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x 页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墓志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06H 页
有明朝鲜国贞惠翁主墓志铭
贞惠翁主者。 宣祖昭敬大王之女。元宗大王之弟。今 王之姑。领议政文靖公斗寿之孙妇。领议政海昌君昉之介妇。戊寅十一月日南至。寝疾终于第。讣 闻。 上震悼辍朝。 赐吊祭赙有加。又 锡之殡殓衣襚中人莅丧事。有司敦葬事。以翌年己卯二月丁未。葬于广州村之楮岛。又以今年辛巳二月辛未。移葬于朔宁郡治之佳哉洞癸山艮坐之原。近先兆也。主生而颖异。 宣祖大王特爱之。亲授以小学,女训,书史。靡不通晓。九岁而受封号。 宣祖大王甚贤主。择对于公卿大夫子才俊。釐降于尹公新之。即海嵩尉也。海嵩公容仪秀发。文辞书画。各臻其妙。声名藉甚。所与游皆一时名胜。 宣祖大王幸得佳耦也。主入门而媪御皆喜。既馈而舅姑交贺。岁庚子。首举子都宪公。 宣祖大王赐御制七言近体一首以识喜。都宪公十七而成进士。越三年。年二十而擢大科。季子正郎公次第中大小科。主大伤恸不逮 先王也。前后四设庆席。辄诫以康夫夫也之难。主而能焉。其尊光有终者。主乎非耶。平居绝亡以外事私乎内。臧获土田之弗准例 赐者。不强请曰。 主上以俭德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06L 页
刑于内。奈以此累 圣德乎。 宣祖大王益嘉之。 元宗大王益笃友于。逮乎 当宁。益尊礼之。时相公公作上。相海嵩公屡进阶。秩正一品。齐相公班。长子长台阁。季子佐铨衡。一代门户之盛。世未尝有也。丙子冬。西虏猝迫。都宪正郎扈 车驾入山城。主随嫔宫(即美庶人也)入于江都。每向山城哭。中夜使一婢火而随。跣而庭。额塌地。仰而吁曰。天乎。免吾 君吾子。一吁再吁。至三四吁而不已。如是者夜夜矣。相公公已解相印。以故相受命。先 车驾入江都矣。及寇逼。海嵩公集义旅守竹津。而甲津先溃。兵薄城。海嵩公自阵上苍黄疾驰。将入城路遇贼堕马。投崖殊而苏。主时寓村舍。独与二妇及二女仆。脱身徒步。陷港口泥淖。度公不免欲赴水。二妇共持之得亡死。当是时。搢绅之逡巡却顾不赴难者何限。而反引绳批根公父子。与修郤者。群起而螫之。独 上未之信。造言者至谓上偏听主。主喟曰。特 上遇我厚故也。 先王陟方。我不能从。是我之罪也夫。是我之罪也夫。已又喟而谓二子曰。尹氏盛满。固可畏也。况而兄弟蚤贵显。任淑慝进退人。宜人之恚媢而而及父祖也。由是益自绝于内。时节起居。亦废矣。季子正郎公日在山城。从事体察幕。晨夜冒雨雪。巡绰城守仍病脾。以丁丑秋竟不起。主悼念寝瘵逾年。而不任毁遂卒。自戊寅距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07H 页
