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x 页
隐峰全书卷十一
[序]
[序]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83H 页
己卯遗迹序[宋焕箕]
国朝贤士之祸。莫惨于己卯。而戊午在前。乙巳在后。其间之相去。各不踰数十馀年。而戕贤毒正者踵武相接。乃至大贤言行之可为世法者。反为世所讳。其道几乎熄矣。岂非仁人所可深恶而痛斥者哉。栗,牛二先生出。而尊贤瘅恶之义。甚明且严。使斯道复振于世。甚盛矣。虽然。后之人。徒说其贤可尊恶可瘅。而不能识当时事迹。则乌得免言议鹘崙。义理闇黮乎。隐峰安先生以坡门高弟。编此己卯遗迹者。尽有以也。其所载录。总为几许年事。而一据古史表年系时月之例。不论贤邪得失。而自有次第纲条。使人一翻阅。而瞭然知其为实迹。大异乎近世野乘之无以尽信也。呜呼。先生平素志节。尤惓惓于春秋维法义。维玆所编。虽无评说如石潭日记。而其据实直书。自著其淑慝者。即一史笔也。讵不使小人惧哉。且况静。冲两贤之道学德业。凡在后学。固已靡不宗慕。而其立朝言行之实。莫详于此。此非偶录而成耳。宜有以亟付剞劂。永谂无垠。而迄玆百馀载。尚未行于世。甚为识者所慨恨。先生之五世孙昌贤。手誊其草本。精加校
国朝贤士之祸。莫惨于己卯。而戊午在前。乙巳在后。其间之相去。各不踰数十馀年。而戕贤毒正者踵武相接。乃至大贤言行之可为世法者。反为世所讳。其道几乎熄矣。岂非仁人所可深恶而痛斥者哉。栗,牛二先生出。而尊贤瘅恶之义。甚明且严。使斯道复振于世。甚盛矣。虽然。后之人。徒说其贤可尊恶可瘅。而不能识当时事迹。则乌得免言议鹘崙。义理闇黮乎。隐峰安先生以坡门高弟。编此己卯遗迹者。尽有以也。其所载录。总为几许年事。而一据古史表年系时月之例。不论贤邪得失。而自有次第纲条。使人一翻阅。而瞭然知其为实迹。大异乎近世野乘之无以尽信也。呜呼。先生平素志节。尤惓惓于春秋维法义。维玆所编。虽无评说如石潭日记。而其据实直书。自著其淑慝者。即一史笔也。讵不使小人惧哉。且况静。冲两贤之道学德业。凡在后学。固已靡不宗慕。而其立朝言行之实。莫详于此。此非偶录而成耳。宜有以亟付剞劂。永谂无垠。而迄玆百馀载。尚未行于世。甚为识者所慨恨。先生之五世孙昌贤。手誊其草本。精加校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83L 页
勘。未及竣功而遽殁。今其诸族。将谋绩就。而昌贤甫之胤寿麟。自远方来。有此玄晏之托。余不觉抚卷兴喟。而抑又有怆然增感者。吾先祖楚山所遘。实同赵先生绫城之祸。今论其遗迹之编。则己卯,己巳。宜无异同。苟复有继先生而作。克阐其诛褒之义。不亦善乎。后世秉笔者之所取法。其在斯欤。噫。
崇祯后三己未季秋。德殷宋焕箕。序。
隐峰全书卷十一
[己卯遗迹]
己卯遗迹总
卷之一
静庵先生立朝。多引清流。布列显要。凡四五年间。进讲时诸公论议。不为不多。而世无传者。又此编。专为先生。故只载先生经筵陈说及诸行事。颇加详悉云。
卷之二
经筵陈说
卷之三
南衮等告变。李信告变时被罪人事迹。一从
崇祯后三己未季秋。德殷宋焕箕。序。
隐峰全书卷十一
[己卯遗迹]
己卯遗迹总
卷之一
静庵先生立朝。多引清流。布列显要。凡四五年间。进讲时诸公论议。不为不多。而世无传者。又此编。专为先生。故只载先生经筵陈说及诸行事。颇加详悉云。
卷之二
经筵陈说
卷之三
南衮等告变。李信告变时被罪人事迹。一从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84H 页
