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自动笺注)
淸陰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碑銘(六首)
  
伯氏政府右議政仙源先生神道碑銘(幷序)
伯氏議政公諱尙容。
字景擇
自號仙源
亦號楓溪
先君聘于左議政林塘鄭府君之門。
生五丈夫子
長卽公。
當丙子之難。
殉節江都
賊旣退。
國人通謂公之節。
首先褒錄
於是大臣禮官
國人上請
遂旌其門曰忠臣之門。
國人又通謂先君有子矣。
外氏宅相矣。
不以哀爲榮者。
不肖弟尙憲聞而哭之曰。
嗚呼
伯氏胡不在宥之世乎。
胡不百歲之壽乎。
胡不啓手之事乎。
而反以身之不幸
爲國之光乎。
旣而曰。
聖賢有言
君子殺身成仁
又曰。
盡其道而死者
正命也。
若是則於伯氏之死
吾又何憾焉。
先君金氏
諱克孝
位至敦寧府都正。
 贈領議政
胄於高麗太師諱宣平
信川郡守 贈左贊府君諱生海
王考平壤庶尹 贈吏曹判書提學府君諱璠
王考憲府掌令府君諱永銖
判書已下之 贈。
皆由公貴也。
先妣 贈封貞敬夫人
林塘府君第三
公元1561年
女。
府君諱惟吉
德業章重一世
世稱之不以名而以號也。
公生於嘉靖辛酉五月九日
自幼聰明和順
不好游戲
年十三。
從先君在邑廨
非有命。
不輒出衙門
晨昏之暇。
一室讀書竟晷。
絶無子弟過。
人稱老成典刑
壬午司馬高等
賢關
士友
諸生抗疏論 國家大事
推公爲首
銓曹擧授 宣陵參奉
以親老強屈
其所樂也。
庚寅別試文科
未及分館。
卽薦入史局檢閱
尋以相避西敍。
壬辰
體察使鄭公澈,檢察使金公瓚連辟爲從事
久留幕府
多所諮議
除兵刑二曹佐郞,司諫院正言成均典籍史館記注
皆以在外見改。
尋爲吏曹佐郞知製 敎兼世子司書
婦慼病免
正郞
坐事罷。
屢遷弘文館修撰成均直講
再爲副應敎世子弼善。
又以都元帥權慄,接伴使金脺,張雲翼從事官。
往來湖嶺軍中
 皇朝監軍陳效來。
問禮龍灣
道路戎馬之間。
勞勩備至
未嘗辭避
戊戌拜同副承旨
越階超擢
異數也。
姻家有先在僚右者
控辭 許遞。
已復爲承旨
京師賀 聖節
還論踰限坐罷。
亡何徑敍刑曹參議
兩歲中十四遷。
不出喉司禁省
 
公元1601年
寵待殊渥
辛丑秋
大司諫入 對。
極論言路不廣
宮闈不嚴
 上問爾謂不嚴何事
毋隱
於是群小交通邪徑之事畢露
 上不答。
玉色甚厲。
大臣已下無不竦然縮頸
適故相沈公喜壽宗伯李公廷龜啓言此事臣等亦聞之。
恐懼敢言
某獨盡言
可謂朝陽之鳴矣。
 上始賜慰諭乃罷。
後聞上怒責問嬪御
後庭多竊咎言者。
與同僚具箚。
請馭宮奴貢獻
以抒民弊。
 報可
自是忤旨。
諫長承旨大司成
又移兵曹
皆未久辭遞。
孼臣永慶藉奧援得政柄。
欲求媚以祛舊衘。
首除定州使。
長子死未葬。
迫逐赴官
會 詔使顧,崔至。
意欲甚大。
州人力屈思潰。
委曲處之。
卒以無事
三年政成。
上下晏安
公私豐羨
獄訟無滯
儒風丕變
館傳脩整
賓旅如歸。
通溝洫廣儲峙
備水旱。
民無告病
事聞。
屢蒙 褒賞
秩滿將還。
髫白擁車。
旣去追思建嵑。
尙州使。
三年罷歸
又除安邊府使。
孼臣尙在事。
脩𠫷無已
未更時月
輒出之。
必置關塞嶺海之遠。
二親相弔
賓客交慰。
不見幾微
 命下卽路
其治如定州
而所遇民風吏俗。
各有難平者。
一以寬明廉惠劑之。
強柔胥化。
公元1602年
大治
其民與後來繼政者。
久益稱頌
 宣廟大行
篆銘旌。
僉樞刑議。
 山陵進階
漢城右尹,戶曹參副摠管拜都承旨
明年熊,劉二 皇使來。
周旋中度
用超二階漢城判尹兼帶禁府春秋摠管
再爲大司憲
宮中左道寢盛。
亟示嚴斥
以端本源
遞授知樞。
監視成陵一階
屢遷刑曹判書,知樞,京尹
朴應犀之獄。
誣引
取問卽釋。
奸黨必欲害之。
在朝素信
誠實長者
不得售其計。
亡何有事 太廟
敍勞陞秩
丁巳奸臣爾瞻等請廢 母后
擧朝靡然
不與
奸黨言路論竄。
不報
游於羿彀至於七年之久。
戊午先君卽遠。
辛酉大夫不幸
公重遭荼毒。
銜哀待譴。
癸亥 國家反正
明年甲子
外除
拜判敦寧。
李适叛。
 上幸公州。
公以檢察使先行
供頓無乏。
募兵輸粟
以佐軍興
賊平。
扈 駕還都
兼竝如故
加帶同知成均
受使毛營。
議處遼民。
道拜兵曹判書
坐誤行文書譴罷。
尋還敦寧。
王,胡二中貴來。
爲遠接使。
便宜酬應
以存國體
益良多。
遷禮曹判書
復進一階
加帶 經筵賓客摠管
 上遭私戚
群臣爭不三年喪
 上責禮官迫進喪服
公元1567年
路咎之。
自免西敍。
再遷知樞參贊
旣葬。
班 恩加輔國崇祿。
比列三公
公府敍坐不便
參贊還敦寧。
改判樞兼禮判。
他兼如故
丁卯西虜深入
上幸江都
畀公留寄。
號令明白
城中肅然
虜退 回鑾
贊行 廟祼。
遷吏判書判義禁。
明年秋
病辭還禮曹。
至庚午耆老社。
引年致仕
 溫旨勉留
累章不許
亡何 章陵不修
坐慢譴罷。
時 上特有激爾。
實無慢也。
敍禮判兼判義禁。
復請致仕又不 許。
公以素志不遂
鬱鬱自得
辭解職。
已復長東銓。
先是言官有以論事獲罪者。
 上意久錮之。
公輒擬顯望。
忤 旨坐罷。
壬申右議政
母舅故相鄭公,壻張維不肖一家四人
同時枚卜
公愈懼逡巡辭避
會有上變事。
促 召大臣
不得已乃出。
公深以盛滿爲戒
不欲久居衡軸
前後請急
 亟遣近臣敦勉
章二十九上乃 許。
判敦寧。
甲戌再入右揆
辭不 許。
明年六月
復辭得 允。
領敦寧。
時兪伯曾,羅萬甲上疏
言多觸諱
伯曾尤詆大臣
 上大嚴譴
公請寬貸
 不納。
或諷言不知時變者。
慨然曰。
備位三公
朝有闕失
豈可循默以負 國恩乎。
以是去位
公元1637年
亡何趙絅事。
 上欲廷尉問。
問諸大臣
公請核之。
言路以爲不可
 上反咎前議
是非無主
齒舌紛然
公猶不樂
復請致仕
三章 不許
特下溫旨
以示悔意
尋 聞苦眩。
 御醫內藥。
恩賜絡繹
及虜勢日急
 命故相尹昉奉 廟社
檢察使慶徵李敏求等護後宮元孫王子
又令群臣老病者先赴江都
公亦隨行
是夕。
 車駕繼發。
崇禮門。
虜騎已迫西郊
蒼卒 幸南漢山城
江都路遂絶不通。
圍山城
