑。吾土是邻。依归孔迩。矜式多年。岁胡再辰。琴忽断弦。沙月带愁。石泉下怆。微言莫接。后学安放。青乌已卜。丹旐载飞。一杯敬奠。万古长辞。
祭文[咸安乡校儒生李东直等]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2L 页
惟先生。雪月襟怀。春风符彩。旷乎拔俗。皭然离滓。拨机寻师。操戈入室。向道一心。如矢注的。博观经传。沈潜性理。精思力践。脚踏实地。进德工程。虽由积学。出天诚孝。何待强勉。八十孺慕。自我亲见。推于百行。无非真实。雅意湖山。不求闻达。心上道义。身外爵禄。一丝清风。实关世教。林下无人。谁识出处。何幸求学。生乎是邦。亲炙尤切。庶发昏蒙。今失依归。考德于何。风悲洛水。月惨龙华。缅怀平素。感泪自滴。不昧尊灵。庶几降格。
祭文[门人李炫]
呜呼。惟先生。诚间世之英豪也。受气清高。莹然若秋水。赋质精粹。温然如良玉。惟其资品之得于天者如是。故自在龆龁。颖悟超群。迨其入学。已知有内外轻重之分。无情荣达。专意身心。又能私淑于退陶之馀徽。亲炙乎旅老之函丈。薰陶性情。磨砻道义。凡其治心之要。进德之方。悉皆潜会默领。如臼之受杵。素之从绘。充然以得。朗咏以归。爰卜幽贞。筑室江湖。收视听于云林。绝思想于尘諠。明窗净几。左图右书。日夕探讨者无非近里之学。朝暮咀嚼者皆是义理之腴。孝悌以为本。敬义以为主。考之于邹鲁之书。證之以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3H 页
关闽之旨。前言往行。反躬体履。至训嘉谟。服膺敬持。孜孜矹矹。日复一日。内外交修。终始一致者。至于五六十年之久。气已衰而志益坚。年弥高而德弥邵。神光内腴。形体外胖。其造学之深浅。成德之大小。虽非蒙识浅见所可模状。而其一生克治之力。涵养之功。槩不可谓不深矣。若夫奉亲则怡愉恭谨。爱敬俱至。居丧则泣血三年。糜饮终制。爱同气犹己身。视侄子如己出。怡怡于亲属。款款于朋友。见善若己有。见恶若或浼。至于辞受取与之际。居閒处独之时。谨敕尤严。一物不苟取。一念不遽忽。辨别义理。脱落名场。烟霞乎痼疾。梅竹乎成癖。每遇风花雪月之辰。山冠野服。乘兴逍遥。想曾氏之气象于翔凤亭中。观万物之自得于鸢鱼台上。悠然陶然。至乐无央。贫贱忧戚。不足以动其心。纹绣膏梁。不足以易其乐。做羲轩于梦里。挹寰宇于眼中。优哉游哉。不知老之将至。此则先生幽贞之乐自足于内。而非外物之所移者也。及其兰香远闻。鹤书赴陇。 两朝三徵。恩命叠至。则以一生眷眷君国之心。岂其欲遁世长往。而常以为士之大节唯在出处。与其轻进而颠倒风尘。莫若自修于山林。以从吾之所好。故深知宴息之义。终守难进之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3L 页
节。以言代身。聊答 天恩。数尺封章。根据义理。信所谓格君匡俗之药石。而空言无施。怀道殉身。此则先生之出处。制以义而不苟者也。呜呼。有如是之德而位止于郎官。不得施其所学。有如是之仁。而寿不过八帙。不见幸于后生。天之报施之啬。宁可无憾焉者乎。虽然。不磨者道理。难诬者公论。岂可以一时之穷通。为先生之得失也哉。呜呼。炫就养门庭。廿九年于兹矣。恩德之隆。不可一二数计。而最所悽感而难忘者。常谓王父外裔。我外无他。冀其识文字而免于聋瞽。保心性而不为禽兽者。无所不用其心。一日归省。拜辞轩庭。则以蔡氏不愧衾影之语丁宁教戒曰。相违日久。不可无赠。汝其识之。其所以使之制欲存心。而开示为人之方者。至深且切。闻命之初。悚然而惧。