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晚云集卷之三
晚云集卷之三 第 x 页
晚云集卷之三
 书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35H 页
与任游击书(戊辰正月)
日者。虏使过境。急报台前戒行。诺以领避。台下兵丁不自慎。浪走道上。撞遇胡兵。不惟不自免。十五人之命。复被残害。又言 大人兵孤驻近。临死乱言。引惹祸端。追悔曷已。 寡君以俺不能善护颜行。拿 命已下。金吾使朝夕当来。敢此来别。仍有腹心。才见二胡骑飞奔电驰而过鸭江。其隐情可想。倘是招兵护还之计。去春蛇浦之变。指日可期。鸷鸟欲击。先敛其翼。渊鱼欲动。必潜其鳞。 大人亦知兵家奇计。何不捲还零从于岛。以待春煖水生。相机而动也。蛇浦地穷海水冰。尚咫尺不能聚大兵之援。今日之患。不啻云台之急。智者。睹于未形。见机不作。殃必及之。幸 大人不以疏远听之。既为地主。义与人殊。窃为 大人忧之。
上黄督府(龙)(辛未十一月)
岛乱未已。至惊颜行隔海。消息难真。不佞奉 寡君之命。来镇铁山。盖为 老爷也。望洋愤切。寸心欲折。幸而天心悔祸。鸿福犹降。难不日而旋定。棨戟依旧。曷胜欢忭。 信牌檄催军需事。至于此。何敢少迟。谨以 牌意。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35L 页
移会饷臣。兹专价。兼伸 慰贺之意。且虑有军扰之馀。饩牢缺乏。谨以大米十包。仰备一日之薪水。谨此不宣。
上黄督府书(闰十一月)
冰路一梗。得便犹迟。前后有书。俱未见。有 辱复瞻恋光尘。徒僧兢惧。窃念 老爷控制东江。棨戟重新。大小事宜。当有以一视。此奴狡甚。用谋多方。必欲交乱两国。以伺渔人之收。想 老爷思之熟矣。小邦力弱。既与彼讲好。时有信使之往来。亦 老爷之烛矣。方有虏使入境。觇我衅正。宜静而待之。不可设饵以启戎心。今见铁山塘报。有岛中群马。出牧于山邑。是有水草之艰。而及今耳目多 事。有一不虞。以开两国之衅。则以 老爷图存弱国之义。亦岂无悔。伏愿 老爷特可念之。收还马群。俾免边境之虞。则岂但西民之幸。亦良骥可惜。无任祈恳之至。谨此不宣。
上黄督府书
不以遐贱。 曲赐问遗。拜书登嘉。感惧交深。 寡君乏使。不佞敢干戎 命。劳师水滨。不能济危难于咫尺。尚虑罪戾之不克。其敢当 奖美。尤增战兢。以 老爷潜机泽水。犹能奋翼。芟除群凶。旋复旧 章。此固 圣天子嘉赏之不暇。虽自列之恳至。亦奚以哉。第念盗入帷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36H 页
幔。亦韩魏公之所不诫。一片孤岛。矧多反覆。愿 老爷恒加戒心。毋使鼾睡。更容榻外则幸矣。系情幕府。自不为陈外。敢布腹心。亦知滥越。肃复不宣。
与张游击(魁)(同月)
近来彼此。浮言百出。难以参母之智。不能免投杼。略以行从。来到铁山。第看之虚实。幸而天心悔祸。 督府老爷。旋节依旧。此皆如 大人夙抱忠心者。临危效力处。不胜欣 贺之至。兹承 辱惠书。益得岛情备详。尤切感嘉。谨以来意。备启 国王。 大人之赐。亦多矣。谨此不宣。
与沈副总(世魁)
岛乱未已。复有废置 督帅之变。虽以小邦 君臣上下。莫不痛心疾首。遑遑无所底定。若非 老大人一心忠义。冒白刃舍生。解纷释难。 督府大老爷片时性命。何能得保今日耶。然而其废与杀。相去一寸。谁谓一片孤岛。竟作群不佞之窟耶。以 大人重厚。必不能一日安寝食。而危如履冰耳。近来出陆汉人百口。固辞皆言。岛兵不日将出陆。窥觎小邦。一传再传。市虎三成。虽以参母不能免投杼而走。不佞亦疑信未定。即来于宣,铁间。试看虚实。此皆 贵岛人好生传播。以动远近之听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36L 页