分兵江都
明年丁丑
虜主自領大衆
號二十萬
中益急。
湖西軍先至。
遇賊而潰。
諸道勤王之師畏懦莫肯前。
檢察使留守張紳等恃有天塹
不治軍事
放縱自便
公奮謂 行在受圍日久
在朝夕。
或言鄭世䂓敗死
湖西主事者。
江都檢察一人足了
副使宜往湖西
散卒義旅
湖南在後者。
以赴 君父之急。
機不可緩
敏求涕泣不行
公又謂山城消息不通
重賞募士
起居 官守
十往必有一達
臣子之義。
豈可束手坐觀乎。
慶徵相與詆之。
無所施。
一夕羽報狎至
慶徵等始懼。
夜半授孑
恇擾失措
望見賊船
一時遁去。
所受付託竝其老母
委之虎口如遺
也。
賊至城下
知事不濟
解所御戎衣付傔人
南城譙門中。
積硝磺據其上。
放火自燒。
一孫一奴從死
疾雷霹靂
聲裂天地
屋瓦榱棟俱無處所
正月二十二日也。
時公之二子
或 扈從山城
或守官東道
賊去。
奔覓遺體不得
乃以所留衣嘷復。
四月某甲
墓于先兆楊州東面陶穴里負乾之原。
得壽七十有七。
夫人永嘉權氏。
曹佐郞愷之女。
議政轍之孫。
純德淑行
協于上下
內外親悅而歸之。
年三十三病卒。
江華鎭江里。
某年某月。
以公遺命移祔焉。
生時自爲誌。
竝誌夫人墓。
是用之。
三男三女
男長光炯。
馴行蚤世
左承旨
縣令李獻諶女。
生一男曰壽昌
縣監。
次光煥。
尙州使。
承旨李鐵女。
生一男曰弘。
進士
次光炫。
曹參判。
進士沈慄女。
生三五女
男曰壽仁縣
壽民賓俱嚮學
侍直趙錫馨,監役尹雲擧進士李廷夔,洗馬姜文明,士人李恢其壻也。
女長適司御南好學
生一三女
男曰老星佐郞
參奉朴承健,士人申命圭其壻也。
季未行。
次適右議政張維
生一一女
男曰善瀓。
女爲 鳳林君夫人
次適郡守李以省。
四女
士人尹弼
殷,金鉽其壻也。
餘未行。
側室一男四女
男曰光熽縣監。
武功臣
二男三女
男曰壽全。
從死者。
次壽堅
宗室彥興令純善張經其壻也。
餘未行。
二人判書韓仁及,郡守李碩望妾。
二人爲縣監李應寅,成後龍妻。
內外曾孫男女三十餘人
爲人
惇厚謙愼
容貌和粹
表裏如一
望之知其爲長德君子
事親未嘗忤色
友愛諸弟
至老逾篤
家衆恩而有制
門庭之內雍雍如也。
養疾王母
三月不解衣
不去側。
以身代親。
忘其劬。
至於良已
二季先歿。
其所以慰親心而處喪事
多人所難及者。
敎飭子女
循軌則。
深戒浮華奢靡之習。
五倫歌。
常令諷誦
而喩於心。
少讀二經四子大義
學古文詩於外王父
易於朴公受。
春秋左氏尹公箕。
往來成牛溪先生之門。
李文成公
推爲師道所存
交游一時名人
而如李文忠恒福申文貞欽吳相國允謙李文忠廷龜黃文敏愼,鄭文肅曄最所深契
泛愛容物
絶無畦畛
中實毅然不可奪之志。
辭受之際。
稱心以行。
喜山水。
有名古蹟
羅列左右
其庵臥游
以償雅趣
晩築楓溪水石。
先君心好之。
肩輿
日往來。
公輒營具
擇味以進。
佳辰壽節。
廣延賓客
下至伶工伎樂
必致親意所向
盡歡悅。
先君善於德。
大夫善於惠。
家婦善於饔。
子弟善於馴。
又多科第簪纓
以榮以養。
世皆歸福於公。
俸祿半入孤寡貧窮之家。
家人內困
稱貸以給。
不卹也。
世俗奢儉俱不中禮
祭式以爲家訓
座隅古今格言
常寓鑑誡
一家內書几案
以至庭除卉木
方列整齊
杖屨林壑
逍遙自適
休則靜坐觀書
焚香煮茗
聲伎駁雜之戲弗用也。
文取辭達
詩尙淸腴
書法二王
篆該衆體。
然皆不屑爲也。
遺稿二卷藏于家。
識洪命耇,尹棨於郞署中。
謂其必有立也。
慶徵終非保家子。
如其言。
江都
或勸具舟。
以備緩急
公歎曰。
 主上在圍中。
安危不可知
 宗社元孫皆在此。
萬一不幸
有死而已
安所偸生
自是無敢復言
平生無崖異之行。
骫骳之跡。
不立異以自喜
矯情以求譽。
由通者視之
以爲介。
介者視之以爲通。
淵淵其量。
斷斷其心。
再入相而不喜
再去相而不悔
三黜官而不怨
三旌治而不伐
不測之地而不失常度
非意之干而能以理遣
濟人爲德於隱而不示之以恩。
謀事
主於成而必行之以正。
進而思退
貴而能貧。
此公之素養於內。
歷試人所共知者。
非一家之私言也。
不肖不能以餘年奉兄
而乃反以徵後之重見屬。
將使何心而爲此哉。
不知後之君子其以我爲信耶。
亦惟知我知之。
不知不知之耳。
遂爲之銘曰。
丹靑可以設色不可以聲也。
音樂可以象德不可以形也。
孰若文字之述而金石之銘也哉
嗚呼
公之忠與節兮。
萬古日星
贈領議政行驪州牧使李公神道碑銘(幷序)
不佞少從諸兄後。
得交東皐李公
至老益相善
公嘗知我
不佞自懼負公知鑑。
以累知己之明。
旣歿
墓刻久有待。
不佞不才不敢當
以至于今無擧也。
不佞實負公哉。
嗚呼
其可已耶。
其將不可已耶。
謹按公諱綏祿。
字綏之
自號東皐
系出 璿源。
我 莊憲大王六代孫密城君某,雲山君某仍父子有功
琮璜鍾鼎
世襲厥美。
雲山匡城正某。
匡城生廣原守某。
原生奉常寺僉正諱克剛。
寔公之三代也。
後以曾孫貴。
廣原追封君。
正公政府左贊兩館提學
累 贈公議政
公元1564年
府領議政
夫人視秩焉。
成公蚤有公車聲。
明經登第
性剛忤物
含用終世
溫陽某女
嘉靖甲子生公
幼敏異凡兒
七八歲聞人讀書
輒能暗記
見者奇之。
稍長文辭日富
聲名大振
曹偶有以顏行進者。
十五擧發解。
考官誦其文。
相賀得人
乙酉司馬
明年登第
選補承文權知副正字
妙齡巍科
丰彩瑩發。
出入映帶數人。
人咸目屬之。
丁外憂
廬墓盡禮
服除由本院轉正字著作博士
士論謂公宜居左右史
公素要路跡。
以是尉薦者。
癸巳遷拜曹佐郞
三字銜。
尋陞正郞
 朝廷將以臺省處之。
不顧
爲養出爲瑞山郡守。
兵亂饑荒
死亡十七八。
親自撫摩
袵席乳哺之。
流逋日集。
公悉發倉粟賑之。
廣設屯田
勸其耕種
大熟
公私俱濟。
亡何所不樂。
棄官去。
邑民環守遮公。
道爲之枳。
公以計夜出
歸臥不起
吏民追思不已
相與刻石頌其德。
久之復出爲郭山郡守
推誠寬恕
民愛而信之。
凡有號令
不煩就辦。
政最 上聞
賜帛褒美
去後民思之如瑞山
入拜司諫院正言
三字如故
累改侍講文學弘文館副修撰。
修撰副校理
公元1602年
應敎
李相公元翼體察西北面。
引公爲從事
擘畫籌。
裨益弘多
閫帥有與公門族者修餽問
