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x 页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书
书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65H 页
与许经历沃余书(癸亥三月)
某再拜。忝在席末。而地位悬隔。不命之坐。则不能进前。同僚之分。虽有上下新旧之殊。不宜如是之太严也。何其怪哉。窃有相议之事。而非但分严如此。且未得从容之暇。兹敢以一书仰渎。惟吾兄察焉。闻厅中有罚礼之事。未知有何罪可罚也。生。远垫峡中。不在京洛几十年。下人不知所居。误向骊州之路。三日而后。始到弊庐。适值贱身有疾。不能即发。留一日调息。且治行李。翊晓乃登程。入城之日。又不得冠带。以致参谒较迟。此则事势然也。何罪之可罚。虽然。各位所命。所当甘受奉行。西一身旅宧。今已匝旬。囊橐俱空。马瘦奴饥。独坐府中。谁与谋之。语云。枯木不生津。此之谓也。且厅中出官免新之礼。糜费不赀。积弊未袪。久而愈甚。决非如生穷困者所能堪当。而亦非厅中之美风也。闻诸古吏。则初出于和上下敬僚友之好意。而渐染成习。遂至滥觞。礼之设岂端使然哉。此由于废朝之初。歆艳爵禄者。忘廉耻斗侈靡。至于末年。携妓动乐。虽曰古风。盖至于废朝而极矣。此岂士君
某再拜。忝在席末。而地位悬隔。不命之坐。则不能进前。同僚之分。虽有上下新旧之殊。不宜如是之太严也。何其怪哉。窃有相议之事。而非但分严如此。且未得从容之暇。兹敢以一书仰渎。惟吾兄察焉。闻厅中有罚礼之事。未知有何罪可罚也。生。远垫峡中。不在京洛几十年。下人不知所居。误向骊州之路。三日而后。始到弊庐。适值贱身有疾。不能即发。留一日调息。且治行李。翊晓乃登程。入城之日。又不得冠带。以致参谒较迟。此则事势然也。何罪之可罚。虽然。各位所命。所当甘受奉行。西一身旅宧。今已匝旬。囊橐俱空。马瘦奴饥。独坐府中。谁与谋之。语云。枯木不生津。此之谓也。且厅中出官免新之礼。糜费不赀。积弊未袪。久而愈甚。决非如生穷困者所能堪当。而亦非厅中之美风也。闻诸古吏。则初出于和上下敬僚友之好意。而渐染成习。遂至滥觞。礼之设岂端使然哉。此由于废朝之初。歆艳爵禄者。忘廉耻斗侈靡。至于末年。携妓动乐。虽曰古风。盖至于废朝而极矣。此岂士君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65L 页
子之所当遵守而踵行者哉。方今 圣上临御。矫革百弊。裁省有厅。禁断有条。如吾辈者。宜当奉承 新化。惟恐失坠。奔走率职。以尽臣子之道而已。岂可踵废朝之积习。区区于崇饮之馀风哉。生之此言。似嫌于欲免徵罚。而愚妄之见。实出中情。何敢避小嫌。而失此 新化之大几会也。今而不革。则更无可革之时矣。生。以眇末后进。敢发难行之论。固知触忤佥兄。无所逃罪。且必以为渠欲不行而为此言也。然生之所见实如此。力绵又如此。若欲仍存前例。而无所变通。则百尔思之。无可行之路矣。生之托交之最切者。无过于兄与崔丈。而成,丁两兄。亦相亲于近日作僚之后。所不知者。上经历之意也。幸须通议以定。以成 清朝之美事。如何如何。条约之定。在于佥兄之善处。生之意则免新一燕。酒肴随备。同僚和乐。善莫善焉。出官齐进罚礼等事。虽废之可也。检下尽职。岂关于酒馔之多寡哉。百司,庶府。并无此弊。而唯本府,宣 传。监察之厅有之。宣 传武夫之所会。似无足道者。殿中金吾。荫职之清选。而犹存此习。常切怪之。倘赖佥兄之议定。痛革此弊。则彼二厅者。亦将闻风而知改。岂无小补于百僚师师之 圣化哉。鏧竭所蕴。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66H 页
不敢小隐。益见其愚且妄矣。惟吾兄恕之。
上都督陈洪范书
天运不幸。逆胡猖獗。踰关犯圻。四郊多垒。远来陪臣。愤切入骨。况我老爷受分阃之寄。任锁钥之责。其于主忧臣辱之义。何可一刻而忘于怀乎。今老爷洒泣登舟。击楫誓海。提师赴难。忠义凛然。虽以倍臣之陋。亦且感奋而增气。苟有一得之见。何敢以远人自外。而不尽其所怀乎。窃念此贼。可以计破。难以力斗。今能出捐数千斤金。多募细作之人。或投弃檄文。或布散流言曰。关内之贼。已就歼灭。陈太傅部分诸将。收复沿海诸卫。而沈都督领椵岛之兵。自辽东来。黄监军帅登,莱之师。由金,复而入。太傅亲统十万大军。直捣虏冗(虏穴)。尔诸辽,鲜之民。必多豪杰之士。每欲归正。日望官军之至者久矣。此诚转祸为福立功报国之秋也。苟能临机善图。随力效忠。则虽佟,李,孔,耿之徒。亦当转奏朝廷。待以不死。其他建功立事之人。封候疏爵之宠。岂可胜言哉。其与屈身犬羊。终身羞辱。毕竟不免于赤族者。固不可同年而语。尔其勖哉云云。则虏中精兵劲卒。尽抽西犯。馀存者。不过若干老弱。若闻大众西没。官军东向。诸路之兵。一时云集。辽,鲜胁
上都督陈洪范书
天运不幸。逆胡猖獗。踰关犯圻。四郊多垒。远来陪臣。愤切入骨。况我老爷受分阃之寄。任锁钥之责。其于主忧臣辱之义。何可一刻而忘于怀乎。今老爷洒泣登舟。击楫誓海。提师赴难。忠义凛然。虽以倍臣之陋。亦且感奋而增气。苟有一得之见。何敢以远人自外。而不尽其所怀乎。窃念此贼。可以计破。难以力斗。今能出捐数千斤金。多募细作之人。或投弃檄文。或布散流言曰。关内之贼。已就歼灭。陈太傅部分诸将。收复沿海诸卫。而沈都督领椵岛之兵。自辽东来。黄监军帅登,莱之师。由金,复而入。太傅亲统十万大军。直捣虏冗(虏穴)。尔诸辽,鲜之民。必多豪杰之士。每欲归正。日望官军之至者久矣。此诚转祸为福立功报国之秋也。苟能临机善图。随力效忠。则虽佟,李,孔,耿之徒。亦当转奏朝廷。待以不死。其他建功立事之人。封候疏爵之宠。岂可胜言哉。其与屈身犬羊。终身羞辱。毕竟不免于赤族者。固不可同年而语。尔其勖哉云云。则虏中精兵劲卒。尽抽西犯。馀存者。不过若干老弱。若闻大众西没。官军东向。诸路之兵。一时云集。辽,鲜胁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66L 页
从之人。亦且生变。则彼必惊扰自疑。势分力弱。老爷于此际。与宁远军门相议。分舟师步兵。替守本城。拣选精兵猛将。以马,步数万人。直渡三义。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则虽有智者。亦不及为计矣。彼关内之兵。如无根之木。断源之水。自致消亡于中道。此诚直走魏都之策。而收复全辽。在此一举。尽天下之竹帛。不足以书老爷之奇勋。干黩尊严。死罪死罪。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序
赠悬灯山一老师序
呜呼。天地之心。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抱大才德而生两间者。是固天地之所钟精也。其始生之也。若将以有用于斯世。而自古圣贤君子之困阨湮没者。是诚何故哉。孔孟之大圣而栖遑于周季。程朱之硕德而见斥于宋世。其间奇才异能之抱负泯绝者。又何可胜道哉。非独吾儒然也。释氏亦有之。彼释迦如来者。亦西方之异人也。阿难,迦叶,达摩,观音之徒。固皆一世之人豪也。彼既能见性识心。则必知人性之本善。此心之不昧也。使之扩仁义之端。行礼乐之教。则亦可以用夏变夷。而西方一域得为冠带文明之俗矣。奈何。既畀如是之圣智。而使之灭人伦毁天常。徒为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序
赠悬灯山一老师序
呜呼。天地之心。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抱大才德而生两间者。是固天地之所钟精也。其始生之也。若将以有用于斯世。而自古圣贤君子之困阨湮没者。是诚何故哉。孔孟之大圣而栖遑于周季。程朱之硕德而见斥于宋世。其间奇才异能之抱负泯绝者。又何可胜道哉。非独吾儒然也。释氏亦有之。彼释迦如来者。亦西方之异人也。阿难,迦叶,达摩,观音之徒。固皆一世之人豪也。彼既能见性识心。则必知人性之本善。此心之不昧也。使之扩仁义之端。行礼乐之教。则亦可以用夏变夷。而西方一域得为冠带文明之俗矣。奈何。既畀如是之圣智。而使之灭人伦毁天常。徒为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67H 页
万古惑世诬民之资哉。然则孔孟之不得行王道。释迦之创得为异教者。皆莫非天地之心也。何其始生之有意。而终不得其用也。大圣大智而犹且若此。则下此而馀者。固不足多论。而亦不能无憾于天地之心也。余自数年以来。卜居于加平清德之洞。闻郡之西县。有云岳山。最奇绝。乃蜡屐而登焉。遂造于所谓文殊寺者。则有八九云衲。趺坐而诵经。其中主法者。老师得一也。观其貌。秀而奇。听其言。清而简。与之坐而叩其所有。则于其学已博洽无蕴。而胸中豁然无少滞碍。又善于诗。锵然有金石之响。盖亦方外之韵士也。惜乎。其沦没于释氏之学。而其才不见用于世也。昔韩退之抗表论佛骨。而谪潮州。与太颠相往来。至于留衣服为别。当时。有以佞佛求福诮之者。而后世。亦不能无疑。退之固豪杰之士也。岂因一催折。毁其道而从之者耶。盖爱太颠之才。惜其不见用而沦于空寂也。退之之心。其亦有憾于天地乎。余之足迹。未遍于四海之广。而所见不过东方之一隅。则千山万水之间。若师之以而虚生浪死者。又不知有几许人哉。其亦可惜之甚也。余之感此久矣。每欲问天地之心。而天地不言。故姑从师而问焉。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67L 页
清风金氏族谱序
