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x 页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年谱
年谱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08H 页

皇明穆宗皇帝隆庆四年( 宣祖大王三年)庚午十一月八日(亥时)。先生生于义城县南苏侍郎里第。(先生之先。永川人。六世祖讳丽。当 国初。隐居军威于良谷。考鹤洞公授室于义城之平山申氏。始移居焉。)
五年辛未(先生二岁)
六年壬申(先生三岁)
神宗皇帝万历元年癸酉(先生四岁)
二年甲戌(先生五岁)
三年乙亥(先生六岁)
四年丙子。(先生七岁)始受学。(先生器度端重。聪明绝伦。不待程课。已缀句语。见者惊异之。)
五年丁丑(先生八岁)
六年戊寅(先生九岁)
七年己卯(先生十岁)
八年庚辰(先生十一岁)
九年辛巳(先生十二岁)
十年壬午(先生十三岁)
十一年癸未(先生十四岁)
十二年甲申(先生十五岁○先生天资近道。潜心力学。汎观经史。尤喜古诗雅颂。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08L 页

十三年乙酉(先生十六岁)
十四年丙戌。(先生十七岁)聘夫人襄阳权氏。(士人文渊之女)○陪往鹤洞公青松任所。
十五年丁亥(先生十八岁)
十六年戊子。(先生十九岁)春。承鹤洞公命。往游鹤峰金先生之门。(鹤洞公与金先生交契甚厚先生与弟紫岩公民寏承亲命同往闻为学大方)
十七年己丑(先生二十岁)九月。丁母夫人申氏忧。(时申夫人殁于青松府衙)十月。归葬先夫人于县西霞岘兑坐原。(先生斩然在疚。守制甚严。)
十八年庚寅。(先生二十一岁)撰先夫人墓志。
十九年辛卯(先生二十二岁)十一月。服阕。
二十年壬辰(先生二十三岁)春。陪往鹤洞公江陵任所。(未几倭寇充斥。持贼檄者至。鹤洞公命斩之。即领军出战。斩获甚多。以功升通政阶。时先生与紫岩公周旋左右。实有傍赞焉。)
二十一年癸巳。(先生二十四岁)陪往鹤洞公中和任所。
二十二年甲午(先生二十五岁)九月。夫人权氏卒。(祔葬于霞岘先兆下)
二十三年乙未(先生二十六岁)二月。聘夫人宜宁南氏。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09H 页

二十四年丙申(先生二十七岁)
二十五年丁酉(先生二十八岁)四月。中 廷试第四名。选补承文院权知副正字。○五月。兼春秋馆记事官。
二十六年戊戌(先生二十九岁)
二十七年己亥。(先生三十岁)陪往鹤洞公忠州任所。(时古玉郑公碏历过先生于子舍。为诵其子规诗。因请评骘。先生指其剩语。郑公起拜曰。子真吾师也。)
二十八年庚子(先生三十一岁)十二月。升正字。○作彰赐亭诗并序。(为李五峰好闵。作。)
二十九年辛丑(先生三十二岁)正月。升著作转拜奉常寺直长。○七月。参同道会于掌乐院。( 与郑柏谷昆寿,李五峰,姜东皋绅诸贤会燕。有契帖。)十二月。升博士。○作大学文庙重修记(时经大乱。重缮文庙。先生撰进记文。)
三十年壬寅(先生三十三岁)闰二月。拜承政院注书兼春秋馆记事官。○四月。除侍讲院说书。旋拜司书。○十月。升成均馆典籍兼司宪府监察。差 王世子册封奏请使书状官赴 京。(与金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09L 页

