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九畹先生集附录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x 页
九畹先生集附录
 [行状]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2H 页
九畹先生行状[尹舜举]
公讳信元。字立之。号九畹。本贯咸平。始祖讳彦。高丽神武大将军。入 本朝。曰玄雨。赠执义。曰自宝。赠参议。曰克明。赠判书。曰从生。以敌忾功封咸城君。生讳恭。县监。寔公高祖也。曾祖讳世达。赠左通礼。妣东莱郑氏。直提学赐之孙。祖讳允宇。县监。赠左承旨。沈默寡言笑。忠朴有古人风。家业富厚。而能分与贫交穷族。孝友廉谨。出于天性。妣完山崔氏。县监邦贵之女。高丽侍中有庆之后。生毓贞德。闺范甚秀。克敬尽义。能持门户。外内斩斩如严君焉。考讳㻛。赠左赞成。才俊昳丽。气岸风流。犀首无事。颜龄不幸。妣绫城具氏。 中庙朝驸马绫昌尉浣之女。肃慎贞静。明礼饬行。妇道母仪。人无间然。公以隆庆辛未七月十五日。生于汉城薰陶坊。幼而能逊弟。举止异凡儿。祖母崔夫人有明鉴。谓公当作宰相。取诸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2L 页
孙而自养之。虽钟爱。训迪必以义方。公和气婉容以承之。一似成人。不劳劝戒而自好学。诵读日孜孜。六岁能属文。一日。赞成公与客会坐。指庭雪团作人样。命赋之。公即制雪物赞以进之。一座惊其佳妙。尝上山寺。同队多出浪嬉。而公独静坐耽读不辍。老宿叹曰。此儿才行不凡。必成大器云。及长。专心讲习。博学无方。初从洪斯文至诚学。徒无能出其右者。后就朴思庵于永平。学业益广。出游翰墨场。词藻名一代。弱冠。中进士第四名。 宣庙于讲筵。下询近日之士谁最才者。尹文贞根寿对曰。曾忝考官。则李某之才当世无比。遂诵其诗以闻之。丙申。擢文科庭试。调承文院正字。丁酉。除分司注书。扈 内殿于遂安。戊戌。以茅游击接伴官赴安东。己亥。拜兵曹佐郎,知制教。冬补海美县监。录弘文之选。辛丑。拜礼曹佐郎。旋移兵曹。迁侍讲院司书。转司谏院正言。壬寅。以陈请官赴密云军门。所问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3H 页
之事。舌人失辞。盛怒责让。公乃以书辨对甚悉。军门遂称善而好遇之。癸卯。拜文学。改直讲。迁兵曹正郎。授御史。阅武于湖西。甲辰。拜司艺。乙巳。出为长兴府使。政尚清静。雅喜文教。诱掖多士。考课以时。执册请益者。提诲不倦。府本武乡。绝无操觚之士。而自此成才与选者多。人比之文翁教化。所著诗律。争歌咏之。至今以为怀州曲云。丁未。 特命升秩。为东莱府使。先是。长兴有暴豪宗强恣睢者。公一断之以法。故飞谋钓谤。竟腾白简。公乃辞递而归。戊申。出按关东。令牧之怙侈贪纵者。抑绌之不少饶。时新经水患。居民荡析。公恻然劳来之。且陵谷变迁。峡栈汜绝。公捐私俸募缁徒。使之开凿。躬自跋履险阻以董治之。于是流氓还集。行旅复通焉。时公尚少。人咸称诵曰。妙年监司也。而赡智博仁。何能乃尔云。己酉。以母病陈疏归侍。俄拜承旨。转至右承旨。庚戌丁忧。葬祭尽礼。庐墓三年。服阕。复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3L 页