人谁无族。族必有谱。族而无谱。则人莫知亲亲之义。敦睦之心。无自而生。此吾谱之所以作也。吾金氏。出于新罗。新罗之时。散处罗地。若庆州,安东,尚州,江陵之金。同是一姓。而恨上世无谱。不能详其分派耳。吾家不幸。屡经祸患。又值兵火之乱。谱牒散失。虽强近之亲。亦不识其名字。余常以为恨。见同姓则必问其支派。徵其家谱。积数十年而仅能成帙。适有 朝天之行。遂持草藁而来。留馆数月。净写一仵。虽不能详记而备录。亦可知此后之宗族矣。或曰。同姓固可谱。至于异姓。又何记之详也。余曰。是何言也。人之初生。只一人之身。而分而至于千人。自其万初视之。则皆同胞中出也。是故。子之子为孙而同姓。女之子亦为孙而异姓。人之爱女之子与爱子之子何殊哉。虽有内外之分。而其天属之恩。则固无异同于其间。自祖先视之。则今之异姓之亲。皆祖先之所同爱也。吾何独爱吾之子孙。而不爱祖先之所同爱者乎。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纵曰服尽而情尽。其为吾祖先之子孙则一也。何可视之如涂人。而漠然不知其所自生乎。善乎。苏明允之言曰。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
人谁无族。族必有谱。族而无谱。则人莫知亲亲之义。敦睦之心。无自而生。此吾谱之所以作也。吾金氏。出于新罗。新罗之时。散处罗地。若庆州,安东,尚州,江陵之金。同是一姓。而恨上世无谱。不能详其分派耳。吾家不幸。屡经祸患。又值兵火之乱。谱牒散失。虽强近之亲。亦不识其名字。余常以为恨。见同姓则必问其支派。徵其家谱。积数十年而仅能成帙。适有 朝天之行。遂持草藁而来。留馆数月。净写一仵。虽不能详记而备录。亦可知此后之宗族矣。或曰。同姓固可谱。至于异姓。又何记之详也。余曰。是何言也。人之初生。只一人之身。而分而至于千人。自其万初视之。则皆同胞中出也。是故。子之子为孙而同姓。女之子亦为孙而异姓。人之爱女之子与爱子之子何殊哉。虽有内外之分。而其天属之恩。则固无异同于其间。自祖先视之。则今之异姓之亲。皆祖先之所同爱也。吾何独爱吾之子孙。而不爱祖先之所同爱者乎。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纵曰服尽而情尽。其为吾祖先之子孙则一也。何可视之如涂人。而漠然不知其所自生乎。善乎。苏明允之言曰。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68H 页
然而生矣。余亦有感乎此。而冀吾谱中之人。见谱而生敦睦之心也。时崇祯十年丁丑人日。后孙折冲将军。行龙骧卫副护军知制 教,冬至 圣节千秋使金堉。谨书于皇城玉河馆。
甲会契帖序
契会之作。非古也。世道已降。人心日趋于薄。相爱之情。有所不足。于是乎托契以求亲。是犹胶多而不连。契可无作也。虽然。人之相爱者。并世而生。亦难矣。而况于同岁乎。四海之广。同岁者固多。而同一国难矣。同一国固难。而同仕乎朝。为尤难矣。夫以相爱之情。有此三同之难。而非契会则无以团栾一席。接殷勤之欢。契亦不可以无作也。呜呼。作契之初。李监司汝复实主张是。而完丰府院君李公赞成之。二公今皆为泉下之人。而权舍人公润,金都宪士逸。又相继而逝。十馀年来。零落已多。生同而死不同。是固脩短之不齐。而相爱之既切。则相痛之亦深。每作会而少四人。未尝不泫然而涕洟也。吾庚皆已六十矣。以百年之寿槩之。则后死者不过数十年之迟耳。馀存而独悲者与不悲之无穷期者。果孰优哉。吾契中得人最多。相乎将乎。功业赫然。而其明扬展布。登擢于上列
甲会契帖序
契会之作。非古也。世道已降。人心日趋于薄。相爱之情。有所不足。于是乎托契以求亲。是犹胶多而不连。契可无作也。虽然。人之相爱者。并世而生。亦难矣。而况于同岁乎。四海之广。同岁者固多。而同一国难矣。同一国固难。而同仕乎朝。为尤难矣。夫以相爱之情。有此三同之难。而非契会则无以团栾一席。接殷勤之欢。契亦不可以无作也。呜呼。作契之初。李监司汝复实主张是。而完丰府院君李公赞成之。二公今皆为泉下之人。而权舍人公润,金都宪士逸。又相继而逝。十馀年来。零落已多。生同而死不同。是固脩短之不齐。而相爱之既切。则相痛之亦深。每作会而少四人。未尝不泫然而涕洟也。吾庚皆已六十矣。以百年之寿槩之。则后死者不过数十年之迟耳。馀存而独悲者与不悲之无穷期者。果孰优哉。吾契中得人最多。相乎将乎。功业赫然。而其明扬展布。登擢于上列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68L 页
者。亦且不少。不佞滥厕于其间。常窃自愧。而亦自幸其附骥也。兹敢作为一帖。题其名姓。序以月日之先后。而不以爵者。亦乡党尚齿之义也。如有闻风而追入者。将并许之。人多则会亦频。数十年间。频会而娱馀生。以慰相痛独悲之怀者。不亦善乎。诸公属余为序。以记其事。故不敢以不文辞。崇祯纪元辛巳仲春。清风金堉。序。
银台杂咏序
龙蛇之岁。与诸公并直政院。日长夜永。无以消遣。且属时艰危。忧愤沈吟。间有喜作。叩寂寓兴。诸公不以为鄙。续而和之。诚所谓先从隗始。而非阳春白雪之曲也。留诸卷中。以为银台故事。如其增益。以俟后之君子云。
类苑丛宝序
吾东素称文献之足徵。且历世通中国。文章之盛。方驾于华夏。不幸数十年来兵火继起。书不汗牛。才无倚马。安得不为之深嘅也。博考往迹。无过于祝氏事文。而学士大夫有此书者尚少。况遐远之缝掖乎。去年夏。余在闲局。始抄此书。刬去繁冗。存其旨要。兼取艺文类聚,唐类函,天中记,山堂肆考,韵府群玉等诸
银台杂咏序
龙蛇之岁。与诸公并直政院。日长夜永。无以消遣。且属时艰危。忧愤沈吟。间有喜作。叩寂寓兴。诸公不以为鄙。续而和之。诚所谓先从隗始。而非阳春白雪之曲也。留诸卷中。以为银台故事。如其增益。以俟后之君子云。
类苑丛宝序
吾东素称文献之足徵。且历世通中国。文章之盛。方驾于华夏。不幸数十年来兵火继起。书不汗牛。才无倚马。安得不为之深嘅也。博考往迹。无过于祝氏事文。而学士大夫有此书者尚少。况遐远之缝掖乎。去年夏。余在闲局。始抄此书。刬去繁冗。存其旨要。兼取艺文类聚,唐类函,天中记,山堂肆考,韵府群玉等诸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69H 页
书。因其标题而增损之。补其阙漏而润色之。一帙之中。包括数百卷之精粹。名之曰类苑丛宝。凡四十六篇。迄今秋而书成。湖南伯南公铣。同志之士也。为余刊而行之。呜呼。余岂乐为此哉。四库之书。烧尽于秦灰。千金之易。路绝于燕市。余所以忘其僭越。敢为搜辑者。其意有在。其情诚可悲也。其取舍增减。必多谬戾。又急于剞劂。未及精校。固知未免为具眼老所嗤。而余固不暇恤也。亦不敢辞也。此诚夫子所谓知我罪我之意也。后来诸君子。倘肯少恕乎我哉。时昭阳浃洽杪秋下浣。清风金堉。序。
种德新编序
余十馀岁。受小学书于过庭。读至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惕然有动于中。因自思。非必一命士为然。人固当皆如此。但虽有爱物之心。若夫济人。必一命以上者之所为也。友人李子正有养。尝问于余曰。子于圣贤之言。有所心悦者乎。余应之曰。圣贤之言。无非可悦。然余于小时。偶感程子爱物济人之语。至今铭于心。子正曰。我则于论语中见贤思齐之言。心诚悦之。余于是。始知人各有好于圣贤之一言也。李文靖之言曰。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终身
种德新编序
余十馀岁。受小学书于过庭。读至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惕然有动于中。因自思。非必一命士为然。人固当皆如此。但虽有爱物之心。若夫济人。必一命以上者之所为也。友人李子正有养。尝问于余曰。子于圣贤之言。有所心悦者乎。余应之曰。圣贤之言。无非可悦。然余于小时。偶感程子爱物济人之语。至今铭于心。子正曰。我则于论语中见贤思齐之言。心诚悦之。余于是。始知人各有好于圣贤之一言也。李文靖之言曰。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终身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69L 页
诵之可也。古人亦如此。每观古书。有爱物济人底事。必欣然记之。并记古人释疑辨奸之事。附于其下。夫爱物本于仁。济人本于义。释疑本于智。皆人性之所固有。而蔼然闯发者也。诚能自牖而明之。则可以扩充而尽其性矣。余虽不敏。欲效其为。而卤莽栖屑。一无所施。然其好此之心。终不懈也。因积而成卷。名之曰种德新编。盖欲观而益勉。且付子孙而为劝。用子正思齐之心。为文正终身之诵。若曰有所为而为之。讥以释氏因果之说者。非知我者也。岁甲申仲夏。潜谷老人。书。
家礼考證序
冠昏丧祭。礼之大节也。君子居家。必有吉凶之用。故子朱子集此四礼。著为一书。名之曰家礼。欲使人人熟讲乎此。无临事颠错之失也。顾其为书。出于先圣遗经。微辞奥义。有难尽识。学者病之。我先师芝山先生。闻道甚早。学本为己。博极群书。研穷义理。而于礼学。著功尤切。遂就此书。探索幽隐。凡文字之难解者。事物之难究者。考其出处而明之。多引经史而證之。间亦附以己意。使后之学者。开卷瞭然。有若亲承提诲于函丈之间。岂不为后学之大幸。但冠昏之礼。则
家礼考證序
冠昏丧祭。礼之大节也。君子居家。必有吉凶之用。故子朱子集此四礼。著为一书。名之曰家礼。欲使人人熟讲乎此。无临事颠错之失也。顾其为书。出于先圣遗经。微辞奥义。有难尽识。学者病之。我先师芝山先生。闻道甚早。学本为己。博极群书。研穷义理。而于礼学。著功尤切。遂就此书。探索幽隐。凡文字之难解者。事物之难究者。考其出处而明之。多引经史而證之。间亦附以己意。使后之学者。开卷瞭然。有若亲承提诲于函丈之间。岂不为后学之大幸。但冠昏之礼。则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0H 页
先生之所以考證者。皆为已成之书。而丧礼自成服以下至于祭礼。则皆未及编摩。余所藏家礼一册。乃先生亲自批点者也。考出诸书。或书诸册端。或记于别纸。皆先生手笔。盖欲收辑成书而未及为也。同门诸友。取此册中所录。续之于下。略而未备。诚可惜也。夫礼者。根于天理而人之所性者也。随遇而行。各因其情而节文。则一言一字之或有疑晦。固无损益于其间。而先生之竭心思耳目之力。必欲使无一毫之未尽者。其为后生计。可谓至深切矣。噫。冠昏之义。丧祭之文。备载于礼经。而朱子集之为家礼。朱子好礼之心。即先圣之心也。四礼既备。兼有注疏。而先生犹虑夫世益下而礼益坏。著考證以明之。先生好礼之心。即朱子之心也。传所谓其揆一也者。岂不信哉。呜呼。修齐治平之道。自家而国。以先生之道德文章。若使遭时而羽仪。则为国以礼之效。岂可胜言。而蕴而未发。天不假年。使考證一篇与家礼。俱为未成之书。哲人其萎之痛。与天地无终极矣。今当剞劂之役。益切伤恫之怀。录其梗槩。以寓追慕之诚。其敢曰序引先生之文乎哉。
