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x 页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行状(六首)
行状(六首)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43H 页
先府君行状
先君姓金讳克孝。字希闵。自号四味翁。金为三韩大姓。其源甚远。高丽太祖起草昧。合三分为一。时则有讳宣平。以古昌兵佐之。破后百济甄萱。策勋为太师亚父功臣。殁与权幸,张吉。并祀古昌郡社。后古昌改安东。子孙之居安东者遂以太师为始祖。今安东府三太师庙祀尚不废。苗裔益蕃昌。名官闻士。谱牒相望。曾祖讳永铢。司宪府掌令。祖讳璠。平壤府庶尹。 赠承政院都承旨。考讳生海。信川郡守。 赠吏曹判书。妣贞夫人完山李氏。 成宗大王之孙景明君讳忱之女。判书府君有三子。先君其季也。嘉靖壬寅九月十六日癸亥。生于汉城第。少颖异超迈。为判书府君所钟爱。既长择配。娶左相林塘郑公讳惟吉第三女。林塘尝亲授之学。亟称才气过人。戊午判书府君捐馆。先君与二兄庐墓。病毁几不全。壬戌。选补 世子翊卫司右洗马。以仕太早不欲出。大夫人强之乃就。先君英茂夙成。举止有度。承事接物。以和以敬。同僚十馀
先君姓金讳克孝。字希闵。自号四味翁。金为三韩大姓。其源甚远。高丽太祖起草昧。合三分为一。时则有讳宣平。以古昌兵佐之。破后百济甄萱。策勋为太师亚父功臣。殁与权幸,张吉。并祀古昌郡社。后古昌改安东。子孙之居安东者遂以太师为始祖。今安东府三太师庙祀尚不废。苗裔益蕃昌。名官闻士。谱牒相望。曾祖讳永铢。司宪府掌令。祖讳璠。平壤府庶尹。 赠承政院都承旨。考讳生海。信川郡守。 赠吏曹判书。妣贞夫人完山李氏。 成宗大王之孙景明君讳忱之女。判书府君有三子。先君其季也。嘉靖壬寅九月十六日癸亥。生于汉城第。少颖异超迈。为判书府君所钟爱。既长择配。娶左相林塘郑公讳惟吉第三女。林塘尝亲授之学。亟称才气过人。戊午判书府君捐馆。先君与二兄庐墓。病毁几不全。壬戌。选补 世子翊卫司右洗马。以仕太早不欲出。大夫人强之乃就。先君英茂夙成。举止有度。承事接物。以和以敬。同僚十馀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43L 页
人。老少人品各不同。无不得其心悦。癸亥。 顺怀世子薨。东宫不复置官属。退而家食。先君生长纨绮。委禽相门。既又妙龄簪组。昕夕执卫。而自励不媮。益习家庭儒素之业。词翰之美。大为侪友称赏。甲子。中进士。其在里巷及游頖宫。所交友皆丈人行及一时才行著闻者。人以此知其有所蕴。乙丑。朝廷收录故宫寀。授 宗庙署副奉事。庚午。迁尚瑞院副直长。辛未。转敦宁府直长。癸酉。升本府主簿。出为杨口县监。丁丑。自免归。戊寅。除同福县监。以亲老不赴。己卯除阴竹县监。辛巳罢归。癸未。除大兴县监。甲申罢归。复授通礼院引仪兼汉城府参军。又迁 宗庙署令。丁亥。出为丰德郡守。戊子罢归。己丑。左授忠州牧判官。庚寅罢归。复授掌隶院司评。又迁汉城府判官。辛卯。除锦山郡守。又以亲老不赴。授司饔院判官。遭大夫人丧去职。其为太庙官前后十年。谨肃斋洁。终始如一。其见之行事者。后人多遵以为法。为尚瑞郎。马牌之法废。驲路挠乱。请于长。得申明之。复使归正焉。其治邑皆以平直简严为主。不求声名。一切扫除苛急鸷酷诛求之政。最恶违道干誉者。必痛斥之。虽其人闻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44H 页
知。不少避也。持行不皎皎为洁。而自守甚确。妻子常不免困乏。惟大夫人所须者。必尽力致之。得色喜乃安。性肮脏。在外未尝以苞苴入京。虽平日素厚者。方居显要。则不轻通馈问。有属托。不少枉循。坐是所至数见罢。免罢又无肯引荐者。然终不悔。或劝之曰。公多子姓。独不为生产计耶。先君辄笑曰。各自有命。何至愁劳乃公为。癸巳。今上在东宫。抚军全,洪。以翊卫司右翊卫从行。常夹驾后先。经阅寒暑。时兵乱之馀。郡县残破。 天兵遍驻湖岭。在处绎骚。供张缺乏。陪从诸臣。艰苦备尽。先君服勤靡懈。甲午。拜慈山郡守。凡五六年中。供亿 天朝将帅。饷给南征军马。团习郡兵。严明什伍。悉尽力而后已。己亥秩满。入授宗亲府典簿。庚子。迁翊卫司司御。又除通礼院相礼。皆以病不拜。辛丑。除广兴仓守。癸卯。改军资监佥正。甲辰。又改缮工。乙巳。升司赡寺副正。壬子。上追录全洪扈从功。先君与焉。会因台评再勘。乃算月为率。其不中率当削者。或使子弟上疏陈乞。有得复升者。人皆奔走指射。殽滥已甚。先君以褒纪近属姻族鼎盛。又主勋事者多生平故旧。否则诸子所善。即先君一启口。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44L 页
顾不乏与为地者。而独不言。竟不得录。后上察知之。特命加阶通政。授佥知中枢府事。俾录原从之首。先是判书府君。以孙尚容为判尹。推恩 赠参判。至是以先君从勋之故。加 赠判书。遂恩及九原矣。丙辰。拜敦宁府都正。戊午正月七日。在汉城北里第遇疾。四子及诸孙俱侍药物。医治无阙。以不肖等无状。不能诚感神明。疾以转笃。阅二十七日至二月三日癸巳弃诸孤。呜呼痛哉。呜呼痛哉。赠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是年夏四月二日辛卯。葬于杨州治东陶穴里判书府君兆次丑坐未向之原。先君早孤。事大夫人以至诚。有孀伯嫂供养大夫人同居。而先君别居同里近宅。日至大夫人所。朝夕起居。洒扫庭内外。一奴婢轨则。与仲氏敬爱交至。怡愉湛乐终日。以为恒。遇判书府君忌日。别具斋服居外室。三日不接外事。终身哀慕如一。大夫人既殁。礼事丘嫂有加。其赴慈山也。迎以之郡。奉养如大夫人。一家之内。无丝毫间焉。先君居第在 顺怀庙官之右。每朝暮行过庙门。必下庙。旁人尝窃视之。昭闇不异。值其忌日。亦不食肉。不与宴饮。乡党益信内行之修。待亲戚远近。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45H 页
壹以恩厚。在所客无虚席。中表有老鳏无归者。馆之数年。殁又衣食其诸孤。惠养如子。先君之丧。皆持服以报德。始先祖考时家稍饶财。为乡里亲族所共仰给。先君性好施。于财少无纤啬。不益治产业。至末年。官高禄厚。而愈益窭困。丧赖法赙暨亲故之助。得以襄事。先君常诫不肖等曰。吾家以谨饬简素传业。尔等所知。毋或忝我先德。又曰。官不必高。衣冠不绝。世为善士可也。门庭之内。不许出入异端浮屠巫觋。不设杂伎。不谈说置券立契争讼之事。晚节患脚气。兴居待人。常独处外室。左右置古今书籍名画。前列花草。庭除之间。不留一尘。至者洒然易虑。客到无亲疏少长贵贱。相与倾倒欢谑。饮酒至醉。醉不乱。但不喜谀口及趋埶利者。虽来不开款。去不再邀。自顷五六年。见时事日非。忧伤慷慨。或至欷歔感涕。宾客子弟宽譬。愀然不语。命酌引满。时 朝廷多变故。大臣以下百官。请(一作诣)阙请命。或有非其本心。怵迫强行者。先君以病一不参。不肖孤尚容亦以不与 廷论。将有大祸。亲知胥忧。先君不少动。属纩之四日。台章乃发。先君有五男子无女。长曰尚容。登庚寅文科。崇政判书。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45L 页
次曰尚宽。长湍府使。次曰尚謇。庚寅进士。光陵参奉。先殁。次曰尚宪。文科承旨。以先君命出后伯父。次曰尚宓。辛卯进士。白川县监。尚容娶佐郎权恺女。生三男三女。男长曰光炯。有驯行文学。蚤死。次曰光焕。庚戌生员。金浦县令。次曰光炫。壬子进士。女长适生员南好学生一男二女。男曰老星。次适翰林张维生一男二女。次适生员李以省生一女。俱幼。尚宽娶副司直南应井女。生二男二女。男长曰光赫。壬子进士。次曰光灿。方向学。女长适士人郑弘泽生二男。次适进士柳时英生一女。皆幼。尚謇娶县令宋应光女。无后。尚宪娶宣传官李义老女。生一子。不育。以兄子光灿为后。尚宓娶正郎李麟奇女。生一男三女。女长适生员宋致中生二女。馀幼。尚容有妾子六人。男曰光熽。女为修撰韩仁及妾。馀幼。尚宽有妾子五人。男曰光㸁曰光熵曰光炓。女皆幼。光炯娶县令李献谌女。生一男曰寿昌。寿昌生男女各一。皆幼。光焕娶承旨李铁女。生一男曰寿弘。弘与昌俱业文。光炫娶进士沈慄女。生一男四女。女长适士人赵锡馨。馀幼。光赫娶知事金存敬女。生一男一女皆幼。先君生于嘉靖壬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46H 页
寅。卒于万历戊午。享年七十有七。早自树立。脩文学列俊造。声誉蔼蔚。不幸数奇。不得由大科以进。然筮仕近六十年。历内职十三司二十一官。外典六邑。勤谨奉职。卒能光承 宠锡。以追荣父母。子男五人皆有官位。内外孙男女婿能业诗书得科名者八九人。孙曾玄髫龀总五十馀人。此先君在世始卒。人所共知之大略也。呜呼。不肖孤等无状。养不能顺志。丧不能尽礼。窀穸掩矣。而幽堂之志尚阙。使先人遗行在人耳目者。日远日忘。不能早托不朽之传。则其罪长无所逃免。哀惶忧惧。若无所容。顾词华擅声。世不乏人。惟其言实服孤等之心与不以孤等之言为不信者。独执事是仰。谨此泣血具书。以蕲垂省。荒迷摧陨。撰次无伦。幸赐财择。
