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x 页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杂著钞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16H 页
教江原道观察使朴东亮书(壬寅制进)
王若曰。眷兹江原为道。介于岭海之间。地踔远而人民稀。土硗埆而租赋重。承宣之职。固难其人。丧乱以来。益殷诸务。急之具乖拊循之术。缓之则失御备之机。自非惠能阜康。材是通济。其何以膺是大任。奠彼遐陬。每当选除。必加难慎。惟卿家传清素。性禀贞方。纯粹积于中。英华发于外。圭璋之誉。擅于弱冠立场之年。金石之诚。著于乘舆播越之日。蹈险夷而一节。服忠孝而两全。擢自应宿之班。置诸代言之地。王僧绰之早达。常存谦退之心。陆敬舆之长才。深切赞襄之望。长于南宪而提振条网。贰于东铨则澄汰流品。凡所履践。焯然声猷。唯其智通古今之宜。故其器适大小之用。比岁多故。再殿内畿。受命仓卒靡遑。临事从容有裕。历扬中外。伊时势之使然。委任始终。岂予意之有间。今以卿为本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卿其钦率厥职。懋昭乃庸。照奸以明。祛瘼以简。宽大以镇俗。慈惠以抚人。劝农桑以厚民生。缮甲兵以肃戎政。均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16L 页
赋役而安集流散。兴学校而教育人村。仁威并行如春秋。刑赏必信。誉毁勿眩于阿墨。黜陟惟公。通训以下官。任卿自断。大辟以上罪。禀予而裁。至如利国便民策应诸事。亦在相时因俗施措如何。母替训辞。用副忧属。于戏。惟人君作民父母。惟方伯为国藩垣。四方之政在人君。予何能独理。一道之命系方伯。卿可与分忧。公耳忘私。往哉宣力。故兹教示。想宜知悉。
诞日贺笺(以下在洪阳时)
十一月十一日。凤历标电绕之祥。八千春八千秋。龙墀献嵩呼之祝。庆绵宗社。欢动寰区。恭惟正伦立极盛德洪烈至诚大义格天熙运主上殿下。殷道中兴。汉家再造。大德得寿。方卜周王之疾瘳。至诚感天。果见宋国之星徙。辰回震夙。运属雍熙。伏念臣曲被恩私。叨膺牧寄。蓬莱隔弱水。莫簉鹓班。葵藿倾太阳。徒勤虎拜。
正朝贺笺
戊辰戊申。底四十一年之治。元月元日。膺万八千岁之期。紫极春融。青丘庆洽。恭惟 正伦立极盛德洪烈至诚大义格天熙运主上殿下。神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17H 页
功不世。圣德难名。正玉牒以光祖宗。人伦攸叙。戢金戈而清寰宇。国步载安。扬显号于百王。受纯禧于三朔。伏念臣躬逢盛际。职忝专城。枫陛趋朝。莫缀鹓鸿之列。椒盘献颂。倍输犬马之心。
宣宗大王祔大庙贺笺(在涟州时)
三乍有制。奄臻终丧之期。万世不祧。诞举升祔之礼。宗祊庆衍。中外欢均。恭惟 主上殿下。道冠人伦。孝根天性。练而慨祥而廓。宅忧既越于常情。死如生亡如存。宁神式遵于古典。吉仪载备。景命维新。伏念臣忝守遐藩。欣逢熙运。执豆笾而奔走。纵阻侍祠之班。瞻咫尺之威颜。倍殚祝圣之悃。
与日本国副官乎景直书(在莱山时)
承盛贶。良感。但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况取与未有处耶。无处则货也。有义存焉。何可以货为。姑用壁还。惟裁察。(副官送礼单。刀子一把。妆镜一柄。重箱一个。倭扇五握。胡椒十斤。旅行砚箱一个等物。故却而不受。)
祭高祖莲轩先生墓文(以下己亥)
维万历二十七年岁次己亥五月戊申朔初三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17L 页