汉阳赵氏族谱序
汉阳赵氏族谱序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0L 页
宁海赵使君赟。既刊汉阳世谱于其府。贻书于余曰。子亦赵氏之外孙也。可无一言以弁其首乎。余答之曰。吾何敢。前有文节公之叙。后有太学士日章之文。尚奚用续貂为哉。赵君又走人。请甚恳。余让不获。仍自念我清风之金旧无谱。余慨然伤之。以为人不可不知其所自出。又不可不知其所自分。一人之身。分而至于涂人。此理势之固然。而漠然不知者。与飞走草木。奚择哉。遂询问同宗。广求氏族志。积十馀年而始成。赵君之屡请于不佞者。必知其有尊祖敬宗之心。与自家同也。凡人之禀赋者。父生母育。同其恩而欲报之心一也。其于父党母党。亲爱之心。亦何有内外之殊哉。赵氏之谱。即文节公之所纂也。今已百馀年矣。其后子孙。则未知其支派之所分。余常以为恨。欲有所述而未遑。今赵君与日章及诸公。同心协力。广加闻见。录而成谱。以续文节公之所纂。印出广布。其志可嘉。而其诚亦至矣。赵君既喜余之同志。而求一言于余。则何敢勿识其意。而孤其厚望哉。抑余于此。有所感焉。人之有谱者。欲其观祖先之所为而继其迹也。观其德行。则思所以尽学问之道。观其文章。则思所以鸣国家之盛。观其功业。则思所以报君父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1H 页
之恩。观其清白。则思所以遗子孙之安。自始祖以下。积德馀庆。流于后裔。功业文章。载于国乘。诗所谓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者。非此之谓耶。余所最悲者。外曾伯祖静庵先生文正公学问文章。名于中庙朝。与我高祖大成公。志同道合。有丽泽之义。俱以王佐之才。为一世所推仰。而不幸为奸凶所构捏。陷于不测之祸。尚何忍言之哉。虽然。阴曀既消。日月光明。 圣主首出。君子汇征。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 赠以大官。赐以美谥。从食乎孔庭。俎豆于书院。士趋既正。文风更振。天道之福善祸淫。昭昭乎不诬矣。呜呼。孔孟之栖遑。程朱之困厄。亦理之不可知者。而道传千载。名垂万古。为善者。何可以此而小沮也。子孙之观斯谱者。其亦无怠而勖之哉。
湖西大同节目序
君子之生斯世也。幼而力学之。学而欲行之。修其天爵。以受人爵者。岂独为利禄要名誉哉。将欲行其志。而施于民也。官无尊卑。苟有志于行其志。则固当以圣贤之言为法。行乎一邑。则一邑之民安。行乎一国。则一国之民安。行乎天下。则天下之民安。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之道。乃圣贤教人之法。而归泽斯民而
湖西大同节目序
君子之生斯世也。幼而力学之。学而欲行之。修其天爵。以受人爵者。岂独为利禄要名誉哉。将欲行其志。而施于民也。官无尊卑。苟有志于行其志。则固当以圣贤之言为法。行乎一邑。则一邑之民安。行乎一国。则一国之民安。行乎天下。则天下之民安。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之道。乃圣贤教人之法。而归泽斯民而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1L 页
已。世之言诚意正心之学者。皆掇拾方册之所载。以为意诚心正。则天下国家可几而理。只谈之于口。乃笑急务者之为功利。甚者。至以商于,半山诋之。此岂协心为国之道哉。不佞懵然肤浅。虽未知学问之如何。而乃所愿则存心以正。做事以实。节用而爱民。宽徭而薄赋。不欲驰虚骛远而尚浮文也。遭遇 圣明。禄位非分。适值多难。民生困悴。才疏年老。无以报国。只以所闻古人之言。欲救生民一分之弊。先试一道。追行诸路。而异议蜂生。群谤猬起。猾吏犹恐未充欲。豪民皆怨发其奸。一雄唱之。百雌和之。几不能有成。幸赖户判李公时昉,礼判南公铣,参判许公积终始一心。平均百役。随事变通。有譺辄决。春秋贡赋之外。更无不时之徵敛。公私晏然。耕稼以时。湖山之民。自得于千里。岭海之人。皆恨其后我。当初异议之人。颇有觉悟而回心者。兹岂非 圣主之惟断乃成。诸公之变通得宜者乎。遂取节目。锓梓印出。分送本道。县置一件。使吏民晓然知其指归。遵奉行之。坚如金石。则后来邪说。不得行于其间。 国家生民之福。何可胜言。呜呼。三代井地之法。今不可复矣。抑可以为其次者。无踰乎此。近代名公钜乡之尽心国事者。孰不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2H 页
以此为先务乎。董江都。距汉兴不远。文,景之治。成周后一时。而三策之对。尚曰。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栗谷先生万言之疏。以改贡案幸弊法。缕缕于前后。今之假经传论是非者。果有超古今之见识乎。始事之初言。虽发于不佞。非诸公之变通得宜。则碍滞而不得行。诸公虽善变通。实出于 圣上之独断坚定。终底乎成。一道之民。被 天地父母之恩。而他道将囿于一视之仁。东方亿万年太平之乐。庶几兆于此乎。同事诸公。请志颠末于卷端。故略叙如右云。
三大家诗全集序
吾人之生也。禀天地之秀气。得五行之精华。发于心为志。言其志为诗。诗者。与人俱生。其来也远矣。三皇以前。吾不得以知也。尧舜之世。已有诗。下有康衢耕凿之歌。上有南风赓载之歌。皆自性情中流出者也。夏有五子之歌。商有麦秀,采薇。周有雅颂,国风。诗之作极盛于三代。至春秋作而诗亡。盖诗有四成者。立我蒸民。四言之始。南风之薰兮。五言之始。帝力何有于我哉。七言之始。谓五言出于苏,李。七言起于柏梁者。因流波之㳽漫而别其派也。逮至六朝。众作啁啾。以兴体制。伤于沿袭。大雅不作。日就凋耗。李,杜勃兴。
三大家诗全集序
吾人之生也。禀天地之秀气。得五行之精华。发于心为志。言其志为诗。诗者。与人俱生。其来也远矣。三皇以前。吾不得以知也。尧舜之世。已有诗。下有康衢耕凿之歌。上有南风赓载之歌。皆自性情中流出者也。夏有五子之歌。商有麦秀,采薇。周有雅颂,国风。诗之作极盛于三代。至春秋作而诗亡。盖诗有四成者。立我蒸民。四言之始。南风之薰兮。五言之始。帝力何有于我哉。七言之始。谓五言出于苏,李。七言起于柏梁者。因流波之㳽漫而别其派也。逮至六朝。众作啁啾。以兴体制。伤于沿袭。大雅不作。日就凋耗。李,杜勃兴。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2L 页
韩子大振。此为唐世诗家之宗匠。以之于兵。子美。孙武之兵。堂堂之阵。井井之旗。奇正循环。不战而屈人兵者也。太白。飞将之兵。勇如快鹘。精贯金石。人莫能测。飘然而无与敌者也。退之。淮阴之兵。将将自逊。多多益善。从风而靡。一胜而定天下者也。古人论诗者。或拟之于圣。或称之以仙。吾未知果得情境之真。而小子之欲学夫诗者。舍三家。无可与计者。韩取其力量。杜取其规模。李取其气魄。熟读精思。融会贯通。则可以窥闯其阃阙。而骎骎乎馀韵矣。虽然。所贵乎诗者。陶冶性灵。得其心声之正。赋之而舒其意。闻之而知所赋者。此诗也岂吟风咏月之云乎。刿目鉥心之云乎。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读三家诗者。苟于其爱君忧国之诚。脱俗遗世之志。抑邪扶正之意。一于心而无他思。流出而为歌咏太平之乐章。则兴于诗者固在此。而其亦不失乎可与言诗之圣训也。惟我青丘之诗。实出于九畴,八条之遗化。皇极篇中之韵语。即商颂之正音也。三国以来。作者辈出。无异于中华。不幸金革。书籍散失。囊萤映月之徒。莫或尽其才。余为之悯然。往年印经书。今又印此而布之。洛下诸生之咏诗者。诚不弃老夫之心。则岂但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3H 页
劘人垒而短其墙而已哉。将瞻仰数仞高而得其门。必不至正墙面以立也。诸生勉之哉。著雍阉茂太簇上元。潜谷七十九岁老人。叙。
沈中。留别石室先生序。(甲申)
悲莫悲兮生别。况在隔千里殊方。日复日兮新愁。又值秋七月既望。心悽其而已折。魂黯然而潜销。伏惟先生玉洁金刚。冰清檗苦。只欲生尽职而死尽节。国耳忘身。唯知入则孝而出则忠。学本为己。适丁风尘之际。坐甲月晕之城。 国破家亡。恨未西登而东蹈。 主辱臣死。心甘北扉之南冠。初缘群小之鼓簧。已经五年之投籥。苏属国之雪窖。北海乳羝。洪忠宣之冷山。前砂断马。身虽苦而志益厉。年既老而精未衰。文章自娱。对书史以为友。学问不懈。仰圣哲而作师。犹怀嫉恶之心。每洒忧时之泪。华夷同敬。震寰区之声名。天地皆知。寔神明之扶护。何忧所慎者疾。庶几盍归乎来。鲰生夙慕风仪。常钦懿范。金村古里。曾陪杖屦而游。 玉升仙班。又忝寮寀之末。岂意绝域之外。相逢离索之中。接软语于穹庐。唱则斯和。承嘉诲于丈席。叩之必鸣。至于玄堂之铭。光乎先世之德。赉其多矣。感已极于幽明。何以报之。恩可忘于生死。呜
沈中。留别石室先生序。(甲申)
悲莫悲兮生别。况在隔千里殊方。日复日兮新愁。又值秋七月既望。心悽其而已折。魂黯然而潜销。伏惟先生玉洁金刚。冰清檗苦。只欲生尽职而死尽节。国耳忘身。唯知入则孝而出则忠。学本为己。适丁风尘之际。坐甲月晕之城。 国破家亡。恨未西登而东蹈。 主辱臣死。心甘北扉之南冠。初缘群小之鼓簧。已经五年之投籥。苏属国之雪窖。北海乳羝。洪忠宣之冷山。前砂断马。身虽苦而志益厉。年既老而精未衰。文章自娱。对书史以为友。学问不懈。仰圣哲而作师。犹怀嫉恶之心。每洒忧时之泪。华夷同敬。震寰区之声名。天地皆知。寔神明之扶护。何忧所慎者疾。庶几盍归乎来。鲰生夙慕风仪。常钦懿范。金村古里。曾陪杖屦而游。 玉升仙班。又忝寮寀之末。岂意绝域之外。相逢离索之中。接软语于穹庐。唱则斯和。承嘉诲于丈席。叩之必鸣。至于玄堂之铭。光乎先世之德。赉其多矣。感已极于幽明。何以报之。恩可忘于生死。呜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3L 页