其生万历甲申。春秋五十五。主天性慈仁通敏。明古今达事理。凡遇宫中之朝谒。宫人之掌礼者。必主焉取式。待亲族以仁。遇婢仆以恩。阃阈之内。雍如也。驩如也。视同气如一身。事 仁嫔尽其诚孝。事相公公。委曲承颜。亡弗可相公意者。尹氏世相而则于家淡泊也。相公公益用俭素。一切绝不以鲜华加体。而主之荐也。则重主意。时或一御之。朝夕滫瀡之养。主之供也。则必甘焉。凡有癠。斋沐祷祀。焚香祝天。疾已乃已。念相公公年高。预造送终衣被数十称藏之。弗使相公知也。育二男。虽甚拊爱。常教以义方。自学语口授书。且以历代治乱是非善恶可法可戒者。谆谆诲谕。目濡耳染。不学而能通。余尝瞯都宪公昆季。益贵显愈益恭以谨。被服如寒士。心窃叹赏焉。非直也相公公之崇俭也。海嵩公之制义也。二公之能贤也。内教之力居多焉。都宪公尝出宰。当之任。辄戒之曰。我非待而而食者。毋以我病治。苟邑治而民安。是我不食而犹果然矣。是故都宪公三为州府。蔚有声绩。乱后草创。食缺酱。都宪公闻之。供以一瓶酱。及到而瓶罄矣。婢仆将诘之。主遽止之曰。遗官储已弗法。弗法而诘人可乎。竟弗问。秉心慈仁类如此。尝慨然曰。世路日益危险。草食布裙。我非不堪。一区丘壑。何处不容。蚤营莬裘挽鹿车。终馀生足矣。海嵩公大感悟。以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07L 页
相公公老故弗克就。母曰 仁嫔金氏。司宪府监察汉祐之女。主其第二女也。主产四男一女。育二男。馀皆夭。墀司宪府大司宪。娶监司洪命元女。丘吏曹正郎。娶判书金荩国女。古人有言曰。妻亡而后知吾妻也。余尝戚戚于斯。尤有感于海嵩公状。谨以铭。铭曰。
帝乙归妹。阴逊于阳。相攸名家。载锡之光。不饰其袂。不如娣良。惟顺以贞。媚于尊章。 王曰姑母。尊莫旬行。弗居其贵。恒德弥彰。为妇为母。壸彝是将。源丰流羡。俾尔炽昌。维天之衢。维子翱翔。五福鼎来。五旬何忙。爰卜繇吉。于朔之冈。我铭以志之。玆惟 贞惠主藏。
有明朝鲜国通训大夫。行通礼院引仪兼汉城府参军柳君墓碣铭。
柳参军之新字某。晋州人也。有讳挺。在丽朝。官左右卫上将军。其鼻祖也。二世而讳敦植。事高宗。以后军兵马使从讨金山金。始有斩卤功。事载丽乘。自兵马使以后。世有衣冠。曰洪霖,曰栯。其最著者也。入 国朝。讳宗植。位至工曹参判。参录敌忾原从。卒 赠吏曹判书。判书生文通。早岁蜚英。历扬台阁。后以尚州牧使终。 赠议政府右赞成。赞成生四男。长曰仁贵。以鲠直不挠名。居谏职。谏燕山盘游无度。谪锦山。 中庙改玉。召用之。累践华显。卒官礼曹参议。季曰仁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08H 页
淑。议政府右赞成。有重名于当世。为群凶所构。死于乙巳祸。四子皆坐死。参议有嗣曰希龄。户曹参议。以词翰著称。撰集大东诗林。行于世。号梦窝。亦坐赞成。配锦山而殁。即公之王考也。公之考曰讳大逢。将仕郎。娶骊州李氏成均生员公霖女生公。公生七岁而孤。哭泣悲哀。邻里亲党不忍闻。事母能尽孝。和颜愉色。左右无违。天性然也。母尝疾亟而绝。断一指取血灌之得复苏。人难其诚孝。公益壮。出继于讳伯善。伯善即赞成孙也。赞成之死。年尚幼。漏名籍幸得脱。 宣祖大王即位之四年。昭雪乙巳之冤。 命复赞成官爵。叙录其子孙。荫补缮工监监役。公事监役公又尽孝。监役公自以为有子。公少读书习文辞。为举子业卒无成。四十八。始除 裕陵参奉。亦以赞成荫也。肃敬将事。周旋合度。后移 孝敬殿 英陵。复移 浚源殿。不仕解任。其后又授典设司别提。不烦而事办。考满。升迁通礼院引仪。