日辛亥。孝玄孙新及第安讷。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显高祖考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行通训大夫司谏院司谏府君之墓。粤我高祖。斯文钜公。位屈于时。道积于躬。惟后之昌。馀庆所钟。一家五科。二虎三龙。惟相暨将。孔硕且崇。于子于孙。弥久弥隆。何幸驽才。亦登蟾宫。先训是承。遗德是蒙。永言追慕。有感于中。酒以奠墓。文以告衷。神其降止。我怀曷穷。谨告。
祭曾祖容斋先生墓文
维万历二十七年岁次己亥五月戊申朔初三日辛亥。介曾孙新及第安讷。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显曾祖考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 经筵事监春秋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 世子傅府君之墓。猗我曾祖之鸣于东方兮。宋欧阳而唐韩。纷士林之咸仰兮。譬北斗与泰山。惟阴德之纯淑兮。聿后昆之舄奕。顾孤蒙之不才兮。亦登名于桂籍。寔馀庆之所及兮。冀前绪之无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18H 页
坠。瞻丘陇之峨峨兮。松柏森以攒植。感体魄之是托兮。忽林惕于中心。荐薄觞而告诚兮。庶恩灵之来歆。谨告。
祭先考进士府君墓文
维万历二十七年岁次己亥五月戊申朔初三日辛亥。介子新及第安讷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显考进士府君之墓。哀哀子生。父衰而婴。父老而丁。父殁而名。子之煢煢。伊谁为荣。父昔拊子。戒诲丁宁。曰尔勉旃。载史载经。学与不学。庶人公卿。世途多辱。布衣难行。人不科第。罔悦亲情。尔其无怠。振我家声。子惟不肖。后时无成。风枝不静。隙驷遄征。彼苍者天。不死而生。袍笏如今。来扫封茔。行楸已拱。蔓草相萦。宫花无色。伶乐徒轰。子少战艺。曾霸芹黉。怡然以笑。喜色斯形。逝不可追。呼莫我聆。父昔谓子。馀生几龄。始不觉悲。涕泣交零。言犹在耳。泉路冥冥。悄然而思。嗼然而听。僾若承颜。肃若趋庭。神之不昧。宁间幽明。哭以荐觞。庶歆哀诚。谨告。
祭高祖莲轩先生墓文(在洪阳时)
维万历三十五年岁次丁未十月庚申朔十五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18L 页
日甲戌。孝玄孙通训大夫洪州牧使安讷。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显高祖考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行通训大夫司谏院司谏府君之墓。昔在洪治岁甲子秋。于显高祖。出刺洪州。乃眷沔阳。爰卜莌裘。生耕死埋。为后人谋。大限俄迫。越四年冬。长途莫骋。百世遗恫。谁谓不肖。忝蹑先踪。厚德有报。馀庆斯钟。来奠菲薄。瞻扫茔封。霜露戒节。松柏号风。恩灵如在。追慕何穷。庶冀顾歆。文以告衷。尚飨。
祭先考监察府君墓文(以下在潭州时)
维万历三十八年岁次庚戌三月丁丑朔十四日庚寅。孝子通政大夫行潭阳府使安讷。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显考通德郎行司宪府监察府君。显妣恭人绫城具氏之墓。不孝罪重。祸延庭闱。早罹荼毒。永违晨昏。顽命苟全。以至今日。遗训是赖。获官于朝。出守岭表。再换岁序。茔封就芜。莫克归省。春露秋霜。追慕徒切。今又佩符。湖路甚遥。言念鞠育。恍奉声音。幽明有间。色养靡及。顾瞻松柏。悲感增深。奠酌以辞。昊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19H 页
天何极。尚飨。
祭亡儿东韩墓文