三十一年癸卯(先生三十四岁)正月。到孤竹城。谒夷齐庙。(有诗)到广宁望医闾。忆贺先生钦。(日录略曰。贺钦字克恭。隐于医闾山中。杜门读书。其学盖出于陈白沙。而笃实过之云。)作六公咏并序。(六公。望诸君,田子春,管幼安,刘越石,家铉翁,文信公。○序略曰。自辽抵燕。沿途数千里。上下数千载人物。有感于怀者。得六人焉。效颜光禄,李北海。人各一篇云。)谒三忠祠。(诸葛武侯,岳武穆,文信公。各有诗。)二十六日。到 皇京。翌日。呈 奏本于鸿胪寺。(时中朝群议以舍长立少为辞。屡请阁部终不准封。)在玉河馆。赋燕中记事百韵。呈两使求和。○五月。复 命。(行橐萧然。不带一物以来。)六月。复拜典籍兼知制 教。转拜礼曹佐郎。○七月。参 国朝实录厅校正。○九月。移兵曹佐郎。兼如故。○送李苍石埈赴 京。(有诗)秋。省鹤洞公于关东。仍陪游枫岳。(时鹤洞公为关东伯。先生与紫岩公受暇省觐。因陪游枫岳。五峰李公贻鹤洞公书云。昔苏老泉率天下文章二子。过题桥柱。令公此行。为千古并美。)题石阳正(霆)画竹帖。(时石阳正从鹤洞公游丛石亭先生请写墨竹。因帖以题之。)冬。从旅轩张先生往冰溪书院。讲周易。(时张先生为邑宰。先生从赴讲会。)
三十二年甲辰(先生三十五岁)春。往龟旨山。拜别旅轩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10H 页

三十三年乙巳(先生三十六岁)五月。授龙骧卫副司直。○六月。差济州点马御史。(时朝议拟先生于天官郎。仁弘嗾其党沮之。出为过海行。人皆危之。先生怡然笑曰。濯足南溟。振衣汉挐。是吾意也。即登途。一松沈相公喜寿赠诗云。忠信千官表。文章一世豪。)与金清阴尚宪登恋北亭赋诗。(先生与清阴先生同庚。而又屡经同僚。交契甚密。至是清阴为监赈御史。先生与之涉海往还。)七月。复 命。(辞 朝四十馀日。竣事以还。时浣亭李公彦英在史馆。以不惮勤劳。尽心国事等语纪之。)冬。应月课制。(壬癸乱后。久废课制。至是复设。先生连得三魁。五峰李公诵其文亟称曰。今世文衡。必此子矣。)
三十四年丙午(先生三十七岁)三月。复除知制 教兼春秋馆记注官。○制进领议政李恒福四度不允 批答。○扈 驾慕华馆。陪谒 太祖大王影帧。(有诗)夏。与紫岩公解官。买舟南归。(时朝著不靖。先生无意仕进。托以亲老。浩然赋归。洛中知旧咸惜其去。五峰李公作诗赆行。以疏广,受二子未老退归喻之。)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10L 页

三十六年戊申(先生三十九岁)二月。 宣庙升遐。(先生闻变。即赴公廨哭临)三月。拜司宪府持平。赴 召。(先生久在乡庐。及还朝。物议翕然。时有鞠狱。诬引狼藉。被诬之人多前日忌先生者。而先生持论平正。多所救解。世称其德量。)五月。授龙骧卫副司直。○六月。拜侍讲院文学。○制进 宣祖大王挽章○八月。复拜持平兼知制 教。辞不就。○冬。 赐暇湖堂。(先生承 命瞿然曰。书堂之设。为预养人才。以备 国家需用也。其可燕嬉自废乎。每终日正坐。看书不辍。)赞 宣祖大王兰竹图。
三十七年(光海元年)己酉(先生四十岁)春。录弘文选。差远接使从事官。以亲老辞不赴。○作酊庵记。(为宣慰使作。遗日本僧玄苏。)七月八日。为鹤洞公设庆寿宴。(时鹤洞公寿跻八耋。先生兄弟设酌生朝。献寿称庆。鹤洞公先吟八十人间世。今稀古亦稀。命先生足之。先生进曰。还将十变百。彭祖与同归。远近传为盛事。)十六日。丁鹤洞公忧。○九月。合祔鹤洞公于贞夫人墓。(先生哀毁尽诚。庐墓三年。)
三十八年庚戌。(先生四十一岁)撰鹤洞公墓志。
三十九年辛亥(先生四十二岁)九月。服阕。
四十年壬子(先生四十三岁)春。筑冷泉亭。(先生雅好溪山。占村前一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11H 页