闻。今日之计。莫如并撤出陆汉人而回岛。勿许彼此相混。片时乾净。戒岛众而镇鲜民也。未知 大人。亦有意于此耶否。如非 老丈素秉忠心。敢布腹心。无任祈恳之至。万万都付刘旗下口伸。谨此不宣。
兴沈副总书(壬申四月)
勤 问鼎至开缄。感慰。不佞有何所抱。蒙 大人眷重至此。反增惭腼之至。每想 大人赤心忧 国。济活岛众。艰乏之状。令人不觉悯然改容。 寡君忧念岛急。既有继日之饷。此何以尽救涸辙之急。然小邦为 天朝勤念则亦已尽矣。方对张秀才明传。因忆故友须眉。自不觉怆然涕零。便回太忙。草复不尽。只希 雅量万福。
与沈总府书
不以疏贱。存注日新。不佞何以得 台府视同骨肉。至此之眷眷耶。每承 一书。便忘分贱。蔼然情激。日者安州之变。虽无 下问。本欲一陈始末。洞辨而无遗憾焉。况承 下问。敢不一一。凡私吾人而主先入。乃是世间常情。而独 台府迥出人私之外。不作疾言遽色。号差明白。的当之金都司。先问于布政。又及于总兵。若不佞其临事。慎重周详之意。蔼然可掬。此所以十数年间。镇东江。遍得鲜,汉之情。而益使吾民。歌咏之不忘。窃惟其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37H 页
日之事。管饷未见胡游府于城外。论其货价而不应之。游府少出房外。使四个家人。置管饷于密室中。先以铁索加其颈。勤要之。管饷愤其怯迫。誓死而不应。则又颈以吊索及至加索。则其死不死。间不容发。管饷命在须臾之间。不遑于外事。本不干于刀兵之政。申总兵以本城之主。急于结缨之救。至若动兵卒。不佞以元戎。得专主约。亦何预于总兵。不佞闻饷使之急。先修名帖。送一小译于胡游府。言其事不当如是。盖先礼而后难也。多小兵丁。围抱其家。弯弓注矢。驱逐我人。使声问不通。乃有剑伤我人之甚。则汉人先事兵矣。事至于此。不以兵卒。无以解围兵之急。而救管饷于斯须。安州约束所定。以登台放炮。吹招队喇叭。则兵马被树释台下。此时事急。不可家招而户令之。因旧约令之。果有骑卒齐至。即令百馀人抄送于围兵处。以救饷使。至于李千总逢春事。与胡游府少异。整夫马厚接而送。其所带家丁之不分玉石者。亦令解放。给马以送。其时事只此。而无毫演约耳。何知李千总。不以实明告于 台府。以眩彼此是非耶。若以其日之事论罪。唯不佞一人当之。幸 台府。曲加 鉴亮焉。
与沈副总书(丁卯元朝)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37L 页
胶牙一楪。忽觉三朝。愁闻塞曲。但见春盘。想旅怀同之。所幸。乾坤改律。新庆随春。 北阙贡膺。万国辽塞。已远旧封。箫韶九奏。百蛮蹁跹。不佞与 台府。惟是太平馀。携镜之霜毛耳。谨以不腆。聊申 贺仪。
答沈总府书(九月)
国有内艰。 君祖母弃 壸仪。痛迫臣僚。不遑贺节。眷问先至。 珍贶交错。延慕 光尘。盛德益深。乃念江北大歉。虏兵新败。倏焉秋尽。冬防政令可念。未知 台府筹如何。义在同忧。幸 惠良规。
与姜弘立书(三月)
金国诸将。既与之设誓。告天约和而退。自 朝廷申饬镇兵诸将。如遇金兵。戒勿相杀。故俺提兵在后。已于新溪地。遇青旗金国兵。不曾交戈。金兵收略牛马。我人驰入金阵中。夺一银饰白马而回。即差译舌。送还其阵上。金将喜谢之。即以二马赏其译。译官辞而不受。自我坚守盟好。于此。亦可见矣。黄海海郡。入去金兵。纵意杀掠。厥刑白马。誓天之义。安在哉。 令监担当和议。舌退数万金兵。一国大小生灵。孰不感德。即后金兵不遵主将约束。杀掠至此。自我岂不知以万报万。以好报好。皇天在上。盟墨未乾。人虽负我。我何负人。愿令善为之辞。多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38H 页