诸公记事。间亦窃附闻见云。
卷之四
宋祀连告变
卷之五
南衮等群奸败死及诸贤褒崇事迹。略记其大槩。以备后人参考云。
卷之六
静庵先生行状神道碑,墓志铭,祠院记。
卷之四
宋祀连告变
卷之五
南衮等群奸败死及诸贤褒崇事迹。略记其大槩。以备后人参考云。
卷之六
静庵先生行状神道碑,墓志铭,祠院记。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84L 页
己卯遗迹
先是丙寅春。成希颜,朴元宗,柳顺汀等。以燕山荒乱欲废立。时慎守勤,姜龟孙同为相。希颜等令龟孙探守勤意。燕山妃。守勤妹。 中庙潜邸时夫人。守勤女。龟孙一日问于守勤曰。妹与女孰亲。守勤曰。病人岂能久乎。世子英明。只恃此耳。会龟孙以登极使赴京。虑其言泄。日夜忧惧。未及回还。疽发而卒。九月初一日。元宗等 反正。使力士李𦸂等。击杀守勤。并其弟守英,守谦及任士洪等。初二日。中庙即位。册封夫人慎氏为妃。具法驾迎入宫。受群臣贺。翌日。领议政柳洵,右议政金寿童等。率柳子光,朴元宗,柳顺汀,成希颜,金戡,李荪,权钓,韩斯文,宋轶,朴楗,郑眉寿,申浚及六曹参判以上。 启曰。举义时先除慎守勤者。欲以成大事也。今者守勤之女。入侍大内。若定壶位。则人心疑危。疑危则有关宗社。请割恩出外。 传曰。所启甚当。然糟糠之妻。何以为之。再 启曰。臣等亦已料矣。然于 宗社大计何。请决无留。 传曰。宗社至重。何计私情。当从群议。即夕。慎氏出寓河城尉郑显祖家。立
先是丙寅春。成希颜,朴元宗,柳顺汀等。以燕山荒乱欲废立。时慎守勤,姜龟孙同为相。希颜等令龟孙探守勤意。燕山妃。守勤妹。 中庙潜邸时夫人。守勤女。龟孙一日问于守勤曰。妹与女孰亲。守勤曰。病人岂能久乎。世子英明。只恃此耳。会龟孙以登极使赴京。虑其言泄。日夜忧惧。未及回还。疽发而卒。九月初一日。元宗等 反正。使力士李𦸂等。击杀守勤。并其弟守英,守谦及任士洪等。初二日。中庙即位。册封夫人慎氏为妃。具法驾迎入宫。受群臣贺。翌日。领议政柳洵,右议政金寿童等。率柳子光,朴元宗,柳顺汀,成希颜,金戡,李荪,权钓,韩斯文,宋轶,朴楗,郑眉寿,申浚及六曹参判以上。 启曰。举义时先除慎守勤者。欲以成大事也。今者守勤之女。入侍大内。若定壶位。则人心疑危。疑危则有关宗社。请割恩出外。 传曰。所启甚当。然糟糠之妻。何以为之。再 启曰。臣等亦已料矣。然于 宗社大计何。请决无留。 传曰。宗社至重。何计私情。当从群议。即夕。慎氏出寓河城尉郑显祖家。立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85H 页
尹汝弼之女为妃。即章敬王后也。于是。大赦国中。诸窜谪人皆蒙放。而郑光弼首被宠擢。时光弼自牙山谪所被拿来。罪在叵测。亲旧涕泣送饯。忽有以废立来告者。座中皆欢呼失次。光弼夷然曰。此乃为 宗社计也。仍却肉楪曰。未知故主生死也。见者皆叹服。后十年乙亥二月二十日。 章敬诞元子。(仁宗)七日。上宾。坤位久缺。时朴淑仪,洪淑容皆有子。淑仪子嵋。年最长。而淑仪宠冠后宫。觊觎非分。朝野疑惧。七月。潭阳府使朴祥,淳昌郡守金净等。因求言联名上疏。请复慎氏。八月。大司谏李荇倡言于朝曰。 章敬既诞元子。国本已定。若复立慎氏。有王子之庆。而论嘉礼先后。则慎氏居先。置元子何地。指为邪论。大司宪权敏手和之。拟于死罪。两司合请致理。事机不测。右议政郑光弼。率群臣议 启曰。言虽不中。不可罪之以防来言之路。止鬼薪论。吏曹判书安瑭愤甚进 启曰。朴祥,金净。承求言之 教。竭诚尽言。今以一二人之言。反加严谴。此实杜言路沮士气。贻万世之讥也。宰相秉国。论断国事。台谏特绳愆纠违而已。大臣六卿侍从之臣。举请勿罪。则国是在此。而台谏独非之。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85L 页