先妣行状
先妣郑氏。系出东莱。左议政林塘公讳惟吉之女。赠领议政行江华都护府使讳福谦之孙。领议政谥文翼公讳光弼之曾孙。母元氏。观察使讳继蔡之女也。先妣生于嘉靖壬寅十一月二十四日。资性端庄静一。生长法家。动遵仪则。足不蹈非礼之
先妣行状
先妣郑氏。系出东莱。左议政林塘公讳惟吉之女。赠领议政行江华都护府使讳福谦之孙。领议政谥文翼公讳光弼之曾孙。母元氏。观察使讳继蔡之女也。先妣生于嘉靖壬寅十一月二十四日。资性端庄静一。生长法家。动遵仪则。足不蹈非礼之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46L 页
地。口不出鄙亵之语。在父母之室。应对执事惟谨。与姊妹处。群而不哗。年十五。归于我先君。于妇事无不习。事舅姑一于恭顺。舅姑甚重之。不以门地才能加人。娣姒相敬。有钟郝之美。简正率下。婢仆罔或纵弛。乡党咸称其有壸法。鞠养诸子虽甚爱。自幼稚时。衣服饮食行步出入之节。皆教以法度。一言一事之非理。随即警责。俾不得贰。常举亲族言行可为法戒者。谆谆导饬。不肖等祇若训辞。不敢违越。以粗有成立者。平日趋庭之外。得于先妣之教居多焉。从先君历任五邑。所到不许外人交关。不惑巫卜浮屠祈禳之术。不通商货市买之物。衙门之内肃如也。未尝学习文字。靡靡然以聪明自喜。而雅有鉴识。通义理。论事是非。分别人善否。无不允当。事当意与不当意。不轻喜愠。人以急叩。无所靳。亦不叩人以急。与人书及言语。无过情之事。俚谚烦冗。俗多辞费。不过数行。言简而当。先君素不事经纪。喜客好施。末年家业益贫困。殆不可聊。然自外王父屡长两铨。久居政府。舅氏蓬莱公亦再秉铨衡。继有韦平之拜。又内连中壸东宫之亲。诸侄鼎贵。并列显要。内外门族。靡不夤缘希望。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47H 页
以遂其私。先妣终始澹泊。一无干请。至于诸子所居官。人有请事者。辄谢遣之曰。事若公正。岂待吾言。苟或违理。是吾以非道教之。不可为也。不一为言之。平生不喜纷华奢侈之习。膳服惟务俭约。终日正坐。手执女工。户阈之间。无故不出。或谓某家内集。某宅游观。人谭以为盛事。即今诸子通显。一时四邑之奉。何所不备。而作此寂寂耶。先妣笑曰。吾性所不乐。何必效人强为也。伯姊长十年。孀老穷居。先妣母事之。子孙有所献。虽少必分送。有无与同。姊亟语人曰。妹氏友爱之笃。人所难及。先君畜一妾。死无子。先君殁后。至其死日。犹命祭之曰。皇辟之意。不可废也。以先君追 赠一品。从封贞敬夫人。亲受 恩诰。年及大耋。康强无宿恙。子孙长幼晨夜侍侧。以为眼前戏笑之乐者恒满室。天启辛酉。从季子尚宓。之任温阳郡。尚宓罢。孙男光焕方宰尼山县。于温为邻邑。仍移往焉。是年十一月初八日。以疾卒于尼山之衙舍。春秋八十。先是次年冬。姊文阳夫人卒。妣哭曰。吾母兄俱八十而终。来年吾其逝乎。至是果验。呜呼痛哉。呜呼痛哉。不肖等奉丧归。以其明年壬戌二月十七日。祔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47L 页
葬于杨州治东陶穴里先君墓左。
海平府院君尹公请谥行状
公讳根寿。字子固。姓尹氏。善山府之海平县人。监正 赠领议政海澄府院君忭。考也。司勇 赠左赞成希林。祖考也。掌苑 赠吏曹判书继丁。曾祖考也。公母兄领议政文靖公斗寿及公。并以勋业。位极品。故有是 赠。母贞敬夫人玄氏。以嘉靖丁酉五月生公。资禀异常。颖悟绝人。学语便能识字。自知为学。不勤提诲。甫十岁。已通孝经小学四子等书。遍记历代事实。问辄应诵如神。十三。丁父忧。制毕。游太学。业日进。声名出等侪上。虽前辈宿儒。见者皆自以为不及。戊午。擢文科别试高第。选补承文院权知副正字。庚申。承政院注书。仕满升六品。为养乞外。得涟川县监。壬戌。入为弘文馆副修撰。因 召对。请伸雪赵文正光祖。时讳言己卯事。明庙实未知其冤。不允公请。台谏阿权倖意论斥。出补果川县监。未久文靖公为郎铨曹。重忤权倖。公亦被谴。倖臣败。复叙。由承文院校检。历刑曹兵曹佐郎知制 教成均馆直讲弘文馆副校理,吏曹佐郎。再为副校理。兼校书馆校理汉学教授。充
海平府院君尹公请谥行状
公讳根寿。字子固。姓尹氏。善山府之海平县人。监正 赠领议政海澄府院君忭。考也。司勇 赠左赞成希林。祖考也。掌苑 赠吏曹判书继丁。曾祖考也。公母兄领议政文靖公斗寿及公。并以勋业。位极品。故有是 赠。母贞敬夫人玄氏。以嘉靖丁酉五月生公。资禀异常。颖悟绝人。学语便能识字。自知为学。不勤提诲。甫十岁。已通孝经小学四子等书。遍记历代事实。问辄应诵如神。十三。丁父忧。制毕。游太学。业日进。声名出等侪上。虽前辈宿儒。见者皆自以为不及。戊午。擢文科别试高第。选补承文院权知副正字。庚申。承政院注书。仕满升六品。为养乞外。得涟川县监。壬戌。入为弘文馆副修撰。因 召对。请伸雪赵文正光祖。时讳言己卯事。明庙实未知其冤。不允公请。台谏阿权倖意论斥。出补果川县监。未久文靖公为郎铨曹。重忤权倖。公亦被谴。倖臣败。复叙。由承文院校检。历刑曹兵曹佐郎知制 教成均馆直讲弘文馆副校理,吏曹佐郎。再为副校理。兼校书馆校理汉学教授。充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48H 页
贺节使书状官朝 京。还拜吏曹正郎。 赐暇湖堂。议政府检详舍人。司宪府掌令执义。成均馆司艺,弘文馆副应教典翰。湖西大饥。 命公以御史往视。殚心赈恤。所活甚多。前后屡迁中书,玉堂,薇垣,柏府。不尽记。壬申。直提学升承政院同副承旨。转至右承旨。递授佥知中枢府事成均馆大司成。作成有方。士争兴起。癸酉。以 奏请副使朝 京。辨明 宗系诬污。还加嘉善拜汉城府右尹。出为庆尚道观察使。崇儒礼士。所过先贤祠宇。必作文祭之。秩满除同知中枢府事。未至拜弘文馆副提学。迁司宪府大司宪掌隶院判决事京畿观察使。戊寅。言路劾罢。时朝著间有东西朋党之说。论议趣舍。动辄牴牾。公之兄弟知不可苟合。执正弗挠。异论者搆捏不根。首中伤公兄弟。因欲尽去诸名流。金公继辉为大司谏 启曰。尹某兄弟。学行才器。并著于时。士类进退。所关非轻。不可以闇昧累人。己卯。出为开城府留守。开城俗逐什一为利。文风渐替。公至。士有知读书向学者。亲与为主客礼。观游宴饮。必召与之。士习一新。未踰岁。彬彬可观。多士设斯文宴以相庆。公性爱山水。得少暇。屏导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48L 页
从。命驾独造。遇会心处。辄啸咏自适。乐而忘倦。望之者若天仙然。开人至今称慕之不衰。会文靖公出知延安府。与开城密迩。奉母夫人往来两府间。备极荣养。世以为艳。入为左尹大司成大司谏,副提学吏曹参判。甲申。丁母忧。服阕。拜左尹,工曹参判兼都总府副总管。己丑。 宣庙以 宗系诬污未尽湔涤。而得请在得人。 命公曰。予欲以兹事烦卿。悯卿衰龄独贤。久思之。无以易卿。卿幸毋辞。公感激承 命。至则竭诚敷奏。文字之外。口舌陈辨。无不曲尽。礼部尚书于慎行亟称之曰。藩邦有人矣。于是 皇帝特命宣示秘史所载本国世系正本。并颁会典全编。宣 敕于皇极门内。翰林学士将礼。中国人皆惊睹。以为前此外藩使价入朝者未曾有是也。先是俞泓,黄廷彧等亦辨 宗诬。虽得 准敕而来。然国史改纂。事有至难。许而不遂。至是始乃快睹成书。 祖宗二百年深冤至痛。昭雪如日星炳炳。无复遗憾。君子谓是庆也实由宣庙积诚所感。而公之专对之力居多云。及还。 宣庙大悦。告成于 宗庙。进公资宪大夫刑曹判书。赐田宅臧获。庚寅。拜大司宪,礼曹判书兼知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49H 页
经筵,春秋馆。同知成均馆,艺文馆提学。策为光国功臣第一。加正宪大夫封海平君。复为大司宪,礼曹判书。又加崇政大夫议政府右赞成,判义禁府事。辛卯秋。士祸作。先是逆魁汝立出荐绅间。其平日推挽汲引者及得交关往来书札。情状败露。死徙者甚多。又有蔓延波及被罪过中。人心不安。奸臣遂乘隙大逞凶计。归罪按狱大臣。指为党人。名卿贤士。贬窜殆尽。公亦削爵。退居广州村舍。只以书簏自随。居处生理。萧然若寒士。 宣庙特念公。令本道存问赐米豆。壬辰。倭奴大举入寇。 宣庙西幸。急召公兄弟复原封。随行至东坡驿。 面谕曰。卿兄弟勿离予。死生以之。到平壤。承 命往广宁。告急请兵。还报 行在。加崇禄大夫工曹判书。又加辅国崇禄大夫礼曹判书,府院君兼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已而控辞。拜判中枢府事。时 驾驻西塞。 国脉如线。公以忠义自励。入赞帷幄。出傧 天朝将士。半岁之间。三入广宁。六赴辽东。每至血诚陈恳。辞礼兼备。听者无不感动。癸巳。 皇朝遣兵部侍郎宋应昌经略本国。 命公往迓。侍郎既官重任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49L 页