   儿生于戊申二月二十三日。名曰东韩。谓与昌黎韩文公所生岁同而生于东方也。越明年己酉十二月十八日。患大疫。夭殁。殡于杨州海村先祖考墓侧。今年三月十三日。改窆而祭之。
年月日。阿爷以酒果祭于亡儿东韩之墓。尔生也。尔为子而有父。我为父而有子。尔殁矣。尔则孤于地中。我则孤于人间。尔才周岁。抑有何知。我已四十。无复他望。念尔之夭。寔我之罪。尔命何短。我悲何长。孩笑在目。啼号在耳。日往月来。曷维其忘。呜呼哀哉。终吾生而。惟汝之思。
祭察访金府君墓文
   公讳𣽤。安东人。乃我从母李氏夫也。天性至孝。事父母极其诚敬。平居供养。滋味毕具。侍疾尝粪。以验吉凶。执丧哀毁。负土成坟。庐墓三年。一不归家。兄弟之间。友爱甚笃。内外宗族穷无托者。皆收养之。平生好学乐善。力行礼义。尝以乡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19L 页
荐授金泉察访。忤一时宰。不克赴任所。退居于清州弓岘里。以万历戊子夏六月初九日。终于家。享年六十有六岁。葬于同里。从母李氏。后九年丙申冬十一月二十六日卒。享年七十有六岁。从母无子女。尝鞠我昆季三人。公抚育教导。视犹已子。虽以余不敏。得至成人者。繄公训也。
年月日。姨侄行潭阳府使李某。谨以清酌时羞之奠。告于故奉列大夫行金泉察访金府君,从母令人庆州李氏之墓。义则师生。恩犹母子。得至今日。寔灵之赐。幽明有间。报效无地。一㽟荒原。百年感泪。尚飨。
祭密直副使尹府君(讳守平)墓文(以下在锦溪时)
年月日。外十代孙行锦山郡守李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先祖赠奉翊大夫密直副使尹府君之灵。茂松洪胄。进礼名家。种德载厚。流庆孔遐。于子于孙。乃卿乃相。忠孝箕裘。文章宗匠。粤我高曾。亦公仍昆。获莅乡邑。敢忘本原。堂封如故。风范未忘。庸告以文。庶歆兹觞。尚飨。
祭文贞公栗亭尹府君(讳泽)墓文
年月日。外九代孙行锦山郡守李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先祖重大匡,都佥议赞成事,进贤馆大提学监春秋馆事上护军致仕赠谥文贞公栗亭先生尹府君之灵。有丽名臣。惟文贞公。扶日至忠。乞骸高风。进乐巉巉。苍桧郁郁。一杯荒陇。三韩硕德。里儿犹诵。路人亦式。况在外裔。获沾前烈。进退之际。哀荣之备。益斋有词。牧隐有志。尚飨。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0H 页
祭判典农寺事尹府君(讳龟生)墓文
年月日。外八代孙行锦山郡守李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先祖判典农寺事尹府君之灵。惟我五世。王母夫人。文度公女。于公曾孙。我李以繁。亦公馀庆。于赫我公。孝出天性。四时家庙。古礼式遵。构斋先陇。荐敬蘋蘩。于以刻石。先祖讳辰。于以诏后。戒无或谖。惟公至诚。行冠人伦。事闻前朝。爰旌其门。念我不肖。夙仰遗尘。忝宰乡郡。获拜丘原。世代虽邈。德义弥尊。聊奠菲酌。庶降明神。尚飨。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0L 页
祭亡舅李通政文(舅讳天禄。庆州人。新罗赫居世佐命功臣讳谒平之后。高祖讳吉安。赠嘉善大夫户曹参判。曾祖讳堪。通政大夫守全州府尹。祖讳夏臣。奉直郎行司饔院直长。考讳崵。折冲将军行虎贲卫副护军。即我外王父也。外王父生于弘治壬子十月初九日。中嘉靖乙酉榜生员。初授 光陵参奉。转礼宾寺主簿。为县监者四。高敞,万顷,安阴,真宝。历官平市令济用监佥正。以年满八十。依国典。阶升折冲。卒于万历庚辰十二月二十日,享年八十有九岁。葬于交河县东本村之原。嫡女二。长嫁金公讳𣽤。金泉察访。无后。季我慈氏。副室女一男一。女即栗谷李先生副室。男即我舅氏。生嘉靖辛亥。尝用募赏受堂上阶帖。去年。来觐慈氏于郡。今年六月。病殁。归葬先墓侧。)