可谓公论乎。且罪敢言之士。孰敢忘身而殉国乎。荇等反驳安瑭。指以为误国。自是朝野之士。丧胆畏缩。以言为讳。皆归咎于荇等。九月初四日。应教李彦浩因夜对进 启曰。近以试官。见一举子对策言。以台谏请罪朴祥等。为自失职事。是儒生之妄议。所当弃而反取之。甚不可也。 上不答。右副承旨申鋿即 启曰。举子对策。各尽其意。取其文理之华藻。若嫌于异言不取。则非取士之道也。彦浩言于敏手。敏手欲弹申鋿。而众议不协。遂止。
司谏院左正言赵光祖请放金净,朴祥。
方燕山无道。以成均馆为游宴之所。撤移位板于山寺。香火永绝。及 反正。京外儒生。咸聚馆学。而先生以道学倡导后进。于是消沮板荡之馀。士气始振焉。乙亥夏。吏曹判书安瑭进 启曰。进士赵光祖。明经术有行义。为成均首荐。所当擢用。若拘资格。例调参奉。则不足以劝励士林。请除六品。 上许之。特授造纸署司纸。先生叹曰。用虚誉得官。不如由科第以行道。秋。应谒圣别试。登乙科第一人及第。授典籍。移监察,礼曹佐郎。十一月二十八日。擢拜左正言。即进 启曰。慎氏虽不可复。疏中
司谏院左正言赵光祖请放金净,朴祥。
方燕山无道。以成均馆为游宴之所。撤移位板于山寺。香火永绝。及 反正。京外儒生。咸聚馆学。而先生以道学倡导后进。于是消沮板荡之馀。士气始振焉。乙亥夏。吏曹判书安瑭进 启曰。进士赵光祖。明经术有行义。为成均首荐。所当擢用。若拘资格。例调参奉。则不足以劝励士林。请除六品。 上许之。特授造纸署司纸。先生叹曰。用虚誉得官。不如由科第以行道。秋。应谒圣别试。登乙科第一人及第。授典籍。移监察,礼曹佐郎。十一月二十八日。擢拜左正言。即进 启曰。慎氏虽不可复。疏中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86H 页
所论。亦大有理。不可加罪。且台谏。职主言路。而反罪言事之人。先自闭塞。以成人主拒谏之渐。其失大矣。不可苟从。请皆罢之。反覆不已。 上议于大臣。尽递两司。新大司宪李长坤,新大司谏金安国。右先生。掌令柳溥,金希寿。右荇等。长坤反覆晓谕。犹不得相容。诣 阙各陈所怀。 命递长坤,安国。仍 命溥等行职。直提学金安老,修撰尹止衡,副修撰朴世熹,尹自任,应教洪彦弼,校理申光汉,副校理李清,著作奇遵等驳递溥等而亦不分辨曰。光祖为言路扶植。荇等为 宗社请罪。未为皆非云云。自是廷议互有是非。朴说为大司宪。托疾呈辞。方有宁为大司谏。议同先生。而为弘文馆所弹。翰林李若冰因公事。谒左相郑光弼第。郑相曰。台谏。职主言路。柳溥,金希寿。不顾言路。犹执偏见。余甚非之。弘文馆出两是之说。而无所辨别。余亦不取也。时大臣六卿。钳制于荇等。只议于家。而不能辨析于朝。人皆惜之。至丙子春。大臣及台谏侍从。请放朴祥,金净。 上不从。皆以为牵于两是之议。久未蒙赦。公论归咎于玉堂。三月。世熹移正言。彦弼移掌令。止衡移持平。世熹等悔悟。皆以先生之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86L 页
