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x 页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墓志铭(十首)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86H 页
佥知中枢府事庆公墓志铭
公讳迟。字容甫。初讳适。甲子逆变。避适名改之。庆氏出清州。高丽三韩三重大匡,门下侍中,清原府院君,贞烈公复兴。其始祖也。 赠吏曹参判讳世清。曾祖也。同知中枢府事讳浑。祖也。醴泉郡守 赠吏曹判书讳时成。考也。自中枢公以下至公兄参判暹。三世皆文科。而中枢公事 明庙。官清要有重名。妣竹山朴氏。敦宁府正兰英。其父也。公初仕缮工监监役。迁翊卫司侍直。历副率至卫率。为全义县监。以清约自奉。以宽惠抚民。一境皆诚服。尝以差员受牙山仓税米。平其量。民纳不少加。远近皆称之。御史上治绩。 宣祖赐表里以褒之。时温阳郡上变告。郡守李质粹所鍊成也。其株连及邻邑。全义民十数人亦被逮。公悯其冤。乃阴谕之曰。吾知汝冤。而势不可救。汝宜避去。吾以此获罪。所不辞也。民如其言。质粹怒。惧以祸。公不为动。既朝廷觉其诬。事乃解而全义民独得免逮系之祸。避者还。相提携入县庭以谢。忤监司李弘老。弃官而归。在县凡五岁矣。县民扫境内聚县治。留之不能得。遂相与立碑以显其德。其后宰新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86L 页
昌县。结城税船。覆于县界。其县监朴梓有势力于时者。欲徵之新昌。公执不可。梓怒。嗾御史罢之。历长兴库主簿,司宪府监察,掌隶院司议。时名官韩玉势焰炽甚。与其妻兄争财起讼。将就决于公。公奋然怒曰。一家争财。岂非士大夫之耻乎。却之。玉甚衔之。亦不能中伤之也。为天安郡守。是时宫阙之役方兴。民人皆流散。公闷伤之。凡有钜细之役。必捐私俸以助民。民感激称颂之不已。以兄参判公为方伯。法当避。移授安山。去蠹吏。釐弊法。治声又甚著。以监司褒启升通政。官满。授军职。拜佥知中枢府事。未几递。见朝政乱。自是不复有仕宦意。家居甚贫。处之恬然。癸亥 反正。铨曹荐公治绩。连拜咸阳,醴泉两郡。以曾忤戚幸皆被劾。铨长吴公允谦于 榻前。陈公善治。台论之不公。 上曰。此人治声。子亦曾闻之矣。然其塞者益坚。不得复任用也。公为人质直寡言笑。其中泾渭甚不苟。所守终不变。终日杜门。不喜与人交往。惟喜观书史不少倦。于孝友甚笃。遇同气丧。哀戚甚至。既老。奔兄丧。因疾致惫伤。久未复。以至于终。其舅朴弘耇死于逆狱。一门皆畏祸。无敢收其尸者。公曰。此吾母之骨肉也。公义虽严。私恩亦重。何忍坐视其暴于原野。遂收葬之。公以荫仕。官亦不大。而其平生守身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87H 页
处家居官。可谓无可愧者。崇祯乙亥某月某日。卒于京城第。享年七十。其年某月日。葬于吕州清塘里子坐午向之原。前夫人南阳洪氏。 赠吏曹参判汝谦之女。后夫人全州李氏。 赠吏曹参判惇之女。前夫人生一男。曰大后。奉事。女长适判官洪有炯。次适县监李溍。前夫人葬于同州梧根洞。今将移祔。大后。有志守端士也。娶吾再从妹。以吾知公审。且其言为不诬。求为志。铭曰 家笃于亲。官及于人。不变得失。不怵祸福。卒用是穷。无疚于中。惟彼得意。赫赫其辉。察其行谊。近人者希。君子视之。非荣伊耻。呜呼庆公。其可尚已。
崔处士墓志铭(并序)
吾旧家在于义洞。即城中东偏也。同洞有崔氏。两家门墙相比。子姓于洞中为最多而聚居。以是。两家长幼以年辈相从。朝暮常相与处。其亲如骨肉。经壬辰乱。两族皆分散。家皆丘墟。虽其后有来仕于京者。皆寓居他洞。然得相见。辄欢然喜如亲戚居远者也。处士。吾祖考行也。有三子。伯仲。吾诸父行也。季应亨。少吾二岁。与吾为童稚友也。处士于壬辰乱。老母年八十有几。奉而行至朔宁病卒。权殡于山中。昼夜号哭不离侧。贼至。负魂帛箱隐林间。贼搜得见其箱。以为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87L 页
有奇宝。欲害之。及开。乃魂帛也。贼亦感动。指生路而去。至明年秋。返葬于衿川先麓。庐于墓恻。终三年啜粥。不一日离。是时兵祸之馀。人民饥饿。起为盗贼。杀掠相望。至有相食者。畿甸尤为甚。处士不为惧。独守庐山中不去。其哭泣之哀。柴毁之状。见者皆垂泪。其仲子应善。日负薪至城中。得升米而归。所以粥不绝也。呜呼。人子谁无父母。能为孝者至鲜。是时处士亦有弟及诸侄。皆善人也。然独处士为然。于此见其行实天性。非由勉也。当乱离抢攘。死生不可期。而笃行乃如是。平居孝友。皆常行不足道也。其后处士就食灵岩。湖南人以状言于监司。 上闻命赏职。其后居杨州。杨州人又言于监司。 上闻复户。其后居龙山。龙山人又呈于礼曹。皆为礼曹所废阁。处士讳得寿。字德叟。丙辰某月日。卒于某地。其年某月日。葬于杨州金正里酉坐卯向之原。享年七十二。考讳彦清。奉事。祖讳浩文。某官。曾祖讳智成。县监。其先全州人。五世祖德之。当 世祖朝。以艺文直提学。弃官归灵岩以终焉。祖妣河东郑氏。从祀文庙。 赠右议政一蠹先生汝昌之女也。其善实有本也。娶青松沈氏。子长应圣。应善。熊川县监。应亨。今为召村察访。记壬辰两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88H 页