兼汉城府参军。久之不乐于京。归于安城之旧业。筑室先墓之下。啸咏其间。优游自适。于世念泊如也。甲戌春。偶感疾遂不起。公以嘉靖己未生。终于崇祯之甲戌。寿七十六。其年八月。葬于郡治之东十里许排热里卯坐酉向之原。公初娶掌令林枢女。后娶学生李彦恒女。有一男曰兴道。李氏出也。侧出女一人。适天文学主簿许林。兴道初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08L 页
娶通礼院左通礼辛成己女。生二女。后娶学生李德润女。生一女。皆幼。许林生二女。皆幼。铭曰。
地而安兮。归而安兮。以而子孙安兮。
有明朝鲜国通训大夫。行兵曹佐郎朴公墓志铭。
故兵曹佐郎朴公殁三十一年。而其仲胤执义公以公之门人闵承旨应亨状。来示瑬曰。吾先人之弃不肖也。遾时尚幼。亡以耆逝者毋亡。念可以耆逝者毋亡。唯文也。墓之石则璞然而未有文。将徼惠于公。觊逝者毋亡。瑬辞曰。君之请必于瑬者。谓吾故尝习于公而知公也。然世之知公而文者。盖未尝亡其人。瑬之文。曷足以毋亡先君子乎。执义公请之益力。终不敢强辞。试受状而读之已。又喟而曰。以公之德之才。二十七而成进士。四十九而始擢大科。位廑至郎舍。五十九而赍志殁地。是何成之暮而夺之速也。于乎。公讳孝男。字某。朴之氏于密阳。自三韩始。至丽代。十世祖瑊。为閤门祗候。子曰华。孙曰仁翊。连二世为门下侍中。其后世世其家。遂大显。六传而为执义公思东。又一传而为左赞成 赠谥夷靖公。公讳说。于公曾祖也。夷靖无后。以兄志之子讳世贞后。平市署直长。直长公无后。又以兄将仕郎希贞之子讳颙后。公考也。用文科进。终长湍府使。府使公娶海州崔氏成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09H 页
均生员汝楫女。以嘉靖癸丑生公。公生而资禀粹美。儿时已颖发。及长。笃志力学。文词赡丽。己卯。中司马试。谓一第可拾芥。有屡举屡不中。人皆惜其才而不售也。岁辛卯。有一相被诬。时论峻急。飙发火烈。凡搢绅之平生负义气沾沾自喜者。亦陨获皆莫敢出身救。公独慷慨率大学生学诸生百馀人。伏 阙下抗疏直之。一时辈流。愈益多公义。然亦坐此窒竟终。辛丑。擢明经第。选补承文院权知副正字。时惜公者在史院力荐。公大忤时论。荐公者坐罢。公亦出为成欢察访。例迁成均馆典籍。转补结城县监。未几。治化大行。邑民立碑颂公德。荐授兵曹佐郎。俄转户刑工三曹正郎。所在事办治。庚戌春。瑬方从事都体察白沙李相公幕。董穿渠于泰川县。数阅月而役未就。乃报罢倅不任役。请择代于体府。李相公素多公材。除公是县。翌年辛亥。以疾归。至中道疾已革。遂不起。泰川民又立碑如结城而铜之。每值岁春秋。乡之父老子弟村婆娌妇。相率而祭益虔。惜乎公之才终于一县。而泽不远究也。虽然。朱邑亦一桐乡宰。汉史记其绩。传之至今。赫赫若今日焉。吾安知公之屈于一县而传于后来者。不如朱邑于桐乡也。辛亥十月。葬于京畿坡州地。庚辰十一月。移葬于江原道原州荪谷酉坐卯向之原。公诚孝出天。痛府使公之不及养。事大夫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09L 页