专。东事安危。在其掌握。又闻性倨而亢。 朝廷难其傧。公周旋应接。咸中其宜。侍郎优礼以待。其还也。亦同公入辽。终始敬重焉。 宣庙回銮故都。以侍郎尚在辽东。㑭公留义州。 亲解所御宝刀雕玉赐之曰。此予平日手中物。卿可佩之。时以念予。甲午。为 奏请兵粮朝 京。乙未复拜左赞成。倭贼久屯濒海。 天朝诸将。老师不战。公劄陈进兵便宜数千言。 宣庙嘉纳。丁酉。 大驾将南幸 亲督将士。公陪 内殿在遂安上章愿执羁靮以从。仍 许还朝。甲午。录扈从功。公参二等。再喢盟血。戊申。 宣庙上宾。议庙号。公劄陈称祖之非。又言奴酋必动。宜选将练兵。饬西北边备。后果验。公自念年老在世不久。求差祭官。展谒 康穆二陵。以伸终身之感。至丙辰八月遘疾。医问交道。至二十日。告终于城西第正寝。春秋八十。辍朝二日。礼官致吊祭赙赠有加。官庀葬事。卿士大夫闻公殁。咸咨嗟相吊。至于胥吏舆台。皆曰贤宰相亡矣。奔走来哭。如其亲戚。公娶节度使赵安国之女。生六男一女。男曰皖曰晊曰㫥曰曘曰暶曰𪱃。公少从事于性理之学。如太极图说,通书,经世书,东西铭。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0H 页
靡不师授精通。访文纯公李滉,文靖公曹植。论朱,陆同异。得其印證。文纯称其聪颖迈伦。他日造诣必远。成牛溪浑,李文成珥相与为知心友。皆称公文雅。世罕其比云。教授门人。多所成就。后学称为月汀先生。居家事母夫人尽诚。事兄如事严父。待内外宗戚。一以诚信。不为表襮。急难救灾。不以死生穷达异视。常曰。人能孝悌忠信。虽不谈义理通天人。不害为善人也。为学将以行之。学而不知事亲敬长则非学也。平生未尝以恶言詈人。亦不调戏玩狎。人有摘抉人隐微者。必痛责而禁戒之。若见人肆为非义者。深恶之。少不假借。清白自守。食无重肉。坐客无毡。衣服无奢靡之饰。丧乱之后。未有家舍。文靖公捐赀买与之。公不益治。所居寝室。不施屏帷床第。败檐短椽。不庇风雨。怡然处之。门庭之内。未尝见声伎玩好博奕之具。子姓化之。皆如公志。平生嗜书。蓄古今图籍。左右列置。终日手卷不释。至老而犹笃。遇疑难处。辄自手抄。客至号习于文者。虽卑幼。一一叩问。为文以西京为主。酷好太史公。诗法盛唐。晚又好观 皇明诸大家。聚精会神。深得其髓。 皇朝敕使熊化序公集。有曰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0L 页
沈郁澹雅。有古作者风云。书法瘦劲古奇。 宣庙尝论群臣善书者。称公为首。久侍 经幄。当筵讲义。剖析精微。引喻备至。累典贡举。所甄拔多知名士。世比陆相公门生。荐权慄,郭再佑(一作祐)有将才。后二人皆有功。公尝劄论时务。 宣庙答曰。卿勋高学亦高。又曰。予爱其博雅。其受知如此。 国家最重迎 诏礼。 诏使来。必推公居前。或往境上。讲定礼仪。或在 上前。导达词命。盖以公娴于礼。晓汉音也。许翰林国。雅有藻鉴。见公谓曰。真佳士也。屡入 中国。中国人士多愿识者。闻公来。有候于中路。接欢乃去。后公诸侄朝 京。争问公起居。历事三朝五十九年。功冠一代。位班三事。自公卿下至郎署。多门生故吏。所到莫不頫伏擎跽秉子弟礼。公益谦卑。一未见有矜色。其接于物也。平淡简率。易直子谅之心。见于言貌。好善爱士。出自天性。尤宠引儒学布衣。无间亲疏。故人无老少贤愚。皆乐为之从游。不觉其为尊贵也。公参耆英社一再。后不肯往。或问其故。公曰。余实眇福。何敢每当殷礼。不喜纷华。安于恭俭。皆此类。临殁之岁。乞暇将往省湖南外氏坟墓。以疾不果行。盖奸臣当国。有废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1H 页
母之议。公意不欲居乱邦也。窃惟先王令典。死而易名。大行受大。细行受小。夫好学不倦。文也。临危竭诚。忠也。孝亲悌兄。顺也。清白守节。贞也。贵而能谦。恭也。乐善下士。礼也。恤穷急病。义也。执正不枉。刚也。举人不失。明也。存心不贰。敬也。公之言行功绩。俱载太史氏。谨最其表著者如右。以备采择。门人折冲将军行龙骧卫副护军知制 教金尚宪谨状。
判中枢府事徐公行状
判中枢府事徐公讳渻。字玄纪。大丘府人。自号药峰。远祖闬。高丽郎将。六世而有判典客寺事益进。生户曹典书义。典书生安州牧使 赠达川府院君弥性。牧使之魁司马。实我 朝开国初年也。娶阳村权近女。生二子。长曰居广。彦阳县监。季曰居正。议政府赞成。久典文衡。为一时宗匠。策佐理功。封达城君。推 恩所生。彦阳有子曰彭召。司宪府掌令。 赠吏曹参判。寔公曾祖也。祖讳固。礼曹参议 赠吏曹判书考讳嶰号涵斋 赠议政府领议政。三世追荣。用公贵也。涵斋公少读书求志。不事科举之业。大为士友所推重。不幸蚤世。妣贞敬
判中枢府事徐公行状
判中枢府事徐公讳渻。字玄纪。大丘府人。自号药峰。远祖闬。高丽郎将。六世而有判典客寺事益进。生户曹典书义。典书生安州牧使 赠达川府院君弥性。牧使之魁司马。实我 朝开国初年也。娶阳村权近女。生二子。长曰居广。彦阳县监。季曰居正。议政府赞成。久典文衡。为一时宗匠。策佐理功。封达城君。推 恩所生。彦阳有子曰彭召。司宪府掌令。 赠吏曹参判。寔公曾祖也。祖讳固。礼曹参议 赠吏曹判书考讳嶰号涵斋 赠议政府领议政。三世追荣。用公贵也。涵斋公少读书求志。不事科举之业。大为士友所推重。不幸蚤世。妣贞敬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1L 页
夫人固城李氏。左议政原之后。清风郡守股女也。以嘉靖戊午五月。生公于安东之外家。生而嶷然。不类凡儿。见者异之。涵斋公殁。公才一岁。大夫人念孤寡难独立。就依公仲父司艺于京城。司艺讳崦。兄弟三人。伯讳岱。蚤死无子。季即涵斋。司艺亦素未育。宗嗣之托。惟公一身。司艺虽甚爱重之。但欲纳之顺轨。持守家法而已。殊无望于蚤华夙茂也。及年六七。自知读书。若嗜欲然。司艺公每抚之泣曰。大吾门者。必此儿。然凡人家兴旺之时。才名寿福犹难兼备。矧吾世祚。不绝如线。惟当韬晦蓄养。以冀有后也。授以孝经,小学等书。亦不程督。司艺公门下受业者甚盛。公时从诸生后。窃识其所讲书。恒习之。犹内而不出。适 中朝学士捧 诏出来。故事选有文之士。俾和曾前皇华集各一编。司艺公与是选。未及措意。公私拟之。诗成呈进。司艺大加惊赏。益奇之。及司艺殁。心丧三年。病毁累经危笃。而身在床褥。手不释卷。目所一览。未尝遗忘。由是艺业日进。弱冠从龟峰宋翼弼问业。成牛溪,李栗谷二先生。皆见而器之。松江郑相澈亦爱公藻思敏捷。谓云长宜逊师席。一时名士。多愿为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2H 页
之交。癸未。 朝论大乖。台谏首攻栗谷文成公。必欲其去朝。语极搆捏。太学诸生抗疏伸辨。四馆有一人摘罚。诸生以附党议。公亦在其中。 宣祖怒其人。命窜之。于是谤口哗然。指为题目。公往山房读书。不与人过从。丙戌。中谒圣文科第二名。忌公者嗛前事。诎隶成均馆权知学谕。差仁川府乡学训导。公略不芥意。即之任。训诲不倦。府伯姜公绪颇称鉴识。闻公之为。心善之。降屈迎礼曰。公不卑小官。真大度士。他日名位必大。某有子。请以为托。后果蒙公力。俾不失职焉。庚寅。荐入史馆。由检阅至奉教。时己丑逆狱。连岁未解。穷治党与。公谓金沙溪长生,郑守梦晔曰。治狱之难。自古已然。今日处置。颇有过当。吾甚忧之。二公皆以公言为是。例升成均馆典籍。迁司宪府监察。历礼兵两曹佐郎。庭试文官。公制在高第。拜厩马之 赐。本兵多事。文簿委积。堂上才公。遇有难决者。辄以付公。顷刻立辨。咸中肯綮。后来称郎官任职者。推公为先。壬辰。倭报孔棘。仓卒分发。多倚公为办。移拜京圻都事。巡边使又辟为从事。而本曹皆启寝。 大驾西幸。公扈从至中道。号召使黄廷彧承 命奉 王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2L 页
子。分往关东。请以公为从事。公在行。传檄诸路。招集义兵。为讨贼捍御之计。俄而贼入关东。奉 王子转往北道。至会宁府。时 行在隔绝。讹言煽惑。上民鞠敬(一作景)仁等作乱。杀将士囚 王子以下宰臣。遣人迎贼。公先事约南兵。谋夺 王子西走。未果。遂与巡边使李瑛等跳出。将赴 行朝。至镜城。又被叛民截路。逼送贼营。适先在贼中而素心服公者诡辞脱之。还镜城。见其父老。谕以大义。闻风争赴。先得数百人。愿公为将。公略加部署。请本道评事郑文孚于海曲。劝其代领入保镜城。初。鞠敬仁之变。列邑吏民多交关应贼。及见官兵稍集。人怀疑惧。有土武姜德武者。前日截路劫公者也。公穷寻致之。使之效力自贳。授以弓矢。出入卧内。人心乃安。遂移檄六镇六镇。人亦起兵。斩从乱者。传首军前。以听号令。吉州屯贼闻之。猝至城下。公选勇士出击。斩其一将。追奔数十里。杀伤甚众。进兵明川。又与贼战。斩其六将。馘八百馀级。还我民男妇数百人。贼大败所遗弃枪刀器械不可胜计。得黄金铠一副。知其死者乃巨酋也。人谓自贼入北道。无此奇功。本公倡义纠合。能得士众之力也。暨叙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3H 页