维万历四十一年岁次癸丑七月丁巳朔初五日辛酉。甥通政大夫行锦山郡守李某。谨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先舅通政大夫李府君之灵。于铄我舅。后我外祖。孝悌之性。寔出天与。三年庐墓。致毁自中。百里负米。为养克终。藜藿不饱。蘋藻无亏。晚以益窭。勤以尽慈。四女于归。成得其家。二男既冠。长武于科。人谓斯庆。繄善之积。舅亦有职。上大夫帖。昔我外祖。九十少一。外祖有季。亦年八十。(从外祖讳岌佥使。以年满八十。亦升折冲将军。)七十又三。惟我舅妣。(舅之生母高灵申氏。)七十又六。惟我母姊。(从母金氏。以嘉靖辛巳九月初二日生。卒于万历丙申十一月二十六日。)今我慈氏。八十加二。人谓外家。仁寿之门。舅六十三。鬓尚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1H 页
未银。谓舅康宁。直至耇鲐。孰云彼苍。忽焉降灾。惟我慈氏。兄弟四人。虽不同生。视若一身。姊妹俱殒。惟舅其子。友爱弥笃。常情寔百。惟慈氏降。七月上九。是月中九。生者我舅。我吏于南。我母我随。初辰之宴。舅亦来斯。广筵华烛。吹笙击鼓。寿酒盈觞。一旬再举。舅醉其醺。我母以慰。舅舞以蹈。我母以喜。一堂和乐。谈者称荣。徒御姑止。岁序聿更。岂不怀归。念我母衰。未忍舍去。于焉戏嬉。朝言愉愉。夕笑嘻嘻。自春徂夏。其乐熙熙。二竖才缠。曾不旬月。六骥遽骋。奄成今昔。呜呼哀哉。锦岭磝磝。锦水汤汤。微我之故。胡为异方。苍颜白须。歌以迓之。素幕丹旐。哭以送之。行路悽悲。况我母心。命耶时耶。天高地深。境非吾土。神不久留。輤车载驾。北归故丘。呜呼哀哉。碧梧欲飘。玄蝉齐咽。节候如昨。存亡何速。婆娑在目。髣髴若梦。去岁之娱。今日之恸。敛此精魄。就彼幽寞。惟日而逖。曷月其复。临绝告诀。谆谆其语。托以家徒。涕泗如雨。庶几呴濡。毋负慇勤。我身未死。当如舅存。呜呼哀哉。我母斯在。我舅焉适。惟交之原。我祖玄室。川陆阻脩。道路逶迟。高云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1L 页
叆叆。迅风飔飔。殡纼将发。祖軷式陈。升拜罔觌。攀号孰闻。守官有制。临穴无缘。已矣我舅。奈何乎天。抆血以酹。矢心以辞。日往月来。惟舅之思。呜呼哀哉。尚飨。
祭吴世赟墓文(以下在端州时)
   世赟。郡居士人也。孝行出天。著于一乡。壬辰倭贼之乱。身负老母。奔窜山谷。及闻乡中倡起义兵。自出通文。收拾军粮。猝为贼擒。贼问郡守所在之处。忍死不言。拘留数月。终始不服。竟死贼刃。
郡守谨遣校生廉友直。以酒脯之奠。告于吴君之墓。居家养亲。能竭其力。蹈乱捐躯。不屈其节。生为孝子。殁为烈士。百代在上。一人而已。为文告墓。式伸薄祭。表此卓行。乡俗是砺。尚飨。
祭烈女童氏墓文
   童氏。保人金天合妻也。壬辰倭贼之乱。为贼所获。知不免污辱。自投水而死。
郡守谨遣校生童保身。以酒脯之奠。祭于烈女童氏之墓。人之大闲。臣忠妇贞。然人所难。惟死与生。孰能临乱。取舍重轻。徂兹我邦。陷于倭兵。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2H 页
忍辱苟活。曷顾身名。灵独誓心。以死为荣。临渊自投。天地亦惊。士夫难事。妇人能行。况兹遐域。人心晦盲。惟灵志节。霜凛日晶。聊致奠礼。以振风声。灵其有知。庶歆余诚。尚飨。
祭崔烈女墓文。
   烈女。正兵崔重己女也。壬辰倭贼之乱。年才十八。为贼所迫。拒而不从。投水而死。
郡守谨遣校生金德骥。致祭于崔烈女之墓。女年十八。童騃何识。老兵之家。有何仪则。及与贼遇。有死无辱。维渊之深。维志之烈。岭海荒陬。堙没芳迹。清酌以奠。慰尔贞魄。尚飨。
祭烈妇良女福代墓文
   烈妇。驿子林今善妻也。壬辰倭贼之乱。不意遇贼。义不辱贼手。走入深潭。投冰穴而死。