人竭其力。凡所以悦亲者。亡弗用其极。家虽窭甚。亲供养必腆且笃。友于兄弟。虽析箸居。亡一日暂相离。一室之内。融融如也。怡怡如也。亲党闾左右。亦有观感而化者。公端悫恬静。外和内刚。未尝以得失荣辱易其掺。持官持身。斩斩如一。性又不喜交游。其所与一代名人数公而已。初娶郡守金汴女。举一男曰簉。以文行见称。历台省典州牧。皆果办有声。不幸蚤世。止阶通政。后娶秉节校尉郑希浚女。生二女三男。季女夭。男长曰遾。今为司宪府执义。仲曰𥳟。成均进士。季曰𥴪。业儒。通政娶主簿曹景仁女。生一男天球。中进士。早夭。女适幼学安。生一女一男。女适幼学李泰夏。男曰汝相。执义娶别坐洪汝弼女。时无子。进士娶县监洪稙女。生一女。适幼学申𢜫。𥴪娶生员奉埴女。生三男。曰天璟。曰天琦。曰天璘。天球娶左议政申景禛女。生三女。皆幼。汝相娶幼学赵时圣女。生一男。幼。于乎。吾闻位不称德者有后。公其已有后而犹未已者乎。铭曰。
孤卿者贵耶。胡耇者寿耶。纵不赢身而赢名。于不赢乎奚有。噫君牧与彭殇。同一轨乎归土。然人之敬而式之。其惟朴佐郎墓。
有明朝鲜国通训大夫。行獒树道察访权君墓碣铭。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10H 页
万历甲辰之春。余奉使湾上竣事。还到平壤。地主少尹公馆余于练光亭。大置酒合乐。盛宾客以饯之。有一布衣生。间客席。长髯疏眉。目顾眄烨如也。余固已目异之。酒数行。膝席而歌。其声激楚清越。翛然有绝俗之趣。余心独喜。知其有心者焉。及来京师。从侪辈名胜游。则一座必君也。暨往参白沙相公席。则一座又君也。余于是益自信向之识君之信也。君生而资禀粹美。孝于亲。悌于兄。信于朋友。人皆艳慕而乐与之交。中壬子进士。即不屑屑于一科。后值光海昏乱。益厌世。遂废公车业。杜门东湖之楮岛。壬戌秋。转而之南。客寓于南原之村墅。于一切世味泊如也。今 上改玉。蒐材振滞。即其居除獒树察访。有司盖取其便近而择处之也。君试一赴辇下肃谢已。始扣其当路亲旧。治驿未一期。修废举坠。马肥卒饱。能名藉甚一路。君诚不负丞哉。丙寅。因公干至全州遇疾。以是年十一月癸未卒。距其生万历甲戌。得年五十三。用翌年己未。卜葬于清风郡治之黄江北原。遗命也。君讳霔。字某。姓权。氏于安东。有讳幸。佐丽祖平甄萱。官至太师。君其后也。高祖讳瑊。翊戴佐理功臣议政府左赞成。 赠谥襄平。襄平生讳曼衡。司宪府监察。监察生讳铉。佥知中枢府事。佥枢生讳大成。活人署别提。于君曾祖祖考也。别提娶阳川许佥正砅之女。寔生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10L 页
君。君娶丰山沈氏。生二男二女。长曰起源。举进士。方为歙谷县令。以文行著称。其进而未已者也。次一源。业儒。女长适士人李时显。季适士人李硕。起源有一男曰格。昔司马氏有言曰。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于君之德之报。已兆于胤子。何待百岁而始可徵也。铭曰。
阨于躬者命耶。裕于后者理耶。而信而之命。吾信吾之理。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行状
  
有明朝鲜国辅国崇禄大夫。行判中枢府事兼判义禁府事知春秋馆事金公谥状。