四十一年癸丑(先生四十四岁)五月。拜礼曹正郎。兼如故。○论救汉阴李相公德馨。因递罢。(时永昌狱起。李尔瞻嗾三司将置之法。李文翼公劄救之。尔瞻指以党逆。李惺,朴鼎吉等请按律。先生极力论救。坐是递罢。)六月。拜弘文馆校理兼 经筵侍读官。○上劄讨造,讱等谋废 母后之罪。(时巫蛊狱起。诬及 大妃。造,讱等发迁 后之论。先生首疏斥之。其略曰。 国家不幸。逆变外起。巫蛊内作。神人之痛。人伦之变。实前古所未有也。讨逆之义。不可不严。而处变之道。亦不可不尽。苟于二者。少有一毫之未尽。则王法有所不行。而人道亦几乎熄矣。以 殿下无间之孝。遭千古所无之变。一国臣民之所望于 殿下者。岂不以古圣人至极之道。为法于今日乎。顷者。郑造,尹讱等。掇拾李伟卿之疏。指斥 慈殿。至曰显有当绝之恶。又曰为今日臣子者。不可以 国母待之。又引逊邾迁后之语而结之以臣等之所见如此。此岂人臣所可道之言耶。其得罪于伦纪。甚矣。云云。○先生因此疏锢废多年。癸亥以后。口不言此事。疏亦不载于遗稿。盖微意也。子牧使公廷机。恐泯当日实迹。收拾于政院日记。以附集末。)七月。复拜校理兼文学。辞不就。
四十二年甲寅。(先生四十五岁)次李东岳安讷寄扇韵。(时李公尹东都)七月。拜副修撰知制 教兼 经筵检讨官。○九月。复拜副修撰兼持平。○差关西京试官。(先生抡选公明。西士悦服。)十月。复拜校理兼 经筵侍读官。○进追崇贺笺。忤旨见罢。(时光海追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11L 页

四十三年乙卯(先生四十六岁)正月。授忠武卫司果。○伸救梧里李相公元翼。遂弃官归。因削职禁锢。(时李文忠公以大内诅祝之变上密劄。有 大妃将不保位号之语。光海大怒。尔瞻等又从而论罪甚力。先生严辞以斥之。知终不可救。遂弃官归。群凶尤嫉先生。谋所以构诬。摘贺笺中成风语。论以不敬。削职废锢。)
四十四年丙辰。(先生四十七岁)杜门屏居。专心性理之学。(先生自是尤用工于中庸。尝有诗曰。潜玩中庸理气章。何尝求道杳冥乡。须知上下鸢鱼妙。只这吾心勿助忘。)和丁东园好善送溪藤松菌诗韵以谢。○哭权晦谷春兰。(有挽诗)简郑愚伏经世。兼以诗见志。○哭金柏岩。(有挽诗)
四十五年丁巳(先生四十八岁)二月。与申梧峰之悌会冰溪。设酌赋诗。(紫岩公亦往会焉)作鸢鱼亭上梁文。(赤罗县西有台岩。临江陡起。景致奇绝。先生有志藏修。先命亭名。作六伟文以俟。)尹白沙暄来访。(时尹公以道伯见访遗诗。先生次之。)作打麦词。(有人传示崔简易岦。简易惊问曰。文力雅健。非今人口气。古人集中亦未多见。人始言先生所制。简易叹玩移时曰。不料此老文章至于如此。)
四十六年戊午(先生四十九岁)秋。送紫岩公赴征西幕。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12H 页

四十七年己未(先生五十岁)冬。哭姊婿梅窗郑公士信。(有挽诗)
光宗皇帝泰昌元年庚申(先生五十一岁)正月。闻寒冈郑先生讣哭之。(先生尝从郑先生游。当日讲论往复文字。逸无传焉。有挽诗一篇。)闻 神宗皇帝崩。北望痛哭。(先生闻 变痛哭曰。东土含生。得至今日。皆 圣天子再造之 恩也。况我远外贱臣。获望 龙光者乎。因赋长律以抒哀。)往见紫岩公于关西。(西师之没。紫岩公被执不屈。拘絷虏栅。经十七个月。时我国刷送逃胡。虏人感其意。出送将官三人。紫岩公与焉。至是还到平壤。先生往见赋诗曰。大汉威灵远。人从大泽归。惟存手中节。无怪鬓边丝。云云。)题诗朝闻录后。(紫岩公在栅中。得二程全书,性理群书,名臣言行录等书。劄其格言。名以朝闻。先生遂题其后。)
熹宗皇帝天启元年辛酉(先生五十二岁)四月。从旅轩先生讲论经义于冰溪。○九月。哭伯氏 赠判书公。(民宖)
二年壬戌(先生五十三岁)冬。哭一松沈相公。(有挽诗)哭朴龙潭而章。(有挽诗)
三年( 仁祖大王元年)癸亥(先生五十四岁)三月。 仁祖反正。特差 奏闻使书状官。○四月。除宗簿寺正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12L 页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13H 页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13L 页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14H 页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14L 页