家同出城。宿吾家东门外宅。明日恸哭而别。余以童子立堂边泣。处士持余。悲不自胜。幸各脱死。己酉岁。拜处士于龙山。是时应亨中司马矣。处士平生。诚信无伪。见其貌。可知其纯善无纤毫邪念也。处士卒今二纪矣。应圣丈属余志。敬诺而铭焉。铭曰。
自古至行。于世绝俦。诚所不已。岂有所求。是何与己。人自敬慕。亦岂外假。性惟同赋。何今之人。而独反此。王命旌异。忽焉而已。乃使善人。终死草野。于公何恨。可嗟世也。唯天不然。施报无虚。其所可期。其在后欤。
先妣淑人墓志文
先妣淑人。姓尹氏。其先海平县人。丽朝有为守司空尚书左仆射。曰君正。其鼻祖也。世有闻人。祖讳忭。军资监正。以两子领议政,海原府院君,文靖公斗寿。海平府院君,文贞公根寿勋且贵。 赠议政府领议政,海澄府院君。考讳春寿。牙山县监。 赠资宪大夫,议政府左参赞。妣公州李氏。以嘉靖戊午四月二十六日。生于公州外家。年十八。归于我家君讳某。姓赵氏。凡生男女七人。所育唯一男一女。男翼也。女适汉城府参军李廷望。翼娶永川郡守玄德良女。生五男一女。男长梦阳。广兴仓主簿。次进阳,复阳,来阳。皆已娶。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88L 页
显阳未冠。女幼。外孙男一人。命聃。未冠。家世居京中。壬辰乱后。归广州村舍。至丙申。家君为典设司别坐。己亥。为天将接待都监郎厅。挈家入京。庚子秋。都监罢。乃还广州。壬寅。翼幸登第。是时先祖考在。喜甚。以觞属先妣曰。庆善生子妇也。翼奇蹇不偶。滞槐院六年。己酉庚戌间。稍得显仕。其明年。出为高山察访。又二年。谢病归。因不复仕。至十年馀。值癸亥 反正。以铨郎召。而家君为报恩县监。其冬罢归。乙丑春。为 社稷署令。而翼已于甲子冬。由直提学升通政。为承旨。丙寅秋。由都承旨 特除汉城府右尹。乞得开城留守。奉先妣以行。先妣平生食贫。翼释褐二十馀年。至是始粗得遂其荣养之志。丁卯冬。以大司谏召还。己巳夏。家君迁缮工监佥正。而翼三四年间。历践三司国子银台两铨。今年春。方以吏曹参判兼大司成。而先妣以三月十日。终于铸字洞寓舍。享年七十四。先妣秉心正直。少无回曲之念。恬淡简洁。于物无所爱惜。不喜为俚俗戏慢之语。幼聪悟出人。性行端淑。异于凡儿。年七岁。通谚书。学针线女事皆能之。内外族党及其姻家忌日。皆能记之。外祖参赞府君于诸女中最爱之。长舅佥正讳暤。以才艺名于世。亦于诸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89H 页
妹中最爱之。常言其贤于门族中。门族皆异之。待亲戚。恩意甚深。奉祀事甚勤。见人窘急。无亲疏远迩。无不矜悯。必欲救之。然皆出于诚心。少无矫饰。凡有所得必与人。常曰。每得异味。思与亲戚。不欲食也。少时在父母之家。诸兄弟有所请求于父母。先妣独无所求。以是。兄弟之所得者或不得也。其平生贫居。非但赀财本不裕。亦由无所贪吝而然也。且处之安焉。不以富豪为羡也。平生。手执女工不释。无事则以为闷也。诸族侄贫乏者。忧念不已。尝于饥岁。一族侄卖先世未分田。家君以为先世之财产。宗孙当处之。众孙不可擅卖。先妣谓子孙饥饿。不卖祖田。何以生活。其轻财哀穷类如此。家君或时有所怒。必宽解之。虽被呵责不避也。自亲戚婢仆。邻里皆服其惠。终始无一人怨者。然于是非。好恶极其正。古今人善行可法者。心常敬慕。时时言之。方光海时闻时事。辄慷慨愤闷。如不能堪。时贫窘方甚。而翼累被除拜。宁同于困穷。不欲其为世用也。亲戚有言何自苦如此。先妣谓时不可仕也。翼当时甘心潜伏。无意于世者。实承父母之志也。呜呼。吾母仁厚之德。端洁之性。非但在妇人极鲜。虽男子读书知理者。亦所不及多矣。翼愚拙不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89L 页
肖。最在人下。然其处心不至回谲。于利不甚贪冒者。实有所本。而其匪才叨宠。扬历显要。又能繁育子姓。无非先妣仁善阴骘有以致之也。将以五月十日。葬于广州下道北坊里山曰直洞丁坐癸向之原。实曾祖赞成府君墓后。今年崇祯四年辛未岁也。四月甲辰朔二十二日乙丑。不孝男嘉善大夫,前吏曹参判兼成均馆大司成翼。泣血谨志。
亡儿进士来阳志文