郡守谨遣校生金天与。以清酌时羞之奠。祭于烈妇福代之墓。粤昔海贼。污我方域。生于阀阅。长于闺閤。姆教义方。贞洁自守。颠顿狼狈。节烈何有。芸夫之女。马皂之妇。冒难偷生。奚所顾忌。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2L 页
临危奋身。誓不渝志。一死为轻。九渊非深。秋霜其操。烈日其心。固知天彝。人所同得。聊陈菲礼。用警薄俗。尚飨。
宋府使庙春秋仲月祭文(以下在莱山时)
孔曰杀身。孟曰舍生。一片荒垒。百代英声。维(春秋)之仲。式陈明禋。庶其降歆。不昧威神。
宋府使庙四月十五日祭文
忠昭白日。义凛秋霜。万古今晨。一州遗恸。
祭孝子宋公廷笋墓文(以下在潭州时)
   故丰基郡守宋廷笋。性至孝。其母死。亲负土石。以封茔域。庐于墓侧。躬执祭物。去家数里。一不往返。乡里称善居丧。墓在府南飞蔡洞。
府使谨遣幼学金大显。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孝子故丰基郡守宋公之墓。少连不怠。颜丁皇皇。载诸礼经。称善居丧。况公至行。悲毁骨立。身负土石。以封茔域。手操鼎俎。以奠晨夕。庐墓终丧。口不绝哭。去家寸步。足不及门。诚孝既笃。乡里攸尊。余承朝命。忝守是州。首访孝子。举公其尤。旷代尚感。矧在斯今。泉壤虽漠。精魄犹森。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3H 页
肆陈菲礼。庶垂昭歆。百行之源。万世之钦。尚飨。
祭孝子金公应会墓文
   故进士金应会。性纯孝。父丧庐墓。一不归家。哀毁踰礼。事母尽诚。丁酉倭贼之乱。奉其母。匿秋月山。贼乘夜突至。欲害其母。应会大呼而出。以身蔽之。同刃而死。尝居府南香柏洞。葬府南鱼每谷。
府使谨遣生员权以中。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孝子故进士金公之墓。其生也。庐父墓而哀毁。其殁也。翼母身于贼虏。精诚结兮风响悲。义烈摧兮日色苦。信天公之不仁。嗟孝子其何尤。山秋月兮迹未堙。洞香柏兮名尚留。纷世乱之震荡。揭彝伦于日星。式乡闾兮酹丘原。励吾人兮慰明灵。尚飨。
祭孝子李公蘅烈女李氏墓文
   故生员李蘅早丧父。奉母极其诚孝。其母病。尝粪甘苦。及母死。庐于墓侧。朝夕奠物。亲自措办。妻庆州李氏。性至孝。事姑诚敬备至。其夫守庐。祭用之需。极其精洁。及其夫死。断发自誓。三年之内。一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3L 页
不出房外。服阕。犹执丧。遂至柴惫。病革将死。家人劝肉。李氏曰。我今死矣。肉何补为。因不起。墓在府南元晓山。
府使谨遣幼学金存畏。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孝子故生员李公。烈女故孺人庆州李氏之墓。亲癠尝粪。曾闻黔娄。夫死断发。复见夏侯。执丧踰礼。庐墓泣血。服阕不除。柴毁以殁。夫为孝子。妇则烈女。卓行一室。芳声千古。风范未远。精爽如存。奠墓以酒。警俗以文。尚飨。
祭孝子李公寿庆墓文
   
故司饔院主簿李寿庆。性至孝。丁酉倭贼之乱。与其父窜伏林下。贼猝至。其父曰。势不两全。汝可去矣。寿庆遂恸哭。抱其父而同死。墓在府南水田谷。
府使谨遣生员金顺亲。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孝子故司饔院主簿李公之墓。孝哉斯人。遭时孔屯。父子何辜。天地匪仁。其死之哀。惟诚之笃。簿奠以慰。末俗是式。尚飨。
祭节妇梁氏墓文
   故孺人南原梁氏。学生权允公妻也。丁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4H 页
酉倭贼之乱。与同里女长月。被掳于贼。抵凌虚台上。谓长月曰。宁甘投水而死。不可受辱于贼。长月曰。死不复生。何苦投水为。梁氏不答。遂投身而死。墓在府北狄夜里。