少被掠人口。并令刷还。毋负誓天之意。则急难之中。益可见为 国丹心。千万切希切希。谨此不宣。
答崔完城书
春回塞门。瞻慕益切。伏承拨上书。此其新年消息。倍觉惊慰。忠信。三年枕戈。旧疾弥剧。比来神思十分耗尽。目前事。犹复茫然。况其敌情之如阴耶。欲动则实未知其必来。欲静则中外骚然。道路负戴。有若瞽者立于众会之中。茫不知东西所之也。惟念此虏劳兵万里。大困而归。意沮犯 阙。阻邻西獭。辽左素荒。本不产布货。食虽自谋。衣则不得不仰赖于我国。犹恐其库叉儿之讲币。为准所胡之来。汲汲隐然弛张。微示其凶情。其意似是专在乎岁币之增。以其于投边之书。有若如去人所言。则不妨进人云者。亦可见矣。回答之至甜水。彼已知其礼物之不如斫胡之所讲矣。必欲构衅而东犯。则何必停其物。而请使臣之独往也。于此其意。亦一小变。但念其意甚盛。恐回答不能停。当而还此后。必有一番之往复。未知复有如富郑公之使乎者耶。若以讲邻之道言之。南倭北狄。有何间焉。所胡之所讲。其能如赠倭之一半耶。 台监之竭力。不几乎溺跌者乎。伏呵伏呵。敌情则难知。惟当有备而待。吾岂不思。临急欲请多兵。则兵非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38L 页
服气飧霞者。必将求食安州。竭一国之所储。只不过一万兵三月食。至于清西各砦。则犹不给数百兵之三月食。方有出武之分防。而列城争报请粮。未知饷臣果有萧相国之手段否也。是以曾年费思料理。只请三千兵。为安州屯守计者。盖知吾事力之如何故耳。至于安州。则虽不添他兵。与本道之卒合守。如不至罗雀掘鼠之急。则吾可以坚守勿失。故终始闭口。静而待之。如有领相大老爷语复及此。幸以此报之如何。
答崔完城书
昨于贱豚之来。伏承 书。今日宣传之行。又承 书。不料海上消息。隔日而回。一再披玩。不胜感喜之至。此间水陆路之议。如许岐出。病昏之人。未得一适之见。闷郁无堪。今承 有旨内事意。与即今岛中所见有异。不得不具辞 启禀。语言虽晦。微意则台可烛矣。终始含默。不出一言救世。是岂不佞平生心迹。末路危机。间不容发。而 庙堂之上。犹且袖手。远责于阃外。其亦伤哉。然敬再拜甘受。今此回 启。未知 台监能出一言而救之否。
与崔完城书
前上书。想有以 开览。今晓得见 回答军官。又见回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39H 页
书。其意果不出岁币之增。非必欲东来者耳。一年二币。既降于一度。则其意望甚急。而犹恐其不得见施江头送饯。故纵我俘妇。潜漏其秘情。为若以向我者然。其意专于增币。亦可见矣。 台监其亦窃识之否。观其 回答日记草。亦可知矣。自古讲虏犹难。虽以富郑公之英略。仅得以增币而回。则今日万匹之布。比于五十万。几何料吾事力气势。有一毫可能以当此奴否。弱臂喜张。无益于缩瓜之闲。幸 台监勿言于大言。更入思量。如何。曾难极力弥缝。犹未免豚蹄之祝丰。其不绝于淳于之缕乎。前日所胡之过安州。极丰其饩牢。一以满城军容微示之。此亦 王德用大。门于郊下以示。其贼欲不来。而自我激之。则亦非计之得者。未知 台监终始有意否。 览后付丙。幸甚。
答李总府完丰书
昨于卢山制边。修上书。募入延府。伏承 下书缕缕。量暗合贼料。顿觉心开。铁山路先置陆兵事。西伯之见。亦如此。不待其所往覆而已。自料之伏幸。但其意必欲尽除出陆。汉人无事揽挠军机。此事则似难为之矣。忠信。今日往海州。明日向长渊助里浦船所。企待畿湖诸船之过长山。驰往安岳船会处。自此乘船。直到平安之三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39L 页