余之第四子来阳。丙戌夏。丧其母。明年春。得疾。至秋而差。又明年春。又得疾。至六月十四日。死于新昌东面广村所寓民舍。年三十五。字长吉。自幼多才巧。戏笔作物象多肖。年十馀。从教官学。教官谓群儿同学者七十馀人。来阳其首也。十七。娶今兵曹判书李公时白女。李公时尹江华。而宋庶尹渊居其地。来阳时从之游。宋以诗自名。与权石洲韠相善。名亚石洲。宋君谓余曰。来阳于诗。见解极高。见我所作。辄指瑕点。余常从而改之。登第后乃书堂才也。是时所作多警句。年二十。中进士初试第二。会试高第。是时幸其兄两人同榜。而来阳等第最高也。其后尝一举于大科。而屈于 殿围。自丙子乱后不就试。时从余在新昌。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0H 页
或往省其妻父于京城。放迹京乡。不事举业。而其词艺日益进。至甲申秋。以先考命就 庭试不利。而所作。见者皆服其不可及。于文字。敏悟绝人。见人所为文。指摘疵欠。纤毫不遗。余时作文。从傍言其不足处常是。余因为之添改也。泽堂李公植判铨曹。拟参奉望。来阳谓余。儿无仕志。愿以告李公。余抵书言之。遂不复拟。我国士子唯务举业。每比试。结伴会处攻业。名曰同接。此儿不事举业。故平生无同接友。所交皆一时文士名流已通显者。每至京。鞍马盈门。其还乡也。诸名流或持酒送之江上。以布衣见重于时如此。其诗往往为人所传咏。众议谓在平世华使来。远接求白衣从事。当在首选也。崔相公鸣吉谓可主文。近世主文人或有不及者也。大提学李公明汉词章擅一时。与之酬唱。亦甚推服之。待之以词苑辈流。不以书生视之也。其心清洁介特。于人少所许可。见人有恶行。不以人视之。视官爵财利世人所甚重者。轻如草芥。其孝友之诚过人。母病。尝语人曰。诸子中唯进士奉我尤尽诚。于同气之丧。哀戚甚至。不以伤病为虑也。于朋友有信义。其立心以正直为主。凡事必欲依义理而行。不欲苟且从私意。非其友不友。非其义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0L 页
不取。平生不营生产。年过三十。私财无尺寸。其高才洁行。为人所慕久矣。其亡也。远近闻者。知与不知。莫不嗟惜。讣至京城。举城士大夫来哭于兵判第者。相属于门。如赴达官大人之丧。哭之皆哀尽焉。其妻贤行出于人。事父母事舅姑处夫妇间。皆合于道。未见有不善者。呜呼。人家有此子此妇诚难矣。今失此儿。诚由余无福而然也。其夫妇如是。所生子必非凡人也。有两女一男。女长适大司宪金南重子一振。其弟十一岁。男七岁。名持宪。余。前判书某也。先考 赠领议政府君。其祖也。祖考 赠吏曹参判府君。其曾祖也。我赵出丰壤。丽初统合三韩壁上开国功臣,三重大匡,门下侍中,平章事其始祖也。以某月日。葬于某所。余重哀以高人之才行。卒无所成以夭。不忍又使无传也。兹掇其事可记者为志云。
亡儿生员显阳志文
成均生员赵某。前礼曹判书某之第五子也。于兄弟为季。赵氏出丰壤。高丽太祖统合三韩壁上开国功臣,三重大匡,门下侍中讳孟。其始祖也。世系在家谱。自幼良善和厚。不惜以衣与人。长而不失其心。益见其宽裕逊顺。于父母于同气于亲戚交友。凡所接一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1H 页
以诚且顺。无丝毫慠愎骄狠意。见者皆称其为德器也。见人窘急或疾病。必思救之。顾念委曲不能已。于物无所爱。未尝有所求索于人。盖其资本淡。而亦由余平生不至甚苟得。自幼习见而然也。于学不烦教督。而能自励志。勤勤不怠。性又强记。既粗闻经传圣贤之旨。而文义通畅。非世俗儒士所及。又长于记古事。余未尝教以文艺。亦不喜制作。其作文甚罕。而或有作。辄见其文焰烂然。其才自有过人者矣。丙子乱后。余被谮舌废锢。乃谓吾亲无纤毫罪。而锢于世。何以进取为也。凡数年不赴试。至给职帖。始就试。遂为生员第一。自余废退。绝迹于世数年。而吾儿一出而魁。多士人皆喜悦。又见其文学仪容器度皆过人。声誉藉甚。至有谓非但榜目为状元。人物乃状元也。是时严亲年八十五。设宴盛宾客上寿。人皆荣之。实壬午春也。自前岁得咽垂之证。医治不效。其后又病沈困。日羸惫。癸未五月。就医清州。其冬死焉。十一月二十七日也。年二十八。尝行见醉人横道。鞍马立其傍。日已暮矣。若舍之而行。则衣马皆失之。遂坐守之。良久遇人问。知在邻村。令负至家以救而行。其爱人类此。母曰星州玄氏。郡守讳德良。其父也。妻曰坡平尹氏。执义尹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1L 页
鸣殷之女也。有二子。云龙七岁。云鳞四岁。此必能成立。业其家者。吾儿与吾犹有可慰者在此。以葬地未定。至明年十一月十二日。葬于洪州酉谷面月古峙癸坐丁向之原。呜呼。人生禀气。不齐千万。善与寿兼得者至鲜。而唯善为最贵。苟得是。已自为高。夭寿其如命何哉。呜呼。吾儿亦可无恨也已。
婿进士李相胄墓志铭