入银台。至左承旨。时永昌大君才七岁。夺取慈殿膝下。被迫离阙之际。孺慕悲号。惨怛耳目。公不觉哽咽下泪。同席者骇视而恶之于元凶。厥后儒生赵溭抗疏。辞极凛烈。同席者欲沮却之。公争之强。遂捧入之。以故为所倾陷。竟遭斥罢。甲寅复叙。自承旨移兵曹参议。未几。复除承旨。时许筠还自燕京。手一册子。称以野史。语皆不经。公抑绌之。李尔瞻为大提学。于事大之文。语多不善。公屏去不奏。而请推考。两奸俱憾。必欲逞志。而赖公议得不发。乙卯。升嘉善阶。公之在政院前后六年。遇事辄以直道行。不挠于群小。故敲撼挫揠。数被中伤。是年替出之后不复入焉。时适有所避忌。改名春元。字元吉。丙辰。为副总管,分曹参判。丁巳。拜忠清监司。戊午。被参而归。时孽臣倡废 母后。锢闭于西宫。尽贬损去徽称。而公乃于节朔进膳之文。备书尊号。故始请远窜而止于削夺。己未。叙为同知敦宁府事。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4H 页
庚申。朝京贺 圣节。辛酉。迎慰诏使于安州。不幸遘末疾于百祥楼。右体偏废。遂不复仕。淹沈几年。契阔益窘。而在贫如客。无戚于色。若遇知旧。则必命酒酣畅。尽醉为度。甔石罄匮而不复顾恤也。或戒以节饮摄养之道则辄笑曰。吾年已周甲矣。在世能得几时。且人所以蕲生者。以其能乐也。今断此朋知之展。而欲何待哉。设令隐约畏忌。而延数年之命。吾不屑也。有知识秉铨衡。来相劝勉曰。公病在于形骸。而心则不病。盍宰闲僻以将息乎。公曰。已乎已乎。扶而起植而行。以之从政。人其谓何。昔尝见人有如此者。心窃耻之。男儿行世。不可若是其苟也。且公门百事。皆有期会。治则敝精。忽则废事。于公于私。两无所益云。及临政以春,清见窠相示。令自择。公固拒不应曰。吾岂若晚食安步以远耻辱哉。暮年沈痼。不复留意于医治。子弟亲戚交谒更谏而不听曰。死生脩短皆天命也。曷为长事砭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4L 页
焫。自苦如此。吾当优游酒赋间。以终馀年耳。每逢花辰令节。虽独坐必把酒怡悦。悠然自适。其达理安命有如此者。甲戌七月二十六日。卒于家。享年六十四。以是年九月十七日。葬于广州治西甘泉里先垄之右壬坐丙向之原。其在初丧。倾朝来吊。无不出涕。其在殡也。自 上遣礼官赐之祭。哀荣备矣。公早失所怙。事母至孝。左右致养。克尽爱敬之道。友于兄弟。睦于宗族。仁于妻子。逊于朋友。性慈良忠厚。与物无竞。温雅和平。不好臧否。苟其亲也。虽不肖。收之如贤。苟其贤也。爱之如亲戚焉。故人皆怀乐敬爱而倾慕之。惟其所在。其来如归。从母见绝于夫。穷蹙如寡。公礼省而奉养之。终身不衰。伯兄鳏扁颓踣。不能自树。公奉先庙于家。替奉享祀。极其诚敬。其在缧绁也。释位而忧之。及窜北塞也。踰岭而送之。其子之未嫁者。取养之备礼以归之。恩均乎已出。而轸念则过之。公之持服也。兄子往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5H 页