言为至公。世熹辞职曰。臣前为副修撰。时直提学金安老构出两是之说。当初臣意不然。为人所拘。未达己意。罪当万死。 上曰。于意为非。则其时直陈己意可也。而既不能然。今乃曰余意本不如此云云。岂为可乎。世熹惶恐。彦弼,止衡等亦辞职曰。彦弼为应教。止衡为修撰时。牵于安老巧饬。同辞启之。臣等之罪矣。朴祥,金净始蒙放。于是。校理申光汉,副校理李清,副修撰尹自任,著作奇遵等。亦皆辞职。先生遂大为荇等所嫉。彦浩尝与金慕斋安国。言及此事。彦浩勃然励声曰。其时何不杀金净,朴祥。而使朝廷纷纭至此乎。十二月。彦浩出全罗监司。而丁丑年死。敏手出忠清监司。而戊寅年死。李荇见罢。而水原府使李诚彦上疏伸救。亦被弹罢。安老又自吏曹参议。出为庆州府尹。自后廷议角立。互相攻击。遂为己卯之祸。
正言赵光祖特拜弘文馆修撰。
丙子正月。先生以检讨官进 启曰。天人之间。似远而实迩。天之示变有二意。邦国无道。危亡将至。迷而不悟。则天降灾异。以谴告之。又若时事渐好。有可致至治之几。而上下犹且迟疑不进。则亦出
正言赵光祖特拜弘文馆修撰。
丙子正月。先生以检讨官进 启曰。天人之间。似远而实迩。天之示变有二意。邦国无道。危亡将至。迷而不悟。则天降灾异。以谴告之。又若时事渐好。有可致至治之几。而上下犹且迟疑不进。则亦出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87H 页
灾异。使之警省加勉当此之时。上下若不交修加勉。则天心无常。终必败亡而已。可不惧哉。又曰。君臣上下。须以至诚相孚。通畅无间。然后可以为治。待大臣台谏。当用是道也。近来 圣学既进。而治效未臻。臣窃怪焉。今之士林。仰恃 圣明。咸以为古治可复。但宰相一经乱离之后。不敢尽诚于国事。譬如入门者。一足投于门内。一足在门外。不能定其出入耳。是故自 上有求治之志。而群下未敢信其必然。必须上下相孚。而君相常以保护士林为心。使为善者有所恃。且知其为善。则表而用之。不使贤愚混淆。则可见至治矣。又曰。大贤以下。则不免有失。虽台谏。岂无所失。但其所言。皆是公论。岂必累月坚执。至于廷立。然后乃从乎。若然则美事出于台谏。而不出于 上矣。人臣昼思夜度。乃敢论启者。欲使朝廷之上。事事得正也。小事则已矣。大事当与大臣。商议夬断。然后事乃明正。纪网立矣。又曰。 祖宗旧章。虽不可猝改。若有不合于今者。则亦可变而通之。当于燕閒之中。不拘常例。召对大臣。或侍从论议其可否。可为之事。则断而行之可也。小臣浅劣。有何知识。职在侍从。当知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87L 页
无不言。故敢启。又曰。天下之事。不进则必退。太急则不可。当以舒缓行之。但如今日而止。则必不进而渐退矣。若使时俗向善。而朝廷明正。节义是崇。皆欲尽诚于国事。则善治之兴。一转移间耳。人君于可为之事。则当以刚健行之。人主之威本重。若以刚健为尚。则恐有过严之弊。故群臣不敢以刚健启之。臣所谓刚健。异于严厉矣。又曰。宰相之职。当以民为心。伊尹言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百姓残弊。未有若此时者。夫君臣者。为民而设也。上下须知此意。昼夜以民为心。则治道可成矣。又曰。君子小人之辨。后世尤难焉。古者人君接群臣不时。而事无不言。所怀皆吐实。不啻如子弟之于父兄。故人君见其事闻其言。而可知其为人矣。今则接见有时。礼貌有规。虽不贤之人。入侍之时。修饬善言以启。不能察其情伪。故辨君子小人。难矣。今者。如程朱之类。未必有之。亦不可谓必无矣。如小人之尤者。未必有之。亦不可谓必无矣。听言观行。乃观人之道。而以貌取人。孔子所戒。人君当更体念。心地既明。则邪正不能遁其情矣。但人心。操舍无常。若以正事至言。为拂逆而拒之。则众君子皆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88H 页