余婿进士李相胄。余友兵曹判书延阳君敦诗之长孙也。敦诗。 赠领议政,延平府院君讳贵之嗣子。敦诗子光州牧使恪。其父也。余与敦诗。如骨肉兄弟。两家仍婚娶。余子来阳为敦诗婿。相胄为吾婿。余五男一女。女最后生。故择婿尤谨。余乱后来居新昌。相胄来此同处。前年冬。得疾。今年三月。就医京师。因往光州。省母病。至六月十三日不起。年二十四。其生辛酉正月五日。而谈命家以未立春故谓庚申也。呜呼。余尚忍志吾婿耶。年八岁。丧祖母。不食肉至期年。其父母及大父恐其伤。强食之。终不食。其天质之美固出人远也。十六。来吾家。时童年也。略无轻躁浮杂之失。言动若有所操守。自始至死九年。未尝见其暴怒骂詈。居家接人。温温恭慎。其家世隆显。以才艺早有名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2H 页
誉。其自处如素门寒士无所能者。见人窘急。必思救之。以是。见者皆悦服。随其父官州郡屡矣。其人无丝毫苦。皆谓自古子弟未有也。及其死。光州之人。无不涕泣。于物澹然无所爱。未尝有求于人。在父任所。亦无所取。工匠亦不使之有所造。往来行橐常萧然。不喜女色音乐。在声妓纷华之处。绝不近之。见其父所处有不可。辄谏止之。父尝于湖南海畔。得隙地甚大。将筑之。乃止之。谓人生衣食。自有定分。不必营为。吾则当名吾库为自然库。其后有朝士筑其地。一岁致大富。有族人诬毁觉。待之如旧。略不形于色。至周其贫。不异于前。呜呼。所谓入所宜有尽有。未敢谓其然。所谓人所宜无尽无。可谓或近之欤。文才颖出。年十馀。从郑参议弘溟学。郑公文词名一世。每称其逸才人不可及也。十九。中进士科。词章大进。大科。期拾芥也。呜呼。使天假之年至四五十。其德其才。为世闻人必矣。余常幸得善士为婿。今其亡。只恨其早失之。不恨其得短命人也。生两女。皆先死。天于善人。何其酷也。然吾闻善人受福。不于其生。必于其后。幸有子生于其死后四月。吾知必在是儿也。其九月某日。葬于公州某乡某坐之原。今年是癸未也。敦诗讳时白。以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2L 页
忠信勋业显于世。相胄字济卿。铭曰。
昔圣人唯道是急。宁死于夕。是唯以善为荣。不以寿夭为重轻。吁嗟济卿。得气之精。慈良之性。恬淡之情。端方之操。和逊之形。容物之洪。爱人之诚。粹然具备。不染俗累。兹其所为。自然近理。凡其所处。皆称良士。唯善于人最重最美。苟有诸己。孰多于是。命之短长。何足悲喜。吁嗟济卿。其可宁矣。
亡女墓志文
进士李相胄妻赵氏。前礼曹判书翼之女。前朝开国功臣门下侍中讳孟之后裔也。余五男一女。女又最后生。吾夫妻贵重之异甚。年十六。归相胄。相胄 赠领议政,延平府院君讳贵之曾孙。兵曹判书延阳君讳时白之孙。光州牧使讳恪之子也。延平以 宗社大勋。贵宠倾朝。其家为赫赫盛门。而相胄为人。温雅简洁。文思颖发。在群士。可谓第一人者。吾女幼而端好闲静。长而益柔顺良善。自幼及长。未尝见有恶言厉色。在家。为父母诸兄所爱。宗族所称。于归。舅姑祖舅姑咸喜其贤。而亲党皆贺其贤妇。闺门之内。雍雍穆穆。未尝有一言违戾。工于女事。能为他妇人所不能者多矣。其接人。于亲戚于婢仆。凡亲疏尊卑。一以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3H 页
厚。无毫发偷薄意。家尝得盗夜取鼎出。人皆谓宜送捕盗治之。难得出。女时小。谓人生可矜。请勿送。余贤而从之。十岁许。读史略仅数张。作七字诗十馀句赞尧德。其辞甚奇。使其为男子。其以文名世也必矣。呜呼。吾女之德之才。岂凡妇人所能及哉。生女皆先逝。相胄得疾。踰年病且困。省母病光州。又数月而死。未十月。女及夫皆死。夫死之岁馀。其身又死。至于遗腹生于其父死后者亦死。天于吾女。何偏酷若是耶。呜呼。吾婿吾女。其善皆出人远甚而若此。与善之理。其可信欤。此则吾窃不能无憾于天也。祔葬于公州其夫之同穴。其死在甲申九月十二日。其葬在其十一月二十四日。得年仅二十有五。呜呼已矣哉。惟是志诸墓。庶或不至无传焉矣。
延安府使朴公墓志铭
公讳承祖。字孝先。姓朴氏。朴氏东方大姓。而密阳之朴为最旧。自赫居世始君新罗。其后与昔,金二姓。迭王更千年。其子孙甚蕃。在新罗及高丽。达官贵人相继。 本朝有讳仲逊。事 光庙。官至某官。参靖难勋。封密山君。密山之四世孙讳忠元。官至吏曹判书兼大提学。其子讳启贤。兵曹判书兼弘文馆提学。父子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3L 页