依庐侧。其夫患痘垂死。臭秽难近。而一夜九起以视以药。数月以活之。其仁慈隐恻之出于至诚者类如此。穷族之不能嫁娶者。罄资以救之。死丧亦如之。一门感悦。以为厚德君子宜享多福云。公白晰美姿颜。双眸炯炯如明星。风神俊爽。识度清旷。平生未尝作皱眉事。所还往皆当世名胜。号公谓之三玉。以其心如玉貌如玉诗如玉故也。人之未获见者皆愿一识。既获见之。则如坐春风而饮醇酎也。莫不以岩廊公辅相期待焉。喜观书。虽夙夜供剧之时。未尝辍书史。或至夜分不寐。如得嘉言丽什。则辄呼子姓而教告之。善饮酒。终日夜而不及于乱。但颓然就睡。然后人知其醉矣。其立朝也。明允岂弟。不为崖崭。而若当大节。则慷慨奋发。自申于闇。不为邪说所夺。其治郡也。清净平易。不取苛刻。而若有强御。则必抑挫之以扶其弱。在多遗爱之传。其接物也。薄厚疏戚各适其宜。未尝失人好乐。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5L 页
后进及门。接引皆有恩意。其家居也。主于和易。不尚威厉。未尝以家事相干。一委之中妇。不问其有无。任真推分。澹如也。公精魄迈伦。不惑而无畏。十一岁。尝入大麓。值两虎交斗于前。冠者亦皆惊倒绝气。而公能升木纵观。待其解去而下。神色自若云。及为郎当直骑省。府胥告曰。旧室有魅。久已废矣。请宿他所。公不听。固入处。夜分后果有怪物从板子而下。蒙戎突䆷。直来旁狎。軗摩遍体。冷气袭人。公任其揶揄。凝卧不动。则良久自去矣。其在公营。尝于潦涨时泛锦湖。篙师失法。舡头打埼而劈浪没舡舷。客皆狂奔抱叫。而公独安然无遽色曰。若其不免。虽号哭何益。适得小舟移出。人服其量矣。雅好山水。探幽选胜而不知疲。每逢佳处。必形诸句语。气格清高俊逸。出人意表。而其模写处的当情景。无少虚驾者。由是一时辈行咸推服。以为不可及。盖其所好最着于楚辞。深得骚人之趣。操不专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6H 页
在于声韵之末而已也。然所制作不留草藁。故盛壮之文。举佚不收。今其所存。只得之世所传诵者及晚年酬应而已也。公值其门衰替之馀。能自树立扬名。致位九卿。推恩三代。燕及七族。斯已难矣。其平生言行之可记可法者。未可一二举。而观于此。亦足以审其德矣。呜呼。公以金玉之姿。兰雪之操。才高乎当世。行出乎古人。而位止于斯。寿止于斯。天乎人乎。时耶命耶。公娶海平尹氏。海平尉延命之玄孙镇之女也。壬辰避兵时猝遇贼。而惊窜于林莽。失公之处。或诖传公已被执去矣。夫人即引佩刀自裁。适有天幸不至绝吭。得不死。公由是益敬礼之。平生不衰。梱内嘻嘻而终无吝悔。生五男三女。男长早卒。次楚材。楚老县监。楚望都事。楚奇业儒。女长适崔惠吉。承旨。次尹舜举成楚宝。进士。楚材娶奉事李裕庆女。生一男之奎。楚老娶县监卞悌元女。生一男之翼。四女。长适李敏章。馀幼。楚望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6L 页
娶县监安应寅女。生一男二女。皆幼。楚奇娶都事赵希进女。生一男。幼。之奎生二男一女。皆幼。三女婿俱有二子。崔后定,后亮。尹晢,成道童。馀幼。
崇祯八年乙亥三月日。外甥坡平尹(舜举。)谨识。
九畹先生集附录
 碑铭
  
九畹李公神道碑铭(并序)[金尚宪]
公讳信元。字立之。姓李氏。咸平县人。后有所避。改名春元。字元吉。朋友以旧字称。亦互称九畹。畹其号也。公在襁褓。祖母崔夫人有鉴识。子姓十数人。独举公而慈育之曰。此儿必名其家者也。六岁能属文。一日家集赋雪。语甚奇逸。座中啧啧惊赏。知其他日以文显也。既就外傅。从南阳洪至诚学。洪之学出于其父筱丛先生裕孙。学徒倾一时。无能出公右者。朴思庵罢相。退居永平。公就正焉。思庵亦才公。指授蕴奥甚悉。文义益进。于是出游庠序。试辄高选。所作诗人相传诵。声名籍籍。诸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7H 页