物欲若有所潜消。天理若有所复明。其至诲之使人感发者。不啻若时雨之润。春风之袭。而气质昏惰。立志不固。一曝无补。依旧茅塞。到今思之。惭恨曷极。乙未以后。奔走世故。不得连月侍侧。往来省谒之际。每有阻阔之叹。及自兄嫂化去之后。弃家移避。恨不能以时起居。忽闻愆候。颠倒来省。荣卫已虚。朝不虑夕。而内自冀幸者。恺悌良德。必有神劳矣。何知天不寿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4H 页
仁。鬼不福善。使我抱无涯之恸也。执手无几之叹。风雨连床之教。命酒永诀之事。在疾病危苦之中。而情爱之笃。恳恳不已。此心感痛。其又何如。追慕一录。承命缮写已有日矣。而笔墨不具。未及写进。气息奄奄之中。谆谆不已者无非此教。先生之慕亲。非但终身不衰。在死生而不变者如此。而小子不肖。孤负至此。九原他日。何以为颜。终当净写累件。归之嗣家。传示子孙。使王父至德纯行著见于来裔。而有所遵效。唯是之图耳。呜呼。先生视我犹子。而余不能视之犹父。既欠无方之养。又负式谷之训。环顾平生。惭赧实多。追赎无路。痛割何益。呜呼。自今以后。和风气象。无路复见。雪月襟期。无路更接。不欺幽独之训。摆脱物累之论。不可得以复承。疑无所考。病无所砭。贞操绝于山林。一脉丧于斯文。实是儒林之不幸。岂独小子踽踽伥伥。无所依归而已也哉。呜呼。日月不留。即远在翌。佳城已卜。柳车方饬。山云带愁。江波流咽。百年经过。此怀奚抑。单杯祇荐。物薄诚切。文不达理。难尽心曲。一声长痛。天地漠漠。不昧者存。庶几歆格。
建院时士林疏(辛丑五月二十二日)[进士李命采制]
恭惟我 国家 列圣相承。莫不以崇儒奖学为垂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4L 页
统制治之先务。故人文宣朗。教化休明。其扶植培养之效。为如何哉。往在 仁庙朝。侧席求贤。搜访遗逸。时则有若 赠持平臣赵任道。以经术行谊再被徵辟。赵任道乃岭南咸安郡人也。咸安之去京师千有馀里。而九皋之声。远彻于云天。夫以 仁庙之则哲。当时人才之盛。必于此千里外林下人。而累度甄拔。至拜大君师傅者。岂无其实而然哉。臣等请略陈赵任道之平生。赵任道。即隐节全身。世所称生六臣赵旅之五代孙也。笃生忠孝之家。禀得明粹之资。志学之初。已知有为己之学。慨然以古圣贤自期。请于其父。别搆书室于一区泉石间。谢绝世事。常静坐其中。潜心经传。讲明义理。精思力索。涉藩入奥。及其所见益明。所造益深。而犹不敢自信。博讲于师友。其渊源则本于先正臣文元公李彦迪,文纯公李滉。问辨则资于先正臣文穆公郑逑,文康公张显光。践履既笃。行谊日著。发而为文辞者。无一不出于正。先辈服其见。后生慕其德。其文章道学。实无愧于古之君子。而高风峻节。卓然为一世之名贤。一时士流之所推仰。不啻若星斗而山岳矣。 孝庙朝。特除工曹佐郎。将欲追 仁庙礼遇之盛。为拔擢登庸之地。而注意方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5H 页