同时。俱至六卿。并主文衡。兵判生讳安世。阶累升。至资宪大夫。袭封凝原君。公。凝原之第二子也。外祖。吏曹判书义昌君黄琳。兄承宗为首相。其孙女为废世子嫔。其家世赫赫震一时矣。公始以门荫。补 光陵参奉。历万经理衙门都监郎厅,汉城参军,三登县监,尚衣主簿,安山郡守。至襄阳府使。在襄阳。以治绩加通政。丁巳。拜延安府使。其冬。以亲病解归。戊午。捲家归天安。因不复仕矣。公生长卿相家。自幼习见富贵。而不事骄盈。不喜奢靡。持己恭谨。奉职勤恪。甚于寒士。尝光海时。仕者争以赀媚权贵得郡邑。极力渔夺民财。民间悉空矣。于是时。公以上相介弟。其力势非如寒族媚事而得之者。虽为众所为。有何畏忌。而其所莅邑。皆有惠政。当官守法不挠。有可观者。去而民思之甚。亦可谓不变于世者。至于相门极盛之日。弃而归。以是。相家破。罪累不及。其可尚也。初娶南宫氏。无子。后妻具氏。监察克仁之女。生四男四女。男长自韩。次自新。进士。次自河。次自海。女长适县监赵梦阳。即余长子。次适士人李徵远。次适朴之淳。次适李光植。孙内外男女二十馀人。以崇祯十三年八月乙丑。以疾卒。享年七十七。十月十二日。葬于家后隐迹山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4H 页
先妣墓后。公闲居二十馀年。力田作。衣食瞻给。儿孙满前。寿近八十。可谓福矣。铭曰。
王者后卿相门。字郡邑卧田园。毕婚嫁众儿孙。福既满年又尊。隐迹山庚向原。是公宅固且安。何以识纳铭文。
迪顺副尉赵公墓志铭
赵生克善。丧其先人迪顺副尉公。既周岁。撰次其族世所出宦业代次及迪顺公行治子若孙为状。以书来请曰。先父不得用于时。事业不显于众。而其于乡于家。实有可纪之善。非乡曲凡人比。克善诚不忍使其名泯没。见古之名德君子。或知其子。褒扬其先人美实。传于后者多矣。克善幸不见斥于门。先父亦尝见于前。先生赐之铭。庶有附骥之幸于后世矣。生余素所爱重。公行又可传。余何可辞焉。公讳景琎。字士献。后改伯献。赵氏出汉阳者。祖之寿。高丽佥议。佥议生晖。双城总管。总管生良琪。袭父爵。年十三。征日本。二十。破哈丹。大被元世祖嘉奖。名闻宇内。其曾孙温入 本朝。册开国定社佐命三勋。封汉川府院君。谥良节。自良节公以上。世有名位。至良节又大显。为东方盛族。良节之曾孙。御侮将军讳允瑺。是公高祖。曾祖讳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4L 页
敬良。修义副尉。祖讳鹍。励节校尉。父讳兴武。彰信校尉。连四世以门功为散职。而自御侮。从母家家洪州。为湖西人。而励节娶于德山。徙居焉。妣庆州李氏。孝陵参奉忠彦之女。励节之卒。时以庐墓为俗。而彰信早婴疾不能丧。有二弟。或为人后。或营家事。俱不得守庐。而公年十二。独居庐舍。代父奉馈奠。不食肉终三年。事亲。生养死葬尽其诚。遇弟妹。极其恩爱。悉力事婚嫁。弟贫而夭。资给敛葬。咸尽其所为。季父贫甚。常奉给不绝。夫妻相继殁。又悉其衣服以敛之。抚育遗孤。咸尽其恩意。凡此其行之过人者也。少治举业甚勤。既不能有成。及克善长。遂废不为。教授乡里后生。挟册常盈门。于财利。淡然无所营。平生与物无竞。性喜酒。遇饮辄痛尽。家日益贫。所居不蔽风雨。不以为意也。唯冀其子之成就。虽甚贫。不使克善与知家事。又不使忧衣食。唯使之专意于学。克善既习艺学。又闻经传之旨。举于中外者凡十。 反正初。以选授童蒙教官。累转至沔川郡守。沔与德山接境。克善谓可以尽其养。而公每戒止之。送馔品则恶其频。送几席则恶其侈。供祭物则恐其多。其安于贫约而不喜丰厚如此。己卯六月辛丑。以风疾卒。盖得疾五年矣。享年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5H 页
七十五。配安人。公州李氏。慈顺孝敬。宗族皆称之。先卒。父进士致霖。以诗酒称豪士。有子二人女二人云云。以其年九月丙子。葬于家北台城山下先兆之侧。安人先葬他处。恐择地不详。不得同穴。将更详择移祔也。汉阳之先古烜赫。其后继有显者。至今为名族。而公之家累世不振。至公又隐德不发。而有子能拔俗。学古儒者事。既及公存。试吏奉一日之养。而其学不已。又将为公荣不止者也。铭曰。
行著于家。德尊于乡。不克世用。草野之藏。教子游学。学遂知方。孝思无极。惧名泯亡。以求铭述。以图久长。自古潜德。非不韾香。终于沈没。其可胜量。幸而有传。万世其芳。公有子孝。务此发扬。惟公之德。愈久愈章。
弼善尹公墓志铭
丙子兵祸。疾如飘风。入境不数日。及国都。 先王定议入江都。奉 庙社主以出。宫嫔以下皆先行。而 上及世子百官继而发。至国南门。报先锋及城外。即回 驾入南汉。是时弼善尹公以 世子命。先往江都。江都陷。公不屈死之。公讳烇。字静叔。姓尹氏。其先坡平人。始祖莘达。佐高丽太祖。为壁上功臣。而其后达官显人相继。至于今不绝。门下侍中瓘。开拓朔方。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5L 页