公讳睟。字某。梦村其号。金之氏于安东逖矣。有上洛公某者。始大显。其后世世有衣冠。有讳苌。司宪府掌令。生讳绥。书云观正。正生讳晊。入 本朝。为司宪府执义。娶前朝忠臣徐甄女。生自行。擢明经第。卒官庆尚道观察使。观察生讳叔演。掌乐院正。 赠吏曹参判。于公为高祖。曾祖讳希寿。司宪府大司宪。工楷法。有诫酒文刊行于世。祖讳鲁。三为直提学。皆病辞递。以其书见称于中华 命加资。才授佥枢而遂卒。 赠吏曹判书。大宪佥枢父子俱以文行显。又其笔法各臻其妙。世比之羲献考讳弘度司宰监正 赠领议政王考考 赠。皆用公贵。议政公蚤负时望。过于激扬清浊。见忤权奸。竟卒于甲山谪所。朝之大夫士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11H 页
咸惜其弗底大用。娶韩山李氏进士继伯之女牧隐李穑之后。以皇明嘉靖丁未六月二十五日举公。蚤失怙恃。鞠于外家。姣好聪颖。举止异凡儿。及龆而知读书。十三而能缀文。稍壮。益自力。二十一。中丁卯司马。二十三。游退溪先生门下。朋游益附。华问弥大。癸酉。擢 谒圣乙科。未隶馆选。荐授艺文馆检阅。明年甲戌。录弘文馆正字著作。 朝廷固已处公以第一流矣。冬。病递还翰院。由待教为奉教。升典籍。迁司宪府监察,户兵曹佐郎。拜正言。递为兵曹弘文馆修撰。己卯秋。充书状官。贺至 京师。庚辰春。还 朝拜司宪府持平成均馆直讲。夏修撰至校理。奏对精确。裨益弘多。 宣祖大王命公改修十九史略。添入注断。其跋文行于世。壬午。转献纳。荐授吏曹佐郎。癸未。升正郎。以绣衣巡抚平安道。甲申。到边邑病甚。 宣祖大王下教曰。金某可惜人。其赍药物往救。异数也。秋。竣事复 命。拜议政府检详舍人。迁应教典翰。复 命巡抚北关。路拜直提学。丙戌春。升同副承旨。序转至右。首尾一年。恪勤夙夜。未尝一日言病。丁亥春。 特加嘉善平安道观察使。戊子秋。因事罢免。亡何。叙复庆尚道观察使。考满 命仍。庚寅。入为副提学。出自 中批也。俄迁司宪府大司宪兵曹参判。秋。 特命超本曹判书。公乞解甚力。移判刑曹。俄 命授副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11L 页
提学。辛卯夏。出为庆尚道观察使。盖见挤于时辈也。公按道未久。遭壬辰岛夷之变。狃于升平。关防疏阔。乱生所忽。师徒败衄。公亦未免左次。仍递归。除汉城府判尹。移知中枢府事。癸巳春。以奏请使赴 京。还加正宪。用酬劳也。甲午春。拜议政府右参赞。未几。移户曹判书。兼知经筵世子右宾客。乙未秋。辞递知中枢。丙申。复拜户曹判书。兼带如前。而加知春秋矣。戊戌秋。病辞就西枢。己亥。升崇政。俄被论改。庚子。户曹判书。壬寅。以枢府兼都总管。寻改刑曹判书。冬授右参赞。癸卯春。抄清白。升崇政判中枢。兼京畿观察使。甲辰冬。瓜递同枢。移判敦宁府。丁未春。以户曹判书辞递。戊申。判中枢兼知春秋馆。夏。加阶崇禄。秋。拜户曹判书。己酉充 诏使馆伴。供顿酬应。无少欠缺。庚戌。判义禁府。辛亥。晋辅国崇禄判中枢。壬子。升领中枢。未肃谢。有故相就西枢者领之。公故仍判。癸丑。公之孙秘为贼所诬。引死于狱。台谏论削公职。时公久已病。健忘废处数年。以乙卯八月十七日卒于家。距其生丁未。六十九岁。是年十月某甲。葬于衿川之樊堂里艮坐坤向之原。从先兆也。公卒之九年癸亥。今我 圣上拨难反正。昭直幽枉。 命复公官爵如故。配贞敬夫人昌宁成氏。广兴守好问之女。事相公无违德。壸彝可述。先公四年殁。藏同公室。享年六十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12H 页