功奏捷。出于公手。故没而不见。 朝廷未之知也。评事以下将吏。皆以轻重受爵赏。公独不与焉。 朝廷闻公免于难。授典籍为召募御史。又召赴 行在。间关冰雪。行无人之地千馀里。得达义州。即拜司宪府持平。递为兵曹正郎成均馆直讲,知制教。刘都督綎出来。拣傧臣。推公为接伴官。都督一见合意。所言无不从。闻叔母宋夫人丧。夫人即司艺公媲。公乞解官心丧。都督移咨请留。有曰。才猷练达。言论慷慨。恢复之策。实籍本官云。 朝廷亦坚不听公。公不得已就职。屡辞乃许。甲午春。还 朝复拜持平。还直讲。又以巡按御使出岭南。仍视三道舟师大将李蘋。怯而贪污。公举劾置于法。军政始肃。公深忧 朝廷恃援 上国。而无自立之志。奏记朝堂陈战守之策。其大意。具六万兵。分配水陆。又具数百舟舰。以当海路。置三大栅于湖岭之间。张大形势。首尾应接。又分置度支于三道。听其便宜而不遥制。必能赡足不匮。并陈选将练兵。屯耕瞭望。与夫用兵机宜。行师道路。靡不详尽。宰相亟称之曰。李纲策而陆贽文也。 中朝论议多门。主兵事者恐不能善后。方开讲和之端。我 国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3L 页
重于从违。会全罗监司李廷馣。劝 上宜姑听之。公因上言。其略曰。虏以进贡为名。而要以不可从之事。终必执言渝盟。然自古复雠之君。生聚教训于十年之后。以今事势。徒为大言。是执一之论也。今姑一听 天朝之为。而潜修自强。待时以动。岂非长算。后有难者。公曰。吾驰马弯弓。遭人非笑而不知止者。岂乐于此哉。必欲手杀贼而甘心焉。羁縻之计。一时之权。无实而大言。吾窃耻之也。柳相成龙。体察岭南。请公议事。语及南方弊源。公曰。此似儒先之故也。柳相惊曰。何谓也。公曰。此道尚有儒者流风。人习闻先贤自重之言。仕官者轻去就。居乡者耻入官府。末流至于视命吏如无人。儒宫书院倚赖声势。傲然自以为士论。而为吏者顾反受制焉。今不正之。后恐不止此也。柳相不以为忤。朝廷知公有文武才。欲试之方面。先与资序。拜济用监正。秋。擢庆尚监司。言路论其骤。改称察理使。又改之。除内赡寺正。乙未。分岭南为左右道。拜公右道监司。择形便地使为城守。公就三嘉县岳坚山城。修筑故址。建双忠庙。祀新罗死事竹竹,龙石。激励士民。为必守计。人乃信服。远近携妻子争至。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4H 页
不烦招募。得精兵数千人。任满又加数月。丙申。拜同副承旨。秋。兵曹参议,备边司,承文院副提调。冬。特拜江华府使。未发。改江原监司。丁酉。倭寇再逞。两湖州郡。不破则溃。衣冠士女。多流入本道。公按兵境上。威惠并洽。人情悦喜。秩满。 朝廷听民请留。公固辞获 允。百姓追思碑之。入为兵曹参议,左副承旨。升都承旨。递授佥知中枢府事兼五卫将。还兵曹。刘提督綎。领兵再出。南北军不相得。将不利于我 国。公承 命见提督于安州。遂得无事还。加阶拜黄海监司。本道号烦剧。经乱倍蓰。公裁处如流。案无留牍。己亥春。移咸镜监司。不悦者论改。仍任本道。公辞疾归西都村舍。却扫佔毕。秋。拜户曹参判平安监司。至则罢家户徭。立按田差役之法。革营属之弊。与民均其劳佚。民甚便之。任满。还都承旨。郑仁弘嗾其党上疏。攻牛溪及郑松江。网络张设。多造祸端。领相李公德馨先去。左相李公恒福引入。在朝诸公。无敢明言者。公于 上前极陈二公之贤。当任之勿贰。岂可以怪鬼辈诬善之言。一朝致疑乎。辞意切直。 上怒不入公言。左右皆惧而退既出。右相尹公承勋邀谢曰。不能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4L 页
一言。愧公多矣。公请急至三。辄与告。不获已强起视事。 中朝翰林顾天峻,行人崔廷健来。颁封 太子 诏。公周旋 近密。终不失仪。 上嘉之。特升资宪。为汉城府判尹。兼提调备边训鍊二局,都总府都总管舟师大将。迁刑曹判书。决狱平允。癸卯。擢长兵曹。请谒不行。武选为之廓清。未久辞递。知中枢府事。出为咸镜监司。时北胡忽刺温强盛。入潼关杀佥使全伯玉。移其种落。密迩钟城。有窥我之形。公欲发兵讨之。建言戎生心。非我先发。后必难制。朝议多以为难。公请益坚。乃许之。兵使金宗得。违公节度。师竟无功。始不可者争咎公。请致于理。 上命御史查闻。斩虏首四十馀级。我军未还者才数人。然坐此罢归。秋。叙还枢府。并还备局总管。又兼知春秋馆事。改户曹判书。是后本官迁改。而兼职则并仍带焉。又加带知义禁府事。适岁涝民饥。公振救得宜。民不失业。丁未为京畿监司。大臣欲请仍。为用事者所沮。任满还枢府。坐前任微事罢免。 宣祖薨。光海即位。赦叙枢府。监 山陵方上。事完加正宪议政府参赞。冬。论 陵工不固罢改。己酉春。复知枢。改判工曹。又改参赞。 命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5H 页
大臣体察诸道。以公为副。俄拜开城府留守。一切釐革弊政。置养廉库。以助郎傄俸薄不自给者。籍其赢。为宾客军兴不时需。后值 皇朝中贵人捧诏出来。久留本府。所费无算。皆取诸库中而民不知。又请于 朝。择能文士为教授。厚其俸而加之礼。劝励责成。亲诣学宫。讲读考艺。士争兴起。成就者甚多。公去后立石颂德。辛亥。递还知枢。改参赞。壬子春。金直哉狱起。奸臣尔瞻等大设机阱。媒蘖异己。以立威权。嗾台谏指公尝容接罪人。夺职闲住。至冬叙知枢。明年癸丑夏。尔瞻等嗾死囚朴应犀。使从狱中上变。言国舅金悌男挟大君谋乱。下狱赐死。其子婿亲戚并死栲掠。锢永昌大君于海岛。逼杀之。以公名在 遗教中。与故相韩应寅,判书申钦,朴东亮同日被系。光海亲问受辞。即命释归田自便。尔瞻之党柳活为献纳。斥公暨李相恒福,黄公慎请远窜。光海命止中道。配丹阳郡。始 宣庙寝疾。心忧光海异日之事。 御笔书教。封置宫中。戒曰。我死乃下。 上薨。 王妃下教书于大臣。其教书云。不谷忝位。负罪臣民。若陨渊谷。今忽得重病。夫脩短有数。死生有命。昼夜之不能违。圣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5L 页
贤之所不免。夫复何言。但大君幼稚。未及见长成。以是耿耿耳。我不幸后。人心难测。万有邪论。愿诸公爱护扶持。以是托之。外书宰执七人姓名。公与焉。其宰执三人诣宾厅受而见之。即封还。馀三人者居外不得见。公亦以无官职。不敢入 禁中。就伏 阙门外哭泣。明日。韩相应寅以赫号传示。始知 遗教下也。初。尔瞻得罪 先朝。深怀怨怼。会倖相柳永庆阴结奥援。所为多不善。谋危国本之说。道路藉藉。尔瞻乘机。与郑仁弘潜通。上疏请罪。上大怒。并窜远道。光海初。骤秉国政。其释憾逞毒之计。无所不至。宣言 遗教非 先王意。出于矫伪。使谏官李志完,柳活等。诿以七臣不即辨明。请并削职。适武人郑浃者素恇怯。连引逮捕。尔瞻等遣人于中路。訹以如此则生。否则死。于是公卿名士一时陷狱者数十人。公亦被逮。诸子请问所言。但曰。 国事至此。复何言哉。尔等教诸儿强为善。勿以家祸自沮。公按岭南时。仁弘居部内。前后奉使者无不往见。公不一过。其从弟仁涵。倚仁弘杀人犯辜。公将正法。仁弘方守宁海。解官归。祈请不已。公不少挠。仁弘甚恨之。故公得祸尤重。居丹阳。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6H 页
闭户读易。孜孜不辍。有问业者。诚心诱掖。时朝议益峻。承望者动以七臣为奇货。骇机交发。人不可测。公处之怡然。客见其颜色言动无异恒日。不知其有忧患也。乙卯春。遭大夫人丧。丙辰。尔瞻等定议废 母。遂追刑金悌男。加七臣罪。以阶上浸。大司宪瑾,大司谏造,副提学潚等交章请之。公窜宁海。戊午服阕。尽取家藏书籍置左右。屏除馀事。披阅忘倦。六岁。量移原州。旁县儒生。有欲疏陈尔瞻罪恶者。其党闻之。疑受之于公。两司合请安置绝岛。光海久寝不下。癸亥。今 上反正。除刑曹判书。召还京。公入侍。首陈天位克艰之说。变移风俗之道。又言昏朝斁乱之际。奸臣诱集无赖。迭投章疏。此辈固不足深诛。韩孝纯以大臣。督率百傄。劝子废 母。其罪擢发难数。今虽已死。可罪其子也。 上命窜孝纯三子。孝纯即椒房近亲。初无敢言者。而公独抗论得 允。中外快之。自十数年来。戚里宫妾之家攘夺为事。百姓抱冤莫伸。至是群起而号诉者日以百数。公奋髯抵几。郎吏慑伏。语下决遣无留滞。众皆悦伏。拜大司宪兼同知 经筵,成均馆。持论峻正。据法决事。人不敢干以私。废世子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6L 页
庶出女子在民间者。请廪养。德兴私庙为后者。宜如 先王命世袭冠带。 上皆从之。时人心未靖。逆狱屡起。公在鞫厅议谳。务为平反。大臣多咨度焉。数月。递授参赞。甲子。李适叛宁边。群臣皆请移跸以避其锋。公独奋言于 朝曰。遣将据临津。谕以逆顺。乌合之众。势必自溃。况百官宿卫无阙。畿甸勤 王之师不日当至。以 天威临之。贼不足诛也。岂可见此小丑。而遽离都城也。入见 上言曰。逆竖称兵向阙。未即诛灭。此群臣之罪。臣实痛心。臣尝任两西及松京。知其人心。今虽老矣。犹可一行。如蒙试往之 命。必不敢负国矣。时 朝议已定。不能用公策。 驾至天安郡。复拜公大司宪。行在朝仪草刱。群臣进见启事。纷杂失度。小官卑傄。并进争论。言多妄发。无复 朝廷之礼。公厉声叱退。谓首相李元翼曰。讨贼兴复之责。大臣任之。公何无一言指挥。而听此纷纷耶。李相唯唯而谢。贼败。请治京朝官不赴难者皆罢之。 驾还。赏从升正宪。以前有鞫狱劳。又加崇政。拜判中枢府事。改刑曹判书。又改兵曹。武士闻公前政无私。咸喜得公。将改军籍。口授条例。若不思而为之。后继公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7H 页