府使谨遣幼学尹元虎。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节妇故孺人南原梁氏之墓。一死可忍。一节难亏。渊水滔滔。白日名垂。尚飨。
祭烈女朴氏墓文
   故宜人咸阳朴氏。主簿金纪元妻也。年十六。适纪元。事舅姑有道。丁酉倭贼之乱。从其夫伏于林下。与夫誓曰。我若遇贼。当决死。夫可谨避。既遇贼。贼欲夺节。以死自许。骂不绝口。遂迎刃而死。墓在府东鱼每谷。
府使谨遣幼学李忠立。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烈女故宜人咸阳朴氏之墓。所操者节。曷顾其身。一剑香魂。千秋皦口。尚飨。
祭烈女金氏墓文
   故孺人光州金氏。幼学李顺成妻也。丁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4L 页
酉倭贼之乱。从其夫避匿山中。贼众大至。金氏被执。骂不绝口。贼愤其不服。斫其左臂。金氏曰。有死而已。矢不从。贼大怒。又斫右臂。金氏竟不屈。遂从容就死。其子十岁儿在傍。见其母死。据母胸而同死。墓在府南池洞。有子阳卿。
府使谨遣幼学蔡安邦。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烈女故孺人光州金氏之墓。臂可斫也。肩可割也。头亦可截也。身不可辱也。志不可夺也。其死之酷。惟其行之卓也。其身之灭。惟其节之立也。玉雪不足比其洁。铁石无以方其确也。斯盖烈丈夫之所难必。而女子时克也。聊陈菲酌。敬慰贞魄。芳名于赫。薄俗载激。尚飨。
祭宋节妇墓文
   节妇。故右参赞宋公纯孽女也。年十六。丧夫。守丧执礼。尽其诚敬。大小祥日。像其夫平日所服。别制新衣。陈于灵座。祭罢辄焚。其哀毁哭泣之状。闻者莫不惨痛。父母怜其年少寡居。欲令改适。以死自誓。遂终身守节。墓在府南豆毛谷。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5H 页
府使谨遣幼学宋弘义。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宋节妇之墓。十六而寡。终身一节。以义自守。以礼自执。丧尽其哀。祭尽其诚。祥日新衣。像夫平生。泣无馀血。哭不辍声。矢死靡它。父不夺贞。曹家令女。汉朝陈氏。千载相望。异代一揆。令闻上彻。褒典下颁。门闾有旌。竹帛不刊。式奠丘墓。用揭民彝。不昧其灵。庶歆兹卮。尚飨。
祭烈女宋氏墓文
   故洪州宋氏。郡守宋廷笋之女。士人罗德用之妻也。性聪慧。略涉书训。自幼至孝。其父(病数尝粪。以知甜苦。)病剧。医云合用人血。遂刺其指以试。及其夫死。断指纳棺。以誓其同穴。啜粥三年。不食菜酱。服阕犹素服素食。至于十七年。人皆以为孝子烈女。并出一家云。墓在府东延德院。
府使谨遣幼学金忠元。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烈妇故孺人洪州宋氏之墓。父疾尝粪。能致其忧。刺血以进。用冀厥瘳。夫殁斫指。乃誓其志。啜粥终丧。尽哀以毁。况素服之不脱。踰十年其茹蔬。诚格天兮日月晦。泪彻泉兮草木枯。为女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5L 页
而孝。为妇而烈。百代一人。孤身双节。尚飨。
祭苏掌令子实墓文(君名光震。大提学世让曾孙。生嘉靖丙寅。万历丁酉。登第。官至弘文校理。辛亥九月殁。○以下在锦溪时)
于乎。子实而止于斯耶。子实而止于斯。命耶时耶。生之者谁。杀之者谁。寿何所怜。夭何所疵。彼苍者天。其谁主尸。已乎子实。竟何为哉。和风庆云。襮粹以惠。美玉精金。里方以厉。识度清远。操槩简洁。夷而能峻。博而不驳。学耕文获。克业其家。登朝佐时。为国之华。十八瀛洲。进涂载辟。九万扶摇。云翮遽塌。于乎子实。何养之违。已乎子实。吾谁与归。金马郡北。弥勒山阳。昔闻子庐。今见子藏。琅琅语笑。皎皎眉目。不可得而聆。不可得而觌。去岁守潭。子省松柏。缠绵簿领。尺素犹阙。今日莅锦。子就窀穸。跋涉冰雪。絮酒以沥。自古死生。乃见交情。而今而后。吾无愧乎子灵。于乎哀哉。尚飨。