呼。乐而忧。忧而乐。悲欢宁有常乎。离必合。合必离。聚散本无期也。今虽少别。后岂难逢。惟城隅此日之分。甚河梁昔人之怆。凉风乍起。野萧瑟而秋光。积雨初收。天泬寥而暮色。驻四马而不发。咏三归而为歌。归者所以祝先生遄归也。
松京养老宴诗序(戊子十月二十八日)
五百年王者地。民乏生生之资。七十岁古来稀。宜先老老之政。四美具矣。一朝飨之。尔诸老人。共跻春台。同居寿域。须臾无死。扶杖听于山东。懋迁为生。击壤歌于洛北。顷值丙丁之乱。难堪庚癸之呼。天下皆兵。子孙阵亡之已尽。日中为市。交易化居之何论。车牛服贾之莫为。戎马生郊之未已。纵曰羁縻不绝。亦云供给之难。黄金倾有无。闷使者之星散。青钱防雇直。忧帖下之风生。远近亦齐。不知何乡之乐土。关山难越。尚恋宿鸟之本枝。幸逢年谷之少登。亦喜行李之暂息。今年作社。乌可已乎。斗酒自劳。此其时也。况此高年之致礼。实是惇史之所垂。夏序周胶。国老庶老之有养。唐宗,汉帝。三日五日之赐酺。非但国中之乞言。抑亦县道之授杖。念兹都人士女。皆沐 圣朝恩波。开需云之盛仪。初筵秩秩。酌流霞之仙液。良士番
松京养老宴诗序(戊子十月二十八日)
五百年王者地。民乏生生之资。七十岁古来稀。宜先老老之政。四美具矣。一朝飨之。尔诸老人。共跻春台。同居寿域。须臾无死。扶杖听于山东。懋迁为生。击壤歌于洛北。顷值丙丁之乱。难堪庚癸之呼。天下皆兵。子孙阵亡之已尽。日中为市。交易化居之何论。车牛服贾之莫为。戎马生郊之未已。纵曰羁縻不绝。亦云供给之难。黄金倾有无。闷使者之星散。青钱防雇直。忧帖下之风生。远近亦齐。不知何乡之乐土。关山难越。尚恋宿鸟之本枝。幸逢年谷之少登。亦喜行李之暂息。今年作社。乌可已乎。斗酒自劳。此其时也。况此高年之致礼。实是惇史之所垂。夏序周胶。国老庶老之有养。唐宗,汉帝。三日五日之赐酺。非但国中之乞言。抑亦县道之授杖。念兹都人士女。皆沐 圣朝恩波。开需云之盛仪。初筵秩秩。酌流霞之仙液。良士番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4H 页
番。及尔燕于胥乐兮。式歌且舞。迨我暇饮此醑矣。不醉无归。空闾里以耸观。蔼少长之咸集。傞傞有节。虽羡寿考且康。孑孑无依。可怜鳏寡及独。燕毛序齿。天应照老人之星。白发苍颜。吾亦为太守之醉。欲尽千钟之量。侑以五篇之诗。
其一曰。嗟嗟父老。维孟之冬。百谷用成。休我农工。朋酒斯飨。有来雍雍。式敬尔仪。无失其容。
其二曰。尔殽既嘉。酒亦和旨。饮酒孔偕。亦既醉止。其湛曰乐。百礼既至。威仪反反。慎终于始。
其三曰。杨柳依依。清池在内。百十其丽。黄耇鲐背。乐既和奏。歌童舞队。风和天朗。冬日可爱。
其四曰。何以予之。惟巾及杖。用以扶老。在尔之掌。涕唾可拭。行步可仗。出此二物。佐老之养。
其五曰。瞻望北 阙。在彼东方。明明 圣主。视尔如伤。惟芹惟曝。尚欲献王。各献尔寿。万岁其长。
寿议政府左参赞金相国寿贤序(壬辰十月)
人生百年之间。难见真仙上寿。是岁十月之望。又值佳节下元。华筵最高。胜友咸集。敬惟三宰相公。三朝大老。九帙遐龄。弱冠红莲。驰妙誉于典午。壮元丹桂。振英名于乘龙。倚金华而上玉堂。历薇垣而长柏府。
其一曰。嗟嗟父老。维孟之冬。百谷用成。休我农工。朋酒斯飨。有来雍雍。式敬尔仪。无失其容。
其二曰。尔殽既嘉。酒亦和旨。饮酒孔偕。亦既醉止。其湛曰乐。百礼既至。威仪反反。慎终于始。
其三曰。杨柳依依。清池在内。百十其丽。黄耇鲐背。乐既和奏。歌童舞队。风和天朗。冬日可爱。
其四曰。何以予之。惟巾及杖。用以扶老。在尔之掌。涕唾可拭。行步可仗。出此二物。佐老之养。
其五曰。瞻望北 阙。在彼东方。明明 圣主。视尔如伤。惟芹惟曝。尚欲献王。各献尔寿。万岁其长。
寿议政府左参赞金相国寿贤序(壬辰十月)
人生百年之间。难见真仙上寿。是岁十月之望。又值佳节下元。华筵最高。胜友咸集。敬惟三宰相公。三朝大老。九帙遐龄。弱冠红莲。驰妙誉于典午。壮元丹桂。振英名于乘龙。倚金华而上玉堂。历薇垣而长柏府。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4L 页
尚书践斗。虽陟九棘之班。大夫同升。未登三槐之位。以蹇蹇匪躬之节。遂谦谦知足之心。投绂南城。悬情北 阙。故人稚子。皆已白发苍颜。同榜诸孙。亦既穹宫隆秩。感旧义而加敬。设清宴以致诚。领府白江之尊。位极一德。大将绫川之贵。威总三军。申参判之文辞。不坠世业。李承旨之才望。能继家声。皆从子弟之列。若在父兄之前。绮馔开霞。晴光捲雾。苍松妆石。仰蚕岭以长言。金菊盈盆。泛莺杯以善颂。争歌难老之什。竞进维祺之章。碧海三千。尚闻桑田之变。青襟二百。独有乔岳之存。乐已极而悲来。言未终而泪迸。某馀生孤露。庭树悲风。蓼蓼者非莪。何忍三篇之诵。皇皇然不及。永抱一生之哀。官虽贵而何荣。身已老而更戚。先人之友无在。吾谁与归。达尊之称有三。愿安承教。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记
拱极堂记
宅于南山之下。坐南而向北。名之以拱极者。潜谷老人之草庐也。极者。北辰之居也。拱者。众星之环也。居而不动。斡旋乾纲者。人君为政之象也。环而布列。各守躔次者。臣子拱卫之仪也。君以一德为政。体行健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记
拱极堂记
宅于南山之下。坐南而向北。名之以拱极者。潜谷老人之草庐也。极者。北辰之居也。拱者。众星之环也。居而不动。斡旋乾纲者。人君为政之象也。环而布列。各守躔次者。臣子拱卫之仪也。君以一德为政。体行健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5H 页
不息之道。臣以一心向上。尽竭忠奉职之诚。则位天地。育万物。夫岂外此而他求哉。老人幼而志学。白首纷如。虽无以齿于恒人。敬天爱君之心。不敢顷刻而少懈也。夜则仰紫微而对越。昼则瞻象魏而怵惕。常若上帝之临汝。天威之咫尺。其于恐惧戒慎之工夫。庶几不愧于屋漏也。惟愿天降瑞应。国无灾孽。日月贞明。风雷顺轨。雨旸时若。岁有屡丰之祥。奸回屏黜。朝称宁靖之治。百工相和。万民皆乐。以至世跻春台。俗以封屋。此拱极堂之所祝也。入此堂者。诚能见名思义。无负我老人之意。则于自家身心上。大有补益。吾党小子。尚亦勉之哉。
伛偻亭记
人之为楼台亭榭者。皆厌寂寞而乐喧繁。隆栋宇而侈观瞻。远而处江湖津步之上。外而居郊野田牧之间。卯酉趋衙。无暇一观。反不如邻人过客之偃仰逍遥于其上。其实为人而非为己也。或有闭锁而不许入者。岂非可矧者乎。余于寓居家后。得小阜隙地可以架三楹之舍。遂结茅以庐之。堂其内曰拱极。亭其外曰伛偻。以其矮低打头。必伛偻而后行也。其为亭也虽小。所处则高而奇。所眺则广而远。矗矗之石。苍
伛偻亭记
人之为楼台亭榭者。皆厌寂寞而乐喧繁。隆栋宇而侈观瞻。远而处江湖津步之上。外而居郊野田牧之间。卯酉趋衙。无暇一观。反不如邻人过客之偃仰逍遥于其上。其实为人而非为己也。或有闭锁而不许入者。岂非可矧者乎。余于寓居家后。得小阜隙地可以架三楹之舍。遂结茅以庐之。堂其内曰拱极。亭其外曰伛偻。以其矮低打头。必伛偻而后行也。其为亭也虽小。所处则高而奇。所眺则广而远。矗矗之石。苍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5L 页
苍之松。如雕如插。而屹立于窗外者。木觅之蚕头也。蜿蜒而龙。蹲踞而虎。或走或立。相对而顾视者。白岳与骆山也。鸾停鹄峙。若将飞而未翔者。弼云也。簪笔拄笏。似欲进而却立者。道峰也。水落。在芦原之后。如送佛谷之山。母岳。居鞍岘之上。若追负儿之峰。奇形异状。间见层出。而白云仁寿诸峰。缥缈于云天之表。耸处独尊。尤可敬而可爱。每朝朝暮暮。烟云幻态。或隐或露。如合如离。孰谓城市之中。有此仙家之境界乎。彼江湖之景。郊野之兴。乐则乐矣。不得常居而恒处。一往再往。岁既单矣。岂若寝处于斯。食息于此。千奇万变。悦可心目。四时八节。常对轩窗者乎。余周游八省。未见赏心之处。七十馀年之后。始获名区而作亭。涧水可濯。岩井可漱。剖竹走泉。池可莲也。观鱼养鹤。物可友也。终日寂寥。市声不入于耳。此诚平生梦想之所未到也。虽然。试望九衢。闾阎扑地。越瞻 双阙。觚棱接天。都人士女。往来如云。观览之富。又不觉懔然而嫌其高。此所以低其檐楹。短其墙垣。松竹为篱于后。而昭其俭也。居高。不可不念其危也。入室。不可不思其瞰也。何敢快意自得。倚窗寄傲如处士哉。古鼎之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余于此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6H 页
言。深有所感。俯而名吾亭。
太极亭记
亭。吾作也。太极。吾名之也。亭者。亭亭然立也。太极者。本于无而有有者也。濂溪周子之言曰。无极而太极者。吾取而为名焉。亭在终南之下涧谷之间。渠细石沼。清泉而为半月池。种以所爱之莲。池上丹丘之下。剔出奇岩。架以竹木。覆以冰簟。远而望之。若白云一片。行于松上而遏也。其为形也上圆下方。象两仪也。柱立于下者四。象四象也。椽挂于上者八。象八卦也。一倍以加之者八。象十六卦也。横而结之者五。象五纬也。半月池者。阳也。其中有石与土者。阳中之阴也。丹丘朝日之岩。宛而曲者。阴也。下有南涧者。阴中之阳也。其形圆而相合。复而相抱。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若周子之所为太极图者。亦异矣哉。夫天地。一太极也。天以一元之气。不息而回转。故尽十二会而坏浑焉。人亦一太极也。禀二五之真精。参三才而中立。能尽其性而尽物之性。明教于一时。道行于万世者。圣人也。弃其天性而汩于人欲。昧乎仁义中正之道。不知寂然感通之理。甘与草木同腐者。众人也。同是一太极。而修之吉。悖之凶。不翅天壤之相悬者。岂不可
太极亭记
