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涧松先生文集序
涧松先生文集序 第 x 页
涧松先生文集序
  
涧松先生文集序 第 3H 页
涧松先生文集序[李光庭]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磅礴宇宙。赋于人为阳明纯刚之德。以直养而无馁。则塞乎天地之间。故曰。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正路。得志。行乎天下。不得志。独善其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 祖宗明宣之际。是气也萃于岭南。而在南州则若南冥,德溪,守愚,二冈,旅,桐诸先生殆庶乎能养者也。故或出或处或隐或见
涧松先生文集序 第 3L 页
或不免世祸。而其遗风馀韵。使人感发而兴起焉。涧松堂赵先生。生乎节义之门。夙闻诸先生之风。从容诗礼之庭。已知所以养之之方。而其在童子时。避乱二白之间。受业于槃泉金公之门。得闻陶山之旨诀。而就正于旅轩先生。以博其学。以植其业。以益其智。以蓄其德。其所以资养者厚矣。故其立志确。其见义明。笃于君亲。隆于师友。严于持己。审于出处。傲富贵安贫贱。乐志江湖。
涧松先生文集序 第 4H 页
没齿而无闷。然先生非果于忘世也。盖当北人弄权。彝伦斁闭之日。绝意举业。杜门求志。及 长陵改纪。多士汇征。则若可以出而仕矣。而先生不复进取。至南汉事去。黑汗帝中国。则窅然无当世之念矣。故三除官而三不应。使孔门而评先生。岂不在夷连之伦哉。然其平日爱君忧国之心。终不以退处而或间。目及时事。或为之痛哭流涕。常诵文山我为纲常谋。有身不得顾之句。则先生
涧松先生文集序 第 4L 页
之志可知也。嗟乎观先生追慕录。读风树吟望慕庵记等篇。有不陨涕者乎。读先生与旅翁论出处及其引庾公斯。拒乡人之攻退翁者。虽懦夫凛然有立志。而诵涧松之吟翔凤之咏。则亦可以得先生于百世之下矣。若先生可谓真得孟圣养气之道。而不淫不移不屈者矣。先生五世祖渔溪先生。当景泰年中。隐迹沈沦。与东峰耕隐诸公。世称生六臣。而族兄大笑轩先生。舍命黄石山中。
涧松先生文集序 第 5H 页
与唐之巡远同其烈。而先生之风节。与之媲美而无愧。忠孝节义。萃于赵氏一家。何其盛哉。不佞少游南州。闻先生之风。有执鞭欣慕之愿。而犹恨未得其详也。今年冬。先生玄孙弘烨氏奉先生遗文。北走四百馀里。抵不佞曰。先祖弃斯世八十馀年。其遗文不行于世。愿吾子勘正。而且序其所编次者焉。不佞老废无识。何敢当。顾不佞忝在槃泉外裔之列。而大父晚闻公与先生有同门之义。
涧松先生文集序 第 5L 页
赵君以是责不佞。则亦有所不敢终辞者。乃与前骑省郎权君万及其从弟谟。相与校订。序次如左。而又书其平日所尝感慨者以俟后人。其亦不自量也。虽然。后之学者苟就本集而潜心焉。亦可以见先生忠孝之实。学问之正。志义之烈。有裨于风教者不浅浅也。若其文章光辉发见于词章之间者。在学者自得之。不佞不敢置一喙焉。 上之二十年甲子十有二月乙丑。后学平原李光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