和。邀见监司。相议进兵一节。使关西船先发。截断北路后。大兵分路。一阵。向岛南监军衙门前。一阵。向蛇浦前。定计耳。陆路之兵。并留于安州。约与平监待舟师到三和之日。陆兵截龙铁路为当。 使道。亦以此意。秘议于平监。如何。冒雨舟行。旧疾复作。精神恍恍。如在雾中。书不尽意。柳汝温时未来到。必及于海渊间矣。京炮并令催送于安岳舟师处。如何。馀在别条之答。
上总府书
昨日再覆书。想已 登彻。淫霖郁此。满船舟卒。愁寂度日。悯悯。料其虏之差行。亦必阻滞于定,宣之间。以北之报。绝无得闻。闷闷。师期退定之计。昨已驿上否。既承合符之验。必待 使道驰 启传令以后。下官。亦欲驰 启矣。事机适会如此。渐至淹滞。闷郁之情。想同之耳。为欲亲听 分付。择一伶俐小校。驰候 幕府。幸一一下示如何。
上总府书
昨与今日。有书有报。必未 登彻。兴治还岛。似是分明。而出于张大秋之道听。亦非岛中的报发船如何。况兴治才还岛中。则惊疑未定。必着脚未固。且迟迟数日。且过流头雨。十八九间。定欲举帆。未知 使道之意。如何。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0H 页
若以为迟之。则十六发船为计。而但六七日。俱犯七杀。是以为嫌。自此进船道路既已图形以上。想已入目击中矣。以广梁为稍远。则前进老江为计。而只以岛近。机事太露为虑耳。龙胡过江。不得不待。 使道以为如何。
上总府书
今朝。已上书矣。 有旨一样来到。未知 使道何以驰启。方甚闷郁。鄙意则在驰报中。幸 赐一言可否。立等立等。
上总府书
昨日会议之胜算何定。尽日瞻企。不胜眼寒之至。湖船无事。昨昏到泊。军容益壮。可情。师老岛中之报。数日来无别样耶。今明晓间。下示必至。苦待苦待。
上总府书
去夜亥时。宣传官奉 标信来到。伏想 使道前。亦一样来矣。此是特出于 备忘。则 圣意专在于兴治还岛。杳然难期。 使道恒虑师老之叹。政可符矣。奈何奈何。且 使道一进之后。往来汉人之耳目。尤难掩。姑 止之如何。浓云密布。雨意欲狂。一念舟事。不胜焦然。
上总府书
苦患暑痢。症势极重。蹶然委席。今已十数日。 候问犹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0L 页
阻。益增病怀。不审此时。 使道痔患气体若何。伏慕伏慕。军中疾疠大起。死亡日继。惨怛无堪。岛侦探不过罗伴驰 启中糟粕。而别无新奇之闻。然连欲往来出入。觇得其所作为耳。详闻崔应天之言。则北峰火药库。藏储比他所尤多。守库之人。潜欲偷卖。论价则百斤直银十七两。若多送银子。可以一半买来。其馀并其人烧火。似不难云。而 朝廷方禁与彼买卖。亦难轻犯。 使道何以则办得此计也。谨专贱校。问 候。
答总府书
伏承十八日二更书。伏想 使道对烛不寐。忧勤忘夜。示诲勤切。有踰骨肉。只字片言。令人感骨。古今将相。宁有如此而不成事者乎。畿湖之船。昨日已回长山串。今晚。或可到期会地。一日待之。令人焦肝。进兵獐子岛事。及承 示教。洞然觉悟。始知忠信不及 使道者矣。至獐子。至鹿岛。随其贼纵而止耳。人之提醒唤起。固不当如是耶。遥想屈膝敬再拜椒席两岛事。幸一一依 命。其间从容处之。使夏,陈两将。拾在取义。感激报效者。忠信。亦不多谋焉。伏呵伏呵。铁山报。有云十三日。刘贼向西。李接伴之私书于平监者。出于十六日。以此见之。则十三西往者。不几乎绐我者。 使道已至晴川。钩得岛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1H 页
情者。必已密矣。湖南十五船。既期以二十五于乔桐。此船进退。在妙算中一节。非奉 命出彊者。所可论 启。惟使道之 启姑徐之。稍观椵岛事机。如何。然贱见。每不及使道。惟在 高明酌妥而处之如何耳。檄草并誊上。入岛后处置。浅思不过如 使道之刍狗。而其间或正或霸。随机而应之耳。别录所论耶。是椵岛事。贱生所思。不外乎 使道之见。则其所方略。不过如斯而已。不复别答符验。谨留锦囊中耳。风眩益苦。倩笔。不尽。