七。公生四男二女。媵出男一人。长敬立。户曹佐郎。次义立。学生。次信立。司宪府监察。 赠承旨。泰山即媵出也。女长适校理朴篪。次夭。敬立娶主簿姜胤绪女。生一男一女。男初娶县监朴滋女。女适教官尹璷。义立娶县令沈友圣女。生一男一女。男夭。女适县监柳汝惺。信立娶判官李颋女。生二男。长秘娶同知郑演女。次祴方为阳川县令。娶直提学赵守寅女。朴篪生二男一女。男皆夭。女适同知李灦初。无后。以祴子震兴继。尹璷二男。曰昌颜,曰昌亨。二女。适李樀,张百锡。皆学生。柳汝惺五男二女。曰珍,曰璘,曰瑑。女适白元起。皆学生。馀皆幼。李灦三男一女。男曰圣民。馀皆幼。祴二男。曰震重,曰震兴。震兴继初后者也。玄孙男女二十。馀皆幼。公以名家子。少年骤显。标望绝人。不自居贵。一时侪流。愈益重慕悦。弗妄言。弗诡随。持官持身。一遵绳墨。忠勤精敏。清俭畏慎。而不为矫异修饰之行。且其论议和平。亡所偏倚。虽在群争角逐之际。公固自如。受知 宣庙。位至上卿。前后宠擢。多出 圣简。而朝议翕然无异议。平生不事生产。库无馀赀。关节不行。苞苴不及。唯诚心奉公勤于职事早往晚罢不辨风雨寒暑公。退却扫一室。泊如也。公之初判度支。当壬辰板荡之后。公私赤立。府库空虚。公乃焦思渴虑。左右拮据。能济 天朝十万之众。终弗乏军兴。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12L 页
而科外之徵。不及于民。上下数十年间。数掌计者。指到公而必先屈。往在辛卯。洪汝谆大设阱罟。尽驱士流而辟焉。谓公宿望可倚。欲引以为重。屡造公门。公竟不应。由是不得安于朝。人服其所守之确。象村申相钦尝语人曰。今世士大夫能持古人风掺者。惟金某一人。及卒。白沙李相恒福闻而叹曰。国之荩臣亡矣。夫二公者。固足以提衡一世是非。而其所推许若此。亦可以质诸古之立言君子而无疑矣。谨状。
有明朝鲜国 赠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 世子贰师。青松君。行资宪大夫,兵曹判书兼左副宾客沈公谥状。
世之数壬辰中兴伟绩。必曰大司马青松沈公某。固尝歆艳于下风。一日。故相判中枢公悦袖家状泣而示瑬曰。吾先人殁。仅五十年所。幽堂之志。贞石之文。幸具矣。唯是节惠之典不及焉。是余之罪也。夫凡近世名公卿大夫亡论新旧。殁皆有易名之请。盖以清明之世。公议大行也。今弗汲汲焉 上请。不肖先朝露填沟壑。将亡以藉手见先人于地下也。吾二父友也。子又吾友也。知吾先人事行。宜莫如子。敢以状请。子亡庸辞。瑬读之希。起而拜曰。先司马德烈。妇孺之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13H 页