隆。 龙驭宾天。可胜惜哉。暨乎 显庙朝。特宣 恩谕有曰。尔以行谊见称于一道。为人士之所推服。自在 先朝。累蒙褒录。及至今日。年龄益高。合施奖励之道。故令道臣仿古赐帛之规。优给米菽。以示朝廷嘉奖之意。尔其领受。赵任道感激殊 恩。封章陈谢。而大要在格君心忧世道。兼陈十四条。其 下批曰。身在草野。缕缕陈戒。言切意深。惓惓之诚。深加感叹。可不留心焉。及赵任道之没也。自 上令该曹别致赙。又因本道多士之请。道臣之 启。特 赠司宪府持平。噫。赵任道以一世名儒。遭遇 三朝盛际。天若有意于幸斯世。而终不就辟。死于林下。使平生所蕴畜于中者。不能展布其万一于当时。是果道之行废有命而然耶。呜呼。赵任道之所读者圣贤之书也。所学者圣贤之道也。所谭者圣贤之言也。所行者圣贤之事也。 圣鉴之下。苟欲烦缕。则有若捃摭古圣贤前言往行。妄加于千载下学道之士者。故尺牍之中。有不敢胪列。姑举孝亲忠君斥邪扶正数三条而陈之。赵任道天性至孝。其事亲也。爱敬俱至。奉养则躬爨而极其甘旨。疾病则尝粪以占其吉凶。没则泣血柴毁。口不进盐菜。庐墓终制。足不出山外。丧毕之后。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5L 页
哀慕不衰。所著风树吟,孺慕歌等篇。至今使人读之。自不觉感发而流涕也。由其孝于亲者如是。故乃能移孝而为忠。当丙子南汉出城之日。北望痛哭。见士友则相吊涕泣。自是以后愈事遁晦。啸咏自娱。优游没世。其冬夜有怀诗曰。冬夜曼曼梦不成。独凭长剑恨难平。排云叫阖时何晚。跨海屠鲸气自横。欲渡黄河冰汗漫。将登泰岳雪峥嵘。雄心未遂年华促。暗怕头边白发生。其伤时感慨之志。亦可以见其一端矣。 孝庙礼陟。西向痛哭。限卒哭行素。时年恰满七十五岁。门人闷其衰惫。以私慰勉。答曰。吾不但厚受 累朝恩数。 大行大王以仁孝英明之资。慨然有兴拨之志。礼接儒臣。兼勤讲武。此正大有为之会。而 弓剑遽遗。痛可堪耶。文天祥曰。我为纲常谋。有身不得顾。今吾为 君父行素。致伤亦何惮也。其爱君之诚。可谓老而弥笃矣。赵任道自少见得分明。知有义理。而不知有利害。当仁弘势焰熏灼之时。士流多靡然从之。仁弘方排攻李滉。附其论者将欲封章陷害。有以赵任道定疏儒者。赵任道投书痛斥。其末曰。毋以生为逄蒙之归。而得罪于庾公之斯。以一介书生。敢斥一国权臣。不怕刑祸之将及。独倡扶正之清论。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6H 页
真所谓威武不能屈者。而尊师卫道之诚。亦如何哉。噫。赵任道学术如此。文章如此。忠孝如此。见识如此。穷养达施。非无致泽之志。而难进易退。自有出处之义。不就徵辟。非沽名也。毕命丘壑。非忘世也。嘉言至行。足为衰世之模范。清风高节。可使顽懦而起立。而生而为 昭代之逸民。没而阙报德之祀典。此岂 朝家崇奖之道有所未尽而然哉。实由于海濒遐远。隔 君门如弱水。颛蒙末学。向道诚薄。曾未能裹足千里。排云叫阖。故馀韵尚存。公议不泯。立祠揭虔。士论已定。而不先上达。私自刱建。诚有所未敢者。臣等窃伏惟念。 朝家之所以设禁建院者。岂不以末俗阿好之论未必皆公。而累处叠设之弊。不可不防也。今臣等则不然。赵任道子孙陵替。元无倚托之形势。则此非趋附之论也。丘园隐沦。未有彼此之色目。则又非阿好之言也。臣等所居之乡。邈在南陬。其视圻甸湖西及本道中上列邑。事势自不同。虽有学行之可师。节义之可称者。而竟至于湮没而不传者多矣。驯致儒教渐弛。士趋迷方。间有愿学之徒。而无所依归。人才以之而渺然。习尚以之而污下。今日激砺之道。亶在于褒扬往哲。树之风声。使遐裔末学有所兴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6L 页
起。而为讲道修业之地。苟或不察其人之当否。不量其论之公私。断以禁令。不许 俞允。则不但缺遐乡人士之颙望。其为明时之欠典。而斯文之不幸也大矣。昔宋臣范仲淹立严子陵祠堂而记之曰。此大有关于名教也。而况于绍关闽诸贤之遗绪。而兼桐江谏议之风节者。岂特大有关于名教。抑将大有关于斯文矣。伏乞 圣明追 三朝礼遇之遗意。念一方章甫之至愿。 特命立祠于其平日栖息之所。则 圣世洪恩。将与 三朝并美。而其于崇奖之典。作兴之方。岂可无裨益也哉。臣等无任激切祈恳之至。谨冒死以 闻。