者或变其一二。窒而难行。始服公虑事为不可及也。 上讲孟子。公入侍。 上问所谓义兵云者何居。公对曰。以义举者皆是也。固非一名也。今逆胡为蛇豕。荐食辽东。我 国为 中朝出兵征之。是亦义兵也。万一不幸。虏若犯关傅圻。我 国当悉赋渡江。以伸君臣之义。臣职在典兵。不任区区。 上嘉纳之。乃 下教曰。闻徐某所陈。大哉斯言。我国赖 先皇帝大恩。得至今日。何可忘也。大义所在。强弱难计。其令庙堂预讲以待。丙寅。辞还判枢。自癸亥还 朝之后。有退休意。买地杨根江上。结草舍为终老计。 国家多事。黾勉数岁。丁卯。入耆老社。决意致仕。正月。虏猝入西关。 上出幸。公以宗庙提调。奉 庙主往江都。公尝以固守根本之策。上劄力陈。言不用。及是以军律不严。请治元帅以下诸将退缩之罪。且言龙冈等六邑幸不被兵。他日恢复关西。必籍此为资。叛贼韩润导虏入寇。黄海一路。受毒必甚。勿以讲和为恃。宜急调精锐。先据海,信二境及龙冈等六邑。以防抢掠。 朝廷亦不用。已而果如公言。虏责还我 国归正人。时大臣主和者。以为不忍边地数人之命。夫欢强虏。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7L 页
非计也。将从之。公曰。如是非。为民父母之义。其何以子万姓乎。使人心愤惋。将士解体。且启虏人轻侮之端。不可从。不听。然识者韪之。戊辰。治柳孝立狱。进阶崇禄。无何非意被谴下理。数日出之。叙复参赞提调掌乐,惠民等局。请暇上冢。欲仍归杨根。以疾不果。还为礼曹判书。都督毛文龙为督师袁崇焕所诛。其部将刘兴治在我 国皮岛。与所部降獭。作乱杀 钦差总兵陈继盛。声言请命 中朝。实遣人潜通虏穴。凶狡叵测。 上问诸宰枢。皆曰。当任 上国计处。且恐虏以为言。公对兴治擅杀主将。自恃绝远。掩罪为功。坐要旌节。 中朝虽不欲劳师远征。我 国声罪致讨。斩其枭首。赈其馀民。移咨抚台。转奏 中朝。 天子闻之必嘉悦。而虏亦知惧矣。 上竟出师问罪。公之力多焉。以疾乞解职。 上命内医赍药往视。寻复参赞礼判,知枢。旋辞旋授。至辛未四月十八日。卒于家。寿七十有四。讣闻。 上辍朝二日。中使致吊。礼官致祭。司徒庀葬。以子景霌录扈 圣从勋。 赠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春秋馆弘文馆艺文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自 反正后。望治愈勤。而世益多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8H 页
故。论者谓待公入相而庶几有为也。生不及命公。而殁乃有是赠。君子咸惜之。以其年六月乙卯。葬抱川雪云里丁向之原。先兆也。治命俭葬。诸子不敢有违焉。公天姿隽异。长身美髯。语音洪亮。外凝严而内弘违。望其仪表。接其言论。知其为君子长者。处心公而自守确。人无亲疏。惟贤是与。事无彼我。择善而从。与人论议。毅然挺立。不少苟合。如朝贵之是非。朝政之得失。直言不避。人以是惮之。常曰。吾少无交游。素门平进。蒙 圣朝厚恩最久。岂可为区区取容之计。以负 国家乎。欲使 国事无洪纤。一入于矩度中。是吾志也。奸党素忌公。当诬狱之起。必欲甘心乃已。由峡而极于海。所拟非桁杨则栫棘也。未尝见诸辞色。忧国之诚。不以进退有间。每闻 朝家举措乖刺。咨嗟不已。至忘寝食者久。性嗜书博览。经学则以践履思索。知行并进为功。史书则观治乱所由贤邪消长之几。淹贯精熟。多有独得于文字之外者。遇事辨證。无所滞碍。虽老师宿儒。服其该畅。久读周易。以先天为主。先儒论辨所不到。亦必精思力探。有所得则随意立说。以资质疑。郑愚伏经世赴官。过公谪所。公问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8L 页
易疑义。郑大惊曰。吾久侍 经幄。自谓用力于此书多矣。未尝讲究及此。恨不得留身相益也。公尝语子弟曰。不识三才之道者。非通儒也。唯深于易然后可以知之。天机浅者。不可强而至。必私欲净尽。天理自明。可以与言此也。诗家工夫。消遣岁月。非有所益。故不汲汲也。然于诗。天分甚高。往往有作者风。前后受任方面。遍历六道。未尝惮劳自佚。穷边绝塞人迹罕到之处。亦皆登陟观览。至于山川险易。道里远近。关隘户口。缓急多寡。一皆留心。随事料理。指陈规画。千里之外。如在目前。或问白沙李相。当今人材可任大事者谁欤。李公屈拇指字谓公曰。徐某其人也。张玉城晚。老于兵事。其为元帅。亦让于公。一时属望盖如此。居家日晨兴。起居大夫人所。大夫人夙婴疾病。以未亡自处。虽禄养之荣。备物之享。不以为乐。故非有朝衙公事。不去左右。终日侍侧。多方以娱之。公谪后大夫人不胜思恋。往从丹阳。竟至不幸公。哀毁过制。几不获全。平生自奉甚简。食不重味。衣不完采。一家之人。不敢以奇衰不正之服见于前。慎于辞受。不以其道不取。然近名之清。绝俗之介。亦不为之。其天性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9H 页
然也。自以年过致仕。遭时艰虞。不得遂退休之志。朝参之外。罕预 国政。与邻里耆老诸公。作真率会。佳辰令节。日相往来。轩车交集。金玉辉映。子弟扶侍者。亦皆貂蝉皓白。一时称艳。夫人砺山宋氏。广州牧使宁之女。领议政轶曾孙。外祖曰参赞申瑛。天启壬戌。年六十九先殁。公之葬。穿夫人冢而同窆焉。夫人妇德夙成。弱龄当家。阃内之事。罔有不虔。亲戚邻里。咸仰其仁享先极敬。事姑尽诚。大夫人年垂大帙。夫人亦过六十。左右奉养。祗顺不惰。四十馀年如一日。及丧。致毁成疾。终以此不起。公屡镇雄藩。夫人常戒饬婢仆。内外斩斩。公喜宾客。所在无虚席。酒食之奉。一承公意。自癸丑后。祸患百罹。危苦万状。随分处困。委之时命。公有时放言。夫人必从容规讽。多所裨益。以是尤敬重焉。其通达大义如此。在世视公贵。殁又追 赠贞敬夫人。生七男四女。长景雨。承政院左承旨。次景需。司仆寺佥正。次景霦。果川县监。次景霌。承 宣祖第一女贞慎翁主。封达城尉。馀并夭。承旨娶司果成希舜女。生一女。县监崔渷。后娶佥知成恬女生一男。元履侍直。佥正娶金僖女。生六男。曰亨履,曰择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59L 页
履翊赞,曰祥履正字,曰匡履,曰弘履都事,曰明履。果川娶监察李好仁女。生二男四女。曰准履,曰言履。女长李𡐔,次权顺悦,次赵胤锡,次林宗儒。尉生三男五女。曰贞履县监,曰正履,曰慎履。女长金圭赠持平,次李命寅奉事,次沈伉,次权堣注书。馀幼。亨履四男四女。祥履二男二女。准履二男一女。贞履一男。崔渷一男一女。李𡐔一男。金圭一男。李命寅二女。沈伉二男。权堣二女。公以高世之识。迈伦之才。遭遇 两朝。出入内外。其谋猷功绩。载之简册。播人耳目。诵于民口。至于卓荦之节。廉刿之操。尤为人所倾仰。子为驸马。而内无宫禁之援。身居贵重。而外绝苞苴之托。财贿之谈。不挂于口。市井之徒。不迹于门。质之千万人而无愧。垂之累百世而不泯。此非私言也。乃国人之言也。尚宪实不文。不能铺张叙述。谨就家乘。略加诠次。以俟立言之君子。
堂兄刑曹参判金公行状
堂兄休庵先生讳尚寯。字汝秀。我金氏远有代序。至罗季讳宣平。为古昌郡城主。助兵丽祖。报仇甄萱。以功封太师。庙食古昌。古昌后改安东。子孙遂
堂兄刑曹参判金公行状
堂兄休庵先生讳尚寯。字汝秀。我金氏远有代序。至罗季讳宣平。为古昌郡城主。助兵丽祖。报仇甄萱。以功封太师。庙食古昌。古昌后改安东。子孙遂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0H 页
为安东人。由太师以来四百馀午。蝉联袭庆。入 本朝自中显大夫判典农正讳得雨。三世而至高祖考司宪府掌令讳永铢。曾祖考平壤府庶尹 赠吏曹判书讳璠。祖考信川郡守 赠议政府左赞成讳生海。赞成府君有三子。仲曰讳元孝。军器寺正 赠吏曹判书。聘完山李承说女。 恭定大王子谨宁君禯之后。嘉靖辛酉五月十一日生先生。幼服严训。不出家庭。孜孜进学。稍长游黉宫。所试辄屈其曹偶。斐然有声。弱冠举发解第二名。李文成公掌文衡。亟称其才。由是名益著。中壬午进士。乙酉。居母忧。以善丧闻。制毕。益自刻苦读书。恒至丙夜不就寝。如此积久。群从弟从而肄业者。寐间闻先生伊吾声。虽未窥卷。而尚能稔诵其文字。庚寅。登文科。选补承文院权知副正字。壬辰。故相沈公守庆。建义湖西。讨倭寇。以先生为从事。咨议幕画。甚重之。癸巳。赴 行在。荐授承政院注书。移拜艺文馆检阅。升待教。时倭据滨海郡邑。朝夕再逞。 朝廷将复请 天兵。遴遣使臣。事机危急。人多惮行。 上引见问畴可往者。诸臣未有先应。 上意颇不豫。先生方珥笔记注。使事非其任。乃自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0L 页