答总府书
即于松和道上。因贱校之还。伏承十五日食后 书。行行字字。无非妙思。不觉慰豁。关西舟师十只。果似零星。到三和约会之地。然后一依 分付。更添他船。略成岛北两路伏兵之用。是计。陈武晟虽惯于舟师。是一老沙工。伏兵之用。似非其宜。必欲得李浣。意甚不浅。使有用之将。用于无事之地。可惜。天下之事。不如意者如此。奈何。本道舟师。则兵使甚详料理。自上道船。暗藏于长渊之助里。使下道船。暗藏于安岳。其船都会处。定于殷栗之广岩。此则入是之后。详知用船处。而改之矣。关西都会处。已定于三和之广梁。此则无进退矣。赵坚。是忠信兵间养育者。幸厚资。送于广梁。以为忠信带去之用。千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1L 页
万切祝。铁郭下陆之报。似不然矣。此奴进退。终不出獐子岛矣。京湖之船。今日雾开风定。若及时回串。则可及于军前。且椒岛出来四十之船。亦当过数日而来。必行先事之计。则亦不可径出椒岛之外。使贼远望而逃遁。姑迟其波船之来。先猎而后进大师。亦或一计矣。大小凡事。千里咫尺。伏幸伏幸。方在马上。草此。不尽。
答总府书
忧多不能寐。对烛到三更。忽承 使道书。足宽片时愁耳。岛中事。亦知其大槩。伏幸伏幸。京畿船。今夕尽到之。公清船。某坐船外。无一只来到。盖昨日未及回串故耳。忠信则坐船已到。不待湖船。而明晓趁潮发船。先往广梁计之。船行迟滞。不缘改船事。所败二船。皆弃置于登山。公清一船。见败。即日改造。只因天不借便风。而淹滞矣。愁水复愁风。长干之歌。到此益知其真景象耳。及到广梁。得书尤便。幸甚幸甚。使肃川弛纵之问。有若古人之奇计。益见 使道之多小机关。喜甚。双岛夺粮事。或似近之耳。
答总府书
昨日今日。连承初二日书。龙胡之归。有何别生衅端。不过满其欲而归。但到湾上。数日淹留。机察岛中之事。稍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2H 页
待离湾之报。直捣可也。而淹一日之留。则费一日之资。使道必欲拙速者。为此耳。但椒岛前洋潮浅。水落则露出岩屿。八日。定是上弦。是可虑也。然六七日之期会。初生迟延。一依 传令之意。初七日。出船。德岛待风。计料。到岛后。府别将李庆祯所带军人派送陆路事。当依 命耳。重患寒疾。倩笔。不一。
答总府书
一日再承书。不胜感慰之至。送来边报。细悉。彼此事情。如见指掌间。初七日。定为发船。德岛待风。未知天假便风否也。自此以后。海路辽阔。奉承军务。恐不如意。伏闷伏闷。痛势犹苦。不能一一。
答总府书
每承 书时。顿觉心开。龙胡之忽渡晴川。似是见动于囚汉之密言。恐我发兵。专为图彼之怯。及到湾上。必至准充其欲而归矣。然则留湾迟速。亦未可期。 使道所见。已及于此。算无遗策。节节可想。元是初七八。乃是弦时。椵岛前海。水落石露。用此楼船。似有不便者。方以为虑。若退定于旬后潮生之后。可以容船。且知湾上事机。以此以彼。俱无所欠。千万幸甚。二十七日。所封状 启回下。时未来到。来则敢迟一刻为报。 使道离永柔之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2L 页
日。亦望趁即下示。如何。
答总府书
伏承初四日亥时书。进泊岛中事。既禀 朝廷。则初七日发船。庶可停止。此是昨日书中之意也。如有必乘之机。何待仲男之回。惟在 使道详探湾上事机。兴治消息。相机而动而已。草疏下示。感喜。今日。始为待罪耳。若非 使道封送本稿。几不免盲瞽。思之益感。但 启草中。直为分付于海帅云者。未详 使道主意。郁甚。
答总府书
去夜。修答书。晓后。又承封传各报。伏喜。刘五。是兴治耶。大秋告目。已言还岛。万良尚云在旅顺。未如何者为信报耶。若使铁倅。持略干酒馔。往见于所谓刘五船。借辞闻君之还。谨修地主之义。第试其真否。如何。想 使道已料之无馀蕴矣。来报。谨还。