引退矣。其后虽欲正之。群邪已满于左右。无所及焉。昔宋神宗。贤君也。以尧舜之治为心。而摈斥司马光。信任王安石。以致小人并进。其后欲斥安石而不可得也。臣言有深远之虑也。二月。先生以侍读官进 启曰。重臣为国忘身。担当大事。则必有人望。人望所归。有似专权。故人君学识不足。则未免有见疑。自古君臣猜阻。致败国事者。皆以此也。人君当辨君子小人。知其为君子。则任之不疑。知其为小人。则待之以严。可也。欲知小人。则当于妖媚处见之。辨小人至难。辨君子似易。先用其易知者信任焉。则虽有小人。自不能放恣矣。但履霜坚冰至。若知其小人。而不能斥逐。则后必有害。故早斥为贵。又曰。委质为臣。则当尽忠事君。不计一身之祸患。然三代以下。善人常小。不善者常多。故不能不计祸患。而国家若有事。则莫不惊疑畏缩。鲜有犯颜极谏者矣。虽有小人出而误国。孰敢尽力救之者乎。在昔 成宗。善养士气。故士皆忘身殉国。不计祸患。而竟罹不测于废朝。其可忍言耶。有识之士相与痛恨者。此事也。夫士之不能为善者。由有媢嫉之人也。其媢嫉者。非不知善人为国宝。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88L 页
而只缘君子言行。皆出于正。无非拂我之欲。故虽不敢公言排斥。乃于政事之间。隐然挤摈。以致国势颓靡。终不可救。可胜痛哉。振作为善之方。不必别立科条。但使朝廷处事。皆出于正。则士气自然兴起。正人君子。将满于朝。而可托六尺之孤者。亦可得而用之矣。虽有二三小人。岂敢干其间哉。但有最难者。知人是也。人主深居九重。接待有时。外间之事。岂能尽知。况其亲近者。惟宦寺而已。宦寺岂能诚知外间之事乎。就使知之人。君若听其言。则必有大害矣。须于接待群臣之际。极其审察。可也。虽不进讲。而时召数三儒臣。与之相对。民间疾苦。时政得失。人物善恶。无不讲论。则其人贤否。自可知矣。义虽君臣。情则父子。若为禄仕者。则虽待之泛泛。可也。幸有一二君子不为禄仕。而君不知我。则岂乐于居职乎。父不知子。则子不免忧色。君不知臣。则臣不能尽忠。君臣父子。大槩一也。又曰。若体认古事。书以为某事可学。而某事不可学。以求积累之功。则虽一讲一张。所得亦多。如不然也。则虽一讲十张。亦只为虚文矣。又曰。大抵常人。其心果善。则必思慕善人而欲见之。其心不善。则虽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89H 页
遇善人。必畏缩而不喜相见。天理之发见也。大贤则尚矣。中人以下。则为善为恶。随时所尚焉。在上之人。其可不尽劝励之道乎。不可以士习不正。只归罪于在下者也。又曰。今也。以儒生衣服奢侈为言。不知俭约之本。在于朝廷也。 世宗朝。一时士大夫。衣服皆尚黄色。是亦不侈。而许稠则常着灰色褡臒。是其念虑不在于服饬。只以国事为忧故也。大抵人心不能二用。心在家事。则不在于国。心在国事。则不在于家矣。古云。齐明盛服。只令精洁宽大而已。可也。岂奢侈之谓哉。朝廷士大夫。若以俭素相尚。则儒生亦必效之矣。不尚奢侈。当自士大夫始。常时贤士会处。豪富子弟。如或相遇。则必愧发颜面。宜使人人皆如是知愧焉。又曰。学者以圣贤为期。未必即至圣贤之域。人主以唐虞三代为期。未必即致唐虞三代之治。然立志如此。而用功于格致诚正。则渐至于圣贤之域。尧舜之治矣。若徒骛高远而不下实功。则日趋浮虚之地而已。自废朝以后。师友之道顿废。间或有所师有所友。则人必指以为祸胎矣。人君亦必以最贤者为师。次者为友。尊礼之可也。又曰。宋之仁宗。欲知劳苦。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89L 页