祭霁峰高判书文(壬辰海贼之乱。公纠合义旅。阵于郡西卧岘峰上。七月初九日。力战死之。朝廷褒赠礼曹判书。)
昔读檄文。今到战场。忠魂若在。天日与光。
祭重峰赵先生文(壬辰倭贼之乱。公率义兵。八月十八日。与贼战于郡北延昆里山上死之。朝廷褒赠吏曹判书。)
生为贾谊。殁则张巡。丹心白日。千载一人。
祭金秀才兴戬文(在江都时)
府尹谨遣校生高景龙。以清酌时羞之奠。敢告于故金秀才之灵。己卯名家。清风贤侄。年未三十。已则千百。古寺空山。遍舟逆浪。负笈而来。敛棺而往。路人是恻。地主讵恝。只鸡箪醪。秋天斜日。呜呼哀哉。尚飨。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6H 页
祈雨祭文(以下在端州时)
郡守谨差进士李应奎。以清酌庶羞之奠。祈于云住山之神。惟山之神。惟端是庇。惟旱惟潦。惟神攸施。神胡罔恤。俾岁荐亡。去秋于虫。前夏以风。今兹春月。天又不雨。三农辍业。四野焦土。哀此苍生。何戾何疵。胥将转壑。靡有孑遗。式伸虔祷。神其忍斯。亟霈膏泽。毋愆我时。尚飨。
郡守谨差幼学金辐。以清酌庶羞之奠。祈于加颓山之神。惟山有神。惟端有民。民所事者神。神所依者人。惟民之利。惟神之德。民有何辜。而神降之罚也。三岁凶歉。民既馁以瘠矣。一春旱乾。农又废其业矣。弗稼胡穑。靡谷奚食。神其降鉴。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6L 页
庶几斯恻。雨我端田。勿迟勿啬。端民无饥。惟神飨无绝。尚飨。
郡守谨差幼学董希参。以清酌庶羞之奠。祈于反浦之神。惟渊之神。水德灵长。泽能润物。溥博滂洋。惟端无禄。比岁于荒。时届俶载。又值亢阳。十日无雨。土液斯燥。三旬不雨。谷苗载稿。哀我端氓。嗷嗷曷告。惟伸是庥。以斋以祷。神其阴骘。致雨以时。惠兹端土。毋俾人饥。尚飨。
不易心堂铭
昔吴隐之之刺广州也。州有贪泉。乃酌而饮之。而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夫广州之泉。能使人饮而贪。况端之为郡。渊有珠而山有玉。马场在前。银矿在后。倅于兹者。其不能廉也宜矣。余遂拈出隐之诗不易心三字。扁诸衙轩。铭以自砺云。铭曰。
毋矫情。毋要名。砺乃精。一乃诚。不为物撄。心以清。
北道节度使李公守一去思碑
公字季纯。鸡林人。故高丽门下侍中李齐贤从兄之后。以万历癸未秋。武举进。壬辰。讨海贼。有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7H 页
大功于岭南。己亥夏。使防御咸镜。其秋。授节镇北道。皆 上命也。公为人仁。有廉操。民戴为父母。及任满当递。吁于朝留之。其明年壬寅秋。谢病而去。又留之不得。乃相与号泣立碑。铭曰。
唯将尚严。公仁以渐。膏露与沾。彼馋无恹。公简而廉。罔取毫纤。公时能諴。有瘼则砭。孰露靡苫。唯北苍黔。苦寒而炎。式讴以恬。公不我淹。言旋于南。唯泽是涵。我怀德曷堪。于石有镵。万世攸瞻。
朱子增损吕氏乡约跋
右篮田吕氏乡约。子朱子增损之。约约而事该。礼严而义厚。正人心纠乡俗之方。其至矣哉。不敏职忝长吏。务在化民。自经变乱。教法大坏。乡无善俗。良可伤悯。兹书约文。约于诸约正。约正其各约于里中。劝善戒恶。一遵约规。庶毋违误。以副余区区为民之意焉。第就原约。稍改一二。条列于下。非敢以臆见有所裁定于其间。古今乡俗异宜故也。观者详之。
重刊容斋先生和朱文公南岳唱酬集跋(在锦溪时)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7L 页
中朝使翰林院修撰唐公皋,兵科给事中史公道。称我曾王父容斋先生。为吟坛老将。况斯集一编。又是公喜易时绝笔。砺城君宋公寅。为之手写。留守韩公㞳。锓梓开城。湖阴郑相公跋之。人印而家藏以为宝。龙蛇兵燹之馀。板本既灭。印本亦绝。幸先箧一帙。为今日焦尾。遂赁工重刻。以新其传。庶不至于泯没云尔。万历四十年夏五月下浣。谨识。