所能知。况瑬之通家世习者乎。公既不以文请。瑬又敢以文辞。遂按其状而摅次焉。公讳忠谦。字某。号四养。盖取义易经颐卦也。青松之沈。族大而贵。舄赫冠冕。望于吾东。其先有曰洪孚。为丽朝卫尉丞。屡传而有讳德符。入我朝。为左政丞。谥定安。生讳温。领议政。谥安孝。即我 昭宪王后之皇考。 后弟浍。翊戴佐理功臣青松府院君。谥恭肃。恭肃生讳湲。内资寺判官。 赠议政府左赞成。生讳顺门。议政府舍人。仕燕山。以直弗获死。于公曾祖。祖曰连源。领议政。谥忠惠。相 明宗大王。维匡中正。有大臣风。配享 庙庭。考曰钢。领敦宁府事。青陵府院君。谥翼孝。配李氏完山府夫人。 赠吏曹判书㠚之女。 宗室孝宁大君后也。生二女八男。 仁顺王后其长也。第六男曰公。公生而粹美有奇质。忠惠公大器之。特爱甚。常膝置拊而曰。此儿类我。益课之学。公亦自力不懈。甲子。中司马。丁卯。丁翼孝忧。庐于墓。制除。励志笃学。文日益有名。及战艺场屋。辄裒然首多士。壬申春。 宣祖大王亲试士于禁苑。公又为之冠。即除成均馆典籍。累转户礼兵三曹佐郎司谏院正言。俄选为弘文馆副修撰。兼知制 教。自此虽它迁。常带三字衔矣。历成均直讲兵曹正郎司宪府持平弘文馆校理。凡所践履。莫弗称。戊寅。拜司谏院献纳。是时朝论携贰。互相排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13L 页
讦。有一台官中边倅以危法捃摭起狱。欲其株连异己者。公与大司谏金继辉论辨之。大忤时议。仍被敲撼挤之列。署为济用佥正成均司艺礼宾副正。人谓公诎。公弗以为意。壬午。出为春川府使。政尚廉平。一境大治。甲申。解归。复入为军资,军器,内赡,济用寺监正者四。丁亥。移太常。戊子。升通政。为骊州牧使。其治又如春。未几以病递。己丑。除户曹参议。迁兵曹参知。是年冬。郑汝立谋叛觉。亡命自毙。取其尸戮于市。连逮搢绅。狱久未竟。属日本酋秀吉献珍禽求通信。朝野甚忧之。公乃上章言今日之忧。不在于逆党之未尽捕。在于未见其郤之人心。逆魁就戮。党与皆夷。自馀枝叶。宜置勿问。至于倭奴窥觇。非朝夕计。献无用之物。发难从之请。无非侮弄我。故起衅。莫如责以礼。闭关绝之。言甚切直。时论韪之。庚寅。拜大司谏。入侍 前席。又进言请疏涤横罹大狱者。年少喜事辈。诋公以论事宽缓。递为刑曹参议。旋拜兵曹参议。辛卯。用大臣荐。授黄海道观察使。晋阶嘉善。俄入为刑曹参判。壬辰夏四月。倭寇大举犯边。连陷列城。长驱直上。公劄陈徵兵守卫之策。 宣庙嘉之。特拜兵曹参判,备边司提调。仍昼夜在公。一不到家。自  阙下扈驾西行至平壤。拜弘文馆副提学。贼锋又逼浿东。 朝廷震駴。庙算靡定。或欲退保江界。或欲避入咸兴。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14H 页
独兵曹判书李恒福欲退守义州。望救 天朝。而朝议持不决。卒从李镒议。遂决计幸镜城。 中殿先行。大驾次发。至宁边将踰剑山岭。恒福又力言其不可。公谓恒福曰。我是初赞北行者。屡闻公言。亦大有理。然此是大计。不可徒言已。具告大臣请登对。 宣庙张烛引见。公首陈恒福言。且力劝西行。 宣庙纳公与恒福言。趣 驾回往义州。当是时靡公。大事去矣。后勘勋定次。恒福 上请置公二等。盖为此也。公自宁边受 命护东宫。奉 庙社主。分诣成川。又移伊川。跋履山川。踰越险阻。苍黄万死。志气益厉。收拾散亡。部勒将士。使贼不敢逼。终成捍卫之绩。癸巳。谒 行在于定州。拜吏曹参议。盖铨选在艰难愈益重。不以序秩也。旋拜兵曹参判。兼 世子左副宾客。又兼备局有司之任。征谋军实。咸归管辖。而协赞机务。经理密勿。左右酬决。