功最大。事载东史。曾祖讳先智。某官。祖讳暾。某官。考讳昌世。少时受学于牛溪先生。先生称其笃信好学。年十九。丁某官府君忧。毁瘠泣血。几至丧明。遂成平生之疾。二十六。登第。选槐院。例转至著作。及废母之论发。儒生李伟卿等十九人。附时议上凶疏。公与翰林严惺等议停举。十九人凶徒齐怒。弹驳夺爵。其后得复叙。由博士升典籍。迁监察,户曹佐郎。凶徒复释前忿。削去仕版。公乃绝意人世。卖京第退归田园。甘穷困且十年。癸亥 反正。公宜先汇征。而乃授京畿都事。盖公常论人是非。不少假借。有畏公入台者。致力以出。公侪友多劝不仕。公曰。此亦分外。惟恐不职耳。久之。疏陈畿内民瘼累百馀言。甲子适变。徒步追至 行在。除工曹正郎。 还都。拜持平。其年。丁内艰。服阕。拜刑曹正郎,掌乐院佥正。复拜持平。呈告省先茔。因病递。拜礼曹正郎。未及还朝。丁卯正月。西兵猝起。至平山。 大驾幸江都。时沙溪金先生在湖西。以号召使请公为从事。兵罢。入江都。除分兵曹正郎。迁工曹正郎,司艺,礼宾寺正。出为益山郡守。郡多士族。常喜讥贬守宰是非。殆无完人。而于公不敢有疵议。翕然颂其清德不已。有兄弟讼者。公诘之。弟曰。兄不分我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6H 页
财。兄曰。父命不敢违也。公责之曰。汝弟信不孝矣。汝父之不慈亦过矣。古人有不从乱命者。独专父财。使弟饥寒。于汝安乎。为陈人伦而遣之。明日。其人乃来请分。全州有狱而公同推。盖有强暴者。乘夜劫其邻之寡妇。寡妇家觉而跟遂之。至其门。其人欲掩其迹。乃自杀其妻。诬寡妇家杀之。公察其辞。得其情而诘之。其人果服。乃坐之。而寡妇家得免。上疏陈军民积弊累千言。其后弃官归尼山。癸酉。除 宗庙署令,直讲,掌令。论承旨申得渊使沈阳辱命。居官以贪鄙名。大司宪姜硕期以申之姊夫。乃诉斥之。公遂退归。其后除尚衣院正,司成,掌令。时有大赦 命。宥佶,亿,健等。台阁共争之。大司宪郑蕴立异。又共攻之。公以为不可攻也。避而不与。丙子。由济用监正,掌令,典签。移弼善。入江都。是时尹公昉,金公尚容。皆以卿相陪 庙社。金庆徵,李敏求等以检察使先往。设分备边司。凡号令。庆徵,敏求等专之。而一畏缩。无敢有所为。公上书尹相曰。金庆徵自请渡江。而迁延不行。李敏求当往湖西。而迟回不发。终乃召还。相公过于仁恕而少于强果。任其自恣。大臣当国之道。岂当如是。宜急令检察开衙津头。整治兵船器械。以为进援南汉之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6L 页
计。不可袖手无为。坐谈而已。检察等皆深疾之。公亦不复入分司矣。及敌兵渡江。大臣以下集南门。为守城计。公与李时稷,宋时荣徇北城。知不能守。与李,宋约同死。是夜俱自缢。有吏随往者救解之不死。其明日。城陷。宋先自缢。李继缢。公又缢。又有救解不死。又以佩刀自刃。亦不绝。敌兵迫之行。公愤骂曰。我恨刃短不能即死。岂从汝乎。速杀我。遂被害。公为人忠实恬静。绝无向外希慕之念。营求之计。其于是非。一出于己。未尝屈而从人。见有邪枉之事。则疾之如己怨。当官愤发。敢言无所畏避。坚不可夺。以是。为人所恶多矣。其于民生疾苦。怜恻忧闷。出于至诚。于其为都事守郡时两疏。可见矣。呜呼。世之人其平生所思虑。只为一身而已。于国事民事。漠然不以为意者皆是。如公者。何可得见乎。余于公。既有睦姻之亲。又有趋向之同。从游之旧。今知公未有如我者。宜公之诸子求我铭也。铭曰。
以直穷于世。以义杀其身。临难取义犹为易。秉直终世尤难伦。世间营营求进者。林立云屯。惟是始终无愧者。其志常伸。先圣有训。强毅近仁。呜呼静叔。庶几其人。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阴记(二首)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7H 页
始祖高丽开国功臣三重大匡门下侍中平章事墓碑阴记
赵氏在东方者。惟我丰壤为最旧。他处之赵皆后出。子孙之蕃。亦无如丰壤也。惟始祖佐高丽太祖定三韩。赐勋壁上开国。爵至三重大匡。致位宰相。有大勋德于东方。盖其始起自田间。如吕尚之遇文王云。然世远文献无可徵。事迹不大传。实千载之恨也。谱牒亦残缺。今所有谱。乃掇拾于放失之馀。谱所载。始祖后自天和寺殿直讳之蔺始。注云二十三代孙。或云十三代。不知殿直当丽何王时。而距始祖已远。其前莫知也。观石涧自制墓志。云高丽太祖臣平章事某三十代孙。是时必有谱知世数也。石涧讳云仡。官至政堂文学。有文集。当丽末世乱。以智自全。为世所称慕。自丽初至今七百有馀岁。寇冕不绝。今立朝者虽不多。视他处之赵。实倍筛。散处外方者甚多。至于外裔则无由而知。知者亦几半朝绅。且自丽及 本朝。显者亦多矣。未闻有以奸乱名者。斯亦祖先醇德有以致然欤。噫。我祖协赞圣人。济屯蒙开太平。功德存于万世。宜其子孙之绵远也。曩在 宣庙朝。恭嫔金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7L 页
氏葬墓后。金氏实外裔。 宣庙亦谓赵孟于吾亦外祖也。命封其墓。初为金氏择山也。其地裔孙梦老人告当然。其日果验云。至光海时。追尊恭嫔。升其墓为陵。始祖墓见夷。及今陵罢。诸孙相与上闻复其坟。因立石记始末。又相谓吾属俱以末裔。后我祖几千年。适当丘墓之厄。得有以致力。使永世有所识。兹岂非天哉。其名宜录以示后。遂略掇碑文所不载者记其阴。且录其裔孙名若干于后。外孙亦录其脩墓时出力者若干云。