亭。吾作也。太极。吾名之也。亭者。亭亭然立也。太极者。本于无而有有者也。濂溪周子之言曰。无极而太极者。吾取而为名焉。亭在终南之下涧谷之间。渠细石沼。清泉而为半月池。种以所爱之莲。池上丹丘之下。剔出奇岩。架以竹木。覆以冰簟。远而望之。若白云一片。行于松上而遏也。其为形也上圆下方。象两仪也。柱立于下者四。象四象也。椽挂于上者八。象八卦也。一倍以加之者八。象十六卦也。横而结之者五。象五纬也。半月池者。阳也。其中有石与土者。阳中之阴也。丹丘朝日之岩。宛而曲者。阴也。下有南涧者。阴中之阳也。其形圆而相合。复而相抱。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若周子之所为太极图者。亦异矣哉。夫天地。一太极也。天以一元之气。不息而回转。故尽十二会而坏浑焉。人亦一太极也。禀二五之真精。参三才而中立。能尽其性而尽物之性。明教于一时。道行于万世者。圣人也。弃其天性而汩于人欲。昧乎仁义中正之道。不知寂然感通之理。甘与草木同腐者。众人也。同是一太极。而修之吉。悖之凶。不翅天壤之相悬者。岂不可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6L 页
哀也哉。登斯亭也。静而观一气之流行。动而察万物之变化。大而知天地古今之无异。广而度四海九州之皆同。此所以追圣人作易之大意。欲免众人虚生浪死之归也。岂独乐夫洞壑之深邃。泉池之洁净。奇峰峻岳之森列。九衢八达之错综。以快一时之心目而已乎。乐哉斯亭。吾将与尔而长终。知吾意者。其唯无极翁乎。
在山楼记
大凡天下之事。实而已矣。名生于实。实本乎名。无其实而有其名者。吾不知其可也。岳阳楼。以洞庭而壮。其实小县之城门也。黄鹤楼。由仙人而奇。其实槌碎之旧馆也。得其名而有其实者。其惟在山楼乎。楼在终南山上太极亭下。层岩突起。涧水中流。俯瞰长安。平挹华山。地高而势雄。显敞而寡仇。乃褊裨会射之所也。长松苍翠。拥护左右。如十万丈夫凝立不动。帟幕磊砢。旌旆飞扬者。风中之光景也。闾阎栉以。兼匝中区。如千重银甲鱼鳞杂袭。枪刀森列。介马奔驰者。雪后之奇观也。众泉合流。趋于一壑。如勇士赴敌。石走山惊者。瀑流之喧豗也。柳营莲幕。百鸟和鸣。如营平振旅。笳鼓相竞者。春物之骀荡也。四时之变态。咸
在山楼记
大凡天下之事。实而已矣。名生于实。实本乎名。无其实而有其名者。吾不知其可也。岳阳楼。以洞庭而壮。其实小县之城门也。黄鹤楼。由仙人而奇。其实槌碎之旧馆也。得其名而有其实者。其惟在山楼乎。楼在终南山上太极亭下。层岩突起。涧水中流。俯瞰长安。平挹华山。地高而势雄。显敞而寡仇。乃褊裨会射之所也。长松苍翠。拥护左右。如十万丈夫凝立不动。帟幕磊砢。旌旆飞扬者。风中之光景也。闾阎栉以。兼匝中区。如千重银甲鱼鳞杂袭。枪刀森列。介马奔驰者。雪后之奇观也。众泉合流。趋于一壑。如勇士赴敌。石走山惊者。瀑流之喧豗也。柳营莲幕。百鸟和鸣。如营平振旅。笳鼓相竞者。春物之骀荡也。四时之变态。咸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7H 页
萃于一楼。景致殊绝。名实相副。岂可以论于岳阳,黄鹤之乖名爽实者哉。今我在楼诸君。皆有志四方之士也。以穿杨之才。登折桂之列。六韬三略。诵习于此中。千匀两石。较艺于其间。揖让而升。文武兼资。入则为心为膂。夙夜乎周庐。出则如熊如罢。超腾乎汉塞。有虎豹在山之势。为国家干城之卫者。实出于此楼。不负于人。人宁负于楼哉。南楼之兴。老夫亦不浅矣。白月当空。凉风乍起。登百尺之上。倚柱清啸。舒千古不平之气。泻一生未展之怀。自然横堕之不禁者。此实中情之感发也。诸君倘或有知我者乎。柔兆东腊。七七老人。记。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跋
枫岩集跋
枫岩先生。姓金氏。讳终弼。字谐中。我六代祖太常公之第三子也。少年成进士。以能诗名于世。居海州枫岩溪上。因以为号。余少时。见枫岩诗于东文选。恨未见全集。后求得于先生庶孙德仁处。抄写而归。月汀尹相国(讳根寿)求见之。爱玩不还。相国没后。求于其家则已失之矣。是时。德仁已死。问于其子。亦烬于回禄矣。顷者裒集世稿之时。不得并载。大以为恨也。适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跋
枫岩集跋
枫岩先生。姓金氏。讳终弼。字谐中。我六代祖太常公之第三子也。少年成进士。以能诗名于世。居海州枫岩溪上。因以为号。余少时。见枫岩诗于东文选。恨未见全集。后求得于先生庶孙德仁处。抄写而归。月汀尹相国(讳根寿)求见之。爱玩不还。相国没后。求于其家则已失之矣。是时。德仁已死。问于其子。亦烬于回禄矣。顷者裒集世稿之时。不得并载。大以为恨也。适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7L 页
有一本在叔父所。遂取而刻之。呜呼。先生怀抱奇才。只得小科。赍志而没。信所谓诗能穷人。而琼篇瑶什。落在人间。其亦不幸中之幸者欤。今去先生已百有数十年。而是集也屡失而终见得。将寿于梓而传于后。则此岂非天之所以爱惜奇宝。而其传也其不传也。抑亦有数存于其间者耶。同时流辈见于集中者如硡之,浩叔。未知何许人。而皆得明扬于当世。先生独负才受屈。陆沈田园。荣枯穷达。可谓悬绝。而诸人寂无可传之事。仅得附骥于集中。先生之咳唾明珠。则将自此永久而流芳。韩子所谓富贵无能。磨灭谁纪。后山所谓诗能达人。未见其穷也者。岂不信哉。余初恨是集之失。后既得之而又得剞劂于斯。于是乎更无馀恨。而默思天意之若有助也。遂感而书之。崇祯乙亥抄秋上浣。同宗后人金堉。敬跋。
己卯荐科榜目跋
吾东设科以来。科目之美。未有若此之异者也。盖依仿古制。不专取于文藻。人才之出。于斯为盛。而一罢一复。何其变故之多也。苏斋相公慨然追想。集为此录。先以荐目。继以历官。又叙子孙于下。以传示永久。其慕贤尊德之义。吁亦盛矣。余家有印本一件。幸保
己卯荐科榜目跋
吾东设科以来。科目之美。未有若此之异者也。盖依仿古制。不专取于文藻。人才之出。于斯为盛。而一罢一复。何其变故之多也。苏斋相公慨然追想。集为此录。先以荐目。继以历官。又叙子孙于下。以传示永久。其慕贤尊德之义。吁亦盛矣。余家有印本一件。幸保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8H 页
于壬癸兵乱之后。他处未见有也。崇祯九年丙子。余奉 命朝 天。十袭珍藏。置之家而去。是年冬。兵祸卒起。见失于江都。寻常往来于怀。无计更得也。戊寅秋。出按湖西。行到清州。州人朴君安时。江叟先生之曾孙也。有手写一本。余得而甚喜。即令传书而镂于梓。思与一榜之诸子孙共之。越明年正月。讫功。呜呼。一科之罢复。一录之得失。何与于天。而天之默护于此者。何其异。而己卯之科。还至己卯而录成。今又己卯而再录。终不至于泯没。兹非天意也欤。苏斋谓甲子周而录成。亦一异也。何其异之多也。余之悲而喜。喜而感。岂特卢相公之为滩叟而已哉。兹敢涕泣而题于后。时己卯上元。忠清道观察使金堉。谨跋。
新印神应经跋
医家救人之方。针与药均也。然药或有难得之物。而针则数寸铁而已。能尽其法。则有起死回生之效。针之功用大矣哉。神应一经。最得针法之要妙。而兵燹之后。此书甚罕。世之技于此者。皆手自抄写。臣忝在药房。以为内局。必有此书。使掌故取来则无也。内局而无此书。此书将绝其传矣。遂议于诸提调。聚字以印之。因附择日法于下。噫。求之于书者。固其糟粕。而并
新印神应经跋
医家救人之方。针与药均也。然药或有难得之物。而针则数寸铁而已。能尽其法。则有起死回生之效。针之功用大矣哉。神应一经。最得针法之要妙。而兵燹之后。此书甚罕。世之技于此者。皆手自抄写。臣忝在药房。以为内局。必有此书。使掌故取来则无也。内局而无此书。此书将绝其传矣。遂议于诸提调。聚字以印之。因附择日法于下。噫。求之于书者。固其糟粕。而并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8L 页
与其书而亡之。则梓桑君之妙指。何所据而寻之哉。方今 圣明临御。仁洽生民。痒痾疾痛。呼父母以望救者。举将赖此而全活。此书之有补于春台寿域之化者。夫岂浅鲜哉。时癸未冬。臣金堉。谨跋。
松都志跋
山经地志。盖本诸禹贡。禹贡一篇。包括九州之博大。而后世之书若区宇志,风土记,西京杂记,东都事略之类。一何简编之多也。岂世益下而事益繁。博雅之士。欲尽所闻见。而自不觉归于葛藤也。松都。固五百年王业之地。不可以无志也。而屡经兵火。文献无徵。寻问古迹。莫有知者。余甚慨然。曹长渊臣俊。年近八衮。一乡之遗老也。有松都杂记。参考古史。间以谣俗。余取观之。且摭胜览所载。作为此书。略记家国之兴丧。教化之得失。人才之盛衰。古今之风俗。至若吟风咏月之作。驳杂无用之言。弃而不录。虽笔削详略。不得其中。而后之志于古者。或有取焉。则其于观感劝戒之道。亦不无小助云尔。
体素集跋
余少时。闻体素子以文章名世。及长。受词赋于公。瞯公之作。始知非近代诸人之所及也。公既殁。其文益
松都志跋
山经地志。盖本诸禹贡。禹贡一篇。包括九州之博大。而后世之书若区宇志,风土记,西京杂记,东都事略之类。一何简编之多也。岂世益下而事益繁。博雅之士。欲尽所闻见。而自不觉归于葛藤也。松都。固五百年王业之地。不可以无志也。而屡经兵火。文献无徵。寻问古迹。莫有知者。余甚慨然。曹长渊臣俊。年近八衮。一乡之遗老也。有松都杂记。参考古史。间以谣俗。余取观之。且摭胜览所载。作为此书。略记家国之兴丧。教化之得失。人才之盛衰。古今之风俗。至若吟风咏月之作。驳杂无用之言。弃而不录。虽笔削详略。不得其中。而后之志于古者。或有取焉。则其于观感劝戒之道。亦不无小助云尔。
体素集跋
余少时。闻体素子以文章名世。及长。受词赋于公。瞯公之作。始知非近代诸人之所及也。公既殁。其文益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9H 页