案无留牍。又娴于辞令。咨奏文书。多出公手。掺毫立就。委曲周详。人服其能。是年冬。 车驾还都。时 天兵南下。馈饷弗给。公劄论得 天兵数起。翼以我兵。遮截险阨。抚辑遗民。力耕其中。以足军食。指陈利害。言甚剀切。 宣庙宠答优奖。俾公专管粮饷。公精心综理。拮据飞挽。终不乏军兴。公能益著。公日夜焦劳。至废寝食。或谓公自古担当国事者。鲜不贻戚。何自苦乃尔。公正色曰。人臣委质。义同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14L 页
休戚。况在临危授命之日乎。言者愧服。日属变起。家室避地关东。公因间道出来人。寄书诸子曰。毋念我。我身许国。有死而已。家书见之无益。徒乱人意。不欲见也。公之徇国忘家。已可见矣。甲午夏。特 命升资宪大夫兵曹判书。仍兼宾客。时 皇朝总督顾养谦要我为倭请封。 朝廷不敢违。公独抗言其不可。且愤专务姑息。欲事羁縻。至形章奏。果为丑正者所中。递本兵。西叙知枢。公少有美疢。及尽瘁艰难。反康健。人曰忠感。至是宿恙复作。疾仍革。十二月五日。即公曾祖舍人公被祸日。家子弟欲试公问今日何日。公泫然曰。是吾至痛之日。吾亦难过此矣。已而遂卒。其精神不爽如此。临绝亡一语及家。唯惓惓国事。至慨然泣下。公生于嘉靖乙巳。卒以万历甲午。得年五十。讣闻。 宣庙震悼辍朝二日。赙祭加等。异数也。翌年三月。葬于通津之瓮井里艮坐之原。后四十二年丙子。移葬杨根郡治之西阿吾谷亥坐巳向之原。公卒之十二年乙巳。始录壬辰之扈从功。追 赐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号。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知 经筵春秋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 世子贰师,青松君。配曰李氏。王子凤城君之女。封贞敬夫人。柔嘉贤淑。持以礼法。为妇为母。弗失壸彝。后公十七年卒。祔葬于公。生三
北渚先生集卷之九 第 115H 页
男二女。男长忻。艺文馆待教 赠吏曹参判。次悦。以右议政辞递。为判中枢府事。次悰。咸昌县监。女长适县监赵玲。次适判官李勉。参判生一男二女。男廷和。荫补累官至嘉善。袭封青城君。女长适兵使赵琦。议政。无子。以堂侄熙世后。弘文馆修撰。咸昌生一男廷扬。李勉生三男。润身,正身,立身。公为人崇中宽厚。明达周慎。思深虑远。临事弗苟。是以谋行功从。出入有立。且其律己以严。贵人以宽。虚怀接应。一出诚信。弗设畛域。可畏而亲。虽生甚贵。绝无豪习。冲和恬澹。静以自养。纷华声色。不入于心。整坐一室。终日读书。其于一切世味。泊如也。然其所树确甚。当大事决大议。勇不顾后。前虽屡踬而亡悔。性又孝友睦姻。咸尽其道。好族施党。周穷恤匮。所在其来如归。公每叹朝著弗靖。思欲调娱。保合大和。名其孙曰廷和。盖见其志也。公于诗文笔法。俱诣阃奥。耻以艺能名。此其平生事行德业之彰明表著。在人耳目者。至若抢攘之际。嘉谟格言。惜乎其不尽传于世也。余尝闻前辈绪论。许公以当朝伟人。板荡忱臣。余取以为准焉。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