公責而却之。
是後亡敢以私款至。
體相聞之。
喜謂人曰。
吾得李君
府尊矣。
以事還朝
儤直病急。
上遣御醫二人迭視。
分賜內劑藥物
恩數大臣禮。
以爲榮。
壬寅醜正者嗾人投匭
不逞爭起熒惑
逐一時士流。
公亦貶大同道馬官
親故交唁。
夷然不以爲意
奉職愈謹。
郵務整擧。
冠蓋西路行者
皆憚公法無撓
驛遂大蘇
何棄歸。
拜內寺正
改通禮院相禮
出爲廣州使。
免歸
又出爲鳳山郡守
亡何坐罷。
又出爲尙州使。
嶺俗素號難政。
州又地大繁訟。
爲吏者病之。
公一以淸簡制煩。
以其暇引邑子向學者。
面加提誨。
講讀不輟
一境大悅
有識莫不歸仰
亡何免歸
尙衣常二寺正
憲府掌令。
薦授議政舍人
兼帶春秋編修官
病免
再踐判校應敎
移正宗簿
使嶺南按獄
聞大夫人病篤
公憂甚。
陳疏請暇。
不待報而行。
坐罷。
尋拜太僕正
出牧原州
入拜修撰
自後中書玉堂諸寺正。
至有三四遷。
不拜或勉就卽去
未嘗久安於位。
孼臣盜秉。
朝政
公元1620年
紊。
公知世道不可回。
絶意仕宦
淸狂自晦
及廢 母論作。
挈家歸楊根江上
與完平李相,守夢鄭公曄。
相從山水間
起拜州牧使。
進階堂上
病辭。
至庚申某月卒。
春秋五十有七。
用某年某月。
卜葬楊根郡白雲峯下坐艮之原。
爲人
外和易而內直方。
與人處。
之者傾倒輸寫無贏餘。
見有貪邪側媚行者
貴臣要人
面斥不容
或有赧恨匍匐而走者。
至誠事親
大夫人側。
非有故。
未嘗膝下
愉愉如也。
至其晩年
嬰兒慕。
始居成公喪。
鄕里耆老語曰。
李君然後可謂之執親喪
每遇忌日
變服喪食
涕泣終日
大夫有疾
湯劑之類。
躬自爲之。
不聽子弟代行
大夫喜施與。
親戚貧窶者。
毋論有無
擧以與之。
子弟憂難繼者。
公曰吾輩竭力供奉
親志其可傷乎。
公之不求榮宦。
屈身州縣
勤勞數十不倦者。
皆爲大夫人志物之養也。
兄弟之間。
湛樂雖至。
亦有切磋之益。
至於卹窮族訓孤兒
使不失成就歸依之地。
公之內行純備如此
當官守職
報國爲心。
經幄
稽古證今
開發導迪。
講官體。
臺席
持論謇謇
不隨人骫骳
三道臬司得人
輕民力而重
貨賄
峻秩奧援
莫敢論。
竝擧劾之。
解倒懸
有趨羶冒郞銓部者。
言路畏勢。
掉頭咋舌
公歎曰。
此盌盛狗矢也。
卽彈去。
人快之。
又有墨吏民害者。
公將劾之。
同僚或云君不知人爲相近屬耶。
公正色曰。
欲以人主耳目
執政私人乎。
其人慙沮
不敢復言
在西郵。
大官納馬倍直。
公却之。
以書責謂宰相與民爭利
古人拔園葵之意也。
求者甚恨。
後竟以貨敗。
公所歷六政。
鰥寡豪強
洗滌宿蠹
專務便民
猾吏斂戢
不敢上下其手
長於剸劇
一無留滯
中淸靜。
平生嗜好
聲色貨財玩飾紛華之事。
不用也。
罷官歸家
妻子不免內困
居則處陋食淡
出則羸驂破鞍。
布衣不易
不堪其苦。
而公甘之若飴
賊臣爾瞻公從姊夫。
每以美言啖公。
公一不應
一日抵公書。
以節杯觴樞機回頭來等語。
陽爲規戒而實餂之也。
復書曰。
千鍾之祿。
未敵一杯酒
不盈眦之福。
寧當世禍
無我憂。
爲公憂。
各從所好
回頭無日耳。
爾瞻不敢害公。
銜之不置
韓纘男者。
爾瞻之黨。
而於公爲聯戚。
公醜之不相往來
偶於人家婚姻會。
公酒後欹帽。
字呼公曰。
君帽
危矣
嘻笑曰。
吾觀叔之頭甚危。
尤可愼也。
纘男愕然無以應。
如其言。
始與公游者。
見公放言無忌
爲公危之。
然終遠於禍機者。
以公托於麴糱
善自韜晦也。
其後知公所爲者非眞狂。
而其狂爲不可及也。
公之文章天得爲多。
居常刻意鉛槧
得意放筆
汪洋泛博
格律蒼然
 穆廟盛毓人材
當時號爲濟濟
而每詞苑論才
公名必在其中
艱虞之際。
文事未暇
翹材之盛。
不能虛席待公。
公亦不屑屑於文字
用其餘以及政事
終以良牧顯。
知公無不惜之。
著詩文藏于家。
會有家患。
家人失收
以是無傳焉。
公素喜酒
酷愛
自傷遭時不辰
以飮爲事
目爲酒人
獨居多閉門流涕
獨往不返
手書武侯表,陶辭,澹菴疏。
壁上
日起諷讀
讀訖嗚咽慷慨
悲不自勝
子弟乘間開譬
公曰爾言亦是也
古人有懷投水者。
不忍宗國之亡也。
汨羅之死
賢者不以爲非。
況我飮酒忘憂耶。
死生命也。
蟬蛻濁穢
從先人於九原
無憾矣。
因廢食累月
病𠫷不肯近藥。
一日長子手訣曰。
得正而斃。
目瞑矣。
但爾他日不免亡國大夫
不宜苟免以辱先。
不更言。
弱冠通籍
所與善皆一時聞人
十年之後
等輩皆已公卿
而公陸沈不前。
負才不售
而終不見於色辭
豈無所養而然也。
嗚呼
使公不得大有所施。
不滿祿不充
年又不永
豈天之未定也耶
種德食報
嗣胤慶。
爲國毗輔
望屬弘濟
君子於是知天之有定也。
夫人鎭川宋氏。
宣傳官 贈兵曹參議濟臣之女。
生有淑質
幼受女訓諸書
大義識事理。
在室有令聞。
及爲婦。
舅姑一遵古禮
舅姑甚重之。
議政兄弟姊妹八人
甥姪男女及諸侍御婢使且累數十人
夫人周旋其間
待之各盡其
一家之內終始無間言。
門中推爲女範。
于女有過
少懈惰。
警責不假借
夫人家素饒。
議政公疏於財。
世業旁落
夫人身自勤儉
手執女紅
毋乏經紀
至於賓客酒食之奉。
內外賙急之費。
惟視大夫人及議政公所意。
竭力承奉
不使知其不易也。
遇變亂。
長子 扈從
辭拜之際。
彷徨不忍去。
夫人勉之曰。
汝旣出身事主
臨亂後君不義
亟去。
毋以我爲念。
後長按節湖西
夫人前已寓居本道
相見必戒之曰。
汝勿忘汝父居官時務循省約。
毋以我故招怨一方
乞恩淸州
備物供養
夫人不悅曰。
民力竭矣。
有奉親而菽水不繼者。
我獨何心享此。
輟俸推惠。
吾心少安
聞者歎服
前後 恩賜及親戚宰邑饋獻
輒分窮族。
無所靳焉。
臨終長子曰。
汝德不及先人
祿位過之
吾常憂之。
益加謹飭
毋忝所生
忠孝仁厚自勉
以報 國恩
卒壽七十五。
卽某年某月也。
以是年某月。
祔葬議政公墓右。
公生二男二女
長曰敬輿
政府右議政
追榮三代
其所推恩也。
次曰正輿。
有才行。
司馬
先公歿。
長女夭。
次適韓楙縣監。
議政娶領議政尹承勳女。
不育
再娶監役任景莘女。
四男二女
敏章,敏迪。
下幼
側室二男幼。
縣監三男三女
五相五就
女辛暄。
餘幼。
敏章二男
五相一男
生員無子。
以敏迪爲後