请愿充下价。 上即许之。褒予甚至。竟以史官不备。不果行。然 上固意属之。明年。升奉教转兵曹佐郎。移礼曹。又明年。还兵曹。每铨注 批下。未尝越先生而用他人也。已创设三路御史。分遣巡按。先生当江原道。至界。廉得犯法吏。按覈请治。犯法吏者。即用事大臣所亲昵。反嗾台谏弹劾之。 上察其状。罪犯法吏而直先生。无何灵光郡缺守。素剧且近贼。藉言需材越格授先生。实外之也。先生悉心营职。不少见几微。居三年。政成。豪彊屏息。奸吏不敢欺。米粟充溢。鱼盐至不可胜用。课绩为一道最。丁酉。倭锋逼湖南。易武吏。先生见代。方伯请为从事。冬。又被麻提督傧使辟召。随往岭南。岛山之役。常在军中。明年。升军资监正。改成均馆司艺。又改内赡寺正。充湖南调度使。馈 天朝水兵。又明年还 朝。复出为公州牧使。州乃湖甸襟喉。兵荒户口散亡。几不为州。适修山城。使监司开营。征输保障。左右交责。前数守俱以能选。而至辄败去。先生至。凡衽席而乳哺之者。靡不曲尽。惠爱周洽数年之后。流逋尽归。百弊修举。上下相安。公私俱足。卒以告完。体臣道臣及台使者。相继上治绩。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1H 页
特命增秩。 赐书褒美。初。州遣吏来迎。故事尝试茹吐。必先报之。即书送大岁王三字。诸老吏大惊曰。此定不可犯者也。先生临下不已严。而其聪明刚断。为吏所畏惮如此。壬寅。以病自免归。大臣荐授四道调度使。出入关岭二湖险阻经数千里。得粟累万石。军食裕而民无病焉。三岁乃还。旋有海州之 命。州即乱后 驻跸之地。 宣庙特念之。必欲选良牧以惠其民。铨曹所荐拟皆不当 上意。凡三易拟而至先生。先生劳役于外且十馀年。知识争劝病辞。先生蹴然曰。既出身事主。夷险皆吾分也。黾勉赴官。至明年免归。先是州田政不纲。吏假手上下。豪右诡免。小民偏困。先生按籍而加整齐焉。徭赋始有挈法。盖久而人人称便。相谓曰。金侯之惠我民。世世不可忘也。秋。拜竹州府使。州有山城。当南冲。须文武才。得先生为重故也。已坐事免。戊申。拜承政院同副承旨。序升左副。以 千秋使朝 京师还。拜右承旨。转左承旨。 皇帝遣太监冉登。册封世子。先生以礼房。周旋无阙。进阶嘉善。擢都承旨。已递为同知中枢府事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明年。又进嘉义大夫拜刑曹参判。又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1L 页
兼同知春秋馆义禁府事。会首傄监视 山陵。先生代署曹务。狱讼无滞。断谳平允。人多称之。壬子仲父弃养。先生过毁善病。朴应犀狱起。囚人郑浃诬引先生父子。先生方困笃。心中不甚了了。仓卒被逮。光海亲加严问。先生对簿语不能无少失次。是日观先生之事者。皆知其疾病迷乱。而误闻者反摘訾先生以非情。既得释。病益甚。殆不起。服阕。杜门不与外事。不与人往来。人有问者。亦不自雪。墨墨如也。惟作诗以见志。戊午。奸臣数罪 母后。请废之。百傄怵迫奔走。先生不诣列。光海问金某曷为不参。奸党有以同里故。备陈祸福强趣之。先生不听。又庭议可废不可废。病者令在家议之。先生终不与议。后 诏使至。铨曹以先生充迎慰使。光海怒曰。不庭造者。可使傧乎。废弃不录者十有一年。癸亥 反正。言者追咎已事。坐谪吉州。越五年丁卯。量移牙山。癸酉大赦。许自便。后三年乙亥。蒙 恩入都。八月二十九日。病卒于家。春秋七十有五。夫人李氏。亦璿源贵族。县监天祐女。年五十七。先先生二十三年癸丑卒。墓在舅判书兆后酉向之原。至是年十一月二十日。合葬于夫人墓中。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2H 页
先生内行修饬。事亲无违志。以母夫人不逮养。终身哀痛。庶母难事。曲意承奉。终得其心。居官斤斤故常。不喜矜饰以贾过情誉。而至论一切利害便否。奋然自伸。虽严上官。不能夺其理。自少俭约。至显无少易。食无兼味。衣服车马仅备。性嗜书。手不释卷。晚好通鉴纲目。手抄二十卷。目曰纲鉴要略。见者叹其精要。在吉州。足不出门。有问业者。引以善诱。户屦恒满。州人子弟稍彬彬向学矣。后闻先生丧。皆致千里赙。先生负用世之具。思欲以所长自见。既数经烦难。人亦知其才且练事堪重寄。而先生素不依形势之涂。故身名在通塞间。不幸遇灾。跲而不振。卒困谤议。坎轲以殁。岂非命也哉。此自显于事实。非私亲之言也。夫人笃于孝顺。仁于宗族。女工妇事。不懈以敏。使先生自安于贫约之时。以遂其学者。夫人助也。凡育二男一女。初无扎瘥夭阏。终见显荣蕃昌。人以为福。男长光煜。户曹参议。次光炜。振威县令。女适京畿观察使尹履之。参议一女适判官李𥣞。县令男四女三。男长寿翼。弘文馆校理。次寿奎。女适宗室丰莱君瀿。馀幼。观察八男一女。男坦。郡守。次某某官云云。女适司宪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2L 页
府掌令宋时吉。内外曾玄孙七十二人。侧室有子三人。光焜,光炼。一幼。噫嘻。癸丑之事。先生遭齿舌太甚。高明君子。所必察。敢以是请铭。
伯氏右议政仙源先生行状
始祖讳宣平。佐丽祖有大功。封为太师亚父功臣。至今祭于社。退溪李先生纪其事。由太师以来七百馀年。世袭冠冕。
高祖讳永铢。司宪府掌令。有虚白成公伣所撰墓碣铭。
曾祖讳璠。平壤府庶尹。 赠吏曹判书两馆大提学。有安分李公希辅所撰墓碣铭。
祖讳生海。信川郡守。 赠议政府左赞成。有林塘郑相国所撰墓碣铭。
考讳克孝。敦宁府都正。 赠议政府领议政。有月沙李文忠公廷龟所撰墓碑铭。
妣贞敬夫人东莱郑氏。左议政林塘公讳惟吉之女。江华府使讳福谦之孙。领议政文翼公讳光弼之曾孙。有象村申文贞公钦所撰墓志铭。
崇祯九年冬。西虏倾国入寇。不五日。直至 王京。
伯氏右议政仙源先生行状
始祖讳宣平。佐丽祖有大功。封为太师亚父功臣。至今祭于社。退溪李先生纪其事。由太师以来七百馀年。世袭冠冕。
高祖讳永铢。司宪府掌令。有虚白成公伣所撰墓碣铭。
曾祖讳璠。平壤府庶尹。 赠吏曹判书两馆大提学。有安分李公希辅所撰墓碣铭。
祖讳生海。信川郡守。 赠议政府左赞成。有林塘郑相国所撰墓碣铭。
考讳克孝。敦宁府都正。 赠议政府领议政。有月沙李文忠公廷龟所撰墓碑铭。
妣贞敬夫人东莱郑氏。左议政林塘公讳惟吉之女。江华府使讳福谦之孙。领议政文翼公讳光弼之曾孙。有象村申文贞公钦所撰墓志铭。
崇祯九年冬。西虏倾国入寇。不五日。直至 王京。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3H 页
当路守臣将臣效命者无一人。我伯氏仙源先生首殉义于江都。从而死者八九人。 国虽不振。其义气烈烈。昭揭为宇宙之栋干。可以有辞于天下后世者独在是矣。秉笔者固已书之 国史。而荐绅大夫。以暨荒陬僻壤之人。闻先生之事。莫不咨嗟涕泣。争相传以耸。而间有一二偷生苟活之徒。反訾议先生之死为过中。噫。此何足置喙也。古者贤公卿殁。列其行事。荐之旂常。勒之金石。其功与德。永垂不朽。故曰虽有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代者。非虚言也。况下圣人者。乌可已哉。乌可已哉。丰碑桓楹之辞。或徵于一家昆弟之亲。而人乃谓之不间者。近世金慕斋志其弟思斋公。尹文敬公状其兄文靖公。颇庶几焉。某不敢望于二先生。然亦知其以亲戚故而使获过情誉。非敬爱也。谨撰次如左。先生安东人。姓金氏。讳尚容。字景择。自号仙源。亦号枫溪。又号溪翁。我先君子委禽于林塘郑相国之门。生五丈夫子。先生其长也。生而端颖异凡儿。稍长即不妄言笑。在群辈中。动止自矩。识者知其为宰辅器。十三。从赴先君杨口县。邑居山水。多童子观游之乐。先生迹不出衙门。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3L 页
终日屈首佔毕。居室之内。寂若无人。万历壬午。中司马第六名。在頖宫。所与交皆名士。而黄文敏慎,李体素春英。最相深契。两公才望倾一时。至于剂量酸咸。从容得中。咸归之先生。己丑冬。郑汝立谋叛事发。治狱蔓延。适有求言之 旨。太学诸生上疏。推先生冠首。极陈明教化戒滥淫。 宣祖下教褒纳。明年秋。除 宣陵参举。已擢文科乙科。亡何。与同年数人。同荐史局。方待补检阅承文院。又拣隶本院权知副正字。故事未历外馆。先领史荐。新进极选。人以为荣。偕进者多沾沾自足。喜臧否善标榜。以取名誉。而先生深自谦逊。若退避然。是以得处子称。及舅氏郑左相再为知春秋。于法当避。先生久居散秩。壬辰之乱。寓江华。故相郑公澈为都体察使。引为幕府从事。随往两湖。拜刑曹佐郎兼春秋馆记事官。亡何。郑公以谢 恩使如 京师。先生急欲赴 行在。会金公瓒为湖南检察使。金公本郑相贰价。与先生同事幕府。请于 朝又以为从事。先生留佐不果行。亡何。拜兵曹佐郎,司谏院正言。皆以在外见递。移成均馆典籍。拜吏曹佐郎。适金公有 召傧之命。先生亦还 朝。又带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4H 页