听松成先生墓碣阴记
呜呼。此乃听松成先生之墓碣也。始。成大谷记遗事。奇高峰志其墓。栗谷李先生状其行。墓碣。退溪李先生所撰也。嗣子牛溪先生将刻而树之。遭乱未就而没。近看士类惧久而遂废。乃相议出力以镌石。而四方人士闻以助之者众。以至讫功。书。退溪草本手迹幸存用之。篆。金相国尚容遗笔集字也。先生少以至孝闻。与弟节孝先生守琮。游学于静庵赵先生之门。己卯祸后。遂杜门绝迹。惟日沈潜圣贤之书。而以反躬实践为务。及归坡山。晦迹林泉。与世尤远。晚被诸公荐达。除官累。皆不就。抱道而终焉。 明庙命赠执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8H 页
义以褒之。至 宣庙朝。栗谷启成守琛,徐敬德一时并出。 先朝俱有褒赠。今敬德加赠右相。守琛亦宜加赠云。后牛溪官至右参赞。以恩例加赠吏曹判书。栗谷倡多士立书院于坡山旧居祀先生。而其后多士又相议。并享牛溪先生。呜呼。先生清风高节。可以起敬百代。而牛溪学问德义。又卓然为世儒宗。仍两世大显。此前古所罕有。而栗谷状之。退溪铭之。此又世所难见者欤。石将建矣。记立石始末于其阴。而多士之论。谓碣文字颇细。恐久磨缺难识。宜更略叙行义。大书深刻。以图久远。故谨掇其学问出处大槩。并记于此。牛溪子二人。文淹改名文浗。夭。文溥改文浚。以荐官至县监。有三男。栎,杙,㮨。内外曾玄至百馀人。多不尽录。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墓表(三首)
  
高祖同知中枢府事 赠兵曹参判府君墓表
维我高祖考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 赠嘉义大夫,兵曹参判府君。高祖妣贞夫人坡平尹氏墓合葬。在广州下道北坊里山曰直洞。先两世墓在南阳。而自府君始葬于此。咸镜南道节度使。 赠左赞成府君。其子也。仪宾府都事。 赠左赞成府君。其孙也。墓皆在此而异麓。府君卒于嘉靖戊戌正月二日。葬此今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8L 页
百十四年矣。而曾孙无在者。不肖翼为玄孙也。人代易过诚可悲。而翼今年七十三矣。翼死则香火将绝矣。须及其未死。有所记述于墓道。以示后世。谨次其先世所自出及所历官任及其子孙。维我赵氏。其先本丰壤人。始祖讳孟。佐高丽太祖混一东方。赐勋统合三韩壁上开国功臣。官至三重大匡,门下侍中,平章事。其后世有讳臣赫。门下侍中平章事。平章生奉常少尹讳天玉。少尹生军器寺佥正讳玗。佥正生文科通政南原府使讳季砰。由代言出南原云。府使有五男。其第三讳之缜。将仕郎。 赠工曹参判。府君其子也。平章以上谱失。不知自始祖后为几代也。府使以上坟墓。不知在何处也。府君讳贤范。字某。以弘治辛酉武科。历训鍊院主薄,判官。都总府都事,经历。训鍊院副正正。外任则义州判官,平安虞候,咸镜南道虞候。丁丑。升通政。拜江界府使。其后历吕州牧使,延安府使,咸镜北道虞候,稳城府使,全罗左水使及右水使。其间递归则以兼司仆,羽林卫,五卫等将宿卫。或以佥知中枢兼之。甲午。升嘉善。拜会宁府使。丙申。拜同知中枢府事。丁酉。以 圣节使朝上国。此其历官大略也。夫人。坡城君讳赞之女。有子二人。长曰彦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9H 页
国。殷栗县监。次讳安国。即南道节度使。 赠赞成府君也。庶子曰仁国。彦国无子。有外孙今至数十人。右议政张维亦其外孙也。赞成府君子孙。具于赞成墓文。仁国子孙至十馀人。散处畿甸海西。某年月日。玄孙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行判中枢府事翼。撰。
曾祖咸镜南道兵马节度使 赠左赞成府君墓表
惟我曾祖考咸镜南道兵马节度使。 赠议政府左赞成府君讳安国。字国卿。同知中枢府事。 赠兵曹参判讳贤范之次子也。其墓与参判墓。同洞而异冈。乃东冈也。赵氏始所自出及其后世次。已具载于参判墓文。故不备录。曾祖。通政大夫,南原府使讳季砰。祖。将仕郎。 赠工曹参判讳之缜。府君年二十四。中嘉靖甲申武科。即授宣传官。出为江东县监。瓜满。历司仆寺判官,工曹佐郎兼内乘工曹正郎。于亲临试艺。击毛毬为第一。命授通政。年二十八矣。为熙川县监。瓜归。拜钟城府使。其时先府君为会宁府使。父子并为六镇府使。世称之为盛事。期未满。拜承政院同副承旨。承宣在文臣为清选。武臣则极选又极罕也。拜全罗左水使。又拜光州牧使。皆秩满递。拜庆尚左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599L 页