答总府书
伏承初六日书。伏想进兵事。不必待仲男之回。而但闻朴兰英邀见平山之语。有同事之请。此间 朝廷处置。亦必来到。且待之如何。唯在 使道商量进退而已。
答总府书
贱价夜回。伏承 下覆书。满纸缕缕。无非兵间剧谈。令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3H 页
人感动。龙胡若已过凤凰城。自此进兵。何待仲男之回。忠信之所虑。亦不外乎 使道之见。以此驰 启。定夺。千万幸甚。往覆之际。自迟数日差过耳。流头雨水之日。天亦开霁。正好借风。惟在 使道以吾两人所料相符。措辞驰 启。如何。万万。都是曾所往覆者。不为逐件以答。
答总府书
即承初七日出下 覆书。伏审行间。 气体万福。伏慰待罪事。原疏虽未下。既见 下送誊草。何敢一日晏然而已也。不得不略辞待罪矣。有抱羞忍耻之语。忠信之不及度量中多矣。悔之奈何。平监报中。朴兰英所带胡译金奉山所告欲捉汉人。则拒而不听。今欲攻岛。必生大事云云等语。未详其首末。此何等语意耶。幸后便详示之。如何。数夜狂风大雨。舟楫幸得无事。此皆 使道至诚勤念之致。伏幸伏幸。阴云尚险。雨意未霁。恐流头之前。未见开霁。极可闷也。即见黄监之报。湖南之船。初四自末岛驾风。午后风逆。尚未过延坪。此船回泊。亦未易期。可闷。八千七百员役军兵所支之粮。只给本月晦日而尽。须有及时运到者。可继七月。而饷使被拿。句管无人。事事不幸矣。悯悯无涯。
答总府书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3L 页
书去书来。百里咫尺。恍似隔窗听笑语。益增黯然之怀。备局关。昨晚到此。此是 使道状 启中回下矣。忠信。只送到付牒而已。进船处只老江。而稍可以密迩椵岛。机形太露。故昨于 启草。槩陈其所思。报草必已 登彻。罢兵二字。无乃 使道憾愤时事之意耶。湖南船。数日间当得回串。虽欲 启停。已不可得。姑且待之。如何。伏见赵疏 批答。宁不快哉。吾辈所恃者。只吾 圣明。后患何虑。进兵海路及到彼下营处。图形而上一件。送览台前。幸入思如何。
答总府书
一日二书。足当承晤。喜可知也。料理椵岛。 使道之计已尽。而备局之关如此。犹今之计。姑且静以待之。是忠信前日状 启中。质已亡矣。郢斤无所施者。此也。龙胡过凤城云者。非有得湾报而云也。意以谓离湾翌日。必过凤城。其迹稍远。不能与岛众。相结连之谓也。椵岛游魂。自顾之不暇。恐无意于铁山取粮。而事变无常。 使道之虑。亦甚周详矣。潜送一队步卒。入保据剑山城上。远见椴船之来。设机。入守铁仓。亦或一计。敖仓置兵。古人亦已试矣。切详 启草。所论节节中理。有若铦锋利镞。遇窾即透。令人不觉屈膝。但虑湖南舟师。不日将到广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4H 页
梁。此后进退。亦何以为之耶。此可虑也。论推托二字。大非忠信自疑而示之者。凡 答下书。随意信笔。写出一点赤悃。而犹未免 台疑。是缘吾非节侠。若使田光当之。必已刎矣。人固未易知。知人亦难。尚何望焉。以不佞之素心于台监者。尚有一膜子。交相隔焉。信乎交际之难。伏呵。李院所报中。兴治在茅总阵下云者。未知持敬从何得闻耶。面报即时下示。切仰。
答平安监司金(时让)
昨日督送舟师。来宿延安。伏承 台书。喜甚披雾。椵岛事机。近将如何。一入海岛之后。西报漠难接。殊觉郁郁。南船虽来。不若本道海卒之熟谙道路。须以李浣,陈武晟等。领本道舟师。在安戎间。待大军到三和。先发截节獐子路。又以陆兵。摆置岸上。待舟师出海。放炮喊声。以示水陆并进之势。似当。总府何必亲渡晴川。本道兵使未堪此事耶。此贼本授奴酋密计。其意只在窃据岛中。以断我通登之路。恐兴治必不北走胡中耳。大兵一入岛中之后。治贼若退据獐子。则是 天朝地方。似难进兵。到此地头。进退极难。此以为虑也。师到三和之日。乞须忘劳。暂过论事。如何。本道兵船布置之事。漠然无闻。幸船兵器械多小。一一暗录示之。如何。今日。往海州。明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4L 页