三字衔。时 朝家多事。格庶僚予告之例。先生为长子迎相。私出圻外坐罢。亡何遇赦。叙还吏曹。遭妇丧病免。又还吏曹兼世子侍讲院司书。升本曹正郎。兼官如故。亡何。微文坐罢。未久遇赦。叙拜弘文馆修撰。改成均馆直讲。以接伴使金睟从事官。随日本册使李宗城往岭南。明年春。还 朝拜弘文馆副应教。又以都元帅权慄从事。随往湖南。夏还 朝。改成均馆司艺。明年夏。又以接伴使张云翼从事。往候麻提督于义州。提督至。随还 王京。复拜副应教兼世子侍讲院弼善。初。先生与申文贞钦。同在郑相幕下。俱以清裁鉴密著声。大小幕傄之辟。皆愿得二先生为重。故道路戎马之间。劳勚最多。亡何。 皇帝遣监察御史陈效。监东征诸军。以问礼官往义州。明年正月。还 朝擢拜承政院同副承旨。先生资序尚浅。于格不当注拟。而出于 特命。盖异数也。适左承旨李公铁婚家当避。上疏乞递 许之。又上疏请还加资 不许。亡何。李公去职。先生复拜承旨。序升至左副。夏。如 京师贺 万寿节。先是使期有责限。时 中国连岁出师。东路邮传已罢。所至淹滞。先生过期仅十许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4L 页
日。而言路纠罢。亡何。 上念劳。特叙刑曹参议。还承旨。自是二年之间。为承旨者八。为参议刑曹兵曹者六。辛丑春。拜大司谏。先生感不世之遇。思有以一言报答。会 召对策边事。公卿满前。先生进曰。方今言路杜塞。 宫禁不严。此皆 圣德之大累。治道之痼病。臣请先务内修。以立御外之本可乎。 上问尔谓不严何事。毋敢有隐。对曰。臣闻某囚自负奥力。某弁阴图节钺。人皆以为妄。已而果验。民庶窃疑之。然此岂 殿下所知者哉。必有小人从臾为交通之阶者。乞 赐痛断。 上未答。 玉色甚厉。左右缩颈。莫有继之者。故相沈公喜寿启曰。此事民间欢言已久。臣亦闻之。诸臣无不闻之。特畏惧不敢尽。金某独言之。可谓凤鸣朝阳。于是 上改容温谕。既退。戚里禁脔家相传 上震怒。有所责问。宫中惕息累日云。因灾异。又上劄请勒宫奴釐贡案。以抒民弊。辞甚明剀。 上优答。亡何。移左承旨。病免。拜大司成。改兵曹参知。又改参议。有失志丑正者伺 上意。使所善岭南人投疏。故举己丑治狱大臣。以激 上怒。时事日变。自以为得大柄。又有素忮而其子姓尚翁主。新得倖者。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5H 页
夤缘钻入。骤长铨衡。遂肆意斥陟。首逐先生为定州牧使。长子死未葬。不顾而行。抵官十日。 诏使顾天峻,崔廷健遽至。使体与古学士大异。有急难应副者。阳怒它事。甚生闹端。一州惊扰。几欲鸟窜。先生能勿动。追至嘉平。卒成礼而去。先生不以迁客自处。精勤于职。爬搔垢弊。宿瘼为之一洗。又以间饬学宫。修举文事。肄诸生亲加奖诲。遂彬彬成就矣。开废渠灌田数千顷。民大蒙利。及它惠政在人口者甚多。先生虽不好赫赫声。而报政为一道冠。屡蒙 褒赏。秩满还 朝。髫白拥车。道为之枳。后追思碑之。于是先生去国已三年。二亲老病。不欲离傍侧。殊无仕宦意。数月。又除尚州牧使。黾勉赴官。官舍经乱尽燬。先生次第缮治。哙然改观。亲问疾苦。委曲拊循。而其闾里争斗细事。一付之乡三老。郡中政简。民亦便之。州居南方孔道。冠盖走集。衿绅所聚。齿舌挟翼以蜚。前政鲜以完名去者。至于先生。无不服其宽恬雅整。三年。以乡试官同考发解。京使者稍近嫌。举子噪而出。坐是罢归。亡何。叙拜掌隶院判决事。即日又除安边府使。人皆以为已甚。时倖相尚在事。其埶益张。而其为忮益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5L 页
甚。主铨者乃其客也。不暇恤公论而逆其指。先生至官踰期。其治如定州。而益习吏事。动如民情。一境晏然。 宣庙上升。以丧事 召还。篆 大行铭旌。授护军。已改佥知中枢府事。又改刑曹参议。 山陵毕。升嘉善大夫汉城府右尹。改户曹参判兼五卫都总府副总官(一作管)。亡何。拜都承旨。己酉。 皇帝遣行人熊化 赐祭及谥。太监刘用颁 册命。先生周旋左右无失仪。特升资宪大夫汉城府判尹兼都总官(一作管)。又兼知义禁府事。已拜司宪府大司宪。亡何病辞。授同知中枢府事兼知春秋馆事。又拜大司宪。入对极论宫中巫觋祈禳之事。请亟斥左道妖术。以端出治之源。亡何病辞。授同枢又改知枢。改封成陵。以缮工提调视工役。工讫升正宪大夫拜刑曹判书。病辞。改知枢又改判尹。癸丑四月。朴应犀狱起。 先朝重臣名士少获免者。先生亦被逮。光海亲问。察其枉。即日命释。奸党深忌先生。嗾囚诬引。必欲得以甘心。而先生平日行事。虽善毁者。无可指摘。竟不能以有加也。先生入狱。置对自若。出亦自若。见者益验其操守不惑。已媵属有考煞者。株累坐罢。先生杜门屏居。日与诸弟娱侍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6H 页
二亲。于世事朝政。若不闻者。明年。叙授护军。丙辰。升崇政大夫。先是追尊恭圣后庙主易故题。用先生笔故也。自癸丑以后。奸臣谋行大事。欲因以尽除异己者。至明年丁巳。遂劫大臣韩孝纯等。率百僚请废 大妃。不与者并请窜殛。先生不一造。亦在遣中。适改岁不报。戊午。先君弃诸孤。大夫人就养子姓洪川县舍。先生不敢安京辇。与诸弟奉几筵奔原州。以近定省。不毁之年。备经危困。率礼无愆。人以为难。庚申服阕。天启辛酉。大夫人移往季子温阳郡舍。先生亦还京城之西江。亡何。温阳罢官。大夫人又往子姓尼山县舍。是年冬。丁忧。奉榇归祔先君墓。甲子服阕。拜判敦宁府事。李适叛。 上出幸公州。先生以检察使先驱。不乏供顿。旁募遗丁义粟。以佐调运。会贼平。扈 驾还都。兼带同知成均馆事。已使铁山毛帅营。议处辽民。事竣道拜兵曹判书。先生负荷重寄。益勤不懈。曹事甚剧。偶有未启径行者。因是坐罢。亡何。别叙护军。已拜知敦宁。 册封诏使太监王敏政,胡良辅等来。以远接使往迎铁山。中贵人素骄倨。难得意。事微细。辄易怒善骂。不复顾宾主礼仪。其橐又无底。无以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6L 页
为饱。先生念使事有体。恐为其所伤。为 朝廷羞多方以解之。终不失其好。而外内主计者。亦颇有以赖之。已进崇禄大夫礼曹判书。兼带 经筵同知事。 世子左副宾客都总管。明年春。 上遭私戚。论礼互异。 上不用大臣议。急促礼官进丧服。言路咎该曹。先生辞递。授副护军。兼官如故。已改知枢。又改议政府左参赞。夏。葬毓庆园班 恩。先生篆铭旌。用进辅国崇禄大夫。位极品。尊与宰相侔矣。先生上章力辞 不许。于是兼带。 筵衔去同。宫衔去副。馀皆如故。而于公府序坐不便。辞改本官。授知敦宁。已改判中枢。亡何。避大臣之西叙者。改知枢兼礼曹判书。丁卯二月。西虏万馀骑深入平山。 上出幸江都。先生受 命留寄。严干掫。戢奸偷。捕犯令者十馀人。斩以徇众。城中肃然。三月。虏要盟而退。 上还都。亲享 太庙。先生充礼仪使赞相以行。已兼判义禁府事。拜吏曹判书。明年夏。屡辞乞免。辄予告 不许。至秋恳辞不已。方许递移拜礼曹判书冬病辞只递金吾崇祯三年庚午。入耆老社。于是先生年七十。上章请致仕。 上以时事艰虞。 温旨勉留。再请又 不许。亡何。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7H 页
谴罢。时 章陵有可修可无修。未及请。 章陵者。即上称毓庆园。与 上亲考定远大院君追尊为元宗大王合葬之陵也。初议崇奉。廷论久争执。既举典礼。 上犹内疑群臣不尽心。 特摧礼官之长以示警动。亡何。别叙拜判敦宁。复兼判义禁,礼曹判书。已病辞。只递敦宁。明年正月。复请致仕 不许。先生以进退大闲。为时势所夺。恒郁郁不自得。四月。以病屡辞。只递金吾。七月。又病辞。解春官。已又为吏曹判书。亡何。谴罢。先是李省身,李景义等为台谏。论事触忤。久置散秩。先生用两人拟宫僚。 上并怒铨曹罢之。明年正月。别叙司直。即拜右议政。时右揆旷位已久。群谓 上意有所待。至是有是 命。同时覆名金瓯者一家四人。先生益恐惧逡巡欲辞避。会有上急变者。 召命至门。乃出。已有士族女坐咀咒系金吾者。其事不明。无可證。众口哗然称冤。而诸勋贵多有为一边地。 上入前言。 命先生会三省杂治之。先生以为疑狱不可径蔽。上章持己见。固辞按狱之命。 上虽允其辞。而内不悦。颇示微旨。先生不安居位。遂请急蕲释端揆。章七上。 上亟遣近臣。慰谕不已。不获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7L 页
已复出。时设追崇都监都提调。必用大臣监临。首相尹公病辞。先生次当代莅。黾勉承之。始。先生与大臣百僚。共力持不可。至是不强避。盖议礼行礼。未定既定之异势也。先生虽不获终守前见。世皆信其为正也。明年正月。以病请急 不许。遣近臣敦谕至四。 上方不豫。先生造庭起居。至三月复请急。久 不许。医问交道。章二十九上乃 许。盖近世所罕也。还判敦宁。明年九月。复入右揆。三让不许。又明年六月。复请急。章七上得 允。拜领敦宁府事。先是参议俞伯曾上疏。力诋大臣。其言绝椎几于骂罗万甲。亦极论时政阙失。因指斥掖庭。上大怒。并严谴。先生陈劄。狂戆之言。宜加 宽贷。不纳。时言路久闭。稍涉忌讳。摇手相戒。间有明白是非者。辄疑护党。故无敢为 上言之。先生居常忧叹。自以备列大臣。不可循默以负 国恩。索言不避。或讽其不知时变。先生喟然不答。果以是去位。明年丙子。故相之位居右者还敦府。当得领事。先生改判府事。司谏赵絅上疏。论左相洪瑞凤受人赂马请逐之。左相尝公言絅小人。后必为厉阶。絅闻而衔之。至是乃发。然实不如其所言。 上亦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8H 页