常于宫中。学步以试之。古人云。宴安乃鸩毒。若习安逸。则善心不生矣。又曰。 世宗常坐勤政殿。与大臣励精图治。黄喜,许稠。公退不得解衣。恐有不时召对也。又曰。外间。有爱马者。有爱花草者。有爱养鹅鸭者。若驰心于外物。则必至着泥。而终无以入道。是所谓玩物丧志也。古人云。节用而爱人。此真万世之法也。今国家经费甚多。故未能减其贡赋。须与大臣商议。减其经费。然后可施爱民之道矣。又曰。朝廷之上。事事公平。以善相推。则是谓礼让也。又曰。民生衣食既厚。凡事毕举。而后欲行古礼则缓矣。大抵力行古道。而以保民为根本则可矣。又曰。流俗固不可一朝而猝变也。但悠悠泛泛。以俟其渐变。则习俗趋向。安于踵旧。不能复古矣。当以俗尚商量。可改者即改之。使耳目观感。优游而善导之。则斯民亦直道而行者也。安有狃于旧习。终不改革之理乎。凡事物之理。知之甚难。矫其流俗。以从古道。非圣君贤相。不能为也。古道先行于宫掖。然后治道立矣。又曰。灾异之作。亦由于小人之凌君子也。人虽不知。而天必示警。天人之际。甚可畏也。宰相曰是。台谏曰非。宰相曰可行。台谏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90H 页
曰不可行。可否相济。而后事归于正矣。朝廷和。而后至治出焉。若人主与大臣异其意。大臣与百僚二其心。则气像乖隔。岂能成善治乎。虽以相和为主。而亦不可与恶者同流合污也。传曰。惟仁人。放流之。迸诸四裔。不与同中国。夫一小人进。则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以致朝廷不和。上下乖戾。是故仁人必深恶而痛绝之。夫君子曰进。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则无难处之事矣。臣生当 圣明之时。欲有为于当世。而近日灾变之作。至于如此。臣不知某事之失而致然也。恐惧尤大焉。又曰。虽治世。常若其亡其亡。以为危亡朝夕将至而修省焉。则根本巩固。治道自立矣。以士大夫家言之。俭约自持。则子孙长久而不败。游宴自恣。则易至于倾家破产焉。废朝之末。士大夫肆意耽乐。风流奢靡。而 社稷几危。游戏之害事。于此可知。今之有识者。亦为习俗所移。指俭约为萧条。以游宴为太平气像。一言丧邦。其此之谓欤。又曰。近来朝廷之事。庶几向治。而亦未可遽期其治效也。君子虽欲赞扬致治。而不敢者。恐有小人之不得志者。从傍非毁之也。时虽向治。而小人非毁。则朝廷不能和洽焉。自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90L 页
废朝以后。人心惩于惨酷之祸。不以古人自许。不知公论为何物。士大夫相聚而为言者。皆一身之计也。臣之所惧者此也。朝廷气像。当自 上审察而处之。正气胜则小人必不能乘便矣。君臣同德则美矣。然在后世。岂期必得如伊尹,周公者哉。虽未能如伊尹,周公。而能以至诚事其上。上亦以至诚待之。上下和同。则治可出矣。又曰。人君之德。莫大于敬。内有实践。而后下人观感而兴起焉。则制事应物。如鉴空衡平。可也。又曰。人君容色端严。则宦官宫妾。自不得近焉。又曰。知而为之者为恶。不知而为之者为过。若能悟而能改。则归于无过。人谁无过。但以能改为贵。又曰。今之学术甚乖。馆中儒生。虽无悖礼之事。立志甚卑。泮宫。人才之所自出。而不见杰特者。则安有为国忘身。慷慨独立者乎。士习颓靡。莫大之患也。变化之道。岂无其方。如金宏弼,郑汝昌者褒奖。则可以扶植斯文矣。