日。到长渊船所都会。待吾船过长山。转向安岳都会。自此乘船。直取三和伏计。凡有本道事情。连续示之。如何。
与郑畸翁书
一步下江干。飘然有出尘意。足堪瞻羡。第隔里相望。纵未能朝夕承 教。尚有萝菟之依。忽此 琴书稍远。不能无黯然之怀。少俟病间。即可趋 候。姑此不备。
寄砯儿(庚午。以副帅驻广梁。时砯往兵营。以病留。)
自汝之去今已十数日。初谓必被兵。相情挽未易回来。今已多日。必有书来。而亦无信书。百虑俱生。急送柳万户问汝消息耳。闻科举已判于来月二十八。归京亦急。须来母使余朝夕倚门而望也。馀不多及。
寄砯儿(癸酉八月)
秋雨泛滥。想构屋之计。亦差池耳。国男传书。此是别后消息。倍觉慰喜。去家十四年。始得归来。故山墓木。已成樛矣。宿草新阡。万事一长恸。到家二日。来泊墓下。时未出一步。地盖为不忍离此故耳。南州农事颇念。民间亦无愁叹之声。还家犹是客者。亦安眠耳。来月初。欲及头流青鹤洞。枫树才酣。银唇未瘦。纵游石门。仍到蟾江旧栖。二十二日。讳忌。晦间。还到竹谷为计。武男直现于昌平。故贷罪而送。汝可善视之。勿致呵嘘。支石侄女辈。方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5H 页
大来悲喜之馀。语甚扰扰。不复一一。
寄砯儿(甲戌八月。公入直总府。时砯以北伯军官。辞去。)
继岩来传汝分田以前消息。何幸。汝妻。自昨二更始产事。终夜终朝烦痛。极有难产之色。此时用虑。如何。今日巳时。无恙生男。落地之初。形如数朔儿。极其长大。以此之故难产耳。此是一家大庆。不念汝艰关行色。须安心好去。勿虑家中事。馀喜极之馀。心不定。草此。不具。
寄砯儿(甲戌闰八月)
道上无恙否。汝妻二十九日巳时。无事解产。得男子。汝又除职。信知今秋为吾一家之福。庆幸庆幸。但未知巡相即送否也。如其许还。则亦可道上从容出来。无使奴马颠踣可也。不具。
寄砯儿(甲戌八月)
临行悤悤。不能一语以送。此甚耿耿。汝若更不近酒云。无所可虑。须固志勿变。益戒杯觞。毋贻老父之念。凡系方伯之所命。亦勿固执。如或有大段不当处。则从容和颜色。论卞之。亦可。塞外远客中。汝多病。十分慎惜。勿近女色。亦可也。奴仆须爱惜。善遇之。永兴,德源书持去乎。关外早寒。好去之。
寄砯儿(乙亥)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5L 页
昨日。得见汝今十四日书。知以淑仪择入事。多有闷遑之意。为虑。因此又不得下来。尤可闷也。山所石物。择日于来十二日。苦待汝下来。使之看事矣。不来。皆虚矣。恨恨。见汝妻书。饥坐度日云。差木三疋送之。以救善儿饥啼耳。营中。亦空。且因沙相集开刊。物力已荡然。营中。亦十分艰甚耳。且因无间私用。一尺。亦系近赃。何可强犯乎。坐想汝浑家饥坐。而不得救。亦无为人父之义。恨恨奈何。我病大势。虽差久痛。元气大败。平复甚迟。老境事可怜。汝妹自昨还为大痛。少无生道。心甚悯悯。
寄砯儿(乙亥)
即见初一日书。知好样。为慰。我初不知感寒。谓以常患痰厥。趁不和解。以至于此。至今不快苦苦。然既知其病。治之以方。自当渐见差路。不复致虑耳。大礼已定。则汝决不可轻发。须过后。从容来之。可也。大谷石物。亦既完耳。但表石。必须来造于谷城境。此事未易耳。金判书宅药材送之。须即亲纳受答以送。汝妹时未死耳。乾柹一贴。贯目四冬音送之。李兵使赙物将发。汝书即来。须将直送于公州。故停之。