下乡所帖(在端州时)
郡守为访问事。养老之礼。引年之典。乃王政所先。故内而京城。置耆老所。外而府州县。岁行老人宴。倭乱以后。废而不举。去年秋。 朝廷始复设耆老宴。守土之官。各于所部。当亟体行。矧兹本郡。旱涝为灾。连岁大侵。民多菜色。流逋相继。耆年黄耇羸癃穷独之人。其何以为养。我每念此。心甚恻焉。时当发春。施惠有令。合简良日。以申飨礼。其各访诸邻里。询及保正有年。七十岁以上者。毋问贵贱。其在庶人。毋论男妇。并录其姓名年甲居住以来。毋漏毋冒毋违我至意。
下乡所帖(以下在莱山时)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8H 页
都护府为存抚事。赈贷贫乏。春令所行。存问长老。仁政攸先。矧兹本府。被兵甚酷。岁比不登。疮残馀氓。其何能全活。我以无似。职忝长吏。吹煦摩抚。未得良术。寤寐省忧。痛切心骨。其有饥馁乞丐。不能耕农者。量给别租。其年八十已上者。各给鱼藿盐醢等物。有差。勉加字恤。咸使知悉。
下乡所帖
都护府为晓谕事。古人云。理平则为公为卿。世变则为蛇为豕。为獍为枭者。十常八九焉。况兹本府。邈在海隅。顷岁壬辰。土人之陷没贼中。䝱(一作胁)从假命。服斑斓而言侏离者。良无足怪。故佥使金廷瑞,折冲郑承宪,正文世辉,正郑顺,前权管金一介,正金一德,正宋昌文,正金根祐,主簿姜介连,判官金屹,主簿李彦弘,兼司仆金大义,参奉吴鸿,官奴朴仁寿,折冲金达,正宋南生,判官金琦,部将皇甫祥,判官李应弼等。乃能守以纯诚。奋其勇节。殉国忘身。冒难效力。七年涂炭。终始一心。足不蹈于雠庭。竞先登而献馘。义烈凛然。功绩最著。求诸古史。亦不多见。疾风知劲草者。其此之谓欤。兹用采访公议。勘覈实迹。申报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8L 页
于巡察使。各田一结特许给。复并户奴各一口。别加完护。大小差役。一切蠲减。于戏。旌忠义以振纲常。酬功劳以励风俗。庶其善者劝而不善者有所愧也。布告众庶。咸使闻知。
下乡所帖
都护府为布谕事。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今闻品官金士讷。年踰七十。无子无妻。孑然赤立。四顾无依。此诚穷民中之穷民也。时届严冱。百结露体。非帛不煖之年。一寒如此。我甚心恻。若己纳沟。兹给绵絮一衣之资。俾免冻皴三冬之苦。凡百子弟。体此意焉。
下乡所帖
都护府为举祀典以广风教事。故府使宋公。庙于兹土。祭以春秋。英灵有归。义烈不泯。纲常振而乡俗励。斯盛举也。顾惟城破在壬辰四月十五日。是日。寔公讳辰。不可不致祀以慰九原忠魂。其始自今。著为令式。每岁是日。设奠行事。一如春秋仲月祭仪。毋或废坠。庶俾后人。益发其
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第 529H 页
敬慕之心。而有所取则也。
下乡所帖(在锦山时)
郡守为表忠节以励乡俗事。高丽忠臣门下注书冶隐吉先生。固兹乡之先贤也。不臣二姓。终守一节。扶宇宙之纲常。与日月而争光。高风所激。懦夫有立。其后裔足以蒙十世之宥。况户役乎。凡诸吉氏居于郡者。系出冶隐本支。勿论贵贱。并加收恤。其户内大小徭役。一切蠲除。使邑中士民。咸知为忠贤之后也。
宴老人谣四章(在潭州时)
皤皤群老。曰耄曰耋。惟福有五。惟寿为一。非德曷寿。非善曷福。嗟我老人。斯民之谷。
群老皤皤。乃父乃兄。惟德不爽。式用康宁。而告而子。而戒而孙。克孝且悌。受祉攸繁。
有酒既旨。有肴孔嘉。坎坎击鼓。啾啾奏笳。迨此暇日。式燕以嬉。载歌载舞。不醉无归。
惠风习习。甘雨霶霶。五行以叙。百谷其穰。我民之乐。我 王之仁。天锡 圣寿。万有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