可贵重。常恐不朽之托未有所也。崇祯戊寅。出按湖西。抄选为一册。归谓公三子曰。文章之传。不必在多。余老矣。时事多艰。恐未及见此集之行于世。已付诸剞劂。诸君若少之。则毕刻于异日。是余之本意也。后十年。公之仲子时楷为湖南伯。尽取遗稿而刻之。分为上中下三卷。期年而其季时梅又按此路。正其讹谬而成之。于是乎为全书。无欠缺焉。呜呼。以公雄词健笔。不能施于馆阁。奏之清庙。而为世所齮龁。困于窜谪。沈于下僚。赍志而没。古所谓文章憎命达。信非虚语。岂不可慨也哉。玄轩,石室之序,跋。已尽之矣。然公有三子。能继其业。鸣玉清朝。常棣,皇华。寿公文于万世。兹岂非天之爱惜于公而厚报之者耶。公讳春英。字实之。系出璿源。初为我伯姑夫。姑早殁。观察公兄弟。皆继室出。余亲爱如外兄弟。今从余求一言。余以前后再刻之意。书以归之。
新刊孝忠全经跋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书曰。惟孝。友于兄弟。孟子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孝者。百行之源也。能尽其孝。则忠可移于君。悌可移于长。用之一身而有馀。推之天下而无穷。学之道。夫孰有加于此哉。是以古者
新刊孝忠全经跋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书曰。惟孝。友于兄弟。孟子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孝者。百行之源也。能尽其孝。则忠可移于君。悌可移于长。用之一身而有馀。推之天下而无穷。学之道。夫孰有加于此哉。是以古者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79L 页
教儿。莫不以孝经,论语为之始。此古之所以忠臣,孝子。炳炳青史。非后世所可及也。扰扰季叶。高阁此经。闾巷之间。不闻有学而习之者。义理不明。节行无著。终不免为伊川百年之叹。可胜痛哉。余忝留西洛。首先刊此。又得忠经于中国。合之于后。噫。孝既尽矣。则忠可移矣。而顾念幼稚之儿。知有父子。而不知有君臣。怡怡爱养之能识。謇謇匪躬之或昧。必须并读此书。详察恩义。然后庶几知事之如一之道。故遂汇为一册。续刊论语正文。以劝讲旧都之蒙士焉。客有谂者曰。人有恒言曰忠孝。忠固先于孝也。子何以忠经。系之孝经之下乎。余作而曰。子言则然矣。然有父子而后有君臣。人必尽孝于亲。移忠于君。余以学之次序为先后尔。岂以为忠不及于孝欤。且孝经。孔子所传于曾子之书。而朱子刊误以正之。忠经。依仿孝经古文。而后人述之。岂可以后人之所述。加之于先圣之所传乎。客唯唯而退。因记其问答之辞。而并题之。时疆圉大渊献无射之月。清风后学金堉。谨跋。
题宋进士弊帚传家卷尾
善乎。宋生之诗画也。古之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未闻其工于书。则宋生加于此一等矣。三绝之称。
题宋进士弊帚传家卷尾
善乎。宋生之诗画也。古之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未闻其工于书。则宋生加于此一等矣。三绝之称。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0H 页
岂独在于郑虔哉。观生之才。则当世之骚人,墨客。莫能或之先也。而居然濩落。虚老江湖者。亦独何哉。噫嘻悲哉。我知之矣。古人之以诗穷者。杜甫也。以画穷者。曹霸也。以书穷者。张旭也。有一于此。足以穷人。况兼三者而并有之乎。郑虔之穷。其亦三绝崇之欤。虽然。穷于一时。而达于万世者。吾不谓之穷。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事。其次立名。其品虽殊。其不为湮灭而不称则一也。杜甫之诗。曹霸之画。张旭之书。其穷也甚矣。而身死名存。至今不泯者。不可谓不达。诗能达人。未见其穷也者。岂不信哉。子有过人之才。艳称于一时。流美于千古。则弊帚传家。特自谦之辞也。宋生勉乎哉。抑吾于此。有所慨焉。以子之才。用力于实地。依仁据德。绘事后素。则虽未及立德立言。而际乎风云之会。舒翘扬英。展其所蕴。必将以事功显。其所以动荡一时。垂耀后世者。岂与夫名一艺者。同条而共贯哉。宋生勉乎哉。余既奇宋生之才。而又惜其身之不遇。于是乎言。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杂著
宝剑志
宝剑者。非古之所谓龙泉,太阿射斗牛跃江津者。亦非人人之所可以为宝者。独吾之所自以为宝者也。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杂著
宝剑志
宝剑者。非古之所谓龙泉,太阿射斗牛跃江津者。亦非人人之所可以为宝者。独吾之所自以为宝者也。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0L 页
是剑也长不过一尺。而鞘环精妙。拔之则铓刃炯炯然可爱。先君于庚申年。使族人鍊造于海州。是我生之岁也。先君常置几案间。以为截纸之用。壬辰之难。我年十三。佩之以行。奔窜于关东西数千里之道。幸而不失。先君既没。手泽所存。惟有此剑。余每抚玩悲感。远出则置之巾箱中以行。丁卯九月。余从体幕。受点兵之 命。往巡湖左,岭南。翌年春。还 朝。归阅行装则剑已失矣。惘然伤痛。无以为怀。只以藏之不密。自罪而腐心也。数月之后。偶因儿辈。闻从者窃而藏之。使亲信人晓之曰。此剑在他人。则只是寻常一刀耳。在我则有不忍舍之意。虽千金不易。汝即还之。我只喜见剑而已。不汝罪也。从者服罪曰。果爱其奇妙而窃取。已送卖于椵岛矣。是时。毛将军领大兵在岛。我人往来互市故也。余曰。若未卖则速为持还。已卖则我当陪价赎之。使更问之。适未及卖。遂取以来。摩挲而且喜且悲。若再生人之相遇也。丙子。余以冬至使 朝天。万里越海。难保无事。遂付长子佐明而行。是年。兵火猝起。佐明佩入江都。又幸而不失。自壬辰之乱。凡几经兵火。青毡旧物。荡尽无馀。而独此剑犹存。兹非所谓宝欤。前则我佩而存之。后则子佩而全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1H 页
之。与我共六十年而为三世之宝。此岂非有数存于其间。而非人力之所可为者乎。此后之传之悠久。虽不可期。而天之护于前者如是。则其或护于后者。吾亦恃之乎天。惟当尽吾之诚敬而已。书以识。
玉龟说
龟之为灵。列于四而昭昭。在凤之下。居龙之上。又能独得其寿。吞气有养性之道。卜筮有先知之明。亦灵中之灵者欤。是以古之人造物象形。多取于龟。以之纽印百世。负碑千载。亦异矣哉。余在终南之麓。为孙儿卜筑。役者应立除地。得玉龟于庭中。青黄其色。温润可爱。盖用之滴砚。如玉蟾蜍者。古文人之宝用也。用之几百年而藏于斯。藏之几百年而出于斯。今乃为此儿所得。为贵寿之徵。吾不知此后之用又将几百年也。夫求而得之。则其得为不贵。而或有终不得之者。不求而自得者。方为可贵也。物无大小贵贱而天之与之者。必有其徵。惟当顺受之耳。呜呼。在璞之玉。辉光自耀。而况于成象者乎。藏六之龟。隐见有时。而况于无情者乎。无情者冯象而著。此乃天之所为也。所贵乎玉而龟者。非玉也。非龟也。为天之所示之徵也。龟久也。玉刚也。以玉之刚。为龟之久。则吾知其
玉龟说
龟之为灵。列于四而昭昭。在凤之下。居龙之上。又能独得其寿。吞气有养性之道。卜筮有先知之明。亦灵中之灵者欤。是以古之人造物象形。多取于龟。以之纽印百世。负碑千载。亦异矣哉。余在终南之麓。为孙儿卜筑。役者应立除地。得玉龟于庭中。青黄其色。温润可爱。盖用之滴砚。如玉蟾蜍者。古文人之宝用也。用之几百年而藏于斯。藏之几百年而出于斯。今乃为此儿所得。为贵寿之徵。吾不知此后之用又将几百年也。夫求而得之。则其得为不贵。而或有终不得之者。不求而自得者。方为可贵也。物无大小贵贱而天之与之者。必有其徵。惟当顺受之耳。呜呼。在璞之玉。辉光自耀。而况于成象者乎。藏六之龟。隐见有时。而况于无情者乎。无情者冯象而著。此乃天之所为也。所贵乎玉而龟者。非玉也。非龟也。为天之所示之徵也。龟久也。玉刚也。以玉之刚。为龟之久。则吾知其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1L 页
旁达特达之德。天下莫不贵之而能保其久也。吾喜此儿之得此宝。为玉龟说。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上梁文
晦静堂上梁文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敢言君子之真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愿从尼父之明训。既庇身之有所。庶容膝之易安。至人天赋一愚。人间百拙。幼而嗜学。期不后于恒人。老矣无能。还见笑于俗士。落落与时而难合。飘飘离世而远游。风雨鸡鸣。出北门而忧醉。云霄鹄举。向东皋而悲歌。眷彼斤平之西。曰有清德之洞。地广而宜稼宜穑。泉清而可濯可沿。青山壁立万寻。凛若高人之偃蹇。碧潭澄凝千尺。定有神物之潜蟠。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所谓旷也奥也。麋鹿为群。青松为友。可以优哉游哉。曲曲苔矶。皆宜子陵之钓。畇畇原隰。尽堪沮溺之耕。谋于妇子而佥谐。卜之龟筮则协吉。乃作三楹之茅舍。欲为百年之菟裘。苟有苟完。犹胜申屠之树屋。爰居爰处。不减诸葛之草庐。扁以晦静之名。用寓栖遁之意。察含章之时义。焉用文之。玩居贞之爻辞。自乐此耳。聊以偃息。于焉逍遥。数仞高堂。我不为于得志。千间广厦。窃有心于庇寒。属兹双梁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上梁文