寄砯儿(乙亥)
昨日。得见正月十九日书。快知善儿好消息。不觉喜甚。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6H 页
我自去月初。复患前症。一如去年正月时所患之症。此是痰眩。方伏枕苦哉。汝之来觐事势。必须过 陵幸后。当从容晋州地病父归见。呈辞可也。推考公缄。至今不得见。何不往问于宪府。从速处置耶。汝妹来在此城其奴家。而病势十分无生道。可怜可怜。石物事。在上大谷郑海男家后石品。极好。自其处造作。运入极便。近十分多事。明间。将有书。不具。
晚云集卷之三
 祭文
  
祭玉城府院君张公文
维 崇祯二年岁次己巳 月 日。锦南君郑忠信。谨以清酌脯果。敬祭于 故玉城府院君张公之灵。呜呼恸哉。天之生乱也。必出英雄俊杰之士。荡平寇乱。以安宗社之顿危。 公之诞降也。已应星斗之梦。及自释褐登 朝。累历华显。出镇藩阃。所至留爱。两湖西北。碑龟屃负。至于甲子。克清大乱。 神宇再复。岂非有兆应之先者耶。至若盖世勋名。太史氏已载笔。非小子所敢称扬万一者。惟忠信。自壬寅朝 天。谬蒙 恩遇。北役西征。执鞭弭而周旋。二十年之间。未尝一日离坛越之下。知公之生平出处立心行事者。莫如忠信也。内推孝悌敦睦。外而抚爱将吏士卒。遇必以诚信。一视无间。人人皆谓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6L 页
公之知己也。时尚艰虞。外忧方殷。人皆属望。唯倚 公若长城。天不憖遗。一疾不起。呜呼恸哉。讣闻之日。陌吊巷哭。行路惨怛。举以为张公不起。 国将奈何云。则可见云亡殄悴之痛。舆人至情。至于忠信之往来号哭者。非独一羊昙而已。忠信买屋城西。为近门屏。遇事蒙塞。必相质焉。车马薪水。必相资焉。慇勤恳曲。视若家人父子。往来中宵。讨尽肝胆。语及时事。必慨然兴嗟。眷眷忧世。一心爱 君。说尽饱更。艰虞有时。不觉鸡鸣。而罢每吟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方是閒之句。况吾宦成名立。不归何为。已于梨湖。为终焉之所。今春决欲退归。忠信以边虞未静。求退差早。劝止之。岂料昊天不吊。遽见今日。呜呼恸哉。不昧者魂灵其知乎。自此音容邈矣。报 德何阶。入门升堂。未闻 警咳。顾瞻增哀。涕自凝睚。一杯为辞。泉路冥冥。泄哀于哭。哭不成声。呜呼恸哉。尚 飨。
晚云集卷之三
 祝文
  
瑞山庄舍开基时祝
维 崇祯六年岁次癸酉 月 日。锦南君郑忠信。代以子砯。斋沐洁诚。谨以村醪脯醯。敢告于智谷面阿摩诘峰下香埋里 司土之神。惟忠信。妄陈边情。重触 天怒。囚系圆扉。祸将不测。 主恩如天。犹记勋劳。得保以
晚云集卷之三 第 347H 页
首领。放归田里。仍念不似。代斲专钺。上不能尊 主庇民。以宁彊宇。下不能敛迹乞退。以安愚分。虚名奔走。涓露无效。天道恶满而忌盈。迷而不返。安得无灾。往者已矣。不远而复。过而能悔。合将知止。敢不谋所以终焉之地。以送馀年耶。本地幸有 恩赐田数顷。此可为暮年渔樵之所。吾生。亦有涯矣。卜吉今朝。始为诛茅。山多美材。海饶珍鳞。地僻村深。氛尘不到。泉甘土沃。水碧沙明。一丘湖山。岂非 神明有所秘而待吾来者耶。从玆以往。神与人相依。岁时伏腊。斗酒相娱。歌咏于斯。永世福利。则赖 神之惠多矣。物虽不腆。惟诚是亨。尚 飨。
告阿摩诘国祀神文
维 崇祯六年岁次癸酉 月 日。锦南君郑忠信。谨以行伴李叶。敢告于阿摩诘 国祀之神。惟我有罪。放归田里。出门无所归。幸有 恩赐田数顷。在 神祀之下。卜吉今朝。始焉诛茅。随力所及。构屋数间。以为栖身之地。惟 神最灵。愿言默佑。蘋蘩苕芷。可荐 神明。一杯香饭。诚则有馀。尚 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