系之辭曰。
謂公爲狂者
歌鳳之儔耶。
謂公哀時者。
左徒之流耶。
幼而慕父母
老而不衰
庶幾老萊循行耶。
晦而混其跡。
激而明其志。
仿像東方倜儻耶。
敎兒則先節義之重。
刑家則彰順正之德。
處 講筵而竭啓沃
臺憲而殫謇諤
居沃郡不易廉操
巖邑尤稱良牧
不能名公之德。
而其善人君子之遭世不幸
不失其正者歟。
余言匪諛。
以爲證。
司饔院奉事 贈吏曹判書李公碑銘(幷序)
公元1583年
萬曆癸未之歲。
卽我 昭敬王之十七年也。
于時尊尙儒術
振作士氣
寧之美。
光于前烈
有若李文成公牛溪成文簡公
講學明理
蔚爲儒林之表。
好善之士。
慕嚮之。
莫不隆師衛道爲志。
用奬同好
其在太學上庠生員後 贈吏曹判書完山李公其一也。
公諱愼誠。
字欽仲
蚤孤
慈母之訓。
自爲兒時
已能端視雅步
不喜惰游
稍長自勸讀書
尋師就學
請業有序
不專世俗科擧之文。
務發其蘊義。
矻矻昏朝
識者知其有立
母夫人屈意公車
己卯司馬
太學
尤爲士友所重。
諸生每有疑難
多待公以處。
時 上察文成公大任
擢長銓部
眷遇日隆
群小不悅陰相與謀
言路和附
交章彈劾
其言無俚(一作理)。
公適掌議齋中。
讒邪之害正。
賢者之受誣。
愍士趨之失路
懼 君聽之或蔽。
奮然慷慨
倡率諸生
會明淪堂。
上疏伸辨。
醜正之徒使其子弟群聚麋至
詈言罵座
火色甚盛。
諸生恥與相格。
相顧引去
公獨正色不動。
言出有倫
陰類退沮。
乃摘其尤無良者數人。
以齋規。
士論復定。
疏入。
 上手札褒予。
至比宋
公元1652年
陳東
遂竄宋應漑,許篈朴謹元等三奸遠地
竝黜言路之黨奸欺罔者。
於是賢路廓然
士氣益振。
公之名顯朝廷
多士會議也。
三司吏羸服竊聽
主記倡言名氏
人皆謂伏禍始此。
夷然語曰。
時運否泰
斯文盛衰
實關賢者進退
爲是懼。
弗恤其它
亡何公薦授 參奉
轉司饔院奉事
壬辰寇深
 上西幸倉惶
達官顯寮多未及 扈從
公獨鞭一馬奔及之。
子弟請少止治具
公却之。
碧蹄驛。
 廟社乘輿百官雨立泥塗中。
不復上下
公在衆中
痛哭請先斬晝去邠計者。
辭氣甚厲。
見者竦然
宰相諭遣之。
先是公之弟守郡祥原奉母赴官
公從 駕至松都
聞弟病去郡。
歿於
母夫人聞亂獨避。
不知其處。
公卽上疏解職尋母。
遇於峽裏
母夫人老病
不任自遂。
親自扶持
竭力經營
朝夕之供。
未嘗有缺。
數月丁憂
時賊勢鴟張
徧及山林
公守殯荒谷。
爨燧不擧
或勸之向所以崎嶇不徙者。
徒以老親故也。
不幸至此
宜暫避他境以竢之。
涕泣不從曰。
親喪在淺土。
事變如此
吾何忍去爲。
明年寇退。
反窆先壟
服除
寓居湖南咸悅之江城村。
不復求仕
公元1552年
自守
雖在流離困苦之中。
不廢舊業
時事艱虞
忽忽不樂
遇故人輒痛飮遣懷
以是終其世。
公之系譜於 璿籍。
我 恭定王第二子補封孝寧大君
再傳而至明善大夫長堤正諱源孫。
於公爲曾大父
大父諱浩。
進士有名
禮賓別坐。
 贈司憲府執義
考諱彥師。
洪川縣監。
 贈吏曹參議
南陽洪氏。
監役希淑之女。
公之長子先有原從勳。
屢 贈公吏曹判書
陞卿亞。
追封三代
夫人如其爵。
公生於嘉靖壬子
卒於萬曆丙申
壽四十五。
葬于衿川某村負午之原。
從先兆也。
公厥有再室。
元配原州邊氏夫人
生三男。
繼室光州金氏夫人
生一女。
男長曰楘。
歷敭內外
今爲司憲府大司憲
立朝侃侃古直臣風。
次槳,
俱縣監。
女適文科府使盧協。
都憲一男二女
男之恒。
承旨
文學聰敏世其家。
女適修撰韓山李海昌士人趙億
妾子四人
之憕。
餘幼。
二男三女
之恪,之悌。
女具致中,鄭始復,李稢其壻也。
三男一女
之性,之忱,之悅。
申時楫。
之恒三男三女
李海昌二男一女
趙億三男
致中二女
之性四子
忱一子。
內外曾孫若干人。
最公天姿穎悟
履貞固。
趨向旣定
確然千萬人吾往之志。
少好學。
小學家禮四子先儒論義諸書
講究甚悉
至其久也
動止有法
言笑以時
一時師友間。
稱爲學問中得力人
生甫齔。
參議棄世
持喪成人
母歿遭亂
哀動隣里
匍匐爭救
卒以無憾
歲饑聚族同居
均其衣食
鬻己宅。
自私
兄弟吉凶
費皆如取諸囷焉。
居官自循矩度
而承上接下。
一以和敬
皆得其歡。
至於善惡是非之辨。
一刀斷下。
同門生僞行飾貌者。
公初與之交厚
已貽書告絶
或疑其過。
後其人惡發良死
人始公先見。
銓司收用公。
一人誣毀枳之。
公曰是吾命也。
無介然之意。
嗚呼
可謂信道篤行君子也。
銘曰。
世降俗訛。
群蒙昧昧
遇文而興。
亦士之美。
英英李公。
蚤識厥趨。
秉志如椎。
莫撓十夫
肅肅頖宮
煌煌投匭
明申闇屈。
士論攸曁。
名升于朝。
祿養及親
顧循初服
匪樂斯存。
亂離瘼矣。
棲衡門。
學未究用。
嗟命之屯。
蓄祉歸贏。
俾昌厥嗣。
 恩麻寵章
有光泉隧。
始興之原。
山住水縈
屹屹桓楹
維德之銘。
外王父政府左議政鄭府君神道碑銘(幷序)
公元1515年
自古國家隆平之世。
天必降之名臣賢佐左右之。
以鳴其盛。
而又其子孫
必以德善功烈
著之文辭
銘之鼎彝
以垂後世爲國之光。
經傳所記。
可見已。
外王父左議政林塘府君
歷事 四朝
世載令德
功施到今。
宜有穹碑顯刻。
傳示永久
麗牲之石
闕然無文
迨五十年。
蓋出於愼也。
日內廣成
屬尙憲曰。
王父幽堂之銘。
旣已爲之。
玆有未盡之役于神道
無異記。
無異辭。
惟是一在地中一在地上兩存竝傳惟兄圖之尙憲不敢辭
謹以誌所敍者申之曰。
府君姓鄭氏。
諱惟吉。
字吉元
東萊縣人
鄭之先。
遠有代序
其可譜者。
左僕射穆。
顯于高麗
遂爲大家
厚燾光啓
逾遠彌昌。
王考惠公
當我 朝文明之際。
樹績內外
致位參贊
封東萊君
是諱蘭宗
王考文翼公相 中宗
扶翊士類
屢憎奸回
大臣節。
卒配 廟享
是諱光弼
考諱福謙
華都護府使。
 贈領議政
不贏其年。
以裕嗣胤
大夫人完山李氏
宗室長豐令之孫參奉諱壽永之女。
府君之生。
正德乙亥十一月壬子
幼有異質
甫齔。
文翼公敎之膝下
常語夫人曰。
此兒後必至吾位。
稍長。
藻思溢發
日新
公元1538年
富有
才兼數人。
曹偶莫或有先之者
十七。
司馬第六名
考官奇其文。
爭欲寘之首。
金公克成