 批曰。省疏具悉。令该曹禀处。
礼曹回 启(辛丑六月十三日)[判书宋相琦]
观此晋州幼学孙翼龙等上疏。则咸安郡人 赠持平赵任道。潜心经传。讲明义理。文章道学。无愧于古之君子。士类推仰。为一世名贤。 仁庙以后累蒙褒录之典。而尚阙报德之祀。立祠揭虔。士论已定。私自刱建。诚有所未敢者。念一方章甫之至愿。 特命立祠于平日栖息之所亦为白卧乎所。赵任道学行。久为一方之所推。 累朝褒嘉之命亦非偶然。则因其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7H 页
所居之乡。 许令立祠。既无叠设之嫌。亦合崇奖之道是白乎矣。莫重建祠。臣曹不敢擅便。 上裁何如。康熙六十年六月十三日。同副承旨臣赵尚絅次知 启。
 批曰。依回启施行为良如教。
松亭书院祠宇上梁文[察访孙命来]
名贤阙奠祀之仪。久郁多士之恨。寝庙有钦崇之典。新搆数间之堂。人文益彰。岳渎增色。恭惟我徵士涧松堂赵先生。立岩处士子。渔溪先生孙。笃生忠孝之家。濡染既正。遭际圣明之世。培养者深。慨然以贤圣为期。盖自勺籥之岁。粹乎有英明之质。又赖丽泽之资。谢世纷而静坐心潜。明义理则精思力索。渊源函丈。承嫡传于陶山玉山。讲论同舟。托道交于龙岳苍岳。先进服践履之笃。辈行折而相追。后生推德义之高。山斗仰而争慕。清音自彻于皋鹤。隐馥难掩于岩兰。粤在 孝庙末年。特膺水曹之擢。洎乎 显宗初服。追施宪僚之褒。岭外弓旌。频纡 累朝之嘉奖。林下渔钓。终守百年之幽贞。顾念忠爱出天。不以进退有间。闻南汉讲媾之报。北望痛呼。承 宁陵陟方之音。西向哀泣。咏冬夜而拧素志。气节可以观。投长书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7L 页
而斥权奸。祸福不能惴。况事亲持丧诸节。尤罕古稀今所闻。祭社其在乎斯人。誉髦之颙望几菀。山颓柰何乎后学。乡国之追慕弥深。青衿齐声叫阍。意亦非偶尔也。紫纶特许建院。事若有待而然。眷兹凤鸣一亭。实维豹隐半世。西迤鼎水。长波漾匹练之明辉。南峙航山。层峦耸横黛之苍翠。森然诸老之芳躅。北瞻龙华一游。翼乎六贤之灵宫。右接伯夷双峰。怀幽芬而蔼菀百代。语胜境则悭秘千年。堂宇之面阳经营。占天造之拱挹。工役之隙农兴作。赖地主之奉宣。连郡缝章。翕然胥悦。 列圣恩渥。焕乎若新。听我巴讴。停尔郢斧。
抛梁东。旭日初升照槛红。夜气清明多少养。几人保得到天中。
抛梁南。巴山千古与天参。看他所立能成卓。却似先生气像岩。
抛梁西。双峰谁遣号夷齐。犹将让国当年志。相揖穷天不肯低。
抛梁北。长河滚滚流无极。试看昼夜如斯逝。至道何曾有暂息。
抛梁上。不散英灵在昭旷。洒落星河无点翳。令人夜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8H 页
夜长瞻仰。
抛梁下。何限闻风兴起者。须知一方遍弦诵。赖有前贤留德化。
伏愿上梁之后。缨弁坌集。宏雅宾兴。诗礼秋冬。生徒有隶业之所。牲币丰洁。永世崇报祀之仪。
奉安文[孙命来]