负才誉自以先辈居者。皆敛退让公一头地。二十。中司马第四名。时尹文贞公根寿司贡举。 宣祖问举子孰为能诗。文贞以公名对。二十六。擢庭试。选补承文院权知副正字。例迁博士。拜兵曹佐郎。带三字衔。时用事者各有私援。争欲出其门下。公不一染迹。绌为海美县监。用事者败。公议理屈。录公玉堂选。入拜礼曹佐郎。还兵曹。改侍讲院司书。司谏院正言。以陈请官往还密云。译人失对。公用笔代舌。得使乎称。复入讲院为文学。改直讲。还兵曹正郎。以御史演武湖西。还改司艺。又出为长兴府使。丁未。用荐者升秩授东莱府使。亡何。有所不乐。自免归。明年。拜江原道观察使。镌污吏业流民。省烦费广咨度。人情洽然。母病乞解。拜同副承旨。庚戌。遭内艰。庐墓。服阕。拜左承旨。癸丑。诬告狱起。锢 西宫。儒生赵溭抭伦纪疏。同席者欲斥去。公争之强。坐是论罢。明年。复拜承旨。改兵曹参议。乙卯。还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7L 页
承旨。进阶嘉善。时奸臣设机阱以待异己者。人惴惴饰貌求合。公信心而行。无少变屈。奸党心嫉之。未有以螫也。丁巳。拜忠清道观察使。奸臣又请去 大妃尊号。尽易东朝仪。内外不敢不从。唯公及一二道臣独如故。奸党愈恚。将加窜殛。止夺职。越三年。叙拜同知敦宁。明年。朝京贺 圣节。辛酉 诏使至。迎慰安州。忽中风舁还家。今 上初。登擢守正旧臣。公望临贤班。会疾未瘳。朝廷惜之。拟与一便地以示加优。公唶谓。男儿行世不可苟。扶而起植而行。扶服向人。人谓斯何。遂不复仕。公故淫于书。不事产业。家食益窘。妻子鬻卖卬市。日阕亡储。而客至不问有无。命酒酣畅。终日不示倦。或劝其调护节啬。辄笑曰。人所以蕲生者。以其能安乐也。使我绝嗜好谢朋游。苦砭畏焫。戚戚度日。纵更延数年。以此易彼。吾知其定不及也。公生于隆庆辛未七月十五日。卒于崇祯甲戌七月二十六日。春秋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8H 页
六十有四。以是年九月十七日。从葬广州治西甘泉里向丙之原。公之先显于高丽。有讳彦。位神武大将军。入 本朝有讳从生。事惠庄大王。与平李施爱。策功封咸城君。世益蕃昌。逮公贵。追赠曾大父讳世达左通礼。大父县监讳允宇左承旨。考讳㻛左赞成。母曰贞敬夫人绫城具氏。 恭僖大王之外孙。驸马浣之女也。公蚤孤。事母夫人至诚奉养。推及于友于敦睦。无不曲尽。兄累徙北边。公释位。隆寒送至中路。饰奁嫁其女之未嫁者如己女。姨母有夫在而若孀居者。省视给养终不衰。公天姿恬畅可悦。识度清远。长不满七尺。而丰采朗润。映带数人。与人处。不设城府。言笑温温。至于大节则介介不可易。居官廉静易直。所至著惠爱声。其在长兴。进邑子弟聪明向学者。亲为讲说。文事大振。去后争诵公歌诗。传为怀州曲云。公之诗天然秀色。不假雕饰。而高处迥出人上。平处犹不翅难及。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8L 页
文亦古雅有法度。然不喜以此自名。放轶鲜收。呜呼。以公之才之美而厄于病。未究厥用。天将以赢归之后欤。公有从兄荣元。字子善。诗名少与公弟长。晚自韬养。为侪流所许。以行谊荐于朝徵用之。未就而没。世俱惜之。夫人海平尹氏。父镇。不仕。性通达顺正。列妇推为壸范。公之奉亲享先洽宗族款宾客皆如其意者。以夫人为之内也。尝避兵。误闻公被执。引刀自决。适天幸不殊。得毋死。公至白首相庄。凡举五男三女。一男早夭。次楚材,楚老俱县监。楚望都事。楚奇业文。女适承旨崔惠吉,进士尹舜举,成楚宝。楚材一男之奎。楚老一男之翼。四女。楚望一男二女。楚奇一男。并幼。之奎二男一女。崔惠吉,尹舜举,成楚宝。俱二子。铭曰。