修撰赵光祖特拜典翰。辞不许。
先生历校理应教。八月(丁丑)拜典翰。辞曰。小臣有志于学问。而不能实用其力。故日益空疏。而职任甚重。心自内愧。私语同僚曰。 圣学高明。方有意治
修撰赵光祖特拜典翰。辞不许。
先生历校理应教。八月(丁丑)拜典翰。辞曰。小臣有志于学问。而不能实用其力。故日益空疏。而职任甚重。心自内愧。私语同僚曰。 圣学高明。方有意治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91H 页
理。而滥侧侍从之列。岂可自安乎。当退而力学。学问成就。然后来仕。则必有丝毫之补矣。小臣之意。又谓乞补僻郡。五六年治民之暇。致意于学术。幸蒙不弃收用。则治民治学。庶乎两全。而小臣有意。未敢仰达。前为应教。特迢四加。心欲辞免。逡巡畏惧。卒未能焉。若于此品。三四年从仕。则庶几谙于国事。而一月之间。又为典翰。人器不合。与前立志。大不同矣。人主用人。当观其所为。小臣。未成人也。一朝蒙不次之 恩。岂可冒处其地乎。 上不许。先生不得已就职。遂进 启曰。我国君臣之分隔绝。迩来累教讲官平气以坐。群臣不知 上意之诚否。故未能猝变旧习。以此观之。习俗之难变也固矣。 贞禧王后临朝时。群臣莫能仰视。循成此习。若 成宗朝。则岂有如此事乎。废朝。沈顺门以仰视被罪。积威之极。群臣震慑。今之俯伏。亦废朝之馀习也。又曰。学问。当及时勉励。苟至于志气衰暮。则无益也。今值可 御经筵之日。亦云有故而不之 御。外间无所事矣。内间别有何事乎。虽不御经筵。而不时 召对。亦可也。今之接对群臣。只有 经筵而已。如臣等。虽无知识。思所以竭诚裨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91L 页
补 圣学。则岂无少益乎。夫十年则天道亦变矣。废朝之时。 宗社几至危亡。而 反正之后。尚且因循。 即位已久。不见治效。而灾变之作。无岁无之。士习日颓。而朝廷之上。亦无可称之事。今若不正士风。不革旧习。则人心何时而可变。至治何时而得见乎。古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有始有终。人主之所当勉力也。天下之势。不进则退。今若不能振起。则天变人心。恐不可测也。又曰。今日有人告盗出文昭殿神主者。此事未知虚实。自 即位以后。如此之事。连岁有之。人心惊惧。无时可定。今日 阙门之禁。异于常时。人皆惊惑。不知朝廷有何处分。大抵贱隶之徒。累以变乱之言。摇动宰相。愿 上毋动一毫之念。宋英宗朝。韩琦为相。其时两宫相隔。有言欲废英宗者。琦曰。事不成。不过族耳。置之不问。诸葛亮之治蜀也。人心惊动。亮静而镇之。人心乃定。我国近年以来。贱隶之徒。侥倖得功。青紫眩耀。彼蠢愚之辈。有何知识。但以谋利为急。臣恐国家元气。以此日伤也。愿 上确然不动。以立大公之道。又曰。肤受之愬。浸润之谮。非通明智慧卓越者。初虽不信。终未免骎骎然入其中。宫中之
隐峰全书卷十一 第 492H 页
事。尤当谨慎也。时冲庵金净。丙子夏蒙放后。即遍游岭东诸山。还报恩。入俗离山兜率庵。读书十二月。拜司艺。是岁九月。擢升副提学成均馆事。冲庵自以年少学浅。不合时用。闻 命震剽。决意求退。力耕奉亲之暇。讲究坟典。培植根本。欲为他日陈力之地。上疏辞职。 上不许。时先生方为上下所倚重。思与协力赞襄。贻书劝勉冲庵遂就职。未几。恳乞而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