素名能知人。
謂此子異日國器
勿令蚤泄。
亡何
金安老盜秉。
文翼公
構誣竄逐
竝錮其子孫
安老敗。
文翼公始還 朝。
禁錮亦解。
明年戊戌
府君登第
 中廟中使諭之曰。
幸學取士
得卿孫爲壯元。
喜得人。
其所錫賚光寵之者近世未有
一時艶言之。
成均典籍
改工曹佐郞
諫院正言,吏曹佐郞
戚畹交隙。
朝著危疑
府君不激不隨。
士論攸歸。
中樞府都事
僚右有相避故。
歷工禮兵三部正郞
 仁廟東宮
妙簡宮僚
移拜待講院文學
竭誠輔翊
優被 眷渥
乞暇寧親
分賜內膳
丁寧惻怛之旨若家人焉。
 賜暇讀書東湖書堂
李退溪滉金河西麟厚同薦。
一時推爲冠冕
吏曹正郞
甲辰
大夫人憂。
服闋
拜內資寺僉正。
中書舍人
改司憲府執義
屢改弘文館校理應敎提學
陞同副承旨
故事東湖 賜暇。
堂上則輟。
 上特令仍之。
儲擬文衡
曠代異數也。
壬子
 贈議政公卒
服除
副提學
 庭試居首
進階嘉善
拜都承旨
請召李滉
公元1560年
資 聖學
 上嘉納。
歷禮吏曹參大司憲
庚申擢拜禮曹判書兼弘文藝兩館提學,義禁,成均 經筵等事
文學重事
無不委之。
外則羽儀朝端
內則論思帷幄
有所奏對
 上必爲傾聽
恩遇日渥。
吏曹判書
 靖陵改卜
監董方上
已西敍知樞。
卽閑郊墅者數年。
圖史蒔花
闔門養靜
消搖自適
舒卷之際。
未見二色
隆慶元年
以貳价進賀 京師
到遼野。
車陷泥淖
譯役皆後。
忽有㺚虜數十騎猋至若圍住狀。
先是李過此。
往往遭劫掠。
左右僕御無不失色
虜見府君車中
端坐不動。
兩兩相視大人也。
舁出大逵然後去。
宣廟嗣位
 皇帝內使
府君迎慰境上。
及歸伴送
亡何
出爲慶尙道觀察使
時有濫獄
府君察其枉。
理出之。
處士有名者。
陰爲主張
言路助之。
反加詆訾
府君自明
病免歸。
後事果白。
人始知之。
明年又出爲京畿觀察使
任滿
迭拜工禮二曹判書
壬申
 神宗皇帝卽位
翰林韓世能給事陳三謨來頒 詔。
初 命府君主館待
盧公守愼遠迎
儐接皇華
故以文事相周旋。
頃刻連篇
險韻鬪富
當仁不讓
謂之華國手。
二使在 中朝
公元1581年
文望甚高。
盧公固辭不就
於是改 命交易
人謂盧公之腐翰湛思
府君擊鉢淸新
得其所云。
二使一見卽加敬重
每賦一篇
先以草來視然後乃出。
請宴雖遽必成禮
譯士曰。
吾悅使君風度
常常而見之。
不辭也。
臨別至於出涕
見我國人
必詢起居
使命之來。
書問不絶
終始見慕如此
還 特陞一階授右贊成
又兼判義禁。
言路泥之。
刑曹判書
已還贊成
玉堂上箚。
有所指斥
得 旨予觀鄭某。
其心純實
固非輕薄豎儒之比。
近來朝著。
不思協心輔國
惟其不附己者輒斥。
將欲何爲
先後輩不相孚
有分黨之漸。
府君不寘崖異
一以恬夷劑之。
少年喜事
妄肆抨擊
故有是敎。
屢改禮兵曹判書判敎寧,右贊成
辛巳
吏曹判書
進拜右議政
諫垣論執
 上諭之曰。
右相以宏厚之器。
和毅之度。
凌雲之才。
每困於書生之說。
豈非命也。
聖人不容世。
右相何恨。
於是世益信君臣之契。
非訾毀所能間。
 上雖內重之。
而外言路之氣。
已而許遞。
明年
復拜吏曹判書
 皇嗣誕生
翰林黃洪憲給事王敬民來頒 詔。
又 命府君館待
 詔使久聞府君名。
待之加禮
公元503年
辭銓長。
還判敦寧兼摠管如故
癸未
復由兵曹判書
右議政
尋陞左揆
務行故事
愼所改作
常欲遠名勢。
立門戶私結後進
以故屢致紛紜
自以舊家世臣
受 恩深厚
不忍決去
而意殊不樂
先是府君至一亭舍
心甚愜。
後買亭一如夢境
仍名夢賚。
顏其堂曰退憂。
以寓晩節休退之志。
明年甲申
府君年七十。
耆老社。
上章致仕
 不許
賜之几杖
謝箋有云。
意絶立黨。
誰信大防孤忠
計熟歸田
欲全歐陽晩節
士林傳誦
以爲於此可見公之心跡
府君素剛無疾病
戊子秋
偶示憊。
請急
 溫批不允
 命御醫恒視。
分 賜內府珍劑
絡繹道路
 遣近臣問所欲言。
已而疾漸𠫷。
告終城南第之正寢
春秋七十有四
萬曆十七年九月二十八日也。
訃聞
 上輟朝三日
再遣近臣弔祭如禮。
含殮以迄窀穸
有司供具
二官監護
三事以下至于諸司小吏
無不奔走來哭。
哭之以哀。
下逮廝役里巷婦孺
相與咨嗟歎息
多有思慕泣涕者。
明年三月某日
于果川縣北冠岳山向之外氏長豐兆內。
從治命也。
府君天資
寬而重。
和而毅。
丰采峙玉
風度凝遠
生長
法家
目擩耳染
儼然夙成
自就矩度
不能聲色闚測
而見者皆以公輔期之。
自少佔畢
數行俱下。
一見成誦
終身不忘。
立心行事
忠厚謹愼爲本。
旣以忠厚謹愼大位
而其爲忠厚謹愼不衰
八踐銓司
九典邦禮
信心爲準。
不以毀譽徇人
 國有大禮
進退左右
威儀可觀
廷中望之。
燁如神人
平生絶無矯飾
居處膳服
華而不侈
儉而不陋。
人和盎然
人之向之春陽焉。
無敢以狎進者。
度量涵蓄
不露圭角
雖遇橫逆
夷然理解
至於大事
以義裁之。
尹元當國
倚 東朝橫甚。
威福已出。
莫敢忤。
爲其子求與爲婚。
峻却不納。
鄭汝立陰鷙暴盛。
衆畏其口。
側目視之
嘗於 筵中。
極詆大臣異己者。
爲敲撼計。
左右無能難。
 上疑問府君
正言斥之。
說不得售。
及設同宗會。
宗人有欲邀汝立者。
府君不許
謀叛族誅
人始服其明。
思庵朴公淳,谷李公珥。
府君後進郞屬。
而奬待無間
同升諸公
權徵,尹國馨
皆所尉薦
而後先至卿位。
有名庶弟不能家。
業之使足自贍
而迎庶母於家。
待之盡禮
族人孤窮無歸者。
敎養嫁娶之。
恩意備至
文章富麗
長於詩。
不事
削而自有風味
不能及。
翕然推爲宗匠
亡論騷人楮客釋流方外之徒。
亭楣館壁。
得之以爲光。
 九重之內。
燕閑之所。
圖畫屛障
必經府君題詠然後爲重。
著述甚多
遭亂散軼
遺稿二卷行世
亦可以嘗臠知鼎也。
書法奇勁。
自成一家
世多慕效
謂之林塘體。
君子謂人莫與衡而不以文藝自高
官位日盛不以顯貴加人
謀猷經畫
贊襄弘多
而不示人賢智色。
庶可名公云。
小子幼侍分甘
親承謦欬
當時稚昧
觀於大君子氣象言行
未有名言也。
及今昏眊
國乘家牒
無可据而摭者。
五十年立朝事蹟
若是鹵莽
竊不自揆。
敢效推測之知。
府君厚德陰功
不獨生人之類蒙被其澤。
昆蟲肖翹之微。
未嘗枉害