咸李之宗。世由武显。矫矫干城。遌贼嘬锋。蔓岭豁氛。带砺之盟。及公之生。天予文章。韡韡其英。经承指画。厥有渊源。进益无宁。策名登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9H 页
朝。耻循幽暗。自申于明。挤之困之。如玉投泥。孰掩其光。凤栖出棘。兰涂载辟。式允舆情。才猷历试。外内俱宜。旄节斯煌。遇难正志。垂翼明夷。利于艰贞。公体在痾。公心不疚。士论愈倾。超然燕处。高蹈之归。是谓达生。菁华散轶。人诵以传。为玖为琼。清姿长閟。素风日远。难写丹青。谁欤良史。请列文苑。以永厥声。崇祯九年丙子十月日。安东金尚宪。撰。
九畹先生集附录
 致祭文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199L 页
致祭文[吏曹正郎具凤瑞]
维崇祯七年岁次甲戌闰八月甲申朔二十五日戊申。
国王遣臣礼曹佐郎崔时遇。 谕祭于卒行司直李春元之灵。惟灵。 皇祖抚运。济济多士。孰亢其艺。惟灵拔萃。年逾舞象。即游桥门。英华弸衍。高视词垣。层霄点额。名姓益阐。扬庭靡久。国步重蹇。俨奉 翟仪。劳大跋履。匪内伊外。郎星百里。赴陈 天京。一介行李。机谋不露。折旋称 旨。伏蒲延誉。剖符驰声。鞚驭皮服。恩信且明。遭世斯浊。内庸非志。或踬或亨。皭然不滓。岭湖东西。出按旌节。维时嬖臣。威福玉国。宫门一闭。贬辱 母仪。备书徽称。实寓讽讥。弹墨随濡。祸罟不测。削迹投闲。累年家食。沈绵漳水。左右药物。才因病屈。穷巷蓬蒿。枢庭散秩。亦废趋朝。一疾奄忽。脩夜不旸。保全身名。虽死弥光。同时未用。子心悼伤。兹遣礼官。替奠菲薄。不昧者存。庶几歆格。
九畹先生集附录
 祭文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200H 页
祭文[金瑬]
呜呼。夺而与者天耶。达而窒者人耶。孤卿者哲耶。眉寿者仁耶。翕张操纵之机。果孰能尸耶。或羸而俭矣。莫之为为耶。哲者而达也。而公之才之明而胡不克而当之。仁者而寿也。而公之德之纯而胡不至于大耋。方伯之尊。人达公屈。耳顺之享。人寿公夭。欲上号天。天路之窅。金玉之姿。兰雪之操。出人之行。高世之文。目之无见。耳之无闻。呜呼逝矣。何日而还。白首雌甲。暮道人间。公就祖道。余在待罪。席藁闭门。于郊之外。哭不凭棺。奠不执斝。替荐菲薄。有陨如泻。百年交谊。而至于此。悠悠苍天。曷其有已。呜呼哀哉。
九畹先生集附录
 挽词
  
挽词[李廷龟]
妙岁声华动搢绅。耸瞻冰玉出风尘。飞腾健笔凌云气。寂寞明时抱病身。精爽忍看泉下閟。诗篇犹在卷中新。亲知岁暮凋零尽。伏枕衰翁只怆神。
挽词[金尚容]
九畹清芬我所钦。一生兰契托知音。十年卧病医无术。万事伤心泪不禁。门掩小庭苍藓合。月临虚幌素尘侵。人间此别成终古。他日冥班倘再寻。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200L 页
挽词(二首)[朴东亮]
春风器宇玉为容。丹凤孤飞瑞霭重。如饮醇醪人自醉。力追葩雅世俱宗。尊前细雨常开抱。身外浮荣久绝踪。一去遂成千古别。九原归日始相从。