疑之。召絅问谁受。絅不首。赘举左相它污状。欲甚其罪。 上益疑之。欲廷尉问。问诸大臣。先生以为朝廷固重台谏。顾未愈于重大臣。絅所言非细事。不可不核。适首相升平公议亦如之。于是下絅理。外议哗然非之。台谏又争执。 上反咎前议。是非无主。右絅者至谓大臣专主护党。棼乱已甚。先生愈不乐在 朝。复请致仕。章三上 不许。温谕特示悔意。亡何先生素患眩旋暴作。 上遣医诊视。续 赐内剂。至十二月十二日。义州告急书至。仓猝 下教老病宰臣先出。十四日。 命尹相昉奉庙社先诣江都。先生从后行。道顿撼疾𠫷。几不得遂。是日贼兵过松京。拨军尽走。羽书不时至。 上将出。戒有司。城中扰乱。号令不得行。百官失气。多有徒步奔走者。士女填道。哭声沸天。至晚 车驾始发。侍卫草草不成列。未及城门。报贼哨马已至西郊。 上下错愕。计不知所出。群臣或劝 上姑幸山城。遂 回驾由水口门入南汉。而江都路隔断矣。贼围山城半月。诸道勤 王师无至者。至徙月。为明年丁丑正月也。忠清监司郑世规引兵先至。遇贼军溃。后来诸军观望不进。城中日益危急。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8L 页
江都检察使金庆徵,副使李敏求,留守张绅。皆拥妻孥挟私重。不思守战备。惟日事宴安。人有规警。必盛气逆折。旁观者无不寒心。先生忧恚特甚。奋曰。 行在受围日久。危在朝夕。今郑世规败。道路传言已死。湖西无主事者。江都检察。一人足了。副使宜急往湖西。收散卒纠义旅。督湖南兵在后者。以镇军民之情。赴 君父之急。机不可缓。敏求殊无意行。至涕泣危惧。座中皆惮。庆徵,敏求无复明言。但视其意所在。为迁就之说而已。先生又言山城消息不通。急募死士。问 上起居。探贼形势。十往必有一达。臣子之义。岂可束手坐观乎。庆徵等益恶闻。相与诋之曰。自有权此者。非避乱大臣所预。先生遂不复言。亡何。通津假守金迪报贼大至。张绅,庆徵皆不信曰。唉。怯夫。江水流澌。贼安能飞渡。军事视如它日。至二十一日。贼到津口。用平底二小舠。载数十降人尝试我。忠清水使姜晋昕先走。检察留守诸官一时夺舸遁去。贼遂进兵围城。先生知事不济。与家人诀。上南城谯门中。解所服戎衣授傔人。放火自烧。意留以为复也。先生孙寿全年十三。时在侧。命仆掖归。挽衣泣不去曰。当从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9H 页
翁逝。尚何归。仆亦不去。遂同死。实二十二日壬戌也。贼退。诸孤觅尸。终不得。乃以是年四月十六日。葬衣冠于杨州陶穴里先茔侧巽向之原。呜呼痛哉。呜呼痛哉。先生生于嘉靖辛酉五月。至是得寿七十有七。尝自为生志。及葬如遗命焉。先生为人。恺悌诚实。容貌粹夷。其内如外。事父母婉曲承意。自少至老。未尝有忤。待诸弟如己。视其子如己子。御家众有恩。而威亦不废。门庭之内穆如也。与人处。和易绝无畦畛。而中实毅然有不可夺之志。辞受之际。称心以行。不为矫饰。少时侍王母。疾不解衣者三月。以身代亲。忘其劳。晚筑枫溪水石。先君子悦其胜。肩舆日往来。而性喜客。所至无虚席。先生辄营具择味以进。及佳辰寿节。座客无间贵贱。下至伶工伎乐。必致亲意所向者。靡不曲尽。先君子善于德。大夫人善于惠。家妇善于养。子弟善于驯。又皆科第簪缨。以资欢悦启齿。以为人艳。世皆归福于先生。仲氏长湍君温病死。亲自棺敛不避。叔氏参奉君殁。大夫人痛不欲生。先生恐重伤其意。自外归。和色而后见。慰谕百方。而其自与诸弟私痛。若丧手足。不令二亲知也。俸禄半入孤寡贫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69L 页
穷之家。家无馀蓄。尝召匠修屋。既周视私语人曰。所出入多。未见贵家空空若此。虽习于先生者。外睹池台花竹之美。意先生非寒俭。而实不知家人内困也。患世俗侈靡无度。至于享先。以美没礼。贫者多由废祭。非先王制礼之意。著祭式以训子孙。燕居不御采服。常食不设盛馔。取古人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等语。书诸座隅以寓戒。性嗜书。无一日不开卷。多蓄古今法书名画。环列左右。声伎䮕杂之戏。无所好。为文辞。达而理胜。诗亦清腴合度。不以此自名。笔法端丽。小楷深得二王遗模。 国家 庙主。多先生笔。最精于鸟迹史籀之体。独擅一代。荐绅间求篆墓石者无两适。至有刻碑而更磨之。必得先生篆以为重也。三入铨曹。不濡滞。或坐事径去。而乃先生蚤自思退。初无恋位意。忤倖相。七年三黜。皆关塞岭海之远。人所厌苦。而夷然处之。其为宗伯。赞相大礼。进止雍容。不爽尺寸。庭中咸目属之。视作 穆陵。领其事者好矜气。数以小苛礼相侵。先生受而不较。终乃愧解。屡长部台金吾。凡所断谳。以情辅法。不轻为操切。一归于公直忠厚。其恬于势利。当于喜愠。习于威仪。宽于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70H 页
用法。又如此。自侍从卿月。以至三事。入以告旃厦。坐与诸公讲画。其阴德于小民。而可著为挈令者。不易数。独先生素谨于温室。当世外乘。又甚卤莽。以是人鲜知者。在江都日。智者已忧其败。或劝先生盍具舟备缓急。先生叹曰。 主上在围中。安危不可知。 宗社元孙皆在此。万一不幸。有死而已。安所偷生。盖先生之心。已素定矣。呜呼痛哉。呜呼痛哉。始先生凶问至。士大夫皆恸曰。先生岂真死耶。善人奚及此。已而复恸曰。先生真不死也。或言死不酷。无以表忠烈。奈何不幸而不以天年含禭。顾以身为 国家光。而以哀贻无涯之私戚耶。某少先生十年。而素孱弱。先生气王健七箸。且以为百岁矣。尚宪既已畸于世。幸长有林泉。而先生终遂乞骸之请。庶几共享期颐之乐。而事乃反覆。不得以馀年奉先生。疾病颠仆。又不得求之于原隰之裒。生为兄弟。死同路人。天乎宁有是耶。呜呼痛哉。呜呼痛哉。夫士平居读古人书。鼓颊抵掌而谈节义。一朝变故。有大不然。若寿全与仆人。不过一童子厮役。非有稽古之力讲论之素。而乃能临难不贰。视死如归。岂不于天性彝伦无憾。而亦有得于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70L 页
常所染擩也欤。其视背君命弃老母。抱首鼠窜者。何如也。先生娶永嘉权氏。户曹佐郎恺之女。领议政辙之孙。纯德淑行。协于上下。内外亲皆悦而归之。年三十三病卒。追封贞敬夫人。葬在江都镇江里其父母兆次。先生有治命。将待岁移祔焉。举四男三女。一男夭。先生平生言行可书者多。老病昏忘。不能备记。觕记其大者。昔司马氏以灭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为罪。立言之士。宜有以思其责乎哉。如蒙哀死者悯生者。畀以一言之惠。籍手以永不朽。则奚止一家幽明之感。亦将于 国有光也。
男长光炯。有文行蚤世。 赠左承旨。娶县令李献谌女。生一男寿昌。司仆寺主簿。寿昌娶县监柳焞女。生一男一女。皆幼。
次光焕。春川府使。娶承旨李铁女。生一男寿弘进士。寿弘娶掌令苏光震女。生一女。幼。
次光炫。户曹参判。娶进士沈慄女。生三男五女。男寿仁县监。其二。幼。女适侍直赵锡馨。次监役尹云举。次士人李廷夔。次洗马姜文明。次士人李恢。寿仁娶县监成弘宪女。生二男三女。皆幼。
男长光炯。有文行蚤世。 赠左承旨。娶县令李献谌女。生一男寿昌。司仆寺主簿。寿昌娶县监柳焞女。生一男一女。皆幼。
次光焕。春川府使。娶承旨李铁女。生一男寿弘进士。寿弘娶掌令苏光震女。生一女。幼。
次光炫。户曹参判。娶进士沈慄女。生三男五女。男寿仁县监。其二。幼。女适侍直赵锡馨。次监役尹云举。次士人李廷夔。次洗马姜文明。次士人李恢。寿仁娶县监成弘宪女。生二男三女。皆幼。
清阴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第 571H 页
长女婿翊卫司司御南好学。生一男三女。男老星。京圻都事。女适参奉朴承健。次士人申命圭。季未行。
次吏曹判书张维。生一男一女。男善澄。女为 凤林大君夫人。
次杨根郡守李以省。生四女。长适士人尹弼殷。次士人金鉽。馀幼。
侧室一男四女。男光熽。录振武功。为抱川县监。生二男四女。寿全即其长子。女适宗室彦兴令纯善。馀皆幼。
女为判书韩仁及妾。次适县监李应寅。次为郡守李硕望妾。季为成后龙妻。
内外曾孙男女总二十九人。
次吏曹判书张维。生一男一女。男善澄。女为 凤林大君夫人。
次杨根郡守李以省。生四女。长适士人尹弼殷。次士人金鉽。馀幼。
侧室一男四女。男光熽。录振武功。为抱川县监。生二男四女。寿全即其长子。女适宗室彦兴令纯善。馀皆幼。
女为判书韩仁及妾。次适县监李应寅。次为郡守李硕望妾。季为成后龙妻。
内外曾孙男女总二十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