向之強宗大族燀赫一時者。
未及百年
衰替不振
府君之後
累公累卿。
世故百變
兵燹數更。
喬木不翦
榱棟無易
廟享如新
豈無所自而然歟。
抑又聞之長老
府君當揆之日。
方內無警
四民安業
 朝廷尊重
上下有序
不及盛時
猶爲太平之世。
府君去世
變故滋多。
氣象索然
不復前日事。
士大夫益稱府君得天人之佑。
而民亦受其賜矣。
此言非耶。
配原
公元784年
州元氏。
觀察使諱繼蔡之女。
純德懿範
克相內治
結髮至老。
相敬無替
時節慶壽
簪紳環珥。
羅右列
愉愉怡怡
以承娛樂
福祿之盛。
無與兩。
府君六年癸巳十月十七日
避兵海西
以疾卒于縣之村舍
壽八十。
明年某月。
祔葬府君墓右。
一男五女
昌衍
左議政
長女郡守尹善元。
生一女。
次判尹自新
五男四女
次都正金克孝
五男
卽尙憲先君子
子尙容亦右議政
丁丑之難。
殉節江都
都事韓浣。
三男四女
士人李成麟。
生一女。
議政二男五女
長廣
曹參判。
廣敬
大司憲
適士人李孝曾,郡守閔汝纘,承旨申得淵,正郞崔魯詹,縣監李浩源。
三男一女
太和
戶曹判書
致和
觀察使
次萬和。
生員
女適大司諫尹絳。
大憲四男三女
長至和。
參奉
次采和。
知和
應敎
次以和。
女皆適士人。
內外曾玄二百餘人
不可盡載。
銘曰。
文翼之孫。
寔我外祖
祖亦有子。
繼踵繩武
三世三公
孰與之伍。
由以致。
忠與厚。
積德爲基。
高而益固。
稽古史。
漢有韋平
曰袁曰楊。
竝美東京
更千百載。
若而家。
外氏克配。
不爲誇。
衛鼎銘。
歸重國光
周命牙。
亦紀旂常
是揚遺烈
昭載貞珉
雲若來。
敬視斯文
誰其爲之。
外孫之辭。
東陽申公神道碑銘(幷序)
公元1588年
宣祖之世。
最多禁臠
而最稱多才譽
至其最儁偉杰然
終始名節自持者。
無如東陽申公
此寔士大夫公言
至公身後
益顯以彰。
公諱翊聖
字君奭
自號樂全堂
又號東淮居士
故領議政文貞公長子
文貞公諱欽
德行事業
備載國史
母曰全義李氏
考諱濟臣。
世所稱淸江先生者也。
萬曆戊子生公
在娠有異夢。
自幼奇邁
文貞公愛之
於諸友使就學
文義日進
奕奕有聲
十二。
選承貞淑翁主
封東陽尉
丙午
兼拜副摠管
 上欲試其才。
一日禁直
 命和時人大手篇。
故使中涓促成
公立草以進。
 大加稱奬
卽賜御坐白馬
由是恩眷益隆。
光海四年癸丑。
孼臣爾瞻大起誣獄。
先朝故老名臣
騈首圜扉
文貞公放逐歸田
削跡隨往。
及請廢 母后
百寮造庭
守志不從
使之獻議
不從
有以禍福訹公者。
公曰得正而斃。
甘心焉。
終不動。
奸黨爭請遠竄
待命者數年。
癸亥丁內艱
 今上反正
褒錄守正諸臣。
公元1626年
一階
李适反。
 特命起復
再辭 不許
事急
禫服從戎
 上賜寶劍弓矢
扈衛 三宮
天黑相失
倉卒事多危疑
公語江都體察
得挽誤機。
承徽旨馳往江裔
奉回 慈駕。
 慈殿初難之。
公辭婉理順
始得 聽許
謁見舟次
 上甚喜賜坐。
慰勞備至
仍敎不可離予左右
 駕次水原
召公謂曰。
國事至此
卿須戮力
以奬 王室
辭謝
仍陳立體振威靈。
警衆心。
間道召西路帥臣
以掣賊後。
兩湖勤王兵。
掎角之勢
 上曰。
卿言良是。
議者多言 大駕駐禿城。
 三宮分駐內浦。
以固形勢者。
公力辨其不可
議遂寢。
 特授都摠管扈駕使。
分領體府游兵
號令諸營。
蓋是行也。
籌決策。
多賴公計畫也。
 上以公近屬
且才足任。
欲有所付畀
數問大臣
左相公昉語公。
觀 上意重用公。
亡何
賊平還朝
上疏終喪
陳時弊。
鑿鑿中窾
 上嘉納。
扈從加一階。
丙寅
翰林姜曰廣給事王夢尹頒 詔回。
公承 命餞慰于箕城
文苑之選也。
明年
西虜入寇
上出江都
 諭公保護 世子南下
 賜廏馬弓劍
賊退。
隨 世子謁 行在
召對
又賜上尊
公元1628年
馬文豹以勞之
戊辰
文貞公捐館
庚午服除
具箚進遺集
條陳御物以誠
慮事必愼。
自用
言路等事
又因遇災求言
應 旨陳箚。
誠齋易傳
 御札褒諭
公每有啓辭。
輒蒙 嘉奬
示優異。
所以尊禮信嚮之者
在一時貴近中無兩焉。
時將擧 私廟追崇典禮
議久未定
 上問公。
對曰。
可爲而爲之。
孝也。
不可爲而爲之。
非孝也。
百僚庭爭
公所製文字。
言益剴切
 上前已內咈公言
至是 下敎切責
公出待罪
已無所譴。
公乞暇往浴高城湯泉
遍遊關東名山而歸。
所經題詠流播
人多傳誦
 仁穆王后喪。
提調殯殿都監
復拜摠管
癸酉
虜警虛喝
朝議洶洶
公上書陳計。
 上卽召入臥內
咨訪便宜
丙子冬
傾國入寇
十日薄都圻。
公以摠管
扈從南漢
虜築長圍逼城。
誘以論媾。
廟議頗信之。
公言自古和議乖事。
堅守四壁
責勵諸將。
以示必守。
 上自出巡城
進公問此城可守乎。
公對 上無搖動之意。
下有敵愾之志則可守
 上爲之動容
 下敎申某專摠宮城護衛
後數日。
柄臣勸 上請和益力。
 上問公卿何如
公對如前。
且言彼必以難從之事要我。
公元1518年
翌日虜果索 世子爲質
 廟議皆欲許之。
公上箚。
 世子國本
決不可許
請焚虜書。
亟定戰守計。
旣而公言不行
復入對言
不獲已
 中朝不可絶。
椵島不可攻。
國寶不可送。
必盡還俘係
緩輸歲幣然後可聽
辭氣激烈
涕淚被面
 天顏慘然
首頷而已
 上將下城
主和者以公異議
去名從列
公聞夜半叩 閤請曰。
脫有非常
願以身殉
上乃許從。
還都
柄臣反以守正諸人
浮議誤國
竄配大司諫尹煌等十餘人
公請與同罪。
不究尋以 扈從勞。
加一階。
 宗廟題主
加一階。
於是位與宰相班。
戊寅
 特授摠管不拜
自此屛居墓田丙舍
朝請
虜使我 國。
前日事。
立石南漢之壄。
 上命篆額
公恥之辭病
不悅陰泄瀋中
謂公爲 大明守節
久之賊臣烓。
邊吏潛商。
事發逮去。
論死
辭窮
捏造惡言謗國
因顯告公及弟與四三名大夫
俱如向所陰泄者指覬以自解
於是被拘鎖。
幽諸瀋館。
事將不測
見者無不氣懾
夷然無少變。
彼亦不敢有所加。
會 世子明其見誣。
事遂已。
得釋旣歸。
屛居郊外
甲申春
偶示憊。
聞大臣有謀逆者。
彊入城。
疾漸
公元1524年
亟。
子弟命筆書箚
皇極經世,東史補編。
所用力擬投獻者也。
 上優答
儒臣校讎梓行