人生有成。贤父严师。古闻格言。今见懿规。休休立岩。天经笃持。行源德始。濡染有儿。请名以孝。粤六岁时。长而饰欢。饰哀尽彝。风树有吟。读谁不洟。寇难国恤。孝又可移。倡义告惫。尽礼忘耆。揆元都卒。岂惟谷治。亦在养正。蒙求孳孳。卜邻旅谕。惜别槃诗。为学有要。寒门又随。终入旅室。造微持危。孔颜天理。每兴叹咨。研穷发挥。编摩离离。追慕就正。是为镃基。尝严斥弘。陶轨愈夷。山斗望蔚。英蜚茂驰。九皋虽闻。三命益辞。疏谢 天褒。琅函兼披。格 君扶世。药石蓍龟。司宪之 赠。嗟不憖遗。继 听崇奉。屹然其祠。声光如睹。揭虔增思。斯文有赖。后学是仪。鼓箧陈簋。百世罔亏。吉蠲祇荐。降斯格斯。
常享文[奉事李光庭]
私淑溪门。高蹈山林。遗风凛然。惠我绅衿。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8L 页
合江亭重建上梁文[佐郎权万]
硕人一去。林泉寂寥几年。古亭重修。栋宇突兀今日。烟云朝暮之态依旧。霜露岁时之感弥新。窃惟涧松堂先生。允矣渔溪翁后裔。避倻山之炽焰。遂去桑乡。止武陵而冥栖。密迩楸垄。望望然若将浼。伯夷之山色增高。皇皇焉如有求。小连之孝思弥切。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有辞斯文。耻立恶人之朝与言恶人。无意当世。爰就一区胜处。乃结数间精庐。若或见之。春夏秋冬之望慕。与其进也。诗书礼乐之讨论。登台则上天下渊。开轩而右云左月。地似湘蒸二水之交会。扁自山斗五言中分题。念当日作亭而锡名。但取形胜。而后人观水之有术。必求渊源。洛水沄沄。遥连退溪正派。菁江混混。只是德川下流。语道脉则私淑寒旅门墙。论水委而恰当南北津筏。师承授受之有自来。出处行藏之略相似。万里之波浩荡。泛泛浮鸥。千仞之冈岧峣。冥冥翔凤。盖自登高作跋。偏慕饿西山之人。及闻下城寻盟。益砺蹈东海之操。君民素志。夫岂欲乎洁身乱伦。家世高风。诚有裨于廉顽立懦。嗟人事寄归之有数。柰物理显晦之无常。葵麦风凄。某丘莫辨其处。蒹葭露白。伊人宛在中洲。后学方慕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9H 页
清芬。贤孙克追前烈。拾巾衍之旧藏。编摩整顿得七分。抚杖屦之馀痕。徘徊感慨者半世。颜亭之巷井俱在。忍使地废而水荒。蔡墟之荆榛尽除。益见山高而川驶。事有待三四世而乃举。亭之毁五十年而重新。游手争来赴功。良工乐为效用。制适奢俭。何必公倕之墨离娄之绳。材取坚贞。无待徂徕之松申甫之柏。双轩遂仍旧贯。丈室稍增一间。雨飒风萧。先灵陟降在上。夏弦春诵。子姓居处其中。泌水衡门。尚有栖迟之岸。沧洲石径。如入寂历之阿。涧响玎玲。想考槃之真乐。松声淅沥。见耸壑之贞姿。瞻榱题而起思。缅羹墙之馀慕。苍岩抬首于左界。邈矣从游之仙踪。华岫倒影于中流。怀哉同泛时胜躅。遥村隐映。斜挂入浦之风帆。绝磴萦纡。孤悬归寺之雪衲。兹皆占弄之遗馥。弥增想慕之遐怀。和渔翁款乃之一声。唱倪郎伟邪之六诵。
抛梁东。德岫烟岚指点中。欲识当年相与义。泗阳门下畏斋翁。
抛梁南。鉴湖流水水如蓝。长眉老叟何年去。犹记青松寺里参。
抛梁西。咫尺松楸下有蹊。终古流传风树咏。月沈花
涧松先生别集卷之二 第 169L 页
落恨难低。
抛梁北。高高灵鹫撑天极。仙翁移棹武夷峰。犹有架船岩钉黑。
抛梁上。万古青天青一样。丈夫心地本如斯。安事如来断百想。
抛梁下。槛外长江千里泻。我欲乘舟出海门。从游海上乘桴者。
伏愿上梁之后。儿孙世守。学子来游。临清流而想襟怀。仰高山而得气像。敕乃躬一乃衷。率乃祖持保乃家。诵其诗读其书。知其人高尚其事。收贮一江云物。洒濯十里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