晦静堂上梁文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敢言君子之真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愿从尼父之明训。既庇身之有所。庶容膝之易安。至人天赋一愚。人间百拙。幼而嗜学。期不后于恒人。老矣无能。还见笑于俗士。落落与时而难合。飘飘离世而远游。风雨鸡鸣。出北门而忧醉。云霄鹄举。向东皋而悲歌。眷彼斤平之西。曰有清德之洞。地广而宜稼宜穑。泉清而可濯可沿。青山壁立万寻。凛若高人之偃蹇。碧潭澄凝千尺。定有神物之潜蟠。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所谓旷也奥也。麋鹿为群。青松为友。可以优哉游哉。曲曲苔矶。皆宜子陵之钓。畇畇原隰。尽堪沮溺之耕。谋于妇子而佥谐。卜之龟筮则协吉。乃作三楹之茅舍。欲为百年之菟裘。苟有苟完。犹胜申屠之树屋。爰居爰处。不减诸葛之草庐。扁以晦静之名。用寓栖遁之意。察含章之时义。焉用文之。玩居贞之爻辞。自乐此耳。聊以偃息。于焉逍遥。数仞高堂。我不为于得志。千间广厦。窃有心于庇寒。属兹双梁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2H 页
之抛。少赞六伟之动。抛梁东。悬瀑飞来大谷中。谷口松林岩石上。寒声翠色四时同。抛梁西。迢迢驿路接回溪。危桥行旅底须急。去去来来残日西。抛梁南。马山高耸插深潭。千章古木郁葱裹。一缕轻烟昏晓参。抛梁北。茫茫迥野连山肋。田畴极目草如茵。时听农歌与牧遂。抛梁上。白云片片乘风飏。无心舒卷在青天。岸帻溪边终日望。抛梁下。一尘不到幽人舍。前庭敞豁俯溪流。篱落欹疏更潇洒。伏愿上梁之后。云林改色。山水增光。浮岚暧翠。常对乎轩窗。景物愈胜。虎豹蛇蛟。远迹于林薮。患害全除。室家安宁。邻里辑睦。村村自花柳。何妨无礼之指挥。处处乐耕耘。不见有司之徵发。永保山中至乐。罔闻世外烦言。
开城府成均馆东西庑改造上梁文(丁亥)
明斯道者祭以报。既用春秋之二丁。舍其旧而新是谋。爰改东西之两庑。役非得已。事不宜迟。窃念学校之兴。盖自唐虞以降。养国老而尚齿。以敬为先。尊前圣以尽心。致诚恐后。何国蔑有。无时不然。况我东士之贤乎。能先北方之学者。宋微子之洪绪。人仰孔圣之生知。殷太师之遗风。地即箕封之旧域。仁义性所同得。问学习之皆成。逮 圣朝右文之时。眷旧都养
开城府成均馆东西庑改造上梁文(丁亥)
明斯道者祭以报。既用春秋之二丁。舍其旧而新是谋。爰改东西之两庑。役非得已。事不宜迟。窃念学校之兴。盖自唐虞以降。养国老而尚齿。以敬为先。尊前圣以尽心。致诚恐后。何国蔑有。无时不然。况我东士之贤乎。能先北方之学者。宋微子之洪绪。人仰孔圣之生知。殷太师之遗风。地即箕封之旧域。仁义性所同得。问学习之皆成。逮 圣朝右文之时。眷旧都养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2L 页
士之地。成均名馆。乃同汉京之泮宫。上下有斋。不比列邑之乡校。兵戈十年之后。文物一朝而空。黉堂寂寥。夏弦春诵之益懈。殿庑倾圮。上雨旁风之可忧。是用多士之兴叹。乃集众工而齐力。七十二子之列侍。所当必恭。汉唐宋儒之在斯。何敢少忽。加以五贤之祀。继于四儒而歆。念先贤之妥灵。仍旧则陋。思后日之释菜。其新孔嘉。轮焉奂焉。岂欲堂数仞之侈。高矣美矣。盖以道一贯而尊。三梁欲抛。六伟斯动。抛梁东。笔峰高插俯灵通。诸生共勉思而学。花谷遗踪在眼中。抛梁西。满月台边日欲低。堪笑前朝五百载。胡为偏向释家迷。抛梁南。善竹桥前一死甘。取义成仁师孔孟。东方万古有奇男。抛梁北。天圣群峰高峻极。治国安民在内修。山溪何以防胡得。抛梁上。莫谓天高及尔往。对越何忘帝下临。收汝身心无少放。抛梁下。天光云影看相射。诸君从善且高登。恶湿而居诚可怕。伏愿上梁之后。儒风大振。士习一新。诵其诗读其书。人尽程朱之学。入则孝出则悌。士皆冉闵之贤。百世为师。慕圃隐之节义。一乡斯友。溯花潭之渊源。出为 国家柱石之臣。以扶宇宙栋梁之气。
花谷书院祀宇重创上梁文(辛卯四月晦日)
花谷书院祀宇重创上梁文(辛卯四月晦日)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3H 页
居是邦敬其贤者。既尊百世之师。因故庙易而新之。何难一朝之改。非为观美。寔出钦崇。先生达识洞微。英姿盖世。天根月窟。手探足蹑之尧夫。鱼跃鸢飞。格物致知之朱子。常寻孔颜之乐处。妙合周程之绪言。归而求之有馀。三百六旬之自悟。小者学而及大。二十五年而皆通。蔚为真儒。鸣于 东国。谓天降之大任。奈民泽之难蒙。名登荐书。不屑就于科目。职辞 宠擢。坚所守乎初心。忠君孝亲。礼尤谨于丧服。达理知命。意犹安于死生。惟门弟景仰乎高山。想杖屦陪游之旧地。灵台二乐则仁者智者。花谷一区兮水哉山哉。立祠宇以妥灵。肃焉如在。开讲堂而肄业。盛矣若初。不幸兵燹之馀。乃致崩颓之甚。赤白漫漶。难逃事神之未诚。梁栋欹倾。讵免尊师之欠敬。其谁曰何必改作。所惜者不承权舆。日吉辰良。已协龟筮之卜。时和岁稔。亦云人役惟闲。岂士子之独趋。并民庶而咸集。得大木则喜。方审面势高坚。为巨室而成。伫见眼前突兀。兹当隆栋之举。用赞儿郎之抛。抛梁东。遥瞻三角在天东。高山仰止垂千祀。易已东焉吾道东。抛梁西。簇立奇峰松岳西。君子惜阴当努力。长绳难系夕阳西。抛梁南。百花潭在院之南。天光云影水镜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3L 页
里。岩作奇屏还绕南。抛梁北。先生真宅丰碑北。依然函丈不违颜。嗟尔诸生如拱北。抛梁上。明明玉帝临乎上。严恭慎莫贰其心。天不甚高头以上。抛梁下。清溪流出青山下。斯须入海浊如泾。君子由来恶居下。伏愿上梁之后。礼义益明。道学愈盛。春秋俎豆。勿替享祀之仪。冬夏诗书。更勉弦诵之习。缁帷绛帐。横组带而飘飘。北海西河。拥青衿之济济。升堂入室。无非德行之贤。甲第高门。总是廊庙之器。来佐 圣朝新化。以成熙代文治。
沧洲赵重峰书院上梁文(丁酉)
杀身成仁谓之忠。古闻其语。伏节死义出于直。今见斯人。耸一时之瞻聆。宜四方之景仰。伏惟先生。禀纯刚至正之气。志烈秋霜。有尊贤嫉恶之诚。心贞昆玉。早得依归之地。常加存省之功。耕田负薪。既共为于子职。绩文种学。又见重于师门。自其斥佛于小官。已有格君之大志。驿路千里。执鞭之士亦为。君门 九重。持斧之疏何壮。沐浴以请。追孔圣之讨陈恒。火焚其书。思仲淹之折元昊。人皆无先见之智。公独为后日之忧。天鼓忽鸣。卉服飞渡于沧海。地险已失。 玉辇憣越于岷峨。列郡谁是男儿。诸营贼遗 君父。唾
沧洲赵重峰书院上梁文(丁酉)
杀身成仁谓之忠。古闻其语。伏节死义出于直。今见斯人。耸一时之瞻聆。宜四方之景仰。伏惟先生。禀纯刚至正之气。志烈秋霜。有尊贤嫉恶之诚。心贞昆玉。早得依归之地。常加存省之功。耕田负薪。既共为于子职。绩文种学。又见重于师门。自其斥佛于小官。已有格君之大志。驿路千里。执鞭之士亦为。君门 九重。持斧之疏何壮。沐浴以请。追孔圣之讨陈恒。火焚其书。思仲淹之折元昊。人皆无先见之智。公独为后日之忧。天鼓忽鸣。卉服飞渡于沧海。地险已失。 玉辇憣越于岷峨。列郡谁是男儿。诸营贼遗 君父。唾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4H 页
手而起。公非相乎将乎。瞋目以呼。乃忘死也生也。徒激乌合之众。州为之清。欲捣鸱张之兵。山高于锦。已传檄于萨水之外。旋击楫于荆江之中。胆大于身。千万人而吾往。心置于腹。七百士之我同。虽曲直之有分。奈众寡之不敌。天不助顺。人之云亡。同日义军。惨极陈陶之血水。一冢毅魄。悲甚田横之剑铓。尚忍言哉。呜呼痛矣。万金 宠赠。国有表忠之立祠。三迁栋梁。士皆象贤而建院。千秋万世。可见蛾述于乡村。一年两丁。庶奉牲币于俎豆。属抛梁于匠石。少助伟于儿郎。抛梁东。蓬莱枫岳立于东。芙蓉削出五千仞。见公节义高与同。抛梁西。太白檀木在于西。龙盘虎踞入望眼。山外风樯路不迷。抛梁南。头流磅礴环其南。戎狄是膺荆舒惩。涅齿雕题容海涵。抛梁北。长白蜿蟺拥其北。仰看天色豁妖氛。和风一扫祁连廓。抛梁上。天光云影鸢飞上。学不期骄宜自卑。君子于人不多上。抛梁下。上达之功皆自下。男子天生岂偶然。齐家治国平天下。伏愿上梁之后。里闾生辉。湖山动色。士趣得正。济济庠塾之兴。民产皆恒。蔼蔼桑麻之盛。君臣父子之伦以叙。俗可比于尧封。粟米布缕之征必均。人自乐于禹贡。永保乡风之淳古。绝无异言之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4L 页
喧豗。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祭文
石多山开洋祭文(丙子七月十六日)
万方拱北。臣事君之至诚。百川朝东。海为物而最钜。苟顺于理。何虑其危。伏念愚蒙。幸逢明圣。传家诗礼。期不坠于训辞。许国驱驰。誓无改于夷险。今擎地产之币。远入天子之庭。惟木道之通行。在水神之扶护。秋七月既望。敢拟苏子仙游。波三年不扬。只恃周王圣化。谨具薄奠。恭伸贱诚。惟我天妃。在帝左右。德著慈仁。万舶为母。斋心洁虑。荐之牲酒。冀垂矜怜。终始灵祐。大海尊神。镇彼溟渤。宇量弘广。包涵庶物。虔诚薰沐。祈尔景福。感则必应。兹惟降格。王居水府。其德正中。约束蛟鲸。收戢雷风。浩浩荡荡。一视同仁。敬共威灵。式陈明禋。我去我来。寔赖风伯。不疾不徐。有顺无逆。如鸟斯飞。一瞬千里。惠以吹嘘。歆兹享祀。嘒彼精光。临之在上。昭回扬彩。率土所仰。参助造化。功无与让。俯鉴微悃。尚或来飨。伏愿开洋之后。祥飙送帆。瑞日明海。破宗悫之浪。快豁心胸。乘张骞之槎。早上星汉。逐令四船。人众均蒙。五位神功。
觉华岛开洋祭文(丁丑闰四月)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祭文
石多山开洋祭文(丙子七月十六日)
万方拱北。臣事君之至诚。百川朝东。海为物而最钜。苟顺于理。何虑其危。伏念愚蒙。幸逢明圣。传家诗礼。期不坠于训辞。许国驱驰。誓无改于夷险。今擎地产之币。远入天子之庭。惟木道之通行。在水神之扶护。秋七月既望。敢拟苏子仙游。波三年不扬。只恃周王圣化。谨具薄奠。恭伸贱诚。惟我天妃。在帝左右。德著慈仁。万舶为母。斋心洁虑。荐之牲酒。冀垂矜怜。终始灵祐。大海尊神。镇彼溟渤。宇量弘广。包涵庶物。虔诚薰沐。祈尔景福。感则必应。兹惟降格。王居水府。其德正中。约束蛟鲸。收戢雷风。浩浩荡荡。一视同仁。敬共威灵。式陈明禋。我去我来。寔赖风伯。不疾不徐。有顺无逆。如鸟斯飞。一瞬千里。惠以吹嘘。歆兹享祀。嘒彼精光。临之在上。昭回扬彩。率土所仰。参助造化。功无与让。俯鉴微悃。尚或来飨。伏愿开洋之后。祥飙送帆。瑞日明海。破宗悫之浪。快豁心胸。乘张骞之槎。早上星汉。逐令四船。人众均蒙。五位神功。