醫問絡繹
至八月二日丁巳
告終于明禮坊第正寢
春秋五十有七。
訃聞
 兩殿各遣使弔孤。
監護喪事
賻贈如禮。
翁主丁卯冬
先已下世
禮葬于廣州沙阜村卯向之原。
是用是年十月十七日穿翁主塚而合窆焉。
公嘗自爲誌。
令寘坎
卒如治命
公生五男三女
男長冕。
文科兵曹參知
次昪,炅,最。
進士
季晑。
女適正言洪命進士姜文斗,說書金佐明
冕娶參判尹暄女。
生三男。
長曰宗華
餘幼。
昪娶副提學李敏求女。
生一一女
男曰弼華。
適士閔鼎重
炅娶府尹一皓女。
生一女。
繼娶別坐韓岦女。
二男一女
最娶佐郞沈熙世女。
生一四女
晑娶觀察使金世濂女。
無子蚤夭
洪命二男一女
姜文三女
金佐明一男一女
竝幼。
申氏之福蓋未艾也。
性氣豪爽
魁顏美髥
秀出班行
威儀燁然
人望而畏之。
外嚴毅而中實寬豁
以此趨慕者衆。
作事帖帖細瑣
顧於內行純備
文貞公能以志養。
貴異宮而居。
日身溫淸
服勤左右
不命不退
文貞公文罔廢遂。
家業旁落
不能具朝夕。
衣服飮食弟妹婚嫁以下
無不自公營理
不詒親憂。
大夫人嘗危篤
斫指進血。
文貞公病。
親自吮疽
前後居憂
戚易咸備。
奉先儀節
悉遵古禮
同氣親故
有人不可及者。
自少踰艾。
立朝四十六年。
誠心奉 國。
朝廷有過擧。
彌日不樂
不以出位爲嫌
時或露章抗言
雖蒙訕譏而弗恤。
蓋其天性然也。
交游一時名勝
人比晉子敬宋晉卿
俱爲希代覯。
文武之材。
忠義之節。
患難禍福不愧於古之人。
雖喜稱公者。
未必盡知之也。
使其不束於故制。
俾究其用。
列國將相之業。
何足道哉
蚤服庭訓
有志於先立其本。
不專藻繢
攷證四禮
多所折衷
人有變禮
輒來質焉。
晩際頗悟邵氏象數之奧。
參究三才始終
取以運經世法。
引而伸之。
補入東史。
傍通九流古今文獻
 國朝典章
尤所辨博
亹亹乎其言之也。
嘗曰。
古之君子
善善長而惡惡短。
吾取以爲法。
見人嫺飾滑澤隨勢俯仰者。
若將浼焉。
或加面斥
不免齒舌
以此尤爲識者所賞。
文章鴻暢朗俊
讀之令人神聳
詩格高調逸。
不顓一家
取先史漢
擬議成變。
文貞公
少許可。
其所爲。
稱之曰能。
父子間常自爲知己
書法無所不規。
小楷駸駸二王
兼工八分篆籀
一時金石之刻。
以不得公書爲媿。
 國家玉冊寶篆銘旌神版誌文
公之跡十七八。
 恩賚易數
積閥閱崇資峻級。
繇此至焉。
亦可見其才之美也。
有集 卷藏于家。
嗚呼
公交兩世
知我
我亦自謂知公
昔守西河
公歸我留。
常意我死不復見公。
豈知我歸而公已先逝也。
今當屬辭
實有不忍銘焉。
凡幾提而幾擲。
又甚矣。
平生覩記
怳怳如昧。
彊摭家狀
擧其大而略其細。
其何能永示於來世也。
銘曰。
翼翼文貞
士林師宗
淸江嶷嶷
文武望隆。
兩家配美。
篤生豪英
厥材如何
宜公宜卿
遴迎肅雍
 王錫之爵。
魚白馬。
以承 寵渥
匪專親懿
實嘉才藝
日入地中
爲鬼爲癘。
含貞秉志
耳蟄名雷。
事有百變
一以義裁。
危正言
利口莫奪。
 廟貌雖玷。
綱常以立
江河萬折。
我心必東。
伸於暴強
皭然逾光
煌煌簡策
烈烈英風
有詩有筆。
有蔚其華。
龍津之陰。
有嵑峨峨
有來千年
公名不磨
牛溪先生神道碑銘(幷序)
公元1595年
先生諱渾
字浩原
姓成氏
昌寧人
考諱守琛
隱居講道
屢徵不起
卒 贈司憲府執義
世稱聽松先生
祖諱世純。
知中樞府事。
諡思肅公
曾祖諱忠達。
縣令
 贈吏曹判書
成爲高麗著姓
中尹輔益大顯
四傳而至汝完。
入 本朝府院君
生石珚。
禮曹判書
生抑。
左贊成。
生得識。
漢城府尹
先生高祖
世濟厥美。
載毓名德
妣坡平尹氏
以嘉靖乙未六月二十五日先生
天資敦敏
自然近道
所居默庵以自規。
初。
聽松趙靜庵之門。
得聞正學
先生學于家庭
聞道甚早。
一赴公車中選
以病不再試。
自此遂棄擧子業
專心爲己之學。
常尊靜庵退溪
以上遡於考亭而爲之準則
李文成公
亦以道學自任
相與講明義理
造詣益深。
一時士子靡然歸向
稱爲牛溪先生
久之
道臣學行卓異聞。
再授參奉
尋超敍六品
除積城縣監。
不就
四方學子之者益衆。
先生訓誨不倦
書室儀。
諸生知所遵行
歷除散署署長
諸寺院僚貳。
曹佐郞正郞
間嘗承 召一至京城
拜疏卽歸。
其爲臺官則以持平 召者十餘。
掌令者再。
至 命安車就道
固辭
上封陳從
公元1161年
典學之道。
先生謙愼不敢當
其實自有不可掩者。
朝臣多爲 上言之。
 上問李文成
成某之賢。
予已聞知。
顧其才如何
文成對曰。
謂之獨任經濟
不敢知。
爲人好善
好善優於天下
但善病難任劇。
置之閑局
使入侍 經筵則必能裨益 聖德。
辛巳拜 宗廟署令 召旨勤懇先生力疾入京 上遣醫問疾
賜藥物。
引見便殿
訪以治道之要。
對曰。
人君必先收斂身心
使志氣常淸
本立義理昭著矣。
又曰。
治亂無常
只係人主一心
必得賢輔
收人才。
列于庶位
治化可成。
上問今日朝人才何如
對曰。
容身保位者多。
引君當道者少。
此爲可憂。
又問救民之策。
對曰。
量入爲出
損上益下
固結人心祈天永命之本也。
退而上章。
極言之。
章久不下。
政院玉堂宣示大臣
 批曰。
疏中如論學等事
予當省察
但欲盡取國制更張之。
其亦難行矣。
後因引對
復申前說
先生嘗謂祖宗良法
盡爲燕山壞亂
尙有未盡革者。
變而通之。
乃可爲治。
其時勢不如是
無以轉危爲安
非欲盡取舊章更張之也。
文成公與之議合。
亦屢以此開陳
而終不見行
 上聞先生受祿
別賜
公元1525年
米豆
先生懇辭
 上曰。
周之則受。
古之道也。
先生不得已受之。
分與親戚隣里
大臣請依 先朝故事
兼帶 經筵入侍
 上不許
復下周急之命。
先生不受
屢疏乞退
出郊待 命。
御札召還。
引見勉留
先生請益力。
始許暫歸。
過冬上來
執義諸寺正。
不就
明年春
文成公長本兵
先生可任經綸
 上特拜兵曹參知
 敎曰。
兵判乃爾故友
擢爾參知
豈無其意。
同心同德
正在今日
 召命屢下。
先生黽勉
移拜吏曹參議
 賜銀帶。
先生三疏辭職
許遞本官
仍 命入侍經筵
勿爲退歸之計。
文成公當朝
中外所屬望。
實有挽回之機。
群小抵隙論劾
使不得安其位而去。
先生上疏明其誣捏
群小益怒。