兵使。是时剧盗八龙为乱。官军不敢捕。为方略捕得。命加资。以台论改。而在任尽瓜限。其后拜长湍府使。又有剧盗米伊兄弟为乱。又皆捕得。八龙,米伊皆以骁勇名。其徒众亦多。称难当贼。及府君至。皆即就捕。人称之久而未已。 命加资。嘉靖壬子也。又拜庆尚右兵使。瓜归。乙卯。倭寇海南。国内震惊。择将以御之。于是拜全罗兵使兼防御使。与巡边使南致勤不协。为所搆。谪鹿岛二年。而是时南致勤多杀戮。以威暴闻。府君不喜杀。论者以此卜两家子孙盛衰。南家卒无后。府君子孙尚绵延。其后拜咸镜南道兵使。又拜永兴府使。以病归。在京例以军职居。而自永兴归。常兼捕盗大将,五卫将,副总管。癸酉七月十四日。以疾卒。享年七十三。前夫人砺山宋氏。早卒无子。后夫人安东权氏。考生员讳世任。壬辰避倭。至杨州山谷卒。寿八十二。子三人女一人。男长讳俨。夭无子。次讳侃。仪宾府都事。 赠左赞成。女适海平府院君尹文贞公讳根寿。男季讳儆。壬辰击倭功。参宣武勋。封丰壤君。阶资宪。府君及先府君两世赠职。以丰壤君勋爵也。赞成有子三人。长曰讳莹中。佥知中枢府事。 赠领议政。子翼。以先世遗德。滥登台位。赞成子孙。自具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600H 页
于其墓文。不备录。文贞公有子六人。长曰皖。次曰晊。皆佥知中枢府事。馀皆夭。孙曾内外至数十人。丰壤君子五人。长闲中。通政郡守。季时中。县监。中三子皆夭。孙曾内外亦数十人。某年月日。曾孙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行判中枢府事翼。撰。
祖考仪宾府都事 赠左赞成府君墓表
呜呼。祖考仪宾府都事。 赠议政府左赞成府君。亡今四十有九年矣。墓道之文。尚未记述。是虽有待。稽缓之罪。有不可赎。反顾惭恨不能已也。而不肖孙翼今年七十有三。恐一朝溘然。则此事遂阙焉也。谨叙先三世官封及历仕官任及平生仁德翼所自幼习见之者。将以立石于墓。以传后世。而高曾二代墓文。因并叙述云。府君讳侃。字士行。曾祖讳之缜。将仕郎。赠工曹参判。妣贞夫人。东莱郑氏。祖讳贤范。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 赠嘉义大夫兵曹参判。夫人坡平尹氏。考讳安国。咸镜南道兵马节度使。 赠议政府左赞成。夫人安东权氏。赵氏先世事。具于参判府君墓文。府君生于嘉靖乙未。中甲子生员。栗谷李文成公榜下也。戊辰。补松罗察访。己巳。换瓦署别坐。庚午。迁义禁府都事。壬申。又除礼宾寺别提。癸酉。丁赞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600L 页
成府君忧。服除。又为禁府都事。升内赡直长。己卯。升中部主簿。迁司宪府监察。壬午。拜阴城县监。辛卯。拜仪宾府都事。俄拜江西县令。壬辰春。罢归。倭乱。奉大夫人出避。大夫人卒于杨州山谷村舍。寇退。返葬于广州赞成府君墓下。祖考天性仁爱。见人窘急。必欲救之。恳恳不能忘也。虽微细物。常喜与人。不计家之有无也。人有来至者。无贵贱必饮食之。此皆出于中情。虽欲已不能也。倭兵逼京城。城中皆出。而邻居有黄监役。往远乡未还。其妻哭。祖考闻而怜之。使人告之云。当与吾家同避。适黄来。携家以出。于此亦可见其急人之仁也。祖考妹夫海平府院君尹文贞公祭之曰。公平生仁心为质。急人之难。甚于己。接人温然而若伤。其为德于家于乡者不一。文贞公与祖考。自少姻睦甚至。故知祖考悉也。故相完平府院君李公尝语翼云。吾少时问持身之要于君祖考。答云。君不须更求益善。能常存今时心不变则善矣。于此见李相秉心之善自少然也。亦见其心服我祖考。亦见祖考见重于当时士友也。翼幸及祖考生时登第。深得祖考喜悦。而晚而遭遇。致位六卿。得 赠祖考吏曹参判。及忝相府。又 赠赞成。祖妣宜宁南氏。尚州金
浦渚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第 601H 页
氏。俱 赠贞敬夫人。念翼之不肖。生而蒙钟爱期望。得忝窃至此。荣及泉壤。岂非先世积德致然也。有子男三人女一人。男长先君。讳莹中。佥知中枢府事。 赠领议政。女适士人高尚古。次子讳省中。进士。皆南氏出。末子讳韪中。金氏出。先君有一男一女。男翼也。女适清安县监李廷望。高尚古早夭无子。进士有一女而无子。末子有二男。长翚。次翯。顺川郡守。孙翼有五男一女。长梦阳。鸿山县监。次进阳。德山县监。次复阳。弘文校理。次来阳。进士。次显阳。生员壮元。女适进士李相胄。梦阳,来阳,显阳皆死。女夫妻亦死无子。翚二子。成阳,寿阳。翯一子。元阳。玄孙有十馀人而不尽录。其中亦似有可望者,计馀庆尚未艾也。辛卯二月二十八日。孙男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行判中枢府事翼。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