觉华岛开洋祭文(丁丑闰四月)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5H 页
受命西来。已经万寿,千秋之节。竣事东去。又作三山,双岛之行。为众命以清斋。仰群灵而渎告。伏惟天妃圣母。既著慈爱之仁。海若尊神。又含宽容之德。腾九万以利见济险。惟仰于龙王。击三千而如飞助顺。实赖于风伯。矧兹小星之垂祐。亦曰大功之能全。何畏彼偃溟之鲸。孰侮予横海之鹘。四月维夏。方切欲东之心。北风其凉。愿遂图南之志。伏愿诸圣俯鉴微忱。指示可生之途。俾免仓卒之患。平生忠信。尚或无愧于神明。此日艰危。庶几不忘于报效。
石多山下陆祭文(丁丑五月十二日)
贯月寻源。杳杳乘槎之汉节。期年至国。迟迟锡车之越裳。兹非人力之能周。实是神功之所卫。一行五千里。幸免颠危艰苦之虞。四船二百人。皆无零落散亡之叹。干戈塞路。全性命于往来。玉帛盈庭。尽礼仪于终始。思冥祐而知感。仰盛德而何忘。黍稷非馨。竭微诚而自致。牲币不腆。愧行橐之俱空。伏愿灵神。俯垂明鉴。歆此小牢之享。谅我众人之忱。诚则动。感则通。岂幽明之有间。祭必福。祈必遂。期报赛于无疆。
车牛岛祭海文
安行到此。莫非神惠。默感冥佑。致远何泥。因谢为祈。
石多山下陆祭文(丁丑五月十二日)
贯月寻源。杳杳乘槎之汉节。期年至国。迟迟锡车之越裳。兹非人力之能周。实是神功之所卫。一行五千里。幸免颠危艰苦之虞。四船二百人。皆无零落散亡之叹。干戈塞路。全性命于往来。玉帛盈庭。尽礼仪于终始。思冥祐而知感。仰盛德而何忘。黍稷非馨。竭微诚而自致。牲币不腆。愧行橐之俱空。伏愿灵神。俯垂明鉴。歆此小牢之享。谅我众人之忱。诚则动。感则通。岂幽明之有间。祭必福。祈必遂。期报赛于无疆。
车牛岛祭海文
安行到此。莫非神惠。默感冥佑。致远何泥。因谢为祈。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5L 页
斋心设祭。愿借便风。毋使留滞。
祭船神文
人依于船。船赖于人。人固爱船。船宜爱人。船亦有神。有神如人。神知人意。以济斯人。
龙王堂祭文(前三日。在海中。见龙升天。)
风云之中。利见飞跃。今过珠宫。中心自肃。礼宜致敬。敢奠一酌。神其享诚。庶鉴斯祝。
南汛口谢神祭文
日踔千里。敢不知赐。前洋利涉。亦神是恃。略陈牲币。深愧未备。物虽云薄。其诚则至。
南汛口祈风祭文
收帆浃旬。尚滞洋中。事神未诚。徒切责躬。神其垂恕。勿以为罪。惠我便风。一日过海。
宁远卫下陆祭文
千里一日。孰谓海阔。欲报之德。感铭于骨。今将登陆。礼宜告祭。归路利涉。亦仰神惠。
铁山觜祈风祭文
横帆过海。岂容人力。还到汛口。惟神之德。前有铁山。古难其觜。便风稳送。惠我终始。
祭参判大父文(壬戌)
祭船神文
人依于船。船赖于人。人固爱船。船宜爱人。船亦有神。有神如人。神知人意。以济斯人。
龙王堂祭文(前三日。在海中。见龙升天。)
风云之中。利见飞跃。今过珠宫。中心自肃。礼宜致敬。敢奠一酌。神其享诚。庶鉴斯祝。
南汛口谢神祭文
日踔千里。敢不知赐。前洋利涉。亦神是恃。略陈牲币。深愧未备。物虽云薄。其诚则至。
南汛口祈风祭文
收帆浃旬。尚滞洋中。事神未诚。徒切责躬。神其垂恕。勿以为罪。惠我便风。一日过海。
宁远卫下陆祭文
千里一日。孰谓海阔。欲报之德。感铭于骨。今将登陆。礼宜告祭。归路利涉。亦仰神惠。
铁山觜祈风祭文
横帆过海。岂容人力。还到汛口。惟神之德。前有铁山。古难其觜。便风稳送。惠我终始。
祭参判大父文(壬戌)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6H 页
寿踰七帙不为稀。官联八座不为巍。惟其知必死或窜。而见义勇为者。是为稀。是为巍。犯雪冒瘴。极南北而困顿。行路赍咨而公心不违。扶纲常继忠孝。于祖有光。人固有死。死而辉。天心亦悔。 赠官封墓。荣袝先垄。子全而归。一曲丹心之歌。聆若在耳。哀哀彼苍兮我泪挥。蕙肴兰藉兮奠桂酒。格我心香。神降临之庶几。
祭清阴先生文
呜呼哀哉。先生大节。惊震华夷。旷百犹感。而况同时。在父为执。在子为师。爱敬存心。终始不移。南来之序。北征之诗。我心匪石。公许相知。如何末路。惎间寻疵。忧心悄悄。具锦南箕。投杼则是。此物奚宜。昔我来斯。捧袂欢怡。今我来斯。谷哀溪悲。白雪满山。苍松挺姿。临风一恸。恍拜清仪。单杯渍绵。瓣香陈辞。九重泉路。更尽心期。
祭舍弟判官文
维岁次丙申三月庚辰朔初三日壬午。舍兄领敦宁府事。以时羞之奠。告弟判官之灵。呜呼哀哉。弟宜哭兄。兄何哭弟。后生先逝。兄独在世。弟死兄奠。兄死谁祭。死者不知。其情已闭。生者有情。此哀何际。哀乐之
祭清阴先生文
呜呼哀哉。先生大节。惊震华夷。旷百犹感。而况同时。在父为执。在子为师。爱敬存心。终始不移。南来之序。北征之诗。我心匪石。公许相知。如何末路。惎间寻疵。忧心悄悄。具锦南箕。投杼则是。此物奚宜。昔我来斯。捧袂欢怡。今我来斯。谷哀溪悲。白雪满山。苍松挺姿。临风一恸。恍拜清仪。单杯渍绵。瓣香陈辞。九重泉路。更尽心期。
祭舍弟判官文
维岁次丙申三月庚辰朔初三日壬午。舍兄领敦宁府事。以时羞之奠。告弟判官之灵。呜呼哀哉。弟宜哭兄。兄何哭弟。后生先逝。兄独在世。弟死兄奠。兄死谁祭。死者不知。其情已闭。生者有情。此哀何际。哀乐之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6L 页
间。其又几岁。酌以告哀。哀哀反袂。呜呼哀哉。尚飨。
祭先茔土地之神文(戊戌)
维此佳城。在汉之边。玉带金龟。山朝水缠。缅惟先世。肇卜新阡。赖神之休。百四十年。安其体魄。庆流蝉联。雨露蘋蘩。香火绵延。松楸荫郁。剔以宣焉。阶级颓夷。补而砖焉。时当熟食。日又精涓。许许丁丁。响由声传。恐惊神听。心实悚然。愿灵恕宥。冥祐垂千。
沃川乡贤祠重峰位版移安祭文
节既出天。居何下人。涓吉移安。敬告明神。
表忠祠奉安祭文
表忠有祠。 圣朝恩额。克享精禋。永安斯宅。
平山书院奉安祭文
统三为一。元功大节。百代瞻仰。争光日月。式陈殂豆。荐以牲血。(右壮节申公)
节义文章。根于道德。万古纲常。赖以扶植。庶几妥灵。以享庙食。(右牧隐先生)
白休庵书院祭文
贯日之忠。凌霜之节。既蒙 圣褒。何愧师说。一乡两
祭先茔土地之神文(戊戌)
维此佳城。在汉之边。玉带金龟。山朝水缠。缅惟先世。肇卜新阡。赖神之休。百四十年。安其体魄。庆流蝉联。雨露蘋蘩。香火绵延。松楸荫郁。剔以宣焉。阶级颓夷。补而砖焉。时当熟食。日又精涓。许许丁丁。响由声传。恐惊神听。心实悚然。愿灵恕宥。冥祐垂千。
沃川乡贤祠重峰位版移安祭文
节既出天。居何下人。涓吉移安。敬告明神。
表忠祠奉安祭文
表忠有祠。 圣朝恩额。克享精禋。永安斯宅。
平山书院奉安祭文
统三为一。元功大节。百代瞻仰。争光日月。式陈殂豆。荐以牲血。(右壮节申公)
节义文章。根于道德。万古纲常。赖以扶植。庶几妥灵。以享庙食。(右牧隐先生)
白休庵书院祭文
贯日之忠。凌霜之节。既蒙 圣褒。何愧师说。一乡两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7H 页
贤。同祠异室。春秋蘋藻。永世咸秩。
祭闵判书(圣徽)文(庚寅六月)
呜呼哀哉。惟公于我。匪友伊兄。莫逆于心。耐久之情。四十年间。终始共贞。公先我后。玉佩同鸣。我在松都。公赴燕京。万里虽远。半岁之行。谓言再遇。相视盱衡。谁知公返。前有丹旌。仰号苍旻。日无光晶。我今三往。遵公旧程。处处伤感。中心若惊。滦河古庙。想留英精。望海高楼。应戏脩鲸。将归复 命。道过于平。一片孤山。乃公佳城。抒情见辞。宛若班荆。宿草新阡。泪落襟盈。羁禽响谷。凄切嘤嘤。相彼鸟矣。犹求友声。呼公不应。公已上征。藉茅渍绵。岂识吾诚。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哀辞
麟平大君哀辞
悲哲匠兮萧晨。月舒波兮流素。心怆悢兮不自聊。茹痛恨兮未吐。送 王孙兮归不归。何处山兮缑之路。昔余之始通籍兮。迥仙凡兮难相遇。曹天翻兮地覆。迢绝域兮远赴。惊 主辱兮杨镳。得追陪兮杖屦。忧愁困苦兮贵贱同。马生角兮消肺腑。逮东还兮共鹓班。终不弃兮眷顾。谁小山兮滥厕。汉中郡兮何数。引
祭闵判书(圣徽)文(庚寅六月)
呜呼哀哉。惟公于我。匪友伊兄。莫逆于心。耐久之情。四十年间。终始共贞。公先我后。玉佩同鸣。我在松都。公赴燕京。万里虽远。半岁之行。谓言再遇。相视盱衡。谁知公返。前有丹旌。仰号苍旻。日无光晶。我今三往。遵公旧程。处处伤感。中心若惊。滦河古庙。想留英精。望海高楼。应戏脩鲸。将归复 命。道过于平。一片孤山。乃公佳城。抒情见辞。宛若班荆。宿草新阡。泪落襟盈。羁禽响谷。凄切嘤嘤。相彼鸟矣。犹求友声。呼公不应。公已上征。藉茅渍绵。岂识吾诚。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哀辞
麟平大君哀辞
悲哲匠兮萧晨。月舒波兮流素。心怆悢兮不自聊。茹痛恨兮未吐。送 王孙兮归不归。何处山兮缑之路。昔余之始通籍兮。迥仙凡兮难相遇。曹天翻兮地覆。迢绝域兮远赴。惊 主辱兮杨镳。得追陪兮杖屦。忧愁困苦兮贵贱同。马生角兮消肺腑。逮东还兮共鹓班。终不弃兮眷顾。谁小山兮滥厕。汉中郡兮何数。引
潜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第 187L 页
壶觞兮频劝。倾轩盖兮屡驻。自分老甚兮辞芳茵。何此期兮大误。谓百年兮尚远。奄一夕兮承讣。疲奔命兮不辞难。十渡滦兮涉潞。忧与愤其相接兮。病日臻兮沈痼。曲未终兮凤箫。歌忽先兮薤露。 宸情笃兮友于。恸 玉音兮天飞雨。急 亲临兮泻哀。奚恤乎羽卫之不具。依然眉宇兮眼中人。寂寥花萼兮秋天暮。灵輀远兮溯汉。傍古城兮温祚。宾从追兮竟何及。一洒涕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