竝劾先生
先生日出城歸坡山
於是太學生湖南海西儒生數百千人
抗章伸救。
 上褒答
又 敎曰。
君子也。
不患其有黨。
予願入珥,渾之黨。
斥黜奸黨尤甚者。
特拜文成冢宰
復以吏曹參議 召先生
尋陞本曹參判。
五疏 不許
先生入謝
甲申正月
文成公卒。
先生知道不行
無意世事
連章乞解。
 御批新喪賢宰
寢不安席
方圖與卿共理國事
此豈
公元1165年
告退之時也。
居數月。
乞暇焚黃
 上下敎曰。
成某安貧守道
隱居求志
因予屢召。
幡然而來
暫許歸山
今歲律云暮。
宜令長吏存問
明年
設局校正小學
請召先生
 允之
同知中樞
三拜不就
文成公旣沒。
時事日變
群小稍稍進用
益修舊郤。
先生復起用。
醜語誣詆
先生上疏自劾
己丑冬
復拜吏曹參判。
不就
會鄭汝立謀叛事發。
 上下國有大變
不可退在。
先生遂赴 朝。
因 上求言。
草疏申前養民保邦之策。
大病
至明
其疏乃上。
請骸骨歸。
太學諸生請留不報
相結奧援煽俑蜚語
辛卯春
士禍作。
竄貶者皆先生知故
群小必欲乘時倂及先生
先生愈自退藏
壬辰寇深
聞 上將西幸
欲入赴。
自念本起山野
方被鉤黨之目。
朝暮且得罪
國雖有急。
不敢自進
 乘輿西幸
當哭迎道左
如蒙顧問
隨駕而行。
否則惟有退死溝壑耳。
不意一夜之間。
 乘輿遽出。
先生所居大路數十里。
比聞 乘輿臨津
江津阻絶
亂兵已梗路矣。
痛哭舁疾
世子伊川
下書召之。
病甚不能卽行
陳軍務
世子便宜檢察使
遣騎促召。
時賊遍入山谷。
益肆殺掠
世子移成川。
先生間關得達。
世子卽趨義州 行在
道拜參贊
大司憲
先生上疏自列
陳選將鍊兵聚糧等策。
且言敵國外患
不可歸天數。
在昔帝王遭變故。
下詔罪己
貶去尊號
或罪誤國臣。
使民知改。
遷善之意。
以圖興復
今宜奮發大志
自刻責。
近習交通宮闈與政之端。
正直士爲耳目寄。
人心悅服
仇賊可滅矣。
見者知禍萌在是也
 天朝主事袁黃以贊畫來。
書論學。
專主鵝湖而絀洛閩
彼素亢倨。
諸公不欲拂其意而難爲辭。
先生答云。
小邦誦習 皇朝所頒經書傳註性理諸書
以爲此外無他道理也。
不能復難。
屢拜參贊都憲
輒辭就散班
賊發 宣,靖二陵
承 命與諸宰奉審。
慮事決疑
咸推先生
復 命于海州
 大駕還都
以病留衛 中殿
湖西土賊大起
先生力疾上京
陳疏待罪
 御批至擧變初事
辭旨極嚴。
始 上之西幸也。
臨津
李弘老。
某家遠近
老本倖相客。
指道邊亭舍曰。
此其家也。
 上曰。
然則何不出見我乎。
老曰。
此時豈肯來謁也。
及在義州
先生自分朝赴 行在
進讒曰。
成某此來。
爲世
公元1537年
子圖內禪也。
 上旣入其言。
是有是 敎。
先生不敢自辨。
願伏重誅
復 賜慰諭。
凡有陳達
不用
賊窟嶺南十餘郡。
 天兵罷老
不能進取
天朝任事諸臣無計善後
諉言倭乞和
所上事多欺蔽我國
奏發其狀。
以此總督顧養謙大恨之。
移咨令我竝奏如其指。
 上被其迫脅
固已許之。
而且下廟堂議。
相成當國
尤欲曲從顧咨。
先生入對
先生之意。
以爲我國恢復大計
只在毋失 中朝將相之心。
不可不少副其意。
及至 上前如此
 上不悅
噤默而退。
 朝廷竟依顧指陳奏
而 上意和議先生
三司交章斥和。
意在先生
先生引罪
乞骸歸。
丁酉秋
倭鋒再逞。
都城危急
知舊移書先生赴難
先生答以難進之義。
具見本集。
先生出處
徇道義。
或有 召命而不來者
未嘗無 召命而自至者也。
戊戌夏
疾篤
遺令子文濬曰。
得罪 君父
心事未白。
死目不瞑矣。
衣以布衣
斂以紙衾
載牛歸葬
前書昌寧成某之墓。
子孫知其處可也
六月六日
易簀坡山書室
壽六十四。
用是年某月日
葬于坡州向陽里向之原。
聽松兆次。
先生歿
公元1601年
後。
群小仇疾未已
辛丑
鄭仁弘嗾其徒上疏
誣詆先生以構殺崔永慶。
蓋在庚寅
永慶因道臣密啓被逮
先生旣退。
移書鄭相澈。
稱其平日孝友
不宜有此。
鄭相入對先生言。
 上意乃解得釋。
後遭白簡
再繫死。
至是群小反謂先生構殺。
 宣廟御筆抹去構殺二字
竟至追奪官爵
儒林爲之氣塞
 今上踐阼
吳公允謙李公廷龜白先生被誣狀。
 上亦雅聞先生大儒
卽 命復官。
尋贈議政府左議政
 賜諡文簡
諸生書院坡山
聽松先生同享俎豆
尙憲晩生
未及請業
自幼仰止高山
竊聞於先輩長者
先生孝性天至
聽松嘗病𠫷。
刲股和藥以進。
延累月。
丁憂
廬墓三年
喪祭節文
悉遵小學家禮而行之。
平居收束檢制
言行不可爲法者。
至於學問踐履
後學所能窺測
莊重安和氣象
望之人知其道德君子也。
谷論四端七情理氣先後之說。
往復累千萬言。
先儒未及發者。
谷嘗稱見解所到。
吾差有寸長
操履敦確
所不及。
先生亦云眞吾師也。
平生讀書窮理爲事
不喜著述立名
有家若干卷在。
庶幾以俟後世知德之士
公元1699年
不疑也。
噫。
先生自守丘園
於世之衆趨。
所欲不存
而被吾 君不世之恩。
同德相推
不得已而起。
素負未伸。
群讒蝟集
竟致跋㚄
使 明主樂善賢之誠不卒。
先生經世擇物之志不行
道之將廢也命。
豈不然哉。
儒賢遇世。
自昔鮮覯。
其在我 朝。
己卯盛際
千載一時
奸人構孼。
爲士林至痛。
先生所遭
不幸同之。
遘禍差有重輕耳。
古語云天不仁甚矣。
其亦有所爲而發歟。
雖然
道脈正學
屹然爲百世宗師
則不用捨毀譽
加損也。
夫人高靈申氏。
郡守汝樑之女。
二男二女
男文泳早死
次文濬縣監。
女長適別坐南宮
次適大司諫尹煌。
側室子曰文潛
文濬三男
長櫟。
次杙。
次㮨。
女子三人
南宮二男
尹煌五男
內外孫甚多不盡記。
係以銘曰。
道在天下
顯微有幾。
思皇聽松
自得師
先生接之。
正學是聞。
潛心力求
天與斯文
德必有隣。
子同人
精嚴縝密
高朗洞達
窮理氣。
商論四七。
發微造極
破氷釋。
旣紹前明
亦啓後蒙。
九皐聲聞。
矧惟在邦。
雖被延登
孔艱厥時
嗟彼奸罔
讒言詆欺
加膝墜淵
昔賢所嘆。
亡道廢。
孰云匪天。
數窮
理復。
循環然。
先生之道。
於今有光。
小子狂簡
僭述銘章
碑于大隧
用昭无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