五年乙丑(先生五十六岁)五月。拜承政院同副承旨知制 教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送蔡湖洲裕后赴 京。(有诗)作象贤书院记。(承 命制进)次郑愚伏赏莲韵以寄意。○冬。复拜同副承旨。辞不赴。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15H 页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15L 页

七年丁卯。(先生五十八岁)闻 熹宗皇帝崩巷哭。○春被荐左道义兵大将。(时金兵侵至平山。 上出幸江都。 世子南下全州。旅轩先生以号召使。荐先生为左道义兵大将。辟紫岩公为从事。而先生已赴全州。)驰赴 分朝。引对献策。(先生既至全州。与梧里李文忠,柳川韩文翼二公。共赞兵事。遂引对。奏今日急务。收拾人心为本。而两西最急。闻伊贼反为招辑。使还出耕种。其计尤凶。臣意两西被陷。城镇守令边将。间以土望填差。其处山川险隘。素所谙历。而乡曲情面。无不详熟。其附贼者。易于诱引。流散者易于招集。必不至于靡然从贼。或保山砦。相机攻剿。其感戴报效之诚。必倍于他处之人云云。)答体府李相公问弊二条。(略曰。民间目前之弊。莫急于运饷。姑以岭中言之。如庆,蔚等远邑之粮储。直输于汉江军前。一石运价。下道则二十匹。中道十五匹。上道十匹。粮料俱不下十馀斗。千里艰辛。颠仆相连。民间骚然。愚计先查本道派守军兵几何。畿邑粮储共通几何。为先照数搬运。以便支放。次次转输。以偿截数。彼此通融。远近均平。接济无欠。民获苏醒。惟在裁处。○又曰。岭中田税最为不均。江右一结出四斗。江左则八九斗。苦歇顿殊。左道敬差官姜繗又勒定。自觉有一县多至四百结之处。小民怨苦。专在于此令。本道监司逐一明查。从实施行。恐或宜当。)作忧愤诗。(时 朝廷讲和解兵。先生赋此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16H 页

毅宗皇帝崇祯元年戊辰(先生五十九岁)正月。复拜左承旨。○四月。承 命往江陵。奉审集庆殿 影帧论 启。(时殿有鼠变。先生承 特命。驰到本府。奉审后 启曰。臣探听本府物论。皆言 影帧污漏之变。由于前参奉崔光远不谨守护之致。其时掩匿不报。手自裹持。潜到屏匠家。用熨斗熨过。至于 御袍上油晕处。溶蜡摖涂。痕迹分明。闻来惊痛罔极。事系极重。敢此追 启。自 上拿推光远。舆论快之。)送申书状悦道赴 京。(有诗)送李石潭润雨赴任潭阳。(有别诗)六月。复拜左承旨。辞不就。○题关东录后。(江陵奉审时所作。)题李听雨斋昌庭朝 京录后。○次洪方伯霶历访见赠韵。
二年己巳(先生六十岁)四月。拜刑曹参议。辞不赴。○七月。授龙骧卫副护军。○往冰溪。参旅轩先生讲会。(张先生自立岩来到书院。先生率儒生赴会。讲论经旨。因议定院规。)八月十五日。考终于冰月堂。(先生自越海朝天。得引饮之證。至是添肿。患弥革。紫岩公吮之。无验。竟至易箦。士林相吊。痛失依归。)讣闻。 上震悼。特致赙加厚。(异数也)十一月三日。葬于淑夫人权氏墓右。(远近士林会葬者累百人。
敬亭先生集年谱卷之一 第 416L 页