秋雨萧萧夜。灵輀独去时。天心本难料。人事遽如斯。惟有甘棠咏。空传邺下诗。孤云广陵上。不尽老夫思。
挽词(二首)[李弘胄]
迟暮参寻懒。相怜抱一痾。浮生遽至此。天道竟如何。泉路交期尽。年华醉梦过。秋风吹老泪。洒向广陵波。
浮世哀荣不可论。洛东秋日掩柴门。今朝又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201H 页
哭知心友。头白馀生独断魂。
挽词(二首)[洪瑞凤]
精钟奎璧鹤鸾姿。不数元和以后诗。政坐中年玄晏病。未教官位到台司。
童丱居诸浩莫筹。秃翁于世两人留。君今又去随黄壤。此后光阴付水流。
挽词(三首)[金尚宪]
堂堂九畹翁。去作九原客。漆灯少光辉。夜扄无朝夕。朋友不复见。亲戚永相隔。惟有坟上草。年年自春色。
君诗有古色。高处出宝历。襟怀澹无累。文字惟用力。神仙弃咳唾。世人作珠玉。千古艺文志。名悬金石泐。
少年即相托。情亲如骨肉。论心白水清。秉节朱弦直。赋命有短长。时运有通塞。我在君已逝。天意终难测。
挽词[李安讷]
情亲一甲早随肩。六十如今又四年。末路共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201L 页
惊偏皎洁。中身常惜独沈绵。离言寿节分明记。谢牍凶音次第传。赘世亦知无几日。秋风吹泪滴湖堧。
挽词(二首)[赵希逸]
青春识面李司书。白首相亲始末如。几向论文酣兴剧。每怜开抱鄙萌除。屋梁残月风神在。庭院新霜卉竹疏。左手持杯那复得。箧中唯玩唾珠馀。
腰金衣布一荣枯。兰畹馀香袭着吾。半世交情唯悃愊。左边风痹且形模。文成白玉新楼记。泪滴黄公旧酒垆。何处青山句引去。好人今已隔泉途。
挽词[赵纬韩]
一气人间聚散之。适来何喜去何悲。惟公时顺天韬解。与道安排大福绥。齿向从心年亦至。官高方面爵还宜。早纡朝野三孤望。终见沈绵二竖欺。干蛊四男为国器。乘龙一婿作门楣。已知尻脊元常理。其奈亲朋此永离。暮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202H 页
境凄凉馀白发。孤琴寂寞断朱丝。从君此路应非远。交契重泉托后期。
挽词[崔鸣吉]
前辈已黄壤。后生还白头。不能休涕泪。何处觅风流。泉下修文秘。人间宝唾留。当年问字地。寥落小塘秋。
挽词[申翊圣]
诗道元无敌。风流固绝伦。金绯曾拾芬。药石遽攻身。幻梦人谁免。高才鬼亦嗔。伤心尊酒地。泪洒菊花辰。
挽词[张维]
词场声价跨烟虹。前辈论才辄数公。半世荣枯知宦拙。十年沈痼遂途穷。浮生遽见风灯尽。往迹浑惊露电空。卧病独乖蒿里饯。两行衰泪寄西风。
挽词[李植]
漳水沈绵过卜秋。风神依旧鬓丝稠。文章不及明时用。气节曾甘祸阱投。兰畹菊篱馀活
九畹先生集附录 第 202L 页
计。酒杯诗卷且优游。鸾骖忽驾仙洲路。薤曲人间谩自愁。
挽词[李明汉]
周旋尊俎绪言承。何幸龙门早获登。爽气恍沾金掌露。清姿宛对玉壶冰。名从弱岁交游盛。病到明时感慨增。绣节临湖留惠化。银台视草想风棱。鹏溟路已三千隔。凤穴雏皆五色腾。无复词坛闻白雪。挽歌悽断怆难胜。
挽词(二首)[郑斗卿]
也是经纶器。非徒翰墨才。自多元礼御。屡醉谪仙杯。九畹兰何在。重阳菊正开。欢误便陈迹。佳节不堪哀。
间世山河气。惊人锦绣肝。新阡江汉隔。秋日广陵寒。晚有刘桢病。非无贡禹冠。他时过九畹。不忍见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